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风险管理实例

2024-10-25

会展风险管理实例(精选8篇)

1.会展风险管理实例 篇一

摘要:当前北京会展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发展环境。来自国内其他会展城市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使北京会展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变得愈发尖锐,北京会展业垦需认清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并且,由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会展业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等都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北京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迅速开展的时期,这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亦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上几个因素使北京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本文首先概述了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引言

一、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会展经济的界定

(二)会展经济的功能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一)与国际接轨,科学地组织、经营展览会

1.展览会的项目决策、展览实施和展览形式

2.展览主办机构的组织模式

3.展览主办机构与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规划建造现代化会展中心

1.展览馆位置

2.展馆的实用原则

3.展馆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三)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和完善展览业市场

1.会展业管理机构的作用

2.会展业管理体制上的改革

(四)以人为本,加快展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1.会展业的人才需求

2.展览人才的培育措施

结语

2.会展风险管理实例 篇二

关键词:会展,会展管理,会展管理体制

我国会展业这种政府审批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长期以来的历史因素, 也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管理体制建设滞后的原因。

会展业是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后出现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它不仅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为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 而且能加强城市与外界的商贸、文化交流,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以及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从而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受到了广泛重视。但与此形成较大反差的是, 我国对会展业实行的管理制度却是相对滞后的, 越来越不适应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会展业以其强大的功能、不可代替的作用及崭新的形象, 正在迅速崛起并成为第三产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行业。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为我国会展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并使之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 会展规模迅速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会展业每年在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我国已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举办过上千个展览会, 组织外商来华参展的各种展览会几百场。会展业不仅在办展数量上有了显著的增加, 而且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全面, 涉及到机械、电子、冶金、矿产、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农林等所有的生产性行业, 也涉及到商业流通、运输、通讯、旅游等服务性行业。

(二) 展馆设施不断改善

随着会展经济的升温,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展览场馆的高潮, 不仅会展面积大幅增加, 而且场馆建设表现出档次高、面积大和科技含量高的特征, 更加适应了我国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 会展格局日趋分明

我国会展业的分布情况如下:第一梯队是华南、华北、华东;其次是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纵观全国会展经济发展局势, 即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中心城市, 珠三角、长三角会展城市战略生态部落群体, “西部开发区”和“老东北工业基地”两大会展经济带。

二、我国的会展管理体制及成因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对会展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展览主办单位的资格认定制和展览立项的资格审批制来实现的, 即按照会展的性质、级别和类型, 实施政府部门的归口管理。因此, 会展的举办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

我国会展业这种政府审批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总的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历史渊源来看,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时间不长, 发展的最初环境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 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加强产需衔接而举办产品订货会、产需协调会。展览活动必须经行政审批才可举办, 因此这种展览在当时附带有相当浓厚的行政色彩。同时, 由于受计划体制的约束, 作为组展或参展的主要单位, 国有企业除了服从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 还要满足地方政府的意愿。

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我国会展管理体制变革滞后。自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以来, 各项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速度加快, 成效突出。但由于体制原因和长期的惯性, 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会展管理的体制、制度和方法还没有及时进行充分与必要的变革, 与会展业相比显得滞后。主导我国会展发展的一直是以政府为主, 在当前会展业已部分引入市场运作方式的条件下, 这确实有利于会展业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 地方政府对会展活动的过度重视, 又容易强化对会展的行政管理与干预, 这恰恰不利于会展管理体制的建设。

三、我国会展管理体制的弊端

我国会展业这种分级分类的审批管理体制作为计划体制下的产物, 本质上是把会展活动作为行政活动来管理, 这本身是违背产业发展规律的, 更不能适应会展业发展的要求和长期趋势。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来看, 举办展览活动不需经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 这也是国外会展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我国会展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审批管理容易导致政企不分。对会展业这样一个经济产业实行政府的审批管理很容易导致管理活动的行政化, 而这种行政主导化与产业经济活动的市场化是相抵触的。一方面经济资源无法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的展览都由政府或与政府相关联的部门举办, 不利于会展业市场主体即会展企业的形成, 更谈不上会展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地位。

第二, 根据现行审批制度, 中国贸促会、商务部、科技部以及地方政府都可以按照展览的不同级别、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审批, 甚至直接主办展览会。这种多层次、多渠道的审批必然造成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市场无序的局面, 特别是主管部门的“只批不管”或“重批轻管”的倾向或做法, 可能导致多家同时获批重复办展。

第三, 与审批体制相关的是管理法规问题,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展览管理法规。因为依据政府的分类归口管理, 每一个政府部门对所审批的展会都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展览类别不同, 管理部门也不一样, 所出台的规定自然也不一样。往往各方面对会展管理的范围、标准以及报批的程序、要求都不一样, 国内展览会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规范。

