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魅力

2024-08-05

线条的魅力(精选9篇)

1.线条的魅力 篇一

整堂课总体感觉不错。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我在新授部分加入了音乐游戏,我就在思考如何让课堂也能像音乐一样此起彼伏呢?

《线条的魅力》导入我本打算以细铁丝变出不同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体会千变万化的线条风格,如粗细、长短、曲直的变化。但一时找不到适合的铁丝,我就让学生以已有的印象经验来回忆、感受不同形态的线条,并给不同的线条取名字。没有将线条视觉化,结果学生在理解上跟老师的引导上有些出入。比如线条有直线、波浪线、曲线、弧线、长城线等都能想到,但在线条长短、粗细变化上没有考虑到,有些同学还与数学上的概念混淆,如射线、线段、延线等。“直线是没有端点的线”,这句话是对的,但在绘画上不需要这样考虑的,也就是没有必要争论的。

在欣赏线条作品时,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线条组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学生很会联想,想到与之相似的事物,但对“感觉”一词理解不够,这时应该是找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看到的第一感受,如或坚强、或挺拔、或温柔、或紧张等。

课堂练习是给我们的陶罐装饰图案,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组合出一幅有韵律的画面。我发现四(5)班的学生在绘画能力上普遍比较弱,一个陶罐的.外形画的歪歪妞妞的、不对称等。

美术课缺少视觉体验,也是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得到直观化,很难发挥想象。

2.线条的魅力 篇二

中国画的历史十分悠久,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熏陶下, 中国画以其特有的丰富多变的线条交织组合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线条也是我国各类绘画的本源和主流,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代表。线条是中国画的骨架, 通过线条展示了画的意境和神韵。以线条构成画面, 不同线条的搭配组合, 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1。如长短、粗细、曲直、浓淡等表现出的刚直、柔美、等艺术境界是其它画种所望而莫及的。我们在欣赏中国画时, 通过对线条的解读, 能感觉到线条的艺术美, 并且从中感受绘画者的精神信仰和情感世界。中国画家以线造型、以形写神, 体现了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意境, 这是中国画的独特风格, 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中国画涉及的题材是山水、人物、花鸟。从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历史来看, 中国画对于这三个方面的描绘都是以线条的表现力为主调的, 绘画者利用墨笔勾画出的线条是绘画的语言描述2。

一、中国画线条发展状况

中国画主要是由线条完成的, 纵观线条发展历史, 它是在历代画家辛勤探索以线造型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华夏先民起初不约而同的选择用线条作为表现物象的手段, 中国的象形文字, 彩陶文化可以为证。战国以前, 人们还没有“写”“画”的概念, 只是以“刻”“划”的形式对大自然的临摹, 但这既是中国画线条的萌芽阶段。毛笔的使用使线条有了质的飞跃。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绘画展现就是线条勾勒的作品, (中国画线条最初体现在陶瓷上, 这也为中国画线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可以看出线条的粗细浓淡等虚实变化, 虽然构图均衡, 但其线条的流畅挺拔随意率真则体现了中国画线条已走出朴拙, 表达情感了。随着书写着的增多, 前人以均衡匀称为美的线条观念向颇带拔剑弩张的尚力之势突变, 强调线条的力度美——“多力丰筋者圣 (卫夫人) ”也由脱离古拙简略阶段上升至精深描绘阶段——“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顾恺之) ”随之线条以更丰富、精密的晋代风格转而进入对线条强调笔“势”、追求人物画韵味的唐代绘画—“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充分体现其线条自由婉转而富有的节奏感和运动感。这一时期的线条讲究取势, 画面生动, 韵味十足。到了宋代以李公麟为代表把单线白描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化, 并形成一个独立画种。到五代山水画既出现了“皴法”, 把书法的用笔“写”融入线条, 表达意境, 形成新的绘画语言与绘画风格。元人以文人画为主, 用笔风流倜傥, 笔墨“尚意”轻松。到了明清时期, 石涛提出“无法而法, 乃为至法”, 是线条的自由发展进入与用笔自由与法度的统一。近代相继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 他们是以书入画的典范, 其作品无不体现出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中国画线条的无穷魅力。

二、中国画线条的作用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开始, 人们就用线去表现意念。线条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媒介, 纵观中西绘画, 其基本起步就是以线造型。但就线条的作用而言, 中西并不一样。西方绘画中对线条的理解远不及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那样独立与强烈, 西画中线条只是作画中的一个形式工具。要研究中国绘画艺术, 必须以线作为基点, 线, 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语言, 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 而且讲求画家的功力和其线条赋予的情感内涵。丰富美妙的中国画线条, 在浩瀚的中国绘画领域, 以独特的作用与魅力, 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1. 以线造型, 写形传神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 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最原始的造型语言, 画家利用线条塑造事物的客观外形, 这和它的使用媒介——毛笔和水墨有着必然的联系, 利用毛笔的特殊性, 创造出顿挫有致、经重缓急、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中国画线条。中国画家要画好造型, 必须从线条开始。中国画与西方绘画都是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情达意的, 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西画中的线从属于表现的对象, 侧重表现事物的质感、量感、空间感, 离开所塑造的形体, 线条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而中国画中的线, 不仅表现了物象的形体结构, 而且具有强化物体特征的作用。

永乐宫壁画 (如图1) 中的线条艺术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壁画的典范, 画中的线条使用十分流畅, 画中的人物塑造得可谓是形象生动, 栩栩如生。画家在使用线条时不仅是对这些形象的塑造, 而且这些粗细长短的线条起到区别人物身份地位、强化人物个性的作用, 整个画面把线条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富有极强的装饰美感。

