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24-09-17

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精选7篇)

1.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一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姓名)

(安徽财贸职业职业学院审计实务专业审计xx班)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的发展日益丰富,企业集团的管理阶层增多,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内部审计是实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得以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完善的企业治理离不开内部审计。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集团的机构组织不断的趋向复杂化。现有的企业内部审计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已经不适应管理者从事业务及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应性作出科学正确的评价。如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忽视、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内部审计的完善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焦点,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下面就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字】: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序言

我国是从1983年开始建立内部审计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大力发展,企业的管理层次逐渐增多,便开始出现企业的内部审计。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虽然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但已经显示了勃勃生机,一大批具有丰富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企业内部审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职能在我国审计理论界的说法不一。三职能论曾在我国审计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即监督、控制、评价职能;还有四职能论即监督、控制、评价、服务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了一种主要职能,而监督、控制和评价职能也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变而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内部审计人员监督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审计必须全面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侧重于会计监督的含义,内部审计最能发挥对会计的监督作用。

(二)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它独立于其它各部门和其它控制系统,是对其它控制的一种再控制,再此与其它控制形式相比,更具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它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监督与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提供完整的依据。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

(三)评价职能

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了解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于子公司之外的,所以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子公司的管理情况和经营业绩。评价职能表现为对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单位的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或单位整体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指定的目标和决策进行而进行评价。

(四)服务职能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企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结构的日趋合理化、完善化,将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审计的重点侧重于财务审计

内部审计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为财务审计,第二阶段为业务审计,第三阶段为管理审计。目前内部审计的职能应是查错防弊型与管理服务型紧密结合。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是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收支审计,检查财务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是对财务的真实性进行审计。这种片面的审计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财务审计范围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资料。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从实施财务审计开始的,尽管内部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新领

域,改善经营管理,健全约束机制,而现在许多的企业内部审计仍停滞在第一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大多数是财会人员,目前内审人员普遍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匮乏,审计理论与方法钻研不精,因此更难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有效的审计分析、评价和管理整改建议,只是对于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为熟悉,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控制监督。

(二)审计的手段落后

我国现代大型企业集团,大多已经实现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以掌握联机数据库、微型计算机、审计应用软件和网络的发展等技术来为快速发展的企业经济做出完善的控制。而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测试,在审计方法上,财务审计主要采用一般审计方法,如审阅、核对、盘点、调整、分析法等,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仍是繁琐与复杂,信息交流不够及时,从而延误了时间,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的存在。

(三)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太低,具体业务缺乏指导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所处的环境要求。机构的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客观发表意见的制度保证。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应该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也会受到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其独立性太差,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这种情况下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还不健全,受到了企业内部环境的局限,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业务问题而不知道解决的方法,缺乏专业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快速的发展,企业的投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企业的并购、分设、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监督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内部审计人员必然参与到企业的这些经济行为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的多元化发展,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企业的各项相关业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成为开展高层次

审计监督的关键所在。而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是直接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与经营、管理、生产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内审只是从凭证和账面找问题,从而难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产生了许多漏洞的,导致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力。

(五)领导授权不明确、不充分

一个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很大关系,但客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却是更大,而企业决策层基本上没有授予内审对查证违纪违规问题的直接考核处分权,这就形成了一种架空,内部审计就只是虚有其表而没有实际的管理力度,对被审计者缺乏直接的利益约束力,不能对违纪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依靠揭示、审计建议等审计职权很难实现审计纠错的期望目标,对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改进意见有相当部分被审计者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改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如下。

(一)找准自身定位,转变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部门要找准自身定位,积极进取。找准自身定位,才能找出企业存在的不足和确定努力的方向。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手段,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即从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认清现状,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积极调整工作计划,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向政府审计当局关注的管理方面倾斜,积极主动地向管理审计进军,完善企业在管理审计的结构。其次,要全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层次和水平。最后,要坚持监督和服务并重,从全局的、战略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审计在经济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完善其机制,有效的规范企业经济活动,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逐步实现了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过渡到业务审计,再由业务审计过渡到管理审计的阶段。

