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2024-10-23

教学质量管理论文(共8篇)

1.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一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月中旬的马鞍山之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思想受到了冲击,深深感受到我镇教育设施、教育教学水平与马鞍山同行的差距,促使我们在反思以往工作的同时,依据现实情况,重新构思今后的工作思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XX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学质量服务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打算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做好思想工作,搭建良好工作平台。

学校领导干部要首先端正工作态度,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各种方式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全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学校召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研讨会,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导处召开班主任会议,与班主任配合培养班干部,做好管理班级工作。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向家长反映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特别是双差生,更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在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改掉不良习惯,灌输做人的道理,做一个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总而言之,我们要想方设法,从思想意识层面调动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打好基础。

二、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向常规工作要效益。

1.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班级评比制度及班主任考核制度,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完善学生一日常规,细化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要求监控学生一天内的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⒉认真做好月查、月考工作。完善月查制度,建立以学校领导为核心的月查小组,按月检查。教导处组织认真检查、记录、反馈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批改、基本功作业、读书笔记、业务笔记、政治笔记的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给予指导并限期整改。认真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教导处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例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反馈,对不按要求批阅的要跟踪检查,督促改正。做好月考工作,建立月考制度。月考试卷要保密,学校领导成员参与监考,平行或不同年级互换监考,做到无作弊,批改试卷流水作业,严格要求,考出真实成绩,发现问题,找到教学的不足,及时反馈,做出教学调整,从而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⒊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听课月”活动,对每一位教师所带的学科进行听课,评课。学校首先召开全体教师会,强调听课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影响,接着布置教师确定并上报讲课内容、讲课时间,做好讲课准备。教务处做好公开课计划,上报中心校。每一节公开课学校领导都要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上课情况,同时组织相应学科的教师走进课堂听课,并组织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建议和意见,提出要求,取长补短。另外,学校领导要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全面检查监督,做好记录,反馈,要求改正的要进行跟踪,限期完成。在“听课月”活动结束后,学校领导实施新一轮的听课活动——推门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听,多指导,使其成熟,把他们“推”出去,“推”到展示镇级、县级、市级公开课的讲台上。同时,学校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暑期后争取半数以上教师会用多媒体教学。

三、制定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参照申报“农村示范学校” 各年级优生率、合格率目标的规定,制定本校各年级优生率、合格率的目标,以本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学生成绩为基础,在保证该年级目标优生率、合格率的前提下,将目标落实到教师,具体落实到学生,制定学生各学科应达到优生率、合格率的目标,记录在案,一式两份,学校教师各持一份,教师要以此目标在平时教学中为各学生制定努力方向,学校要以此目标监控教师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辅导,并要以此目标作为评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以制度管理人,促进教师积极工作。在学生方面,学校给各任课教师配备一定数量的奖品,让教师用到课堂上,用于平时工作对学生的奖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组织各种学生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调动学生兴趣。

五、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确定后进生名单。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对后进生要分层次转化,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教师操作。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不定期进行补习,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内外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第五、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六、加强对毕业班提质工作的监控,发挥毕业班的带动作用。毕业班一直是学校纪律最差的年级,必须加强对毕业班纪律工作的管理。召开毕业班教师提质研讨会,与毕业班教师共同研讨解决毕业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下班级召开毕业班学生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与个别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交流,给予疏通,加强毕业班平时教学工作的监控,学校领导对毕业班一天的到校、上课、教师辅导、作业批阅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跟踪解决。经常性与毕业班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总之要做好对毕业班工作的引领,并以毕业班为龙头,带动全校其他班级工作取得进展。

2.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二

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教学规律和现代管理思想、方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建立和维护相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系统论述。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第一要素,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源头就是教师。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办出高水平的学校,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

1. 加强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主流思想。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来灌输和培养。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务。所以高校应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选拨、吸纳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年轻教师的再深造和培训,形成学术梯队,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学校还应制定有关鼓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实施素质教育,并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

2. 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人格形象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为此高校应加强对教师此方面的建设。对新上岗的教师应进行定期的师德培训,进行师德教育,同时实行导师制,配备带教教师,把师德教育寓于教师业务培养之中;建立健全师德制度,为教师指出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建立奖罚机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并将师德与晋级、评聘、职称评审挂钩。同时,对违反师德要求的人和事要进行正面的批评教育。

二、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的重要环节,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还需要有掌握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质量决不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管理环境,即使教师队伍再优秀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亦然。在新时期高校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还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的管理方法和协调沟通教学工作中各种关系的能力。

