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内控管理

2024-09-27

纪检监察机关内控管理(精选8篇)

1.纪检监察机关内控管理 篇一

内控管理手册学习心得

部门每周组织学习内控管理手册,让我充分认识到作为银行从业人员,要做到加强内控,深化合规,防范风险,我们既要巩固原有的优势,创新业务的发展模式,还要不断的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工作流程存在在风险点、风险等级,进而优化各个流程管理的子流程。就像董事长在引战上市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所说的:“抓好经营,严控风险,我们需要继续巩固原有的优势,加快拉升原有短板,拓宽业务发展广度,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新型业务等。”

我目前做的工作是信贷个人消费贷款,当我学到关于个人消费贷款内控管理,感触是比较深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借款人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没有识别出虚假或不齐全的申请资料,导致未能识别借款人的欺诈行为或信用风险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第一个接触客户的人,受理贷款时要对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对原件真实性做出准确的判断;贷款调查时要尽职调查,采取实地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真实记录贷款调查报告等。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到抓好经营,风控风险的要求。首先,要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如风控班子建设,风控制度建设,风控技术支持的建设,风控环境建设等等;再者,要继续坚持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审慎的风险文化、稳健的贷款战 略不动摇,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等等;最后,作为银行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提高了工作合规操作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严以律己,尽职尽责,为实现我行持续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纪检监察机关内控管理 篇二

中石化系统内,许多企业早在2005年就根据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将内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开始明确责任人,落实组织机构,制订企业内控手册,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的各个单位、部门、环节提出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通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与持续改进,内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企业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实施了内控管理制度,在内控管理实践方面也作出了相当努力,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是,仔细分析内控管理的实际要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仍然有不少控制薄弱的问题和漏空区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授权审批权限容易被突破

内部控制常见的措施中有一条授权审批控制,即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审批。一些企业为此专门制定了《授权审批权限指引》,规定什么业务在什么权限内由哪级领导审批。例如,企业明确规定,业务招待费使用须坚持“小额、必须、合理”原则,制定了费用审批权限表,规定3000元以上须由公司总经理办审批,3000元以下二级单位可以审批。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二级单位嫌审批程序烦琐或出于其他目的,往往将超过3000元的费用一拆为二,或一拆三,甚至更多,使其低于3000元的限额,从而轻易突破了规定的限制。

(二)会计核算不太规范

如存货盘点未按规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核算不规范等。存货盘点是会计核算的一项基础工作,《会计法》规定,资产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仓库部门每月须进行一次实物盘点,财务与仓库每半年或一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企业的内控手册“业务层面控制-存货管理”一节中也明文规定,仓储部门须根据存货的品种按月分类盘点,并将清查的结果与财务部的账表数据进行核对,盘点差异须进行分析。同时规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由财务部组织仓储部门、使用部门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年底必须进行盘点),并出具存货清查报告。而事实上,年底一般只是进行了表与表的盘点,盘点结果当然没有任何差异。安全生产费用核算方面,去年上半年毕马威中期内控审计提出了安全生产的一般性内控缺陷,即未对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做出界定,造成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不匹配,导致期末安全生产费用的余额较大。

(三)轮岗交流执行不够到位

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要素中有一条人力资源政策,规定关键岗位员工须进行定期轮岗。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特别是关键岗位的轮换,基本上没有实行,甚至造成一个人“绑架”一个部门的不正常现象。特别是ERP上线后,生产、经营、管理都根据各自的模块运行,专业性较强。如财务方面的模块就有总账模块、应收模块、应付模块、资产模块、资金模块、TBM以及后来上线的关联交易平台、BW&BCS等,生产方面有PMS,采购方面有MM,人力资源方面HR模块等等,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关键用户,每一位员工都只负责自己相关模块的操作内容(事实上也没有权限操作其他的模块),虽然培训时一般会接触其他的模块,但如长期不用的话,对其他的模块依然是相当的陌生。如果一名职工长期待在同一个岗位不流动,在ERP等系统的应用方面会因此存在风险。

二、企业内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危害和原因分析

企业内控管理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虽到目前为止似乎无关大局,但实质上已严重地影响了内控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很可能会酿成许多不良后果。

