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4-07-17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精选10篇)

1.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一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南直中学

许笑范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求相联络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明智感。道德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表现为爱国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义务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美感表现为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明智感表现为成功感、狐疑感、对成就的欢欣与自豪、对科学的热爱、对错误的追求等,学生的情感,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地分析,而且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与学生的情感协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久而久之,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反过来学生的情感又对学习产生反作用。

情感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所追求高境界的理想教学,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践磨练,探索与研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师生合作,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教学精神与教学能力新的突破。

一、初中历史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教学性质决定了必须在初中历史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历史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德育工作能真正体现实效性,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教育就“爱”,缺乏“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课在教学上更应该体现出情感的渗透,否则就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达到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2、教学原则决定了必须在初中历史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知行统一原则是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情感,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只有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课的实效性才能体现出来。

历史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 进行历史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还要解决“信”与“不信 ”、“行”与“不行 ”的矛盾,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会降罪的。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历史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

1、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亲切的,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状态下学习,当老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也会因此感染了老师这一积极情绪,从而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学生神经放松,情绪饱满,也就会敞开心扉,是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功能。

2、语言

语言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激情、一种心灵深处的心声,是一种灵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课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激情性语言往往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能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中往往起到特别的作用。

不仅要注意讲课的教育性、逻辑性、规范性等,更应重视讲课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的感染作用,或如小桥流水,娓娓动听,清新自然,或慷慨陈词,高亢激昂,或喜笑怒骂,尽现于色,或储蓄委婉于内,来渲染气氛,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施教于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挥洒真情,用激发学生情感的语言,把课本中无声无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来感染学生,增强其艺术表演力。例如,讲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时,我就和同学们过生日相类比。正如同学们有自己的生日一样,共和国也有自己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的生日。同学们过生日要唱《生日快乐》歌,我们升国旗要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同学、朋友来聚会,而每逢国庆节就有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欢度国家的生日。让他们在对比中学习,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较容易地理解开国大典,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有些难记的知识也可以编成口诀。这样较那种平铺直叙地讲解,更富启发性,更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学以致用,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 求。并且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师生之间也多了一次情感交流。

3、事例

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历史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提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还有象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发展大生产运动可以唱《南泥湾》等等。而唱完歌之后全班沸腾了,似乎每个人都要表达内心的激动与感想。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几个问题要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这节课的效果之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究其原因,不外乎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学生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4、方法

历史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在各年级的教学中我都曾尝试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在预习讨论的基础上,派一位代表上来给同学讲课。虽然讲的不一定很好,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初二教学过程中,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同学的要求,组织了讲故事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历史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历史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初中生的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总而言之,在历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 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在历史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是提高历史课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加强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发展,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为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塑造自身,提高自我,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人,当代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报效社会,也实现做人的价值。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培养 策略

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初中历史的三个课程目标之一。笔者认为,要实现好这样一个课程目标,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凸显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努力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主观感受或者情感体验。通常情况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一是内涵的丰富性。以往在历史教学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较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态度体验,扩展到人与自然相处时的态度体验、个人与自身认识产生的态度体验,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层面,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发展 的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内涵。二是指向的明确性。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内容上明确指向: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审美情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们能自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意识和自信心,具有为促进世界和平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具有对未来世界的参与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三是地位的独特性。过去历史教学虽然也把思想情感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一项任务提出,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思想情感教育成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时的附属物。历史新课标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外,更加体现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本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成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不是附属物,反而具有独特地位。

二、初中历史教学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初中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开放,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与此同时,由于西方价值观的大量涌入,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二者间的博弈,已经成为当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出现困惑的重要诱因。在多元价值观的包围下,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更需要适时进行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会更加增强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多做贡献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例如,当笔者讲到关于抗战八年的历史时,由于旧教材受前苏联的影响,八年抗日战争突出体现了阶级斗争这一主线,注重突出的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中的主导地位,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全面、客观和恰当的表现和评价。如今这一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历史教材内容对“正确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的表述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也不断出现在电影、电视和报刊杂志上,这就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很好证明。所以,在初中历史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历史课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更好地凸显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之间的内在性、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让历史在学生面前还原它的本来面目。

(二)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新课标指出:初中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注,是每一位历史课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内容,这些内容概括起 来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新课标要求:历史课程“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与干预的特殊性。”相对以往的思想教育目标来说,历史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它不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培养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还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正常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把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通过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仅使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也让学生拥有一颗平常心和正常心。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一批心理健康的人,培养出一批有着宽容博爱的心灵、济世救民的情怀的人。

