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8篇)
1.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一
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分析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每个企业都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变革管理模式,引入并积极贯彻项目管理思想,构建符合管理科学发展实际的特色管理模式,用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项目管理;现状;措施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正在形成一个高度开放的统一市场。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想在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比较优势。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变革管理手段,主动创新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时代充满了各种激烈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需要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科学管理中谋求发展。管理是企业的灵魂,管理理念决定着管理模式,管理质量和效率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企业构建符合管理科学发展实际的项目管理模式,用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对项目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项目管理的思想,依据项目管理的理念精心选择最好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控制,快速或超额完成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项目目标。项目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完成的情况,长期看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思想理念和企业的核心文化,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但是,很多企业没有看到项目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不能真正认识到项目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也就不能真正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更不能在管理实践中贯彻实施。很多企业不能以项目管理的思想来指导企业管理,不会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的项目管理有失科学性、整体性和逻辑性,事前缺乏科学的规划,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事后又无法对整个项目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反馈,整个管理显得极为随意和被动。
(二)项目管理的理念较为陈旧。企业战略项目管理融合了更为丰富的科学知识理论,实现了管理与科学的融合,推动着管理思想的更新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再是传统的孤立项目研究而更加凸显时代特征、科学内涵与先进管理思想理念的集成化管理。我国企业实施项目管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项目管理不能有机衔接。
(三)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人员不懂得项目管理的知识,有不少人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不符合岗位要求。不可能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施项目管理,造成管理较为松散和随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完善企业项目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充分重视项目管理,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管理实践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确立以思想引领行动,以理念统筹管理的思路,设置专门项目管理机构,把项目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能够统摄全局工作,实现各个环节的统筹协调。选聘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核心人员,改变过去直接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的方式和习惯,组建专业化项目管理团队,使之能够真正担当起项目管理的职责,能够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中枢,能够负责企业重要项目的资源分配,对项目的决策管理和验收全权负责,能够为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当前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同时开工或者管理的项目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上百个,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收入和业绩的同时,也给企业的项目管理提出更多的挑战,项目管理面临更多的考验。更应该充分重视项目管理,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每个企业能够调配的资源相对有限,所有项目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调配资源,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资源换来最大的效益;如何实现短期效率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又要确保各个项目不因资源有限而停工;同时项目越多,风险越扩散,如何更好地化解风险,需要进行技术管理,还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能够及时处理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企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降低风险,提升收益。
(二)优化项目管理队伍结构。一切管理都是需要人的参与,人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思维、方式、质量与效率,一个企业管理思想、理念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身上,管理人员也最终决定着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的贯彻执行效率和管理效果。管理不是领导者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整体队伍的形成的合力。每一个管理人员在整体管理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企业项目管理影响很大。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与整体素质影响和制约着整体管理队伍的质量。人员有着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有着丰富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能够做到协同配合、步调一致,就会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就能够保障管理质量。为此企业重视项目管理就应该重视向队伍结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选聘经验丰富理念先进理论修养高的人员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全体成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有丰富的经验,对项目有非常全面细致的了解。企业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理论修养,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确保全体人员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对项目管理目标形成统一的认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其次,做好团队的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文化环境,让每个人员都能爱业敬岗,有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协助其他人员围绕项目发展目标,积极做好配合工作,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让工作积极、能力较强、业绩突出的管理人员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给予他们应有奖励,为他们提供较好的晋升通道和展示机会。与之相对的,需要做好落后人员的惩罚和处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激发全体管理人员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的热情。最后,关注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不断强化他们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以此来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加强总体发展战略与项目管理的联系。当前不少企业的项目管理总体发展战略相脱节,很多管理都是从短期的利益考虑,而非总体发展战略着眼,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根据项目管理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关系选取并不断优化管理方案,确保项目管理能够真正服务企业的战略发展。最后,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企业实施项目管理需要不断丰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为企业整体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一体化综合开发、深度转化、循环利用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多年来,公司秉持“讲人本、求效率、明权责、重执行”的项目管理理念,不断优化集团管理架构和管控体系,形成了权责清晰、纵横协调、运转高效的特色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优化企业项目管理,用最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指导企业的项目管理,用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司海飞.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经贸实践.2015(09)
[2] 张春燕.战略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
2.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二