图二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作品,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慵懒随意的线条勾勒, 虽然作品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但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色块的干扰等原因, 其画面线条的丰富程度和表现力绝对远在中国画之下。

毛笔、宣纸的特殊性是画家对线条的理解不是平铺直叙的塑造对象, 而是讲求用笔的力度、气韵和趣味, 不同线条的使用体现了画家对画面意境的探索以及对线条的认知程度。南朝齐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成为历代画家使用线条的基本要求。用线条表达物象, 以线造型, 骨法用笔, 从理论的高度强化了线条重要性, 丰富了线条的艺术内涵。

2. 以线抒情, 抒情写意

区别于西方绘画的中国画线条, 还具有抒情性与写意性。中国画家在运笔中充分调动力度、速度及轻重、缓急等千变万化, 使线条具有抒情写意的性格特征。线条丰富多姿, 一则可以唤起欣赏者对万物中类似的物体形态美的联想, 通过抽象的间接曲折的线条反映事物的形态美成为现实事物形体美的, 从而而唤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同时, 画家在运笔过程中个人情绪、意趣、意志观念, 使得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画如其人”, 中国画线条是画家心灵感觉的律动和精神意蕴的表征, 是表达画家思想、意念、情感的桥梁。同为写意花鸟画大家的徐渭和朱耷, 徐渭运笔大刀阔斧, 纵横睥睨;而朱耷则笔如钢杵, 墨似乌云。徐渭的肆意奔放表现了他在自己“九死九生”的坎坷人生道路上时时涌现出骚动矛盾的内心情感, 而朱耷那简炼凝重的笔法, 则又与他孤独、冷漠、高傲、倔强的心态相连。故而, 中国画的线成了画家“写胸中逸气”袒露情感倾诉心灵、表达画家才气和修养的独特形式, 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不仅具备显著的审美效果, 而且对造型、抒情写意具有重大意义。

3. 线条体现画家的学识涵养、绘画风格

艺术品是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的体现, 艺术劳动是一种精神创造, 因而个人的精神品格, 学识修养显得特别重要, 品格修养的缺失会带来精神产品的旁落。不同的艺术家线条的运用上有不同的韵味, 有的庄重典雅、崇高, 有的轻松、活泼、流畅, 有的刚健、挺拔、豪放, 有的古朴、飘逸、洒脱, 有的则厚重、苍劲。而这些线条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一方面取决于作品自身的内容、风格, 但另一方面更离不开画家本身的艺术素养、文学修养、处世品格与个人的生活情趣。画家的品性影响着笔形性, 笔性映照着画家的个性。比如郑燮以似刀削斧劈, 掷地有声的线条表现自己宁屈不弯的品德;我们在欣赏金农、齐白石、潘天寿等画家的作品时, 能感受其或宽厚、或冷逸、或温雅、或横悍、或古拙——而这一切, 都是他们毕生文学修养的凝聚。文学修养的广度和深度会是一个人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与深刻。涵养是画家气质、学养、技巧共同积聚的内功,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驱使观者得到一种激动与震撼。所以作为一个画家, 除了对绘画技法有极深的功底外, 还要重视文化与人品的修养, 要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 还要尽可能饱览古迹, 集成一切优秀的传统, 借古开今, 全面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 才能在创作中把自己的思想注入自己独特的线条, 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因此, 中国画画家的学识涵养, 画家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知识积淀, 会影响画家的风格, 不经意间会在画面上体现出来, 平中见奇, 提升画作品位!

三、中国画线条的艺术魅力

1. 线条的简练遒劲美

在中国绘画早期, 人们使用线条来进行人物以及山水花鸟的描绘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历代的画家都以线作画。例如, 吴道子、顾恺之、齐白石等等。他们的线条渗透了简练遒劲之美, 推动了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的发展。这里我们以顾恺之的作品为例, 顾恺之在作画时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线条结构进行作画, 形成了沉稳生动的风格。有人认为他的画就好像春蚕吐丝般耐人寻味, 顾恺之的作品体现了他的绘画风格。我国著名的古代画家吴道子喜爱作人物画, 他画出来的人物形象生动。通过欣赏他的画作可以发现画中线条十分流畅, 体现了线条力度和节奏的美感。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卷》中可以体现他绘画之熟练, 他的线条遒劲有力, 给人以洒脱之感。他以非凡的线条笔力创造的《八十七神仙图卷》, 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丰碑。

2. 线条的节奏美、韵律美

线条是中国画的精脉, 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 是主观意识、情感的表现手段, 是中国传统绘画最简练、概括的基本艺术语言, 也是人格、道德和精神力量的体现。线条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从古到今有名望的绘画名家对绘画的节奏很讲究, 所谓的节奏感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中国绘画线条所容纳的点画勾勒, 运转自如, 加上提、按、顿、挫等丰富的线条的表现, 使得中国画用线有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和形式美。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 二是整幅画的线与整体的节奏与韵律。节奏是线条的强弱有规律的重现, 韵律是作者用线时在情感上起伏运动的轨迹, 线条在平均有力的基础上, 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 从而形成线条的节奏和韵律。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交错、顾盼、呼应等, 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 线条的力度美

中国绘画的线条艺术, 无论在山水、花鸟、人物的绘画构成中有着它独特的作用。纵览中国绘画之历史, 杰出的绘画大师对线的运用极为讲究。画家们特别强调线条的力度、速度、气质、情绪, 绘画作者把握线条力度水平也体现了作者在绘画时心境, 这种内在的作用力以及外在对线条的有效发挥的结合对线条的力度美体现是十分重要的。笔法力度的掌握运用将直接影响作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在传统的绘画中, 前人创造了十八描并运用自如, 中国画的线条与书法同源, 书法的真、草、篆、隶, 用笔的中锋、侧锋、顺锋、逆锋在相当程度上融入了绘画, 这样“写”出来的线都是给人一种力度和生气, 有力度的线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4. 线条的气质美

