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2024-07-07

新华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10篇)

1.新华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一

乡村少年宫揭牌暨图书捐赠仪式在新华希望小学隆重举行

6月1日上午,赵虎镇新华希望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揭牌暨图书捐赠仪式在新华希望小学举行。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常树风,新华书店集团经理张建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朱青松,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史好勤,党工委委员、教育局局长曲彦俠,关工委主任张铭著出席仪式,赵虎镇党委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新华希望小学全体师生参加了该活动。

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是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该项目落户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尚属首次。该项目主要依托学校、坚持“一室多用、一地多用、一师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办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旨在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农村孩子搭建一个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平台。

区教育局宣教部部长杨峰主持了此次活动。仪式上,少先队员为领导们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新华书店为该校乡村少年宫捐赠了图书。该校校长详细的介绍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运行情况。学生代表做了精彩发言。党工委委员、教育局局长曲彦俠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最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常树风同志,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朱青松同志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兴致勃勃的参观了该校乡村少年宫的各项社团活动,并给予了一致好评。

新华希望小学:苏瑶瑶

***

2.新华小学2011学妇女工作总结 篇二

时间在飞逝,一转眼2011学将要过去。回首往事,展望未来,我校的妇女工作在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的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年所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现特此来总结一下。

一、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能增强全体女职工的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我们在工作中注重这种精神的培养。

1、组织开展了教师各项活动比赛。踢毽子比赛在轻松的比赛氛围中愉悦了老师们的身心。

2、发动女教师“学礼仪”比赛 3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形象。开展了《新世纪,新风尚,新面貌》活动,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的知识竞赛,组织女教师到高明观赏菜花,增强女教师的审美观,发放节日慰问礼品,让女教师感到工会在关心她们, 工会向教师推荐了一些关于师德建设和业务方面的优秀书籍,每位教师写了读后感。让教师增强师德教育.二、积极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女教师的身心健康。

1、为了增强女教师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为女教师订了《现代家庭》和《为了孩子》等刊物让全体女教师传阅。同时妇委会配合工会组织女教师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师德规范》, 学习一些关于师德建设和业务方面的优秀书籍。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女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送温暖活动,关心女教师生活。广大女教师的婚、丧、生孩子、生病住院等,妇委会委员都能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妇委会成员经常找女教师谈心,及时了解女教师的思想情况,关心女教师的婚姻、家庭等生活。每逢女教师的生日和妇女节,学校都能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中秋节给外地女教师举行茶话会,让她们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3、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六一”儿童节为16岁以下教职工子女发放了节日慰问品,三、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本职岗位上屡创佳绩。

我们小学女教师的比例占了总数的大半,女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都不弱,远远超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严教,为人师表,勤奋耕耘,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我校女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刻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勇于承担研究课、展示课的任务,为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作出不懈的努力。为提高每位女教职工的文化素质。学年初学校组织教职工读书读报,按工会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写好读书笔记,每位教师还写好反

思和案例分析,并进行了读书交流。同时,还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参加区镇两级的各项比赛,如,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综合素质大赛和教学基本功比赛等。、黄结玉镇品德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镇品德与社会论文评选一等奖,蒋婷婷 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优秀学员赵甲兰 ,黄琼斐 镇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欧阳玉莲,严瑞心,莫连英镇“我行动我快乐”教师征文优秀奖.林小梅,欧阳佩巾,何丽崧镇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张倩爱,欧阳佩巾,欧阳志群,镇数学素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2、女教师们指导的学生也在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

3.新华乡头坝小学教导教研工作总结 篇三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教导处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课改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向管理要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圆满完成了开校确定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导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规范地开设学校课程是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1、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开足开齐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10项基本要求和省教育厅颁发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严格执行“三表”,坚决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实现学科安排合理,课表设计有效,为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奠定基础。继续加强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重视过程,让学生得到感受和体验。

2.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扎实推进课程实施

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快速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及各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

