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共五大感想(通用10篇)
1.参观中共五大感想 篇一
参观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有感
二○一三年十二月八日,对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和同伴们一道参观了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以前自己也独自参观过不少革命纪念馆,那时的自己多半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的。但是这次明显感觉心态已不同以往,我发现自己看得更加仔细,听得更加认真,可能是因为我终于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吧。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会议召开前后国内的革命形势,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已经开始向我党挥起屠刀,在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我党的先辈们审时度势地召开了这次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中共五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些正确原则,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大会初步提出了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系统的一系列措施,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前进了一大步。中共五大闭幕两个月后,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失败的痛苦中获得极为深刻的经验教训,继续在奋斗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开始向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共五大对党的组织建设的贡献包括四个方面,我想说的是如下两方面:第一,明确了党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强调党的各级组织都要实行集体领导;第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两方面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党内监督机构的发展和反腐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无论是要保持先进性,还是要保持纯洁性,五大会议的这些正确原则都将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2.参观中共二大会址有感 篇二
201X年X月X日,我们XX学院第XX期党校学员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通过此次参观,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深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整个发展历程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我也更加坚定我的信心,更坚定地向党组织靠拢。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举行,也就是我们此次参观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表明,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这是党在创建过程中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与党的“一大”一起圆满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同时中共二大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见证。虽然我们的参观还不到一个小时,但整个参观亮点颇多,各种文物书籍让我似乎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当中,对于此次参观自然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在此次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讲解员的耐心讲解,得知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书籍那背后的种种,无论是艰辛还是苦楚,都凝结了产党员们的心血,同时那历史的一幕幕活灵活现。这次参观让我得知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问题。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出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这个纲领作为党的最高纲领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如何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确定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党的第一个纲领对此没有给予解决,所以对于党的纲领的不足,党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求,召开二大。我认为这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组织,具有其他任何组织不具有的优越性。
在整个参观中,我们还看到一系列版本的党章与各种中共主要领导的手书文件,光看那些手书文件的书写,在认真仔细工整的字词间我们还能体会到一个革命者对待任何事物的坚定信念和态度,对待一切事物一丝不苟,毫不马虎懈怠,这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优越性贯穿了整个历史发展进程。
参观完会址,我是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敬佩之情,更是无法言语,希望我能够早日加入到党的事业中去。通过今天的学习参观,我信心也更加坚定,我将继续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参观,不断地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努力学习课堂知识,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XXX
3.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篇三
来到兴业路76号,重温了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共一大会址。
这桩沿街的石库门民宅,与周围的石库门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但历史选择了在这里发生。
领票、检票,过了严密的安检之后,终于走进了这幢建筑。
一楼比较空旷,鲜红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庄重而严肃。二楼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馆,不算大,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走进幽暗的陈列馆中,首先看到了列强分赃的《时局图》,你一块我一块,仿佛中国就只是他们的玩具。旁边还有一块租界的石碑,简单但却让我看到了深深烙在中华民族史上的耻辱。如同那突出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刻在了中华大地上,令人铭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另一个展厅中陈列了有识之士的反压迫斗争。看到了当时的进步青年印出的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革命的文章,例如《给有志气的中国人看》。遗憾的是,现在的我们竟然看不懂繁体字,有点悲哀。不过从字里行间,依旧可以看出作者为救亡图存而奋笔疾书的模样,令人敬佩。
在众多文物中,革命军使用的旗帜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旗子并不像现在机器生产的那样,裁剪的正正方方、尺寸标准、针脚严肃而密实,那面穿越历史而来的旗子显然是革命者亲手裁剪缝制的,不是那么笔直,但可以感受到那棉布中散发的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认真与专注。那针脚,就像是奶奶手下的千层底那样温暖而富有人情味。旗子已经有些许褪色,但有的地方却有着显著的猩红。我觉得那是革命者滚烫的鲜血。从小就被教育五星红旗是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站在这旗帜面前,才深深感受到了强大的震撼力。不用过多的言语,只那一抹抹不规则的血迹,就足够令人敬仰。
在另一个展厅里,有模仿当时开会场景的蜡像。是毛主席站起来发言时的那一瞬间。虽然被定格在那一瞬间,但发言者眼中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坚定眼神,仿佛可以穿越历史长河,直达每一位参观者内心深处,与每一个灵魂共鸣。其他听发言的与会者坐姿各异,并不像现在电视上那样一板一眼的样子,但可以反手刀每一位与会者真诚的眼神。正是这样一批批优秀的进步青年,才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让我们真正拥有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蜡像旁边的墙上,展示了与会者的照片和简介。认真看完所有人物介绍后,发现部分与会者在后期经受不了革命道路上的磨难,而选择了脱党,更有甚者当上了历史的罪人——汉奸。我想,光有伟大的理想和正确的道路还不够,还需要一颗坚定而勇敢的心。革命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的奋斗,必要时还需要大无畏的牺牲。同理,任何事情都不是靠等来的,唯有不断奋斗进取才能梦想成真。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跑出来的美丽!加油!
