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光学课件

2024-11-18

初三物理光学课件(9篇)

1.初三物理光学课件 篇一

导语:20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短暂的100年中,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三物理上册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三物理上册课件

一、选择题

1.(13北京)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2.(13温州)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B

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3.(13乐山)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4.(13黄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

5.(13成都)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6.(13杭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7.(13浙江)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8.(13临沂)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9.(12齐齐哈尔)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

A、给冷水加热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10.(12三明)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11.(12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12.(12盘锦)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

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

13.(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14.(12漳州)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力搓手时,手会发热B、用液化气烧水做饭

C、夏天在太阳曝晒下,水泥路面发烫 D、冬天把手插在口袋里会感到暖和

15.(12眉山)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16.(12福州)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

17.(12本溪)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

C、石头被太阳晒热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18.(11清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19.(11宜昌)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20.(11成都)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下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呀,所以 冰山也有内能

C、丁丁:呵呵,冰天雪地的,空气中肯定没有水蒸气了

D、豆豆:冰也能升华呀,这里的空气中肯定有水蒸气

21.(11内江)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2.(11玉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B、物体的温度高,内能一定大

C、蒸发在只液体的表而发生

D、分子的内能包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23.(11泰州)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24.(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25.(11阜新)(多选)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 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用热水泡脚,脚会感觉暖和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26.(11河池)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C、用热水袋取暖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27.(11牡丹江)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变热

B、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来取暖

C、远古时代,人们采用钻木的方式来取火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温度升高

28.(11郴州)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

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

C、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

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29.(11雅安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通过搓手,手变暖和 B、用炉火烧水

C、阳光照在柏油路上,路面变烫 D、用热水泡脚,脚感到暖和

30.(11宁德质检)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多年的冰川融化了

C、用热水袋取暖 D、冬天晒太阳会觉得暖和

31.(11深圳)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牛,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32.(11锦州)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会发热

33.(11泰安)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热,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34.(11淄博)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前者就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大手的内能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

35.(11南宁)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前,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塞的内能

36.(10广安)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oC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7.(10莆田)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8.(10潍坊)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39.(10河池)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40.(10百色)下列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运动越快的物体内能越大

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41.(10宜宾)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着重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

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42.(10内江)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水的温度为0℃时,水的内能为0

2.初三物理说课课件:透镜 篇二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会聚作用和凹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观察凸和凹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对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凸的焦点、焦距.对凹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的虚焦点,可略讲.教法建议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教学设计示例

难点分析

1.凸和凹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对光会起聚作用.如上图(乙)

凹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以用上述方法,参照下图(甲),和图(乙)来进行分析.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3.初三物理光学课件 篇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第6页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 反应

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 CO2↑ 仪器 装置 P36 图2-8(如14的A)或P136.图2-9(14的B或C)(如14的B或C)P43.图2-15(如14的B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 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 是CO2。收集 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 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 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

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 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 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

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 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 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 体积的4%—74.2%点燃 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瓶口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MnO2 点燃

点燃

第7页

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3、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 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③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

成白色固体P2O5)④3Fe + 2O2 ==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 冰”。

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检验CO2)氧化性:CO2 + C == 2CO 一氧 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作燃料

2、冶炼金 属

②还原性:

3CO + Fe2O3 == 2Fe + 3CO2(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

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

2、含Cu2+ 溶液、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

高温

点燃

第8页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绿色: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①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 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第9页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 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4.物理光学实验小结 篇四

这学期我们一共做了六个光学实验,分别为:“应用阿贝折射仪测量固、液体折射率”、“小型摄谱仪调整及最佳摄谱位置的确定”、“应用焦距仪测定焦距与顶焦距”、“单色仪的调节与定标”、“利用双棱镜干涉法测He-Ne激光波长”、“偏振光的产生、检验及强度测定”。学了很多原理同时也学会了很多仪器的操作。

做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实验原理,这是我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还记得在做第一次的光学实验时,由于对仪器的使用没有好好的掌握,开始做的时候手忙脚乱的,不知道到底出现什么现象才能正确的测出物质的折射率(当然,现在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了),后来的几次试验由于对原理很理解,所以做的也很连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第二,做实验一定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有很多个实验都要一样的动作做好几组数据,有时候实验会做到很晚或者自己是最后一个,一定不要着急,要平静的做好它。第三,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学习实验的操作,使自己更好地做实验。

