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中国的发展(共5篇)
1.毛概论文中国的发展 篇一
我的梦以及我眼中的中国梦
这个题目是白岩松在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没有白岩松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也没出生在他那个比较复杂的年代,没有经历过任何运动和比较大的改革,没有见证中国飞速发展的阶段,90后的我,似乎是生在一个比较安稳的年代,一切都看着那么美好。
似乎很多人到了大学已经不提”梦想”这个词了,或许是因为每每看到这个词都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和刺痛感吧。所有人都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社会就意味着现实,有梦想固然好,但看着现在依旧背着梦想的人们苦苦挣扎前行,自己看着梦想又爱又怕,是现实的残酷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十年前,我的梦想是考个理想的大学,这个梦想是被父母或者更多身边的人们绑架的,没有更清楚的想法,就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就知道那是实现其他梦想的基础,憧憬着考上大学的美好,和身边人的怂恿,这就是一个梦想,模糊的似乎有些不太具体的梦想。
十年前的中国,非典这个不速之客惹得全国人民人心惶惶,这场流行病让很多人失去了性命,这个时候我觉得中国梦更多的是健康梦,疾病的蔓延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健康也是实现其他各种梦想的基本保证。这一年,我们告别了江泽民时代,迎来了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时代,三农问题和教育问题得到实质的改善,这一年,中国梦是要在健康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强大。这一年的我正防着流感在小学校里抱着课本,开心地读着书,为了自己的大学梦。
十年后,我的梦想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十年过去了,考上了天津师大,看似实现了十年前的梦,可这种实现方式多少有些被摔坏了又粘在一起的镜子的感觉,不影响照镜子的功能,却总觉得不舒服。现在的梦想就是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将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时候的梦想是被房子绑架的,人总是越长大越把梦想拉近现实。十年后的中国,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和谐”“幸福”是这个梦的重要部分,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我们却发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却在阻碍我们的幸福,假羊肉,地沟油,毒奶粉......这些握在不良商家手中的毒箭,深深伤害着追着幸福的中国人的身体和心灵,我希望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可我们更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梦什么时候能实现?
恕我把自己的梦归纳成大学和工作,没有太具体意义的词语,只是活在这个社会,梦想终究是为了接近现实的,有人说90后是被社会抛弃的一代,我们的梦想的现实化是自己的错,还是这个时代的恩赐?恕我把国家梦,潦草简单的只说了个健康梦,这么具体明了的词语,我想这个跟不同阶级的眼光和所站在的高度有关,我相信我们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国强民富,民族复兴,和谐,幸福!
2.毛概论文中国的发展 篇二
——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话题,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社会公平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平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平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众已将视线从经济矛盾转移到了社会矛盾上去。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利益受损者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与受剥夺感,受益者也开始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公平感,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在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
公平作为一个规范性范畴,是人类给自己提出的一个历史性的难题,是人类普世性的基本价值之一。
首先,我们先从社会公平的三个基本属性——历史性、相对性、具体性①,快速解读一下社会公平。
首先,社会公平是有历史性的。社会公平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这说明,社会公平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是否公平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社会公平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所以,看待社会公平问题,须将其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其次,社会公平是相对的。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社会公平总是相对的,绝对的社会公平虽然美好,但难以企及。人类社会上是不存在绝对公平的,换句话说,绝对的公平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企图搞绝对公平那就只是一种幻想而已。看待社会公平问题,应防止落入平均主义这种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颇具诱惑力的窠臼中。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不是要否认差别、消灭差距,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将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充分挖掘每个社会成员的潜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最后,社会公平是具体的。社会公平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各种义务合理承担,但具体如何分配与承担才是合理的,在具体的领域又有具体的内涵和具体的标准。不注意具体领域、具体人群、具体问题的区别,简单套用抽象的社会公平概念,往往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努力、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一个美好追求,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受到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不能脱离现实发展水平去盲目追求社会公平。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公平对于现实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回到当今社会,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公平问题,我们即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客观地、理性地、从多角度分析。一方面,我国在社会分层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不会再给社会的每个人的脸上烙上一个政治成份的符号,制定严格的社会门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上的平等性。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不公平所产生的矛盾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没有自动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公众的社会公平感急剧降低、人们的不满在各类的群体事件中频频爆发出来。
在我看来,将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完全归咎于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妥的。尽管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了贫富差距的问题,但它同时也为我们实现公平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我认为可以将造成我们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发育阶段,还不成熟,所以在制度、措施、规则等方面是很不完善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平的进程。
