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24-10-18

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9篇)

1.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一

事业单位论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浅析 [摘要] 事业单位为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必须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一、前言

2010年年末,在财政部的财政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和成熟,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相对薄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是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为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必须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营造理性、严谨、务实的控制环境。一个单位有了良好的控制环境,管理层就能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行政管理职能,有效控制经费的增长和铺张浪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和谐良好的组织文化。任何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如国家政策调整、行业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内部舞弊等。事业单位的目标

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能,发挥经费的最大效应。内部控制是为保证组织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达到提高管理效率、防止管理层的逾越和串通舞弊、控制风险的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国有资产,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控制,不存在空白点。重点关注主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依据所处的行业环境和经营特点,根据职业判断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个要素。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规定单位的纪律和架构,影响管理目标的制定,营造单位的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企业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构成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氛围,反映单位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所有控制方式和方法赖以存在和运行的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5个方面。

一、治理结构

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质,只对政府和上级部门负责,单位治理结构不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所以单位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将发挥关键作用。如果管理层只受一个人或几个人支配,单位经营风险、管理目标以及对公共管理职责的落实,都难以保证。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引起思想上的重视,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提高内部控制要求,单位负责人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有效负主要责任。要真正树立起单位负责人为财务工作和内部控制建设第一主体的意识,加强对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相关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财政部门、人事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对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管理层相关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单位管理层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诚信和道德观念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管理层通过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营造和保持诚信的环境,使员工在一般和特定情况下能保持正确的判断和操守。管理层分为决策、监督、管理3个层次,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活动承担决策、监督和执

行的职能。

二、机构设置与权责分工

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简单,机构设置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和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本单位的业务性质、管理要求、文化理念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责任权利,避免职能交叉、缺失和权力过于集中,形成责权一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抓住关键点,根据业务流程和经济活动中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事业单位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设置内部机构,权利责任落实到各相关单位,体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每笔业务要经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部门和人员处理,使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和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关联,相互监督和制约。所采用的组织结构要有利于管理,有利于信息沟通。

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岗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落实,确定各职能部门或业务单元对于内部控制的权利义务并进行整合,向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即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在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工作。

单位要赋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确保其独立履行审计职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对管理

层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有对异常情况进行追查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

财会部门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单位的各项业务都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登记入账。财务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保障会计信息处理程序和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完整。应赋予财务部门负责人相应决策权力,在经营策略、风险评估和决策等环节发挥关键助手和参谋作用。

三、内部审计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过程中提出建议,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帮助单位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事业单位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应设置单独的机构,配备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人员,保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组织提高经济效益,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对内部控制体系运用信息系统和沟通渠道进行公正的分析判断和监督评价。内部审计职责包括审计会计账目,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审核内部控制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向上级管理层报告,保证内部控制制

度更加完善。要注重事前审计,对于计划和预算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证,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事前提出纠正和修改的建议,供管理层决策参考,避免决策失误。在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把实施情况与计划和预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失误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使计划更加符合实际。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分析评价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实际出发,履行经济监督职能,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包括事前计划和方案,事中对审计程序的选择和应用、工作底稿、记录和复核、报告编制与审批,事后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这是内部审计机构最重要的原则,保持独立性,才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四、人力资源政策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性,人员比较稳定。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帮助。单位内部

控制的成败取决于职工素质的高低。保证单位所有成员都具有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的人力资源政策,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单位应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人力资源的框架要求,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权限、任职条件、工作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对选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和岗前培训相结合制度,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正式上岗;考核不合格,应及时解除劳动关系。

单位应制订长期培训计划,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培训要结合业务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规划,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关心职工自身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强后备人才建设,促进全体职工的知识技能持续更新,不断提高职工的服务效能。

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对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进行考核和评价。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职工贡献相协调。对各级管理关键岗位职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方式等,形成员工的有序流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根据法律健全职工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条件和程序,确保单位和职工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职工,先暂停工作进行培训或调整

工作岗位,安排转岗培训,仍不能满足岗位职责要求的,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离职前应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工作交接或离任审计。定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和不足,完善相关政策,使单位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事业单位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企业文化。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引导和规范职工的行为,对职工的精神风貌、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待人接物、环境卫生、组织管理等做出规定,培育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职工的价值在单位得到充分体现。对不同级别的职工要一视同仁,建立融洽的组织环境。事业单位要建立丰富多彩、积极正面的企业文化。

2.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二

一、妨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建设的因素

1. 传统人治思想冲淡了民主氛围

人事控制思想严重和管理作风不端正,仍然是桎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要素[1]。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现代人不仅需求物质满足,还需要安全、关怀、爱护和尊重。因为每个人都具有感情、思想、灵性,也都有获得权利、尊重、关爱的愿望。正是这种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非理性集合,客观要求国家以法律政策手段,赋予并保护其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很多单位领导口头上大讲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重视人才使用,但却吝惜人力和人才投资,严格控制人才流动,大搞性别歧视,不仅挥霍单位的国家财力满足一己私欲,还挥霍员工的时间和精力频繁召开大小会议来显权威泄私愤;不仅践踏国家人才待遇政策和号召,还践踏民意大搞不正之风;有的领导把员工当成是只为了挣钱求生的“经济人”,忽略人力资源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主导力量,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才是事业单位发展这一硬道理。20世纪末期盛行一时的依靠政策、感情和待遇的“三留人”策略淡忘脑后。有些单位领导观念守旧,官本位思想严重,假以党委或领导班子名义,大搞一言堂,对群众意见和建议“一票否决”,严重挫伤了职工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

