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新闻(通用10篇)
1.二十一新闻 篇一
还记起在梦里
紧紧的扣着
彼此的手
在别人看来
是那么的简单
对我们却是
那么的奢侈和遥远
所以都不敢醒来
一但醒来那便会是
永久的遗憾
在梦里她离我
是那么的近
近到从来未有过的近
在梦里我离她
又是那么的远
远到从来未有过的远
夜都留给了梦
在梦里彼此都未眠
都在努力的抗拒着沉默
无言同时感受到
痛苦和心酸
看到她从那遥远的地方
在向我走来
走过了冬
来到了春
她终于累倒了
看着她
为了能见上一面
轻轻的依偎在
我的身旁睡着了
手里还依然紧攥着
一朵已经枯萎的小花
拿着它在不停的
在向我招手
仿佛在说我来了
我真的来了可不是吗
她真的又回来了
我的孤独
在此刻得到了依托
可刹那间她又走了
直到今天
我仍然不愿意相信
她走的是那样的残忍
像豪不留情的刀
为了她我已无欲无求
泪没了心死了
唯一剩下的
依然是耳边的那句
我真的回来了
每当这时
我总要面对漆黑的夜
祈求苍天赐给我
更多的梦
只为的是再次
扣紧她的手
我不能醒来
我怕醒来
醒来就失去了梦
唯有在梦里
才能看到她那
清析着的眼帘
我在黎明时醒来
却还遥寄着天边的梦
梦在割着我流血的心
2.艺林广记(二十一) 篇二
丁雨生(日昌)受知于曾涤生(国藩)。丁氏晚年隐居归里,筑絮园于揭阳榕江东门外,辟百兰山馆,藏书十万余卷。水木清华,有溪山园林之胜,中有水阁,名曰宛在亭,供奉曾涤生神位于其中。甲午中日事起,台海沦陷,内渡诗人许南英(1855一1917)有《乙未秋日游丁家絮园》三首,之二即记其事:“楼台亭馆尚依然,冷落繁华二千年。主是令威难化鹤,客真杜字欲成鹃。一畦寒菜锄斜日,半亩残荷锁淡烟。不负仲宣楼上望,瓣香低首拜湘贤。”末句“湘贤”云云,即指而言此。今丁氏故居尚在,而藏书早已星散,絮园亦无复旧观矣。
丁雨生之孙丁鸿业先生,以百零五岁卒于家,当其百岁之时,犹能以琵琶弹奏《十面埋伏》,有“琵琶大王”之誉。父丁惠馨,为丁雨生第二子,宫居道台,于先生有厚望焉。然先生不擅治产,惟于潮州音乐情有独钟,颇忤弗其父之意,其父故后,更为求艺挥金如土。当其时,适逢潮州音乐大师洪派臣自海上归潮,先生执意延其为师,以丁府所藏大量书画为贽,洪派臣见其求艺心切,遂将平生所学悉数传与。先生百零三岁时,予访先生于揭阳,先生蛰居斗室,已无复捻拢之兴。越两年,卒。自此广陵遂成绝响矣。
大厂居士喜集宋词为楹帖,自谓“有生数十寒暑,凡所经行居处,与夫投接遭值,人物事故,胥隐括于一圜,有以自爆自采而不袭—俗尘。”后以手书稿本寄番禺屈荫堂(向邦),乞其与王秋斋校理,谓“未印成前,决不能入第四人目。”书稿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大厂居士示寂二周年,列“荫堂丛书之一”影印行世,慰故人于泉下,惜大厂居士未得一见耳。(附图)
马万里(1904—1979)于抗战时,曾作一篆帖:“忍令上国衣冠,沦为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不独笔致挺勃,联语激昂,抑可见其襟怀。
田家英素慕谭嗣同,故于谭氏斋名“莽苍苍斋”前加一“小”字,以“小莽苍苍斋”额其斋。董桥先生曾撰文称其不吉,谓谭嗣同死年三十三,田家英死年四十四,虽于斋号前加一“小”字,少了些许杀气,然终究只多活了十年。
王雪涛早年列齐白石之门墙,学齐氏笔墨,几不能辨。彼时齐氏赝作已满天下,齐氏疑为王雪涛所为,对王曰“汝可不必来我家!”王大恚,遂捐其所学,以新面目出之,终成一代名家。
3.二十一新闻 篇三
记戊午十一月二十四夜梦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街南酒楼粲丹碧,万顷湖光照山色。
我来半醉蹑危梯,坐客惊顾闻飞屐。
长绦短帽黄J裘,从一山童持药笈。
近传老仙尝过市,此翁或是那可识?逡巡相语或稽首,争献名樽冀余沥。
我欲自言度不听,亦复轩然为专席。
高谈方纵惊四座,不觉邻鸡呼梦破。
4.二十一 述课稿 篇四
太原第七职业学校 罗谦莉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按文学史的演进选取了多篇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诗文佳作,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古诗文诵读。三篇必读课文,一篇选读课文,虽然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诗文,但是篇篇都适合诵读。《诗经》二首是抒情诗,诵读要读出节奏感和旋律美,感受质朴之情回环复沓之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语录体散文,诵读要运用语气、语调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劝学》长于说理论点鲜明,善用比喻论证和排偶句式,富于文采,诵读要富于节奏感,显示强大的说理力量。《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诵读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采薇》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篇,意在突出诵读这一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在诵读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增加语言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教学设计既要体现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又要体现本文的特点。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刚刚又学过《静女》,对《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从学习情感及学习态度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基础。职业高中的学生对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能力比较欠缺,在阅读时会有语音认读层面的障碍。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多读,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节奏、语气、语调进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作家作品知识:《诗经》《论语》《荀子》《史记》,荀子、司马迁。2.了解不同诗文(《诗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节奏,语气、语调,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
3.积累字词: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劝、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作、柔、刚、思、维、止、斯雨、日、君子、小人。
