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叫回不去的故乡心情随笔

2024-09-02

有一个地方叫回不去的故乡心情随笔(10篇)

1.有一个地方叫回不去的故乡心情随笔 篇一

曾经我很喜欢跑到大马路边去看车。人头攒动的马路上,一辆辆绿皮公交车、小轿车、摩托车在我身旁呼啸而过,它们会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涌出一批人,又带走一批人。我的诸多亲人,就是在我的无数次目送下踏上那些车,然后在许久之后的一天,忽然带着许多昂贵的零食和礼品从车上走下来,笑意盈盈地看着我和我身后的山和水。那时候,车对我来说就意味着充满无限遐想的远方。

许多年后的一天,我坐在南下的车上。身边的人问我你喜欢坐车吗。我苦笑着没有回答,抬头望向车窗外若隐若现的山峦,青蓝色的天空被玻璃上的污渍擦上令人不适的痕迹,陌生的田野分割成一块块,生长着我不认识的作物。强忍着路途颠簸与难闻的汽油味带来的晕车的不适,我把头倚在窗上,玻璃映出我惨白的微微痉挛的脸,身边的人看在眼里,就已了然。

上大学以后我就饱受晕车的折磨。我害怕旅行,当所有人都在车厢里谈论今天的旅途和天气,我在心里默念车每到一站时便会响起的报站声。我盯着车窗上方贴着的路线图,像一只蚂蚁一样想象自己正往下一个圆点缓慢地挪动。通常我的胃都会剧烈的不适,我用车厢里一切能看见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那时我就会想,我不要坐车了,求求谁来打晕我吧。

我想起从前和家人一起坐车出行的日子。全家人只有我晕车,因此每个人都对我格外关照。外婆轻轻地把我的头推到她的膝盖上,然后一边和前面的人说话一边抚摩着我的头发。我静静地听他们说话,心里无比的安心,因为我知道我可以闭上眼睛放松地睡一觉,而不必担心到达目的地后没有人喊醒我。

而在离家返回学校的路上,我要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背上背着书包,艰难地前往一个又一个地点。我得一个人把它们推上公交车的台阶之上,在车上紧紧抱住它们防止滚动,晕车的不适又容易在这时袭来,我不敢睡觉,总担心一觉醒来车就把我带到一个我不认识的地方。那时候我会难受得想哭,可是哭也没用,每个人都不同路,没有人可以帮我。

如果我知道仅是坐车都这样痛苦,小时候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憧憬远方的。

后来我读到一句诗,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我并非回不了家,每次回家,虽然还要晕车,但一想到再过几个小时我就可以扑在外婆为我铺好的温暖的床上大睡一觉,幸福感就盖过了晕车的不适,所有的疲惫和肮脏都可以忍受。可是呆在家里的时间总是有限,星期一要走,星期日我就开始不安,我要开始考虑明天过后的行程与计划,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不管我跑到哪里玩,黄昏的时候我一定会回到家,而外婆正拿着筷子叫我吃饭。

慢慢地我开始同情那些每到年尾就要收拾行囊、踏上列车回到遥远地方的亲人。回来时他们脸上总是挂着笑意,可离开时的落寞却要独自承受。他们义无反顾地抛下身后的故乡的山水,只是为下一次回来时能微笑着给家人带回满满的零食和礼品。

记得高中毕业后我刚填志愿那一阵,外婆知道我要离开家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上大学,她神色紧张地对别人说,这可怎么办,昨非还没有走过那么远的地方,她一个人晕车的时候怎么办。那时不以为然,一心都在远方。

许多年后,我果然像外婆说的那样,行色匆匆地赶路,狼狈不堪地晕车,可我再也不能“回”到家。

本文作者:余昨非(公众号:南粤作家)

2.回不去的故乡作文 篇二

有人说过记忆是不可靠的东西,迟早会忘掉些什么。但记忆中的紧挨着房子的树林和河水都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幼时是在南浔度过的。那时的我还小。常常跟着比我大些许的哥哥姐姐们去幼儿园。有时去学校的路上,偶尔可以遇到几只偷懒的大黑狗,爬在地上懒懒散散的望着我们。我们倒也不怕,自若的走过去,胆子大点的还会从包里掏出一根火腿肠,逗它们玩。

放学回来后,我还会跟着哥哥姐姐们去河边掉鱼。经常是放学了,书包一甩,就一路小跑去了。没有钓鱼竿就用树干,没有钓鱼线就用衣服上的掉下来的线,没有鱼饵就用家买来的小龙虾。总之就是这样的生活。有些时候常常是在河边坐上半天就能钓到一整盒的龙虾。不必担心会浪费多少时间。

