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精选11篇)
1.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一
研究生推免不再分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转载自:鉴证网
教育部4日就研究生推免工作发出通知,从今年起研究生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自主多次平行报考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推荐工作统一于每年9月25日前完成,接收录取工作于10月25日前结束,推荐阶段招生单位不得与考生签订接收录取协议,接收阶段不得开展推荐等工作。
教育部同时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开通时间另行公告),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所有推免生均通过该系统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所有推荐高校和招生单位均应按规定通过该系统完成推荐及接收工作。
在遴选工作方面,《通知》强调各推荐高校要强化对考生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核。院系要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落实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制度,广泛征求师生意见,与推免名额一并提前公布并严格执行。
2.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二
转化医学能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先进、科学、 优越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临床医学发展与医药产业研发,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按照转化医学理念塑造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对现阶段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两种: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培养方式存在不足:学术型研究生着重科研训练,不能充分了解临床工作的需求, 不能提出具有前瞻性、应用性的基础研究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以培养临床技能为主,但多缺乏必要的科研能力及系统的科研思维训练,无法提出操作性强的科学问题。这就对将医学研究生培养为全面型研究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深谙转化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转化医学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育实践。
1当前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不足
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医务人员为目标,更重视科研工作,但其参与的临床工作较少,将来对疾病的诊治缺乏全方位的认识,研究成果更难以转换到临床应用,无法对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巴德年院士曾经撰文呼吁“要想成就医学科学家:必须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1]。脱离临床的科研是没有生命力、没有意义的,而没有科研支撑的临床技术是低水平、没有发展后劲的[2]。此外, 大多数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还想参加临床工作,面试中均有临床考核,进入临床工作后存在临床技能欠缺的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能熟练掌握该专业临床技能的应用型医师,更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但往往多缺乏必要的科研能力训练,缺乏科研思维,无法提出操作性强的科学问题。为了能成为全面复合型医学人才,医学研究生不仅要能从事临床实践, 更要具备科研能力。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夏穗生教授认为:一个医生会做,只是一个兵;会写,会讲,是一个将; 会科研,会教学,是一个帅;会组织管理,会前瞻性思考,是一个主帅。因此,会做科研和前瞻性思考是一个优秀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应当必须懂得做科研,如果只会应用已有的医学知识看病,不是好医师;能运用已知的知识,还能创造知识,在诊病过程中发现新现象,提出新的诊治观念和理念,这才是好医师。
2医学研究生教育融入转化医学思维的意义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2003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实践中发现临床问题并提出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医学研究,然后再将研究成果迅速地转换成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转换医学的具体形式就是Bench To Bedside(B To B),包括“从实验室到临床”,是指从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转化成临床使用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的过程。“从临床到实验室”,是指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为基础医学研究提供思路、指导实验设计的过程。通过对在校研究生实行该种教学模式,可塑造“既会研究又能看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并可通过鼓励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共同完成转化医学课题的研究,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的转化医学的意识与技能。提高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进转化医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及思考
笔者将转化医学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
3.1病例基础-临床讨论会
每周在科内举行一次“病例基础-临床讨论会”,每次报告会围绕一例具体临床病例,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临床工作方面提出问题,请一名专业学位和一名学术型研究生分别做30min左右的报告,随后在场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多位导师做点评。
导师协助研究生选取典型或疑难病例。研究生根据诊治的真实患者进行报告和分析,所有研究生参加讨论和提问,作病例报告的研究生负责解答所有问题。 如果答案不明确,则在讨论会后查阅文献,下次讨论会时大家公布自己查询的结果。同时,作病例报告的研究生还要准备和讲授相关病种的最新诊治指南和进展,在导师协助下提出当前指南或共识尚需改进之处, 即提出科学研究问题。负责追踪患者的最终诊治结局[3]。
举一实例:笔者针对当前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不能确定病变性质的结节,而甲状腺B超又高度怀疑恶性,展开转化医学基础-临床讨论。通过研究生在讨论前充分地文献复习,结合最新甲状腺癌的基础研究和诊治指南,提出将细针穿刺细胞做BRAF V600ET基因突变检测,安排学术型研究生通过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基因突变。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和收集病例,协助学术型研究生成功开展BRAF V600ET基因突变检测。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也为手术范围和预后提供了依据。并总结发表文章[4]。
3.2开展疑难、少见内分泌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报告会结束后,对疑难少见内分泌疾病开展深入研究。可安排本次报告的两名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组成小组,学术型研究生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后续的一线诊疗工作,亲自体验医生的工作方式,使其掌握基本的临床诊疗常规,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学术型研究生对该疾病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了解常用的经典实验技术手段,熟悉基础研究提出到实施的全过程。 将疑难少见病写成既有临床资料分析也有基础实验支撑的转化医学文章。
3.3转化医学平台的搭建
在寒暑假期间,我科基础实验室开放,由实验室导师及实验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同时,学术型研究生利用我科建立的内分泌疾病临床标本库进行课题研究[4]。
3.4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督与考核
若临床医生作为导师指导学术型研究生,往往对学术型研究生的监督力度可能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无暇读基础研究文献,难以培养科研思维能力。 我们采取临床与基础医学研究生互聘对方导师为副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指定专人管理,量化考核表,以考促学,起到规范科研活动,促进科研能力提高[5]。
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篇三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不断地成熟和完善起来。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首次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六种专业型硕士学位。2009年我国首次开设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截至2012年,我国共开设了39种专业硕士学位和5种专业博士学位。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专业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国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国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美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美国。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授予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美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主体。美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主要包括PSM(自然科学专业硕士)和PMA(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领域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由各专业学院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总体研究生的比例已越来越大。
2、英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英国也是世界上较早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家之一。英国的研究生大体可以分为研究型、专业/进修型、专业/实践型三种类型。而研究生课程分为讲授课程和研究课程。讲授课程类研究生包括哲学硕士、法律硕士、财经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研究硕士、进修硕士等。研究项目类硕士包括哲学博士、工程博士、研究硕士、哲学硕士等。英国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注重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是一种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教育大体经过四个阶段:
1、孕育阶段(1984年-1989年)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的增加,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阶段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多次针对学位和研究生工作改革召开会议,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2、初步发展阶段(1990年-1996年)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拉开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序幕。
3、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2008年)
