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朗读

2024-06-27

儿童诗歌朗读(共8篇)

1.儿童诗歌朗读 篇一

白墙上的黑手印儿

马路上跑来小秋秋,

边走边跳边拍球,

球儿碰着果皮箱,

咕噜噜——滚进污水沟。

秋秋好不容易把球捡起,

污水却沾满了双手,

他望着白墙想了个办法,

“啪!啪!”

两巴掌,手印儿壁上留。

说来也真奇怪,

这手印儿老爱缠住小秋秋,

不知要找他做朋友,

还是和他做对头?

秋秋上学打这儿经过,

手印儿向他招招手:

“喂!快来呀,

我的好朋友……”

秋秋回家排队走,

步子迈得雄赳赳,

手印儿朝他摇摇手:

“哼!别装蒜,羞!羞!羞!”

秋秋打定主意,

绕开手印儿,

马路那边走。

哪知,手印儿远远朝他指——

“是你,是你!别溜,别溜!”

秋秋挺起脖子偏着头,

可还是免不了转头瞅一瞅,

呀!手印儿像举手告老师:

“瞧!是秋秋让我在这儿出丑!”

夜晚,秋秋睡在床上,

拳打脚踢,又喊又吼,

妈妈把他摇醒,

他说:“黑手印儿抢我的球……”

是呀,好孩子干了不光彩的事,

心上总像压着块大石头。

秋秋决心用自己的行动,

把这块心上的石头搬走。

……这天,大家看见墙下有个孩子,

踮起脚,昂着头。

用小刀轻轻把那黑印儿抠,

一脸盆石灰水放在身后。

过路的一位阿姨说:

“看!多么可爱的小朋友。”

这时,秋秋的脸红了,

你说他是高兴,还是害羞?

2.儿童诗歌朗读 篇二

一、朗读有助于把握诗歌生动的形象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古典诗歌, 含而不露, 质而不华。朗读教学, 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让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直观的感受, 有助于对诗歌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和领悟。

如讲授小学课文《鹅》, 对于呀呀学语的小学生, 他们没有接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物理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一门课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学好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而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 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工具”“举出利用摩擦力的例子”。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 在相互启发下, 可举出更多的例子。并将这些例子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 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加深

一、教师提问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如:

在讲动量一节时,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对知识的领悟。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 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 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 人们不以为然, 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 人们会望而生畏,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设计的问题,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 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还能保温吗?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 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 对加深知识的领悟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 激发思考的提问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 领悟特别深刻, 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 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 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 设计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的争论, 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 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 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

触过古典诗歌, 只有进行反复的朗读, 学生才会对“曲项向天歌”中鹅的形象有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又如讲授高中课文《蒹葭》, 只有在反复朗读中, 学生才能感悟那种朦胧的美感———蒹葭、白露、伊人、在水一方……再现诗中的情境和形象。同时, 在朗读的过程, 学生会自觉的进行发散思维, 产生各自不同的感悟。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在水边的梦一样的女孩, 有的认为“在水一方”是写友人、写希望, 有的认为是写追求的焦灼、凄苦、热烈……因此, 诗歌教学只有让学生朗读, 才能去体会、品评、感悟诗歌中生动的形象, 收到“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教学效果, 激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朗读有助于把握诗歌深邃的意境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过多琐碎的讲解, 只能是破坏诗歌优美的意境, 往往得不偿失。如《卜算子·咏梅》, 上片写梅的遭遇, 下片写梅的情怀, 整首词刻画了“梅”高洁的品性、孤傲的个性, 是诗人的真实写照。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反复朗读, 整体把握“梅”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 就无法理解诗人的情怀。再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三句, 就出现了九种意象, 如果采用常用的串讲的形式进行课文分析, 难免就会支离破碎, 学生云里雾里, 无法理解其中高远的意境。只有在诵读中进行整体把握, 把九种意象进行有机的组合, 才能感知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共同组成的凄美的画面, 体会游子沦落天涯的凄楚。因此, 朗读教学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三、朗读有助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在诗歌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诗歌气韵和谐的音乐美, 而且还能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练、简洁和优雅。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通过朗读, 学生就会发现“绿”所描绘出的满眼生辉的江南春景, 体会诗歌语言的含蓄、精练、简洁, 懂得诗歌锤炼语言的作用, 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教学效果。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诗句,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就会得到潜移默化, 体会“闹”描绘上午杏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直”“圆”描绘的大漠戈壁荒凉寂寞, 真正体会古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境界, 体验诗歌的语言美, 从而使学生养成推敲、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