(一)这些情况会使规章制度轻易被突破,控制预算、节约开支的目的就无法达到,规章制度本身的严肃性因此受到打击。

(二)这些情况会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就会失真,不利于领导作出正确、精确的经营决策。

(三)这些情况会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与学习积极性,最终会对工作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或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性风险。

仔细分析上述问题与不足,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1、从大局意识、法规观念角度分析。我们的一些干部职工还缺乏大局意识、法规意识, 为了省去内控审批环节中的“麻烦”, 就想方设法在审批权限上予以钻空子、作变通。

2、从管理是否到位、惩治是否有力角度分析。我们的管理还比较粗放, 不够科学、严格、精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组织、人力安排不到位, 不严肃;说归说, 做归做, 高高举起, 轻轻放下, 使违规成本太低。

3、从工作机制角度分析。我们的许多工作出发点是好的, 规章制度也是好的, 但流畅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致使一些工作执行不到位, 坚持不下去。

我们的内控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们内控工作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合规”的初级阶段, 促进企业提升价值的作用还未完全显现, 内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内控工作的认识。

三、解决企业内控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总而言之,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一)加强执行,加强稽核

针对审批权限容易被突破的问题,一是应加强报销稽核力度,看发票是否连号、金额是否都接近审批界限,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稽查。二是规范业务流程,如业务招待费用可否明确规定一般业务招待,均集中在公司食堂或少数定点的饭店,特殊情况须经总经理办批准后才能到其他饭店就餐,费用严格控制,在提出申请时须写明预计费用、招待人数、就餐地点;报销时,附就餐时的签收单或其他清单。办公费等耗材建议取消下面单位的采购权,由各单位提出申请,统一由公司采购、发放。对于车辆路桥费,规定统一办理ETC,减少甚至取消过路桥费的报销等。

(二)提高素质,规范核算

规范会计核算,一要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制定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如存货盘点,年底应由财务部门牵头,会同仓储部门、审计部门进行全面盘点。安全生产费用核算,根据中石化石化股份财[2011]328号文有关《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细则》的规定执行。二要想办法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议多开展财务人员知识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把培训的资料放在公共网上供大家学习,建立会计人员群,所有问题挂在网上发动大家探讨解决,组织财务知识大比武,评选表彰先进,激励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勇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健全会计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淘汰机制、使用机制,使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和永久性政策措施。

(三)岗位轮换,激发热情

要像领导干部到龄退居二线一样,制订一些刚性政策,制定关键岗位、一般岗位人员轮换制度,每年每个部门都要制定出岗位轮换的计划,并上报人力资源部门,年底职工岗位轮换执行情况与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争取做到每一位员工3至5年必须轮换一次岗位;对轮换的双方员工,包括关键岗位的A、B角色,先由A角列出衔接进度,可以按周、月、季等时间进度列出计划,在此过程中,要对A、B角同时按计划进度进行考核,提前完成衔接的,双方进行奖励,没能成功移交的,要进行处罚。导师带徒同样适用。通过这种方式,要在整个系统形成一种互教互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

(四)追根究底,赏罚分明

面对问题,要有一颗公心,不要文过饰非,要重视存在的问题,查明问题存在的原因,查清责任,加大惩戒力度。借鉴生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办法。要提高违规成本,营造是非分明的价值取向。

(五)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一些企业推出了改善经营管理建议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要趁势发动职工群众,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内控管理的积极性。

(六)眼睛向外,兼收并蓄

内控管理,在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内运用得是比较成熟的,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日积月累,规模越来越大,要想跻身“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行列,成为“百年老店”,除了苦练外功,抵御外部风险之外,也要勤练内功,不断提高内部的控制力。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疑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摘要:中国石化的下属企业已经实施内控工作多年, 有明确的责任人, 也有组织机构, 还制订了企业内控手册, 但是, 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 论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提供了改进工作的思路, 为企业内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3.试论如何加强医院内控管理 篇三

