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道德的阳光下》有感

2024-10-17

读《在道德的阳光下》有感(共10篇)

1.读《在道德的阳光下》有感 篇一

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感

4月16日出版的2012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文章指出,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尊重并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监督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的公仆性质。既然身为人民公仆,就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应自觉加强廉政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自觉抵制一切消极腐败行为。

5月9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汪洋代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广东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

政府官员手握一定的权力,那只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在我们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里,官员的权力必然具有充分的公共性质。对于此,各级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用权谋私、不以权谋利、不贪赃枉法,从而做到心系民情办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应该是各级政府官员应有的操守和基本的意识。

反对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应该成为各级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人身在世,日食三餐,夜宿一床,守住清泉才有水喝。既然选择了从政,既然选择了为官,就该把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而把组织和人民的信任看得重一些、再重一些。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党和人民已经给予一定福利待遇,该得已得,心里就应该感到满足,就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无旁骛。防止腐败发生,就要严于律己,管好身边的亲属,让手中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反腐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党有信心和能力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惩治腐败、把腐败现象减到最低程度。反腐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党有信心和能力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惩治腐败、把腐败现象减到最低程度。

单一的制度反腐是不够的,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是腐败产生的助推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是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制度重建设,更重落实。以往有些制度流于形式,原因之一是缺

乏运行机制,与规则相混淆。规则不具有强制力,可以灵活执行,这就为一些人不加遵守留下了可乘之机。

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把百姓冷暖、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为官理念和人生目标。尤其是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没有穷尽,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就是在告诫广大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让“人民幸福”是自己的天职,而不是恩赐。

毋庸讳言的是,现实当中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作风严重,对群众的切身利益不闻不问,把群众的权利被看作是政府部门的依附品、恩赐品。他们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群众,以“恩人”自居,颠倒了主仆关系,把应尽职责当成对群众的“恩赐”,苛求感恩。

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幸福,究竟是恩赐,还是责任?说到底反映出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怎样的权力观的问题。党员干部要破除“恩赐”思想,一方面要变恩赐思想为责任意识,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人民群众在经济上劳有所得、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在生活上有归属感、在精神上有愉悦感。

温总理的这篇文章及时点醒了某些人、某些群体,而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实现政风清新、吏治清明,乃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倡导和弘扬廉洁文化,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工作习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永远把人民放在首位,决不允许有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的特殊公民,面对长期、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考验,不能有丝毫满足和懈怠。只有每个党员彻底摒弃特权思想,时时刻刻慎权、慎欲、慎微,坚守精神家园,永葆政治本色,这个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否则就会政亡人息,亡党亡国。

翻看一个个贪官的落马史,哪个不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了问题?哪个不是权力观扭曲所致?从思想上就去错了方向,难免最后走入腐败深渊。贪官的可悲下场应该成为各级官员时刻警醒的反面教材。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不强求名利,但求问心无愧,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2.读《在道德的阳光下》有感 篇二

南京市砺志实验小学五(2)班毛娅欣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阳光下的守望》。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好几次读,我都流下了眼泪。

其中有一篇故事是这样的:父亲为了送女儿到外国去见她母亲,在途中不幸将水果刀刺进自己的心脏,但却奇迹般地活了三天。女儿下船时,父亲叮嘱她对母亲说,他爱她的母亲,说完才与世长辞。一位老医生将这奇迹的名字叫做“父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爱和母爱是无微不至的,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出奇迹。所以,我们要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感恩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如果不走向它,就会踏上黑暗的道路。也就是说:如果不学会感恩,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有首歌,我相信同学们都听过这样一首歌吧:“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不错,这就是《感恩的心》这首歌。我们要感谢身边的一切一草一木等等。

有一次我得了肺炎,治疗了一个月才好。打针前,是母亲辛辛苦苦地为我排队,打针时是母亲在安慰我不要哭,打针后(挂水时)是父母陪着我。无论我是睡着还是清醒,母亲总是不敢休息,怕我水挂完了,没人换。

如今,父母的头发一根根白了,皱纹一道道深了,皮一点点松了。我知道这都是为了我,为我操心操的。我却偶尔惹他们生气,一点也不懂事。所以,我告诫自己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爱我的人,感谢周围的一切!