(三)是履行任课教师职责的需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道”,不仅指学生学习和做事的方法,更包含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深远含义。正确认识、恰当引导初中生心中的“道”,是初中历史课教师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当代社会正步入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任课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加上初中这一时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教师的信息处理如果不与时俱进,一旦假话、空话、套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那将使任课教师失去一个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时期。

例如,笔者在讲解九下“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㈠”一课关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有关内容时,由于对宗教的肯定作用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很少直接体现出来,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对宗教多持否定态度,学生对宗教以及宗教文化的感觉比较陌生。所以笔者在讲授上述三大宗教的教义和宗教对人的影响时,发现有的学生持怀疑态度,甚至怪话连篇。这时,任课教师就有责任及时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引导:宗教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与任何一个民族、与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宗教对社会的安全稳定同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就会真正体现出来。

(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深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引导学生把历史学习变成一种心灵体验的过程, 掌握爱憎分明、善恶有别的情感判断尺度, 学会欣赏美、爱护美, 懂得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关心未来。笔者常对学生说,一个民族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在蕴涵着历史文化气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欣赏品味和文化素质难道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提高吗?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 慢慢得到了培养吗?也许在课堂上作为任课教师,教给学生的很多历史知识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很难用得上,甚至待考试完后就基本忘记了,但通过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逐步提高的综合素质,必定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策略 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以情感为中心、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目的的课程目标。然而对于许多任课教师来说,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目标,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也是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建构价值观的过程,这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过程,是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笔者的基本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时,注意做到“知己知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备课时教师必须在备知识、备学生、备方法上下功夫。《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没有经过充分准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课,肯定是低效的。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备课时,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所谓备知识就是“知己”。任课教师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课时,不能仅限于将初中历史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课本的有关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所谓备学生,就是“知彼”。备课前,笔者认为必须认真摸清学生对即将展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一些真实想法,然后按照新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反复修改和熟悉教学方案。所谓备方法,就是研究教学的方式方法。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孔子说:因材而施教。所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其教学方式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2.备课时教师必须尊重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本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如何能急于求成?教师备课时可以就一节课、一单元预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但这一目标的 设定,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意识到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有时预设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未必能达到,这时作为任课教师也不用急着要学生马上达到,要允许学生的思想情感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学生在这节课感受不到的可待下节课,这个单元学习体会不了的可待下单元。“一个学生可能一时没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样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授课中,精心创设课堂情景,把握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由景生——创设恰当合理的课堂情景,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前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产生,源于某种信息对大脑的冲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进行情景教学,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时,就会产生丰富强烈的情感。一段音乐、一幅图片、一个短片、几句诗词、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几句精彩的语言等等,都是创设情景的好材料,适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时比起严肃的理论说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更容易打动人心、点燃情感的火花。

1.创意开场白,先声夺人,让学生能很快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作品,能否吸引观众或读者,作品的开头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成功的导入,直接影响到整堂历史课效率的高低。初中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历史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让课堂更加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特征。如利用音乐、电影剪辑、谜语、有创意的历史图片等导入课堂教学的内容。笔者比较喜欢的是用音乐导入法。笔者曾尝试采用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制造出先声夺人的声势,都取得了好的效果。如在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和流行音乐《老子说》导入;上唐宋文化一课时,采用的是现代歌曲导入,如采用徐小凤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及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的效果都非常好;上三国历史时,笔者采用了流行歌手林俊杰的歌曲《曹操》和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当然无论哪种形式的导入,教师都必须注重锤炼教学语言,着眼于修辞,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利用古诗词与历史的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畅游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海洋。

例如:笔者在上七下“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充分利用古诗词与历史事实的有机结合,很好地凸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请见下表。

教学内容(环节)

总而言之,在历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在历史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是提高历史课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加强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发展,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为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塑造自身,提高自我,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人,当代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报效社会,也实现做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道德情感教育初论》 《·理论·教育》2001年第4期

2、《关于当前上海中学生历史状况的调查报告》 《·理论·教育》2001年第7期

3、议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

2007.4.4、情感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江南教育资源网》 2006.6.9