【關键词】医院 内控管理 意义

一、医院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模式

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体现了对原有固定制度的创新,特别是对于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财务管理漏洞方面,同时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运营能够提高对财经制度的维护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而这也是市场化运作的内在需求。只有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并取得真实、有效的会计资料,并对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加以全面的把握,才能对医院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进价管理、质量控制、设备要求等形成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整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能够实现医院能够规范化实施各项管理活动这一目标,并在最大限度上防范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的各种风险,以确保医院的资产更加完整、各项财务数据更加安全、真实,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同时,在监管过程中,还能够发现医院在经营活动中的不合理行为,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在推行内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对其他各项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二、医院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国内许多医院的领导对于内控工作并未能给予足够的认识,而导致内控的执行力度不足,内控机制形同虚设,没有按照事先制定的规范执行,从而不能对医院的内部管理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导致内控机制无效。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国内医院的内控管理现状,严重的已经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发展,因此急需解决。

(二)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当前,医院还未能对财务风险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大量的缺陷与不足,而导致医院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首先,国内医院严重存在着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而给医院呆了了较大的筹资风险。在医院资金结构当中,债务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所占的份额较大,严重增加了医院的债务利息负担,医院的资产负债比例过高,而偿还能力就会想要减弱。其次,医院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金的使用状况,有些医院为了降低药品的购置成本,而一次性购买大量的药品,而出现药品大量积压的情况,而这部分资金也占用了较大比例的流动资金,并且提高了药品的储存成本。如果医院的流动资金不足,将极易导致资金流断裂,而给医院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存在不足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加强企业进行财务监督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审计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医院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医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现阶段,从国内大部分医院的发展现状来看,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因而阻碍了医院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首先,医院财务部门对审计工作的目标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审计工作的作用不够了解,而造成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纠错层面上,而没有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考虑问题,与医院的发展实际相背离,使得审计工作的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其次,有些医院尽管设置了审计部门,但由于医院领导的过多干预与控制,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指示执行,而难以取得预期得到独立监督效果。另外,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通常只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审计方面,而忽视了医院的其他工作,如固定资产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严重影响医院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

三、加强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为了提高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全面灌输内控管理意识,使得每一位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尽快建立起符合医院实际情况,而且具有可行性的财务内控制度,同时作为医院的管理层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并对财务内控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内控制度,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提供大力支持。其次,尽量建立起评价监督机制,全面增强凝聚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并建立起权责明确的岗位制度,确保分工明确。最后,尽快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及培训力度,并组织专门的财务知识学习与讲座,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而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作为财务人员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业务培训课程,有意识地全面提升自我。

(二)全盘规划每一个需求点

在医院财务内控的实施过程中,从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出发,并围绕财务管理的环节,实行全盘的成本控制,深入管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促使每一笔账都能落到实处,并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要全盘规划医院内控中的每一项环节,在对项目实行财务控制的同时注入规划的参考,并以对资源需求的分析和识别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资源供应计划的项目造价管理活动。建立原始记录要注意准确及时、简便易行,符合医院的实际管理需要。为了降低成本,医院可以实行定额管理,以切实落实成本控制,实现最佳的运营模式,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阳光考核评析体系

考评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实行多维评价、阳光考评,确保考核评析结果公正、透明。首先,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全程监控的监督机制,设立举报专用信箱、专线电话等,以实现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通过多渠道鼓励群众与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建立考核评析公示制度,以使得考评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确保考核评析体系的每个环节之间都能够形成高效地衔接关系,从而实现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建立内部审计自身的价值评估机制,检讨内部审计的策略和成像的有效性是否与价值推动力保持一致,然后以检讨结果作为依据,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予以解决,实现内审价值创造相关流程的不断完善,并与此同时找到新的价值创造机会,从而发挥内审价值创造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医院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内控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医院应当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特征,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向炎珍.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重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0(58).

[2]刘亮菊.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10(01).

[3]林芳.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36).

