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名词解释(精选5篇)
1.注册测绘师名词解释 篇一
49.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在抽样检查情况下,样本质量得分S为()。
A.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加权平均值 B.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算术平均值
C.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最小值 D.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最大值
50.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检查项中,属于“地理表达”质量子元素检查内容的是()。
A.要素关系 B.注记配置 C.符号配置 D.几何异常
51.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单位成果质量评定等级为良级的,其质量得分S的分值应为()。
52.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原图内的地物要素变化率为()时,宜进行修测更新。
A.5%-30% B.10%--40% C.15%--50% D.20%--50%
53.根据《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下列事项中,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范围的是()。
A.公开或泄露会使保护国家秘密的措施可靠性降低或者失效的 B.公开或泄露会削弱国家局部军事防御能力和重要武器装备克敌效能的 C.公开或泄露会对国家军事设施、重要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的 D.公开或泄露会对国家安全警卫目标、设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
54.根据《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使用基础测绘成果申请条件的是()。
A.有明确、合法的使用目的
B.申请的基础测绘成果范围、种类、精度与使用目的相一致
C.符合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及政策
D.有相应的测绘资质
55.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储存环境要求是()。
A.温度选定范围为-5oC—0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15%--25%
B.温度选定范围为10oC—15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25%--35%
C.温度选定范围为17oC—20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35%--45%
D.温度选定范围为20oC—23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35%--45%
56.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磁带应当放在距钢筋房柱或类似结构物()cm以外处。
A.5 B.10 C.20 D.30
57.测绘工程费结算的主要依据是()。
A.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 B.测绘工程产品价格
C.测绘合同 D.测绘工程成本预算
58.按照《测绘合同》示范文本,乙方向甲方交付全部测绘成果的时间是()。
A.测绘生产工作完成后 B.测绘成果验收通过后
C.测绘成果整理结束后 D.测绘工程费结清后
59.根据《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下列关于管理者代表职责,权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60.根据《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质量手册必要组成部分的是()。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材料
61.下列项目目标中,不属于测绘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目标管理内容的是()。
A.成本目标 B.工期目标 C.质量目标 D.投资目标
选 D
62.根据《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三维建筑模型数据组成部分的是()。
A.空间几何数据 B.影像纹理数据 C.相关属性数据 D.地名地址数据
63.根据《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下列地图质量差错中,属于大错误的是()。
A.符号(等级)、注记(字体、字号)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关系不清
B.重要专题内容的分区、分类、分级等出现重大科学性的差错
C.普通居民地符号、注记的差错
D.境界线综合不当,描绘变形超限
64.根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下列测绘生产成本费用中,不属于直接生产成本的是()。
A.期间费 B.运输费 C.材料费 D.工资
65.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设计审批依据的是()。
A.设计策划文件 B.设计输入文件
C.设计评审报告 D.设计验证报告
66.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项目设计书组成要素中 属于“设计方案”内容的是()。
A.已有资料情况 B.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C.引用文件 D.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67.下列单位中,负责测绘技术设计文件审核的是()。
A.承担测绘生产任务验收的单位 B.测绘任务的委托单位
C.承担测绘技术设计任务的单位 D.承担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
68.在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配置生产设备资源时,下列测绘仪器设备中,通常不会选择的是()。
A.全站仪 B.水准仪 C.GPS测量系统 D.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69.测绘单位为实施测绘下跪门质量管理进行质量管理岗位配置时,质量检查员岗位分()级设置。
A.1 B.2 C.3 D.4
70.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测绘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主要决定因素的是()。
A.工作内容 B.项目工期 C.合同价款 D.技术要求 71.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测绘生产进度拖延直接原因的是()。
A.进度计划编制的失误 B.生产实施过程的失误
C.进度监控方法的变化 D.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7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测绘生产质量控制基本依据的是()。
A.技术标准和规范 B.项目合同文件
C.技术设计文件 D.技术总结文件
73.根据《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下列关于测绘生产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下工序有权退回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上工序产品
B.关键工序,重点工序应设置必要的检验点
C.不合格品经返工修正后应重新进行质量检查
D.过程检查完成后应及时编写质量检查报告
74.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在人员稀少,条件恶劣地区乘车作业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作业车载货不得超重 B.加固作业车可单车作业
C.作业车应有双备胎 D.气压低时作业车应低档行驶
75.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下列常见病中,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不必一经发现即立即采取治疗措施的是()。
A.紫外线灼伤 B.感冒 C.高原反应 D.冻伤
76.根据《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认定内容的是()。
A.生产单位合法性 B.数学基础符合性
C.数据资料完整性 D.数据内容符合性
77.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下列技术人员中,对技术总结编写质量负责的是()。
A.技术总结编写人员 B.技术总结审核人员
C.技术设计编写人员 D.技术设计审核人员
78.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任务安排与完成情况”应在技术总结的()部分说明。
A.概述 B.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C.成果质量说明和评价 D.上交成果及其清单。
79.下列关于测绘技术总结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用户合理使用成果提供方便
B.为测绘单位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C.为测绘技术标准制定提供资料
D.为测绘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80.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关于质量问题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验收判为合格的批,测绘单位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不需要复查。
