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

2024-07-01

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共8篇)

1.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 篇一

摘要:舞蹈和武术一样,都是在人类生产劳动中孕育出来的。从社会的发展过程上来看,歌舞主要表现在艺术表演的方面,武术则主要表现在实战运用的方面。武术和舞蹈都朝着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方向上发展并对社会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今,在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下,武术和舞蹈两者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说明了武术与舞蹈的共同性质,充分展现了武术与舞蹈融合之美。

关键词:武术;中国舞蹈;发展;影响武术和舞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在武术与舞蹈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形成了独特的实践风格,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意义与对象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上面来看,武术和舞蹈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统一,而后分化,再到后期的统一这样一个过程。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武术与舞蹈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和内涵,但是二者在发展的历史上却有着不可否认的共同性质。如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层次也上升到一定高度,武术与舞蹈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借鉴就越来越普遍了。以武术对中国舞蹈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找到两者的相似性可以明确两者之间未来的走向。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获取更多关于武术和舞蹈研究的具体方向,方便更加正确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方法。(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进行归纳和分析武术影响舞蹈发展的主要内容,使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2武术与舞蹈的概况

2.1武术的概况

2.1.1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首先武术属于传统的技击,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和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2.1.2武术的特点中国古典舞蹈里面的基础训练就是旋转的技术,然后根据舞蹈的动作结构形状扭曲为主要特征,漫长而舒适的运动,强烈的伸展,身体驱动臂驱动,跨越驱动是非常重要的,旋转主要取决于全身的协调。强烈的表现力,这也可以改变舞蹈动作的速度和动作的节奏,里面有着不同的联系和展现不一样的个性在其中,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既视感,可以从其中体现舞蹈的情感。

2.2中国舞蹈的概况

2.2.1舞蹈的概念舞蹈是一种行为的艺术表演。它主要通过表演者的身体去完成一些动作,并在行为艺术上面又有美感的动作来给人展示,有时候也需要配上音乐,主要是用音乐的节奏来带动表演者的舞蹈动作,以此作为表演手段的`艺术形式。2.2.2中国舞蹈的特点中国古典舞蹈里面的基础训练就是旋转的技术,然后根据舞蹈的动作结构形状扭曲为主要特征,漫长而舒适的运动,强烈的伸展,身体驱动臂驱动,跨越驱动是非常重要的,旋转主要取决于全身的协调。强烈的表现力,这也可以改变舞蹈动作的速度和动作的节奏,里面有着不同的联系和展现不一样的个性在其中,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既视感,可以从其中体现舞蹈的情感。2.2.3中国舞蹈的分类从舞蹈的功能上面看可分为表演舞蹈、行为舞蹈、自我娱乐舞蹈、娱乐舞蹈。还有取悦神灵的、祭祀祖先的舞蹈。然后根据舞蹈的类型和种类,从我国传统的古典舞蹈里面来看,其中主要是古典舞蹈,还有传统民族舞蹈以及现代古典舞蹈。这些舞蹈里面都具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的审美。民间的舞蹈使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之处以及和在传统文化中继承舞蹈的形式,民间舞蹈是我国古典舞蹈的创造之母。

3武术与舞蹈的相似之处

3.1武术与舞蹈同源性

舞蹈在所有艺术类型当中最古老的文化,它的历史悠久也是最为神秘的,在我国的人文史上面,武术和舞蹈也是互为通用的,武术与舞蹈是同源的已经是史学家们已经辩证过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当中,西周时期的武舞大都是表达自己打败对手的喜悦之情,用于鼓舞自己为自己庆功。显示出他的军事力量并展示了其辉煌的成就。

3.2武术与舞蹈的意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武术以及舞蹈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武术与舞蹈也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美。武术和舞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染和表达来体现意境之美。舞蹈是通过形式、形态和动作的转换,通过眼睛和面部肌肉表达内心意图,从而展现了美的魅力。

2.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 篇二

一、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 提高幼儿的体质

与成人舞蹈一样, 幼儿舞蹈在构成的诸要素中, 动作是居于首位的, 幼儿所有的思想、感情和态度都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 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 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 加快幼儿新陈代谢, 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 对幼儿身体机的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1.舞蹈训练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

有句老话说:“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幼儿学习舞蹈, 必须经过动作的控制和反复的练习, 才能完成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这个过程需要每个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过长时间的训练, 孩子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也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当孩子从小就知道辛勤劳动获得的荣誉是最值得珍惜的时候, 孩子们的这种意志力的获得, 更是幼儿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2.舞蹈促进幼儿有意注意力的形成

幼儿期处于好玩好动的阶段, 而优美动人的幼儿舞蹈能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在兴趣的驱动下激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从而在老师高度的语言指向和动作示范下, 能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舞蹈的内在情感、韵律、节奏, 并体验、学习。例如, 在教授中班舞蹈《学做解放军》时, 坚定有力的歌声及精神振作、铿锵有力的舞蹈动作和对解放军向往的情感, 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渴望, 都迫不及待地高度注意老师的举手投足、情感的流露。

3.舞蹈创编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开发想象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想象力也是一个孩子聪明才智的主要表现, 只有想象力丰富, 才能存在创造力。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 有幼儿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起重要的作用。如在组织幼儿编排韵律获得《摘果子》的过程中, 我想让幼儿想想平时生活中摘东西的动作是怎样的, 有的幼儿做抓住东西往下拉扯的动作, 这时, 有的幼儿觉得不好看, 提出要柔一点好看些, 于是, 有的幼儿提出“轻一点”, 有的幼儿说要用手腕扭一下, 有的幼儿说要跳一跳才够得着。在这个“想”的过程中, 小朋友们联系了生活, 并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想象创新。这种即兴舞蹈的创编, 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4.舞蹈作品内容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舞蹈是有思想的, 是有灵魂的, 她要表达出舞蹈音乐人、舞蹈动作人和舞蹈环境、意境的思想活动。目前很多的幼儿舞蹈作品, 都富有其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中班舞蹈《我的朋友在哪里》, 幼儿通过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对舞蹈作品的体验, 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助友爱, 懂得友情, 珍惜友情。幼儿舞蹈以感情活动为中心, 通过潜移默化和动作体验来塑造美的心灵, 来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 实现德育的基本要求。

