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2024-10-16

中学美术工作计划(精选8篇)

1.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重视基础,讲练结合。

二、资料选择:《立体课堂》、根据学生实际自己出练习,课堂讲评。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2.18-2.23)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碱金属

6课时

第二周(2.25-3.1)

物质的`量、卤素

6课时

第三周(3.3-3.7)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4课时、省质检

第四周(3.10-3.15)

省质检部分题讲评、硫和硫的化合物

6课时

第五周((3.17-3.22)

碳族元素、氮族元素

6课时

第六周(3.24-3.29)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胶体

6课时

第七周(3.31-4.3)

几种重要的金属、电化学

4课时、省质检

第八周(4.7-4.12)

省质检部分题讲评、有机化学――烃

6课时

第九周((4.14-4.19)

有机化学――烃的衍生物

6课时

第十周(4.21-4.26)

综合模拟训练、补缺漏

6课时

第十一周(4.28-4.30)

综合模拟训练、补缺漏

3课时

市适应性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四周(5.5-5.20日)

市适应性考试题讲评、高考模拟训练

14课时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5.22-6.3)

回归教材基础训练

11课时

第十六周(6.4-5)

考前模拟与考试方法及心理训练。

2课时

【高三美术文化补习班化学教学计划-中学美术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中学的美术教学计划

2.中学美术的教学计划

3.中学美术教师教学计划

4.中学美术教学计划

5.中学美术教学计划2020

6.中学美术教师工作计划

7.高三美术教师教学计划

8.中学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9.中学的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2.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篇二

一、“美术高考热”的成因分析。

1、文化成绩低分入学的艺考制度

历年来, 任何一所艺术类院校在录取时, 文化课录取分数线都远远低于其它类别的同级院校。不少学生与家长认为美术高考文化课的要求不高, 只要把画画好, 可以考取一个更好的大学, 处于这样的目的, 很多考生毅然选择艺考。更有甚者, 文化课成绩偏低, 对于美术本身毫无兴趣, 转而也学习美术, 依此作为步入大学的蹊径。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中因为成绩差而转入美术学习呈逐年上升趋势。

2、考试内容的固化而单一与惊人的专业合格率

当前, 中国高考美术考试方式主要承袭欧洲学院派体系的模式, 着眼于造型、写实因素的考查。考试内容也主要是以静物、石膏、人像为主固化而单一。这就导致了大部分考生可以通过“临阵磨枪”式学习, 也能把考试内容表现得像模像样。同时专业速成率飙升更是让广大考生趋之若鹭。

3、社会需求以及高校扩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的环境, 形象, 品味逐渐提高, 市场对美术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 同时通过报考艺考更为容易跨进大学的校门, 毕业也可以较为顺利谋到一份工作, 这使得“美术报考”更似疯狂。

于此同时,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顺应市场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大范围地进行扩招, 吸引了大批中学生加入到美术专业的学习队伍, 这一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许多家长把握趋势, 让孩子转学美术, 以图未来孩子有所发展。

二、“美术高考热”所导致的教学误区。

1、重专业技巧轻专业创造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 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涵容着无限丰富的美, 但这需要我们目光敏锐、情感细腻, 并练就一双善于思维的眼睛去观察, 才可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美术高考制度, 只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亦步亦趋的摹写和无休止的磨练, 把艺术基础训练偏狭地降为匠人式庸碌的手艺。这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无疑抹杀了其作品的个性与创造性。

2、重专业技能轻专业修养

目前, 我国美术高考的专业考试只包含对专业技能的测试, 几乎没有专业理论方面的内容, 学生大都不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也不愿去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 对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也不熟悉, 知识面窄, 阅历浅, 审美能力较低, 艺术修养差, 实践少经验不足, 盲目的追求“新”、“奇”、“怪”的弊病、现象随处可见。中学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作为美术专业的基本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 但是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必须要通过长期的综合学习才能得到升华, 依靠闭门强化的这些学生在专业考试中也许会成功, 但这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却远远达不到中学美术教育课标所提出的培养要求。