我对我们做实验的方案挺满意的,做前老师讲解原理、示范实验操作挺好的。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写实验报告的方式也挺好,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自主地学习,全面深入地了解实验内容。

5.物理光学演示实验总结 篇五

这次的物理光学演示实验,既锻炼了我们的学科理论性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让我们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充满了实用性和乐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将学到的实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力,提高了将实验理论和实际的实验过程相结合的能力,对以后的实验操作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物理光学实验内容广博,缤纷多彩,而我们今天做的几个演示实验只为我们解开了大幕的一角。我相信,在物理光学中,有更多的有用的知识等待着我们的探索,并且会使我们的路走的更远更长。

总之,我在基础光学实验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把它们用上的。最后,再一次对给予我们细致认真讲解和启发性指导的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

6.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感想 篇六

1、大学物理光学实验要求操作要细致,要根据准确详细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实现,不可跳跃或者省略一些步骤。另外,在做实验之前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上学的相关知识,还得需要查阅一些资料后弄明白实验中涉及的实验设备如何使用等内容,比如干涉仪、椭偏仪。

2、虽然没有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没有亲身去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但仿真实验更加准确与细致,还是带给我一些别样的体会与感受。仿真实验软件将实验设备放到电脑上,突出设备可操作部分,明确实验需要操作的关键位置,避免了在实验室中亲手操作不知从哪入手的情况的发生。

3、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伟大的科学研究成果是需要不断探索与反复验证的。科学巨人们凭借自己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坚持不懈为我们人类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另外,每种科学新发现都不会独立存在,都是或多或少与已发现的科学成果有相关性,或者与其他科学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7.光学实例与高中物理教学 篇七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光学问题出发,研究和探讨学生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光学实例理解和掌握物理光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光学;物理教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64

一、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致在15-17岁,他们精力无限,个性张扬,但是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思考问题还不够全面,对于自己的行?椴荒芄缓芎玫脑际?,对于学习不能够全面投入,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就思维方式来说,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一特点,注重运用学生形象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在物理学教学中,物理实验的观察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能够运用于物理实验的生活实例,又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大量引用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将灌输与兴趣激发结合起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活实例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原则

物理学是科学科目,在教学实践中,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举何种实例,必须要符合科学,同时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所讲述的内容或者举到的实例。同时,教师在传授时无论是理论介绍还是实例说明,这种教授的方式方法必须科学,也就是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也是能够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具体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严谨、细致的科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符合科学标准的结论。

(二)真实原则

科学性原则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必须坚守真实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实例,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科学必须是严谨的,这就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活跃气氛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幻想一些“完美的”科学“实例”,而是要采用一些真实的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因为“真实”是“科学”的第一要素,在不真实的素材中获得的科学结论是不可靠的,同时,只有采用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实例才能真正促进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才能使学生观察生活实例的时候找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有序原则

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讲解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物理学教学中,更是要让学生在科学的安排下进行,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没有层次,没有台阶。有序的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安排,更有助于学生认识所学的内容、知识。在光学知识的讲解中,学生不仅要熟悉多彩的光学实验,更加要有序安排学习过程,掌握科学、有序的学习方法。

(四)完整原则

知识的学习必须全面,在物理学教学中,学生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运用光学实例进行物理教学时,要避免出现碎片化认知,合理安排、科学实施,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认识所见到的光学现象,从现象看本质,从某一现象来思考和复习所有有关的物理知识,确保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三、将光学实例运用于物理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效率提高

心理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属于简单唯物主义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例如照相机成像的原理,闪电现象的形成,潜望镜的特点及其功能实现原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可以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很大的刺激。教师在上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发挥,让学生自己解释所看到的现象,或者讨论现象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举出一些与所讲知识有关的光学实例并作出理论解释,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思考和更加清晰的掌握光学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条目化、抽象化的物理理论知识与生活趣事儿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提高对于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下面举一些光学实例运用与物理教学的具体事例。

(一)光波的长短变化与吸收现象

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到交通灯,知道交通灯在雨雾天气也能看的较为清楚,这又是怎么实现的呢?在物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到了红光的光波最长,这一特点导致红光最容易发生衍射,因此,哪怕是在雨雾天气,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够很好的看清交通红灯,学生就能够理解交通灯正是利用了红光的光程远,不容易被散射的道理,有效防止了交通参与者因看不清交通指示灯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

