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活动方案

2024-08-10

图书室活动方案(精选8篇)

1.图书室活动方案 篇一

关于幼儿园图书室活动方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也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也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早期阅读,对幼儿的语言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优美的色彩、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的求知欲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丰富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陶冶幼儿情操。幼儿在阅读中或自言自语或左右攀谈,他们的语言在阅读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强化图书管理,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教学教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突出图书室在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

2、通过阅读使幼儿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故事内容、情节

3、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鼓励幼儿讲述故事续编故事等

4、感受文学中语言美

三、活动时间

各班严格按照“部室活动安排表”按时进入图书室活动

四、活动形式

1、集体阅读。选择短小精悍、有趣味、情节强的故事作为讲述内容。

2、自主阅读。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小小广播员”讲述,推选1-2名优秀的有经验的幼儿为大家讲故事。

4、故事情节再现,情景表演。运用头饰、面具、玩偶等,分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幼儿的理解。

5、续编、创编故事。

6、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

五、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教师讲解阅读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2、根据主题内容进行阅读活动。(内容见计划安排表)

3、活动总结点评

4、活动结束,图书归整,填写记录表

六、评估与反思

教师经常对图书室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扬长避短。对于存在的不足应及时改进,为日后的活动开展打好基础。

2.图书室活动方案 篇二

(一) 人员散乱, 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

依照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情况看, 各种图书馆的人员普遍杂乱无章, 图书馆内获取信息的人员散乱。这些结果造成图书馆不能提供给那些需要获取信息的人一个良好的环境, 完全不能体现一个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大多数图书馆没有一个很好规章制度来约束, 进入馆内的人员随意性特别强, 管理起来既不方便又不高效。

(二) 没有专管人员, 不能很好地运作信息管理系统

很多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各类图书的分类没有一个适合该区的管理人员。目前在大多数图书馆内, 各类图书的分类已经很明显, 但是却缺乏每一种分类的专管人员, 人们在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时, 不能得到很好的介绍与服务。虽然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已经信息化, 但是很多人都无法运用这些信息化的计算机。

(三) 图书馆工作者素质偏低

不管是地方图书馆还是各高校图书馆, 馆内工作人员大多是一些经人介绍的或者离职退休的人员, 因此, 不仅人员复杂, 而且普遍的素质修养也偏低。这些工作人员所应该需要的图书馆素养也不是很健全, 那么这就导致工作者不能充分掌握图书馆相应规则, 也没有较好的服务。

二、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措施

(一) 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 按需求分配人员

对于图书馆内各种信息管理系统, 都应该有一个规章制度, 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来管内的人员, 都要有一个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完善良好的规章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这不仅可以使馆内工作人员形成规范, 而且到达馆内的人员也可以规范起来, 这对于信息管理的实施更加容易高效。

各图书馆的运行其实都是存在着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 那么对于图书馆来说,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由于各图书馆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馆内存有的信息种类与数量也有着不同, 甚至有的图书馆信息是封闭的, 因此,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稍加改变, 如上述所说分门别类的设置信息管理系统, 这样对于每一种分类都有一个针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实行起来的时候可以逐层汇总,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会更加方便快捷。

(二) 将图书馆可视化, 改善图书馆信息服务

图书馆的可视化查询是建立在基于原有图书馆信息管理内容之上的, 把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与地理位置的信息组成一个空间数据库, 将GIS系统应用到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 这些系统的组成是为了更好的为各界人士服务。而图书馆的作用就是向各界人士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图书资源。因此, 对于庞大的图书馆来说, 如何做好图书馆的服务至关重要。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习惯上被理解为资源信息管理组织整理, 而实际上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仅是图书资源的信息管理, 馆内工作人员以及向馆内索取图书的人员相关情况都需要信息管理, 所以, 我们要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三) 建立良好的数据库系统, 利于信息检索

每一个图书馆的运行无疑也存在着一个数据库系统, 而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应该定位于文献资源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查询, 总的来说, 数据库系统由两个子数据库组成, 即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这两个子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是要能够准确、集约的表示图书馆的地理位置信息, 并且易于在客户端还原显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模型是指将图层与相应的实体空间属性以及文献信息属性相关联起来, 并且通过数据库系统能够查询图书馆内任何楼层、任意阅览室、任意书架上、任何一本文献图书的有关信息, 以及能够获知所需资源的实际获取路径。因此, 良好的数据库系统对于图书馆来说也相当重要。

(四)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 那么图书馆也要随着信息化相应的发展, 因此, 相关的图书馆信息系统以及管理制度的更改都需要工作人员适时的掌握了解。那么, 图书馆可以定期的举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新系统改革或者新制度执行以及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改善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 这样才能保证新时代图书馆的良好运行。

三、小结

总之,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化, 图书馆的运行也需要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其中也包括上述所说的数据库系统以及人员的配备。将原有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对文献图书资源状态的检索查询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不断地进行改革优化, 对于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也至关重要。因此, 在追随时代的发展时, 不断的优化图书馆信息管理, 才能更好地提供图书馆服务。

摘要:随着经济文明的发展, 各类图书、史志、论文等相继出现, 那么随着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 图书馆也就发展起来。但是, 对于一个承载人类文化的图书馆来说, 良好的信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目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用户所需要的是一个高效服务的图书馆, 那么其中所必要的也就是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也就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好坏, 笔者就目前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现状简单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管理,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周宁, 文燕平, 严亚兰.信息检索可视化初探[J].情报科学, 2004, (2) .

[2]董毅清.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形式、发展、趋势[J].图书馆, 2004, (1) .

[3]陈卓然.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与管理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 1997, (6) .