指导老师陈玲

3.读《在道德的阳光下》有感 篇三

20XX年的暑假我的收获真不少,在两个月的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这些课外书既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又陶冶了我的情操。在这些课外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海伦·凯勒。

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凯勒传奇般的一生,写了她奇迹般的生活和她所遇到的不幸。她的不屈不挠、坚强、乐观和勇气,还有她的爱心都令我感动十分。海伦·凯勒本是一个健康的女孩,但在她十九个月时,生了场大病,海伦便失去了视觉和听觉,接着她又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从此,海伦便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里。但是就是这个整天被困在无声、无光明世界里的小姑娘,在善良的莎莉文老师帮助下,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自学成才,成为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绩优异的博士生。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无比震撼,一连好几天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温柔善良的莎莉文老师和勇敢坚强的海伦。有时候我在想:虽然我们不能像海伦那样伟大,那么为什么不去试着像莎莉文老师那样帮助别人呢?雷锋也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莎莉文老师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呢?

4.读《阳光的味道》有感 篇四

这种阳光般的味道总让我想起她那沧桑的脸庞,总让我想起她那疲惫的身影,总让我想起我那伟大的母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个心细、温柔如水的妈妈。有时我会情不自禁地跟妈妈吵口,童年时,幼稚的我时常在妈妈面前撒娇、任性甚至与妈妈产生口角,想起这些真有点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做。读完这篇文章后,让我懂得了“感恩”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

天底下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我是一个天生体弱冬天盖床被子还喊冷,整夜在被窝里打哆嗦,好不容易睡着了也经常会被冻醒,第二天起床时总是浑身冰凉。妈妈怎么会不了解这个呢?所以每天不厌其烦。

记得刚回来的时候,似乎非比寻同。因为我在遥远的外面住,对家似乎有点厌烦,但离家更远,也许会问我为什么不回来看望一下自己的亲生母亲呢?因为那时我还不太懂事,不知家在何处。现在我长大了,每当看见妈妈的身影、每当闻到妈妈身上的味道,在我心中总会激起一阵阵暖流通过。

去年夏天,我和妈妈一块去学校领书。我自顾自走着,猛然一回头,发现老妈竟落老远。这时我才意识到,妈妈有点老了,腿脚也不再那样麻利了。我小时候,那个健步如飞的妈妈再也不会出现了。我的眼角潮湿了,我抑制着自己的伤感……这时我才自觉挽起妈妈的胳膊走进宽阔的教室。

5.读《古老阳光的末日》有感 篇五

汤姆・哈特曼以挚热的情感、扎实的研究,为人类面临的困境寻找解答方法――接触流传千年的古老智慧,倾听所有生命的声音,摒弃我们对地球所采取的不良行动,真诚弥补我们的错误言行,从而引导我们跨越否认与无知的泥沼,走进阳光永续的未来。

这个时代,环境问题铺天盖地,已经被谈论得没了新意,甚至让人有些麻木。生态危机是如此令人痛心甚至心惊胆战,为什么一般大众却如梦游似的视而不见,或者仅漫不经心地处理。全球性的危机影响涵盖各个层面,从个人到社会到世界,但是尽管有偶尔的口惠,和假装对接踵而至的灾难表示关心,我们多数的动作[一点回收,少开车、暖气或空调关小点,开张支票给“峰峦俱乐部”(Sierra Club)]似乎只能减轻罪恶感或掩饰日增的无力感,其实并没有多少作用以阻止沉沦之势。

汤姆・哈特曼的《古老阳光的末日》,却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些视角。他告诉我们:“我们的问题并非来自科技、饮食、传播媒体中的暴力,或其他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乃源自于文化――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大多数解决危机的提案之所以不可行,乃是因为这些提案正与问题本身同源于一个世界观。”他说:“除了改变我们看待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外,别无他法可以产生实际、有意义且持续的变化。”把环境危机置于文化的角度去考量。

“我们是由阳光构成的”,开篇的观点就是我未曾思考过的角度。因为,植物靠捕捉并储存阳光存在,动物又是依靠植物而活。而后,又谈到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而作者提到的很多观点也与常规的环境保护不同。常规的环境保护通常触及人的思维和理性,即让你意识到环境问题有多严重,然后告诉你该做什么,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人类。在此书里,作者所触及的,是人的内在,以及那些超越我们物质可见的绝对存在,他希望的是恢复自然的神圣,在这里,人不是环境中的主体和中心,只是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的`一分子。