第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使我们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在一定时期,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如自然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财富、政治资源等,都是有限。而人的需求与欲望却是无限的,这样我们就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社会个体的需要。
第三,我国社会的传统对此也有很大影响②。不能不说,我们与西方人相比,缺乏那种理性精神。中国人更愿意从感性出发,感情用事,所以,“后门、面子、关系”等哲学在中国根深蒂固,那现在这些盛行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是历史的不平等尤其是贫穷落后状态下的不平等,绝非短期内可以纠正,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展才可能逐渐向平等或公平社会迈进。二是市场经济能够带来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制度安排,并根据公平原则来重构或完善现行制度与政策体系,社会公平需要符合正义原则并能够实现共享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与维护。所以,制定一个合理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分配原则刻不容缓。三是公平是有限度的,公平指的应该是机会平等,而非收益平等。
对当前存在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我们绝不应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把那些正视社会问题的言论观点压制住、维护稳定的做法,看似理性,实则愚蠢。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激烈的反抗。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采取措施改善当前情况,提高公众心中的社会公平感。大的办不了,就要从小的做起;远的够不到,就要从近的做起;别人怎样管不着,就要首先要行动起来。
对于要提出如何改善社会公平的建议,我恐怕是力不能胜的,所以在此只能提出我的一些浅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其一,在调节财富分配方面,市场机制比行政权力的手段更公平、更有效③。经济学中的库茨涅兹分配曲线表明,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社会收入差别呈缩小的趋势;市场机制在分配财富中的作用越小,财富分配的差距就越大。我们要做的是深化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配套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解决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最终达到让每个人都能从市场中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享受充分的财产权和经济自由,鼓励和诱导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得自己的正当利益。
其二,政府应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承认公民的财产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制定透明、公平的程序、加快国营企业的体制转轨,同时还应把土地归还给农民,由他们自行决定土地的使用、继承和转让。如果我们承认目前的分配不公是由不自由、不公平和扭曲的市场状态所导致的,那么,就应该加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公平。
其三,解决中国的不公问题还必须调整政府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其更多地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④。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着穷人或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国家发展要以社会融合、社会发展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强调优先保障弱者的基本权益,因为即使是相关制度公平,但弱势群体或者困难群体因自身条件的局限,也会出现权益受损的现象。因此,国家对于困难群体应该给予相应的救助政策,根据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运用相应的公共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援助措施,为其享受平等的经济社会权益创造条件。
社会公平问题千百年来与人类社会始终相伴相随,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更因为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艰难过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不懈努力。对于社会公平问题,政府义不容辞应该挑起责任的大梁,之后社会也要积极参与⑤。没有社会的协同,社会公平总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实现社会公平,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政府又不是无所不能的。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复杂化,政府的制度设计往往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社会积极介入,发挥协同作用。尤其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类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来,对处于困境而无力自行摆脱的社会群体提供更多援助和关爱。最后,个人应培育公平之心。社会是人的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个人不能置身事外。个人具有公平之心,是实现社会公平相关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具有公平之心,为实现社会公平不懈努力,才能让社会公平放射出比太阳还要灿烂的光辉。
尽管,通向社会公平的道路是曲折而艰难的,但我相信这个光明的目标定会指引我们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直至最终达到美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人民日报: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 ②《经济参考报》
3.中国地质大学毛概总结范文 篇三
专题一 马克思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专题二 毛泽东思想
1、科学含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形成和发展:
A、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跨越了1921年建党到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近60年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末井冈山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延安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系统的哲学、军事、统战和党建思想,标着这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走向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进入在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阶段。
3、主要内容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近6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涵盖了这三个伟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政策和策略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总路线和独立自主。
专题三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39年8月与浦琼英(卓琳)在延安结婚。