3.大班主题活动:“图书漂流” 篇三

当我第一次听到“图书漂流”时,就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得知,“图书漂流”活动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洲,指的是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贴上标签后,投放到公园长凳、博物馆走廊、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的人阅读。拾取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给下一位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

我想,“图书漂流”在班级里开展岂不是很有意义!每位幼儿只要准备一本书,定期和班上其他小朋友交换,大家就可以看到三十几本不同的图书。而在此过程中,家长也能参与孩子的阅读。想到这里,我心花怒放,于是和班级其他两位老师商量,并在学期家长会上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没想到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教师、家长、幼儿开始共同参与整个活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中的图书分享,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帮助幼儿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2.通过亲子阅读,提高家长对幼儿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并帮助家长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

3.重视阅读环境创设及家园互动,形成家园阅读共同体,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4.通过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幼儿敢说、想说、会说、善说。

三、主题环境创设

首先,班级需预留几块墙面展示整个活动。其次,注意收集资料。教师根据活动开展进程,注意收集活动照片、幼儿作品等,同时提醒家长及时收集幼儿在家阅读情况资料。最后,作品展示形式要适当。主题墙要能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有用信息,大家能从中分享阅读乐趣,并能对阅读活动起到推进作用。

四、家长工作

漂流活动开展之前,先请每个家庭挑选一本图书(最好是绘本),再准备一本记录本,将它们放在漂流袋中(可以是文件袋)。为了防止所选的图书重复,家长们在选完书后立即将书名上传到班级QQ群,供其他家长参考。在选图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指导,比如一些带拼音、汉字较多的图书就不适合孩子。当图书、记录本、漂流袋这三样东西准备齐全的时候,家长需指导幼儿将自己的信息(姓名、买书日期等)写在记录本首页。教师将本次活动目的及阅读注意事项打印在粉红色的纸张上,再将其裁剪成精美书签,贴在图书封面的背后,以作孩子每次阅读时的提醒。当这一切准备妥当时,教师请幼儿将漂流书投放在图书角,“图书漂流”即将开始!

五、活动开展形式

每周五下午,小朋友们选取一本图书带回家和家长共同阅读,阅读完以后需在记录本上填写五项内容:阅读者、阅读时间、有无破损(有破损需要及时修补)、好书推荐(最多可打5颗星)、阅读体会(幼儿讲述家长记录)。并在下个周五之前带入园,循环漂流。在班级,我们会请部分小朋友给大家讲述书中的内容,也会听取幼儿的意见,给他们讲述喜欢的图书。但规定漂流书不像书架上其他图书可以随时翻阅,这就愈发激起了幼儿的阅读欲望。

六、供选择的教育活动及目标

七、主题网络的预设

八、主要活动方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在图书漂流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同时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来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醒家长重视幼儿的阅读。如下,我分上、下学期和大家分享。

(一)上学期

活动一: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活动背景:

去年十月,庐阳区教体局开展了幼儿诗歌朗诵比赛,我们班结合文件精神也开展了“迎国庆诗歌朗诵”活动,给每位幼儿提供了大胆表达的机会。

活动目标:

1.能在舞台上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比赛形式,提高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共同准备爱祖国的诗歌。

2.准备和诗歌相匹配的背景音乐。

3.场地(音体室)及背景PPT。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前20天左右将诗歌比赛告知幼儿及家长,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爱国诗歌。

2.教师将家长搜集的诗歌公布在班级QQ群,大家投票从中选出5首。

3.全班幼儿自由结伴组成5个团队。

4.每组分一首诗歌,进行练习。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指导。

5.比赛当天以小组为单位,家长担任评委。

6.根据幼儿表现设置“最佳表现奖”、“最佳合作奖”等,给幼儿颁发奖状。

十月诗歌朗诵会

活动二:制作书签

活动目标:

1.了解书签的用途,并大胆尝试设计书签。

2.通过设计书签,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书签、PPT(各种各样的书签)、轻音乐、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书签,引导幼儿讨论书签的作用。

2.出示PPT,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书签。

3.引导幼儿观察书签的特点。

4.引导幼儿大胆设计书签。

5.幼儿画完后将书签剪下来,可以和同伴交换并放回自己的漂流袋,供其他幼儿在阅读时使用。

小朋友在展示和交换书签

活动三:评选书香家庭

活动目标:

1.通过书香家庭的评比,激发家长参与并重视亲子阅读。

2.通过家长参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做好方案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活动过程:

1.新学期开始,教师将活动通知发布在班级QQ群,让家长了解评选“书香家庭”的条件。

(1)在家庭中建立阅读的氛围。如,父母爱读书为幼儿树立榜样;为幼儿建立专门的阅读区等。

(2)积极参与班级的图书漂流活动,并认真引导幼儿完成记录本上的任务。

(3)能经常与老师交流或在班级QQ群交流有关阅读方面的知识,乐于为大家提供有关阅读信息。

2.教师在平日中注意收集信息,并认真查看记录本的完成情况。

3.请家长在班级QQ群上传书香家庭照片。

4.教师将书香家庭照片粘贴在主题墙上,供大家分享。

5.定期请一位家长到班级或网上分享自己的亲子阅读心得。(备注:为了鼓励家长,会分批给所有家庭“书香家庭”的称号)

书香家庭照片 班级创设主题墙:爱阅读

活动四:亲子阅读家庭分享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图书漂流在班级的开展情况。

2.在交流、分享中,提高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水平。

3.通过活动,创造亲子阅读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向家长发邀请函,把活动流程提前告知家长。

2.教师收集班级开展活动的照片等资料,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1.简介本学期图书漂流开展情况。(PPT)

2.家长讨论环节:

①您在家是怎样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②“图书漂流”给您及孩子在阅读方面带来什么影响?

(1、2两个环节仅是家长参与)

3.由家长代表带领幼儿共同阅读绘本《我要揍你》(PPT)

(这本图书全班幼儿最喜欢,此环节幼儿开始参与)

4.颁奖环节:

①欣赏幼儿与各自图书的合影。

②为阅读家庭颁发“最佳推荐奖”、“最佳亲情奖”、“最佳表达奖”、“最佳交流奖”等。

(教师根据幼儿平日阅读的情况为每位幼儿设置了不同奖项)

5.亲子制作:读书卡

①教师出示读书卡范例,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观察其特征。

②家长与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共同商量如何设计自己的读书卡。

③教师交待操作要求和材料名称。

④亲子制作。

6.同伴间相互签名。家长拿着漂流袋中的记录本,翻看有哪些幼儿阅读过,并告诉孩子,找相应的同伴签名。

活动效果及反思:

虽然本次的“亲子阅读亲子分享会”还不够成熟,在形式、内容组织以及家长参与度方面还有待改进,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家长如何开展亲子阅读指明了方向,也给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设了桥梁,对老师接下来活动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见下图)

分享会现场家长发言

(二)下学期

活动一:小部分图书调整

活动目标:

通过更换幼儿不欢迎的图书,增加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1.教师翻看记录本上“好书推荐”这一栏的打星情况,并和幼儿进行讨论,了解哪些书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

