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2024-10-02

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精选10篇)

1.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一

中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问题导入式”江苏省清江中学 韩怀兵 一

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1.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而影响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一个精妙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2.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要培训他们的收敛思维能力;既要教会学生进行严格逻辑推理,还要教会学生大胆进行不严格的猜想、联想和合情推理。3.数学教育的另一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

(二)功能目标1.在教师的作用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数学,教学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索教师精心安排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学生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有可能表现出创造性活动的特征,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他们自己的经验,成为他们将来可以利用的经验.2.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解题模式、数学方法的典范,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例题和习题的作用(如适当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定势,使他们逐步养成灵活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和习惯。3.通过举例分析教会学生鉴赏数学,懂得数学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如何从数学美的观点分析评比各类数学定理和证明方法,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培养他们热爱数学。

(三)应用范围本模式适用于中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二 操作程序

(一)复习旧知 引出新问题根据新知与旧知的内在联系,精要复习旧知(从数学思想方法上、知识的整体结构上,把握复习点),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迫切要求学习的需要,吸引学生高度注意(这里要注意紧扣新课题知识实质,精心设计好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续性启发题,以题为线索,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地揭示课题)。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知识联系,探索认知结构,又能使学生学会研究新事物的方法,理解学习新知的意义,强化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学习新知 解决问题1.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不能满足于简单地记住对知识的言语陈述,而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冗余性和可解释性两个特点(所谓冗余性,就是通过理解的学习获取的知识具有一种以上的不同表达方式。所谓可解释性,就是指在利用通过理解的学习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不仅能正确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且能详细地解释他得到答案的具体步骤。)。2.在新知的学习中,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分析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作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其实,新旧知识不仅内容上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而且方法上也有雷同之处,完全可以按照教(解剖典型、交代方法、揭示规律)、扶(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试探着运用方法得出新知。)、放(学生掌握了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这一方法去独立获取知识。)的顺序,让学生主动地求得新知识。3.人类社会的生产是遵循美学原则的,作为精神生产物的数学知识也是符合审美标准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适时渗透数学美,如:基本概念的简单性、定理与公式的普遍性与统一性、方法的精巧性等数学美的特征,培养直觉能力。其实数学直觉本质就是某种“美”的意识或“美感”。

(三)巩固训练与变式提高训练是重要的,但要讲究科学,符合认识规律。练习题一般可分为三类:1.环绕“懂”来安排练习,包括三种形式,即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的准备性练习;为揭示规律服务的实验性练习和针对易错的所在安排的预防错误产生的练习。2.环绕“会”来安排练习,目的是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实现由“懂”到 “会”的转化。要注意引导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思想方法来指导和检查自己的活动,要有必要的反复,以形成稳定的活动方式,增强技能的牢固性,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解题方法的合理和灵活性。3.环绕“熟”来安排练习,目的是形成熟练技巧,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所解习题与例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四)补偿小结与欣赏1.在小结中应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概括,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具体经验的水平过渡到抽象概括的水平,要注意不仅概括结论,更要概括知识的发生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使知识构建有序,才能明确知识的适用情境及其来龙去脉,也才能使知识迅速顺利的“迁移”。2.根据练习的检查情况,抓住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对知识内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点拨。3.或由学生演说,或由教师带领一起欣赏课中数学美,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三 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要求1.熟练地掌握和驾驭教材,明确重点、关键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选准问题的切入点。2.教师讲解应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富有启发性,善于设“障”。3.精心设计练习题,按照“懂”、“会”、“熟”的顺序编选。4.要抓好信息反馈,及时补偿矫正。5.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意识。

(二)对学生要求1.应当具有适当的知识准备。2.应当具有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3.有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勇于创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问题导入式”

2.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二

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原理和方法构建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 探索模式操作的规律和方法, 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以课题研究促进教研活动, 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研究型教师,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的结论

(一) 基本构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

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教师总结评价。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 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 不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经过研究, 我们构建了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程序: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组织程序 (图一)

1.创设情境。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经过研究, 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来创设问题情境:

(1) 提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 再现历史情境。多媒体技术手段具有直接、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特点, 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是目前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手段。

(3) 探讨时政热点问题。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一课时, 师生先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这样学生很快就想深入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

2.发现问题。

布鲁纳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 “发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学生如何才能发现问题呢?

