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建设

2024-10-16

学校环境建设(通用8篇)

1.学校环境建设 篇一

近年来,曲沃县教育局认真落实全国、省、市、县综合治理会议各项要求,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内部管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积极与县执法部门配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整治,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健全领导组织,层层落实责任

教育局成立了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并认真抓好综治工作的落实。教育局和各教办、县直学校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学校主要领导是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也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把综治工作列入学校总体规划之中,学校与相关处室、年级组签订三级责任书,使综治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人人重视综治工作。各校还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条例,并把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列入到学校评先评优指标体系之中,局委会定期研究综治工作,对全县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1、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

我们按照《曲沃县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工作方案》,深入了解全县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摸底排查。结合对《关于迅速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贯彻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将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的化解和调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部门,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2、加强安全防范和治安保卫工作。我们积极加大安全保卫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计配备了保安服70套,警棍76支,催泪器220支,防割手套163副,双股钢叉180支。共投入50余万元,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监控系统,目前,全县所有中学和有条件的小学在财务室、计算机室等重点部位安装了“三铁一器”和监控设备,有效地解决了校园重点部位安全问题。利用假期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和县直学校主要领导、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门卫参加县安监局、县公安局举办的安全工作、内部保卫工作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做安全管理工作知识专题讲座,更换40余名年龄偏大的门卫等,以增强学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进一步保障学校的安全。

落实值班值守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及时掌控最新的安全稳定动态,信息畅通及时。修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了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治、值班、门卫管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集会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安全报告等制度,还制定了火灾事故、群体事和突发事件、食品中毒事件等方面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将相应的安全制度的执行责任一一落实到学校校长、安管主任、总务主任、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工,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安全管理体系。

3、密切配合,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主动联合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全部清除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零售摊点和“三无产品”、网吧、电游室等。

加强学校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主动联系交警部门对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设备。打击“黑校车”、“黑出租”拦客运营,特别是农村地区非法营运车辆运载中小学生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电动车的规范管理,杜绝学生使用无合法来源的电动车,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电动车。

认真做好校园内部的综合治理工作,清理整治校园内的治安隐患场所和违章建筑、商业摊点等。对全县38个校安工程项目学校实行重点监控,严格实行施工区与教学区的完全隔离,保证专门人员监控施工安全。

4、落实责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每学期进行一次校园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在集中整治行动期间,各单位和各学校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查和检查。对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宣传表彰;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整治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涉校涉生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群体事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5、加强检查,排除隐患。开学前一周和期中期间,教育局机关全体人员以分片承包的形式,分成七个小组,分两次对全县七个乡镇的中小学、幼儿园和七个县直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在检查中,一一列出检查项目和明细,明确检查范围、重点,对学校校舍、教学设备、消防设施、学校食堂、夏天用水、冬季取暖等逐一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学校立即组织整改。做到时时检查、处处留心,严加防范。

在食堂管理上,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体检,统一着装。食堂的米、油、盐、肉、蔬菜等都是定点采购,严格验收、保管、索证制度。对食物、蔬菜等的清洗、烹饪等,学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措施和食品留样、餐具消毒记录,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6、拓宽法制教育渠道。为提高我县中小学生及家长的法制水平,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我们对各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开办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家长学校要做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师“四落实”,拓宽了法制教育的渠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我们加大《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的宣传,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以及防艾、环保、食品卫生安全等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提高了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我们特别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邀请交警大队民警做学校交通安全宣讲员,并给学生做交通安全常识讲座,设立安全知识宣传专栏,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组织学生上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通过系列宣传和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改善了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状况,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8、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深入贯彻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不断加强我县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教育有方、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县教育局、联合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在全县学校范围内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我县2所学校已经省级平安校园的验收。

近年来,在教育局和各学校的努力下,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积极配合下,我县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县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

我们将根据省市县工作要求,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为全面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努力工作,为我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优良的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学校环境建设 篇二

一、凝练学校的文化底蕴,实现目标育人

学校文化底蕴是学校的办学方向、理念、目标、特色、思路的一种综合体现,更是办学成效的结晶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多年来,我校一贯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凝练底蕴深厚的陆中文化”的办学思路。

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实现教书育人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实施内涵发展的第一要素。