2.和幼儿商量并告知家长准备更换其他书目。

3.(教师可提供参考书目)幼儿将新书带入班级,并向其他幼儿简介书中内容。

4.新书放入漂流袋,开始漂流。

活动二:幼儿阅读信息表格的制定

活动目标:便于掌握幼儿阅读图书的信息。

活动过程:

1.和班级老师商量表格的内容。

2.为班级每位幼儿制订一张表格。

3.填写表格内容。

具体内容为:表格上需填写幼儿姓名以及他所拥有图书的名称。其他幼儿如果阅读了这本书须填写“幼儿姓名、阅读时间以及星级推荐”三个项目,老师能清楚知道每本图书有哪些幼儿阅读过。

活动三:自制图书比赛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合作完成图书,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2.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将生活中的趣事转化成书本语言。

3.通过自制图书,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将活动主题公布并取得家长支持。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前公布活动方案。

不限制主题和形式,要求幼儿和家长共同在生活中寻找可以表达的内容,用绘本的形式表现出来。

2.给予家长与幼儿两周时间进行创作。

3.幼儿将作品交给班级老师。

4.作品展示及欣赏。

幼儿将图书拿到教室后,会请他们各自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图书内容,教师在每一本图书右下角贴上标签,内容有:编号、口述者、绘画者、设计者等。图书编号按幼儿上交图书的时间顺序编订。

5.幼儿为自己喜欢的图书投票。

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翻看自制图书,等幼儿欣赏完所有图书时,教师为每位幼儿发5颗贴画,投给自己最喜欢的5本书。

活动效果:

当我们拿到幼儿的自制图书时,真是既惊喜又感动。孩子们的世界很神奇,孩子们的眼光很独特!在这与大家一起分享两本,第一本是李镓慕的《公主日记》,因为不久前他有了一位可爱的小妹妹,书中记录了他对妹妹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妹妹的爱,比较遗憾的是他忘了给这本书编页码。

第二本书是汤景程小朋友的《我看彩虹》,书中记录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彩虹的经过。其内容为: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开心的出门玩。突然下雨了,我和爸爸妈妈赶紧跑回家。雨停了,我看见一道彩虹有七种颜色,明亮亮地挂在天空。我让爸爸来看彩虹,爸爸又让妈妈来看彩虹。彩虹真漂亮,这是我见过最美丽的东西。我和爸爸妈妈笑了,彩虹消失了。如果明天再下雨,我和爸爸妈妈又能看到彩虹了,我们很快乐。

活动四:大家一起说绘本

活动目标:

1.通过“家长写、幼儿画”的形式,为大家提供交流阅读体会的平台。

2.创建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班级生成墙面的设计。

活动内容:

这项活动是记录本上“活动体会”的升级版,它分两方面:第一,亲子阅读图书后,家长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阅读体会或亲子阅读中的乐趣等;第二,从幼儿角度出发,当幼儿看完一本书后,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书中的大概内容,或书中喜欢的人物、动物形象等;最后,教师将他们的作品展现在墙面上,和大家分享。

活动五:世界读书日Logo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初步了解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增加幼儿对阅读的了解。

2.通过Logo设计,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搜集世界读书日的相关资料制成PPT。

2.绘画纸、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得知当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

2.向幼儿介绍读书日的由来,并通过网络了解到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这一天的阅读活动安排。

3.出示教师搜集的读书日Logo图,请幼儿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图中都有书)。

4.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开始设计Logo。

5.幼儿沿边剪下所设计的Logo,教师将其展示在墙面上。

6.活动结束后,在班级QQ群发布消息,请家长以“让我们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为主题,与幼儿进行互动。

活动六:绘本讲述比赛

活动目标:

1.激励幼儿与家长积极参与亲子阅读,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及表达能力。

2.增进对所阅读故事的理解,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做好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此活动在刚开学就和家长们进行了商讨,比赛所选的绘本需在平日漂流的图书中选,参与者可对绘本做适当改编,表演形式不限,可以有舞台剧、配乐故事讲述、话剧等多样舞台综合表演形式。比赛定在六月下旬,赛前每位孩子进行抽签,比赛顺序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我们邀请了园内的其他老师做评委。

活动效果:

比赛当天所有的家长都来到了现场,很多选手是全家上台“演绘本”,不少家长还精心准备了头饰、服装、手偶、PPT等道具。可以看出家长们所付出的心血,有不少演出在形式上很有新意,而且也传达了浓浓的家庭温暖。有的表演让我们笑破了肚皮,有的则让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比赛结束后,园领导进行了颁奖,每位孩子都有奖状和一本精美的图书留作纪念。

独自上阵 妈妈是道具提供者 全家齐上阵 和评委老师、班级老师合影

九、主题活动收获与思考

“图书漂流”活动在我们班已经开展了一年,参与这项活动的这批大班孩子今年7月已经毕业了,在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得知此项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最大也最难忘。回想这一年中的“图书漂流”,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还有老师,其中有感动、启发,还有活动本身传达的快乐!这些都是值得静下心来思考的。

(一)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1.图书漂流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每到周五下午孩子们就很兴奋,因为又可以交换图书了。我想不光是可以拿到一本“新”书,交换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也是无可比拟的。“李家穆,我跟你交换吧!我的这本《咕噜牛》好好看哦,都有8个人给我打五颗星了!”“那好吧!”从这简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具备了“推销”才能,将别人给自己的最好评价宣传出去,岂不是一种大智慧。有家长跟我聊到,周五的图书漂流成了他们的一种期盼!

2.图书漂流让孩子更加爱惜图书。

或许在记录本上有“有无破损”这一项,如果有记录可以准确地查到损坏图书的阅读者,所以大家格外小心。即使有破损也会及时修补。也或许是一两周才发放一次的缘故,孩子们不能轻易得到,平日也不会随意开放,这就愈发激起了他们的阅读欲望,所以拿到书后就格外爱惜。

3.图书漂流成了孩子享受亲子阅读的官方认证。

“官方认证”,是我套用了一位家长的原话,的确很多家孩长因为工作忙,更多是因为思想意识的问题,忽略了亲子阅读,而有教师布置的这项“任务”,他们开始变得配合,因为这项阅读光靠孩子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填写阅读体会等,孩子们也更加有理由要求父母陪他们一起阅读。

(二)给家长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注重幼儿阅读的思想意识。

对于这项活动是怎样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重视,我想引用一位家长写在记录本上的原文:“之前我们还真没有正儿八经带孩子认真阅读过,大多时候为了自己偷懒,买了书扔给她,随她爱看不看,所以对于大班举行的‘图书漂流’对我们而言,真的挺有意义的。希望借此开启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父母对于孩子的阅读应该上上心。”

