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通用9篇)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江南模式‛。但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市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手抓经济优化转型,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市的转型发展还仅仅是开端和初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正处在历史的节点。如何更好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协调和处理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转型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无力得到有效治理,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非常旺盛和紧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眼点 工业化道路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实现工业化目标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市面临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离开了工业化的强有力的支撑,生态文明也就城了‚空中楼阁‛。而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是不可持续的。也将会使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而且所带来的生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2007年我市发生的供水危机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选择发展工业结构和形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既是无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又是检验无锡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的历史时,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发展路径的桎梏,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共存。
(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市的实际。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持续提高生态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型。通过资源节约、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全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境界快步迈进的必要手段。转型发展方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该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坚持‚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理念,以创建‚生态市‛为载体,落实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坚持铁腕治污,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优化发展,谋求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努力实现以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转变,使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治理太湖为重点,坚持以资源环境保护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经济、促进转型发展等方便做了有益的实践,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经济腾出空间。
坚持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调整,节省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007年以来,实施从严控制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已有87家重点企业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腾出主城区空间面积达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不再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企业项目,全市否决或劝退总投资近50亿元的96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全市新建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城市总体规划圈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升级改造,设立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并从企业排污费中提取10%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全市9个工业园区、57家工业企业开展了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85个,77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90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60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607家,整改达标企业567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53家。
(二)抓创新产业的发展,抢占新型经济制高点。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市以尊重科技,尊重人才为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大力实施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为重点的‚530‛计划和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泛530‛计划。至今年一季度,累计注册落户‚530‛计划项目876个,注册资金22亿元,集聚各类人才6000多人。全市建成‚三创‛载体750多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2500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全市新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江阴市率先建设首个千亿元低碳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3.5%,居全省首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产出分别占全国、全球的50%和10%左右;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中已有11家落户无锡,国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也有11家落户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在发展创新产业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全市累计建成现代高效农业面积105.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6%;建成规模现代农业园区118个,总面积36.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个,无公害农产品264个,绿色食品216个,有机食品108个。全市现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7个,市级名牌产品71个。
(三)抓环境法治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保驾护航。依法治理环境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执行体制中具有引导、促进和制约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限于行政管理,更在于建立健全地方性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在于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政府行政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地方环境立法。修订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等一批地方性环保法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关于全面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决定》等25个治理太湖的决定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度、考核体系。同时,实行‚大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太湖治理、生态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和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总量减排。至2009年底,我市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30%,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今年,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削减32%的目标任务,我市共下达减排项目159个,其中COD项目131个、SO2项目28个。截止目前,全市131个COD减排项目已完成114个,在建17个,工程完成率87%;28个SO2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率100%。
三、大力实施太湖治理。狠抓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源保护、沿湖排污口封堵、水质断面考核、重点单位执法监管等工作。使太湖水质总体上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太湖藻类情况较为稳定,藻类密度较往年同比大幅下降。今年1-6月份,太湖无锡水域藻类密度平均为234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35%;密度最大为700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最高下降了64%。