2. 制度缺位助长了权责利关系失衡

受封建思想影响,一些事业单位领导特权思想严重,官本位治人,以人为本演变成了“以权为本”,全然不顾员工感受地表现出“以权治人”。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学历轻经验、重学位轻知识、重专业轻文化、重职位轻贡献、重使用轻开发、重奉献轻投入等现象,不断拉大复合型人才同劳动性、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的待遇“逆差”。一些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频繁变化,个别行政领导以自我为中心,刻意为职工规定出诸多条条框框,包括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级等,有些规定直接带有利益诱导性,譬如,规定单位认可的职称评定、重点岗位认定办法中,明令教师只能在其圈定名称的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在限定的某个出版社出版教材著作等,诱使教师盯紧这些利益目标去写文章编教材,而将学科、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宽领域、跨学科学术科研努力于不顾,严重限制了单位的事业发展[2];个别单位行政领导把持利益分配,剥夺职工民主决议权利,或者为职工制定近似于“严酷”的考核制度和标准,对只拿有限工资和劳动奖待遇的职工考核得几乎体无完肤精神崩溃,由默默贡献的人力资源变成行政领导眼中的职业“囚徒”;有的单位拼学历、比学位,还老中青一刀切,大搞利益平均分配,严重遏制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大力挫伤贡献突出人才的积极性。由于制度缺位,在各级领导层和干群之间,必然权责利失衡,导致一些优秀人才壮志难酬,单位事业兴衰可想而知。由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致使其主管领导和人事机构短期行为严重,牢牢地操控着人事控制权,服务意识淡漠,把要求和责任推向员工,利益严重向行政部门倾斜,出现领导有权无责、权利双收,职工有责无权,利益均沾的状况。

3. 传统管理习性沿袭着人事控制

以人为本,要求组织和领导要以员工为核心和根本,尽量以有限的资源并不断利用创造新资源,来满足职工的生理、心理、安全和荣誉等不同层级的需求,这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有效手段。这客观要求事业单位领导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思维,不断革除就有的习惯和作风,站在时代要求的高度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习性,最大限度地适应单位事业发展和职工追求的需要。但目前绝大多数单位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控制惯性思维之中,事务性工作放不下,集所有实务控制权于一身,不顾及事业发展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需要;一些人是机构领导自命不凡,唯我是尊,以权乱法,以言代制,把职工屈从骄傲地说成是对自己的尊重,把群众的忍耐想成是自己的权威,把开会读文件说成贯彻上级精神,将利益向自己倾斜辩解成奖励贡献。可谓居庙堂之高则“由其权”,处江湖之远则“由其泯”。无视职工权利和民意,不顾事业发展需要,将上级和群众信任置于脑后。

4. 领导方法守旧阻挠了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创新

由于行政职能分工过细,中国长期存在“政出多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导、职工和人力资源等部门共同协作的结果[3]。但至今为止,人力资源部门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放于人事档案、劳动关系、工资审核、职称评定等诸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很少专心研究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相匹配的宏观政策措施,无暇建立服务职员工作、激发员工斗志的激励措施和培养机制。同时,政府也未出台一部系统的落实以人为本的专门政策,包括“为本”之“人”的范围界定、待遇标准、政策手段、权责形式及为此要求的行政领导方式与体制转变等内容。中国的领导惯性思维就是“等上级发话”,国家没政策,地方不行动;上级没文件,下级不行权。这实际上是各部门及领导惰于创新和怕担责任的官僚习性。最后,大多数单位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政策信息发布和传递仍以纸质文件为主,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二、改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对策

1. 树立服务思想,创造民主、和谐氛围

事业单位是国家直接投放财政资金兴社会公共事业的组织机构,集聚了大量的事业精英和骨干,他们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是自觉维护单位利益和关注单位事业发展的主人翁。各级领导应该认清人才是国家投资培养的优秀人力资源,职工是单位事业运行和兴旺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力量[1]。为此,应主动放下权高位重的“官架子”,努力培养亲民爱民思想,缔造服务意识,将职工当做发展和振兴单位事业的主人,把自己想成是服务的公仆,积极为职工利益考虑,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亲职工所亲,增强同广大职工特别是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互动和感情交流,让职工感受到领导贴心的关怀,以此激发起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要充分尊重职工民主权利,体会职工感受,善于求人以理,用人以施,养成听取民意的管理作风,做到官为民想、权随民愿,打造人尽其才,力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善于面对利益诱惑“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职工民主评价“忍一时风平浪静”。只有这样,事业单位领导才真正领悟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真谛,单位事业才能够在和谐的内部环境下健康发展。

2. 落实人才政策,理顺责权利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强调宏观经济调控,组织内部管理完全自主化。但中华民族“唯命是从”的习性根深蒂固。通过政令“强制引导”对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加以制止和限制,总能起到特别理想的效果。