四、我国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目前, 我国会展业虽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同时也应看到, 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总的来说, 我国会展业处在发展初期, 尚属于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创新不足的“粗放型”经营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既与会展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 也与会展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一) 我国政府在会展管理中的错位

在欧美发达国家, 政府在会展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国家的政府并不直接参与会展的组织和管理, 而是对会展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然而, 我国政府在会展管理中所行使的一些职能严重阻碍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1.会展活动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目前, 会展已普遍成为政府部门间制造政绩的工具, 许多部门为赢得部门利益或创造部门政绩, 大做“会展经济"文章, 许多政府官员使会展操作程序极具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因此, 主题相同、性质类似的会展被多家主办者重复推出, 致使会展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2.审批体制存在弊端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举办展览活动不需经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 这也是国外展览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审批管理制度不完善、审批手续繁杂导致审批时间长。一些有办展资格的机构长期不进行任何展会的组织活动, 而其他很有资质的民营展览机构又没有资格单独组织会展。特别是多头审批, 主管部门实际上“只批不管”或“重批轻管”, 造成多头办展、重复办展的不良后果。

3.缺乏有效益的专门管理机构

纵观世界会展业发达的国家, 都有惟一、独立、权威的专门管理机构, 如巴黎设立了会议与旅游局, 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在旅游管理机构下设有专门的会展局。而中国却缺乏管理会展业的规范主体, 对展览会实行分类管理, 其中涉外展由商务部、贸促会和科技部管理, 非涉外展主要由国家经贸委管理, 并且对外经贸展实行分级管理, 分割了展览原有的综合行业特性, 直接导致中国展览市场分割呈现“条条块块”的特点, 规模经济效应不足。

(二) 我国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合理定位

我国政府在会展管理中的错位是导致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改变政府在会展业中的职能, 有意识地改变政府的角色定位, 尽快推进中国的会展从“行政活动”转变成“市场活动”, 才能推动会展经济运行体系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逐步提高其产业化水平。在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角色应从会展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转变为推动城市会展业发展的规划、监管、服务和促进者。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宏观市场引导

首先, 我国政府应设立一个权威的会展管理机构, 将各个部门的权力收归起来统一协调、规范会展业的发展。该机构应从发展国际贸易、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宏观角度, 制定一整套扶持、服务、规范、协调和发展计划, 对会展市场发展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其次, 政府部门要从战略规划以及经费上做出有利的安排。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时, 充分考虑本地区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明确会展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原则, 对城市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和各方面资源的配制进行系统化指导。

2.优惠政策支持

政府在退出广泛办展的前台之后, 要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搭建平台。例如, 政府应设法在税收、土地使用以及在招商引资等方面对会展给予政策支持;在经济投入方面, 政府可以以政府股份或政府委托的企业的股份形式参与到场馆建设中, 以减轻投资商的投资压力。此外, 政府还应在对外宣传促销当地的会展产品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条件, 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做好会展推广工作。

3.法律法规保障

目前, 我国会展业市场秩序颇为混乱而得不到有效根治的原因之一是有关会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为规范会展业发展, 我国曾颁布过一系列法规, 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关于出国 (境) 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关于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关于举办来华经济技术展览会审批规定》、《在国外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审批管理办法》等等。但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在审批制下制定的, 反映了我国会展业缺乏全行业统一管理机构和统一法律的现状。今后我国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对会展市场实行准入机制、举办主体的举办性质、参展商的行业标准、展览的地点与频率、招展程序及费用标准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从而使会展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按正常经济体制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晓勤, 章小蒂.浅谈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J].商业研究, 2002, (1) .

[2]王淑贞, 郭敏.城市会展经济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商论, 2002, (12) .

3.会展的风险意识 篇三

在马航MH370上,我国22位前往马来西亚参加画展的青年画家一去不复返,在这次被击落的MH17上,至少6位前往墨尔本参加第20届艾滋病大会的嘉宾殒命空难。连续的空难引发了行业的担忧,有业内人士指出,展会组织者缺乏对会展风险的防范意识。

会议和展览作为会展活动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对于会议来说,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与会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马航MH17的事故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遗憾的是,会议活动缺乏对这种风险的应对机制。一般情况下,会议组织者不会为会场外的参会者购买保险。有的会议组织者为会议购买保险,也仅限于自己服务范围内的行程,如外出参观途中,会议会场内,宴会上等。虽然像空难这种意外在会展活动中的概率非常小,但是也不得不防。