三、走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误区的途径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美术课真正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某个领域非常热爱的人, 才会全身投入, 积极主动地学习, 研究, 乐此不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西·学洛维契克在《学习与兴趣》一书中写道:“只要有兴趣, 好分数自然会来到。”他认为兴趣与预定要完成的目标, 存在着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如果美术教育从兴趣人手, 那么, 将事半功倍。中学美术教学目的并不在于于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发现美、感悟美、进行创造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用“美”的心态在生活世界中感知、欣赏、创作美。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生处在人生的肇始阶段, 心理还不完善, 抽象的逻辑思维还不健全, 他们的知觉处在无意识性、情绪性比较明显的时期, 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 便于他们观察记忆。从外形的美感到内在结构, 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艺术分析, 指导他们欣赏作品的方法, 在直观感受中让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享受。再者, 扩大欣赏课的内容, 减少技法课的比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艺术作品的分析, 便于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感悟艺术家的心声而产生想象和联想, 陶冶自己的情操, 增强内在的素质, 从内心深处树立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认识达到美育的目的。我认为一个人可以不会画, 但必须会欣赏美, 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艺术作品, 学会与草木为友、与土壤相亲、与宇宙交流, 从艺术家创造的艺术语言中找到与自己思想相通的交点, 这样才能真正步人艺术的世界, 真正得到精神的升华。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不仅自己应当具有创新意识, 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应试教育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方式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 这是实现大学梦的前提和必要手段。在这种教学方式里,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载体”,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绘画思想, 风格等接近于模式化。在感知的基础上, 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 临摹能够促进智力和技能。但我们评价的标准不能完全建立在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巧上, 而是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正处在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极为旺盛的阶段, 也是情感最为活跃的时期, 因此,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应该培养他们的艺术思维, 引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 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造型表现欲望与客观的美术学习与实践相碰撞, 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 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受益终身的艺术能力。

4、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善

在的美术概念已不是简单绘画概念, 而是以创造性能力为重点的多元化艺术概念, 所涉及到的除绘画之外, 在设计创意、空间形态、平面视觉传达、构成要素以及抽象转换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应奠定全面的基础理论和多种思维方法, 拓宽学生的艺术思维领域,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增加实践环节。美术课的实践课程不仅仅是绘画技能训练, 要增设动手制作课程内容;动手制作课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调节单纯理论课的枯燥感,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 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要摒弃“教师灌输, 学生接受;教师范画、学生模仿”的美术教学模式, 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交流合作, 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式”、“实践表现式”、“讨论探索式”等没事教学理念。

结语:

美术高考火爆的表象背后, 即可以看出目前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未能良性发展的结果, 也能够发现更多的美术教育中的不和谐的一面。如果不重视当前“美术高考热”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加以调整, 将必然给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带来沉重的危机。中学美术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它对学生进行美育, 陶冶学生情操, 启迪智慧, 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教育体制, 改善教学方法, 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素养, 以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健康, 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当前美术高考培训现象盛行的原因以及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应对中学美术教育课改要求, 对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之现状提出了有益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3.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术思维 培养 学生 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封二-01

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对中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兴趣、形成某门学科特定的“课程思维”,从而主动开始某门课程的学习、探索。美术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中学课程构成中的“副科”,其教学改革也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即一直探索着进行教学改革,但改革成果始终起色不多,成为中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之一;“思维”培养概念的提出,使成功打破这一困境成为可能。为更好促进新一轮中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笔者欲就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美术思维及其中学美术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所谓美术思维,简言之就是与美术课程学习、绘画与审美能力提高等息息相关的一种思维能力,但其又不仅仅与美术课程学习、绘画能力提高有关,还包括更深层次的与学生美术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的人文意识、洞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等,这些能力、意识等才是学生美术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在这些能力、意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学生的“美术思维”;因此,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人文意识、培养学生绘画所需的敏锐洞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是学生可以真正受用终身的素质。