(1)完善人才流动政策,尊重个人职业选择。在中国很多行业诸如学校、医院等,都应该彻底取消限制人才流动的各种措施,取消对利用单位资源攻读学历和学位人才被迫签订服务或“服役”年限合同的做法。事业单位的资源都是国家资源,任何人才培养都属于国家投资,因此人才是国家的人才。只要这些人才没有流向国外,就属于合法的正常流动,是在不同区域、单位和岗位上为国家事业作贡献。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积极促动人才流动的政策,在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才智和能力的前提下,鼓励优秀人才到更适合自己的天地中去发展,必要时还可以主动帮助推荐。当优良的政策环境促进单位人才流向更能发挥其才干的新单位、新岗位,他们会怀着感恩的心争取机会回报单位,也会积极推荐更适合的优秀人才去原单位工作。这就是人才政策产生的良性循环效应。所以,事业单位一定要努力打造引人、用人、育人、养人的质量管理和利益分配政策环境,促进全国人力资源结构优化[1]。同时,我们也期望国家尽早制定专门的人力和人才流动法规政策,把个人选择权纳入法制管理,让流动人才为自己维权有法可依。

(2)健全职工待遇和工作强度政策,理顺权责利关系。为保护职业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国家制定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加班补贴工资制度,实现了对劳动者基本待遇权利的保护;2009年,国家还对金融和上市公司等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高级职员做出了最高薪酬限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也缩小了国企和民企之间高管待遇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但这些政策都仅仅局限于企业公司,对行政事业单位始终没有进行系统的改革措施和相关的配套政策,远远不能满足全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国家应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各行业务类岗位职务的最低标准,一切以岗位贡献能力为依据。提倡重视基层员工利益,缩小行政职位的薪酬差别(将成为消除争权夺位的有力措施);实行贡献与报酬直接挂钩制度,消除不同学历、学位同相同岗位实际贡献的待遇差别,禁止经验型或实践型人才同学历型人才同岗不同酬;制定复合型人才评定的标准和专门的薪酬政策;取消技术职务即职称套用行政职级工资标准的传统做法,严格按照不同行业的工作强度和贡献水平制定相应的薪酬,原则上技术职务薪酬应高于同行政职级的工资水平。

3. 激活领导素质,培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才干。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事业单位必须由传统阶段“人适于事”的事务性人事管理,转向高层管理人员、直线领导、员工和人力资源工作者共同高度重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这客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在层次上提升,在职能上扩展,并努力将不同层次和职能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中国任何单位的党政干部,都具备一定的优越条件和特有的素质于才干。但是,他们的优越性功能并不能在现有岗位和环境下全面发挥出来。为此,国家既应把党校和行政学院作为拟提升党政干部的“岗前培训”殿堂,还要将之当成事业单位中基层领导转变旧思想观念、树立新作风、掌握新方法、培育高素质、学习新才干的基地,全面激活领导素质。使其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方法、作风,来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如何放权让利和关心爱护职工群众以及坚持走民主道路,来展现领导风采。只有各级领导干部自身潜存的“沉默素质”被全面激活,才能真正释放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能量,并形成促进事业单位不断腾飞的才干。

4. 创新领导方法,培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力。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很多高校等迁址意味着这些单位瞄准了新发展的市场和环境。但是,国家加入WTO的同时对政府服务思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经济领域的行政干预只能换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市场经济地位的不予认可。国家机关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近些年来频繁遭遇的贸易反倾销巨额损失就与此直接相关。所以,各级党政机关应彻底解除政府行为对市场的任何干预,大力开展便民服务[1]。同理,高校等事业单位迁址后,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迁址”到新的市场环境,第一时间完成领导思想“换位”,否则就很难把握发展契机。事业单位应大胆探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将职称评定、档案保管、劳动保险等是事务性工作转给社会中介机构或组织,把更多精力和心思置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上[3];坚持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确保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使之成为单位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力度,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力争尽快以全程信息化管理工具替代手工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效果;领导干部自觉摒除强权思想和官僚作风,热心为群众服务,虚心利用并不断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制定有利于职工成长进步的政策措施,不断激发群众工作热情和干劲,确保单位事业蒸蒸日上,也以此赢取员工的尊重、信任、爱戴和推崇。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端正服务意识,转变领导思想,激活素质,放权让利,廉洁自律,坚持民主,礼贤下士,平等待人,坦荡处事,并勇于甩掉事务性管理包袱,放眼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从内心里把职工当成为单位创造事业的“活化资源”,积极培育“以诚招人、以德服人、以才用人、以利待人、以情留人、以法放人”的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的优良环境,力争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确保使全体干部职工不仅充分发挥出现实的才智和干劲,而且还能自觉地挖掘出其潜在的能量贡献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树锋.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4):103-106.

[2]董曼雪.论高校人力资源环境建设问题[J].求索,2004,(4):24.

3.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三

一、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本人认为有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一)顶层设计必须以标准建设为推动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而言,不可能由各个单位随意地按照单位领导的个人意志进行,如果这样内部控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标准和结果,必须进行全国范围的顶层设计,即由财政部门同相关政府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权威的、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国务院部门和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制定相关政策性文件,明确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

(二)实施为主体必须落实在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制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

(三)评价必须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作为必要的补充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怎么样,单纯依靠行政事业单位自我评价是不科学的,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实施内控规范,财政、审计等政府监管部门应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内部控制第一责任人,健全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而单位负责人行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就必须组建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负责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的牵头部门。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职责:为内部控制建设项目提供总体指导;定期召開项目协调会,就关键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负责内部控制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督,并控制项目进度;推进解决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内部控制建设阶段性成果进行复核与确认。 内控部门职责包括:确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计划及工作范围; 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调研与风险评估;了解、记录与评估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推进各部门和下属单位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并向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汇报;整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相关成果,并组织对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三、明确单位议事决策程序,完善议事决策机制,确保内部控制在决策环节的有效实施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决策及议事方面,必须制定单位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程序等有关制度,完善议事决策机制。能较好地实施内部控制的议事决策机制需要做到: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大额资金使用、大宗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每个单位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做好相关会议记录,如实反映每一个领导班子成员的决策过程和意见,并请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核实记录并签字,及时归档。