2.阅读方法的相互借鉴。

对于家庭的阅读指导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科学合理,但也有一些家庭有着独到之处。典型的是班上李蕊辰和单陈晨两家。李蕊辰的爸爸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目前在一所大学任教,而单陈晨的妈妈则是一名院校的语文老师,他们在阅读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每每在分享会上的发言也会博得满堂喝彩。这些方法不光是对其他家长有借鉴作用,对老师也很有启发。

(二)我们的思考

1.家长值得我们学习。

同样一本书,每个家庭的关注角度不同、阅读方法不同、理解也不同,而有些关注点或许是我们所忽略的。印象中,丁一凡一家阅读了李宗泽的《皮埃尔摘月亮》。一次孩子在给出差的父母打电话说:“我要把天上最圆最大的月亮送给妈妈,还要把一颗最亮的星星送给爸爸。”看到这段记录后,我们非常感动。这是孩子理解了书中所蕴含的情感,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传达、迁移给自己的父母。我想这个家庭在进行亲子阅读时,是充满怎样的一种温情和爱呢?我们在日常进行绘本教学或跟孩子讲述类似的绘本时,是不是也能营造出这种氛围呢?

2.“图书漂流”中的意义。

“图书漂流”漂流的是图书,但在实施后,我们发现漂流的意义远远大于阅读本身。图书漂流的重要方式是分享,对成人而言,分享式的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并正确发挥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家长们通过这项活动开始积极地参与并重视亲子阅读,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在阅读中慢慢融化。同样,分享式的读书方法是幼儿在家长循序渐进的指导和伴随下,逐步提高对阅读的参与水平,从听故事逐步过渡到独立地说故事。同时,在分享理念和方法引导下,参与分享阅读的幼儿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我们教师该如何利用这种“分享”来使所有参与的幼儿、家长以及老师达到“共享”,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3.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组织图书漂流系列活动,我们尝到了家长配合的甜头。在书香家庭评选中,他们的照片被发布在班级QQ群以及张贴在班级生成墙上;教师对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积极表现也会及时给予肯定,这激起了他们强烈的荣誉感和参与感。每一次系列活动我们会精心准备,包括邀请专业的嘉宾以及场地布置,教师们的重视同样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赢取家长配合不能光靠说教,还要组织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活动。

4.图书漂流活动方案 篇四

图书漂流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开阔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为了创建书香南和,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为此我们十方院小学将开展首届读书漂流活动。我们向家长发出倡议:让孩子把自己的图书分享出来,进行图书漂流。

每个学生分享出来的书,最终会漂流到自己手中。学校以此活动。来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教室,书香楼道,书香年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南和。活动主题:“阅读相伴成长,分享收获信任”

漂流理念:“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心灵因交流而贴近” 我们的口号:漂流书香、漂流信任。活动时间:2018年9月~2019年1月 参与学生:一至六年级学生

活动负责人:各班语文任课教师和班主任 活动安排:

一、放漂(发起图书漂流活动)1.图书来源

漂流图书有来源:各班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图书参与漂流。也可以是自己不看的书放到适合看的其他年级,先把班级的图书角放满,再把对应的楼道图书角放满,最后多余的书可以放到学校图书角。

1、建立班级图书漂流角。图书漂流角的书由同学自己捐赠,每个同学最少献10本,把自己的知识跟别人分享,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2.图书管理

(1)、为便于管理漂流图书,反馈漂流信息,所有图书统一在书的第一页和侧面写清学校、班级、姓名。

(2)、学生完成漂流卡的填写,班级图书管理员为参加漂流的图书注册、编号,并指导学生在书本封面粘贴漂流标签和在扉页(翻开后第一页)处粘贴传阅记录标签。

(3)、班级制订读书计划,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形成“图书漂流”阅读活动。(4)、开展一次班级活动,以“图书漂流”为主题,例如漂流卡介绍会、读书心得交流、“我与好书交朋友”演讲等。

二、在漂(图书漂流期间)1.漂流形式

漂流范围为班级和年级两个层次。班级放漂的图书主要在班级内部漂流,也可以与别的班级交换漂流。图书馆放漂的图书每班漂流一周。

2、出好一期以“书香校园,图书漂流”为主题的手抄报。

3、在图书漂流活动中,班级将充分利用橱窗、班级微信群定期展示学生读书心得或名篇佳作欣赏。

4、在图书漂流活动中,班级将在每周阅读课中安排十分钟“好书推荐会”。

5、每天安排半小时以上阅读时间,自行进行阅读心得或摘抄作业,形成笔记学期末评比。

6、指导写阅读记录,读书完后,认真填写书友记录单。

7、每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图书漂流总结,出一期《书香漂流之旅》,及时报道图书漂流的活动开展情况。

三、收漂(结束漂流活动)1.漂流反馈

漂流活动结束后,教务处将组织对图书漂流的情况进行汇总、反馈,列出最受学生欢迎的图书书目,为推进学生阅读积累参考资料,并组织人员对各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相应评价,表彰鼓励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及班级。

2.奖项设置

本次漂流活动设“优秀放漂人”“优秀漂友”和 “书香班级”两个奖项,分年级自主申报、组织评比。名额分配如下:

举行“我是快乐的放漂人” “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收获”的汇报会。开展制造阅读手抄报、制作名言书签和读书感言卡片的活动,精选优秀作品展示在宣传栏或学习园地上。

(1)班级对本次“图书漂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2)评选表彰:月底进行“我最喜欢的书”评选,看哪本书扉页上的签名最多,那本书就评为本月最受大家欢迎的书!(可奖励一张赏识卡、王老师亲笔签名)书籍方面:评出十本阅读率最高,最受学生欢迎的图书;学生方面:图书漂流之星(看哪位学生提供的图书参加漂流的次数最多);阅读之星:评出阅读笔记做得最好的学生,阅读最认真的同学;

2、加强宣传。班级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班会、黑板报、宣传橱窗以及学校主页、班级博客等阵地和形式进行宣传,宣传漂流活动的意义和漂流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积极倡导诚信读书,形成浓厚读书氛围,扩大校园影响。

3、精心组织。班级要立足学生广泛参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四、注意事项 :

