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工作总结

2024-10-01

老年护理工作总结(共8篇)

1.老年护理工作总结 篇一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人,在未使用抗高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临终护理:是对已失去治愈希望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且粪便干硬,便后无畅快感。

老年学:是一门研究老年及相关问题的学科,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是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的总称。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老年保健: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将6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我国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老年分期按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年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年化超前于现代化。

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

1、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的特点

2、明确老年人与其他人群实验结果的差异

3、重视老年人疾病的非典型表现。

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的内容: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高级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高龄、独居、丧偶、患病、新进出院、精神障碍的老年人。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适应原则、系统原则、发展原则。

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对老年人主动性的关注、对老年人安全的保护、对老年人个体性的保护、环境的调整及安排。

休息应满足的三个条件:充足的睡眠、心理的放松、生理的舒适。

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精神症状、直立性低血压、耳毒性、尿潴留、药物中毒。跌倒外因:

1、被约束

2、地面因素:过滑、不平、潮湿、过道上的障碍物

3、家具及设施因素

4、居住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搬迁使老年人进入陌生环境。

便秘的护理措施:调整饮食结构、调整行为、满足老年人私人空间需求、腹部自我按摩、开塞露通便、灌肠通便和人工取便法。药物治疗、限制富含纤维素食品。

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及其它类型痴呆。AD的分期:1.遗忘期,早期2.混乱期,中期(护理最困难期)3.极度痴呆期,晚期。老年人高血压表现的不同点:以单纯SBP升高多见、血压波动性大、症状少并发症多。老年人心绞痛的发病诱因:劳累,激动,饱餐,受寒或急性循环衰竭。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胸痛不典型、并发症多、其它(老年人AMI病人非Q波性心肌梗死较多,再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高,且易发生心肌梗死扩展)。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1、提高老年临终者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

2、安抚家属子女,解决老年人家庭照顾困难

3、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4、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老年护理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骨折,心理护理,护理,并发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活动的频繁, 中老年骨折患病率日益增高, 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中老年病人普遍存在骨丢失现象, 例如由于外力冲击等硬创伤、骨质疏松等。骨折使病人痛苦不堪, 而且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病人骨折后心理、精神情感发生极大的变化, 因此, 做好中老年骨折护理的相关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主动及时的康复护理, 以有利于病人功能的康复, 减少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骨折患者97例,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这段期间进行的护理总结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7例中男73例, 女24例;年龄最小8岁, 最大78岁。

致伤原因:交通、摔伤81例, 生物压砸伤16例。

上肢骨折48例, 下肢骨折42例, 腰椎骨折7例。

骨折部位:颅骨骨折7处, 股骨骨折19处, 胫腓骨骨折2l处, 骨盆骨折18处, 肋骨骨折12处, 锁骨骨折5处, 脊柱骨折脱位16处, 肩胛骨骨折2处, 掌指骨折与脱位3处, 肱骨骨折4处, 髌骨骨折6处, 跖趾骨骨折与脱位2处, 下颌骨骨折2处。

手术治疗38例, 保守治疗59例。

肺挫伤1例, 膀胱破裂1例, 尿道断裂2例, 脾破裂1例。治疗结果:2例死亡, 2例为严重脑挫裂伤, 救治成功率为95.9%。

有40%合并其他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支炎、肺心病、静脉曲张、前列腺肥大等。93例骨折均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基本护理

2.1.1 病情观察

通过简单对话等放松病人心情, 缓解气氛, 稳定病人的意识状态。昏迷者应观察角膜反射及吞咽反射的有无。如出现昏迷-清醒-昏迷, 可能颅内血肿;出现剧烈头痛且持续呕吐, 有颅内高压或脑疝形成的可能, 都应立即报告医师, 作相应处理。

2.1.2 骨折处理及搬运措施

多处骨折在全身情况许可后尽早进行手术内固定, 有利于防治体克的发生和脂肪栓塞综合征。正确的搬运方法尤其重要, 如怀疑有脊髓损伤的伤员, 应3~4人一起搬运, 保持头部, 躯干成直线位置, 以防造成继发性脊髓损伤, 尤其是颈椎伤可造成突然死亡。

2.1.3 生命体征及胸腹部体征

生命体征及瞳孔:创作失血性休克、颅骨骨折并脑外伤、血气胸、肺挫裂伤, 应每15分钟测生命体征、双侧瞳孔大小及光反射敏感度, 并准确记录。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作相应处理。

胸腹部体征变化:血气胸病人在颈胸部可出现皮下捻发感, 一侧或双侧胸廓饱满隆起, 腹部肌紧张、腹胀等, 应及时作相应处理。如吸氧、胸腔闭式引流。

术后监测血压、心率、呼吸, 血氧饱和度等情况。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 观察咳嗽、咯痰情况,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术后体温的升高, 可能为术中注入的骨水泥聚合产热所引起的炎性反应啪, 可鼓励患者多饮水, 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 或遵照医嘱服用退热药等, 体温多于术后3~4d恢复正常。