四、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保证。单位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制定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 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以及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五、把好单位用人关,营造和谐的单位文化,创建有利于实施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一个单位怎样选人、用人,直接关系单位事业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尽管有各种规章制度,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 单位应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任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 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单位文化是单位在存续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单位应当加强文化建设,由领导带头,积极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文化。

六、完善财务体系,规范会计行为,从会计信息方面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财务体系是指财务机构、会计人员和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机结合。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财务体系。行政事业单位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对于规模比较小或者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单位,上级单位可以考虑收回其财务管理权,只在这些单位设立报账点;规模较大的单位应尽量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确保全单位财务管理政策统一,会计核算集中。

近年来,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监督体系构筑了新型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 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绩效评价的改革创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强化管理,配套制定相关办法,确保各项改革得以贯彻实施。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可以制订如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经费支出标准、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会议费报销管理办法、库存现金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七、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将人控与技控有机结合

4.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四

【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答题思路】

5.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五

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点环节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使环境监测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当前环保事业的发展.

作 者:柳耘  作者单位:宜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宜昌,443000 刊 名:现代商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年,卷(期): “”(4) 分类号:F2 关键词:环境监测   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控制   改进  

6.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 篇六

试卷提交时间:2014-04-07 20:23:17.55 试卷得分:62.0

1、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发展过程是现行使用完毕。

错误

2、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图样材料是指按照有关制图标准或方法,用专门的线条、符号等绘制的图形文件材料。

正确

3、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字材料是以文字为主体,配合数字、图表等,用来记录和表达有关信息的文件材料。

正确

4、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保存价值。

正确

5、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案登记就是以簿、册、表、单等形式,记载企事业单位档案的有关事项,以揭示其过程、现状和变化的档案统计调查方法。

正确

6、题型:判断题 分值:2 重点保管的档案要单独排放,并采取相应的重点保护措施。

正确

7、题型:判断题 分值:2 首次鉴定是归档后对文件材料进行初步的筛选,区分其不同的价值,为档案的整理、保管、利用打下了基础。

错误

8、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的作用是指文件材料在现行使用阶段的作用,被称为现行作用。

正确

9、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发文汇集是将本单位的全部发文按文号次序排列而汇集成册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

正确

10、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全引目录是集案卷目录和分类目录为一体的揭示和介绍档案案卷、文件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检索工具。

错误

11、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的整理是指依照一定原则和方法,对现行使用完毕后集中保存起来的零散文件材料进行鉴别、组卷和编目等处理过程。

正确

12、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案统计工作的及时性要求客观地反映特定时间条件下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

正确

13、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案阅览适用于不适宜借出或复制机密性材料。正确

14、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三次加工编研成果是依据档案,在系统、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形成的一种新的参考材料。

错误

15、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利用者通过电话查阅档案内容的利用服务方式。

正确

16、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在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既要防止档案实体散失,也要防止档案内容泄密。

正确

17、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是企业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和活动中间接产生和形成的各种信息记录材料。

错误

18、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数据式编研成果以数据结合文字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档案信息的编研成果。

错误

19、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求,对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正确

20、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成果形式是汇编档案文集和编写档案参考资料。

正确

21、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三次加工编研成果的加工方式包括()和编写。

选项1: 分析

选项2: 研究

选项3: 注释

选项4: 归纳 1234 答案错误

22、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阅览条件包括()等条件。

选项1: 硬件条件

选项2: 检索工具

选项3: 规章制度

选项4: 服务人员 124 答案错误

23、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号编制要求具有(123)。

选项1: 唯一性

选项2: 合理性

选项3: 稳定性 选项4: 正确性

答案正确

24、题型:多选题 分值:2 经营管理文件材料的来源主要为经营决策、计划统计、财务管理、(1234)工作。

选项1: 物资管理

选项2: 产品销售

选项3: 资产管理

选项4: 对外贸易

答案正确

25、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应遵循(12)等原则。

选项1: 自主原则

选项2: 配套原则

选项3: 效能原则

选项4: 效益原则

答案错误

26、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的内容包括归档范围、(134)、手续

选项1: 时间

选项2: 份数

选项3: 方式

选项4: 要求

答案错误

27、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产品详图主要有(123)安装图、零件图。

选项1: 总 图

选项2: 外形图

选项3: 装配图

选项4: 系统图

答案正确

28、题型:多选题 分值:2 组织机构沿革是记载一个单位(1234)等方面情况的编研果。

选项1: 机构设置

选项2: 职能配置

选项3: 人员编制

选项4: 体制变更

答案正确

29、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基建文字材料包括(123)、开工报告、概(预、决)算、试验分析材料、验收报告。

选项1: 协议书

选项2: 任务书

选项3: 计算书

选项4: 建议书

答案错误

30、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文件与档案的基本类型包括123 选项1: 文字材料

选项2: 图样材料

选项3: 表式材料 选项4: 特种材料

答案错误

31、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施工图样主要有总平面图、(123)、施工平面图、施工详图。