(二)大力改进审计手段,推进审计信息化

现在世界经济信息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内部审计的手段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自动化和经济信息处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改革创新,根据变化了的审计环境,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在审计手段、审计方法上创新,正确处理好真实、合法、效益三者的关系。注重运用先进的审计模式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内部审计工作对落后的审计手段和手工作业的方法进行改革,大力推进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将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审计手段转变为以数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自动审计的方向,使审计手段更先进更适应经济的发展脚步,审计效率也变得更高。审计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强自身知识信息化的结构发展,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制定更周全细密的审计计划,对没有书面记录的经济方面的业务进行审计。要把软件应用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把办公自动化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把培训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把网络建设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速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不断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一是隶属于主管财务的的副总经理;二是隶属于总经理;三是隶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四是隶属于监事会。相对来讲第三、四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也是审计的精髓。要做到客观公正、事实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审计的本质属性。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强能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业务。要在企业中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当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内审模式来设置企业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集团公司应保证审计依法独立行使权利。内部审计部门能否正常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独立有效的审计委员会的支持。世界著名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安然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们在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在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好处。对于我国企业的现状,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其监督职能的发挥才能有坚实的保障,而且总经理不再是内部审计的唯一控制人。审计委员会必要时可以授权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如果内部审计

仅仅只在较低层级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发挥作用,那么就不属于公司治理的范围,内部审计也无法在治理中发挥作用。如果是向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或CEO负责并向其报告,内部审计就可以在治理中发挥作用。使得更好的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一定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充实力量,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搞好内部审计的关键是人才。要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好,高素质、复合型、可以与国际接轨的的内部审计队伍。内审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首先,要对内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审计和客观公平的评价。其次,要加强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应包括会计与财务、行为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规、定量分析法、计算机基本操作等,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只有熟练的掌握了专业的审计知识,才能保证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更新观念,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一成不变的审计观念已经被淘汰,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快,要不断的加强自身观念的改变与提升,更新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和内审人员的总体素质,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审计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经济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实施审计质量考核

对于这种问题的出现,重点应推行“主审负责制”,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应建立有效约束、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按照过错原则追究审计质量问题的有关人员责任及领导连带责任,即谁的过错谁负责,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审计员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负责,主审对整个审计项目负责,并与奖金、荣誉挂钩。以奖金和荣誉来激励员工,使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主管审计的领导主要对评价、定性、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审签,从而显示公平,才能各司其职。

总之,科学管理,需要审计支撑;加强审计,促进科学管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高内部审计的战略地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组织加强管理的客观需要,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自身要求。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全面保证其独立性;内部审部门要积极努力,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只有这样才促进内部审计的全面发展,发挥其对经济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脚步。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努力健全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与壮大,更好的使用现代企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M].2002.2

[2]尹维.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5

[3]李春富.内部审计与内部治理的协调发展[J].审计月刊,2006:9

[4]张洁.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结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1

[5] 周灿龄,张勇,《美国现代内部审计》,中国石化出版社,1995

2.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二

一、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原则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顺利开展, 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

1. 保证成本效益的原则。

所谓成本效益, 就是指在最少的成本之下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作为社会服务系统, 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社会效益, 当然, 在实现社会效益这一目的的过程中, 需要对成本加以控制。更为具体来说就是事业单位在工作的过程中, 财会内部控制要保证花出去的成本不能多于因此而获得的社会效益。这样, 才能说明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工作效率。

2. 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原则。

简单来说, 互相牵制就是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 包括同级工作人员, 上级对下级以及下级对上级之间。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应该保证给部门之间的职责分明, 各司其职, 部门之间也要保证互相监督。如果要说在财会内部控制工作上的具体体现, 举例说明, 在进行一项较为重要的经济任务时, 应当有至少两个部门或者是两个以上人员的参与办理。这样, 不仅能够提高办公效率, 还能提高办理过程中的公正性。

3. 全面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

全面性, 指的就是在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过程中, 都要有财会内部控制的参与, 同时, 还要确定财会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能够覆盖到。重要性, 就是指在全面性的基础上, 要有重点性的突出, 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业务进行单独汇报。这样的面点相结合, 才能提高事业单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调查我们发现, 当前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财会内部控制本身的认知有所缺乏。