1 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的基本情况
实施海岛整治修复项目是国家海洋局推进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0年起, 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相继组织地方开展了65个海岛的整治修复, 共投入资金约13亿元。这些项目主要是通过改扩建海岛码头道路、垃圾污水集中处理、修复岛体岸线、保护淡水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内容, 逐步改善海岛生态与人居环境。
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 在有些海岛上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比如, 长海县海洋岛实施了太阳能路灯照明工程和排水沟渠整治, 有效提高了海岛居住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唐山湾三岛通过清淤恢复了海岛形态, 以打造国际旅游岛为目标提升形象;漳州海门岛通过生物降解方法进行污水处理, 将原来的臭水塘变成清水池塘和湿地公园;温州西门岛开展太阳能垃圾堆肥示范, 将海岛贝壳、有机垃圾等处理后循环利用;锦州笔架山修复了被损害的连岛沙坝, 重新打造旅游景观;渔山列岛开展了垃圾处理、岸线修复、道路改造等整治工程, 有效改善了保护区生态环境。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海岛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 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欢迎, 成为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随着海岛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海岛整治修复工作投入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值得一提的是, 海岛整治修复项目中许多项目内容属于工程建设范畴, 这些项目的管理不同于科研项目管理, 而是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工程管理法律法规 (具体涉及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安全生产法、环评法、劳动法、合同法等7部法律和多项政府规章) ,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整套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制度文件, 用以规范项目管理秩序,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资金规范使用。
2目前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3年来已经实施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地调研了解到, 海岛项目管理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施方案深度不够影响项目实施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的要求, 项目的确立需要各省海洋主管部门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编制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并报国家海洋局审批。然而由于时间原因和实施方案编制单位的水平等原因, 对于工程标准和工程规模均缺少深入研究, 方案的深度往往达不到要求, 直接影响项目实施。
(1) 投资估算不准, 无法完成批复工程内容。
实施方案研究深度不够直接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部分项目批复后, 在进一步开展项目方案深化细化中发现, 所批资金只能完成上报方案工程规模的一半甚至更少, 造成与原批复方案严重不符, 必须重新报批, 影响项目实施。
(2) 方案深度不够, 未考虑因素较多。
部分项目方案对必要性和紧迫性均研究不足, 对于征地补偿、方案比选与实施的可行性等均缺乏实地调研和落实, 有些项目甚至出现施工顺序、项目选址、建设方案等多处不合理, 因此必须进行调整, 以免影响工程如期实施。
2.2 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程序繁杂影响工期
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要求, 项目单位必须向发改部门申请项目立项后, 方可凭发改部门批文办理规划、土地、环评、招投标等相关手续。在这个环节, 部分海岛整治修复项目承担单位在国家海洋局批复项目后, 又重新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别报地方发改委审批, 耗时较多;有的项目承担单位则采用报地方发改委备案或者通过地方各部门联合会商的方式获得其他部门支持, 办理相关手续, 既与地方有关部门衔接, 又简化了程序。但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 办理项目前期相关手续的周期均在1年左右甚至更长。
3 上海海岛项目管理提供的借鉴
2009年, 上海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设立海洋局, 与上海市水务局合署办公。由于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尚处于完善过程中, 上海市发挥了海洋、水务合署办公的优势, 在征得国家海洋局同意后, 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的管理参照较为成熟和严格的水利工程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即参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要求进行前期研究、审批、实施和验收等全过程管理。
3.1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4项基本制度
工程建设4项基本制度包括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上海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4项基本制度。
(1) 项目法人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经营性建设项目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国家计划委员会 (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于1996年1月制定颁发的《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要求, 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2) 项目招投标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在我国境内进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 必须进行招标, 并在发改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具体明确了必须招标的范围和标准。
(3) 项目监理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指出, 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 并在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 明确了建立范围和规模标准。
(4) 合同管理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69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 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3.2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简介
由于上海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主要参照了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 这里有必要对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简单介绍。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分为8个阶段, 水利部对各阶段都制定了严格的具体管理制度。① 立项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 主要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②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设计, 包括选址、需求和外部条件、工期、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初步方案比选和工程估算。③ 初步设计阶段:经方案比选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确定主要材料、设备, 确定工程概算, 控制工程投资。④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图审查, 管理部门开工许可。⑤ 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施工, 参建单位各尽其职。⑥ 试运行阶段:对于机械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试运行, 找出设备磨合及管理中的问题, 进行完善。⑦ 验收阶段:确认无工程质量问题, 并进行竣工决算。⑧ 审计阶段:接受政府审计或委托审计事务所审计。
3.3 上海海岛项目管理程序
上海在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中, 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管理规定和海岛项目的具体特点, 对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了简化, 主要包括5个阶段。
(1) 立项阶段:
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要求编制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深度做到工程可行性研究深度, 报国家海洋局审批。实施方案获批后, 由项目承担单位确定项目法人单位、投资监理单位和招标代理单位等参建单位, 并由项目法人单位根据工程资金量的大小确定是否需组织项目设计和施工、监理招投标, 并组织项目的前期研究和报建。
(2) 初步设计阶段:
对已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 编制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大纲。实施大纲做到初步设计深度, 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3) 施工准备阶段:
对已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大纲进一步深化, 编制海岛项目施工图。施工图编制完成后, 报上海市海洋局审查, 上海市海洋局审查通过后, 批准项目开工。
(4) 施工阶段:
参建单位各尽其职。项目实施整个过程的资金管理由投资监理单位负责把关;工程质量问题由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把关。在施工过程中, 由项目施工单位适时对已经完工的单元项目进行验收。
(5) 验收阶段:
由项目法人单位组织竣工决算和法人验收, 上海市海洋局组织政府预验收, 国家海洋局组织政府验收。最后接受项目财务审计。
3.4上海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中的几点启发
(1) 细化制度, 责任分解。
上海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均参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制定, 更加严格和规范, 有利于各级海洋主管部门与项目参建单位明确责权。
(2) 第三方把关, 保质保量。