5.舞蹈艺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 提高审美能力

舞蹈艺术美是通过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形象美反映出来的, 因此它比实际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强烈、更理想。它所塑造的形象也更能以情动人, 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幼儿通过欣赏那些贴近生活的舞蹈作品, 知道什么是美, 怎样用动作表现美, 这些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能使幼儿的生活更美好, 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 幼儿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舞蹈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塑造良好的体型, 对幼儿良好的性格塑造也有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幼儿舞蹈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 孔起英.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之“艺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中国舞考级;少儿舞蹈;发展

我国舞蹈艺术要想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少儿舞蹈艺术的良性发展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少儿舞蹈艺术水准直接决定了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基本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少儿艺术气质,舞蹈考级制度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作为衡量少儿舞蹈造诣的重要标尺,舞蹈考级不仅可以激发出少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为少儿舞蹈提供舞台,这对我国未来的少儿舞蹈发展意义重大。

一、少儿舞蹈艺术存在的问题

1.创作成人化倾向严重

少儿舞蹈成人化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表现,不仅违背了少儿应有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同时也无视了少儿的童真和童趣,与少儿舞蹈特点明显不符,很多舞蹈表现的内容不是少儿可以理解的,舞蹈成人化特点过于强烈,这对于少儿的生理与心理发生都极为不利。艺术创作应该将创作对象、创作载体及需要阐释的对象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少年儿童展开创作,虽然少儿舞蹈在创作规律、创作技法上都和成人舞蹈有相通之处,但是它也有别于成人创作的地方,成人舞蹈创作要更加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成人是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在创作时成人在很难以少年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内容不一定能与少年的特征相贴近。

2.技巧成人化倾向严重

和成人舞蹈技巧化相比,少儿舞蹈技巧化存在较大区别,少儿时期的骨头还没有成型,他们的肌肉爆发力不够、韧带拉力不足,从难度上来看,表演方式和成人也存在很大差距,很多成年舞蹈演员都是一身的伤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小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系统方法训练造成的后遗症。少儿舞蹈技巧化为少儿跳好舞蹈提供了前提,并将其贯穿于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必须重视少儿的生理特征,将技巧的难易程度把握好,少儿处于身体发育过程中,骨骼塑造性非常强,正确的技巧化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少年更好的修塑形体,同时也为更好的诠释作品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舞蹈考级对少儿舞蹈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升艺术素养

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少年的身体柔韧性可以有效提高,同时肢体灵活性也可以得到增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强健他们的体魄,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少儿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比赛,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少儿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得到增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舞蹈考级的目的不仅在于考试本身,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学生在考试现场感受考试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少儿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从最大程度上将自身的潜能挖掘出来。

2.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

上文曾提到当前少儿舞蹈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少儿舞蹈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舞蹈考级被提出来。舞蹈的独特主要在于充分展现肢体美和艺术美,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学习舞蹈有利于儿童气质及艺术修养的提升,同时还能帮助儿童强健体魄,帮助其塑造完美的人格。通过少儿内在旋律与形体节奏的柔和,幼儿舞蹈艺术充分展示了多彩的思想感情,通过形体美陶冶少人的道德情操,使少儿的思想感情得到美化,使孩子们更好的从舞蹈中更好的感受和表现美,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从舞蹈考级看少儿舞蹈的发展方向

1.角色安排简单好记,故事情节不宜过于复杂

队形和角色的选择是少儿舞蹈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整齐的队形和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的角色,因此在舞蹈考级中也要求少儿舞蹈队形整齐、简单。少儿舞蹈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管哪种型式的舞蹈,队形不适合太过复杂,只要有一人动作不协调,都会对舞蹈美感造成影响。因此,少儿舞蹈中角色安排也应简单好记,不能选择太过复杂的故事情节。

2.把舞蹈、音乐及诗歌融为一体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应该注意将舞蹈、音乐及诗歌充分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引发儿童的表演欲望,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最大程度上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到一起,利用简明的语言进行阐述,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学的感染力更强,将儿童的语言、音乐及舞蹈融合成一个整体,增强艺术感染力。

3.少儿舞蹈更具启发性,考级教材更富感染力

儿童是少儿舞蹈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旋律柔和、优美动听、具有教育性与启发性的音乐,少儿舞蹈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想象力,音乐的节奏宜明快、突出,在正能量的音乐影响下,将会激发出学生的肢体节奏感,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并利用舞蹈塑造出鲜明的形象。通过少儿舞蹈表演,学生的道德品德、人生观及世界观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舞蹈考级教材应该选择形象鲜明、曲调悠扬、内容严谨的正能量音乐,这对少儿舞蹈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儿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操,同时还能提升其艺术气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是学生舞蹈学习的启蒙者,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充分体会儿童的思想世界,不断搜集有关少儿舞蹈的素材,这样才能塑造出非常生动、鲜明的形象,充分利用艺术感染力,引起学生对舞蹈的共鸣,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倾注其中,获得学生与观众们的认可,最终不断推动少儿舞蹈的创新及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忠,许志琳. 鄂西北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培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4:80-83.

[2]赵士军. 海峡传友谊 两岸递深情——记首届海峡两岸少儿舞蹈艺术发展研讨会[J]. 舞蹈,2010,03:34-35.

