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2024-06-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11篇)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一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阵地,传播和弘扬廉政文化精神责无旁贷。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就如何增强高中校园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进行了探讨,并对廉政文化进校园提出了“四原则”“四结合”理论构想,为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憎腐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 廉洁教育 教育主体 校园文化

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而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将直接影响他们如何正确看待权利和金钱,影响到若干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社会廉政风气。因此,加强校园廉政文化教育显得势在必行。结合我校当前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些实践与探索,现就如何推进高中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以探讨

一、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中学生价值观念正在形成时期,对客观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有待进一步形成。我们曾对我校学生作过这样一次调查,“你对社会上有些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腐败现象有何看法?”近50%的人认为“共产党贪污腐败严重”;更有28.8%的人认为 “共产党只为己不为民”。显然,高中学生的这一判断,非常片面,有其价值观不成熟的表现。与此同时,在回答“人最重要的是拥有什么“的问题时,仅有30%的人认为要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及情操”;19%的人认为要拥有“成功的事业”。面对这样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让廉政教育走进校园,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中学生对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普遍表示认同,亦即认同它的价值观念,但当问及一些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又表现不愿意这样做。如“对高中生穿名牌服装、用手机等现象会攀比”。又如,“你是否主动报名参军?”3 O%的人选择主动报名;39%的人“不主动报名”。学生的这些攀比,利己思想将直接影响其人生的正确导向。自古以来我们就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

古训,这是必须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也是可以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学生的廉洁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

二、抓住教育主体,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

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青年学生敬廉崇洁意识,自觉养成廉洁自律、诚信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高中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教育者。尊重主体,把握学生的基本需求,是我们做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出发点。

首先,开展人格教育,常修廉洁之德。理想信念教育是廉洁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自然具有抵御各种诱惑、防止思想蜕化的精神力量。《郭沫若传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46年“皖南事变“中被捕的叶挺,前后关押达5年之久,出狱的当天晚上,郭沫若到红岩村看望叶挺,两人相拥纵声欢笑。叶挺第一句话说: “沫若,记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树廉政之风,“志”当为先,崇高的目标,远大的志向,必定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和动力。

其次,加强自我教育,常怀律己之心。我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学校以巡查、督察、考核为手段;班级以班规、班级值周相约束;学生以《计划决心书》相促进。日常道德规范,在校一日常规,学生都可以做到自律自省;学代会、团代会换届选举、学生社团活动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民主意识,自我教育富有实效。

其三,开展警示教育,常思贪欲之害。我们邀请法制专家来校坐法制报告,用生动的案例宣读法治,此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意识,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在其尚未形成是非观念时,就因为盲目仿效别人的行为而轻易越过了道德的底线,并从此安之若素,最终形成逢事必投机取巧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让青年学生尽早形成廉洁意识,让主体参与廉政建设,走进廉政文化。

三、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教育渠道,增加廉洁教育的吸引力。

学校政教处组织各班级开展了一次辩论班会,辩题是:正方一一戒贪靠自己;反方——戒贪靠别人。学生围绕“贪”大做文章,从贪心到贪财、贪色以至贪污腐化,内容极为丰富;戒贪是为了志存高远,是以淡泊名利为基础的。如何戒贪,一者认为内因是关键,思想不变,心志高洁,贪不会上身;另一者认为戒贪需要监督,需要建立拒腐防变的体制和机制等,正反双方,唇枪舌剑,都以大量的事例和丰富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本场辩论会赢得了满堂喝彩。这样的廉政专题活动十足地将廉政文化融入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廉洁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说明,廉政文化进校园,必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找到合适的契合面,才能够取得实效。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的廉洁教育工作。

(一)、学科渗透

人文学科,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敬廉崇洁”的教育内容。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都可以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中廉政文化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机地渗透廉洁教育的内容。

(二)、阵地建设

黑板报,班团会。设计精巧的主题班会,内容充实的班级黑板报,是廉洁教育的最好阵地。高一年级《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展示自己的人生理想。开学初,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天”的直播节目,就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他们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 ,并为理想而奋斗。

(三)、展会

国旗下的演讲。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是晨会的重要内容,先后有《踏着伟人的足迹》《科学家一一我们成长的榜样》、《警钟长鸣》等晨会主题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读报

这是我们专门设置的一门让学生了解时事、关注时事的必选课。利用这个时间,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五)、实践活动

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我们都组织“五.四爱国主义歌咏比赛”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从而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

四、针对问题,明确工作责任,把握基本原则。

(一)、解决一个困惑。

廉政文化进校园并非一开始就得到大家的理解。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超过10%的人认为“廉洁教育与高中生扯不上关系”。对家长的调查,家长则认为“学生中不可能有腐败行为,因而廉政文化进校园是没有必要的”。教师中,认为对学生没有必要进行廉洁教育的占15%,他们觉得,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前些年提出的“法治进校园”、“交通安全进校园”等诸多的“进校园”活动,都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认可当前社会总体还是廉洁的只占23%,认为社会廉洁风气“一般”的高达50%以上;在调查“你对河北李真、广西成克杰、江西胡长清等腐败大案的看法”时,有30%的人认为他们只是腐败分子的代表,还有更大的腐败者,“前腐后继”,“你对这样的腐败现象感到痛恨吗?” 46%的人表示“很气愤”,另有19%的人认为 “无所谓。”;在调查“廉政文化建设有无必要时",学生的回答,73%的人认为有必要,但14%的人觉得这是大人和官员的事,我们还是以学习为主吧!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必须解决困扰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心中的疑惑,那就是廉洁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敬廉崇洁、立志修身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廉政教育利国利民。

(二)、把握四项原则

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教育必须尊重规律,教育就要讲究原则和方法。

1、正面引导原则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共产党只为己不为民”的认识,其实,更多的是缺乏是非判断标准的学生,看问题过于片面,没有看到党员领导干部中的主流,因此,对青年学生的廉洁教育,必须坚持做正面引导,宣传先进典型,身边的典型吴天祥,青年的榜样徐本禹等都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生动教材。