然而,这本书真正深入核心的内容,还在后面。文化的转型。书中从一万年前讲到如今,历史上那些入侵、杀戮、奴役,如何一步步消灭掉古老文化,又怎么让年轻文化统治了我们。最可怕的是,我们信奉这样的年轻文化而不自知。我们要转变看待世界的方式(那种将世界物化的价值观),从个体的生活方式、文化开始带来转变,学习创造警觉,重新授权于妇女,认知什么是“足够”,尊重其他文化及社会,尊重大自然的神圣/神性,改变使用科技的焦点,重建每日的生活与仪式……本书的第三部分指示出一个正面温馨的未来的新希望,你将学到用来改变你个人及周遭世界明确的工具、技术。他呼吁我们回归理智与正常,这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即使最终无法挽回颓势,至少也能播下新生态、新地球的种子。所以,我们必须先知道病情,而后才能对症下药。

6.读《阳光心态》有感 篇六

蒋爱莲

多次在书上看到这句话: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以前觉得很纳闷:不如意怎么会“十有八九”呢?太夸张了吧!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真的对此体会越来越深刻了。这“十有八九的不如意”,总是不停地出现在我们周围,如果不懂得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可能要一辈子活在抱怨、痛苦、消极的情绪中。很高兴,《阳光心态》给我指出了一条明路,它使我初步学会了带着好心情享受人生。其中,缔造阳光心态的12个工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

【改变心态】

以前在工作中,我遇到学生打架、吵架,作业不做,上课不听,屡教不改等等的烦心事儿,都会发火、生气、愤怒,于是经常活在消极的情绪中。但得了“改变心态”这一工具后,我就变得坦然了。其实从大的,长远的角度看,谁能说这些调皮捣蛋、贪玩喜动的学生将来就是没前途呢?许多的伟人小时候不都是这样的吗?!我的小学同学中,也有许多是小时调皮捣蛋,不爱学习,长大了却很有出息的啊!我小时候还经常地数学考不及格呢!谁想到我长大也能当老师啊!所以,谁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我现在生气,只是白白气坏了自己而已!于是我告诉自己:事也好,人也好,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此时此刻,我只需平静地、尽力而为地教育他、引导他就够了,至于他听不听得进去,做不做得到,以后会变怎样,那是他自己的造化。况且没到最后,他到底是好是坏都还不知道呢!我在这里乱生气个啥?!干嘛如此想不开?!这样一想,我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不良情绪便也烟消云散。这就是“当改变不了事或人时,就改变对这件事或这个人的态度”的好处。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心情也变好了。

【享受过程】

《阳光心态》里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甲、乙两个人去看风景。开始的时候你看,我也看,两人都很开心。后来甲耍了一个小聪明,走得快一点,比乙早一眼看前面的风景。乙一看,心想:你想比我早看一眼?!这怎么行?!于是,乙就走得更快一点,超过了甲。甲不甘示弱,又超过了乙。于是两人越走越快,最后跑起来了。原来是来看风景的,现在变成赛跑了,沿途风景两人一眼也没看到,到了终点后,两人都只剩后悔。

这个故事不正是现代人的写照吗?学生的读书,教师的教书,任何一个单位企业,似乎人人都在赛跑。每个人都拼命往前冲,却错过了这一路上的美丽风景,不曾享受这漫长过程中的美好。终于跑到终点了,这才发现:结果再好,都显得那么单薄与苍白!为什么我们不能早点领悟:生命的本质就是追求快乐,而不是比赛呢!

其实,人生只不过存在于两个字之间,那就是“生”与“死”。既然这“死”的结果是我们已知的,我们可享受的就是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着我们教育学生的漫长岁月,包括着和亲人相处的无数日子。如果我们在学校生气,回家也不开心,那么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选择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学会享受从“生”到“死”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瞬间,我们就不白白到这世上走一回。

【心造幸福】

现在,人们称这个社会为“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些人对物质的追求很高,总想跟别人比,总想开轿车,住洋房,穿名牌,买一件衣服不上个千,总觉得心里别扭。但说实话,真正得到了这些,人就能快乐了吗?!不管多富有,一次也不能吃两三餐,一晚也不能同时睡几张床啊!读中师时,我很想要一架钢琴,我觉得,如果拥有了钢琴,我今生就再也无所求了。可当我真正拥有时,我却觉得,原来拥有后也不过如此。有人为了有一套房子而不顾一切地去向银行贷款,但拥有房子之后却得过着极其“抠门”,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样能真正地快乐吗?!物质能带给人的快乐是短暂的,是有限的。如果拥有某一件东西前你不快乐,拥有某一件东西后你也不见得会快乐。快乐来自于内心,心灵平静,心态阳光,心地善良,心中充满爱与宽容,凡是往积极方面看,自然时时充满快乐。