1948年,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和渡江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2.邓小平改革开放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革的理论,高瞻远瞩地率先提出改革思想,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领航中国改革进程,坚持走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纠正了国人在长期封闭状态中形成的夜郎自大的盲目情绪,使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可以说,邓小平的改革观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光辉思想;邓小平的开放观是指引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基本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学习他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能够焕发人们的斗志,更好地实现邓小平为我们谋划的宏伟蓝图。3.改革开放的成就
(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3).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4).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体育繁荣昌盛。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4.邓小平理论
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专题四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而不是追求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经济关系乃是交换价值的背景。交换价值只有在一个产品在进行交换时,特别是产品被作为商品在经济关系中出售及购买时,才具有意义。
专题五 农村土地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七亿多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建国六十年来,土地经营权经历了分、合、分、合的“两分两合”的演变,见证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变迁的全过程.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个体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乱摊子.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很快.通过土地改革.新政权获得了农民的高度信任,使他们成为其稳定的社会基础.这次土改在发展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新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二、五十年代末的第一次“合”,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本建设条件.为了解决个体农业分散经营,资金缺乏,不能兴办较大规模的农用水利建设,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现状,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土地集体经营的的探索,将农民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建立了人民公社,随后党中央领导农民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以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群众战争.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用了十五六年时间,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力发展支农工业、电业、农业科学技术,使中国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历史的改变,这为改革开放后农业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强调集中生产,忽视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家庭经营的重要作用,又不允许农民经商,这就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都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文革后,使得潜在于中国农村的各种改革端倪“暗流涌动”,改变当时那种低效窝工的集体经济模式已迫在眉睫.三、1978年的第二次“分”,农民长期拥有了土地经营权,为农民架起了由“脱贫”到“致富”的桥梁.30年前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契约”掀起了全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家庭承包制的“集体统一所有、农民家庭分散经营”是中国大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其短期的重大作用已经被事实证明.粮食生产连续增长,1982-1984年,连跨7000亿斤、8000亿斤两个台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离土不离乡的亿万农民成为乡镇企业的主力军,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大部分地区解决了吃不饱和脱贫的问题,同时还蕴育了无数的万元户和农民企业家,农民在第一次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但自1985年之后,由于各项改革难以深入推进,造成了国内粮价持续低迷7年之久,粮食变成了农民“吃不了、存不下、卖不掉”的老大难问题,农村的土地成了农民致富的负担.四、2008年的第二次“合”,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以流转的形式交由合作社,掀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决定》.对群众首创精神给予肯定.土地流转,不仅使农民实现了既省心又增收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升级,掀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这种经营权的适度的“合”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是新形势下催生的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合作社,收益权归个人的新农村土地经营的“三权分离”模式.这一次“合”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土地经营由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当然这轮土地改革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配套的政策和法律需要我们去规范,维护农民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土地改革任重道远.专题六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早在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雷诺兹时就指出:“我们力求用和平方式来实现台湾归回祖国和完成我国统一”,“问题是如果我们承诺我们根本不使用武力,那就等于将我们的双手捆缚起来,结果只会促使台湾当局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和平统一。这反而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
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统筹区域发展(毛概) 篇四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分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就是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行政经济区域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国土规划是实现空间均衡的必要保障和有效措施,当前我国要完善国土规划体系,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以实现区域统筹。关键词:区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国土规划;空间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是针对我国当前 地区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差距全面拉大、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 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统筹,意指统一谋划、协调兼顾、共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就是要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实现空间协调发展。那么,要准确把握统筹区域发展,至少还要考察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统筹什么样的区域? 二是怎样统筹?