选项1:平面图

选项2: 立体图

选项3: 剖面图

选项4: 透视图

答案错误

32、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有利于档案工作(234)。

选项1: 机构稳定

选项2: 职能发挥

选项3: 要素落实

选项4: 业务开展

答案错误

33、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方面(1234)和实施监督。

选项1: 统筹规划

选项2: 组织协调

选项3: 统一制度

选项4: 业务指导

答案正确

34、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检索工具具有(124)等功能。

选项1: 存储功能

选项2: 交流功能

选项3: 介绍功能

选项4: 查检功能

答案正确

35、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134)档案中记录和保存着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权属依据。

选项1: 科研

选项2: 产品

选项3: 经营管理

选项4: 生产技术

答案错误

36、题型:多选题 分值:2 生产技术管理文件材料的来源主要为(12)、科技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

选项1: 生产管理

选项2: 质量管理

选项3: 能源管理

选项4: 环境保护

答案错误

37、题型:多选题 分值:2 科技文字材料包括(1234)等文字材料。

选项1: 产品

选项2: 科研

选项3: 基建

选项4: 设备 答案正确

38、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统计的基本要求包括(124)。

选项1: 真实性

选项2: 准确性

选项3: 及时性

选项4: 科学性

答案错误

39、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有收集、整理、(123)、编研、利用和统计。

选项1: 保管

选项2: 鉴定

选项3: 检索

选项4: 开发

答案正确

40、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产品文字材料包括任务书、建议书、协议书、说明书、鉴定书、(124)、审查报告、运行报告和总结。

选项1: 试验大纲

选项2: 试验报告

选项3: 调查报告

选项4: 分析报告

答案正确

28、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对象分类法适用于(1234)的二级以下类目设置。

选项1: 产品档案

选项2: 科研档案

选项3: 基建档案

选项4: 设备档案

答案正确

41、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案卷分类目录即以为(1)基本单元,依据大类内案卷排列顺序进行的流水登记。

选项1: 大类

选项2: 小类

选项3: 分类

选项4: 属类

答案正确

42、题型:单选题 分值:1 网络查阅是指利用者通过计算机(14)查阅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方式。

选项1: 局域网

选项2: 互联网

选项3: 系统网

选项4: 专 网

答案错误

43、题型:单选题 分值:1(34)分类法主要用于适用于综合管理性档案中的党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经营管理档案以及业务档案二级及以下类目设置 选项1: 型号

选项2: 问题

选项3: 对象

选项4: 专业

答案错误

44、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倒架是指由于档案数量(2)而对库房内原有的排列位置进行的调整。

选项1: 销毁

选项2: 变化

选项3: 减少

选项4: 增加

答案正确

45、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专题汇编是将集中反映同一(4)的一组文件汇集而成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

选项1: 专题

选项2: 专业

选项3: 课题

选项4: 问题

答案正确

46、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利用工作就是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3)任务。

选项1: 重点

选项2: 基本

选项3: 主要

选项4: 中心

答案错误

47、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不仅是企业事业单位的(4)财富,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

选项1: 专门

选项2: 专有

选项3: 专利

选项4: 专业

答案错误

48、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业务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3)部分。

选项1: 整体

选项2: 总体

选项3: 主体

选项4: 实体

答案正确

49、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归档范围是指应归入有关(1)档案中保存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条目总汇

选项1: 门类

选项2: 属类

选项3: 种类

选项4: 大类

答案正确

50、题型:单选题 分值:1 设备仪器档案和基建档案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设备仪器、建筑和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3)量的大小。

选项1: 价格

选项2: 价位

选项3: 价值

选项4: 价额

答案正确

51、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检索是指对档案进行著录与(4),建立档案检索体系。

选项1: 标注

选项2: 标点

选项3: 标识

选项4: 标引

答案正确

52、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分类类目标识就是指给档案分类体系各个类目的(1)。

选项1: 编号

选项2: 型号

选项3: 代号

选项4: 符号

答案错误

53、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企事业单位档案鉴定全面性原则要求全面地把握被鉴定档案与其他档案的(2),全面判定档案的价值。

选项1: 关系

选项2: 联系

选项3: 关联

选项4: 联络

答案正确

54、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文字式编研成果是以(4)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详尽地叙述反映档案信息的编研成果。

选项1: 图样

选项2: 声像

选项3: 图表

选项4: 文字

答案正确

55、题型:单选题 分值:1 网络查阅是指利用者通过计算机网络(1)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方式。

选项1: 查阅

选项2: 复制

选项3: 摘录

选项4: 下载

答案正确

56、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1)。

选项1: 具体化

选项2: 专门化

选项3: 应用化

选项4: 抽象化

答案正确

57、题型:单选题 分值:1 问题分类法即按工作中的(4)设置类别,对档案进行分类。

选项1: 不同问题

选项2: 专业问题

选项3: 相关问题

选项4: 具体问题

答案正确

58、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咨询服务是以档案信息为(4),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解答利用者提出问题的一种服务方式。

选项1: 参考

选项2: 参照

选项3: 素材

选项4: 依据

答案正确

59、题型:单选题 分值:1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组织(1)。

选项1: 原则

选项2: 要求

选项3: 形式

选项4: 标准

答案错误

60、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便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对企事业单位档案的有效利用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根本(1)。

选项1: 目的选项2: 要求

选项3: 标准

选项4: 原则

答案正确

42、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借阅情况登记是对利用者到档案馆(室)指定(4)利用档案的情况进行的登记