1. 建设学习型师资。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教师树立共同的办学理念远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能力超群、善于创新,使学校成为“区内领先、市级有名”的先进学校。聚集学科教师学习群体,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协调合作的学科教师群体。学科教师群体具备持久的聚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倡导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教师群体要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具备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不断变革的能力。

2. 完善机制,营造氛围。

鼓励教师展示特长,舒展才华,建立既鼓励竞争又提倡合作,既鼓励个别冒尖又促进整体提高的管理机制,营造宽松、民主的工作氛围,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教师文化。我校出台了《内涵发展三年规划》、《校本研究三年规划》等措施促进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理论素养、师德素养、人格魅力,以教师爱心的传递、文化的传承、创造的灵感来引领学生。

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校注重以目标鼓舞人,调动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坚持“看主流,重实绩,不求全责备”的原则,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条件。考虑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加强梯队建设,促其发挥作用,提高层次。对青年教师,关注他们的成长,严格管理,为他们创设各种平台,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比赛。坚持学校以师为本、科研为兴师之本,以“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为基本思路,兴科研,强队伍,提质量。

三、重视管理文化建设,实现管理育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管理———这个“办学软件”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领导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树立“行政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的观念。

班子要带头学习,勤于实践,讲奉献;不断丰富知识涵养,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政治、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岗位工作能力,提高自身威信。干部强化“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树立“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弘扬“两个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实现“一个目标”(创建省学术名校)。

2. 不断改进内部管理体制。

(1)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根据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干部竞争上岗。(2)实施教师班主任聘任制。按照“透明、公平、择优”的原则,在教职工聘任中引入逐级评聘机制,最终由班主任决定聘任本班任课老师,从而合理分流安排各类教职工,各尽所能,各施其才。(3)完善考评制度。本着“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定性与定量、过程和结果、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教职工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考核,真正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

3. 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遵循学校发展规律,每学年学校教代会都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先后出台了《陆中全员学习制度》、《陆中教学成果管理制度》、《陆中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陆中德育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不断创新,以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

四、注重学生的文化建设,实现过程育人

近年来,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注重学生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特长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1. 倡导班级文化建设。

一是抓好班级教导制工作,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三方组建,构建师师、师生、生生三结合的互动平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二是推进双值日班长制,建设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起表率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从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三是渗透班级文化,各班针对班级特点提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在班训、教室布置方面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

2.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3. 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亲历实证、体验感悟”的过程正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对生命成长的体验和感悟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由学生参与升旗和讲话,接受思想教育,按计划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坚持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文艺演出、征文、演讲比赛;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军训,在节假日开展社会调查、校本研究与实践,等等。

4. 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队、团组织的建设,让学生在自己的阵地上培养能力。目前,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有:学生会、团支部、校园广播站、文学社、书画社、《银杏苑》校刊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标。

五、关注环境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布局合理、优美整洁、生机勃勃、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我校创设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让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让每面墙、每扇门、每条路、每个角落都具有充满文化气息,体现人文精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作用全校师生。

1. 绿化环境,美化校园。

我校通过多年的努力,校园绿树成荫,四季绚丽,绿化面积占学校面积的42%,已形成了园林化的布局,我校也被命名为“无锡市园林化先进单位”。徜徉在校园里,人的心情舒畅,心灵也随之净化。

2. 精心设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我校大门广场有一座功德碑,记载着社会知名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爱心,教学大楼上是醒目的办学理念、目标、三风一训等,大橱窗内有学校的荣誉和各个时期的教育中心内容;紫藤架、植物园、英语角是学生课间休息的好去处,也是进行英语对话、晨读背诵的场所;教学楼每层楼拐弯处的墙壁上分别有“说话轻,脚步轻,上下楼梯靠右行”的温馨提示;每层楼教室的走廊都悬挂着学生的书画作品;塑胶场地的护网上悬挂着唐诗宋词,让学生可以每日一读,时刻感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境。

3.加强学校入口空间环境建设 篇三

关键词:入口空间 文化氛围 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9-01

1 环境对教育影响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言传身教,环境的潜移默化也非常重要。从古至今,教育家都很重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这个问题就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说要和品行仁德的人在一起,而与没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是不明智的。又如,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的这些论述就非常深刻地阐明了环境对一个人品行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同样,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体现了环境对孩子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假如没有孟母三迁,那么我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可见,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胜过喋喋不休的教导。