(1) 利用有助于发现问题的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多种, 主要有:①历史教材;②教师提供的历史材料;③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④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⑤网络资源;⑥大众传媒。各种课程资源各有特点, 教学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2)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发现问题的方法;研究实施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以下几方面去发现问题:①在对比中发现问题;②在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③在实际观察中发现问题;④在归纳、演绎中发现问题。

(3)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每个人都有其长处所在, 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同, 智能是可以培养和加强的, 这就肯定了人的发展潜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小组就学习内容任务分工, 互相之间紧密合作, 探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心得。

4.评价总结。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 构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三种变式

发现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程序并非一成不变,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分成三种变式, 它们的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如下:

1.问题探究型。其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是: (图二)

undefined

例如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课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著名的近代实业家张謇企业的兴衰情况, 由此提出一组问题:①张謇创办实业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他创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当时创办实业有何有利条件? ②张謇企业的辉煌时期是什么时候?是哪些有利因素推动张謇企业走向辉煌? ③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 这一主张实施情况如何?为什么? ④ 张謇企业的没落开始于什么时候?是哪些因素阻碍张謇企业的发展? 然后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心得体会, 展示研究成果。最后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衰的历史进程及其原因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

2.观点辩论型。其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是: (图三)

undefined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一课时, 课前教师先提出问题“我们究竟是要感谢鸦片战争, 还是要谴责鸦片战争?”学生就此问题分组作辩论准备 (查资料、思考、讨论) ;上课时学生分组辩论 (正方:感谢鸦片战争;反方:谴责鸦片战争) ;在辩论的基础上, 由教师或学生代表作总结, 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很大提高。

3.史料考证型。其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是: (图四)

undefined

例如:在学习《义和团运动》一课时, 上课之初, 教师先呈现一段材料:秋瑾《精卫石》弹词:“义和拳闯成大祸难收拾, 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引出问题:“你认为这种看法符合历史事实吗?义和团运动究竟是爱国还是祸国?”在探究这一问题时, 学生首先要考证材料的真伪: “这是不是秋瑾《精卫石》弹词?”然后提出假设:“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义和团运动是爱国的。” 本课学完后学生肯定了自己的结论。

(三) 提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 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以往基本上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 即定时闭卷考试的方式, 而且是一次考试一张卷子定成绩。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和局限人所共知。用它来评价传统历史教学就存在诸多问题, 而如果用它来评价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发现式教学就更不适宜了。因而, 发现式教学需要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如何构建与发现式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评价评价体系呢?

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学生学习成绩用这四个部分按不同的比例综合而成, 见下表:

说明: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占10%;知识能力测试 (书面考试) 占70%;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占10%;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占10%。

2.课堂表现、课外活动、作业情况, 实行等级制, 可以加分奖励;考核等第为优、良、合格三等, 分别加5分、4分、3分。

3.知识能力检测中, 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分别占10%、30%、30%。

4.“其它”包括, 乡土史调查、历史小故事、历史剧场、历史辩论会以及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

(四) 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1.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增强。

过去上历史课时, 学生不敢提问, 也不会提问;实行发现式教学模式后, 学生不但敢于提问, 而且善于提问, 甚至敢于质疑教材的权威结论。

2.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补充大量的具体生动的材料, 创设历史情境;课堂引入时事论坛、历史话剧、精彩谜语、IQ擂台、分组辩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各年级都成立历史兴趣小组, 组织了时政讲座、历史故事会、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评比、仿制文物、进行乡土史调查, 到革命纪念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参观。四年来, 学生有980多人次参加历史兴趣小组, 仿制了50多件历史文物, 编写了《刘胡兰宁死不屈》、《昭君出塞》、《大泽乡起义》等历史小剧本6个。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实行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教学以后, 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四年来, 学生共撰写了《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如何看待建国以来的成绩和错误?》等历史小论文200多篇;撰写了历史调查报告200多篇;开展《中国古代酷刑史研究》、《端午节传入日本成为男儿节的历史》、《康熙的死因》等历史学习研究性课题 85个。