1. 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从事的是教学管理工作,管理就是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为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服务。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位置,要能够看到在日常琐碎的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责任。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激发工作热情,能够在大量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找到规律和乐趣,那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让领导和老师们满意,让学生们尊敬。

2.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是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教学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教学知识、课程相关知识等。还要熟悉院系的教学特点,掌握一个时期院系的总体目标和学期中心工作,熟悉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背景知识。更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逐步实现教学系统信息化,信息化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掌握现代的管理方法,了解课程表的运行情况和教学现状,做好各部门、系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是院校建设的骨干,在教学质量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高校应当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积极性。可以有计划的将管理人员送出去进修,加强与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考察,适应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要求;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学位工作,以提升高学历人员比例;对年轻的教学管理人员实施专项培训,学习上级和学院教育教学的文件与制度等。这样以保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服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三、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观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在管理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在手段上,着眼于最充分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目标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管理效益。若要在高校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将管理和服务、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1. 高校教师的“人本理念”的管理。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也是教学管理活动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对于教师的人本管理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学校工作中强调教师的价值、尊严及社会公平的重视;二是按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及工作规律,还教师的主体位置,尊重教师、帮助教师,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得教学管理工作高效运转。

2. 高校学生的“人本理念”的管理。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性;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的外在教育,主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内在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法把学生视为“问题”,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教育,未能做到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人格。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品性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3. 信息与沟通是高校教学人本管理的手段。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通过现有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把分散的信息活动统一到信息系统中,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构建人本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使高等教育管理达到最佳效果。

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时人们对“三个面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理念状态,但时至今日,这一要求已经成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在现实世界,一切实力的竞争都成了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则主要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教育思想,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和细处,并把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唯此才能真正培养出新一代创造型的优秀人才。

1.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兴趣。

开展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态度。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程安排得满,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滞后等,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无法得到全面培养,进而抑制了大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彻底地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要在为大学生们打好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观察、思考与学习的能力,锻炼他们亲自动手的能力。可以根据大学生们的兴趣参与到老师们的科研课题小组中。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并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所要求的课程之外,还可以再修其他的主干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开展多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拓展知识面,充实精神世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2. 适当改变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动态、成果等,也可以适当的介绍教师自己本人的科研内容和成果。这样把教学内容和相关科学成果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又可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对某些学术问题探究的欲望,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与榜样作用。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必定要进入到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面对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这样的高校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姚秀群.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9 (02) :29-31.

[2]李秀彩.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探讨[J].职业技术, 2009 (8) :70-71.

[3]熊海鸥, 熊凤梅, 刘宝萍.人本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7) :34-35.

[4]秦萌青.搞好高等教学管理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J].山东大学学报, 2002 (3) :81-82.

[5]汪光阳, 张志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初步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6 (3) :11-12.

3.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三

[关键词] 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管理手段;教学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16-03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中小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确保自身教育质量,我们着力于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挖掘教师执教潜能,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收到了良好实效。近十年中考成绩都稳居武昌区第一名、武汉市前列。本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探讨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因校而异”的。我校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

1.推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

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各个学科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怎样落实等问题,教研组长制定了本学科的教学规范,并汇编成册,发给全校每一位教师。利用教研组集中活动的时间组织学习、宣传,要求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为了能够摸索出一套“轻负担、高效益”的有武珞路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各个教研组进一步推进了“学在课堂,教在课堂,落实在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把“讲一听十”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讲一节公开课,听十节课)、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以及“教学能手”的选拔活动等都纳入其中,并与武昌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相结合。

2.实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

“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是指备课组长不仅仅只负责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安排,更重要的是对本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考勤、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活动是否落实到位、效果如何全面负责。由于我校规模较大(拥有四千余名学生、两百余名教师),但教导处的人手有限,仅靠教导处的检查与督促,有些工作落实有困难,而备课组长身处一线,与老师们时刻战斗在一起,备课组长的管理到位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力量也就加强了。对本备课组的考勤情况,教学进度,备课、讲课、听课、议课情况,教辅资料使用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备课组长都要做到有督促、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

3.构建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

根据学校发展的新情况,在实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教导处制订了备课、上课、阅卷、监考、考勤、作业批改等一整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构建了备课组、年级组、教导处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把查备课、查教案、查作业批改、查考勤、查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责任下放到备课组长、年级组,教导处进行抽查,使问题发现得更及时、更准确。