而对于展览来说,尤其是跨国参展,展品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一些。一个关于展品风险把控的例子或许能够说明这一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法国的6件展品分6次不同的航班运抵上海,足见对规避风险的重视。当然,法国这么做也是因为这6件展品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虽然可能增加成本,虽然展品比不了法国的国宝,但是面对出国参展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展商也应未雨绸缪,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4.会展管理课程 篇四

第一部分 会展管理概论

第一章 会展管理的理论

第二章 会展管理的架构和具体内容

第三章 会展管理的观念与模式 第二部分 会展流程管理

第四章 会展项目管理

第五章 会展现场管理

第六章 会展营销管理

第七章 会展后续管理

第三部分 会展资源管理

第八章 会展场馆管理

第九章 会展物流管理

第十章 会展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一章 会展财务管理

第十二章 会展信息管理

第四部分 会展管理专题

第十三章 会展风险与危机管理 第十四章 会展品牌管理

《会展服务于管理》张金祥 项目一 会展服务概述

任务一会展服务的概念与内涵任务二会展服务与管理

任务三会展从业人员培训门任务四会展服务商的选择门 项目二会议服务与管理

任务一会议筹备期间的服务任务二会议期间的服务

任务三会议其他服务

任务四会议结束后的服务 项目三 展览会服务

任务一展览会筹备期间的服务任务二展览会展出现场服务任务三展览会配套活动的服务任务四展览会结束后的服务 项目四 节事活动服务

任务一节事活动概述

任务二节事活动营销管理与服务任务三节事活动现场服务与管理任务四节事活动举办地的服务 项目五 会展物流服务

任务一会展物流服务与管理概述任务二国内会展活动的展品运输门

任务三出国展的展品运输门

项目六 会展旅游服务

任务一会展旅游概述

任务二会展旅游产品与服务

任务三会展旅游的过程管理门

项目七 会展危机管理

任务一会展危机事件管理概述

任务二会展人为与自然因素危机事件管理

任务三会展经营危机事件管理

项目八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

任务一会展客户关系管理概述门

任务二会展客产关系管理的内容

任务三会展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许传宏

第1章 概述

案例导入

1.1 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的概念

1.2 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的类别

1.3 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2章 会展推介服务

案例导入

2.1 会展推介概述

2.2 会展招展服务

2.3 专业观众的组织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3章 参展商服务

案例导入

3.1 展前宣传服务

3.2 展前客户沟通服务

3.3 参展选择与实施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4章 会展现场服务与管理

案例导入

4.1 会展开幕的服务与管理

4.2 展会观众类型与统计

4.3 展会期间的现场工作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5章 会展物流服务与管理

案例导入

5.1 会展物流服务与管理概述

5.2 会展物流服务的要求

5.3 会展物流管理的内容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6章 会展设计与搭建服务

案例导入

6.1 会展设计与搭建概述

6.2 会展设计的流程

6.3 展台搭建的操作与要求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7章 会展服务礼仪

案例导入

7.1 会展服务礼仪概述

7.2 会展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

7.3 会展服务礼仪接待技巧

本章小结

作业指导

第8章 会展商务服务

案例导入

第9章 会展安保清洁服务

第10章 会展客户跟踪服务

会展管理实训教程 袁成绪论

第一节 会展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 会展的主要任务与特点

第三节 会展服务机构的组织形式与职能

第四节 会展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模块一 会议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会议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会议准备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会议准备实训

实训项目一 制发会议通知

实训项目二 制作会议证件

实训项目三 准备会议的物品与设施

实训项目四 会场座位格局设计

实训项日五 进行会场装饰

实训项日六 布置主席台

模块二 会议的迎送服务与引导服务

第一节 会议迎送服务的重要性

第二节 会议迎送服务的要求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 会议迎送服务实训

实训项目一 接站服务

实训项目二 预订返程票

实训项目三 组织欢迎队伍

实训项目四 引导服务

实训项目五 送站服务

模块三 会议的食宿服务

第一节 食宿服务的重要性

第二节 食宿服务的工作要求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 食宿服务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节 会议食宿服务实训

实训项目一 预订会议房间

实训项目二 分配房间

实训项目三 安排会议菜单

实训项目四 布置宴会厅

实训项目五 宴会酒水服务

实训项目六 茶歇

模块四 会议的安全卫生工作

第一节 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安全卫生工作的服务要求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 安全卫生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节 会议的安全卫生工作实训

实训项目一 会场安全服务

实训项目二 住地安全服务

实训项目三 会议保密服务

实训项目四 客房安全与卫生服务

实训项目五 会议医疗保健服务

实训项目六 卫生防疫服务

模块五 展品运输服务

第一节 展品运输服务的重要性

第二节 展品运输的要求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 展品运输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节 展品运输服务实训

