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24-09-05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用8篇)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篇一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协助乡村扎实抓好村级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积极协助乡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着力提高村级班子把握方向,抓好协调,维护稳定,保持廉洁,统筹运作的能力。

抓理论学习。各驻村指导员充分发挥政策发规宣传员的作用,与乡村干部一道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精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等政策发规,努力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习惯。不断增强了驻村指导员理解、运用党的政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村组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提高了乡村干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基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障。

抓组织建设。一是驻村指导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政治上要坚定、认识上要统一、能力上要提高、作风上要过硬、团结上要加强、纪律上要从严”的组织建设目标,协助乡村干部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打造学习、团结、实干、服务、廉政的村级组织。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新形式,确定新目标,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大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三是坚持党支部学习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三力”和“双带”1

能力。四是协助乡村组织积极发展新党员,注入新血液,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

抓作风建设。各工作队积极协助当地乡村组织,继续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民主评议活动,加强干部作风纪律教育,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好事和实事。

抓制度建设。各工作队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用制度约束为手段,规范村干部行为,农村普遍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议事,村务公开和财务清理等制度,使村级班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章可循,不断提高了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开展提供了可行的制度保障。

抓班子建设。各工作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农村基层组织“强筋壮骨。”一是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二是以教育培训为先导,提高村级班子素质。三是开展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农业科技,农村乡土人员讲致富经验,驻村指导员讲法规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传、帮、带活动,提高村组干部素质。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篇二

1坚持科学发展,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永吉县坚持用科学发展谱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篇章,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 永吉县委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村级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肩上。在新的历史形势下, 村级党组织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如何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这是我们急需求解的课题。对此, 永吉县委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 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而提高党的了执政能力, 推进建设和谐的新农村。

2坚持理论指导, 明确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

2.1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 发挥基层组织任用。首先要求我们抓好农村基层组织, 着力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模式;其次是要抓好农村人才保障体系;再次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保障体系, 增加对村党支部的财政投入;最后是要抓好农村各项制度保障体系。紧紧围绕党中央关注民生问题出发, 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机制。

2.2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能力和水平, 抓好农村干部的“素质提升工程”。首先是要抓好农村“带头人”。即上级部门要帮助和扶持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创办致富项目, 使村干部成为带头致富的人, 从而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其次是要抓好农村干部的培训计划。对所有乡村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能力轮训;再次是要完善学历培训计划。既要抓好在职干部的学历教育, 又要抓好后备人才的选育, 通过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

2.3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带头任用, 通过村干部致富带动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首先是要抓好农村党员的服务农村的致富项目;其次是要抓好农民党员的带富项目;最后对于党员贫困的农民要抓好党内帮扶项目。

3坚持因地制宜, 确保农村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3.1很抓落实, 组织精兵强将形成领导格局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为此县委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各地也相应地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只要各部门齐抓共管, 就一定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3.2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核心和重点是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 肩负着重要责任。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水平。县委十二届全委八次 (扩大) 会议又作出了经济“百强村”建设的决定, 计划在“十二五”期间, 每年抓好20个, 五年抓好100个产业特色突出、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强村, 加快推进能人治村进程。所以, 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带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3切实加强党员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要靠每名党员来体现, 只有党员先进, 党才能先进。那么在农村, 农民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我理解,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发家致富本领上, 看你是不是致富能人, 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所以, 加强农民党员队伍建设,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当前的重点工作就是实施好“双向培养”工程。

什么是“双向培养”呢?就是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实施“双向培养”工程, 就是要提高致富能人型党员的比例, 发挥党员致富能人的致富、帮富和带富作用, 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3.1要积极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村级党组织要继续大力发展致富能人入党, 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实际工作中, 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实行致富能人入党“三优先”, 即:优先吸收为非党积极分子、优先确定为发展对象、优先发展为预备党员, 为致富能人入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3.3.2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

党员不富裕, 则缺乏体现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所以,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是党员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呢?首先, 要引导他们选准致富项目。通过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 提供可靠的优势项目论证结果供党员选择, 确保党员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确定致富项目。其次, 要提供必要的资金帮助。因此, 村级党组织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要帮助党员积极协调生产资金, 可采取传统的村社干部担保贷款等多种渠道帮助解决, 保证党员致富项目或农业生产的有效实施, 逐步提高经济收入。