二、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核心问题有两个:一要抓教师教的积极性和科学性,二要抓学生学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如何抓好这两点,在我校的工作实践中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和手段,其中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是重要手段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校在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教学规范的基础上,主要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量化表》、《期末综合考核奖发放方案》、《中考奖发放方案》、《“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等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

1.看常规是否落实到位

看常规就是看教师的敬业尽职情况。教学常规指的是一个教师应当完成的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看教师以下工作的完成情况: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课外活动、总结、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等。

2.看变化是否稳中有升

主要看三个数值的变化。一看由班级学科平均分所显示的班级学业水平的变化,大致分为进步、持平和退步三种情况;二看优秀率的变化,也就是看年级优秀学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培养优秀生的效果;三看后进率的变化,也就是看年级后进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转变后进生的效果。

3.看负担是否科学合理

看负担是指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不重,课堂效率高不高,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如果从学业成绩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很大,还应当进一步了解一下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负担量如何。如果教师是通过超负而换来的成绩,是不应表扬的,否则会产生误导。我们认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而且要看取得每项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学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娱乐、锻炼、身心健康为代价换来的,那么这种成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种经验也是不能推广的。

4.看反映是否褒多贬少

近几年,我校提出了“满意服务”的观念,教师的工作应以学生、家长的满意为目标,领导干部管理要以教师的满意为目标。因此,我们的评价制度必须考虑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必须通过评价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满意服务意识。学生的反映主要是通过每学期定期开展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座谈会、班级报表来收集情况。家长的反映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专题座谈会等来获取情况,家长反映的情况基本来自学生,但是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刻性,对于改进学校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三、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人们常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所学校在现代管理体制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这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已势在必行。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信息存储和处理手段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在现阶段,这种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采用网络化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既是管理模式信息化的体现,反过来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工作、提高效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的正确性、及时性、可靠性,使广大教务管理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杂乱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总结和继承传统教务管理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促进管理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例如,在“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形式的问卷调查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不便于修改和完善。而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不需要手工输入和处理数据,能直接显示调查和统计结果,即可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能很方便地修改调查项目。为此,我校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系统,如图1所示。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让学生更方便的参与教学过程评价,参与教师满意服务评价,变过去的抽查为学生全员参与。评价包括资料订购、作业布置、课堂讲解、课堂纪律、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评教评学”的整个过程更加客观、公正、民主。这种“评教评学”既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反映出的普通问题,利用“教学例会”(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的“三长”会议)对组长反馈,对个别问题找老师个人交流。通过“评教评学”活动,加大了反馈力度,对规范教学行为起到了督促作用。

总之,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规律,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构建和谐的校风、敬业的教风、高效的课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副校长

4.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篇四

----登岸小学召开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

2月27日下午,在登岸小学五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谭义萍校长、何滢和颜纯两位副校长全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何滢副校长主持。

何滢副校长首先总结了上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导处成员及各教研组长的辛勤付出给予了肯定。又带领大家重新学习区“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重点解读了方案中提到的四个“前移”,使大家明白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定要抓好几个关键:既要抓好起始年级的习惯养成,又要抓好学校薄弱学科的建设,还要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工作等。会上何滢副校长布置了这学期的教学活动,重点讨论这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和集体备课中“三案定教”、“我与名师找差距”的活动具体操作方法,各位教研组长认真仔细地协商,最后大家目标明确,分工协作,将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工作中。

谭义平校长在最后的发言中强调:教研组是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执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组工作,教研组长是本学科的骨干,要率先垂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要辜负学校的重托,促进本组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研不能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时刻关注教研组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研组要结合具体教学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语文组的课外阅读活动要落实好,每个教师都要有大语文观,要从学生的长远出发,培养他们的习惯,训练他们的能力。

5.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五

——2011—2012第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改进我校的教学管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我们按照区《阳泉市郊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严格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一年来,我校在区镇联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教学工作紧紧围绕2007-2008学工作计划,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监控力度,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狠抓教学工作的落实质量”为策略,以落实“三清”效果为手段,以强化六环节管理为基础,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坚持立足学校、各班级的实际,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确保了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健康有效地扎实推进。经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一学年的努力,我校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得到了规范,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学指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教学质量简单分析如下:

取得的成绩

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学,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上。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因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学,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兼课、上公开课,并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与教师研讨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针对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多次进行教学质量方面的专题讲座,有效的指导了教学,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同时,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按计划、规划有效落实。