B.过程检查、最终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改正,直至检查无误为止
C.验收工作中,当对质量问题的评定存在分歧时,由测绘单位总工程师裁定。
D.经验收判为不合格的批,要将检验批全部退回测绘单位处理,再次验收时不需要重新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2个或以上对,最少有一个错)
81.根据《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入库前检查的依据包括()。
A.数据库设计中对数据的技术要求 B.数据生产技术设计书
C.数据生产技术总结 D.数据生产的数据检查报告
E.数据库测试报告
82.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文件中,属于测绘技术设计文件的有()。
A.项目设计书 B.专业技术设计书 C.设计评审意见
D.设计审批意见 E.技术设计更改单
83.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下列内业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有()。
A.配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B.按消防规定配备灭火器具
C.划设专门的吸烟区域 D.保持安全出口和通道畅通
E.配备专人管理和检修用电设施
84.编写专业技术总结时,下列文档资料中,应当在“上交测绘成果(或产品)和资料清单”中说明的有()。
A.测绘项目合同 B.项目设计书 C.专业技术设计书 D.专业技术总结
E.质量检查报告
85.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单位成果质量评定为不合格的情况()。
A.单位成果中出现A类错漏 B.质量子元素质量得分小于60分
C.高程精度检测粗差比例超过5% D.平面位置精度检测粗差比例超过3%
E.相对位置精度检测粗差比例超过3%
86.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错漏中,属于B类的有()。
A.基本定向点残差超限 B.像点量测误差超限
C.内定向超限 D.控制点的布设不符合要求
E.高程多余控制点误差超限
87.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下列关于公开地图比例尺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中国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00万
B.省、自治区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50万
C.直辖市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25万
D.辖区面积小于10万平方千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20万
E.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图比例尺不限
88.下列标准中,属于2000版ISO9000族标准核心标准的有()。
A.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B.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C.ISO 9002 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D.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E.ISO 19011 质量管理体系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注册测绘师名词解释 篇二
关键词:注册测绘师 测绘工程 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12-01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测绘事业的迅猛发展,测绘行业也在不断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加快我国测绘市场与国际测绘市场接轨,提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促进我国测绘事业的改革,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决定从2007年3月1日开始,在我国测绘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即注册测绘师制度。为了适应这种制度,必须深化测绘教育改革,根据注册测绘师的从业要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关的课程,改善师资力量,增强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要求的优秀人才。
1 注册测绘师
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或取得其他理工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6年,方可报名参加注册测绘师考试,并且要同时通过《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1]。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要求注册测绘师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1)熟悉并掌握国家测绘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了解国际、国内测绘技术发展状况,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工作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技术问题;(3)具有组织实施测绘项目的能力[2];(4)熟练运用测绘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手段,完成测绘项目技术设计、咨询、评估及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管理。注册测绘师科目《测绘案例分析》,就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考查注册测绘师运用测绘学科相关知识解决测绘项目中各种技术问题,体现注册测绘师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执行能力。
2 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注册测绘师制度,测绘实验教学的修订也迫在眉睫。由传统的培养专业化人才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专门人才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3]。
2.1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形成合理科学的实验教学大纲,规范实验内容。根据注册测绘师的需求,构建知识点规范实验内容,内容要求精避免重复。例如:《测量学》教学中的水准仪认识实验和四等水准测量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两个实验分别进行实施,为了避免内容重复,将水准仪认识实验直接归到四等水准测量实验,这样不但减少了内容的重復性,而且节约了时间。
加强实验指导书的科学性。实验指导书的科学性应体现内容表述、实验手段、分析方法及学生实验考核等几个方面。例如:内容上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设置案例分析让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测绘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2.2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教学采用课程讲授、现场指导、手把手教等结合,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增加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课程讨论、自主创新等环节,以启发式、探索式、创新式教学方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5]。
2.3 改善师资结构
学院的教师要形成以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成的阶梯式教师队伍,目前教师队伍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硕、博士研究生,虽然学历很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工程意识淡薄。所以,由有经验的教师讲授实验课程,中青年教师进行聆听和现场指导,形成学科带头人带领中青年教师的实验教学队伍。
3 结语
注册测绘师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方向[6]。如何培养我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才,应参照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沙从术,赵呈建.基于注册测绘师考试探讨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J].测绘科学,2013,38(5):188-192.
[2]吴启迪.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挑战与工程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4-6.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与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2):70-73.
[4]孙同贺,闫国庆.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华章,2013(19),188.
[5]花向红,汪志明,许才军,等.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想教育,2013(6):58-60.