四、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去年,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新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同时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4月,无锡创建国家生态市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争取顺利通过环保部于近期对我市的技术评估和将于年底前的考核验收。
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成立全省首个环保法庭,升格了市环境监察局,在乡镇(街道)设立环保分局,在乡村设立环保办公室,形成‚市、县、片、镇、村‛五级环境执法网络。在全市339家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360台(套),全部与环保部门联网,全市COD和SO2排放总量9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应急监测车,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建立了‚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监测监控体系。
六是加强现场执法监管。全面推进环境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飞行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制度,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2007年以来,共出动现场执法人员30多万人次,检查企业近18万厂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800多件,处罚到帐1.7亿多元,收缴排污费8.4亿多元,封堵沿湖地区排污口376个,停产整顿近1000家,责成90多家违法企业自费登报作出公开道歉和承诺,对2310家企业实行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评级。在铁腕治污同时,实行执法服务。集中开展以‚服务企业助推经济转型,提升能力保障环境安全‛为主题的‚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推出了上门宣传、开展巡诊、风险排查等一系列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系统性的城乡建设和综合整治,我市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机制日趋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在发展需求和外界倒逼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能力。
(一)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集体觉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市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每届政府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全民意识的形成。因此,要把提升全民生态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提到应有高度。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以‚5.29‛饮用水安全日和6月环境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既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更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尤其要对青少年从小就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培养。二是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要结合生态市的创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等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创建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三是要增强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通过规划的导向、典型的宣传、严格的执法、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推广,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四是要加强部门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加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五是要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环保志愿者、监督员制度,推行环保有奖举报,鼓励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要以生态环境倒逼产业调整,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一是要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和高新化为核心,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无锡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是加快发展低碳服务业。以高端化、生态化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三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大规模改造提升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建设成果是人们群众最期盼的发展成果。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太湖治理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一是要狠抓太湖治理。虽然近年来太湖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圆满完成了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目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氮磷污染负荷仍偏高,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大规模发生蓝藻集聚的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常存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市部署要求,把太湖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环保优先的有效载体,做到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二是要防控新型污染。近几年,我们集中精力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以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为主的大气污染、固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污染正日益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在推进以治太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要编制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管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改善声环境质量。三是要打造和谐宜居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色无锡‛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监管有序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一是要创新绿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进一步转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符合无锡实际的生态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以‚引导‛和‚预防‛为主的政府生态管理模式;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和评议制度,完善政府决策问责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区域限批、企业限排、关停搬迁等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二是创新资源环境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绿色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行。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绿色信贷、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投融资体制,确保每年财政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加大对环境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特许代表政府履行环境治理代理人职责。三是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后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格局。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加快 ‚无锡市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形成遍布‚水、陆、空‛、覆盖‚水、气、声、渣‛的监测监控网络。全面推进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不断增强执法效能,提升执法水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方针,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努力实现改善环境与转型发展的正向同步,为实现‚十二五‛由‚环境污染趋势根本扭转‛向‚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市的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二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
罗田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总额为172004.55万元, 土地共有518宗, 房产共有1576宗。有经营性资产的单位有67家, 涉及到门店、土地出租的共302宗, 但办证率较低, 经营收入不高。经营性资产主要以门店出租出借为主, 出租价格平均每平方米800元/每年左右, 资产管理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均没有安排专人管理单位固定资产, 只关心资产采购, 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
1. 产权不清晰, 资产优良程度不高