基于遒劲、节奏、韵律、虚实、力度之美, 中国画还可以产生一种动态和气势之美。“虎蹲凤阁, 龙跃天门”“行笔放纵, 如风雨骤至, 雷电交作”“逆来顺往, 旁见侧出, 横斜平直, 各相乘除, 得自然之势”“当其下手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这些名言都是苏东坡等前人形容用笔的。线与气的一脉相承表现了中国画的哲理意味, 如果没有“气”, 线条就失去了生命律动, 刘勰提出“写气图貌”就是说艺术作品毕竟要描绘实物的外貌, 还要灌注作为宇宙事物本体和生命的“气”。线条的韵味在于“气”和“理”的结合, 落实到书画用笔中, 就有了抑扬顿挫、刚柔虚实等笔墨效果。所谓“一气呵成”“气韵生动”指画家作画的状态和一幅画的气势与魅力。一幅好的中国画线条于其思想内涵是浑然天成、气韵生动、感人至深的。

5. 线条的装饰美

中国画线条的表现有着它独特的装饰美。在画面中, 讲究线条和谐地应用与排列, 利用系列符号的程式手法将纷繁杂乱、模糊抽象的物象规律化、条理化、具体化。因此, “线条美”所呈现的是高度概括、精炼、明确的程式化语言。中国画线条装饰美的最大特征是超越自然, 强调表现, 重意向, 重“似与不似”。战国墓出土的帛画《人物御龙图》描绘龙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五个形象, 是客观形象的变形夸张, 是艺术家概括、提炼、抽象出来的结果是更典型、更具形式感、更有装饰意味的的形象。但看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 那众多的人物, 繁杂的结构, 壮观的场面, 宏大的气势, 而给人的感觉是繁而不乱, 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 这是由浓郁的装饰意味的线条而营造的。中国画线条的装饰美感是强烈的、明显的, 是画家以饱满的激情包含在每一笔的线条中的。

四、中国画线条的价值取向

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使得很多画家都巧妙的使用, 这些画家通过使用线条塑造了很多著名的作品, 上文提到的《永乐宫壁画》就是其中之一。线条在绘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在西方的绘画作品中, 线条是绘画的“面”的部分, 它是为实现绘画具有的质感以及形体的塑造存在的;在我国的绘画中, 线条具有非线性的特征, 我国的绘画是离不开线条的, 因为它已经是我国绘画的语言代表。如果离开了线条, 那么这幅画就不会表达出它所要表达的语言。我国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在塑造形象和情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已经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如果说在西方绘画中线条是用来感受真实感觉的, 那么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就犹如音域的韵律般可强劲可柔和, 绘画作品中的物象的骨骼也活灵活现的被展现出来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 中西方对绘画中的线条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就物质手段而言, 西方绘画的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在进行线条勾画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 西方绘画者使用的材料主要体现了光色分面的感觉。中国画家适应的绘画工具为毛笔, 宣纸和墨。毛笔是我国画家使用最具特色的工具, 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使用毛笔作画的国家。毛笔作画能够摆脱琐碎的光影描绘, 能够很好的展现线条的魅力。

就精神层面来说, 西方绘画中使用线条完成的作品体现的是客观的结构, 没有评价线条好坏的价值。在中国画家的手中, 线条对体面的依赖不大, 这些线条不是生硬硬的绘画手段, 而是蕴藏哲理和趣味的, 具有神秘感。因为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对自然的空间以及质感的描绘是画家自己意境和感情的融合的表达, 是作者人生追求的表达, 有着独立的价值意义。

五、结论

正是因为如此,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画家还是现代的画家在进行造型时都使用线条艺术。线条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 叙说中国画线条的重要作用和艺术魅力,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 阐述有不足之处还望加以指正。

参考文献

[1]詹妍彦.线条的魅力——试论中国画的线条表现方法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 (中) , 2013, 07:33-34.

3.《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 篇三

线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线条不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描绘物体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传达作者的微妙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探索、感受线条的魅力。

1.教学内容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初步感受线条的灵活多变,并尝试用适合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欣赏交流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线条的魅力。尝试用不同的笔画出不同形状的线条,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合理掌握线条的丰富变化,表现出生动的物体形象,体现画面的空间感。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但有部分学生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美术审美、鉴赏、创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美术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法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作要求上,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技能目标:尝试用不同形状、轻重、粗细、疏密的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或一幅画,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

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图片、作品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并尝试运用不同画笔表现长短、粗细、疏密等各种形态的线。

难点:运用多种变化特点的线,表现出生动的形象,体现画面的层次感。

四、教学用具

师:PPT、炭铅;生: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视频与导入

(1)播放体操运动员的彩带表演视频

师:美丽的彩带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痕迹,你看到了哪些线条?除了这些,生活中你还观察到哪些不同的线条?

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线条。

【设计意图:欣赏彩带在空中划过的痕迹,感受线条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线条,感受生活中不同形态的美。】

(2)揭题

师:我们的世界就是由千变万化的线条组成,它们就像一群群可爱的小精灵躲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下面就跟随老师一起去寻找线条的蛛丝马迹。

2.欣赏与体验

(1)欣赏生活中的线条,交流感受

出示图片:铁轨、埃菲尔铁塔、梯田、雨、山峰、蜘蛛网、年轮、斑马。

师:你看到了哪些线条?给你怎样的感受?

