《线的魅力》教案

2024-09-28

《线的魅力》教案(共11篇)

1.《线的魅力》教案 篇一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撑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出发,设计具有美观和独特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美术术语和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表达自己某种审美情感,感悟点、线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作品实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生活中点、线、面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的美感。揭示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2、从标志蕴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遗产包含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是保护的象征。

二、课堂发展:

1、活动一: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特征。请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与大家分享探究的成果。

2、师生对小组课前的调查进行评价。

3、欣赏范例,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展开讨论,归纳平面构成的要素,加深对点与线的理解。

4、教师归纳点与线的特征。

5、活动二: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构成规律。设问: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到点与线所构成的美吗?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

6、展示图例作品,让学生找出构成规律,归纳、分析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7、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表达一定的情感。分小组确定正稿,用剪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服装图案制作。

8、评价:请学生对作品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部分有特点的作品。请同学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练习:

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

四、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完善设计作品并思考:探索平面构成中的色彩应用。

2.《线的魅力》教案 篇二

1. 联系生活观察、感受、发现各种各样的线条, 记住不同线条的特点, 体会其美感。

2. 初步尝试线造型的方法, 用不同的美丽的线条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3.欣赏画家的作品, 学会思考, 能大胆想像用线条描画, 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发现、认识“线”的不同种类和排列组合规律, 能够在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发现线条, 欣赏线条, 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线条。

【教学程序】

1.感知线的魅力

(1)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精致的大地雕塑———哈尼梯田》, 通过欣赏身边熟悉的景物, 初步感知大自然中“线”的魅力。

(2) 导入课题。

师:大自然总是展示出它无穷的魅力, 它的美是多方面的, 我们欣赏的哈尼梯田只是它的一个方面———线 (板书:线)

师:线的世界是变幻无穷的, 线是有自己语言的, 线还有许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 揭开线的秘密。 (板书题目:线的秘密)

2.走进线的世界

(1) 认识线条种类。

师:欢迎进入线的世界。在线的世界里有两大家族, 一个是直线家族, 一个是曲线家族, 直线家族的成员有高个子的、矮小的、胖胖的、苗条的, 曲线家族的成员那就更多了……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线的世界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flash课件)

(2) 深入了解线条。

师: (看完后提问) 你发现这些线条有什么不同?

生:曲直不同, 粗细不同, 疏密不同, 长短不同。

(3) 小结:将各种线条, 按不同的方法排列, 能组成变化万千的画面。

3. 自然界中的线

(1)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找到排列组合的规律。

师:我们知道许多美丽的画面是由粗细、长短、疏密、曲直的线排列组合的, 那么是不是随意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呢?那要怎样排列才好看呢?其实大自然早已给出了答案, 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的线条。

欣赏大自然中的线条 (点击课件“自然的线条”展示) 。

(2) 教师启发学生的感知。

提问:近处的沙漠与远处的比, 线条的排列会有哪些变化?烟火的分散与直冲的线条相比有什么不同?梯田宽阔与梯田窄小的线条相比有怎样的变化?树的上半截枝条多的地方与下半截树的主干相比线条的组织有什么不同?各种不同线条给你的感觉、特点是什么?

(3) 教师进行归纳。

重复或并列排列、交叉排列、发散排列。

(4) 小结。

4. 画家笔下的线

(1) 分别出示三幅艺术家的作品, 依次进行讲解。

《奔流》:德国画家克利, 用许多并列的曲线来表现河水流淌, 显得流畅、优美且生动。

《建楼图》:吴冠中的水墨画, 有粗细浓淡, 这样的线条盘绕在一起表现大榕树的苍老。

《星月夜》:梵高他用圆圈扭曲的线条表现柏树, 还有天空中的云层, 显得很不安定。

(2) 欣赏大师的作品, 说一说直线与曲线给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直线庄严、平和、正直、平静和有秩序;曲线活泼、优美、流畅。

生:水平线平和、安定、静止;垂直线庄严、挺拔、高洁;斜线运动、紧张和显得不安。

(3) 小结:不同的线用在不同的画中, 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线条的魅力。接下来, 让我们欣赏更多的作品。 (播放课件)

5. 学生笔下的线

(1) 学生练一练, 探索线的组合。

师:线条虽然只是一根线, 但只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可以描绘出美丽的画。现在就让我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 把各种美丽的线条描绘在纸上吧!