此外,在《阳光心态》中,还提到了“工作是游戏”、“对自己的当前满意”、“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在不尽人意的环境中保持阳光心态”、“不要期望过高”、“反应过度失去自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等人人需要的“阳光心态”。

7.读《阳光校园》有感 篇七

这本小说是伍美珍姐姐写的,书分为4个小说,其中我最爱看《友谊沙漏》了!故事主要讲了陈晓岚的爸爸出差,回来给她带了个沙漏,可是没过多久爸爸又要出差了,可不幸的是她的爸爸永远的离开了她,最后只剩下来一个沙漏。晓岚把它当做爸爸每天都给它擦玻璃......晓岚的好朋友,肖潇,一天到她家玩一不小心把沙漏摔碎了,晓岚很生气,一气之下和肖潇绝交了。肖潇知道自己错了,到了学校后只要是有空的时候,她就跑到晓岚的位置旁边,反反复复的对她说:“对不起,我是不小心,我会买个一模一样的给你!求你原谅我吧......”晓岚怒气冲冲的对肖潇说:“肖潇,我知道你家有钱,但是请你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你也永远买不回来这个沙漏,因为它是无价的。你摔碎了沙漏,也摔碎了我的回忆。就算你买回来一个一模一样,其中的意义也是不同!你永远也不会了解其中的意义!”之后她们就一直在冷战。直到有一天,晓岚觉得自己错了,可是当她想去挽回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肖潇也不会原谅她了。晓岚永远的失去了她的死党和爸爸。

8.读《阳光心态》有感 篇八

阳光心态是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经济条件不宽裕,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好心未得好报,自己工作的辛苦没有得到认可,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对这类事情,如能保持积极心态,就会开心,心胸也就会豁达,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工作顺利,心情舒畅。如果总是想不开,越想越气,情绪失去控制,言行也就出现反常现象。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大闹一场,出言不逊,开口伤人,使你的人品大为降格,人际关系受损,事后冷静下来想想,为一点小事,到头来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根本不值得。这时,我们就要调整好心态,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

一直以来,家长、老师总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做人要有上进心,要向上看,跟好的比,绝对不能跟不好的比!这话讲得也没错!但我们发现,如果什么都“向上看,跟好的比”,那么人会活得很辛苦,很不开心!因此,我们又要学会“向下比较”,学会松树弯腰,大雪压在身上弯下腰, 雪化又挺起腰板,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对不好教的的孩子,我们要想想那些特殊的孩子,那才叫真正的难教,跟他们相比,我们已经够好了!在埋怨工作辛苦时,要想想那些没有工作的人,他们的心在漂泊,找不到停靠的港湾,不知道明天将何去何从,那种徘徊与迷惘,那种对家人的愧疚与无奈,是我们无法想像的!想想他们,我就觉得自己很幸福。

现在,人们称这个社会为“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些人对物质的追求很高,总想开轿车,住大房,穿名牌。但说实话,真正得到了这些,就能快乐了吗?!不管多富有,一次也不能吃两三餐,一晚也不能同时睡几张床啊!上中学时,我很想要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好骑的、崭新的自行车,我觉得,如果拥有了它,我就再也无所求了。可当我真正拥有时,我却觉得,原来拥有后也不过如此。有人为了有一套房子而不顾一切地去向银行贷款,但拥有房子之后却得过着极其“抠门”,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样能真正地快乐吗?!物质能带给人的快乐是短暂的,是有限的。如果拥有某一件东西前你不快乐,拥有某一件东西后你也不见得会快乐。快乐来自于内心,心灵平静,心态阳光,心地善良,心中充满爱与宽容,凡事往积极方面看,自然时时充满快乐。

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月光心态就是忽冷忽热,出尔反尔。生活中没有人不追求和向往美好,但人生的路途上不可能总是阳光明媚的艳阳天,风雨过后见彩虹。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因为拥有“阳光心态”, 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学会放下,学会谅解、宽容。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心态是后天修炼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