2.2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 中老年病人, 反应不够灵活, 活动不便, 卧床时间长, 生活不能自理, 常常会自责, 加上疼痛的刺激以及顾虑手术效果, 担忧骨折预后, 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针对病人的这一心理, 医务人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 给予耐心开导, 及时安排就诊。从病人的思想顾虑入手, 与病人进行详细的交谈、沟通, 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股骨骨折的护理知识宣教, 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 使病人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到骨折在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健康知识, 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问题, 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中老年人反应慢、接受能力差, 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 给患者有种安全、亲切、舒适感。

此外, 在生活上还要给予悉心照顾, 多关心体贴病人, 从细微处入手, 如协助喂食、口腔清洁、指导便器的使用、翻身的方法等, 使病人感觉舒适。另外, 护士应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及恐惧、悲观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 这样将有利于治疗、护理与康复。

2.3 并发症的预防

关节僵硬:受伤肢体长期固定, 既可形成静脉血及淋巴液回流不畅, 患肢组织肿胀, 浆液纤维性渗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在组织中, 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粘连。关节内及其周围的肌肉也发生挛缩, 使关节活动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

预防方法:受伤后, 先用外敷药外敷, 在用夹板固定。如受伤处不易用夹板固定, 也要等到肿胀消退后, 再打石膏固定。如手术伤口好后, 一定要进早进行功能锻炼, 如有条件可用外敷药帮助恢复治疗。

缺血性骨坏死:骨头的营养是有血液供应得, 骨伤后, 由于骨伤处的血液供应和循环被破坏, 使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如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腕舟骨骨折后腕舟骨坏死。

预防方法:受伤后, 用外敷药外敷, 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快速疏通被堵塞的毛细血管, 以防长时间的固定、制动造成骨坏死。

损伤性骨化:关节附近的骨折和关节脱位, 均可形成骨膜剥离, 造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血肿经机化, 也可在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内形成广泛的骨化, 影响关节功能。

预防方法:骨折关节脱位正位后, 用外敷药消除血肿, 已防骨化。

预防褥疮:截瘫、昏迷病人应每1~2小时翻身1次, 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保持皮肤干燥。每日用紫外线照射病房l~2次, 每周用消毒液拖地1次, 使病房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呼吸道并发症:中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 或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 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应要求患者不吸烟, 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咳嗽, 作深呼吸、扩胸运动, 增加肺活量。在协助患者翻身时, 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 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 功能锻炼

指导功能锻炼: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 促进血液循环, 使患肢迅速恢复功能, 避免发生关节僵直, 肌肉萎缩或粘连等。

3 讨论

由于中老年人群的特点, 骨折病情的不一, 破骨细胞增多, 加之情感障碍, 故骨折愈合缓慢, 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需有足够的理论指导及耐心, 并不断总结经验;必须从身体、心理、饮食、运功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预防各种并发症,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明红.31例老年股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4:160~161.

[2]栾兆霞, 栾桂芝.70例多发伤骨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10, 30 (1) :65.

[3]杨迎春, 周丽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的护理[J].中医正骨, 2010, 22 (1) :78~79.

[4]丁英杰.护士素质的要求[J].当代护士, 2005, 1 (3) :53.

[5]李亚洲.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J].黑龙江医药, 2010, 23 (1) :130~131.

3.老年护理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老年癌症患者 人文护理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96-02

人文护理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核心是护理,现象是护理人文。即作为护士,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选择的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护理,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空巢家庭”和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庭照料的功能明显减弱,社会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中老年患者成为医院的主要病源。护理人员通过细心周到的护理、精湛的医术、使患者感受到精心备至的关怀,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温暖的医疗环境。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治好病人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真诚的人文护理,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服务观念体系。

1 研究對象:

选择我科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老年确诊的癌症患者,病人年龄分布65—80岁,平均69.0±6.7岁。

2 方法:

2.1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我科护理人员积极倡导尊老、敬老、爱老、护老的新风尚。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病人等我”为“我迎病人”。患者入院时主动、热情地上前搀扶引导,亲切的问候,使患者感到被关爱、被尊重。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中要对患者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努力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患者出院时主动送出门、主动提个醒,并给予祝福。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要[1] 。

2.2 尊重癌症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癌症病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病,恢复期较长,而且病情复杂。癌症病人在心理上孤独寂寞,自信固执,焦虑恐惧,敏感多疑。所以在日常护理中,要尊重病人,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患者,根据病情和病人的身体状况,在治疗和操作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我科护士在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称呼,坐在病人的床边,投以关切的目光,微笑的表情,切不可左顾右盼,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当有些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先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然后再耐心更换衣物及床单等。同时,对于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进行谈论。

