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反思(11篇)
1.<<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一
教材把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教学反思:认识图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教材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教材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认识图形》。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有的学生甚至忘了在上课,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边与他人做一些交流。
2、团体合作,积极探索,学会初步合作与交流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在让学生操作得到平面图形之后,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有几个小孩把位置贴错了,给其他小孩多了一个重新分类的机会。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行了分类,并且初步渗透了分类的思想。
2.<<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二
[案例1]人教版一下“认识图形(一)”教学片段
(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后,教师让学生取出预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彩纸一张)
(一)折长方形
师:你能利用桌上的纸折出几个长方形吗?
(教师随即做了个示范,将正方形对折)
师: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展开后得到了两个长方形。
师:再折折,你还能得到更多的长方形吗?
(生动手折后,将得到的长方形举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得到的又是对折后的长方形)
(二)折三角形
师:你还能利用桌上不同形状的纸折出几个三角形吗?
生:能!(非常自信)
(然后动手折,学生还是利用对折的方法)
[案例2]人教版二上“认识图形(三)”教学片段
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后,利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做圆柱。(学生桌上放着从家里找来的各种圆柱体物体;为避免低年级学生分散注意力,教师将准备的橡皮泥放在课桌内)
师:将老师放在你们课桌里的橡皮泥拿出来,利用你桌上的各种物体动手叠一叠、做一做圆柱,比比哪组做得又多又好。
(师巡视,发现学生只利用了橡皮泥,而没有动用其他的材料。此时,教师进行了提醒,但效果不大)
[教学反思]
让学生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和创造,得到多种不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师生、生生多向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并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巩固知识,以得到应用,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共识,也是这两节课的教学主旨。然而在不经意中,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又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于教师无形中留下的思路,前面铺展的良好教学情境却没能引出意想中的效果,这是执教者始料不及的。
案例一中,教师的示范意于表示“折”的动作,正是由于这种小心翼翼的牵引,将学生对“折”的概念固定于“对折”的理解上。在以后的折三角形中,学生也是利用了“对折”的方法,虽说也得到了多种长方形和三角形,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却被固化了,思维的活跃、多种角度的发散受到了限制。
通过这节课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对于长方形的特征已经非常了解。因此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行这个“对折”的演示,反而弄巧成拙。
案例二中,“将放在课桌里的橡皮泥拿出来”这句话,使学生的注意焦点落在教师最先提出来的橡皮泥上,导致教师最初设想的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思维方向,如将多个硬币叠起来,将铅笔竖起来等都可以得到圆柱,学生都不再去思考和利用,无意中窄化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尽管教师再三提示,但效果不佳,学生仍然只热衷于用橡皮泥捏圆柱,导致其他学具的准备失去意义。进而,通过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圆柱物品,巩固对圆柱特征的认识这一教学目标也不能很好落实。若将橡皮泥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让学生用这些物品动手叠一叠、做一做圆柱,教学效果可能更佳。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需要通过自主活动获得的认知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探索的欲望,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被别人认可和欣赏的渴望。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营造教学情境,实现数学的建构,使学生得到丰富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若一味地追求、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引领学生的过程中,忽略过程细节的“精细”,必然会在不自觉中影响学生的思维。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我认为教师避免固化学生的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信任放手,避免定势。教师要放下对学生总是不放心的思想包袱,放手让学生实践、探索。如案例一中,学生对长方形和折纸都比较熟悉,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如果教师省略“对折”示范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折纸方法会千姿百态,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要反省言行,精细有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设置情境,铺垫导行。同时,又要注意导行细节,避免因精细过度而固化学生的思维。如案例二中,学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橡皮泥捏圆柱,忽视了用其他学具叠圆柱、做圆柱,其主要根源就是教师不经意的语言导行所致。
3.<<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认识图形;总体目标;教学方法
本单元属于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开始。
这一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简单图形,在对简单图形的认识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验简单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为了让孩子们动起来,真正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设计了以下环节,比如: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简单图形。这样一个小石头就打开孩子们思维的大门。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面对有趣的图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愉悦的神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通过我的引导和孩子们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学生充分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简单图形的特点并能够正确辨认出来。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也重视放手让孩子自主、
合作和探究,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在寻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简单图形时,想到的和找到的不够全面、准确。通过学生的这些反应,让作为教师的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宜,更要勇于创新和开拓,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实践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各种能力。
我们常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所以要让孩子们口、手和脑联动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活动中,做到寓教于乐,为学生说、想、做营造出恰当和谐的氛围。
比如:在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他们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交流自己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有四条边,每边都相等;长方体有六个面;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从而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
4.<<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四
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较高,能比较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以下几个特点吧!