3.注册测绘师案例笔记总结 篇三
2.探测方法,在明显管线点上直接对地下管线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在掩蔽管线点上应用仪器探查地下管线的地面投影位置及埋深,对仪器不能探测的复杂地段,应进行适当的开挖检查。因该城市的给水管为导磁金属管线,可采用地下管线仪进行探测;因该城市的排水管道为水泥管,必须采用地质雷达探测
3.如何对管线探测质量进行检验。每个工区必须在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按不少于总数据5%的比例,随机抽取管线点进行重复探测,检查管线探查的数学精度和属性调查质量。每个工区应在隐蔽管线点中按不少于总数1%的比例,随机抽取管线点进行开挖验证,检查管线点的数学精度
4.日常地籍测绘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答:界址点坐标册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宗地面积变更、面积汇总及统计表变更等。5.制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流程。
6.答:资料准备-DOM数据制作-内业解译判读-外业实地核实测量-内业编辑-面积计算-数据成果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 7.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内容。8.答: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9.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有何优点。
10.答:极大的减少甚至完全免除常规空三测量所需的地面控制点,从而大量节省像片野外测量工作量、缩短航测成图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11.分析立体测图精度的影响因素。答:⑴空三测量的加密精度影响,空三测量结果算出的外方位元素直接作为立体测图的定向基准,其精度直接影响前方交会的精度。
⑵同名像点的切准精度,即用测标切准所测地形、地物时,左右视差的误差会影响最终的成图精度。
12.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的生产流程。
13.答:利用航片和基础控制成果,进行野外相片的控制测量;根据外业像控成果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恢复立体模型;采集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地形要素;以图幅为单位回放纸图,进行野外调绘与补测;内业根据外业调绘成果和立体测图数据,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保存分层建库数据,再进行数字地形图编辑,提交成果
14.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测补调可采用的方式。
答:⑴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在底图影像上可以直接定位的,采用图上标绘和图外注记的形式进行调查。
⑵当底图上无法对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进行准确定位时,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手段和测量设备进行实地定位,采集变化范围。
⑶对于新增的无影像支持的大面积复杂区域无法实地补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底图上示意性标绘出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的属性、范围,或用文字及特殊标记标注,以利于后期进一步收集其它资料补充采集,或根据统一安排,开展外业补充调查 15.DEM制作中前期资料准备包括哪些。
16.答:技术设计书、测区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测设、解析空
三、解析空三成果、其他外业控制测量成果 17.在不采用野外像控点联测的情况下,如何获得像控点坐标。
18.答:可在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上解像控点坐标。例1:2000的DOM,可地1:500或1:2000的地形图上解。
19.问题5:对于1:2000DOM制作,拟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在立体环境下制作,简述其工艺流程。
20.答:准备控制点信息文件和参数文件;进行数据摄影测量定向;核线影像生成;影像匹配、编辑、检查;生成DEM;数字微分纠正;影像镶嵌;图幅裁切;DOM输出。21.问题6:对1:5000的DOM制作,拟采用单片微分纠正方法制作,简述工艺流程。22.答:准备控制点信息文件和参数文件;空间后方交会定向;数字微分纠正(基于DEM);色调调整;数字镶嵌、接边检查;图廓整饰;DOM输出。23.方法一:先内业后调绘全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测图 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资料准备→像对定向→立体测图→外业调绘与补测→图形编辑与接边→质量检查→数据整理与提交(资定立外编质成)
方法二:先外业调绘后内业测图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测图
24.DLG作业方法:
1、航空摄影测量法
2、航天遥感测量法
3、地形图扫描矢量化
4、数字线划图缩编法(航航扫缩)
25.DEM作业方法:航空扫全(航是航空,空是空间传感器,全是全野外)
26.DOM作业方法:
1、航空摄影测量法
2、航天遥感测量法
3、真正射影像制作(航航真)除了DEM没有航天,都有航空和航天 27.综合新
28.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至少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与其影像上对应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方程,反求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29.2.数码航摄仪得到的影像不存在内定向
30.3.相对定向不需要外业控制点,就能建立地面模型
31.4.遥感器空间分辨率应选择小于被探测目标最小直径的1/2 32.5.分辨率太高,反而会掩盖地物特性