在这个阶段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种类上和就读人数上都有了较大的增加,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4、新发展阶段(2009年以来)
2009年,我国教育部作出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转变的战略决定,并首次开设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目前,我国共开设了39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大大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首先,课程设置的实践导向有待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性,因此应增加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同时,实践类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一些院校中,实践类教师的配置并不完善。
其次,导师指导制度不完善。在导师配置上,我国专业硕士通常采用了“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实践导师”。校内导师主要对研究生的学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而实践导师在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及就业方面进行指导。但现实中,部分专业型研究生认为“双导师”制度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最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仍有差距。尽管专业学位的培养和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在一些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教育仍有一定差距。
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
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资配备则应提升实践型教师的比例。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配置中应注重增加实践类课程。而在教学方式上,应大胆创新,如开设移动课堂、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等。
第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度。“双导师”制度的作用在于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并提升实践能力。因此,设置专业学位的院校应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制度,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配置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并切实发挥“双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渠道,如开展校企联合,构建实践基地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强。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注重增加实践渠道。通过校友资源、政府支持等途径,增加校企合作,构建学生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提供实践平台。
第四,切实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的重视力度,并加大师资投入、提升生源质量。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历史较短,因此在师资、生源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仍有差距。所以,设置专业学位的院校应切实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注重师资的合理配置、提升生源质量。
附注:本论文指导老师为杜金榜教授,并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新团队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4.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四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5.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五
为了提高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提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此后于在全国43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自此,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培养工作正式启动[1]。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专业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各试点单位在如何掌握标准、保证培养、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仍有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作一浅谈。
6.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篇六
适用于2015级及以后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一.学科概况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最大程度上消除、控制或延缓疾病,恢复病人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护劳动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早期的临床医学仅仅是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和尝试性治疗的总结,即天然和本能的经验医学。而后人们将物理学的原理用于体格检查,设计出如听诊器等简单工具,并形成了西医体格检查之望、触、叩、听等方法。随着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特别是显微镜、X射线用于临床诊断等,使临床医学在疾病认识和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以青霉素的发现和磺胺等抗菌药物化学合成为代表的生物学、化学研究的突破以及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无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麻醉药品的研发与使用为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础,外科学从此得到长足发展。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形成于18世纪。迄今,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学科分类日趋精细,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譬如内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和疼痛医学等。近年来,重症医学、疼痛医学、再生医学、器官移植学等新兴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显著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逐步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疾病和健康,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医学的又一次新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有证可循,有据乃行,在医疗决策中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紧密结合,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防治策略,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随着对人类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对疾病控制策略的建构趋向系统,临床医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走向“4P”(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 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医学模式。这将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神经和精神疾病等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开辟新途径。此外,传统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被一系列的障碍分割,而转化医学努力在其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进而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科技动力。
二.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并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的专科医生。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至五年,其中临床能力训练不少于两年,最长在校年限为六年,女性研究生因生育可延长到七年。
四.培养环节
包括学位课程学习、临床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位课程学习
专业型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英语)、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课程学习主要利用周六、周日进行,上课可采用集中授课、网络教学或业余自学等方式进行,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
1.公共课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学分)
(2)第一外国语(英语)按照研究生外语分级教学执行,最终获得 5学分。
2.专业课
(1)临床内科学(54学时,3学分)
(2)临床外科学(54学时,3学分)(3)各二级学科(专业)前沿进展(36学时,2学分),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精神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老年病学科和小儿外科18个普通专科。
(4)专业选修课(36学时,2学分):现代影像技术、疾病分子诊断学、外科疾病围手术处理、临床药理学、微创手术学
(5)科研能力选修课(36学时,2学分):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设计、实验动物学、医用统计、科学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管理、医学伦理学
3.方向选修课
各三级学科新进展专题讲座(54学时,记3学分), 包括18个普通专科和16个亚专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传染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和烧伤外科)。
(二)临床能力训练
临床能力训练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不少于24月科室轮转培训。
按照卫计委颁布的《专科医师范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参加培训基地的相关普通专科轮转(1年)和亚专科(1年)的临床诊治工作,接受临床高级技能训练,亚专科培训期间担任总住院医师时间8个月,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在临床轮转期间,博士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包括病例讨论、大会诊、讲座、读书报告、学术会议等),其中病例讨论和读书报告要求在本学科本人至少组织完成各1次,每年不少于20次。
(三)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临床工作中,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并以临床医疗、实践理论或新技术研究为课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学会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至少有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在SCI收录刊物或作为前2名获得发明专利1项(第一名必须是导师),或作为排名前两名一篇论文发表在SCI一区收录刊物。且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
专业型博士生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4、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要求:
1、论文由2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
2、论文评阅无异议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副教授以上专家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位,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位。
五.考核
(一)学位课程考核
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掌握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由授课单位组织考核。
(二)临床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严格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进行公共科目考试、日常考核、轮转出科考核、毕业综合考核。
1、公共科目考试:对专科医师培养标准中要求的公共科目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和形式由甘肃省统一确定。博士生应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通过公共科目考试。
2、日常考核:由培训指导教师负责。对培训人员日常的临床工作量、收治病种及例数、技能操作、病历书写、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及《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中。
3、轮转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完成规定的三级学科轮转培训后,由轮转科室主任、带教教师、护士长、科室党支部成员等组成3-5人考核小组,对临床轮转进行日常综合测评和出科考核。轮转考核时应通知导师列席。转科考核成绩作为临床技能培训平时成绩的依据。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
考核内容应包括:
(1)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临床能力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考核。
(2)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以及胜任总住院医师的能力。
4、毕业综合考核: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按照甘肃省的统一要求组织毕业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
临床技能考核由各医院具体组织,按照三级学科成立考核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集中进行临床能力和技能考核。考核委员会组成:考核委员由5-7位本学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名博士生导师,组长应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和主任医师。考核委员会中至少1名将作为考生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考核委员会成员名单报医学院备案。
考核委员会主要考察博士学位申请人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相应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否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达到主治医师的临床水平。主要以临床操作技能考核、病例答辩、病例评估等方式,对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技能进行考核。
临床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临床工作能力和技能,考核结果作为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依据。
六.学位申请与学位授予
(一)申请学位的基本条件
1、完成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专科医师)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
2、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3、作为第一作者,至少有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在SCI收录刊物或作为前2名获得发明专利1项(第一名必须是导师),或作为排名前两名一篇论文发表在SCI一区收录刊物;
4、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二)学位授予
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培养环节,取得相应学分、考试考核合格,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博士生个人申请,导师、医学院、研究生院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七.分流
7.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七
1 我校联合培养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SWOT分析
我校是一所河南省中医药高等教育高校, 是中医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但是单一的办学途径和资金缺乏使得办学条件相对落后, 连续几年的研究生扩招使得原本就不足的教学资源更是超负荷运转, 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这种情况下, 中医药教育怎样应对研究生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应弄清楚我校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我校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SWOT分析见表1。
通过对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SWOT分析, 可以看出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优势与劣势同在。
2 我省地方中医院的SWOT分析
市级中医院虽然在规模、水平等方面与我院附属医院难以相比, 但也具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比如, 洛阳正骨医院是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骨伤科医院, 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郑州市中医院等均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 在各自区域的医疗服务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地方中医院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这些地方中医院对高层次中医人才的渴望, 促使当地政府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为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2) 这些中医院由于硬件设备、物质待遇相对较好, 人员相对稳定, 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学术骨干, 使他们拥有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
(3) 通过调研,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注重科学研究, 有科研项目和资金来源, 比如, 洛阳正骨医院科研经费就相当充足, 承担有大型国家级项目。地方中医院研究生教育的SWOT分析见表2。
3 联合培养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在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 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它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又需要一定的学术氛围。高校与联合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各自的优势, 联合起来, 可以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中医医学教育, 它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 需要长时间的临床轮训, 才能达到培养目的。随着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校附属医院已不能满足临床轮训的要求, 需要建立符合要求的临床培训基地。因此, 发挥地方中医院的优势, 进行联合培养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补充。
联合培养模式就是有学位授权的培养单位与没有招生权但拥有导师和培养条件的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具体要求是学位授权单位严格按照研究生培养要求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各个培养环节进行质量跟踪, 研究生在授权单位修满基础课程学分, 然后在2个单位的导师联合指导下, 共同完成临床轮训和考核工作以及论文答辩工作。
下面以我校与洛阳正骨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实践情况加以说明。
(1) 联合培养单位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是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河南省中医骨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拥有开放病床1 200张, 以“洛阳郭氏正骨技术”闻名海内外。
2002年开始与我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医院现有9名专家为河南中医学院兼职导师, 其中中医骨伤方向导师7人, 中药学导师1人, 药学导师1人。8年来, 与我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7人, 已毕业19人, 在校生8人。
(2) 联合培养研究生基本做法。
我校专门下发《关于加强研究生兼职导师队伍管理的补充规定》, 规定要求一要加强兼职导师带教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建设, 并要求指导小组中至少包含一名与其有实质性学术合作的校内人员;二要加强联合培养单位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三要加强学校、院部与培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四要加强导师考核, 建立奖惩机制。洛阳正骨医院在联合培养方面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 设置专职管理人员, 还专门下发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关于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通知》, 从生活上、管理上、学习上、科研条件上对研究生培养进行保障, 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方式上我校统一负责研究生入学招生和复试、课程教学、开题论证;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具体负责轮床轮训与考核、学位论文指导;论文答辩在我校的领导下与联合培养单位合作把关, 通过论文答辩后, 由我校授予联合培养单位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3) 联合培养研究生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1) 科研课题、经费逐年增加, 科研水平提高。2002年洛阳正骨医院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后科研课题、经费逐年增加, 并且申报课题的级别, 过去主要是地市局级项目, 现在已发展至国家级、省厅局级项目, 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质量。
(2) 学术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医院通过与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术队伍, 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 造就了一批学者型、科研型的高层次人才, 全面提升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水平, 培养建立了高层次人才队伍。以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了医院学术的快速发展, 增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为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2002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生27人, 已毕业19人, 所有毕业生均已就业, 其中留洛阳正骨医院8人, 考上博士4人, 其余5人也分配到省、市级医院。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 他们分别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不俗的表现, 受到用人单位和患者的好评。