四、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驱遣想象力, 让学生逐步形成精妙的构思, 从而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 因此,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适当的“改写”是十分必要的。要对诗歌进行“改写”, 学生就必须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有真切深入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从朗读入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想象, 深刻体会原诗的语言、情景和审美习惯, 在尊重原作、保持诗歌原有的意韵和风格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进行大胆的创新。如《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 学生写到“落日的余晖撒满大地, 我骑着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马, 缓慢地行走在孤独的古道上, 远方的故乡啊, 您还记得我这个远行的孩子吗?”又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一句, 学生写道“凛冽的西风, 卷动着冰凉的帘儿, 忧郁的人啊, 你怎么比园中的小黄花还憔悴?”从学生的“改写”可以发现, 学生把握了马致远的忧郁、李清照的婉约, 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恰当运用朗读教学, 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 篇三

1.立足现状,突出小学诗歌教学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诗歌素养,或者为了应付考试,将诗歌教学简化,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读写背诵,忽视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表面上看来,学生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实际上学习诗歌的学习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他们可能只记住了词句和老师讲解的译文,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这种为了考试而教学方法,将诗歌学习本末倒置,可以说是“买椟还珠”。这种现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并不少见,甚至大部分的教师仍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将影响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朗读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小学生理解课文最有效的途径,诗歌朗读也是如此。朗读诗歌不仅可以从听觉上使小学生产生共鸣,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因此,朗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诗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注重方式,提升小学诗歌朗读能力

诗歌讲求韵律、节奏,非常适合朗读。小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可以通过诗歌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理解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学习起来自然更加容易。但是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单调的朗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应适当改进朗读方法,提高小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兴趣。

2.1范读

诗歌年代久远,诗歌中某些字可能是多音字或者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读音的不同将会影响小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诗歌进行范读,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此诗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应为“zhong”而非“chong”,词句是要表现春雨过后花儿沉甸甸、娇艳欲滴的状态,若是念“chong”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2.2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非常强,所以在进行诗歌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节奏。以高适的《别董大》为例,此诗为送别诗,但是却打破了送别诗的悲情,诗歌通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凸显出作者的豪迈情怀。因此在对此诗进行朗读时,应体现出作者的豪情壮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读时就更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3理解诗歌的内容

朗读好诗歌的前提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与内容理解相辅相成,朗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但是要朗读好,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必不可少。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出塞》是著名的边塞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希望尽早平息战乱,使人们过上安定生活的心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将平息战乱的希望寄托在有能力、英勇的将军,只要有英勇善战的将军在,就有平息战乱的希望。整首诗悲壮但不凄凉,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诗歌朗读。

2.4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一门艺术,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从语言、意境以及情感上体现诗歌的美,可以体会到诗歌的美,更加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从语言、意境及情感三方面对诗歌的艺术美做出说明。

首先是语言美。诗歌是由语言组成的,简洁、准确、形象是诗歌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向小学生展示诗歌的语言美,让他们体验诗歌中语言的美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字用的巧妙至极,含义深远,换成其他的词,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心情,这也正是诗歌语言美的体现。其次是意境美。小学生可以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诗人所展现的意境。不同的诗歌描写的情景不同,小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在不同的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之中自由的翱翔。教师进行诗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整的展现出诗人所描述的情境。最后是情感美。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产物,是诗人作诗时情感的体现,好的诗歌不仅是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将诗歌反复朗读,是小学生领悟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

4.六一诗歌朗读 篇四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划龙船……今年传统的端午节和六一儿童节连到了一起,南京东郊的南农食品邀请了江苏籍的10位诗人,围绕着食品和土地的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诗歌创作朗诵会,受到了小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和点赞,成了儿童节一大亮点。

大家最熟悉的现场诗人莫过于孙友田爷爷了。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学过他的两篇文章,一篇叫《月光启蒙》,另一篇叫《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了。孙友田爷爷当天朗诵了创作的新诗《一双手》,手捧责任、手捧诚信、一双手、要将高原变高峰、前进再前进、一双手、要把产品变精品、创新再创新。

孙爷爷告诉孩子们,诗歌源于田间劳动号子和民歌,浑厚的号子统一劳作的节奏,劳动时的动作演变成了舞蹈。五谷丰登时放喉高唱感谢上苍,遇上灾年手舞足蹈祈求风调雨顺。写好诗歌的前提是热爱生活,感悟生活、有社会担当。