依稀记得以前领头的是一个大姐姐,叫做什么不记得了,但后面跟的是两个一样的字,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她的名字,因为那时还小,也就认同了这么一个如童话般人物的名字。她老是带着我和另一个小女孩到镇上的一家麻辣烫里面吃东西。路过的菜市场坑坑洼洼的地面以及自行车行驶过的水花因为那时候南浔还不怎么发达,没有现在上海那么多的汽车或者是摩托车,所以走在路上是很安全的。有的时候,她让我们在盘子里多加些辣椒然后说谁都不许喝水,放话说要我们都多吃些,看谁比较厉害。

后来离开了南浔后再回去是一年前了。那已经不是我的故乡了。有了旅游景点,到处是垃圾和车子。再也不能在路上随意的走了。也不能在吃麻辣烫,因为现在地沟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天蓝色的天空已经是灰色的了,和老工业似的上海如出一撤。就连房子旁边的河水与树林也都因为工业发展不见了。我站在久违的故乡的土地上,不愿承认这是我的故乡。我所承认的故乡并非是现在这个工业发达的故乡,而是记忆中的工业并不发达的故乡,但他有绿树有白云。我站在故乡的土地上觉得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故乡也不再存在了。

3.回不去的故乡作文 篇三

读过《诗经》,诵过诗词。但我尤为热爱的还是宋词。宋词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男子有志不能得的悲愤,也有女子独守空房、相思之苦的哀怨。宋词写情极细腻。如李会诗曾写过:“如果说宋词是一朵情花,那么时间就是最好的灌溉。”光阴流转,字词中的情感如醇酒,历久弥香,令人味之不尽。王朝的更新换代,几世几年,都将欢乐与忧愁铺满诗间。

清高与潇洒,才华横溢。朱敦儒是我比较欣赏的诗人。他威望高,宋钦宗想招他入宫并授他“学官”,他用“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来拒绝。先后又两次因高宗,秦桧粉饰太平再入官场。南渡之后,朱敦儒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国家巨变、亲人离散。他在诗中呻吟感叹“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已到中年的他经历了风风雨雨、世态炎凉,“回首中原泪满中”,他望着大宋的半壁江山,心中满含着亡国之痛。然而,他又不甘心沉沦于此,便又写道“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赐黄绮,珍重萧生意。”他渴望有志恢复旧山河的志士英豪能带头重整乾坤。可是时代的变化把他的豪情壮志变成了悲愤、怨愤。于是写下“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经此几番周折,饱经沧桑的他心境归于平淡,过起了放任旷达、恬淡闲适的隐居生活。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理想的生活,有人选择安逸,有人选择成就一番大事业。他也是如此,或许每个人都想过要平平淡淡过着生活,又有多少人因生活所迫而放弃。可他却毕生不懈追求。青年的他过着“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的狂放的风流才子的生活,但时间的考验,使他给磨练的对世间感情有一种彻悟。“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在他触遍世间之美好,世间之险恶,世间之炎凉。之后,一种凄美悲凉的美感在他的众多词作中油然而生。“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朱敦儒的一生也不过如此,忙忙碌碌。国破家亡,使他有了过于常人的豁达。在他眼中国家没了,家也没了,亲人也离散了。如没有这些,他的一生没有这样的跌宕起伏,而应是平平淡淡。他为了回不去的“故乡”曾慷慨豪壮地兴起报国之志,然而最终蜕变成旷达闲适的情怀。

诗中,字里行间都包含着浓浓情意。就如《陌上花开》中写道:那些古诗似我心中蔷薇,而情感积郁又如长大的猛虎,我不敢轻易放它出来,生怕触伤细弱的蔷薇。是啊,诗是那么的美,但我心中所想,生怕伤害诗蕴。诗人语出肺腑,守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诗、自己的情感。我也如此,只不过少了诗。

4.回不去的故乡伤感散文 篇四

也许真的老了,特别怀念过去,怀念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和事,怀念曾经孕育过我的故乡,怀念……

比如杭州一道曾经叫南大树巷87号的老墙门,那里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墙门院子(五户人家同院落);比如杭州东园巷小学,我曾经就读过的小学;比如那一天我为之刷屏微信圈的那个叫球川的地方,那是我出生并生活了五年的故乡……

