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虫

2024-09-28

三条虫(精选9篇)

1.三条虫 篇一

一想到虫,你们都会觉得恶心吧?可我们家却住着三条可爱的“虫”。

书虫――我的外公

瞧!对面走来的那位老人正是我的外公。他头发花白,文质彬彬,戴着一副黑边的高度近视眼镜,慈祥的目光透露着智慧。尽管外公已经72岁了,但他每天仍然孜孜不倦地读喜欢的`书,唐诗宋词、自然历史、医疗保健,他无所不读。我们家书房就是他的最爱,经常钻进去大半天不出来。外公爱读书,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记得有一次,我的宠物鸭突然病倒,站立不稳,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外公看见了,摸了摸鸭鸭,说:“这是得了软骨病,吃一段时间维生素D就会好。”给鸭鸭吃维生素D,过了一段时间,它果然能够重新站起来了,我高兴极了!真佩服我的书虫外公。

工作虫――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电脑工程师。他中等身材,高高的脑门,戴着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爸爸工作很忙,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回到家还不停地加班,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偶尔想让他陪我玩玩,他却没有时间,而是总抱着电脑,在上面输一窜窜我不认识的英文单词,编什么程序,爸爸真辛苦!看爸爸这么忙,我只好悄悄地溜到一边看我的课外书去了。

爸爸虽然工作很忙,但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特别是我学奥数遇到困难时,他会耐心的给我讲解,直到我把问题弄懂,爸爸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努力虫――我

以前,我有许多事情不会,经过努力,现在我学会了很多,例如:以前我不会写作文,慢慢学习,现在我学会了写作文;以前我不会骑单车,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训练,我学会了骑单车,骑得还不错哦!以前我不会游泳,现在也学会了,还会蛙泳和仰泳。我发现,很多事情通过努力就能完成。

这就是我们“虫”一家,幸福的一家!

2.我们家的三条虫作文 篇二

№,1:唠叨“虫”(老妈)

唠叨事迹:整天唠唠叨叨,比蚊子还讨厌!!

老妈是家里有名的唠叨“虫”了,每次一唠叨,比《小学生新作文》上那个【大嗓门蝈蝈】厉害多了!就拿上次来说吧:那一回,我

小学生作文大全

妈呀!!!已经8:40了,第一节课都上完了!!我赶快去学校。不用说,又迟到了。我一回来,就见妈妈又开始唠叨:“是不是又迟到了?#¥%&%%#"┅┅”唧唧哇哇骂了一大堆┅┅哎~~~~我真命苦啊。

№。2:火药“虫”(老爸)

火药事迹:心情不爽就贬我,比鬼子还厉害!

哎~~~老爸只要一回来,我就没好事~~~~!!!上次就是我因为看电视被他歪打正着。结果我遍体鳞伤了。还有一次,我没在写作业,在玩电脑。他回来看见了,又把我贬了一顿,不过没受重伤(老妈在家护我)┅真是家有老爸不太平呀!

3.有效教学三条铁律心得 篇三

通过有效教学“三条铁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对第一条认识特别深刻,“先学后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第一,具有创新性与独立性,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思考,既能学到新的知识,又能总结归纳出一整套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己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我任教四年级语文,在备课时按“导、学、教、练”的模式进行备课,而且重点备“导”这一个环节,将学习目标问题化,自学指南中所提的问题都是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堂上,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南进行自学。教师再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不要讲得太多,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第二,参与性。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参与性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强化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式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参与性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不应局限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而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不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也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捧起书拿起笔,根据自学指南进行静思自学,不会的问题再和同桌交流讨论,当然座位的编排也很重要,一个优生搭一个差生,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一切教学都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简单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

4.水资源三条红线 篇四

第二条红线,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据了解,有关部门确定的红线是,到201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要比现状下降30%以上,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此外,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要从0.5提高到0.53以上,该指标原来是预期性、引导性指标,也将成为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工、农业用水效率。从水量上讲,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

5.外汇投资交易十三条心得 篇五

现在很多中国人开始慢慢进入外汇市场中,当然进入汇市中都是想要从中大捞一笔资金。可是事情往往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可以很容易赢取利润,有的投资者亏损但也有人在汇市中赢得很丰富的利润。那么赢利的外汇投资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在这里外汇通金融投资培训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外汇交易的投资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暂且将其称为十三不要。请投资者们逐条好好体会。