33.6.遥感影像的特征是图像解译的基础,包括色(色调、颜色、阴影)、形(反映影像几何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图形结构特征)两方面(色和形)34.7.全色数据(一般指使用0.5微米到0.75微米左右的单波段,即从绿色往后的可见光波段。全色遥感影像也就是对地物辐射中全色波段的影像摄取,因为是单波段,在图上显示是灰度图片。全色遥感影像一般空间分辨率高,但无法显示地物色彩。)和多光谱(红、绿、蓝、红外,是指对地物辐射中多个单波段的摄取。得到的影像数据中会有多个波段的光谱信息。对各个不同的波段分别赋予RGB颜色将得到彩色影像。例如,将RGB分别赋予RGB三个波段的光谱信息,合成将得到模拟真彩色图像。多波段遥感影像可以得到地物的色彩信息,但是空间分辨率较低)。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将之与多波段影像融合处理,得到既有全色影像的高分辨率,又有多波段影像的彩色信息的影像。35.8.P平面点;G高程点;N平高点。同期成图一个测区要分别统一编号,字母后加数字,不得重号
36.9.像片反面控制点刺点位置上,以相应符号标出点位、注记名称或点名及日期、刺点者、检查者(名日刺检)
37.10.全野外调绘法;室内外综合调绘法
38.11.DOM分为全色(8bit)和彩色(24bit),坐标起算点为影像左上角像素中心坐标 39.12.接边误差 ≤两个像元。40.13.作业流程:收集遥感影像资料;制作DOM;制作遥感调查工作底图;调查与采样;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影像解译;制作专题遥感数据成果。(资正底调解成)
14.我国1957年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理论最低潮面)为深度基准(1985高程基准,1957深度基准)
15.国家重力基准由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实现。由21个重力基准点,126个基本重力点组成。使用FG5绝对重力仪施测。重力系统采用GRS80椭球常数及相应的正常重力场。其中基准点21个,基本点126年、基本点引点112个
16.不论是参心转地心,地心转参心,以及其他参考椭球体之间坐标系的转换,一般都是奖椭球坐标换算为相应空间直角坐标,通过空间直角坐标之间关系计算出转换参数。如果已知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则可以使用三维转换模型将其转换为所需要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然后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XYZ)与大地坐标系(BLH)之间的转换关系,将其转换为椭球坐标。17.布尔莎模型(B模型):多用于全球或较大范围的基准转换。18.莫洛坚斯模型(M模型):多用于局部网的转换。
19.实现三维坐标转换需要7参数,3个公共点。二维坐标转换需要4参数,2个公共点。
20.相位中心稳定性优于3mm 21.同步环边连接GPS静态相对观测模式:同步观测仪器台数≥5台,异步环边数≤6条,环长≤1500km。主要天线定向线指向磁北,定向误差≤5°, 每时段的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天线高,精确至1mm 22.国家重力基本网 由重力基准点和基本点以及引点组成。重力基准点经多台、多次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定,基本点及引点由多台高精度相对重力仪测定,并与基准点联测。(基基引)
23.国家一等重力网 由一等重力点组成,一等重力点由多台高精度相对重力仪测定,并与国家重力基准点或基本点联测。
24.国家二等重力点 主要是为加密重力测量而设定的重力控制点,点位由一台高精度的相对重力仪测定,并与国家重力基本点或一等重力点联测。25.国家级重力标定基线 为标定施测所用的相对重力仪格值,分为长基线和短基线两种,供标定重力仪使用。26.绝对重力测量数据计算 ①墩面或离墩面1.3m高度处重力值计算; ②每组观测重力值的平均值计算及精度估算; ③总平均值计算及精度估算; ④重力梯度计算(水平、垂直)。27.相对重力测量数据计算 ①初步观测值的计算; ②零漂改正后的观测值计算。(重平总梯、初零)
28.大地水准面也称为重力等位面,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29.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方法:几何法(天文水准、卫星测高及GPS水准)、重力学法、几何与重力学联测法(几重联)
30.在不顾及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确定误差的理想情况下:表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数理化精度主要取决于GPS测定的大地高精度
31.第i测回度盘配置方法:L=(i-1)×180/N(测回数)32.为求定GPS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的作标,应联测3个控制点
33.后方交会:在待定点设站,向3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从而计算待定点坐标。
34.验潮目的:①确定各验潮站的多年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各分潮的调和常数;②获得测深时的水位改正数(平基调改)
66.35.分为海域要素、陆地要素,普通海图、专题海图、航海图,67.36.测图比例尺 最低控制基础 直接用于测量 投影 68.>5000 国家四等点 H1 高斯1.5 69.5000-1万 H1 H2 高斯3 70.1万-5万 H2 Hc 高斯6 71.≤5万76.测距相对中误差 1/50000 1/25000 1/25000 77.37.方位位置线、角度位置线、距离位置线、距离差位置线 78.38.声速测量目的:①对测深数据进行声速改正;②确定声线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79.39.两条平行测线外侧波束保持20%重叠,主测深线间隔为图上10mm 80.40.①水深100m以内的海区均需探测海底表层底质;②底质点密度:图上25cm2有一底质点
81.41.等深线法--目前表示海底地形图最基本、最精确的方法。82.42.查线总长度≥主测深线总长的5% 83.43.在纬度0~60°之间按经差6纬差4分幅;在60~76°之间按经差12纬差4分幅;在76~80°之间按经差24纬差4分幅
84.44.坐标北方向:纵坐标值递增的方向。地图定向:以真北方向定向。85.45.大比例尺:直角坐标网为主、地理坐标网为辅,绘于内外图廓间 86.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及地理图:只表示地理坐标网。87.旅游图或大比例尺城市图:不表示任何坐标网
88.46.定位的依据:确定地图投影的标准线、图幅的中央经线、地图定向(标中定)89.47.对开机咬口量8mm,全开机咬口量15mm 90.48.专题地图主要内容:数学基础、主题要系(专题要素、地理基础要素)、辅助要素。分三类: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数主辅,自人其)91.49.海洋与依比例表示的湖泊、水库、双线河流等面状水系用蓝色水涯线与浅蓝色水域色表示;
92.50.反映其数量特征的等高线法;明显反映地貌高程带的分层设色法;反映地貌立体感的晕渲法
