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翻译(精选8篇)
1.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篇一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20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年最新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2.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篇二
1 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其基本理论是“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可以用如下等式来表达: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 (对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译者的选择 (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选择”与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 。简化一点的表达式: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 (胡庚申, 2008:94)
以下是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 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 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 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胡庚申, 2004:105) 翻译生态环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以往所说的“语境”, 近几年, “翻译生态环境”定义更为宽泛, 是指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 以及由精神和物质所构成的集合体。 (胡庚申, 2011:7)
2) “三维”转换
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倡的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 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胡庚申, 2004:129)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 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 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胡庚申, 2011:8)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原文到译文语言形式的转换, 还应对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以及双语交际意图的转换给予高度重视。一篇好的译文应是多维转换程度高的译文。
3) 译者中心
“译者中心”主要是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具体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然后, 译者又要依据翻译生态环境决定对译文的“选择”。 (胡庚申, 2011:8) 翻译适应选择论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译者在翻译时总是通过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来完成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交流。王宁教授曾指出,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理论创新, 对传统译论有一定的解构作用, 即以译者中心主义解构传统的原文中心主义。 (王宁, 2011:12) 胡庚申在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一文中写到:“译者中心”对于“原文中心”和“译文中心”来说也是一种“平衡”, 一种“解构”, 或者说是一种“反拨”。 (胡庚申, 2011:8)
2《桃花源记》英译的“三维”转换
1) 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胡庚申, 2011:8)
原文: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林译: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 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Davis译:Suddenly he came upon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They lined the banks for several hundred paces:among them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The fragrant herbage was fresh and beautiful;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
从整体而言, 对此句的翻译, 林译中使用了嵌套的从句, 而Davis的译文中出现的都是简单的短句, 更好的再现了原作简单质朴的写作风格, 很好的完成了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四字成语“中无杂树”意思是说桃花林中遍布的都是桃树, 而没有其他品种的树。Davis的译作“among them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即精准又简洁, 林译则显得略微繁琐。“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林语堂合并在一个短句中翻译, Davis遵从原文的形式, 译为两个小短句, 使得译文与原文的语言形式保持一致。由此可见, Davis对此句的翻译更好的完成了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2) 译者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 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胡庚申, 2011:8)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林译:They said that their ancestors had come here as refugees to escape from 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y had never left it.They were thus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world, and asked what was the ruling dynasty now.They had not even heard of 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 , not to speak of the Wei (third century A.D.) and the Chin (third and fourth centuries) .
Davis译:They told him that their ancestors, fleeing from the troubles during the Qin period (221BC—208BC) , had brought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and neighbours to this inaccessible spot and had not gone out again.Thus they became cut off from people outside.They asked what dynasty it was now:they did not know that there had been Han (206 BC—220AD) , nor of courts Wei (220—265AD) or Jin.
此句中出现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若干朝代名称, 时间历史背景的词语, 林译和Davis译均采用了增译法。Davis对本句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朝代名称的处理方式均是列出了具体的起止年代对文中涉及的朝代进行解释。林语堂将“避秦时乱”译为“to escape from 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并用“builder of Great Wall”来解释“Tsin Shih-huang”, 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很好的完成了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样的译文让更多的西方读者通过他们熟悉的“万里长城”了解“秦始皇”, 以及中国的文化, 可以说林氏的译文是一举多得, 体现了其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高巍, 2011:11)
3) 译者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 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胡庚申, 2011:8)
原文: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林译:...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Davis译:...ascended a stream, 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ed.Suddenly he came upon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
林语堂将“缘溪行”译为“walk along a bank”综观本文翻译的生态环境, 从下文的“便舍船, 从口入”一句可以推出渔人是划着船前行而非译者所理解的沿岸徒步前行。Davis翻译此句时用的“ascend”一词十分精妙, “ascend”有聪地势低处向地势高处去的含义, 综观本文翻译的生态环境, 与后文的“林尽水源”—渔人来到溪流源头相呼应。
“忘路之远近”描述渔人沿溪而行, 渐渐迷失了方向, 在恍惚中误入桃花源。“忘”字既暗示渔人进入桃花源纯属意外, 又烘托出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更为后人再也无法找寻其所在地埋下了伏笔。 (张彤彤, 2011:86) 笔者认为两篇译文的译者均未很好的完成此句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林译中没有将“忘”译出来,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只表达了渔人行进一段路程后, 桃花林忽然印入眼帘的意思。Davis用“forgetful of...”这一短语也趋于平淡, 使译文失去了表现渔人不知不觉、神奇偶遇桃花林的意味。
原文: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林译: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Davis译:The people of this place said to him:"You should not speak of this to those outside."