(二)光的折射现象

不仅夏日雨后会出现彩虹,其实出现彩虹的还有洒水车的后面,学生都注意到了彩虹的出现与空气中的水雾有关,其实彩虹之所以是平滑的曲线,与我们的眼睛视力范围有关,那么由里到外或者由外到里的不同颜色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其实这就是折射造成的,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但是当这些光发生折射的时候,由于光的波长不同所以他们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折射后的光发生色散现象,因此太阳光便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锭紫的不同颜色。

另外,光的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光谱效应等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很有趣的实例,这些实例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光学知识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留意,处处都是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是每一个物理老师不可错过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8.高二物理校本教程光学电学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光现象和原理;

2、知道光现象在实际生中的应用;

3、了解前沿科学光现象:激光、飞秒激光、超人视力。

二、教学重点:

天空颜色与大气污染的关系,阳光对生活的重要性,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与讨论

1、天空颜色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2、飞秒激光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3、科学家像超人一样穿透云层观察宇宙的“超人般的视力”

4、为什么门镜又叫警眼?

5、生活中哪些地方离不开阳光?

6、神奇的激光,有哪些神奇之处?

7、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二)点评总结

天空颜色与大气污染

为什么在洁净的空气中太阳呈现出黄色,同时天空呈现出蓝色呢?在地球表面的人是透过经空气散射的太阳光来看天空的。在洁净的、未受污染的大气中,大部分的散射是空气中的分子(主要是氧和氮分子)引起的,这些分子的大小比可见光的波长要小得多。瑞利理论指出,散射光强和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i∝1/λ4),在这种情况下,散射主要影响波长较短的光。因为蓝色位于光谱的后面,所以天空本身呈现出蓝色。太阳光直接穿透空气,在散射过程中它失去许多蓝色,所以太阳本身呈现出灿烂的黄色。

根据瑞利的理论,当光波波长减少时,散射的程度急剧加强。所以光波波长最短的紫色光应该散射最强,靛青、蓝色和绿色的光散射要少得多。那么为什么我们看见的是蓝天,而不是紫色和靛色的天空呢?原来当散射光穿过空气时,吸收使它丧失了许多能量,波长很短的紫光和靛光虽然在穿过空气时,散射很强烈,但同时它们也被空气强烈地吸收,阳光到达地面时,所剩的紫色和靛色的散射并不多。我们所目睹的天空颜色是光谱中蓝色附近颜色的混合色,它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蔚蓝天空的颜色。

除了散射外,太阳光还被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和水蒸气所吸收。因为空气层散射和吸收的共同作用,最终到达地面的太阳光消耗了许多能量。正因为早晨和傍晚,太阳光经过空气的路程长,能量损失过多,所以我们可以 欣赏壮丽日出和美丽的日落景色。而在白天,阳光在大气中经过的路程短,它的能量损失少,这时用肉眼直视太阳会使人头晕目眩,是很危险的。

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它在瞬间发出的巨大功率比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大。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一飞秒就是10的负15次方秒,也就是1/1000万亿秒,它比利用电子学方法所获得的最短脉冲要短几千倍,是人类目前在实验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短脉冲。这是飞秒激光的第一个特点。飞秒激光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非常高的瞬时功率,可达到百万亿瓦,比目前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要多出百倍。飞秒激光的第三个特点是,它能聚焦到比头发的直径还要小的空间区域,使电磁场的强度比原子核对其周围电子的作用力还要高数倍。

飞秒激光有什么用途呢?飞秒激光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控制反应、光通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由于飞秒激光具有快速和高分辨率特性,它在病变早期诊断、医学成象和生物活体检测、外科医疗及超小型卫星的制造上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激光受控核聚变的快速点火。从而为人类实现新一代能源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像超人一样发出光

光能穿透那些更复杂的、原子排列不像未加工红宝石那样整齐和那样规则的物体吗?答案似乎是可以的,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主要是找到一种方法,通过干扰大气以便对天空进行观测,尽管物理学家预计还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的结果。将来,科学家们会具有能够穿透云层观察宇宙的“超人般的视力”。

用激光武装的科学家:

激光是由“纪律很好的”光子组成的,它是科学家喜欢使用的“武器”之一,科学家用激光探测原子和物体的状态。穿透物体的“目光”在科幻电影中,对于著名的英雄“超人”(上图)来说,一堵墙在他的眼中完全是透明的。这就像对放射科医生来说,人体也是透明的一样。左上图是医生用x射线进行体内检查。目前有些科学家想利用一种特殊的激光效法超人(左图),使光束能够穿透一个不透明的固体又不使固体受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使固体变得“透明”。

生活离不开阳光

太阳既给人类送来了温暖,又给人类提供着粮食。只有在阳光照耀下,植物才能生长、开花、结果,所以,各种食物实际上就是太阳能的贮藏库。平时人们吃饭、吃菜、吃水果,就等于在吃太阳能。你看,阳光与人类的关系多么密切啊,离开阳光人类就无法生存。

太阳灶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它是依靠透镜或反光镜的帮助,把阳光聚集在一起的。北方常见的冷床和温室,里面温暖如春,也是玻璃的功劳。

现在利用太阳能的建筑物,不断地涌现出来,既美观又实用。这样的太阳房,只要有良好的隔热材料,设计合理,就能收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新近国外又研制成一种新型玻璃瓦片,它的主要原料是硅。这种瓦片本身就是太阳能储存装置,它不仅在阳光下能产生电流,即使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能产生电流,可以供室内照明使用。

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古人很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提出过一些猜测。有人认为是眼睛发出光线,这些光线碰上物体,人才看见那些物体。还有人认为眼睛发出触须那样的东西,通过触摸而看到物体。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但它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公元11世纪,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塞本纠正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光线是从火焰或太阳发出,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而看到物体。

现在我们知道,人眼就好像一架照相机。当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或不发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通过眼睛的折光部分在眼的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的像,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就看到了物体。

第二篇:生活中的物理(电学篇1-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与电学有关的知识;

2、知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了解前沿科学电学知识:潮汐发电、频谱仪的工作原理。

4、了解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电磁辐射

二、教学重点:

掌握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与讨论

1、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如何正确使用电冰箱

3、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有什么区别?

4、潮汐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5、频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6、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有哪些,如何防止?

7、电磁炉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二)点评总结

征服雷电的避雷针

富兰克林就发明了避雷针。其办法是:在建筑物的最高处立上一根2米至3米高的金属杆,用金属线使它和地面相连接,等到雷雨天气,雷电驯服地沿着金属线流向地下,建筑物就不会遭雷电了。原理是:金属杆在带电的云层中发生静电感应,感应电荷集中在尖端,使空气电离成为导体,把云层中电荷泄放到大地。

为什么电冰箱停机后不能立即开机

压缩式电冰箱是电机压缩式电冰箱的简称,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构成部分:箱体、制冷系统与控制系统。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冷系统。现在就来看看制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利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使之气液循环,不断地吸热和放热,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电冰箱在运行过程中,其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吸气侧移为低压侧,其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压缩机的排压侧移为高压侧,压强高达117007帕左右,两侧的压强差很大(压力差也是很大),停机后两侧系统仍然保持这个压力差,如果立即起动,压缩机活塞压力加大,电机的压动力矩不能克服这样的压力差,使电机不能起动,处于堵转状态,这就使得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加快,磁通量的变化率加大了,从而导致电机绕组的电流剧增,温度升高,如果时间长,很有可能烧毁电机。因此要求停机后过4~5分钟再起动。

数字电视离百姓越来越近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时代的发展,作为数字时代显示终端的数字电视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数字电视同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从节目制作、节目传送、节目接收的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电视,人们不但能收看到画质清晰的电视节目,还可以通过网络机顶盒实现微机联网、视频电视、收发电子邮件、家庭购物、学习娱乐等许多功能。有鉴于此,数字电视市场已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一份国际数字电视预测资料显示,到今年年底其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是继半导体芯片市场之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为充分赢得市场份额,美日韩等多家公司纷纷推出自己开发的数字电视。与此同时,国内彩电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斥巨资研制数字电视。近期tcl集团推出的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数字高清晰显示 电视dtv2000和dtv2912备受国人的关注。

利用海水的潮汐发电

由于引潮力的作用,使海水不断地涨潮、落潮。涨潮时,大量海水汹涌而来,具有很大的动能;同时,水位逐渐升高,动能转化为势能。落潮时,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陆续下降,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海水在运动中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潮汐能。