一、统筹的区域
1、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
由于历史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仍是我国未来统筹区域发展的首要层次。需要强调的是,地区差距,不仅仅指的是GDP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差距、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的对比来看,东、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的差距,“八五”时期大约5个百分点,到“九五”时期约2个百分点,2001年缩小为0 54 个百分点,GDP增长的差距是趋于缩小的。再看《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 分析与预测》抽样调查结果,当前我国个人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极大,发达地区的个人平均月收入是欠发达地区个人平均月收入的2.5倍。从2003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来看,东部占全国的比重为67.13%;中部占全国20.13%;西部仅占全国12.74%,西部总量和人均水平的相对地位仍在下降,2003年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表明,西部比东部和中部少6个百分点。东西差距不仅表现在个人收入、产业、投资等量方面的差距,而且表现在增长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差距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更为不利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几年来,目前并没有出现东部向西部大规模产业转移和扩散的现象,相反,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就业却在逐年萎缩,西部的劳动人口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的劳动力成本始终处于最低水平,这种要素的反向聚集进一步加剧了东西地区差距。因此,加快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提升西部发展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另一个问题是中部经济的崛起。目前,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区域经济战略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经济凹地”现象已经出现,并有可能加深。如何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真正实现东西互动、促进中部, 使中部地区不至于落在后面,是统筹区域发展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统筹行政经济区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
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总体上看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为基础进行的,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骨架;二是以各省级行政区为空间单位进行的,形成了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的省级行政经济区。两种布局的叠合交织,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的区际封闭性较强、地区发展条件差异显著的国情,客观上要求经济布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保证全国范围地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又要使各地区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显然,上述两种布局是不可能充分实现的,而需要细化到更加具体、更加微观的空间。而且,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正在形成;企业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扩张、中小企业通过形成产业集群等,推动着地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联合;西部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一些经济隆起带和新的增长极开始在西部形成。这些新的形势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协调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把重点开发区、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突破行政区界限和分割,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促进跨行政区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3、统筹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地区
在空间开发的目标和模式上,我国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核心地区优先发展从而带动外围地区的模式。在这样目标和模式下,全国崛起了诸如沿海经济带、长江干流沿岸地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若干经济核心区。但同时,也出现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产业衰退区,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典型的问题区域。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如果上述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仅制约先发核心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将拖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甚至可能造
成社会经济的大退步,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的关系,已经到了要求在全局高度上来统筹的时侯了。
因此,在区域开发的空间单位上,除了强调确定重点开发地区,更要关注特殊类型区域的开发和保护,尤其要注意二者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和优化整合地区等,应纳入国家统筹的范围,明确各种类型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重点开发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对生态脆弱地区,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目标,而把社会发展、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在继续加强交通、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时,把教育、卫生、文化等“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并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把开发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从国土资源有效配置的全局高度,加强跨行政区经济区的空间指导,处理好重点开发区与特殊类型区域、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利益协调关系。
4、统筹城市与乡村
如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基本的空间类型,那么,统筹城乡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目前已有相当多的论述,本文仅就城乡统筹的实质、关键和内容作简要说明。
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统筹城乡产业,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第二,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三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第三,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四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五是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六是统筹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城乡发展政策,适当向农村倾斜。
5、统筹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所在区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了以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在迈入一个崭新时代。但是,行政封锁、诸侯割据却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中一个突出障碍,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不是协调推进的。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一方面土地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但另一方面,在这些地区,国土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比较严重。土地利用的结构不合理,空间功能划分模糊,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特别是城市连绵区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统一规划和建设等等。城市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同时与其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关系,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周围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绝不应该局限在系统内部考虑。但是,单纯的城市规划只能解决系统内部的问题,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纳入更高、更宏观的视野来通盘考虑,这就需要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国外很重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德国在城市规划中有一条专门讨论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的联系,还讨论机制上的联系,值得我们借鉴。
二、统筹的方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把以上各种层次的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生产力布局、城乡布局等手段,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优化空间结构,最终实现空间协调发展。从国外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国土规划是协调空间关系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必要保障。
1、国外国土规划的目的和做法
国土规划起源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空间秩序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建城市的需要,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国土规划在英国和德国首先兴起。日本则是在经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为应对地区差距扩大、国土利用失衡、大城市人口过密和山村地区人口过疏等问题而展开了大规模的国土规划,并成为亚洲国家学习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对国土规划的制度和体系进行调整