(2) 出示作业要求:

(1) 无主题, 不同线条组合排列练习, 以感受不同特点的线。

(2) 要求构图饱满, 线条种类丰富, 组合排列具有规律性。

(3) 为使画面更加美观, 可以邀请“线”的两位好朋友“点”和“面”辅助进行排列组合。

(3) 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师简要评析作品。

6. 生活中的线

(1) 师问:小小的线条看似不起眼, 其实它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时而柔弱, 时而坚硬, 时而纤细, 时而粗壮。它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留心观察下列图片, 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线条。

(2) 欣赏:生活中的线条 (点击课件“生活中的线条”展示) 。

(3) 学生回答:服装、家居、器皿……

教师根据回答, 用描绘好线条的纸片剪出对应物品, 并总结。

(4) 小结。

【教后反思】

3.《线的认识》教案 篇三

兴化学校 杨红维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二、教学过程:

(一)感受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有一些排成一排的点,想象一下,如果像这样的点越来越多,不断的增加,会形成什么?在数学中,线都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请看大屏幕:

(2)如果把上面的这些线,分成两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分成直直的线和弯曲的线)

(3)线有直直的线,也有弯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就是像这样一些直直的线。

(板书:直直的线、课题:线的认识)(4)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是直直的? 指名说,后教师介绍

(课件介绍:斑马线、探照灯光线、铁路轨道等)

(二)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1、出示金箍棒,在比较中认识线段、直线。

(1)这是孙悟空的法宝金箍棒,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直直的线(课件抽象出线)

(2)孙悟空的金箍棒会变长、变短

(3)现在孙悟空想让它变长,长、长、长„„

(课件演示两端不停地长)想象一下,金箍棒不停地长,向上穿过天花板,穿过房顶,穿过天空,穿过宇宙„„向下穿过地板,地面,穿过地球(4)比较一下,这两条金箍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一条可以看到他的两头,一条在无限延长,看不到两头„„

(5)怎样用两条不同的线来表示这两根金箍棒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或者也可以拿出尺子画一画。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和黑板一样长,直到画不下,(6)第一根金箍棒可以看到两头,我们就用两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我们把这两个点叫作“端点”(板书,并跟老师读一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种线,叫做线段(跟老师读一读:线段)。(7)第2根金箍棒呢?想一想,要不要画上端点呢?(两端无限延长、两端没有端点)

像这样两端没有端点,可以像两端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

2、认识射线:

(1)孙悟空的金箍棒除了会向两个方向不断变长,还会怎么变?(向一个方向延长)

(2)这条线又该怎么画?在草稿本上画画?(3)师在黑板上画:和老师这样画的小朋友举手。

你为什么这么画?一头有端点,一头为什么没有端点?(因为他是从这一端向着另一端无限延长的,另一边看不到头)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像一端无限延长的线,叫作“射线”。谁来说说射线的特点?(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三)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了这三种线,接下去老师要教大家怎么读这些线。

(1)为了表示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些不同的线,在线段两个端点上标上A、B,(读作线段AB或线段B A、)

(2)直线呢?怎么表示,它可没有端点?(在直线上任意的两点表示A、B)可以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另一种方法,可以在在直线旁边用一个字母表示L,读作直线L(3)谁来说说射线呢,该怎样表示?(4)射线呢?

提醒你射线的读法和前面两种线的读法不一样,它只有一种 读法,想一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5)思考:为什么读“射线AB”而不读成“射线BA(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

(1)认识了这三种线,想一想,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联系呢?(同桌互相讨论,完成表格)相同点 不同点 端点 延伸 长度 线段

直的线2个不能有限,能测量射线1个向一端延伸无限,不能测量直线0个向两端延伸无限,不能测量

(四)练习

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三种线各自的特点,下面看你会不会判断?

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说明理由。

2、你能读出下面各条线吗?

(1)这里有4组不同的线,同桌之间任意找一组互相读一读(2)指名读,第1组谁先来读?

(3)根据线的不同特点,找一找,哪一组的两条线通过延伸后会交叉 预设如:第1组,哪条线会延伸,延伸后,他们会交叉吗?

3、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4、想一想,画一画:

(1)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几条射线?(2)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 动手画一画。

1、同桌互相交流

2、画一画(教师巡视)

3、展示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认为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

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4、在直线上加一点B,数一数在这条直线上有几条线段,想一想: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射线呢? 小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5、哪条线路最近?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家到学校的线路图。

(2)你认为哪条路线最近,为什么?