1、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loading=”lazy“ src=”p.9136.com/1w/l/bdccd1a7005_5f431d00f0e6f.jpg">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创造的灵魂。”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从内向外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乐于探索。 2、形式多样的操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大的三角形(或长方形),感受平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纸上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加深学生对这个平面图形的认识,形成表象;摸一摸、折一折三角形(或长方形)纸,从观察、操作中认识这个图形;闭上眼睛想一想样子,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是三角形(长方形),在说中学生从抽象的事物又回到具体的实物上,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还有学生按照描→围→画→摸、折→记→说的步骤自己认识正方形和圆。整个操作过程从眼、手、口等感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尝到学习成功的滋味,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自由充足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每次学生动手操作后总让他们与同桌或者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发现,或者是让他们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不管是说,还是检查、纠正,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进行交流。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正方形和圆时,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合作交流。这些自由充足的机会,学生不仅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而且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自主探索、交流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从而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生活化
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每种平面图形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数学知识。每每认识完一种平面图形都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面是这种平面图形。还有课外实践作业:跟父母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是今天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内学习中与生活联系,而且在课外实践中与生活联系。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服务于生活。
5.一上《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五
冯西亚
在我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予了非常中肯和合理的建议。
建议一:注意板书的位置。黑板的左侧是主板书,右侧是辅助板书,标题和板书内容上下间隔距离太近。字虽然写的认真,但还要多练基本功,尽量争取美观。讲课语言表达要准确,特别是对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这种概念教学,语言表达一定要准确无误。还有尽量用数学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比如说在音乐机器人的身上“数一数”有几个球的时候,我说的是“查一查”,普通话有待提高,要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分。
建议二:在“看谁摸得准”这个环节,建议把“摸一个薯片盒”改成“摸一个薯片筒”,因为是为了学习圆柱,教具和学具都是准备的筒状的薯片外包装,虽然是一字之差,理解起来意思却不一样。
建议三:在学生认识球的时候,我是通过从黑色袋子摸一个乒乓球—通过摸学生描述球的特点—找生活中的和乒乓球这种图形相同的物体—揭示像乒乓球等这种图形的物体叫做球—教师小结这样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的,但发现有几个同学在下面的巩固练习中把球说成了圆。有的老师建议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把第三和第四环节调整一下,变成从黑色袋子摸一个乒乓球—通过摸学生描述球的特点—揭示像乒乓球这种图形的物体叫做球—找生活中的和乒乓球这种图形相同的物体—教师小结。
建议四:注重课堂的生成引导。在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指着教室上面的一个正方形玻璃说是正方体,我举着魔方问同学们:“你们赞成他的说法吗?”学生很显然不赞成,理由是玻璃是扁的,不是正方体的形状。但此时我班学生王远见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这样放一块(下面),这边放一块(前面),这边放一块(后面),这边放一块(左面),这边再放一块(右面),上面再放一块!” 很明显,他的意思是用6块正方形的玻璃围成一个正方体。当时他声音不是太大,再加上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多,他表达的语言也不是很准确,我当时理解成把正方形的玻璃一块块摞起来摞成一个正方体,当时还表扬了他非常善于动脑,但比起他说的办法,我的理解真是非常汗颜。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如果没有听太清楚,应该让学生重复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思,不要误解了学生。
研讨最后聚焦了两个问题:
1、本节课的教材插图是给了各种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图形的物体,让学生先进行分类,然后抽象出立体图形。我在备课的时候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这四种立体图形,会辨认物体和图形,同时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如果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从袋子里摸球,说怎么知道摸到的是球,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抽象出球这种图形。然后依次抽象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这三种立体立体图形。我认为这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会更深刻些。有的老师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对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二者各有利弊。
6.《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篇六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
本节课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动手参与,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而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了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思一下我的这节课,有着成功的地方,更有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以下三方面对我的教学进行一下反思:
一、将游戏活动贯穿其中是低段教学的重点
1、让孩子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时,我把复习旧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富有儿童情趣的“变魔术”从口袋中依次变出四种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让学生来猜猜它们都是那些数学朋友,猜对了我就用课件展示它们,再人人动手、动脑,通过摸,初步感受物体的面,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学生轻松地进入了新课,同时对数学充满了兴趣,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2、在活动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在探索阶段(体,到,面的认识)我设计了找、画、说、做、拼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生通过找、描、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并体会面在体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描一描,画一画这一环节中,通过设计富有童趣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而且,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孩子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美
在学习了新知之后,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组成漂亮的图画时,孩子们明显很兴奋,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我还安排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有趣图形他们都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不仅很有用而且数学还很美!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别在学生对于学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听话的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总在摆弄自己的学具,等我讲到下面的部分时,这部分孩子就没有听到,也就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效率也降低了。