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重视公众参与等新理念的要求。
纵观发达国家的国土规划,其目的主要为了消除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空间不平衡,减少由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从而协调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市场失灵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和人口萧条地区,如,欧洲除金三角工业中心以外的欧洲沿海半岛以及边远山区和乡村地区,美国田纳西流域;二是受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影响,区域发展由盛而衰,出现失业严重和经济萧条的老工业地区。
各国国土规划的出发点虽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经验或做法。首先,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日本迄今为止已经制定了五个“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其次, 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 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具体的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如德国国土规划分为联邦、州、专区、市(县)四个层次,日本国土规划体系也分为四级:第一级,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第二级,三大都市圈建设规划、七大地区开发规划、特殊地区规划等,第三级,都道府县综合发展规划,第四级是市村町综合发展规划。第三,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
2、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的任务
我国正在启动新一轮国土规划,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综上, 新时期我国国土规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西部国土规划。西部大开发不是短期的突击性任务,而是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深化西部大开发,应制定相应的国土规划,同时,中部地区的优势再造和资源整合问题、东北产业振兴问题,也应抓紧进入新一轮国土规划的议题之中。近期,西部大开发规划主要应包括:
1、西部重点地区的国土开发规划,如西陇海—兰新产业带规划,长江上游地区规划、南贵昆经济带规划、呼包-包兰-兰青线经济带规划等;
2、西部国土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等;
3、西部特殊地区国土环境保护规划,如江河源头的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等。
二是跨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域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协调区际间资源共享、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问题。主要包括:
1、跨行政区的重点地区规划,如成渝经济区规划;
2、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跨行政区的合作和协调问题,如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流域综合开发问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等,应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引起高度重视;
3、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规划,编制京津冀首都经济圈规划、长江三角洲规划等。新一轮国土规划,应把大都市地区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区域,打破行政区界限, 以国土高效利用为目的,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土地利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平衡。
三是特殊类型地区规划,特别是要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以及优化整合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为编制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政策提供依据。
四是以城乡为单位的空间规划。协调国土规划与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关系。
五是衔接协调各种规划,完善国土规划编制体系。衔接各类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开发保护规划、环境规划等,形成以国土规划为骨干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M] 国外城市规划,2002,(5)
[2]邓玲,张红伟 中国七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地区经济分析系列课题组”,2003.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M]
[4]潘文灿,郝寿义等主编 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M]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5.毛概论文中国的发展 篇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1、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1)国体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掌握。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相同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邓小平(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对敌人的专政。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三、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政体
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总结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发展
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腐败,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共产党对建立新型的人民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的长期探索和实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组织领导工农运动过程中成立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兵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 抗日战争时期,按照“三三制”原则组织起来了参议会;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建国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阶段: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3
经过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图为出席会议的中共代表在中南海合影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重要文献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第二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确立和曲折发展(1953-1966
从195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我国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它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地建立起来了。
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起,“左”的思想日益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损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难以开展。
第三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受严重破坏(1966-1976) 1966年到1975年在长达八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国务院难以正常工作,地方人大及其人民委员会则被所谓的“临时权力机
第四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和进一步健全(1976-
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活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陆续召开。1978年2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至此各级人大都恢复活动。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2)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前提。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4)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决定权和最高任免权,以及应该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每一个议案的通过都需要代表人数的2/3赞成,并且通过代表的投票选举的国家机关领导人,必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任免。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三权鼎立
所谓三权分立,是指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事,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平衡。★ 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历史发展决定的,而且与其阶级特性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君主立宪制,一种是总统共和制,一种是议会共和制。
第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几次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都失败了。 清末新政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国民党的“国民大会”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同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与这种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
第三,“三权分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