4.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由于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强调合作探究, 并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了许多机会, 因此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如:这四年来学生的85个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绝大部分就是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的,

(五) 促进了研究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1.促进了研究者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课题研究中, 课题组成员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教育观念实现了“四个转变”:①教学目标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向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塑造学生良好人格为中心转变。②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发展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最终目的。③ 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学活动的主宰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示范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灌输的对象、教学活动的从属变为学习过程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④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唯一教学场所向课堂内外相结合转变,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2.提升了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

课题组成员形成了定期研讨的制度。组织教学理论学习, 坚持进行集体备课, 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把理论上的认识付诸实践, 因而理论素养获得很大提高。撰写的论文有3篇在教学杂志上公开发表, 另有51篇在省、市论文评比上获奖。

3.提高了研究者的教学能力。

课题组教师把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对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同时, 又把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的理论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李平军、龙梦娜、江艳红、吴晖等老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省一等奖2次, 省二等奖1次, 市级奖5 次, 校级奖5次;2002年, 刚调入深圳市某中学的前课题组成员吴晖老师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执教的《丝绸之路的开辟》一课, 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展示获得了好评, 并在中央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向全国播出。与此同时, 课题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了一批研究型骨干教师。

3.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三

一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得到学生认可

为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北京联合大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教材基础上,设置了十二个问题导入式专题:(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2)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4)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5)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6)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7)大学生如何培育职业精神?(8)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9)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10)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宪法?(11)大学生在民商事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则?(1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刑法?经过两年的尝试教学效果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经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调查反馈如下:

(1)这门课帮助新生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提高。(2)课堂教学比较贴近实际,例子广泛,材料丰富,比较容易接受,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3)收获了考察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大学生该具备的道德情操和法律素养。(4)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教学不死板,采用导入式专题教学的方式更易接受,同时注重实践。(5)这门课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法制观。(6)在看一些短片中收获不少,寓教于乐。(7)这门课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懂得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8)这门课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刚上大学茫然的日子里,它教给我对事物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次次的心灵撞击之感。(9)任课教师亲切和蔼,让刚入校的新生没有陌生感,很容易进入大学状态。(10)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很有用,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用得到。老师总是用生动的案例来导入教学内容,很喜欢。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1)这门课的内容与中学有雷同;(2)教材中实例不多;(3)讨论可以多一些,提高我们自觉探索书本的能力,提高求知欲;(4)多一点互动,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5)建议课件内容增加时代感、时尚性;(6)闭卷考试不适合这门课等。

二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

为在新生中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导入式的专题教学,人文社科教研室的教师在暑假期间多次进行研讨,为及时推进专题课教学,认真开好专题课打好基础。

开学后,课程组每周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根据联合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作组下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采取了由任课教师“专题备课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课程容量大、重点、热点和跨学科等问题,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深刻领会联合大学关于开展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精神的同时,由教师任选自己擅长的章节准备教案、编制课件,并模拟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的精讲。其他教师围绕教材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补充和完善,达成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教案,以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系统地有效地展开新课程教学作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

三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课”成功的关键。目前在我校大学生中对“基础课”不重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曾经在新生第一节上课时作过调查,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文凭不高,学到一门技能就行,管它什么思想课,只不过有考试压力不得不学罢了,功利思想明显。要使本门课引起学生重视,除教师认真备课、讲授外,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至关重要。这是“基础课”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师只有改变讲授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听课中接受思想教育,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才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或者思维定势。要从众多资料中选择出适合自己讲授方法、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同学注意力的资料。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本、专科生无论是在接受能力上还是兴趣点、关注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任课教师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本科生入学成绩较好,接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有一顶理论深度的问题。相反专科学生基础差,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引导学生们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地组织课堂讨论,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认识水平。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睁眼”看世界。

(二)加强社会实践,强调体验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我们在教学过程努力拓展实践的方式,做到使实践成为“基础课”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要让学生深入到广泛的社会现实中去,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设定更接近社会现实。

1在学生作业中突出实践要素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观察报告的任务,五个题目由学生任选其一:(1)大学生活的第一道风景线———军训;(2)我的大学游记;(3)我身边的道德模范;(4)幸福感调查报告;(5)大学生活费用调查报告。要求所有学生自由组织小组(一般为5~7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调查质量和学术水平,首先要确定调查小组的负责人、严格填写调查记录等等。其次,详细制定调查计划。第三,对社会观察报告制作优良的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并对平时成绩加分。总之,活动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