4.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 篇四

摘要

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中国古典舞讲究的是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即“身法”和“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提沉的练习是身韵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得舞者在舞蹈时动作连贯不僵硬,圆滑,平缓,没有停顿和棱角,情感更加饱满具有感染力。

关键词:提沉 作品 要领 重要性

目录

一.中国古典舞............................................3 1.1中国古典舞概述.....................................3 1.2中国古典舞的发展...................................3 二.提沉..................................................4 2.1提沉的概述........................................4 2.2提沉的要领........................................4 2.3提沉的艺术特征.....................................5 三,提沉对舞蹈作品的重要性...............................6 3.1提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6 3.2 提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6 3.3提沉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7 结束语:.................................................8 参考文献:...............................................9

一.中国古典舞 1.1中国古典舞概述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艺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它是历朝历代工作者通过对戏曲、民间舞蹈和古代宫廷舞蹈,以及外邦舞蹈进行研究、整理、复现而发展得来。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有其历史性和风格性,在动作特点上也有它独有的严谨性,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它是可以与欧洲芭蕾舞媲美的一个中国特殊舞种。其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1.2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中国古典舞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早期的古典舞以民间自娱性舞蹈宗教性舞蹈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这一时期的古典舞是历代统治者愉悦享乐、歌功颂德的一种重要工具,以女乐为主。由于宫廷舞蹈以统治者的审美情趣而创作,其中的一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格上的绮糜、内容上的消极;但大部分还是多由艺人们在中国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所以不乏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美之处。继此之后宋元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文化受到破坏,舞蹈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汉唐时代的许多著名舞蹈竞相失传了。在传统舞蹈

基础上形成的宋代舞蹈,以戏曲的形成和发展逐步代替了歌舞艺术。元代,宫廷乐舞与民间歌舞,乃至“白戏”、“滑稽戏”、“角抵戏”等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戏曲艺术形式。戏曲艺术要求唱、念、做、打相结合,具有舞蹈、音乐、美术、杂技、文学、说白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戏曲中的舞蹈,含有中国传统舞蹈的精华,它根据人物情节需要,吸收了某些生活动作,并加以改造,加强和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元、明、清三代以后,社会矛盾相对复杂,复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许多素材,使舞蹈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提沉 2.1提沉的概述

提沉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练习里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步骤分为两步:提、沉。提沉在身韵基本韵律元素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起到贯穿个元素的作用。“提沉”的呼吸和人体自身的自然呼吸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有一套严格的呼吸方法,它对身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习古典舞,身韵的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舞者的表演素质,当然也只有掌握了提沉才能达到。提沉需要练习者反复练习方可达到效果,也是练习身韵的基础,舞者通过提沉的练习,对于领悟身韵有显著的帮助。

2.2提沉的要领

提沉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着重在呼吸上,所以对于舞者的基本心里素质有很大的要求,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也就是这个道理。盘腿坐,这种姿势有利于练习时排除身体其他部位肌肉的干扰。调整坐姿,身正直,腰向上立,头顶心使劲上顶,沉肩,假想有绳子拴着头顶向上尽力拔起拔直整个身体。

1、沉,从尾椎开始,脊柱由下向上,一节一节下沉放松。最终到埋头为止。最后的时候,假想自己盘腿坐着昏过去了,全身一点儿力气都不用。

2、提,从尾椎开始,脊柱由下向上,一节一节向上挺直挑起,最后回到头顶心使劲上顶,沉肩,头顶心尽力向上够。不论提、沉,整个过程都要像打太极拳一样,圆滑,平缓,没有停顿和棱角,运动方式是传递式的。身体分的节越多越好,最终想象自己的脊椎就是一条绳子或者一条蛇,整个传递过程非常平滑,没有折角断点。先练慢,熟练后再练快,然后快慢交替自如(动作感觉好像拉皮筋一样,黏黏糊糊的,有弹性的,拖泥带水的)。熟练后加上气息,下沉时逐渐吐气,上提时逐渐吸气,吐气如抽丝,吸气如闻花。气息要与动作节律完全一致,沉到底时气吐尽,提到顶时气吸满(如果有后续停顿动作要有点预留),同样要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非常平滑,最后加上神态,提一般是表现由梦到醒的过程、被吸引的神态过程;沉常用于表现是由醒到入梦的过程,需要练习者完全放松,去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呼吸。

2.3提沉的艺术特征

提沉是不断练习呼吸的一个过程,而呼吸在整个舞蹈中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充分表现舞蹈的魅力价值所在,就像一个木偶注入灵魂,一下鲜活起来。一个成熟的古典舞蹈作品,对于舞者的要求非常高,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众多舞种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它不是突如其来的新领域,也不是顽固不化的旧方式,它是随着时间不断演化而来,而且还在发展中。这就像一个不断在成长的孩子,而成长呼吸的需要显得刻不容缓,所以一个优秀的舞者对于“提沉”的掌握非常重要。在古典舞中能否很好的运用呼吸是训练和表演的质量保证,也是一个古典舞价值的保证。控制好呼吸的大小,可以帮助舞者保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链接,帮助舞者的肢体更加完美的做出各种舞姿。

三,提沉对舞蹈作品的重要性 3.1提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中国古典舞是属于中国特有的舞种,它结合了中国民间舞蹈、古代宫廷舞蹈,以及戏曲和武术的众多重要特征,所以称它为中国舞蹈的代表一点都不足为过。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样的多元化也正是它民族性的体现,而舞蹈的完整呈现也是最具说服力。古典舞的众多特征里游刃有余的运用就像太极一般以柔克刚,这点也正符合中国人的特点。提沉是不断练习呼吸的一个过程,而呼吸在整个舞蹈中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充分表现舞蹈的魅力价值所在,由于中国古典舞的民族色彩鲜明,所以“提沉”的民族风格也随着舞蹈凸显出来。