2.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二

1.初中历史教材选用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 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 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 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 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 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天下为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己有耻, 等等。从这些优秀的人物形象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为贯彻这一精神, 采取了历史时序基础上的“点——线”结合呈现方式, 使学生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和感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从根本上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 通过历史学习, 认识到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3.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历史题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德育教育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 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翻开历史的书卷, 从远古到现代, 上下几千年, 处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 寓爱国主义于历史教学之中, 使学生有“以古为镜, 可以正衣冠”的行为。例如:我国近代史是一部满目苍夷, 催人泪下的悲惨历史,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在这一历史时期, 涌现出了林则徐、孙中山等无数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 他们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浪潮, 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予以沉重的打击, 教师通过这些爱国思想和精神师的启发诱导,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又如: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过八年艰苦的斗争, 终于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 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 众志成城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学生继承他们的遗志, 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总之,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他们都表现出了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 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 他们都有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等等, 他们所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隋唐至宋元时期, 我国的科技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这一历史时期, 我国也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历史发展到清朝的中后期, 清朝统治者以为物产丰盈, 不必与外国互通有无, 而闭关自守, 造成科技文化落后, 国力逐渐衰落, 最终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的入侵, 进行割地分赃, 使祖国大地千疮百孔, 人民流离失所, 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由此可见, 科技文化是强国之本。我们在教学中, 首先要列举科技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例,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其次, 寻找古今中外科学家的艰辛之路, 教育学生具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例如:以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等事例, 向学生娓娓道来, 使学生尤如看到他们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科学的艰辛历程。用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事例,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努力学习, 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 利用多媒体强化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 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 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 刻画某些历史人物, 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 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多媒体技术能使历史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总之, 历史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 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创新 篇三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创新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去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扮演听众的教学模式,使本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初中历史成为对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无味的课。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承担初中历史教学任务的教师有必要认清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对初中历史教学做出革新。

一、初中历史课程现状

1、应试教育的侵蚀。我们传统的教学目的在于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历史教师片面要求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记忆,以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这种倾向造成了许多教师与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历史不属于“主课”,分值在中考中占比较少,甚至有人呼吁要将初中历史从初中课程中除名,对学生进行“减负”,这种极端的事例反映了广大家长、学生甚至教师对历史的轻视。历史作为人类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初中课程设置中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教学与现实脱节。历史不仅是在讲述过去,更是要将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脱离现实进行历史教学。这条定律不仅适用于历史教学,同样适用其它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因为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会产生学也无用的心理,从而缺乏对历史学习兴趣和激情,学不可致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由于部分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得高分,所以历史常常被学生当作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是一门无趣而又很难的学科。因此学生往往在强行记忆后,又很快的将刚记下的历史知识遗忘。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获得分数,而不是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树立历史眼光。当前许多初中生在看报看新闻时,对一些社会问题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分析不出,这和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有着重要的关系。

3、历史教学的价值观问题。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而又个性十足的学科,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却将历史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进行传授。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用书和目标、方法,所培养出的人也是几乎一样,缺乏了个性化教育的历史教学是不成功的,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引导学习的自主性,历史学习是一门关于人性和生命的课程,只有在关怀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做好历史教学工作。

4、教学模式的滞后。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可以归结为以下流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通过较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记忆使学生加强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在满足了考试的需求后,则不管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和主体性,以教师为重心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改变,否则历史教学永远都是一门“记忆”式的课程,永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学习历史对于学生培养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过去单纯的将历史当作应试内容转变为一门充满人文关怀性的学科进行传授。历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们学会以人为本,在于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案例1:在进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第4课《中日甲午战争》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进行归纳,并且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现这段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清朝衰亡的原因进行了自主分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假设自己置身于清朝时期,思考如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改革。在思考中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节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转变了教学观念,一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真正的生本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学到了历史知识并培养了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新课标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是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和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重视个性化教育。最后,应该让他们从所处的时代出发,根据自己所学所想,把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与历史相联系,并且大胆的提出假设与创新。我认为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学习效果的分享。案例2:在进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第八单元现代科学与文化的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阶段,对该阶段的科学和文化进行总结归纳,每组由一个学生代表交流和展示讨论成果。最后由学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历史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的理解。

第二,问题探究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师生共同对该问题产生的背景、解决方案进行探讨的教学模式。

第三,情境教学模式。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般的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四

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

邮编:211101

内容提要:

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事实的确如此。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

新意识的工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

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狡猾”。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

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5.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五

