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如取消作文(10篇)
1.高考不如取消作文 篇一
土地产权矛盾为何重现
今年以来,全国有8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取消了农业税,全国大多数省农业税率一般都减到5%以下了,农民种地的负担相对2000年减少了70%;而另一方面,粮食等农产品又大
一是大量的农民工返乡种地,一时间广东、福建出现了招工难。这既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过去的抛荒地,由村委会转包给其他农户承包,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回来要自己的土地,而占用地的人以合同没有到期为由不同意给地;
四是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种地不交钱了。那么,村民自治的财政基础在哪里?村集体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其权益如何体现?土地是村民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村民作为集体成员,在处置共同产权方面如何体现权利?土地实际上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在国家没有提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情况下,集体的土地有无必要承担社会保障功能,该如何实现?农村内部的公益事业和农业基础设施怎么办?这些问题都不能回避。
取消农业税不如“税转租”
政府不要种地的农民交钱了,村委会和村民可不可以说不呢?
农民种地再不要交任何负担,这似乎成为学者专家的共识了。笔者最近到贵州、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河北等地,接触了很多乡村干部和农民,他们对取消农业税是赞同的,对种地不交钱一说是非常不赞同的。笔者认为基层的不同声音是很有道理的,农民种地一定要交费。第一,土地承包一定30年或5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农民占用土地极不平衡,不收费就无法体现公平。特别是贫困的地方,土地依然是生存的唯一资料,不占用土地的农民如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就等于他们的基本生存权被剥夺了,这是违反宪法的(《土地承包法》必须尽快修改);第二,土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不收费就无法体现所有者的权益;第三,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必须要有自治的财政基础和财产权基础;第四,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水利、道路、技术服务、合作互助、发展基金、五保照顾等,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第五,农民放弃土地的权益进城发展,必须要拿一笔钱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这笔钱从哪里来,应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转移支付—从地租或承包费中支付。
时下在减农业税的同时,要研究“税转费”或“税转租”的相关政策。种地的农民一定要向村集体交纳承包费或地租,租金或承包费收多少、怎么收、怎么管、怎么分配,以及未来的农村养老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合作互助制度、农村人口转移制度等等,都必须加紧研究、统筹安排。
税转租后,民间会获得很大的一块经济资源—每年至少500亿以上。用好这500亿就能解决以前想解决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500亿,农村也许会派生更多的问题,更难以治理。
还土地权益于民
对绝大多数中西部农村来说,土地是村民自治组织的唯一公共财产。如果村民自治组织对土地没有任何的掌控权利,其自治功能就无法实现了。国家规定土地承包必须30年不变,像贵州等地本来就有20年没有变了,再来一个30年不变就是50年不变了。贵州好多的村子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20%的家庭基本没有地,20%有地的家庭进了城,没地的村民成了城里人(进城村民)的佃户(一般每亩交300斤租子),城里“地主”有些还是国家干部。进了城的“地主”既不参加村内的公共事业建设,也不参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一切事务;20%的佃户名义上是村民,但实际上不是村民—既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也不是法定的承包人;村委会根本没有任何自治功能,只是承担一点政府管制村民的职能(如计划生育)。
问题就出在《土地承包法》,它剥夺了村集体的村民土地所有者的权利,也剥夺了村民组织的自治权利,《宪法》、《村组法》和《土地承包法》必须统一到“土地集体所有—村民共同共有”和“自治组织成员是土地的主人”的原则上来。任何人一旦不履行村民义务,不再是村集体成员,其土地所有权应有条件归还村集体(可补偿3~5年的土地收益)。要修改《土地承包法》,还权于民。
信用社:官办不如村办
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国家很重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但现在官办的农村信用社缺乏农民的参与,怎么改都难以解决信用服务远离小农(所谓的信用低)的本性。让农民的土地成为信用资本,是增加农村投入、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现实的选择。国家应该成立土地银行,村一级应该成立土地信用社。村级信用社可以以村民的土地作抵押在国家土地银行贷款,村民可以用自己的份额土地作抵押在村土地信用社贷款。村级土地信用社由村民民主管理,利息收益用于村内公共事业和补贴社会保障,村民进城放弃土地所有权,村土地信用社可以垫付资金。