具体教学行为,优化各科教学过程。积极开展新教材的培训和使用工作。不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凉州区新课程培训,而且努力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着力做好课改年级的教学指导,各科在新课标引领下,用好新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二、推崇务实求真,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在工作中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倡导教风严谨,工作细致的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以“六认真”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努力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继续规范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考核,端正教风,严谨治学。各科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为着力点,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化教学设计。语文、数学作业的设置在保证双基的前提下力求探索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作业。我们十分重视教学“六认真”工作,有明显具体的要求,“六认真”月查基本形成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进行“六认真”考核,如实作好记载,不弄虚作假,扬长避短。目前,由主管教育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几方面组成的教学过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

2、以“教学能手”评选为入口,强化质量意识

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我校扎实有效的开展了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制度。本学期,学校举行了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初赛,初赛期间,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做到每节 2

都必有学校领导亲自听课,课后积极组织小组评课,评课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对于课堂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上课老师和评课老师都能有所收获,学校教学研讨气氛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虽然使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但更主要的是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常规的执行。为此,本学期,我们采取了强化检查、分层管理的有力措施,使常规管理切实得到了执行。教导处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分阶段普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批阅、听课笔记等,随查随记并做总结通报,达到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目的。我们采取教导处和教研组两个层次对教学工作实行有序管理。教导处负责全校总的教学活动的监控调度,主要抓下属的各年级,教研组长负责日常管理,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及各项任务的完成。这样的“分层管理”做到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既让校领导集中精力抓教学,又使教师兢兢业业搞教学,有效地稳定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学研讨

我们注重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形成了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的三级监控机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定向与随机相结合的教学常规监控,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从早操到课堂,从午间到兴趣小组活动,都作了全面计划和部署。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能认真制订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上好课改示范课、研讨课,新教师展示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内容。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3

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4、以“学生”为中心点,规范学习行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制于学生的素质和学习风气。我们清晰的意识到,班风不正,学风不正,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聊,教育质量就难以提高。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优秀班主任,同时要求各科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同时,我们畅通学科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渠道,要求老师家长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一有情况及时联系。加强对学生的上课、作业、预习等基本习惯的培养。我们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认真辅导,为有效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提供保证。为规范学生行为,本学期还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

5、以“阳光体育活动”为着力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除继续坚持两操之外,还实施了大课间,在课时设置上保障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学校除开展好广播操外,每学年都举行了校运会,校运会上,各班选手奋力拼搏,努力为班争光,各班拉拉队为选手们呐喊助威,校园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校运动会,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增强了,同窗之谊增强了。

三、夯实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

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我校要求老师更新教学观念,要在“注重基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着眼素质、关注发展”上下真功 4

夫。教导教研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反思能力

教导处从提升学校品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入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本学期,在“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中不断总结提高,争取再有所突破。学校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要求。要求青年教师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育工作,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并开展教育研究沙龙活动。

2、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力度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分层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检查、督促,促使每个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在本学期,教导处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后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讨论集体备课的最优方法,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强调写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并对写课后反思水平较高和比较认真的教师及教研组进行表扬。要求教研组每周四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教研组长把关,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有效的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把每次研究的重点做好记录。从检查情况看,各学科的备课情况较好,真正使备课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在期中工作分析汇报会上,教导处起到了导航作用,指出了在集体备课、作业批阅中的不足,表扬了一批在教学业务上有创新的教师,并让他们在全体教师会上交流了他们的工作经验。教导处督促教研组有计划 5

地、扎实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每项活动的研究主题、活动目标、时间、人员等落实到位。

3、立足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构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让青年教师承担新课程实施年级的教学工作,举办教学能手评比、教育论文评比等活动。为了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导处制定了“随堂听课”制度。坚持做到全体教师每人上一次示范课,抛砖引玉,反思得失;积极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堂实录。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能深入课堂,注重分析导向,做出评价,提出建议。教研活动中,教师能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写好听课评议表。学校领导每学期能听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能听课16节以上。

4、鼓励观摩学习,开阔教学视野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开展学习活动的宗旨。教导处认真制定培训学习计划,组织好每一次学习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学习机会。在本学期中,学校中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有一次培训学习机会。积极参加联片教研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学习。