频谱仪的工作原理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种类的频谱治疗仪产品,大多数是采用远红外波谱作用于人体皮下深层组织,达活化组织细胞,增强细胞代谢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们从共振的现象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现代电子仪器来模仿健康的组织细胞的固有频率,并使其作用在不正常的组织细胞上,通过外界的频率诱导,使其逐步向正常频率靠近?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改进,利用频谱治疗疾病的曙光渐渐明亮起来了。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可以利用频谱治疗很多疾病了。

频谱治疗的机理到目前为止还是处在不断探索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频谱治疗必将在人类战胜疾病方面占有一定的地位。

新的污染-电磁辐射

在电气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电磁波充满人类生活的间。无线电广播、电视、无线电通讯、卫星通讯;无线电导航;雷达;微波中继站;电子计算机;高频淬火、焊接、熔炬;塑料热合、微波加热与干燥;短波与微波治疗;高压、超高压输电网、变电站等的广泛应用,对于促进社会时步与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做出屯巨大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电磁污染日趋严重,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严重负面效应,而且阻碍与影响了正当发射功能设施的应用与发展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使用

一、什么是电磁炉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的无火煮食厨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炉具)。

二、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电磁炉不适用的锅

9.大学物理-波动光学自测题 篇九

一、填空题

1.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微小的位移,若入射光的波长λ

=

5.893×10-7

m,当动臂反射镜移动时,干涉条纹移动了2048条,反射镜移动的距离

d

=

m。

2.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光源S1

和S2,发出波长为

λ的光,A

是它们联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1与A之间插入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玻璃片,则两光源发出的光在A点的相差=,若已知λ

=

6.328×10-7m,n

=

1.50,A

点恰为第四级明纹的中心,则e

=

m。

3.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了距离

d的过程中,若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

N

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λ

=________________。

4.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波阵面上各面积元所发出的子波在观察点

P的决定了P点的合振动及光强。

5.测量未知单缝宽度

a的一种方法是:用已知波长λ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在距单缝的距离为

D

处测出衍射花样的中央亮纹宽度

l(实验上应保证D

≈103

a,或D

为几米),则由单缝衍射的原理可标出

a

λ,D,l的关系为:a

=

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_

个半波带,若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第三级7暗纹处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纹。

7.一束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

P

上,以入射光线为轴转动

P,观察通过

P的光强的变化过程。若入射光是_____________光,则将看到光强不变;若入射光是_______________,则将看到明暗交替变化,有时出现全暗;若入射光是__________________,则将看到明暗交替变化,但不出现全暗。

8.布儒斯特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式中______为布儒斯特角;_______为折射媒质对入射媒质的相对折射率。

9.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单缝上,观察夫朗和费衍射,若屏上

P

点处为第二级暗纹,则单缝处波阵面相应地可划分为

个半波带。若将缝宽缩小一半,P点将是第级

纹。

10.用波长

λ

=

6.328×10-7

m的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单缝上,缝后用焦距

=

0.40

m的凸透镜将衍射光会聚于焦平面上,测得中央明纹的宽度为3.4×10-3m,则单缝宽

=

m。

11.将波长

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投射到一狭缝上,若对应于衍射图样第一级暗纹位置的衍射角的绝对值为,则缝的宽度等于。

n3

n1

n2

12.一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表面上(空气折射率为1),当折射角为时,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则此玻璃板的折射率等于。

13.用波长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2的劈尖薄膜(如图),图中折射率的关系是n1<

n2

n3,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从劈尖顶开始向右数第5条暗纹中心所对应的厚度e

=。

14.应用布儒斯特定律可以测介质的折射率.今测得此介质的起偏振角

i0

=56.0°,这种物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_。

15.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

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顼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缺陷是____________形(指凸或凹),其相应的高度是________λ。

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双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干涉条纹的间距_____________,明纹的亮度______________。(均填变化情况)

17.在折射率n3

=

1.60的玻璃片表面镀一层折射率n2

=

1.38的MgF2

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λ

=

5000

Å的光,从折射率n1

=

1.00的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片上的反射尽可能地减少,MgF2薄膜的厚度d就是_______________。

18.如图透射光栅(N

=

4),以单色光正入射时,在观察屏上可看到衍射条纹。现若将图中的1、3缝挡住,使其不透光,则衍射条纹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的牛顿环,若空气膜的最大厚度为3λ(λ为入射光的波长),当观察空气膜的反射光的等厚条纹时,问可看到______个暗环?与半径最小的暗环所相应的空气膜的厚度为_______,与半径最小的明环所相应的空气膜的厚度为_______。