目前, 不少单位因土地边界难以确认、房产权属资料不全、资产遗留纠纷以及房改房等问题, 造成土地证和房产证难以办理。按照金融机构相关规定, 拟作贷款抵押物的房屋须房产证、土地证均齐备, 按此测算,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从理论上可用作贷款抵押物的房屋建筑面积165.34万平方米, 按均价每平方米3000元计算, 市场评估价约36亿元, 可融资最高额度24—25亿元;行政划拨可利用土地659.40万平方米, 按均价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 市场评估价约65.9亿元, 可望实现最高融资42亿元。由于“两证”齐备的资产所占份额太小, 尚有相当部分国有资产没有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不能作为融资贷款的抵押物, 造成资产变资本分量不足, 后劲乏力, 无法实现资产盘活的规模化效应, 而需要融资的重点项目较多, 导致融资压力很大。
2. 国有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经营成效不显著
全县清理核查出来的165.34万平方米国有房屋资产总量中, 经营性房产仅3.6万平方米, 非经营性房产达161.74万平方米, 全县在职公务员、事业人员和工勤人员11634人, 人均占有非经营性资产139平方米, 扣除公用建筑及其他公用设施后, 人均占用办公场地标准远高于国家规定的15平方米。由此可见, 全县国有资产结构尚不尽合理, 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地客观存在。
全县3.64万平方米的经营性房产, 其经营性收入在2013年为701.15万元。按照市场均价3000/平方米计算, 全县经营性房产总价值约1.1亿元, 与已实现经营性收入比较, 该部分资产收益率仅6.3%, 低于市场投资回报率最低点7%—8%。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在出租、转租或联营时未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实施公开、公正招租或招商;由于历史形成原因, 经营性收入随行就市的目标难于实现, 相当部分单位租金定价明显偏低, 照顾单位职工或是私人。
3. 单位国有资产疏于监管, 账务处理流于形式
由于国有资产分散在各单位, 造成资产实际占用权、处置权部分集中在占用单位。在资产使用处置环节, 缺乏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调剂办法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少数单位将使用权等同于所有权, 既无事前论证又未按规定程序申报处置, 而是自行处置所占用的国有资产, 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国有资产的处置就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说了算。有的单位甚至把国有资产处置后的收入作为本单位的预算外收入, 甚至单位的小金库, 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部分单位国有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 单位对固定资产更新、维护所形成的资产, 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 甚至不入账;对于已经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也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造成帐面资产虚假。部分乡镇国有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对拍卖、处置、毁损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做账务调整, 对财政投入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上账, 致使国有资产基数不明, 家底不清。
三、对策建议
1. 完善各项机制, 增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活力和动力
(1) 健全激励机制。以2013年各涉及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为基数, 科学合理地编制未来年度经营性资产的收入预算, 并纳入县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奖惩管理办法, 严格兑现奖惩。在确保2013年各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基础上, 建立短收自补、超收分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为核心内容的激励约束机制, 保证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实施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合理调配, 实现物尽其用, 凡将闲置资产以及整合办公场地调剂出的国有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的, 应予以奖励;以经营公司作为运营平台, 建立和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及负责人奖惩办法等制度,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奖惩约束机制,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 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管理体系。盘活国有资产, 最终要进入产权交易程序。产权交易是经营公司实现规模经营的最佳运作方式, 也是融资发展的最佳渠道。作为产权交易的关键环节, 资产评估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要防止不进行资产评估, 或者压低评估值, 国有产权单位要给资产评估机构一个好的评估环境, 不在事先给评估机构规定价值;评估机构也不能受委托方的干预而影响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县上应尽快成立产权交易机构, 以组织全县的国有、集体资产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
2. 创新方式方法, 做大做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1) 完善职能职责。在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中, 通过原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几年的努力工作, 使原分散于各单位管理的资产, 通过清产核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及行资系统的使用, 初步掌握了各单位资产的分布情况。但目前国家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没有法律制度来规范, 实际操作主要是依据《公司法》中有关规定来设置工作流程, 实际工作中, 政府的授予权职责不同程度地被有关部门以行政审批方式截留, 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为此,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推动国有资产运营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强营运管理。在公司经营管理上要本着对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科学化决策, 防止政企不分现象。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 配强配强经营公司班子, 练好内功, 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发挥团队精神, 树立良好形象, 创造一流业绩, 为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力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呈规模、上档次, 紧密结合当前国家金融政策将公司打造资产规模10亿元以上的经济实体, 为扩大投融资规模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谋划发展战略。立足做大做强, 推进多元发展。一是要大力抓好经营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 既要有长远目标, 又要有分步实施的方案, 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二是积极探索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 突出重点, 在土地收储、房产开发、现代农业开发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打造企业品牌。三是论证好、选择好经营项目。通过广泛收集市场信息, 掌握并论证其业态走势;采取主动和积极的应对措施, 对拟选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回报测算及风险评估, 在此基础上锁定拟投资项目;对项目建设过程及今后的经营须严格监管, 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通过成本包干等手段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 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3. 加强内部管理, 确保固定资产不流失不浪费
(1) 建立健全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一是制定和完善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修保管等日常管理制度, 加强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等日常工作;二是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制度等, 大宗固定资产处置必须按有关程序报批, 拍卖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杜绝暗箱操作, 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 处置收入及时上交县财政国有资产处置收益专户;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非经营性资产, 以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为目标, 明确资产的使用年限、损耗程度、更新条件等管理指标, 探索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三
一、依托项目建设,以吸引投资为重点,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制约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受地域狭长所限,发展空间不足;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要实现兰州市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确立以吸引投资为重点,依托项目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突出项目建设,制定长远规划。在扩大地区资本量投入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拓榆中,西展永登,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纵深腹地和新的平台。