说起故乡,迄今为止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杭州并非我的故乡。虽然我出生在球川,但满月后我就来到了外婆家——嵊州长乐镇,直到就学前才回到球川。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嵊州长乐应是我的第一个故乡,而第二个故乡就是常山球川。

“山环成球、水流成川”即为球川。球川,我生命开始的地方,我的第二故乡。

2016年8月6日,我带着已不太清晰的记忆回到球川,应该说是顺道去看了一眼球川,真的只是一眼啊,匆匆而去,又匆匆作别。

回去了,却不是专程而至,而是因着衢州自驾游的机会;回去了,却不是寻踪探亲,更不是衣锦还乡;回去了,虽未能得见多年来一直萦绕脑海的那片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但是依然有我儿时的一点一滴,还有我的小学同学。那一天的傍晚,就是他们带着我重新踏上球川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记得那日傍晚,在小学同学张祜顒和方厚元的带领下,我揣着一颗放佛上紧了发条的心踏上了久违的故土。跟着老同学的脚步,听着老同学的讲解,我的步履有些沉重却又欢快如马蹄,我的眼睛无比贪婪地攫取着。尽管一路浏览似走马观花,可是,沿途所见的每一幕,都定格在我的手机里,也镌刻进我的记忆深处,那路那山、那一草一木,至今难忘。

“球川,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在心底一遍一遍地呼唤,一次一次的热泪盈眶。

尽管眼前的一切早已物非人非,我却依然心潮澎湃。仿佛一场梦,回到了最初开始的地方……

故乡,你让我变得语无伦次,因为你让我心生敬畏,如敬畏生命般敬畏着你。敬畏你小小的`山野之地居然还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古镇,宋代大文豪朱熹曾为你写下“山列锦屏秀、水流翰墨香”的千古绝句;敬畏那段与你一别三十二年的岁月,它们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没入浩瀚时空,恍若不曾存在过。

那么,是什么,让三十二年的时光如一场花开花谢,倍感惆怅且满目苍凉?是什么,让三十二年的光阴短如一呼一吸,瞬间逝去真如一梦?

故乡,我亲爱的故乡,我该用怎样的文字来记录、来表达数十年后与你重逢的那一幕、那一刻?

故乡,我记忆深处的故乡啊,请你告诉我,你的欢声笑语去了哪里?你的万家灯火去了哪里?你的山花烂漫又去了哪里?

故乡,当我徜徉在你的怀里,耳边是同学细致的讲解与提示,我却是一片茫然,全然不识他们手指的那一条路、那一堵墙、那一排屋。从未想过,那个傍晚我会被一种无助紧紧包围,内心变得慌乱,并心生羞愧,因为忘却。曾让我如此依恋的故乡,我竟忘却了她的一枝一叶、一颦一笑。

故乡,该对你说些什么,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不能说,关于你的一切都已无影无踪;我不想说,曾经青春秀丽的你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一片狼藉;我更不敢说,32年后的今天猛然重回故土,我近乎一无所获的失望与哀伤……可是,我不能不说,面目全非的你让我惊、让我痛,让我,目瞪口呆;我不能不说,所有过去的都回不来了,如风掠过,一去无返!

我能做的,不过是给予故乡一场所谓的探望,或者更像是一次回访。尽管,这场探望或回访的前前后后,我始终揣着小心翼翼的思念,还有一些渐行渐远的回忆。但是,当我真正踏上故土,所有的记忆仿佛凭空消失,或者它们只是暂且凝固了吧。总之,呈现在我眼前的故土,竟是如此陌生,一如初见。陌生得我哑然失语,陌生得我怯怯地不敢问候“球川,你好吗?”。

球川,你好吗?你还记得我吗?还记得我这个从你怀里走出去的孩子吗?还记得放风筝时在你肩头跑得最欢的我吗?还记得春游时漫山遍野采撷花果的我吗?还记得……

也许,你也把我忘了。忘了也好,就像我忘了你一样,只在梦里、在心底,说着“你好”,说着“再见”,然后,一起微笑、彼此牵挂。

那个傍晚,在日落前后,在天黑之前,我就那样不紧不慢地在这片安放着我童年的土地上,狠狠亲昵了一回,也狠狠叹息了一回。匆匆的去,又,匆匆的回,真的是那样匆匆又匆匆呵。最后,徒留手机里一连串似曾相识的画面,平添几多惆怅,还有几多无奈!