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解决中学美术教学中遇到的绘画等美术造型问题,更能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创作思路,做到“触类旁通”,从而解决学生在中学美术学科教学中乃至日后遇到的、更为广泛的美术领域问题。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是中学美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只有站在学生美术思维培养的高度上,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无效或者低效问题。中学美术教学的作用与意义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与审美能力外,其还担负着启蒙学生美术思维、培养未来美术家的重任,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像美术艺术家一样观察、思考,在特定美术思维的引导下,在艺术家的道路上主动探索、成长。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

1.培养学生强烈的人文意识

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基本性质在于它的人文性,旨在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审美意识。中学美术教学中强调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美术作品欣赏中了解课程内容及作品内部蕴含的人文意识、人文精神,这也是美术作品创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指导下的中学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精神”,这里“审美精神”的实质就是它所具的人文意识特征;要求教师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与社会及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起来思考,不仅要求学生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的方式来理解生活,理解生活中的“美”;强烈的人文意识是中学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同时其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美术思维、美术创作功底的基础。

2.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能力

优秀美术作品创作离不开敏锐的洞察能力,这种敏锐的洞察能力是美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来源于整体美术思维的形成。中学美术教师应该有所体会,即多年的美术知识教学及素描、色彩等训练,时刻都在强调要先形成一种整体感,这也是美术教学、作品创作前需要坚持的原则与掌握的方法,这种整体感的形成源于敏锐的洞察能力。这就要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不断让学生领悟敏锐洞察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学生临摹、写生的机会,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对比和联系,并在绘画过程中形成对比、联系的习惯,从而准确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练就敏锐的洞察能力,为学生美术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

美术思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形象思维,而对于形象,多数学生及不在少数的教师都认为是具体的形象,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观察、思考、创作都依赖于具体的形象;但实质上具体的形象并不是美术作品创作的根本来源,美术作品创作的根本来源应该是创作者对诸多具体形象的抽象与概括,进而利用点、线、面、色彩、质感等基本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生成某种美感形式,即最后的作品,这才是美术思维运用的本质。上述从美术图形语言本身考虑绘画创作,而不是完全借助于外部具体事物信息来观察、解读与创作美术作品,才是真正的美术作品创作;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即有能力把具体的形象抽象成图形,并借助于图形实现对具体形象的表达;学生较强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源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持续的引导与学生不懈的训练。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创作思路,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学生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要教学生去发明创造什么新产品,而是鼓励、培养学生视觉上、形式上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头脑风暴”式的发散思考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如在中学绘画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尝试强调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事物,以及在平常事物观察中抽象、概括出不平常的视觉效果,进而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美术画面结构,实现学生观察的创新、抽象的创新、概括的创新,最后形成美术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苏雨虹.学生美术思维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6).

[2]梅金梁.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5,(04).

4.中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课程管理室的工作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本学期增加国画技能的学习,旨在发掘学生的绘画特长,并考取江门一中、培英中学高中部的特长班,给爱好美术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形成学校鲜明的美术特色。本着“兴趣第一,发展潜能”的原则,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参与面,拓宽绘画的种类和形式,力争更扎实有效地推进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更大的收获。

二、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使学生考取江门一中、培英中学高中部的.美术特长班。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四节课开始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教室。四、活动要求:

1、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组织学生按时每周三下午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美术小组成员应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4、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五、活动内容:

1、以素描为主,速写、国画、水粉画为辅。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3、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活动场地:美术教室

六、具体安排

11月份主题:静物线结构素描

1、确定兴趣组人选

2、美术教室的位置安排和物品的妥善保管。

3、学习简单的排线条、几何形体及静物线结构素描。

4、学习完成整幅静物构图的线描步骤,并加以训练。

12月份主题:静物明暗素描及写生训练

1、收集阅览各类静物明暗素描作品。

2、学习静物明暗的步骤及方法,加以尝试

3、练习实景静物明暗素描,掌握好明暗的基本要素,兵体现在画面中。

1月份主题:人物速写

1、欣赏一系列的人物速写图片,介绍人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动态线简洁扼要的概括人体结构。

2、观摩教师示范速写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体会速写的要领,并熟悉

熟练人体速写。

3、练习任务速写。要求:(准确扼要的用简练大胆的线条概括出人体)

12月份主题:中国画理论基础知识及花鸟画练习(花、树、叶为主)