2、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导不够明确,使少部分学生在操作时无目地,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实际操作时,孩子们却是截然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组活动时仅仅是个旁观者,而没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交流中去。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力求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2
“认识平面图形”是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平面图形的认识要比立体图形抽象。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将体和面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抽象出平面图形,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通过教学,现将反思如下:
一、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一年级学生爱玩玩具,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要学的数学知识设计成一辆学生喜欢的动态玩具车,学生看到漂亮的玩具车,马上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明白这辆车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时,他们觉得这些图形很神奇,激发学生认识这些图形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由于立体图形学生已认识,请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并将它画在纸上,然后同立体图形进行比较。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从中深刻领悟到面就在体上以及面和体的不同之处,将面和体有机结合起来。既巩固了旧知,又能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
由于平面图形的特征比较抽象,而一年级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只有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等活动,从中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这样组织教学,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既能较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
四、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生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的特征之后,组织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既能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遗憾之处:
在学生发现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时,没有及时用课件加以演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体和面的区别,因此学生对于“在五个图形中,有四个图形是体或面,有一个图形是面或体,请圈出不同类的图形”这类题错误率较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弥补以上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区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较好地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3
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展开教学。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到底认识了多少呢?认识了,有点认识,还是不认识?《标准》积极强调要找准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为了体现《标准》精神,我经过了两次不同的试教。第一次,按学生还不认识这些图形进行教学,结果在认识图形的环节中出现了与预计不符的情形:原本想利用让学生给图形取取名字来制造课的亮点(预计他们在取名字时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场面),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谁知他们都轻而易举说出名来,而且说出的名是与书上一样的。我原本以为的亮点顿失光彩。当时我马上追问了一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们自豪地说:我们早就知道了。冷静分析后,其实原因在我,在我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不尊重学生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调查我所教的两个班111名学生,看看他们到底有几人认识了这些图形,结果在所调查的学生中,111人都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也就是100%的学生已经认识这些图形了,有些学生还知道了椭圆、三棱柱等。既然学生都已经认识这些图形了,也就不需要再让他们为图形取取名了,可以将重点放在如何把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展开教学。
就这样,第二种教学方案诞生了: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了上述图形入手,展开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 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出发展开教学。
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孔子也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让学生乐之,学习效果一定明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引入了他们所熟悉、喜爱、乐见的卡通人物黑猫警长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特别是让他们帮助警长破案,这些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当遇到疑问时,大家运用图形知识仔细分析,寻找线索,排除一个个可疑对象,直至最后抓到小偷。整个破案的过程,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又是尝试成功的过程。在小结时,有的学生说:想不到这些图形有这么大的用场,还可以破案。课后,还有很多学生围着老师说:这节课真是有趣。
3、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使教学更贴近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制作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套、简单又实用的课件,实现了人(师、生)机(黑猫警长)对话,通过几句简单的人机对话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把各种交通标志牌,破案情节中的各种脚印、汽车以及四个案发时到过现场的人的图片(GIF文件)通过电脑搬到教室的大屏幕上,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孩子思维的火花。例如,课件中出示各种残缺的鞋印,让学生猜测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学生们想像丰富,得出五花八门的结果。这些猜测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测,又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要正确猜测形状,就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的专注力。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融化了知识的难点,让学生学得更有趣、轻松,更有收获、值得回味。
4、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标准》积极主张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本节课中,教师力争与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创造极大的创造空间:教师站在学生当中或干脆与一位学生合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讨论或参与他们的讨论。当老师成了学生的伙伴,成了学生的朋友后,在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时,学生便无拘无束,敢于大胆地说,表达自己的观点。
5、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关于起点。在引入环节,让学生涂一涂时,没有预计到大部分学生用彩色笔涂的速度那么慢,所需的时间那么长。以致影响了整堂课的时间,因此,对学生的起点不能局限于知识起点的研究,还应涉及到技能起点等诸方面。
(2)关于倾听。能倾听同学的发言,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有利于提高自己,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几次试教下来,发现学生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极强,举起高高的手,有的甚至情不自禁站了起来,惟恐叫不到他(她),场面是热闹之至。但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很差,同学在回答问题或表达观点的时候,另外的同学却往往表现出烦躁、不经意、无所谓甚至为没被叫到而懊恼的现象,或是还是一直举起高高的手,等着老师叫到他在同学回答问题时,却忙着管自己,学习效果往往打了折扣。