2适当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参观考察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去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在选取考察成员时,既要依据教师对各班学生平时上课情况的考察,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参观后有很大收获,都认为这种亲身实践的形式非常好。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深度的、新的影像资料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第一个专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校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的视频,学生们反响十分强烈。因为,视频中的人和事都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很亲切。视频中的人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的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考试测评手段的科学性

自2011年起,“基础”课在联合大学首次定为考试课。考试采取了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期末闭卷考试的初步探索。平时成绩中的组成:(1)三次课堂测验,每次20分,共60分;(2)社会观察报告30分;(3)平时考勤、课堂发言、课堂纪律等10分。期末为闭卷考试,试卷分A、B卷,由考试中心随机抽取,考试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六种题型。

总之,通过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系统高深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事例相结合,教师准确把握了大学生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实际,使得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云庵.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时效性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

[2]孙权.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论[M].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

[3]邝丽湛,王卫平.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何贻纶,陈永森,俞歌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教学疑难问题的方案设计 篇四

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是就感觉有的同学辨方向有些困难。就此问题我做了简单的分析:

1、合作学习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2、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

5.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五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丁国忠

一、对于千米和吨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解答: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相关的计算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应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表象以及质量观念、时间观念。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我们经常借助学生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例如,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枝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一袋盐大约重500克,一分钟大约能跳绳80下,大拇指的指甲盖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等等。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本册教材中的千米和吨,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单位,但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一量、掂一掂等方式来建立相应的表象。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需要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像来加以培养。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千米和吨的间接感受来建立相应的观念。例如,让学生实际步行1千米,数一数走了多少步,看看用了多少时间,体会一下走1000米的疲劳程度。也可以先走100米,再去想像如果走10个100米,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1吨大米、1吨棉花大约占多大的体积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步地培养。

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此表格?

解答: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以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的题材引入,为后面几个例题的计算问题提供现实素材,主要也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动物种数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实素材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题和根据问题列式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小学生确实不能很好地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地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已知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而不是放在同一个统计表中加以呈现。例如,教学例1时,只呈现“中国特有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教学例2时,只

呈现“已知种数”一列。这样就可避免学生的思维混乱,学生也不至于提出前文所述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

三、为什么教材中要编入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内容?

解答:过去对于周长、面积、体积的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特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利用公式计算这两方面。因此,学生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一般性理解,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虽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却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一般多边形的周长,理由是老师没有教过这些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周长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个概念没有形成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因此,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使学生先充分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知道平面上任一封闭图形都有周长,并可以用绳子、直尺等工具来测量一个一般封闭图形的周长,知道任一多边形的周长即是各边长度之和。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就只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对边相等或四边相等)的过程,具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

同样的道理,在后面学习面积、体积时,也应加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一般性理解。

四、如何把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层次?

解答:本单元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借助分实物的过程,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原理。第二层次是脱离实物,计算一个抽象的有余数除法式题。第三层次是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作一具体说明。

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如果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利用已学知识“表内除法”写出横式,再把横式改写成竖式,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教师需要介绍竖式中各部分的来源与写法。

2.如果平均分后还有多余的,根据分的过程写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即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此处横式中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而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3.保持总数不变,改变每份数(或保持每份数不变,改变总数),使学生发现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总是比每份数少,即余数比除数小。

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定商,而定商的原则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必须小于(或等于)被除数,但同时又必须满足“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与第一层次不同,这儿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次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时应作适当补充。

第三层次,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五、“时间的计算”中要求换算,但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处理?

解答: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此外,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换算。

六、教材第69页例1第(1)小题在具体情境中把2×10看成2个10进行计算是否会造成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错误?