引入投资监理和工程监理单位, 代表承担单位和法人单位进行资金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保障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
(3) 重视前期, 减少反复。
加大工程前期研究深度, 由国家海洋局进行实施方案 (相当于可行性研究深度) 和实施大纲 (相当于初步设计深度) 两次审批, 大大加强对海岛整治修复项目方案和资金精度的控制。
(4) 提前储备, 滚动推进。
在上海水利工程管理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项目储备机制。一是编制5年规划, 由水利部审批通过后指导今后5年项目实施;二是实行3年滚动项目储备, 要上的项目提前1年完成前期研究工作, 确保前期研究深度。对于3年未实施的项目自动核销出库。
4 海岛项目管理工作建议
4.1 提高实施方案的深度要求
目前由于地方上报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深度不够, 导致工程规模、工程标准、选址、工程方案、工程量及投资估算等内容都不够准确, 为批复后的实施带来很多未定因素。建议提高实施方案研究深度, 通过方案比选, 初步确定具有操作性的、可行的最优方案。
4.2 制定海岛财政专项项目管理办法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 地方海洋主管部门普遍反映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是一项崭新的工作, 目前与其相关配套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也缺少成熟的管理经验。建议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管理类法律法规, 参照水利、交通等行业管理经验, 尽快出台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的管理办法, 并逐步完善与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确定项目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用以指导项目顺利实施。
4.3 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中要求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但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目录中没有专门列出海岛整治类项目, 目前地方在海岛工程管理中方法不一, 有的按照项目法人制, 委托事业单位项目法人对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全过程监管;有的则由海洋主管部门直接监管。海洋管理部门直接参与项目建设有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之嫌, 为规范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秩序, 建议在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中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4.4 建立项目储备机制
由于基本建设项目涉及规划和用地审批, 必须与城乡规划中的其他专业进行衔接。此前, 发展改革部门和建设部门等工程建设综合管理部门都曾出台严格的管理规定, 故前期工作周期较长在所难免。建议提前一年开展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前期研究, 滚动储备, 保证项目如期开工。
4.5 引入地方配套资金
在海岛整治修复项目中, 要求地方配套一定比例资金。国家原则上只承担项目的工程费, 其他前期研究经费和征地补偿费用由地方配套。这样做, 一方面, 可以提高工程费以外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项目也列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 可增强地方海洋管理部门的责任心, 形成推进项目实施的合力, 有利于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摘要:我国海岛数量众多, 资源丰富。近年来, 通过出台《海岛保护法》和《全国海岛保护规划》, 国家对海岛的整治修复和保护工作日益重视, 专门设立海岛整治修复和海岛保护等专项资金, 用于海岛保护和海岛各类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经过数年努力, 已实施了一批海岛整治修复项目, 海岛保护与修复工作初见成效。文章试图通过对已实施项目的分析, 总结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并根据国家已经出台的各类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借鉴上海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较为成熟的经验, 提出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管理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为下一步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借鉴。
3.建设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分析 篇三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分包现状
0引言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为依托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就项目分包而言,还存在着不少影响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现实问题。通过近几年项目管理的实践,本文对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工程项目管理的诞生
工程项目的存在已有久远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军事对某些工程产生需要,同时生产力水平又能实现这些需要时,就出现了工程项目。有工程项目就有工程项目管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项目管理是经验型的、不系统的项目管理。在此以后,现代项目管理就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2完善的分包体系是建筑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分工更趋专业化。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企业的发展。伴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包体系更趋完善。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筑企业必须甩掉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健的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就应运而生。为建筑市场的成熟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方向。
3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专门承接项目管理业务,提供全过程的专业化咨询和服务,这是世界潮流,也是激烈竞争的社会需求。不适应国际竞争的传统管理模式将会被淘汰。
4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得项目管理成为人们通用的管理技术
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十分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项目管理必须标准化、规范化。这样项目管理工作才有通用性,才能专业化、社会化,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5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是适应计算机普遍应用的需要
现代管理理论,例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它奠定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石。现代管理方法,如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线性规划、网络技术等,它们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项目管理问题。管理手段最显著的是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以网络技术为主的项目管理软件已在工期、成本、资源等计划和控制方面十分完善,这大大的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6项目管理国际化是国际合作项目发展的需要
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越来越明显。现在不仅一些大型项目,连一些中小型项目其项目要素(如参加单位、设备、材料、管理服务、资金等)都呈国际化趋势。这就要求有国际化的项目管理。
7分包管理的现状
7.1市场竞争激烈,分包合同价不高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变得越来越专业。承包商整体素质的高低,对项目招投标及新形式下的计价模式有着紧密联系。在市场竞争下,承包商为得到项目的实施,必须利润最小化。在这种情况下,分包价格也就难以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合同价格的偏低直接造成分包工程质量差,分包队伍素质难以提高的局面。
劳务市场技术工人紧缺,劳动力素质不高,与成本形成对立矛盾体。
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对策: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成建制的劳务分包,一般费用高,但素质较高,工效较高,总承包商的管理工作较轻。在劳务市场招募零散劳动力,劳务价格低廉,但有时素质达不到要求或工效低,总承包的管理工作较繁重。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的队伍进入。总承包方督促分包商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
7.2施工质量不佳,标准降低分包商材料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对策:在合同中明确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堵住分包商的空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制订改进办法,实施和督促分包商改进。
分包工期拖延,忽略项目整体性、系统系。
对工期拖延,总包商应加强现场进度检查控制,制订激励、奖罚措施,与有关方及时沟通。分包商只顾自己施工管理,忽略项目整体性。在合同上明确分包商承担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商管理的行为,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合同意识薄弱,逃避自身责任。
总包商利用分包商合同意识薄弱来逃避自身责任,分包商合同意识薄弱,不履行自身义务。因此双方要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切实履行合同,承担各自义务,同时建立同期记录,完善来往书信凭证。
8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展望
8.1专业化程度更高,总包商向管理方向发展,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分化。专业素质更高,劳务素质也大幅度提高。
8.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的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来完成任务。