榆中和永登县区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特别是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项目,将成为兰州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关键是选准突破口,紧抓重大项目建设。依托重大项目在短时期内迅速改变县域原有的经济格局,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由重大项目辐射而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将成为地区新的税源,在安置富余劳动力,形成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促进商贸流通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金川科技工业园,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和平经济开发区,占地1 000亩。该公司“十五”期间投资3.5~4亿元,计划在2020年将其建成一个总投资规模达5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亿美元,实现利税8亿元的高科技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3月动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围绕有色金属研究开发的五个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技术交流中心,以及有色金属粉体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材料等五条生产线。金川有色城的建设调整了榆中经济结构,也增强了兰州市经济发展动力。
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内部结构实现科学调整,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重大项目建设是凝聚合力促进发展的有效平台。项目建设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劳务收入,又可促进地方财税增长。甘肃永登县新落户的蓝星硅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规划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工业硅材料生产基地。蓝星硅材料有限公司工业硅项目是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甘肃省电石厂联合开发项目。在其第一期工程中,将改造和新建工业硅炉三台,实现产量2万吨。第二期工程中,将增加产量3万吨,实现工业硅年生产能力5万吨,纳米级硅粉2.5万吨,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1.2亿元的目标。同时,集团公司安置原甘肃电石厂的310多名下岗职工,使老企业能够起死回生,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依托项目建设,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的内在动力,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吸引投资的主角,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动出击,寻求、吸引与外埠公司、外来资金的合作。同时,改进招商方式,实行综合招商、直接招商和以商招商同行,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并举等举措,实现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带动、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目标。
酒泉钢铁集团投资14亿元建设的榆中钢厂,是在兼并原有兰州钢厂的基础上,重新投资建设的。生产技术工人仍然以兰钢原有工人为主,新厂区2002年12月26日奠基建设,于2003年12月3日顺利投产出铁。钢厂预计投产产量每年100万吨钢、90万吨铁、95万吨钢材,年产值达到25亿元。发展建筑材料的生产,采用美国摩根公司先进的设备,形成年产线材(4.5~10mm)50万吨和螺纹钢棒材(12~40mm)45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轧钢生产线预留,为下一步增容做准备。主体生产线从烧结、炼焦、炼铁、炼钢、炼铸到轧钢,形成一个装备水平高、资金投入省、建设速度快,重视环保、短流程、低耗能、低成本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榆中钢厂的建设主要考虑到国内如河北、山东、山西相同规模的生产企业很多,而西部钢铁生产企业则布局较少的现状,因此,它的建设填补了西北市场空白,投资收益前景良好。
当然,并非所有的引进项目都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县级政府主攻的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兴产业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项目。科学地选择重大项目,在投资的取向和理念上,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业发展前景好,必须能够优化、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二是产业配套容量大,技术含量高;三是管理技术水平高,才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依托的对象。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产品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效益要有较高的回报率。乡镇也可以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不一定有大的产业配套容量。相对来说,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或者上游产品较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具有产业配套的需求和容量,也更容易发挥乡镇资源优势。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避免回到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老路上去。在此基础上,大企业还必须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与周边乡镇有一个较大的落差,这样才会产生形成拉动效应的势态,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的连续产业,建设大的产业基地,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新型支柱产业群。
三、依托项目建设,深化产业配套,实施县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利用产业联动效应,启动规模产业配套建设与大项目、大企业实施产业配套,是县域经济建设的一项新课题。
从现实情况看,榆中、永登可利用毗邻兰州市区的区位优势,重点抓好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大项目引进相关的第三产业,如绿化管理、清洁卫生、食堂餐饮等服务业务,消化县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做好大项目配套的同时,努力拓宽招商渠道,发挥集镇建设的集聚吸纳效应,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突出工业强县战略,以金川工业科技园、酒钢集团榆中钢厂、蓝星硅材料基地等项目建设为龙头,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健全信息网络,吸引外来投资,吸收民间资本,引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 篇四
张歌莺
2010年第10期 ——生态建设
房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紧邻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山地生态资源丰富的县情,在编制《房县“一统三分”战略总体规划》时,确立了“南烟北菌中稻虾、高山药材兼顾抓”的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全县建成各类产业基地61.1万亩,其中烟叶基地3.5万亩、中药材基地10万亩、小龙虾基地1.1万亩,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形成了长短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产业板块。房县先后荣获 “全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全省食用菌大县”、“全省畜牧大县”等称号。“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神农贡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房陵”牌豆油精等产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殊荣。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加工业、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做好“水”、“药”、“矿”、“布”等四篇大文章。2009年,水、药、矿、布四大生态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2.6%;工业企业入园率达45%,GDP能耗低于1.4吨标煤/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30%,工业企业治污率达90%,规模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15%。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规划总体布局,立足房县区位、生态、文化优势,明确了“借两山(神农架、武当山)盛名,承两山辐射,与两山互补”的旅游发展思路,完成了《房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将旅游发展定位为着力打造中华诗经城、生态旅游城、休闲宜居城。工作中,我们依托中华诗祖尹吉甫与房县的渊源,成功举办首届中华诗经文化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诗经文化旅游节,打响“诗经文化牌”;依托野人传说,野人洞、野人谷景区双双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打响“野人文化牌”;依托优质天然温泉,发掘唐朝建筑文化精髓,打响“皇家沐浴牌”。目前,帝苑大温泉开发、五台山森林公园建设等33个项目已被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先期建设项目库,投资总额达130亿元。
实施“三大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房县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境内森林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为了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三大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一是实施“蓝天”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和产品,启动实施一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将污染大户搬出城区,严令污染企业限期改造,全部实现烟尘达标排放,先后关闭了县水泥厂、县皂素厂等7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了县造纸厂、县黄磷厂等5家落后能耗企业。抢抓全国以电代燃试点县实施机遇,全面开展农村能源改造,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2009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下降6.4%。