4.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立足于文章,评价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5.背诵《静女》《采薇》的最后一段及《劝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读懂诗文,整体把握诗文的内容,重点探究诗中的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文的节奏感和旋律美,提高坚持、专
一、积累的学习品质,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形成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
2.积累下列字词:作、柔、刚、思、维、止、斯、雨、日、君子、小人。
3.结合注释,读懂诗作,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经历,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4.了解诗中的重章叠唱、比兴与借景抒情的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5.背诵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在不断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促进职业情感的形成,激发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久戍边疆士卒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领会重章叠句及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
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久戍边疆士卒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1.诵读法。诵读法是学习古诗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四言诗的节奏、语气、语调从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
2.分析法。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了解诗中体现的久戍边疆士卒的复杂思想感情。3.讨论法。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古诗文诵读,《采薇》是必读课文,鉴于此使用教材有如下构想:
第一步,从《诗经》走近《采薇》。
了解《诗经》,熟读《采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四言诗独有的韵律之美。
第二步,走进《采薇》,体味诗情。
诗歌的前三章,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歌咏,学习时从诗歌内容上可以简略一些,重点在第六章要从具体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入手,重视感觉和体验,拟利用三首同一主题,文字相对好理解的诗词,进行助读,扩大知识积累,理解戍卒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结合“练习与思考”第四题,走进“杨柳”,品味情景交融的手法。
第三部分: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行为:(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学生行为:和教师共同背诵。
教师语言: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每个人都有自己生长的故土家园,思乡是人类的咏唱主题,拳拳赤子心,悠悠思乡情,今天我们走进《诗经》,去学习一首古老先民时代边疆戍卒凄婉动人的思乡之歌——《采薇》,感受千年积淀的魅力,感知千年的情感宣泄。
【设计意图】导语从旧知到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乃至激情,激发其强烈求知欲。
二、回忆关于《诗经》的知识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诗经》的知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下面请同学结合已有的知识及预习,完成以下练习。
学生行为:明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多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诗经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文言知识积累
第一步:
教师行为:安排学生自由诵读。要求——
勾画出自己认为要注意的字音或读不准的字音。
学生行为:自读一遍课文,勾划要注意的字音或读不准的字。第二步 :
教师行为:播放多媒体朗读,要求学生听多媒体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听明节奏、听出语气。
学生行为:听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听明节奏、听出语气。
第三步:
学生行为: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出语气。
第四步:
学生行为:(小组合作)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对于有疑问的字词进行勾画,质疑问难。
教师行为: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问题,答疑解难。
第五步:
教师行为:小结,点拨进行字词积累,重点强调以下字词。
1.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
岂不日戒(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日日)
2.古今异义: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今义:道德卑劣的人。
君子所依
古义:将帅。今义:道德高尚的人。3.强调重点词语的含义:
作:薇菜冒出地面。柔: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刚:硬,指薇菜变老了。
思:语气词无意义。维何:是什么 止:句尾语气词。
学生行为:在课文中进行圈点批注。
4.学生行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字词积累,在文中进行圈点勾画,批注。
第六步:
教师行为:指名学生翻译课文并进行点拨。(提示一定要结合课下注释)
学生行为:2-3位同学依次翻译课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第七步:
学生行为: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为揣摩和探究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背诵夯实基础。
四、组织交流,探究情感
第一步:
教师行为:组织小组讨论梳理文章的思路
学生行为:默读课文思考,生生互评。
教师行为:进行点拨师生共同明确。分三个层次:
1-3章为第一层,追述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第二层,将帅车马服饰之盛,戍卒的辛苦。
6章为第三层,写归途中的情景。
第二步: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体悟士卒的情感多媒体出示讨论题
1.作品中的我是谁? 2.现在身在何处?
3.从具体诗句入手,分析戍卒的情感。
学生行为:先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行为:巡视参与讨论。
学生行为:以组为单位展示,生生互评
预设学生回答:
1.作品中的我是戍卒。2.现在身在归乡途中。
3.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怀、报国的爱国之情、对敌人的仇恨、自己部队战备精良战马训练有素的自豪、回家途中的凄凉悲伤。
第三步:
教师行为: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回家途中还“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难点)
多媒体出示助读材料,提示学生注意加点的句子和词语。
【设计意图】适当延伸拓展,启发思考。通过同一主题相关诗歌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唤起学生的比较阅读的意识,理解戍卒复杂的思想感情。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学生行为:展开想象,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预设学生回答:长久的戍边生活,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近乡情更怯”,对家乡情况的不了解,战争本身给人带来的创伤,同乡人战死沙场,只剩一人独自回乡;对家人是否安好的担心,生死存亡两不知。
第四步:手法鉴赏
学生行为:齐读课文。
教师行为: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本首诗歌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行为:自由诵读思考,在文中找到原句勾画出来。
教师行为:进行点拨,提示学生在文本中找答案。
预设学生回答:1.重章叠句。诗的前三章开头句是相似,反复吟唱,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2.比兴。以“薇”的“作”、“柔”、“刚”暗示时间的流逝及戍边的漫长。
3.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教师语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古人对这两句诗评论很多,投影出来给同学们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行为:多媒体投影助读材料。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万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学生行为:谈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再次齐读第六章。
【设计意图】重点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通过教师设计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问题。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一首凄婉的戍卒之歌,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争给人民带来
痛苦,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六、达标检测。1.给下列字词注音
遑 靡 载 疚 戎 牡 腓 弭
2.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
莫──
棘── 华──
3.解释加点的字词
靡室靡家 载饥载渴 岁亦莫止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 薇亦刚止 今我来思 彼尔维何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采薇》里情景交融的诗句读罢全诗,请你结合这些诗句展开联想,说说戍卒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设计意图】检测教学目标“积累字词”及“评价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达标度。
第四部分: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一、板书设计
内容 情感
思归之情 戍卒的辛苦 归途情景
归 家 思乡 仇敌 悲伤 自豪
二、作业设计
1.用“/”诗划出下面句子的节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2.背诵这首诗
3.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现了士兵对数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2)诗的最后一章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谈谈它在整首诗里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作业题,以此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掌握《诗经》诵读的方法。
三、教学后记
本堂课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领悟、联想、探究,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特别是教学设计中一些助读材料的展示,给学生理解诗词提供了一些借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研习文本,提示一些读书的方法如:圈点批注等。学生在紧扣文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同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每一环节要求比较明确,特别是对于字词的掌握达标率很高。学生能动起来,课堂学习参与度较高。