5.回不去的故乡(网友来稿) 篇五

年节又至。春运硝烟正浓,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回到那个在地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意义故乡,这是个问题。

就在昨天,看到朋友空间里有一张照片:明显久无人居的院落里,蒿草疯长,一棵小树都已齐屋檐高了。照片下有朋友的朋友留言:原来好闹热的院子,现在破败成这样了。言语之间,伤感无限。不由得想起前些时间的事:今年刚入冬,老家村里一亲戚过世,回去了一趟。原来百多人的村子,现在只剩下5个人,不,刚离世一人,只剩下4人了。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0多岁。到处都是失修的院落,泥沙填满的水井,和杂树杂草长满着的路。坐在儿时打闹过的青石上,山风一阵阵使人发冷。除了松针掉落的声音,那死一般寂静,可以让一个心头发热的人发疯。

不好说农业人口的突降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那些在城市里的农民,不想回故乡,或者说,回不了故乡;而那些还被迫生活在农村里的农民,正和故乡一起衰老,慢慢地被泥土湮没。

前些年,我曾经亲见那些在城市里的农民工 ,身边的亲朋也多属此类。他们 粗糙的手和整日弥漫汗味身体,我很清楚。在他们亲手盖起来的城市里,没有他们的一片瓦。那极个别的用来给他人励志的发达者,脚底下往往躺着无数同乡的呻吟。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愿意回到生养过他们的山村。他们知道这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鼾声始终无法融进城市的小夜曲,但他们已经依赖上了劳累之后的那一瓶廉价啤酒。因为,在故乡,想喝一瓶啤酒,孩子要跑很远的路,才能在代销店买到。况且,他们已经不会耕作了。传承了几千年的田地里的劳作技术,在他们粗糙的大手里,变得越来越生疏。或许,从心里上,他们根本就有些抵触。事实上,他们的孩子,也就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天生就有这种抵触情绪。他们宁可头发染成杂色用山寨手机哄自己高兴,也不会回到父辈说的那个遥远的梦中的故乡。

历史的车轮或许就是这样子轧过来的。可是,始终游离在城乡结合部棚区的那些灰色人群,总有一天会老去,再也挣不到钱,没有社会医疗保险,根本没有意识到城市的污染正侵蚀着他们过劳的身子。不正确的卫生生活习惯加上抵抗力下降,没有定期体检,一旦倒下就是晚期。他们的孩子,也没有真正多少人受过正规职业教育 ,大多是在重复父辈昨天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悲痛者和哀痛者? 这个群体的数目,可能庞大得让人恐惧。

留在乡村的,或许更糟。文章开头那个离世的老人,离世前劳累了一整天,晚间发病,同样多病无力的老伴,好不容易把他拖到板凳上,呼喊不来医生,在黑夜里,跌跌撞撞地跑到村子的另一头,那里才有一个孩子在外务工的独居老人,然后,两个老人,又才哆哆嗦嗦地找出电话本,找到远在几千里外的孩子的电话,孩子又才找到乡村医生的电话,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了,老人在冰冷的板凳上挣扎了几个小时……孩子们奔丧回来,哭倒在灵前,几天后,却又重新回到或南或北,而他们的老妈妈,说死说活都不愿意离开故乡。现在,我最怕的,就是来自只有4个人的故乡的消息。手边就有一个同样的新闻:1月14日,在广东打工的杨师傅和媳妇分别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到了家门口时,杨师傅发现父亲住的房屋门用木棍反抵着。多次敲门没有应答后,杨师傅将门撞开发现,72岁的老父亲躺在床上已经冰冷多时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故乡的凋敝,也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会引来无数人的惊叹。但是,故乡的凋敝,没有那么多文艺粉饰,只能让人心头刺痛。故乡的蓝天白云、故乡的青山绿水、故乡的鸟叫蝉鸣只能在我的记忆中了!故乡,是回不去了!是很多人,回不去了!当地理上的故乡仅仅停在身份证上的时候,当心理上的故乡只在梦里的时候,当这种割裂与生痛事实上存在并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团圆的日子里,说欢度佳节还有什么意义。