一、不要逆势而为。市场不进则退,逆势交易费力不讨好。谁敢接百米之上滚落下来的巨石呢?你要逆势接则带来的后果就是资金的巨额亏损。

二、不要借钱、贷款炒汇。借钱、贷款产生压力,影响你的心态和判断。

三、不要买进不熟悉的外汇品种。做交易既要熟悉自己的性格,又要熟悉市场的运行规律更要熟悉交易品种的特性。

四、不要试图寻找“聚宝盆”。汇市里没有永远成功的秘诀,关键在于风险控制,按一套可以稳定盈利的系统固定化自己的交易系统即可。

五、不要违背你的纪律。交易有纪律,获利有保证。纪律养成不易,毁掉却很容易,只有保证交易纪律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六、不要试图捞本、扳平。交易不是赛跑追逐;汇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如果亏了,你就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然后以绝对的纪律从事下一笔交易。

七、不要相信别人的言论。孩子是你自己的,你自己最了解;交易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埋下头做好自己对外汇市场的分析,根据情况决断,别管人家怎么说。

八、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事实说明,在汇市里面,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你把众人的行为当作前进的“灯塔”往往太迟了。

九、不要没有计划。汇市如战场,机会和运气往往更青睐那些有备而来的人。

十、不要害怕亏损。害怕亏损就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害怕亏损就丧失了自信;成熟的炒汇者善于从亏损中吸取教训,总结盈利的方法。

十一、不要频繁的计算你帐户中还未结算的盈利。牢记一句话:盈利的钱落袋为安,你才真正

AETOS is licensed and regulated by Australian Securities & Investments Commission(ASIC).Level 12, HSBC Centre, 580 George Street, Sydney, NSW, Australia 2000

Tel: +61(2)9267 1886

Fax: +61(2)9267 0886

| .au 的拥有;人家给你的,人家照样可以拿去。

十二、不要频繁的交易。如果你计算一下因为频繁交易而交的手续费,或许能吓你一大跳同时频繁交易如同重仓交易一样,它极易导致账户爆仓。

十三、不要忘记休息。交易的目的是使生活更美好,没有良好的休息怎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交易。

把眼光放宽些,外汇投资并不只是炒汇一个方面,多种渠道可以让我们选择,只要我们用心,会找到最合适自己的。

以上这些外汇投资的经验,是外汇高手们投资外汇的一些心得体会,正如名言“投资的道路从来就没有一路平坦的,但是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方法,会让前方披荆斩棘”,外汇通金融投资培训小编也希望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给正在投资外汇或者准备加入外汇之路的朋友帮助,让我们一起在外汇市场中的海洋中驰骋航行。

选择外汇交易商,一定要找正规受监管的主流交易商。只有正规受监管才能保证交易商的资质可靠而且客户存入的资金安全有保障。同时也要选择主流大型交易商,因为交易商资金实力雄厚,才能够承担一定风险,保证客户的利益受到保障。另外,交易的客户多,也说明该交易商的外汇平台比较稳定,人们认可,性能比较好,受大家欢迎。

其实,像澳大利亚的AETOS资本集团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ETOS CAPITAL GROUP PTY LTD(简称AETOS)2007年就获得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的金融交易许可牌照,是澳大利亚一家从事网上外汇交易的公司。AETOS主要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有丰富的交易产品,包括储蓄、支付产品、衍生品与外汇合约等。

AETOS is licensed and regulated by Australian Securities & Investments Commission(ASIC).Level 12, HSBC Centre, 580 George Street, Sydney, NSW, Australia 2000

Tel: +61(2)9267 1886

Fax: +61(2)9267 0886

6.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篇六

当前,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为此,强调下面三条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凸显这三条规律的重要性和不可违背性,把这三条规律称为“铁律”。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铁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秩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的事情,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维果茨基据此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

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是怎样地依靠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成绩。

先学之学具有以下的特性:

第一,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与预习是一样的。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先,学生复习和作业在后,也即学生和学习只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教育心理学认为,这种缺乏学生对知识独立建构的所谓的学习只能死记硬背的形式上的学习。而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