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在分权和制衡权力方面有积极意义,对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权力腐败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但是,它也存在严重的弊病,主要是导致相当一部分权力在相互牵制中抵消,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效地防止腐败。政治游说是一种公开的政治腐败行为。
苏联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社会动荡,腐败严重,甚至战乱频仍,教训是深刻的。
邓小平在谈到我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时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982年十二大)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政治基础。
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1、政治协商:主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协商。
2、民主监督:主要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家公务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实行监督。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多党制的弊病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西方多党制的一大弊病是短期行为
第二,西方多党制的另一大弊病是过多地考虑局部利益 第三,西方多党制的特点是制约和牵制,缺乏协调和配合
第四,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第五,为了选举的胜利,某些政党不惜使用作弊、违法手段
第六,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自政党的民众对立,扩大了社会 突,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导致族群甚至是国家和民族的分裂。 第七,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
第八,西方各党派间的竞争还会导致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第九,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根深蒂固 ◆中国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
① 可以制订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
② 对出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时 ③ 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泛滥 ④ 展示一个更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⑤ 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可以避免人才浪费 ⑥ 真正代表全民
◆ 中国政党制度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① 封建传统的影响
② 广大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民主意识不强 ③ “文革”间对民主的破坏
◆ 对中国政党制度认识偏见 ①习惯造成的偏见
② 把不同的问题相混淆
③ 过于理想化
■总结: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尽管有许多弊端,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法制也比较健全,使人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制度,因而其弊端也就在大众的容忍范围之内了。
但是在一些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大众民主意识比较欠缺、缺乏实行民主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行得通。
最后,实行多党制会带来严重后果
一是腐败加重 二是社会动荡不安 98年辨析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答题思路:分三个层次。
(1)基本概念,一党制是指一党单独执政而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多党制是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是指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含义,即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的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3)结论:我国多党合作制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依据: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第二,爱国主义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实行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祖国而独立或半独立。
第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国家政策。
第三,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在中央和上级国家机关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规定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内部事务,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二、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三、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范畴,其意义重大。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在中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的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节课前思考题
邓小平说,“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你怎样看待“法治”与“人治”?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所谓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根本性、战略性指导原则。依法治国的直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涵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005年26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 B. 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BCD】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核心;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第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实现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重点指的是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工作方式等。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 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2.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弊端
2.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3.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
第一,官僚主义严重
第二,权力高度集中
第三,领导职务终身制 第四,党政不分
第五,形形色色的特权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1)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92年十四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阶段(92年十四大—2002十六大)(3)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2002十六大--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邓小平揭露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些方面,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效
(1)党政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党的领导方 式和执政方式日趋完善和成熟,逐步走上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轨道。(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3)选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4)机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5.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6.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国 成为基本方略。7.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5.当前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
(1)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严格的制衡,权力滥用现象严重(2)公开、公平、公正执法困难
(3)用人上任人唯亲,存在买官卖官现象
(4)行政机构臃肿庞大,官浮于事、人浮于事
(5)职务消费无边界,国家财力难以承受
6.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7.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第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8.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9.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第一,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第三,发展基层民主。
本节思考题
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为什么要坚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毛概论文中国的发展】推荐阅读:
毛概论文08-07
论网络暴力毛概论文07-14
海南大学毛概论文11-04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09-18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07-22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业08-06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案例09-09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财06-28
环境工程概论论文——发展生态工业园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