因此,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进而养成他们自觉、主动倾听的习惯,是值得每位新课程老师研究的。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4
一、反思教具、学具准备
要很好的实现这些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具、学具准备。因为今天是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所以配套的学具没有到位,虽然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相应的立体图形实物等学具,但从今天上课的表现来看,很多同学并没有准备,以致影响整体教学效果,没有实现人人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二、反思教学目标:
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我的孩子对平面图形已经能够准确识别,但还不能很好的说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征,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抽象出平面图形概念还是有一点难度。
三、反思教学重难点:
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是看重难突出了吗?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孩子解决难点吗?因为教学就是为了帮学生解惑。我这节课的难点是: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的辨认;2、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了如何辨认。但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我的起步太高了,而且没有帮孩子在研究平面图形特征及区分上给予阶梯,引导学生不够到位,而且还拔苗助长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四、反思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尤其在教学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怎样画手形,很多同学想到了印、描的方法,为后面从立体图形中画出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但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放,什么时候收呢?这才是最重要的,就我这节课来说,我虽然做到了放,但却放得不合理,做到了收,但收得不全面,因为在讨论汇报这五种平面图形过程中,我有让孩子自己去找各种图形的特征难度太大,放给学生去做,但学生无从入手去进行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也不懂得研究;收得不全面是因为孩子不懂得系统的找到图形的特征,汇报出来的结果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所以导致这节课的知识点没有突出,还令学生学得模糊了;另外,在练习上,很多孩子还没能很好看分辨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把一些平面图形斜着放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辨别,这就是难点没有突破好的问题。
今后需要注意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知道许多教学上的误点,我个人认为如果要上好一节课要做到以下几点,同时也请各位老师多给意见,有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
1、全面理解教材
(1)把握本教材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知识。
(2)认真细读教参与课标,了解教学的重难点。
2、充分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好学具,如果不能,教师应该适时准备几组学生课堂所需学具。
3、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与课时,整合教材
(1)每位教师都就应该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不一定要按教材所说的课时去开展教学,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对教材的理解来组织教学。
(2)做好单元教学设计。每个单元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首先老师要知道,并写好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做好本单元的整体设计。
4、设计好课时教学目标
(1)目标要明确。
(2)目标要易于操作。
(3)目标要体现三维。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5
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关于角的感性经验,但学生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而这些就是也是本课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 创设了“根据平面图形上的部分,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图形”,学生的兴趣被游戏激发起来,特别是猜圆形时,学生感悟到圆上没有角,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上才有角,初步感受了角的表象。再让学生摸平面图上角的形成,紧接着把角描出,移走平面图形,只剩下角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这样学生就会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
记得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部分内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安排了用小棒搭角,并要求搭得大点小点如何操作,学生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程度有关。学生的体验并没有就此满足,继续安排了三次玩活动角的环节,在玩中学,在体验中理解。还安排了折角,剪角的环节,让学生在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中,掌握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验证、自主提炼、自主实践的过程。当然在“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折角时,学生折的`角形状大小,与角的大小概念有错误理解,没能处理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从学生从课堂可能地生成出发,备好课,上好课,处理好细节。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6
《认识图形》是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册教学内容,即书中38-39页内容,本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内容设计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玩中学,乐中悟”是本课最大的特点。
本课我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操作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立体和平面的转换。
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挖掘数学外在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这节课,我设计以“交朋友”为主线来串联知识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有趣、活跃、自然,使全体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我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教师注重从感知入手,通过“看、摸、描“和讨论、交流、认识平面图形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学生学习兴趣深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的四边长来亲自体验感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这节课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回答时,声音小,紧张。
(2)指车窗玻璃时,我没能纠正(不规则图形)
(3)原来设计大树是由三个三角形组成,但课件设出只有一个是三角形,其它二个是梯形,但学生认为它们都是三角形,我应该及时强调,
(4)在时间上我没有把握好,其家我设计还有两道习题让学生做,但我以为时间到了,就没有去做。
就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我来说一下改进办法:
(1)课后重新演示课件,给学生指正。
(2)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口语训练,力求使学生达到会说、敢说、大声说、说清楚的程度。
(3)把课前教学准备做得再充分一些,例如,对学生可能出现疑惑做出预想,并给出合理解答。
(4)加强数学教学方法的学习积累,课堂中存在的其它问题,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予以指正,我将虚心接受并改正。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7
教材把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教材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教材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有的学生甚至忘了在上课,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边与他人做一些交流。
