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共13篇)
1.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一
浅谈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心得体会
----巫山县龙溪中学 伍建军
历史的潮流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每件事物的传承和发扬都在不断的更新和转换,而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从“夏商周”的“世袭制”至两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到魏晋南北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再到清末的科举制,每一次教学改革的发展,都必然伴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也不断凸现。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科书,只是教学的工具,绝不是唯一的资源。” 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是教学的平台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提供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师生在课内外实践、共同探究的导向。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好、用好的典范,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学生生活的环境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生物学。因为初中的生物学中好多的知识都贴近生活,这就需要看教师如何来将课本和生活相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了。
比如说,在教学细菌和真菌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些病例来加以说明。如:猪的五号病,红眼病,痢疾,非典,艾滋病等等。在向学生介绍细胞膜的作用时,可以就学校校门的门卫为例,门卫只让学生和老师进入,而不允许社会上的闲杂人员进入,向学生进行讲解。在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就我们龙溪镇的华山村的煤厂对周围环境和居民所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
其实对于农村中学的教育来说,身边的课程资源非常的丰富,特别是我们学校坐落在大宁河边上,可供我们利用的课程资源太多太多。
加以我们学校正在施行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过了思考,提出各具特色,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课堂里呈现着浓浓的学习气氛,如今我常常被学生们一个个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所吸引,被那一串串充满童趣的奇思妙想所陶醉,被那一次次充满自信的展示所吸引,我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总之,“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2.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二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学改革应该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展,同时也应该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校内外各种资源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在面对各种资源,各种信息的时候,该怎么去挑选、处理这些信息资源呢?教师要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那些能体现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发展需求的,有利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探究的信息资料,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应用和开发。
当学生能够在任何时候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时候,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开发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应是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服务。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促进教师的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教师应该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由此可见,教师是构成课程实施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师还要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和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扩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对众多的课程资源如何选择、利用,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挑战。
三、学校生物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除了生物学课程资源外,教师还应该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于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课程资源。当前,生物学是科学的前沿学科,教师如果只靠教材上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渴求的。
因此,教师除了利用校内的生物实验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生物学教学软件、生物学图书及报刊和各种生物学实践基地。学校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改变服务方式,为学生服务。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教师要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充分地挖掘和利用。
作为一个现代的公民,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改的理念下,生物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教师应该善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信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好各种信息和信息的处理能力。比如,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使学生能从因特网上得到各种学习信息,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的帮助很大。学生如果能利用好教材外的学习资源,就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
四、校内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基本要求
1. 加强探究性实验资源的建设
传统的中学生物实验室多是为做验证性的实验而建设的,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这样的实验室设备可能无法满足要求。所以教师应对现有的实验室加以改造,一方面可对现有的仪器进行改进,增添新的实验器材,另一方面应开发多种形式的实验资源,以支持学生随堂探究实验和课外动手实验。教师利用简易材料自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废旧的泡沫、塑料制作生物学模型和教具。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自制教具、学具,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加其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探究性生物实验资源,还可以通过营造实验环境氛围来实现。教师可在实验室里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将生物学最近的新发现、新进展的研究成果陈列出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制作的模型、标本展示出来;学生可亲自养殖动物、种植花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验室中感悟生物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2. 开发来自学生的课程资源
(1)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搜集的信息途径很多,但如果向学生提供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很深奥的信息,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那些与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信息。
如教师可结合生物教学开展调查家庭种植花卉、植物的种类,分析家庭垃圾的类型和分类处理的方法等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决策意识和生物科学的素养。
(2)要注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信息资源。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开发。例如在学习染色体遗传物质时,我试探性地问学生:“知道染色体吗?”有学生立即说道:“人的染色体中,XX是女性,XY是男性。”还有学生说:“我知道多莉是怎样克隆出来的。”这时很多学生开始提问:“阴阳人的染色体是什么样?”“有没有克隆人?”“听说种子搭载到太空就会变异,是怎么回事?”……我指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向学生指出并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正确的科学概念。
3.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8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除使用“纸质”的文本资源外,还要走出课堂,深入到社区企业、自然界中引入“鲜活”的资源,带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一、新课改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
1. 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学校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求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生物教学与科技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学生感兴趣和探究意义的学习内容,丰富生物课堂教学。