解答: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修订后,不再把“几个几相加”和一个乘法算式唯一地对应。“2个3相加”和“3个2相加”都既可以列成“3×2”,也可以列成“2×3”,因此,本例中“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表示“10个2相加”,这一具体含义是固定不变的,但列式可以是“2×10”,也可以是“10×2”。在计算列出的抽象算式“2×10”时,我们可以脱离例题中的具体情境,既可以把它看成“10个2相加”(与情境中的一致),也可以看成“2个10相加”,这样可以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因此,此题中的“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并非指具体情境中的乘法含义变成了“2个10相加”,而仅仅是为了使计算更便捷。

七、教材第70页的29×8估算成30×8,正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改成32×8,仍然估算成30×8,如果仍用估算值来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怎么处理?

解答: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估算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些改变。

首先,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许多角度来讲,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还可用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大致合理。例如,我们在购物时,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在精确计算325÷51时,一般都是先估算成300÷50进行试商。再如,对于34×6=2004的运算结果,运用估算就可以判断是否正确。

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相对固定的估算方法,即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各项的近似值,再对近似值进行运算。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只要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用“四舍五入”法先求近似值再进行计算,固然是一种重要的估算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

具体到第70页的例2,要使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就可以了。但也并不意味着只用估算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采用的估算策略对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估算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之一。如本例中,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29改成32,把32估成3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少估了2个8,即16元,而240元与250元相差10元,因此钱不够”,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把29改成23,照样可以把23估成30,这里所用的方法就不是“四舍五入”法,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却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脱离问题情境,孤立地说某种估算方法好或不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甚至同一问题情境,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

八、教材第83页例5“0的乘法”与前后内容的教学难度不太一致,感觉深一脚浅一脚,是否可以放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否必须按教材所提供的思路进行?

解答:“0的乘法”一直以来都是编排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学习“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使前后知识的联系更紧密。当然,“0的乘法”的计算难度并不大,如果放到二年级上册学习,学生应该也是能够接

受的。但是因为“表内乘法”主要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而0是没有乘法口诀的,如果生硬地编排在一起,也是不太妥当的。

在编排上,教材采用的是顺向的思路,即通过情境列出7个0连加的算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7×0=0和0×7=0,再类推出其他的算式。教学时,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复习0的加法和减法,知道0和任何数相加仍得该数,任何数减去0仍得该数,然后直接从0的乘法算式7×0和0×7入手,让学生猜想这两个算式的得数,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把这两个算式转化为相应的连加算式,求出得数。

九、因为以后还要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该如何把握好本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

解答: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和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

十、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 解答: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是概率论中的术语,与生活用语完全不同,是指当我们多次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后,会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事情必然会发生,许多事情必然不会发生,还有许多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讨论的事件一般指的是客观事件,同时,又是在我们经验范围内发生的事件。所以,在教学时应避免举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的例子,这里的“一定”是一种生活用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概率论中“概率等于1”的含义截然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人类认识经验的说法,如“如果太阳系爆炸了,‘地球每天都在转动’这句话就不是一定的了。”教师也应正确地加以引导。第二,如果有些事件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教师应提供一些证据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生无法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教师可以通过本地区或全国、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婴儿出生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天一定有人出生,如“中国平均每4.15秒就出生一个孩子,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大约是2.08万。”

十一、教材第108页例3中的实验结果如果与理论的发生矛盾怎么处理?

解答: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盒子里有4个红棋子和1个蓝棋子,随机地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棋子,摸出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如果把以上过程重复若干次,会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因此,我们说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值,与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不一致,因为在实验中过程,有时小概率事件也有可能会发生,虽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在抽奖活动中,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小,不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人们并不会因为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大就不去抽奖了,而是满心期待小概率事件(中奖)的发生。

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的可能性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只能借助实验的结果来加以论证。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小概率事件,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加以修正。例如,在实验之前,先不限定重复的次数,如果个别小组出现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第一种方法是继续增加实验的次数,因为从理论上说,实验的次数增加到无穷大,摸出某种颜色棋子的次数所占的比就是摸出该种颜色棋子的概率。第二种方法是把全班所有小组的数据都整合起来,实际上原理与第一种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增加实验的次数。

十二、数学广角的“排列组合”问题与二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如何区分教学层次?