第二,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本质的特征。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第三,异步性。先学的异步性区别于传统学习的“齐步走”。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先学则要求每个

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就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纲学习。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潜质不一样,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进度不一。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应做到该统一就统一,不一定统一的可以不统一。后教之教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针对性。后教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针对性,即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否则,教师依然故我,面面俱到,系统讲授,那就失去了让学生超前学习的意义,失去了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参与性。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参与性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强化师生互动的教学。

第三,开放性。开放性是针对性和参与性的必然结果,教师不可能预先设定学生先学存在的所有问题,而学生在参与性学习中的各种即兴表现和自由发挥更是教师所难于预料的,这对以教案为本位的传统教学无疑是一种反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是,正是这种开放性真实展现了教学过程中本应存在的生动性、复杂性、生命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应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有:

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杜郎口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指的是课堂教学三个追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指的是“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六是指六个教学步骤,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这几项教改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遵循了“先学后教”这一教学规律。

二、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的意识。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老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特点进行学习指导,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学习方法的示范和渗透,通过讲授科学家们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思考、怎样探索、怎样总结、怎样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具体来说,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新课程实施过程所出现的“自主”变成“自流”的现象就是因为缺少了“培养”这一环节。换个角度讲,学生是有依赖性的,从积极方面讲,依赖性即可教性,这是我们教育学生从而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根本依据。如果我们不注重独立性的培养,那么学生即使到了所谓“独立”的年龄,其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也是很低的;相反如果我们注重独立性的培养,那么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从教学角度讲,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是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很多成功教改实验的共同特征。从实践上讲,学法指导的主要教学要点包括:第一,坚持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相结合。第二、注重学习过程本身的教学。第三,坚持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同步进行。

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著名教改实验有: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其操作方式为:第一步,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第三步,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第四步,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第五步,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10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第六步,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二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所谓温故知新,没有“故”哪来的“新”?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可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人亡物在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所谓可利用性是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旧知识,新旧知识的互相(同化)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所谓可辨别性是指: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可分离程度和差异程度,只有当新旧知识能够清晰地分辨时,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所谓稳定性和清晰

性是指:原有起固定作用的旧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度。稳定性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点。

总之,没有旧知识作为依托的新知识学习只能是机械的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从大的角度讲,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学会了前进,以实现掌握学习,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防止学业失败现象的根本措施。从小的角度讲,每节课的教学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与新知直接联系的旧知,并通过旧知去学习新知。

实际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因素不仅包括学生已经掌握的书本的旧知识,而且还包括学生相关的经历、体验和生活常识、经验以及必要的思想方法和智力基础。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背影越丰富、方法能力基础越扎实,那么,新知识的学习就越容易、越深刻、越丰富。

7.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袁瑗 篇七

袁瑗

我有幸在大家面前交流个人的学习体会,由于知识肤浅,经验不足,理解不深,请各位见谅。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中的三条铁律,对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体会。

余教授所说的有效教学的第一条“铁律”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根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这就是“先学”;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和学,完成教学目标,这就是“后教”。在课堂教学时,我先向学生展示本课的主要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根据词汇表、图片和资料,写出汉语意思,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再用录音机或以领读、认读、拼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认读中发现发音规律。

先学后教,关键在于以学定教。教师要通过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将这一部分作为重点强调,并指导学生学习。在教《What Are You Doing》这一课,学生只是理解表面句子意思,我再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句子的结构。

第二条规律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思考上面。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内容都可以“先学后教”,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学习字母、拼读单词和认读句子时,教师必须“先教”,学生“后学”。教师的这种教是为了不教,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教学生学会了发音规律和拼读方法,遇到一个陌生的单词,学生就应当凭借学到的知识,进行拼读。先教后学不是要求教师包办代替,一教到底,而是把教转化为学,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第三条规律是:“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一切教学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无趣”或者“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的缺陷积累多,对新知“学不会”。余教授告诉我们:“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简单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和理解某一新知识点,几乎来源于对旧知的理解的把握,没有“旧”,就难以学会“新”。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当堂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当堂反馈,查缺补漏。

8.《统计法》的十三条铁律 篇八

一、统计负责人3条“不得”:

1、不得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2、不得要求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3、不得对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统计法》第六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违反3条“不得”的惩戒:《统计法》第三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