诗人屈原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端午节因为他也被称为“诗人节”。 朗诵会上,孩子们还零距离看到了著名剧作家邓海南、作家陆新民、胡竞舟等叔叔阿姨的`精彩朗诵。  当天朗诵会上还出现了一位小明星——“裸跑弟”。他的家就住在南京东郊南农附近,他为大家带来的《感恩辞》和《禁将令》的朗诵: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开,将不言饿,雨不披蓑,雨不披蓑,雪不裹裘;将士冷暖,永记我心……据同在现场的“鹰爸”,平时在家每顿饭之前,都在大声吟诵,之后才可以吃饭。他告诉记者,中国的文化是有根的,传承几千年是有道理的。他对儿子很注重传统文化中,3岁时就结合自己的鹰式教育理念和育儿实践,写出了《鹰爸三字经》。

当天的诗歌朗诵会上,大家欣赏了益生园团队表演的端午民俗和中国茶道。主办方南农食品负责人朱瑞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都是土地的孩子。诗人艾青就曾写过“我的眼里长噙着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5.诗歌朗读课教学反思 篇五

仇鹏鸿

诗歌朗读课的教学,我一直秉承“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主导”的理念,以学生朗读为基础,意象分析为辅助,小组活动为架构,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了解文本,体悟诗歌的妙处。同时,注重对鉴赏方法的传授和情感价值观的拓展。现就诗歌鉴赏课中的一些问题思考如下:

1、朗读对于诗歌鉴赏课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我认为,朗读法应作为诗歌鉴赏教学的主要方法,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诗,读出诗味,力求让学生达到“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的效果。

以《雨巷》教学为例,诗中大量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了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把诗歌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这样一首诗,单纯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其淡淡的哀愁,而且还会破坏这一唯美的意境,所以,我在处理这一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味。阅读方式以自读为主,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听读——细读——品读——诵读”四环节,学生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品,班里几个朗读好的学生将这首诗读得哀婉低回,韵味十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对母校的依恋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诗歌语言清莹流丽,音节抑扬合度,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诗人用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诗不读不足以怡情,所以在处理这一课时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小型的朗读比赛,从熟读到琅琅上口的朗读,学生经历了一次与“康桥”的约会。

再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柳永与情人离别前的不舍、离别时的伤感、离别后的惆怅在词中环环相扣,感人肺腑,如若只是简单地讲解、分析,学生最后只能了解到全词分三个阶段: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手法有虚实结合,感情是依依不舍的伤感。这样一来,诗词被分割成了碎片,再无整体的意境美,更难体会柳永心中的“痛”。而且,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会在潜意识中产生反感。而若以读代讲,学生会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逐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意象分析对于诗歌鉴赏的辅助作用

如《雨巷》中,诗歌兼用了象征的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凄美的“丁香”意象、现实中悠长寂寥的“雨巷”和期待中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创造性地组接在一起,形成迷离朦胧的意境。“雨巷”象征着漫漫人生路,“我”则是人生的赶路人,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飘渺的希望或理想。通过分析意象含义,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幽渺的美感。

《再别康桥》里,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鲜活、富有个性特征的意象,糅合诗人的情感与想象,营造了优美、明丽的意境。那“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艳影,还有 那软泥上的青荇”……各种物象相映成趣,无不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尤其诗人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手法,使情与景水乳交融,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雨霖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词,集合了众多送别题材的常见意象,如:寒蝉代表 “忧愁悲苦”;长亭乃送别饯行之地,代指离别;兰舟指离别;暮霭既表离愁的沉重,也指前途渺茫;杨柳表示“留恋”之意;残月代离别、思念、凄凉;清秋季节,万物萧索,代时光易逝,凄凉悲愁之情。通过意象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3、小组活动让诗歌朗读活起来

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无穷的,诗歌鉴赏需要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还原寥寥数语组成的诗歌内容。为更好完成教学,并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意蕴,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拍电影”的形式,让学生为每一首诗设计一个电影脚本。

小组活动一般分为两部分,一为设计电影脚本的环节,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而这些都必须以体会作者感情为前提。通过脚本的创作,词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情景交融的意味,虚实相济的手法都得以呈现。引导学生概括内容及艺术手法,落实教学重点。

二为配乐朗诵,反复吟诵,感怀于心,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作者心灵相通,心心相印,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美,进而培养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儿童诗歌朗读 篇六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朗读先行,《再别康桥》案例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 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所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应“朗读先行”。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 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 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 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再别康桥》位于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通过前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 学生感受到了词的魅力, 对现代抒情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再通过本诗的学习, 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 如诵读与理解、鉴赏与感悟、拓展与应用等;本诗的学习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会阅读现代白话诗的向导重任。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 徐志摩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 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 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承载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课前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到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首诗, 作为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课文, 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这首诗, 对诗歌意象的特点三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 朗读水平普遍不高, 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鉴于此, 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课堂上, 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 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朗读、品味, 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 进行分析、点评, 从而感受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意境。