3.3.3要搞好信息服务

3.浅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篇三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目前,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在依法行政观念、业务能力建设、廉洁自律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距离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注重人的发展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支部是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基层组织,是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善管理、能干事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支部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此,建设好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至关重要,它是党组织充分发挥向心作用、积极为基层服务、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此,一要选配优秀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精神和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规定,坚持选拔党性强、作风正、思想政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从而有效调动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向心作用。三要抓好支部成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党建研究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支部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使支部成员真正能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工作带好党员队伍、抓好党建工作。四要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的规模和数量。要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为目的,以有利于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单位性质和规模、行業特点、党员数量等实际情况在基层设置相应数量的党支部,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效。

二、制定良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 ”、“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创先争优”、“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登记”、“党内考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不同政治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制度,探索新的领导方式和方法;还可以按照党中央在党建工作方面的要求,在基层支部中推行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等,通过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其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对已有的制度加以严格遵守执行,这是管好党员干部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按照《党章》的要求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十分重要。要重点克服三种现象,即:克服组织生活空对空的现象;克服组织生活会研究其他事务的杂乱现象;克服组织生活中的“走过场”现象。要严格按照制度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情况以及廉洁从政情况实行监督。

三、以人为本,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党员是党的基本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我们应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用党章以及各类党内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党员行为,从思想教育、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要坚持抓理论教育。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村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将自学、集中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将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要坚持抓作风建设。要按照胡涛锦同志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的“六条具体要求”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督促农村基层党员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风尚。同时,要结合单位实际和工作实际,对全体党员进行必要的党纪、党风、党性教育,纠正错误倾向,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

三要坚持抓廉政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以往的“反腐倡廉工作”改为现在的“反腐倡廉建设”,并以“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来表述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就必须坚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

四、勇于创新,不断开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

思维支配行动。思维的创新来源于观念的更新。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拓展思路,密切联系实际,就要纠正“偏离工作抓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等错误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重点、难点和党员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积极探索与创新。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篇四

为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全面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三农、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方针,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为主线,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融洽农村两委关系,提高农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整顿转化农村后进班子为突破口,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实现我市“以工兴市”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目标是:围绕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合理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努力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经济发展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农村基层组织“五个好”目标要求。经过努力,在全市形成一定数量的先进农村党支部,培树一批优秀农村干部;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逐步改善,党员先进性充分体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更加协调规范。

二、着眼于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1、[本文来源于好范文-,找范文请到]改革和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根据农村实际,合理调整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村联建”等新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形式。二是下大力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按照“政治素质好,致富本领高,领富能力强”的标准,选拔那些政治信念坚定,自觉践行“为民着想、为民服务、为民造福”;扎实肯干,勇于创新,致富能力强;遵纪守法,作风民主,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拓宽选用范围,改革选任办法,进一步改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三是逐步实行农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鼓励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竞选村委会主任,素质高的党员村委会主任通过“两推一选”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四是提倡农村党支部成员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鼓励农村党支部成员通过合法选举进入村委会,同时,把村委会成员中的党员选进党支部。农村妇代会主任和计生专干一人兼。村两委其他干部实行交叉任职,提升村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其它村级配套组织成员的交叉任职比例,理顺农村两委关系,增强农村两委合力,减少农村干部职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五是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到村任职,对村里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从乡镇机关、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选派热爱和熟悉农村工作、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到村任职,鼓励本村在外工作的优秀党员回村任职,积极引导机关分流人员、下岗职工、待安置的大中专毕业生及退休回乡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到村任职,根据情况既可担任党支部书记,也可担任其他村干部。

2、下大力整顿农村后进班子。把整顿农村后进班子作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突破口。从现在开始,用2-3年时间进行集中治理整顿。乡镇区党委要结合本乡镇区实际,制定规划,确定转化工作目标,落实整改责任。乡镇区党委书记要带头抓落实,每年直接抓好一至二个后进村,总结典型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根据需要,从市直单位和乡镇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到后进村担任村干部,帮助其改变落后面貌。实行市直部门和后进村“捆绑式”帮扶,发挥部门优势,落实帮扶措施。坚持每年对转后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转后成效不明显、农村班子问题较多的,乡镇区党委不能评为先进。经过整顿,力争达到农村党支部班子健全,书记配强;阵地完善,制度落实;村情稳定,发展思路明确的标准。