光电10班
4.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有感 篇四
我们一行人来到四大会址公园,公园门口一堆鲜艳的红花绽放着,像火一样旺盛,瞬间驱走了冷风袭袭的严寒。径直穿过公园的羊肠小道,最后走下台阶,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绿荫葱葱的公园后面是一块平地,四大会址巍巍矗立,金灿灿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七个大字映入眼帘。
我们迈着庄严的步伐,踏进了纪念馆。
即便我不了解详细历史,我也能从展品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共四大是一段庄严的历史,革命前辈为国不为家,为人民不为自己;他们敢于吃苦、不畏牺牲;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
鲁迅先生曾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我想我们的革命前辈们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人,而这些人便是我们中国的脊梁!
斗争需要流血。我们的先辈们,有的在斗争中牺牲,有的因斗争而疲惫不堪,有的因为斗争而家破人亡……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四大会址作为弘扬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场馆和教育基地之一,我们不虚此行!
本次参观四大会址,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革命前辈敢于献身的精神。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
5.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新闻稿 篇五
中共一大会址位是一处普通的石库门两层老楼,底层的18平方米房间就是“中共一大会址”。进入馆内,我们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我们翻阅了无数历史画卷,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屏幕上是一大会址中展出的一部分实物,从泛黄的抱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们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6.参观中共五大感想 篇六
我久久渴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真的非常的激动,站在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旁,我心里思绪万千。
该楼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楼南路侧当时尚存农田,环境颇僻。
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民国10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7.五大发展理念个人感想 篇七
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领会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这样五个方面需要深刻把握。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要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看待问题,注重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作为行为标尺,自觉对照检验我们的实际工作,符合的就鼓励和支持,不符合的就反对和摒弃,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转变观念中赢得新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在哪里,重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也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注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注重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整齐划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层层加码、不作难以兑现的承诺,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也要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的新进步。抓问题还要注意抓薄弱环节,解决问题应当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制定具体规划,还是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都要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
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什么人、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百姓导向、民生导向,反映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越是发展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越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越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把握和推动落实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要着眼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8.参观郑各庄感想 篇八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参观郑各庄的感想体会 班级:11会计二班 姓名:杜奕晴
盼望已久的毛概课课外参观终于在今天实现了。十点我们登上了开往郑各庄的校车。当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远远地就可以看见无人不晓的“温都水城”四个大字,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就是郑各庄。
未到达这里之前,郑各庄在我的脑海里也仅仅只是一个村庄,但当我真正到这里的时候,才被它的文化氛围和设施建设所震撼。
在校车上飞速的浏览了一下村庄风光,最终在气势恢宏的滑雪场停下了,尽管是秋天,光秃秃的滑雪场还是很吸引人的眼球,很多同学都在这里合影留念,当然我也不例外。
随后我们就直奔主题,通过老师的指引,大家都向一个叫“水城金手杖”的楼座走去。一进门引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郑各庄村整体模型,在这里可以系统的了解到整个村庄的结构和规模。通过讲解员的讲解,看到郑各庄的规模建设,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北京最美的村庄”确实名副其实。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才知道这里是作为全国唯一一处穿村传递圣火的村庄。祥云圣火在郑各庄村点燃梦想之旅,这也深刻的说明了郑各庄在北京村庄里的地位。同时,郑各庄还是个有悠久历史的“皇城”,据说是明代成村,原名郑家庄,清光绪年间更名郑各庄。因处故宫延长线上,被视为龙脉之地,康熙年间是皇家的御马场,康熙行宫、平西王府都建在郑家庄皇城内。此风水宝地,如今正在续写着辉煌,勾画着更新的蓝图。
看着展区里各个展示,我发现郑各庄村走的是主动城市化道路的道路,宏福苑、宏福集团、“温都”水城展现的既是郑各庄村的实力、名片,也是农民自主创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在村展览馆里参观时,我脑海中忽然出现了江南的“华西村”,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眼前的郑各庄可以和华西村媲美,一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馆内的墙壁上贴满了郑各庄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郑各庄实施城镇化以来经济社会效益也是显著上升的,历经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郑各庄村实现了由单一的农业向以建筑为龙头、集科技、旅游、文创、贸易、医疗、养老、物业保障等多元化产业布局的跨越。同时带动了本村乃至一些社会人的就业率。
当然,在推进郑各庄村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离不开村里“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他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和实践中央制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通过建立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的工作机制,使郑各庄村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交融并进、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我想正是因为郑各庄村的领导班子有着这样的思想,有着这样先进的觉悟才能把郑各庄村建设的如此美好。