解答:这两册教材中都编入了“排列组合”的内容,但教学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排一排,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比较少,例如,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两位数,2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而本册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如学具操作,画简图、文字形式、字母形式)把排列组合的结果罗列出来,使学生学会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排列组合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上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结果都呈现出来,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有所增加,如,3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三位数。

6.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六

寿县炎刘中学

程冬青

摘要: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疑难问题 有效教学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语言技能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备受重视,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由于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很多学生不能高效准确地阅读,他们的实际阅读水平和课程标准要求之间存在差异。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疑难问题:.阅读课教学目标偏差:很多教师将知识目标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标制定得过多过空。.阅读课的步骤模式化:我们发现,很多市级、县级公开课、比赛课选择的课型都是阅读课,听得多了,阅读课的教学模式给人的感觉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环节基本一样,只不过内容不同而已。大多时候,课上完后,发现学生单词读的不熟练,对课文的细节之处不理解,没有真正理解文本所隐含的主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好像糊里糊涂的,总认为课堂效率没有达到高效经过许多次的上课实践我发现:(1)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内容,必须大量地阅读,读精、读透、读彻底。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文本,理解文本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围绕问题展开阅读教学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可以设置若干个子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探询,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融人文本,慢慢理解文本的 主题。(2)学语言的目的是要理解并学会使用语言,“模式化”的 英语阅读教学,在学完了整个文本后,设计一个总的、比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有时问题比较笼统,所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我们可以将讨论话题分解,或者在解读文本时,遇到个别疑惑处也可以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同时锻炼他们说的能力。.阅读课词汇教学低效:词汇教学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况:一是阅读课教学时,新词汇“忽略不计”;二是阅读课教学前通过领读生词教学词汇;三是学生阅读后再进行词汇教学;四是阅读教学前,教师在词汇教学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活动任务设计欠实效:教师设计的活动任务情境不真实。层次不明显,难易颠倒或任务链断层。

师生之间少互动,少针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有效教学的视角谈谈自己的建议和策略: A.确定阅读课的基本方向:即以阅读为主.然后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锻炼阅读技巧,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通过文章表达的一种感情。教学目标的定位及紧密围绕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是上好一堂阅读课的关键。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分析,既要关注教学效果,又要关注学习效率,还要关注学习效率,也就是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的实现,又要关注学习能力和情感发展等发展性目标。只有效果好、效率高,实现学生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相协调统一的课堂,才是有效性良好的课堂。B.增强任务活动设计的实效性:我们在任务活动设计中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同时要注意任务活动的真实性、层次性与过渡衔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深入挖掘主题,加强情感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同时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以生为本,多维互动。C.渗透文化,加强理解:阅读教学上除了要求学生努力掌握文本的词汇意义、句法和语法意义之外,文化因素也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中国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教师备课时,不仅确定语言自己能力目标、语言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还要确定文化意识目标,除了参考《教师教学用书》部分外,还需阅读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欣赏精彩的外文电影和外文歌曲、查阅各种资料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传授这些知识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进行有效的阅读课堂作业设计:教师应坚持差异化原则,学生存在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多方面的差异,所以作业设计要尽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层次的弹性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

7.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七

定价:76.00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汇聚了《中国学校体育》网络教研平台53期的教学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草根争鸣”研讨成果精华《中小学体育教学疑难问题会诊》一书, 已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分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群体活动、教师发展共7个版块, 是参与《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研讨的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各级名师的智慧结晶。文稿主题来自一线教学实践, 成果汇聚了8000余人次的研讨精华, 书中大量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教学难点突破技巧、教学问题解决策略等都会让您豁然开朗, 受益匪浅。

全书共606页, 定价:76元, 挂号及邮寄费:一本8元;两本12元;三本以上请拨打电话咨询杂志社。您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订阅:

1.淘宝网。网址:https://shop70974313.taobao.com/。

2.地址汇款。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8号院上地科技大厦4号楼602室

邮编:100085收款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8.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八

一、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式导入

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相对抽象的数学课题,不仅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的后续实施作好心智准备。

二、复习问题式导入

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旧课的相关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先复习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这样复习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三、巧设悬念导入

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巧设悬念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因此,老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并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善于引导,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老师可先出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袋盐有多重吗?一袋面粉有多重?一个苹果有多重?你自己的体重又是多少呢?(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老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