桃花源中之人常年隐居、与世无争、单纯善良, 从交际层面来看, 可以揣测出源中人说此话是带有少许祈求色彩的, 林译中所用的“beg”一词很好的传达出了他们的真性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林语堂的译文在文化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 Davis译文在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 总体上Davis译文的多维转换程度和适应整合程度更高。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很好地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 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多维度思考, 特别是要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 关注语言形式的同时, 也应关注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 这样才能创造佳译, 使中国的文化真正的走出去。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理论, 他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应努力完成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 多维转换程度高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之作, 该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转换角度对林语堂和Davis对《桃花源记》的翻译进行对比和分析, 发现林语堂的译文在文化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 Davis译文在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 总体上Davis译文的多维转换程度和适应整合程度更高。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三维”转换,《桃花源记》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105, 129.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7, 8.
[3]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国语学报, 2008 (4) :94.
[4]胡庚申.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J].上海翻译, 2011 (4) :8.
[5]张彤彤.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角度比较《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的翻译[J].外语教育教学, 2011 (4) :86.
[6]高巍.从翻译伦理角度试析《桃花源记》两译本[J].海外英语2011 (12) :11.
[7]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 2011 (2) :12.
[8]Hu Gengshen.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J].Perspective: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 (4) :283-291.
3.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翻译赏析 篇三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渔人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渔人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渔人。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渔人们)自己说渔人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渔人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渔人知道的事情,(渔人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渔人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渔人。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渔人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字词详解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
4.桃花开东园原文翻译赏析范文 篇四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前言】
《古风·桃花开东园》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四十七首诗。全诗十句,前四句叙述,后六句议论,其中末二句与中四句形成对比,嘲桃花娇然艳丽而华而不实,赞青松经秋耐寒而不改颜色,通过桃花与松树的形象的对比,嘲讽无风无节的小人,赞颂特立独行的君子。
【注释】
⑴荣:开花。
⑵生:一作“矜”。艳阳质:青春美貌。
⑶“宛转”句:谓大火星西降,暑气渐退,秋天将至。宛转:变化。龙火:旧谓东方苍龙七宿,心为七宿之一。心宿又名火。故称为龙火,亦称大火星。夏历五月黄昏,见于正南,位置最高,至夏历七月黄昏,位置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
⑷讵知:岂知。
⑸萧飋:风吹松柏之声。
【翻译】
东园盛开的桃花,在白日下含笑自我夸耀。它不过是偶逢春风之吹拂,而开出艳丽的花朵罢了。真花岂不似佳人那样美艳?但恐是只会开花而不能结果。等到火星西降秋风渐起之时,它早就零落消失了。哪如彼南山之青松,傲然独立于山顶之上,一任秋风之萧瑟而不改其色。
【赏析】
特立而独行,这是封建社会里许多志趣比较高洁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种品格。他们往往借诗这种艺术形式托物言志。李白这首诗也是这样。他选择了桃花和松柏进行描写,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使之产生一种艺术效果。