选项1: 保管场所

选项2: 展览场所

选项3: 陈列场所

选项4: 阅览场所

43、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鉴定工作由首次鉴定和(4)鉴定构成。

选项1: 定期

选项2: 定时

选项3: 定点

选项4: 定向

答案正确

44库房内档案柜架的排列方向应与有窗户的墙面相(3)。

选项1:平行

选项2: 贴近

选项3: 垂直

选项4: 隔离

答案正确

48、题型:单选题 分值:1(1)分类法适用于产品档案、科研档案、教学档案、病历档案等业务档案二级以下类目设置

选项1: 专业

选项2: 职能

选项3:

选项4: 问题

答案正确

49、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是通过摘录、缩编、剪辑档案内容,并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组织整理,形成的(2)、介绍性材料。

选项1: 概念性

选项2: 概要性

选项3: 概算性

选项4: 概率性

50、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检索工具是揭示档案内容与形式特征,查检和报道、交流档案信息的(1)。

选项1: 工具

选项2: 手段

选项3: 途径

选项4: 线束

答案正确

51、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图样汇编按专业将各种有关的(1)汇集成册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

选项1: 图样

选项2: 图形

选项3: 图表

选项4: 图案

答案正确

52、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一个立档单位档案全宗的代号叫(4)。

选项1: 案卷号

选项2: 分类号

选项3: 目录号

选项4: 全宗号

答案正确

54、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根据资产与产权变动的不同流向,明确与之相关的各类档案的归属,依法合理处置档案,维护资产与产权(4)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选项1: 变动前

选项2: 变动后

选项3: 变动中

选项4: 变动前后

答案正确

56、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年鉴具有性、资料性、权威性和(2)性。

选项1: 应用

选项2: 实用

选项3: 使用

7.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七

(一)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存在的历史需求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与其他政府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一样,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补充, 以及社会对于教育的特殊需求而存在。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近30年的迅猛发展, 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规模和逐年增长的比率都远超其他行业, 2013年江苏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1986.28亿元, 2014年江苏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080.09亿元, 在教育经费投入历史上首破2000亿, 总量位居全国第二。教育投入的稳增长对于教育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政府管理机制及模式的改变, 办学模式和办学形式不再受到严格限制, 教育国际化列入教育规划纲要, 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立体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纯企业的教育行为的逐利性目标又与社会教育对公益化目标需求相违背, 教育事业单位在政府和企业之间,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之外, 多种教育形态并存, 为教育服务模式创新做出了贡献。因此,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近年来发展迅速, 从业人员和经济规模逐年扩大,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有效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和素质, 使受教育者获取较高收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 在教育的经济效益方面同样效果显著。

(二)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存在现状

相比于其他教育事业单位,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具有较多的灵活性, 可以根据单位对教育形势的估计以及政府教育服务的需求制定服务项目, 可以参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购买服务竞争, 也可以参与纯市场的教育服务竞争。现有服务性教育类事业单位作为学历教育的补充, 涉及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 人员规模大小不一, 从几人到几百人都有存在, 经济收支规模从几十万到几亿大小不等。正是由于有这类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的支撑, 才使我国形成了目前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 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要求与经济管理

在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中,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一般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在最新的事业单位分类体制改革中一般属于公益三类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有可能鼓励转企, 或者将涉及经营性的服务转企, 涉及公益性的转为公益二类。因此,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两面性, 一方面要坚持所提供服务产品的公益性, 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经济成本能否得到有效补偿, 所以,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在制定管理目标时更注重通过提升目标成本的收益, 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效能的目标, 加强经济管理是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管理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环境现状

(一) 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控制

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控制是目前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重要方面。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均为上级主管部门出资举办, 举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本部门管理职能的补充, 在行政职能不能够到达但又必须要做的情况下, 事业单位服务的灵活性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举办的初衷不是获取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和社会影响, 主管部门对于单位的管理与控制着重在人员和费用支出, 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度需求给了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很好的发展空间, 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但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控制观念和手段仍停留在原来基础上, 内部控制环境中最强有力的管理控制一定程度的缺失难以有效控制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社会影响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 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理念与风格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同时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接受同级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财务管理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等。总体上说, 事业单位各类制度制定的前提依据是体制内计划经济模式, 趋向于集权管理, 使得管理理念与风格必须要适应集权管理的需求, 与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产品设计、服务模式、服务对象面向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管理理念与风格匹配程度较低, 加上从业人员体制内的思维模式, 单位自身多年来的管理惯性问题, 受管理人员数量及自身素质高低影响, 作为现有内部控制主要手段的会计管理控制要求的不相容岗位分设都难以做到, 因而, 在制度执行尺度把握的准确性、执行力度的稳定性、执行时间的及时性方面, 准确度低、稳定性差、不够及时的状况普遍存在。管理理念与风格在内控环境方面的偏差严重阻碍了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的发展, 公益性事业也连带受到影响 (影响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制定) 。

(三) 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组织结构

现行的服务性事业单位管理组织结构为垂直单线的自上而下的管理, 由单位领导层、中层、底层员工组成, 除此以外没有独立于现行组织结构以外的监督机构或者监督岗位监督权力的运行, 权力高度集中的同时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控制, 给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隐患 (评价与监督机制的缺失, 影响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 。

(四) 服务性教育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现行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没有自主权, 招聘和辞退都由人事主管部门统一执行, 逢招必考的形式从大局来看是公平、公正的, 但是从单位个体特点及其需要来说不一定适合, 经过考察合格的人不一定擅长考试, 擅长考试的人不一定符合单位的要求。目前管理层主要以上级主管部门经过规定程序择优任命为主, 较多的任命主要考虑人事安排, 而非单位管理确实需要, 造成本来就紧缺的编制被不适合的人员占有, 难以胜任岗位职责, 单位需要的人无法引进。从事教育服务行业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身处其中的事业单位既要兼顾公益教育服务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又要时刻关注经营性项目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如果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达不到较高水平, 势必会对单位的各方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影响竞争能力, 会被社会机构抢占市场份额) 。