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的事业单位本身对于财会内部控制的了解并不深刻, 不少从事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员工都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 导致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 进而对实际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降低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2. 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 当前的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正在一步步向弱化转变, 落实程度明显很低, 甚至是有的事业单位并没有这样的监督机制的存在, 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审计相关组织。即使是存在这样的组织, 从事于审计工作的人员一般情况下均由单位的有关领导进行直接任命, 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以及民主性, 使得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不高。

3. 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一个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存在, 是保证一个部门或集体工作开展顺利的重要保证。而就目前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所在。我们都知道,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系统, 盈利并非是其目的事业单位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给社会大众提供社会效益。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理论, 因此, 它的缺乏能够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4. 对于财会内部的预算控制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系统, 会定期接受到政府的拨款, 用来保证单位的日常工作所需要的花费。在这种情况下, 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在财务的管理方面很难形成较强的约束意识, 特别是对于成本预算的控制方面, 意识非常薄弱。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许多的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对于支出财务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详细的实施计划, 不少的支出财务项目的记录也缺乏一定的谨慎态度。

三、解决策略

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以及有效性, 笔者认为可有以下等解决策略:

1.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 对工作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 要提高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就一定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2. 加强事业单位财会内部的监督机制的建设以及落实。

要提高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对监督机制的建设以及确切落实绝对不能忽略。要如何来进行建设和落实工作呢?首先, 政府要对事业单位工作的监管强度有所加强, 尤其是对于财会内部控制方面的工作, 力度更是要加大一些, 并且政府还要对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 让工作人员做到有据可依。其次, 事业单位自己本身也要加强对财会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 再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让财会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与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之间的良好衔接, 让监督机制能够更好地的落实。

3. 完善财会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

第一, 事业单位要对财会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 确保审计人员的专业性。第二, 要保证管理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合理性和科学性, 对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要有明确的界定划分, 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已经落到实处。第三, 规范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 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总结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高效运行, 财会内部控制工作势必要加强落实。而要提高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还需要政府与事业单位相结合, 加强对财会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 不断完善财会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 从多方面考虑, 结合实际情况, 不断改善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摘要:对于事业单位来说, 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非常重要, 而如何来提高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也成为各从业人员肩上的重负。本文基于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 从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的原则进行分析, 谈一谈当前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能够改善问题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3.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三

关键词:公司财会管理 内部控制 财会控制 存在问题 对策 管理控制

一.引言

公司财会管理控制的程度是衡量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保障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企业的经济作用也日益凸显,但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财会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内部缺乏健全的财会运行机制、缺乏完善的财会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公司面临许多财务风险问题,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二.公司财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公司内部的财会控制是为了保证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能够有序进行而制定的,實施内部财会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资产的完整性,确保能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会计制度,通过约束公司内部涉及财会工作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相关岗位,实现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

现代公司内部管理,应该要加强对内部财会控制制度的建设,来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讲,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非常重要,其真实程度及完整度决定了公司能否进行有效分析、能否进行准确预测和科学决策。一旦会计信息有误或资料不完整,就无法为企业决策者提高信息基础和参考依据;而虚假财会信息对企业有害无利,片面的财会信息容易误导企业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决策。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就必须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而又完善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手续控制、程序控制、复核及核对、凭证编号等财会控制措施,促使会计信息加工中的各个环节都相互制约、相互牵制,通过共同作用,避免错误的发生。通过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能发现内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错误,能保证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完善的决策资料,引导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三.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公司缺乏财会内部控制制度

在许多民营中小型企业及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的企业都存在缺乏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都是通过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对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及个人的冒险精神,来实现资本的原始累积,依靠发展机遇发展壮大。类似此种发展模式的企业家由于对财会控制作业及控制手段等内容不太熟悉,在日常管理中往往重视度不够。对于企业家来讲,通常都认为市场才是最重要的,而内部的财会控制只会束缚企业发展的手脚。因而在这类企业中,往往没有制定财会内部控制制度,通常都是老板的决定即为最终决定,而对于公司老板来讲,财会的作用仅仅在于如何能使企业减少上缴税额。由于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公司内部收入未入账、各项费用及成本虚高等现象都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人”控制的公司,企业负责人由于没有体会到财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有利之处,导致在日常管理中浑水摸鱼,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2.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合理