让土地产权实现
社会保障功能
农民的土地是当今中国价值最大的财产,其显性和隐性的巨大产权收益如果被社会强势瓜分,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就将寿终正寝;如果用来建立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还会扬帆远行。
慎言私有化
现在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国家,如六小建设、教育和合作医疗补贴等;另一个是农民集资—所谓的一事一议。国家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教育医疗的投入是必要的,但村内的公共服务(道路、水利、文化、体育等建设及其维护),国家短期内难以提供,必须依靠村民自己解决。如何解决呢?对绝大多数村庄而言,现实的选择当然是用村民共同共有的土地产权收益解决,国家可以适当补贴。
如果土地承包费按5%收取,每年是500亿,可以从中拿100~150亿做村内的公共服务(取消一事一议),国家可以拿出50亿进行补贴。
现在主流的改革思想就是私有化,就像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一样——一卖了之。用这样的改革思路指导农村改革是非常危险的。企业改革将数千万的人推向社会(实际上交给政府),企业家倒是轻装上阵了,可是累死了政府。如果再将数亿的农民推向社会,那就是将中国推向危险的深渊。
2.论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篇二
这则消息如同一包火药,炸沸了湖南省。许多人对于这则消息不敢相信,学生们对于往后的高中生涯或沾沾自喜,或垂头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两大派别:支持派赞同教育厅的选择,新闻上将这则消息美名其曰:湖南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反对派说到,这只是“看上去很美”,大批高中生根本无法适应,与高考难以衔接……我觉得,取消文理分科,确实不明智,也不太成熟!
1979年,高考设立文理分科考试制度。除了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们可以凭着自己兴趣选择读“文”(政地历),还是“理”(物化生)。文科注重语言文学,理科注重思维逻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凭着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有什么不好?伟人毛泽东那一篇篇妙笔生花的诗文,一句句字斟句酌的名言,是多么经典,引人深思!但毛爷爷对与数学却是一窍不通!青年时期的数学试卷常常有着无数把大叉……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战士,学者,伟大领导人,虽不会数学,但一样的一马平川,文韬武略,带领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处“天文地理”指高中所有教科书),你对物理感兴趣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商籁体”。
我看过一篇20的高考满分作文《为韩寒让出一条道》。文中实际上是在批评社会对于“全才”的强烈要求。众所周知,韩寒是个偏才,语文好到呱呱叫,但其他五门功课红灯高高挂起。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中国名声大噪的作家。另外很多家长认为,不学习所有科目就没有钱,没有出路,可韩寒现在所赚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人家钱钟书年轻时数学都得过0分呢!如今许多“专家学者”大呼“取消分科,我们要的是全才,不是‘残疾’人!”可我却认为,他们口中所说的“全才”,实际上很大部分是各科平均,可总分较高的庸才。毕竟,世界上的天才还是占少数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全面发展”。如果真的想要“全才”,还不如去生产大批智能机器人!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选择精通一门或几门,也不要全面平庸。所以取消文理分科,确实不明智。
现在中国只有5个省取消了文理分科,并且有人统计过,支持文理分科的人数达到80%,而且就我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取消分科一点都不适应,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支持分科制度的。在这种时候取消制度,时机上不太成熟。看看湖南,分科是从高二进行的,小学中学直到初一都没有分文理科,也就是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自己不太感兴趣但又重要的科目,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掌握各科科目的基础知识。到了高二后,学生可以将重心放到自己选择的科目上。另外高中也有全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以不用担心一个学生成为物理天才+政治白痴。现在一直提倡减负减负,可到头来“负”没减,反而增加了。如果取消分科,学生的学习重心势必转移,理科生不仅要看到物化生,还要看到令他们头痛的政史地,这负担不又加深了么?而且湖南长沙又明令禁止学校补课,这不是把学生往悬崖推吗!反之,进行分科,学生的负担少,尊重自我的选择,好处多多啊!