对学生的教育于国于家都是大事,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和氛围的建设,家庭的熏陶和榜样的作用。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目前对这方面采取的措施却很少。尤其是学校周边的环境,不仅是学生朝夕接触的,而且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之内,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更为重要,而且不良的社会环境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安全。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没有形成稳定的人格,自我保鲜能力差,他们的判断力和行为习惯极易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偏差,因此,校园周边的环境建设和整治非常重要。

2 学校入口空间及周边社会氛围现状及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赚钱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由于毗邻学校,在办公文具和餐饮方面就出现了许多商机,学校周边成了各种小商小贩的集散地,秩序非常混乱,缺乏管理。很多学校旁边紧挨着居民楼,居民楼一层开了很多针对学生的门脸房,这些店铺很不正规,店内物品凌乱,还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有些经营餐饮的商家也没有经过正规的注册,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更严重的是,校门外还有很多移动商贩,他们的餐饮车很肮脏,卫生状况堪忧。有的学校旁边不远,还有网吧之类的场所,这些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有害,还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不好的影响。不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不仅对每个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为那些缺乏自律的学生参与不好的社会活动,进入网吧、游戏场所提供了便利,在社会中丧失了道德准则和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而且由于校外社会秩序混乱,也会有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其中,危害学生的安全。所有的这些不仅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而且影响学校的教育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加强学校入口空间建设的意义及指导思想

目前,对学校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研究较多,主要是增加办学特色、学校的地位及升学率等方面。学校的教育理念是靠老师和学校制度规范学生来实现的,而不是靠学生在具有这种理想精神的环境中培养形成并习惯性的保持发展,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堪重负,其他的快乐都成为泡影。学生完全模式化培育,不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雕琢和发展。学校不仅是授业解惑的场所,而且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梦想与灵魂的港湾,一个好的校园可以荡涤心灵,呼唤理想。学校不是教育工厂,不能像产品似地将学生加工成几种模式,更应该像中国式的园林,充分发挥个体的美,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差异性、创造性。校园的环境和校园的入口空间就是体现这些人文精神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场所。但是很多学校内部空间比较窄,学校的操场都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更谈不上丰富的活动空间了。学校的大门很不显眼,尤其是中小学校的大门都非常简单,仅仅包括一个电控伸缩门和一个传达室,有的学校大门夹在居民楼或者办公楼之间,非常狭小,根本不能反映学校的特点和精神,对外很难起到展示和影响作用。校门外车水马龙,人员复杂,非常拥堵,学生没有一个合适的等待家长接送的场所,老师和警卫很难顾及学生的安全。

因此,学校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种情况,从政策上扶植学校,开展校园内部和校园周边的文化氛围建设,规范校园周边场所,禁止不文明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商业活動,还要投入财力、物力支持学校环境和入口空间的建设。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滋养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殿堂。学校应该能够向社会传递一种信息,高尚的境界,理想,积极向上的阳光的信念。学校的入口空间包括大门、标志建筑和广场,是学校和社会的连接点,是学校对外的展示窗口。学校大门是一种可读性符号,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教育理念,标志性建筑和广场可以传递一种积极的文化道德精神,荡涤人的灵魂,是传播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窗口。因此,好的学校入口空间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骄傲感和自豪感,而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和思想教育。对于校外的居民而言,会由衷升起一种崇尚精神,心灵受到净化,对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另外,学校入口的广场还起到校园和城镇之间的距离效应,使得校园内部师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加之学生放学时校门前会人员复杂,广场可以提供一定的空间保证学生的安全。

4 结语

我们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打好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不要把学校淹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高档的购物和消费场所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一定要将学校建设好。学校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室,宽阔的体育场和活动场所,需要体现蓬勃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入口空间环境,需要倡导体现精神文明、文化内涵和理想信念的广场、标志、文化场所等,使得学校真正成为满足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功能的场所,不仅是培育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传递社会文明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李继春,覃小婷.高校入口空间[J].职业教育,2010(12).

[2]孙汀,闫伟昌.京郊村庄入口空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2).