二、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要求,为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首先,我们认真贯彻与落实区镇两级课改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领导组与研究小组,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了郊区、联校《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联校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其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改进实施细则》、《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措施》以及《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确保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使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全程监控。我们的宗旨是:在制度的建立上,力求从严、从实;在制度的落实上,不殉私情,严格把关。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不断深化,为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六环节的监控力度,狠抓教学环节的落实质量。

首先我们按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强化了教学六环节的监控力度。我们从备课入手,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备课,每周周五下午教导处组织对下周教案检查备案,同时利用“三清跟踪表”,检查本周教学工作落实情况,这样不仅杜绝了无案上讲台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工作。我们根据检查情况,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例会上反馈,提出改进要求与建议,并作为下一周的检查重点,目的是促进教师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分层目标练习题的设计等,从小环节入手,从小问题着眼,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明显的成效。

其次,狠抓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按照区镇指导意见与方案的要求,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提出了 “决战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口号,并围绕学、教、练,开展了课堂教学改进专题研究。要求教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定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达标检测练习设计要注重质量,狠抓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们制定“‘三清’落实跟踪表”,要求教师每天每节课教学后,按照表上的要求将“授课内容、达成目标的学生数、未达成目标的学生姓名、准备达成时间、补救措施”等方面认真填写,并在放学前反思一天的工作落实情况并填写“日日清”反思表,清理自己一日工作的情况。学校教导处不定时抽查“‘三清’落实跟踪表”的执行情况,这样不仅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的放失,同时也为教师日工作、周工作的落实起到了按照指导与监控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师间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校长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并及时进行评课、指导,与教师交流,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不断规范。教导处在听课的同时重点查看了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分层练习题的设计与落实情况,随堂抽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照学生测试成绩,及时与教师共同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使被听课教师明确了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间互相听、评课,相互取长补短,极大的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再次,在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改变过去较机械的做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提出不同要求,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作业本上完成的,也可以以考试卷形式来做作业,低年级还可以是口头作业与练习卡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作业,总之,不管采用那种形式,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均可。作业形式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浓厚兴趣。如一、二年级的数学课,大量的“练习卡”代替了作业本。杜瑞林、甄东红老师的数学课,课前练习卡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有效的巩固了上一节课所学知识,同时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学情,为上课有效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课中练习卡的完成,既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依据,还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管是作业本上,还是检测卷(练习卡)上,教师均做到全批全改,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或等级加分数,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第四,加大辅导、测试环节的管理。要求各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对班里学生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把辅导工作落实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在过程中边分析,边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本学期我们实行周练习、月考试制度,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在每周和单元教学完后,根据本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自命一份单元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除了课堂上的练习卡(课堂检测题)以外,各科教学坚持每周五对本周(或本单元)教学进行梳理检测,并对照学生的成绩,按照“‘周周清’ 反思卡”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周教学的得与失,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重点分析未达标学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并采取教师“单独辅导”与学生“优差结对子”等方法对未达标学生进行辅导与帮助“清”本周学习内容,这样,中下学生的学习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在“清”理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对自己一周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为下周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四、加强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接轨。

本学年,我们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把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校本研修以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开展研修活动,使校本研修真正为教学服务。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实际,改变了过去课题大,费时费力无效果的做法,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解决教学实际存在的小问题上。首先我们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周练习操作的过程管理上。围绕“扎实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的目标。我们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结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研讨活动,教师们就课堂教学分层目标练习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活动后,教师们纷纷按要求做,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根据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少,课堂效率低的问题,组织了校本教研专题讨论活动,开展了“如何利用好15分钟讲课时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备一堂课”等活动,活动采用述课、评课的形式,以数学空讲10分钟、语文空讲20分钟来演示课堂教学环节,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真正使校本教研落到了实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既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五、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新型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联校“凝练目标——学法指导——强化练习——总结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的验证性工作,是本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点,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模式推广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实施联校课模。在此基础上,我们本照务本求实、勇于开拓的原则,我们努力推广以杜瑞林老师牵头实施的“课前练习——针对性精讲——课中测试”的数学教学模式,目前这个模式得到了数学教师们的认可,在我校的数学课堂上已初见成效。

六、加大教学反思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调空与改进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做到了一课一反思,从反思中不断总结提炼自己课堂特点及教学不足并针对性整改。这样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提高了执教能力与执教水平,为大幅度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七、加强教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