2.3 加强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作为一种理念,已渗透到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病人的社会经历、文化程度、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理解和尊重病人,与病人多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需求、期望和感受,进行个性的服务和健康教育。良好而稳定的情绪,是老年人康复的首要条件, 对态度消极、忧虑紧张型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使其调整好心态,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2] 根据病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结合医嘱作检查、诊疗指导,制定出具有专科特色宣传材料。住院期间,主责护士巡视病房时,随时对患者宣教。患者在出院时,指导其出院后的饮食起居、锻炼、服药、复诊时间等注意事项[3] ,在做侵袭性操作前,适当使用解释性语言,让患者明白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操作时使用鼓励性语言,树立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操作结束时我们使用安慰性语言,使病人感到温暖和体贴,减轻心理压力,增加病人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2.4 重视细节管理。护理人员的个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一个微笑,可以化解病人的忧愁。一声问候,可以化解患者心中的焦虑。在输液时,一针见血的精湛技术往往能让患者舒心与信任。如果操作失败,诚心地向患者道歉。让高年资、技术精湛的护理人员为惧怕注射的患者进行穿刺[4] 。

2.5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老年病人因病程长、恢复慢、顾虑多,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没有家属陪伴的病人及时巡视,随时给予帮助。如病人服药时,主动帮病人倒好开水,方便病人服用,新添加的药物应事先说明用法和注意事项等。老年患者因记忆力差,应反复交代,详细说明,必要时看病人服完药再离开。活动不便病人入厕或下床活动时,主动协助搀扶。

3 效果及讨论:

3.1 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也是和谐医疗环境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医学模式,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态度,改善医疗环境,不仅满足病人生理需要,而且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医务人员要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敏锐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等另外,优美的医院环境、医务人员良好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形象,能给病人舒适感。自从实施人文护理,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过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尊重,不信任,不理解的态度。许多老年患者愿意与护理人员沟通,愿意将与护理人员交流思想。根据我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满意率达到96%以上。

3.2 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注意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有自制力,随时保持耐心和冷静。自从实施人文护理,护士长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广泛涉猎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也要注重实践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临床比武。从服务态度到沟通技巧,从简单的操作到复杂的操作,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随着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夫妇需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矛盾日益突出。老年患者将会面对更多新出现的问题,这对老年患者的人文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护理工作,将会提高老年患者对抵抗疾病的积极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减轻社会压力[5]

参考文献:

[1] 石红丽.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体现[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80-3282.

[2] 谢晓平,陶蕴.人文关怀在老年病房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当代护士,2007,(4:)83-84.

[3] 李敏惠,孟海波.人文关怀在老年病房整体护理中的实践及效果[J].吉林医学,2011,32(31):6669.

[4] 苴素娟.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2006,20(4),64.-66.

4.老年病科优质护理季度总结 篇四

第一季度“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将第二季度工作介绍如下:

一、对病人我们坚持人性化护理

每天早上我们依旧微笑着来到病房做晨间问候和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真挚的问候,并为每位病人整理床单位、病房等。对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为患者刷牙、洗脸、喂饭等。由于我们的病人大多是离休的老同志,因为住院时间长,私人物品也就特别多,床上床下、床头柜、窗台上到处都是,为此我们一遍遍地帮助他们整理,保持病房整洁。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护士们始终和患者及家属们进行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治疗最繁忙的时候,护士不断巡视病房,尽可能主动及时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减少了红灯,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医患感情,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有一位老人病情好转出院时感动的说:我身体不好经常住院,这次是最温暖的。

二、在病房管理上

1、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倡全程护理服务,尽量实现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心理护理主动开展。

2、组织学习护理技术,争创技术能手,开展文明用语和微笑服务,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病人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

3、重新整理无菌柜及药柜,做好物品及药品标示,保证了给病人治疗时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时性。

4、病房里做到了责任护士相片及姓名上墙,方便了病人随时都能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

存在不足:

5.老年护理及老年护理院 篇五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社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与家庭基本护理的好坏有直接关系。有一部分老年人终究夺去他们生命的不是原发病,而是因为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不当所导致的并发症,可见基本护理在老年人的健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今,许多人因工作较忙,照顾父母时间不多,所以会为父母请专业家庭护理人员。老年护理院

老年护理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机构。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护理院职能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老年护理院现状

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中心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一般都是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老年护理院综合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点,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年护理的要求

1、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免疫能力较弱,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四周环境是否适宜老人。家庭室内温度以18°~20°c为宜,室内最佳湿度应在50%~60%左右,居室的采光良好,最好保持宁静。此外,要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每次通风不应少于30分钟。天气较冷时,对体质较弱的老人,通风时可暂时将其换到其它房间,避开冷空气的刺激。这样,既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不至于老人家受凉感冒。

2、对老人的日常使用器皿展开消毒

老人的身体免疫能力较弱,所以他们的日常消耗器具要注意消毒,不然很有可能感染细菌病毒而造成疾病。消毒有日晒法、煮沸法、浸泡法、擦拭法等。对于特别的情况要用特殊的方法处理,如老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可洒一倍的石灰搅拌,2小时后再倒入厕所;肺结核老人的痰,可吐在纸盒或包在纸内烧掉。另外还要注意,接触老人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老人的碗筷、口杯、用具等要做到专人专用,分别洗刷,消毒后单独存放等。