二是实施“碧水”工程。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启动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抓好饮用水水源地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连续十年实现水质达标。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湿地公园建设,重点实施防洪、排灌、生态、观光等“四位一体”的“西河、三道河、马栏河治理工程”,建成人工生态湖7个,湿地公园面积达96万平方米,吸引了上百种禽类栖息,昔日的“臭水河滩”今日变成了“风水宝地”。
三是实施“绿地”工程。以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重点,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强生态林和经济林体系建设。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扩大生态公益林范围;以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为平台,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实施沿路沿河绿化美化工程。目前,全县完成荒山造林15.6万亩、退耕还林19万亩,兴建林业产业基地33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建成了五台山、柳树垭等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野人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围绕宜居宜业,建设生态家园
近年来,我们以打造十堰最佳宜居地、十堰南部中心城市为目标,突出抓好县、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具有房县特色的生态家园。
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坚持“以特立城,以路拓城,以绿美城,以水兴城,以靓扮城”的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思路,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县城绿化、美化,大力实施“大树进城”和“城区靓化”工程,先后完成了西河公园、文化广场、三道河沿岸等绿地建设,栽植景观树300余棵,建成沿河两岸的绿化景观带9.8千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2%、36%和9.8平方米。城区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路一品”的“生态园林式”景观效果。房县县城先后两次荣获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2008年被授予省级园林城市。
二是建设生态示范镇。以水、电、路、通信等为重点,加快小城镇中心区改造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6亿元,实施了道路畅通、河道清淤、绿化美化工程。全县实现了供水、排水、绿化、照明、网络、电视等全覆盖,涌现出了以青峰、军店、化龙、门古、土城为代表的生态示范镇。
三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按照“住特色房、走水泥路、饮安全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的要求,坚持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景观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整合资金5.7亿元,打造融特色民居、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便捷交通于一体的“十村百里万户”新农村示范走廊。探索出了以葛坪河、五谷庙、桥上、杜川等村为代表的具有房县特色的“生态景观式”新农村建设模式。■
5.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篇五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0 18:50:0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建设,还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凝心聚力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政治生态环境,一是始终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在实践中,我们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干部群众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阀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破除封闭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行唐有潜力、有希望”上来,进一步坚定行唐必兴的信念。同时,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大规模培训乡村干部,创办“星期天党校”,改进基层支部“两会一课”等形式,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建设政治生态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始终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狠抓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以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根本,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注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干群沟通联系渠道进一步畅通;开展“查找不足、履行责任、促进工作”集中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建立以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为终极目的的“责任到位工作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着力打造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生态环境,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始终把“好”字放在首位,严把环评关,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驻。二是狠抓节能减排,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思路,持之以恒地推进绿色项目建设。三是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不搞政绩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加强金融创新,成立行唐县光彩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审批程序,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广大企业发展服务。
着力打造崇尚文明、昂扬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环境,一是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导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抓实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围绕提升干群素质,组织实施“干群素质提升工程”,分领导干部、一般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三个层面,采取不同的活动和形式提升素质。三是围绕提升文化品位,深入开展“强素质 重品行”全民读书月等文化活动,提升干部群众和特色产业的文化品位。
着力打造生活富裕、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坚持以民生为根本,实实在在地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对发展有信心、对生活有憧憬,不断增强幸福感。二是着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安全、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着眼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实低保救助制度,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李震国
6.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六
记者11月5日从海南省财政厅了解到,近日海南省财政厅印发《海南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海南省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为推动试点工作开展,海南各级财政部门目前共筹集3.57亿元资金。其中,中央财政安排5500万元,海南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市县财政统筹安排2.42亿元。
今年,海南与浙江、贵州、安徽、福建、广西、重庆等7个省份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首批重点推进省份。而海南省选择海口市琼山区、琼海市、澄迈县、儋州市、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6个市(县、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重点在21个乡镇42个村开展,受益人口近10万人。
据了解,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内容包括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此次试点工作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导、多元投入、以县为主、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七