实训项目一 介绍展览和展馆情况

实训项目二 展品入馆

实训项目三 展品储存

实训项目四 分配展位

模块六 展览安全

第一节 展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展览安全工作的要求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 展览安全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节 展览安全实训

实训项目一 客人意外死亡的外理

实训项目二 客人意外受伤的处理

实训项目三 客人报失的处理

实训项目四 消防器材的使用

实训项目五 场馆附近交通的维护

实训项目六 进出展馆证件的检查

会展管理:原理、案例 黄向 李正欢

第一章 会展概述

第一节 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会展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功能

第四节 会展活动的分类

拓展阅读:德国第一大会议城市一一柏林

第二章 会展业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

第一节 会展业的市场参与主体

第二节 会展业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三节 会展业的管理模式

拓展阅读:科博会,十一年历史铸就辉煌

第三章 会展组织管理

第一节 会展组织设计

第二节 会展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大型国际会展的组织机构

拓展阅读: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组织机构

第四章 会展资源管理

第一节 会展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会展财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会展物力资源管理

第四节 会展业的信息资源管理

拓展阅读:苏州会展资源整合,打造会展CBD

第五章 会展业的危机管理

第一节 会展危机的特点与类型

拓展阅读:城市安全与会展

第二节 会展危机的演化规律

第三节 会展危机管理的原则

第四节 会展危机管理的宏观架构与战略设计

拓展阅读:厦门乔丹订货会上的食物中毒

第六章 会展项目管理概论

第一节 会展项目的相关概念、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节 会展项目管理过程

第三节 会展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

拓展阅读: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暂行)

第七章 会展项目启动

第一节 会展项目调研与构思

第二节 会展项目的立项策划

第三节 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会展项目的立项与报批

拓展阅读:年青岛汽车产品博览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会展项目的现场管理

第一节 展览现场管理

第二节 会议现场管理

拓展阅读: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览现场管理办法

第九章 会展项目控制

第一节 会展项目控制概述

第二节 会展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会展项目跟踪与信息系统

第四节 会展项目控制系统的设计

拓展阅读:美国Ahieor公司会议项目控制

第十章 会展项目收尾与评估

第一节 会展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会展项目评估

第三节 展览会项目的评估

第四节 会议项目评估

5.法国会展管理专业 篇五

此外,中国的展览场地数量和面积在整个亚洲也分别占了57%和69%,居亚洲第一位。据统计,20全国展览会总数量达到7333场,位居世界第二位;北京接待国际会议的数量已经排名世界前十位、亚洲第二位。

现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的会展经济已初具雏形,有一批相当成熟的市场主体。无锡、厦门、南京、南宁等城市年分别出台新政以发展会展业。从国家层面,2011年商务部发布了促进品牌展会发展等四大措施。中国的会展业至今仍缺乏品牌,缺乏创新经营思路和运作模式,比如展会数据管理意识,多元化、多渠道经营方式,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等。

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中,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不少管理层是半路出家;项目招展营销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高国际沟通技能的更是凤毛麟角;会展设计人员也多从平面、广告等专业转行而来;工程和制作人员则是来自许多不同专业。虽然也有一批从业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的人士,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及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难以成为全面的专业人才。这直接造成目前国内展览项目规模不大、品牌影响力低,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事实。

6.会展公司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条为了规范四川xx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明确公司劳动用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原则、方式、流程,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设计。

第二部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一、考勤制度

1、按国家规定,八小时内,办公员工必须准时上下班,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为工作日,上午9:00上班,下午18:00下班,午休时间为12:00至14:00(不针对出差人员及加班到22:00后下班人员)。

2、员工每日到公司上班必须先打卡报到,有事需外出的必须在行政部填写《员工外出登记》或提交钉钉外出申请,事假及调休最小请假单位为1小时,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年假最小请假单位为半天,不足半天按半天计,审批通过后方可外出,下班时打好卡方可离开,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内,乐捐50元;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上(含),按旷工一天处理,扣除日工资的2倍(基本工资21.75天*2)扣除5分钟内(不包括5分钟)不算迟到。

3、事假需提前一天填写事假请假单或提交钉钉申请,请假1天(含)经部门主管签字同意,请假超过1天以上3天(含)以内需经部门主管、行政人事经理审批通过后准假,3天以上需经部门主管、行政人事经理、总经理审批通过后准假,按事假天数扣除当事人日工资(基本工资/21.75天×事假天数)。未取得上述批准而缺勤者,将被视为旷工。