1、学习国画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相关知识。

2、欣赏优秀的国画作品及技法介绍,观摩教师示范作画,启迪构思

画面内容,明确运笔方法。

3、大量练习画花、树、叶的基本技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国画特点和技法技巧。1月份主题:静物水粉画

1、欣赏该主题的一些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2、学习水粉画的步骤、冷暖色调、构图形式、表现方式,情感表达

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习色彩的相关知识及用笔的方法,以及色彩明暗的运用等。

3、进行大量的训练。

学生名单:xxx

中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学校的美术教师,我将做出最大的努力,力争更上一层楼!

中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课程管理室的工作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本学期增加国画技能的学习,旨在发掘学生的绘画特长,拓展眼界,拓宽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给爱好美术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形成学校鲜明的美术特色。本着“兴趣第一,发展潜能”的原则,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参与面,拓宽绘画的种类和形式,力争更扎实有效地推进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更大的收获。

二、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丰富的绘画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个性。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思想,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活动成效。

三、活动时间:

按照惯例,本期第四周和第十六周为我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美术小组成员应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4、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五、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国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国画的绘画方法)。

2、以素描为主,速写、国画、水粉画为辅。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参与人数:全校共20人。

活动场地:美术教室。

六、具体安排

第四周主题:人物速写

1、欣赏一系列的人物速写图片,介绍人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动态线简洁扼要的概括人体结构。

2、观摩教师示范速写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体会速写的要领,并熟悉熟练人体速写。

3、练习任务速写。要求:(准确扼要的用简练大胆的线条概括出人体)

第十六周主题:中国画理论基础知识及花鸟画练习(花、树、叶为主)

1、学习国画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相关知识。

2、欣赏优秀的国画作品及技法介绍,观摩教师示范作画,启迪构思画面内容,明确运笔方法。

3、大量练习画花、树、叶的基本技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国画特点和技法技巧。

4、学习水粉画的步骤、冷暖色调、构图形式、表现方式,情感表达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习色彩的相关知识及用笔的方法,以及色彩明暗的运用等。

中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课程管理室的工作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本学期增加国画技能的学习,旨在发掘学生的绘画特长,拓展眼界,拓宽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给爱好美术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形成学校鲜明的美术特色。本着“兴趣第一,发展潜能”的原则,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参与面,拓宽绘画的种类和形式,力争更扎实有效地推进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更大的收获。

二、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丰富的绘画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个性。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思想,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活动成效。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开始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

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组织学生按时每周三下午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美术小组成员应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4、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五、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国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国画的绘画方法)。

2、以素描为主,速写、国画、水粉画为辅。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参与人数:初一初二共35人活动场地:美术教室六、具体安排

9月份主题:静物线结构素描1、确定兴趣组人选

2、美术教室的位置安排和物品的妥善保管。

3、学习简单的排线条、几何形体及静物线结构素描。

4、学习完成整幅静物构图的线描步骤,并加以训练。

10月份主题:静物明暗素描及写生训练

1、收集阅览各类静物明暗素描作品。

2、学习静物明暗的步骤及方法,加以尝试

3、练习实景静物明暗素描,掌握好明暗的基本要素,兵体现在画面中。

11月份主题:人物速写

1、欣赏一系列的人物速写图片,介绍人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动态线简洁扼要的概括人体结构。

2、观摩教师示范速写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体会速写的要领,并熟悉

熟练人体速写。

3、练习任务速写。要求:(准确扼要的用简练大胆的线条概括出人体)

12月份主题:中国画理论基础知识及花鸟画练习(花、树、叶为主)

1、学习国画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相关知识。

2、欣赏优秀的国画作品及技法介绍,观摩教师示范作画,启迪构思

画面内容,明确运笔方法。

3、大量练习画花、树、叶的基本技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国画特点和技法技巧。1月份主题:静物水粉画

1、欣赏该主题的一些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2、学习水粉画的步骤、冷暖色调、构图形式、表现方式,情感表达