2. 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除利用学校的资源外,还要从家庭、从社区中获得唾手可得的资源,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中挖掘资源并加以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 个性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生物教学中,采用教师“灌输——接受”的教学方式,大搞机械训练,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毫无兴趣可言,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新课程呼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实施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势必会热情地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因而教师要摒弃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物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活性原则。生物教学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取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让学习变得轻松、愉悦。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不断改造、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的生存状态。
3. 探究性原则。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支持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从多方面、多途径收集材料,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1. 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迫于应试的压力,教师片面追求考点,课堂内容被简化成枯燥的课本,加之高中生的学习空间狭小,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缺乏观察。教师要摆脱课程资源相对封闭的现状,要高效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1)利用校园环境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校园植物种类繁多的优势,与学生共同分享自然环境资源。除对校园的花草树木进行标注,让学生学会辨识植物外,还要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对花草的特征进行探究,如夏季对月季花进行观察了解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过程,了解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以及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秋季利用校园的菊花进行组织培养的实验,学会母液和培养基的制作,掌握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的方法。(2)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学生要利用下午的活动课时间,通过借阅书刊、上网浏览等方式了解生物识别、克隆、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生物柴油等前沿技术,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2. 挖掘身边的隐性课程资源。(1)教师资源。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技术,集理论与教学实践与一身,是课程进行开发利用和拓展延伸的实施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通过“优质资源下乡工程”教学视频、公开课教学的观摩,以及从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的讲座中学习专业知识,感受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要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互相补充、分享经验、共同进步,要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定期开设公开课,不断地反思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2)学生资源。“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也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有家长是搞蔬菜大棚种植的,有的是做水果批发的,有的是搞花卉培植的,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教师可以让他们讲授水果的保鲜、花卉的嫁接,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注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步入寻常教室,它以资源丰富、形象生动、声色俱备的特点深受师生的青睐。在生物实验中,部分实验受时间、条件的限制,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有些教师因此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让学生“背实验”现象,学生机械地记忆结论,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更谈不上教学效果了。教师要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取实验结论。如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学中,教者先让学生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其分解作用,提出“树林中的落叶无人打扫而不会越积越多,是不是被分解者分解”的问题,让学生作出“树林中的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了”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观看土壤在灭菌处理和不做处理情况下的土壤分解对比视频,得出“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叶片”的结论。
总之,我们生物教师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又要根据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深入挖掘身边的潜在资源,合理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4.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四
武威第四中学 谢红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学习了生物国培计划后觉得自己的视野为之一亮,顿觉开阔了许多,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原来的课本,还包括教师、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班风、校风、及校园内的环境,甚至学生所处的社区、乡村的环境,皆是课程资源,就是说学生及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教育的课程资源。一切皆是课程资源,这给我们打开了视野,让我们不在局限在课本、校园内进行挖掘教育,还可以拓展到校外、社区、乡村大自然环境中去挖掘资源进行教育,这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也体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皆教育,只要我们用心挖掘、细心体会、潜心钻研,身边处处是俯首即得的教育资源。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教育歧视、师资质量、心理创伤、人身伤害都在困扰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课程改革如果不去努力创造适应农民需要的教育,就不会有充满生命活力的农村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传统做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我认识到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大胆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
一、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时,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课上学生展示交流,经过讨论得出叶的形态知识;再制成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总结出叶的结构;最后学生亲手制作一枚叶脉书签,伴随自己学习和成长。还有如校园艺术节花展时,学生看花赏花的同时学习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花的结构;收集各种果实和种子带到课堂上学习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观察家中粗树干制成的菜板,学习茎的结构;在家中用绿豆、大豆等生豆芽,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运用发酵技术用鲜奶自制酸奶,用糯米自制甜酒;了解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品,关注用药安全
二、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因此,教师本身就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1.加强业务培训,以新的资源理念引领教学行为
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并且应该是永具生命力的源头活水。那资源意识就是这活水的源头。为此,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认清课程资源的概念,树立资源意识就至关重要。我们的途径是:(1)学习新课改理论,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我们生物组利用每周五上午学习时间,学习新生物课程标准和有关的新课改理论,特别是有关课程资源的。每位教师分别收集、查找有关的资料,再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做好学习笔记,写出心得体会,从理论上把握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2)创造条件,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一方面我们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生物教师进校讲座;另一方面走出去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两年来所有生物教师分别参加了省、市、县的各级培训。