2、多向整合原则

“敬廉崇洁”教育要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与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活动,使廉洁教育拥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整合教育内容,形成教育系列“扬帆”、“笃行”、“砺志”、“知音”,是我们设计的系列教育活动。“扬帆”系列, “搞好我们生涯设计”;

“笃行”系列,树立“可敬可学”的榜样;“砺志”系列,在反省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知音”系列,培养坚强的品质,拥有健康的心理。

整合教育手段,活跃教育形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廉洁教育跟上时代步伐。

3、潜移默化原则

廉洁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部分,既不能用廉洁教育取代所有的德育工作,也不可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廉洁教育,因而德育教育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是可以运用的。“润物细无声”,是许多德育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我们从环境建设入手,营造廉洁教育的良好氛围,投资数万元,提升校园绿化档次;设置文化碑文,让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道德教育提倡“教化”,“教”是“化”的前提,而 “化”,是“教”的结果,要用有形的 “教”达到“无形的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追求“化”的最高境界。

4、施受相宜原则

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同时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超出了青年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正面与负面相宜,既有贪污腐败的警示性案例,也有执政为民的激励性事迹。

(三)、搞好四个结合

廉政文化进校园以及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廉洁教育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关系,坚持做好四个结合。

1、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校党委坚持组织廉政教育不走过场,通过理论学习、参观座谈等活动,让每位领导干部明廉政之理,知腐败之痛,行廉政之举。学校要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决制止乱收费等违纪现象的发生,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教风。

2、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崇高的师德师风是廉政廉洁之风的基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人格魅力。学校专门制订了《教师师德考核条例》,学校对每一位教师建立师德个人档案,教师的师德表现直接与评先、晋级、职评结合起来,师德优秀者,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有师德问题的教师,以批评、戒勉等形式进行教育。切实用以优良的教风影响学风。

3、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重建学校文化,尤其是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要把廉政文化溶入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各项内容之中,使廉政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深厚内蕴。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推行校务公开,建设阳光校园。

4、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需要全社会给予大力支持,繁荣和规范社会文化市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严厉打击盗版、网吧等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中要渗透廉洁教育的内容,家长要率先垂范,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五、结束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廉洁的种子,使教师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我校初步形成了倡廉、促廉的良好风尚,廉洁、诚信等良好的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并辐射到学生家长。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建立健全规范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体系,让我们的学生铭记礼仪廉耻,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兴旺发达。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二

一、案例

薇薇是一名大三女生, 平日学习认真, 性格较内向, 跟宿舍同学关系较好。在大二学期末放暑假, 薇薇在车站候车, 坐在边上的一位帅气男生和她搭话, 一聊, 两人竟是校友, 而且还是同一个年级。这让薇薇觉得和这个男生熟悉了很多, 一向不善言辞的薇薇变得能说会道, 聊得很开心, 到最后, 对方要先上火车, 薇薇才依依不舍的和对方告别。临别前, 两人互相留了号码, 并相约假期多联系。假期里, 薇薇和那个男生小田整日里短信来往, 以寄相思, 两人俨然已谈起了恋爱, 那个暑假很甜蜜。

漫长的暑期过后, 同学们纷沓校园, 薇薇和小田开始在美丽的校园约会了, 在外人及薇薇眼里,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可是相处才不到一个月, 小田突然提出要分手, 薇薇感觉措手不及, 哭得像个泪人, 跑回了宿舍。

之后的薇薇, 每天都是以泪洗面, 不肯吃饭, 不愿与人说话。终于有一天, 她的舍友到我办公室找到了我, 说她一个人经常在宿舍边哭边自言自语, 无奈舍友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 都无济于事, 担心她会出事, 所以, 找老师出面帮助解决。

二、过程

据了解, 薇薇来自苏南, 家境殷实, 独生女,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在家人眼中乖巧、懂事。父母工作较忙, 无暇照顾她, 她会一个人在家煮面吃, 一个人看电视, 一个人在家等爸爸妈妈下班。由于父母感情不是很好, 家里时常会有争吵, 时常是看到爸爸摔门而出, 她很担心爸爸会离开这个家, 不要她和妈妈。

走进薇薇的宿舍, 看见薇薇一个人蜷坐在床角, 双手环抱着膝盖, 头埋在膝盖中。我悄悄地走过去, 轻拍她的肩膀, 轻声地和她交流起来。由于我们之前认识, 她和我的交流还算顺利, 对我没太有防备心, 而我则是很有耐心地和她交流, 通过她的倾诉, 寻找她心底的症结。

她突然哭了起来, 边哭边说:“老师, 你不知道, 全校学生都有我的照片, 还有人在我宿舍装摄像头, 跟踪我, 就这会, 门口还有人偷听说话呢!”她的这番话和说哭就哭的情绪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就是幻听、幻觉。我赶紧整理思绪, 递上一张面纸, 顺势用手拍拍她的肩膀说:“薇薇, 你别吓唬自己, 谁有这么大胆, 敢在女生宿舍装摄像头, 你说有人跟踪你, 是真的吗?像你这么优秀的女孩, 是不是有人暗恋你?”“我不知道, 我只要下楼, 就有人跟踪我, 还有人在我们宿舍门口偷听我说话!”“薇薇啊, 你跟老师一起到门口看看, 究竟有没有人偷听咱说话……”我把她领到宿舍门口, 她尽管不情愿, 但也没反对, 到门口发现没一个人, 我就说:“薇薇, 你看没人吧, 是你自己想得有点多了哦!”她还是坚持说门口有人偷听, 我反反复复带她看了5次, 就是想用事实证明给她看, 是她自己想多了。最后她趴在我肩膀, 哭着说:“老师, 是我想多了吗, 我有幻听吗?”我安慰她:“哪有, 你看你想哪儿去了, 你这丫头, 就是心细, 想得比谁都多, 想哭就哭吧, 哭出来就好了!”听完我的话, 她放声大哭, 我抱着她, 约几分钟, 她平静下来, 情绪逐渐稳定, 抽泣着跟我说:“老师, 我没事了, 你放心吧!”我很欣喜地说:“那就好, 有空多找老师聊聊啊, 老师还是很喜欢你的, 大一刚入校, 老师就认识你了, 很懂事的孩子。”确认她没事之后, 我离开了她的宿舍, 到隔壁宿舍找到她的舍友, 从她们那儿找到了薇薇妈妈的电话, 并叮嘱她们多关心薇薇同学, 密切关注她的动态, 有事情及时跟老师汇报。