93.51.①铁路要素,用黑白相间的花线,必要时与说明注记及颜色配合使用; 94.②公路要素用单双实线、说明注记及颜色配合使用;
95.③其他道路要素用细实线、虚线、点线等符号,必要时与颜色配合使用 96.52.由经纬线构成的图廓线,东西图廓线为直线,南北为折线
97.53.电子地图总体结构:片头、封面、图组、主图、图幅、插图、片尾(头组副封主插尾)
98.54.①客户-服务器结构(C/S)。基本运行关系为请求-应答模式。
99.55.②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是将C/S模式结构与Web技术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系结构
100.56.对于GPS-RTK测图参考站的有效作业半径不应超过(10)km 101.57.系统安全设计 ①网络的安全与保密;②应用系统的安全措施;③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④用户管理。
102.58.系统安全管理: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
103.59.系统容灾计划:磁盘存储数据异地备份;数据库的安全机制 104.60.制作工具开发:软件概要设计-详细设计-Alpha测试-Beta测试
105.61.Alpha测试是指把用户请到开发方的场所来测试,beta测试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场所进行的测试
106.62.导航电子地图必须进行空间位置技术处理(坐标脱密处理),必须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采用国家规定方法统一实现 107.63.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互联网环境-天地图);政务版(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环境);涉密版(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环境)。(公政涉)
108.64.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标准:数据规范、服务规范、应用开发技术规范(数服应)109.65.每个洞口≥三个平面控制点(洞口点及与其联系的控制点)110.66.≥二个水准点,水准点间高差安置一次水准仪测出 111.67.①成果可靠性分析;②累计变形量和两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分析;③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④回归分析;⑤有限元分析。(小规模前三项)
112.68.分两级,由基准网(由基准点、工作基点构成)和监测网(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构成)
113.69.房屋调查以幢为单元分户进行,以丘为单位,自大门起,左-右、前-后,以1、2…按S编号,他人用地范围内建的房屋,房产权号A,多户共有为B 114.70.面积汇总统计:①界址点成果表;②宗地面积计算表;③宗地面积汇总表;④地类面积统计表
115.71.①可采用坐标法或几何要素法计算宗地面积; 116.②面积变更采取高精度代替低精度原则;
117.③变更前后均为解析法的,如原界址点或其间距满足精度要求,保持不变; 118.④变更前为图解法,变更后为解法的,取代原宗地面积;
119.⑤变更前后均为图解法的,两次面积量算差满足要求的,保持不变; 120.⑥对宗地分割时,分割后宗地面积之和与原面积的差值满足要求,将差值按分割宗地面积比例配赋到变后的宗地面积。
121.72.①同一地区,勘界用图和边界协议书附图用相同比例尺; 122.②同条边界,协议书附图用相同比例尺 123.73.导航电子地图生产流程:生产计划编制-公共情报信息收集-情报信息初步处理-实地采集信息-数据库制作-逻辑检查-产品检测-保密处理-数据审查-数据转换-产品发布(计信初采库逻检保审转发)
124.74.航摄项目设计书内容包括:航摄因子计算表;飞行时间计算表;航摄材料消耗计算表;GPS 领航数据表(因耗领时)125.75.126.127.128.法规新 129.130.1.通报批评:隐瞒情况、提供虚假材料,两年未履行资质公示,市场信用不合格。131.2.测绘师人数要求:互联网地图服务不要求;甲2乙1:航摄、摄遥、地信、制图;甲5 乙2:其它(大工不海导)。132.3.法人对提交成果承担质量责任;总工对技术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质量负责人对项目的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
133.4.工作前,光盘须在工作环境中放置至少2小时,磁带至少24小时。同一项目光盘超过10 片宜用磁带存储。堆叠或搬运磁带不超过6盒。线性磁带每10年迁移一次,光盘5年。读写错误达到10次时停止使用该介质。
134.5.每年读检不少于5%的数据档案,还有个什么巡查也是5% 135.6.设计过程包括: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依据)、设计输出、设计评审、验证、审批和更改
136.7.测绘技术设计文件包括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更改文件(注意是更改文件,不是更改单)
137.8.质量目标分为合格、良好、优秀
138.9.质量控制是项目委托方投资得以最快收益为前提
139.10.项目配置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生产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140.11.同精度检测粗差为2√2倍中误差,高精度检测粗差为2倍中误差。检测点数少于20时取算术平均值
141.12.单位成果等级分为:优(90-100)、良(75-90)、合格(60-75)、不合格(注意是下包P书259)142.13.143.144.案例新 145.146.1.问题1:本项目地下管线探测的实施过程有哪些内容。答:资料收集与踏勘、仪器检验与方法试验、技术设计、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控制测量、管线点测量、地下管线图编绘、地下管线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147.2.探测方法,在明显管线点上直接对地下管线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在掩蔽管线点上应用仪器探查地下管线的地面投影位置及埋深,对仪器不能探测的复杂地段,应进行适当的开挖检查。因该城市的给水管为导磁金属管线,可采用地下管线仪进行探测;因该城市的排水管道为水泥管,必须采用地质雷达探测 148.3.如何对管线探测质量进行检验。每个工区必须在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按不少于总数据5%的比例,随机抽取管线点进行重复探测,检查管线探查的数学精度和属性调查质量。每个工区应在隐蔽管线点中按不少于总数1%的比例,随机抽取管线点进行开挖验证,检查管线点的数学精度 149.4.日常地籍测绘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答:界址点坐标册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宗地面积变更、面积汇总及统计表变更等。150.5.制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流程。151.6.答:资料准备-DOM数据制作-内业解译判读-外业实地核实测量-内业编辑-面积计算-数据成果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 152.7.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内容。