一、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可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 引出对剑桥大学的介绍, 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生平。课前的查阅与课堂的展示相结合, 有任务的驱动, 有学生的讲解, 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歌, 分组交流喜不喜欢这首诗, 为什么喜欢?用一句话概括。《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通过一句话概述, 可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利过渡, 为赏析诗歌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中,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感知诗歌内容,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倡导创造性阅读。

二、再读诗歌, 提出问题

学生概括的内容都体现了对这首诗的喜爱, 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 于是让学生再读诗歌, 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有的小组提出: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 “寻梦”寻的是什么梦;有的小组提出:“放歌”与“沉默”矛不矛盾, 诗人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走”……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 教师再进行解答。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不要沉默, 不要做旁观者, 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中, 学生提出了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 师生共同活动进行解答,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为下面的指导朗读、感受诗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 一赏“金柳”, 体会离别。

赏析第二小节, 体会“金柳”的含义。点拨为什么用“金”, 指出柳和留谐音, 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斯, 雨雪霏霏。”再让学生体会“荡漾”的感觉, 指导学生朗读“在我的心头———荡———漾———”。重读“荡漾”, 音调拉长, 读出韵味。

(二) 二品“甘心”, 体会深情。

齐读第三小节, 品味“甘心”。什么叫甘心?王洛宾有首歌这样唱:我愿做一只小羊, 守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 小伙子情愿变成一只小羊, 这是源于对姑娘的爱。徐志摩甘心做一条水草是源于对康桥的爱。康桥是诗人精神的家园, 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 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指导学生朗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 重读“甘心”, 要求学生读到位。诵读指导小步前进, 适合中职学生的学情, 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三) 三思“彩虹”, 体会移情。

三思彩虹, 体会移情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诗人有浓厚的“康桥情结”,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拜伦潭,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徐志摩对他很崇拜, 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 他们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却没有结局。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 徐志摩是有很多遗憾的, 所以说彩虹似的梦糅碎在浮藻间。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的写法, 也不是徐志摩的独创, 宋代苏东坡的《水龙吟》:“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 苏东坡却说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 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也运用这种写法。

指导学生略带惆怅地来读这一节。

(四) 四齐“放歌”, 感受激情。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问学生: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高兴愉快激动的时候) 那这一节应该怎么读? (声音大一点, 感情充沛些) 手可以怎么放 (张开双手) 头应该低下还是抬起? (抬起) 指导学生齐读,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体会诗人率性潇洒、浪漫豪放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辅助动作, 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五) 五析“沉默”, 无声之美。

五析沉默, 感受无声胜有声的唯美意境。问学生诗人放歌了吗? (没有) 为什么呢?自由读下一小节 (生自由读) 。与上节相比, 诗人的情感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 却不能放歌, 内心是很压抑的, 读到这个地方, 声音要低下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笙箫是什么?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 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现在笙箫也沉默了。夏天的虫子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 也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 为诗人而沉默。离别的惆怅, 倾注了诗人情感的夏虫、笙箫, 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 应让学生自由朗读。

(六) 六读首尾, 前呼后应。

六读首尾, 理解一七两小节之间前后呼应的关系。最后一节以“悄悄的”与开头“轻轻的”相对应, 诗人潇洒地来, 潇洒地走, 全诗一气呵成, 荡气回肠, 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

(七) 配乐齐读, 体会情感。

配乐齐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小组交流讨论诗人的情感是不是一条直线, 如果不是, 那么应该怎么画。每个小组派代表板演, 师生共同活动评价学生的板演, 然后出示“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让学生画出曲线图,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 教师的教就没有土壤, 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什么, 不会什么, 学到了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会”, 更要“会学”。诗歌教学中, 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 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趣, 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四、四读诗歌能力迁移

诗人因告别母校而有了这首诗, 同学们告别初中校园时是怎样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也给你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 再来品读这首诗, 模仿这首诗的形式, 尝试写一首《别母校》的小诗, 课堂展示一下。老师先展示自己写的小诗《别母校》, 抛砖引玉。学生在感受诗美、理解诗美的基础上, 自主创作小诗, 实现了能力迁移。

“诗无达诂”, 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 而能让学生对诗歌有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通过师生创作写诗的活动,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 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 教师按照认知规律, 设计了四个梯度的朗读, 层次分明, 逐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读、思、悟, 朗读指导落到实处, 形式多样;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理解,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诵读能力。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赏识教育,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采用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全心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