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习色彩的相关知识及用笔的方法,以及色彩明暗的运用等。

3、进行大量的训练。

学生名单:xxxx

5.中学美术特长生培养计划 篇五

初中美术特长生培养计划

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二十中学鲍金平

中学美术特长生培养计划

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务求实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努力构建学校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质量意识,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宽松环境。

一、基本原则:

立足学校实际,坚持学科教学的基础性,正确处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的关系。从社会与学生的需要出发,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才、有用之才。

二、主要途径:

特长生的培养,即特长教育,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我校在现有条件下,为加强学生技能与特长培养,计划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及早了解,尽早规划

特长生的培养必须 “及早了解,尽早规划”。所以,为了及时地了解新进的特长生,并因人制宜地帮他们制定培养规划,对于每年新招的特长生,总是做到人未到,情先知。除了有一定的绘画素养外,还要求学习成绩在班级前30名。2.全程跟踪,加强引导

我们对特长生每科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而且也对他们训练、比赛的结果进行登记、总结。及时表扬进步的同学,了解落后同学退步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另外,应该允许他们殊途同归,鼓励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培训时间安排:

1——2周3——4周5——6周7周8周9周10周10周后

6.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篇六

计划

中学美术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工作计划

中学美术学科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根据市教育局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我市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工作部署及《厦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厦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师徒协议的具体目标,采取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工作方式。工作坊定期开展集中培训,提供培养对象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相互激励和鞭策。导师与徒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

养计划,实行经常性的”一对一”指导。

明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宗旨。培养师德高尚、学科业务能力强、具备较高素质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形成一定知名度的青年教师。

采用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做学术讲座,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导师对培训对象进行专业发展诊断,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工作坊坚持个体指导、小组研讨与学科活动相结合,发挥指导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培养对象共同成长。工作坊每月集中一次研讨备课或听课交流,每两个月一次集体活动,开展读书指导,学习交流,观摩美术作品,参观美展,或写生考察等活动。

培训对象应以高尚的师德风范严格要求自己,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虚心学习,在导师的引导下与工作坊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遵守工作坊管

理制度;每学年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笔记,提交研修总结,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培训对象要以”立德树人”为教学任务,重视培育学生的美术素养。不断探索学科教学方法与策略,总结美术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实现自我成长,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到导师所在学校跟岗学习,听课交流,教学研讨,每学年听课不少于10节。每学年在校内进行两次以上的教学展示,提交两份以上的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每学年上一次区级及以上示范展示课或教学研究课。

培养对象要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经常撰写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研究札记。每年至少完成一篇市级汇编论文,三年内力争在教育教学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CN论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三年内申请一个区级研究课题,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市级课题研究;积极参加

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并取得研究成果。

培养对象应履行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工作。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指导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记录存档。要准时参加工作坊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评估,对上一个学期及时汇报工作。

培训对象要努力完成导师交办的各项任务。除导师建议的发展方案外,鼓励培养对象发挥个人优势和业务专长创新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发愤图强,自律教学行为,努力多出教育教学成果。促进个人健康快速成长。

厦门市中学美术青年教师工作坊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三年工作计划

厦门市实验中学 黄书平

我加入教师队伍已经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不断加强各方面的

学习,在课堂教学、教研研修和个人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素养,才能逐步成长起来。非常感谢厦门市教育局,我有这样的机会参加第二批”厦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或专家型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此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素养和个人素养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是带来巨大的挑战。我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高中美术课堂让我感受到当下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明显感觉到自己驾驭课堂越来越难,这无形中要求自己有更多的知识含量,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向

专家教师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自身状况分析

1、自身教学背景及学习态度分析

我2014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硕士毕业,至今从事教学工作一年半时间,在这一年半来,我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把美术课堂作为教学的根本,努力上好每一堂美术课,认真备课、总结和反思,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课堂教学上,总体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自身根据个人专业特长加强美术技能训练,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一年半来各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充实的过程,它为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2、自身问题分析

在教学方面,由于自己是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校没有老教师指引,所以备课压力很大,我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中学生,高中生已基本形成自己的价