[4]潘焕喜.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4.关于银行内控管理手册的学习心得 篇四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面临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监管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的风险,那么商业银行要想做到风险的事前控制,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这是我在学习内控管理手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确实,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它是个优秀的企业,它在内部系统中必定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系统,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更别说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了。巴林银行倒闭、雷曼兄弟破产,类似这样的事例,都在告诉我们,内部控制实效、小则导致风险案件、造成银行的被动局面、引起银行资金损失,大则可直接引起银行的破产,因此,作为新员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培训以来,我们学习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员工手册的内容,考试也默写了十条禁令,这些“肌肉记忆”或许能够让我们在距离“雷池”一步之遥的时候及时将我们拉回来,这也加强了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强化员工的制度观念和内控观念,让他们能够严格按制度和规程来处理每一笔业务,提高他们认真执行内部制度的自觉性。因此,加强对 银行制度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内控管理。

2、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对柜员合规操作的工作流程近年来,基层银行成为了犯罪分子洗钱的重灾区。为了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对柜员的操作流程有一系列的严格规定,而我们在办业务的时候,就要做到合规经营,不能为了业绩进行违规操作,更不能在发现客户业务办理异常时知情不报。再者,做到了解你的客户,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一种从源头上杜绝违规的有效方法。

3、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内控建设

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应该要警惕各种风险的出现,并学习如何去控制它。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学生时代的学习和钻研精神,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跳出单纯的机械操作,挖掘所从事岗位存在的控制缺陷,及时为银行内控体系的改善建言献策。

5.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五

刘 宁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信贷审批部)

[内容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在经历上市的改制后,应该认识到改革才是刚刚起步,要想真正与外资银行竞争,就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内控管理,真正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就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的配套建设,加强内部风险监控,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银行

内控

管理

建议

[正文]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在海内外的上市,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个中外银行深度的“短兵相接”,展开全面竞争的历史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将进行着一次新的改革。昔日,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国家不惜先后动用了450亿美元的国际储备,分别对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注资,提升其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光靠国家的注资是远远不够得,它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有能力与外资银行竟争,那就要真正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因此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它们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此阶段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银行的内控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内部风险监管力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员工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完善,并与外资银行进行实力性的抗衡。

一、完善组织机构的配套建设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成立“三会”,进行法人治理的调整。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上市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风险内控。成立“三会”后,各行应该严格组织机构的配套建设。在目前基本完成机构的扁平化改革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开展以业务垂直管理为方向的业务流程改造,建立战略业务单元组织架构,实现核心业务的垂直化管理,把原来的部门银行改造成为高效管理的流程式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将目前开展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按照不同的性质划分为零售业务、公司业务、理财业务和高端客户业务等几个主要大类,并各自分别形成自总行一级到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乃至基层银业网点的自上而下自成一体的独立的业务管理单元。这样的管理模式也完全打破了由原来的部门和区域的业绩考核和经营模式。各项业务的发展较以前将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一家银行的某项业务是否能在完全开放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竞中生存、发展壮大,完全取决于自身这块业务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这样也符合现代市场竟争的生存法则。纵观国外的先进银行,我们不难看出基本上都是采用了流程式银行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经营优势和强项。例如在理财业务模块中就形成了花旗银行的“标准化服务”、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服务”,以及渣打银行的“优先理财服务”等。

在流程式银行改造的过程中,改革者也要做好来自内部阻力的思想准备。改造的过程其实就是行内各级单位利益重新划分的过程,必然会引起诸多环节上因习惯、本位等因素引起的不理解、不支持和不执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者应该事先做好充分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各级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得到理解和支持,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加强内部风险监管力度,做好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为了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银行的信誉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问责制,以及建立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管机制。

首先,在国有商业银行各项业务进行垂直管理经营和独立核算的同时,银行应该设立一个全行层面上的强有力的风险管理部门,从全局的角度来管理银行的风险。这个部门可以将各个风险评估部门结合起来,成为各个业务模块中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总行可以设立首席风险官,对全行所有的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另外,实行问责制,责任到人,讲究实效。对人为造成的风险损失,在问责制的原则下可以追究相关经办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进一步控制内部人员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基于这种全局风险管理的模式,系统内信息可以快速的达到共享,一旦出现风险预警,就能够迅速在全行上下各个相关环节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或有损失降到最低点,实现风险收益。

其次,全行要设立一个相应独立的审计部门,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应配备充足,在此基础上要由适当级别的人员来领导,从而赋予该部门与所提建议相一致的重视程度。在部门运营支出成本核算上,应该独立于银行其他业务的预、决算体系,以防内部审计部门因成本压力而损害审计效力,确保能向审计委员会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其了解有关问题,督促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另外,在各级分行设立的审计分部应直接对上一级审计部门负责,不受驻地所在行的领导,使其在开展审计业务时能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再次,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做好与董事会相关管理委员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工作。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其独立性的关键就是体现在报告路线的设定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可以无障碍地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得到它们的充分支持。同时,在现代银行公司治理中,鉴于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原则,银行高级经营管理层在这种公司治理机制的约束下只能赋予审计报告的阅读权,至于审计对象的确定和审计结果应由董事会负责,银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层一定程度上无权干涉,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

