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

2024-06-25

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精选13篇)

1.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 篇一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在反思中成长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要时时刻刻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进行反思。科学的反思能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

首先,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学情的学生与班级,特别是一些任课班级多的教师,不能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去教授每一个班级,应该在课堂结束后及时反思,总结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课堂。再成功的课堂,也难免会出现教学失误。当出现失误时,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应当及时弄清楚原因。比如,课堂上学生气氛沉闷、不参与教学,我们应该想一想:是不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传输知识,而没有把课堂留给学生;在备课时,是否只是备了教材,传输了知识,而没有“备学生”未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课堂的失败。所以,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回到办公室细细地回味与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过程。

此外,我们可以反思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相处要存在一个“度”,既不能与学生走得太近,混淆了自己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也不能过度疏远学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在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在反思过程中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做到了公平公正。

最后,我们也要反思学生的行为,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也要关注到学生的行为与发展。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现良好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当学生走神或违反上课纪律时,我们要及时地提醒与制止。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及时反思,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适当加以调控。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要及时判断和分析,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疑答难。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重要在及时与坚持,经过我们的反思,相信我们能够在反思中成长,成为优秀的教师!

 

2.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 篇二

通过听课活动, 教师能经常地调整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升华课堂管理的艺术;而对于听课者来说, 发现别人的缺点时, 可以增长业务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向上课者汲取长处, 从各方面提高和发展自己。

听课的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提升自我的过程。听课, 听什么?如何听课才高效?我认为, 要想科学、合理地听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听课前做好准备

听课的时候, 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认真学习新课标, 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现状, 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要了解所听课的教学内容, 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熟悉授课的重难点, 明确这堂课的三维目标。要明确听课的性质和课型, 了解教学的主客体、上课老师的教学风格、特色和学生情况。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有的放矢, 带着问题去听。听课教师只有在听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才能使其转变原来那种“旁观者”的身份, 从而以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深入课堂。

二、听课时把握关注点

新课程理念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学”。所以听课不但要“听”, 而且要“看”和“记”, 更要“思”, 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掌握听、看、记、思的要领, 以增强听课的实效性。

1.“听”

听课时要集中精力, 既要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 又要听学生的语言。课堂教学活动多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传递信息的。因而要听教师是否使用普通话, 对知识点的传授是否准确、言简意明;是否具有激励性;引导得是否恰当;关注授课教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倾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 能否清晰、流畅地表达, 是否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语言巧看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2.“看”

看就是“观察”, 是听课的重点。一要看授课者的教学思想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标准, 能否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关注教学流程的设计、推进是否合理, 层次是否明晰;教师的角色是否自觉转变;关注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或有效的教具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实效;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 板书是否脉络清晰、重点是否突出等。二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学习。学生能否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的热情是否饱满, 能否提出问题,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否善于合作, 乐于交流;是否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 等等。

3.“记”

听课教师要完整地记录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是不可能的, 听课笔记的内容必须根据课堂的重点有所侧重和选择。所以, 记听课笔记也有一些技巧:大的教学程序的记录是不可少的;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段需要听课教师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课堂中出现的一些“败笔”或自己感觉授课教师处理不当的地方应详细记录, 并及时把自己当时的思考写下, 以免以后再犯;课堂中出现令自己兴奋、激动的环节也应摘录;特别是记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 是根据教学的要求, 用简洁、醒目的文字, 提纲挈领地把教学内容概括化、系统化的一种形式, 它凝聚了授课人的心血, 所以要准确、完整地记录授课人的板书。

三、课后及时反思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是肤浅的认识。通过听课, 教师要思考他人的教学经验, 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课后教师要思考什么呢?一要思考教学重点是否突破, 教学难点是否攻破,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风格是否有个性, 教学设计是否有亮点;二要思考授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如何修正;三要拿授课教师的教学与自己的教学相比, 某一个环节若由自己来上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案, 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 有哪些不足。所谓“见贤思齐, 以人为鉴”就是这个道理。学会反思, 学会调整, 走近学生, 走进教材, 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听课, 是在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向别人学习, 其实也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有赖于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探索, 更需要在实践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将别人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为自己的理念。认真听、仔细看、重点记、多思考, 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一定能在听课中学到许多方法, 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矿军.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新教师听课.中国基础教育网——教坛之声, 2004-12-9.

[2]马相明.也谈‘听课’.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1) .

[3]李美超.在听课中收获在评比中成长.黑龙江科技教育, 2011, (30) .