离开薇薇宿舍, 我接着跟她母亲通了电话, 进行了交流, 并请她多关心关心女儿, 她的家长明智、通情达理, 表示愿意给予配合。

晚上8点钟左右, 薇薇宿舍同学来电话, 说她不知去向, 任凭舍友打多少电话, 发多少条短信, 她都不回。我赶紧安排一些同学在学校各个角落和学校周围找她, 大约晚上9点钟, 她给舍友回了条短信, 在等她男朋友呢, 她舍友联系小田, 殊不知, 小田一天都在实训, 没有接到薇薇的电话和短信。她们想到她可能会去她和小田第一次见面的车站, 果然, 她在那里, 就在那儿傻等, 并说他会来的……劝说回去后, 先让她休息, 并把今晚发生的事告知了她母亲, 并告知这个孩子最近状态都不是很好, 希望近期她母亲能过来一趟, 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

第二天, 她母亲来了, 我约了她和她母亲一起到我办公室, 这次是“敞开窗户说亮话”, 她到我办公室就哭了, 说:“老师, 跟踪我, 在我宿舍装摄像头, 给别人我照片的是小田, 现在全校的人都认识我和他!”我说:“薇薇, 老师想他作为一名学生, 是不敢这么做的, 学校有学校的规定, 女生宿舍男生是进不去的呀, 他要是真这么做, 是要受到处分的, 要不这样, 老师现在就把他叫过来, 咱问个清楚, 如果真有这样的事, 老师立即勒令他停止这样的行为, 建议学校给予他处分!”她哭着说:“好!”我想把这名男生给找过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或许这个男生可以帮助劝劝她。

很快, 小田赶到了, 文质彬彬、很阳光的一名大男孩, 小田一进来就跟我们打招呼, 薇薇看见他后哭得更伤心了, 立马就问:“为什么要跟踪我, 为什么在我宿舍装摄像头, 为什么把我照片给别人看, 为什么, 你说!”见状, 我就说:“小田, 既然今天把你叫来, 咱们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 把话说清楚, 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你要如是说!”小田听罢, 很委屈地说:“老师, 真没有, 我都没有薇薇的照片, 怎么会给别人看呢, 薇薇, 我怎么会跟踪你呢, 我都很久没有看见你了, 至于说宿舍装摄像头, 女生宿舍是不让男生上去的啊, 我真的没有这么做, 我敢对天发誓。薇薇, 咱俩分手了, 你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咱俩真不合适, 不要那么糟践自己, 好吗?薇薇, 我们相爱过, 让过去的一切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振作起来吧!”听罢, 薇薇不屑地说:“怎么可能, 你说谎, 你骗人!”我插嘴道:“薇薇, 小田的为人你应该了解, 他应该不是那样的人, 还有你老说别人都认识你俩, 你敢不敢跟老师到外面见见来来往往的同学, 问问他们认不认识你们, 好吧?”薇薇同意了, 我领着他们两人, 在教学楼转了几层, 问过很多的同学, 大家都说不认识。回到办公室, 她哭着问我:“老师, 我是幻听吗?难道真是幻听吗?”我趁机安慰道:“恋爱很美好, 恋爱是彼此欣赏, 恋爱是两个人的游戏, 当有一方想停止游戏时, 我们也要放手, 放弃是一种美丽, 缘来相聚, 缘尽分开, 好聚好散, 让彼此多留些美好的回忆, 珍爱自我, 才会拥抱幸福!”

后来, 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下, 给薇薇找了心理医生, 再加之药物的调理, 很快, 薇薇恢复了正常, 还经常到我办公室找我聊天, 经历这件事情, 她成熟了很多。

三、做法

(1) 处理学生问题, 做到及时、细致。学生事情无小事, 一旦出现, 思想上要给予高度重视, 及时解决, 力求将工作做细、做实, 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产生, 将事情扼杀在苗头期间。

(2) 站在学生立场,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薇薇的情况, 先是不能直接说明情况, 怕她怀疑是宿舍人说的, 从此对宿舍人不信任, 事情更不好处理;“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招很好使。

(3) 在处理该问题时, 笔者始终怀有爱心、耐心, 抱定对学生负责, 学生事情无小事的原则, 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加班加点, 处理好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4) 在遇到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时, 及时寻求解决办法。薇薇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 有幻听、幻觉的精神异常症状, 作为一名辅导员, 仅是关心、谈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一旦处理不好, 可能致其问题恶化。多给其关心, 疏导, 为其找心理医生, 并配合药物治疗, 效果非常好。

总之, 作为一名辅导员, 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虽然会花费很多时间与心思, 但能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我们感到欣慰。

四、成效

(1) 宿舍关系更为融洽, 和睦, 学会了感恩。经历这次风波后, 薇薇真正认识到舍友对她的关心, 在她感情受挫后, 舍友的不离不弃, 关心关注, 让她很感动, 并学会了感恩与珍惜, 用她自己的话说, 感恩她生命里的每一天, 感谢关心她的老师、舍友和母亲。

(2)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课余文化丰富多彩。积极投身于各类文体活动中, 还主动参与心理情景剧的编排, 闲暇之余, 还会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为就业积蓄能量, 做好充足准备。

(3) 敢于正视过去的感情, 一扫过去的阴霾。薇薇后来和小田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用她自己的话说, 就是做不成恋人, 也不用做仇人吧, 再说, 真的爱他就是希望他幸福, 强扭的瓜不甜, 以前怎么那么傻呢, 为了他都得精神病了, 现在想想有点过了, 女人嘛, 更要珍爱自己, 尊重自己、尊重对方, 凡事多换位思考, 原来世间是那么的美好, 幸福也是如此的简单。