9.读《阳光少年》有感 篇九

这个温雅可爱的女孩,名叫吴琪。但谁能知道,她竟是一个双耳失聪的聋哑孩子。打出生起,她便被剥夺了聆听美好的权利,她只能生活在寂寞孤寂的无声世界中。

吴琪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相反,她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油画、田径,每一种爱好她都以最努力的姿态去完成它,老师同学们都被吴琪这股“倔劲儿”所深深感动。

本该生活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过着,但命运之神总愿意去亲近勤奋之人。吴琪无意中在电视中瞥见了邰丽华领衔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她深深被舞者那高贵优雅的姿态所吸引,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聋哑人原来也可以跳得那么美,那么棒,那样出神入化。这一幕,在吴琪那波澜不惊的心中如排山倒海,掀起滔滔巨浪。从此,吴琪的心中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她暗暗鼓励自己:“我也可以和邰丽华跳得一样棒!”

梦想终归是梦想,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寻到这尾幸运之鱼。吴琪是聋哑孩子,她听不见音乐,感知不了舞曲的旋律,跳起来难免有时疏漏了节拍,一般人根本没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练习着根本听不见音乐的舞蹈。

但吴琪不怕,即便长时间的训练使她腰酸背痛,浑身的骨头都似散了架般,但这个坚强的女孩,汗水动摇不了她,疼痛击败不了她,艰辛为难不了她!她要和命运搏战,她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是的,吴琪没有因为自己是聋哑人而止步不前,相反,梦想让她全身勃发出无穷的力量。她坚信有这一天,她会和邰丽华姐姐一样,在绚丽的舞台上,在万千观众前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面对挫折,怨怼命运的不公,将大把大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抱怨中。其实,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起码,他赐予了我们生命和时间。也许在你不停埋怨时,有人正渴望能得到一双会说话的嘴巴;也许在你厌烦身边的噪音时,有人正渴望能得到聆听有声世界的机会。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人生不就是一场漫长的考验吗?《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窗时,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正如20xx年申奥形象大使桑兰,她曾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谁也没有想到一次意外让桑兰永远失去了双腿。但桑兰没有自怨自艾,她用她的坚强向世人表明,残酷的命运并不可怕,只要有坚强的信念,一样能让梦想起飞。桑兰通过自己的拼搏在另一片领域取得骄人卓越的成就,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灵魂。

我也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记得小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骨折,三个多月才勉强在妈妈的搀扶下重新学会了走路。有人因此对我表示同情,但我从不这样看待自己。在这漫漫三个月中,我不仅饱读诗书,学会了思考,还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不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吗?

突然想起一种花,茉莉。说实话,它很普通,没什么特别之处,既没有玫瑰怒放时的艳丽,也没有月季那沁人心脾的奇香。它只是作为一朵花,默默成长,默默开放,以一朵花的骄傲开放在这千紫万红中。

10.读《阳光洒落的印记》有感 篇十

李沛

捧着厚厚的姚岚女士的大作,花了好几个晚上的细致研读,今天,借着窗外的月色,梳理下心情,特别想为这本倾注作者大部分精力的优秀作品写点感想,期待更多的读者能和我一起感悟到此书传达的阳光般炽烈的情怀。

姚岚女士是一个刻苦努力、文字功底深厚的人。她学钢琴,没有什么底子,在名师孔祥东团队学校老师细心的栽培下,她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生生的把纤细的小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当别人遇到大雪、路滑不便等借故偷懒请假时,她冒着寒风,换乘2部公交车毅然前往,这是对梦想的执着;当她懈怠有点儿想放弃时,她恩师的鼓励让她又信心百倍的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坐在琴凳上就知道有时这个世界谁也帮不了你,只有自己成全自己”,这句话,让她勇往直前,直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她专业知识扎实,法律系出身的她有着严谨的思维,从“群星灿烂落人间”的行文,可以看到她思路的严整;从她发表的《致富与守法》、《植树与求实》可看出她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敏锐的分析;从《论市场经济下律师业体制改革》、《对辩护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思考》可以体会到她丰厚的法律知识功底。