8.3管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意识更高,分包价格更趋合理化,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项目正式信息沟通更规范,工作程序更加严格,项目整体性意识更强。
8.4管理方法和手段更趋科学化,分包商也借助于计算机对自身的资源、人员成本、计划等进行管理。
8.5国内专业化的分包队伍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承接国际化项目管理的工程项目。
8.6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利会增大,总包商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分包商将趋于自我管理,分包商更受欢迎。
8.7分包商的自觉性更强,总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越来越精简,分包商的施工质量更规范。
9结束语
4.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 篇四
孙建勇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兖州272100)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安全管理监控重点,为现阶段大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通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问题措施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现在是评价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安全管理工作将对参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直接影响。可以这样讲,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在这里我就当前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1工程概况
郑徐客运专线(350KM/h)商丘特大桥项目西起于商丘市民权县,终止于商丘市梁园区,工程正线全长47.143km。主要工程量为连续梁四联(悬灌现浇),墩身1468个,标准梁1457片。其中临近陇海铁路既有线施工12KM,跨310国道一处,跨省道3处。工程总投资35亿元。
分析主要风险施工项目为:临电使用、高空作业、临近陇海线施工、深基坑开挖、临近民房施工、箱梁提运架、机械使用等,同时沿线全是基本农田,环保压力大。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项目安全管理随着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发生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2.1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1 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标段划分一般控制在30~50亿规模,工程规模的扩大导致现场安全管理的压力成几何倍数增加。
2.1.2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
和谐社会的创建及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造成了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征迁、协调、维稳等工作的复杂性让安全管理工作不在局限于施工现场。
2.1.3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及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现在大型工程项目摆脱了以前以人力作业为主的施工模式,集成式拌和站、旋挖转、盾构机、大吨位架桥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让机械伤害这个主要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管理难度空前提高。
2.1.4工艺越来越复杂
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工程等级正在前所未有的提高,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国际化空港等高科技施工项目彻底颠覆了以前人们对工程及建筑工人的认识,以前生产生活在灰尘和汗水中的建筑工人已经站在了科技前沿。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安全危害因素的未知性。
2.1.5法律责任越来越重
随着我国法治体制建设的进行,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以前安全生产事故只是在管理失误和企业内部进行处理,现在对工程事故相关责任人的依法判决和对企业负责人的从重处理让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倍增的同时也顿感压力倍增,让他们如何依法进行安全管理成为了新的课题。
2.1.6事故影响越来越大
和谐社会的建设让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升到了制高点,安全管理也不例外。同时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多种监督形式的参与让施工单位安全事故成本和安全事故的社会影响得到了无限扩大。
2.2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新形势的发展对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现阶段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却没有同步提高到相应水平,从而在安全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a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施工组织的复杂性与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矛盾。现阶段施工项目一个工区、甚至一个架子队管理的工程规模及组织难度都比以前一个标段要大,也就是说从施工
组织规模来看现在一个架子队队长就相当于以前一个项目经理,但现在架子队队长的水平不能适应工程规模发展。
b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与施工现场人员法律意识(特别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存在差距。法治的健全不等于法律的普及,更不等于全体参建人员的法治意识的提高,不知法、不懂法成为了依法进行安全管理的障碍。
c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存在矛盾。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趋势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懂法律、懂技术、懂施工组织、懂协调,但现在这样的专职人员极度缺乏。d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与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存在矛盾。决策层不重视安全资源配置,随意克扣安全投入专项资金;安全管理人员对岗位的关键性认识不足,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普通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熟视无睹。
3确保安全管理形式的主要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矛盾,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根据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将解决措施总结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二、三、四、五”:
3.1一就是一条主线,即安全管理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条主线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一把手的言行是安全管理的风向标,一把手对安全的态度决定着项目所有人的态度”,这就是项目第一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绝对影响,是对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的最大担当。通过逐级签订《安
全生产责任状》,在项目内部可以形成我就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的安全意识,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责任者,分部领导是分部第一责任者,部室领导是部室的第一责任者,现场工人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等等,所有参建员工都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责任就是以我为主、从我做起。
3.2二就是安全管理的两个侧重点:建章立制、现场控制
3.2.1建章立制
为使项目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进场伊始项目部就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下发各项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交底书;形成《安全自控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过程控制化标准手册》三个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3.2.2现场控制
有了完善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还要做好现场监控和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就是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日常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思路就是通过监控和整改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古人说过“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而这种防患于未然未然的理念正是我们现场控制和安全检查的基本原则。
3.3三就是要突出“教育培训、综合治理、经济杠杆”三个抓手
3.3.1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万能法宝。对项目管理层、业务人员、一线工人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培训,能顾让全体参建员工熟悉施工现场危险源及防护措施,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做,从而达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目的。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外部委托培养、内部集中学习、组织现场会、工作中传帮带、三工(工前、工中、工后)教育、现场展板及宣传、视频和网络教育等。现场安全教育培训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的原则,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3.3.2综合治理