(2)小结

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艺术魅力:有的线短促激烈,有的线柔美舒展,有的线粗犷有力,有的线沉静迟缓。

(3)小练习

不同的线能表现不同的物体,尝试用这些线条表现一个物体。教师简单示范,学生尝试练习。要求:用线条轻轻勾勒物体的轮廓,注意构图,物体画大些,画中间。简单评价:画的什么物体?用的怎样的线条?感觉如何?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的线条,欣赏不同的线条带来的不同的艺术魅力,并能尝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示范,初步体验线条的魅力。】

(4)教师示范

正确指导学生注意线条的轻重、疏密,来表现画面的虚实感和空间感。

【设计意图:欣赏交流书上的艺术作品,感受线条丰富多变的魅力,用线条不仅能勾勒轮廓,还能表现物体的明暗质感,表达情绪,传达作者的微妙情感。采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所表现的线条的美感也是不同的。指导学生运用好身边的工具,运用好这些多变的线条,表现层次丰富的画面,体验线条的真正魅力所在。】

3.作业与展评

(1)选择身边的绘画工具,给前面的画添加丰富多变的线条,展示线条的魅力

(2)展评:把作品用投影展示

自评:谈谈自己的作品中哪里的线条运用的比较满意?为什么?互评:讲讲同学作品中哪个地方运用的线条比较到位?为什么?表现出线条的哪些变化?提出建议。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设计意图:正确引导学生运用丰富多变的线条,来体现画面的空间感。运用所学知识来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线条的理解,感受线条的艺术魅力。】

4.拓展与小结

(1)拓展

艺术大师的线条风格: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用毛笔表现了线条的浓淡、干湿、疏密、疏密的变化;吴冠中彩墨《春如线》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对春天的赞美;梵高油画《星月夜》用旋转的虚线表现内心的不安、对黑夜的恐惧。

(2)小结

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用丰富多变的线条表现美、创造美。

【设计意图:拓展环节欣赏大师的作品,感受大师的绘画风格,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引导学生也能运用好自己手中的线条,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

六、教学反思

现在的美术教学活动强调美术教育要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才是学生获得艺术经验的最基本方式。也只有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展示学生对艺术的感染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者简介:徐竹,女,1978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研究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4.线条的魅力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线条的魅力。

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作若干张和各种材质的笔,学生准备各种绘画的工具。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1、教师邀请学生在黑板上随便画各种形态的线条,启发学生:这是什么?这像什么?不同的线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观察分析,在老师引导下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线条所产生的艺术美。

3、板书课题。

二、欣赏感受。

1、范作欣赏。

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大师们的不同风格,以及线条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这些线条为主的画带来的不同感受。

2、交流感受。通过作品欣赏,大家感受到了线条丰富的变化,能把你们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吗?

线条的粗细,可以产生凹凸的变化。

线条的长短,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

线条的深浅和疏密可以产生空间的感觉。

三、1、大胆尝试。艺术作品中的线条的长短、粗细、深浅、刚柔……等变化,产生了无限的魅力。

现在大家不妨一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尝试画出长短、粗细、深浅、刚柔……线,体会它们不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吧!

2、总结要点。用线条表现对象时,须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不同的物质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线条要富有变化,避免像铁丝一样无变化。

3、自主表现。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描绘一个形象,充分体验线条的表现力,由小组讨论命题。

5.线条的魅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 篇五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发现没的眼睛,这节课就是想通过枯燥的线条来让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有关线条的美丽装饰。

对于四年级来说,画的意义不在于涂鸦,而他们有种渴望知识探索的欲望,所以课堂中我特别注重欣赏大师的作品,以此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审美。课堂中欣赏图片是层层紧扣的,其次是生活中有关线条的景物,再是大师的作品,再是范画的优缺比较,意在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有感而画,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今天的教学已经过去,我想对学生来讲,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线条的作用和不同线条的风格,而对于我来说,通过这堂课的锻炼我也得到了收获,我想我也略变成熟了,特别对于临时的突发情况我学会了沉着应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时间上的把握依然有不恰当的地方,我想我的学习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若能够长期的潜移默化,我想才能真正的成长。

6.线条的魅力 篇六

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令人们无暇顾及身边的广告, 这使得广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 为了加深广告在观者内心保留的印象, 设计者会利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让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上多停留片刻。动画这种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无疑成了当今广告的热门选择, 它能以直观的视觉感染力迅速地吸引大众视线, 传达给观者幽默的艺术气息, 从而使观众在放松的氛围中感受广告的内容。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曾说过:“好的广告应该是有新意的, 从一个与众不同的点切入, 体现非比寻常的主题思想并用高度完美的新鲜造型完成执行。”线条作为一种古老的动画表现方式, 它那富有情感的表达无疑可以给平淡的广告增添一抹神奇的力量, 它与观众的互动沟通效果已经能触及观众灵魂最深处的情感了。