4、员工生病应及时通知部门主管及行政人事部,请假三天及以上需提交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和病历,补填病假请假单,请假审批流程同事假。病假按天数扣除当事人日工资的.一半(基本工资/21.75天×病假天数/2)。未取得上述批准而缺勤者,将被视为旷工。

5、外出:员工因公外出,须直接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填写《员工外出登记表》或钉钉提交外出申请。员工上班后中途因私有急事外出,须向部门主管及人事部报告去向,经批准,交待手头工作,并递交签批后的请假手续,方可外出,否则作旷工处理。主管以上职务因私事外出,须向总经理报告去向,经批准后办理请假手续。

6、如未能按上述第3、4、5条执行,则视为旷工。旷工一天扣除当事人二倍日工资(2×基本工资/21.75天),无故旷工三天以上者视为自动离职。

7、员工在试用期内可随时提出辞职,公司也可随时提出辞退。

二、工资制度

1、公司实行以下发薪制度,即每月15号发放上月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补贴+奖金。

正式员工工资构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社保+补贴。

2、员工试用期为一个月(表现突出者可视情况而定),在此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不享受各种福利补贴(特别奖除外)。

3、员工领工资时及时核对金额,不允许随意交流个人收入金额。

第三部分员工的福利管理制度

一、假期类型

(一)无薪假

1、所有事假均为无薪假,连续事假不得超过5天,全年累积事假不得超过30天。

2、年薪人员无薪假,每天扣款基数:基准年薪/12/21.75。

3、月薪人员无薪假,每天扣款基数:月薪/21.75。

(二)有薪假

1、病假:

①员工因病请假,需提供正规医院出具的病历本、收费单等原件,且与请假时间相符),视为病假。全年病假天数不超过24天。

②病假一天(含)以内,发放日薪的50%;病假超过一天,五天(含)以内,发放日薪的40%;连续病假超过五天,按医疗期相应待遇处理。

2、医疗期

①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住院治疗的,按《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执行。

②医疗期结束后,员工仍不能正常工作的,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按调岗、调薪、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等方式处理。

③在规定医疗期内,员工收入按当年成都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为基数计算。

3、工伤假:

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工伤的情形,经申报批准后可做工伤处理。伤者入住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指定的医院,并持医院证明方可进行休假。工伤期间待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4、婚假:

根据国家规定享受有薪婚假3天。四川省外员工可增加2天路程假,员工请婚假必须向行政部出示其结婚证书。

5、产假:

产假期限根据国家规定执行。20xx年产假规定为女员工生育假期可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产假期及以后该员工的岗位,由公司另行安排。

6、丧假:

员工直系亲属(指员工的父母、配偶、子女,除次以外均不属直系亲属)死亡可享受有薪丧假。丧假期限为5天。

7、陪护假:

①男性员工属于晚育的,且生育第一胎的,在配偶生育前或后可一次性享受10天陪护假(含节假日)。

②陪护假需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并出示员工结婚证、准生证及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

③陪护假为带薪假。

8、哺乳假、接送假:

女性员工育有13周岁(含)以下的小孩,工作日每天可享受1小时的哺乳、接送假。哺乳、接送假为带薪假。哺乳假、接送假不能累加使用。

9、学习假:

员工在考取注册执业资格证、职称证后,并注册用于公司的,可持有效凭证补请学习假(一年内假期不超过5天),学习假为带薪假。

10、年假:

与公司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公司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员工,从第二年起可享受带薪年假,司龄每满一年派发一次。

年假天数

司龄

年假天数

1~2年

5天

3~4年

6天

以后每增加1年,年假增加1天,最长不超15天.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或者冲抵休假天数:

①司龄满1年不满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

②司龄满10年不满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

③司龄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

④请事假连续超过5天或全年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

⑤全年连续旷工超过3天或全年累计旷工超过5天,不享受当年的年假。

⑥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假,年度内又出现本条上述五种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假。

3)年假使用

①年假可由本人申请,也可由公司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统一安排。如由本人提出申请,公司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可对员工的年假申请进行调整。

②原则上年假要求在本年度内休完。公司在每年3至8月份有计划安排员工休年假,其余月份根据工作情况,不批准连续年假。因工作需要,而不能在年度内休完年假的,经总经理批准,可将剩余年假延期至下年度累加使用。

11、国家法定节日: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为带薪假。

12、六一儿童节:

育有13周岁以内儿童的员工可带薪休假半天。

13、三八妇女节

女员工在“三八妇女节”可带薪休假半天。

14、保险:员工在试用期满转正后,均享受本公司提供参加成都市社会保险福利。

15、生日福利:转正员工在生日当天可获得公司赠送的生日福利一份。

16、全勤奖:为加强公司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特设立全勤奖:

①员工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请假。

②月末根据考勤打卡记录统计确认后,一次性每月给予全勤奖励。

三、假期规定

1、婚假、年假及三天以上的国家公布的长假(含调休)相互间不能连续休假。

2、三天以上的国家公布的长假(含调休)前后各一天不得请事假和调休。

四、人事管理制度

1、公司按法律规定禁止录用以下人员:

①未满法定工作年龄者;

②经医疗机构证明的患有传染病、精神病及其它不适合工作的疾病者;

③被剥夺公民权利尚未恢复者;

④通缉在案,尚未结案者;

⑤曾有严重渎职行为者;

⑥曾因贪污受贿、私挪公款受到处罚者;

⑦其它违反国家禁止性法律法规者。

2、员工入职办理:

①新员工到部门办公室报到,提交各类相关材料。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

②新员工填写入职登记表,办理入职。

③新员工入职后,由部门安排办公位置等,并介绍部门人员及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由直接负责人向新员工介绍其岗位职责与工作说明。

④试用转正:新员工工作满试用期时,由部门主管安排进行转正评估。员工对自己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自评,由直接主管对其进行评估,填写《转正申请表》,如果公司认为试用人员合格,则通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员工,双方签订聘用合同,签订合同前提条件:能胜任本岗位工作,充分理解合同条款并诚实履行合同义务。合同期由入职本公司之日起计。

类别

合同期限

试用期限

主创及以下级别设计师/其它岗位基础员工

三年

3个月

资深设计师及以上/中层以上管理岗位

三年

6个月

中级以下设计师

一年

1-3个月

试用期间表现特别突出或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者,可申请提前转正。

五、加班

1、非工作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经方案组长或项目设总或中心副总组织,由总经理签批确认,记为加班。加班确认手续需在加班后二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交行政前台备案,逾期则不记为加班。

2、特殊情况,因工作需要由总经理签批认可的在公司的集中加班,视为加班。

3、加班考勤以加班确认手续为依据(包含钉钉打卡记录)。

4、方案组长、项目设总、中心副总对加班考勤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5、加班时间,按月统计并公布。

六、加班纪律

1、公司各级部门及员工应合理安排工作,杜绝不必要的加班。

2、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员工需无条件服从,不可拒绝。

七、加班补助

1、加班工作餐:在公司工作到20:00以后的、非工作日集中加班,公司提供加班工作餐(用餐标准按公司规定执行)。

2、加班交通车:非工作日在公司集中加班超过21:00后的,公司安排交通车送加班员工至相应公交车站或换乘地点。

3、自带车辆员工非工作日在公司集中加班拼车的、或因加班额外产生的停车费,给予车辆补助(按公司现行车辆补助规定执行)。

八、晋降级:

1、定期:

①公司每年进行一次晋降级评定工作,参加人员为司龄超过一年的员工。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标准对符合要求的员工上一年度工作业绩进行绩效考核,经公司综合评定后确定晋降级。

②新进员工在转正满半年后,参加一次评级工作。

2、不定期:在平时工作中,对表现优异、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员工或表现恶劣,无法胜任本岗位工作者,由用人部门提名,报各中心副总及总经理核准后,向董事长提请晋降级批准。

九、岗位调整:

1、员工可根据自身能力及公司岗位空缺的情况申请岗位变动。

2、公司可根据发展需要、员工个人能力及公司岗位空缺的情况对员工调整岗位。

3、凡需要进行岗位调整的人员均须填写《员工岗位调整申请表》,并报本部门、调入部门、人力资源部、公司领导审批。岗位调整以人力资源部出具《岗位调整通知书》后方生效。员工岗位调整时,应填写《工作物品移交表》,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交接工作、物品,结清相关帐务,并经调出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到新岗位入职。

4、员工离职办理:

①员工离职,须提前15-30天提交离职审批表,向本部主管提出书面或钉钉申请,人事部签字,转交总经理审批签字。

②在甲乙双方商定的期限内,双方进行工作交接,乙方交还公司财物。

③员工办理完所有离职手续后,到财务部进行各种款项的交割结算,包括各种借款、物品扣款、工资、福利等结算。

5、合同解除:

甲方辞退乙方,须由乙方所在部门的主管填写辞退审批表交总经理签字,然后由该部门主管会同财务部与乙方办理离职前的交接手续,向乙方开出解除聘用合同通知书,乙方在通知书上签名后方可领回本月工资。

6、有下列情况之一,甲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影响工作的;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私吞公司财产、泄露公司商业机密、未经公司允许擅自帮助其他品牌或人员等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不服从工作安排,顶撞上级、出言不逊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等行为,严重影响公司品牌形象的。