部分公司制定了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但总体看来,很多制度都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财会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合理,业务交叉较多且职责不明

常规性的票据分管制度、相关空白凭证保管、空白凭证使用及财会人员分工中的内部控制原则为真正落实,导致公司财会的事前审核及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等都流于形式。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岗位设置人员,通常采用让出纳人员监管会计档案、费用收入及债券等账目登记工作,此种做法严重违反了会计法的规定。

(2)会计凭证填写不规范

公司会计凭证的填写和账务的登记,都要以有效、合理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如果公司会计凭证填写要素不全面,如在发票中缺乏货品数量、单价、开票日期、开票单位等信息而将其作为填写依据,以此作为编制记账凭证、出具会计报表、会计分析等都将失去意义。

3.未严格落实相关控制制度

部分企业了解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优越性,制订了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缺乏严格执行,缺乏对控制制度的落实,导致相关制度流于形式。同缺乏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有制度未执行更加可怕。由于没有相关控制制度,在公司内部财会管理上,容易引起相关负责人及投资者的重视和关注,而相关单位会监督企业来完善会计控制制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公司存在财会内部控制制度而未执行,其欺骗性更大,更加容易酿成大祸。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的再好再完善,如果不落实、不执行,充其量不过是墙壁上的装饰品,而对制度的忽视,同时又缺乏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完善公司财会内部控制的基本措施及相关建议

1.完善公司管理及治理的结构

确保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公司适应经济竞争的需要。而健全的公司管理制度及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公司负责人作为企业经营者,既是财会控制的主体,同时也是财会控制的对象,公司负责人的自身素质以及对待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态度,对实施财会内部控制制度起到关键作用。现代企业要适应经济发展模式,就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决策权、所有权、经营权的相互分离及相互制衡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司经营者能在企业董事会的授权内进行决策管理,能有效实施内部财会控制制度。

2.建立内部财会控制检查考核及评价机制

现代公司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师的职能作用,对内部财会控制及会计制度进行调查和评价。通过内部审计师对控制效果的检查、对制度落实的评价、对实施效果的考核,形成相关文件,并向公司最高管理部门提出评价、考核、检查报告,在保证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督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能进一步保证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严密及落实和执行。

3.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员工的素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要能迎合市场的发展需要,就需要不断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才能赶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进行培训时,要注重对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对公司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培训,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控制能力,进一步促使财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实施。

4.强化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通过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内部财会控制方面的作用。依靠政府单位的权威性,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度,健全内部财会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要加大执行的检查力度,监督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对违法法律法规导致控制目标无法实现、内部控制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严厉惩罚。

五.结束语

公司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基础、落实和执行是关键,监督执行是保障。财会内部控制重在实施,要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对控制手段和方式逐步完善,以此提高财会控制能力,促使公司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崇峦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交通财会》 -2009年11期

[2]高志刚 浅议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交通财会》 -2011年4期

[3]马欣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2年8期

4.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四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身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进行企业管理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部控制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大数据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运作效率。

0 引 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和内部控制相关,企业要想不断扩大规模,就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完善和调整,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避免因为内部控制缺失导致整个企业无法运行,出现更多风险和问题。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合理管理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5.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五

监狱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

一、监狱企业是特殊的国有企业

从总体上说监狱企业是由以罪犯为劳动力的企业和纯职工企业两部分组成。本文所探讨的是指以罪犯为劳动力的企业,称为监狱企业。监狱企业是特殊的国有企业,任何国家都存在国有企业,它是国家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市场经济也仍然需要有一类企业,它们本身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监狱企业就是以完成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特殊国有企业。监狱企业担负着特殊的社会义务,那就是为教育改造罪犯服务,这是监狱企业与社会一般企业的本质区别。所以说,监狱企业是一种被赋予一定社会义务的特殊的国有企业,如果监狱企业脱离了这一特殊的社会义务,那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所以,监狱企业的国有性和特殊性是不能更改和动摇的。根据《监狱法》规定:监狱企业的生产设施,是国家为罪犯提供的必须生产设施,监狱企业必须为改造教育犯人服务,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为罪犯释放后的就业创造条件。监狱企业担负着产品生产和改造罪犯的双重任务,而改造罪犯是监狱企业的第一位任务,所以监狱企业不能完全以效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也不能完全按市场需要把监狱企业改造成为