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对新教师的我带来了教学上的巨大压力。在教科研方面,学校只有三位年轻美术教师,师资较缺乏,教科研较薄弱。在其他方面,我所在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也是新建校,校园还在建设当中,各方面不够完善,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面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要跨越目前的状况需要更多的努力,”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师徒结对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对我来说是促进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

三、个人成长目标

1、整体性目标

力求使自己由技能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7.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 篇七

一、中学美育目的和任务

审美教育, 最终想达到什么目标呢?近代美学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教育大辞典》) 这种解说不一定是全面的, 但不可否认他看到了美育的核心, 这对我们思考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大有帮助的。中学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 并能形成自己的审美看法。也就是说, 中学审美教育的第一要务为:通过教育能让学生体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中学阶段, 音体美三科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科目。中学生正在转型期, 他们正经历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 初中生身上不可避免地有童年时爱幻想、善变等个性特征, 同时也拥有青年的一些思维特点。爱好众多但极不固定, 多动且喜欢不同寻常的事物, 但面对现实中的美丑善恶还不具有鉴别能力。这可以看到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的难度。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能力训练, 诱发他们潜在的、对美的强烈的渴望和追寻。

二、中学美育的内容和途径

大家要注意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所阐述的中学美育的任务, 我们可以把中学美育要点作如下的整理:

1. 培养美感

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 这就注定了要关注其形式。学生面对作品, 首先面对艺术品呈现出来的外在形态, 就是组成作品的所有艺术语言, 就像线条、颜色、质感、层次等。面对丰富的自然世界的形态各异的万物, 大家自然也是先感受到花的柔美、水的蜿蜒、山的巍峨等。学生对美的外在形态有了体会, 就很容易整体把握原初美和艺术美。但外在的直观的审美态势最初也许不会成为众多学生的体悟目标。如果没有执教者的分析、评价, 这一切都只能是潜在的因子。要想让学生们拥有对外形美的感知特质, 就要让其成为审美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

中学美育的初级阶段, 第一应该让学生感受并认知线条独特的味道。我国传统绘画里, 线条是造型的最基本元素, 变化多端的线条用截然不同的粗细、浓淡、干湿、疏密的状态来表现造型不一致、质感不一样的万物。这些作品里, 线条拥有了独特而奇妙的造型力。美术教师要真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悟有典型性的精品佳作, 进而由素描练习来进一步把握和体会其精髓。素描作品的线条不但可以表现外在形貌, 而且对物象的结构和质感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里, 我们可以让学生临摹素描佳作甚至通过写生, 来培养学生对这些造型因素的感知和呈现。通常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之间可能会有极大的悬殊。通过美术课有针对性的分析、体会、强化, 学生们就会体会和掌握色彩的常识和运用技巧, 形成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和鉴赏力, 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造型语言。

2. 培养审美意趣

梁启超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钥匙都把握住了。” (《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 , 外国学者认为情感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教育, 这样的看法合理性有多少, 还不好下定论, 但情感教育可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这是没有争议的。如一次学校风景的观察与写生,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诱发学生爱护自己所处环境的意识。画作可以使人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达到感化人的目的, 舍科特尼科夫创作的《又是一个两分》真实再现了孩子内心的情绪。美术课要深入挖掘画作里特有的情感内涵, 使之内化为学生一种自觉的高贵的审美意趣, 让他们油然而生爱自然、爱生活和爱美的意趣。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佳作赏析、写生和临摹经典佳作等, 内容自然应不拘一格, 并作多领域多角度的拓展。

3. 培养审美理想

审美活动原初的表现状态为对美的物体的感悟和据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但这种体验, 很大程度上被审美理想限制。孩子因为自身的年龄和心理原因, 使他们缺少最基本的辨别能力, 有时体察不到自然社会的美好、丑陋。自然而然, 不一样的审美判断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情感效应。优秀的有内涵的画作, 一定会很好地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和作者健康的审美意趣和独特的品味。从而能让观赏者心灵产生快感, 发挥特有的不可忽略的审美教育作用。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而这也正是我们广大教师追寻的结果。美术课时, 执教者一定要精心筛选出古代当代经典的佳作, 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 还可以进行易操作的练习, 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学生积极的审美理想的形成发挥应有的能动作用。