1、加强教研活动实效的管理,学校教导处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目的,有记载。教研内容以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反思和集体备课为重点,以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小问题或困惑为目的有效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注重校本研修活动的效果,力争再上校本研修工作上新台阶。

教育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我们坚持“贴近、贴紧、贴实”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教科研课题。并加强了管理力度,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课题,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择优奖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一个多学期以来,我校教学工作向前迈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教师都从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整体执教能力不断提高,学校优质课比例不断增大,由去年的17%提高到39%,良好课达到42%,全部达到达标课。

八、积极开展中心联片教研活动,整体提高中心教学质量

1、按照计划,我们在9月分组织了第一次联片区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我们组织了联片区各校1-6年级全体教师对本学期所教学科的教材的重、难点进行了集体研讨。并选择了一个重点单元进行了集体备课。通过活动,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先进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备课的方向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2、为了有效推进联片教研区的课堂教学改革,10月份,我们组织了五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公开研讨活动。两节公开课,虽算不上成功,但通过研讨,教师们充分发表意见。肯定成功之处,提出不足的地方,大家坦诚不恭的发言,给参与教师流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区教研室领导的讲话,更给我们今后的活动指明了方向。通过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提高教学成绩?答案只有一个,也就是只有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以练促教,以练促学,达到学有目标,练有标准。我们只有扎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灵活运用好“凝练目标——学法指导——强化练习——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取得实际的效果。

3、为了有效沟通各校的教学联系,本学年我们组织了两次联片区的1-6年级语文、数学的测试,测试后我们组织了网上质量分析交流,教师们在认真分析自己成绩的基础上,对比浏览了兄弟学校各年级的成绩与分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所在,为下步教学奠定了基础。这次联片区测试,有效沟通了各校教师间的联系,使多数教师打破了自己单一的小禁区,把自己置身于联片区的大环境之中,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学到了别人的许多可贵之处。另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教师们的质量意识。

4、在12月份,按照计划,我们组织了复习计划的制定与研讨活动。通过交流活动,教师互谈了有效的复习方法,为有效复习奠定了基础。

5、为了有效实施郊区各学科的课模,我们在联校的统一组织下,在第二学期的4月份组织了课模研讨公开课交流活动。我中心邀请了三都、韩庄中心的骨干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风采,课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评课研交流活动。通过研讨与交流,使教师们收益匪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公开研讨活动,教师们对郊区推广的各学科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为我校有效实施区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春华秋实,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区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我校教学管理块评估获“优秀”;在本学期的质量测试中,教学成绩为“良好”。取得了学年教学工作总体考评为“优秀”的好成绩。

存在问题

通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和兄弟学校比,还有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管理还需进一步朝精、细化努力;校本研修工作还须进一步扎实;一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科研意识不浓,在创新教育研究方面有畏难情绪。

今后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工作的的重中之重,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加强环节管理,进一步扎实教学“三清”工作。扎实教学六环节的监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扎实了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继续加强随堂课的抽查与监控力度,提高随堂课的教学效益。随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只有随堂课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因此学校领导要继续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特别是对部分教学上还存在困难,业务素质不太高的教师,加强指导。

(3)、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奖惩制度,重在鼓励,鞭策工作,积极向上,增强工作凝聚力。

(4)、继续坚持教研活动的“实”、“真”、“细”、“小”原则,在有效性上做文章。

(5)、通过交流、公开课的形式,促使教师总结、形成或发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6.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六

———@小学加强教学管理经验材料 一直以来,@小学坚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树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硬指标”的思想,全方位打造育人平台,营造育人氛围,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稳步、健康发展。现将我校加强教学管理的经验跟大家交流如下。

一、狠抓队伍建设,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水平一流、能力高超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懈的追求,也是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势所在。我们积极创设比、学、赶、帮,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协作中成长。

1、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学校注重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创建学习型队伍,打造学习型学校。从考评方案、奖励政策、评职晋级、常规检查、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制定措施、政策来鼓励教师学习,使全校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首先,注重校本培训。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其次,重视经验交流。我们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参加培训的教师以汇报、讲座、公开课等不同形式对其他教师进行再培训,使更多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3、提升教师基本技能。积极开展多项基本功比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开展教后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并给予优秀者适当奖励。除了在校内开展竞赛活动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竞赛活动,教师通过参加活动,既获得了成就感,也为职评晋升等积累了硬件资料,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狠抓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有制度可依。同时还建立了各种奖励制度,并制订了各种制度实施的细则,成立了相应的监督机构,每项都有专人负责并抓落实,保证各种制度的正常运转,教研组、教导处每周抽查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学校每月由校长牵头,全面检查各种制度落实情况,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通报、小结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每种制度的执行都有人抓、有人管,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保证了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岗位责任制