教导处配合校长及时制定了新老教师拜师结对方案,加强落实,向新教师提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上出水平,五年争出成果”的奋斗目标。拜师结对摒弃形式主义,切实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已有教学骨干的辐射作用。通过课堂展示、业务培训、结对帮教、苦练内功、强化素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和评 6

优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与设想

教学工作艰巨而庞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学质量要上新台阶,必须要有新突破。在此就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拟定以下改进意见:

1、狠抓校本教研。在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常态化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力求使教研活动向课题化、精品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促进薄弱学科的开展。要进一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继续构建教师发展平台。积极参加联片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2、继续完善“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三级群体教学管理操作系统,重点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操作程序的优化。

3、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研讨,加强以听课、评课为主的教研活动,开展创新评优课活动,加快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4、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学生学习评价细则,对学生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导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努力开创我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4.新华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四

我校的卫生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学生健康教育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为重点,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小教学卫生基本标准》等文件法规;以大力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为主要举措,不断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管理,优化措施,努力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要求。一是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小时。从制度上杜绝随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等行为。

二是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努力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教学卫生环境。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不断改进卫生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洗漱、洗澡和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等。使我校教学环境各项指标都达到了改进有关标准。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使通风、采光、卫生大扫除、个人卫生整治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得到了制度化常态化。

四是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格落实“营养改善计划”,针对学生实际努力改进学生膳食,保证了学生饮食的营养安全和卫生。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改进和规范健康教育。一是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经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由新华卫生院医生一名担任我校卫生保健员,经过校内培训安排12名教师担任健康教育课教师,落实每月一次健康教

/ 3

育主题班会和一次专题讲座,每月一期卫生健康宣传标语。

二是细化检查管理措施,规范日常健康教育,紧盯健康教育任务的落实,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学生健康教育纳入到校医和教师工作考核之中。

三是根据学生中不健康不卫生不科学的行为和季节性流行病等情况,对学生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了监控教育的针对性。

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健康教育影视片、成员网络卫生健康知识竞赛和制作卫生健康电视节目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了卫生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五是经常以发放卫生健康宣传单、告知书和微信通知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协调家庭配合学校卫生健康教育。

三、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是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规范化常态化和科学化。

一是认真落实“传染病预防晨(午)检排查”和“传染病病例零报告”制度,及早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早就医检查和隔离,经过努力我校没有发生传染病蔓延和大面积流行的现象。

二是认真落实教室和学生宿舍通风、消毒和空气质量检查评比,坚持由校医指导检查、班主任落实的室舍每天84消毒液地面楼梯扶手和门把手消毒和室舍“两通风”(每天上午通风和下午通风)制度,有效改善了学生聚集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保证了师生健康。

三是坚持落实“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制度和“请病假学生返校索镇”制度。做到了不遗漏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情况。

/ 3

四是坚持“学生卫生习惯强化培养”和“个人卫生每周检查评比”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传染病的蔓延流行。

四、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学生体检和体质健康测试,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协同新华卫生院,每年对3、5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并在学生升初中时将学生健康档案移交高一级学校。

二是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并以此在饮食和体育锻炼方面作出针对性调整。

三是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及时督促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日

5.新华小学2014年安全工作计划 篇五

下半年安全工作计划

在新的学期中,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安全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学校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由校长,总务,教导主任,班主任及班级安全管理员,路队长等组成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科学管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由校长抓全面,教导主任负责课堂教学,总务负责校舍及附属设施,班主任包班,值班教师包时段区域,班级安全委员包本班学生,路队长包路队,各任课教师包课堂及课后活动,实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各负其责.二、重抓安全制度的落实,确保在校内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1、学校利用标语,板报,学习园地,安全课,安全演练,演讲,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做好安全宣传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学校在每期开学前和放假前联系村委对校舍及附属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每周组织领导班子对校舍及附属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学校每月要组织一次大型安全教育活动,班级每周上好一节

安全教育课,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安全知识,学会自救,互救.4、加强对学生课间及两饭后活动的管理,以及学生上下楼梯管理和放学路队管理,并做好记录,确保值班教师值班时间到位,空间到位,全方位进行监督.5、加强门卫管理,做好出入登记,坚持全天24小时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6、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以及对重点生的管理,严格控制学生聚众斗殴或私自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厅.7、加强对校内外小摊点的管理,教育学生不吃零食,注意食品卫生.三、学校每月安全活动规划