3.2 提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

“提沉”是不断练习呼吸的过程,而一个成功的古典舞作品,它动作的连贯性、身体的柔韧性,情感的丰富性都是达到一个较为标准的尺度,更有甚者过之。我们欣赏一段优美的古典舞,感觉总是仿佛舞者在向观众表达着什么,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般让人着迷。那平滑的线条,圆润的肢体摆动,好像连着一条线一般的动作韵律,这些都是舞者通过长年累月的不断刻苦练习才能完成,但在这之前,提沉的练习是最为重要的,它是舞者练习的基础,也是身韵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沉着重练习的就是呼吸,而要达到舞蹈动作平滑圆润的效果,呼吸的方法很重要。通过不断加强提沉的练习,舞者可以摒弃身体很多杂气,使舞蹈更加优美完整。

3.3提沉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我们一直在说呼吸对于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性,的确,倘若“提沉”的练习不够或者不足,它将直接使得舞蹈失去灵魂,就像一个不断卡条的时钟,不顺畅、不连贯。而且“提沉”的练习也同时是身体本身的练习,它可以让舞者更加柔韧,整个腰部网上就像一条蛇一般柔软。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一段连贯、平滑,没有折点的舞蹈。对于舞者来说,神行统一方才是大成,外练身体柔软,内练神韵丰富,两者的统一和谐才能表达出一个优秀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它的真正魅力所在。

结束语: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的特殊招牌,它形象具体的表现了中国的古典魅力,也诉说了一段漫长的中国历史,犹如一段史诗讲述了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的演化进程。它是包罗万象的,也是不断成长的,它不属于任何一个舞蹈范畴。中国古典舞不仅是一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是一本记载历史的史书。书写中道具的使用很重要,“提沉”之于中国古典舞就像“笔”之于书写,两者缺一不可。无论是从“形”还是“神”,“提沉”的练习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魏冰.论呼吸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李凯伟.论古典舞中舞蹈元素的运用[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12期

[3.]刘治宗;徐晓淇.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性格组合的提炼和运用[J].大舞台.2011年07期

[4.]高阳.气息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J].剧影月报.2011年03期

5.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精选) 篇五

一、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舞蹈艺术是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舞蹈在艺术领域内与音乐、绘画融合可以发挥综合艺术教育的作用,使儿童的感觉、知觉、情绪、思维等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艺术领域中,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可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在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时应保持舞蹈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个体性及激励性,使舞蹈教育能够做到真正为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幼儿艺术教育应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基准,以皮亚杰的理论为依据,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仍不具备掌握大量技能的能力,因此,幼儿舞蹈教育应以兴趣为导向,而不是以学习技艺为导向,幼儿舞蹈教学应首先做到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由于幼儿在此阶段将一切活动当做游戏,因此应将舞蹈教育当做一种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使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习得舞蹈的规律以促进身心地协调发展。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时应首先做到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培养其对舞蹈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韵律型舞蹈引进课堂,以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为目的,以培养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应尽量具有情境性、戏剧性,趣味性,舞蹈内容应尽量做到贴近儿童生活,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避免直接教授儿童僵硬的舞蹈动作使儿童对舞蹈产生抵触。2.少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将艺术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重要手段,认为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心智的成长,创造力是心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舞蹈本身作为一个创造性较强活动在激发人的创造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幼儿舞蹈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经典作品和成人舞蹈活动的简单模仿上面,应以儿童为中心,以激发儿童创造力、生命活力为中心,使儿童在体验舞蹈经验的同时自由表现,通过培养其创造力从而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3.因材施教

幼儿舞蹈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艺术教育是最注重儿童个体性发展的教育方式。每个儿童在身体成长、心理发展、大脑发育都有其独特的个体性。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注意到的是:不应以整齐划一地习得舞蹈技巧为教学目的,而应在儿童理解音乐和舞蹈内涵的基础上自由表现,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我们应让每个儿童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表现舞蹈动作,而不是简单僵硬的灌输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在与音乐融为一体之后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将心理、肢体、音乐刺激融为一体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并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少儿在心理层面不能接受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便不能做出让人看起来舒心的肢体动作,其在紧张、抵触、无法与舞蹈产生共鸣时便会肢体僵硬、无所适从,因此,幼儿舞蹈教学必须做到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个体性,在个体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儿童得到社会化的发展。4.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教学是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方法,幼儿在进行自我发展的时期应该受到来自外界的正向刺激,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研究发现,教师的期待与儿童的发展呈正相关,因此教师应较多的使用激励教学的方法使教育效果能够产生较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儿童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儿童便会在自信心建立的同时在其他方面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时应尽量做到鼓励儿童,若遇到教学难点教师应起到脚手架的作用,鼓励儿童完成较难的部分从而达到其“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也应巧妙地利用小组合作和同伴激励的教学方式,使儿童在集体中建立自信并得到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幼儿在舞蹈中能够建立自信心从而为其他学习打好基础。

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的童趣性 幼儿舞蹈教育与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相似,都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相比其他艺术教育形式如音乐、绘画、雕塑等具有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特点,舞蹈具有同时调动儿童动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舞蹈教学在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因此,舞蹈教学的内容应紧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舞蹈内容充满童趣,让儿童以小主人翁的形式融入到舞蹈活动中,幼儿舞蹈应充满童趣,使儿童在童话的浪漫与天真中更多的体会童年期的趣味性。舞蹈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幼儿园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发性舞蹈,用这种不一般的方法,儿童掌握了威尼克特认为是游戏中最重要的心理动力学过程,这是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中一个充满活力的调解者。

舞蹈活动中的童趣性是激发儿童注意力、观察力、审美力、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舞蹈活动的童趣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接近于儿童生活的情境,使其在熟悉的环境里尽情的发挥创造,儿童的生活是游戏性的,人类的舞蹈活动也来源于最初的游戏,儿童从自发性游戏到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的发展过程中舞蹈活动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舞蹈活动内容的童趣性是必不可少的,童趣性即是一种游戏性丰富的特征,儿童通过舞蹈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可以使情感、智力身体等得到协调的发展。结论