五、启示

(1) 要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增强“爱”与“被爱”的能力。使他们懂得恋爱是以纯洁的情感、共同的追求、相互的信任和责任为内容的, 在恋爱中, 学会自律、自重和自爱, 如果, 一方要放弃, 另一方不要苦苦追寻,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 作为老师要走进学生心灵,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除了班会、团会等集中教育外, 要经常走访宿舍, 深入学生中去, 针对学生特点, 个别谈心, 找准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取得学生信任, 方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 要加强家庭学校共同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要常同家长沟通,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家长老师电话互访, 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家长也要同学生多交流, 不光关心其学习、生活, 更多地关心其思想状态、心理变化。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篇三

分析:张明从“调皮大王”转变为“三好学生”,说明师生交往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首先是教师原因。著名的“罗森塔效应”可以说明问题,教师所忽视的那些孩子往往惧怕老师或消极失望,从而造成交往困难,另外,有的教师教育方式欠佳,如发脾气,打骂、体罚学生,这势必会造成交往紧张,还有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不能全面评价学生,造成师生沟通困难。

其次是学生原因。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主性大大增强,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由于阅历贫乏,往往易造成认知偏差,中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把自己和教师对立起来,交往时带有羞涩,自卑,猜疑等不良心理。另外,一些中学生自我要求不高,纪律散漫,师生利益发生冲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当然具体生活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师生关系对于中学生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双方的共同关注。

解决的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特别关注差生,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愿意主动与老师交往。

2、学生要真正理解信任老师,师生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之忧这样,师生的距离才能缩短,关系才会融洽,感情才会沟通。

3、学生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亲切、平等的;对老师应有客观全面的评价,不能求全责备,要求过高,更不能把老师偶像化;应认清自己的缺点,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老师从多侧面了解自己。

4、要严于律己,尊师重教。中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关心老师,这样才有利于师生互动。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四

——增强自信心

王强 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荣浩(班上一名同学)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

2、意志薄弱,不愿学习

荣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矫治对策: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对于荣浩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 1 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去除荣浩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孙楠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荣浩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荣浩同学……‛渐渐的,荣浩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荣浩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孙楠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结论

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碱滩镇甲子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下面从我在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

一天下午下课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语文课代表绪倩倩同学。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了,可以帮你分析一下。‛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体育课代表,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足球场潇洒的赛跑.上课时也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边看,夜里睡觉还梦着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了,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春水涨起来的时候,应当及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一泻而下…… 3 最后,我针对其‚病症‛,开始‚下药‛: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也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了解,就给自己扣上了早恋的帽子。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仅无法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更生负疚感,在认识上形成了一个怪圈。异性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但须记得‘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3.广交朋友,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群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坚守青春期的‘心里防线’,树立远大的理想。‛

5.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五

一、案例介绍

吴@,学习不主动,成绩欠佳,她非常腼腆,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下课总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和同学玩,她仍然坐着不动,从来不主动参与班级的活动。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她情绪持续低落,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沉默寡言等。主要集中在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学习、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与成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显著特点又有所不同。以抑郁情绪为例,主要表现在:

第一情绪低落、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负面自我评价以及意志和行为减退等,其临床特征与成人组有显著差异,较少有成人主观上的抑郁感觉等。

第二,伴随症状有焦虑、烦躁、紧张不安、易激怒等症状,还可伴有多动、不守纪律、冲突、反抗、逃学、厌学等,甚至有打架或其他违纪行为。

导致她不快乐的因素有很多,但这些因素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和联系的。

安全感。

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法律、界限的需要和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父母是给青少年造成安全感缺失的主要来源。“父母的不公平、不公正或相互矛盾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全”,这些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痛苦,也会让他们感到这个世界是不可靠、不安全和不可预见的。另外,家庭内部的争吵、肢体冲突、分居、离婚、对孩子打骂、发脾气、恐吓、责骂、粗暴的体罚等不仅会让孩子惊慌失措、惶恐万分,还会让他们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从而引发他们的抑郁情绪。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不到别人的重视,产生过多的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一直怀疑自己是否有优点,陷入到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2.家庭因素。她父母离婚跟她姑姑过但是长此以往,孩子便形成了孤独、内向的性格。

三、辅导步骤

1.发现兴趣,唤起信心。上课表扬她2.发扬优点,树立信心。看到她敢于在课堂上迎接我期待的目光时,我知道此刻他的内心在跃跃欲试。我便叫他读一段课文。起初,他有些羞涩和怯懦,声音虽小但吐字却很清晰。渐渐地,她敢放声读课文了。“你的声音很清脆,很阳刚!”当我在讲台上给他这样的评价并带头鼓掌时,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从此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了。后来经过我的不断鼓励,她进步了许多。

四、结论

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篇六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过渡时期,很多心理问题都在这一时期产生萌芽或得以发展,密切关注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介绍:

我班有个怕学习的男生杨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不能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家庭作业更是一塌糊涂。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母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虽没放弃,但也感觉无能为力。用家长的话说,在家与爷爷奶奶一起自由惯了,现在谁的话都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头晕”等借口逃避学习。做起作业来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学校要求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玩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教育策略:

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我认为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式: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育启示: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七

关键词:精神卫生,咨询,统计学分布,学生

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心理咨询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1]。有调查显示,有问题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占69.11%,认为咨询就像看病一样的占69.8%,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较多的理解和支持[2,3]。在此基础上,各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及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学生免收咨询费,使得到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帮助的大学生越来越多[4]。

笔者对河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2004年至2007上半年来访者咨询记录卡记录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探讨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策略,以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5,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2007上半年7个学期中,河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大学生来访者共568名,其中男生233名,女生335名。

1.2 方法

对每学期咨询的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各院系及每月来访者的分布,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类型,比较男、女生咨询问题类型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理科学生心理咨询人数比较

对2004-2007上半年全校各院系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外语学院、哲管院、教科院等偏重于文科的院系学生前来咨询的较多。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文科学生比较感性,对情绪的变化较敏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内心的开放度较高,也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并向外界寻求帮助;另一方面相对来说理科学生偏于理性,善于内省,喜欢自己寻求问题的解决,加之课业负担重,常常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琐事及自己的情绪变化,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情况自然较少。