(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

(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二、统计人员的3条不得:

1、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不得要求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3、不得有其他违法行为。

《统计法》第二十九条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违反3条不得的惩戒:《统计法》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 2 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的;

(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四)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

(五)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

统计人员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

三、调查对象的2条“不得”:

1、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2、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统计法》第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违反2条不得的惩戒:《统计法》第四十一条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体工商户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任何单位人员5条不得:

1、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2、不得对外提供、泄露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3、不得将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资料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4、不得拒绝、阻碍检查;

5、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统计法》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第二十五条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违反5条不得的惩戒:《统计法》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 5 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

《统计法》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法公布统计资料的;

(二)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统计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统计法》第四十一条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9.西方“第三条道路”的新理论 篇九

90年代以来,以美国的克林顿(Bill Clinton)、意大利的普罗迪(Romano Prodi)、法国的若斯潘(Lionel Jospin)、英国的布莱尔(Tony Blair)和德国的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等为代表的左翼政党相继上台执政,他们不约而同地宣称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奉行一种既不同於传统左派,又不同於右翼主流的“新中派”(the new centre)策略。在克林顿总统率先把其新的政治经济策略称之为“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后,“第三条道路”便成为欧美左派政党的政治标识,博得了欧美左翼力量的广泛响应,形成为欧美国家中一种新兴的政治运动。布莱尔首相上台后,更是高高举起了“第三条道路”的旗帜,亲自撰著了《第三条道路:面向新世纪的新政治》(The Third Way: New Politics for the New Century),以此作为他所领导的英国工党的执政纲领。英国著名学者、现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的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教授等左翼学者则致力於对“第三条道路”进行理论建构,吉登斯近年相继发表了《超越左右》(Beyond Left and Right)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等深有影响的专著,其他学者关於“第三条道路”的论著更是汗牛充栋,“第三条道路”实际上已经不仅是一种新政治运动,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政治思潮。

一 “第三条道路”和“新中派”

“第三条道路”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曾多次在欧洲政治中出现。人们曾经把介於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政治选择称为“第三条道路”,把介於自由竞争式的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式的资本主义之间的选择也称为“第三条道路”。正如卢克斯(Steven Lukes)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数十年中,对处於左右之间、或超然於左右之上的“第三条道路”、“中间路线”的谈论一直没有中断过,“2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者、30年代哈罗德麦克米兰提倡的人道主义的资本主义、50年代社会党国际所追寻的介於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中间路线、60年代东欧国家倡导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70年代德国的绿党、80年代瑞典的社会民主党,都曾求助於这个称谓”。但是,90年代重新出现的“第三条道路”,决不是对以往的简单重复,而有著新的含义。

“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实践者是西方的中左力量(the centre-left),主要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如英国的工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等。“第三条道路”的最基本意义,就是它声称同时超越以新自由主义为特征的新右派和以社会民主主义为特征的传统左派。换言之,它既反对传统的右翼保守主义政治,又反对传统的左翼激进主义政治,同时又分别从传统的左右两翼中汲取营养,继承了传统左派和新右派的某些价值。它被认为是在传统的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中介,它是一种新的中派,或一个新的中心(neue Mitte,new centre)。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社会民主主义现代化,用布莱尔的话来说就是: 第三条道路代表著一种现代化的社会民主主义、承诺社会正义的激情和中左派的目标,但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却是灵活的、创新的和前瞩性的。第三条道路基於其上的那些价值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一直指引著进步的政治,这些价值就是:民主、自由、相互责任和国际主义。它之所以是第三条道路,是因为它既决定性地超越了专注於国家控制、高税收和生产者利益的老左派,又决定性地超越了把公共投资、并且常常也把“社会”和集体努力的重要观念当作罪恶而加以拒斥的新右派。