6.关于乡愁的散文:回不去的故乡 篇六

可是,漂泊一生的李白为什么不回故乡呢?我没看到过他回故乡的记载,也没欣赏过他回故乡狂喜或温馨的诗篇。他宁愿漂泊,一任乡愁在心中执着疯长,也不踏上归乡路。他很享受这种乡愁,就如吸食毒品一般不能自拔。而且他也不想自拔!与其说他的故乡,在一个遥远的某一个地方,倒不如说是在他内心深处。他内心的故乡永远定格在某一历史时点,承载着他太多过往和渊源性记忆,而且在漂泊中被打磨的越来越神圣。可是,现在的那个叫故乡的地方早已时过境迁、物非人非了。二者的反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纠结。这一点,他心知肚明,比谁都清醒,他只是不愿去面对,不愿揭开这残酷的事实。与其说他怀念故乡,不如说他怀念那个地方所承载的关于自己最原始的信息和记忆,那个地方只是寄托。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地方的寄托功能和印记越来越微弱,就如即将燃尽的蜡烛。人们怀念某个地方、某个人、某件事,实际在怀念自己的过往,只不过是通过这些而已,那个地方、那个人、那件事是承载自己过往的媒介或载体。这些过往只能回忆感叹,却不能回归或重新体味。因为这些载体已变得大相径庭,你所收获的只是失望。李白不回故乡也是这个原因。

他如果真回去,不仅消除不了乡愁,而且心中那个美好的故乡也会荡然无存。他宁愿漂泊,沉浸在心中那个美好乡愁中,自欺欺人,自我陶醉,一生一世。

故乡是天上月亮,乡愁是水中的月亮。一个遥不可及,一个一碰就碎。

作者:谷风宝

7.回不去的曾经随笔散文 篇七

曾经,丽日蓝天下,追逐儿时的踪迹,曾经,无声岁月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时下有部电影叫《后来的我们》,据说挺火的,我也到现在为止没有去看,依稀从网络上获知了一些关于主题的词语,大概是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再也没有了曾经的我们。

那时候,我们相逢在人生最初始的起步阶段,一起学习着文化知识,一起憧憬着未来的渴望,在天真烂漫的岁月里,在青葱岁月的时光里,耐心打磨着自己那块原石,那辛勤哺育我们的园丁老师,无不渴望着我们的成才,身为老师,谁人不想桃李满天下,芬芳四溢,作为学子,谁人不想榜上有名,光宗耀祖。

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到几近成年的大孩,年月给予了我们人生的经历,给予了我们知识的汲取,更给予了我们人生的初变,原本无拘无束的我们,顷刻间变得男女有别,在某一个清晨里,突然有了异样的目光,从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里,投射过来,照在自己身上抑或自己的目光落在别人身上,那时情窦初开的我们,并不能深刻的理解那是什么,只知道、只觉得瞬息间对他人产生好感,觉得和她或者他在一起的时光,变的悠长而快乐,在课间的走廊里,在体育课的操场上,在放学后的小路上,一串悦耳的自行车铃声响过,紧接着便是银铃般动听的笑声,在远去的背影里,风拂过脸颊,声音回荡在耳边,随着那道路两边的玉米叶,传递的更久,更远。

无人知晓,那个所谓的情书,是怎么在同学间传播开来的,更无人记起,那书信的格式,是从何模仿借鉴而来。于是,在原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故事里,可能会突然多出一个程咬金这样的人物来,那收到书信的人,在打开的时候,大多数是不知所措的,是应该交给老师,还是传给自己的好友,一时间也没有什么主意。

每一个后来好好学习的人,都应该感谢那个时候老师们的火眼金睛的,多少次早读期间抑或课间被老师叫去单独问话的人,都有了一些关于生理早熟的端倪。这个时候的老师,便会举一反三,再三佐证早恋的危害,以便能让我们这些大孩子,专心的进入学习状态。在那个叛逆期爆棚的`年代里,每个老师都不容易,后来很多年后,大部分人在想起这段时光时,总是会对着曾经的老师说谢谢的。

除了早恋,那个时候另一个让老师们头疼的事,便是打架。很多人总想不到,原本小学时光里那么好的伙伴,在上了初中高中后,为何会突然变了模样,甚至于有时候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他,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他吗?受到早年港产片和一些武侠剧的影响,很多人都在一味的模仿那种场景,总觉得自己是在江湖上行走一般,肆意而狂妄。学校里的保卫部和派出所的介入管理,让学校里的那种场景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有了安全感,不再忧愁去读书了。我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大抵做过一个简单的分析,那种暴力的初始,便是人对于自己的属性认同,以村,镇,县为阶梯,逐渐放大这种属性。

等到学业结束的时候,原本无谓忧伤何物的我们,竟然多了一种无法消弭的忧郁,相互留下祝福的文字和照片,以便以后的某年,可以从照片里,找回原始的记忆,在那个影像匮乏的年代里,这种方式曾经流传了很多年,直到某一天,科技打败了这些,突然就不再有人用这种方式去记忆了,当年那厚重的留言簿,如今只剩下一个微信和那些闪动着影像的朋友圈罢了。