这样巨大的变化,让我脑海里第一时间反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以往的印象里,新农村的建设只是留于表面“功夫”,对农村的改造不全面也不深入,比如把各家各户的墙刷成统一的颜色,或者是把村里的街道铺上水泥,再或是新建公共卫生设施而不让用之类的。在参观郑各庄村后,让我感触颇深,打破了以往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这里的农民如今不仅富裕起来,而且过上了既现代又安逸,既充实又休闲的幸福生活,很多方面超越了城里人。村民享受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多种优厚的待遇,村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费用村里全包,失业村民还有失业金,老人有养老金。村民在企业中持有股份,每年还从企业中得到不少的股份分红。
对于这次参观,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这些。脑海里久久不忘的是当我们进入水城金手杖的时候,大厅的待客沙发那里慈祥的坐着两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这让我瞬间明白了金手杖的含义,让老人过上舒服的生活。在这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又享受优厚待遇入住了水城“金手杖”老年公寓。我想大多数我们这种年龄的学生,爷爷奶奶身体还很硬朗。当我们有了足够能力的时候,能否也可以让我们的长辈过上如此舒服的生活。这需要我们自身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郑各庄的老人们知足了,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从内心深处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好,感谢社会主义制度好,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美好生活和居住环境,享受着高档待遇。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9.参观感想 篇九
5月24日下午,省安监局组织全局和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舒永健的带领下,来到湖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洪山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这是我局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主题开展第12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以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又一次实际行动。
警示教育活动中,大家参观了监狱服刑人员的宿舍、车间,了解了服刑犯人的生活、生产情况,参观了警示宣传教育展示厅,并听取了两名服刑人员因职务犯罪被判刑的现身说法。这两名服刑人员讲述了犯罪前曾有过美好的工作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放松思想改造走上犯罪后给社会、单位、家庭带来的危害以及失去自由的痛苦,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剖析了犯罪的思想根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刻忏悔,发出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痛切悔恨的感叹,告诫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约束好自己,珍惜眼前自由幸福的生活,切莫以身试法,重蹈覆辙。
身临其境,党员干部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监狱高墙与现实的反差,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大家深有感触地说,面对监狱里那高高的围墙,才能体会自由的可贵;面对职务犯罪人员悔不该当初的心声,才能在心灵敲响长鸣的警钟。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建设好精神家园,构筑反腐倡廉的精神堡垒。不断追求精神财富的积累,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随时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抗住诱惑,经起考验,把握好人生航向,珍惜岗位,珍爱生活,做到廉洁从政。刻刻慎独慎微,时时刻刻严格要求,以德修身,廉洁自律。失去自由,其精神是很痛苦的,身心是疲惫的,只有失去自由才知道自由的珍贵!因此在我们进入安监局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我们走好每一步,认真抓好岗位廉政建设,警钟长鸣,洁身自好!为了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注重思想道德培养。我们作为一名军队转业干部,虽在部队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大部分还在部队都当过单位不同层次的主官,有一定的业务特长和工作经验,但回到地方工作后一切都要从头来过,是一个新的起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特别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坚持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筑起一道牢固的防腐墙。
二、不断校正人身坐标,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如果对名利过于追求,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不能自拔。正如一位哲人讲过:“人的欲望是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伤己”。正如二名服刑人员讲的那样,欲望过度,失去理智,心理失衡,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说,要不断的效正人身坐标,要树立正确的名利意识,特别是对于我们军转干部更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我们省局机关目前已有34人是从部队转业的,有些同志在部队里还是主要领导,到地方工作后因编制和政策等问题而不能落实相应的职务、发挥相应的特长而长期成为一般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如果因此而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抵制不住诱惑,就有可能失去平稳。我们只有正确对待名利得失,见财物心不痒,见美色脑不昏。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清正廉洁,我们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看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从绪多被绳之以法的事实,再次昭告世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我们安监局是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单位,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是衡量我们每一个执法人员品德高低、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尺。权力说到底是一种责任,它只能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必须时时刻刻铭记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我们只有正确行使权力,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吃、不拿、不卡、不要,廉洁自律才能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只有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抗得住打击,经得住考验,才能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四、不为金钱所缚,保持健康的心身。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是离了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我们不能把金钱放在第一位,更不能被金钱所缚,比金钱更珍贵的还有许多许多,比如自由、爱心、感情、尊严、健康等。我们应该自尊、自立、自强地做金钱的主人,而绝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人们获取金钱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决不能攫取违法之财、不义之财、昧心之财。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获取应有的报酬和金钱,这是很光荣的事情。那种靠贪赃枉法、权钱交易腐败致富,就会像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那样,还遭世人唾骂和鄙夷。因此我们只有自觉把好金钱关,耐得住清贫,律身以俭,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总而言之,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能”的培养,更要在“德”上加深修炼。特别是要有重点地修炼好自身的政治、作风、情操和职业道德,要能把自己的人格力量统一到党和人民的要求上来,真正使自己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等到我们回首往事之时,可以毫无愧疚地看到自己身后留下的那一串串踏踏实实、坦坦荡荡的脚印,那会是我们一生最好的见证。