实施素质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怎样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实效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决定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制订出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把握历史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这个总目标为: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科能力、劳动观点和审美观点。其次,根据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一要明确;二要具体,即要提出教学结束后应达到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低水平水发展到高一级水平的具体要求,三要恰当,要保证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的掌握,又要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四要完整,既要认知目标,又要有智能目标、情感目标,也就是既要有知识基础、历史学科能力,还要有智力优化,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由简单地传授知识、追求历史学科考试成绩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历史教学的内容纷繁复杂,按具体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按认知又可分为历史表象,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它既有具体史实,又有抽象的理论。具体到每一堂课,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重点、难点也都不一样,教学的目标要求也各有侧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优化内容就成为历史老师必备的能力。我认为,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恰当地选择和组织教材;2.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要抓住重点、难点,还要顾及教材的系统性;3.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4.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授知识中渗透技能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养成。

三、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目标、内容确定后,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重心就是选择教学手段和方式,即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应具有激发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增加课堂密度和容量,提高素质教育的多种功能,它是多种方式手段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素质,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1.新课前复习时重点复习与本课堂内容关联的概念、原理和史实,避免目标不集中,导致学生注意分散;2.引入新课时,要力争三言两句,减少口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避免过多语言重复导致时间浪费;3.在板书设计时,不仅要重视投影片、小黑板的预先准备,而且板书要简明扼要,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还要让学生有理解消化板书的时间,发挥板书的作用;4.在选教具时,首先应明确考虑使用教具要达到的目的,然后选择教具,使用药具时最忌摆花架子、贪多求杂;5.在课堂提问时,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适宜的深度和层次,使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基础上经过积极思维能够回答,二要对较难的问题注意设计小步子,密台阶,层层深入,三要注意善问善导,适时适度点拨,避免长时间卡壳;6.在设计练习时,即要注意练习目的明确,深难度适当,又要注意分层设计习题,使所有学生都有练习和成功机会,掌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6.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六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为此,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

1 历史课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历史课中,有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所进行的奋斗,对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他们的崇高声望,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

2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后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原因就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应当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要相信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主张。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寻食一样去追求知识。而且,他们不只满足于课堂上质疑、解疑,还会把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外去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例如: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先问“什么叫民族融合?北魏民族融合的重点是什么?”再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怎样?有哪些主要内容?改革有何重大的意义广最后要求列出简表与商鞅变法对比,找出异同点、加深印象。

2 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孔子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激励学生创新的.冲动。

三、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如在复习《中国历史》关于中共在各阶段实行的土地政策问题中,教材只给了当时土地政策的内容、影响,没有涉及到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他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创新。在学生思考、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第一,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实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做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包括地主阶级)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一时期,中共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这种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手段,虽然是权宜之计,但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旧中国,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旧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农民,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就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结论更加科学、完整。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大胆求异、不盲从的精神。这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课后练习宜布置开放性题目

7.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七

一、英语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是经过日积月累不断形成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品质, 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 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敢于对现有教学模式说NO, 经常性的给教师提供帮助,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英语课堂的问题, 发表自己对课堂的独特见解。

1. 英语课堂要有良好的语言导入。良好的课堂导语, 是这节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导语的成功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通常来说, 每节课上课之前, 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这样的导语开门见山, 比较直接, 明确告诉学生这堂课应该学习什么, 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点, 学生如何去学习, 如何抓住重点, 这样的导语看似霸道, 但其实效果比较理想, 教师也能够灵活运用自如。另一种情况, 教师在课堂采取引导式的导语, 采取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如要求学生唱一首英文歌、说一些英文谚语等, 唤起学生对这课堂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2. 英语课堂要有正确的提问方式。美国教育学家德加默曾经说过: “提问的好即教的好”。好的提问方式是良好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问的问题有内涵和深度, 才能扩展学生思维、锻炼表达能力。所以, 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 不宜过于简单, 简单则激发不起来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设计的太难, 太难就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反而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因此, 问题的难易要恰到好处, 力求在不知不觉当中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各项英语知识的掌握。

3. 英语课堂要有合理的提问频次。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只能是加强学生和教师沟通互动的方式, 不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 课堂上提问的过多问题, 不但过多的占用课堂时间, 而且还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随大流”的心态, 导致舍本逐末降低教学效果, 致使课堂重点不突出, 教学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 课堂提问要设定合理的次数, 尽可能采用过多的引导式提问。

4. 英语课堂要有科学的作业布置。作业是检验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知识好坏的重要手段, 也是课堂外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如何对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题, 能够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 查漏补缺, 更好地提高英语能力。然而, 在一些学校当中, 个别教师不给学生布置作业, 或者为学生安排过多的作业, 这样的作业方式起不到应有效果。所以,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量体裁衣, 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布置更难的作业, 对学生能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布置简单的作业, 对单词掌握不好的, 可以布置抄写单词作业, 对口语表达能力不好的, 可以布置课外朗读、背诵作业, 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但可以使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 而且还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 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