现在,我和其他的高中生的心情一样,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世界在一天天变化,我们要想适应,必须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分开文理科,让学生们在自己选择的学习海洋中劈波斩浪,高歌向前,一方面学生们家长们乐意了,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教育经费的支出减少,从而将这笔有用之财用于其它教育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3.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范文 篇三
24日上午,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著名法学专家郭道晖等在内的十五名学者及社会人士,联名提请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
23日下午,记者收到了北大教授张千帆的邮件,24日,他们将递交十几位学者联名签署的“关于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这份长达五页的建议书中写道,目前我国高考招生的“户籍壁垒”,已经造成社会问题。
学者们曾对不同行业和阶层在某大城市长期工作的100名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
80%的受调查家长因为各种教育户籍限制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其中包括随迁子女不能正常升入高中、不能参加高考,以及由于户籍歧视产生的小学入学难、赞助费等问题。
学者们建议国务院重新审查这些规定,取消这种户籍限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记者联系到“建议”中共同署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曲相霏,她表示,这并非张千帆等学者第一次提交针对高考制度的建议。
2009年底,张千帆教授等学者向教育部递交了《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议书》,呼吁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保障平等受教育权。
2010年,一些高考学生的家长也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建议书。
“随迁子女在学籍地高考可以作为整个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曲相霏介绍说,这是他们提交“建议”的主要考虑。
●建议内容
该“建议”共分四部分,分别包括目前户籍政策带来的问题、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条件与配套措施以及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改革方案等。
张千帆等学者认为,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考生必须在当地具备完整的高中学籍等严格条件进行限制,同时,建议政府放开社会办学。
4.河北:取消4类项目高考加分 篇四
据河北省招生委员会消息,河北省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调整。按照要求,从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毕业当年开始,如下4类项目高考录取时将不再增加或降低分值投档: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集体项目取得前六名的学生、省级体育竞赛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的学生、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河北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初检合格的考生;获省教育厅等五单位共同表彰的“创业明星”称号的对口考生、全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获一等奖的对口考生。
从20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六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六名的应届考生,由原来的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改为增加10分投档。
5.高考不如取消作文 篇五
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办法透露,上海市市属普通高校安排在沪招生规模约5.2万人,这个数字较去年略低。
上海市教委27日发布“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据了解,今年上海高考不再设置“综合”科目考试。
在上海市报考普通高校本科的`考生,须参加“3+1”的统一考试。“3+1”为“语数外”必考,文科生在政、史、地中任选1门,理科生在物、化、生中任选1门,总分满分为6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和相关课程科目满分均为150分。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只需参加“3”的统一考试:“语数外”,总分450分。高考笔试时间为6月7日、8日两天。
6.中国教育部部长称高考还不能取消 篇六
下一阶段将推进素质教育采取系列改革
教育部部长周济下午在此间对外表示,高考肯定要改,但不能否定高考。他表示,下一步要办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考。
周济认为,经过二三十年,应该说高考为选拔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下一阶段要想很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确实要抓好高考的改革、中考的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现在,高考在我们国家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现在要对它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同时,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我们目前主要改的还是改革考试内容、招生方式,使我们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同时能够使他们得到满意的结果。
据悉,高考肯定要改,除了“面”上要改,教育部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多样化改革,可以自主招生、推荐,但主渠道可能还要通过高考。周部长呼吁,大家要转变观念,不是“一考定终生”,是不是考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就没有出息?其实不是,如果中考的时候不要搞那么重的负担,包括幼儿园,就不会有后来的恶性循环。
针对有什么措施来引导我国目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周济说,现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中小学生的负担确实比较重,这是事实,但还不能说现在“应试教育为主导”。周部长指出我们不足的地方在于,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这是我们的弱项。同时,现在应试教育的倾向太严重、功利倾向太严重、学生负担太重,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
7.高考写作素材:点赞不如点评 篇七
当前,几乎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是正能量满满的“点赞”派。在界面设计上,这些平台将点赞功能放在最为明显的位置,而愤怒、不满、懊悔等负面情绪的表达,在功能设计中被刻意淡化,乃至彻底消失。
有人说,设计点赞功能提供了一种积极表态的方式,让我们拓展了社交的空间,在互动中找到存在感;也有人说,只有点赞功能会掩盖真实的表达,代替深入的交流,反而使我们迷失于自我的世界。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说明】应考生和一线教师要求,连续推送几篇考场作文,来供大家批改评析。请您在留言处评分,并简要说明理由,谢谢大家的合作!