2.2 来访者时间分布

来访者人数在3-6月、10-12月出现2个高峰期。初步分析原因:3-6月和10-12月是每个学期的中间阶段,学生入校的新鲜感逐渐消退,生活趋于规律、平淡,对新学期所开课程也逐渐适应,开学初那种踌躇满志、积极进取的状态随时间的流逝也逐渐降温;加上学期中间学习压力相对不大,学生能够沉下心来体会自己的生活,思考有关自身发展成长的一些问题,顾及到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容易产生解决自身心理困惑的需求,也有较为宽松的时间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见图1。

2.3 心理咨询问题的主要类型

统计结果显示,困扰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学业、情感、人际交往问题也是使学生感到困扰的主要问题。见图2。

在情绪方面,来访者咨询的主要问题有自卑、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来访者自卑感的产生,有性格方面的原因,但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能悦纳自我,而导致一种消极、低落的情绪状态,并使这种不良情绪蔓延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之中,一旦情绪好起来,自信心就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对记录卡记录的案例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少数来访者本身具有紧张焦虑的特质,在遇到一些自己敏感而并不强烈的刺激时,容易被焦虑感所困扰。抑郁情绪也是大学生情绪困扰的一个重要方面,产生抑郁的主要是女生,常因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而感到压抑、难过。

在学业方面,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兴趣、学习压力、考研压力、就业与读研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及就业压力有关。近年来咨询学业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

人际交往可区分为一般的人际交往问题和交往障碍。一般的人际交往问题中,女生的问题明显多于男生,问题较多集中在宿舍室友关系紧张,班级同学、教师关系不和等方面,占人际交往问题的61.2%,表明女生比男生较易出现人际关系的困惑,原因主要与女性的敏感、细腻,易情绪化等性别特点有关。少数同学有社交恐怖症等交往障碍。

情感方面主要指恋爱和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恋爱观问题、恋爱中的不适应或矛盾、失恋后的心理调节等。对于性问题,前些年关于性行为失当对女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过度自慰的自罪感等问题时有显现。2005年以来,性问题极少有学生前来咨询。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更开放,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交流空间,许多难言之隐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澄清和解决。

严重心理障碍问题主要指强迫症、强迫型人格、抑郁症、焦虑症、人格分裂、偏执人格、疑病等,这些问题常在一次访谈之后转介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接受心理治疗。其他问题包括环境适应不良、创伤性经历、家庭关系不良、寻求自我探索等方面,较为个别化。

2.4 来访者性别分布

从各类问题的情况看,女生的问题均多于男生,其中在人际交往和情感方面,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女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男生有更多的问题。一方面从性别特点上讲,女性较男性更情绪化、敏感、细腻,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女性内心的开放程度一般比男性高,容易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比较容易接受到心理咨询中心向专业人员诉说内心烦恼的表达方式,较容易接受他人的心理帮助。见表1。

3 讨论

从以上统计资料来看,一个拥有5万余名在校学生的大学,3年半的时间里仅有568人来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帮助,相对较少,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意义尚不十分了解,需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前来咨询的文科生多于理科生,除如前所述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总体特点有差异外,就学校本身而言,与心理咨询中心位于文科专业集中的校区有关,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置也应当考虑学生分布的整体情况。

统计资料显示,学期中间是来访者到咨询中心寻求心理帮助的高峰时段。故咨询中心要考虑在学期中间多安排咨询人员开展咨询工作,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因工作拖沓带来的不必要的失误。

从来访者咨询的问题类型看,困扰大学生最突出的是情绪问题,学业、情感、人际交往问题也是使学生感到困扰的主要问题,通常女生的问题多于男生。这不但反映了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的状况,而且是大学生群体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较大范围的心理辅导。如针对新生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情绪的调节、学业与个人发展等方面举办专题讲座[7]。开设网上选修课,如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发展心理学等,必要时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针对女生的讲座或课程,以使尚未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从中受益,增强学生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DEBRAR.Organizational growth and change in the society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Con Psychol Prac Res,2008,60(3):259-266.

[2]张宁,李箕君,袁勇贵.心理咨询的现状调查.健康心理学,2001,9(5):389.

[3]高一虹,陆小娅.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01,39(2):9.

[4]陈小华.论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培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33.

[5]KEVIN TM,WALTER CB Jr,BARLOWS,et al.Content analysis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journal:Practice and research.Con Psychol Prac Res,2008,60(3):246-258.

[6]邹战英.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25.

8.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篇八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后进生心理辅导

B844.1

古语云:十只手指有长短,出水荷花有高低。受家庭背景、不当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班都可能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差、品德差或者学习品德都暂时较差的学生,他们厌恶学习、性格暴躁,甚至沾染上逃学、赌博、滋事、早恋和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这不仅不利于其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对班风、学风和校风带来摧残性的影响。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情况,未能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典型案例为蓝本,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等进行分析,希望借此引起学校和老师对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共鸣,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心包容后进生的缺点,用耐心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慢慢自重、自尊、自信起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张是我2015年所教的一名六年级学生,13岁,智力水平较好,但纪律涣散,经常迟到,学习不用心,做作业全凭个人喜好,老师批评他也满不在乎,顶撞班干部时有发生...... 在班中属于较为典型的后进生,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了解,小张父母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子女享有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长年在外工作,小张与父母缺乏应有的交流,小张的日常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监护照顾,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给了他较好的生活条件,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隔代教育 “心理代沟”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爷爷奶奶对小张的课外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几乎是真空,导致该同学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强、自律能力弱、自强意志低,当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旦遇到批评、困难或挫折,就会变得自暴自弃,以逃避、退缩的态度对待,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进步失去信心。

二、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

针对小张的实际问题,笔者对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导致小张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有之前不当教育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等等。找准了小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引导他逐步自信、自强和自立,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生活姿态融入到班集体中。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小张的惊喜变化,也印证了这一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勉。