按照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工程。危险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采取多种管理手段、采用多种措施、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安全管理方针于2005年修订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多种手段治理安全生产早就已经实施。而实施综合治理这个管理理念主要应通过完善如下几大要素进行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制定危险源防护措施方案;足额配置专职及兼职安全管理及防护人员;确保安全物资保障和资金保障;做好全员、全过程教育培训;抓好制度落实及检查整改;严格事故调查及处理;重视维稳工作及集体事件,培育项目安全文化等。
3.3.3经济杠杆
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对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项目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和项目安全投入的紧缩,各级人员对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难以平衡对待。所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不履行安全职责、不遵守劳动纪律、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的队伍和个人,施以一定金额的经济处罚,同时对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通常都能收到理想效果。
3.4四就是要改变“四重四轻”的教育培训模式
当前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存在“重教育形式,轻教育效果;重管理人员教育,轻一线人员教育;重经济处罚,轻机制建设;重事故后教育,轻事故前防范”等不良现象。教育培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现在的基础建设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需要大批懂要求、懂操作、懂标准的一线员工,但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跟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不了解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的误区和弊病,就不可能达到我们安全教育的目标。
3.5五就是要解决安全管理中的“五硬五软”问题
3.5.1嘴上喊得硬,实际行动软
现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大量存在的,这是客观事实。而这些隐患要靠我们全体参建人员一项一项的去控制,一点一滴的消除,说的再漂亮也解决不了现场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求安全管理坚持“会要短、腿要长”的原则,坚决克服“纸上谈兵”的工作方式,多到施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5.2表现形式硬,实际内容软
现阶段各种“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安全专题会议、安全专项方案”等管理形势层出不穷,但好多方案编制完成后不能指导现场,好多活动开展后不能解决现场问题,为切实解决形势硬内容软的现象,项目部领导应强制要求各项安全管理活动要切实走“群众路线”,方案的制定要与一线工人探讨,安全专题会议要有一线工人参加,安全专项活动要一线工人评价时效,各种文件精神传达要一线工人领会。
3.5.3出了事故硬,事故过后软
百密也会有一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规划和防护,都会有意外的发生,摩、擦、碰、刮的事情在施工现场是难以杜绝的,安全事故处理应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再小的事故也要追究责任,再小的影响也要吸收教训,再小的范围也要全员教育,再小的损失也要经济处罚,从而达到一种理念的贯彻“让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经验的人是傻瓜,从别人的教训中吸收经验的是智者”。
3.5.4迎接检查硬,隐患整改软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但是我们发现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领导而检查、为了完成任务而检查”的现象,即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现场的问题和隐患,而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和各级要求而搞的务虚活动,而施工一线也逐渐将问题整改变成了所谓的“迎检”。现场漂亮了、问题掩埋
了,但是事故的隐患缺加大了。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项目部应按照“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现场检查明确问题和根源、明确复查人员和整改责任人,月底通报明确分部及架子队工班,通报奖罚明确到个人,从而杜绝将检查变成“迎检”的现象。
3.5.5效益指标硬,安全投入软
安全投入与项目效益的关系已经讨论好长时间了,项目管理层应在安全投入上绝对不打折扣,坚决不降低标准,从来不延时供给,在安全资金上一直坚持“足额、及时”的原则安排使用。防护材料采购、防护人员聘任、消防及应急物资配备,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的投入等等。
4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一个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大、管理周期长、影响范围广的管理项目,项目管理者应将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步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时效性,有针对性的强化关键控制因素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目的,为我国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确保千百万工程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张立平.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 2009,(20)[2]《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12月 [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5月
[4]任宏.兰定筠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作者简介:
姓名:孙建勇(1976-),男,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本科,2000、7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土建专业。
通讯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开发区和谐路与新兴路交叉口中铁十四局工程指挥部邮编 476000
联系电话 ***E-amil:719623641@QQ.com
5.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五
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管理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落实,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化,并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集项目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为一体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详细分析企业的经营计划,使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和监督执行情况,利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成本的控制,企业也要加以重视。要对外部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对工程项目动态进行成本监控时,可以使用台帐月报和信息化系统。对于工程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要做好相关的核价工作,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工程的预结算管理要落实好。若是工程项目中出现纠纷事故等,要处理妥当。同时还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施工现场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相关记录要定期汇总。
2.2合同管理对策
企业要保证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程度的防止纠纷的产生。由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是由合同内容的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应当要按照工程自身的特点来决定合同中的价款调整条件。在拟定合同时,要严格详细的对验收标准、双方权责、违约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合同签订双方的意愿,防止合同内容上的模糊和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定期监督和检查合同管理和执行的情况,若是出现了与合同规定和先关规范要求不符、违法的操作,一定要立即制止。除此以外,还要对设备材料的差价调整加以重视,要严格的执行结算支付程序,以此来保证工程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3质量管理对策
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好,应当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质量保证系统时,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为了更好的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编写质量控制手册,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运用。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控制力度必须得到加强,可以采用预先控制和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管理方法。集中工程项目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对于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先控制方案。在工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另外,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所有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提高[3]。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吸引综合素质较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加入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为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3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了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只有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松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江西建材,(23).