(4) 推动了医院学术氛围的营造, 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洛阳正骨医院位于洛阳市, 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前, 医院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加入, 给医院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科研创新方面形成了比学赶帮的新局面, 正如我们在洛阳正骨医院调研时, 院领导深有感触讲到:“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 活跃了医院的学术氛围, 起到了以科研促临床、促发展的作用;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 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医院的社会影响达到提升, 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进行, 可以加强医药高等院校与地方中医院的沟通, 缓解了连年扩招对高校的压力, 推动了地方中医院专科、学术队伍的建设, 促使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使“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用得起、留得住”不再是一句空话。目前, 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规模尚小, 我们正在向一些具备条件的中医院推广, 改善目前中医药研究生培养中教学资源不足带来的问题, 这必将带来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
8.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八
协同创新已成为构建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探讨通过改革招生、课程设置、科研活动、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教学安排、导师配置等环节,构建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探究体制保障和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的建设,保障新的培养模式的运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协同创新平台; 专业学位硕士; 培养模式;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8405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有两种类型:学术型与专业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1991年开展以来,学位教育种类及培养规模不断增多、扩大,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比较晚,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管理体制等还在不断构建、改进中,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亦未曾停止。
协同创新是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配合、相互补充、收益共享的一种管理创新。[1]协同创新以平台为载体,将产、学、研及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整合成一个整体跨组织集成。[2]高校通过协同创新既可以加强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也可以借助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若按功能划分,我国已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专业性公共性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2]服务平台主要作用是间接参与创新、建设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另外两类平台则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涵盖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等全产业链创新过程,是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想平台。本文主要就以这两类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
一、对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审视
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相关行业或专业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用专家”为主要目标。[3]经过20多年的探索,学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由基础理论课程、实践类课程、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三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侧重应用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多学科的知识组合,主张密切结合专业实践训练,增大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在培养方式上,强调产学研合作培养,主张采用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在科学研究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或企业的具体工作,主张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注重应用背景和实际价值;在学业评价上,主张引入企业等校外评价主体,更多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来认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等等。[3-5]上述认知对纠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术化倾向颇具针对性,在加强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然而,当下实情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多基本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来源、论文要求及审查要求和形式等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趋同。[6]一项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显示,讲授课程仍占主流,理论课程比重大于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比例不高,以学术型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居多,指导方式上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所占比例较低,[5]学术化倾向仍然明显。不管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均显不足,突出体现在跨学科课程设置比例过小,培养方案多数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而且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不足。[6]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专业学位教育派生于学术学位教育、教育理念滞后、制度阻碍、资源局限等原因。[7]然而,有学者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仍是封闭、单一的学科教育体系,体现在以学科专业的名义招生、以学科专业的师资作为导师主体、以学科专业的知识架构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学生的培养仍局限在单一学科专业内,由此构建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必然趋同于学术学位培养模式。同时,基于封闭、单一的学科教育模式,其他学科、高校、特别是与人才培养工作无直接关联性的企业等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动力不足,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有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产业元素、跨学科元素难以得到保障。如果不打破这种封闭、单一的培养体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就难以走出困境,人才培养质量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
协同创新理念的出现以及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的实际运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突破学术化倾向、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新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本文探讨的协同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从招生、课程设置、科研活动、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教学安排、导师配备等方面全面重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1.招生
以学科专业的名义招生,培养活动必定会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科专业体系,难以按照行业产业要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新的培养模式首先在招生方面要有所突破。协同创新平台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载体,聚集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人力、信息、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以协同创新平台的名义招收学生,有利于打破封闭、单一的学科培养体系,让学生充分享受协同体的教育资源,实现多主体的联合培养。
由于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流动的平台,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人员、设备、场地都会处在不断的调整与变化中。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招生,可以根据研究任务的多少来确定招生规模,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真正的科研训练和实践锻炼,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应该由基础理论课程、实践类课程、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三大模块组成。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构建课程体系时,模块内课程结构可以按照协同创新的特点来建构。一是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范畴,构建跨学科的应用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打破过于注重学科知识逻辑结构、过于注重学术性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以某一职业领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需求为基础,打造“大学科、宽基础、重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二是以某一职业领域对基本实验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的需求为基础来构建实践课程的内容体系,打破以往以学科专业的基本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轴线的传统。在具体的课程表现形式上,也不再以一门门课程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平台的协同创新任务为支点,以一次一次的实践活动为主线,贯穿起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真实的创新实践活动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三是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也应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优势,结合协同创新平台浓郁的协同氛围、创新氛围,利用学生参与实际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利条件,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合作和敬业等专业精神的培养。