九月份:

1、校舍及附属设施排查.2、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3、签订各项安全目标责任书.4、学生写安全保证书.十月份:

1、组织一次安全演练活动.2、举办一次安全演讲活动.3、召开一次重点生工作研究会.4、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5、对各班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6、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十一月份:

1、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2、对校舍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十二月、元月份:

6.新华乡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篇六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上级有关校务公开的规定,积极实施民主办学、民主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校务公开的相关工作,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一、政务公开

1、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常规管理制度的补充、完善。

2、学校的整体规划,近期、远期工作目标。

3、校内教师工作量核定。

4、学校的领导分工及岗位职责。根据学校领导的变动及时调整校务公开工作小组成员。

5、教职工岗位安排。

6、其他应公开的及时在例会或学校公开栏予以公开。

二、财务公开

1、学校大宗物品购买情况。

2、财务预算、决算。

3、教师工作补助发放情况。

4、后勤财务应公开的及时在教工大会或学校公开栏予以公开。

三、公开形式

1、设立公开栏、涉及全社会的内容,诸如办事流程……等及时在公开栏中公布。

2、涉及全校教师的情况,诸如教师工作量确定、学校保管物品的进出等及时公开公布。

3、召开教师大会,年初年末向全体教师通报校务公开情况、工作计划、总结、学校规划、发展目标,财务预决算等向全体教师汇报公开。

4、完善档案、资料积累。已作公开的内容及时记载归档。

5、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作用,积极实施信息公开。

四、加强监督

坚持以教师代表大会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保证校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地展开。学校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

7.新城区新华小学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篇七

(2014——2017)

新城区新华小学

2014年8月

新城区新华小学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的贯彻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新城区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同时结合我校对新城区甲兰板村五户居民的摸底调查情况,特制订本次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关爱弱势群体为重点,把党和学校的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手中,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推进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二、精准扶贫情况

我校精准扶贫的对象是新城区甲兰板村的困难人群,共五个家庭10名人员,五个家庭的困难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身体不适,长期吃药;有的是病情严重,瘫痪在床;有的是丧偶独身一人,子女不在身边。这几户人家的情况同时也都大致相同,同为年长之人,无任何劳动能力,只靠国家补贴维持生计。

三、精准扶贫时间

2014年8月——2017年8月,为期三年。

四、精准扶贫工作小组 组长:李桂瑶(副校长)组员:张晓明(团支书)

金晶(语文教师)

靳丽宏(英语教师)

五、精准扶贫实施办法

1、我校精准扶贫工作要以脱贫为重点,集中力量,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时间自2014年8月开始至2017年8月结束),采取长期帮扶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相结合,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使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力争在帮扶结束时,使得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动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的帮扶工作中来,共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精准扶贫工作,也为了能使本项工作做到实处,不流于形式,我们会在每年制订精准扶贫计划,并在年终做好总结,力求做到最好,让扶贫工作得以在来年达到更长远的目标。

8.新华书店图书包管员爱岗奉献演讲 篇八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你们好!

每个人都怀着一个梦想,梦想是我们的希望,它引领我们奋发进取,踏平坎坷,品位成功。新华书店图书仓库是书店对图书进、销、存等业务活动的组织、控制、调节,它是保证图书销售技术手段和措施。我选择了这一岗位,我的梦想那就

是与书店一起飞翔。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在工作中,我毫无怨言,勇敢地经受着图书管理储备待销过程中的保管和维护的种种困难。以坚定的意志,执着地追求梦想。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工作,一切都会在意料之中。

梦想,给了我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做好图书保管,必须领导重视、人人把关、环环扣牢、天天抓紧,要有严密的制度、合理的操作程序。图书保管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的图书品种多、数量大,但每个品种的数量少、单价小,因而比较繁杂。