桃花,在诗词中,有些从正面取用,有些则从反面,不一而足。在李白以前,主要是从正面取用,取其秾丽,以喻美人。《诗经》上说:“何彼秾矣,花如桃李。”又说:“桃之天夭,灼灼其华。”后来,一些为桃而写的诗、赋、颂,如梁简文帝《咏初桃》、晋傅玄《桃赋》、江淹《桃颂》,都是从这方面着眼的。至于松柏,一般都从正面取用,取其不为霜雪所摧,似乎表现了一种坚贞的志节。所谓“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李白也是有取于这一点的。李白把桃的因春而荣与松的经冬不凋相对比,以表达上述的意思。这是一种新的创试。
取桃与松比,先写桃,后写松;以多数的句子写桃,而只以两句写松。写桃,在空间上置之东园,用阮籍句:“东园桃与李”,在时间、气候上置之白日之下。白日,指太阳,亦指日间。宋玉《神女赋·序》:“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后来的刘廷芝《公子行》便说:“的的朱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在如此美好的空间和时间,桃花含笑开放。《史通》:“今俗文士谓‘鸟鸣为啼,花发为笑。”用王国维的话说,这里着一“笑”字“境界全出。”再着一“夸”字,就把“桃花”此时此地的内在世界和盘托出了。“夸白日”,可以理解为在白日照临下向人夸耀,亦可理解为向着明丽而和暖的太阳夸耀。如果按后者理解,那就更为可笑了。这给人的想像是很多的。凭什么夸耀?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凭的是天生的像艳阳一样的资质;但这种美好的资质,乃是因为蒙受着春风的荣宠。没有春风的荣宠,这种美如艳阳的资质,是不可设想的。这是诗的一个转折。不但如此,这种荣宠不过是“偶蒙”而已,并不是可以持久的。这里提出了一个令人思索的问题,人生有一时的荣遇,有千秋的美誉。人们要争取的,是一时的还是千秋的?前者未免仰赖于人,而后者则可以求之于己。仰赖于人,是决不可以持久的。正如孟轲所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但诗人却以轻捷之笔出之。言外,不无讥刺之意在焉。诗人恐其所持的理尚未说透,又来这样两句:“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不是因为它没有美如佳人的颜色,而是因为它只有开得美丽的花,而不能结出很好的果。也就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有其姿色而无其应有的品格。在一时与千秋之间不能作出正确选择,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从自然科学的眼光看,有的桃树是可以结出好的果实的。这乃是诗人之说。桃树,也有花好而不能结出好的果实的。诗人这样说,也不是没有客观根据的。一旦白日西颓,春风消逝,它的美好的颜色就会失去,春风与之结成的宠与受宠的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它所得到的荣宠也就随之而成乌有。“宛转”、“零落”句,就说的这个意思。这是诗的又一个转折。“宛转”,变化之意,《庄子》:“椎柏輐断,与物宛转。”又美好、轻扬之意,刘廷芳《代悲白头翁》:“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此处主要取前者之义,但未尝不可以联想及后者。“龙火”,出《汉书》:“东宫苍龙房心,心为火,故曰龙火也。”是“龙火”,即“心火”,亦即东方之火,春日之火。“龙火飞”,即张协《七命》所谓“龙火西颓”,亦即春天过了之意。把春天过了换成“龙火飞”,就生动、形象得多了。
5.桃花源记 原文 篇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断,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为:给。
具言:详细地说。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至:到。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遂:终于。
复:再。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隐士。
也:表判断。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未:没有。
果:实现。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6.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篇六
一、形合与意合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 有着独特性。从英汉中连接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英语句法结构严谨, 句子内部有着严格的组合规则。汉语则不同, 汉语整体结构松散, 逻辑关系也属于隐性, 句中无明显的连接词, 重表意。语言本身深受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而英美人重理性分析。单就英语句法结构来看, 英语中有很多连词, 而且词与词之间有固定的修饰规则。一个句子不可缺少谓语动词;而汉语虽也有类似搭配规则, 但限制比较少, 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这些差异必然加大翻译的难度。汉译英时则需增补一些关联词和句子成分, 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例如: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It has been rather disquieting these days.Tonight, when I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ed by every day, must assume quiet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原句结构松散, 作者一开始就没有交代到底是谁心里颇不宁静, 又是谁在院子里乘凉。“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句子的主语也并没有直接给出, 然而根据汉语的句法特点, 此两处都是对主语的省略一个是人称代词另一个可由逻辑推理出来是“荷塘”。一般来说, 英语中习惯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而按照汉语的习惯, 当第一人称作主语时, 主语经常省略。因此在翻译中, 这些被省略的代词就应当被显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 朱纯深在译文中加上了主语I并用定语从句保持了句子的连贯,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特征。再如:
原文: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头人”了。
译文:If there were somebody gathering lotuses tonight, she could tell that the lilies here are high enough to reach over her head.