4.学校环境建设 篇四

——丽水旅游学校(吴贵)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提升学校发展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师生幸福家园为主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学校传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打造现代教育特色,拓展学校文化活动领域,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努力建设高品质、多样化、有魅力的美丽学校。

二、学校行政管理

(一)发展目标设计。

根据《丽水旅游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2.9—2015.8)》,学校每个学期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并体现我校办学特色。

学校确定“中高职衔接”和“校企合作”两个自创指标,符合学校实际,有发展性和可行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强化制度管理,创建人文校园。

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开展创卫工作,校园整洁卫生,学校坚持开展班级、教师办公室卫生检查和评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文化育人氛围。我校以构建“旅游文化”为核心,不同区域,不同主题,寓教育于无声视角之中,让每 一面墙和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大力推进“旅游之声”广播站建设。“旅游之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旅游之声广播站有序开展,学校加强校团委和学生会建设,鼓励学生积极投稿,通过校园广播站,繁荣校园文化,表彰好人好事,利用校园广播站点播歌曲庆祝教师和学生的生日,提高凝聚力。

2、利用“旅游长廊”,开展现场导游训练。旅游专业的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旅游长廊墙前,通过图片实景进行讲解,提高导游水平。

3、建造了图文并茂,“廿四孝”文化墙。开展长期的感恩教育。激发了学生爱父母、爱长辈、爱校园的情愫。

4、在校园一角的一排香樟树下,打造了以“读圣贤书、立君子德、做有德人”为主题的国学传统文化区,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更美化、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5、利用食堂墙面,宣传勤俭节约,珍爱粮食主题,号召师生“光盘”行动,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6、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经常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娱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我校“舞之魂”社团被评为丽水市十佳社团,“指艺”社团、“剪爱”社团被评为丽水市优秀社团。罗坚强、管芳芳老师被为丽水市学生社团嘉年华优秀指导师。

7、班班都有黑板报,坚持每周一主题,每周一更新。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德育工作扎实,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德育网络健全,德育机制健全。我们建立了以校长室(分管副校长)—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为主线,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社会、班级三级管理的德育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坚持值周制度,每周安排一名校长为值周领导、一名中层干部为值周组长、三名教师为值周老师,全天候加强管理,值周领导整个星期(包括双休日)吃睡在学校,强化学校管理。

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寓教育与活动之中。

1、以毒品预防为突破口,做实德育工作。作为丽水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我们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校内,充分利用广播、多媒体、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把禁毒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2013年11月我校被浙江省禁毒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共青团浙江省委命名为浙江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

2、加强德育制度建设,规范德育管理。逐步完善了德育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德育责任制度,如班主任一日工作制度、值周工作制度、社团活动、校园安全、寝室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修订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加强7S管理,进一步细化了7S管理要求。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班主任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努力提升班会课质量,每周一开好班会课。加强对班 主任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班主任经验介绍或反思,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的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把公物管理、完成任务、教育任务、必到情况、安全管理、寝室管理、五项竞赛、生情等常规项目的考核内容不断细化,做到公平、公正。加强了班级八项评比考核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建设平安校园。学校成立了安全处,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内外不发生安全事故。如“交通安全我先行”的演讲比赛、“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的专题黑板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防溺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班会、结合“5.12”宣传防灾减灾日,进行了防灾减灾安全演练、以及禁毒、防艾、防传染病、饮食卫生等等一系列活动。

5、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拓宽渠道,丰富内容,为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建立法制主题活动月,营造法制宣传氛围;通过邀请法制专家、法制副校长现场讲座、全体师生写心得、体会,观看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6、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抓好学生在校的常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卫生习惯,有效的把学生在校表现和《德育考核制度》结合起来。通过推进“7S”管理模式,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生帮教小组”,邀请优秀班主任、中层干部及校领导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对违纪学生个体辅导或集中教育,积极帮扶;积极开展学生文体活动和艺术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篮球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等。

三是重视家校合作,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每学年召开一次家长会,不同节假日、不同季节,以《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书面与家长沟通,采用家访、电话、“家校通”等形式与家长联系。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学年第一学期末,分场次分别召开高一年级学生座谈会,全年级学生人人参加座谈会,通过师生互动的沟通,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阐开心扉,和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效果非常好。