6.浅谈幼儿舞蹈教学 篇六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些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一、兴趣是前提: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在各种活动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幼儿,兴趣更是可以吸引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思考各种问题,从而发展各种能力。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幼儿集中注意,在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积极的影响,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在各种活动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儿童去参加各种活动,思考各种问题,从而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有兴趣的活动总是给幼儿带来快乐、欢喜和满意的情绪体验。

1、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

教材的情感因素,要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表现和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教师与幼儿之间情感交流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教师是情感交流的主体,要将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幼儿身上,赢得他们的爱戴,共同创造美、享受美,这才是音乐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简练、准确、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热情,都能唤起幼儿的美感,使之愿意去亲身尝试、体验。“情感”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萌芽,而且会在演唱、舞蹈中表现出来。这正如文学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极文以入情。”缀文如此,歌咏又何尝不是“情动而辞发”,“极文以入情”呢?因此,只有当教师把音乐艺术形象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情感充分揭露出来,音乐对幼儿才有意义。只有当教师把幼儿带入音乐的意境中,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情在弦上”时,那么音乐教育的任务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了。

2、认真考虑音乐活动的形式及教学方法,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诱发学习的愿望。

美育使一种情感教育,这种教育在形式上使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不能限制过多,管的过死。我们的教育任务不仅要都给幼儿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是个发掘者,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每个幼儿潜在的创造能力并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要使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改革一切不适应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法内容。以往的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重视幼儿是否掌握教师所给的适应与技能,如歌曲会唱了吗,舞蹈动作跟教师教的是否一样……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活动的积极者,支持者,发掘者,只是个命令者,指挥者,监督者,教师较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及帮助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自我概念。教师不了解幼儿,也不观察幼儿的需要,只是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

现在的教学应做到“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幼儿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素质,发掘潜力,培养个性,这种教学着眼于幼儿未来。在教学中可能会感到起步很慢,但这时幼儿所获得的点滴知识都不是教师“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创造用动作将力度的起伏、情感表现出来。也许有的动作不一定使成人满意,但这样的教学强调对幼儿“学”的研究。它不单纯追求“成品”掌握的效果,是重在追求教学过程中幼儿各方面的反映。因为教学过程是体现幼儿知、情、意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和认知、活动过程。抓住学习过程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每个幼儿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及创造能力。有利于幼儿知识、智能和个性的培养。

1、家长最好自己也对舞蹈感兴趣。因为成人的举止、言谈、爱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的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舞蹈表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舞蹈的优美,激发孩子的舞蹈情趣。

3、为孩子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如窗户上可剪贴一些舞蹈造型的窗花;墙壁上可以剪贴一些舞蹈形体图;书橱里为孩子添置一些舞蹈画册等。让孩子观察、模仿、阅读,使孩子的生活空间充满舞蹈的情趣,由此对舞蹈产生兴趣。

4、可经常播放一些优美、抒情、活泼的乐曲及孩子喜爱的乐曲,让孩子听一听,跳一跳。也可以采用一些有关小动物的乐曲,让孩子伴随乐曲蹦蹦跳跳,感受一下情趣。因为小动物形象生动,对孩子有吸引力,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在观察中加以美化和创造。

5、召开家庭音乐会。和孩子一起表演节目,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成人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

6、根据孩子的爱好,制作一些动物头饰、服装、道具等。使孩子在愉快、欢乐、轻松的情景中,感受到舞蹈的高雅情趣。

平时,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感知艺术美,让优美的舞姿吸引孩子。成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艺术节方面的知识,尤其在舞蹈动作上加以儿童化、趣味化,以艺术化的语言来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1-6级的考级课程,使我对幼小年龄的儿童如何接受中华民族民间舞考级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更深度的思考。

我学习得是这套舞蹈教材1-6级的内容,研究得是关于一系列多种族舞蹈动作得精华,但是未来我期望教授对象主要是幼儿儿童。怎么样让幼儿儿童接受这样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因由自然环境的差异,从而形成的不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呢?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考级的学员和教师也有过类似这样话题的讨论,每个学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 相信老师们只要对于幼儿真正有着言传身教,用多方面的教学手段一定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热爱民族舞蹈的优秀学员,首先我觉得教师本身应该领悟到民间舞蹈它对于幼儿各方面的素质是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幼儿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可以更好领悟民族精神,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看了前几天在电视上播放的全国小模特大赛,非常感叹现在家长们非常重视对幼儿情商和整体素质的培养,那么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身就是集合多民族人民情感和生活主题意义的舞系,它本身是最直观体现以人为本,深刻体现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及人们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教育题材。他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欲望,他们更愿意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几年的幼儿园代班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幼儿是非常热衷于情景性表演的,而恰恰民族舞蹈中包含的人们生活情景和情感通过动作,表情和节奏正是符合幼儿的善于模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的年龄特征。

其次,幼儿通过学习这套民族民间舞的教材的确可以更好增强自身平衡协调能力,使幼儿肢体动作灵活具有控制能力。在幼儿专业学习理论中将到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而民族舞蹈中讲求舞蹈肢体动作的表达,进行了细分化,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系统,为培养高情商高素质的幼儿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幼儿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幼儿们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与自己一起开展合作性舞蹈的幼儿们培养良好的社会关系。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理解舞蹈动作的规则。比如,在舞蹈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们怎样一起分配角色,怎样用语言、动作来进行表现,直接体现幼儿们的合作水平。