7.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七

一、指导掌握朗读节奏,理解诗意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诗歌讲究押韵、节奏及句子的对称,朗读起来,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均匀有力的节奏,跟音乐一样优美,针对诗歌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如古诗《咏鹅》,全诗四行,第一行三个字,每个字一次停顿;第二、三、四行都是五个字,也是三次停顿,形成对称。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准“曲”“项”“掌”“波”等字音,然后指导他们正确诵读全诗。《咏鹅》这首诗的节奏,第二句是“曲项/向天/歌”(二二一式),第三、四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都是二一二式)。因此,我把全诗板书,标上生字的音,划出音节;然后先由我范读;再让学生跟读,并明白停顿;最后自由读。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读,读出诗的节奏的同时,便感知到了这是一首写白鹅在水中悠闲地嬉戏的美丽画境的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读诗句,按诗的停顿把每句诗分解成三个词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特别是重要词“曲项”“歌”“拨”等。进而指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把所在诗句的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出每句诗句的意思;把一句句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出全诗的意思。最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又能达到深入理解诗意的目的。

二、引导把握朗读语气,体会诗情

诗歌的学习,有助于陶治学生情操。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是极其重要的。而诗歌的情感往往蕴含于诗的重音之中,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深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学生难以把握朗读古诗轻重缓急的语气。因此,感情朗读,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诗句已理解,对诗人的情感已初步掌握之后进行。该怎样读好每句诗中的重音所在,用怎样的语气读,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数,适当加以指导。如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课前把故事制成投影片,上课时引导学生在诗句的重音、停顿、感情升华处进行勾划,用“/”表示间隔,用“~”表示升调,用“.”表示重音。边读边标出,师生一道吟诵。这时,学生一个个便会诗兴大发,摇头晃脑,皆像古人一样了。很快,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再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朗读的语气,读出感情。如读到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我问他们:“读到‘楼时是不是马上停呢?”学生一试,都说要读得长一些,而且还应该升调。这样,就把诗人那种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似绕梁之音,文虽尽,而意不绝!这样抓住难点把握朗读语气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不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而且还会使学生的朗诵能力自然而然得到长进。

三、创设有效朗诵情境,欣赏诗境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精髓,加强诗歌的朗诵,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注重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利用录音、录像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读中解“意”,在读中明“情”,在读中悟“趣”,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在教学《瀑布》一诗时,首先我采用录音范读,其次引读重点诗句。然后分小节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读出诗人那种出乎意料的惊喜、惊叹之情,采用示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方式;第三小节由男、女分读,读出诗人赞叹、赞美的喜悦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把删掉比喻句的诗与课文进行对比读。通过鲜明的对照,学生更强烈地感受到诗人作词造句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准确性,体会到诗中语言所蕴含的大自然之美。最后,让学生欣赏录像画面,配上乐曲,背诵全诗,使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诗句蕴含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将课文语言内涵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增强语感。

8.儿童诗朗读指导 篇八

总体而言,儿童诗教学是少不了朗读、领悟和想象等要素和环节的。2010年10月底,笔者曾以《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为例,对儿童诗教学中的朗读、领悟和想象有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朗读中的欣赏、提升和情感定位

一方面,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实现,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可以说多读是必须的。儿童诗大多情趣盎然,有较强的音韵和节奏,体味情趣和节奏需要朗读,加上通过朗读还可以检查读音,让学生开口出声表达,这样,朗读就成了儿童诗教学的一种基本阅读方式。笔者在执教的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就促进朗读有这样的思考和实践。

(一)从接纳和欣赏和开始

在预习了课文或第二课时的情况下,我是主张从检查预习或检查上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入手导入本课的,检查首先要定位于接纳和欣赏。曾经观察到这样的教学现象:

老师让同桌同学相互检查阅读的情况,并要求帮助同桌同学把课文读好。同桌的学生相互读毕交流毕,老师找了两组同学向全班汇报。第一组汇报时,女同学说:‚他把‘细细的柳枝’读成了‘丝丝的柳枝’。‛男同学一听就不服气:‚你还没有说,我就自己知道了,改过来了。‛老师在这里的处理应该是很不错的,她不仅肯定了女同学的认真倾听,而且肯定了男同学自己能及时改进。但坐下来以后,两个同学还是开始了互相抱怨:‚你本来就读错了嘛!‛‚我发现错了,你还没有说,就自己改过来了的。‛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气鼓鼓的互不理睬。

相互检查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改进的意见,老师的动机是好的,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使学生失去了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损害了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