5.二十一新闻 篇五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父僧绍,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不就。
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居丧尽札。服阕,州辟从事史;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梁台建,迁治书侍御史,掌治吉礼。时初置五经博士,山宾首膺其选。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侍皇太子读。天监十五年,出为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四年,迁散骑常侍,领青、冀二州大中正。东宫新置学士,又以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
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后刺吏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昭明太子闻筑室不就,有令日:“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闻构字未成:今送薄助。”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日:“此牛经惠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日:“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五年,又为国子博士,常侍、中正如故。其年以本官假节,权摄北兖州事。大通元年,卒,时年八十五。昭明太子为举哀,赙钱十万,布百匹,并使舍人王颙监护丧事。又与前司徒左长史殷芸令日:“北兖信至,明常侍遂至殒逝,闻之伤怛。此贤儒术该通,志用稽古,温厚淳和,伦雅弘笃。授经以来,迄今二纪。……追忆谈绪,皆为悲端,往矣知何!”
山宾累居学官,甚有训导之益,然性颇疏通,接于诸生,多所狎比,人皆爱之。
(节选自《梁书·二十七卷·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宾首鹰其选 膺:承当
B.治差已久 差:病愈
C.此贤儒术该通 该:应该
D.迄今二纪 纪:十二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开端。
B.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中国古代帝王用年号纪年,为了避免混乱,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萧统,“昭明”是其谥号。曾主持编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D.权摄,指暂代官职。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代理或兼任官职意思的词语,还有“假”“兼”“领”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山宾聪明早慧,博学知礼。七岁便能讲清楚事物的是非道理,十三岁博通经书传注,服丧恪尽礼节。
B.明山宾体恤民情,仁厚宽容。昭明太子分外肯定他能体恤民情,不计得失,因此出资帮助他修房子。
C.明山宾淳朴老实,恪守诚信。山宾卖牛本已成交,他却告诉买主,牛曾经生病,可能旧病复发。
D.明山宾性格通达,平易近人。他长期担任学官,给了学生很多有益的教导,与学生交往亲切随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服阕,州辟从事史;兄仲璋婴瘸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5分)
(2)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5分)
试题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10. C(该:完备)
11.B(“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普通”就是梁武帝的第二个年号)
12.B(“出资帮助他修房子”原因分析错误)
13.(10分)(1)(5分)(明山宾)服丧期满,州中征用为从事史;他的哥哥明仲璋被经久不愈的病缠绕,家境贫穷,明山宾于是求取官职(来接济家庭)。(大意正确2分,“服阕”“婴”“干禄”各1分)
(2)(5分)当初,明山宾在州府时,所管辖的平陆县歉收,(他)开仓放粮来赈济民
6.二十一新闻 篇六
!"#$%&' () *"#$%+, -./0123456"#$%+, '789-:145;<=!"#$>#%?@AB 45CDEFG-HIJK"LMN"O$%P, P2QRSTUVWXY Z[T]^_`abc!"#$%&defg*h&ij=klmn Zo$%P, pq<r s Ttuvw x X$%P, QRyzw{|K}~s STB bc&'"O$%&'QRmnyzsSB!'"O$%+, 2sB ('"O$%+, J'2w yz K}~Y) '|$K}~p¡¢£¤¥¦pY$'"O$%+, §¨©+¨ª«¥¦Y*'"O$%&'¬%¥¦sY+'"O$%+, ®¯£¤QR+°¥¦pY, '"O$%+, +2±²p QRY-'"O$%+, ³, ´KTµ¥¦pY#%'"O$%+, ¶·+2¸¹w kº+2»¡pY##'"O$%+, ¼½¥¦Y'"# () *#'¾¿ÀÁ SÂÃSÄÅÆwÇÈÉs]ÊÄËÌ©ÍÎwÇϺsÐÑÒwÇÓÔ´xÕ²ÖB ST×ØÙÚÛÜݾjÞß´àáTâwãÊä廡æ ($%%ãÛY!'çè0éês STxëìí*"O$%+, -./0123456"O$%+, '7S9-î145ïðñò4móËUVô0.õçêSTxëö÷æi"O$%+, røùïY ('ú1T±ûWXüýþCÿ!%#$>-?$þw!"#$ÿ¹Y) '%&T'UST± () ) %*Y± () +, -.tT/0012 034ìi"O$%+, røùLw 5h×æ¼6ï7À8K"LMTNã9ôi"O$%+, røù]:;<=) xë!&STà±ô#>+?"@c i"O$%+, røùL ABCDEFGHIJK*%L2Y$'STMNý5æ!%#$>-?$þOmìb#Pw 3æQ7À2'RSwT´45Tã9./01023!"&!4&* ('567Y*'TUVMWc%- (&8, !* () , &w"- (&8, !+&!+-Y XYMWc"- (&8, !* () , &Y Z¤Kc[ùw]^w_`Y!"&$>*?!"þ