点赞不如点评
一考生
刷到几条新鲜的微博,点赞;朋友圈里又有好看的图片,点赞;甚至知乎、豆瓣,哪里都少不了这个“大拇指”的符号。点赞是个好功能,但点赞上瘾绝非好事,只有点赞功能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容易对大众产生误导。在我看来,“点赞”不如“点评”
点赞功能大多是想传达一份正能量,它的设计出于一个温暖的初衷,也不难理解为何大众能够迅速接受“全民点赞”的模式。在数字信息的高速发展下,微博、朋友圈似乎成为许多人保持联系的纽带,点一个赞,似乎也成了一种表态:我还在关注着你,我也关注着你的生活。久而久之,“点赞”功能退化成了“已读”功能,只是为了让受赞方不时想起,在天南地北还有这样一个朋友。
“点赞”让我们能够对现世的大众心理来个“惊鸿一瞥”:每个人都渴望被注意,每个人都渴望发声。人们对于被遗忘的恐惧,早已远远超过交往中本身。
只有点赞功能让人们过度点赞,为了维护关系的热度又不知道如何开始一段对话,很多人便选择了点赞,生活的喜怒哀乐全被一个大拇指贴上了标签,这对点赞方和受赞方来说,都是堪称悲剧的。前者将“点赞”当作“已读”,殊不知这对点赞功能本身就是一种误用;而后者无穷尽地接受点赞,在大拇指地海洋中飘然自喜,迷失于自我的世界,或是因为分享一段哀思却只收到点赞而勃然大怒。
人们难以找到一个节点,去平衡虚荣与应和、真诚与热切。这是媒体与人类进化的阵痛,但总有方法使我们共同迎来新生。
既然渴望表达,为何不说呢?白岩松在《白说》中写道:“不说,白不说。”当点赞无法填满心中发声的.欲望,就让评论地文字去填满它。一则短小的评论可能需要评论者的深度思考,但它更多出了真实的表达和浓重的情谊。受评者哪怕回一句“谢谢”,也算是完成了情感链的流转与轮回。
评论相较于点赞,是更能进行完整情感传输的方式,也更能让你被注意,被记忆,以巩固一段珍贵的情谊。点赞与评论结合,可能才相对客观,让人不易迷失于自己的空中花园。
8.高考该不该取消英语考试新闻稿 篇八
每年两会,有关高考的话题总会牵动万千网友的心。近日,两位代表委员对“高考该不该取消英语考试”的分歧在舆论场引发争议。有媒体引用一份网络投票表示,赞成取消英语考试的网友比例高达82%,已成一边倒之势。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他认为,目前中小学的孩子们花在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太多了:“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时光里,竟然有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他还建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不认同:“我觉得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他认为,学习英语已经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了,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
虽然俞敏洪并不赞成取消英语考试,但他提出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如果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未来出国深造,自然会给孩子增加英语学习的量,但英语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依然有一定的困难。”
会场外,李光宇和俞敏洪的观点引发众多网友围观讨论。截至3月7日16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各平台有关信息11513条(不含新闻跟帖),舆情热度波动频繁,许多微博大V也介入该话题。
中青舆情分析师发现,此话题下的网民讨论量已超过10万,观点对冲激烈。在微博平台,多个大V发起的网络调查均显示,反对高考取消英语的网友占多数。而网易新闻发起的新闻投票却显示,63.5%的网友支持取消英语考试,应改为选修。
高考取消英语到底利大还是弊大?发表的《高考取消英语,损失最大的还是穷人家的孩子》和发表的《高考取消英语是短视的“有限理性”》评论文章影响力相对较高。两篇文章都认为,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学习已是刚需,不可能弱化。如果取消英语考试,自费学英语的成本或将更高。
发表评论的文章指出,若取消了英语,可以预见,学校里教得越少,学生、家长寻求校外“进补”的需求就越多,愿意支付的代价也越大。对于中国社会、未来,都不是好事,越有钱就越有条件校外“进补”,贫困家庭孩子可能学不起。
有分析指出,在放弃英语不可行,而“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成顽疾的情况下,不如多想想如何优化英语教育,让评价体系更合理。