(二)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深化课程改革。学校坚持参照国家和浙江省的相关标准及要求设置课程,以学生为导向尝试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尽可能贴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学年在中职校高一年级文化课测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均为全市第二。

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备战各种学生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参加市各届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制订切实可行的技能竞赛辅导方案,加强辅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过程管理。2014年全市中职校高一年级数学竞赛,我校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人,总获奖人数名列前茅。2014年全市首届中小学生网络集邮创意设计大赛,我校荣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4人,获奖人数占设奖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3、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在深入课程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针对各专业自身特色和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实际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共同开发或自己开发了《轻松学旅游实务》《轻松学花卉栽培》《轻松营销实务》《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等校本教材。这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4、依托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求学环境,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我们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我们依托高校、企业合作办学,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深度合作,开办2+2大专学习班,为学生参加成人高考打下结实的基础。

5、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常规教学的五个环节为抓手,强化了教学规范,杜绝教学工作中的随意现象。每月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一次统计,对教案的编写、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环节进行及时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现象告知当事人及时整改。组织有指导意义地进行了听课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交流,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增强了老师工作的责任心,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教学活动的健康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卫生、劳技和安全教育,坚持学生平均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象棋、跳绳、导游大赛和学生才艺表演等,全校 师生共同参与,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并且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和元旦文艺演出。

(四)重视教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

一是各教研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内、组内公开课及集体备课活动,同学科教学统一计划、统一进度、加强了教学工作的计划性、有序性。

二是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各个教研组都能按照“开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模式,先听课,然后评课,再进行集体备课。学期中,教务处对听课情况也进行了多次检查,查听课笔录,查教研组评课记录,提高教师听课、评课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是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案例、论文等。本年度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提升,有副校长李立标主持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等7个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获得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丽水职业教育集团和丽水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立项。吴贵老师的论文《民办中职校“问题学生”的教育》获2014年浙江省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三等奖。副校长李立标主编的《中职生创业创新案例》由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出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1、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本培训,邀请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克勤,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胡德华等专家,来校讲座,传经送宝。

2、通过“民办事业编制”让优秀的教师安心工作。本学期,我 校积极利用市政府出台鼓励民办学校办学的利好政策,及时开展“民办事业编制”教师的招聘工作,目前,有6位教师正在办理入编手续,9位教师列为“民办事业编制”预备人员。

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组织学习《丽水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警示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红线、丽水市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等相关文件,全体教师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责任心强,体现了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

五、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学校建立健全了保卫制度和卫生制度,学校的财务规范安全、卫生管理到位,后勤服务周到。学校食堂达到B级标准。后勤对校舍、设施、设备管理规范、维修及时。新增了部分实验设备、电脑、图书资料等,现有4个机房200多台电脑和餐饮客房实训室及其他教学设备、教学器材使用率高,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积极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强化培养师生的节约意识。

六、多方位谋划,努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战略部署,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区域定位。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重视学校的特色发展,做强做大旅游品牌,依靠丽水旅游 养生学院,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深度合作,在旅游3+2培养模式、在校套读成人大专的模式、图书流转、教师培训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密切的合作,有力促进了我校的发展,为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提供特色人才的支撑。

5.学校环境建设 篇五

【案例背景】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体现,是学校特色办学的灵魂依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创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的校园文化,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9年内9月份,由于工作原因,我调入大褚村乡中心校工作,并担任3个小学的责任督学。大褚村乡是一个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乡镇,尤其是我分包的几个小学,经过几次入校督导工作,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硬件设施差、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在今天大的教育形势下,怎样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我倍感压力巨大。思来想去,我决定先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案例描述】

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的原因,到了学期末学校才全部开学复课。这段时间,结合疫情我们没少去学校督导检查工作。除去疫情防控、开学复课准备,我重点对西河头小学、钱海庄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督导。通过校长介绍和实地查看,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