7.中考阅读精解(二十一) 篇七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时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的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些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紒紜矠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紒紝矠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紒紞矠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紒紟矠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紒紡矠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平静地笑了,她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紒紣矠他一下子怔住了。
紒紤矠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紒紥矠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
(1)——————(2)——————(3)——————
2.第⑧段画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 —————————————— 。
3.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 。
4.第紒紤矠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20字左右的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
5.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的经过,又写了——————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题指导]
一份好的试卷,一定能较为全面地考查考生的能力。这部分阅读试题共5道小题,8个答题点,基本涵盖了大纲和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能力考查点。更重要的是,选文体现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第1题有3个答题点,重在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所谓情感体验,就是在阅读时,使自身沉浸到阅读材料的情境中,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引导下,去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自身的情感活动。要回答这类试题,必须把握3条原则:(1)要把握人物特定身份,这一身份决定了情感的角色特征;(2)要把握当时的具体情境,这是产生情感体验的条件;(3)要把握全文的整体内容,它决定了情感的逻辑走向。体验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考生应注意把握3点:(1)母亲的心情,(2)母亲看到自己残疾的孩子在种一棵又瘦又小难以成活的树,(3)母亲后来下定决心把孩子送去读书。把握了这3点,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把握母亲的心情。
第2题重在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筛选信息的关键是:(1)要整体理解文章,(2)要找出关键的语句。然后,在找到关键语句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只要认真地读懂了这篇文章,我们很快会找到关键句:"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这样我们就不难概括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孩子天天半夜起来给幼小的树喂童子尿。
第3题考查的是对细节描写作用的领悟。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个性化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结合具体的句子,我们可以解读出"一拐一拐"反复出现的作用,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突出孩子的顽强意志。但有些考生回答"突出孩子做事认真","强调孩子活得快快乐乐"等,都没有准确品赏出这一细节的表达作用。
第4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体验能力。而这种体验要求以独白的形式来表达。如前所述,思想情感的体验要把握人物的身份、具体的情境、文章的整体内容等3点。试题要求考生体验的,是一个在母亲的呵护下得以健康成长的残疾儿子的思想情感。他面对的是一个为他倾注了爱心的母亲,而现在他已成绩卓著,成了一个著名作家。把握这几点,我们不难体验到他的感情基调:一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一是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在生活中,每个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不尽相同。回答这道题时,只要语言得体,感情真切,并注意用独白的表达形式,用第一人称表述,考生尽可以自由发挥。
第5题从本文的明暗两条线索交叉进行的写作特色出发编拟,旨在让考生了解本文写作特点的同时,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考生完成这一题,必须能找出本文的两条线索,即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而母亲成全了残疾的儿子。文章重点写了孩子成全树苗的明线,而把母亲成全儿子处理为暗线,明暗两线相互映衬,有力地表现了文章主旨。有些考生把握不住这两条线索,只是抓住表面的事情如"小树成长"、"孩子长大后回家看母亲"、"孩子和母亲在大树下聊天"等来概括,显然是南辕北辙了。
[参考答案]
8.第二十一课 《伟大的悲剧》 篇八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1、了解作者
2、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3、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结合语境加深理解。
4、自学检测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拽出()战栗()悚()然吞噬()告罄()羸弱()bâng()散zhì()息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忧心忡忡()踉踉跄跄()海市蜃楼()