一、线条形式的魅力情感语言

自古以来, 线条就是一种造型语言, 丰富多样的形式使它成为最富有感情的表现手段。线条的粗细、轻重、浓淡、缓急、曲直都尽情地抒发着设计者的自我情感。鲜明的韵律节奏变化, 自然流畅的画面, 都触动着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一根弦。几千年来中国古人留下了无数精湛的以线条刻画的艺术品: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 一些简单的、洗练的线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人们手拉手舞蹈的热烈场面, 形象地传达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形式;素有“彩陶之王”之称的漩涡纹双耳尖底瓶, 周身由黑色线条绘制成精美的漩涡纹图案, 层次鲜明、韵律十足, 体现了奔放、流动的美感;线条表现的最辉煌的艺术当属“敦煌壁画艺术”, 它那精美、富有生命力的线条遒劲潇洒, 粗壮自由, 在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 有力地传达了一种流露于笔墨间的自然天趣。通过分析史前艺术作品, 可以得知当时线条已经具有方向感、运动感、标记、力的传递等表达功能, 这些无不证明线条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线条”作为动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 它是支撑和表现角色形象的重要艺术语言, 它在动画中的价值是无可否认的。荷兰画家彼得·蒙德里安曾说:“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表现, 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 控制着一切。”在动画中, 线条掌控着整个画面, 不管是对角色和场景外形轮廓的控制, 还是深层次的故事情感传达, 它都可以完整地体现作者的意图、创作思想, 以及精神的表达。世界经典动画短片《La.Linea》 (线条先生) 就是一个完全以线条为形象塑造的喜剧动画。《线条先生》的人物造型简练生动, 以自然、流畅、均匀的线条传神地塑造了夸张、稚拙、幽默的角色。简单的单线绘制, 夸大了角色的特征, 有利凸显了角色的性格, 加之有趣的声调配音, 形象地表现了“线条先生”的喜怒哀乐。在这个动画短片中, 创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内, 用极简的富有情感的线条抓住了角色最深层的东西, 以线条的鲜明节奏、韵律变化向观众讲述着发生在线条先生身上的幽默故事。

二、动画广告中线条的力量

线条丰富多彩的情感语言能迅速吸引观者的视线, 为观者带来了非凡独特的感官享受。正如美国著名广告学家李奥·贝纳描述的一样:好的广告“要单纯, 要使人记忆深刻, 要让人乐于注意、看得有趣”。线条的力量的确如此, 它可以把一个主题通过自如的线条绘制直观地呈现给观者, 不存在多余的修饰和刻意的表现, 让你能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沉浸到广告内容中, 又倾刻间悟到产品的意义所在。也许这就是线条赋予广告的无形魅力, 谐趣亲和力的自然流露, 不加修饰的直观沟通, 让你不得不沉浸其中, 享受其中。

(一) 线条的“亲和力”表现

1. 幽默、谐趣中的亲和力

线条能够绘制出个性鲜明的形象, 它的每一曲直变化都牵动着人物的情感表达, 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 引发观者开动思维或会心一笑。线条所传递的幽默情趣缩短了广告与人的距离感, 赋予了广告温暖的“亲和力”, 使观者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从而加深了广告在观者心中的记忆。PSP的广告就是采用线条描绘的两个松鼠形象, 以直线转折、黑白对比的粗犷、突兀形象表现出了松鼠的个性与灵动, 自然的幽默充溢在简单的画面中, 增添了广告的无限乐趣。线条形状变化产生的幽默能使广告充满自然的情趣, 赋予广告谐趣亲和力, 能够淡化人们的消极情绪, 极大地增强了广告给观者的好感。这种亲和力的传递淡化了广告传播的直接功利性和目的性, 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 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 放松地享受广告所带来的乐趣。广告中线条的直观变化、幽默十足的表达形式展现了这个品牌的态度和主张, 在观者心目中留下印象, 从而潜在地发挥广告的作用。

2. 轻松、休闲中的亲和力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想在驻足之间享受片刻的休闲, 因此, 广告创意也产生了轻松、随意、人性化设计的感性诉求。观者希望能从身边的广告中感受到生活的轻松浪漫, 而线条自由随性的表达能和观者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线条的流动变化记录着生活的点滴情节, 形象生动的表现, 笔画弯曲之间流露出的轻松的自如感, 给观者以强烈的生活印象, 赋予广告轻松的生活感, 从而使其产生一种自然的亲和力。著名品牌BMW (宝马) 的一个品牌动画广告就是通过这些饶有趣味的线条变化绘制出与生活相关的画面, 让观者在感到轻松的过程中了解产品的优秀性能, 从而提高消费者对该款汽车的感知深度。广告通过线条的绘制变化能够很好地将品牌LOGO、公司理念、创新方式、体验感觉、服务特性结合在一起, 将其通过一种漫画式的线性方式展现出来, 线条的简洁、直观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有趣能够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传递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表现, 给人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和力, 相应地缺少了那种真实产品和真人展现的高端品质之感, 但却自然地将广告的目的通过一种轻松的形式传达了出来, 这大概就是线条在广告中独具的传播魅力。整段广告自始至终都让人沉浸在轻松氛围中, 在享受中领略BWM广告背后的意义。

(二) 线条的“沟通性”传达

1. 简明的直观沟通

近年来, 简洁的画面表现越来越受到广告设计者的青睐, 相对于画错综复杂的广告, 一个主题鲜明、画面简洁的广告能使受众感觉舒畅、明了。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认为:“伟大的创意或平面广告, 总是出其不意地单纯, 触动人心而不凿斧痕。”[1]直观的线条语言, 生动鲜明、变化多样的创意形象, 能够抓住观者的视线, 将主题表现与观众视觉进行简明的直观沟通, 这种平中见奇的沟通表现形式可以使受众过目不忘。比如国外一个创意耳机广告, 以线条曲直长短的不断改变描绘受众群体的形态, 但是唯有耳机的形状没有变, 这就是广告的创意之处。不变的耳机形状, 一直随着音乐节奏不断改变的听觉形象, 在观者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逐渐加深。富有韵律的线条不仅极大丰富了画面整体节奏感, 而且也简单直观地将各种受众客体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有趣。这种不同于其他花样百出的广告设计, 简洁且主题明确的表达方式使得画面更具视觉表现力。