钱江晚报评论员认为,只有把国内英语教育的学习机制、考试方式及其作为语言本身的社会实际功能加以区分,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学习英语的时间长、压力大以及英语考试机制的不合理,并不是弱化英语学习甚或高考取消英语考试的理由。主动放弃英语学习,等于关上与世界交流的一扇窗户,至于该怎么学习、怎么考试,以及合理分配英语成绩在招生考试中的权重,这都可以另说。
武汉工程大学教师张永红表示,支持取消高考英语的初衷,很多是因为英语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应该给学生减负。其实就目前而言,学校取消了英语,学生们仍然会在其他科目上拼命,学业负担并未受到实质影响。弱化英语学习和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之间并没有必要联系,适度在大学阶段降低英语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进行分类教学,鼓励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许是一条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向。
9.高考不如取消作文 篇九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要做的事情的成败。尤其是高三,在这样一个分秒必争的阶段,情绪的差异带来的学习效果的更是两重天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情绪欠佳的同学学习是多么的费力气,很不情愿的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十分被动的打发自己高三的时光,没有朝气,没有精神头……而情绪较好的同学我们看到的是纯真自信的笑容,能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主动的寻求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效果!上课精力十分集中,各种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当然,一定时间段对于相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说也很清楚了!
既然情绪在高三这样重要,我们为什么不积极的来尝试优化情绪呢?我们可以尝试这样:
1.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优化情绪的法宝,培养自己自信的过程,就是一个情绪调节的过程。因为自信,我们会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就会拥有更积极的状态,良性循环,愈来愈佳。自信和自己的基础优劣是没有关系的,它的作用在于从你拥有自信的那一刻起开始改变自己,走一条积极的能给自己充实感的道路。
一名基础欠佳的同学最需要的是自信,铁杵磨成针的道理要明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要有,只要今天扎实的学了,明天就少了几分空虚,多了哪怕一点点自信!这一点点的自信也是成功的引信!那些让别人羡慕的学习状态,就会爆发连自己也惊讶的力量!
成绩优异的学生更需要自信,毕竟学习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沟沟坎坎还是要碰到的,尤其当自己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摔跤以后,你的眼睛里是只有面前的黄沙浮尘,还是仍然放眼于前方欲要征服的无限险峰?自信的人,肯定快速的调整自己的策略,着眼于未来!
2.多暗示。
积极的暗示能带给我们正面的效应,“人争一口气”的“气”更多的就来自于暗示。提倡学生从早晨睁开眼睛就给自己一种暗示“今天我要过的十分充实,我相信今天会取得更好的进步”“今天我将是最棒的学生”“今天的天气真好,我的心情也会更好的”“我的第一个晨读一定有非常高的效率”……上课前也要有意识的暗示自己“这节课我会认真听的”“我的课堂效率是最好的”“我很喜欢这节课”……
相信带着这样的积极的暗示的同学课堂的效率、一天的生活都是很棒的!这样的暗示也就给了自己一种良好的情绪,心情舒畅的来学习,学习效果能不好吗?
3.重平时。
比如走路,记得昂首挺胸,面带微笑,要有一种高三状态要比较,舍我其谁的气势!我们不是刻意做给谁看,而是要给自己一种习惯化的好情绪!可能本来有一些不高兴,但前面提到的这种方式会让你把他们远远的抛开,重拾自己的自信,充实自己的行动,用好情绪做好学习的铺垫。
高三的体育活动少了,就要格外珍惜三操的锻炼,马马虎虎的应付,怨声载道的脾气,这样的课间操还不如不上;既然这段时间必须锻炼,那就拿出自己的好状态:用整齐的步伐提升自信,用响亮的口号展示气势!试想,如果你所在的班级是做的最好的,你难道没有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带给你的优越感,会让你精神很亢奋的不如课堂,学习的效率想低都不会低了!