153.8.答: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154.9.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有何优点。155.10.答:极大的减少甚至完全免除常规空三测量所需的地面控制点,从而大量节省像片野外测量工作量、缩短航测成图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156.11.分析立体测图精度的影响因素。157.答:⑴空三测量的加密精度影响,空三测量结果算出的外方位元素直接作为立体测图的定向基准,其精度直接影响前方交会的精度。
158.⑵同名像点的切准精度,即用测标切准所测地形、地物时,左右视差的误差会影响最终的成图精度。
159.12.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的生产流程。
160.13.答:利用航片和基础控制成果,进行野外相片的控制测量;根据外业像控成果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恢复立体模型;采集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地形要素;以图幅为单位回放纸图,进行野外调绘与补测;内业根据外业调绘成果和立体测图数据,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保存分层建库数据,再进行数字地形图编辑,提交成果
161.14.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测补调可采用的方式。
162.答:⑴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在底图影像上可以直接定位的,采用图上标绘和图外注记的形式进行调查。
163.⑵当底图上无法对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进行准确定位时,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手段和测量设备进行实地定位,采集变化范围。
164.⑶对于新增的无影像支持的大面积复杂区域无法实地补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底图上示意性标绘出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的属性、范围,或用文字及特殊标记标注,以利于后期进一步收集其它资料补充采集,或根据统一安排,开展外业补充调查 165.15.DEM制作中前期资料准备包括哪些。
166.16.答:技术设计书、测区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测设、解析空
三、解析空三成果、其他外业控制测量成果
167.17.在不采用野外像控点联测的情况下,如何获得像控点坐标。168.18.答:可在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上解像控点坐标。例1:2000的DOM,可地1:500或1:2000的地形图上解。169.19.问题5:对于1:2000DOM制作,拟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在立体环境下制作,简述其工艺流程。
170.20.答:准备控制点信息文件和参数文件;进行数据摄影测量定向;核线影像生成;影像匹配、编辑、检查;生成DEM;数字微分纠正;影像镶嵌;图幅裁切;DOM输出。171.21.问题6:对1:5000的DOM制作,拟采用单片微分纠正方法制作,简述工艺流程。172.22.答:准备控制点信息文件和参数文件;空间后方交会定向;数字微分纠正(基于DEM);色调调整;数字镶嵌、接边检查;图廓整饰;DOM输出。173.23.方法一:先内业后调绘全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测图 174.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资料准备→像对定向→立体测图→外业调绘与补测→图形编辑与接边→质量检查→数据整理与提交(资定立外编质成)
175.方法二:先外业调绘后内业测图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测图
176.24.DLG作业方法:
1、航空摄影测量法
2、航天遥感测量法
3、地形图扫描矢量化
4、数字线划图缩编法(航航扫缩)
177.25.DEM作业方法:航空扫全(航是航空,空是空间传感器,全是全野外)
178.26.DOM作业方法:
1、航空摄影测量法
2、航天遥感测量法
4.注册测绘师案例总结--地图制图 篇四
一、基本要求
1.确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投影方式和比例尺
2.收集并合理利用有关制图资料,按照地图编制原则和要求,编绘普通地图(或集、册)、专题地图(或集、册)和特种地图
3.收集并处理有关地理信息数据,制作符合技术设计要求的地图数据或地图数据库 4.根据技术设计,接合地形图、专题地图、地图集或电子地图等产品的特点,完成地图制图的印前数据处理、地图印制、地图或地图集装帧以及电子地图产品(系统)制作等工作
5.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二、普通地图编制
重点掌握地图设计、编图工艺方案设计、地图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 1.地图制图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需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 2.地图分幅设计
《中国全图》各图幅之间保留10mm的重叠区域,采用全开横放拼接形式,即左右为长边,上下为宽边,上幅压下幅,左幅压右幅,受压幅绘出10mm的重叠要素。3.地图投影和比例尺设计 4.地图内容的选择与表示分析
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临区 5.地图符号、色彩和注记设计 6.全数字制图工艺方案设计分析