篇二:参观博物馆感想
因周一闭馆,故参观从周二开始。此次参观涉及四所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科技馆。除前两个略显重复,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
首博和去过n次的国博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进。那些看似残破的文物作为历史宝贵的见证者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与此同时很多历史人物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从这些展品中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我也对当今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至于美术馆,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文学与艺术的集合体。置身其中,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变得很文艺,把自己代入到那些字画中,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画纸上的面孔或苍老或幼稚、或欢喜或悲哀,那宣纸上的字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工整或缭乱,这即是作者内心的表现,它们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觉。我们感觉到了在那作品中更深层次的美感。在这里,我们与面前这些作品的主人心灵相通,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体会着别样的韵味。
科技馆,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它并没有什么尖端的高科技展示。它要告诉我们的是基本的物理现象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史。在那里,我们可以自己动手,亲眼见证光、电、磁等奇妙的物理现象。在那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发展路途。在那里,世界当前的重大环境问题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它更倾向于儿童启蒙,但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影响,让我们懂得怎么更好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博物馆看多了,它的展品分布,内涵有好多雷同。时间仓促并未有太多的思考。对于不同的展览,千百年文化的沉淀,最最精髓的内容,要把他们系统串联在一起也实属不易,要感悟并且吸纳更是非下一番苦功不可。只能是若干年的某一天,看到某个眼熟的东西,或者感受到某似曾相识的文化时,脑海中偶然浮现出,我是否曾经在哪见过它呢?其实这就足矣!你觉得呢?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篇三:参观毛主席故居感想
2012年7月4日,按照局党组工作部署,我们第三组共40余人前往毛主席的故居——韶山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小时候,我们经常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歌声在耳际边回响,期盼在岁月中滋长,伟人在记忆中浮现。
韶山,一个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吸引着千万游客如潮涌纷至。我们怀着崇仰伟人的激动心情,首先来到毛泽东广场瞻仰毛泽东铜像。毛泽东铜像巍然屹立,面带微笑,身着中山装,手执文稿,再现了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据说,这是韶山最具灵气的地方,流传着很多传奇的故事,其中有关于主席铜像的故事。主席铜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当年运输的时候经过井冈山好好的车子突然抛锚;另一个是铜像揭幕时,天空中竟然出了日月同辉长达八分钟之久;再就是主席雕像落成那天,本来不是映山红开花的时节,却在那天一下全部开花了。这其中太多的激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神奇,太多的典故,使我们一行站在铜像前三鞠躬,以表达我们对一代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接着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故居。那是一座普普通通农家泥砖平房,背倚苍松翠竹,土墙黑瓦,卧室、堂屋和厨房各室连通,还有锄犁、谷仓、牛栏和猪圈古朴而凝重,此地留下了不少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劳动及从事革命活动的痕迹。故居的前面是荷花塘和南岸塘,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南岸塘就是他年少时“习武练艺”的最好地方。
毛主席故居既是一代伟人毛主席诞生的地方,又是毛主席亲手缔造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的地方。这朴实的故居里毛主席教育亲人要有“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的高尚情怀,在往后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先后牺牲了6位亲人,其中有夫人杨开慧被敌人残酷杀害;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相继被敌人危害,英勇献身;十九岁的侄子毛楚雄也被反动派活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家卫国,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朝鲜战场上。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一切无时不在告诉我们,毛主席也有儿女情长,但却更深刻地知道革命事业任重而道远,()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追求革命道路,成就了新中国史的辉煌,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功业。我们也永远记住了一代伟人坚苦卓绝的奋斗史;一代伟人决胜千里的革命史;一代伟人长子风范的教育史。
10.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篇十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栽满梧桐的马路一度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在此初创伟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我看到了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的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在这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到身体力行,浴血奋战,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进一步地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大篇章。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大地世代繁荣的热切期望。
而今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在不断成熟壮大,已经由初期几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几千万人。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