西河头小学、钱海庄小学都座落在本村,是两所历史较悠久的完全小学。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走访,我了解到:首先,这两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有的版面材料表层脱落;其次,没有建设核心,缺少特色文化的打造,甚至没有校本教材;另外在座谈中了解到,学校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思路上还不统一。作为责任督学,我召开了两校集体调度会,建议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土,传承历史,挖掘特色,并确定把“传承经典历史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基调。而且,西河头村东临老陈扜河,在清代这里曾是商贾云集的地方,直到今天都有大集,经济也催生了文化的发展,该村在清代出过不少文化名人,至今在村西都存有古墓和石碑。钱海庄村东临浮沱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清沧交“三县政府所在地,这里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这些,都是可挖掘的区域文化,对编写校本教材和传播历史文化都很有帮助。

作为责任督学,不仅为这两所学校发展提出意见、指明方向,还要不断加强过程指导。接下来,我不断通过入校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帮助学校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应朝特色化、集中化、经典化发展。除去疫情防控必须的标牌标语,按照主题集中的原则,校园内外墙壁要精心设计版块,老师们自己设计内容择优选用,聘请专业人士选用精致耐用材料设计形式;教室里,张贴沧州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前后黑板上方精心设计班训;橱窗里,张贴沧州名人作品、国学经典诗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故事、教师学生们的作品;教室图书角,摆放沧州名人故事、国学经典、中国梦等书籍。把传统国学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精融为一体,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载体,让墙壁说话、花草发声,把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通过升旗仪式、班队会、思品课、少先队活动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讲沧州名人故事等演讲朗读活动,让国学文化激励学生成长,让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通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至9月份开学,再去这二处学校督导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环境也焕然一新,形式和内涵都初具雏形。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脱离,否则就会舍本逐末,背弃了教育的根本宗旨。为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开学之初,我建议学校开展“最美诗词”搜集整理活动,制定活动计划,进一步开展大阅读活动。当然,面对小学生,主要选择那些通俗易懂的诗词和育人故事为主。下一步要结合本校实际,利用二个月的时间,广泛搜集整理,集思广益,制订以“传承经典历史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并提前拿出相应方案和读书计划。以“直面经典、形式多样”的原则,坚持经典诵读与学以致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学生中开展“读国学、诵经典、实践核心价值观、做最美小学生”等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其乐融融。学校要经常在课内组织听课赛课、课外活动的评比活动。

【案例反思】

通过本段时间对西河头小学、钱海庄小学的挂牌督导,主要有三点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讲究形式精美、内容丰富,但一定要主题集中,具备特色。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单一的课堂教学,远不能发挥时代的育人功能,必须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动,强化文化熏陶和环境育人的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一定会立足校园、立足本土文化,而切具备鲜明的特色和主题。

二、责任督学必须要尽职尽责,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这一段频繁到校督导工作,都得到了二位校长和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和陪同指导。他们对每次督导的事项和重点都作了细致的安排和准备,落实每次督导后提出的整改清单上的每一事项。面对他们这样的工作态度,就更要求我们督学必须要履职尽责,细致发现学校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多加交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否则,高高在上,不做调查研究,不深入群众,眼里都是毛病,嘴里都是外行话,是做不好督导工作的。

三、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做到“督”与“导”相结合。

6.2016年学校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2016年在学校环境建设上文化育人的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为达到上述目的学校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外部文化环境。

1、校园花草树木美化,修剪、补种、挂牌、刷灰等。

2、校园内操场栅栏柱写标语,展示评优。

3、传达室校园内向墙挂温馨提示,设通知栏。

(二)、内部文化环境。

1、教学楼一楼设置宣传黑板。

2、教学楼楼梯墙壁悬挂行为文明警语或师生作品

3、教室及班级文化建设:前黑板上方悬挂国旗、班训,前黑板左侧设班务栏(张贴课表、班级规章、班级宣言和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措施),右侧张贴眼睛保健操图;左右两侧墙壁悬挂名人名言;扫帚与垃圾桶放在后内墙角。

5、办公室文化。

教师办公室、主任室、校长室:悬挂职责制度;正面墙上悬挂名言警语,放置档案册籍,办学理念等,悬挂组织机构,内置书架,摆种盆花。

6、功能室文化。

多功能室、舞蹈室、实验室、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工阅览室、美术教室、微机室、综合实践活动室:悬挂制度,张贴活动照片及宣传图画、悬挂名人头像、名言警语、悬挂组织机构。