3.科研活动与实习实践
协同创新平台既承担各种纵向科研课题,也承担大量行业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具有任务量大、任务稳定、面向不同领域、面向行业企业等优势。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将平台培养的研究生分配到创新团队跟队实践,通过深度介入创新实践活动,接受科研训练,培养实践能力。跟队实践活动还可以采用流动制,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轮流到若干个团队中跟队实践,既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也有机会接触纵向科研活动和横向科技攻关,对学生构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强化对职业、对科研的认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该侧重应用性研究。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不仅有大量的行业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而且科研课题也大多是围绕行业产业需求的基础研究,应用性突出。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该从协同创新任务中选取,学生从跟队实践的团队任务中选定选题,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基于面向实践的真实任务的论文写作,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更有效地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
5.教学安排
目前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安排都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第一年在校集中学习理论课程,其余时间则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开展研究,最后完成论文答辩、授予学位。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生教育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模式,探索“全程创新实践不断线”的教学安排模式。学生入学后就参与创新团队活动,跟队实践一个学期,完成某些实践课程,初步建立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对协同创新活动形成基本认识。然后安排理论课程和其他的实践课程,边学理论边实践,边上课边跟队参加科研活动,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相互促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撰写也采用从团队任务中选定选题的办法,保证整个培养过程创新实践不断线。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则可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穿插安排在不同阶段。
6.导师配备
协同创新聚合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般以团队的方式协同攻关,利用此优势为研究生配备导师,可视整个团队为一个整体,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学生不隶属某位教师,避免传统一对一师徒规训研究生培养范式的弊端,[8]实现多人指导、团队指导;学生在不同团队实践,接受不同导师组的指导,可以更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接触面;一个团队可能同时整合了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协同攻关,使得学科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同一个工作面指导学生,避免以往学科导师和企业导师两张皮的问题,将学科导师的指导与企业导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采取团队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团队实践学习期间,以协同创新团队为单位组建导师组,接受团队导师组的指导;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为学生指定一个主要指导教师,同时团队导师组也同样参与对学生的指导。
三、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保障
协同创新的载体,是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不同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杂的整体。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重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其正常运行。
(一)体制保障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按高校或科研院所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的办法,实现以平台招生,平台独立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由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特殊性,必然涉及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突出的是学位授予权问题和管理权限问题。
1.学位授予权问题
协同创新平台是多主体的跨边界组织,有牵头单位,却不具体属于某个单位,一般都作为独立实体或相对独立实体运行,因此协同创新平台要独立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首要条件是获得授予研究生学位的资格,成为独立的学位授予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八条规定,“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审核》办法规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应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9]目前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多数都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严格意义上无法算作“机构”。根据协同创新的特点,协同创新平台也不适宜举办高等基础教育层次的本科教育,依照规定,协同创新平台无法获得独立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为了保障协同创新平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不改变现行学位管理办法的情况之下,应该允许协同创新平台挂靠协同体内具有相应资质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单列招生,单独培养,授予挂靠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位。
2.管理权限问题
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权已经下放,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地区高校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跨单位、跨部门甚至跨地域的组织,其人才培养活动就存在一个谁来管理的问题。比如,一个国家级的协同创新中心,聚合了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而成,想挂靠一个地方高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还是由地方学位委员会审批?其招生指标是占用挂靠高校的,还是另外追加?由哪级部门负责追加?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厘清并出台相关规定,才能保证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机制保障
1.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政府、高校从招生、经费等方面入手,给予政策支持,拿出激励措施,赋予更宽松的改革环境。一方面,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勇于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激励优秀学生踊跃报读。国家为了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中,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成为成功认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专门为国家级的协同创新中心单列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这些激励措施对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人才培养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本文提出的基于协同创新平台重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另需特别采取的激励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协同创新平台教育资源的评定不能完全采用过去的标准。协同创新平台是流动的平台,随着研究任务的变化,人员、设备、场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况且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较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虽然实践锻炼要求较高,但科研素养、科研能力的要求较低,训练量相对少。所以在核定平台招生数量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放宽相关标准。二是由于这一模式是基于实践的研究学习,对导师资格的认定应该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有所区别。主要采用团队导师组指导制,对于每位导师指导工作量的认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办法,使团队成员积极投入指导工作。三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协同体企业主动聘用平台培养的研究生,以良好的就业预期,吸引优秀学生主动报考。
2.约束机制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
首先,是从保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质量的角度去建立约束机制。协同创新平台本身是新生事物,很多平台还处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在良性运行的协同创新平台之上,所以应该有资格方面的要求,只有正常运行、任务量饱满的协同创新平台才有资格申请单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其次,是要考查平台的人才培养工作准备状态,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做好完备的方案,才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打好了基础。因此,有必要做出规定,协同创新中心要有参与过人才培养工作的资历,并提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家评估,方给单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资格。
最后,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方评价制度等,客观、科学地评价协同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建立退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的协同创新平台将退出人才培养工作。
3.保障机制
协同创新平台作为新生事物独立承担人才培养任务,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人、财、物的保障问题。良性运行的协同创新平台必然会集合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获得充足的经费,得到场地、仪器设备方面的支持,即人、财、物都有,但不会必然地运用到人才培养上。因此,需要一套管理措施,引导协同创新平台将人、财、物投向人才培养活动,引导平台的专家学者投入人才培养活动。如国家就出台规定,给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下拨的运行经费只能用于人员招聘、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这就从经费上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保障。
其次,要给协同创新平台更多的人才培养自主权。从招生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业评价等各方面,协同创新平台都应具有自主权,才有利于平台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宁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04-19(07).