福建林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非常巨大发展, 从传统的林木种植加工逐步升级发展到现在的建设生态林业和以新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加工的新式林业生产过程。同时也不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从一开始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提升, 而且也不断提升技术。现在, 林业产业在大项目的实施大开发的新战略推动下, 不断加强环境和生态的安全建设, 促进社会的生态安全和现代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努力提高林业技术, 从中获益, 发展林业全面的生态生产力,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依靠林业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现在林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不断加大林业科技的开发投入, 福建的林业技术开发研究更进一步加强。比如对于林业培育苗种, 因为开发了生物新科技, 发展了很多产量高和能抵抗病虫害的新型品种, 还引进了一些国外的优良品种, 提高在我省林业产业的质量。此外, 采用飞机播种技术, 提高了林业的种植效益。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御工作, 研制出了高林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采取植物病害和检验病虫害的新型技术, 在林业的经营管理方面, 已经由传统的人工检测的技术转向由电脑检测, 建立林业信息系统, 可以精确地实现信息的跟踪, 另外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伴随现代技术的进步, 林业也开始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 林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渗透到了各个方面。比如对火灾监测, 计量和报告的信息系统的建立, 增强了对森林的火警防范控制, 保障了森林的安全。尽管我国林业新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林业, 因此有必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林业发展。现在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还主要是技术储备不充分、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对新技术缺少吸收和创新, 核心的技术竞争力缺少等等问题,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新兴高科技的利用水平较低, 科技资源不够集中, 资源利用率不高, 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 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也很少, 林业科技研发经费更是非常缺乏, 林业科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这些都限制了我省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
二、限制福建林业科技进步, 阻碍生态林业建设的几个原因
(一) 林业科技研究开发缺少投入
林业科技研究缺少开发投入是限制我省生态林业发展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林业科技全省总投入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林业科技投资不足导致林业技术研发的经费短缺;第二, 对林业科学技术人员的培训缺乏经费投入;第三, 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投资不足。这些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使得我省林业科技较发达地区少, 优秀的林业人才缺乏, 林业生产效率不高, 林业科学技术推行和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很大限制了全省林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限制了林业的发展。
(二) 建设林业科技意识需要加强
林业科技观念不强, 是限制林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伴随现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林业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飞速地发展, 现代化生态林业的建设发展更加依靠林业新型的科学技术。当代林业科技创新的要求是林业技术不断有新进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开始逐步与世界林业的科技发展相接轨。然而, 有许多地方发展林业科技的观念不够强, 这些人继续沿用原来的那一套对林业进行开发建设, 这原因之一是因为对现在林业的新型技术的反应迟疑和难接受, 另一方面, 由于林业收入较低, 因此对于当前林业新型技术缺少投资的意愿。另一个原因, 因为在某些地方林业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规模, 林业新型技术的使用效率低, 从而导致了林业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困难。
三、促进林业科技进步, 建设生态林业的思路探讨
(一) 建立健全林业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
在林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中资金的支持是关键。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投资, 这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资金不足会限制林业科技应用效率的提高和抑制科技成果的转化, 因此, 要增加林业科技资金的投入。所以加快我省林业技术推广速度的发展, 要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样才能提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大林业技术研究投入, 加强林业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对林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费用的投入, 增强林业技术人员推行新型技术的能力。增加林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费用,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积极推广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 提高林业建设的生产效率, 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
(二) 建立林业科学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出台优惠政策和制定有效的鼓励机制, 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环境。要制定激励措施以防止林业科研人员人才流失。同时, 实施新技术适当补偿制度, 增加对技术创新的开发推广补贴, 激励大家发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 激励林业科研人员不断实现科技创新。
(三)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发展
首先, 要提升我省开发林业新科技的能力, 就一定要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深化改革。要创立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 具有全面的研究、开发、生产能力的科研机构。要促进林业企业的个体技术创新活力, 各界部门分工协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高层次、高品质的一个新型林业科研生产系统。林业企业可以设立研发专项资金, 提高技术人员的团队合作素质, 鼓励开放、流动、竞争与合作, 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政府应加大对我省林业科技培训投入, 促进林业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有效联合, 提升林业企业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现在, 政府财政应加强对科研机构和林业大学的科研扶持, 加大对生态林业科研投入。其次, 要鼓励林业企业打造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新技术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对积极参与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和林业技术学院, 要积极培养林业科研团队。加大对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的投入, 提升林业科研教育机构的研发实力。
(四) 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林业科研技术的推广效率决定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低。因此, 要建成完备齐全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可以从打造发达的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入手, 提高林业科技的实际成果转化率。
(五) 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林业科技自主创新领先与否, 很重要的一个促进因素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 而决定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看对林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的实际投入是否足够, 推广投入含金量决定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低。因此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技术的资金投入, 加强林业科技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资金投入, 提高投资增长率, 从而提高林业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
(六) 加强依靠科技发展建设生态林业的认识
随着耕地转化为森林等退耕还林重点林业工程的展开, 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林业科技普及推广宣传, 通过推广工作来提高农民的认知。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开展: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 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方式, 如采取科普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教育等各种各样的教育指导, 让林民学习林业科学知识。增强林业科学知识建设意识, 建成林业科学技术示范实验推广区, 鼓励林民学习应用新的林业科学技术, 并积极推广应用。开展一系列的林木、森林食品、药材、花卉等方面的种植知识培训, 免费为林农提升知识水平。只有林农接受科学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 看到林业科学技术的好处, 应用科技意识不断增加, 生态林业建设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摘要:实践表明, 林业生态建设越来越依赖林业科学技术进步, 同时生态林业发展也更进一步促进了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因此, 有必要对林业生态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做进一步分析, 林业科学技术虽然有巨大的发展,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如林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推广效果差, 林业科学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 需要不断改进。
关键词:林业技术,生态林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瑛山.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16) .