那年分别以后,有人选择继续深造,一展生平之志,有人选择走上社会,历经大浪淘沙。当书信无法寄达,电话尚未普及的时候,原来尚有联系的很多人,便悄然消失了很多年,再也找不到他或者她出现过的影像,不知近况,更无论其他。

再次见到很多人,竟是不可思议的二十年后,我不曾去纠结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彼此没了联系,我只是觉得,在当下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迟迟没有取得联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就在某一个城市里,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有时候可能就在某个街头,说不定也会擦肩而过,却忘却了模样,可能认不出对方来。

推杯换盏间,听着众人说起近况,不乏社会栋梁,更不缺业界精英,但更多的是,聊起以前学校里的种种过往,虽已然时隔多年,却仍留存心间,不曾忘却,难以磨灭。

8.回不去的那个家伤感故事随笔 篇八

那年冬天,母亲走了,烧成一盒子灰,从这个家,给送到山上那个树立墓碑的冰冷空间,而这,其实也是一个家,古人管这叫阴宅。家里老小六七口,只少一个,按说这个家不受影响,可第一年春节,该回来的没到齐,第二年春节,那就不是没到齐的问题,一大半缺席。

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母亲没了,散出去的孩子们,不能好好的回家过年?于是,怀旧便翻开了扉页:母亲做好了糕团,备好一桌子好菜,小年夜晚上,一个个从四面八方朝同一个目标家靠拢,风雪不能阻挡,路远没有借口,加班也不是理由,除了想吃母亲一手好厨艺之外,还想看看她银丝又添了几许,并且见了子女永远也合不拢镶嵌着两颗金牙嘴巴的灿烂笑容。先到家的人,听到门外欣喜的喊姆妈,判断是姐姐回来,哥哥回来,姐夫和嫂子一起回来了,还有外甥男女,侄子侄女,这气氛,便像蒸锅上带鲜味的热气,弥漫在老家每个角落,连这新鲜空气,也都充满着团聚于家的味道。

当初有个深宅大院,我们的家,有三进,最后一进的最后一间屋子,门永远关锁着,钥匙归母亲收藏。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曾想进去看个究竟,窗户打不开,门锁不敢砸,后来,门上和窗格上结了大蛛网,像是故意要尘封似的,怕惹得一身灰尘,走过去,都不愿意挨近。母亲也从不告诉谁,里面有什么,要到什么时候开,母亲好像很忌讳说这个房间。

后来,我们家搬走了,深宅大院空出,钥匙仍旧在母亲手里,偶尔来打扫,也不带任何人,你说要去帮忙,她一定不欢迎。直到有一年母亲生病之后,在山上买了个合穴,才领着一家人去打开那扇永远关着的门,那铜锁已经生起铜绿,加了点润滑油才得打开,电筒照射之下,两口棺材赫然呈现,那是他们早早为自己准备的寿材,现在不允许土葬了,有了公墓,用不上,母亲就要卖掉,那扇门里的秘密,就这样被瞬间揭开,这对于我来说,好一阵失望,因为这结果,似乎太过简单了。

老宅拆掉之后,换得一笔补偿,母亲很公道,谁也不欺,大姐也关一份,平均分配,子女们抱着母亲在面孔上乱啄,只差没喊妈妈万岁。可我总觉得,母亲的心里还有一个家,这个家的门也永远关锁着,当然,一进二进,她放你进去,到第三进时,那个房间铁将军把门着,她不会轻易开启。这个秘密——如果算是秘密的话,我后来才知晓,知情的邻居悄悄说,你们老宅的补偿款,不止那个数,你母亲留了后手。母亲留点后手,本无可厚非,至少有大半分掉了,我们被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只有一个绝对理由,那就是孝顺,无可质疑。

母亲本来是要过八十大寿的,而在节骨眼上,却没能捱过,走得有点突然,以致活人慌张,还好总算顺利的办完丧事,她化成灰去了那个家。父亲见她进去了,被封了水泥,就嚎啕大哭起来说,你在那边孤单,我在这边孤单,这么大一个家,我咋能回去呢?可我觉得父亲反常,母亲走后,办三朝全程未见掉滴泪,仔细揣度,忽然明白这一定是哭给子女们看,他好比走夜路赶回家的人,为了给自己壮胆,差别在于不是唱歌。