(一)以赏识激发追求进步的源动力

在研究小张的案例中个案中,我发现他的内心是欠缺自信的。他认为老师不会喜欢学习不好的学生,认为同学会歧视品德不好的自己,认为爷爷奶奶不会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甚至连小张自己也会有时不喜欢自己,自卑、厌学是他最明显的标签。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对他进行“赏识”教育,帮助他重建学习的信心,鼓励和引导他多一点和自己对比,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对比,每天进步一点,他也能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为此,我努力发掘和抓住小张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长处、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改变,我也给予正面的肯定和评价,让小张觉得自己也有优点,觉得自己并不比别的同学差。比如:小张在篮球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基础,带球、控球和投球在全班同学中都是最好的,刚好遇上学校要开展班级篮球比赛,我在班会上任命他为新学期的体育委员,交给他明确的任务,鼓励他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篮球“天才”,希望由他组建二支篮球小分队并加强训练,争取在全级蓝球赛上取优异成绩,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期望......全级第一名的比赛结果公布后,我在班会课上隆重地表扬了小张的技术、努力和策略为班赢得了荣誉!此刻的小张不仅赢得了同学们赞赏的目光,他的小脸蛋也洋溢出之前未曾有过的自信。篮球赛后的小张有了质的变化,对学习开始感兴趣了,对生活也更多了点阳光正能量。

(二)以尊重开启认识自我的里程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小张对尊重的需要和渴望也不例外。根據小张性格孤独、不善健谈的性格特征,我决定以“尊重”为切入点,对其开展心理辅导。一方面,我以师者的身份言传身教,尊重他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没有因为他基础差需要重复数次才能学会别人一次就能学会的知识而批评他,而是更多地引导他明白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缺点,只要努力,就会越来越优秀;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多点包容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并没有因为他一时学习差点、表现暂时差点而嫌弃他,主动和他交朋友,热情为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使他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正是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与帮助,正是因为榜样和集体的力量,小张漫漫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暂时学习成绩差点而自暴自弃,而是变得敢于为自己定目标,变得更努力学习以弥补基础薄弱的不足,变得更主动融入班集体的各类活动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三)以真诚共筑师生关系的新征程

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表现为反复多变。在对小张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也在开始的时候遇到过冷漠、反对甚至是对抗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曾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总认为老师的意图是“别有有心”的,不愿意接授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一方面多主动与他谈心,在操场谈、在活动课谈、在教师办公室谈......主动关心其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主动为他出点子给意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快,我的真诚付出见到了成效:他心理上不再抵触我,不会再认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都是别有用心的。小张后来的出色表现也印证了笔者的一个观点: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的转化更彻底,是一股让后进生自勉、自励、自强的持久力量。

三、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

每个班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后进生,后进生就像推迟盛开的鲜花,不是不会开,而是花期的到来需要教师这位园丁的精心培育;后进生就象一个生病的病人,教师只要像医生那样望、闻、问、切,了解病情,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后进生的转化自然水到渠成。

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能正确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深刻认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把心理健康教育穿教育工作全过程,转化后进生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和主动投入到后进学生群体教育中去。本文中,笔者分别从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研究小学后进生心理辅导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分析[J].中国培训,2016(14).

[2]王军.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九

学员姓名:彭琴

学员单位:霍山县单龙寺初中

递交时间:2012年3月20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案例

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张鹏,男,13岁,七年级学生,于2012年2月7日从文峰中学转入我校,转学原因具母亲说明是因为学习成绩提高不上去,在私立学校花费太大,经济上不允许,才转到公立学校的。母亲对他的期望很高,但他好像对学习兴趣不大,平时爱玩游戏、打蓝球,花钱大手大脚。目前,父母皆外出打工,由奶奶照顾周末饮食起居,星期一到星期五住校。在班级集体里,不爱说话,没什么朋友。

来访者主诉

2012年3月1日早晨,班主任马老师说,他班的学生张鹏昨晚未请假就回家了,晚上8点多,打电话给他舅舅,他舅舅骑车在路上找到了他。当时他正摸黑往家赶。他舅舅将他带回学校,经询问是因为,马鹏成绩不好,在班级月考和平时考核中总给小组和班集体拖后腿,他所在小组的一名成员当面让他回家,别在这个班,让他从哪来回哪去。他听后就一声不响的走了。直到晚自习时,班主任发现人不在,询问才知道他走了。

张鹏说,“我不想在学校呆了,他们对我一点也不好,不欢迎我。”“成绩不好,上课听不懂,回答不上问题就扣小组的分,累死了。”在我问不上学以后做什么时,他说“打工”。“反正我不想上学了”。

心理辅导师观察及他人反应

母亲(电话):六年级时成绩还不错,我们外出打工,让他在私立学校读书,渐渐花钱厉害了,成绩下降了。

班主任:该学生较内向,不爱说话,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对班集体不关心,不参加班集体活动。学习成绩很差,没有好好学习的想法,甚至厌学。

同学:不说话,不爱学习,对同学很冷淡,班集体活动也不参加,喜欢借同学的钱,有的借的少就还了,有的借的多就拖着说没有。

心理辅导老师观察:该同学衣着整洁,说话有礼貌,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从表面上看,这个同学就是不愿学习,性格内向,不擅长和同学交往,没什么朋友,爱花钱。但在进一步交谈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对于父母外出打工颇有怨言,不理解,认为父母是逃避责任,不愿和他在一起,只知道给钱,因此在私立学校时花钱从不心疼,现在回到老家每星期奶奶控制零花钱,总是不够用,因

此他欠债累累,更加埋怨父母。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学校时,他说,“不想学了,很累,没意思”。当问到觉得什么有意思时,说“打篮球”。

心理辅导老师的评估与判断

张鹏同学是因家庭教育缺失的因素和自身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差的因素引起成绩下降,又因成绩不好在新班级遭到排斥并最后导致厌学甚至逃学的案例。从以上的观察和交谈中,我总结这个孩子之所以厌学有几个原因:

1、家庭原因: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缺少爱,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觉得父母只知道挣钱,性格上