3.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 篇三

为切实搞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听课评课,自觉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应不断完善教研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之间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一、建立健全教学研讨制度,教育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学校应成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研讨小组,各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究课等研讨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每周每学科至少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教导处提前通知教师调好课按时参加。听课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写出听课心得等。听课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人员检查,凡是听课无记录,无心得体会的,视为没参加听课。鼓励教师自发参与随堂听课学习活动,其听课后的感想或意见可私下同上课教师单独交流,但听课笔记本中必须有记录备查。教导处统一安排的听评课活动,听课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评议,评议时,要认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充分指出其优点和可探讨之处。学校教导处对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的听、评课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学校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听课、评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参加评议,在教师中起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因为学校领导只有通过和教师一起上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才能带动教师更好地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探究,深入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制度,引领教师变传统的单一、个体备课为集体备课,变各自为阵为集体攻坚,避免各自为战,盲目探究的现象,促进他们将个人经验凝聚成集体智慧,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实现专业成长。

二、合理安排教师日常事务,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听评课活动

教师由于受地域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被封闭在校园内,定格在教室、办公室、宿舍这三点一线之间,做教师很累,尤其是做班主任。平时,课内、课外,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甚至是衣食住行等,他们都得关心,他们甚至比家长更关心学生的一切。因此,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日常事务,让他们能从许多不必要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听课和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首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岗位和教学课程,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导处安排教师课程时间表时,要尽力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上课的时间错开。如某年级某天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那同年级其他班这一节就尽量不安排语文学科,这样,当某教师上语文公开课时,同年级其他语文教师用不着换课就能去参加听课了。第二,大力开展集体备课、网络备课等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尽量减少教师因独自钻研教材、撰写备课教案等所耽误的时间。第三,以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时间,鼓励教师多采用重点评讲、学生互改、单独辅导等方式,改变教师单一地在学生作业本上画钩叉的那种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效果的批改方法。第四,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学习和流于形式的其他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三、大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各年级组或教师备课组应经常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比赛活动,并把它作为评先选优的条件,每次活动后,要根据其质量评定等级,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多上公开课,多听示范课,认真评议所听课程。要积极鼓励教师把自己听课、评课的心得体会修改整理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投稿,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避免教师在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的文章作为自己的听课笔记或心得交差,我们可以把他们交上来的文章和网络上的文章进行对比,或把几个相似的文章张贴出来,进行对比曝光,制定必要的惩戒措施,纳入年度考核或综合素质评估,以此激发教师的听评课兴趣,规范他们的听评课行为,促进他们自觉参与听课,认真写好听课笔记,按时参与评课活动,畅谈听课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挑水,甚至更多。学校应推行开放课堂制度,一是面对全体教师的成长共同体的开放(相关的教师、领导以及研究者都能畅通地进入真实的课堂),二是授课教师的自我开放(教师的心态在课堂中放开,深入课堂,有意识地琢磨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打开教室的大门,欢迎同行们观摩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自己的课拿出来在阳光底下晾晒,和同事相互切磋,互相探讨;鼓励教师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推开别人的教室门,走进同事的课堂,学习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自己提升专业素质。学校通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促使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学到老。

希望老师们能从闲暇时的无聊中警醒过来,自觉、有效地开展听课、评课等学习研讨活动,做到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听课学习我做主,有效利用别人“喝咖啡”的工夫开展听课学习、评课讨论和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实现专业成长。

4.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 篇四

一、建立健全教学研讨制度,教育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学校应成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研讨小组,各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究课等研讨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每周每学科至少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教导处提前通知教师调好课按时参加。听课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写出听课心得等。听课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人员检查,凡是听课无记录,无心得体会的,视为没参加听课。鼓励教师自发参与随堂听课学习活动,其听课后的感想或意见可私下同上课教师单独交流,但听课笔记本中必须有记录备查。教导处统一安排的听评课活动,听课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评议,评议时,要认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充分指出其优点和可探讨之处。学校教导处对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的听、评课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学校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听课、评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参加评议,在教师中起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因为学校领导只有通过和教师一起上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才能带动教师更好地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探究,深入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制度,引领教师变传统的单

一、个体备课为集体备课,变各自为阵为集体攻坚,避免各自为战,盲目探究的现象,促进他们将个人经验凝聚成集体智慧,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实现专业成长。