(3)c线路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里,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什么线?(4)家和学校可以看做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除了这5条连线外,我们可以

画出无数条像这样的连线。

(5)小结:两点间无数条连线中,线段的距离最短。

(六)课堂总结:

4.角平分线的教案 篇四

兰西县兰河乡第一中学 王正秋

教材分析:

角平分线的概念是曾经教材中介绍过的内容,它的性质很重要,在几何里证明线段或角相等时常常用到它,同时在作图中也运用广泛,有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生可以直接应用定理,无需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了,简化了知识的繁琐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通过定理得初步应用,培养了学生多恶逻辑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学情分析:

处于八年级上学期阶段的初中学生,在心理及生理上都已经趋向于成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已经有了多种途径,其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提高了很多,此时的学生对于学习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很有信心,因此学生在上课时会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并且不善于合作学习,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现在对于数学已经失去了兴趣,而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是从实际生活引入的,所以利用这个条件,多给学困生一些机会,及时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使学生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角平分线的画法、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教学过程和方法: 会用尺规做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情感目标: 在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折纸和剪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学生观测课件,回答问题:图中哪些线段的长可以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师生共同观察课件中的图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如果老师手里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帮忙设计一个作角的平分线的操作方案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愿望。)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1:

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1.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角平分仪器的操作过程。2.学生观看课件并口述平分角的仪器原理。

3.通过上述的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平分线的一般方法。4.讨论结果展示。

(学生自己动手做图,然后与同伴交流。教师用幻灯片播放学生写的解题步骤,然后进行交流。)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一步整理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步骤。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21(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探究2:

1.已知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结论?

已知:∠AOB的角平分线是射线OC,且PD⊥OC,PE⊥OC; 求证:线段PD 与线段PE的关系。

(学生小组合组探究结果。)

2.得出结论: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表示形式:

∵ OC平分∠AOB,PD⊥OA,PE⊥OB,∴PD=PE.

(四)习题巩固

例题: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五)知识小结

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练习1、2、3题 板书设计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1.角平分线的画法:

2.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的性质(一)》教案

王正秋

兰西县兰河乡第一中学

5.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 篇五

慧光中学:王晓艳

教学目标:(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能够运用性质定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它的应用。教学难点: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归纳结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通过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引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操作:(1)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2)在这条平分线上任取一点P,画出P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3)说出这两段距离的关系并思考如何证明。2.定理的获得:

A、学生用文字语言叙述出命题的内容,写出已知,求证并给予证明,得出此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得到定理,并写出相应的符号语言。B、分析此定理的作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应用定理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有角的平分线,有垂直距离。3.定理的应用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如图,点B、C在∠A的两边上,且AB=AC,P为∠A内一点,PB=PC,PE⊥AB,P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PE=PF(此题已知中有垂直,缺乏角平分线这个条件)FBPACE

例2:已知:如图,⊙O与∠MAN的边AM交于点B、C,与边AN交于点E、F,圆心O在∠MAN的角平分线AQ上。

求证:BC=EF(此题已知中有角平分线,缺乏垂直这个条件)

M

CQBAEONF

三:课堂小结:

①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有角的平分线,有垂直距离;②若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尝试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向角的两边引垂线段.四: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BD=CD,∠1=∠2 求证:AB=AC 分析:此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题中虽然有三个条件(∠1= ∠2;BD=CD,AD=AD),但无法证明△ABD ≌△ACD,所以必须添加一些线帮助解题。

A1EBDFC

一、延长AD到AE,使DE=AD,再连接CD。(此方

法前面已经重点讲过,这里不再考虑)

二、过点D分别作DE⊥AB于点E,DF⊥AB于点F,①利用全等证明

②利用面积相等证明

2.练习的拓展: 已知:如图,D是BC上一点,AB=3㎝,AC=2㎝

求:① S⊿ABD :S⊿ADC

② BD :CD

ABDC

五.课后小结

1、本节课所学习的重要定理是什么?

2、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应用该定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3、若图中有角平分线常采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什么?