最后,各种风险信息要能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特别是此类信息能够上报到银行的高级管理层那里,重要信息能报送到银行的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委员会在收到反映问题的报告时要本着“信任归信任,核实归核实”的信条进行深入调查,确保风险信息的真实、准确。另外,对于来自外部审计和监管部门的审计、检查报告,银行自身风险程序的建设要能确保此类信息的在行内的顺利流动,对于提出的问题要能传达到适当的银行管理委员会那里,并由它们传递给银行的董事会。同时,董事会也要针对这种信息的传递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重要信息被高级管理层拦截而不能到达董事会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确保各种风险信息在行内的顺利流动。

国有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以上各种风险控制程序的建设和实行,才能确保了银行在全行层面及业务模块层面上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完整性和及时性。在这种全面的、具有早期预警系统功能的强大管理信息系统下,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能够时刻掌握银行可能出现的风险,甚至是有可能形成的声誉风险,采取防范措施,杜绝损失的发生,实现风险收益。

三、在风险回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

金融业是与风险密切相关的行业,目前,国际上很多大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广泛应用了经济资本管理这一比较先进的管理技术。通过该体系,银行可以量化所面临的风险,并计算抵御风险所需的实际资本。因此,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中,也应该具有建立在风险回报率基础之上的奖惩考核制度。在日常业务开展中要有风险检测准备,只有建立在风险抵扣基础上的利润考核才能真正考核业绩。因此,各国有商业银行在现行业绩考核基础上应该适时地引入经济资本这一概念。

所谓银行的经济资本,是指为抵御各项业务的风险所需的资本支持,是各项业务的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之为风险资本。在数量上,经济资本等于风险总额,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从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分配、经济资本配置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经济资本的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经济资本的增长使得银行业务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风险的增长与收益的增长相协调。

根据经济资本管理的目的要求,银行资产业务的增量发展应当受到经济资本分配额的约束,各业务模块经济资本的实际分配量应取决于各自的回报率和资产质量。因此经济资本配置应坚持回报约束、优化配置的原则,以风险和回报率水平为依据配置经济资本。鉴于我国银行业当前仍以占用高额风险资本的贷款业务为主的资产现状,我们要极力扭转观念,除了合理发展一部分可控风险的贷款业务外,应当重点发展不占用经济资本的中间业务、少占经济资本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和表外业务,如全额保证的承兑业务、清收不良资产等。努力降低经济资本占用,重新配置经济资本,调整信贷结构。另外,在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要将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各业务单元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负债业务,增强资金实力,据此发展其他资产,以及突破性发展中间业务,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和更好地经营信贷资产,改善存量贷款结构等办法来努力提高经济资本回报水平,以争取更多的经济资本分配额和取得较好的绩效考核结果。

四、在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各家银行要逐步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彻底取消机关化的行政级别和干部管理制度;建立择优任用、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照市场化原则引进稀缺人才,重视关键岗位和各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解决人员的结构性矛盾。

另外,随着外资银行在各主要中心城市的逐步进驻,金融人才的竞争将日益加剧。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国有商业银行中间层跳槽显现特别突出,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则显得尤为重要。究其根源就是要解决“委托——代理冲突”的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经过改制上市,各方投资者,包括海外的战略投资方均属于出资人,即委托人,他们追求的是长远的发展和投资回报;而商业银行的行长、经理们作为代理人考虑的只是短期目标,其中行长们或许能考虑到五年的目标,中层考虑到三年,那么基层管理者更短,可能只考虑到