3、辅助老人开展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增加老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也能给老人带来好心情。一个优秀的家政服务人员,不管是陪护还是保姆,都不应说这些不是自己分内的事,而对此漠不关心,而是应该积极协助老人开展运动。运动量要适宜,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早晨起床时可以让老人躺在床上,伸展四肢,用双手互相揉搓,活动指关节,然后“干洗脸”20~30次。这些动作能使老年人慢慢从睡眠状态逐步过渡到完全觉醒这一生理变化,而不致因猛然起床头脑发晕而摔倒,也可使呼吸、心跳的频率逐步改动,避免心脏病的复发。有条件的老年人在睡前洗个盆浴,能使全身的血管扩张,肌肉松弛,头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小,利于入睡。对大多数身体不便或无盆浴条件的老年人,用温热水泡泡脚,对促进健康睡眠也是十分有益的。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是把关于老化和老年专门的护理知识和临床普通科护理学知识综合运用于老年护理的专业领域,进而研究老年人群健康的问题特殊性的学科。

老年护理学起源

老年护理学起源于现有的护理理论和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健康政策等学科理论。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NursesAssociation,ANA)1987年提出用“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nursing)”概念代替“老年病护理(geriatricnursing)”概念,因为老年护理学涉及的护理范畴更广泛。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照顾效果。老年护理学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肌体的最佳功能,保持老年人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老年护理学重点

老年护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思路 根据我国老年人城乡分布、收入结构和现行福利制度安排,要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应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服务提供社会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运行机制良好、服务品质优良、监督管理到位、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城市,以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等专业化的护理机构为骨干,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平台。在机构层面,要研究建立健全设施建设规范、机构服务标准、行业自律制度,起到辐射社区、带动社会、示范民间的作用。同时,制定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等入院评审制度,保证优先满足老年特殊困难群体的护理服务需求。在社区层面,应结合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养老托老设施网点,完善配套设施,完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紧急呼叫等功能,不断增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

在农村,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实现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在确保五保户等福利对象供养的基础上,优先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计划生育家庭独女户/双女户、高龄和重度残疾老人的服务需要,同时,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向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日间托养、配餐等社会化服务

现状情况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使得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要使老年人生活幸福,身心健康,就需要全社会尤其家庭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中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推测,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0.00%,2050年将达到25.50%。我国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之多,世界罕见。老龄人口的增加将给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尤其给健康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1.2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调查情况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老年人患病率高,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等。根据我国城市老年人医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4.36%高得多。

1.3 人口老龄化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老年人是家庭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主要需求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帮助。由于传统赡养模式的影响,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老年人固有的地缘、亲缘情结而不能或不愿进入养老机构,却又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配偶照料;二是子女照料;三是保姆、钟点工照料。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均由家属照顾,所以家属的负担很重。因此,无论从老年人自身还是从照顾者方面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法律制度

据统计,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的老年人独居率高达40%,如此之高的比例迫使社会采取措施解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问题。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可分为社会保险制和商业保险制两大类。前者由政府强制实施,以德国、日本等国为典型代表,后者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以美国为典型代表。1986年,以色列成为最先引入保险技术,推出法定保险的国家;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分为在宅护理和住院护理。按照每日护理的时间长短划分护理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现金给付标准也不同。2.1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护理保险是日本政府自2000年4月开始强制实行的保险,旨在保障老龄少子化社会中越来越多的65岁以上人口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设施、福利用具、家庭护理服务和家庭介护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被保险人无论身体状况好坏均要参加。筹资来源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一半来自于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另一半来自于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按照2:1:1的比例提供的补贴。日本护理保险一般采用实物(护理服务)给付方式为主,现金给付方式为辅。被保险人需要护理服务时,首先向市町村保险接待窗口提交医师诊断意见书和护理主管人家庭访问调查报告,由“照护认定审查委员会”认定是否需要照护服务。经过专门机构审查认定后,护理保险管理机关将根据病人实际身体状况提供相应内容、相应等级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居家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居家护理服务费(家庭服务、上门看护、日间服务、日托护理、居家疗养管理指导、短期入住服务、收费的老人公寓等),个人负担的上限金额(根据不同服务等级设定)为10%,居家护理服务计划费、设施护理服务费(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老人护理保健设施、疗养型护理医疗设施,其基准金额的10%由自己负担,不包括饮食费)。

2.2 美国的护理保险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2006年约有60%的美国老人(65岁以上)需要不同程度的长期护理服务,其中实际接受护理服务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高达57%,而通常老年人入住护理机构1年所需的费用均在4万美元以上,通货膨胀与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使此项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老人根本无法承受。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长期护理保险,能承保被保险人在任场所(急诊部分除外)因接受任何个人护理而发生的护理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又称为看护护理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因为因为身体上的某些功能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护理机构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美国的商业性老年护理保险由投保人通过购买护理保险合同方式自愿参加。护理保险保单可独立签发,也可以以终身寿险保单的批单形式签发,但健康状况差的人一般不能投保。护理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保险费除与被保险人年龄相关外,还与投保人选择的最高给付额、给付期和等待期等因素有关。最高给付额超高,给付期越长,等待期越短,保费就越高,因而,其缴费与给付的相关性很强。