孤僻,不理解父母。回到老家,父母不在身边,奶奶只是照顾饮食起居,对学习上的事不懂也不管,2、社会原因:在私立学校学习期间,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安于享乐,疏忽了学习,致使成绩下降。在新学校新班级,因成绩不好,又不善交流,没有朋友,遭到排斥。

3、心理原因:这个孩子性格孤僻、消极,不善于交流,与同学也不交往,不合群,不理解父母。

内心的苦衷从不找人诉说。从母亲那了解到张鹏六年级时成绩挺好的,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但是学习太枯燥无味了,随着课程的加深,外界的诱惑,他本人没有吃苦专研的精神,又没有家长的及时指导,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反而下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最终厌学以致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及具体目标

1、积极耐心的与孩子交流谈心,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与他谈谈父母,引导他认识父母打工挣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他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爱他才远离家乡吃苦受累。

2、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

3、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让他愿意并敢于宣泄心中的不满,谈谈对人对事的想法,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说说今后的人生目标。认识到好好学习是成功的最有效途径。

4、帮助他制定一个短期有效的学习计划,让他体验投入学习后的成就感,愿意继续努力。远期目标

1、端正学习态度,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目标。

2、知道感恩,学会交往,拥有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咨询方案:

1、教给孩子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引导他消除不良的情绪,扬起进取之帆。

2、与班主任建立联系,同时,请班主任在班级中挑选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的可亲,集体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去除他的厌学心理。

3、请班主任经常与其他老师沟通协调,请他们配合在课堂上让孩子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在教学中要有新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用生动直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到乐学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就会克服自卑厌学情绪。

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时间: 2012年3月1日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了解情况,倾听求助者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2、与本人及其母亲电话交谈,收集资料。

3、运用谈话法使他的不良情绪得以充分宣泄,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冲突。

4、双方商定咨询目标,矫正对问题不合理的认知。

5、将谈话结果反馈给张某的母亲,结合问题行为做出初步诊断,让他了解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6、与班主任联系,让班级同学多多关心他,尽量让他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作业:把这次与咨询师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下次带来一起讨

论。

完成情况:求助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

第二次咨询:时间:2012年3月2日

目的:加强咨询关系,讨论上次谈话的感受,帮助求助者改变认知。

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讨论家庭作业,问问在班集体的感受,心情如何?

2、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巩固咨询关系。

3、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认识症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其认识自己的错误认知和观念。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有“我父母都不在家呆,除了钱,对我一点也不关心”、“没钱就借,他们会还的”、“学习有什么用,以后不都是打工。”等等。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

第三次咨询 :2012年3月5日

目的:建立学习信心,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帮助他制定短期学习计划,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厌恶疗法

过程:

1、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2、分析求助者目前的学习成绩。除了语文成绩以外,其他都不理想,尤其英语学科成绩差。咨询师告知了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要求回去实践,下次来时谈体会。此外还跟求助者一起制定了日常作息时间表,其中给打篮球、玩游戏留出了他能够接受的时间。

3、运用厌恶疗法,让其想像自己成为一名打工族,在城市孤苦打拼,为了生计拼搏,由于没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处处碰壁,只能从事最普通的体力劳动的艰难局面。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

第四次咨询:2012年3月8日

目的: 继续增强学习信心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社会支持法、过程:

1、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向母亲和老师了解情况。

2、充分肯定求助者的所作所为,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接着又与其一起探讨了数学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求助者听得十分用心,都记在了本子上,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

3、运用社会支持疗法,和其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交流沟通,让他们对张鹏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并发动同学对他进行帮助,要求张鹏的家庭成员及亲人给予更多的关爱,从而增强他战胜困难的信心。

作业:把奋斗目标和作息时间表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增进与同学的友谊,改变人际关系。

第五次咨询时间:2012年3月12日

目的:强化学习信心,指出努力的方向,基本结束咨询。

方法:支持疗法

过程:

汇报近期在班级的感受,老师对其学习态度的肯定与否。心理辅导师对求助者取得的成绩大加肯定和赞扬,对他的改变给予了足够的欣赏和鼓励,并与求助者一起畅想未来,表示会一直关注求助者,支持求助者。

咨询效果评估:

母亲:孩子精神状态改变很大,不再无节制的花钱了,对父母说话也懂事些了。

师生反映:该同学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偶尔会举手发言了。张鹏:心情很好。不再感到孤独和痛苦,大家都很关心我,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没那么无聊了,我觉得有的老师讲的课还是有意思的。

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咨询基本上是成功的。

2、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不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父母要尽可能多与子女接触,尽可能教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的学习要多关心,平时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3、教师教学时不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十

朱晓芸

(庄浪县朱店镇三合小学,朱店,744607)

具体案例

朱某,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单亲家庭。他和父亲一起生活。刚开学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甚至逃学。我与他父亲沟通后,通过努力他终于不逃学了,可是依旧一如既往。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可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长进.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了解到,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四个月就离家出走了.他是和爷爷、奶奶、父亲一起长大的,缺乏母爱。长辈对他过分溺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父亲常年不在家,回来就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孤僻又固执任性。一年前,他奶奶又去世了,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平时家里就只剩下他们祖孙二人,一日三餐都面临困难。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父亲又怨天尤人,怨恨他的母亲,使他心理压抑、恐惧。综上原因使他形成了依赖、懒惰、自卑、自私的不良个性。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对策建议

一、加强家校联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使他明白宽容与约束都重要。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他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用爱心温暖他,让他体会到爱。

歌德有句名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对学生来说,师爱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所以,我们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辱骂或进行体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所以,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育人,会令学生更爱你,教育教学工作也就能顺利地开展。

三、开展感恩教育,使他懂得爱,学会爱。

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把爱注入学生的心田,用爱浇灌稚嫩的幼苗。并且用宽容的方式,让学生有愧疚之心,也使学生有改正的机会和余地,这样会使事情迎刃而解。在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在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欠缺,娇惯、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冷漠、霸道的个性,自理能力差、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懂得合作等等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爱,学会爱,使他们变得不再自私,对事情不再冷漠,使他们学会宽容,班级里充满了爱。