2. 互动的感官沟通

创意的广告画面总是充满着趣味性和发生着不可预知的变化, 它们那种幽默机智的传达方式, 在获取受众关注的同时, 也引发了受众的思考, 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世界经典创意乙肝公益广告, 通过简单的线条绘制成类似细胞的形象, 经过几种乙肝传播场景的转换, 在主人公幽默趣味的想象中向观者宣传了乙肝的传染途径, 寓意深刻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引发观者的沉思。利用简洁的线条形象使观者进行反思, 指导人们的行为,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 这种表现形式就很好地完成了公益广告的使命。它能以平凡、简单的画面, 让人静下心来观看, 与观者进行情感的沟通, 引起观者注意力, 从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线条动画在创意广告中的应用

线条动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韵律十足的场景转换, 耐人寻味的情感传达, 自然流露的亲和力, 都在无形间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美国广告学家刘易斯1898年提出的AIDMA消费理论认为, 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购买完成会经历5个阶段:引起注意—引起兴趣—唤起欲望—留下记忆—购买行动。画面中线条的曲直变化足以引起观者的注意, 诙谐幽默的情感传达足以唤起观者的兴趣, 意料之外的情节表现足以给人留下记忆, 也许这就是线条所带给广告的魅力。

欧洲创意手机动画广告《A brief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沟通简史》) 将人们沟通的发展变化以线条动画的形式简单地表现出来, 从最初的飞鸽传信到密码破译、座机电话、大头手机、迷你手机, 衔接都十分自然。线条的变形与转换在这部动画广告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它的粗细、颜色等每一生动的变化都地流露出了人们的丰富感情, 自然地也成为这部广告的精彩之处。富有多种情感的线条表现改变了原来广告的传递表现形式, 使广告不再是一种单纯推销产品的枯燥的宣传形式, 而是带给观众一种趣味、休闲和享受的感觉。国外一个经典的矿泉水创意广告《There is something in the water》同样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下, 采用简洁的线条描绘和场景的不断变换来传递水赋予生活的特殊意义。脱形写神的线条, 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广告画面, 使观者在看后心情舒畅、轻松, 引发观者无限的生活联想。

线条动画表现灵活、生动幽默, 为广告创意增添了特有的情感性, 使广告画面更具有视觉吸引力。简单的线条勾勒悄然改变着广告传递给人的感觉, 它以特定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展现广告产品的性能, 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传播某种审美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等,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自如流畅的线条表现赋予了广告浓郁的生活气息, 传递着温暖的亲和力, 从而自然而然地完成广告的使命。

四、结语

线条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语言, 以特有的简明语言, 让我们感受到它对“情感真谛”的艺术传达。将直观的线条表现应用到当今的创意广告中, 它洒脱洗炼的背后是笔简意赅地传达, 张弛随意的背后是带给观者哲理性的思考, 质朴单纯的背后却是自然流露的亲和力。线条表现形式的动画广告能让人一目了然, 但却非一览无余, 而是耐人寻味, 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成功的创意广告往往具有深厚的时代文化气息, 它承载着公司的文化内涵, 带给观者的是一种沟通与交流, 而作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线条将是动画广告的精髓。作为各种造型艺术形式表现的灵魂、一种永不过时的动画表现方式, 线条将为广告的表现形式注入一种崭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日]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M].朱锷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吴娜.探析动画中线的特性[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7.让少儿刮画的线条别具魅力 篇七

一、在工具的使用中探索认识线条

炫彩刮画,又名刮蜡、刮美卡。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方式。除了用竹笔在刮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以外,我们还可以配合其他工具进行作画,丰富画面效果。如勺子、牙签、水笔、、梳子、回形针、刮片等。这些工具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根据需要随手抓来用,制作更是方便、快速、干净。使用不同的工具做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木棒尖的一端可以用来画细线条,更好地表现细节;而扁平的有一定宽度的一端可以用来画粗犷的线条。选择恰当的工具,就能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但是刮画不适合反复修改,要一次下笔就成型,所以使用工具时先想好要达到什么肌理效果。下笔线条的疏密轻重也要及时把握,要养成果断的作画习惯。如用铅笔笔尖端画波浪线,顺拉是柔柔的曲线,倒推着却是粗粗的弯线;用勺子的底部可以磨出圆晕,而勺柄却可画折线等,这些全凭对一个工具使用得熟练才知道。让学生从身边的可用工具入手,大胆地尝试探索,充分认识刮画线条的表现方法,才能很好的提高刮画制作的质量,增强了学生刮画的学习兴趣。

二、在主题的表现上趣味组合线条

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儿童作品的天地就有多宽广。儿童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大胆是我们成人所不及的。怎样让学生利用刮画线条组织画面,充分表达他们的绘画主题呢?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直线、曲线、折线、弧线等,感受和欣赏自然中线变化组合的美感。如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出示自然生活中的线:直线(建筑)、曲线(雪景)、折线(建筑、斜线、连起来是什么线),弧线(彩虹)、立交桥(螺旋线)。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视觉、触觉及思维的功能,对线条进行审美体验与感受,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感受的能力。这样线条就在他们的记忆中,随用随取。其次,不同种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不一,在刮画作品中,有的线短促激烈,有的线柔美舒展,有的线粗犷有力,有的线沉静迟缓。根据内心的需要大胆地组合线条是表现主题的动力车队。如:有序排列的线条让人感到严禁、拘束;流畅,散乱的线条显得天真、快乐。教师在传授一定表现技法的同时更要让去学生张扬个性,放心组合画面,特显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放飞艺术梦想。