全数字化地图制图以数字原图为主要信息源,以彩色桌面出版技术(DTP)系统为平台,将地图设计、数据处理、地图编辑、印前准备融为一体。7.地图数据处理分析
1)数据源内容的选取
政区、居民地、铁路、公路、水系、地貌、地理网络、注记数据 2)投影变换 3)数据格式转换 8.地图数据制作分析
1)数据处理与编辑 2)地图符号化
3)生僻汉字的处理与解决 4)数字环境下地图综合 5)彩色地貌晕渲制作 9.制图要素关系的处理分析
1)道路关系的处理
道路连接、相交时的关系处理,道路间冲突时的关系处理,道路弯曲程度的处理
2)水系与其他要素关系的处理
河流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处理,河流与境界之间的关系处理
3)居民地与其他要素关系的处理 4)境界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处理
对于国界线两侧的地物符号及其注记都不要跨越境界线,应保持在各自的一方,以区分它们的权属关系 10.图幅拼接与印前处理 11.质量控制 12.印刷与装帧 13.最终成果
14.数据处理技术流程
1)数据源内容的选取 2)投影变换 3)数据格式转换 15.地图数据制作流程
按照项目要求对地图数据进行处理与编辑,包括地图要素符号化、地图注记配置、数字环境下地图制图综合、彩色地貌晕渲制作、图幅拼接、印前处理等,最后得到地图数据。
三、专题地图编制
专题地图的特点是要先编制地理地图,然后在地理底图上添加专题要素内容。地理底图的设计与编制、专题要素的表示方法设计与编制、地图制作工艺方案设计是专题地图编制的重点。1.投影的设计
2.专题地图编制工艺方案设计
底图:地图投影变变换、格式转换、比例尺变换、地图制图综合、地图符号化和地图主机的配置。
专题统计数据:设计编制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表达效果、各类统计图表、文字说明、图片、图例,并进行专题图面整饰。
最后将专题图层和地理底图图层数据融合和匹配,得到专题图数据。经数据整理、打印和装帧等得到最终成果。3.地理底图设计与编制
地理底图内容的选取,既要满足专题的空间分布位置,又要考虑到专题图的易读性。专题图的底图要素编绘原则与普通地图的综合编绘原则一致,各类要素的综合指标通常比普通地图的综合指标大。
水系、居民地、道路、境界。
水系要素的内容表示包括陆地水系和海洋水系两大部分。陆地水系包括河流、湖泊与水库、沟渠与运河、井、泉等。海洋水系要素包括海岸、海底地貌和其他海洋要素。地图上要正确反映不同地区的水系类型和形状特征。陆地水系要正确表示河流主支流关系、岸线玩去程度及河渠网、湖泊的形状特征、分布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密度对比以及充分表示水利设施。对于海洋要素,要正确反映出我国海岸基本特征和海域的空间分布,具体表示内容包括海岸线、浅滩、岸滩、沙洲、珊瑚礁等。同时,处理好水系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河流不小于8mm(图上)的加以表示主流加注记;湖泊面积不小于8mm²(图上)的甲乙表示;水库表示大型水库(图上大于或等于8mm²),用平面图形和注记表示。
4.专题要素的设计与编制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运用专题制图理论、地图美学理论,设计编制具有科学内涵、高度艺术表现力的专题图。
饼图可以用于表示专题制图要素属性信息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柱状图可以用于表示专题制图要素属性信息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和比例,也可以进行两个或多个属性的比较以及用于发现属性的变化信息。例如可以用饼图表示各县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可以用柱状图表示全省各区域的人均生产总值。5.质量控制 6.印刷与装帧 7.最终成果
四、电子地图设计与制作
电子地图的设计、数据组织结构设计、制作工艺流程、数据的制作和集成等是电子地图设计和制作的重点。1.电子地图设计
1)数据组织结构设计
采用图组来组织数据,每个图组对应着一个专题内容,图组分别又是有许多不同专题的图幅构成,每个图幅可以根据同一专题的多个侧面来划分。2)背景信息设计
划分图组、图幅、插图并确定相关地图内容,通过多比例尺转换方式来提高热点查询等信息量大的专题内容查询时的速度及窗口显示形式。3)专题信息设计
在北京图幅和插图上增加专题图层,每个专题层又包括点、线、面、路径等多种目标。
2.电子地图工艺方案设计
根据多媒体数据准备、数据处理、系统集成、系统调试与发行等阶段进行设计 3.电子地图的制作
1)数据准备
地图数据、文字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 2)数据处理
地图数据的制作、专题数据的制作、多媒体数据的制作 3)系统集成
4)系统的调试与发行 4.质量控制 5.成果提交
五、地图集编制
地图集开本、比例尺和投影的设计、地图集的地理底图设计与编制、普通地图的设计与编制,专题图组的设计与编制是地图集编制的重点
1.地图集的开本、比例尺和投影的设计
地图集的开本和比例尺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开本由地图集的用途、内制图区域面积大小和形状确定。比例尺应该有统一的系统,总图与各分区图,各分区图与某些扩大图以及各分区图间比例尺都应保持某些简单的倍率关系,比例尺种类不宜过多。2.地图集的内容结构和编排体系设计
地图集的内容取决于地图集的性质与用途。
3.地图集的图面配置设计分析
地图与图例、图表、照片、文字要依照内容的主次、呼应等逻辑关系进行均衡、对称的编排
4.地图集的色彩设计分析 5.地理底图的设计与编制分析
地理底图是转绘专题内容的定位依据,并提供说明专题要素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编制地理底图时,选择现势性好、权威性强的底图资料进行设计编制;同时为了保证各比例尺地理底图之间内容、符号、线划和注记的同一协调,采取同类底图都由同一基础图派生,并随比例尺的缩小,内容依次删减,制图综合指标依次增大,底图符号、注记及线划随之变小、变细的编制方法。6.普通图组的设计与编制
充分利用地图集开本的幅面大小,将制图区域完整地安排在一个展开幅面内,或由于地图集中比例尺系列的要求而安排在一个单页幅面内。根据制图区域的形状、面积大小及行政地位,分区图分幅可采用移图、破图廓等表示手段。
地貌晕渲数据的制作简要步骤:地貌晕渲数据制作可以采用Atlas3D软件,其制作步骤如下:1.以数字地图数据的地貌数据作为数据源;2.用ArcGIS软件进行投影变换,使其投影方式与地图集的投影一致;3.格式转换为Atlas3D软件可以接受的格式;4.在Atlas3D软件里生成地貌渲染。7.专题图组的设计与编制分析
1)统计地图的设计与编制
一般用分级统计图表法表示相对指标为主的现象,而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绝对指标为主的现象 2)分布图的设计与编制
分布图是地图集中主要图形之一,反映以点状、现状和呈间断成片为特征的现象分布。
3)动线图的设计与编制