6.纪检监察机关内控管理 篇六

摘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能够促进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保证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活动安全稳健运行。对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评价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控评价商业银行架构多数为董事会负责的垂直管理体制,即总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总行下设一级(直属)分行或分设境外分行;一级(直属)分行下设二级分行;二级分行下设支行;支行下设网点的形式进行管理,管理形状呈正三角形分布状态。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前提,是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必须严格执行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相关要求,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检验商业银行内部体系建设是否达标的有效途径。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制度和程序,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价、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控制体系主要同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与交流、监督评价与纠正五个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其中,内部控制环境包括高级管理层责任、组织结构、内部控制政策与机制、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文化等方面水利论文发表/sllwfabiao/的内容;风险识别与评估包括信用、市场、操作等方面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包括授权授信风险控制、岗位分离与权限卡风险控制、信贷资产管理风险控制、资产负债风险控制、财务会计风险控制、运行管理风险控制、国际业务风险控制、中间业务风险控制、洗钱风险控制、信息科技及安全防护风险控制、突发事件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控;信息与交流包括信息质量与管理、信息沟通与交流;监督评价与纠正主要包括检查监督履职、纠正与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和内部控制评价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对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而独立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活动,有助于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有助于外部监管部门和内部高级管理层客观全面了解一个分支机构内部控制状况,从而达到促进其内部控制过程各体系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内部控制评价包括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和限制评价三个部分。过程评价是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内部控制活动、监督与纠正、信息与交流等五大要素的评价。效果评价是对内部控制主要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按照重要性原则确定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效益类指标、资产质量类指标和案件损失类指标。限制评价是对评价内是否发生影响内部控制的重大事件的评价,主要包括违反国家有关金融法规,情节严重,受到人民银行、银监会、审计署等外部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发生一定金融以上的贪污、挪用、贿赂等内部经济案件的;发生涉案一定金额以上的金融诈骗案件等。

三、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外部监管部门或上级管理部门了解被评价机构的经营及内部控制管理情况。商业银行通过内控评价在排风险、找差距、堵塞漏洞的同时,旅游论文发表/lylwfabiao/更多地是可以帮助被评价机构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从而完善内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长效内控管理机制,按照内控管理的五大要素,培育良好的内控文化,建立完善高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实施健全有效的控制活动,构建科学、完善的内控体系。

7.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创新探讨 篇七

一、重视中小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从中小企业的总量水平以及所形成的市场势力来看, 足以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与产权结构开放的大型企业相比, 大部分以家族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产权相对封闭, 由此导致了中小企业开放性较弱, 外部监督效用有限。另外,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面临外资企业、国企等对手的竞争压力和融资渠道狭窄等财务压力, 中小企业存在着为实现盈利最大化而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与风险。因此重新审视和设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控,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对策, 是提高中小企业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必然选择。通过创新完善中小企业内控, 一方面, 可以科学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同时满足企业面临市场竞争调整内控目标导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 在新的形势下, 实现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中小企业这个企业群体加速向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内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 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知识, 内部控制观念薄弱

中小企业因为具备规模小, 产权形式封闭等性质, 所以过于强调决策效率, 这就造成了企业相比财务管理更重视个人能力, 财务管理所产生的盈利微不足道, 缺乏成本控制观念和优化企业结构、资源配置的思想。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往往更加注重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情况, 对财务管理也只关心资金流的通畅与避税等盈利性问题, 忽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观念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整个运转情况的了解和把握, 阻碍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缺乏执行力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方面存在漏洞, 内部控制环节过多与缺乏控制并存, 造成效率低, 财务风险高。同时, 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有的中小企业甚至未设置单独的会计部门, 或者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业务交叉过多, 没有遵循不相容的岗位职责相互分离的原则, 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 缺乏相互牵制。另外, 对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情况、纠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方面流于形式。

(三) 会计人员工作不规范, 会计信息失真

因为中小企业往往限制劳动力成本, 工资待遇比较低, 所以雇佣的会计人员较少, 也吸引不到优秀的会计人才。部分中小企业中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或专业知识较低, 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不够, 业务不熟悉, 在账务处理上缺乏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 以致会计工作混乱。由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 造成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作用均未充分发挥。另外还有不少企业的会计仅按经营者意图反映企业经营活动, 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优化创新对策