一年来,我校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总务工作、班主任、教师等岗位责任制。为了促进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我身先士卒,从自身做起,亲自制定自己的岗位责任制和具体要求,把工作置于教师监督之下。在执行岗位责任制过程中,排除一切干扰,坚决执行,而且一视同仁,不管是领导还是教职工,奖罚分明,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符。

3、严格课堂教学督查管理

为了使制定出来的制度能落实到位,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执行措施。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这样避免了教师工作的随意性,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4、实施教学过程学生民主管理

学校安排各班级的学习委员负责记载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星期五上交到学校,更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习行为。

5、全面检查教学常规工作

学校每月定期检查两次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对检查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公示,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严格按照管理措施和评价考核方案实行处罚。我每月亲自不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抽查,对做的好的教师和存在问题的教师均以文字形式与教师交流评定,对整改不力教师实行约谈,限期改进,确保常规教学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6、重视学生考试工作

学校除统一组织每学期的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外,还注重不定期抽考。抽考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抽考时同年级两班或三班相互交叉,间隔编排,校领导直接到班级进行监考,考试结束马上进行流水式阅卷(同年及教师不参与),由我亲自计算出综合指数。考试后,及时召开了抽考质量分析会,制出抽考成绩统计表。从抽考相关数据的不同角度,对抽考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优点,找出差距,正视不足。并实行奖罚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比教学活动常态化

“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校领导率先参加,主动代课,经常深入课堂,研究教学,主动讲示范课。同时坚持每天听课、评课,并积极指导,参与教学案编写。在我们的示范影响下,全体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学校将“课内比教学”活动与备课组建设有机结合,让教师集思广益、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将“课内比教学”活动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让比教学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将“课内比教学”活动与“创名师”相结合,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以评审组为单位,相继开展“写课”、“说课”、“评课”、“讲课”等四项教学比武活动,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过程评价,评选出教学大比武优秀教师。纳入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并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

2、结队帮扶同提高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步入角色,让老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加快教师们的成长步伐,实现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教学时间短、教学能力弱的教师结对子。每周互听一节课,交流一次体会。在办公室里,经常可以看见几位教师坐在一起或讨论怎样上课、或互学课件制作、或坐在电脑前查找资料。他们中间有的满头白发,有的年富力强,有的略显稚嫩,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透出一股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上进精神。这就是学校开展的结队帮扶活动。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研课、上课,青年教师交给中老年教师操作电脑,制作课件,运用优课资源。结队帮扶小组经常到一起探讨,共同商讨每节课该如何上,各环节都一丝不苟。同时学校还建立结队帮扶“捆绑”大练兵制度。开学初,学校上报帮扶名单,大比武中,结队帮扶的教师同时参加“赛课”,这组的两个人的平均分就代表结队帮扶的成绩。表彰时,同时奖励的是帮扶小组。此举促进了教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王久群老师说,我在刘平老师的帮助下,很快适应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了。

四、以书法教育为载体,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为创建书法特色的品牌学校,在学校橱窗内张贴了许多书法知识及作品,专门配备了写字展览室,把书法课纳入常态授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

1、课堂内外结合,提高学生书法素养。学校规定每周三、周五中午为集中练字时间,由语文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作品每周一交一评,营造了浓郁的练字氛围。每周五上午第二节课为全校集中的书法课,由校内有书法功底的教师辅导学生,保证书法课的教学质量。抓普及、促特长,使学生真正能提高书法素养,学以致用,学有所精。第二课堂书法教学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2、搭建艺术舞台,展现学生才华。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各科作业展览比赛,评选书法小明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锻炼少年儿童的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重视写字教学,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学习,生活习惯。促进了我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低分率明显下降,及格率和优秀率稳步上升。