教育新理念的确立是新课改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我们的转变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变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为“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一家亲”教学,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自主地获取知识,变以前的“学生围着教师转”为“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准备好教材上的知识外,更多的是准备好能帮助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各种资源。
2.充分发掘农村教师在农村资源开发中的优势
农村中学有能够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是开发的主体和关键,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直接影响到课程开发的质量。有学者曾指出:“能够进行绝对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开发能力和享有完全自主的课程政策。”当然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化了,但却道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艰巨性,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但是农村中学的教师大都来自农村,通过艰苦的学习和劳动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非常熟悉农村的条件,也愿意克服困难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中最大的优势所在。
3.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虽然中学生物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但是教师的教学的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等,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完善。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主要采用了教师课后书写教后札记的方式,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对我们的资源利用情况做长期的分析,促进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和利用方法的更新。三.关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信息资源。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因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等能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我们在校园网中建立了一个信息资源库。其中包括课件库、素材库,试题库、论文库、教案库、图书库、优质课录像库、学生作品库等,把老师、学生日常搜集的资料分类存放,便于师生查找和使用。
5.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五
生物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一门课程,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但是如果一味得照本宣科,就会把本来比较生动的课程教得比较死板,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善于开发生物课程资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从平时的教学中,我感觉要做开发好生物课程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因地制宜得选取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时,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课上学生展示交流,经过讨论得出叶的形态知识;再制成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总结出叶的结构;最后学生亲手制作一枚叶脉书签,伴随自己学习和成长。还有如校园艺术节花展时,学生看花赏花的同时学习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花的结构;收集各种果实和种子带到课堂上学习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观察家中粗树干制成的菜板,学习茎的结构;在家中用绿豆、大豆等生豆芽,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运用发酵技术用鲜奶自制酸奶,用糯米自制甜酒;了解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品,关注用药安全。
二、要充分利用教学的硬件资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探究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观察鸡蛋──一个细胞的基本结构”“模拟制作细胞模型”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代表细胞结构,插入果胶中,模拟制作细胞模型,并在班级展示和交流。还有“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等许多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获取有关生物结构、功能知识,学会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时应体现探究的特点。学生先后探究了:“光对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等,他们围绕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对照、选择材料和用具,并且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和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
三、要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关系增进学生的知识面。
生物科学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人体生理知识时,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心医院、铁路医院、电机厂医院采访医生,了解人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白血病等方面的防治知识,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及无偿献血常识;到佳木斯大学遗传实验室了解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到市卫生防疫站了解我国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识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我还将有多年急救经验的学生家长请到学校,让他运用急救模型给学生上急救知识课:开放性创口的包扎、骨折处理、煤气中毒处理、溺水紧急处理、人工呼吸的方法、120急救电话的拨打等。再进行急救演习,小组成员分角色扮演患者、医生、救护队员。通过急救演习活动,学生不但学会了几种简单的救助生命方法,还培养了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要重视网络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仅靠有限的书面材料难以满足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和教学的需要。充分重视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从互联网上即可获得越来越多的生物科学进展的最新信息,还可获得动植物的趣闻、图片、视频、课件等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经过自己的筛选和简单加工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6.网络资源开发利用课程体会 篇六
作为大学生,应具有这样一种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和信息活动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信息对他们的学习和课余科研活动的效用,认识各种信息源的价值和信息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对信息的积极体验,进而产生与学习和课余科研相适应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倾向。经常注意并搜集各种载体的信息,积极利用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种信息机构的服务,努力扩充知识面,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基本信息检索技能。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信息数量的迅猛增长一方面极大丰富了人们信息查询的范围;另一方面,却又给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进行选择造成了困难。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信息查找的问题,即通过何种手段和方式来查询所需的信息;另一问题是信息的组织,也就是通过何种标准或者方法使信息有效组织起来,从而更加方便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两个层面问题的有效解决,便可按照用户的需求,用最快捷的方式、从最有效的途径得到信息,从而充分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七
一、立足教材,挖掘生物教材资源
生物教材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物实践活动,如:动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栽 培、探究性实验、调查研究、作品展示等,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生物知识的领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生物、利用生物。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 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如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水循环过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等,并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中的习题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筛选实用性强且有梯度、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生为本,拓展生物教材资源