被称为布莱尔首相的“精神导师”的吉登斯教授对“第三条道路”与新右派和老左派的联系与区别曾经做过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五大异同,这一分析被当作是对“第三条道路”与新右派和老左派相互关系的权威性阐述。根据吉登斯的论述,新中派与老左派和新右派在以下五个方面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第一,在政治价值方面,它继承了老左派的社会正义观点,仍把它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但放弃了其阶级政治,而寻求一种跨阶级的支持。它拒绝新右派的极端自由主义,同时接受了其反对权威主义和排外主义的目标。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它倡导一种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既不像老左派那样强调管制,也不像新右派那样把解除管制等同於自由,而是力争使管制与解除管制、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与非经济方面之间达到平衡。第三,在国家干预问题上,它既反对老左派热衷於扩大政府干预的范围,也反对新右派过份弱化政府干预,而主张重新界定民主政治,“使民主制度民主化”,即下放政府的权力,使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进行更加积极的合作。第四,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它既反对老左派对民族国家(nation)的轻视,也不满新右派对民族国家的过份自信,而倡导一种世界主义(cosmopolitan)的民族国家观,既要坚持民族认同,又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反省和重构民族认同。第五,在福利国家问题上,它像新右派一样看到了福利国家存在的致命弱点,但像老左派一样不同意放弃或削弱福利国家,而主张对福利国家进行彻底的改革,使之成为一种社会投资国家(social investment state),在风险与安全、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之间建立新的关系。

“第三条道路”究竟是新路还是旧途?在“第三条道路”中确实既可以发现新右派的影子,又可看到老左派的痕迹,说它是新右派的继续未尝不可,说它是老左派的延伸也不无道理。然而,“第三条道路”之所以是一种“新的中派”或一个“新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它的“旧”: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政治经济制度,而是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对新右派和老左派的价值和策略进行了取舍和重组,抛弃了“国家—社会”、“公共—私人”、“民主—权威”、“权利—责任”和“市场—政府”等传统的两分法,把原先对立的两种价值体系加以融合,从而把两种“旧”结合为一种“新”:一种新的“中派”,一条“新的道路”,一种“新的政治”。

“第三条道路”将老左派与新右派调和了起来,分别秉承了新右派和老左派的某些价值,所以不言而喻,它与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有著内在的理论渊源联系,对此毋须多论。除此以外,我们认为,“第三条道路”与80年代开始产生,而在90年代开始流行的三种理论有著特别密切的联系。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全球化理论(globalization theory)、治理理论(governance theory)和社竤主义理论(communitarian theory)。

二 “新中派”与全球化

“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其新的选择和策略归结为全球化的产物,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其对内和对外政策是所有“新中派”的基本共识。布莱尔把“与日俱增的全球市场和全球文化”看作是我们这一变动不定的时代的首要特征,认为在这个时代中“经济是国际性的;环境是国际性的;犯罪也是国际性的”,所以“新中派”必须是一名积极的国际主义者。吉登斯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全球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主导性现象,我们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要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他说:“激进的思维和政策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工党议程上的首要政策问题包括宪政改革、放权、福利国家改革以及欧盟的未来,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研究与其他理论研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纵观90年代各国的各种全球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五个显著特点。“新中派”理论家在参与全球化大讨论的过程中既贡献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深深受到了全球化研究的影响,这些影响明显地体现在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实际策略的选择中。仔细地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全球化理论的下述五个特征,在“新中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明显地存在著。

首先是全球化研究的跨国性。全球化是一项真正的跨国研究(transnational studies),一种真正的跨国理论(transnational theory)。全球化理论的这种跨国性被“新中派”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们所完全接受,著眼於从全球的视角去看待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并制订相应的内外政策,成为“新中派”的重要特征。布莱尔及其工党把“国际性的承诺看作是解决跨国问题的逻辑答案,而不是对国家主权的威胁”,并更加努力寻求“管理贸易和金融、和平解决争端、确保对新出现的紧急问题作出迅速反应的国际制度”。在这种全球观的指导下,“新中派”特别强调国际合作,特别是各国“新中派”力量的跨国合作。布莱尔甚至提出了建立一个“中左国际”(International of the Centre Left)的可能性。