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63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说不出。教师接着说:我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好不好?这时让学生分别报数,老师对答如流,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被吸引住。然后老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五、运用多媒体提出问题导入

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影、视片,创设生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先播放游乐园的动画场景,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两种现象。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经常运用的导入方法很多,或多或少都运用了问题式教学法,如果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能再把握以下原则,会有更好的效果。

1、问题式导入必须服务于教学的目标。

2、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必须服务于教学的内容。

3、导入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要考虑学生所处的地方。

4、导入时问题一定要简洁,一般3分钟左右,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5、导入时问题必须有趣味性。

9.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九

【关键词】生产可能性曲线 雷布津斯基定理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如同西方经济学一样,国际经济学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也即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金融。根据我们自己学习和本科教学的经历,西方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由于比较抽象,学生通常掌握不好,很难建立起直观的理解和印象。不少疑难知识点的讲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在不过多地借助数学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这些疑难问题,需要老师仔细琢磨。

下面,本文将根据作者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验,对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简要评述,希望能够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难点。

凹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原因

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的解释,向来是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一般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中,最常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通常是凹向原点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在国际经济学教材中,在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也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按照国内最受欢迎的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解释,生产的边际转换率递减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假设生产的两种产品分别是X和Y,通过减少Y产品的生产来增加X产品的生产,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一开始减少生产一单位Y产品的生产会释放出较多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只能释放出较少的生产要素,对于X产品的生产来说,一开始增加一单位X产品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需要较多的生产要素。

其实,这种解释根本上来说是规模收益递减,而非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由于短期内至少有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在到达生产要素的最佳比例之后,随着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比例会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从而该种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尽管规模报酬递减确实存在,但它并非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何况新古典经济学一般总是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因而主要用规模报酬递减来解释边际转换率递增显然会遭受严厉批评。

实际上,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仍然可以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李嘉图模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是直线,除了规模报酬不变之外,还要求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并且是均质的。在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并非均质,或者两种产品中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即便两种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凹状的。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机会成本递增或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关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导致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举例而言。假设某国部分土地是平原,适宜种植小麦;部分土地是山区,更适宜放牧与生产乳制品。该国最初只生产小麦,但现在要集中力量生产乳制品。通过把山区的麦田转化为牧场,该国小麦产量并未下降很多,但获得了大量乳制品。这样,用小麦减产来表示的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刚开始是很小的。但是,如果这种转化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很适宜种植小麦的平原都被用来放牧,生产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就会不断上升。

当然,即便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并且规模报酬不变,只要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的比例不同,同样会导致机会成本递增。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感兴趣的一种解释。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一书用不太复杂的纯粹数学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设一国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纺织品与钢铁。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假设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为4:1,钢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等于1:1。现在假设该国要缩减纺织品生产,增加钢铁生产。一开始的时候,缩减纺织品生产所释放出来的劳动与资本增加到钢铁部门中,并没有导致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偏离很多,因而钢铁部门的边际产量较高。随着纺织品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与资本数量的增加,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因而缩减一单位纺织品的生产释放出来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钢铁产品边际增量就会不断下降。这也就意味着,钢铁产品生产增加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

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前提

雷布津斯基定理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构成新古典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四大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最一般的表述就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导致该要素密集程度高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减少其他产品的产出。这种表述并不错,但并不准确,而且很难作出严格的解释。国内学者编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克鲁格曼与奥伯斯法尔德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举例进行了说明,但也没有形成集中性的严格论述。

对于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更为完整的叙述应该是,在相对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要素的供给增加,将导致该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同时绝对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举例而言,在一个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和两种产品(X和Y,其中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情形下,并且资本与劳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劳动增加一倍,在X和Y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X产品的生产将增加一倍以上,而Y 产品的生产将会绝对地减少。

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在一些教材上,干脆就把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作为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两个前提条件。不过,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个前提条件就可以了,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是派生出来的。在一个新古典模型的世界里,技术是保持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商品价格不变,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利率)也必须保持不变。而保持要素价格保持不变,必然要求要素比例保持不变。

在上述例子中,假设劳动要素禀赋增加一倍,要保持两个部门中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并且使新增的劳动充分就业,只能是减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释放出一部分的资本与劳动,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当中。因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劳动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增加,并且增加的数量超过总劳动力的增加数目。由于劳动密集型部门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数额也增加一倍以上。在新古典的技术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情况下,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长超过一倍以上。