社会一般企业。必须从监狱企业的宗旨和特殊性出发,按特殊的法则来规范监狱企业,使其成为既保持“国有性”又符合市场经济一般需要的特殊国有企业。

二、目前监狱企业存在的问题

1、监狱企业与市场难以兼容。

其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动态和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追求利润,因而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但是,对于监狱企业而言,除了利润目标之外,还要承担教育改造罪犯的社会目标,生产目标经常会和改造目标相冲突。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但是,监狱作为监狱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必须坚持以教育改造罪犯为宗旨,生产劳动只是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必要手段。监狱必须保留着监狱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力。然而现实却是监狱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无法摆脱行政权力的制约,在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上受到干预。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企业必须适应这种竞争机制,自我承担市场竞争的风险。而监狱企业却难以承担竞争风险,市场竞争在事实上也不能构成对监狱企业的压力。然而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又很难解决监狱企业低效率的问题。第四,方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产权可以进行交易和转移。而监狱企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权的交易,又存在一系列特殊问题,监狱企业的生产设施,是国家为罪犯提供的必须生产设施,监狱企业的资产存量难以进行有效的重组和调整。

2、监狱企业的劳动力——罪犯本身具有的问题。由于监狱生产的劳动力是服刑的罪犯,其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差,普遍存在有好逸恶劳的恶习,工作又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而且受刑期、案情和表现等因素的制约,流动性大,难于形成稳定的技术力量。加之罪犯的劳动明显带有强制性,也造成了监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市场经济中对职工择优汰劣和优化组合的原则不适于以罪犯为主要劳动力的监狱企业。

3、监狱企业的管理者普遍缺乏直接面对市场进行开拓的能力和生产业务技能。

由于监狱企业的特殊性质,监狱企业的管理者监狱民警,既要承担罪犯改造的任务,又要承担监狱企业的生产任务。这就使监狱企业的管理者压力过大。而监狱生产主要是为罪犯改造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手段,所以监狱企业的民警往往也疏于对市场的了解和对生产业务以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

三、解决监狱企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1、加强监狱企业与市场的接轨

监狱企业应该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寻找和确定自己位置和发展的空间。调整结构,发挥监狱企业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入市场,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以了解市场 的最新动态。这样监狱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充分提高罪犯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技能。

监狱企业可以适当的提高罪犯生活以及改造上的待遇。如:实行低薪制、适当提高罪犯的劳动报酬、适当提高积极参与劳动生产和积极改造罪犯的改造成绩等措施来提高罪犯的劳动积极性。监狱企业要特别注重对后进罪犯的督促和鼓励,这样既能完成改造罪犯的目标,又能为监狱企业增加劳动力资源。

加强罪犯劳动技能的学习,“5+1+1”即将实施,罪犯的学习时间会增加很多,监狱企业可以适当增加罪犯劳动技能的课时。

3、加强监狱民警生产业务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监狱企业可是定期的开一些培训班,加强在职民警生产业务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民警深入市场,了解相关的市场动态。

我省的监狱企业,以服装来料加工为主,在初任民警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强生产业务知识的培训。

4、严格控制成本

目前监狱企业的成本过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罪犯在原、辅料上浪费过多造成的。监狱企业应该要求各个生产车间严格控制成本。逐渐养成节约成本的好习惯。

5、实施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品牌价值,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作用

是不言而喻的。纵观几大国际知名品牌,其在成功地跨越国界大量经销的同时,品牌价值亦大幅上升。对于来料加工企业类型的监狱企业而言,品牌的创造和提升,就是在于本身信誉和加工品质量的提升。监狱企业要严把质量关,提高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同时,监狱企业也要善于做好市场营销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四、总结