二、学校软件建设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同时,不断进行软件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一日常规》、《宿舍管理制度》、《一日常规检查扣分细则》、《学生评比制度》等有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以及校园绿化问题,成立学校环保领导小组。另设立专职园艺教师对学校花窖进行管理,以及校园花坛绿化管理。定期进行校园大清扫,同时结合“

6、5”世界环境日进行宣传活动。对学生定期进行环保讲座,设立监察员对环境进行监察。利用课堂主渠道进行环保意识宣传,教师也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环保素质。

三、达到效果:一年以来,我校的不断努力,达到明显效果。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学校办有校报,并成立小记者站和校园之声广播站,对环保进行宣传和报道。建设优美的自然环境--校园绿树成荫,花坛里花红草绿,不断变化翻新的校风橱窗,醒目的一训(校训)四风(校风、教风、学风、考风)橱窗等。建成优雅的学习环境--教室布置规格化,火红的国旗,橱窗里鲜活的内容。建成整洁的生活环境--规格化寝室,整洁的食堂。为了更好教育学生形成环保意识,热爱校园,动员学生给花坛的牌制子起名,经过认真评选,把既有哲理又有教育意义的话印在牌子上,如“花草有情,踏之何忍?”“爱护花草,珍爱生命”。学生参与过程本身就是受教育过程。校园里、走廊里、教室里到处是育人的画面。良好的环境,使师生环保意识有明显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学们随手丢废物没有了,没有践踏草坪现象,随地吐痰现象没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促进学生良好 西安华清园实验小学

7.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篇七

一、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1. 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 凝聚力强的群体, 其成员的“归属感”强,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是在学校文化氛围中培育起来的。凝聚力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力量, 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塑造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方面。然而, 在反学校文化氛围里, 群体的向心力被削弱了, 很多学生体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教育的认同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吸引力不足。

2. 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 它涵容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觉知、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 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4]。与物质层面的家园概念相比较, “精神家园”主要是心理的、精神层面上的。它从宏观上讲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微观、从个体的层面来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归属、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寄托之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生活领域, 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存在不同的归属和寄托之所。除了家庭意义的精神家园之外, 学校通常是大多数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 主流学校文化若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就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之, 若学校文化不能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之所, 他们就会在班级小团体或是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寻找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讲, 反学校文化启示我们, 应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认同学校的主流文化, 使学校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

3.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 以前更多的是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 认为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叛, 是违纪行为。反学校文化的产生除了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很多学校更注重物质文化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 固然有利于教学, 但若忽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缺少了精神底蕴的支持, 在物质层面上的虚假繁荣, “为了活动而搞活动”, 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十分反感。在方法与手段方面, 教师及行政工作人员习惯于扮演威权角色, 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 如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纳入计划管理, 会引起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

二、对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文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当前不少学者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探索, 改革的前提首先应明确当前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学校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机构, 其文化传递和创新功能尤为突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关系紧密, 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 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系统。下面就学校文化的层次和类型两方面来探索新时期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1. 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内容, 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共识, 即学校文化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笔者对此也十分赞同。然而对这几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却明显不足, 有学者提出学校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同心圆, 也有学者提出把这几者可以按由内到外的关系来分, 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还是缺乏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的探讨, 削弱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我们认为, 新时期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体系, 这种体系各要素之间应是一种递进关系, 其表现是由抽象到具体、由里到外的关系。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比下一层文化要素更抽象, 下一层的文化要素是上一层文化要素的表现, 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是对下一层文化要素的概括, 同时又依赖于下一层文化要素的展开而得以实现。具体来讲, 学校文化的四个要素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关系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的第一层:学校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 全体师生员工的追求、理想与信念, 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氛围。但学校精神文化是四个文化要素中最抽象的一个, 看不见、摸不着, 它依赖下层次的文化要素的支撑, 下层次的文化要素都是它的体现。学校文化的第二层:学校制度文化。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讲, 任何组织都有它的规范要求, 约束着成员的行为, 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规范性文化, 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它一方面体现为已经形成文本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等, 另一方面还体现为一些无形的规范, 虽没有成文, 但它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体现, 如若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以人为本”, 那它各项规章制度就应体现为“以人为本”,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服务;还有那些无形的规范也应体现为“以人为本”, 如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谁阻碍学生的发展都会受到谴责。学校制度文化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 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 但它的实现还得依赖于学校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第三层:学校行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各种“规范”的约束下, 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各种目标的一种实践形式。体现为各种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 学习、课余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故学校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实践形式, 它是学校制度文化中各种规范的体现, 学校制度文化约束着学校行为文化, 同时学校的行为文化也是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诠释, 各种制度、规范的好坏、其有效性都可以从行为上得以验证。然而, 学校行为文化并不是学校组织的目的, 其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即下一层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第四层:学校物质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 是前三种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一种显性文化。它包括学校的环境及设施等条件, 也包括学校师生劳动产品的物化。