二、合理安排教师日常事务,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听评课活动 教师由于受地域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被封闭在校园内,定格在教室、办公室、宿舍这三点一线之间,做教师很累,尤其是做班主任。平时,课内、课外,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甚至是衣食住行等,他们都得关心,他们甚至比家长更关心学生的一切。因此,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日常事务,让他们能从许多不必要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听课和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首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岗位和教学课程,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导处安排教师课程时间表时,要尽力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上课的时间错开。如某年级某天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那同年级其他班这一节就尽量不安排语文学科,这样,当某教师上语文公开课时,同年级其他语文教师用不着换课就能去参加听课了。第二,大力开展集体备课、网络备课等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尽量减少教师因独自钻研教材、撰写备课教案等所耽误的时间。第三,以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时间,鼓励教师多采用重点评讲、学生互改、单独辅导等方式,改变教师单一地在学生作业本上画钩叉的那种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效果的批改方法。第四,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学习和流于形式的其他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5.音乐听课反思与心得 篇五

敖春香 歌曲《小朋友的家》是卡通片《欢乐谷》的主题歌,这是一首充满情趣,带有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袁老师整堂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课堂设计合理、紧凑、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非常高,学习气氛浓厚、融洽。整节课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课堂上金老师教态大方、基本功扎实,熟悉拍打节奏、按节奏读歌词,在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教师范唱歌曲、分句跟琴学唱歌词、完整齐唱歌曲。一步一步都很到位,使学生学得较为扎实,在此基础上了解歌曲的律动特点,尝试拍手伴奏并配上动作表演,使得孩子们无所顾忌更投入于音乐,感受到一个真善美的卡通世界!

听完这节课,我对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有想唱的欲望,这得感谢袁老师。为此,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音乐课是每个小学生都喜欢的,在课上他们无拘无束,尽情的享受快乐,遨游在音乐声中,当我看到此种情景我感到无比欣慰。我希望在我们学校以后安排专职的老师教学音乐,让学生更加了解音乐并喜欢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受到熏陶,净化其心灵,欣赏并享受音乐。

6.听课心得在反思中成长 篇六

周三下午我讲了《数学广角—有序搭配》后,最大的感受是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个别环节语言表达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有些吃力,今后还要向那些优秀教师好好学习。

本节课以闯五关的形式贯穿全过程。首先由“密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0、2、3有几种搭配方法,三人合影留念、荤素菜搭配的问题。

虽然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和设想,但还是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各式各样的作答,搞得有点措手不及。比如第一关,我让每个小组都做了汇报,导致时间有些过长。再比如三个人照相合影留念环节,小助理第一次位置没摆对,这时候我应该让小摄影师帮忙一起摆动作的话,会大大节省时间,但由于自己还是经验不足,当时没想到那么多,课堂应变能力较差,又让小助理摆了一遍。

整节课下来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因此今后还应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文章越改越精彩,一节好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课堂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成为一堂真正的好课。

紧接着又听了赵丹老师的《七律长征》,首先赵老师课下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交流后,让所有学生对长征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在讲授第三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时,抓住重点字“暖”和 “寒”二字让学生理解整句诗,以点带面。赵老师通过先让学生听《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费一枪一炮,不伤一兵一卒巧渡金沙江后的那种喜悦和自豪。体会“暖”。在理解“寒”字时,让学生观看《飞夺泸定桥》的影像资料,对“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理解“寒”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最后在学生充分感悟、大胆表达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有效地解决了重难点。

听完孙老师的英语课以后我内心触动不小,她把英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课堂上开展适当的竞争性游戏,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使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尤其是情景表演一环节,孙老师声情并茂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学生纷纷申请上台表演,真正的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整堂课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真正的实现了高效。

7.在反思中成长 篇七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44—01

通过教学反思的实践,本人颇感受益匪浅,从中我们既可以发现教学中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也可以总结出教学中好的经验加以应用。现就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课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环面积的计算》一课,谈谈进行反思的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会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圆环的面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以下情景:

[课后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一、处理好了“突发事件”。本节课我并没有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了平方差公式推导验证的过程,这本来是初中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可是无意中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形成了,或许有人觉得这样有点多此一举吧!小学生学什么初中的知识,可我认为搞好中小学知识的衔接正是小学老师的任务。

二、提倡解法的多样化和优化。《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预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4种解题方法,其中第4种是书上没有提到,也是我认为学生不会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三、重视了师生互动性。在这个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除激励和引导以外,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只是因势利导放手让学生在自己争论与验证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放和收做得比较到位,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

8.在实践在成长听课有感(模版) 篇八

——听课有感

听了马老师和白老师这两节课,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让我一饱眼服,心里不免有些惭愧,一直认为十六字教学是高年级的事情,从没有在意,总觉得的二年级的学生还小,但是想想这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低年级培养。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学生能不能象他们一样也表现的这样精彩呢。自己顿时感到了一种紧迫切感。