1、在阅读过程中,要珍爱图书,尊重漂友,留下探究的痕迹,学会与人分享。

2、每人应当既是受惠者(分享阅读的快乐),又是施惠者(提供漂流图书,续写阅读感受)。

3、每一位“漂友”阅读后务必在漂流书籍扉页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让每一本漂流书都拥有一份特别的“漂流日记”。

5.图书漂流活动方案 篇五

图书漂流活动方案

一、漂流宗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漂流寄托着放飘者殷切的希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但同时又是对阅读者综合素质的最好考验,漂流知识和文明的同时还在传递着诚信和友谊。

漂流理念:“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心灵因交流而贴近”

漂流口号:漂流书香、漂流信任。

漂流计划:希望每一位“漂流书”的读者都能够在书签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和留言,让每一本漂流书都拥有一份特别的“漂流日记”。

二、漂流活动内容:

1、以班级为单位将自己最喜欢的书,捐献到学校图书角,并贴上具有学生个性的漂流卡。每位捐书者(也称为“放漂人”)要认真填写漂流卡,并贴于书籍的扉页。漂流卡版面内容包括班级、姓名、放漂时间、书籍名称、内容介绍、好词好句摘录以及自己的推荐理由(亦可是读后心得)。放漂人将附有漂流卡的书籍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放在班级或学校书架内。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要通过班级管理员把自己喜欢的书取走阅读,但看完书后请不要忘记在漂流卡后面所附的记录纸上签上自己的大名、阅读时间和读后心得,再将书放回到图书角内,继续这本书的漂流旅程。希望每一位拥有“漂流书”的读者都能够做到这些,让每一本漂流书都拥有一份特别的“漂流日记”。同时,恳请每一位拥有“漂流书”的读者一定要好好珍惜、爱护每一本书,因为每本书都是主人眼中的珍宝。

3、为了使图书充分得到漂流的机会,最大限度体现其价值,我们希望对漂流的图书在每个漂书者的手里仅限于在校时间,读完后即可放到书架上。

4、班级要选两名同学为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要严把图书质量关,不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书刊禁止进入“漂流”场所。

5、班主任会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漂流阅读体会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一些小型的各类班级读书漂流活动。

三、活动时间:4-6月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

1、制定“漂流书香、漂流信任”――图书漂流活动方案。

2、宣读漂流方案,做好环境布置,设计班级读书标语:最是书香能致远

3、召开图书漂流专题会议,按照活动方案,细化任务,强调活动的意义和要求,班级单位开展图书“飘流活动”,不限册数,进行登记、注册。

第二阶段:静心阅读阶段

1、建立班级图书漂流角和学校图书漂流角。图书漂流角的书由同学自己捐赠,把自己的知识跟别人分享,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

2、学生完成漂流卡的填写,班级图书管理员为参加漂流的图书注册、编号,并指导学生在书本封面粘贴漂流标签和在扉页(翻开后第一页)处粘贴传阅记录标签。

3、班级制订读书计划,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形成“图书漂流”阅读活动。

4、开展一次班级活动,以“图书漂流”为主题,例如漂流卡介绍会、读书心得交流、“我与好书交朋友”演讲等。

5、在图书漂流活动中,班级将充分利用橱窗、()班级博客定期展示学生读书心得或名篇佳作欣赏。

6、在图书漂流活动中,班级将在每周阅读课中安排十分钟“好书推荐会”。

第三阶段:分享收获阶段(205月―6月)

1、各班举行“我是快乐的放漂人”“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收获”的汇报会。

2、评选本次悦读节“十佳放漂人”。

6.图书活动方案 篇六

为了用实际行动帮助玉树地震灾区的小伙伴,我们将组织一次红领巾图书义卖活动,让全校更多的队员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培养队员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需要关爱的人。同时也丰富校园生活,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得到丰富的角色体验,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情系玉树 奉献爱心

三、活动时间:

4月23日下午第二节课起(如下雨,活动延期)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大操场

五、参加对象:

旧书提供:3—6年级同学

卖书:3-6年级各班图书导购员

买书:全校同学

六、活动实施:

(一)宣传发动

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课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

(二)准备阶段

1、个人搜集整理

班主任利用晨会课发动学生拿出1~2本对自己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但曾经对自己产生过帮助的书与同伴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学生所带图书必须适合学生阅读,完整无残缺,同时请学生统一在书的右上角写好班级、姓名、最低售价。

2、全班汇总分类

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挑选8位图书导购员负责登记(防止操作起来混淆,图书导购员负责推荐和销售图书),登记力求详细具体,如书名、所有人、原价、现价、最低价等,如能将登记的图书加以分类处理则更好。

3、制定营销策略

以班级为单位策划活动过程,为了更好地销售图书,全班同学可共同制定营销策略(如消费者为上、耐心推荐、随机应变、特色介绍、广告效应等),制作富有班级特色的标语、摊位名等,制作诸如广告、海报、爱心口号(可利用小黑板、小标牌等)等辅助销售材料,营造“图书义卖”的环境文化。

4、负责销售的同学将卖出的每一本书最终的成交价记下,以便核对销售额及作为资料保留。

(三)开展阶段

1、4月3日下午13:40起由各班主任以及各班营销员负责安排对自己班的摊位进行布置。

2、14:30起举行红领巾图书义卖活动仪式。

3、当广播响起《爱的`奉献》这首歌时,各中队开始进行义卖活动,学生到各个摊位自由选书,做到文明购买。

4、15:50各班收拾摊位,统计义卖款,进行捐款仪式。

5、学校义卖活动结束,各班整理好摊位并打扫场地卫生。

6、活动结束返回教室后,各班主任对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同时,学校将根据各班学生义卖活动整体情况、班级义卖点的布置、学生奉献爱心金额等方面活动情况评比出若干个“最佳创意奖”,“爱心中队”奖(义卖款为前六名)。(将计入文明班队)

(四)后续阶段

各班活动收获心得发至“海教在线”上的“匡小书香校园”。(每班不少于两篇,少一篇在文明班队评比中扣0.2分)

七、活动要求:

1、学生所带的书刊必须通过家长同意,班主任要严格把关,保证学生有书可淘,淘到有质量的书。

2、学生可视年级、家庭情况自备一些钱(经家长同意自备5-15元)用于买书。

3、各班学生由8—10名学生固定在本班售书点做好售书、登记、收款工作(每班可组成2—3个售书小组,学生轮流售书,轮流出去淘书)。

4、活动期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作适当指导。班主任要协助队员合理挑选书籍,特别是低年级的队员,要指导他们正确购书换书,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关注和处理好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5、活动结束后,各中队要进行总结,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队员,使每个孩子通过活动有所收获,同时增长与人交往的社会实践能力。

八、爱心宣传标语参考:

1、物品有价,情义无价;爱心义卖,真情传递!