[2]刘钒,李光.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1):61-62.
[3]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93-95..
[4]顾越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08-110.
[5]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04-108.
[6]甄良,康君,英爽.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
[7]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79.
[8]黄正夫,易连云.从师徒规训到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范式的转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39.
[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审核[EB/OL].[2015-05-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068/201405/169107.html.
9.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九
(专业学位)
甲方:山东大学
乙方(考生):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甲方决定招收乙方为2011级自筹经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为,学制年。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按照有关规定负责乙方的培养、管理及学位授予工作。
2.甲方为乙方提供与其他研究生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
3.甲方按照有关规定为乙方办理就业派遣等事宜。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应向甲方缴纳培养费 20000 元,可分缴纳,甲方根据乙方缴费收据给予报到注册。第一学年培养费应根据甲方要求在规定时间缴纳完毕,未按期缴纳培养费者不发放录取通知书,其他学年培养费根据相关规定缴纳。
乙方延期毕业的,应另行缴纳培养费,具体标准参照《山东大学收费管理办法》执行。
乙方因故(包括违法、违纪、病退等原因)不能完成学业或中途自行终止学业的,具体缴费标准参照《山东大学收费管理办法》执行。
乙方如在甲方住宿,须缴纳住宿费,具体标准参照《山东大学收费管理办法》执行。
2.乙方应在规定时间将人事档案寄送到录取学院(部、中心),人事档案不到者不发放录取通知书;应届毕业生可在毕业后由毕业学校统一寄送。
3.乙方入学报到时,须将工资关系、组织关系等转入甲方管理。
4.乙方在甲方学习期间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者,甲方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处理。
三.其它事项
1.协议有效期:自双方签订之日起至乙方结束学业时止。
2.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10.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十
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12 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85213 专业领域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方向: 01 市政工程学制:二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本学科是广东省高校第一个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市政工程学科,现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实验室与研究基地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市政公用工程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水处理微生物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2010年以城市水工程实验室为主要功能室的“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实验室”被评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校外产学研基地深圳水务集团公司、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公司、台山自来水有限公司等10个,广州市校外示范基地1个。学科所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科以省重点扶持学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外示范基地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基础,紧密结合广东地区经济建设发展中流域水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珠江水系水源保护、水质安全、水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在给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污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给排水工程系统及其优化和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理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城市污水和典型行业污废水脱氮除磷工艺、水源微污染控制、饮用水深度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理论,为广东地区水质安全及水污染控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已形成了以年轻教师为主体和谐团结的教学科研团队。近5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水专项及国家公益项目子课题等6项,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奖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等5项。出版教材等10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现承担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近1000多万元。学科带头人张朝升教授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广州市优秀专家。兼任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等多个专业委员会职务。
三、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掌握市政工程方向比较坚实的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有的素质水平。3.掌握解决市政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市政工程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用、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可以熟练地阅读市政工程方向的外文资料,具备初步的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5.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方式 1.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学习期限为 2 年,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在学校进行,一般安排在 1 年内完成;工程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 1 年,由实践教学基地或导师负责安排工程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由导师指导完成。2.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工程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 19 学分,实践学习6 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1 学分,学术活动 1 学分。16 学时计 1 学分。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具体参见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大纲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七、实践学习规划1. 实践学习时间不少于 1 年,可以安排在工程企业(主要是设计、施工、工程研究、检测等企业),也可 以参加导师的工程应用研究课题。2. 研究生要制定实践学习计划,交导师审核批准;实践学习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并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 5000 字,交导师考核。
八、学位论文1. 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 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一个完 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或施工项目等,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 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和研究论文等形式;学位论文字数一般 不少于 2 万字,中英文摘要 1 千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 3 学期初进行。论文工作期间要求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工作 进展情况,并作一至两次论文阶段性报告。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 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合格获得 1 学分。硕士生导师要了解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工作态度及精力投入、预期结果和存在问题,确保论文工 作的顺利实施。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由 2 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 35 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实际工程单位的专家;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评阅合格方能进入答辩环节。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具体参照《广州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十、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本专业建有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校外实践基地名称:深圳水务集团、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 张朝升 校外实践基地联系电话: 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附件:
十一、校外导师情况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实践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序号 校外导师姓名 所在学科领域 职称 职务 备注 1 张金松 市政工程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深圳水务集团公司 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 2 随军 市政工程 研究员 院长 院 3 吴学伟 市政工程 副教授 副局长 广州市水务局 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 4 汪传新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副院长 院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 5 李碧清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总工 责任公司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 6 罗刚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 责任公司 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 7 孙志民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所长 院