20.如图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

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

N

条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

L

变为

L/2,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数目为__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

21.用波长为

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中所示的装置,观察空气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试在装置图下方的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干涉条纹,只画暗条纹,表示出它们的形状、条数和疏密。

22.将波长

l的平行单色光垂直投射到一狭缝上,若对应于衍射图样第二级暗纹位置的衍射角的绝对值为

q,则缝的宽度等于。

f

F

P

C

L

a

l

A

B

23.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的费衍射装置示意图中,用波长为

l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若

P

点是衍射条纹中的中央明纹旁第二个明条纹的中心,则由单缝边缘的A、B

两点分别到达

P

点的衍射光线光程差是。

二、计算题

1.用波长

λ

=

5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好接触成为劈棱)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劈尖角

θ

=

2×10-4

rad。如果劈尖内充满折射率为

n

=

1.40的液体。求从劈棱数起第五个明条纹在充入液体前后移动的距离。

2.在单缝的夫朗和费衍射实验中,垂直入射的光有两种波长λ1

=

4.00×10-7

m,λ2

=

7.60×10-7

m,已知单缝宽度

=

1.0×10-4

m,透镜焦距,求:

(1)两种光第一级衍射明纹中心之间的角距离及线距离;

(2)若用光栅常数(+b)=1.0×10-5

m的光栅替换单缝,其它条件同前,求两种光第一级主极大之间的距离及角距离。

3.利用牛顿环的条纹可以测定平凹透镜的凹球面的曲率半径,方法是将已知半径的平凸透镜的凸球面放置在待测的凹球面上,在两球面间形成空气薄层,如图所示,用波长为

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试证明若中心O点处刚好接触,则求第k

个暗环的半径rk与凹球面半径

R2,凸球面半径R1

(R1

R2)

及入射光波长

λ的关系。

4.用白光垂直照射置于空气中的厚度为0.5的玻璃片,玻璃片的折射率为1.50。在可见光范围内(400

nm

760

nm)哪些波长的反射光有最大限度的增强?

5.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假定两列光波在屏上

P

点的光场随时间

t

而变化的表示式各为:表示这两列光波的相位差,试证P点处的合振幅为。式中λ是光波长,是的最大值。

6.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λ

=

5416

Å的平面光波正入射到薄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

=

2.00

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

12.0

mm。

(1)

求两缝间的距离。

(2)

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距离?

(3)

如果使光波斜入射到钢片上,条纹间距将如何变化?

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λ

=

5500

Å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间距

a

=

2×10-4

m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D

=2m.求:

(1)

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的间距;

(2)

用一厚度为e=

6.6×10-6m、折射率为

n

=

1.58的玻璃片复盖一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

8.图示一牛顿环装置,设平凸透镜中心恰好和平玻璃接触,透镜凸表面的曲率半径是

R=

400

cm.用某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测得第5

个明环的半径是0.30

cm.。

(1)

求入射光的波长;

(2)

设图中

OA

=

1.00

cm,求在半径为

OA的范围内可观察到的明环数目。

9.用波长为

5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由两块光学平玻璃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在观察反射光的干涉现象中,距劈尖棱边l

=

1.56

cm的A

处是从棱边算起的第四条暗条纹中心。

(1)求此空气劈尖的劈尖角θ;

(2)改用

6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此劈尖上仍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A

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3)在第(2)问的情形从棱边到A处的范围内共有几条明纹?几条暗纹?

10.折射率为1.60的两块标准平面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劈尖(劈尖角θ很小)。用波长

λ

=

600

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假如在劈尖内充满

n

=

1.40的液体时的相邻明纹间距比劈尖内是空气时的间距缩小

Dl

=

0.5

mm,那么劈尖角

θ

应是多少?

11.曲率半径为

R的平凸透镜和平板玻璃之间形成空气薄层,如图所示.波长为

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设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在中心

点恰好接触.求:

(1)从中心向外数第k

个明环所对应的空气薄膜的厚度

ek。

(2)第k

个明环的半径

rk(用

R,波长

λ

和正整数

k

表示,R

远大于上一问的ek)。

12.用波长为

λ

=

600

nm的光垂直照射由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的空气劈尖薄膜,劈尖角θ

=

2×10-4

rad.改变劈尖角,相邻两明条纹间距缩小了Dl

=

1.0

mm,求劈尖角的改变量Dθ。

13.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由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的空气劈尖,已知劈尖角为

θ.如果劈尖角变为

θ',从劈棱数起的第四条明条纹位移值

Dx

是多少?