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知识与能力水平等都要求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考虑,教师应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倡思想争鸣。争鸣可以扒开学生思想上的迷雾。教师还应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引导。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探究性实验《探 究影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有关教材资源非常少,对此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去挖掘课程资源,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让学生亲自捕捉鼠妇,通过亲身体验,找寻课程资源。如学生是在花盆下、砖头下、阴暗 的墙角等地方捉到鼠妇的,学生通过找到鼠妇的地点可以概括出它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适宜的温度。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如何饲养鼠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通过查阅和收集资料,寻找课程资源。学生找到的部分资料显示:鼠妇吃一 些腐朽的 物质 (如腐朽的 草、树叶等),对此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三是让学生亲自实验,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物、珍爱生命的内涵,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而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如《调 查我们身 边的生物》这节课属教材新增的内容,它通过调查,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生物,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调查活动。为了使调查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师首先需重点考察调查环境的安全性,并进行先行调查,尽可能发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问题的设置,提示学生 在制订方案和记录 时应注意 些什么,由学生讨 论去逐一 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后是调查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教 师可给每 个小组提 供资料,如讨论题、调查报告 样式、一些常 见生物的 特征等以 供参考。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调查内容、路线、任务等。调查结束 回到课堂时,教师还应 注意学生 调查成果 的交流展 示和评价。如对于优等生,要提出较难的问题,使之朝更 高的目标努力,同时对他们的评价也要客观,以防止骄傲自满在他们中滋生。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善于鼓 励他们,多关注他们,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些思维不够成熟又有偏激、固执思想的学生,要注重加强引导他们用辩证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克服思想上的偏差,给他们多些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切不可冒然批评之,否则会使学生有受挫心理,打击其学习积极性,这样既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 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 愿望。”发掘生物教材资源,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即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深感学生的潜能、创造力、想象力是一座等待教师去开发的宝藏,也更加深刻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学科渗透,整合生物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 性地使用 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不同学科整合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活学、乐学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例如,对于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扩展性课堂《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生物课《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科学·技术· 社会”内容)、八年级上册 物理《凸透 镜成像的 规律》《眼睛和 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等,我们教师可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运用到综合实践课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学生物、用生物,收获尽在活动中。这不但加深了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链接生活,创建校园生活资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 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生物新课程也提倡“课堂要与现实生活 和社会发 展密切联 系,关注学生 的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具有无穷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有生命的生物体是它的研究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生命性”这一本质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教师可以和学生课后交谈了解什么动植物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什么生物知识是学生最迫切想了解的,然后在课程中讲解以吸引学生;可以在之后指导学生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引导他们 观察校园 里植物的 生长过程,也可以让家里有条件的学生栽培喜爱的植物或者观察饲养的小动物;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在校园制作生物知识板报,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对生物的喜爱和亲身体验中得到锻炼和培养。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中挖掘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资源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同生物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深学生对生物知识重要性的理解。
例如,在讲《无机盐平衡》一节时,可列举人 体或者植物缺乏某种无机盐产生的响应症状等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无机盐与细胞和生物体关系的认识。在讲《生物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时,可由结合 自身的生命活动,利用“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可以和学生在课前 制作核酸 的模型,在课堂中展示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的DNA雕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可以由美国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利用提取出来的DNA分子培育繁殖出复活的恐龙来引导学生讨论:已经灭绝的生物真的可以通过已灭绝的生物的DNA分子来复活吗?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手机资料查询和阅读。在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时,让学生对菠菜叶、西红柿的结构层次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组织形成器官的知识等,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的一些教学设备(如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具等)、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等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充分让学生在丰富的学校生活资源中,深入学习、深入体会,使学习生物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
五、扩宽渠道,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丰富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提供了更方便、快捷、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生物课程的新资源。对此,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跨上信息高速公路,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例如,教学《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时,可先提出任务:上网找一篇介绍近年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的文章,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询、下载,找到相关的资 料,获取了探究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和主 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也落实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不被教科书和 课堂所束 缚,将生物教学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去挖掘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我们的生物教学就会迎来美丽多彩的春天。
摘要: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立足教材,挖掘生物教材资源”“以生为本,拓展生物教材资源”“学科渗透,整合生物课程资源”“链接生活,创建校园生活资源”“扩宽渠道,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去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
8.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八
[摘 要]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立足教材,挖掘生物教材资源”“以生为本,拓展生物教材资源”“学科渗透,整合生物课程资源”“链接生活,创建校园生活资源”“扩宽渠道,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去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