4.会减压。
一般进入高三,情绪欠佳都是压力惹的祸,那就要学会一些减压的方法。把压力该释放的释放,该转化成动力的转化成动力。
比如学习带来的压力,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细细的剖析,是基础欠佳造成的压力,还是听课精力不集中带来的压力,还是学习习惯等等,在剖析中找到产生压力的症结,对症下药,压力何存啊!如果压力来自于父母老师的期望,这是好事啊,说明至少有人很在乎你的学习,你所做的不就是心安理得的学好嘛!用几百天的拼搏换来对他们的回报!
我们还可以把产生压力的原因或发泄的话语写下来,通过日记、空间等等宣泄,也可以借助外力——老师或班主任,利用他们的经验来舒缓自己的压力。
其实我们的高三是需要压力的,我们也是具有很高的承受能力的!把压力转化成自己的学习动力,不也是一种减少压力,优化情绪的方式吗?
10.2022年高考取消特长生消息 篇十
就拿体育来说吧,不少体育界人士认为,孩子参加体育训练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文化学习,在招生中降个5分、10分或20分,至少能鼓励一下这些特长生,让他们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如今这项制度取消了,会不会把真正的好苗子挡在门外了呢?
的确,要成为体育特长生,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刻苦的训练,别的孩子在补语数外时,他们在场馆里流汗训练,难免在文化课上会与其他孩子落下一大截,因此,确实需要在中考、招生时对他们有所倾斜。不过,对于真正的体育特长生来说,5分、10分,甚至20分的加分,也无济于事,他们更需要有别于原来特长生的招生制度。
事实上,这种新的制度已经产生。比如,去年南京市出台的中考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就规定,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专业加试成绩合格,并且中考成绩达到455分(总分的65%)以上,按专业加试成绩或按项目阵容等需要择优录取。万一还有体育特长生中考文化成绩没有达到投档控制线怎么办?那就要看你是不是确实有培养前途,竞赛成绩或加试专项运动成绩突出,也就是你是不是真正的体育特长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可以走破格录取这条路。
<<<返回目录
高考特长最新政策
统筹制订招生入学办法
各省(区、市)要统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户籍学龄人口和随迁子女、重点大城市和市县招生入学工作。要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要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
加快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推进融合教育。
统筹做好教育资源配置
依据区域内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布局中小学校,加快学校建设,保障足够学位供给。严格控制大班额、大校额,确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目标。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加强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
努力保障入学机会均等
对于有空余学位的公办热点学校和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可以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改进招生管理工作
要加强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管理,合理确定普通高中招生总体规模,严格控制跨地市、县区招生的学校数量。依法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行为,根据核定的招生计划和确定的招生范围加强监管。要严格规范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并严格控制比例。
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
加强命题考务管理
要加强命题考务管理,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中考考试内容范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完善考务管理规章制度和保密措施,加强考场巡视巡查,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
《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全面强化监督问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处罚。对于民办学校,还可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返回目录
高考特长生都有什么
1、体育特长生又叫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该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特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
2、体育舞蹈为新兴的专业,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属于全国招生,文化课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专业课需要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体育舞蹈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学校,学生毕业适宜于普通高校。
3、美术生亦称美术特长生,以美术为专长,参加高考的考生,拥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在高考之前要参加全国美术统考,过线后报考美术生高校的美术单招,美术成绩加上高考成绩之和,高校方进行择优录取。
4、艺术特长生是指在艺术的某个领域(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有比较突出才能的考生。招生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的人数控制在国家核定的该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招生学校要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和该校招生章程编制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其内容应包括艺术特长测试科目、时间、地点,选拔人数,录取办法等并向社会公布。
5、武术特长生,包括武术套路、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空手道等。目前国内各大院校招收武术特长生的最低标准是,获得“二级武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
【高考不如取消作文】推荐阅读:
往事并不如烟作文600字10-14
谁说女的不如男500字作文08-20
与其改变方向不如顺其自然500字作文07-18
不如人意造句09-29
舞蹈不如跳舞主持词08-24
求人不如求自己美文10-06
对付老板不如改变自己10-30
抱怨不如改变议论文07-19
放弃不如珍惜演讲稿中学07-22
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