7、试用期内,离职人员以约定的工资标准以其实际劳动时间给予工资。

十、财务制度

(一)报销制度:

1、各部门员工每周把要报销的票据统一交到主管部门审核后交财务部,由财务部统一交总经理审批后发放。

2、日常费用报销须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①经办人认真填写费用报销单

②部门主管签字-(审核费用合理性)

③财务部主管签字-(审核票据真实性并符合财务制度)

④总经理签字-(审批签发)

⑤到财务部出纳处领款。

3、填制报销单时,应按报销单的格式填写所在部门、时间、报销内容、金额、经手人,并把原始发票附在报销单后面。如原始发票丢失,必须写明原因,经财务部上报总经理,不经批准,不允许随便替票。坚决禁止补票、假票行为的发生,一经发现,将予严惩。

4、将填写粘贴好的报销单按审批程序交有关经理签字和财务部审核后,交出纳报销领款。

第四部分员工的培训计划

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目前公司发展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实施。例如开展内部员工当任讲师、聘请专业讲师,购买在线视频培训、采购专业培训课程等。

批准与解释

1、本制度自审批完成之日起生效执行。

7.会展风险管理实例 篇七

一、开设会展管理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1.会展业在我国的发展带动了会展教育的成长 , 因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涉及范围广,因此会展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体系中一般是依托成熟学科进行的多学科嫁接从现有的专业设置看,学科定位以管理学为主,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工商管理及公共关系管理。会展管理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均属于管理类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均以管理为核心,从这个角度说,两门专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知识的交叉性。

2.在上一点的基础上继续探讨 ,从相关课程在《会展管理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切入。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应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从公共课到基础课再到专业课,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根本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知识框架体系。《会展管理概论》课程在教学中以会展业为研究对象,涉及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经济学等知识点,这些科目或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因此一方面能帮助学生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并从会展业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对还未修读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3.民办本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 一方面严格按照高教委相关规定,沿袭专业基本课程框架,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及就业市场动向,重基础,重理论,同时重实践,重能力,即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会展业人才比较宽泛,从核心人才、辅助人才到支持人才,需求大且要求多样化,而随着旅游与会展的不断融合,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会展管理知识,无疑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会展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

1.《会展管理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因此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之前, 首先要明确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的出发点。根据观察和调查,可分为以下三种:深入学习和了解;拓展知识面;拿学分。每一个学生都希望顺利拿到学分,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及期末考察,让他们认识到拿学分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引入、理论分析、课堂小结等,帮助学生清晰有序地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而对于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课上和课下都应给予关注,如课堂上及时结合最新时事动态,如APEC在北京的召开,青岛园博会的圆满落幕等,课堂上给予提点。

2.专业课程之间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展管理这门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 最基本角度是分析会展与旅游这两大产业间的关系。因此,在正式进入教材学习前,将两者间的关系理顺是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属性、相似性、差异性及两者间的相互促进等,理解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3.在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 , 要求学生融入哲学思想。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一般科学的联系十分密切,如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观点,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变化是永恒的,而静态是相对的。讲授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与变革时,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另外,会展业涉及众多利益主体,从主办方、承办方到参展商、观众,以及展馆、地方政府及媒体、中介机构等,都是这个行业中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如探讨市场营销,则首先要明确营销主体,继而确定营销对象及营销手段,主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

4.教材是学生主要的课程学习工具 ,教师要吃透教材 ,结合延伸知识及相关案例进行知识模块组合, 使模块间层层递进、相互衔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知识模块间的逻辑联系。此外,因为这门课程是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要建立一条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知识线, 从会展业到会展企业再到具体的会展项目,充分结合专业相关课程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案例引导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概况、企业管理及项目流程等相关基础知识。

5.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PBL教学法,PBL即Problem-basedLearning,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思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概念、原理等逐一展开,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积极性。如讲授“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思考组织的内涵,并通过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与“组织”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 ,再引入会展业 ,讲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又如讲授会展项目立项策划之前,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会展活动的信息,并将从会展项目名称到项目收益等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从而对会展项目的策划内容有初步自主认识。

三、会展管理课程的考核体系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完成两项个人作业及一项小组作业,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个人作业包括一份理论知识试卷及一份会展活动日程安排表, 小组作业则是完成一份以教育为主题的会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及立项策划书。理论知识试卷的考察旨在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点, 日程安排表的撰写则要求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会展活动,最后一项小组作业一方面培养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数据的搜集分析,另一方面初步认识立项策划书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作为旅游管理系的一门选修课程,《会展管理概论》融合管理类知识理论,与旅游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因此认真进行教学思考和研究很有必要。