7.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七

这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质量管理大师威廉·爱德华·戴明 (William Edwards Deming, 1900—1993) 提出的十四要点 (Deming's 14 Points) 的核心内容。全称是“领导职责的十四条”, 是戴明先生在他的著名著作《转危为安》 (Out of Crisis) 中针对美国企业领导提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之父”戴明先后获得科罗拉多矿业学校数学和物理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戴明博士在不同的场合对十四条有不同的强调, 因而在用语和顺序上有所不同。要让PDCA这个质量环循环起来, 戴明先生的十四点是必不可缺的。因而也有把第十四点改进方法来推动前13项称为PDCA循环。这些工商界的质量管理理论, 对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中, PD两个环节是实施了, 但在CA的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拟借助戴明先生的十四条来从不同的视角找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需改进的地方, 推动教学中的PDCA循环起来。

一、不能以价格来决定原材料, 而应同时考虑价格、质量

这是戴明理论第四条的主要内容。教学中的“原材料”可以理解为“生源”和“师源”。生源,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几乎是没有选择权, 生源不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能够改善的只能是师源, 学校每年都引进一部分新教师, 以期给教学带来朝气和活力, 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从师范毕业的大学生从知识层面来讲肯定是符合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的要求的。但是, 由于职业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 到职业学校当教师无形中成了许多师范和非师范毕业生“享受生活”的首选。带着这样的目的当了职业学校的教师, 再遇上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都不是很好的学生, 这些加入职业学校的“新鲜血液”就成了提不高教学质量的“新隐患”。因而, 学校录用新教师时不能只注重文凭, 录用后更要加强专业基本功、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使其树立牢固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师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 学校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会外聘一些兼课教师。而兼课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学校对于他们也应有质量上的合理的要求,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教师是关键。因此在“师源”上一定要把好职业素养质量关, 真正为职业学校的创新教学、质量提高注入生力军。

二、要接受新的理念

戴明理论之一就是要接受新的理念。课程改革形势下, 职业教育也没有做旁观者。课改的成效不一定立竿见影, 但作为课改主力军的教师都在自己的主阵地上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实践、用心教学、反思。而教学管理者是否真正用新的理念指导工作, 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管理者一面高调地要求教师教改, 更新理念, 另一方面, 仍然会用简单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来指导教学工作, 解释教学现象, 评价教学效果。停留在分数“法宝”的理念上, 看不到教学质量的存在, 也无法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 实施有效率的教学, 更不会有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不要将质量依赖于检验

戴明先生说过:“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 而是生产出来的。”如果把教学方法、教学举措视为教学的产品, 那么这个产品的质量也应该是生产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在职业学校有很多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和措施, 并都有最后的检验。从表面上来看, 所有这些措施都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把关, 而实际上, 如果把质量完全依赖于检验, 那表明从一开始就准备有次品的产生。次品的教学手段、方法会直接导致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更要注重过程的监督, 而不是靠最后的检查备课、听课、作业等来衡量教学质量的好坏。当然一定程度的检验也是必要的,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改良。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尹伟民处长说过:“ 要通过监测, 把握职业教育的质量状况, 诊断职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里的“监测”我想也应该指的就是过程中的监督和监测。

四、要消除部门间的障碍

“质量就是以最经济的手段, 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威廉·爱德华·戴明) 在实际教学中, 学校出于管理的需要, 教学也被划分成块管理, 归属于各个小的“单位”。然而在各个“单位”之间的教学仿佛就为自己“单位”服务。让教师竞争是好事, 竞争能在一定阶段促使质量的提高, 但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可怕的。特别是一些公共课, 每个“单位”的教师一个人要教授几个不同的科目, 教师忙于应付备课、上课, 而少了反思、研究的时间。这些科目其他“单位”其实也有, 完全可以由教学管理部门统一调配一些教学任务, 消除部门间的障碍, 打破部门之间的围墙, 让教师少几个“头”, 既节约成本, 又能在合作中竞争, 教师可以多点时间进行校本教研, 研究学生, 研究教学, 提高自己, 提高教学质量。

五、取消用数字化的定额数量指标

戴明理论第十一条强调取消用数字化的定额数量指标。在没了高考压力的职业学校, 不能只靠每周对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批改多少作业、听多少课、备多少课来敦促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把焦点放在数量上, 而不放在质量上, 教师就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做这些事, 根本没有质量可言。只有当教师和学校有着同样的教学目标时, 高质量才能成为可能。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师鲁柏祥博士曾在飞机着陆时, 看着旅客都急着出去, 对随同的总经理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刚上飞机时大家都很安静, 即使是飞机因故推迟起飞旅客们也不会站起来要出去, 而飞机还在滑行时旅客就乱糟糟一片呢?”鲁博士的解释其实也从另一方面支持了戴明的观点。他说:“管理企业与坐飞机是同样的道理。企业就像这架飞机, 员工就像乘客。只有当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时, 员工才能安心在企业里工作, 一旦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不一致, 员工就会离开企业。所以, 管理企业就要不断地给员工‘连程机票’, 让员工乘着企业这架飞机, 从一个站点不断飞向另一站点。”企业管理是这样, 教学管理本质上也是这样。因而管理者要明确质量目标, 变管理为领导, 不只是管, 更重要的是帮。用目标来激励教师, 让教师为学校教学的共同目标而自愿积极地工作。