译文中“若”被翻译成了“if”。译者又增加了“she could tell that”而原文中是没有这个信息的, 因为汉语重意合, 读者可推理出这是采莲人的推测, 译文中加入此句正好与前文的somebody照应。英汉两种语言对连词的使用是有共同点的, 英语中有并列连词如and, but, 等和从属连词如however, if, 等之分, 汉语也有如“尽管, 即使”等从属连词和“和, 与”等并列连词所以常常可以互译。故此, 作者将“若”译成“if”。然而, 由于汉语重意合, 而英语是重形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连词的使用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英语习惯使用大量的连词来表明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主要靠语境和读者的理解能力来表现文章的意义。
二、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
主语突出是指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是此句子不可或缺的语法单元。而主题突出是指此句子中主谓结构可以缺失, 只要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存在即可。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一个句子通常都要有主语, 英语句子是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而汉语的无主句较多.所以在翻译时能够成功地确定主语对于译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原文:像今天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译文:As it is tonight, 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 Ifeel I am a free man, 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 or of nothing.
原文中无明显主语, 但整个句子依然连贯。因为对于整个文章来说, 主语“我”已经可以用逻辑分析出来。而且主语的省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读者。这符合汉语语言特点。在译文中, 由于英汉句法的差异, 英语作为主语凸出的语言, 必须添加主语“I”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了主语后才会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译本。再如:
原文: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译文:the most lively creature, 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but the liveliness is theirs, Ihave nothing.
作为主语突出的语言, 英语主语和谓语作为一个句子必不可少的语法单元。而汉语中一旦一个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在主位上突显出来,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 这个主语通常会被省略。因为汉语里不存在这样的语法规则规定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找到这个句子的主语, 而对于主题突出的汉语来说则不需要。因此在汉译英时必须找到主语来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所指。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重心相同, 一般都落在结果、结论、假设或事实等上面, 但重心的位置可不同 (王建始, 1987) 。即英语句子一般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开头, 即前重心;而汉语则相反, 把重心, 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后面, 即后重心。因此,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应采取倒译法, 即译文的语序同原文相反。例如:
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
译文: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对于原文中的第一个小句, 描述了是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路上散步的情境,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个人, 踱着”这种状态, 而从原文的句法结构来看, 它们都出现在小句的后边, 再看朱纯深的译文, 则把“on my own strolling”放在了句子的前边, 可以看出译者根据英汉句法的差异运用了倒译法, 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了最前边, 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显得流畅。
四、结语
总之,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英汉句法有着许多差异,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求最大程度地在语言层次上保留原著风格,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原文及朱纯深译本的分析, 了解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从而给予我们启示, 对之后的翻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红.英汉句法差异与翻译的灵活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6) :29.
[2]王金平.从英汉句法对比看英语长句的汉译[J].海外英语, 2011:303-304.