[2]赵隆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1).
6.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六
由于市场需求对研究开发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愈加重要。本文针对科研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忽视或者回避科研管理、产品创新模式落后、缺乏核心技术、项目管理薄弱等,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变革的目标,完善科研项目全程管理,建立科研项目规范管理,提升项目管理工作速度实现科学统计决策,并提出相应的科研管理变革的策略。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由于市场需求对研究开发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愈加重要。本文针对科研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忽视或者回避科研管理、产品创新模式落后、缺乏核心技术、项目管理薄弱等,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变革的目标,完善科研项目全程管理,建立科研项目规范管理,提升项目管理工作速度实现科学统计决策,并提出相应的科研管理变革的策略。促进国家科技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研工作不断增加,以往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科研需求,需要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
1 企业科研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公司的科研项目管理实行科技公司、下属事业部两级管理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技术中心办公室代表公司实施归口管理,负责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协调和宏观管理,以及项目合同的签订、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鉴定及后续的申报奖励管理等;各部门、下属事业部配合技术中心办公室负责本部门项目的具体管理、进度检查;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题鉴定及成果转化以及专利、标准、技术工作总结等材料的提供。实现对科研日常事务的管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完成情况等信息管理。
2 企业科研管理的问题成因分析
2.1 企业管理者忽视或者回避科研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在观念上将科研和企业的其他活动孤立开来,对于科研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管理者不敢给予科研活动太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在严格的掌控之中;企业管理者对于科研项目的最大影响力产生于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设计阶段。缺乏有效的产品战略和规划。
2.2 产品创新模式落后
我国的企业关于产品创新模式方面,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有的企业贪多求全,造成企业有限的资源被打乱,不能形成核心能力与核心产品,所以都不能做强做大;有的企业不能对流程的继续改进以及优化,一套流程制定后,想要永久获利,针对企业目前的新环境、面临的新问题还没立即的发现与解决,自然仍不能对流程有及时准确的补充与调整。
2.3 缺乏核心技术
在核心技术的深度方面,我国企业的基础性核心技术是空白的,由于没有对支撑产品战略愿景实现的基本架构和核心技术进行精心策划和选择,导致选择了错误的平台、产品平台过多和产品线发展缺乏平台的支撑,直接影响产品的整体成功。
2.4 项目管理薄弱
因为没有相联系的组织机制、业务流程以及考评激励机制,导致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不好。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考评机制的情况下,在质量控制活动上,没有完整的准确的测试计划以及技术评审计划,测试方法及措施不够先进,过程审计也同样不够。
3 项目管理系统变革的目标
3.1 项目和经费的协调
项目和经费的关系让科研院实时掌握项目到款信息,完善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这就达到了财务处获得更多的项目信息,为经费的利用及管理制造重要的依据。
3.2 梳理管理流程,建立科研项目规范管理
在项目管理变革之后能够记录出平日工作遗忘的地方、没有死角,降低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的管理混乱、相互推诿及各种重复性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科研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3.3 入账手续简化,提升项目管理工作速度
项目管理系统变革促进了管理信息的传递及分析,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不必要的某些环节,降低人力和资源的损失,极大的减少类项目组织申报、经费入账的时间,提升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性能。
3.4 提高数据整合能力,实现科学统计决策
项目管理系统变革提高了数据的整合的速度,能够提供动态的、准确的、全面的项目信息,将统计决策工作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时间以及空间的约束,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随时得到最新数据,知道最新动态,极大增强了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共享性,降低了决策周期和盲目性及缓慢性。
4 科研管理变革的策略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如果不搞科研去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无异于等死,但是科研又是一条充满艰辛和风险科研活动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打造强大的道路。
4.1 现代科研体制
现代科研体制尤其注重学科重组以及学科交叉的特性,这从客观上需要科研管理人员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相关知识面,要拥有全面的知识系统及的需要研究能力,才可以抓住管理工作的重心,对科研有全面认识,进行最有效、最合理的管理。需要做到: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相关的基本知识;各行业、部门需要的专业知识;较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
4.2 高效的综合管理能力
管理人员要了解科研,但中心工作还是要以管理为重点,要拥有实际管理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完成具体的实践工作,主要包括:统畴规划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在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综合管理能力则是重点。
4.3 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
提倡在一定的范围内管理人员定期轮换岗位,使科研管理人员熟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和科研活动的具体过程来提高管理者素质。
4.4 培养一支既懂科研又善管理的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表面上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科研人员,从深层上讲,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能否得到相应的产出,能否形成一批科研管理有更丰富的感性认识,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每一个管理人员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己,因此必须开展系统的管理课程学习,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爱岗敬业的高度工作责任感。
4.5 完善适合科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要大力加强科研管理规律的研究和现有科研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工作。目前,我们的科研管理队伍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类是在现有科研管理队伍中自然成长起来的,另一类是由科研岗位转到科研管理工作中。他们的管理能力职业化的科研队伍,更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在总体规划上,需要以一流企业为标杆,制定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长期计划。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局部优化,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文化和组织;二是部门级科研组织及流程变革,建立跨越各专业领域的产品科研流程和产品科研团队、引入并行工程的方法;三是企业级平台变革,各部门通过团队化、流程化运作实现高效协同作战,提高产品科研效率,构建优秀的产品平台,;四是跨企业创新变革,企业通过积累形成自身的强势地位和独特能力,在自主科研和外购技术方面做出权衡,形成技术战略联盟,面对和解决全球化科研的挑战。
5 结语
7.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七
关键词:合同管理,现状分析,对策和建议
在现代工程中, 没有合同意识则项目整体目标不明;没有合同管理, 则项目管理难以形成系统, 难以有高效率, 不可能实现项目的目标。
1 合同管理职能