其次,全球化理论的综合性。全球化首先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但是归根结柢它是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过程。“新中派”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和价值等的全球化。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全球化主要是一种经济现象,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全球化实际上是空间和时间的转变,它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各种过程的复合。本著这样的一种综合性全球观,“新中派”的政治家在制订其内外政策时特别注意各种政策的相互配套。例如,施罗德政府的思想库之一,德国社会民主党下属的艾伯特基金会未来委员会在1998年为刚上台的施罗德政府提出了“一条道路,三个目标”的德国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这三个目标是:经济效率、社会团结和生态持久;一条道路是:一种“新的德国模式”,也就是德国版的“第三条道路”。作者还特别强调上述三大目标之间的相互平衡,亦即强调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环境等的整体性协调发展。据作者所称,这一整体协调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是该“委员会详细地研究了全球化的各个方面”后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在英国,布莱尔的主要思想库德莫斯(Demos)及其代表人物马尔甘(Geoff Mulgan,他本人也是布莱尔的主要顾问之一)则因其直截了当地为工党的“新中派”政府制订了一个“整体主义”的政治方案(“holistic”style of government)而名闻遐迩。

再次,全球化理论的包容性。全球化理论是各种政治倾向和学术倾向的一个交汇点,它不同於其他带有某种单一政治或学术倾向的理论。在全球化理论中,我们可以听到具有上述各种政治或学术倾向的学者的不同声音。“新中派”认为,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发展过程,在全球化时代一切东西都处於不断的变化之中,政治思维和政治策略也必须随著时代和现实世界的发展而变更,所以布莱尔和其他“新中派”政治领导人特别重视实现其基本价值的那些手段的“灵活性”(flexible)和“前瞩性”(forward-looking)。从“新中派”把原先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观点和策略糅合在一起这个意义上说,它没有固定的政治原则,正如有人所批评的那样,“第三条道路”是“伴随著全球化时代出现的一种时尚”,它“既不是左派又不是右派,既不是这种东西,又不是那种东西”。

最后,全球化理论的内在矛盾性。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是又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相应地,在全球化研究中,充满著各种对立的观点。有人把全球化当作福音,有人则认为它是灾难;有人把它视为人类的出路,有人则将它看作是我们的陷阱;等等,不一而足。“新中派”的倡导者们不仅接受了全球化的这种悖论,而且具体地把这种悖论或矛盾贯彻於其一系列政策中。吉登斯说:“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各种过程的复合,这些过程经常相互矛盾,产生冲突、不和谐及新的分层形式。本土民族主义的复活和本土认同的增强直接与作为对立面的各种全球化力量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这种对全球化悖论的辩证思维方式,直接有助於“新中派”走出“市场—政府”、“民族国家—世界主义”、“公共—私人”以及“激进—保守”、“左—右”的对立状态。

三 “新中派”与善治

“新中派”理论家和政治家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和口号是,“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less government,more governance),这一目标构成了其“第三条道路”的重要内容。“新中派”的这一基本观点表明它们充分地吸纳了90年代以来盛行於西方的治理(governance)和善治(good governance)思想。

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此后“治理”一词便广泛地被用於政治发展研究中。英语中的治理一词源於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於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但是,自从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家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不仅其涵盖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经典意义,而且其涵义也与统治相去甚远。它不再只局限於政治学领域,而被广泛作用於社会经济领域,不再在英语世界使用,并且开始在欧洲各主要语言中流行。正如研究治理问题的学者杰索普(Bob Jessop)所说的那样:“过去15年来,它在许多语境中大行其道,以至成为一个可以指涉任何事物或毫无意义的‘时髦词语’。”

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特别是政治学家和政治社会学家,对治理作出了许多新的界定。在关於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於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夥伴关系》(Our Global Neighborhood)的研究报告,并在该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从上述各种关於治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

“治理”与“统治”从词面上看似乎差别并不大,但其实际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少学者眼中,区分治理与统治两个概念甚至是正确理解治理的前提条件。正如戈丹(Jean-Pierre Gaudin)所说:“治理从头起便须区别於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治理作为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也像政府统治一样需要权威和权力,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两者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区别。

首先,治理与统治的最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本质性的区别就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治理的主要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是权力分散;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不再是由国家‘指导’,而是由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所以,治理是一个比政府更宽泛的概念,从现代的公司到大学以及基层的社区,如果要高效而有序地运行,可以没有政府的统治,但却不能没有治理。

其次,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订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夥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实质在於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就其直接原因而言,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之所以提出治理概念,主张用治理替代统治,是他们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又看到了国家的失效。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著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既然存在著治理失效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克服治理的失效,如何使治理更加有效等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摆到了学者面前。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元治理”(meta-governance)、“有效的治理”和“善治”等概念,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其中“良好的治理”或“善治”的理论最有影响。