二、图书在销售部门内流转环节多,只要有一到环节发生差错,就会影响整个管理效果。

三、图书从收货、储存到销售部门,从入库、内转到收款,都涉及到图书管理。

图书保管贯穿于销售部门图书流转的全过程。每个过程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只要有耐心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保证正确无误,才能为整个图书的保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梦想也给了我充分的信心。信心是思想和行动的支柱,个人的信心占很大的比重,没有信心工作就已经失败了一半。我们新华书店作为图书发行的主要渠道,在激烈的竞争中还能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是我们依靠科技的进步,转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强内部经营变革。书店信息化管理在中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在程序和规则的控制下,使图书的进货、销售、调剂、存储与管理等各项发行业务能科学、迅速、准确、高效率的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这个刚刚进店,还不熟悉各项业务知识的新人一个更好的锻炼空间,也增添了我对图书管理的信心。

由于我们信息技术还刚刚起步,肯定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不怕,因为我有信心!我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让书店信息操作实现质的飞跃。在以后,我还会从高起点着手建立我们书店自己的图书信息网站,实现网上书店购物一体化!

总而言之,只有处于新技术改变的新华书店,才能在图书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以硬件和软件各方面的优势立稳脚跟,飞速发展。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欣逢盛世,这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在这样火热的事业面前,我们火红的青春正旺盛,火热的心在跳跃。体现价值、旺盛我们的奋斗意志,就在今天;走向成功、领略人生风光,正始于我们足下。我们清醒意识到,今天的机遇难得,未来的辉煌需要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店是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与梦想一起飞翔!

9.新华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九

——新华第七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总结

开发校本课程,是推进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校本课程是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从侧重满足学生多样性、差异性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努力开发的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等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一类课程。为此,我校从08年起,在区教研室、区教科室的具体指导下,尝试开发校本课程,以“让爱传承”为核心,以“走进传统文化,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积极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全员参与建设,关注教育价值”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让爱传承·锦绣校园天地宽”系列校本教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政策依据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纲要强调,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二)需求依据 1.学校需求

学校坚持走“继承、借鉴、创新、超越”发展之路,确立了 “高质量,有特色,塑名校,创品牌”的奋斗目标,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办学理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让爱传承”,力争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我们认为,有特色有文化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性的成长,更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发展的根本利益。

2.教师需求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力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教师不仅会“教”书,还需要会编书。教师通过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可以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在校本教材开发和编写中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劣得失,从而使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根据调查来看,大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持肯定和欢迎态度,绝大多数老师有明显的认同感和期待感。

3.学生需求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化素养非常欠缺。仅靠学科课程很难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现代学生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道德修养不足,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等等。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

(三)资源依据

1.丰厚的传统文化溢满校园

我校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为主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调,设计建设校园整体传统文化环境,使整个校园移步易景,景景相连,到处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做到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的效果,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学校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读书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全面提高素质。

2.教育科研基础扎实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之路,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现为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省创新教育、合作学习、科技教育、作文教学等重大课题实验基地。多年的教育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只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3.教师资源充沛

我校现有教师142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89人。教师队伍有以下特点:一是有一支兢兢业业、热心指导年轻教师的老教师群体,他们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二是有一支占全体教师三分之二的青年教师队伍,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三是非本地教师多,约占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一,他们来自各县区,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有着为学校奉献热血和智慧的共同意愿。四是我校有一支业务精湛、数量可观的音(7人)体(8人)美(7人)等专业学科教师队伍。这些都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4.孔子雕像的隐性价值

在孔子诞辰2560周年之际,我们把孔子雕像植入校园。这更给了我们重要的灵感,激发了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孔子,已不仅仅是两千年前的思想家的名字,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一座瑰丽辉煌的文化殿宇。孔子也当然不仅仅属于新华七小,而且属于全中国以至全世界。但我们在孔子雕像前,我们深深地感到他与我们是那样亲近,那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孔子以及后代学者的儒家思想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广泛。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背景,我们经过充分论证,决定以校园传统文化为依托,以“让爱传承”为核心,以“走进传统文化,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主题,开发建设“让爱传承,锦绣校园天地宽”校本教材,全套教材共分为华夏文明、国学经典、蒙山沂水、魅力校园、关爱生命、艺体教育、七彩课堂七大类,20余门校本教材。