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外许多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咨询公司) 和大的工程承包企业都十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 将它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与成本 (投资) 、工期、组织等管理并列的一大管理职能。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必须融合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 必须对全部项目、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项目的所有工程活动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与其它管理职能密切结合, 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当然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管理流程与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流程有一定的区别:a.工程项目管理以合同管理作为起点:进入项目首先作合同分析, 它控制着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工作;b.合同管理本身所具有的管理职能和工作过程:它由合同分析、合同资料、合同网络、合同实施控制和索赔管理等组成, 它们构成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子系统;c.合同管理与其它管理职能, 如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组织和信息管理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 既可以看作是工作流, 即工作处理顺序关系, 又可以看作是信息流, 即信息流通和处理过程。
2 施工合同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合同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关系存在的法律依据,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是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 也是双方争执判定的法律依据。现代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大, 所涉及的方面和关系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合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为只有合同才能把项目各方复杂的关系明确下来, 规范各方的行为, 保证项目的成功。
2.1 现状分析
2.1.1 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有些法律法规条文不严谨。
在承发包过程中的“双合同”、“阴阳合同”。业主在公开的招投标过程中与承包商签订一份合同, 此合同是合法的但却是仅供有关部门备案用, 在承包商中标后, 业主会要求再签订一份合同, 这份合同才是供实际执行的。比如我们只要求承包商向业主提供履约保函, 却没有要求业主提供预付款保证。
2.1.2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在工程承包中, 业主随便地压级、压价, 该计取的规费不让计取, 不执行预付款制度等, 这些都是对有关规定的违反但却没有人去追究。
2.1.3 业主和承包商不能正视彼此的关系造成合同管理的错误认识。
双方在制定和履行合同时, 应该抱着合作的态度。可目前有些业主和承包商还做不到这一点。业主以其在建筑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制定一些苛刻的合同条件, 认为把承包商就是为了来赚他钱的, 根本无视承包商的合理要求和利益。这样做的结果将会妨碍项目的成功。因为, 不管业主怎么苛刻, 承包商还是要想办法生存的, 他要么利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降低他的成本, 要么就把项目拖下去, 延误时间或者干脆撂下不干, 由此造成的结果要么是业主受损, 要么是两败俱伤;业主的目的应该是以合理的花费, 成功地完成项目, 而不是求得花费的最低。至于承包商方面, 大部分顺应苛刻的合同, 先以低价获得合同, 然后在项目实施中, 寄希望于索赔, 希望用索赔来保住自己的利益, 但是索赔能否实现是非常不确定的, 它的主动权是掌握在业主手中的, 能否索赔成功是很难说的。
2.1.4 合同管理意识不到位, 造成合同作用难以发挥。
最突出的表现是不按合同办事, 当前好多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遇到利益纠纷问题后, 往往不是按照合同条款去依法寻求问题的解决, 而是希望借助各种私下关系, 甚至委曲求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业主方面则表现在不按合同拨付款项;经常提出超出合同之外的要求;干预工程实施等等。承包商不依靠合同解决问题, 可能会带来一时的便利, 但也会使业主在以后更加置合同于不顾。另一点表现是不设立合同管理部门, 不重视合同文本分析。合同订立时缺乏预见性, 缺少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因为缺少某些重要的条款, 造成合同缺陷和漏洞多, 当双方对条款的理解有差异时而发生争执。
2.1.5 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匮乏。
合同管理和索赔是高智力型的、涉及全局的, 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强、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 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管理人才的匮乏, 极大的影响了施工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对策与建议
2.2.1 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 (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 , 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 延伸到各个角落。制度网络是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 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 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
2.2.2 认真履行合同, 加强履约管理
2.2.2. 1 履约管理的依据——合同分析:
合同分析是从执行的角度分析、补充、解释合同, 将合同目标和合同规定落实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上和具体事件上。
a.合法性分析。包括:合同的当事人 (发包人和承包人) 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 特别是各种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
b.完备性分析。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齐全, 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 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处, 双方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 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c.分解合同并落实合同责任。主要是加强合同交底工作:项目经理部对所有的合同均进行全面交底, 以会议和书面相结合的形式向全体员工介绍各个合同的承包范围、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合同的主要经济指标, 合同存在的风险, 履约中应注意的问题, 将合同责任进行分解, 具体落实到职能部门与个人。
2.2.2. 2 履约管理的方式———合同控制:
指企业的合同管理组织为保证合同所约定的各项义务的全面完成及各项权利的实现, 以合同分析的成果为基准, 对整个合同实施过程的全面监督、检查、对比、引导及纠正的管理活动。
2.2.2. 3 履约管理的重点———工程变更和索赔管理:
工程变更在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频繁的, 变更意味着索赔的机会。在施工过程中, 合同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合同条款, 关注现场动态, 积极找寻索赔依据、计算出索赔费用, 及时提出索赔。
2.2.3 合同管理的信息化。
施工企业的合同由于种类多, 数量大, 变更频繁, 人为管理效率低, 可能还会出错, 必须借助先进的手段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管理, 才能达到档案化、信息化。计算机信息系统能保证正确分析合同管理情况, 利用科学方法、统计数字反馈合同订立、履行情况。
2.2.4 大力推行施工合同范本。
因为履约率与合同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好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履约和合同管理顺利进行。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在采用合同范本的过程中应尽量争取管理机关和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支持。
2.2.5 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个好的合同管理人员应该是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 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法律、法规;精通合同业务, 善于合同拟稿、修改、谈判和解释;熟悉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赔管理;熟悉工程造价和拥有一定的会计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S].19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S].1999.