3、健全和落实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行农村“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巩固和提高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扎实推行村务公开,搞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用制度规范农村基层组织的议事决策程序和农村干部的施政行为,保证广大村民及时了解事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特别要作好“一事一议”工作,把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事摆在首位,加强群众监督,确保公开透明。要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尽快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为群众搞好基础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切实做好发展优秀农村青年入党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四个重点,一是多年未发展党员的村;二是35岁以下党员少的村;三是高中学历党员比例低的村;四是村组干部中党员偏少的村。在全市每年新发展党员中,农村党员要达到发展总数的75,35岁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达到75以上。经过2-3年的努力,消除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和青年农民党员少的村,解决农村班子后继乏人问题。

5、以提高素质为目标,扎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市、乡镇区党校的阵地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网络。市委负责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培训,每年轮训一次,时间不少于10天。同时,有重点地选派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学历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领头人。乡镇区党委负责其他农村干部、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6、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关心和爱护农村干部。各级党委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农村干部,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好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对连续任职时间较长、贡献突出的农村干部由市委授予荣誉称号;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农村干部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按照变化后的乡镇财政体制,认真落实农村干部的工资待遇。

7、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认真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要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要适应新形势,拓宽思路,走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一是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采取“支部 协会”、“合作组织 农户”、“协会 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和挖掘集体水面、荒地和闲散宅基地等资源潜力,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搞农业综合开发,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8、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开展创建先进农村党支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成果,运用到创建活动中。同时,要健全农村班子考核评比机制,建立党员、村民代表和乡镇区党委评议农村班子和农村干部的“双评”制度,用考核结果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创建活力。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建立市委常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带头履行管党职责。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蹲点调研,督促指导。乡镇区党委要发挥好“主角”作用,落实乡镇区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乡镇区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把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情况作为评价乡镇区党委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考核乡镇区党委书记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每年对乡镇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每半年召开一次述职会,听取乡镇区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活动载体,总结新鲜经验,力争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特色、有典型,选树一批高标准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加强总结和宣传,不断提高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2006年5月11日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篇五

我们上河清村位于金佛寺镇东北,由原上河清村和西三坝村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98户,1492人,耕地面积7932亩。支部现有12个党小组,党员73人。~年全村经济共达到1462万元,当年新增集体积累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63元。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围绕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围绕以中心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我结合本村的实际,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供大家探讨。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积极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使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以我们上河清村为例,两村合一后,党员群众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融合,资源还没有完全整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

二、创新形式和内容,让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

一是要创新制度建设。原上河清和西三坝两村合一以后,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村级民主管理,更好的集中智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我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制定了以“四会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即:凡本村重大事项的实施,必须依次经支委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决议形成后,要在本村公示栏内公示一周并征求群众意见,在群众无意见后,方可组织实施。事情办理结束半月内,要将办理结果在公示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两委班子”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支部还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建立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基层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和兴办公益事业建设的能力不断加强。

二是要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党组织,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前提。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结合本村实际,根据党员的队伍结构、从业类型和支柱产业发展对党员进行了分类,请示镇党委同意,将合并后的村党支部设置为党总支,并新设了制种协会党支部、养殖协会党支部、劳务协会党支部和老龄协会党支部等新型党支部,在各党支部内部又按照科技推广、协调服务、营销服务等不同分工和作用发挥设置党小组,形成了总支+支部+协会的新型党组织的设置模式。这种设置,既符合本村产业结构明显的实际,又能有效的加强对协会的领导,也巩固了支部+协会的组织形式。

三是要创新党员管理模式。要使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就必须从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入手。我们在这方面曾经用签定目标责任书的方式进行管理,但由于对党员的要求过于单一,也不利于发挥党员的特长。从当前的实践看,党员设岗定责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村党支部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因事设岗,因地制宜,让党员各尽所能发挥作用的原则,针对全村公益事业管理现状,共设置社会治安维护岗、村容村貌整治岗、村规民约监督岗、乡村道路维护岗、~收集岗、致富帮带岗、财务监督岗、文娱活动组织岗、计划生育监督岗、科技示范岗等13个岗位,先后有56名党员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上岗定责,义务为群众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有效的发挥了党员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