1.谈话交流。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以录像的方式记录家人对他的爱,让他观看,从家人点滴的行动、工作中体会家人对他的爱及赚钱的艰辛,使他懂得感恩,学会爱家人。

2.关心帮助。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尽可能地关心帮助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给他提供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关心。那么,他就会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前进。

四、体验集体生活,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自信心。

组织开展主题班队活动,让他在集体中感受同学的友谊,体会集体荣誉给他带来的快乐。我让同班同学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在诗歌朗诵会中,我安排他和其他同学一起排练,结果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兴奋的笑容。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回答,竟意外地发现他举手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针对该生的行为,我除了采用以上的教育方法以外,还要求他用自身约束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我和他约定:今天,你上课坐端正了,我就表扬你;今天你回答对了题目,我就表扬你;今天你作业及时完成了,我也表扬你;今天你做了好事,我就给你戴上小红花„„这一约定还真灵,慢慢地,他改变了许多。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十一

关键词: 就业迷茫    心理指导    高校大学生

一、案例背景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总数增大,而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逐年下降,就业层次明显降低,“人才高消费”与“零工资就业”等就业不充分现象越来越多。这些情况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出现较严重的迷茫心理,而迷茫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从社会大背景看,高校扩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严重的就业压力;从高校角度看,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无法适应社会人力资源需求,与社会脱节严重。整个大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功底,但缺乏职业能力;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多数对学习懈怠,并缺乏创业精神,就业观念陈旧,不愿吃苦,一味追求“好单位”。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及就业竞争压力时,感觉像只无头苍蝇,没有头绪。为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辅导员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惑与难题。

二、案例事件

学生张某,女,外地农村家庭,法学专业大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少有朋友,人际关系不佳。刚入学时成绩处于专业中等水平,随着专业课的开设及专业课内容不断加深,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不是很感兴趣。曾向已毕业的学长咨询就业方向和未来发展,但发现专业对口工作竞争激烈,外地人在上海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签约工作和专业方向大相径庭,于是对是否要学习产生怀疑,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经常假想如果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该怎么办,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工作,在剩余的大学时光里,该顺其自然还是应该做些准备。这种对未来的迷茫使该生思想进入不稳定期,焦虑不安,处于进退两难的抉择中,不知路在何方。

三、案例分析

1.学生对当前就业、考研没有充分了解,存在跟风现象。

在选择考研和直接工作的问题上,不少同学有一定的盲从性。由于对就业、考研、出国等毕业去向不够了解,导致很多人盲目跟风,或者提出暂时性想法,结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其他方面发展。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规划水平较低。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少数进行了职业规划的学生中,职业规划时间较晚,多在最后一年才规划。

3.家长没有给予正确指导。

相当多的家长不但没有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指导,而且观念陈旧,过度干涉孩子的毕业、择业选择。有的家长甚至放任孩子逃避就业,态度上给予孩子不良影响。

四、解决方法及结果

1.了解并帮助学生分析当前问题,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法指导。

学生遇到困难时,因缺乏经验和全局观念,常常出现如自暴自弃等较为极端的行为。这时,辅导员应通过恰当方式与学生深入沟通。只有切实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才能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学生寻求帮助时,通过谈心,了解到该生有“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没有动力”等迷茫想法,对此,我以曾经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身份就就业去向和就业形势与该生进行了深层次讨论,对就业、考研、出国等学生毕业去向逐一分析,并结合该生实际情况,提出个人建议。此外,我向该生介绍多名优秀学长、学姐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希望,并朝之努力,带给学生正能量。

2.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阶段。按照这一步骤,我借助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等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定位,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学生确定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并制订行动计划及内容,最终监督其按计划实施。

3.积极正确地联合周围同学和学生家长的力量。

在处理该名学生案例的过程中,积极与家长保持沟通。当发现学生极度迷茫、自暴自弃时,与其家长交流反映孩子的表现和心理状态,并积极动员家长给孩子加油打气,指导孩子做好未来规划,联合家长一起给予孩子正面鼓励;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当同学出现问题时,身边同学的态度很重要。积极发动乐观、积极的同学,尤其班级干部和该生室友,给予他正面影响,鼓励他认真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4.解决效果。

通过与辅导员的深入沟通,家长的积极鼓励及同学的有效帮扶,该名学生现已明确学习目的并确立自身目标,科学规划剩余大学学习和生活,在日常交往中比较积极主动,逐渐和同学打成一片,参与活动热情增加,同时该生在复习和巩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已准备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同时随着招聘季的来临,该生也在积极完善简历,锻炼求职技能。

五、经验与启示

1.用爱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每位成员的身心健康定能得到最大发展。辅导员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必然起到凝聚每位成员、带领大家营造和谐氛围的作用。由于大多数辅导员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沟通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而情感投入和方法选择等因素更为重要。班级内部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专栏、就业指导讲座、公益劳动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中克服不良心理障碍,重新认识自我,培养健康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学生抱有希望。

有的学生一入学就定下报考研究生的志向,也有一大部分同学根本没有明确目标,不知所从,需要有人帮助其制订个性化长远的人生规划,进行正面引导。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问题越来越突显,辅导员应该在为人处世、学业、个人生活、就业诸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丰富所学知识,获得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最终帮助学生获得满意的工作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开设就业指导课,传授求职技巧,推荐学生参加职业交流洽谈会,组织校园招聘与面试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就业。辅导员是学生的老师,同时是学生的朋友,大学四年时间里,应时刻对学生抱有希望,帮助学生迷茫时走出困境、克服困难,通过自身工作和服务使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影响意义深远,是辅导员最大的成就。

3.理性看待现今就业形势,努力提升学生就业实力。

作为学生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部门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就业铺路搭桥,希望毕业生有一个好的归宿。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面对这种状况,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势必受到影响。换个角度来看,受到影响的实际是一部分人,相当一些人影响并不大。就业压力或者就业难是永恒的话题。即使在过去高度供不应求的就业形势下,有一些学生就业也难。应该确立积极进取的心态,无论总体就业多难,有实力的毕业生总能找到工作。

上一篇:爱情的生日祝福藏头诗下一篇:婚礼开场前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