回到教室后,我立刻根据我们班的特点把学生分成了13个小组,每3人一组,中间的是小组长,两边分别的1号和2号同学。分完组后我把基本的要求给学生说了说,我想实践一下,正好当时那节课,我讲作业,我先让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2分钟交流一下,然后让小组长汇报,由于我们班的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我就采用打分的方法,回答完后我就让同学们给他找分满分5分,一说打分同学的的听课热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课堂也变得活跃了起来。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精神倍加。我也感到了此课堂是那么的富有生机和活力。

这时我意识到我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我总结了一下,我这堂课的优点,一是以前我作业时同学们都不听,讲了之后,好多同学也不改作业,我就得一个一个的订作业。工作量太大,我小组长交流作业,先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就注意听自己的错误,教师在加以讲解,这样学生理解的透,清楚,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很轻松。通过打分同学们听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声音也大了。

问题总是会有的,总让小组长汇报,1号和2号得不到锻炼,小组长不认识,只想多玩一会儿,检查作业不认真。针对后者,我单独给小组长开了一个会儿,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严格的要求。效果还是很好的,他们对1号和2号检查的很认真了,真是成为了我的好助手。

9.在反思中成长,反思中进步 篇九

一、反思备课活动

1.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认知特点不同,而且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知识储备也差距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盲目照搬他人的模式,而应多方借鉴,取长补短,融合成为自己的东西。

2. 加强集体备课。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课堂教学再拙劣的老师,他们的思维中也一定会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东西。对教学中一些不容易处理的内容或教学难点,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积极探讨更有效的突破方法。有些东西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时,很难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而集思广益则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帮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二、反思课堂教学

1. 教学方法。如今的孩子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传统的灌输式或问答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求知的愿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一地位,并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主动去感知探求并获取新知。常用的有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诱思探究等,尤其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发散思维也必将得到更快发展。

2. 教学模式。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是数学教学发展的方向,而这种教学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原来数学并不只是那些枯燥的数字计算,而是能够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此,课堂必将精彩高效。

三、反思教学评价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小学生对这种要求更为强烈,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送给学生的则大多是批评或否认。其实这是传统的高高在上思维模式在支配着教师的这种评价行为,而这种教学评价只会让学生讨厌学习,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

力产生怀疑,这对以后的课堂教学极为不利。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努力发现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进步,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努力将其放大。有句话说:给点阳光就灿烂。是的,老师给学生一点阳光,学生回报你的将是一个春天。

四、反思师生关系

1. 做学生的生活父母。小学生年龄小,他们不仅渴望在学校能够学到知识,更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现在的留守儿童较多,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好多生活习惯还在养成中,因此身上必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毛玻作为老师,要细心呵护和照顾,看看他们有谁的脸没洗,看看谁的衣服脏了破了,如果发现了上述情况,请一定努力帮他们做好。请不要忽略这些细节,你的付出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在爱的阳光下沐浴,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学习成长中尽全力回报给你。

2.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都希望和老师做朋友,不喜欢老师高高在上的样子。教师应放下架子,走近孩子们,和他们交流谈心,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学习以外的需要,做学生的大朋友。在学习上,要热心帮他们解决困难,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遇到困难才会敢向老师求助,这样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整天板着脸面对孩子的老师,学生大多不喜欢,即使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也不敢或不想去找老师帮忙,这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极为不利的。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有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

反思中进步反思中成长

——《长城》教学反思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年以来,我一直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们求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身为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才能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中的每一个标志,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下面我以在镇内“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执教《长城》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下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

课堂上我并不逐段学习,而是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抓课文中心句,提炼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围绕“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两个问

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习。让同学在初读课文后谈对长城的印象,然后在文找出一句能概括长城的一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在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并不全面,仅靠课文中两幅插图和课文描述,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此,我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的同时,也整理了大量的有关长城的图片、视频资料并制作成课件,结合对课文的学习逐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二、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基矗