2.3 家庭护理的法律制度

在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有相关的家庭护理系列法律及制度,强调每个人都有权享受适当的医疗保障。加拿大设有专门的家庭护理评估与研究中心,研究以家庭为基础的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服务的费用由多渠道筹集:①政府负责提供(在英国,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保健);②由保险金支付;③社会救济金解决;④家庭承担一部分。应对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措施

3.1 合理利用我国社区资源,建立有效机制

当前的社区建设进一步开发拓展了社区服务资源,在社区建设发展较好的一些大中城市,社区都建有社区服务站,可以介绍保姆、钟点工;社区卫生医疗站可以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拿药;社区老年协会可以组织老年人学习、活动,并开展互助。尽管这些社区组织机构都能帮助解决老年人的一些困难,但都不具备完全、有效地承担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的能力。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就要因地制宜,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机制,加上政府的专项资助和扶持,老年人家庭养老护理不再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便有了保证。

3.2 提高家庭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家庭养老护理的质量,而养老护理质量有保证的老年人,对晚年生活有信心、有幸福感,能够延年益寿。老年人在家庭接受护理,不受医院各种制约,精神放松,能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眼下护理工作还有一个“瘸腿”现象,护理人员几乎清一色女性,在照男性老年人与重体力活上不是勉为其难就是无法胜任。应当有紧迫感,抓住机遇,找准培养方向,向社会输送紧缺护理人才。

3.3 重视心理疏导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同时必须提供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身心状况,针对老年病人的共性与个性,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单独强调药物治疗往往不够,而要把这些与心理援助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比身体护理更为重要,尤其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日益重要,护理功能日益扩大,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还应重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对因疾病、衰老引起忧伤、焦虑的病人,介绍疾病治疗新进展;对因病退休丧失自尊产生老而无用感的老人,引导他们发挥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作用。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需要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方向。随着新世纪护理服务的发展和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老年护理职业资格证

职业定义: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四个等级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表达能力与形体知觉较强;有空间感与色觉能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老年护理院的建设(相关要求)第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应满足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实用。

第六条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有关规定申报、征拨

第七条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福利、救助设施,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第九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第十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四类。建设规模在200张床以下的可在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内设专护部,规模 500张床以上的宜分点设置。

第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第十二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包括老年人的入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和社会工作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第十三条 老年养护院的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第十四条 新建老年养护院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

3、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4、自然环境良好,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第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根据失能老年人的特点和各项设施的功能要求,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分区。

第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应单独设置老年人生活区,居住设施宜与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服务等设施贯连,但也应作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

第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养护设施宜分区配置,每个养护单元的床位数以40~60张为宜。

第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应以每床位所占房屋建筑面积确定。

第十九条 500床、400床、300床、200床四类老年养护院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应分别为40m2/床、41m2/床、42m2/床和44m2/床;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入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用房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5%。

第二十三条 老年养护院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外围宜设置通透式围栏,围栏形式宜与所处环境及道路风格相协调。

第二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不应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的乙类标准。

第二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四层,垂直交通应设置医用电梯。

第二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以2~4人间为宜,室内通道和床距应满足轮椅和救护床进出及日常护理的需要,并宜设置阳台。

第二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应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应满足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门净宽不应小于120cm,卫生洗浴用房门净宽不应小于90cm;老年人生活区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0cm。

第三十条 老年养护院居室宜设置呼叫、吸引、供氧和视频系统,并安装射灯及隐私帘。

第三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内装修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三十二条 老年养护院洗衣房内部设置应符合消毒、清洗、晾(烘)干等流程和洁污分流的要求,并设置必要的室内晾晒场地。

第三十三条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用房,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设置排气、排水装置。

第三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安保、通讯、消防、网络等。

第三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供电设施宜采用双回路供电,并满足照明和设备的需要;当双回路电源不能保证时,应设自备电源。所用灯具及其照度应根据老年人特点和功能要求设置。

第三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宜采用城市供水系统,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第三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生活用房应具有热水供应系统,并有洗涤、沐浴设施。

第三十八条 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的老年养护院应具有采暖设施,老年人居室宜采用地热供热;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地区的老年人用房,宜安装空气调节设备。

第三十九条 老年养护院应建设医用气体供应设施。第四十条 老年养护院各功能用房应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老年人居室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

第四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应按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第四十二条 老年养护院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的基本装备包括生活护理、医疗、康复、监控管理设备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第四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应配备护理床、气垫床、沐浴床、洗澡专用椅凳等生活护理设备。

第四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应按不同规模配备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抢救床、氧气瓶、吸痰器、无菌柜、紫外线灯等医疗设备。

第四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康复设备应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设备。

第四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应配备监控、定位、无线呼叫、计算机及网络、摄录相机等监控管理设备。