二、课堂教学评价

1. 更好地关注教学对象。英语课堂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个的鲜活个体, 他们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差异性。教师在教课的时候要特别的关注到这种差异性, 不能等同而论, 对同一类问题, 出现的不同回答, 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能够给学生贴上学习好坏的等级标签。实际上, 学生并无好坏, 只是在某个阶段, 某些事情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 学生也可能由较差生变成好学生, 好学生如果不努力学习, 也可能变成坏孩子。

2. 提高英语的评价机制。在传统的课堂上, 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听, 无法更好地把教学和育人对立起来, 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机制, 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也就更无从谈起。现如今, 新课程标准强调, 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多加强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 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 在英语朗读的时候, 往往是教师读一遍, 学生跟着读, 这样的教学死板, 没有新意。应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学生改正———集体朗读, 通过这样的过程, 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3. 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的目的就是防止教师“一厢情愿”“照本宣科”, 要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激发学生表达合理的教学诉求, 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掌握好学生学习的理由和动机, 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总结

总而言之, 反思英语教学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需要英语教师工作者, 经常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思考, 常问自己是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是否达到了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是否按照教学大纲开展了教学, 是否定期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只有教师提高了认识, 改进了方法, 学生才能够上一堂生动的英语课, 才能够不断地掌握英语的语法和口语的表达,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这一宏伟目标。

摘要: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课程, 一直以来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是英语教师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从两个方面出发, 对如何创新英语课堂教学, 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育,英语教学,教学互动

参考文献

[1]张亚东, 郑玉娟.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界, 2010, (02) .

[2]赵芳.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民风, 2013, (07) .

8.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八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历史人物;学生情感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经过这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基本做法,希望能和同行们共同分享。

一、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为主,很难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我在讲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中的几个镜头,尤其是毛泽东同志用浓厚的湖南乡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全国人民高涨的情绪再现大屏幕,不仅形象的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无法形容的喜悦之情,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开国大典的意义,使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又如在讲《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先制作、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配乐诗Flash,让同学们仔细聆听,并且默默感受作者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用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后播放视频《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让学生感受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培养学生对邓小平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坚定统一台湾的信念,并认识到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长期不懈的斗争。

二、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激发情感

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体验价值观。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红军建军与红军长征》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段,让学生通过影片了解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为了保存实力而进行的艰难跋涉,了解长征中的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环境、物资匮乏和饥饿寒冷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学生抗击生活挫折的能力,在学习中以苦为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就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再现“致远舰即将沉没时邓世昌义不独生,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中 的情景,让学生深受感动,师生引起共鸣,在此基础上,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决心。如讲“九 一八”事变,可以先让学生听《松花江上》的歌曲,让学生通过聆听激昂而悲哀的音乐、忧伤而充满怒火的歌词,达到一种情感震撼的效果;讲《巩固新政权的措施》这一课时,先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用歌曲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意境,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民族责任感,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通过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启迪学生心智,激发情感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星辰,将人类历史点缀得绚丽多彩;历史人物的活动,使人类历史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杰出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或体现了爱国主义高尚情操、或表现出追求真理的伟大志向、或彰显严谨求学的认真品德。这既是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源泉,也是丰富学生健康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养料。

比如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投笔从戎的班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九死一生通西域的张骞;“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驱之”的林则徐;钱学森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等等。教学时,教师如能善于借助这些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生存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不惜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股浩然正气,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我在教学中适时把这些人物的言行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和崇高的美感,进而联想到:假如我处在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象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从而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情操,启迪他们的历史智慧,达到“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标,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也升华为一种时代的责任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课堂中的讨论(辩论)激发学生情感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正如孔子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能实现平等互补。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两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例如:在学完岳飞抗金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岳飞为什么能流芳千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的说岳飞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有的说岳飞作战勇敢,有的说岳飞抗金是正义之举,还有的将岳飞与秦桧两相对比……最后,同学们得出了精彩的启示:“我们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学习。”这表明学生不但掌握了岳飞抗金的过程、事迹及相关知识,而且从讲岳飞谈岳飞议岳飞学岳飞的过程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和提升。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在讲授“李鸿章”时,有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卖国贼、大奸臣;也有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强手,也是经济天才,有满腹的冤屈无处申诉。于是,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论,如何评价李鸿章?让不同意见的学生互相争辩。共同观点: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大官僚,一生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正方观点:所办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所创办的近代海军增强了国防实力。两次对外战争求和,均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有关。李鸿章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看到了时代的潮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他不能过分苛求。反方观点: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办企业均采取封建式管理,李鸿章又中饱私囊,这些企业不是近代意义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企业,他只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战略失误,指挥失当,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战后代表清政府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因此说其是卖国贼也毫不过分。李鸿章迎合慈禧太后,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千古罪人,他既是清廷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决策者。思想上与顽固派没有本质区别。让学生在争辩中思考:既了解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要看他是否推进历史发展,是否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9.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读思问练 篇九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读思问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其一,教师只顾照本宣科讲课,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其二,教师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学生就不能读懂课文的线索和知识,而单靠老师的讲述,学生较难记牢知识点;其三,教师不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会提高,就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其四,教师不设计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学生就不能学会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五,教师不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就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要点.