四是要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新农村要靠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共同奋斗,但怎样奋斗,必须有一个适合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载体,“双培双带”活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这样一个载体,对于不同的党组织,也必须有适合各自不同特点的形式。我们村党支部结合“双培双带”的特点,广泛开展了“双链条”、“三户一组奔小康”实践活动。支部把全村八个村民小组划分为五个产业共富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各包挂一个产业富民小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并由党支部根据致富党员户、贫困户和全村致富能人各自的特点,每户致富党员帮扶一户贫困户,联系一户致富能人,党员和富户帮穷户,党员培养致富能人入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共同进步的道路。

三、突出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基层组织要真正起到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就不能脱离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仅就基层组织建设抓基层组织建设,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其领导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能力。具体到我们上河清村,就是要围绕四大重点工作做文章。

一是要围绕中心村建设,抓好组织领导。中心村建设是我们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上的突破口。通过资源整合,我们确定以原上河清一组和西三坝村五组两个康居工程示范小区为基础,在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逐年分批鼓励有条件建造新居的农户集中到这两个小区居住,力争在五年内形成比较有规模的新型居住小区。实现这一目标,村支部要从组织领导上下工夫,通过认真搞好规划、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制定激励优惠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中心村的优越性,形成建设中心村的热情和积极性,让群众成为建设中心村的主导力量。

二是要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抓好“两个收入”。“两个收入”,一是指农民收入,一是指集体收入,前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后者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经过认真调研、多方考察,根据本村地多滩广的现实,村党支

部提出了“科技兴村为方略,调整结构抓支柱,制种经作多业举,种草养畜牛和羊”的发展思路。这也是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积累的主攻方向。当前,全村制种和肉牛产业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劳务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效益、做强做大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进动员农户应用新的科技措施,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让产业由数量型增长转化为效益型增长。力争通过产业的提质增效,每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250元;围绕增加集体收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搞好服务,与制种公司搞好协调,围绕产业发展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力争使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每年增加3-5万元。

三是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提高生活质量,积蓄发展后劲,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村今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有六个:一是水利设施建设,对破损渠道进行维修;二是康居工程建设;三是通组道路的铺油造面;四是以“改厨、改水、改圈、改厕、改院”为内容的庭院改造工程。五是居民点和庭院的绿化美化。六是中心村文化、体育、医疗等公益设施建设。这些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村支部一方面要有计划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尽最大努力扶持群众搞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力争每年完成一到两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促进村容村貌的不断变化。

四是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宣传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突出三个结合,抓好宣传教育。一是把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相结合。要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要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村民的自我管理。通过两者相互结合,规范群众的行为,营造发展环境。二是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要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发挥老龄党员的作用,通过老一辈的现身说教,弘扬尊老爱幼、和睦乡邻等传统美德;要深入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等移风易俗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倡导文明风气,维护醇厚民风。三是把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相结合。要发掘乡土文化的滋养作用,开展唱大戏、舞社火等传统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要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的文化熏陶,带来新风尚、新观念。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培养新型农民,营造新型文化。

6.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篇六

新农村建设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基础。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广大农民,民主素质、法治意识己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经过三年一届的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检验,他们的管理水平、民主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农民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准、社会道德等还将面临着实际的考验,农村的基层组织现状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相关工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组织选举不公正,班子不纯洁。在选举过程中,村级班子由于依托家族势力进行对抗和争斗,使少数素质不高甚至是劣迹人员当选村级主要领导,造成先天不足,有的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2、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公开,管理不民主,一些村干部利用权力中饱私囊,群众反映强烈,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

3、村级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落后,发展后劲不足,村干部和群众观念落后,对建设与发展信心不足,情绪不高。

4、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待加强。部分干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有的干部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政策水平不高,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得不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管理水平偏低,难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艰巨任务。

5、党员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造成党员学习没有积极性。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党员活动没有吸引力,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

二、针对上述情况,建议:

1、拓宽选任渠道。在坚持从本村内部选配村干部的同时,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下派、回请、公开招聘等途径,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鼓励外出创业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或退休干部职工回村任职。注重选派镇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后备干部、退居二线人员到村任职。选派政治素质好、开拓意识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县乡机关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符合条件的可直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

2、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制度建设与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对群众反应敏感的土地征用、劳力转移、经费开支等问题,实行民主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依法循章办事。

3、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集体经济薄弱,是农村各种问题产生重要的乃至根本的原因。在新的形势下,要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前题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走出困境唯一的途径是理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维,想出新方法,闯出新路子,坚持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为农民办事多了,农村的矛盾就会自然减少,农村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信任度就会逐步提高。