14.用氦氖激光器发射的单色光(波长为

λ

=

6328

Å)垂直照射到单缝上,所得夫琅和费衍射图样中第一级暗条纹的衍射角为

5°,求缝宽度。

15.用波长为5893

Å的钠黄光垂直入射在每毫米有500

条缝的光栅上,求第一级主极大的衍射角。

16.一束具有两种波长

λ1

λ2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一衍射光栅上,测得波长

λ1的第三级主极大衍射角和λ2的第四级主极大衍射角均为30°.已知

λ1

=5600

Å,试问:

(1)光栅常数a

b

=

?

(2)波长

λ2

=?

17.在单色光垂直入射的双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双缝中心间距为d,每条缝的宽度为a,已知

d/a

=

4。试计算衍射图样中对应于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区域内干涉明条纹的数目。

18.一块每毫米有1200条缝的衍射光栅,总宽度为100

mm。求此光栅在波长

λ

=

600

nm的第2

级谱线附近可以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λ。

19.(1)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垂直入射的光有两种波长,λ1

=

4000

Å,λ2

=

7600Å。已知单缝宽度a

=

1.0×10-2

cm,透镜焦距f

=

cm。求两种光第一级衍射明纹中心之间的距离。(2)若用光栅常数d

=

1.0×10-3

cm的光栅替换单缝,其他条件和上一问相同,求两种光第一级主级大之间的距离。

20.波长

λ

=

6000

Å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光栅上,测得第二级主极大的衍射角为

30°,且第三级是缺级。

(1)光栅常数(a

+

b)等于多少?

(2)透光缝可能的最小宽度

a

等于多少?

(3)在选定了上述(a

+

b)和

a

之后,求在衍射角

-π/2

φ

π/2范围内可能观察到的全部主极大的级次。

21.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垂直入射光波长为

546.1

nm,缝宽为

0.10

mm,缝到屏的距离为0.50

m,求:(1)

中央明纹的宽度;

(2)

中央明纹中心到第三级暗纹中心的距离。

22.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200

条缝,每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在光栅后放一焦距f

=

m的凸透镜,现以λ

=

600

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1)透光缝

a的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宽度为多少?(2)

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答案:

一、填空题

a

λ

j

l

D

1.6.03×10-4

2.2p(n

1)

e/l,5.06×10-6

3.2d/N

4.干涉或相干叠加

5.2l

d/l

参考解:

sinj

=

λ/a

和几何图,有

sinj

=

l/(2D)

∴l/(2D)

=

λ/a

a

=

2l

d/l

6.6;第一级明

7.自然光或(和)圆偏振光;线偏振光(完全偏振光);部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8.tani0

=

n21(或tani0

=

n2/n1),i0,n21(或n2/n1)

9.4,1,暗

10.1.49×10-4

11.12.

13.14.1.48

15.凹,l/2

16.不变,减弱

17.906

Å

18.主极大(亮纹)的光强减小(因N减小);主极大变密(因缝间距变大),缺级的级次变得更高(因

d/a

变大)。

19.7个暗环;3l;(11/4)l

20.2N/5;2N/L

21.答案如图

22.5l

/(2sin

q)

23.2.5

l

二、计算题

1.1.61

mm

解:设第五个明纹处膜厚为e,则有2ne

+

0.5λ

=

设该处至劈棱的距离为L,则有近似关系e

=

Lθ,由上两式得

2nLθ

=

9λ/2,L

=

9λ/4nθ

充入液体前第五个明纹位置

L1

=

9λ/4θ

充入液体后第五个明纹位置

L2

=

9λ/4nθ

充入液体前后第五个明纹移动的距离

DL

=

L2

L1

=

9λ(1

1/n)/4θ

=

1.61

mm

e2

e1

2.5.4×

10-3

rad;2.7×10-3

m

3.rk2

=

R1

R2

k

λ/(R2

R1)

(k

=

1,2,3…)

解:如图所示,第k

个暗环处空气薄膜的厚度

△e为

△e

=

e1

e2

由几何关系可得近似关系

e1

=

rk2/(2R1),e2

=

rk2/(2R2)