2. 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新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应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还应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所谓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文化各种文化要素在育人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 形成合力,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有两层涵义。

一是每个层面学校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整合。每一个层面的学校文化都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 这些文化要素只有在价值取向和育人作用等方面保持一致, 才能充分发挥该层面学校文化应有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 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师生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 这些要素之间的冲突常会消解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如很多学校的办学宗旨都宣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可实际上师生却仅围绕分数转, 片面追求升学率,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在教育观、理想和信念冲突也会削弱教育力量。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各要素也都存在各要素的整合问题。

二是不同层面学校文化间的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之间在价值追求、发展目标与方向等方面常会发生冲突与矛盾, 从而难以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如有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味要求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而很少考虑是否是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有些学校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是脱节的, 说一套做一套, 制度仅仅是“墙上挂”而已;很多学校的精神文化并未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并未对其他几个层面的文化起到统领作用。

学校文化的教育合力产生于不同层面学校文化的整合, 不同层面学校文化之间不应相互隔离, 而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观统领作用需要其他几个层面文化的支持, 否则就只剩下口号, 只停留在文字层面, 并非真正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要形成制度有效的规范与约束作用, 离不开师生价值追求、教育观念、日常行为以及基本办学条件的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也须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保持一致,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本友, 林鸣, 林泽玉.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0) .

[3]曹金玲.关注“非正式群体”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学与管理, 2011 (30) .

8.以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篇八

一、了解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办有文化特色的学校

我国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这一含义的延伸下,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理解为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了共识的价值观体系、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这是一所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强调的是价值认同,它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些核心价值取向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反映。学校文化从不同内涵分析,可以判断出不同层次的学校。如在办学理念的确立以及融入程度方面,我们可以判断一所学校是管理无序的,制度化的,还是有强烈学校精神的;在干部教师团队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判断一所学校是一盘散沙的,按部就班的,还是学习型、发展型的等等。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师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学校文化包含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校风学风等,这些观念、准则、风气通过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表现出来,使全体师生自觉地按照学校的主导价值观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从而发挥学校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学校文化对师生的熏陶、感染、规范,是一种观念和舆论的约束,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比如,当教师或学生的言论、举止、行为得到群体认同、赞扬的时候,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从而以更加合乎校园文化所规定和倡导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当某些教师或学生因为言行违背了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而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乃至失落的时候,他就会主动改变言行以符合群体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文化的约束作用,将之逐步转化师生内在的品质,改变和提高其基本素质。

在建设学校文化,培养和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我们可以注意三点:一是学校文化中的物质层建设,即校园构建布局、场室建设、环境宣传布置等,要有艺术美感,呈现节奏感、韵律美,使人在和谐良好的学校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课外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师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二是学校文化中的制度层建设,即通过工作制度和学习制度及其他责任制度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证学校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三是学校文化中的精神层建设,即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信守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风貌,形成正确的学校目标、教育思想、学风教风和道德风貌,使学校形成共同创造良好学校文化的氛围。

三、结合学生所处时代特征,倡导先进文化

面对各国多元文化的冲击,教育工作者不必简单地否认学生团体或亚团体中形成的非主流文化,或片面地认为当代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下降,而要依靠科学的理论思想和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去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

学校文化集中了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氛围,它具有导向、提升、凝结、激励和稳定的功能。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并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将为素质教育创设更多更有效的环境氛围,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我们要在全面建设规范化学校的基础上,向优质学校发展,形成优良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典当各岗位职责下一篇:关于员工辞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