(一) 科学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的内部控制, 从组织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实则在于优化企业组织资源的结构与运转。实现中小企业组织资源的优化, 需要从内部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企业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展开工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因此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应当从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出发, 避免直接借用其他企业的内控制度, 选择符合中小企业各自情况的内控, 同时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科学逐步推进, 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完善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必须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 明确权责, 以完善企业管理机构。内控制度的建立要以服务企业经营为目标, 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化创新, 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应当从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明确财务处理程序、落实到位授权审批制度等方面进行加强内控。另外, 中小企业还可以实施全面预算控制, 可以规避管理随意性, 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三) 集体树立内部控制观念, 加强内控监督

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必须做到从管理者到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在树立内控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综合素质, 并建立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员工的机制, 以制度管人。在相互牵制, 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下, 实现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确保权、责、利之间的平衡。

四、结论

综上所述, 优化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应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内控问题的现实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中小企业只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管理与建设, 才能引领中小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中小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提出了优化创新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解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27) .

[2]王学燕, 吴善玉.对现行中小企业会计的规范化与内控制度相结合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08 (10) .

8.浅析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 篇八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当前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企业后期运行、生产等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做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在推动企业管理结构优化升级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当前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管理方法不明确、管理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对企业后期运行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一、企业存在的内控管理问题与财务风险

从企业管理管理现状来看,其在内控与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内控管理缺乏动力

内控管理缺乏动力是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就内控管理定义来看,其需要对企业自身行为进行控制,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其一般行为。但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内控管理缺乏动力的现象时刻存在,导致企业在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不重视、不积极的现象。同时,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策略中所产生的成本要由相应单位承担,而部分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的动力。

2.财务风险频繁发生

从当前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现状来看,其风险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筹资造成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未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也没有对风险现象进行预测,且在筹资组合控制中,也 采取了不科学的组合形式,导致财务风险产生;(2)盲目投资导致财务风险产生。部分企业为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盲目投资现象,希望通过投资为企业或等更多利润。但在投资之前,缺乏对市场的掌握,导致偷嘴风险发生。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加强对环境的控制

考虑到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重要影响,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控制,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处理当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加强对环境控制的过程中,(1)要加强对企业管理环境的认识,指派相关专业人员深入到企业内部,收集企业基层员工对相关制度的看法,判断相关管理条例的应用价值,并判断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2)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充分掌握企业当前管理环境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处理措施,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判断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要素,包括条例执行风险、控制效果风险等,再分别根据风险形式制定控制措施。同时,也可以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突破,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定期宣传等常见方式,逐步在工作人员心中树立起“内控讲程序,控制讲方法”的良好氛围;(3)在财务风险控制中,可以制定年度决策方案与季度决策方案,并且在重大决策中,要实施集体决策,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2.重视风险评估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时刻面临多种风险,为降低风险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需要开展有效的风险评估,在正确认识风险现象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而维护企业效益。

(1)重视会计类风险防范。会计类风险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对会计信息进行核实;若有特殊需要,则可以要求会计详细讲述账单中的具体信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2)资金风险评估。资金风险的内容较多,且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存在多个风险并存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重视对资金风险的评估。首先,以企业当前运营情况为核心,从资金安全、融资等方面入手,结合以往资金风险管理内容,调查易出现风险现象的资金项目,判断其是否出现风险;其次,统计出现的风险现象,根据企业管理要求,优先处理其中的风险项目;最后,开展结果评定,根据相关处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制作成表格,为后期相关风险项目处理提供理论支撑。

3.重视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控制财务风险、强化内控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各单位间的信息交流,使各部门之间都能有效控制風险现象。例如,在发现资金动态表在显示余额出现异常时,首先需要通知管理人员,再通知会计单位,最后联系相关项目部门,在综合多方的信息后,判断出现余额异常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也要重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完善数据分析流程,实现信息的纵向传播。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网络平台的优势,以各个项目小组为核心,要求各个小组以匿名的方式定期反应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风险问题,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尽早发现风险现象,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行的影响。

三、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问题,对管理人员而言,在开展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在充分认识到其中风险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处理方法,通过风险控制,降低不良因素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企业活力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牟儒鹏.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会计师(内控与审计),2014(08):41-42.

[2]魏霞.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济视角(工商管理),2011(10):36-37.

[3]李雪鹏.初探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外资(财会研究),2013(03):145-146.

上一篇:小学数学基础课程改革下一篇:三年级奥数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