4、强化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村级班子建设是核心问题。在领导班子建设中,以思想建设为重点,从思想建设入手,扎扎实实抓思想解放工作,把村班子建设成坚强的战斗集体和领导核心,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能够领导和带领农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战斗群体,以振奋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才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7.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篇七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 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的完整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 是党的基本的细胞, 是党的整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党就是通过遍布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和各个单位的基层组织, 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 把全党7000多万党员、包括农村3000万党员组织起来, 成为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整体。目前, 在全党300多万个基层组织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有100万个左右。农村基层党组织同党的其他基层组织一样, 是党的组织基础, 是党的力量基础。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党的农村工作的总纲, 其中包含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党的其他各项农村工作的完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宣传、教育、组织群众的重要任务, 并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完成各项任务,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

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各种社会组织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核心, 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这种领导核心作用, 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 有利于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 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 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 有利于对农村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党的基层组织的这种作用, 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由此可见,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使党的建设进入了全面创新、整体推进的新时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党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 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表现是:

(一) 改革转型速度不快。

我国农村经济转型, 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失去了集体经济支撑的优势;农村改革使农民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 促进了城市发展, 活跃了农村经济, 但是也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对此,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及时跟进, 改革创新。但事实上,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力度明显落后于其它领域, 传统的组织设置、领导方式、管理理念、方法措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二) 战斗堡垒作用不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强弱, 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召唤力、向心力、战斗力等多种因素体现出来的。从客观上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体制转轨, 经济转型, 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依赖性减弱, 自主性增强, 造成了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弱化。从主观上来讲, 有不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对群众的教育引导、维护利益、矛盾处理等方面, 作用发挥不够。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发家致富上, 思路不清, 办法不多。有部分党员干部自律不严, 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 党员干部素质不高。

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 文化偏低,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部分党员干部, 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和奉献意识不强。现在农村干部普遍认为“工作上吃苦头、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退下来没靠头”, 由于思想滑坡导致遇到矛盾绕着走, 。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 学习不够, 思考不深,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不能真正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四) 工作方式方法不活。

部分党员干部对形势认识不清, 对农村政策掌握不透, 对科学发展理解不深, 工作方法单一, 方式不活, 导致干群矛盾增多, 形成了“老办法不管用, 硬办法不敢用, 软办法不顶用, 新办法不会用”的四难境地, 直接影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此可见,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高度重视,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立足实际, 大胆创新,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 从党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出发,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一条红线”、把握“五个重要方面”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一条红线”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五个方面”即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围绕“一条红线”、“五个方面”的要求, 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 合理设置组织, 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平台。

要依托特色产业设置“产业型”党支部。坚持把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等优势结合起来, 在经济发达的村, 以“支部+协会”的方式设置“产业型”党支部,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使党员作用体现在产业链上。

要尊重党员个性化需求设置“功能型”党支部。要打破原有按自然村设置党支部的单一形式, 根据党员的从业情况和个体特性, 采取“党总支+支部”的模式设置“功能型”党支部, 把从事相同产业、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党员编入同一党支部, 以提高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水平。

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设置“联合型”党支部。针对新形势下“双新”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采取新兴社会组织依托主管部门组建、新生经济组织依托相近行业组建的方式, 建立“联合型”党支部, 消除过去“两新”领域党组织覆盖的盲点。

(二) 注重人才培养, 奠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是要培养素质能力较高的三支队伍:

首先要选准配强支部书记,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 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要着力建设“能人型”村级党组织, 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 推行“两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 消除党政扯皮的体制障碍, 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整体功能。

其次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骨干人。要运用县乡党校、示范基地、远程教育、院校教育、学习考察、研讨交流“六位一体”的模式, 加强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 使他们真正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 能带领群众致富的骨干。

其三要狠抓党员队伍建设,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大力培养选拔致富能手入党、注重发挥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加大关爱力度, 保障党员权利, 强化党员管理, 创新活动载体, 疏通进出通道, 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三) 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保障措施。

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增强农村党支部的“造血”功能。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时要大胆改革, 敢于创新, 逐步探索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 考试、考核和面试答辩相结合, 公开选拔乡村领导干部的新路子。要打破干部选拔的身份界限, 加大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力度, 努力形成关爱基层干部的用人导向。