二、课程管理

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不流于形式,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必须予以保证。因此,我们建立了教科研管一体的组织机构体系。

1.成立“校本课程”领导组织(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牵扯到很多政策上的问题,课程设置,校长不拍板,也难以落实,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我校陈校长亲自上马,亲自负责。为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我们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跟踪指导组和开发实施组。(1)领导小组。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和制度,对校本课程进行宏观调控。(2)跟踪指导小组。是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与设想,着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业务指导,操作过程和调控管理,承担教师相关的业务培训。(3)成立开发实施小组。我们成立了以20多名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撰写课程案例,执行校本课程计划,实施校本教学。

2.成立“校本课程”学科教研组(教研)校本课程设置以后,许多的教学问题需要研究,而其研究的内容又有特殊性,学校必须要设置相应的教研组。由于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门类多,涉及范围广,因此我们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学科教研组。根据课程类别,共设置了“七个”校本学科教研组。校本学科组隶属于教学副校长直接领导,平时由学科组长组织活动,每学期校长还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一些重要的研究活动。

3.成立“校本课程”课题组(科研)

作为全新的课程,要研究的,不单纯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将校本课纳入课堂研究的范畴。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课题组,各门校本课程的主要负责人是课题组核心成员。课题组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开展研究,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校本课课堂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探索。

4.建立校本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制度保障)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注重对教师管理,制定出台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用以推动教师专业和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校本课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拟定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书》,编排了《校本课程授课表》,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和正常教学秩序。

三、课程特色

(一)照顾差异,满足需求

“校本课程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特殊需要与兴趣”。(这也就是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但是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教师点什么菜,学生就得吃什么菜,自己没有点菜的权利,因而很难有自己的的独立追求。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成了“点菜者”,“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修改菜单的权利”。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1.学习内容可以选择

我们首先做的是同一门课程中,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比如:国学经典诵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背诵内容。再比如,《魅力沂蒙》教材中的“变迁·寻根”主题探究活动,选择的课题就可以有“服饰的变迁”、“交通的变迁”、“沂河的变迁”等等;不仅一个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学生还可以跨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例如《养成教育》中的开展爱校系列探究活动,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认领学校楼道装饰的某一部分内容,或人或事或物,通过搜集材料,采访,搞清楚所涵盖的历史、文化,然后自己准备演讲稿,自行排练,向师生介绍我们自己的学校。

2.学习科目可以选择

为了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除了规定必修课之外,为学生提供了部分选修课,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例如我们在美术学科方面所开设的泥塑、剪纸、简笔画、篆刻、书法、国画等六门课程,每三到四个班级同时排。学生可以三选一(或四选一),进行自主选择。轮到上这些课的时候,三个班(或四个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分别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去上课。假如学生希望三选二、四选二,则可以在课后到兴趣班得到满足。

3.学习层次可以选择

学习层次可选择作为课程设置,是政策性最强的。目前我们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课外兴趣小组、课外专业队的互补。

比如乒乓球课,校本课程“乒乓球课”学习的是最基本的(1-3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乒乓球课),乒乓球兴趣小组就更专业一些,而乒乓球长训队则对乒乓球技术的要求更高,是可以代表学校打比赛的,学生今后可能在这方面有特长发展。

(二)注重整合,凸显特色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与同一课程计划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切联系。二者必须整合。

1.学习目标上的互补

例如,我们在数学类校本课程中自主开发的《生活数学》,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开放题的教学构建学生主动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接触大量感性的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自主地能动地建构文化意义的过程。这种接触和建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往往是终身的。因此,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内容。基于此,我们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引入课堂,开设了《三字经》、《论语》、《国学活用》、《中华成语千句文》、《儒家箴言》等校本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学习方式上的补充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门课程都要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改革。有些校本课程可以更突出地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比如华夏文明类、蒙山沂水类教材内容都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魅力沂蒙》中的课后延伸探访家乡的英雄人物,寻访家乡变迁等。这些都需要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整理筛选资料,得出结论,写出报告,进行不同方式的汇报。《生活数学》、《七巧科技》、《剪纸》等动手实践课,就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改革凸现出来。