可以说,不断深入的监狱体制改革,已经为监狱企业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创新中生存,在兼顾中发展。监狱企业只要能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在科学定性、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正确协调好监狱和企业、“大改造”和“大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监狱企业就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附: 姓名:谢洁

6.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六

(一)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定义

财政部2008年6月颁布的《会计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 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制度、方法和程序的自我调控体系。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企业运行中制度建设的核心部分之一, 因此分析企业会计内控制度问题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 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对企业会计资料加强审核, 不但能够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原始保存和连续性, 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决策的正确性, 同时也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第二, 是能够对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的保障, 一个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越健全, 越能够对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流程进行有效监督, 防范企业的各种舞弊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各种腐败行为的发生;第三, 是会计的内部控制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财务部门对企业业务、生产等职能部门和人员制定的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节和流程的有效制度, 不但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有效而顺畅地进行, 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企业分工考核协调各部门的工具, 现在这一制度慢慢演变成为许多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环节之一,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及促进各职能部门工作目标的落实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内控意识薄弱, 制度管理较为混乱

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企业的负责人及管理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思想上不重视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 导致企业内部人员也不够重视, 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 即便是公司设置相关会计控制制度, 执行方面也欠妥当, 出现应付等现象, 使得部分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出于成本及收益方面的考虑, 根本不设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只顾企业当时的发展, 未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会计系统不完善

对于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许多中小企业的对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仍停留原始阶段, 认为会计只是记录公司业务做帐的工具, 忽视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应用, 在建账、核算、做帐等方面不规范;有的企业业务不明确甚至设置两套账为了用来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对于费用计提不符合规定, 人为地选择计提方法, 导致成本高, 利润少;同时会计报表种类不全, 报表项目不完整, 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情况与外界信息出现脱节情况, 使得会计信息不能有效地为公众提高真实情况, 并且造成财务人员违纪违规操作的现象。对于企业而言, 会计电算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为实现企业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由于系统自身问题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 会计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会计核算需建立规范制度

大部分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不高, 一些会计人员存在素质偏低、业务能力较低、知识层面缺乏的状态, 无法适应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一些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 对待工作不认真, 甚至出现一些违规现象, 这些都会给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带来不小的困难。

(四) 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 但没有真正理解其设置的目的。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 这都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同时许多企业对流程控制的重点拿捏不准, 导致各个流程设计不流畅, 缺少对各个流程和环节的控制, 没有实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真正目的。

三、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 在意识上提高企业领导者对会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采取的具体行动, 因此, 我们必须要提高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对此企业领导人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 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工作, 理顺会计工作关系, 营造出良好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以保证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

(二) 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控制系统

任何企业应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断地对于会计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在设立电算化的企业, 应设立一名管理员授权和修改其他会计岗位的智能, 避免在职责上出现不相容的情况, 提高会计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培训, 熟悉各岗位会计模块的职责;其次根据企业税务、会计准则设定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准则, 按照会计准则的标准进行核算,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 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首先, 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提高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方面的业务素质。虽然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处理可以有效缓解财务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 但是企业仍需要对于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处理, 避免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预算执行把关不严、原始凭证要素不全以及汇账不及时等问题。其次, 通过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企业通过内部自行组织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外部培训或到各业务部门实地考察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理论学习, 从而增强会计人员自律性, 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员。

(四)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首先, 各单位应根据企业会计业务的需要, 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 并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建立全面有效的会计控制体系;其次, 建立财务管理控制制度, 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 任何企业应根据自身企业的业务建立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的有利配合之下能够健康稳定有序的进行, 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数据。

(五)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和外部的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体系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要从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 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一方面在内部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 建立健全审计制度, 对企业的会计业务制定不同的检查制度, 做好监督和评估的作用, 及时改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的不足, 以及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审计部门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 及时地向管理层报告和通报, 提供决策意见, 化解风险, 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各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懿, 张越.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5) .

[2]财政部.会计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S].2008.

[3]陈晓芳.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2) .

[4]徐琪.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 2013, (12) .