第四十九条 老年养护院的交通工具应包括老年人接送车、物品采购车。

著名老年护理院 上海东海老年护理医院

浦东新区三三公路5020弄8号(近鲜花港)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占地6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1%。它坐落于美丽的东海之滨,濒临风景秀丽的上海鲜花港,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整个医院具有浓郁的西欧田园式建筑风格。各建筑由采光条件优越的玻璃长廊连接,廊外绿草如茵,廊内晶莹透亮,入院老人可充分享受到温暖的阳光。整个院区干净整洁,有繁茂的植被及园艺景观,景色宜人,营造出宁静、幽雅的花园式的生态环境。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是在市政府直接支持和关心下,面向全社会、服务全市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及临终关怀服务,集“老年医疗、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年护理医院。医院逐步形成了上海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老年康复医疗特色、四大护理特色、实行全市首家无家属陪伴管理模式。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快速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与积极支持,也赢得了老年人的赞誉与信任。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为老服务工作,围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初步建立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老年福利、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有了持续快速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47.7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5%,比上年增长5.1%。据预测,到2025年,上海人口老龄化比例将高达35%左右。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看病难、住院难”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现实问题。目前二三级医院以及社区康复床位,都存在一床难求的状态。而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所以关心和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护理、康复等问题,已成为上海各级政府和养老组织关注的重要议题。

李德夫,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院长。十多年前,正是他在美国访问交流时的一个念头(即建立能够满足多层次需要的老年护理医院,并向全社会老人开放)引起了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上海市领导先后两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决定此事作为市政府的一项爱民工程去做。2002年6月28日,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成立时,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致信祝贺,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左焕琛出席开业典礼并揭牌,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也亲临医院视察。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以“比敬老院多一个医疗功能,比医院多一个养老功能”为定位,从此走上了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并具有相对完整配套服务设施的一条龙服务之路。

2010年元月,上海市卫生局发文,同意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在原有700张核定床位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床位500张,形成1200张核定床位的规模。在医院西北面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500张床位的新病房综合楼项目正在立项中。

亲情服务 热情周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助老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院长李德夫教授说:“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不但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和谐,更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当我们这个家庭的老人幸福时,家庭是温暖的;当我们这个社会的老人都幸福时,社会是和谐的;当我们这个国家的老人都幸福时,国家是文明的;当我们这个地球的老人都幸福时,我们的世界是和平的。”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疗护理队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老年病的医疗和护理方面,医院先后组织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医院创立了“专科护理、特色(褥疮)护理、心理护理、护士礼仪”四大护理特色。以独特的护理模式、先进的服务理念、严谨的工作态度、人性化的温馨护理,为老年人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令人关注的是,伴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老人们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里,1000多位老人得到的不仅仅是精心的护理与治疗,更多的是亲人般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尊重。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病房里没有一个家属,取而代之的,是待老人如亲人的护工。医院对每一位病人,都配有责任护工,实行24小时全方位生活护理照料。所有护工都经过岗前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他们替代工作繁忙的老年病人家属子女,照顾病人起居、饮食、沐浴等生活琐事。不但为病人家属减轻了负担,更使老年病人们感受到了如亲人般的温暖与家庭般的温馨,获得了老年患者们的普遍好评。

大爱无疆 止于至善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病区建设突出人性化理念。作为一家现代专业化的老年护理医院。十年来,医院共收治病员3万人次,年龄在70岁以上的占到87%。病种主要以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均是老年人常见病。其中,老年心脑血管病人占入院病人总数的61%左右。医院为此因势利导,在八大临床科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和康复科。

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卫生规范要求,并结合老年人护理病房的标准配置进行建设。18个病区以单人和双人病房为主,同时适度设置了部分宾馆式特需病房,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需要。每个病房均有中心供氧、呼叫系统、空调、彩电以及卫生设施。各病区均设置24小时电子监控系统以及室外活动空间等。采用无障碍设计,设置扶手栏杆,以及呼叫报警系统。为了方便瘫痪病人,医院还从德国引进了老年多功能护理浴室和全进口液压医用电梯。为老年人修身养病创造一个医疗、护理、康复的最佳环境。

护理医院的每个病区都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室、护理浴室,并配有中心图书馆、健身房,定期举办各类讲座、竞赛、展览、演出等活动。医院也会组织老人们外出游览森林公园,观赏鲜花港的郁金香,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医院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喜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兴趣活动,如文化学习、琴棋书画、农林园艺、休闲观光、保健讲座等。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广泛称赞。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历来注重和各界的交流及自身的提高,作为国内老年护理医院的先驱者,医院非常重视与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老年护理行业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同上海老年医疗事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推进上海老年医疗护理行业的发展。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建立东海康复医疗中心,着力于老年康复、病种康复,主要针对脑血管意外的早期后遗症、骨关节软骨组织损伤、肌肉萎缩等老年病人展开治疗,充分满足老年人各项康复医疗需要。一些技艺高超的专家教授,定期来院指导,并参与诊疗工作,这对院内年轻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在神经内科方面,医院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同时,还与全国十余所“211”工程大学和其他一些医学院校,保持着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协作关系,每年都有许多奉献于老年医疗事业的莘莘学子来院工作,以适应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需要,为老年医疗护理事业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保证了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李德夫教授表示,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未来将充分利用医院周边闲置土地,重新规划设计。真正实现老年人养老、医疗、康复、善终一体化,彻底解决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为上海乃至全国开创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为老年事业做出积极的重大贡献。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成立和发展,顺应了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老年人对各类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医院成立本身,对上海构建完备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杭州民营老年护理院