7.聚游桃花源记(原文) 篇七
探游桃花源(前记 于2008-11-24)
春天的时候,听说内乡宝天漫附近新开一处景点,叫桃花源。心想现在忽悠人的景点多了,顾名思义,无非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吸引城里人去山里看看桃花盛开的景致罢了,也就没有特别想去游赏的冲动。立冬过后十来天的样子,因为工作的关系,午后从内乡出发,沿赵店、七里坪到夏馆一线驱车行进,在夏馆街看到去“桃花沟”的路标指示为九公里,便和同事商量,何不去探游一番呢,冬季不但看不到桃花,就连桃树也不一定认得出来——不过游人少,说不定会别有情趣呢。
这些年,因为国家搞村村通工程,乡下的道路都很不错,去景区的道路已经硬化,比起往昔少去了很多行程的疲惫,自不必多谈。从夏馆街北行两公里,有一岔道右转下路,依旧是水泥路,只不过窄了一些,路边一个简易牌子指示“桃花沟”,同事担心走错了路,赶紧问附近老乡。继续前行,一路蜿蜒,河沿沟行,路绕河转,路在林谷中,视野时而开阔,时而为山林遮挡,遇见骑摩托收集山药材的老乡下行,不得不停车避让。
到景区山门时,已经下午三点,太阳夕照,离眼前七彩缤纷的山头已经不高了。景区大门好像无人把守,空旷的停车场里有两辆大巴,却找不到步入景区的道路。正迟疑间,一对年轻人从一片葱郁的竹林后边走怡然自得地闪出来,我们想,这便是入口了吧。问之何如,言之游兴。
我们走近竹林,隐在后面的石板小路展现眼前,沿着山沟小溪迤逦延伸。举目望去,初冬的山上,多彩的世界在柔和的阳光下显得宁静而成熟,脚下溪水不大,时而静静的流淌,时而只闻击鼓之声,而不见流水何在,偶尔竞能听到小鸟在林间彼此呼唤的叫声,吸引着我们闻寻的目光。未行几时,看到的第一个瀑布潭,好像是叫仙鹤潭吧,身近其境,只见一鹤展翅欲飞于石上,呼唤身边仍在留连飞流的伴侣,又好像在亲密交谈,我不由得按动快门,记下这别样景调(未完待续,邀你同游)。
夏游桃花源(续记)
探游桃花源的奇妙感受,每每讲过,大家都渴望分享,故而《探游桃花源》未曾续完,希望有机会同学们能亲游畅想。“七星潭”相册的尾页有一张照片,叫作“仙人桥”吧,在两年半之后再聚游,走过它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很悠然。
初夏时节,农民已准备镰割麦,复而再议的聚会在大家的渴望声中成行了,在红伟同学的周全安排下,包租的中巴一路顺畅,大家少去了旅途的辛劳,轻松侃笑中来到了桃花源景区。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过这个季节看桃花还是太晚了吧,有人说出这种疑惑。广场上赫然石刻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段文字很快让疑惑者明白,此地乃取世外桃源之意也。其实此石刻画蛇添足,因为使初游者对它的疑惑和神秘感不再,游兴犹在,然探游之意已失。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间之仙境。其文流传千年,非只因其文而更因其意、其志、其行。桃花源到底在何处,因“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随迷,不复得路,,,后随无人问津。”,而陶先生一生践行吾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所渴望往生活终得实现时,他是多么的兴奋呀,自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其终生所愿。幸福是什么,随心所愿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远离喧嚣的城市,今天学友齐聚于此,也寻找着属于我们的“桃花源”。
欢快的时刻很快来到,龟王潭前长长的一排听任小导游拍照,欢快的笑容一个也没有少。这次同学更齐,德俊、旭阳同学最为高兴,终于园了08年未聚之憾。游尽其兴,各随其志。十七八人的队伍,自然分成了三个小分队,最先前行的几个,很快消失在崎岖的林道里,偶尔欢快的歌声提醒着后边的人们,踯躅潭边的一群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一路拾级而上,瀑布积潭不断,以前这个景区叫五龙潭,一潭一瀑,景色各异。山上依旧是晚春景色,毫无夏意,绿肥红瘦间,翠绿更显春意浓,伴着潺潺溪水,花香时浓时淡;气定神闲中,人群时聚时散,时停时行。唯美的小裴不但捕捉到野蜂采蜜的美妙瞬间,而且因为贪恋美景,差点重演了美女落水英雄救美的传奇故事。说笑间合影墨卉潭,稍憩,拾级再上行步,到了百尺潭前,举目顶望,三面绝壁,青天绿树,只见一股细水如云如珠,飘然而下,旁有台阶陡峭,一鼓作气到尽头,都有些气喘,绝崖平台处举目远望,悠然间南山美景尽收眼底,众人未作停留,转身进入崎岖的凿洞,“仿佛若有光,上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但见阳光普照处,土地平阔而不大,四周矮山怀抱中几家农舍散落其中,过一小木桥,一草地,一树林,一田地,只百步余便到农家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
在春天,我在草地上打滚、玩耍。无论是站着、躺着还是坐着,心情都显得格外舒畅。温暖和煦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着我,它也催促着草儿们快快长大。春天是个阴雨连绵的季节,我独自站在空旷的草地上,没有树,也没有伞。雨落在身上那种凉凉的,痒痒的,舒服的感觉。耳边传来淅沥沥的雨声,它有点像草儿们正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的声音。