十二、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许保玖 龙腾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赵洪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生物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戚以政汪叔雄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高明远 岳秀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水处理实验技术》张可方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流体力学》张兆顺、崔桂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陈卫,张金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水污染控制工程》,成官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9、《污染生态学》乔玉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1、《仪器分析》张寒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2、《现代仪器分析教程》杨守祥 李燕婷 王宜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3、《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应用》彭永臻、崔福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李亚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5、《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王占生、刘文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王琳、王宝贞,化学工业工业出版社,2002;
17、《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煦世 刘遂庆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18、《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崔福义 彭永臻 南军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9、《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熙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0、》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1、水质工程学 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污水生物与化学处理技术,美R.E.斯皮思R.E.Speece著,李亚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3、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新技术,叶建锋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4、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工艺 赵庆良,刘雨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5、《中国给水排水》期刊;
26、《给水排水》期刊;
27、《水处理技术》期刊;
28、《中国环境科学》期刊;
29、《环境科学学报》期刊; 30、《环境工程》期刊;
31、Water Research;
32、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类别 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 所在学院研究所 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序 课程 学 开课学期 学 开课 考 考 备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英文)号 类别 时 1 2 3 4 分 单位 试 查 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0000200001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32 √ 2 √ 社科部、公 公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共管理学 共 Characteristics 院 学 自然辨证法概论 位 0000200003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ist 16 √ 1 √ 课 Dialectics 英语听说 0000200005 English Listening and 64 √ √ 2 外语学院 √ Speaking 数值分析
11.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篇十一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体制逐步完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可以看出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必要性。应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包括协同学科交叉融合、智力资源配置、资源互补优势等方面,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协同创新中心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10-03
近年,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推进实施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与应用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型学位,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点不同。专业学位硕士侧重于应用领域,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实际工作需要且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 [2]为进一步加快高校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随后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3]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总体规划与安排,也是对培养成果考核的重要依据。它体现出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思路,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运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共享资源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方案,为构建新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大众化,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目前,国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总体呈大众化趋势,学校更多地注重招生规则的制定,而对培养模式的关注不够,往往简单地套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未能融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创新要素,也未突出其在实践方面的创新优势。导师和研究生作为培养的主体与对象,在培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特色培养计划,从而阻碍了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对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较大,体现特色培养需要的选修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研究生不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课程,从而导致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脱轨。同时,选课范围主要限于本专业之内,这人为树起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高墙”,不利于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二)指导形式单一,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然而,由于不少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或理论研究,在科研实践及工程应用方面缺乏经验,且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指导专业学位硕士时采用和学术型硕士同样的方案。这显然和当前社会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要求不协调,也和教育部的初衷相悖。同时,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一名导师往往负责多名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三)专业实践形式化,效果得不到保证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由学校或导师联系进入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开展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活动。但近年的实践表明,这种培养效果往往受制于企业所拥有的创新研究队伍水平和科研保障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可支配的创新研究时间相对企业所提供的研究项目来说周期过短,使得研究生更多地只能承担产品测试和生产运行维护等周期短、创新性弱的任务,限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深度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往往涉及多个交叉学科领域,所以受此影响尤为显著。[4]
二、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条件
协同创新中心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和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高校资源的宏观整合,推动高校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提供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要的外部条件支持,如学校制度、师资、创新平台资源环境等。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协同创新中心对研究生创新的内部因素同样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提供的活跃创新氛围,参与协同培养的研究生更易产生创新积极性。依靠协同体的丰富资源完善创新基础理论,掌握科学创新方法,这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创新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
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增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着力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解决工程科学问题,并在实际工程中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实验、创新设计和创新研究,这正体现了“2011计划”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要求。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间的联合创新实践,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参与承担的相关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创新研究往往涉及多学科优化设计,如我校控制工程专业的飞行控制研究,涉及飞行器、动力与控制的综合优化,协同创新中心能够为研究生开展这方面的跨学科创新研究提供全面支持。这还有助于研究生拓宽专业知识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的多样性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寓教于研、寓教于用的新型创新模式,可从实质上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水平和培养质量。