[关键词] 生物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102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课程资源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一、立足教材,挖掘生物教材资源
生物教材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物实践活动,如:动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栽培、探究性实验、调查研究、作品展示等,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生物知识的领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生物、利用生物。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如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水循环过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等,并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中的习题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筛选实用性强且有梯度、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生为本,拓展生物教材资源
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知识与能力水平等都要求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考虑,教师应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倡思想争鸣。争鸣可以扒开学生思想上的迷雾。教师还应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引导。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探究性实验《探究影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有关教材资源非常少,对此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去挖掘课程资源,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让学生亲自捕捉鼠妇,通过亲身体验,找寻课程资源。如学生是在花盆下、砖头下、阴暗的墙角等地方捉到鼠妇的,学生通过找到鼠妇的地点可以概括出它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适宜的温度。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如何饲养鼠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通过查阅和收集资料,寻找课程资源。学生找到的部分资料显示:鼠妇吃一些腐朽的物质(如腐朽的草、树叶等),对此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三是让学生亲自实验,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物、珍爱生命的内涵,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而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节课属教材新增的内容,它通过调查,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生物,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调查活动。为了使调查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师首先需重点考察调查环境的安全性,并进行先行调查,尽可能发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问题的设置,提示学生在制订方案和记录时应注意些什么,由学生讨论去逐一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后是调查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教师可给每个小组提供资料,如讨论题、调查报告样式、一些常见生物的特征等以供参考。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调查内容、路线、任务等。调查结束回到课堂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调查成果的交流展示和评价。
如对于优等生,要提出较难的问题,使之朝更高的目标努力,同时对他们的评价也要客观,以防止骄傲自满在他们中滋生。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善于鼓励他们,多关注他们,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些思维不够成熟又有偏激、固执思想的学生,要注重加强引导他们用辩证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克服思想上的偏差,给他们多些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切不可冒然批评之,否则会使学生有受挫心理,打击其学习积极性,这样既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发掘生物教材资源,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即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深感学生的潜能、创造力、想象力是一座等待教师去开发的宝藏,也更加深刻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学科渗透,整合生物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不同学科整合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活学、乐学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例如,对于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扩展性课堂《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生物课《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科学·技术·社会”内容)、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等,我们教师可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运用到综合实践课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学生物、用生物,收获尽在活动中。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链接生活,创建校园生活资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生物新课程也提倡“课堂要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具有无穷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有生命的生物体是它的研究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生命性”这一本质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教师可以和学生课后交谈了解什么动植物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什么生物知识是学生最迫切想了解的,然后在课程中讲解以吸引学生;可以在之后指导学生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引导他们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可以让家里有条件的学生栽培喜爱的植物或者观察饲养的小动物;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在校园制作生物知识板报,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对生物的喜爱和亲身体验中得到锻炼和培养。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中挖掘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资源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同生物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深学生对生物知识重要性的理解。
例如,在讲《无机盐平衡》一节时,可列举人体或者植物缺乏某种无机盐产生的响应症状等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无机盐与细胞和生物体关系的认识。在讲《生物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时,可由结合自身的生命活动,利用“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可以和学生在课前制作核酸的模型,在课堂中展示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的DNA雕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可以由美国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利用提取出来的DNA分子培育繁殖出复活的恐龙来引导学生讨论:已经灭绝的生物真的可以通过已灭绝的生物的DNA分子来复活吗?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手机资料查询和阅读。在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时,让学生对菠菜叶、西红柿的结构层次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组织形成器官的知识等,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的一些教学设备(如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具等)、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等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充分让学生在丰富的学校生活资源中,深入学习、深入体会,使学习生物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
五、扩宽渠道,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丰富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提供了更方便、快捷、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生物课程的新资源。对此,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跨上信息高速公路,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例如,教学《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时,可先提出任务:上网找一篇介绍近年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的文章,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询、下载,找到相关的资料,获取了探究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也落实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不被教科书和课堂所束缚,将生物教学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去挖掘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我们的生物教学就会迎来美丽多彩的春天。