[2]张建国, 吴静和.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本文旨在引导读者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不足之处,探索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园林城市
收稿日期:2011-12-20
作者简介:王学东(196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市地方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选择,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低碳生活,实现生态文明是人们的共同期盼。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六中全会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低碳绿色经济,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曾有过许多重要的生态文化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弘扬生态文化,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离不开对历史过程的反思,对现实困境的觉醒,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对未来实践的探索。人类只有在不断总结、重构与升华中,才能真正理解弘扬生态文化的实践意义,进而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
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齐齐哈尔市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齐齐哈尔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谋划生态文化发展蓝图,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及目标
目前,生态文化思想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生态文化理念在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体现。
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齐市近两年来投入近6亿元完成了阳光文化公园等14个公园、3个出城口、137条街路、22处转角、96条街路、54个小区的绿化,完成了冬韵园等34处广场区域和街头绿地建设。植树286万株,新增绿地176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39.3%和10平方米。
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中,其中有重要一项指标是80%以上县区要达到国家生态城市的标准,县区80%以上乡镇达到国家生态乡镇。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克东县、克山县、富裕县、讷河市5个县(市)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标准,龙江县、泰来县、依安县、甘南县,获得省级生态示范区命名,生态示范区创建实现全覆盖,已建立了二龙涛湿地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生态乡镇7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包括讷河市六合镇等42个乡镇、富裕县富欣村等24个村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标准,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迈出坚实的脚步。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考核,将环境质量、节能降耗、污染物总量减排、重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转型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其中,拜泉县和碾子山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各有代表性。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中西部,齐齐哈尔的东部,地处丘陵漫岗区,历史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86年拜泉县果断实施了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发展战略,20多年来,拜泉县举全县之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丰硕成果。1992年,拜泉率先成为全国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如今人工育林1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3.7%提高到23.7%,全县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9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68.9%。生态文化改变拜泉,生态文化富拜泉,这里的山绿了,水清了,人富了。拜泉的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碾子山区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打造“生态之区”,10年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0年来,乡村绿化完成围栏封育40 000亩,人工造林9 100亩;绿化荒山18座、荒滩3 000亩;城区绿化完成植树5.5万株、育草花苗18万株,新植绿篱1 000延长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2.1%。现在,该区已经成为省级生态园林城,以“中国•碾子山6•28登山节”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文化远近闻名。
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到“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晋升为国家园林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
(二)当前齐齐哈尔市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够,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在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生态指标与政绩考核的相互关系上,还存在片面强调眼前而忽视长远,只顾当代人而不顾后代人的不可持续的观点。
二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市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仍然资金匮乏,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运转较为困难。
三是生态文化产品单一、产业发展缓慢。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不足,服务体系欠缺,品牌效应不高;由于资金短缺、受体制机制制约,生态文化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档次低,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还远没有成为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与基本素质培训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是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滞后,科技支撑不足。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不足,“鹤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建设、湿地文化等研究还要进一步加强,要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投入亟待加大。
三、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启动生态文化建设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齐齐哈尔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内涵丰富,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科学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巩固现有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启动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二是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普及生态文化知识。选择一批现有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育基础设施较好且交通便利的市县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纪念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生态建设成果。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广大市民近郊游、远足,在参观、游玩中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进而弘扬生态文化。
三是抓住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力争使生态文化产业建设越上新台阶。六中全会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这就要求在我市大项目建设中,加大生态文化领域的招商引資力度,重点引进一些新能源、生态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市的生态文化产业得到加快发展。要重点抓好“一带两镇三区”建设,即齐扎公路精品旅游带,昂昂溪历史旅游文化名镇、铁锋扎龙温泉小镇,城区都市文化观光区、碾子山山水生态旅游区和梅里斯近郊休闲度假区,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我市生态旅游规模和档次,扩大对外知名度。
四是充分利用现有的鹤文化发展态势,努力打造鹤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化。鹤文化是生态文化的内容之一。发展鹤文化,就是发展生态文化。要依托中国鹤文化文学艺术创作基地这一优势,大力推进鹤主题文学艺术创作,形成以鹤为题材的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剪纸、舞蹈、演出、影视等文化作品创作规模。利用丹顶鹤艺术馆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提升鹤文化品味,以举办绿博会、观鹤节、关东文化旅游节为平台,真正使鹤文化成为我市的“主打文化”和“强势文化”。
[责任编辑:王建武]
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九