第k

个暗环的条件为

2△e

=

∴rk2

=

R1

R2

k

λ/(R2

R1)

4.600

nm;428.6

nm

解:加强,2ne

+

0.5λ

=

kλ,λ

=

3000/(2k

1)

Å

k

=

1,λ1

=

3000

nm;

k

=

2,λ2

=

1000

nm;

k

=

3,λ3

=

600

nm;

k

=

4,λ4

=

428.6

nm;

k

=

5,λ5

=

333.3nm。

在可见光范围内,干涉加强的光的波长是

λ

=

600

nm

λ

=

428.6

nm。

5.证:

由于

位相差

=

2π光程差/波长

所以

j

=

2π(dsinθ)/

λ

P点处合成的波振动

E

=

E1

+

E2

=

2E0cos(j/2)

sin(ωt

+

j/2)

=

EP

sin(ωt

+

j/2)

所以合成振幅

EP

=

2E0cos(j/2)

=

式中λ是光波长,是的最大值。

6.解:

(1)

Δx

=

2kDλ/d,∴

d

=

2kDλ/Δx,此处

k

=

d

=

10Dλ/Δx

=

0.910

mm

(2)

共经过20个条纹间距,即经过的距离

L

=

20Dλ/d

=

mm

(3)

不变

7.解:

(1)

Dx

=

20Dλ/a

=

0.11m

(2)

覆盖云玻璃后,零级明纹应满足

(n

1)e

r1

=

r2

设不盖玻璃片时,此点为第k

级明纹,则应有

r2

r1

=

所以(n

1)e

=

k

=

(n

1)e/λ

=

6.96

≈7

零级明纹移到原第7

级明纹处。

8.解:

(1)

明环半径

cm

(2)

对于r

=

1.00

cm,=

50.5

故在OA

范围内可观察到的明环数目为50个。

9.解:

(1)

棱边处是第一条暗纹中心,在膜厚度为

处是第二条暗纹中心,依此可知第四条暗纹中心处,即

A

处膜厚度。

rad

(2)

由上问可知

A

处膜厚为

nm

=

750

nm

对于λ'=

600

nm的光,连同附加光程差,在A

处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它与波长λ'之比为

所以

A

处是明纹

(3)

棱边处仍是暗纹,A

处是第三条明纹,所以共有三条明纹,三条暗纹。

10.解:空气劈尖时,间距

液体劈尖时,间距

D

=

1.7×10-4

rad

11.解:(1)

第k

个明环,(2)

式中

ek

为第k

级明纹所对应的空气膜厚度

∵ ek

很小,eK,∴

可略去,得

(k

=1,2,3…)

12.解:原间距

mm

改变后,mm

改变后,6×10-4

rad

改变量

4.0×10-4

rad

13.解:第四条明条纹满足以下两式:,即,即

第4

级明条纹的位移值为

(也可以直接用条纹间距的公式算,考虑到第四明纹离棱边的距离等于3.5个明纹间距。)

14.解:。

=

7.26×10-3

mm

15.解:

mm,λ

=

5893

Å,第一级衍射主极大:

=

0.295

=

17.1°

16.解:(1)

由光栅衍射明纹公式得

3.36×10-4

cm

(2)

4200

Å

17.解:第1暗纹的衍射角

q,满足

双缝干涉的明纹满足

对于位于中央明纹内的干涉明纹。我们有

。因此

又因为,故

k

4的倍数的明纹缺失,所以在衍射的中央明纹区域内有7条干涉明纹:-3,-2,-1,0,1,2,3

18.解:光栅总缝数

(条)

分辨率,k

是光谱的级次。

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为

nm

19.解:(1)

由单缝衍射明纹公式可知

(取

k

=

1);

由于;

所以

设两第一级明纹之间距为

Dx

cm

(2)

由光栅衍射主极大的公式

且有

所以

cm

20.解:(1)

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得

cm

(2)

若第三级不缺级,则由光栅公式得

由于第三级缺级,对应于最小可能的a,方向应是单缝衍射的第一级暗纹:,两式比较,得:

cm

(3)

(主极大),观察到的全部主极大的级次:0,±1,±2

21.解:(1)

cm;(2)

0.373

cm

22.解:(1)

0.06

m;(2)

共有k

=

0,±1,±2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题库「2018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试题」下一篇:二下数学教案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