六、要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自豪感

戴明博士强调要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自豪感。作为职业教育战线上的教师, 面对的都是义务教育的失败者, 付出了比普通高中教师更多的心血, 然而在以大学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今天, 担任职业学校教学的教师却永远也不会有普通中学教师的成就感。面对这样的客观环境, 学校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时, 大多还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 文化理论知识也是不同的, 根本不存在可比性。特别是教男生较多的机械、模具、数控以及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教师就更加失落了。他们的付出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 但付出得再多, 教得再好也往往不可能胜过女生较多的专业和班级。再者, 在进行教学质量评比时每个系或每个专业都按一定的比例评比, 殊不知专业与系之间也有区别, 一些系或专业的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的或许在其他系只是合格层次。教师只有把“人的培养”而不是把“知识的传递”, 看做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他们的工作才会向他们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 从而成为推动教师不断学习、思考、创造的动力, 才会给教师的教学生涯增添发现、成功的快乐。而那些硬性的百分比让许多教师感到工作没有成就感, 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 久而久之, 教学上的倦怠就出现了, 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

以上只是借用戴明理论中的几个观点来审视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有帮助的设想。PDCA中的CA落到了实处, PDCA这个循环才可能良性循环起来:制定有效的计划, 按照计划实施, 加以时时的过程跟踪监测, 总结经验制定标准或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环环相扣, 永不停止。

职业学校的教学是不易, 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更不易。然而对学生加强 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要实现, 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关键。而质量的提高要靠教师的创新、创造与努力, 更要靠教学领导层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企业管理中, 有这样一句话:“赢得了客户, 就赢得了竞争。”在职业学校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赢得了教师, 就赢得了教学质量, 就赢得了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石, 普通中学是这样, 职业学校亦如此。只是这两类学校质量衡量标准应该有所不同。由于质量衡量标准的一些差异, 教学管理上也应有差异, 然而这个差异是否在教学管理上有所折射, 却一直是观点不一, 困惑着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本文拟从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上的一些想法入手, 借助工商界质量管理中的一些理论,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PDCA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张思前.仅仅是词句不同而已[N].中国质量报, 2005-03-14.

[3]周毅.能给员工机票吗[J].当代工人, 2007 (22) .

8.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我校全体教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机地将其与加强学校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校風结合起来。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共同探讨。

一、从严治教,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使学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展开。比如说,我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其中规定了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获得的成果等方面详尽的奖励条文,这一奖励细则在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从领导做起,要靠管理者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教育教研”“教育科研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的氛围,“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高。

二、以德为主,促进校园和谐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的单位,其性质决定着教师必须具备合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全社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教师无疑要先一步、高一层、创一流,这是特定环境下的规律。因此我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每周三下午学生放学后有计划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及上级重要文件,帮助教师树立“发展、创新”的新理念。

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学校开设了法制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在政治学习时对教师法制宣传教育,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利用板报、画廊等进行法制宣传,在校园内营造人人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良好氛围。

3.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视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负责,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讲清安全工作责任。

三、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当今,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科研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普遍认同。在观念转变中,首先是校长,校长的观念要有前瞻性,校长要参加培训、听报告、外出参观学习等等。通过学习、讨论、报告会、看录像、“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他们确立现代教育思想。同时,把教科研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使之成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策略和途径。为此,我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一把手亲自挂帅,由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分学科承包各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调度会,把平时的集体备课、课题研讨、讲课、评课、说课等活动落到实处。由于领导到位,管理到位,再加上教师的投入,学生热情参与,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总之,我们遵循“新苗、新蕾、新花,兴起、兴旺、兴盛”的育人原则,不断创新,勇于争先。我们将以崇高的敬业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创一流业绩,愿新兴的花骨朵苗起、蕾旺、花盛。

参考文献:

贾存忠.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镇赉县新兴小学校)

上一篇:教学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征文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