2、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3、扶贫救困,片片爱心;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4、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

5、人道无界、博爱无涯、奉献无悔

6、奉献一份爱心,带来一缕温馨!

7、同在蓝天下,我们是一家!

九、活动人员安排:

(1)总负责:陆燕(负责完成场地的布置)

(2)义卖当天人员安排:

1、总负责:陆燕

2、评选小组:黄玉娟 朱海英 丁美娟 李琴 宋烨婷

3、三至六年级各摊位负责:班主任

4、摄影:徐敏

7.香港团体试行“真人图书馆”活动 篇七

这次“真人图书馆”活动由《突破书志Breakazine!》和“一代人公社”共同试办。历时三小时的“试阅时间”以“边缘”为题,馆藏由十二位被主流社会遗忘甚至排挤的边缘人士组成,包括戒毒者、残疾人士、少数族裔、变性人、艺术工作者和新移民等,读者可在限定的“阅读时间”内,随意与他们倾谈,尝试了解每位边缘人士背后的故事。这次活动仅为试验性质,计划于十一月举行更公开、更大型的借阅活动,推广这种阅读模式。

“真人图书馆”的主办方期望参加者通过与这些“书本”面对面的交流,撕去习以为常的标签,放下牢不可破的歧见,以更开放的态度聆听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声音。这种阅读模式亦不流于单向分享,而是藉着平等对话、彼此聆听,让“读者”和“书本”互相尊重和信任,建立友谊,继而缔造让社会各阶层群体互相尊重、关怀的良好文化氛围。

8.图书室活动方案 篇八

关键词:英国图书馆 麦克考文 图书馆学思想 麦克考文报告

中图分类号: G259.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134-05

Analysis of McColvin’s Idea of Library

Abstract mcColvin was the famous British activist in library around 1900. This paper introduces McColvin'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his idea about librarians, his attention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library, his promotion to international library, and the content of his report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y system.

Key words British Library; McColvin; thoughts on library; The Public Library of Great British

麦克考文(Lionel McColvin,1896-1976)是英国著名的图书馆学活动家,被认为是英国图书馆事业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在英国150多年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他的名声仅次于19世纪图书馆先驱爱德华·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在大约50年的图书馆职业生涯中,麦克考文早期在克里登公共图书馆(Croydon Public Library)和维冈(Wigan)公共图书馆以学徒的身份服务了10年。1921年,麦克考文在刚刚获得图书馆协会专业资格认证后便开始担任副馆长,主要从事参考咨询服务。1931年回到伦敦担任汉普斯特德图书馆馆长(Hampstead)。1938到1961年被任命为西敏斯特公共图书馆馆长。1942年,他在伊普斯威奇(Ipswich)担任馆长。在伊普斯威奇期间,麦克考文真正开始重新创造图书馆服务,建立了一所新的中央图书馆并形成图书馆在音乐和戏剧等方面的延伸活动。1951年由于对提高图书馆地位和服务标准的贡献,麦克考文获得了CBE(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国司令勋章)。1934到1951年期间,他担任英国图书馆协会荣誉秘书,并在1951年担任协会主席,1961年获得该协会荣誉成员。1958年,麦克考文服务于罗伯茨委员会(Roberts Committee),在此期间促进了1964年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法的形成。麦克考文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20世纪中期使英国公共图书馆获得了重建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此外,由于麦克考文报告的横空出世,在英国乃至世界图书馆界,麦克考文都享有极高声誉。Vollans称其为公共图书馆先生(Mr.Public Libraries),William Munford把麦克考文看作是1850年以来公共图书馆产生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1]。基于此,笔者将介绍麦克考文对英国图书馆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分析麦克考文在英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突出作用和显著地位。

1 对图书馆员的认识

麦克考文很早就认为所有图书馆工作的质量提高在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品质,他认为图书馆员专业素质是由图书馆员的知识、处理参考咨询的能力、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并且需要不断加强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教育[2]。此外,麦克考文在20世纪30到40年代还强调馆员应具有独立性地位。他指出:“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应该保持绝对的中立。”图书馆员的职责不是改善用户的个性和心灵,而是最大程度地扩大他们的选择[3]。他的“中立原则”理念源于他对图书馆的认识,认为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要为读者的知识需求提供平等的服务,还需要为读者获得知识提供公平的机会和为知识生产者进行创造性思想和观念提供进入社会的平等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馆员需要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自己的原则性,如果馆员把自己的信仰、政治倾向看得高于馆员职责,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馆员是无信仰、无政治倾向的,他就不可能是个好馆员[4]。图书馆员的工作是帮助人们成为健康的、积极的和形成独立的个性。同时,他极力渲染这样的一种图书馆事业,即免费的、不受政府、社会或是道德审查。而这与后来美国图书馆协会宣传的《图书馆权力法案》中关于图书馆应提供图书和其他馆藏资源以满足其服务社区内所有人兴趣、信息和启蒙的需要,而不应以创作者的出身、背景或是观点为由排斥任何资料,图书馆应提供有关时事或历史事件的各种表达观点的资料和信息,不应因党派或教义的不容而摒弃或排除任何资料等观点是不谋而合的[5]。

2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1927年麦克考文提出通过把图书传递给不能前往图书馆的读者,包括住在偏远地区的人、长时间工作的人、病人和残障者,以改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他声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把图书传递给那些读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并提出了利用矿车送书到家、利用志愿者和物流机构、在行业协会和工厂车间存储藏书、向病人和盲人读者大声朗诵等方式来开展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服务[6]。麦克考文的建议得到了英国公共图书馆众多馆员的大力拥护,这可以看作是麦克考文早期对图书馆弱势群体的密切关注。