总而言之,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比例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九版)朱幼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 篇十

关键词:地理,教法,探讨

地理知识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极大的跨度。中学地理知识体系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 运用讲画、情境、对比、演示、表格、练习、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 运用实物、图片、幻灯、音像等直观教具, 描述各种地理现象、地理景观、地理分布, 在学生面前展现过去、现在和将来, 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怎样才能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呢?我以高中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为例, 从两个层次谈谈我在运用教学方法上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 教学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地球的运动”是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我认为只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方法1.“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是运用教具演示。由于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 学生形成真实感和立体感必须通过教师的语言去描述。这种方法对理解力差的学生来说,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学生由于立体感不强, 空间想象力不丰富, 所以不能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做题更是无从下手。因此, 我采用电视录像和教具演示相结合, 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教学内容所需演示的事物、现象再现于课堂, 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鲜明的直观表象, 通过录像和教具的有序演示, 以实体再造事物变化规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地球的自转运动, 先给学生放映录像, 在观看前提问: (1) 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2) 地球自转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放映时学生会清晰地看到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转运动, 好似自己身临其境, 身处宇宙中看地球自转, 学生们都非常兴奋, 互相讨论。放映完以后, 教师及时运用地球仪和阳光平行仪, 演示地球仪上受光的一面是白天, 背光一面是黑夜, 地球绕轴由西向东自转。教师启发学生, 学生一边观察, 一边思考。这样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 认识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学生们在讨论中还能联系实际解释太阳东升西落。同学们基本规律掌握后,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比较我国北京和英国伦敦哪一个先见到太阳?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 仔细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英国伦敦要比北京晚看到到太阳, 北京时间比英国伦敦早一些。

这种先看录像、后演示、再讨论对比的方法, 使学生头脑中先形成形象感知, 再用地球仪等教具演示, 培养学生自觉观察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学会在操作中领悟事物的演变过程, 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的地理现象和原理。

方法2.地球自转周期由于选取的参考点不同, 分为恒星日和太阳日。针对太阳日比恒星日长这一问题, 我采用了演示和讲画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站在讲台的中间面向学生代表地球, 让教室中间的一个学生A代表太阳, 让另一学生B走到教室后面代表遥远的恒星, 然后, 教师边向右移动 (公转) , 边自转一周, 当面部正对着学生B时, 教师问:“对于学生B我是否自转一周?”学生答:“是。”教师及时说:“这就是恒星日, 自转一周为360°。”再问:“对于学生A我是否自转了一周?”学生答:“不是。”教师继续自转 (同时公转) , 到面部对着学生A时为止, 教师问:“对于学生A我是否自转了一周?”学生答:“是。”教师说:“这就是太阳日, 自转一周为360°59'。”再问:“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角度比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角度多还是少?”学生答:“多。”教师说:“对,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地球多转59', 所以时间上比恒星日多3分56秒。”这时, 教师结合演示过程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恒星日与太阳日图”, 让学生加深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从演示中获得鲜明的、稳定的表象, 再通过教师的讲、画, 使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方法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我采用“南左北右”法, 即南半球用左手, 北半球用右手来判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赤道上不发生偏向。

除赤道上作东西方向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向外, “南左北右”法在任何地方和任何地点表示物体水平运动偏向都合适。演示时, 伸出手掌, 手心向上, 四指平伸表示物体运动的初始方向, 自然伸开的大拇指则表示其偏转方向。这种方法, 直观方便, 生动形象, 学生易于领会和动手演示, 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透彻, 记忆牢固,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教学效果好坏, 要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申和辅助, 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看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上的运用, 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成就。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垂直的杆子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 当太阳运行到正南天空时, 量出影长和杆高, 利用三角函数求太阳高度;也可以在一天内观测数个太阳高度值, 分析一天内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智慧、活跃情绪, 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而且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综合地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 任何一个实际活动都要有综合的知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将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包括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语文知识等, 而且使学生的测量、计算等多方面的技能得到发展,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一篇:煤矿区队长安全发言稿下一篇:关于独立的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