2、团体合作,积极探索,学会初步合作与交流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在让学生操作得到平面图形之后,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有几个小孩把位置贴错了,给其他小孩多了一个重新分类的机会。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行了分类,并且初步渗透了分类的思想。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8
今天为止结束了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学习,本单元主要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结束后总体感觉是要密切联系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教学仅局限于对图形的直观认识,至于图形的特点则不作为重点,孩子略知一二则可。
在学习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时。我充分提供孩子动手操作,亲自感知的机会,自己寻求方法解决将长方体上的一个面大小不变的移下来,通过动手实践,我们总共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将自己喜欢的一个面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线画下来。
2、用剪子按长方体的面大小不变的剪下来。
3、将长方体的一个面放在纸上,在纸上将四个顶点画在纸上,然后用尺子将四点连接起来。
4、将自己喜欢的一个面涂上颜色,映在纸上。想了这么多的方法,不由得为孩子的精彩发现叫好。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则与第一课时有所不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折正方形纸,发现既可以对折成两个正方形,也可以对折成两个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新图形:三角形。然后通过图形平移,又将两个三角形平移成平行四边形,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气氛相当浓厚。但是我发现在处理课后练习时有部分学生,对图形的拼接,图形的转换缺乏大胆形象,需要老师去不停鼓励。
总的来说两课的教学方法迥异,多是老师引导学生动手,如果学生的自控能力好一点,将会更好。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9
认识平面图形这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对于一年级学生,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已经对这些立体图形有了初步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情境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另外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例如:粉笔盒、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 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作业反馈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分辨出各个图形,但也有少数学生会因为图形不是正面摆放而判断错误,比如会把倾斜的长方形看成平行四边形,而把四边长短较接近的平行四边形看成其他图形等,还有些会认为球体可以印画出圆形等,总之,在认识图形上,应该让孩子更多的找出生活中的这些图形,并通过摸一摸、印印、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0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几个平面图形,并通过搭、折、剪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初步接触图形,有着太多的好奇,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很快的,但是小部分同学对图形的边数,比较难以理解和变通,怎样边就多一条了,怎样就少一条了。其实由长方形变成指定要求的多边形,也有小部分学生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是学生缺少生活中的经验与情感。
我觉得孩子学习图形,可以适当的放到生活中去操练,一来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加强认识;二来也是减少纯数学的枯燥无味,给学习增加一些乐趣。所以认识四边形时我让学生观察新房子铺的地砖,有表面是长方形的地砖,有表面是正方形的地砖,通过地砖碎了一个角或碎了二个角来学习五边形和六边形。二年级的学生纯粹凭想象学习几何图形,会觉得学习有点吃力。但是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场景的帮助,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了,也可证明这样一句话:“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在让学生了解边数和多边形之间的关系时,能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弄清几条边就是几边形(四条边是四边形,五条边是五边形,六条边是六边形)。再反过来问一下:五边形有几条边?六边形呢?这样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使思维有序,使思维更有效,更科学。接下来的练习也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例如,想想做做的第一题,就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四边形,怎样去判断它是否是四边形。让学生去说明,它是与不是的理由,以加深对多边形知识的理解。
课的末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多边形,表面是四边形的学生说得很好,但五边形、六边形学生一时说不出来,所以我展示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它应该由课堂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这样安排,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后我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的多边形,如果有困难,就让家长一起去搜集,并做好记录。这样就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1
1、反思教具、学具准备要很好的实现这些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具、学具准备。因为今天是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所以配套的学具没有到位,虽然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相应的立体图形实物等学具,但从今天上课的表现来看,很多同学并没有准备,以致影响整体教学效果,没有实现人人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2.反思教学目标: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我的孩子对平面图形已经能够准确识别,但还不能很好的说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征,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抽象出平面图形概念还是有一点难度。
3.反思教学重难点: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是看重难突出了吗?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孩子解决难点吗?因为教学就是为了帮学生解惑。
我这节课的难点是:
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的辨认;
2、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了如何辨认。但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我的起步太高了,而且没有帮孩子在研究平面图形特征及区分上给予“阶梯”,引导学生不够到位,而且还“拔苗助长”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4.反思教学方法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尤其在教学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怎样画手形,很多同学想到了印、描的方法,为后面从立体图形中画出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但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放,什么时候收呢?这才是最重要的,就我这节课来说,我虽然做到了“放”,但却“放”得不合理,做到了“收”,但“收”得不全面,因为在讨论汇报这五种平面图形过程中,我有让孩子自己去找各种图形的特征难度太大,放给学生去做,但学生无从入手去进行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也不懂得研究;收得不全面是因为孩子不懂得系统的找到图形的特征,汇报出来的结果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所以导致这节课的知识点没有突出,还令学生学得模糊了;另外,在练习上,很多孩子还没能很好看分辨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把一些平面图形斜着放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辨别,这就是难点没有突破好的问题。
今后需要注意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知道许多教学上的误点,我个人认为如果要上好一节课要做到以下几点,同时也请各位老师多给意见,有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
1.全面理解教材
(1)把握本教材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知识。
(2)认真细读教参与课标,了解教学的重难点。
2.充分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好学具,如果不能,教师应该适时准备几组学生课堂所需学具。
3.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与课时,整合教材
(1)每位教师都就应该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不一定要按教材所说的课时去开展教学,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对教材的理解来组织教学。