②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你为什么感动?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3、理清故事情节
奔向南极点 →→
三、课堂探究
1、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
①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
②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
③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请用悲壮的语气试读这句话。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④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
2、全班交流以上问题。
3、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4、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
四、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送学生两句话,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五、当堂检测
学习了此文,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六、拓展延伸: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拽出()充沛()忧心忡忡()
销蚀()吞噬()怏怏不乐()
(2)根据拼音写汉字。
diān()狂 lãi()弱 坚持不xiâ()lǐn()冽 步lǚ()海市shân()楼眼kuàng()鲁mǎng()精疲力jiã()wú()宁 白雪ái ái()()毛骨sǒng然()
(3)下列各句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友谊。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③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④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⑤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A.④③②①⑤ B.③⑤①④②C.⑤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⑤
(4)对斯科特一行探险意义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认识自然B.挑战人类自我C.实现生命的价值D.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七、课外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2、推荐阅读书目:
《鲁宾逊漂流记》--笛福(英)《老人与海》---海明威(美)
教学后记参考答案
9.我二十一岁的时候 篇九
I heard a wise man say,
“Give crowns and pounds and 1)guineas
But not your heart away;
Give pearls away and 2)rubies
But keep your fancy free.”
But I was one-and-twenty,
No use to talk to me.
When I was one-and-twenty
I heard him say again,
“The heart out of the 3)bosom
Was never given 4)in vain;
5)’Tis paid with sighs a plenty
And sold for endless 6)rue.”
And I am two-and-twenty,
And oh, ’tis true, ’tis true.
我二十一岁的时候
听到一位智者说:
“宁献王冠金银,
勿滥奉情交心;
宁赠珠宝珍稀,
勿丢幻想之翼。”
可惜二十一岁的我
对此充耳不闻。
我二十一岁的时候
又听智者说:
“推心置腹的人,
永远不会徒然无所获;
它换来的是悠悠哀叹
和无尽的悔恨。”
我现在二十二岁了,
唉,这话千真万确,万确千真。
赏析:
阿尔弗雷德·爱德华·豪斯曼(Alfred Edward Housman, 1895—1936), 英国诗人。生于伍斯特郡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喜爱写诗。12岁时丧母,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曾在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罗马文学。1882至1892年在伦敦专利注册局任小职员,继续研究希腊罗马文学,成为著名的古罗马文学校勘学家。此后他长期执教于剑桥大学,直至逝世。他的诗数量不多,一生中就写了两部诗集——《什罗普郡少年》(A Shropshire Lad, 1896)和《最后的诗》(Last Poems, 1922),而且两部作品问世后都受到了评论家的严厉批评。尽管如此,他的诗还是被认为是“属于这个时期最出名的诗歌之列”。
豪斯曼的诗风格独特,模仿英国民间歌谣,刻意追求简朴平易,使用最简单的常用词汇而取得诗歌的音乐美。他的诗歌内容大多是哀叹青春易逝,人生的追求虚幻若梦,大自然虽美却残酷无情等。他的诗中有一种刻骨镂心的悲观主义,但同时也表现出对受苦难的普通人民的同情。
《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是他的名篇。诗中的智者告诫青年不要随便敞开爱的心门,轻易交出真心。我们曾以为,真心付出就一定会换来同样的爱。心诚则灵,这只是我们自欺欺人地执迷不悔。全心全意只是相爱的其中一个条件,但绝不是通向美满终点的保单。可青年涉世尚浅,不听规劝,一意孤行。当他二十二岁时,他终于领悟到智者说的话是对的,因为经历已教会了他:没有理智、没有克制的情感只会带来哀伤和悔恨。
10.二十一新闻 篇十
老百姓关注保障房,因为这涉及到自己生活条件的改善。官员们关注保障房,因为这涉及到民生与政绩。全国人大委员们更加关注保障房,因为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保障房的整体规划是什么?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计划是否可以调整?财政压力有多大?如何保证公平分配保障房,杜绝腐败,消除寻租空间?房地产调控政策该有多大的力度?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当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相关询问的时候, 政府部门将作何回答?他们的回答又会在多大程度上预示未来政策的调整呢?