在夏天,我躺在一个可以遮挡烈日的地方,听着知了不停地叫唤声,安然入睡。醒来时,我可以在小河中钓钓鱼,因为这样可以为今天的晚饭加菜;我还可以在小河中游泳,享受着那哗哗的流水声,清凉干净的河水和小鱼亲我手指头的感觉。有时我在水中玩耍时,还会“惊起一滩鸥鹭”。
秋,一个丰收的季节,我收获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不仅甜在我的嘴里,还甜在我的心头。我漫步在田野上,聆听着一颗颗果实破壳而出的声音,听它们对生命的表白。我漫步在树丛中,落叶像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用手想抓住它,但它从我手指缝里溜走了。我又从地上拾起它——一片被秋风吹得通红的枫叶,我把它放在我的口袋里,为自己留下一份成熟的秋天。冬天到了,白雪纷飞,一片片白雪带着寒风飞临人间,为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棉袄。雪下了一夜,地上,树上,屋顶上都是一望无际的白色,粉妆玉砌,像一个白色的宫殿。我走出屋子,雪已经堆了一尺高了,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中漫步,虽然有些困难,但我没有走回头路。小河已被冻住了,我可以穿上溜冰鞋,从小河的上游一直滑到下游,寒风就像是一把把飞刀,把我脸割得通红,但我玩得很开心。
回首我的“桃花源”其实也只有而已。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以后我一定会有自己的“桃花源”。
8.桃花源记的原文及阅读答案 篇八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A.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文中加横线字的拼音和字义。(4分)
A.怡.( )_______B.遂( )_______
C.为( )________D.语( )_________
小题3: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3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叹惋。
小题4: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A: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小题2:怡(yí)愉快。遂(suì)于是,就。为(wèi)对,向。语(yù)告诉
小题3: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
小题4:①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小题5: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的社会动荡黑暗,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小题6: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题目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原文语句”的提示,不可用自己的话说作答。根据学习时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判断选句。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答点有二,拼音和字义,写拼音要先读准音,再仔细拼定。写字义,要写出该字在文中的意思。写拼音和字义,位置在一致,即括号里和横线上写什么要相同。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人称词”,不是仅指“人称代词”,称呼人物的词都是“人称词”,“村人”“渔人”都是“人称词”,而不只是“你我他”。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的解释:绝镜、妻子、无论,古文中都是一词一义,要翻译清楚。
小题5:
试题分析:要结合文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理解此问题,弄清此句的意思,便可作答。
小题6: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推荐阅读: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8-05
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10-28
桃花源记古诗10-30
《桃花源记》相关资料06-17
桃花源记教学教案07-23
桃花源记教案一10-21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06-26
桃花源记练习含答案07-09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07-10
17 桃花源记(电子课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