(2)做好单元教学设计。每个单元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首先老师要知道,并写好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做好本单元的整体设计。
4.设计好课时教学目标
(1)目标要明确。
(2)目标要易于操作。
(3)目标要体现三维。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2
在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再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3
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第二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使学生既对这5种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只有在认真领会课标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节课我创设了”玩七巧板“的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七巧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一种玩具,几乎家家都有。”七巧板“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能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这5种图形的认识,我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这样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3、重视学生的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
(2)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3)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总之,”平体图形的认识“一课,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方面,都能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4
”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第二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使学生既对几种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教师能认真领会课标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玩七巧板“的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七巧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一种玩具,几乎家家都有。”七巧板“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能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四种图形的认识,教师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这样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3.重视学生的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
(2)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3)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总之,”平体图形的认识"一课,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方面,都能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15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收集家中各种形状的物体及包装盒的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四种立体图形,为学新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
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我并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来重新组建。通过猜一猜和摸一摸,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积极性。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活动中,身心参与,思维被激活,充满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7.<<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七
一、基于学习起点,催生学习动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正确合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对新课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课前老师们对教材反复探讨研究,并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前测。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周长,有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再加上“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实际应用时容易混淆。所以,新课引入时,老师们设计了一个看图写话的情境。
教学片段1:对比引入新课
(1)动画演示两只蚂蚁在赛跑,留下两条路线。抓住学生兴奋的心理,媒体及时出示:1号路线比2号路线(长)。这句话中用1号路线的(长度)与2号路线的(长度)在比。
(2)媒体继续出示一本英语书和一本数学书,看一看:英语书的封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这句话中用英语书封面的(大小)与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在比。
(3)老师及时小结:蚂蚁赛跑比的是路线的长度,英语书和数学书比的是封面的大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评价:小朋友你们真棒,掌声送给自己。
教学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软弱无力的,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基础,情感是参与的动力。课一开始,老师利用动画演示:两只蚂蚁赛跑,催生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接着老师利用两组看图写话,突出了蚂蚁行走的路线比较的是长度,而英语书的封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较的是面的大小,从比较长度到比较面的大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原有水平出发,为新课的顺利开展作好了有效的铺垫。
二、优化学法指导,丰盈过程体验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将问题与知识蕴含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心理,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丰盈过程性体验。
教学片段2:建构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初步构建面积的概念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更大?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板书:看一看)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更大呢?这又是怎么比出来的?(板书:比一比)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表面大小)请学生介绍黑板面的面积。
指名说: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2)摸一摸,说一说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你能介绍一下它们的面积吗?展示给大家看(列举2~3个)。
(3)揭示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发现了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作物体的面积。)
2.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
(1)初次认识图形的面积
出示数学书和英语书。
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把它画成平面图形就是一个长方形,另一本英语书的封面画成平面图形也是一个长方形。(板画两个图形)
师:请你们挑选喜欢的颜色给两个图形涂上颜色。要求:男女学生开展比赛,各涂一个图形。
师宣布男生取得了胜利,女生表示不公平。
师(疑惑):为什么呢?女生涂色的长方形大,男生涂色的长方形小。
交流:说说什么是左边长方形的面积,(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右边长方形呢?(蓝色部分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要求学生自己创作图形并用红色水彩笔表示它的面积
有选择地请学生上台交流:一份五角星已经涂满颜色,另一份一个大的梯形没有全部涂满颜色。
师(故作惊讶):为什么他们两人同时开始画图和涂色,这个梯形却没有涂满颜色呢?
生(争先恐后):因为梯形大,五角星小。
师:也就是梯形的(面积)大,五角星的(面积)小。
师:看来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有小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补充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3.比较周长与面积
要求:你能用蓝色水彩笔表示所画图形的周长吗?