回答询问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
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谙小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
一问:保障房的顶层设计是什么?
牟新生委员:2008年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下发了29个文件,但没有一个文件系统地阐明解决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整体思路是什么,零敲碎打的东西多,缺乏一个顶层设计。
姜伟新:这个感觉是对的。因为保障性住房确实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经常是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住房保障工作的顶层设计,第一位的是确立基本保障制度,即明确一定时期内我国住房保障的范围、方式、机制、目标和原则是什么。这项工作现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涉及发改、财政、国土、银行、银监、监察、林业、农业、民政等部门。总体来说,这几年是边实践、边总结、边设计,下一步会做好这项工作。
二问:财政压力是不是“过大”?
严以新委员:我们在各地调研时,了解到地方负担很大,银行贷款也困难,中央财政在这方面是不是能多负担一点?
王保安:按现有的事权划分和财政体制,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地方事权,就是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中央给予适当补助。近几年,中央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从2007年的72亿元增长到今年的1522亿元。从地区结构看,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中,西部地区占45.4%,中部地区占41.6%;从品种结构讲,公租房政府投资中中央财政负担40%,廉租房政府投资中中央财政负担50%,基本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进展。随着国家财力增长和资金安排结构的完善,今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林强委员: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和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王保安:保障性安居工程并不是政府全包的,实行差别化的支持政策。像廉租房和政府投资的公租房,这是政府全包的。还有部分公租房和五大类的棚户区改造是政府补贴的,像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则是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的。从资金政策和安排上,我们认为是有保证的。
郭庆平:保障房建设涉及可持续性的融资机制设计问题,需认真探索。比如对于公租房,在政策设计方面把贷款期限拉长,这样每年还款份额就少了,资金的运筹及安全将能得到保障。
三问:寻租”空间能不能消除?
吴晓灵委员: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消除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市场中的寻租空间呢?
姜伟新:以经济适用房为例,一是户型设计现在是限定在60平方米以内,二是要审查收入,三是政策上有限定,尽可能减少谋利的范围、空间和数量。现在有些地方由于资金周转的问题,把一部分租的房子也卖了,这是不符合国务院有关规定的,我们会在工作当中纠正这种做法。
许智宏委员:怎样确保真正做到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正公平,防止新的分配不公?
齐骥:目前我们认为,造成分配不公,更大的缺失是在立法层面。下一步主要有四个方面工作要做:一是关于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开问题,包括保障条件、保障计划、分配程序、分配结果都要公开。二要严格审核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三是健全纠错机制。四是处罚违规违纪公职人员,特别严重的还要移交司法。
郭雷委员: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成后,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保障性住房管理分配中的困难?