而了解了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对孩子们的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孩子们是否能掌握,学习好民族民间舞蹈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很赞同前面几期有的学员讲述的“以情带舞”。先让孩子们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是怎样的一种情绪,配合教师的启发,结合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从而让孩子们对这段音乐产生想要表达的感情,配合教师规范,感情投入的表演(注意一定是表演)使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进行学习。在初步掌握后,教师再把重点难点以及孩子们还没有掌握的地方加以纠正巩固。以前在我教授音乐课时,就深有体会,音乐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眼神,每一个坐姿、站姿都要求是美的。而要求幼儿头要正、肩要平、背要直、两眼平视、面带微笑、双手自然地放在腿上。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幼儿做起来却总不是很好。于是,我让幼儿随音乐进教室,坐下后听到小猫的音乐来安定情绪,听进行曲的音乐起立上课,用对歌的形式进行师生相互问好等。这样生活性,情境性的训练,把幼儿进入音乐室的所有活动都放在了音乐内容中进行,体现了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我认为这样的教授方式也适用于舞蹈教学,首先让孩子们领会到舞蹈中表现的主题和情感,才真正可以让孩子们热衷于舞蹈学习,我的老师也给我讲过“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老师们需要传授幼儿们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将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出来。让孩子们在舞蹈音乐中感受舞蹈内容,在语言中理解舞蹈动作,感受情节真正理解整节舞蹈内容的含义。而考级中的《小熊舞》、《花手帕,过家家》、《小蜜蜂》等一系列舞蹈题材是绝对可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的。

7.浅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对我国幼儿舞蹈发展的影响 篇七

湖市新多艺术幼儿园

胡惠琴

内容摘要: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做自己喜爱的动作,从中感受舞蹈的愉快。通过对舞蹈的充分表现,来抒发内心的喜悦,享受着音乐的美、动作的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激发兴趣、灵活教学、大胆创编三方面来论述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发兴趣、灵活教学、大胆创编

正文: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一、精于选材,增强幼儿舞蹈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他们的这些话都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幼儿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幼儿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幼儿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幼儿舞蹈也是这样,必须让孩子从兴趣开始。幼儿对舞蹈有兴趣,这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呢?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1)选些具有鲜明特点、易于被孩子们接受的音乐,也是她们经常听到的儿歌、流行歌曲、动画影视歌曲。。。在播放音乐同时让她们去模仿或自由的发挥想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形象,培养她们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初期达到敢于表现自己,敢于随着音乐起舞。选用幼儿熟悉的音乐,使幼儿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激发起儿童学习舞蹈的欲望。

(2)、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教师要投入在孩子的世界里,要不断引导她们去想象、去表现。教师注意语言和表情的魅力,如:舞蹈《舞蝶》教动作之前先让孩子们去想象一下蝴蝶的美丽,给它穿上五彩的上衣,在花园里翩翩飞舞。有时侯教师就象个魔术师让孩子们发现舞蹈的魅力的多姿多彩的。

二、慎重选材,以趣引人

开设特色课堂不光是一味的练习基本功,我们可以以活动、竞赛、表演的方式去完成系列教学,如学习歌舞《姥姥门前看大戏》,我为幼儿假设了一个看大戏的场面,假设我们都在看一场电影,里面内容有喜悦的、伤心的、生气的、恐怖的。。自己先把表演做出来,然后用语言让孩子们循序渐进的进入到各自的角色里,紧张的紧张、高兴的高兴、伤心的伤心、生气的生气、把日常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用上,让她们知道舞蹈来源于生活,它就是生活的再现。

为幼儿选择她们喜爱的、适合的她们年龄特点的音乐,使幼儿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激发起儿童学习舞蹈的欲望。选择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她们跳舞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当他们进入缤纷的音乐天地,进行韵律活动、歌表演、舞蹈时,动作就会显得特别自然、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辨别音乐性质,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所以说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地生长发育,同时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当幼儿对舞蹈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二、巧妙设计,激活幼儿舞蹈的创造性。

1、展现情境性。

要为幼儿创设必要的学习舞蹈的环境,如时间、场地、服装、学习材料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舞蹈比赛、表演;让孩子积极地让孩子走向更广阔的舞蹈艺术的天地。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2、加强趣味性

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唤醒幼儿的心灵,在示范、讲解时,要尽量把最准确、最优美的表情、动作显示给孩子,让艺术的魅力使孩子陶醉在美的海洋之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较喜新厌旧,所以,在指导幼儿学习舞蹈时,在基础训练阶段,必须要加强趣味性,教师与孩子共同做舞蹈游戏,排舞蹈小品,活跃孩子的学习气氛,丰富其想象力。

3、力求形式多样性

在学习进程的按排上,可将民族舞蹈、芭蕾舞、体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能为断的有新鲜感,有利于幼儿对舞蹈艺术的融会贯通。幼儿舞蹈的体裁、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等活动,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

8.浅谈幼儿舞蹈教学 篇八

浅论幼儿舞蹈教学

摘 要: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部分。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较,舞蹈教育对素质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她的动静结合,音形协调,感官刺激,身体反应的等要求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这就使它成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但与此同时,许多相关问题也伴随而生,给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了诸多困难。本文立足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根据学习舞蹈的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论述幼儿学习舞蹈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从兴趣、开发学生舞蹈潜能、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应如何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幼儿 舞蹈 教学

1.前言

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和教育观念的革新与发展,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较,舞蹈教育对素质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她的动静结合,音形协调,感官刺激,身体反应的等要求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这就使她成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不过,由于学龄前儿童(3-7岁)和小学阶段(7岁以上)少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有所不同,所以在舞蹈教学方法上不能一视同仁,而应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启蒙式教育。

2.幼儿舞蹈教学面临的困难

在这里,我所指的幼儿是指学前期儿童,即:儿童从3到6、7岁这一时期。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一个时期,又叫幼儿期。这个时期,是儿童的动作和认知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是智力和舞蹈等才能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于幼儿舞蹈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必须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分析,这是教师和家长正确解决问题的客观前提和基础。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动作的渐趋完善和口头语言的出现,并且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流机会的增多,智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儿童4岁左右时,左右手开始分工,动作逐渐灵活,对于精细的动作也有了一定的协调力。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儿童各方面都还处在初步阶段,注意力不稳定、兴奋强与抑制,身心两方面都极易发生疲劳和受到损害。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如下:

2.1儿童行为的随意性、不稳定性。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贫乏和言语的不够发展,因此还不能经常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一般心理过程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幼儿还是受外界印象支配的,他们很容易受外界新颖事物的吸引而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系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差。这就是为什么初学舞蹈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的真正原因。当儿童上课时,老师的语言、教学方法及周围的环境都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儿童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时,他们便可以“专心听讲”;但是,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个声音、别人的谈话,或是其他小朋友的玩耍„„都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时他们就跟不上节拍,甚至脱离队列。

2.2儿童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

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可知,幼儿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的。当然,他们也能形成一些低级的概念,并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这些概念和逻辑思维都具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所谓直观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针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联系的理解,即凭借概 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因此,幼儿在实际舞蹈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幼儿在学习舞蹈《小蝴蝶》时,他们只是通过挥动手臂,应用走跑的形式来表现蝴蝶飞翔,而不能感受到舞蹈的基本动力是踮起半脚尖,轻盈的走碎步。

2.3幼儿个性倾向的发展。

在学前时期,早期教育的影响和自身言语系统的初步发展促使儿童的自觉性逐渐发展。从这个时期起,儿童就开始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这种最初的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保留它的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父母们选择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培养儿童的全面素质,是非常明智的举措。通过学习音乐、舞蹈等来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发展儿童的个性,这将使儿童终身受益。

3.幼儿舞蹈教学新尝试

几年来,我一直在幼儿园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获得了一些经验,对如何解决上述学龄前儿童学习舞蹈面临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3.1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是指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对于有兴趣的活动,人们会比较积极地参与,效果也比较好;反之,则不然。舞蹈,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幼儿学好舞蹈的一个关键,是一种不断进取的动力,是取得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3.1.1兴趣的产生

我认为,兴趣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自发的,也就是幼儿自身对某些事物比较感兴趣、倾向性较强,这是一种客观行为。另一种是培养的只要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氛围来,兴趣是可能培养出来的,但应该说这种兴趣不一定稳定。兴趣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属于“有趣”,这时的兴趣并不专一,也不稳定,可能是暂时性的。随着兴趣的不断发展,“有趣”会变成“乐趣”,这是的兴趣就是比较专一稳定,此时,便不会觉得学习很苦,却把其作为一种乐事。在家长确定孩子是否学舞蹈时,一定不能忽视孩子兴趣问题。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自己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较差,因此,开始时,也许 是儿童对舞蹈怀有一种好奇心,于是便“翩翩起舞”,这也许只是有趣;也许当她第二次再将腿搭上把杆时,就不再感兴趣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学了的原因。

3.1.2兴趣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我认为,兴趣应该在游戏、在玩中培养。在学前期,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形式。在游戏中,可以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提高舞蹈兴趣。

在幼儿初次接触舞蹈教学的启蒙阶段,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都不该让孩子觉得困难,要使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抛开任何一个来参加学习的孩子,让学生跟老师能愉快地进行合作。幼儿舞蹈课应从儿童生活天地取材进行教学,朗朗上口的儿歌结合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是初学儿童所喜爱并容易接受的练习。刚接触舞蹈的孩子,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动作的模仿上,一节课上完学会了动作却记不起音乐的基本旋律,儿歌朗诵顺口、好记、比记忆音乐难度小,练习中孩子们自己又念又做,信息反馈快,形式活泼生动,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为每一个来学习的儿童所掌握。如我们上课所跳的《小小指挥家》、《小白兔》等舞蹈就属这一类型范畴的。

在教材上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选择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舞蹈动作和儿童所熟悉的歌(乐)曲进行编排。如《丢手绢》的儿童音乐结合东北秧歌的手巾花,《小鸭子》的音乐结合藏族踢踏,《摘葡萄》音乐结合维族绕腕,《挤奶员》结合蒙古的挤奶动作等,动作有趣、音乐好听、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学习兴趣,学得快、也学得好。

软开度训练是舞蹈身体素质训练基础项目之一。我们过去上课提到的软开度训练,许多孩子就感到害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韧带都比较紧)。对此,我没有进行强制性练习,而是引领着孩子们一步步朝这方面发展,用儿歌结合舞蹈动作和舞蹈小组合的兴趣教学,为身体素质训练进行铺垫。孩子们对舞蹈产生了兴趣,有了学习动力,他们就会乐意与老师合作,努力地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并落实在行动上。在学校、家里的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很自觉地练习。“一切从兴趣出发”使教与学双边活动顺利开展。

3.2充分发挥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奥尔夫认为,语言、舞蹈和音乐是一个不能分离的行为,三者同出一源,密切相联。在儿童舞蹈教学中,不仅是教会孩子们舞蹈动作,而且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艺术的同时逐步了解音乐世界。寻找机会给他们讲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节拍、乐句、乐段、速度、力度等,但有别于音乐课堂教学。如:“节拍训练”通过呼唤儿童的姓名或花草、鸟虫以及动物名称,结合声势、舞蹈游戏与小品练习,使孩子们对音乐中不同节拍有一个明确概念。

告诉孩子们音乐是舞蹈的“好朋友”,会引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一个优美准确的舞蹈动作示范能激起儿童对舞蹈的极大兴趣,而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学习中使孩子们逐步懂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养成听音乐的好习惯。在舞蹈教学中,当孩子们掌握了所学的动作时,不要忙于合音乐,让他们先安静地坐下来聆听整首舞曲,可以边听边略加分析,使孩子们对舞蹈音乐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重复听音乐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方式,通过重复,使孩子们熟悉了音乐并开始喜欢它们,每重复一次印象会更深。通过多次的聆听和动作的练习,音乐和舞蹈熟悉到好像成为儿童自己的“东西”,这将非常有利于教学、训练、和排练。音乐和舞蹈的互补,使孩子们艺术表演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2.1音乐的选择