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於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縪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於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从某个小范围的社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却不能没有公共管理。善治有赖於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所以,善治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民间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正是基於这样一种逻辑,与传统的左派不一样,“新中派”尤其强调公民社会对於民主政治的意义,把培育和发展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当作其既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布莱尔就明确地把一个珍惜权利和责任的强大的公民社会当作其四大政策目标之一。

90年代以来善治的理论与实践之所以能够得以产生和发展,其现实原因之一就是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CSO),包括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具体地表现为政府与各种形式的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积极合作,与公民组织建立良好的夥伴。所以,“新中派”深深地认识到,“他们必须学习新的技术:与私人部门和自愿部门合作,共享责任和权力”。

善治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才能促使政府并与政府一道共同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比起实质民主(substantial democracy)来,善治更强调的是程序民主(procedual democracy),即强调保证公民享有充分自由和平等的政治权力的现实机制。这一思想在“新中派”代表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提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口号是“使民主制度民主化”,其真实意义便是“在公共事务中实现更大程度的透明,进行非正统形式的民主参与实验,如全民公决和直接民主。‘民主制度的民主化’离不开与公民社会各种组织的积极合作”。

善治未必需要政府,反过来,没有政府也可以有善治。善治的这一特性被“新中派”及时地运用於其新的分权思想和全球政治观中。传统上,政治上的分权无一例外是指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和分散,但在“新中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新民主国家的基础首先是分权,不仅向下分权,而且也向上分权。向下把权力交给地方和地区,向上则交给跨国机构”。“新中派”倡导的这种全球治理观,目的是试图推行一种“世界主义”政治策略,他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一样,同样需要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但这是一种新的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它不可能由传统的国家政府来创立,只能通过善治来实现。

四 “新中派”与社竤主义

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出现了一种所谓的“社竤运动”(communitarian movement),这一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便是“新中派”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美国现任副总统戈尔(Al Gore)自称社竤运动对他“大有启发”,参议员布雷特莱更是充满信心地预测,社竤运动将为“未来的政治新时代打下烙印,正如进化论在一个世纪前使我国改变了面貌一样”。法国著名政治家德洛尔也把社竤主义视为减少集权和扩大民主的一大法宝。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既已死亡,社竤主义便成为欧洲左翼复兴的酵母”,并将它作为其新世纪新政治的第四大价值。

社竤主义是在批评以罗尔斯(John Rawls)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与新自由主义形成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两相对峙的局面。有人说,7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要话题是新自由主义者的“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8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要话题则是社竤主义者的“社竤”(community)。在90年代,“社会正义”和“社竤”两者同样成为政治哲学的主要话题。社竤主义以其“公益政治学”而与新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学”相区别,它强调集体的认同,提倡美德和责任,主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肯定“积极国家”或“积极政府”的作用等。在“第三条道路”的一些基本思想和重要政策中,我们轻而易举地可以看到社竤主义这种“公益政治学”的明显印记。

社竤主义者承认个体的权利和价值,但更强调集体的权利和价值。他们所说的集体主要指的是社竤。“新中派”提出了“重建社竤”和“复兴社竤”的口号。在所有社竤中,家庭和国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肯定家庭和国家的价值,改造人们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感,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些社竤的忠诚感和归属感,成为“第三条道路”的显著特色。

社竤主义倡导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社竤主义的这一命题事实上成为“新中派”提倡集体利益的道德依据:“我们的独立自主有赖於集体利益;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所处的社竤而变得丰富多彩,或者反之变得枯燥乏味。”

与新自由主义者不同,社竤主义从不认为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是天赋的秉性,而认为是社会过程的产物,是人们奋斗争取的结果,政治参与则是争取和扩大个人权利的最有效途径。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社竤主义者从实质上把政治权利界定为个人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因而把个人广泛的政治参与当作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这种观点也被“新中派”广为接受:“民主的推动力需要通过发现新的参政方法而得以加强,这些方法能使公民参与那些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因为长期以来,在‘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之间形成了虚假的对立。事实上,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在制订影响人民生活的重大决策时,代表们若能充分考虑人民的意见并鼓励公开的争论,那就能够制订出更好的政策。”

上一篇:系统五年规划下一篇:描写月亮城扬州的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