7.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篇七

【关键词】税收;企业;经营;发展;管理

企业税收属于国家财政经济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通过我国收税制度下的一系列政策制定及实施,一方面能够规范企业经营走向良性健康运营之路,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国家经济调控。对于企业而言,应能结合国家税收法治硬性条例规定依法经营,从而才能有效打击企业财政上出现的一些不法违规行为。

一、企业财政收税存有的主要问题表现

1.偷税漏税

企业税收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为偷税与漏税的非法经营。出现这种状况与国家税收机关的管理体系制度完善程度及没有统一管理制度标准有关。同时,也与有些税收机关的上级与管辖区域内下属单位未能责任明确化,或是存在部门人手不足、管理机制不合理、队伍素质偏低化等有关。此外,在法治执行方面,有些区域管理单位对于税费收缴过程中存在不报或虚报的现象,甚至有些部门同企业同流合污,使得国家财政收入资产流失;除此之外,一些税收机构通常是以票据形式管理税务,相关工作实务处理缺乏强制性。

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未能细化

过去二元经济过渡体制下,不少企业沿用的传统税收管理制度模式相对滞后,对于当前企业财政管理要求而言显然更为粗放化。不少企业最为直观的问题就是企业税收信息不能有效收集,从而与会计信息实务处理等相互杂糅,一些企业如果存在偷税、漏税的动机,就会浑水摸鱼,谋求不法效益。同样,有些企业也并未能按照现代市场趋势发展规律,实施经营权与所有权执行分开,所以这些企业存在明显的集权管理状况。如此一来,企业财政内部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必然大打折扣;同时,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税务会计,许多专业知识理论不足,对于法治概念意识相对淡薄,一旦上级领导唆使或授意,碍于个人利益则不敢揭露,严重丧失职业判断能力,给财政税收合法化管理带来了严重阻碍。

3.政府与企业未能有效协调

当前,许多区域内的地方税收管理部门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国家很难兼顾各个地方的税务管理监督成果。同样,企业发展也必须要符合政府政策要求,但碍于不少企业组织机构与政府间不能有效交流与协调,则造成了税收监督管理成果不尽人意。

二、企业财政税收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1.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多数企业都极力重视单位内部的财会管理工作,但却忽视了财会管理工作与税收实务处理的重要密切关系。由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单位经常会被企业内部所制约,所以缺乏了审计职能应有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此外,内部审计单位考虑到部门利益,也通常会表面工作做文章,职责体现流于形式,缺乏独立稽核作用。因此,企业必须严格要求财政部门能够细化工作职责,要明确财务部门与审核单位的工作目标,加强税务会计的培养,并能强化税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以确保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与有效,保障企业财政税务管理得力开展。

2.强化税收的全程化管理

企业内部搞好财政税务管理工作之外,应能加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组织交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也就是说,政府机构是推进税收工作的重要执行人,只有建立必要的引导、协作、服从关系才能顺利解决各类纠纷问题。同样,传统的政企分开观念下,要求前者管理,后者可执行,这种观念也阻碍了政企的良好协作关系达成。为此,企业可以建立必要的税收组织交流机构,用于与政府交流沟通,申报税务等,一方面保证经营合法化,另一方面促进两者实现互动,及时的完成双方税收的管理与执行工作,提高作业效率。

3.建立合理的税收机制

企业税收政策制定愈发合理与科学,才能促进企业经营合法化,有效打击漏税与偷税,走向依法经营之路。因此,企业内部财政工作人员应强化基础业务技能,培训税收有关的实务理论知识等,以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强化信息化平台的稅源监控,及时了解资金动向,确保税务管理风险得到全面控制,保证财务信息真实与可靠。

三、结语

随着经济增长与科技力量的不断迅猛发展,企业经营也应向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靠拢,强调可持续化与合法化经营,凭借真实竞争实力立足于市场中。因此,企业应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政府实施的税收政策,并提高内部审计水平,加强税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等,以不断保障企业经营健康化与合法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悦.探讨我国企业税收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33)

[2]翟宇佳.探讨新时期企业财会税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上一篇:标准工作简报格式及下一篇:论文答辩相关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