姚岚女士是一个乐于助人、善良和充满爱心的人。从国学18班为学友们发开课通知提醒,到日常接待以及擦黑板等一些小细节,她能想到的都做了;从大年初一独自赶赴上海儿童福利院看望一个个鲜活生命,感知生命的伟大、送上她美好祝福也带去了她的浓浓情意。从《挑夫》一文,我仿佛看到了她对辛苦劳动的外来打工人员的淳朴和真诚,那是朴实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姚岚女士是一个兴趣特别广泛的人。她的人生地理轨迹在国内如西安、昆明、上海、青海到国外如泰国、罗马等好几个城市间穿梭。宝贵的经历让她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和素材和我们一道分享。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对红楼梦的喜爱和兴趣,这来自于她对知识的渴望和敬畏。她没有死读书,用书本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谈红楼梦,在《我是红楼追梦人》中作者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解了她对红楼梦的认识与思考;她对红楼梦的熟悉和了解,小到菜名,再到人物穿戴,又到人物心理剖析,更大到放在当今时空的思索。尽管她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很独到、精辟,但是她却十分谦虚和低调,仍不忘与朋友、前辈和大师们互相学习探索,如与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原国家领导人胡耀邦之子)的交流、和“复旦哲学王子”的王德峰教授的讨论,无不看出她对红学的痴迷和热爱;正是由于她对红楼梦的较高造诣使她被邀请作为重要嘉宾参加了上海图书馆建馆60周年的主题为“那些年,我们看过的书”活动,并做了题为《我的红楼情缘》的演讲。她不仅对红楼梦特别喜爱,在话剧、戏曲、诗歌朗诵与电视配音、歌剧方面也皆有涉及。她时常会虚心的向著名配音演员、语言表演艺术家丁建华老师学习如何精准朗诵,特别是人物情感的揣摩和表现手法,丁建华老师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姚岚女士基本秘诀和技巧,并用教导的方法指导了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然了,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她对文艺的钻研与学问的认真态度。

姚岚女士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正能量的人。从一开始受到母亲影响喜爱上旗袍到自己变成旗袍方面的小专家,再到对衣服的熨烫打理与养护细节,又到亲自烹饪秀厨艺(不得不说,姚氏红烧肉是她的招牌哦),可以看出姚岚女士是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还有与国学21期茶仙子鲍丽丽学习泡茶、品茶,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生活时常会冷不丁出点意外,生命之流出现暗礁,但是她依旧十分坚强的面对。她的阳光心态也感染和激励了许多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等。我总认为,一个阳光的人,总是会有好的人缘,在她最苦痛的日子里,是亲情、友情、同学情等滋养了她。在她生病住院期间,妈妈的日夜陪伴和姐姐、二姨等亲人的精心照料,单位同事的真诚慰问、朋友的祝福,从四面八方涌来,可见姚岚大姐的人缘如此之好。

姚岚女士是一个细致、懂得感恩的人。可以说,该书是一本很好的读书笔记,书中汇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众多著名教授、还有社会名流如郎咸平等知名学者的上课精彩讲解,这都由细心的姚岚女士精心编撰、整理而成,从精华中汲取精华,以此来回馈母校的培养,让更多的我们感受到一个充满感恩情怀的姚岚。在书中,我们发现了哲学原来可以演绎的如此精彩纷呈;孟子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如此之重要;《周易》中关于对君子内涵的理解如此之精辟;关于养生知识的认识我们还有许多误解和不足;关于信仰危机与精神安顿还有那么多的思考等待我们去理清;对佛教的认识我们还有很多的误区与改进……该书又是一本很好的游记,作者游览祖国河山,从《孔子故里游学》到《喜看安宁洛阳山石窟艺术》(该文曾刊登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云南各地>节目中),再到对历史的思索而写下的《明永历帝殉国碑漫忆》,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从《美哉!茶乡美哉!茶仙子》让我们体会到茶仙子的功力与茶道的魅力所在到《佳节有梦故乡情浓》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味道等等。

这部作品由已故当代作家陈忠实先生题词,余秋雨先生、著名配音演员、语言表演艺术家丁建华女士力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郑召利作序,在品读名家热力推崇的作品时,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态品读作品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我们一边轻抚这部装帧优美的大作,一边沐浴在时光河流中感受姚岚女士为我们带来的心路历程,在生活的大舞台,我们领略了绽放最美青春的她对生活的态度与理解,也启迪我们更好的用积极进取的态度、以阳光的心态更好的珍惜当下,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说明:

1.本读后感为作者李沛先生所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教师生活随笔感悟下一篇:2019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