交流: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操作。
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图形中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红色部分的大小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教学感悟:利用拍手这一活动引入面积的学习。通过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学生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老师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面积,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向同学介绍什么是它们的面积。在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的基础上,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接着,老师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英语书,向学生介绍把它们的封面画在黑板上就是一个长方形,并板画这两个图形,请学生挑选喜欢的颜色给两个图形涂上颜色。通过涂色比赛,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看到了比赛不公平后面的“事实的真相”,感受到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己创作一个喜欢的图形并用红色水彩笔表示出它的面积,并介绍什么是自己所创作图形的面积。老师有选择地请两位学生上台交流,一份作品已涂完,一份没有涂完,再一次使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是有大有小的。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了完整的面积概念,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最后,通过周长与面积的比较,消除了思维定势的干扰,面积这一概念更加清晰。面积概念的建构过程,由于老师抓住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最佳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已有数学现实、数学生活经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力,探究的过程性体验越来越深入,老师的学法指导也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出来。
三、整合操作资源,增强有效引导
教学片段3:比较面积的大小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算理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老师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例2和“试一试”整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体验多种比较方法,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
媒体出示:小明家买了新房子,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挑选地砖,商店有以下四种,它们每块的价格都是相同的,你打算买哪块?
1.目测比较
师:你为什么选1号呢?还有其他买法吗?
(板书:观察)
2.重叠比较
比较23的大小。
师: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学生意见不一)
师:我们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你们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在小组内试一试,说一说。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集体交流。
预设:把两张纸片重叠一起能比出它们的大小。指名上讲台演示,再让其他学生照此方法试一试,投影演示。(板书:重叠)
3.参照物比较
比较34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3号和4号图形的面积大小呢?
学生交流方法。(也许学生会说到比较周长)
师: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不一定能确定它们面积的大小,用重叠的方法能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师提供长3cm、宽1cm的长方形,每人5个)
师: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小长方形去量一量3号和4号图形,并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板书:量一量)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去量,之后交流方法。指名上讲台演示,再让其他学生照此方法试一试,投影演示。(板书:测量)
总结:在比较面积大小时,有时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来。当用眼睛看不出时,可以怎么办?连重叠起来比一比也不管用时呢?
4.数格子确定面积
最后小明选了4号地砖,可是铺了一些后,他就知道这个房间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你知道了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数格子。(板书:数一数)
师:怎样才能把格子数准确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画出来再数。
师:请你们在练习纸上试一试。(板书:数方格)
有选择地选一份作业投影交流。
师:现在你知道这个房间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教学感悟: 老师善于把握探索时机,增强有效引导。教学时注意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面积概念、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如:老师设计了一个选地砖的情景,将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数方格的方法等组合贯穿在同一情景中。出示1号、2号、3号、4号四种规格的地砖,请学生帮助小明选择购买哪一种地砖,引入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比如若干个小纸条、四个不同规格的平面图形等。学生通过摆一摆、量一量,小组合作,将面积比较方法逐一呈现,教学层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比较面积大小时,1号图形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如2号和3号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重叠比较等;而3号和4号,不仅可以在重叠的基础上比较多余部分的大小,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小纸条也就是小长方形去摆一摆、量一量。而数方格确定面积,因为图中一部分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学生既可以先画格子然后数,也可以有更简单的方法,数出一行和一列各有多少格,再用乘法计算就可以了。在每一个环节,老师都能较好地把握住探索的时机,根据生成性的反馈信息,相机进行点拨和引导。
8.“平面图形认识”的直观教学感悟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平面图形 直观教学 应用能力 情境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27
运用直观的手段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应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以“平面图形认识”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的感悟。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的教学情境是最能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一种方法,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如教学“平面图形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最直观的图形,让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平面图形,并且能够思考、探讨平面图形的特点与不同之处。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那你们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都会看到什么样的形状呢?
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
师:你们真了不起!现在我让大家做一个“小侦探”。有一次,图形王国发生了一起失窃的案件,虽然罪犯逃跑了,但是留下了许多独特的印子(给学生出示下列图形),根据这些图形,再对比犯罪者的特征,谁能找出哪个图形才是真正犯罪分子的呢?
……
上述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平面图形,为接下来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进行直观练习,深化内容认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讲解和练习两者相结合,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平面图形认识”的教学中,采用最直观的习题进行深化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有效,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真棒,都是优秀的“小侦探”,图形王国的每个图形都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大家对图形王国里的图形还有印象吗?谁能清楚地记得它们各自的称呼呢?
生1:有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圆形和三角形。
师:下面,我再出示图形王国里的一些成员(见下图),大家通过刚才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把各个成员装进对应的小车里面。
(学生有了之前的认知,很快找到不同图形对应的小车)
师:你们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准确地把各个图形送上车的?