母亲归葬以后,果然兄弟姐妹开始七嘴八舌,问父亲母亲的存款在哪里,大家已都知道,房子拆迁款还有一笔存在。父亲却以各种理由撒谎,尽管那些谎话,听起来多么经不起推敲。但一句话,他是铁了心要隐瞒、私藏。其他几个见父亲如此顽固,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弯,纷纷采用马屁精惯用的套路来哄老头,我则替老子说话,说咱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收入,父亲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混到退休金,大家就到此为止吧,让老人家安度晚年好不好。

没有母亲的老家,今后连续好多年不像个家的样子,他们几乎不再回来,只是清明节为给母亲上坟来去匆匆,有一年过年,就我一家和老父亲过,他喝了许多闷酒,而喝酒的时候,还总是侧耳聆听着街面,希望那不时响起回家的脚步声,有一个是回咱家的。他过去母亲在时啥也不会弄,而现在他学会了做糕团,学会了做糟扣肉,总之几乎学会了母亲一切厨艺,就等着大家都能回来过年,让这个冰冷的家瞬间温暖几天,热闹一阵。

好几次我抽空突然回来,家却是空的,父亲去了哪里不知,门却总是洞开,而且,热水瓶里一定有两个是新灌进的开水,茶叶和茶杯放在八仙桌上,还有一包上好的香烟,一些铁盒子装的点心,你坐下来刚喝一口热热的茶,他好像得到感应似的,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进屋的时候,跨过门槛吃力得如同跨过一座山,捎带着重重的喘气,不用多想,是奔跑回来,又是哪个邻居给催的。

父亲后来对我说,老做梦,梦到你娘叫我去,她在那边说是孤单得不行,看来,我真要去了。母亲走后第十个年头,父亲也走了,走之前,我第一个到家,送他上医院做了次照顾面子的抢救,弥留之际对迟到的兄弟姐妹说,你母亲千算万算,还是失算了,当初她留后手,就是担心自己先走了之后,你们就不常回家来看我,那等于是放的诱饵。我不肯承认,那是考验你们,除了建伟,你们都没经得住考验,现在我还有口气,就把母亲留下的钱,给你们平分了吧,这个家,彻底散了,哦不,其实早已经散了……

9.写给年少回不去的爱散文随笔 篇九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会哭,会笑,会伤感,也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我们就这么静悄悄的走过了人生中那段最疯狂最偏执的路!岁月的影子,没在我们心中留下什么,但是有那么一半人乃至大多数人始终都会记得,曾经我们有那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千杯下肚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总会浮现出那么一个影子,看着那熟悉的脸庞,心中说不出的苦涩,是呀,就是那个人,曾经与我们说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两人却已经形同陌路,分手的原因有很多,出于压迫也好,个人矛盾也罢,结局注定是一场悲剧,相爱是两个人的事,分手却只是一个人的事!

爱情,根本没有人能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依赖也好,疼爱也罢,却始终都摆脱不了它的折磨,对于过去的一切,我们始终都在安慰自己,常说都过去了,可是我们却总是不自觉的在那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场景去回想我们那一场最刻骨铭心的爱情,都说一切会过去,其实过去的只是时间,我们依旧逃不出那想起就微笑或悲伤的宿命,那种宿命本叫无能为力!!!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尽管我们曾经彼此那么快乐,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年少的爱都回不去了,对于过往的事,看淡些吧,尽管忘不掉,却也要明白,那段路,不是我们不想走下去,只能说,命里注定要那么曲折。既然是过去了,就放下吧,再也回不去了。

那时,我们年少,那时,我们都有爱,那时,我们都年轻,可是现在,却都已经回不去了,曲终人尽散,对也好,错也罢,结局是我们都失去了不是么?在怎么想也于事无补了,从现在开始,去学会把握吧,别在让我们在未来为现在而后悔了。