摘要: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快速发展,并与同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关系密切,本文以旅游管理系开设的会展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思路及开设会展类课程的意义。

8.会展主题策划与管理探究与策略 篇八

【关键词】会展 主题 策划

我国作为一个后发的会展国家,如何将其会展业做大做强,实现会展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我国走向会展大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品牌会展和品牌会展公司。培育国际知名的品牌会议和展览,离不开成功的企业策划,尤其是会展主题的策划。从市场需求出发,新颖独特的主题展会是一个展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同样也是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重复办展、无序竞争等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会展主题与策划二个概念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会展主题,学术界至今没有明确定义。笔者认为应该包括这样二层含义:首先,会展主题即会展的精髓,是会展的指导思想、宗旨、目的要求等最凝练的概括与表述,是贯穿于整个会展过程所反映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内容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会展的主办者传达给参展商和公众的一个明确的信息,同时也是社会了解展会的首要方面。会展主题策划是策划会展主题并围绕主题策划会展活动的过程。从这个界定出发,对会展主题的策划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构思,一个“点子”,而是一个对于会展的整体的策划过程,它贯穿于整个会展策划之中,统帅着整个会展策划的创意、构成、方案、形象等各个要素,并把各种因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会展主题信息的传递,刺激并约束参与者的行为,使他们能够依循策划者的信息去完成。无论是会议还是展,都需要明确的主题,会展主题鲜明是会展运作专业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无论会展主题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会展主题策划都应避免几种倾向。第一,同一化:会展主题与别的主题类似,使公众混淆不清。第二,扩散化:主题太多,多主题意味着没有主题。第三,共有化:策划主题没有鲜明个性,同一主题有时为一个策划服务,有时为另一个策划服务。所以,一个策划必须有明确的主题,策划如果偏离了主题,就成了一些无目的的拼凑。

二、会展主题策划的三个要素

1.会展策划目标

会展策划目标是根据会展策划人员所代表组织的宗旨、行动方式、社会角色设定等因素确定的。项目策划主题只有服从和服务于项目策划目标策划才不至于无的放失,不至于与组织的根本目的相违背。由于会展策划目标又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所以在进行主题策划时要坚持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经济目标是对经济效益而言,追求高效益,因此会展策划时必须坚持可行性原则。在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技术条件下,有实现的可能,才是策划,否则再好的策划均属空谈。社会目标是在经济目标的基础上追求展会的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培育展会品牌,扩大影响等社会效益。因此,策划时要坚持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忌不符合实际的提法和空洞的豪言壮语。

2.会展策划对象的信息个性

会展策划对象的信息个性是指这种策划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只有把它与一般事物区别出来,才能抓住参与者的兴趣。

3、会展参与者的心理需求

会展参与者的心理需求是指潜藏在人心底里的欲望与追求。一个成功的会展主题策划能够迎合参与者的这种心理需求,引起参与者强烈的共鸣,策划便能得以顺利实施。当然,并非将策划目标、信息个性、心理需求三者简单拼凑便能叠加成会展策划主题,这三个要素应该有机地融合,相互结合和渗透。策划目标构成策划主题的基础和依据;信息个性使策划主题针对特定的策划对象;心理需求使策划主题有了生动的活力。

三、会展主题策划的四个要点

会展主题的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投入和操作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投入。一个成功的会展主题的策划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结合宏观形势的变化

会展主题的策划就是谋求一种有利的形势,综合利用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等各方面的有利因素,使所策划会展项目的地位、规模和成效都得到提高。宏观形势在不断变化,会展主题的策划要在形势的不断改变中寻求和建立优势,发挥优势,保持和强化优势。此外,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行动的最佳时机,对会展主题进行时间筹划。

2.突出会展举办者的竞争优势

每年我国有几千个展会举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站稳脚跟,需要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估自己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于策划者而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突出会展举办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策划者要明确自身的办展目标和资源。办展机构必须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如果自己在某一行业内毫无优势可言,那么,即使该,厅业再适合办展,该办展机构进入该行业也需要慎重。

3.注重资源的整和

会展策划者在策划新项目时,必须更新资源观念,重新认识现有的会展资源,在充分利用、挖掘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会展资源的优化组合。目前,我国的展会项目呈现日益专业化的趋势。专家指出,展会越专业化,相应的观众数量就越少。倘若能在强化展会专业化的同时,注意研究各专业展会间的内在联系,将相关主题的展会进行整合,是一件使各方都能受益的事情。会展本身就是将多种要素结合在一起创造产品的过程。而主题策划就是在资源的重组中创造机会。

4.综合灵活使用多种思维方式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探析下一篇:工程形象进度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