同时,在这些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3.道德品质教育的补充

在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格教育与培养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素养非常欠缺。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现代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

因此,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小抓起。而我们开发的国学经典系列课程,正是利用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校本课程《国学活用》,就选用了国学精神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常”和“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展示经典、讲述史学故事,并联系今天的生活指导他们的行为,做到学以致用。

我校青年教师分年级开发的《养成教育》系列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体现了年龄特点,根据1-6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养成教育与培养。六册书内容: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教育引导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再比如: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以我为中心的倾向,对家庭长辈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由此衍生的是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和对弱势群体的漠不关心。“传统孝道教育的缺失是他们产生种种偏差心理的源头”。社会和家长都普遍呼唤着孝道在孩子身上的回归,而学校教育一直以来却恰恰缺少系统的孝道教育。为此我们开设了《中华孝道》这门课程。

四、硕果初成,品尝甘甜(课程开发成效)

(一)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校本课程的确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魅力沂蒙》中的《变迁·寻根》活动的开展,为了研究家乡的变迁,了解它的过去,孩子们走访街道、社区和居民家中,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现场拍摄,还要整理筛选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同时对社区、街道的发展提出一些良策,并开展了“畅想未来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制定了街道、社区发展规划,设计了一份份像模像样的规划图,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的。

2.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1)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国学经典的诵读提高了学生综合文学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校本课中设计了很多实践探究活动,为学生提高了丰富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就要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写调研报告等。而调查采访,要听,要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动态交际。搜集资料就要阅读:精读、略读、浏览、默读等,各种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调查报告的写作,平时的课题日记、笔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了健全的人格

通过《好习惯伴我行》、《国学活用》、《中华经典》、《天之骄子》等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夏文明、国学经典系列课程的开设,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启发学生优质的思维,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静化学生浮燥的心灵,滋养学生活泼的性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3)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艺术素养

比如我们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孩子们喜欢上了乒乓球,全校50%的学生会打乒乓球,这有利于课外体育锻炼的进行,有利于学生正常课外活动的开展,我校在全区小学乒乓球比赛中,连续多年囊括男团、女团冠军和男单、女单冠军。

我们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更广泛的艺术爱好。在今年的全区艺术节中,我校被评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4)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校本课的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向别人请教,与大人交流。同学间的合作研究,及在艺术类课程中的动手操作等内容,使同学们知道了要相互包容、谦让,要分工合作等等,这些都为他们将来终身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

(5)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了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大大提高,他们学会了上网搜寻、排版、打印、设计等;学会了摄影等。

3.培养了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强烈兴趣和顽强的痴迷

成功者都具有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痴迷。这种兴趣和痴迷只能产生于主体的实践体验。校本课程的开放性、可选择性,使学生得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强烈兴趣和顽强的痴迷。这是为学生走向成功,为今后健康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中蕴涵的教学思想与国家课程大有异趣,课程内容也更贴近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其结果自然就是引发教师专业成长。

1.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需要教师自己确定。教师从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要通过研究,自己编写课程纲要,自己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确定评价方案,有的还要自己编写课程指导用书。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老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逐渐提升。从刚开始时仅有少数一两个人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只得单打独斗,已经发展到现在十余人的团队。

2.提升了教师研究的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老师们在承担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学习、实践、反思,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研究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还需要努力。1.校本课程的评价

目前还比较浅,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保持校本课程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学生校本课程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校本课程的评价。

2.各门课程的逐渐完善

有些课程在设置上,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很不完善,需要下大力气。

3.教学设施的保证

部分课程实施起来还有困难,缺少足够的教学设施设备,需要逐渐配置。4.课时和师资的保证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人力支持,尤其是开设校本课之后,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在现行体制下,教师负担过于繁重。这样不利于教师的学习、研究。课时问题,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来保证校本课教学时间。

10.新华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十

根据中心校工作部署,我校对开学以来的工作做了如下安排,具体汇报如下

一. 认真贯彻执行教体局和中心校各项会议工作精神,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和《细则》《新课标》’的学习,全体教师记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上一篇:市场主要主副食品价格分析报告下一篇:对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