三、在色彩的搭配上大胆运用线条

刮画纸是一种双层艺术类纸品,上层主要为黑色,下层为单色或迷彩色,刮去上层的黑色便露出下面的彩色,色彩靓丽,对比强烈,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深得小学生的喜爱。学生刮画线条就好像时时在揭开色彩的谜底,充满神奇。它不仅制作方便快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孔雀开屏的美丽,彩陶工艺的精湛,戏曲脸谱的韵神等都可以在刮画中大胆利用线条色彩对比使画面变得更加绚丽,犹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如利用冷色调或暖色调线条体现静谧的山村,晨曦的港湾等增强了色彩的层次和感染力,使画面别有一番韵味。大胆运用线条可以让学生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四、在构图的需要上多元创造线条

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后,更要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实践而获得的。例如,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绘画主题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地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根据构图的需要怎样创造线条。在美术教学逐渐走向多元化之后,刮画线条的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作品中毫无创造力的线条只会让学生走在复制照片式的老路上。我刮的线条不一样,我的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哪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怎样利用色彩的块面变化线条的视觉?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有的学生得出结论:通过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背景色的不同,呈现的线条也不同;特别的工具在特定的色彩上刮出的效果肯定是特效的。有的学生完全从纯线条的形式来表示画面的轮廓,而缺少对画面的点、线、面的具体形式的处理时,画面显得比较单调。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兴奋地说:“老师您看,我用铜钱的侧面刮,有齿轮边缘!”有的自豪地说:“我用指甲刮有斑马纹。”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会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孩子是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头脑中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喜欢无拘无束地标新立异。在刮画的活动中,让孩子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体会到刮画线条所蕴涵的韵律之美。尝试以自己的绘画语言自由表达情感,使刮画活动成为孩子们自由挥洒的天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展示线条的魅力,也使得儿童刮画作品会如一个神话般的天地展现人间。

8.有趣的线条教案 篇八

活动产生背景:

一次,我和孩子们在整理收集的各种材料、物品时,有小朋友对弯弯曲曲的线绳产生了兴趣:“看,一条蛇游来了!”“不是蛇,是蚯蚓!”……一下子,大家都来了兴趣。以后几天,我发现孩子们的眼光、话题总围绕着线条转,区角活动时线条也成了他们的宝。于是,我自然的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并适时地提出建议:“这线条真的很有趣!对了,在我们周围还有好些有趣的线条,让我们把它们都找出来好好玩一玩,好吗?”“好!”无疑,这正合孩子们的意。于是,该活动就自然产生了。本活动的设计旨在抓住孩子们对线条的兴趣,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并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找线、玩线等活动,对生活中的各种线条产生兴趣。

2.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线过程中的发现。

3.积极参与线的造型活动,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线绳:塑料绳、毛线绳、彩线、彩带、皮筋、能弯曲变形的绒线魔术棒,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搓的纸绳等。

2、各种形状的彩色底板(泡沫板、KT板等)及双面胶、透明胶、胶水、剪刀、大头针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找线活动

师:“这几天,我们小朋友发现线条非常的有趣,那除了这些线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线条,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很多小朋友都说不知道,有小朋友建议:“我们可以去找一找呀!”于是,连续几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了找线活动中,每天都有孩子来报告自己的新发现:“老师,这是我找到的包装线,是在妈妈给我买的新鞋盒子上找到的。”“你们看!这是我找到的尼龙线,我爸爸说可以织渔网的!”一钒带来的绒线魔术棒更是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老师,一钒带来了一根魔术线,能变图形的!”……

(孩子们找线的兴趣有增无减,找来的线绳也越来越多,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组织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这几天,大家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许多的线。小朋友,你们找到了什么样的线?”

(由于每个孩子都认真参与了找线的过程,他们讲述兴趣很高,讲起来有声有色,很多孩子都把在哪里找到的、和谁一起找到的讲得清清楚楚。在交流过程中还反映出,孩子们在找线过程中对一些线的名称及用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玩线活动

(在孩子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以后,我发现不仅孩子们相互间的交流没有终止,而且很多孩子已在进行玩线活动,而且非常的投入。为引导孩子们更好的探索,我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一活动空间与时间。)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玩我们找到的线,小朋友可以自己选线玩,玩的时候可以试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变成有趣的曲线,再讲讲它像什么。”

(此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玩线,我允许孩子可以在周围的操作桌上操作、也可以在活动室地板上自由操作。)

其间,我注意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变出有趣的曲线图,并鼓励幼儿间的相互观察讲述。如当我发现有的孩子变出有趣的图形时,我以惊奇的口吻说:“你变出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呀?是怎么变出来的?”“你真能干!让我也来试试!”“你好朋友看到了吗,赶快告诉他!看他有没有你能干!”……

(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玩这些有趣的线,这正是孩子们当前兴趣点所在,因而孩子个个活动热情高涨。他们有的趴在桌前摆弄、有的跪在地板上摆弄……当孩子变化成功时,他们更是显得非常兴奋:“老师,你猜我变的是什么?”“看!我用这根毛线变出了一顶帽子!”“哈哈!烟囱里的烟升起来了!”“这根魔术绒线棒真好玩,我把它弯成了一座山!”……宽松的活动气氛,使孩子充分体验了尝试、探索的乐趣,更促进了孩子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如当有的孩子发现同伴变化出有趣的形状时,他会积极地询问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来的,并自己也去尝试。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玩线的方法还挺多,有的.是直接把线条放在桌上或地板上摆放出形状、有的是把住线条的一头左右甩动进行变化、有的是把线条往上抛让它自然落地成形等等,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在幼儿玩线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指导,当有的孩子能用两根线绳进行变化时,要及时表扬、肯定,并鼓励其他孩子也能多选几根线绳玩一玩、讲一讲,或者和好朋友合作玩线、编讲。