一堂课的导入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却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起始环节,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优美乐曲中的前奏,精彩戏曲中的序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来,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矗在《长城》的教学中,我采用音乐导入法。先让同学们边欣赏音乐《长城长》这首歌曲,边欣赏长城的图片,然后让同学们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在音乐渲染的情境中交流资料,容易使同学们产生直观而美好的理解,感觉长城不是那么遥远,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开展多种形式朗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可见,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有效地开展朗读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第一自然段远看长城气魄雄伟,初读了解了长城“长”的特点,然后结合文中的插图和课件,学生不仅理解了“蜿蜒盘旋”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发现了长城“曲折”的特点。通过个人读、男生读、齐读等形式读出了长城的雄伟气势。第三自然段为了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通过个人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去感悟,为了提升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在音乐渲染中进行范读,创设情景“透过厚厚的城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同学们想象,活跃了思维,启迪了灵感。让学生由衷认识到“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对于教材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

四、适当的补充素材,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学习第一段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长城的“长”,我补充了三个素材:“在中国地图上,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一共经过了八个省市,有一万三千多里。”“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有二百五十米,而要走完长城相当于围绕操场跑上26000圈。”通过这些具体数字更能让孩子

们清楚体验到长城的长,使教学目的性更强也更有效。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装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相当于咱们四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的体重的总和。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补充了一段世界各国领导登长城的图片和他们对长城的赞叹的资料,加深了孩子对长城知名度的了解,更加能够感悟出长城的伟大、民族的伟大。让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对长城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10.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

在我国教育界,各位专家学者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全面、冷静、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具有决策的能力,那么教师的专业性就一定会提高。朱小曼(2001)认为反思性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观念等进行梳理,及时调整、改进,将经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继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教学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

为了促进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第一部分基本理念的“能力为重”中就明确提出“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第二部分的专业能力中第十四条即为“反思与发展”,具体提出教师应“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可见,反思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会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这种经验总结其实就是存在于幼儿教师教学行为中最简单、最普遍的反思行为。

在优秀幼儿教师的访谈中,有的老师在谈到自己专业成长的经历中,就谈到:

教师A:“工作中,我会和家长聊一些孩子的情况,讲一些我们平常觉得哪些地方很好,孩子们会喜欢,还有就是其他老师和园领导有时也会说你哪些工作做得非常好。通过这个我就反思我在这方面做得好就要在今后做得更好一些,哪些地方不足我再实践的时候可能会有方式方法的思考、改进,这就应该叫带班的经验总结。”

从这位教师的反思行为中可以看到,她是在与家长、同伴、领导等交流、探讨中进行思考、反思,这种反思行为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被动性,因为教师反思的起因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接触到的家长、同伴等对自己的评价,并非教师主动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但是这种反思内容涉及到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往往更多地关注一些细节问题。教师若能长期坚持这种反思,可以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这种反思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

还有一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比较善于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同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观摩,在观摩中进行反思,还有一些教师会通过查阅学前教育的相关资料进行反思。

教师B在访谈中说:“刚工作时,我没有经验,也没人告诉我应该怎么组织孩子入厕、喝水啊,怎么放杯子啊——带班的时候当遇到领导对自己的批评、指责,还有班级混乱的时候,我也有过退缩。怎么才能走出这个困惑呢?后来还是觉得自己比较愿意学吧!就是本身自己想好,就是说有这份上进的心,也就主动地去看老教师怎么带班的。我自己不带班的时候就主动地去看比方说孙老师,我就去看看孙老师怎么带班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自己就知道了并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遇到问题再去学,然后再回来改进,慢慢自己也就学会了。”

教师C在访谈中说:“我就更注重孩子,注重细节,注重对每个孩子的观察,然后我就在反思,我今天做得对不对。比如,今天这个孩子出现问题了,我今天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他,对他是不是一种伤害,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做得不对。所以每天我就来反思一下,也许是一段时间,也许是我这个班级带完以后,我这个班的孩子有没有获得全面的发展,我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我工作当中也经常去看书,在书中你能找到一些东西,然后对照自己的实践。自己个人去反思,去提升,我觉得这样才能进步。”

教师D在访谈中也认为:“优秀的教师要有不断反思自己行为的能力,就是有的时候不是说我是什么样了,我就做的什么都正确,而是应该对做的很多事情,我都要回头想一想,这个事情做的还有哪些问题存在,下面还可以怎么做?”