舞蹈音乐应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光儿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应鲜明。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最好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并且幼儿思维又要比较具体形象,他们对事物的爱憎直接表现在言行举止上。例如,幼儿舞蹈《一分钱》,通过儿童的口,叙述他拾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中这一件小事。曲调天真活泼,充满幼稚雅。歌调完整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了拾金不昧的美德。音乐形象唤起了孩子对美的向往,从而达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艺术作品的表演中,幼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实践感和美感都受到各种程度的启迪。所以选择形象鲜明、乐曲短小、简单易懂、节奏性强、旋律优美、有感染力、易被幼儿接受和激发其情绪的高尚音乐,是搞好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前提。3.2.2“乐感”的培养

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表现人类内在情感的三要素,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确,在诸多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对“乐感”的培养。

首先要把“节奏感”的认识教给学生,使他们懂得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该怎样配合。舞蹈和音乐一样,也被叫做“时间的艺术”。诚然,我们的舞蹈老师们都在大声数着拍子,特别是在设计动作时,在训练过程中都需要这样做。我们出于权宜之计,必须以它来说明舞蹈和音乐这两种相互合作的艺术语言的结构,在时间方面使它们互相协调,达到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但“拍子”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僵化的,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舞蹈形象也只能成为一个“工匠”,失去了舞蹈的个性特点,缩小了舞蹈的表现范围。所以,学生在把杆动作和中间动作的基础训练时,我采用了钢琴伴奏。举个例子,如腰,以训练腰的软度、力量、灵活性和韧性为目的,因此动作过程要求呼吸均匀、自然,腰部柔软自如,但又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灵活性。音乐可使用3/4和4/4拍子,慢下腰和慢涮腰要求音域宽阔,色彩丰富,音乐如能与动作十分均匀地合上节奏,对训练缓慢自如的控制能力将受益非浅。快涮腰的音乐则要有流动感,右手旋律优美,线条起伏,左手可采用和弦流动或琶音伴奏来加强音乐的动力,使音乐如动作一样,做到柔中有刚,刚柔并重。音乐伴奏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时,使舞蹈动作做得更完美、更准确。实践证明,这比原先的“一嗒嗒、二嗒嗒”的“吆喝”更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再如“控制”,这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腿部和上身的控制,使腿静止在空中,形成各种舞姿并充分表现出美感,因此,我选编了艺术较高、和声织体较丰富的乐曲。另外,动作的特点是要加强腿部和上身的控制能力,因此伴奏音乐要有起伏、有动力,要连续不断地把乐曲一气呵成弹奏完。这样的控制音乐促使舞姿更优美、更抒情、更富有表现力,更可以延伸动作的控制力量和时间,以最佳的水平把动作圆满完成。

其次,我还经常播放一些舞蹈名作,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乐感”,如何掌握“乐感”去塑造舞蹈形象。例如欣赏课《顶碗舞》,在学生观看录相后,我提问:“刚 才的舞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朝霞,有的说彩云,还有的说牧群、骏马„„接着我又播放了录相,边诵读画外音:“二十位身着橘黄色蒙族长袍、头顶瓷碗的姑娘,簇拥在舞台中央,在悠扬的长调女声乐曲中,姑娘们由半跪的舞姿徐徐立起,宛如草原天边升起的朝霞,随着音乐转换,姑娘舒缓的舞步,充溢着整个舞台,似金色的阳光撒满草原。在马头琴欢快急促的乐声中,演化出多组穿插流动延绵不断似行云流水、错落有致。时而似天边飘动的彩云,时而似草原上游弋的牧群,时而似奔腾疾驰的骏马„„”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配合音乐来塑造这些形象。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音乐氛围,给他们以情感、意境、想象等大量形象思维的启迪,换句话说,从头到尾培养的是“乐感”,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肢体上的表现能力,为创造完美的舞蹈形象打下基础。

3.3“开放式”教学,为幼儿舞蹈插上快乐的翅膀。

在舞蹈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引导幼儿进行自由的创编,是每个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根据何德维的“自然学习模式”——幼儿在学习环境中需要建立他们的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去尝试他们的新想法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传授者和辅佐者,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通过“开放式”教学,可以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

3.3.1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动作设计

在设计幼儿舞蹈表现的动作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幼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幼儿处在生理上发展时期,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易疲劳,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动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较差,所以应选择简单、生动、明快、富有幼儿情趣和生活气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幼儿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动作。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有时会出现下意识的手势动作,所以幼儿舞蹈还应以模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动作为主,去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变化。比如小鸭一摇一摆、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拍拍手、跺跺脚、跳一跳是幼儿舞蹈动作的原型。这些动作来自幼儿本身的生活,幼儿做起来也亲切。又如幼儿舞蹈《我有一只小木枪》,此舞表现的是一群活泼的幼儿在愉快游戏中,模仿解放军的操练、打靶等军事活动,老师根据孩子们日常游戏中的形象动 作,及幼儿喜欢模仿解放军的操练、射击、打仗等心理要求,把动作加以提炼,变得活泼、夸张。设计幼儿舞蹈动作时,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自然素质,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开放、动作鲜明欢快,丰满又有朝气,充分把握幼儿思维形象具体性、好奇性、幻想性和模仿性。发挥其长而避免其短,使他们的表演动作更有感染力。

3.3.2幼儿舞蹈教学中队形与角色的安排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幼儿舞蹈常常是以整齐的队形统一动作来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所以幼儿舞蹈教学的队形变化简单明显。无论表演舞还是娱乐性的集体舞,都不宜太繁琐、复杂。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如一个顺时针大圆圈内再加一个逆时针小圈,或横线前进、竖线推进等都是幼儿可以接受的,尽量少用那些歪、斜等不规则的对形。在角色的安排与变化上应简单好记、角色单一,故事情节与人物不宜太多,使舞蹈队形既丰富明了又简单合理。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 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班组管理计划下一篇:精选期末考试备考宣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