(此活动时间安排可根据幼儿兴趣而定,我这一活动时间较长,因为孩子们一再表示还想多玩一会。其间,孩子们充分地操作想象,有的孩子用几根线绳变出了花、树、还有小河,有的还和好朋友合作编讲了“小蜗牛爬山”的故事,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线的造型活动

(设计安排这一活动是由于我发现孩子们在玩线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如当有的孩子发现毛线绳象蚯蚓时,很多孩子都争着看,结果“蚯蚓”挤掉了,看到的和没看到的都很失望,孩子们的想象思维无疑中断了。这一活动安排将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的创造想象、创造艺术的发展。)

1、师:“这线可真奇妙,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图案留下来,让大家都来欣赏,都来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

组织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留下来?

(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孩子说可以用胶水粘、有的说可以用透明胶贴、还有的提出用双面胶,当周海晨说用大头钉钉时,很多孩子觉得很新鲜,有的则用疑问的眼神望着老师。而老师把小朋友建议的材料都拿了出来,并鼓励大家说:“我们试用一下就知道了呀!”大家都显得跃跃欲试。这时有孩子提出:“那我们把有趣的图案留在哪里呢?”“当然是很漂亮的纸上!”“对!把它做成一幅漂亮的画!”大家都这么认为。当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颜色鲜艳的底板时,更是想马上大显身手了。)

2、简单介绍材料,提醒幼儿使用剪刀和大头钉时当心手。

3、幼儿自由创造活动,老师注意鼓励大家能积极动手动脑,让线变出更有趣、更漂亮的图案来。

(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就连班上几位能力较弱的孩子操作时也显得很专注、很愉快,甚至有的孩子仍是跪在地板上进行操作也不觉得累。对于用什么材料将图案固定,孩子们更是进行了一番探索。当有的孩子问我:“老师,我的线怎么用胶水粘不住?”我惊奇地说:“是吗?让我来试试!”……结果,他们发现用毛线彩线、纸绳变出的图案用胶水粘贴比较容易、用塑料绳或皮筋变出的图案则用透明胶固定比较有用、而用彩带或包装带变出的图形用大头针固定既快又好。)

4、鼓励幼儿相互欣赏、讲述,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此环节是本活动的又一次高潮,当作品完成时,孩子们脸上的兴奋和愉悦表露无疑:“看!这是我的‘大海里的故事’。”“我变的是我的妈妈在星期天烫了一头卷头发。”“我的是蛇宝宝出来晒太阳!”……在相互欣赏和交流中,孩子们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满足感。我看到屠景江小朋友是用毛线在椭圆形的泡沫底板上弯了两个圈,“这是什么有趣的东西呀?让老师猜猜!是苹果?桔子?太阳?……”孩子微笑着反复摇头,后来他涨红着脸告诉我是装着馒头的盘子。“呀!真像!老师怎么没猜着?等一会让其他小朋友也猜一猜。”当时他眼中流露的神采很使我难忘,我想这对于他将会同样难忘,以后他也会更加自信。)

活动评析:

本活动从活动的产生到材料的准备,孩子们都是活动的主体,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富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内容,更是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与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操作、探索,更是促进了孩子们相互间的交流、交往与创造想象。

第一部分轻松愉快的玩线游戏给孩子们创设了同伴之间积极互动的机会,从而引发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同时孩子边玩边想边说的过程,既是启发想象的过程,也是自己构思作品的过程,为后面的活动很好的做了铺垫。第二部分的线的造型活动,孩子们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个性得到了发展。在想象和创造中,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孩子们都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9.爱的线条情感散文 篇九

爱就像一条细长的线,交织着你我的亲情。“叮铃铃”可怕的闹钟响起,起床时间又到了,每当听到这个声音,一切甜蜜的梦都被打破。但由于昨晚功课做得太晚了,又昏睡了过去。过了许久,妈妈把我摇醒,说上学快迟到了。我忽然就醒过来,赶紧从床上跳了下来,穿好鞋梳头洗漱完之后又去看了看表,还有二十分钟,就要上课了我仿佛看到自己的黑名单被记在黑板上,这时我又把责任指向了妈妈,都怪你不叫我起床,害我上课要迟到了。

刚看了看门口的大衣,原来妈妈加班到现在才回来。我还是不能咽下这口气,我越来越慌,找东西时也故意把东西塞的砰砰响,唯恐她听不见。我赶紧把书装进书包,忽然找不到数学书了,我非常生气,大声的说,书包的带生了,昨天叫就不也没补,在找到数学书之后,我拿着书包就出门了。妈妈把从路上买回来的牛奶热了之后拿出来给我。但我却无情的说:我气都气饱了,还有心情吃。之后便摔门走了。我拿出车钥匙,习惯性的把书包往背上一甩,咦,书包带原来已经补好了,粉红色的书包带夹杂着几根白线,密密麻麻的,显得有点不对称。原来妈妈在我抱怨这时候,就在和时间赛跑,争取帮我补好,也许在我抱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听到我说的话,也许在慌忙中,也偶尔会扎到手。而且妈妈刚下班回来还要给我准备早餐,自己却不舍得去休息。我再也不敢想下去,眼泪也不自觉的流下来,妈妈,对不起,原谅我。

我骑上自行车,抬头看了看阳台上的妈妈,他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婀娜多姿的站在那里。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应该感激回报他们,他们不可能帮得了我们一世,凡事都要学会靠自己,遇事要沉着冷静。

上一篇: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下一篇:读《五毛钱的愿望》有感4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