9.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九
一、历史课程资源
有物质的(课本、等)和人力的资源两类(老师、学生、家长只要经过历史的人)
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物质的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材是其它资源的基础
可以开发别的资源再结合雨果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评价就可以全面认识了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庐山谈话可以与
可以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相联系与共产党的政策相联系
家庭成员经历过很多历史事件,另外如讲书法,家长有专业的,另外还有家谱还有别的文物等
要引导
要辨别其真实性
要筛选
10.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十
摘要:体育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开发者。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以下几点进行了摸索: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
二、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
三、开发利用生活、,民间传统体育内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我们教师只用用心去想用心去做,我们的课堂教学将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体育课带来无穷的乐趣,体育课堂也就成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作为一个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深感体育课程资源的缺乏。课堂教学不是照书请客,就是放任自流,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逐渐减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觉得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以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实施《课标》提供了可能。体育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开发者之一。体育教师不仅决定了体育教学资源的鉴别、利用、积累和开发,更是体育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资源。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放在首位,通过对体育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在体育课程资源中,无论是其他人力资源的优化、体育实施资源的创新、课程内容资源的改造和创编,还是课外校外资源、民间民族项目资源、自然地理资源、现代信息资源的利用、都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工作,需要体育教师更高的素质。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那些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体育资源,才是现实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针对现行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学资源拓展的几点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内容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
1、适用小学生特点,能体现课标理念的部分传统教学内容就延用。
2、对基本的跑、跳、投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将一些竞技性、成人化的项目内容简化其方法、规则,降低难度要求,使之适合儿童特点。如足球扩大球门,篮球降低篮板高度,跳远按实丈量成绩等。
3、将正规化的动作进行变形,将简单的游戏变复杂,变得更有趣。如:变队形、速度、距离、高度、远度、个数、信号、动作、场地、器材、个人与集体、胜负标准等。
同时,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季节开展不同的活动,如:春季开展春游、远足等;夏季开展游泳;秋季开展郊游越野跑等;冬季开展堆雪人、打雪仗等。所以,我们应当在组织好课堂体育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因地制宜的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育活动。但教师在组织与实施这类体育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有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操作方案,更应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或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实践活动;对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比赛的信息和根据需要,及时提供给学生,重要赛事传播及时观看或录像、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览室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获取体育与健康的信息,使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方法。对条件相对差的学校,通过橱窗张贴报纸获取有关信息,也可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画等,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取、整理、筛选、利用信息,为自己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依据或借鉴资料。
2、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
没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造。鲁班发明锯子是从树叶的形状联想到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地联想到的;而体育科学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就不一样,它是以求异思维为主的,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一是要联想到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转换一下视角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常用器材的多功能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的特点确定其多种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方法。如:跳绳可以做踩龙尾、斗智拉绳、绳投掷、二人三足跑,、跳移动绳等。小皮球可以做球操、踢足球、打保龄球、打篮球、头上胯下传球接力、叫号接力等。栏架可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障碍。垒球可以做掷远、投准、打保龄球。橡皮筋可以做跳高横杆、捕鱼网、带人跑、两人拔河。跳高架可以做上步摸高、障碍跑、球门等等。只要教师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如跳高中直线助跑、斜线助跑、弧线助跑;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联想动物形态模仿其典型特征,如从羚羊跑的动作联想到跑的方式;联想生活实际模拟实效动作,如跌倒后的滚动;联想相关知识,迁移、运用、体检,如掷纸飞机等。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扩大教学效益,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学生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3、开发利用生活、民间传统体育内容;
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对一些基本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改编后再运用;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民间通俗教学内容,如利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塑料袋、课桌凳、自行车废旧轮胎、旧报纸等易于收集的家庭生活用品来创编的内容。如空的饮料瓶装上水或沙可以做投掷物用,装上五颜六色的水可以做标志物用,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教学内容选择还要注意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如流行和时尚的街舞、芭啦芭啦舞、独轮车、滑板、跳舞毯、攀岩、短式网球、定向运动、三门球、健美操等竞技和休闲运动项目都可以引进课堂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当然引进这些新兴运动项目不能盲目,不能为了求新鲜、赶时髦,一哄而上,也要根据学校的条件、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兴趣适量选择。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的学习生活体验,这些体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关心和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特别关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教室里的课桌,学生背的书包,铺地板的泡沫板,还有生活中的报纸、可乐瓶„„很多生活和学习用品用具,都能成为教学的奇器材。在杂志上看见某校某老师曾利用报纸上了一堂精彩的体育课,我们同样能用书包、泡沫板等进行课堂教学。看:我们的小战士身背“背包:(书包)出发了(走跑交替练习)我们跋山涉水(跳书包、跨书包游戏)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家举“包”欢庆(负重练习)在暮色中安营扎寨(调整、放松);泡沫板围绕教学“趣”字教学;有趣的立体拼图(拼房子、正方体等,作障碍物或投击的目标)。学生在趣中找到了乐,又在乐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大家动手又动脑,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团结协作的新课程理念。如我们组老师上了一堂名为《美化校园》创新课就是通过学生在创建绿色学校的环保活动中得到启发设计的融合环保意识的轻物投掷课。这堂课围绕报纸这种简便易操作的器材开发出轻物投掷(纸飞机)和胸前放纸等游戏活动,巧妙地将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这三个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课后普遍反映比较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投掷技术,感觉不像以前学起来这么枯燥。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经验、项目特点,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利用一些废旧物、生活用品、生活实施等制作简易器材,既可以解决体育器材匮乏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用废旧的足球、篮球、棉纱和沙子制作实心球,用饮料罐、茶叶罐制成简易高跷,进行踩高跷比才、走独木桥、穿过小树林、跳过障碍,用废旧的报纸自制成纸球、折成飞机、甩炮、利用废汽车内胎制作短绳、胶带、农村木材丰富,用杂木做体操棒与武术棍等,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民族体育运动的魅力。