(三)有利于完善高校社会职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各个行业资源的协作与整合,能有效改善高校分散、低效和封闭的创新模式,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才和资源浪费等情况。通过得到行业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广泛的联合支持,形成紧密的一体化产学研创新体制,通过协同体间的深度融合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方面的社会职能,顺应了创新型国家对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
三、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
就我校控制工程专业而言,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将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协同创新中心共享资源的平台建设相结合,综合中心的项目需求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合理组织和分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任务,可有效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我校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也是适应“2011计划”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我校设有“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直升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基于这两个协同创新平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依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交叉优势,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很长时期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单一,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应用型特点,使其能更深层次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需要加强其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面向工程实践,其研究过程中往往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飞行器控制项目研究,需要涉及飞行器总体、发动机及控制、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算法等内容。因此,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过程中,需注重构建其完善的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学科的整体把握与深入理解,以培养面向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打破原有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形成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以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依托,以完善的课程设置作保障,增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设跨学科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求,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的选课与学习。同时,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需求,在中心开设相关专业实践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协同创新中心其他合作院系乃至企业、研究院所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为其以后深层次的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二)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雄厚智力资源,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为了应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缺陷,可采用双导师制度,利用协同创新平台优势学科专业群汇聚的高校多学科优势师资、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行业企业工程技术骨干,丰富专业型研究生的导师资源,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双导师制度能有效改变传统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导师指导方式。
在实施过程中,由研究生主导师提出申请进行协同培养。主导师负责推荐并联系副导师人选、提出拟协同培养的研究课题、协同培养的内容和形式等,副导师可以是校内其他学院有相关合作的导师,也可以是协同创新平台的企事业单位、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培养申请经主导师所在学院审核、研究生院遴选、批准后实施。协同培养研究生由主导师和副导师共同指导,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论文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协同培养的效果,研究生院应对指导质量进行检查。一是成立导师监督小组,通过定期举行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进行检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导师的行为、督促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是通过制定指导手册的形式,明确规定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培养效果好的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和表彰。
(三)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平台资源,开展高水平创新实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完善的理论结构,更需要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与锻炼。在以往的实践环节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依赖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对承担创新实践培养任务的企业并无完全约束机制,双方对研究生创新活动的管理存在明显的分界面。然而,作为协同创新平台的主体成员之一,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点来看,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开放的实践基地与完善的机制保障。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的校企合作平台,可深度利用双方所拥有的资源与环境,突出其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优势,以吸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参与。在创新实践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提交申请,并经过导师和学院的批准,进入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实践学习。按学生的自身情况与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需求,将研究生分入相应的课题小组。通过任务分配的方式,将企业遇到的科研问题带入课题小组。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研究生的责任意识,使其具备创新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约束研究生切实投入实践工作,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在此期间,学校充分开放实践活动所需的各项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教室等。学校定期对参与协同创新实践的研究生的工作表现及成果进行评价,设立相应奖励机制,鼓励具有突出贡献的研究生,以活跃实践过程中的竞争氛围。这对协同创新中心专业实践平台的长期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的广阔平台,可举办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以项目立项的形式资助,以现场比赛的方式竞赛,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分工的合作意识,培养其成为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四)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国际交流舞台,提升国际化创新水平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发展也正面临全球化趋势,传统的封闭式创新研究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国际化交流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创新研究水平,更能使一个学科乃至学校更快地与国际对接。
立足于协同创新中心所提供的学术高地,通过建立“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可构建国际交流创新研究平台,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国内外专家就共性技术联合开展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创造交流机会。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优势学科平台,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教授、学者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工作。此外,通过设立关于国际合作交流的鼓励和奖励政策,为研究生提供海外访学计划,包括联合培养、短期访学、海外实习、国际会议等交流项目,促进研究生切身参与国际交流,为创新提供动力和活力。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基地和学术高地,构建开放的国际学术研究环境,能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国际竞争意识,拓宽研究生的科学创新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同时,开放的国际化学术环境对于克服中国学生常有的封闭、保守的性格弱点,提高研究生以竞争共赢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能力强的多元工程科技人才。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建立学科人才与高级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桥梁。“2011计划”积极推动高校、研究院所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促进高校体制改革,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因此,开展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我校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指出了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从协同体学科交叉融合、智力资源配置、资源互补优势和国际化学术高地等方面,提出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从而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曹俊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90-95.
[2] 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3] 2011协同创新中心[EB / OL].http://baike.baidu.com / .
[4]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2-83.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推荐阅读:
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发展历程11-07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考试题09-03
南开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办法09-12
复旦大学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10-28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计划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