麦克考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当时的英国社会关于普遍和公平服务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经济开始逐渐繁荣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形成了以“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和“普遍主义”(Universalism)为基本原本的福利国家的发展模式。除了在住房、教育、养老等方面给予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救助与福利之外,还在社会服务方面为儿童、青少年等群体提供了结构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在这种环境下,英国公共图书馆以“普遍服务”(Universal Service)的观念宣称自己是对所有人开放。在英国,特别是1930年代以来,公共图书馆开始以“普遍服务”(Universal Service)重新界定他们的使命,麦克考文认为一个“由所有人提供的图书馆必须为所有人服务”[7]。为此,麦克考文还曾著书论述自己对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看法,包括图书馆延伸服务和儿童服务等①。无独有偶,1964年,普遍服务的观念被写入英国《1964年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法案》中,法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规定地方当局对当地居民富有的提供覆盖面广且有效率的责任。这也在客观上是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对全社会的扩展和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包容与接受。

3 对国际图书馆事业的推动

Gardner曾经说“麦克考文是一个实践家,而不是梦想家”。这是麦克考文不遗余力推动英国乃至是世界图书馆事业前进的真实写照。他推动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第一步源于1930年代中期第一次访问美国。这次访问促成了他关于国际图书馆事业的一系列文章的形成。之后,特别是二战以后,麦克考文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土耳其、斯堪的纳维亚等诸多国家进行了多次访问,参加了无数的国际会议,对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和英国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咨询,形成了一系列报告。例如他撰写的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报告(该报告关于公共图书馆在澳大利亚:现在情况和未来可能性)至今仍为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界奉为经典[8]。

此外,麦克考文对国际图书馆事业的推动是促进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关注。1949年以前,IFLA并未足够重视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1949年,UNSCEO宣言就已经宣称公共图书馆是民主的工具,同时强调公共图书馆服务与教育服务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方面需要更加亲密的合作。1951年罗马IFLA会议上,曼彻斯特城市图书馆员Charles Nowell受邀做了关于公共图书馆目标和问题的演讲。这就引起了麦克考文在IFLA会议上组织了分会场研究公共图书馆现存的问题。1952年麦克考文成为IFLA分委员会主席,该分委员会后来被重新命名为公共图书馆分部。在担任公共图书馆分部主席期间,麦克考文不断鼓励研究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同时号召收集更多的、不同的国家公共图书馆信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公共图书馆的基础。1953年麦克考文在越南的IFLA会议上提出公共图书馆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极为不平衡。这促使新成立的IFLA公共图书馆分部在国际范围内开始准备和起草有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备忘录的工作。这项备忘录于1954年公开发表,在1954年萨格勒布和1955年的布鲁塞尔IFLA会议上,公共图书馆分部不断讨论和修改这个备忘录直到IFLA在布鲁塞尔上正式被接受。1956年在慕尼黑,公共图书馆分部继续研究公共图书馆标准作为麦克考文个人工作,1957年在巴黎,公共图书馆标准公开发表草稿。1959年IFLA在马德里研究麦克考文关于图书馆而这也是后来IFLA形成关于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内容来源[9]。虽然后来无论是在1969年在哥本哈根等诸多会议上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进行修改还是在1972年的布达佩斯IFLA会议上最终正式采纳标准,麦克考文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4 对麦克考文报告形成的贡献

20世纪初期,英国公共图书馆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发展。随着图书馆数量增多,馆藏增长,经费等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而1850年的公共图书馆法在经费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限制。因此,英国国会开始着手对公共图书馆法展开修订工作。从国内的背景来看,在20世纪30到40年代,英国各地已经普遍建立了公共图书馆,但各地公共图书馆各自为政,不成体系。许多图书馆服务的人口很少,服务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就有58个[7]。环视整个国际背景,当时的欧美国家,对战后重建的展望早在战争结束之前就激发了各种各样的规划活动。从政府部门到专业组织,很多领域都制定了战后重建计划,这为公共图书馆重新审视自身的使命也提供了不容错过的契机。在以上因素的推动下,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为规划公共图书馆战后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调研活动。在英国,全国性调研由英国图书馆协会发起,由麦克考文承担。调研活动从1941年开始,历时70天,同时获得了卡内基联合王国信托(Carnegie United Kingdom Trust,CUKT)的支撑。在这段时间,麦克考文几乎走遍了整个英国,对各地图书馆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后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构想,即著名的《麦克考文报告》,全称为《英国图书馆系统:一份现状报告暨战后重组建议书》(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1942,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对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进行的评估;第二部分介绍乡村图书馆体系、儿童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和实施、方法、图书馆员工和财政、图书馆合作;第三部分是麦克考文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建议,包括对图书馆行政单元的再组织、资金的提供、提高合作能力和更多培训活动的建议;第四部分讨论了战时图书馆服务的问题,特别是和偏远地区和小城镇民众有关的图书馆服务的情况。总的来说,《报告》是关于对战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建议,涵盖了图书馆使命及服务、组织管理、人员配置等众多方面。

具体而言,我们能从《报告》中详细了解到二战期间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概况以及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战后发展蓝图的具体规划和发展构想。《报告》分析了当时英国公共图书馆的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加强公共图书馆的重组整合,构建全国性的图书馆网络,加大中央的扶持以及培训的力度[1]。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提出现代化的初步构想。而报告中尤为强调“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服务就意味着不加质疑、不带偏见、不予限制地给予。图书馆是这样一种工具: 促进读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动,因此,它必须是宽容和无所不包的”[10]。

《报告》的提出在英国公共图书馆界产生了广泛、突出而长远的影响。在随后的1959年,时任英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的罗伯兹发表《罗伯兹委员会报告》,该报告继承了《麦克考文报告》的主要思想,提出了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改革措施: 成立公共图书馆管理机构,制定服务标准并由中央政府监督实施[11]。1962年工党政府教育部在《罗伯茨报告》的基础上出版了《布迪伦报告》( Bourdillon Report),提出了“高效率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标准”,如年文献入藏量、服务空间、人员配置等。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推动下,英国议会通过了《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法》(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并于1964年正式颁布,这部法律采纳了1942 年《麦克考文报告》和1959年《罗伯兹委员会报告》主要思想[12]。在之后的1965年和1974年,英国基于麦克考文报告创造了真正的公共图书馆体系。

虽然麦可考文报告的问世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诟病,某些建议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过于激进;而有关公共图书馆调研的建议则被认为是过于精英化。但是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中,这份《报告》对确认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应履行的管理职能、明确图书馆的职能、逐渐建立和统一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标准等如何发展未来图书馆还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诚如泰晤士报教育副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所言,《报告》不是对现在图书馆的批评,而是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5 对形成英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不断努力