4、基本图形拓展:此图中根据已知条件还可以得到那些结论?若连接AP,EF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慧光中学:王晓艳

教师的成长在于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我对这一节课的得失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11.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是初中数中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课件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法和法学

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本节课我本着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课件使之得到充分的诠释。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对比平分角的仪器的原理进行作图,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证明。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我在讲解过程中突出了对中考知识的点拨,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实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学价值。<<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再次,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结---拓展提高,这样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本节课的不足

本节课在授课开始,我没有把平分角的学具的建模思想充分传达给学生,只是利用它起到了一个引课的作用,并且没有在尺规作图后将平分角的学具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的关系两相对照。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

《角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慧光初级中学 王晓艳

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2)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基本技能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关于角平分线的判定,并体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三)教学重难点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难点是:(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

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平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学习.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

教学辅助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出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1 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条高速公路的距离相等,离两条公路交叉处500 m,请你帮忙设计一下,这个广告牌P 应建于何处(在图上 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李薇同学很快就回答:“在两条路夹角的平分线上,因为由昨天我们学习的角平线的性质定知道到角两边路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其余同学对这一回答也表示了认可。此是教师提问:角平分线的性质的题设是已知角平分线,结论是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此题是要求角两边距离相等,那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吗?这二者有区别吗?”学生晃然明白过来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只要后者是正确的,那李薇同学的回答也就可行了,这便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引入本节新课。.

[设计理由]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二)、主体探究,体验过程

问题2交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追问1你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吗?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追问2 这个结论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这个结论可以判定角的平分线,而角的平分线的性。

质可用来证明线段相等.

(三)巩固练习,应用性质。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分步来解决课前所提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判定证明完后,我让学生回头来解决问题1,对于问题1的解决作了如下分解:在问题1中,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1)这个广告牌P 应建于何处?这样的广告牌可建多少个?

(2)若这个广告牌P 离两条公路交叉处500 m(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这个广告牌应建于何处?

(3)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 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的距离都相等.这个广告牌P 应建在何处?

这样有梯次的设问为学生最终解决问题1作了很好的分解,学生独立解决这道路问题也就变得很简单了。同时在分解问题(3)时,有学生说作三角的平分线找交点,有学生反驳说作两条就可以了因为第三条角平分也一定过这个交点。此时老师及时提问任意三角形的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个角的平分线上吗?那么我们来作下面的探究。(教师出示问题2:如图,点P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M,CN 的交点,点P 在∠BAC的平分线上吗?这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这样提出问题连惯性强,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和不断对知识的渴求探索中。

(四)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作业,必做题:教材习题12.3第3、7题; 选做题:课时通上选做部分题。

[设计意图]设置必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应知应会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须完成.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力完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达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6.酸洗线的带头跟踪控制 篇六

在冷轧薄板的生产工艺中,穿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图1所示1~14#挤干辊中,1~3#挤干辊是位于预洗槽中,4~7#挤干辊是位于酸洗槽中,8~14#挤干辊是位于漂洗槽中。

2、影响穿带的因素

不管是预洗槽、酸洗槽还是漂洗槽,它的表面都是用塑钢或大理石封闭了的,操作工是无法看到带钢在其内部的运行情况。如果穿带时带钢在槽内某一处卡住,或钢带还未到达某一挤干辊而该挤干辊已经压下,都会导致带钢被卡在酸槽或漂洗槽中而系统不能自动停车,将造成堆钢现象,严重时将酸洗槽盖顶起,甚至酸液溅出,影响设备及人身安全。

3、穿带的解决方案

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酸洗线能否正常生产。为此,我们采用了3项保护手段:

(1)光电管检测保护。通过在矫直前部的夹送辊(夹送辊本身无传动电机,它是被钢带拖着运动)上安装一编码器,PLC通过读取编码器的脉冲总数P,然后再用3.14P*D/1800就可计算出带头前进的距离,式中D代表夹送辊的直径,1800为夹送辊每转一周,夹送辊上的编码器要发送1800个脉冲。通过检测带头运行的距离,用已知的从夹送辊前到各挤干辊的距离来控制挤干辊的压下,由PLC进行监视,如果超过了预计的距离而带头仍未到达烘干机后光电管,则说明已出现堆钢现象,PLC立即发出停车指令。

由于酸洗槽和清洗槽的距离较长,所以,如果仅采用此检测方法,一旦在预洗槽或酸洗槽入口侧出现堆钢现象,则不能及时停车。

(2)挤干辊电流检测保护。穿带时,PLC根据夹送辊上的带头跟踪编码器计算出带头到达某挤干辊时,发出该挤干辊压下指令,若钢带已通过此挤干辊,其电机力矩电流将发生变化,因此若PLC从变频器上读出该挤干辊的力矩电流低于预计值,则说明出现了堆钢现象,PLC立即发出停车指令,停止穿带。

(3)变频器堵转信号保护。当变频器速度给定值与速度实际值出现差值时,经延时后,变频器发出堵转报警信号。如果带钢在酸洗槽内某处被堵,挤干辊会出现堵转现象,因而PLC通过判断变频器堵转现象,立刻执行停车指令,并在操作站画面上显示出带钢发生堵转的位置,以便相关维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实践证明,结合以上3种方法检测穿带故障,时间短、停车快、准确率高。