11.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职教;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S181
農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农村地区领域广泛,人口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特点。生物资源主要包括人工选育动、植物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两种,就目前的开发应用情况来看,没有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使生物资源的应用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将对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协调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生物资源充分应用,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向前进步,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一、农村生物资源
在上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即对某些动植物进行饲养和栽培,通过人工影响发展了原始农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丰富,使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种类也越来越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也推使人类更深层次的对生物资源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推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农业发展中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传统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也包括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应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包括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其中最典型的为中草药的开发与利用。中草药具有着重要的要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帮助人们解决疾痛的同时,也帮助人们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生物工程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带来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1]。如上世纪应用的早期“胚胎移植”技术,能够使每头母牛年繁殖可达到五十头;再如“组织培养”法对提高幼苗繁殖率重要影响,科比传统方法提高十万倍。科技进步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重要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农村发展中要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为农民创建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农村职教对象
农村职教对象是某地区内的农民,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渠道为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农村职教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之间有着紧密那的联系。为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农村职教至关重要。
(二)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
我国农村地区广泛,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按生物资源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工干预的生物资源,即通过农民的人工选育,对动物资源、植物资源进行培养和种植;二是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即未经过人工干预和影响的原生态动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就目前农村的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情况来看,人工选育的动、植物资源应用情况良好,但仍有较大开发空间,没有真正发挥出生物资源的应用价值[2]。而对于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看,开发和利用仅处于初级阶段,但部分地区也有应用较好的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三)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联系紧密
由于地区限制和生产水平不高,农民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了解尚浅,因此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十分必要。为促进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职教的功能和作用。(1)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十分重要,因此在农村职教中首先要进行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传授。(2)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基本知识的讲授,由于农民所接触的科学技术较少,对科技的认识程度有限,因此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较少。因此要定期对农民进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知识的宣传,对其重要意义进行有效讲授。宣传方式可通过发放单页或组织集体听讲,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相关内容,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3]。(3)宣传新技术。国内外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着推动性作用,在职教过程中要将新技术不断宣传给当地农民,并根据当地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农村职教既能够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对促进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知,农村的生物资源丰富,对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促进农村职教更好的服务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鼓励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将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讲授给农民,使农民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农村职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积极进行科学技术指导,在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后,进行生产实践检验,最大限度发挥农村职教的作用,实现农村生物资源的充分应用。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要处理好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有效推进农村经济进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志蔚,孙冕,叶川.专业群建设如何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江苏沿海农村职教专业群建设调查与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2]孙文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0(03)
12.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挖掘学生的生活环境资源
农村潜藏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学校位于长江边上, 原本是一个国营农场, 所以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 还有丰富的地面植物农作物资源和地面动物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大多数农村生物教师只是埋头教“书”, 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却忽略了学校外面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 缺乏对生物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生物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例如, 在学习地面上的动物——哺乳动物时, 笔者考虑到学生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种哺乳动物, 所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DIY活动:建立动物小档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引导他们思考分类的依据, 从而认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这种形式比教材安排的让学生通过比较狗、马、兔的图片来进行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 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笔者常常在讲述有关内容时, 把学生有针对性地带到教室外面, 将课堂移到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去, 让学生自采标本, 直接观察, 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在认识上得以升华.例如,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本领.