鸿福老年护理院杭州生态休闲养生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的天目山国家4A级自然保护区旁,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基地占地1000亩,分为十大区域:别墅住宿区、观光游览区、医疗保健区、论坛会晤区、运动健身区、联谊交流区、娱乐休闲区、私人厨房区,生态养殖区、传统文化祈福区,是一座集互助养老、保健养生、旅游度假、避暑休闲、康体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互助养老机构,杭州生态休闲养生基地内青山环绕、绿水常流、翠竹欲滴、鸟语花香、四季如画,泳池、康乐室、健身房、棋牌室、茶楼、垂钓中心一应具全;供老年人居住的别墅型木屋,更是设施完备;在建筑风格独特、全木结构的餐厅里,山珍野味应有尽有。目标是把互助养老鸿福老年护理院杭州基地打造成长三角最大规模的互助养老基地。

杭州医疗服务 >拱墅区 >医院 > 老年爱心护理院

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在2010年创建“长期照护示范基地”。

杭州慈养老年医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永华街57号-1 酒店变身养老机构

住在德胜中路附近的居民,近来都注意到,德胜高架边的速8经济酒店这几个月歇业开始重新装修了。其实这里正悄悄变身成一个民办养老院。

“我们计划年底就完工,预计床位数有两三百张。”施工现场负责人陈志说,其实这个养老院的老板就是速8酒店的老板,实现业态转型,就是看中了各级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支持与养老事业的前景。

在石桥街道永华街,一座医养结合的新型民营养老机构就租用闲置已久的两幢科研楼办了起来。这家名叫慈养护老中心的养老院,是杭州唯一一家医养结合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院。它和慈爱老年医院在同一个大院里,有120张床位,自10月中旬试营业以来,已经接收了50余位老人。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一定医疗服务的老人可住进对面设计有500余张床位的慈养老人医院。

“省、市、区各级对一张养老床位一次性补助共有27000元。此外还有持续性的寄养补助。”该机构董事长陆成良说。

在朝晖五区,新建的朝晖老人公寓即将在本月全面完工,设计床位100张,年后投入使用。

下城区民政局副局长方骏说:“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下城北部,区里还规划建设了两家300到500张床位的大型养老机构;同时我们还和西湖区的金色年华老人公寓跨区联建养老床位等。”他说,区里计划到2015年,使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4%。

护工,是除了养老院能提供的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资源。据悉,杭州目前有养老床位26000余张,而持证护工仅数千人。

绿城蓝庭护理院

紧邻临平山及茅山,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分为门诊部和老年护理病房两部分。设置全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口腔科、心电图室、B超室、输液室、康复室、老年洗浴中心等,配备彩色B超仪、动态血压、心电图机、血尿分析仪、全景牙片机、牙科点片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蓝庭护理院充分体现医疗特色,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服务。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

杭州萧山康达中医院、杭州康达老年护理中心是按卫生部二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筹办的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同时为萧山地区老年、残障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养老式”医院;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已被列入浙江省、萧山地区离退休干部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单位,是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会员单位。

医院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星级酒店式装修,环境优雅,充分体现简约、时尚的现代风格;医院医护人员187人,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20名,专职心理抚慰师10名,24小时陪护人员100多人,医院配备有医疗急救系统、中心供氧系统、智能呼叫系统、中央监控系统、24小时供热系统、闭路电视无线网络系统等配套设施。

医院开设内科、外科、老年病专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理疗科等门诊科室,同时开设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超声、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科室。还设立全省规模较大、康复设施齐全的康复医学治疗中心和老年康复病区,内设高中低频治疗、红外线、磁疗、药浴、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理疗等,将现代康复和传统中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的康复和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老年护理服务 篇六

服务质量要求:

1.四无:无压疮,无坠床,无烫伤,无跌伤。

2.五关心:关心老年人的饮食、卫生、安全、睡眠、排泄。

3.六洁:口腔、皮肤、手足(指、趾甲)、头发、会阴、床单。

4.七知道:知道每位老年人的姓名、个人生活照料的重点、个人爱好、所患疾病情况、家庭情况、使用药品治疗情况、精神心理情况。

5.老年人居室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无异味,基础护理合格率≥90%,落实护理措施100%,技术操作合格率≥95%,Ⅱ°压疮发生率0,老年人和家属满意率≥96%,常规物品消毒合格率100%,记录合格率≥95%,严重护理缺陷0。

6.生活照料服务由考核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完成。

7.依据《现代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老年护理操作服务,由注册护士完成。

8.护士应检查指导护理员工作,每周检查并记录。

9.应根据需求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对老年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老年人实施分类管理,按需服务。

7.老年护理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老年腹外疝,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体会

目前临床上腹外疝多采用手术治疗, 为了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老年腹外疝患者60例, 均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60例。入选标准:所有的患者都确诊为老年腹外疝患者, 且均例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收治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等不良症状, 并且病程表现都在4周之上。均排除胃癌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肝硬化患者、胆囊炎患者以及胃部分切除的患者。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59~79 (69±2.7) 岁。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于患者的其他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 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1 心理护理:

手术作为治疗腹外疝的一种有效方法, 患者最担心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术后康复, 因而极易产生紧张、忧虑、恐惧等心理, 为此, 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手术成功案例, 稳定患者情绪, 增强患者自信心,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 预防疝嵌顿:

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禁烟、禁酒, 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指导, 一旦发现患者肠管缺血或者是坏死, 要及时报告医师, 科学处理, 必要时例行急诊手术治疗[1]。

1.2.3 并发症护理:

对于老年患者, 多数均伴有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 需要帮助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血压水平, 配合医师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 控制好并发症的发生。

1.2.4 术后监护:

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神志以及血氧饱和度, 以及血糖情况, 加强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疼痛患者, 要采用暗示疗法, 改变体位, 以减轻患者疼痛。

1.2.5 饮食护理与活动指导:

患者术后需要从流质进食向普通食质过渡, 可以根据专科要求, 给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并于术后12h指导患者室内活动, 确保患者胃肠功能和肺功能的快速康复。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是χ2检验,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腹外疝属于临床普外科一种常见疾病, 具有多发性, 且多发于老年人[2]。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老年腹外疝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加上老年患者由于受到身体素质的影响, 还常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肺疾病以及前列腺增生等并发症, 这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5]。该病临床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但是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 而围手术期护理则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患者疼痛和并发症发生, 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充分说明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艳.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 15 (7) :806-808.

[2] 王小丽.51例腹股沟疝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2 (17) :2638-2639.

[3] 王晋玲.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 :315.

[4] 高清华, 高绪玲, 付慧, 等.96例老年腹外疝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15 (10) :25-26.

8.老年患者褥疮护理 篇八

【关键词】老年;褥疮;预防;护理

褥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摩擦,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溃烂。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的骨突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日常护理方法如下。

1 褥疮预防

护理的内容是协助患者整理床铺、翻身、观察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等。根据老年科工作的经验,针对老年人病程长、病情复杂、活动受限等所做出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1.1 避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及陪床人员经常更换体位,一般每2h翻身1次,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翻身或移动患者时忌拖、拉、拽、扯,要检查按摩受压部位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浴及酒精按摩,在易受压部位,骨骼突出处可垫水垫、气圈、海绵垫或软枕等[1]。同时还可应用气垫床,利用充放气功能交替更换并按摩受压部位,同时减轻受压部位的剪力和受压时间。

1.2 营养支持,大量研究证明,营养不良既是褥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又是褥疮经久不愈的主要因素。老年人营养状态普遍低于中青年,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有疾病消耗加之营养摄入减少利用能力下降,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患者有近75%发生褥疮。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如病情允许尽量应用肠内营养,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结合静脉营养,必要时输注血浆和白蛋白,全程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预防褥疮发生

1.3 保持皮肤干燥,避免使用肥皂或含乙醇的用品清洁皮肤,患者衣服、铺位应保持柔软平整、无皱折,床单应清洁、干燥、无渣屑。如是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特别要注意皮肤的保护和床单的干燥,尽量减轻局部皮肤的刺激,不要使用脱瓷的便器,以防擦伤或擦等吸潮并减少摩擦,夏天需慎用[3]。

2 褥疮护理

2.1 初发期,局部皮肤由于受压而出现红、肿现象,此时可用45%酒精倒于手心做局部按摩10 min,身上出现水泡时,未破的小水泡用滑石粉包扎,以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使其自行吸收。

2.2 中期,红肿不退,使受压皮肤变为紫色,并有水疱形成和表皮破损,这时可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擦患处表面,使局部干燥,并注意避免继续受压;大水泡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涂以0.02 %呋喃西林溶液[4]。若水泡已破,可涂2%红汞或用新鲜鸡蛋内膜平整紧贴于创面,并用消毒纱布覆盖,利于上皮生长。

2.3 后期,表皮水泡破损而引起局部感染并呈现袋层坏死症状,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擦干创面和周围的皮肤。在家中可用60 瓦白炽灯泡的台灯照射长褥疮的部位,白炽灯发出的红外线对褥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照射距离约30 cm, 烘烤时灯泡距离创面不能过近,避免受伤,也不宜过远,减低烘烤效果照射,距离以促进创面干燥愈合为标准。1~2次/d,10~15 min/次[5]。照射时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止烫伤。长期不愈合创面,可在创面上敷一层白砂糖,然后垫上消毒纱布,用整块胶布封闭创面,每隔3~7天更换敷料1次。借助糖的高渗作用,杀灭细菌,并可使创面消肿,能改善局部循环, 增加局部营养,促进创面愈合。第四期,坏死期。坏死期时的创面呈黑色,并伴有恶臭,甚者可深达骨质或关节面,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星,万虹.不宜翻身患者应用水垫预防压疮.护理研究,2005,19(5B):910.

[2] 刘秋梅,舒秀敏,李刚,等.红花芍药直流电离子导入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1,16(4):197-198.

[3] 刘萍.中西医结合的晨间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251-252.

[4]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5-99.

上一篇:十星党员事迹下一篇:暑期安全培训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