4、结语

本文根据重钢冷轧厂酸洗线的工艺,分析了在酸洗过程中影响带钢带头跟踪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带头控制及3种带头跟踪保护方案,经过在冷轧薄板厂酸洗线的应用,完全能够满足工艺对带头跟踪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在推拉式酸洗生产线上,酸洗机组由于其酸槽是封闭的,操作工无法看到带钢在其内部的运行情况,如果穿带时带钢在槽内某一处卡住而系统不能自动停车,将造成堆钢现象,严重时将酸洗槽盖顶起,甚至酸液溅出,影响设备及人身安全,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酸洗线能否正常生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带头跟踪控制系统,通过在酸洗线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达到精度要求。

关键词:酸洗线,带头跟踪

参考文献

[1]重钢冷轧厂推拉式酸洗线工艺手册.

7.教案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篇七

王彦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为:(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四.教学活动

活动1:感悟实践经验,探索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问题1:在纸上任意画一个角,怎样找到这个角的平分线? 问题2:用平分角的仪器可以平分一个角,你能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吗?

问题3:在画一个角的平分线时,这个仪器给了你什么启发吗?如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已知角的平分线呢? 活动2:经过探究,猜想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问题1:让学生利用尺规,作任意角∠AOB的平分线OC。

问题2:在角平分线OC上,任意取一点P,过点P画OA、OB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D、E。

动手测量PD、PE的长,并做好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 3:在角平分线OC上再任取几个点试一试,结论还是一样的吗? 问题4:图中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什么?那么PD、PE的长可以看作是什么?

问题5:你能大胆提出猜想吗?

活动3: 经过推理,得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问题1:上面的猜想出的命题一定是真命题吗? 问题2: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题设和结论)是什么? 问题3: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已知和求证吗? 问题4:你可以证明这个命题吗? 问题5:回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你能概括出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吗?

问题6: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作用是什么? 活动4: 运用性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一)牛刀小试: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图1,P在射线OC上,PE⊥OA,PF⊥OB,则PE=PF。

(2)如图2,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一点,E、F分别在OA、OB上,则PE=PF。

(3)如图3,P在∠AOB的平分线OC上,若P到OA的距离为3cm,则P到OB的距离边为3cm。

2、如图在△ABC中,∠C=90°,DE⊥AB,∠1=∠2,且AC=6cm,AE+DE=_________。

(二)典例分析:

例1: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BD=CD,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B=∠C。

(三)拓展能力:

例2: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活动5 :小结与作业 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什么的方法?在应用此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51页第1、2题

活动6【活动】活动6 :设置疑问,为下节课铺垫

8.大班主题活动绳线的秘密教案 篇八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3、体验根据线里的秘密编故事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五张海报,记录表,空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比一比

1、刚才我们和曹老师一起讨论了各种绳和线的作用,还找到了自己身上的线的秘密,我发现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这里啊有几张海报,上面也有很多线,线里也藏着一些秘密。等一下我们分成5组,每组4人,看看在一样的时间里哪一组找出的秘密最多,就能获胜。

2、分组找秘密,并介绍。

3、统计每组找到的秘密数量,评出优胜奖和鼓励奖(获优胜奖的一组得到一面红旗,其他掌声鼓励)

二、画一画

我有一个建议,小朋友们这么棒,我们每个人自己也来设计一张线条画,找出其中的秘密,然后根据找到的秘密编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怎么样?(好)那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三、说一说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在线条画里找到了什么秘密呀?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这个秘密编一个故事?

(请3位幼儿编故事)

四、延伸活动

我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编故事的,我们可以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你喜欢的`人听,让他们也变得和你们一样快乐。

活动反思:

线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话题,它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极大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所以对线的此次活动,我们较多的主题是想象线,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启发的引导,凭幼儿记忆或想象中的事物想象线像什么。

【大班主题活动绳线的秘密教案】相关文章:

1.关于各种绳线的主题活动教案

2.大班区域活动主题教案

3.大班语言活动主题教案

4.大班主题活动小燕子教案

5.大班主题活动秋天菊花开教案

6.大班主题活动《五彩的秋天》教案

7.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

8.大班清明主题教学活动教案

9.焦化筛运焦线的改造 篇九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55孔焦炉筛运焦线是按3座JN60-6型焦炉年产干全焦170万t的生产能力配套设计的。其任务是将熄焦后的焦炭进行充分冷却、脱水, 并按生产的实际情况筛分成不同粒级, 然后将M25以上的绝大部分焦炭直接送往炼铁新厂高炉料仓, 少部分经贮焦槽火车装车运至南钢现有炼铁的2#料场。自2007年5月26日焦化投产以来, 由于设计选型和施工质量等问题, 筛运焦线在投产初期出现了不少故障, 主要表现为:C201皮带机跳闸、刮板放焦机及C202皮带经常被压死、皮带机下托辊损坏严重、焦丁焦粉筛分效果不太好等。对筛运焦线的改造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1 设备概况

焦化筛运焦线主要由焦台、筛焦楼和贮焦槽以及相应的带式输送机通廊和各转运站等设施组成, 其关键设备包括焦台、托辊、溜槽、振动筛等。

1.1 焦台

焦台的作用是将熄焦后的混合焦冷却、沥水、蒸发水分, 并对剩余红焦进行补充熄焦。现有焦台长72 m, 倾角28°。按照两座55孔焦炉生产能力进行设计, 其凉焦时间为0.46 h。采用4段刮板放焦机远距离操纵机械化放焦, 刮板放焦机的操作开关设在操作室内。在焦台下沿设置很多三角形柱头, 形成很多放焦口, 同时在放焦口下还设置有小平台, 焦炭流至小平台堆存在上面, 堵住放焦口;当使用某一段刮板放焦机时, 刮板放焦机往返运行将小平台上的焦炭均匀地刮到焦台地沟内的运焦带式输送机上, 从而将焦炭按照先后顺序、均匀地送出。

1.2 托辊、溜槽、振动筛

筛运焦线目前有9条皮带, 其中共有240根平行下托辊;16个头、尾部溜槽;1个大振动筛出料、下料溜槽和1个小振动筛下料溜槽;大小振动筛各2台。

2 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2.1 焦台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从使用的工艺来说, 比起旧式采用的多弓形闸栅手动放焦方式, 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且改善了操作环境。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出现了刮板放焦机常常被从放焦口冲出的大量焦炭压死、少部分红焦上皮带, 同时有大量的焦炭掉入约2 m深的地沟内, C201皮带机突然跳闸, C201皮带机洒焦现象严重, C202皮带过载被压死等问题;造成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 刮板放焦机及其电机使用寿命缩短, 严重时影响焦炉的正常出焦, 造成焦炉减产, 或影响向高炉供焦。

针对焦台刮板放焦机时常被从熄焦车放出的焦炭压死的现象, 分析认为: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焦台倾角太大、熄焦车放焦时冲出大量的焦炭, 导致焦炭直接落到C201皮带上、有时砸到事故拉绳开关引起跳闸、洒焦严重卫生量过大, 结合老焦化的实际经验, 以及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结合现场实际, 对焦台放焦口进行了改造, 如图1所示。

在各个三角形柱头的预埋件上 (离小平台高约30 cm) 焊接一角钢, 用以支撑挡板;在每两个三角形柱头焊接的角钢上, 焊接约2 m×1 m的钢板, 用以挡住焦炭, 防止刮板机被压死以及阻挡焦炭掉入地沟内, 使得刮焦均匀;为了钢板牢固、可靠、使用时间长, 在每块钢板上分别用角钢进行支撑以及沿着每块钢板的下沿焊接一角钢进行固定。

针对C202皮带机经常被压死的现象, 经过分析认为: (1) 由于焦台坡度较大, 当用刮板机放焦时, 从放焦口出来的焦量过大、无法控制, 导致C202过载被压死, 通过焦台加焊挡板, 使得刮焦均匀、焦炭流量得到控制; (2) 电机功率偏小, 于是将电机功率由22 kW提升到37 kW, 基本解决了此问题。

2.2 托辊、溜槽

筛运焦线自投产以来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运转时间长, 托辊、溜槽使用寿命相对缩短;同时溜槽还受到焦炭的强烈冲击。因此, 筛运焦线的托辊易损坏、溜槽易被击穿的现象尤为突出, 焦炭经常掉入回程皮带, 造成皮带跑偏、皮带损坏, 也导致皮带使用寿命缩短。