避免这样的结果,我们需要一种教育学关怀的转向。“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种方式接受——接受我们对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达到共享的真理。”这种转向就是先不要考虑如何“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不是首先想着如何改变他,而是先考虑认可他、接纳他和欣赏他,给他信心和鼓励。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同学们课前自由读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基础上,我开始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师:刚才同学们都自己读了这首诗,自己评价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还可以。

师:有自信,很好。这样,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听的同学先要给对方找优点,然后再提建议。相互读完以后,要向全班同学说,说一说同桌同学给你说了哪些优点,有什么建议。

(学生互读,找优点,提建议。)

师:我们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同桌是怎样评价你的。

生1:她说我的字音都读准确了。提了一个小建议,要再有一点感情就好了。师:说得好,听得也好。(生1不坐下。)师:你还有什么? 生1:我想请我的同桌说说我对她的评价。生2:你没有给我找优点。

师:哦,你没给他找优点吗?看样子有点不满意,你要给她找找优点的。想一想她有什么优点?

生1:她就是比我读得有感情。

师:(面对生2)原来你的优点是比他有感情,真不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欣赏他人。好,我们今后就这样交流汇报。

在这里,“找优点”是要培养学生欣赏同伴、向同伴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给朗读者以鼓励,增强朗读的信心;而说一说“同桌同学给你有什么建议”——不直接让评价者说别人的缺点,而是让被评价者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则赋予了被批评者对他人批评的或认同、或辩驳、或过滤的权利。对于学生自己不愿意承认和接受的缺点,实在不愿意说的要允许不说,对敢于袒露不足的同学则要给予肯定。教学需要承认差异性,接受差异性,接纳不同的朗读水平,接纳对于批评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法。

(二)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行动上

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促进朗读就要对学生的朗读多鼓励。鼓励什么呢?这要看课堂教学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是追求达到某种结果,那就要取得的好效果给予奖赏;如果是追求发展和进步,那就应该关注为某种效果所付出努力和采取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促进成长和进步,教学鼓励的目光应该在行为上,通过肯定某种行为,使学生去采取类似的行动。

师:刚才我们同桌相互读了,而且进行了鼓励和帮助。接下来,请你们推荐一个同学在全班朗读,推荐谁呢?

(生纷纷推荐)

师:全班同学都推荐你(走向生3),来,请你上台为大家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她有哪些地方读得好?

(推荐的孩子上台朗读,生3读完以后,同学们给予了掌声。)师:同学们给了她掌声,谁来说说为什么要给掌声? 生4:他读得很流畅。生5:比我有感请。

师:(对生1)你来说说你为什么你读得这么流畅?给大家说一说你读得好的方法。生3:要读熟,要多读。

师:哦,你们听清楚没有,怎样才能读得流畅? 生:要读熟,要多读。

读得好是一种结果,如何读好是方法,与其让学生羡慕别人读得好的结果,不如去学习别人读的好的方法——“临溪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这里,有意找一个读得好的同学来读,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她的嘴说出朗读好诗歌的方法,让大家可以向她学习,通过“多读”来读得更好。

(三)定位朗读的感情基调

读诗要读出感情来。感情从何而来?是心中有了某种情感,然后采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感情。可以说,没有心情的感情只是表现阅读技巧的虚假表情,因此指导朗读先要让学生体会到某种心情,产生某种感情。研究这首诗,我们可以说,这首儿童诗的感情基调是“乐”:从表现内容看,有童心之乐、助人之乐、回味之乐、得助之乐;从遣词造句看,“乐呵呵”,“喜滋滋”,“难忘的欢乐”,“唱得多好”是具有快乐情绪的语词;从表现形式看,有“婆婆,婆婆”,“咯咯,咯咯”短句所具有的轻快节奏和“le”和“uo”等韵脚。

师:我们回到这首诗上,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呀? 生:四个小节。

师:先看第一个小节,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说一说,你读这一节有什么心情? 生3:我很高兴。

师:你读得很高兴,这就是刚才同学们说你读出的感情。哪些词语让你读得很高兴? 生3:乐呵呵。生2:喜滋滋。

师:哦,这两个词可以看出高兴。那乐呵呵、喜滋滋是什么意思呀? 生:表示心情很高兴。

师:好,就请大家乐呵呵、喜滋滋一番吧。(生纷纷表演)

师:想一想,有了乐呵呵、喜滋滋,整首诗该读出怎样的感情? 生6:读出快乐的感情。生7:读出开心的感情。生9:读出高兴的感情。

师:好,让我们怀着高兴的、开心的、快乐的心情再读一遍这首诗。看谁的心里是乐呵呵、喜滋滋的?谁的脸上也是乐呵呵、喜滋滋的?