二、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资源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农村中学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就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而课程资源的开发或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的过程.所以, 在农村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学生丰富的生物学实践经验, 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来自农村的孩子每家都有自己的田地, 所以学生基本上经常会接触到农作物, 观察到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生长;观察到周围的小动物的出生及成长过程.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 他们甚至可以每天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的嬉戏, 下河洗澡、抓鱼, 上树捉蝉、逮鸟……所有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 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所以教师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这些经验为基础,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使生物学的教学更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三、挖掘学生的能力资源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教师在课堂上能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教师可以把一些材料比较简单的实验或者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实验让学生带回家, 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能力, 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实验学习的方法, 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 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 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 笔者提前一周让学生利用家里现有的青菜幼苗进行实验, 并指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进行跟踪记录, 在正式上课时, 学生带来自己的实验青菜, 对照直观的实验现象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 再加上教师合理地引导, 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从直观上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四、挖掘学生的兴趣资源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求知欲的表现, 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 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学习细胞时, 由于认识的对象从宏观的生物体陡然转变为微观的细胞结构, 内容太抽象, 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这一难关, 继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法, 让学生把自己的口腔上皮制作成装片进行观察, 绘制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图, 这样直观的认识细胞使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 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使他们感受到细胞的真实存在和其在生物体组成中的基础地位, 通过真实直观的形象, 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小结 篇十三
从2008年2月起,我在学校低年级中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小课题研究。经过初步探索,参与这一课题实验的教师无论是从理念的转变,行为的变化,还是学生的发展方面都有初步进展。
下面介绍我校开展课题实验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管理,保障课题实验的有效实施。
1、为确保课题实验工作顺利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成立了品德小课题组,由副校长亲自指导,黄雍萍老师负责主抓,时晶老师组织,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建立了学习研究制度,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和计划,使课题实验工作一开始就步入了正轨。
领导小组成员带头深入课堂,关心帮助每一位课题实验教师,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一切为课题的实验顺利开展服务,全程参与。和教师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的困难与困惑成为教师的参谋,使课题教师增强了搞好课题实验的信心,使我校品德小课题研究工作稳步有序的进行。
二、狠抓落实,使课题实验初见成效。
校领导把课题实验放到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参与品德小课题组的备课、听课、评课,及时了解情况,提供意见,课后参与评议,与教师共同磋商。
1、搞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课题组对小课题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把《新课标》的思想,观念渗透到课题实验当中,在参与式的学习中,使教师领会其精髓,感悟其本质,为实验顺利到开展奠定基础。
2、开展校内集研活动。
加强集研,发挥群体力量,我校规定各教研组每周一下午5:20——6:20是集研时间,雷打不动,集研时及时反馈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做法,从参与献计献策,12月分集研都是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课题研讨为中心,在讨论中、争论中、思考中、合作中进行,解决了许多实验中的问题。
3、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
本学期课题组安排黄雍萍老师指导时晶老师上研讨课,课后大家针对这节课从授课内容环节指向性、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效果、教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研讨,哪些地方处理得好,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有什么不足,怎样改进。在教学中将如何处理,还有哪些困惑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授课内容指向性方面和教师的培养方面,做的较好,老师都能认真的听学生回答。老师设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和小组合作的环节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但是对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培养还较浅显,仅仅停留在课本等提示上,是今后重点研究的对象。
三、实验的成效分析。
1、主体性品质方面。
课题开展后,我们发现实验班级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所改观。虽然,课题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但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性表现在信息的交流中能有所碰撞和讨论。这也体现出习惯的培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的。
2、教师注重授课内容的指向性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凡是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往往能更吸引学生去有效的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并且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善待他人,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对学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研究指导。
2、多与教研员沟通交流,在他们的指导下,少走弯路,多快好省。总之,在不到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教师和学生积极性高涨,学生教师双双受益,老师对怎样更加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我校的生源实际和教师发展前景,面对21世纪课程改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课题实验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更加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总结、学习,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的引领,加快我校的小课题研究步伐,达到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的目的。
【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08-25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07-15
如何利用和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11-03
浅谈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6-19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08-22
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05
反思物理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11-04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07-17
浅谈幼儿园家长志愿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