泰和县苑前镇中心小学 刘重威 联系电话:*** 苑前中心小学座落在美丽的紫瑶山仁善河畔,公和圩镇西北角的小山坡上,创办于1980年,至今已有近三十的的历史,是一所校园环境精美,教学设备精良,师资队伍精干的示范性小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56人,学生1139人,自1993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星级学校”以来,在苑前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学校相继投入巨资,改善了校园环境,添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多年来,中心小学不断探讨先进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坚持德育为首,活动育人、多渠道、多形式创新育人途径,优化育人环境,取得了多项国家、省、市、县教育教研成果。如果说成绩是中心小学这棵大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那么中心小学行政班子提出的“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立德寓美,传播先进文化”的办学思想便是最强健而有力的根系,在这强健的根系下,中心小学这棵大树正展现着生命的绚丽。
一、挖掘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本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厉引“笃学、励志、崇真、扬善”的校训,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抓住“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突出“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和“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关注和谐,放眼未来”的教学管理思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一个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塑造“用合理的目标激励人,用人文的管理规范人,用温暖的情感服务人,用发展的评价塑造人”的办学理念,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组织教师不断挖掘并整理学校“礼仪文化、紫瑶文化、古典文化、安全文化、教学文化、体育文化”,将校训、校风、教风、班风编印成小册子,制作成文化版块,把学校德育和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效结合,把德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历史景观和听得见、可感受的革命故事,切实增强德育的效果,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构筑环境文化,凸显美化和教育化。
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上,强调空间主体化设置,提出了“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的理念。近年来,学校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几十余种,乔、灌、花、草,配置得当,绿化布局规范美观,硬化了路面,铺上了彩砖,营造了舒适、美观、敞亮、雅致的校园生活空间和育人氛围。20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和设备齐全的健身场地,回荡着同学们令人心醉的欢声笑语。
当你漫步在中心小学校园内,在每个角落里都能见到中心小学师生用五彩的笔描绘下的一幅幅装裱精美的画卷以及挥毫写下的飘逸俊秀又墨韵十足的书画作品,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已俨然成为了中心小学的艺术长廊,展示生命色彩的天地。
二、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追求平等、友善、协调。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师生的关系,现代育人观认为“育人的有效性源于平等交往,沟通无限,”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始终谨记,教育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点化式润泽生命”因而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必须用友善的宽容,热情的期待去看待每一个活生生的灵魂,这样一种充满宽容与爱意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中心人的心里。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爱的期待,使师生对一切充满信心,让每个生命永远饱含希冀,而这永远的希冀便是快乐的源泉,也正是中心人的乐教,乐学的源泉。生命便是在这爱的润泽下茁壮成长,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显示了它巨大的育人功能。
三、夯实阵地文化,彰显文化魅力。
几年来中心小学相断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记者站”等少先队文化阵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报名、考核、选拔、培训等程序组建了“雏鹰小记者团”“播音员小组”确保了中心小学宣传阵地的高效运行,广播站安排了十多个富有特色的栏目“校园快报”“校园小雷锋”“小荷已露尖尖角”等在同学们当中广受好评。定期出版的校报《紫瑶校报》面向全镇小学师生常年征稿,为教师呈现教育观点、分享从教经验、提升文化品味提供了一个平台,丰富多彩的内容、贴近师生的题材、反映校园的动态的新闻快报,深受师生的喜爱,也多次受到县局领导的好评。
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已成为中心小学常规工作中创特色的一大亮点,当国歌奏响时,整个校园肃静起来同学们都会停止所有活动,面向国旗方向参加升旗仪式,就连到学校送孩子的家长也情不自禁地参加这庄严的升旗仪式,成为了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心小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工作,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心小学为每位学生都办理了借书证,每学期开学,班主任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以班为单位集体借阅,学生再在本班借阅。如今的校园已成为师生们充满人情味,书香味的家园。
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散发活力。
为使校园文化散发活力,针对学校生源状况,中心小学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加强以日常行为规范主要内容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三是加强以增强法制观念,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遵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为学校的德育导向,创新德育模式,变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式”使德育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学校健全了班级文化制度,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多次邀请“苑前镇派出所、交警中队、镇中心卫生院、中龙森林派出所”来校作专题报告,提高了学生法律意识与文明、卫生自律水平。
学校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教育,2007年新开辟了一块500多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各班通过劳动基地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既让学生体会了一份辛苦一份收获,珍惜劳动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树立劳动观念。
五、打造品牌文化,发展学生特长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中心小学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成立了二十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举办了“阳光体育之歌大合唱”、“庆六一文艺汇演”、“我与祖国大合唱”、“冬季田径运动会”等大型全镇性的文体活动,经常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多次邀请泰和采茶剧团来校演出,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尚,使爱国主义思想永驻学生心中。以活动来促使学生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升华。
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我校通过阅读、吟诵紫瑶文化,要求学生铭记历史,学习先辈,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遵规守纪、强身健体,做一个能顶大梁的人。通过“讲雷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雷锋、学习雷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理解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奋斗探索的艰苦历程,传承红色文化。
通过古典诗词吟诵比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听当地老人讲传统故事,参观古村古祠,欣赏家乡山水自然风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在获得丰厚人文素养的同时,逐步达到知进取、懂礼仪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县“争创书香校园、争当文学少年”知识竞赛,让学生不断开拓知识面,增长见识。
六、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县艺术节分别在2001年、2005年、2007年荣获“团体三等奖”;2006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中荣获“集体优秀奖”;少先队工作在2003年、2005年、2006年分别被县团委评为先进单位。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10-05
浅析长三角地区县域金融生态建设论文08-21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汇报材料08-15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10-04
山区县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探讨10-02
致力经济生态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10-29
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生态文明08-11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07-08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_促进医院持续发展09-10
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推动农民致富增收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