生活就是这样,最终相守到老的人,也许并不是那个曾经许下山盟海誓,承诺白头偕老,暗自发誓这辈子只爱她一个的人。终究,终究时间会带走一切。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松开了彼此的手?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放弃了自己,放弃了对方?会一直说真的没什么,然后又对着别人的故事沉默。表面终究会归于平静,只是内心的波涛汹涌却不为人知。只有自己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人,谁又是伤了自己的那个人。所以最后的最后,当我们都有了彼此的归属,她/他只能是我们记忆中模糊地剪影而已。其实我们寻寻觅觅了那么久,遍尝每一次爱情的甜蜜与艰辛,而最后选择的爱人,不过就是在我们心意动时,经过身边的那一个。什么青梅竹马,什么心有灵犀,什么一见钟情,都不过是些锦上添花的借口,时间才是冥冥中一切的主宰,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分。其实说到底,缘分是那么虚幻抽象的一个概念,真正影响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一时三刻相遇与相爱的时机。男女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犹疑忐忑的不确定与欲言又止的矜持,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如果你出现的早一点,也许她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 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学会了包容和体谅,善待和妥协。在你最美丽的时候,你遇见了谁?在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她又陪在谁身边?在你心灵最脆弱的.时候,又是谁在与她同行,爱情到底给了你多少时间,去相遇和分离,去选择和放弃。不是不心动,不是不后悔,但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相拥。如果爱一个人而无法在一起,相爱却无法在适当的时间相遇,如果你爱了,却爱不对时间,除了珍藏那一滴心底的泪,无言的走远,你又能有什么选择?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在一次次的心酸感叹之后,才能终于了解。即使真挚,即使亲密,即使两个人都已是心有戚戚,我们的爱,依然需要时间来成全和考验。这世界有着太多这样那样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又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己的离离合合,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多年以后,才会参透所有的争取和努力,都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上帝在云端只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

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放下了放不下了的,忘掉了忘不掉的,在时间的法则里,没什么是永久的,慢慢的一切都会过去,没必要相信什么命运、社会、人生和生活这四个代名词,难道我们忘了吗?就是这四个词带走了我们最爱的那个人,也是这四个词让我们失去了一切,我们只需要相信时间,相信时间会让我们遇到对的人

我是夕文,我只有在伤感的时候才有灵感,仅以此文来祭奠那悲催的过去!!!

小注:以己之性,挥已之心!

10.回不去的故乡的散文 篇十

当年曾和我一起玩过、闹过的伙伴们,还记得我们曾一起到山上去砍柴,在山上摘野花、野果,对着山风大喊“呜喂”,吃着酸酸甜甜的泡里(树莓)、毛栗子的情景吗?还记得我们在田埂边割猪草,在小溪里捉鱼虾的情景吗?还记得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提着灯笼成群结队地踩着积雪去给每户人家拜年,在人家门口齐声高喊“恭喜你老人家过个热闹年啦,不是粑里(糍粑)就是钱啦,恭喜恭喜,泡砣里(一种米糕)一兑”然后主人家笑呵呵给我们吃的东西,我们则背着布袋里装满了那时农村人过年为孩子们准备的红薯片、米糕……欢天喜地回家的情景吗?

一切都过去了,再也不会重现了。只怕故乡的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现在的孩子们还会成群结队去给人家拜年吗?还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过年吗?我想,也许不会了。再怎么高级的零食也换不来我们那时候的那种欢乐。他们不会去给别人拜年,也不稀罕人家的零食。守着电脑、玩着手机,低着头,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完了。

而一同经历过那么纯真美好岁月的我们呢,还记得一起度过的时光吗?

当年分别时,我们都是黄毛丫头,一转眼人至中年,十多年不相见,还会记得彼此吗?再相逢,会相拥而泣吗?

从路上遇到的乡亲不再热情、不再淳朴的眼神里,我找到了答案;从那年我们为父母迁坟在熟人那里难以借到一根结实的绳索,我找到了答案;从抬棺材的大汉们因为经过了一块油菜地而引起主人不悦的叫喊着要陪损失,我找到了答案。

再相逢,我们也许会同时惊叫,但惊叫过后,便是无言。我想,一定是这样的。

人走茶凉,我那天就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父母生前不是和他们挺要好的吗?父母生前待她们本是不薄的啊,怎么人没了,就忘记了人家的好呢?我从那一天开始,知道了我已经回不到曾经的故乡。

记得年少时,母亲打豆腐时要吩咐我送给左邻右舍,烫粉皮时要我送给东家再送西家。当然,人家也是知道礼尚往来的,同样在她们打豆腐、烫粉皮时,也不忘了送给我们。那时的人相处得多么融洽啊!大家爱到一起烤火、喝茶、唠嗑,如今呢?在路上见了面都懒得打招呼了吧?即便坐到一起,只会问彼此今年在外头赚了多少钱,银行里存几位数,在哪买了房,买的是什么牌子的车,然后是有钱人说得口水四溅,潦倒的那一个到处找地洞吧?还能听到没钱人掀翻屋顶的笑声吗?我想,也许不可能了。

那我若回去,我又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吗?我不敢确定。

上一篇:看风景适合发的朋友圈励志说说下一篇:夜归鹿门山歌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