20世纪90年代英国负责公共图书馆事务的“艺术与图书馆办公室”出版了《设置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其中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是社区的主要设施;它的使命在于保证和鼓励社区内的人或团体全面获取图书、信息、知识和文学艺术成果,从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文化、民主和经济活动,帮助他们参加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教育计划,辅助他们建设性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使用信息和理解信息价值[13]。这是对公共图书馆性质、功能上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但是在早前的英国,公共图书馆并未受到如此高的赞誉。

如前文所述,在英国图书馆界,麦克考文被誉为是公共图书馆先生,这足以说明他在推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完善公共图书馆体系等方面做出的无可取代的贡献。他认为关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源于三个原理。首先,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服务,这种服务是毫无疑问的、能给人予恩惠且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这些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所有读者活动的工具。其次,公共图书馆必须是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选择材料还是在提供服务上,所有的图书馆必须拥有无限的资源。最后,图书馆应该是免费的。不管读者拥有何种资源,都应为他们提供所有的知识和意见[1]。

而麦克考文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思想是和当时英国存在公平和平等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他提出,图书馆应该宣扬普遍的思想,不仅仅是因为大众有平等获得知识的权利,也是因为我们相信除非人类确实享受这些权利才真正有可能理智地运用。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基点。因为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 而服务就意味着不加质疑、不带偏见、不予限制地给予。图书馆是这样一种工具:促进读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动,因此,它必须是宽容和无所不包的。

建立整个国家完整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体系也是麦克考文毕生专注的一项事业。他认为,在这个体系中,国家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对图书馆的发展负有责任并且要从中央政府处获得直接的政府补助金。在此基础上,麦克考文在当时提出了一个重要也是引起争议的方法,即建议减少当时现存的604个英国图书馆到93个,通过缩小规模和减少数量来提高服务的效率。此外,他还建议根据经济规模,减少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图书馆以便创造更多、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之间的有效合作。

麦克考文还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公民的机构,而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图书馆体系或是国家图书馆网络。但是在提到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不足之处,麦克考文又是全面而具体的,他认为没有受到良好培训的员工、差的图书馆不能开始改革、对公共事务持不良或是差劲的态度、不能吸引当局的发展兴趣、不良的资金投入、太多缺乏效率小型图书馆管理者的存在、在管理当局中缺乏有效的合作这些都是影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阻碍因素。

麦克考文能够在思想和实践上不断推动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处在战争状态。战争期间,英国很多图书馆藏书和建筑都被摧毁。总的来说,在1939年到1945年期间,大约有50个中央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及750000册书被破坏或是严重破坏。书籍处在短缺的状态,加上在1942年末,图书的价格较战前上涨了30%。面对这些危机,一些图书馆开始拯救计划以吸引来自公共和私人藏书家的捐赠。虽然战争对图书馆带来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给图书馆带来了一些发展的机会。对麦克考文而言,这能使公共图书馆在国家中变得更为重要。在战争开始之前,图书馆协会就已经和情报部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且提供了战时服务。如公共图书馆为情报部门分发材料和其他信息,同时也为基地办公室承担食品控制和国家登记等工作。麦克考文个人就在西斯敏特为国内防御报告中心服务,并担任办公室主管。1940年,教育委员会对各级图书馆发了一个备忘录,号召图书馆应该延伸自身的服务。备忘录中解释道,公共图书馆能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建议和娱乐活动,当黑暗来临的时候而且外界的娱乐活动不断减少,许多人能从书籍中获得战争条件下的安慰。这就使得图书馆借阅量不断上升,同时在公共图书馆开馆时间上带来了革命。开馆时间提前、减少闭馆的次数,而且一些图书馆开始周日也开馆。麦克考文和其他的图书馆员在这次战时的图书馆运动中意识到阅读量的需求和图书馆的使用将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麦克考文一直认为,在履行其教育使命的时候,公共图书馆不是直接教授人们如何阅读、如何推理、如何使用事实和思想,而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图书的需求来延伸学校的工作,这是公共图书馆与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14]。这也是他推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之一。

此外,麦克考文对公共图书馆的选书理论亦有贡献。1925年,29岁的麦克考文管理文发表了“公共图书馆的选书理论”,从理论上阐述了“需要论”的思想,从而确定了“需要论”的地位。他认为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要求,因此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是要提供公众所要求的服务。图书馆应首先确定读者的要求,然后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图书馆在选书时除了注意书籍的知识价值外,更应顾及社会的需要[15]。他还提出一种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并通过举例进行证明。实际上,麦克考文的评分法是一种理论的探索,很难通过内容价值或是读者需要对各种出版物的评分进行精确计算。但是由于其选书理论明晰,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6 结语

鉴于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做出的全方面成就,英国图书馆协会在1970年设立麦克考文奖章(McColvin Medal),以纪念麦克考文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麦克考文在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由于先后在英国不同的公共图书馆中担任过馆长、副馆长等职务,并且毕生致力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扮演的是一位卓越的公共图书馆实践家。他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国家访问、专家咨询等方式研究英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用审慎、长远的眼光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为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Alistair Black. National Planning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The Work and Ideas of Lionel McColvin[J].Library Trends,2004,52(4):902-923.

[2]Lionel R. McColvin. Public Library Policy Reviewed[J].Library Review,208-213.

[3]L.R. McColvin. The faith of a librarian[J]. Indian Librarian, 1949:1-16.

[4]于良芝. 图书馆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5]张靖. IFLA知识自由政策之知识自由声明分析[J]. 图书馆,2005,(5):15-18.

[6]Muddiman D. Public library outreach and extension 1930-2000. See:Alistair Black and Perter Hoar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braries in Britain and Ireland[M]. V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McColvin, L.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M].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London, 1942.

[8]Jones, David J. Great minds: Metcalfe, McColvin and Public libraries in Australia[J].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05,54(4):386-412.

[9]Kenneth,C. Harrison.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EB/OL].[2011-10-20].http://ifl.sagepub.com/content/2/3/133.

[10]Goulding, Anne.” Public Library” lecture notes[M] . Loughborough: Loughborough University,1998.

[11]顾力仁.英国公共图书馆法——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J].教育资料科学月刊,1979,15( 4):29.

[12]Harrison K C.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 [J].IFLA Journal,1976,(2):133.

[13]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 Setting Objectives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s[M].London: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1991.

[14]McColvin, cited in Whiteman, Philip. Public libraries since 1945: the impact of the McColv in report [M]. London:C. Bingley,1986.

[15]林申清.选书原理述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1,(3):8-10,12.

上一篇:证照管理制度下一篇:公司召开会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