可见这几位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中都认为反思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为教师的反思是主动的,有着比较明确的目的,而且能将反思的结果很快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甚至能就同一问题进行反复多次的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同时,教师在反思中借助于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书报杂志和网络进行学习,将自己的实践行为与幼儿教育的最新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完善,乃至推陈出新。

这种反思具有较强的条理性,思考也更加深刻、全面,能促使幼儿教师不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也提升自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

以上的几种反思行为都是个体针对自己的反思,其实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在很多时候是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反思,这也是现在幼儿园教师的常态反思行为。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结合幼教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再结合本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困惑等来明确研讨的主题,并以观摩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比如教师C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担任的是年级教研组长,每学期每月都有园长组织的大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可以带领大家把平时的一些小问题解决,可以开小教研会对平时的问题进行研讨,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自己成长了,也能带动一部分老师共同探讨。”还有我们平时教研活动中开展的“一课三研”也是典型的集体反思模式,如教师F谈到:“我们每学期都有教学观摩,通过教学大赛老师就成长了许多,因为同节课要不停地研究,上不同形式的课。”

另外,在本园教师参加区、市、省的教学评比活动过程中,幼儿园会围绕将要参赛的教学活动来组织大家进行研讨。如教师E在访谈中就说:“我一直很喜欢上公开课或者是参加一些大的活动,因为每参加一次自己就提升一次。因为你平时上课只能自己一个人想,但参加这些活动,大家集思广益,每个人都给你提建议,就会得到好多很好的意见,然后下次就能有很多的提高,我觉得这挺好的。”在这些教研活动中,教师围绕某个主题能就自己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各抒己见,深入探讨,并将研讨的结果落实到实践中,然后再反思、再研讨、再落实。

不论是何种方式的思考,幼儿教师都需要对自己经历的教学事件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回忆、梳理、思考和剖析,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来发现自己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高,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11.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一

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自觉的严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我们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教学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等。这些有意识的、及时的反省,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例如对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一课的教学,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本节课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我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拿着已经设计好的导学案,反复推敲,总觉得课堂的容量有些小了,就在反复诵读、背诵,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第四个目标:理清文章结构。就教学的效果看,虽然课堂变得好看了一些,但又觉得冲淡了前面的目标的落实,感到患得患失。

(2)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了第二目标的落实上,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翻译展示,教师纠偏四个环节,基本达成了学习的任务,但较多的耗时又影响了对课文结构的学习,只好教师拎着学生走,后面的训练任务时间不太够,只是让学生做了,没能进行校对纠错。看来还是没有认真的钻研教材,考虑学生,更没能根据课堂上的教情、学情调控教学。

(3)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地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务实,把每个问题都要讲透,同时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使学生动起来,思想的火花碰撞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得,思维才会得以发展。我想这样的课堂才会出彩吧。

12.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二

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在每一堂课后撰写教学后记,实际是培养我们一种教学反思的能力。反思性教学是当代反思文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教育实践追求合理性的反映,更是教育主体进一步成熟的象征。而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和准备性的增强。诚如考尔德希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学会教授、成为反思型教师”这一点对于在教学中处于“初级阶段”的老师来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反思策略与反思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自我提高反思策略与问题单、行为记录反思策略与反思教案、同伴交流反思策略与反思札记。作为一个新手型教师,我自己的感觉是对解决“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即包括导入、语言、板书、讲解、提问、演示、练习指导、结束等在内的具体技能的把握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显得非常空乏。因此,我觉得,学校对新手型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以对其自身教学技能的反思为切入点。

在为期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后记着重于记叙自己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妥当,课堂纪律是否混乱,学生精神状况是否饱满等等,但是对导入是否精彩,讲解过程是否通俗有趣,板书是否工整有条理,提问是否能很好的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练习指导是否巩固了当场的知识,有没有完整的结束语等却基本忽略了,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些新手型教师要进行反思的重要内容。

以这一学期进行的一场公开课为例,课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不但详细地备课,还制作了多媒体软件,用以辅助教学,本来以为这将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例,我自己对此充满信心。但是上完课后,感觉却非常不好,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种感觉在我从教一年多来是没有出现过的,事后我自己进行了内省性的反思,总结起来,原因应该出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详细的备课过程中只重视了备教材,而忽略了备学生――这一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上公开课的1班学生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有比较强的求知欲,这些特点可以让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为开放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将课堂交给他们,我自己只做一个领路人的角色。但因我备课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等到上课发现了问题时,又因为对教学技能掌握不够全面,不会也不敢在适当时候灵活变通,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就注定了我这节课的效果不会理想。

二:备课过程中过分重视了形式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实质性的方面。

在上课之前,除了重

13.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三

只有试着在教学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我们的专业技能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运用头脑认真反思,才会有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记得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位教师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就及时写在上面,然后利用空余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这就是所谓的反思。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教育的教师,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

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

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在的学生与老师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而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师生并不是“阶级敌人”,作为教师,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本学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首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学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学生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关键。

上一篇:xx年中秋节活动总结下一篇:班主任年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