齐骥:按国务院要求,去年下半年启动了全国40个城市的个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年底前,40个重点城市的信息系统联网,一个是解决对市场变化的分析问题,另一个是为执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支撑。系统运行后,首先能达到的是以人找房。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便于全方位社会管理包括住房信息在内的完整系统。
四问:3600万套保障房目标是否可调整?
严以新委员: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前几年盖的房子没竣工,今年各地的开工率也有突击完成之嫌。“十一五”期间,保障房的开工率是多少,竣工率是多少,入住是多少?
姜伟新:“十一五”我们一共开工了保障性住房1630万套,到去年末基本建成1100万套,到今年上半年这1100万套能够入住85%至90%。
开工是不是有突击完成的问题,今年应该说有,但比往年要少得多。因为我们有三条开工标准,并不是动一下土就算开工的,必须三分之一达到结构完成,三分之一出地面,三分之一做到基础浇筑混凝土。
严以新委员:“十二五”确定的3600万套保障房任务,经过科学论证后是否可以有所调整?
姜伟新:明年我们准备对“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量、质量,特别是数量进行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3600万套原定的规划数是不是要进行调整,需要的话应该进行调整,实事求是。
五问:“集资建房”合不合规?
胡振鹏委员:有些单位有点地有点钱,政策允不允许利用自用土地,为无住房的人解决一些住房,自行建设、自行分配?
齐骥: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规定,远离城市的独立工矿区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可以利用自用土地,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建造住宅。这种企业建的住宅是按经济适用住房政策销售给本企业职工,多余的房子由政府统一向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出售,或以成本价收购后用作廉租住房。现在,这个规定仍在执行。
今后,更多的是鼓励企业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允许企业用自用土地建保障性住房,不同于以往的集资建房,更不同于1998年房改以前单位集资建的房子:第一,目的是为解决职工无房住的问题,不是解决某个级别的人住房没达标问题;第二,纳入城市保障房年度计划,不是想建多少就建多少;第三,供应对象必须符合准入条件,建设也要执行统一标准,以免造成更大的不平衡。
六问:公积金建保障房是否“私款公用”?
辜胜阻委员:我们对买不起房又得不到廉租房的夹心层租房问题进行了调研。他们面临极大的生活压力,但公积金租房看得见拿不到。公积金建廉租房,而廉租房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认为这是“私款公用”。
乌日图委员:住房公积金所有权是职工个人,不是政府。现在很多人质疑,为什么政府拿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去做一些应由政府承担责任的事情?
齐骥:正在实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允许缴存人提取自己的公积金支付房租,但房租占收入一定比例以上才允许。有的地方为管理方便,不允许提取用于住房租金。我们正积极联合各个部门,研究修订公积金条例,放开个人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住房租金的规定。
按照目前的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本身的增值部分主要用于提取风险金、公积金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廉租住房建设三方面。去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一些城市试点公积金结余部分用于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短期贷款。这样一个方式,比公积金简单存在银行里得到的收益更多一些。最积极的是,通过这种贷款,增加了保障性住房供应,缴存人申请保障性住房,这部分钱一定程度上又用到他自己身上。实际上在新加坡,公积金的用途比我们广泛得多,已经超出了住房需求本身。
七问:遏制高房价该不该“限购”?
吴晓灵委员:抑制商品房市场的过度投机是为平抑房价,但长期采取限购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应该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
姜伟新:限购政策是行政办法,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他手段都用了以后,还差那么点火候才能把房价抑制住,最后不得已出了这样一个措施。作为一把剑悬着,还由监察部和住建部联合实行问责。这招起了一些作用,不能说是主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综合政策情况下,商品房价现在总体上趋于稳定,一些城市开始有下降苗头,一些二三线城市还在涨着,但是涨幅开始减小。
更多地采取税收办法,对需求和供给包括房价进行调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见,也是对的。但是,现在确实有一个信息不是特别清楚的问题,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二十一新闻】推荐阅读:
《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10-27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09-25
通化市二十一中学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8-14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06-24
二十周周计划08-12
二十苏州园林08-17
经典语录二十九10-19
作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