4. 培养审美创造力

美术教育绝对不可以把培养学生感知美和品鉴美的能力当作终极目标, 要关注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让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用他们所感受和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去品味多彩的生活。丰子恺曾说:“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 有形的东西, 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 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学生天马行空, 若是教师能顺势引导, 将他们的充满灵性的想象力幻化成审美体悟力和艺术创造力。我们要明确, 艺术创造是基于他们逐步提升的想像力的, 并将课堂中一点一点学到的技能、技巧灵活自如地使用。因此, 中学美术课中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造型手法, 在执教者的指点下就将实现变虚无的想象为真切可感的形象的创作, 使有思想的、拥有较强审美价值的画作呈现出来。

8.中学美术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学美术;教学

一、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在美术课堂上渗透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学美术课堂中,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涉及的历史、哲学、民间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贴春联、剪窗花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所以说,在美术课堂上引入民间美术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该艺术形式以其多样化的造型风格诠释着当时的文化背景,属于活态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皮影、刺绣等民间美术作品赋予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体现当时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所以,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和鉴赏民间美术的精华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并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与创新民间美术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促进学生多重能力全面发展

民间美术形式既包括平面造型类,又包括立体造型类,具备形式多样化、造型多变化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堂上引入民间美术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上锻炼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手工制作民间艺术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的艺术审美特性较为鲜明,在图案、色彩、造型、符号、地域文化等方面,均体现极高的欣赏价值。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民间艺术美就在身边,给予学生真实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1.优选民间美术教学资源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民间美术特色,合理选择民间美术资源,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贴近自己生活的民间美术材料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增进对当地文化艺术的了解。如,搜集淄博的琉璃、年画,河南的木板年画,曲阜的木雕,湘西的印染,陕北的剪纸等。此外,教师还要将美术教学紧密联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民间美术形式,让学生主动接触民间美术,喜爱民间美术。如,教师可在春节期间在教室内创设春节情境,让学生写对联、剪窗花;在元宵节前期,指导学生制作花灯等。通过选择合理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从而拉近学生与民间美术的距离。

2.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诸多现代设计作品中均蕴含着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够彰显现代设计作品的个性、新意。为此,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中的各类元素,包括造型、图案、色彩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民间美术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如,在民间美术鉴赏中,教师可将刺绣、木雕、扎染作为鉴赏主题,对比分析这三种艺术的制作过程、造型特征、装饰颜色等。而后,引导学生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这三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如在服装、文具、教室内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又如,在陶艺制作课上,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现代陶艺作品的相关素材,再讲解一些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让学生在陶艺作品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使作品富有寓意性,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艺术的认知。

3.巧用材料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造型技巧,能够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材料是民间美术的呈现载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美术材料是固定不变的。为了培养对学生民间美术的创造能力,教师也运用变通教学方式,巧用材料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适当变换和拓展民间美术作品所用的材料。如,在陶艺课上,若学校未能购置陶泥,教师也选用黄泥代替;在民间玩具制作课上,若没有竹篾、苇辊,也可用一次性的方便筷子代替;在民间美术作品着色上,鼓励学生使用现代的颜色,如荧光色、水粉等。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去实践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通过变通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创作技巧,体会到民间艺术就在身边。

4.创设教学情境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性认知和形象认知。教师可将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真实的作品,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如,教师可将年画《门神》、风筝、彩印包袱布等带入课堂,让学生对比实物与课本图片,而后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赏析实物。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在教学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评述课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动画短片,将繁杂的民间美术作品资料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间美术教学效果。

三 结语

总而言之,民间美术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艺术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民间美术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从而实现中学美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晓燕.中学民间美术教学实践——以江西高安二中八年級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孙飞.扎染艺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价值初探[J].教育艺术,2014(1):110-112.

[3]邓小英.康巴地区民间美术走进课堂的重要意义[J].艺海,2012(12):82-84.

[4]邓亮生.潮州传统民间美术进高校美术课堂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124-125.

上一篇:壮志励志名言名句下一篇:介绍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