作 者:廖志立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高炉中学,湖南耒阳,421853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10.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十

沙中 周仲惠

——浅淡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我们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教者枯燥,学者无味,教学双方都没有兴趣。我从事多年的历史课教授工作,这样的状况同样发生过。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认为虽然历史课作为副课,不及语文、数学、英语那样被重视,但只要我们把真挚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去,把学生的情感调入到学习历史的中来,我们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历史教学便大有作为。

真挚的情感投入,就是要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抽象的历史理论和“遥远的过去”中,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从而形成浓厚的教与学的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通过教与学,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由此可见,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要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和目标,仅

依靠历史知识的传授和一般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一,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民族。米索不达米亚上的古巴比伦、尼罗河上的古埃及以及古印度,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香消玉殒”,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路承载着悠久的灿烂文化走到现在,走向未来。毛泽东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瑰宝呢? 历史课的教学,不是历史的重放和复印,而应该在教学中揉进色彩,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我在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运用课件展示,让学生回忆我国古今的强大,有西汉时“文景之治”,汉武大帝的“大一统”,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让他们了解我国在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强大。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也光彩熠熠,璀璨夺目。天文、历法、医学、数学,以及闻名遐迩的四大发明等等,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我国的文明五千年连绵不断,她一层层揭开中国古老文明的门扉,让我们看到浩渺的天空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也感到是那么古朴高深而又玄秘深邃。因此,中华文明是任何灾难都打不断的

链环,虽然在近代我们落后了但她仍是一部长卷史诗,是一部无穷画卷,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无尽源泉。她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让学生树立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失忆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显然,这种感情应当是来源于对自己祖国历史的深刻了解,只有“知之深”才会“爱之切”。中学生心灵纯洁、情感丰富、真挚、敏感,心灵容易产生强烈的震动,而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运用和剖析众多历史事实,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可爱。身陷异国十九年而不辱使节的苏武,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岳飞、一身抗敌、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思想的亮点。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节课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向学生说明:这场战争是日本为实现其“大陆政策” 而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清朝末年的屈辱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光

辉业绩,是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奋发图强,爱我中华,振兴中华,是每个学生的历史重任,也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虽然我们近代落后了,但我们有亿万优秀的英雄儿女;有群星璀璨的五千年文明;有世人瞩目的锦绣山河;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显然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增长智识,将来更好在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从优秀的历史人物身上吸取精华

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他们的人格魅力不但影响当时,也影响后代。他们是历史教材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很好利用,认真吸取。

对于这些可以饱含情感色彩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这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人物中人格榜样作用,加强学生模仿心理的刺激,如 “徙木赏金”的战国商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等等,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风范,都会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以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先烈,他们那忠贞不渝、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一心为革命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必将强烈地感染学生,在其心灵深处,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力,从而使学生从小自觉或者渐渐养成胸怀天下,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的高尚情操。

四、从史料中积累学生的理智思考

理智思考是在智力活动中,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活动的动力。当一个人通过理性思考掌握了事物的必然联系,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以及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成就感时,他就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以一种楔而不舍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在历史教学中,我注重认真及时总结、深化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启发学生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对时代的发展脉络和人物命运进行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理性认知体验。

比如讲及孔子思想时,我会让学习思考,为什么一个被后世万代尊为师祖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却在当时的各国游学历程中不能得志,他的思想和当时的群雄割据的统治阶级的管理模式有何冲突等。在讲到商鞅变法时,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可以让国家富强的变革之路却走不通,商鞅的变法思想触犯了哪些人的既得利益等。这样的思考,既能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又能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事物本质的判断力。

总之,历史课并不是贫乏和淡而无味的,历史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人文内涵,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材料,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只有教师坚持不懈地挖

上一篇:博士三年学习计划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