要创新激励保障机制, 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养血”功能。在政治前途上要使基层干部感到有盼头, 干部选拔任用要向优秀基层干部倾斜。在经济待遇上要使农村基层干部感到有甜头。通过并村、缩编、减员、兼职等措施, 提高村干报酬, 确保农村干部待遇的落实。在医保和老保上使农村基层干部感到有保障。要逐步建立村干部退休金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让农村干部在“经济上有享头, 政治上有奔头, 工作上有劲头”, 确保“留得住人、拴得住心、干得好事”。

(四) 拓宽工作思路, 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第一, 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切实把城乡的组织资源、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整合起来, 以达到集约配置、充分利用的目的。

第二, 建立城乡一体党员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第三, 构建城乡联动党员发展机制。实行城乡两地、一方为主、接续培养、双向考察、互相衔接的方法, 做好农民工党员发展管理工作。

第四, 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城市基层党组织要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信息、资金等方面帮扶农村党组织, 农村党组织也要从提供活动经验和锻炼平台等方面支持城市基层党组织。要广泛开展机关党组织联乡包村、进村入户活动, 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层党建工作统筹发展。

(五) 践行党内民主, 确保党员民主权利得到贯彻落实。

推进党内民主要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 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事项只要不属涉秘, 都要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改革和完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健全提名制度, 规范选举程序, 改进选举方式, 逐步扩大直选范围, 着力解决拉票贿选等问题。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决策。要拓宽党员参与议事决策途径, 发挥党员大会在议事决策中的作用, 完善基层议事决策程序。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要完善党员民主监督机制, 拓宽社会监督评价渠道, 采取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 对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工作进行公开评价。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民主实践活动。要深入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 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 鼓励基层党员积极投身党内民主实践, 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而发挥作用, 做出贡献。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要以负责的态度、扎实的作风、科学的方法,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进一步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 不断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和力量之源。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8.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之浅见 篇八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收稿日期:2010-10-21

作者简介:何炳文(1956-),男,湖南安仁人,中共郴州市委党校纪检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

一、以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行为

以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行为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最可靠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首先要在实践中找出现行制度存在的漏洞并加以完善,特别要对近年来涉农上访问题与群众信访案件进行清理并综合归类分析,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涉农部门和单位深入调研,找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存在的过于笼统模糊,针对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制定出台基层群众特别关注的村级财务管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村级项目工程管理以及村级计划生育公开管理等村务管理制度。

(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制度,只有让群众熟悉或了解,在执行中才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因而要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电视讲话、广告宣传、网络发布等宣传途径,让制度家喻户晓。

(三)对照制度抓规范

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要重点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照制度纠错,对照制度清理,对照制度规范,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处理事务,靠制度管理财务,依制度公开村务,实现村级党员干部从凭良心做事向依制度做事、按程度办事的转变。

二、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力

(一)完善公开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在公开形式上要统一规范,实行统一表格、内容、项目标准与更新周期,使村务公开不再流于形式;在公开内容上要更加具体,将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联的农村基层民生资讯公开,做到群众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全面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二)落实便民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通过选举义务监督员、设立民情意见征集箱、公开民生问题举报电话等形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方便群众参与监督,提高监督效率。

(三)要加强民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积极搭建民主理事平台,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与民主决策制等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村级事务由村民定,真正把村务的决策权还给群众,确保中央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人民群众手中。

三、以惩治增强人民群众的反腐信心

惩治腐败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能,也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信心的重要途径。对基层农村干部腐败现象的容忍就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伤害。基层群众认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抓得好不好,最直观的认识就是现有的矛盾能不能及时化解,发现的腐败现象能不能得到惩处。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高度重视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涉及民生的腐败问题,谁侵害群众利益,就对谁“不客气”。要形成“围绕群众利益反腐败”的工作态势,坚持围绕“解决问题、查办案件”的工作方针,时刻保持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严惩不贷的高压态势。在查办农村基层违纪违法案件过程中,要深入剖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反面典型,认真分析导致腐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四、以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要加大对涉及农民利益的安居工程、移民扶贫、救灾救助、退耕还林、粮食直补、乡村通畅工程以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收费、医疗保障等问题的监督力度,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要加强作风建设。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带动民风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前进,使基层党员干部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上保持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上一篇:《浙江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实施办法》下一篇:护士节诗歌朗诵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