[2]建建[1993]78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S].[2]建建[1993]78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S].
8.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八
关键词:项目管理;现状;措施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正在形成一个高度开放的统一市场。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想在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比较优势。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变革管理手段,主动创新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时代充满了各种激烈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需要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科学管理中谋求发展。管理是企业的灵魂,管理理念决定着管理模式,管理质量和效率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企业构建符合管理科学发展实际的项目管理模式,用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对项目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项目管理的思想,依据项目管理的理念精心选择最好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控制,快速或超额完成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项目目标。项目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完成的情况,长期看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思想理念和企业的核心文化,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但是,很多企业没有看到项目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不能真正认识到项目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也就不能真正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更不能在管理实践中贯彻实施。很多企业不能以项目管理的思想来指导企业管理,不会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的项目管理有失科学性、整体性和逻辑性,事前缺乏科学的规划,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事后又无法对整个项目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反馈,整个管理显得极为随意和被动。
(二)项目管理的理念较为陈旧。企业战略项目管理融合了更为丰富的科学知识理论,实现了管理与科学的融合,推动着管理思想的更新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再是传统的孤立项目研究而更加凸显时代特征、科学内涵与先进管理思想理念的集成化管理。我国企业实施项目管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项目管理不能有机衔接。
(三)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人员不懂得项目管理的知识,有不少人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不符合岗位要求。不可能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施项目管理,造成管理较为松散和随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完善企业项目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充分重视项目管理,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管理实践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确立以思想引领行动,以理念统筹管理的思路,设置专门项目管理机构,把项目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能够统摄全局工作,实现各个环节的统筹协调。选聘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核心人员,改变过去直接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的方式和习惯,组建专业化项目管理团队,使之能够真正担当起项目管理的职责,能够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中枢,能够负责企业重要项目的资源分配,对项目的决策管理和验收全权负责,能够为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当前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同时开工或者管理的项目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上百个,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收入和业绩的同时,也给企业的项目管理提出更多的挑战,项目管理面临更多的考验。更应该充分重视项目管理,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每个企业能够调配的资源相对有限,所有项目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调配资源,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资源换来最大的效益;如何实现短期效率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又要确保各个项目不因资源有限而停工;同时项目越多,风险越扩散,如何更好地化解风险,需要进行技术管理,还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能够及时处理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企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降低风险,提升收益。
(二)优化项目管理队伍结构。一切管理都是需要人的参与,人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思维、方式、质量与效率,一个企业管理思想、理念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身上,管理人员也最终决定着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的贯彻执行效率和管理效果。管理不是领导者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整体队伍的形成的合力。每一个管理人员在整体管理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企业项目管理影响很大。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与整体素质影响和制约着整体管理队伍的质量。人员有着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有着丰富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能够做到协同配合、步调一致,就会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就能够保障管理质量。为此企业重视项目管理就应该重视向队伍结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选聘经验丰富理念先进理论修养高的人员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全体成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有丰富的经验,对项目有非常全面细致的了解。企业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理论修养,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确保全体人员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对项目管理目标形成统一的认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其次,做好团队的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文化环境,让每个人员都能爱业敬岗,有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协助其他人员围绕项目发展目标,积极做好配合工作,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让工作积极、能力较强、业绩突出的管理人员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给予他们应有奖励,为他们提供较好的晋升通道和展示机会。与之相对的,需要做好落后人员的惩罚和处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激发全体管理人员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的热情。最后,关注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不断强化他们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以此来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加强总体发展战略与项目管理的联系。当前不少企业的项目管理总体发展战略相脱节,很多管理都是从短期的利益考虑,而非总体发展战略着眼,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根据项目管理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关系选取并不断优化管理方案,确保项目管理能够真正服务企业的战略发展。最后,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企业实施项目管理需要不断丰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为企业整体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一体化综合开发、深度转化、循环利用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多年来,公司秉持“讲人本、求效率、明权责、重执行”的项目管理理念,不断优化集团管理架构和管控体系,形成了权责清晰、纵横协调、运转高效的特色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优化企业项目管理,用最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指导企业的项目管理,用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司海飞.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 经贸实践. 2015(09)
【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危险化学品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所需资料清单09-12
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现状09-19
建设工程项目经理管理的现状及对策10-01
项目管理重难点分析07-0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09-27
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论文07-02
项目工人安全职责08-2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析论文06-28
项目安全管理的难点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