带向量的动线符号除起止点必须定位外,动线的轨迹不表示具体的路径,通常动线的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宽度表示数量特征。有些现象的移动,用动线的轨迹表示移动路径,如台风。4)等值线图的设计与编制
在同一系统内等值线的颜色及色阶要求统一规定,以便在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时,能得出正确的概念。通常等高线可用变距间隔,其他图幅用等距间隔。5)类型图的设计与编制
地图集中的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和土地利用图等类型图大多以大比例尺的野外实测图为基础,具有比较精确的界限范围和科学的分类系统。地图集在制图综合中力求图斑精细,最小图斑为2mm²;图斑的取舍与归并如实反映其分布规律。
8.图集的工艺方案设计
地图集的设计、编制与出版采用基于彩色地图桌面出版系统下全数字制图技术,将地图设计、编辑、编制、数据处理、印前处理融为一体。9.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地图制图的全过程,有地图设计要求、地图数据处理要求、地图制作要求、地图检查要求和保障地图质量的措施等。在地集出版前,测绘行政相关机构主
要应审查的内容为:1.保密审查,检查专题图内容是否涉密;2.审查国界线,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和特别行政区界线是否正确、准确;3.重要地理要素及名称等内容审查;4.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需要审查的其他地图内容。
1)地图编绘质量要求
数学基础(精度)、地理要素(精度)及主题要素、地图数据结构和整饰符合规定的要求。2)印刷成图质量要求
印刷品外观、印刷品墨色网点及各色套印误差符合规定要求。3)装帧成品质量要求
页码顺序正确,封面与书芯粘贴剂成品地图集裁切符合要求,成品地图集外观整洁,书背文字居中,烫印字迹和图案清晰、牢固有光泽
10.印刷与装帧 11.最终成果
1)填写地图集归档申请表
2)提交地图集项目技术设计书、项目工作总结的电子版文档和正本原件的纸质我文档
5.注册测绘师名词解释 篇五
绘或修测、各种说明注记等,均通过采集、符号化编辑,整理制成边界协议书附图,是图形化的测绘成果。
边界协议书附图应以双方共同确定的边界地形图为底图,根据量测的边界点坐标或相关数据、协商确定或裁定的边界线及边界线的标绘成果、地物调绘成果整理、绘制而成。边界协议书附图的内容应包括边界线、界桩点及相关的地形要素、名称、注记等,各要素应详尽表示。
4界桩成果表、登记表及附件
界桩登记表是对某个界桩点个体而言,当把一段或者一条界线的界桩登记表中的坐标和高程(位置)集合在一起时,就成为了界桩成果表,也就是说,界桩登记表是详细的界桩成果。界桩登记表的内容主要包括:边界线编号、界桩编号、界桩类型、界桩材质、界桩所在地(两处或三处)、界桩与方位物的相互位置关系、界桩的直角坐标、界桩的地理坐标和高程、界桩位置略图、备注及双方(或三方)负责人签名等。
界桩登记表中的界桩位置略图应标绘出边界线、界桩点、界桩方位物、边界线周边地形等。
空间数据描述的是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三大基本特征:空间、时间和专题属性。
1.空间特绝对黑体征红外像片
空间特征是地理信息系统或者说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空间特征是指空间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物的空间关系。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描述。GIS中地物的形状和大小一般也是通过空间坐标来体现。这一点不完全像CAD系统,在CAD中,一个长方形可能由长和宽来描述它的形状和大小。而在GIS中,即使是长方形的实体,大多数GIS软件也是由4个角点的坐标来描述。而GIS的坐标系统也有相当严格的定义,如经纬度地理坐标系,一些标准的地图投影坐标系或任意的直角坐标系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空间目标的定位不是通过记忆其空间坐标,而是确定某一目标与其他更熟悉的目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一个学校是在哪两条路之间,或是靠近哪个道路叉口,一块农田离哪户农家或哪条路较近等等。通过这种空间关系的描述,可在很大程度上确定某一目标的位置,而一串纯粹的地理坐标对人的认识来说几乎没有意义。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家里或办公室的确切坐标。而对计算机来说,最直接最简单的空间定位方法是使用坐标。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直接存储的是空间目标的空间坐标。对于空间关系,有些GIS软件存储部分空间关系,如相邻、连接等关系。而大部分空间关系则是通过空间坐标进行运算得到,如包含关系、穿过关系等。实际上,空间目标的空间位置就隐含了各种空间关系。
2.专题特征
专题特征亦指空间现象或空间目标的属性特征,它是指除了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外的空间现象的其他特征,如地形的坡度、波向、某地的年降雨量、土地酸碱度、土地覆盖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这些属性数据可能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派专人采集,也可能从其他信息系统中收集,因为这类特征在其他信息系统中都可能存储和处理。
3.时间特征
严格来说,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间段内采集得到或计算得到的。由于有些空间数据随时间的变化相对较慢,因而,有时被忽略。而在许多其他情况下,GIS的用户又把时间处理成专题属性,或者说,在设计属性时,考虑多个时态的信息,这对大多数GIS软件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多时态势数据在GIS中进行时空分析和动态模拟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海洋重力测量是测量海区重力加速度的工作。海洋重力测量技术的进步,以及重力成果的广泛使用越来越证明海洋重力数据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科学、海洋科学、航天技术的研究和军事上的重要意义。
【注册测绘师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测绘年度注册自查报告07-25
国家注册测绘工程师07-12
一级注册计量师试题11-03
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08-16
建造师变更注册所需材料09-01
二级建造师注册协议书修改版10-28
11小型项目管理师注册指南——变更申请10-07
房产测绘中测绘面积的质量控制09-30
民居测绘报告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