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 (1) 皮带机头部清扫器清扫效果不好, 皮带上焦粉没有清除干净, 焦粉对托辊的磨损十分严重; (2) 材质选型不好, 钢托辊不耐磨。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解决上述问题, 大胆探索以及结合其他单位的使用经验, 决定使用新型陶瓷托辊替代钢托辊, 对将损坏的原平行托辊逐步地进行更换;同时, 部分溜槽贴用合金板, 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已使用铸石板的地方相比, 效果不明显, 故在筛运焦线溜槽尽量贴用铸石板, 其方案如下: (1) 在长期受到焦炭冲击的溜槽部位, 贴铸石板; (2) 在所贴铸石板部位用角钢分别进行横、竖方向的固定, 角钢焊接在溜槽上, 使所焊接点成为死点 (图中黑点位置及交叉处, 未完全标示) , 所焊角钢不易被焦炭“砸掉”如图2。

2.3 大小振动筛

振动筛主要是对混合焦进行筛分处理, 是焦炭分级的主要设备, 决定着粒级质量的好坏。大振动筛主要将M25以上的焦炭与焦丁焦粉区分开, 小振动筛主要是将M10-M25的焦丁与焦粉区分开。大振动筛在使用约2~3月后, 在筛体上部焦炭直接冲刷处筛板磨损较严重, 造成局部焦炭与焦丁混级, 影响了筛分质量。小振动筛原为悬绕网式, 使用约一个多月, 噪音大、悬绕轴易磨损断裂, 造成堵孔, 不仅筛分效果差, 同时焦粉量较小, 远远不能满足烧结车间生产的需要, 出现了焦粉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此, 采取在大振动筛焦炭冲击严重的部位加一层耐磨合金板的措施, 将小振动筛原悬绕式改为筛板式, 筛分效果有所改观。但在筛分粉焦沉淀池里的焦粉时, 由于筛孔小、焦粉量大并且过于集中, 小振动筛来不及进行筛分, 于是焦粉就混入焦丁仓里, 造成混焦现象严重。为了解决混焦问题, 再将筛板式改成筛网式, 筛孔仍为Φ10 mm, 筛分效果明显好转, 但是焦粉量仍旧较小, 远远不能满足烧结车间的需求, 焦丁大量积压, 故再次将筛孔扩大为Φ18 mm, 解决了上述问题。

3 效益分析

(1) 使用不同材质下托辊效益分析

托辊效益分析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筛运焦线:使用陶瓷平行下托辊成本为:7.896万元/a;使用普通平行下托辊成本为:16.488万元/a;故每年使用陶瓷平行下托辊比使用普通平行下托辊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8.592万元/a。

(2) 溜槽贴铸石板/合金板效益分析

溜槽贴铸石板/合金板效益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估计, 筛运焦线头、尾部溜槽:贴合金板成本为:43.2万元/a;贴铸石板成本为:1.5万元/a;故筛运焦线溜槽贴铸石板比贴合金板, 可以节约生产成本:41.7万元/a。

4 结 论

(1) 通过对焦台和C202皮带机电机的改进,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了操作环境, 保证了焦炉的正常出焦。

(2) 筛运焦线平行下托辊更换为陶瓷托辊后, 可大大节省托辊材料的消耗。

10.《线的魅力》教案 篇十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来解决有关问题。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联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角平分线判定定理的运用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判定定理的证明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小强的家乡有两条相交的公路,小强的爸爸想在相交公路的S区建一个加油站,为了照顾生意,要求加油站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加油站应建在何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为接下来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做好了准备。

二、探一探

1、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已知:如图,QD⊥OA, QE⊥OB,点D、E为垂足,QD=QE,求证: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由一名学生展示辅助线的做法及解题思路,同时教师乘胜追问这样的点有多少个,都在哪里。

设计意图: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题设和结论颠倒之后形成命题,再让学生进一步猜想验证,我考虑到这样做虽然省时省力,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没有达到,所以先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证明: 连接OQ ∵ QD⊥OA,QE⊥OB,∴ ∠QDO和∠QEO都是直角,在Rt△QDO和Rt△QEO中 QO=QO(公共边)QD=QE(已知)

∴ Rt△QDO≌Rt△QEO(HL)

∴ ∠QOD=∠QOE ∴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2、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内容,并结合图形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加以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理解,学会用数学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叙述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判一判

1、如图1,若QM⊥OA 于M,QN⊥OB 于N,则OQ是∠AOB 的平分线()

2、如图2,若QM =3,QN=3,则OQ平分∠AOB()

3、如图3,若QM⊥OQ于Q,QN⊥OQ于Q,QM=6,QN=6,则OQ平分∠AOB()