(生捧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师:看看,你们跟第一次朗读相比,有变化没有? 生:有。读出了感情。师: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高兴的、快乐的、开心的感情。

在学生体验和发现“高兴的”“快乐的”“开心的”的诗情后,老师要求带着这样感情朗读,这对朗读全诗的感情基调进行了定位。我以为,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体会着这样的感情去朗读,自己觉得满意就行了;教学不必过分纠缠于某些技巧和个别句子,也不要求学生非得达到老师满意的阅读效果;事实上,有感情朗读也是一个无底洞,不同的人生经历和领悟水平总会有不同的感情领悟和表达;有时候要求学生读出老师期望的效果,其结果是使学生迷失了自己,他们在揣摩着老师的要求读。

对朗读全诗做出感情定位,也是一种“总—分—总”的教学路径设计:先获得一种总体感受,然后通过意象的分析具体体会,最后更深刻地感受诗中的“乐”的意境。

二、领悟中的解与不解 诗无达诂,解诗往往费力不讨好,儿童诗教学的主要路子还是应该在朗读中领悟的。但读诗总要领悟,在小孩子自己不能领悟的时候,老师应该解一解的,这是成人读诗和学生学诗的区别。还有,不同体裁和不同内容的诗,有的可解,有的不可解,有的需要解,有的不需要解,对于可解和需要解的,教学中也是需要解一解的。当然,解到什么程度、如何解,这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能说是在此种体裁、此类文本、面对如此的学生、在此种情景中相对更有价值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以及根据在此种选择下相对自洽和周延的路径、策略和方法的选择。

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时,我主要在意象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有所解。

(一)解“邻居家的盲婆婆”和“蝈蝈”的意象

领悟诗歌是要领悟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选择什么样的意象来分析和理解,不仅受执教者对诗作的领悟制约,也和执教者的教育信念相关。

杜威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我受杜威这一观点的影响,在教学中总希望去发现教材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并致力用教学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生活。对此,我自己的表达是:“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同伴的影响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的人。”从这里出发,研究教材,我认为值得和应该解读“邻居家的盲婆婆”和“蝈蝈”两个意象。“邻居家的盲婆婆”,为什么是“邻居家”,不是“我家”?在这里,我读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蕴,体会到诗中的爱是一种超越家人和亲人的博爱。“盲”意味着残疾,“婆婆”代表长者。“邻居家的盲婆婆”的意义就不再是独特的“个”,而是相对普遍的“类”。有了从“个”到“类”的意义领悟,学生就不会生出“我身边又没有盲婆婆,这个故事与我何干”的阅读困惑。同时,“邻居家的盲婆婆”也可以与教材后同一作者的儿童诗《一株紫丁香》的“老师”区别:一个是对身边的处境不利的人的关心和爱;一个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恩和回报。“蝈蝈”则有同情、理解和关怀的意蕴,送出“蝈蝈”意味送出关心和欢乐;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爱心就不一定是送蝈蝈,而是付出关怀的行动。

一方面,教师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理解是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另一方面,教学又不能简单地传递教师的阅读感受。教学不仅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而且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基础和接受可能,有选择地让学生分享执教者对教材研读的成果。

在实践教学中,我没有花时间让学生领悟“邻居家”的可能意蕴,领悟“盲婆婆”的人物意蕴是结合识字教学进行的:

师:小朋友为什么把蝈蝈送给盲婆婆? 生10:因为这个盲婆婆很不开心。

师:盲婆婆很不开心。盲婆婆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盲‛字是怎么写的。‚盲‛字上面是什么?(边说边板书‚盲‛)生11:亡。师:亡是什么意思? 生:死亡。

师:还有一个意思是丢掉、失去,婆婆丢掉、失去什么呢? 生7:失去眼睛。师:失去眼睛吗? 生7:不是。

师:对,下面的‚目‛本来是指眼睛,但是这儿失去的可能不是眼睛,而是失去?(疑惑地)

生12:失去视力。

师:对,失去视力,看不见东西的人就是盲人。知道了盲的意思,我们来试着写一写这个字。

(生闭眼书空。)

师:(对生10)刚才你说盲婆婆不开心,为什么会不开心? 生10:因为她眼睛看不见东西,所以不开心。

师:盲婆婆眼睛看不见是很痛苦的,她生活很不方便。婆婆这个词又告诉我们她的年纪怎么样?