……
上述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学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把对应的图形装进相应的车里。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直观感受,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三、引入直观强化,提升应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要进行强化训练,这样能加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给出很多直观的几何图形,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认出每个不同的图形,还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师:刚才大家知道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和长方形各自所具备的特征,现在我来考考大家。下面表格里面的图形(左边图形),是通过哪个几何模型(右边几何图形)画出来的?大家好好的对比观察,然后选择正确答案及陈述理由。(生答略)
师:日常生活中几何图形随处可见,大家能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说出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吗?看看谁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比较细心,把自己见到的平面图形分享给大家。
……
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的习题,巧妙地把立体几何和平面图形联系在一起,强化了学生对平面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教师应开动脑筋,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9.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结束后总体感觉是要密切联系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教学仅局限于对图形的直观认识,至于图形的特点则不作为重点,孩子略知一二则可。
在学习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时。我充分提供孩子动手操作,亲自感知的机会,自己寻求方法解决将长方体上的.一个面大小不变的移下来,通过动手实践,我们总共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将自己喜欢的一个面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线画下来。
2、用剪子按长方体的面大小不变的剪下来。
3、将长方体的一个面放在纸上,在纸上将四个顶点画在纸上,然后用尺子将四点连接起来。
4、将自己喜欢的一个面涂上颜色,映在纸上。想了这么多的方法,不由得为孩子的精彩发现叫好。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则与第一课时有所不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折正方形纸,发现既可以对折成两个正方形,也可以对折成两个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新图形:三角形。然后通过图形平移,又将两个三角形平移成平行四边形,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气氛相当浓厚。但是我发现在处理课后练习时有部分学生,对图形的拼接,图形的转换缺乏大胆形象,需要老师去不停鼓励。
10.小班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篇十
张美用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和颜色混在一起了,对于图形的形状搞不清了。
我们班的小朋友他们能够分辨清楚圆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难一区分,后来我一一给他们讲解,他们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许由于小班幼儿入园不久,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
11.“图形的认识”教学注重四个引导 篇十一
关键词:空间观念;探究思考;观察对比
“图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结合两节课例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重引导观察
观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最基本的活动,在图形的认识内容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图形,纸张边长大小在20厘米以内,二年级小学生本学期刚刚学习测量,在小格尺一次测量之内,更易于学生去操作测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老师可以准备几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数据不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获得的相同数据让学生达成共识,而每组数据又多角度地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二、注重引导比较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对比观察中加深对图形本身特征的再认识。如“认识图形”一课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像,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思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两个图形看起来挺像的,为什么一个叫长方形?另一个叫正方形呢?”再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教师设计问题:“为什么长方形的边起了两个名字?而正方形只有一个名字?”问题的设计都指向本课重点,在比较中进一步思考长方形对边相等和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特征。比较有利于将图形的本质特征凸显出来,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长方形横放、竖放,再次认识较长的边是长方形的长,较短的边是宽。
三、注重引导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问题思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设计精彩的探究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时,设计的问题“你对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哪些了解呢?”“你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这些都是指向教学重点的核心问题,能够撑起全课的问题。
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在学生展示圆并进行汇报交流时,教师问:“你能看懂这位同学画的图形吗?能不能向这位同学提个问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起名字叫圆?怎么不叫球?”“球和圆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回答说:“球是圆圆的,能踢走,而圆形不可以。”儿童化的表达自然有趣,直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本质特点。当学生展示画的长方形并交流画法时,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和这一个同学交流,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你们的方法和他一样吗?”“这个同学是从长方体上得到了长方形,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也能得到长方形?”比如,老师还可以用“谁听明白了这位同学的想法?说说看”,引导学生之间的倾听与交流,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这个难点。在学生摸面环节结束之后,学生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当学生找到“平平的”面,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正方体(长方体)还有哪个面是平平的?有几个这样的面?还有哪个物体的面也是平平的?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体会面在体上,从而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有助于建立空间观念。
四、注重引导探究
“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中,对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设计三个活动。活动一:要求学生用量一量的方法研究长方形边的特征。活动二:指导学生用折一折的方法研究长方形边的特征。活动三: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测量之后,不会去主动关注对边之间的联系,不会去关注从测量这组数据中获得什么信息?有什么新发现?测量完之后就没事了,对他们来说测量就只是单纯地测量,这个活动到此为止,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因此,重新调整教学设计以后,我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些认识,这些认识都是停留在一年级学习的图形“看”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但这还仅仅停留在直观感性认识层面,究竟是不是对边相等?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们的想法。教师强调在量的过程中,要把量的数据记录在长方形卡片上,观察比较这些测量的数据,看看能否得出猜测的那个结论。因为前面的猜测活动产生了驱动性,再加上老师的明确要求引发学生去思考,课堂观察发现,这样调整教学设计之后,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去关注自己记录的数据,能够主动发现数据中的奥秘,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者。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反思10-22
一年级上《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教学反思10-26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反思09-20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准备课)教学设计10-20
图形魔术王国(中班、认识图形)09-17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设计09-20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复习08-02
一上数学认识图形练习10-2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