设计意图:从三个简单的判断题入手,让学生进一步清楚角平分线判定定理的两个关键:两垂直,一相等。

四、填一填

4、已知如图4,BD⊥AM于点D,CE⊥AN于点E,BD,CE交点F,DF=EF,则点F在 的平分线上.5、已知如图5,在梯形ABCD中,∠B=∠C=90°,EF⊥AD,E为BC的中点,且EF=CE,则∠1与∠2的关系为 ;点E在∠A的平分线吗?说明理由。

学生进行口答的说理,并且让学生展示两种不同的解法,一种是连接AF,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另一种是根据条件直接利用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并且让学生明白在已知一定条件下,证角平分线不再用全等三角形后角相等得出,可直接运用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在此活动中,应关注:

1、学生回答问题和评价的积极性、准确性。

2、能否从两个定理的角度出发证明角相等问题,从而打破依据全等来证明的思维的定势。

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几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目,简单的说理,没有书写,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五、证一证

6.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1)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2)点P也在∠A 的平分线上

一名学生进行板演,教师主要通过此题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通过例题,进一步让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有更深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此题,能够检测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理解和应用的程度,以及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练习是两个定理的应用,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使学生避免走远路、弯路。

六、结一结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完成,让学生进一步的知道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

七、拓一拓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小强村庄又修建了一条公路,如图所示,小强家的生意越做越好,现在小强爸爸又想在加油站的附近建一个购物超市,要求到三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可是“黄金地点”S区已经让别人收购,可是聪明的小强很快为爸爸想出了符合条件的其他“黄金地点”,你知这些“黄金地点”有几处?分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与课堂的导入相呼应,让学生将所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八、作业布置

11.汉字的魅力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

2、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3、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汉字的魅力所在2、学习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目标自学式

问题研讨式

诵读感悟式

学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字词积累:

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一般是第一语言,即一个人最初学会的语言。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枯燥:没有趣味。

绚(xuàn)丽:有文采的、美丽的。无边无涯:没有边际。娴(xián)熟:熟练。深谙乶:非常熟悉。

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习以为常:认为很平常。毫不为怪:一点也不奇怪。

脍(kuài)炙(zhì)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悲痛欲绝:悲痛到了极点。亵(xiè)渎:轻慢,不尊敬。

二、关于作者: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10月出生于江苏北部的运河畔古城淮安。7岁随家迁到杭州,在西子湖畔读小学,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避难到上海,在这个中国现代最大城市和文化中心读完中学和大学,有机会读了许多现代文学作品,并开始课余习作。1945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47年大学毕业。在长时期从事报纸刊物编辑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散文随笔、传记文学、诗歌、儿童文学作品集四十余种。其中儿童诗《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刘文学》,散文集《秋水》,纪实散文集《花朝》,先后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新时期优秀散文奖和纪实文学奖。主编过《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八卷)、《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年-1976年卷•散文集》等选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生答: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有人说,汉字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那么,汉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足以与四大发明齐名呢?从下面是视频中,我们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视频演示《汉字的艺术》

这些汉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你们是如何得知的呢?(从汉字形体的变化)从字形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意义,这就是汉字的独特魅力。那么汉字还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板书《汉字的魅力》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从课文中勾画出表现汉字魅力的相关语句,归纳汉字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投影)①字形的魅力: 能引起人美妙的联想;②字义的魅力:激发兴趣、引起深思; ③精神的魅力:热爱中华民族及其文化

二、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引资料等,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等。

2、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与一般文章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篇文章所举例子,富有典型性和形象性,且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举例的,是一种文学笔调。这样写的好处是富有文艺性,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兴趣。

3、作者引用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有什么用意?

最后两段引用屠格涅夫赞美祖国语言的散文诗,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语言的赞美与热爱。

【拓展延伸】

新语文实践运用。在小组中评选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其他小组自由评价,评选出最具创新能力的小组或个人。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另类:特殊(与众不同)

菜鸟:新手

迷你:袖珍(小巧)

草根:平民(普通百姓)

热卖:畅销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探究发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示例:“包装”,原指包裹东西,现在又有了对人或事物进行装扮、美化的意思。如,没有演出公司的大力包装,小沈阳也许还只是一个唱二人转的普通演员。“充电”,原指补充电力,现在又有了培训学习的意思。如,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山寨”,原指山中村寨,现在又有了仿制的意思。如,三星公司刚推出一款新开发的手机,没多久它的山寨版就在市场上出现了。

【欣赏感悟】

PPT展示欣赏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字形的魅力: 能引起人美妙的联想;汉字的魅力

字义的魅力:激发兴趣、引起深思;

上一篇:村干部权力清单下一篇:高中老生代表开学典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