生:年纪大,是老人。

师:对,年纪大,又看不见,是残疾人,是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生13:所以,书中的小朋友就要去帮助她开心。

生14:对。所以这个小朋友是乐呵呵、喜滋滋的提着蝈蝈去看婆婆。

领悟“蝈蝈”的意蕴对理解全诗具有重要作用,但单独分析不适合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处理是结合认识生字“替”,用联想的方式渗透“蝈蝈”的意蕴:

师:诗的第三小节有一个字是我们要会写的,来,跟着老师书空,看这个字认什么?(师板书‚替‛,学生跟着书空后读出了生字的读音。)师:可以组什么词? 生组词:替代、替补、代替。

师:读一读这一句‚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15:(自读该小节)它表明在我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人给盲婆婆唱歌了。所以小男孩就把这只会唱歌的蝈蝈送给了婆婆,说明了他想让蝈蝈替自己给婆婆唱歌。

师:太厉害了,这个小姑娘说得太好了。先读这一小节,然后再说自己的理解,‚说明了什么什么……‛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很值得大家学习。

我们来看,‚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替‛字说明了平时谁在给谁唱歌?

生(异口同声)答:小朋友在给盲婆婆唱歌。师:说明我没上学的时候,我会怎么做? 生12:我就会给盲婆婆唱歌。

师:那除了给盲婆婆唱歌,还会给盲婆婆做什么呢? 生16:我有时会给婆婆唱歌。(师追问:还有呢?)

生接答:我还会给老婆婆捶捶背。

其余学生争先抢答:我还会给盲婆婆讲故事、聊天……

师:看来,没有蝈蝈,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去照顾盲婆婆,比如说唱歌、比如说讲故事、比如说捶捶背、比如说聊天……

(二)解叙事结构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是有情节或人物活动的。读叙事诗,我以为还是要读出基本的情节和人物活动的,也就是要让学生领悟结构的。这首诗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小节)是找到蝈蝈和送蝈蝈,第二部分(第二、三、四小节)是送蝈蝈时的心愿表达,因此,在处理的时候要先把第二、三、四小节看成一个整体:

师:(找椅子坐下来,扮演盲婆婆。)现在,你们就是充满爱心的小朋友,我就是需要关心的盲婆婆。把你的文具盒当作蝈蝈,请一位小朋友,来送你精心准备的蝈蝈。

(师和一生表演。)

师:你们看他是不是乐呵呵、喜滋滋的。(生双手送蝈蝈,可是不说话.)

师:你要干什么呀?请你用诗中的句子把你的心愿告诉我。生: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你听他唱得多好呀!

师:不错,不看书就已经能背出一些句子。你们想一想,还可以说些什么?在诗中找一找。(生纷纷举手,表明自己的发现)

师:好,大家把对盲婆婆说的话读一读,注意,该用什么心情来读? 生:开心的,高兴的,快乐的心情来读.(全班齐读二至四小节。)

三、想象点的选择和思考

儿童诗教学的一种重要任务是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发挥想象力的教学点在哪里找呢?

一种方式是学过诗歌的第三小节“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以后让学生想象着说。这一小节的内容和句式有利于展开想象,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种句式,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美好心愿;其不足是破坏了整个诗的节奏,使这一小节拖沓。我把发挥想象力的教学点放在第四小节的学习之后,不仅为了避免中间的拖沓,还因为第四小节“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右面有省略号,对于这个省略号,我们可以理解成是蝈蝈不停地欢唱,也可以理解成故事等待填充的“留白”:盲婆婆收到蝈蝈,听过蝈蝈的歌声,她会想些什么?这里的想象是体会得助之乐。这样,爱的付出就有了一个美好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助人者和得助者其乐融融的和谐诗意:

师:如果你们是收到蝈蝈的盲婆婆,现在你们想一想,听到蝈蝈的声音,你会看到什么,想起什么?

(幻灯片出示‚咯咯,咯咯,/蝈蝈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领我,/让我看到。‛,‚咯咯,咯咯,/蝈蝈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带我,/让我想起。‛的练习结构。)生12:咯咯,咯咯,蝈蝈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领我到了它的家乡,让我看到了更多的蝈蝈。

师点评:想得太好了。她听到蝈蝈的叫声,仿佛蝈蝈在邀请她去做客,到蝈蝈的家里做客了,掌声送给她。

生17:咯咯,咯咯,蝈蝈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领我到小时候的梦里,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梦。

师:你们能看到小时候的梦吗?怎么看到梦的? 生:他是想的。

师:他用想象去看到自己的梦。真棒!

上一篇: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下一篇:幼儿园一天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