三、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必要性

(一)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内控现状的需要

2015年中国首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白皮书指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执行一年来, 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与当初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内部控制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内控现状是大多数单位只有会计控制, 其他控制还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的内控环境建设正在进行中, 受现有管理模式的影响, 对内控环境建设及执行不够重视。

(二) 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的需要

作为服务性事业单位的举办方, 上级主管部门享有收益的权利和管理的义务与责任, 但作为行政机关, 主要职能是行业管理, 无法参与到具体的决策与运营过程中去, 只能通过完善制度, 加强对制度执行的评价与监督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 如果执行到位, 是一种很好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三) 维护教育行业的社会形象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立国之本, 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 是社会发展的永久追求, 因此, 社会公众对于教育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要求严格, 而教育本身的形象是维护教育行业的社会形象和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 自身的形象和发展对教育的整体社会形象的维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执行可以有效地防范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四、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 重要内控岗位由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委派制, 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 (国办发2011年37号) 中明确指出:“要吸收事业单位外部人员参加决策层, 扩大事业单位参与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重要内控岗位包括财务负责人及内控管理组织的负责人, 重要内控岗位实行委派制度, 是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有效形式, 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现在委派制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类投资方或举办方对下属单位的管理控制中。上级主管部门通过赋予被委派者管理权, 在被派驻单位的管理组织中参与决策, 制定预算, 执行预算, 有效监控被派驻单位对内控的重视程度、内控制度建设、内控目标实现程度, 实现对下属单位的日常化、全过程的管理控制。

(二) 加强财务核算集中管理, 改善会计核算控制环境

财务核算集中管理后, 将财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原单位分离出来, 切断了财务人员与核算单位的关系, 使财务管理者真正站在第三方立场, 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项, 在同一个管理制度下管理不同单位的财务核算, 可以很好地规范统一会计核算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 大大降低了舞弊事项发生的可能性,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目前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广泛推行财务集中核算, 成立各级政府财务结算中心, 但财务结算中心本身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亟待提高和加强。

(三) 加快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将内部控制环境由“人治”转变为“系统”治理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最终的落地实施依赖于信息化建设, 内控环境建设的所有因素:管理理念和风格、组织管理结构、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等等都可以包含在信息系统中, 信息系统可以固化和执行内控制度的所有流程。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体现单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管理组织结构内的所有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必须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 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及目标的设定可以充分体现参与者的岗位工作胜任能力, 管理流程的设计会涉及单位所有岗位的员工, 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营后, 单位运营的所有方面都必须进入系统, 按照各自权限和流程要求操作, 限制了“人”对于制度的操控行为, 统一了对于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规范, 特别是对于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中最重要因素管理者权力运用得以在系统监督下进行, 可以有效控制管理层的决策失误行为, 降低单位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风险。

(四) 内部控制外部社会审计制度化, 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

相对于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执行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 外部社会专业机构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专门审计已经日趋成熟, 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高, 具有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 主动聘请专业的社会审计机构对年度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专门的审计报告, 以便得到专业机构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并督促单位内控运营机构及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内部控制环境最重要的要素是人, 在历次的被审计及整改的过程中,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制度的执行规范等都会被单位各个层面员工所认识和接受, 内部控制的理念也会逐渐深入人心, 内部控制管理也会逐步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管理层面, 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环境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总之,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必须得到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是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 只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好了, 内部控制制度才有得以生存的土壤,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才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规模和逐年增长的比率都远超其他行业, 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补充, 以及社会对于教育的特殊需求而存在, 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当前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而言,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要做好服务性教育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 就必须要改善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有着巨大影响。

关键词:服务,教育,事业单位,内控环境,优化

参考文献

[1]于晓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 2006, (02) .

8.如何做好企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 篇八

[关键词]合同;管理

一、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首先,合同的订立应由企业法律事务部门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属民事合同,所以通过签订合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由此可见,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科研、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因此合同应由企业法律事务部门管理。

其次,合同管理应采取企业法律事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法律事务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操作上,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和所属各单位作为合同的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并向法律事务部门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这样,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对合同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二、企业合同管理必须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要成功、要发展,一方面离不开选择好的经营方式,注重技术创新,突出自身特点,敏锐发现适应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有效预防和积极消化市场经营风险,把企业决策和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实行依法管理是关键。

合同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堵塞合同管理漏洞,依法治企的关键就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好企业。

(一)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依法行事的基础

合同是一种契约,是当事人之间依法确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市场经济要求公平有序地竞争,竞争的秩序要靠法律来规范。目前,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合同的签约率不高、合同文本不规范、履约率较低等等。合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有的企业对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违约现象,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的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合同管理混乱,势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亟待加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合同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多种途径,加强合同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搞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这些都离不开合同管理。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现代企业对合同比较重视,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将它们进行归纳可以发现以下一些共同之处:

1.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合同法律意识差。一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不熟悉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基本上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合同法律意识差。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企业的公章、介绍信和空白合同等重要的法律文书被人盗用、借用,另外对联系业务的经营人员的相关授权不明也是容易引发纠纷的原因之一。有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对业务人员的授权制度,有的单位超过自身的权利范围对外签订合同,有的一般员工未经授权也对外签订合同,由于司法实务中对证据认定规则以及民事责任归属确认都有较明确规定,而这些规定,对那些未经授权的人员所订立的合同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对企业不利的,因此明确企业合同签订中的授权制度是依法规范合同管理的一个起始点,并且明确普通授权、特别授权、转授权代理、授权委托书的管理和使用等,对企业实施财务、物资采购等集中有效管理也提供了明确的前提法律依据。另外,在介绍信和空白合同管理中也应注意相互一致,以免引起因两份法律文书在文义上的不一致导致纠纷。

2.不签书面合同现象突出。盲目轻信“口头承诺”的协议,一旦一方失信,便纠缠不清,引发合同纠纷。据调研,百分之七十的企业签订合同金额不足经济往来总额的百分之四十。有的企业仅凭对方的电报、电话、发货通知单就进行交易,给合同履行带来隐患。分析双方不签订合同的原因既有出于信任对方的可能,也有图省事的可能。但恰恰因为这些就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过错,致使当事人事后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弥补和处理这些当初图省事而引发的纠纷。虽然现行合同法对签订书面合同没有了以往经济合同法中对书面合同的严格要求,但作为一份证明当事人当初合意主张的重要证据,有这样一份含义明确的证据肯定比没有要好。

3.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约定不明确。许多企业在经济交往中,也注意签订相关的合同,但却不使用成文的格式合同文本,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对合同标的约定不明确,合同条款不完善,责权利表述不明确,意思表达模糊,这样的合同极容易陷入欺诈圈套,引发大量合同纠纷。格式合同一般是在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起草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比较平衡和均匀,因此建议尽可能选用规范的格式合同来处理双方的经济往来。当然,签订合同时对双方合意的目标指向物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约定,而不应当是含糊不清的。因此,在合同中对双方权利义务和相关条款作出明确的约定,无论对方的诚信如何,使自己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也是经济活动中必要的一种风险防范意识。

4.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不完善。合同履行指的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履行监控,是为保护合同的正当履行,而建立的相应合同执行的调整和控制制度。为保证公司或企业的合同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一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或相应的法律顾问制度,但由于和各业务职能部门协调或深入监控的程度不同,致使合同履行中因为不到位的管理,而使好的制度不能取得好的结果。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意识到合同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一定要将这种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并且加以贯彻,要落实合同管理的机构、人员和制度,建立健全合同台账、档案制度,使合同管理逐步规范化,从而规范企业的签约和履行行为,堵塞漏洞。

5.合同履约率不理想。导致合同履约情况不理想的原因较多,但企业自身市场经营人员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贫乏,往往在合同签订前不调查对方资信情况,落入对方设下的“合同骗局”,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一支懂法律、懂合同的经营队伍,提高信用观念,规范营销行为,才能使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在企业经营中,除了正常的合同规范管理外,还应注意一种极端的情况,那就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一般表现在:(1)以预付款或定金、押金的方式骗取货款;(2)编造合理的理由,侵吞押金或相应资金;(3)伪造证件或资信情况,假冒特定身份,骗取合同资金等;(4)通过中介组织设立广告骗局;(5)假为购货,实为出货骗款;(6)虚构标的,骗取对方信任,获取资金。

从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各种合同欺诈行为,只要提高法律鉴别能力,认真对待签订合同,相信并不是能够轻易受骗上当。推而广之,企业合同管理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要建章立制,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合同法》培训,特别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法定代表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合同意识,掌握合同法律制度,并自觉地运用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使企业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发展和竞争能力,避免经济损失。

三、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合同管理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方式。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管理,合同范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2.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识。

3.重大合同审查管理。企业重大合同主要有:中外合资合作合同、企业购并合同、联营合同,独家代理协议、重大技术改进或技术引进合同。把这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大的合同挑出来,作为合同的重点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由法律顾问部门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所以,企业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监督可以知道企业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法律顾问部门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具体可采取或制定合同款支付复核程序,实施有效的管理。

5.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顾问部门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很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企业法律顾问要把好合同签订关。在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对资金数额巨大、工程承包、产权交易等重要的合同和生产经营合同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相关登记和鉴证手续,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

各企业要强化履约意识。合同一经承诺,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况,通过建立合同档案和合同报表制度,及时总结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提高防骗反诈能力。根据合同履行情况,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和不安抗辩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对违约行为要及时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合同欺诈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损失,并请求有关部门予以打击。

企业应当把依法治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合同管理,树立“外讲信用、依法经营;内讲制度,依法管理”的企业形象,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后东升.企业合同管理法律实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2.胡科峰.企业合同管理实务指南.法律出版社,2007.

3.张国印.企业合同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法律出版社,2009.

4.王义.中小企业合同管理全程指引.法律出版社,2007.

5.陈晓峰,陈明昊.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丛书.法律出版社,2009.

9.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1 篇九

试卷提交时间:2014-04-07 18:20:40.727 试卷得分:46.0

1、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更具有参考作用。错误

2、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应当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正确

3、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案卷号(件号)即最后一级分类类目的保管单位的排列顺序号。错误

4、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编研工作以满足利用档案需要为目的。正确

5、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记载一个单位在一定历 史时期内发生的大事和要事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错误

6、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完整率用于考核归档部门(项目)齐全情况的一项指标。错误

7、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案鉴定的基本方法是间接鉴定法。错误

8、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案外借是指通过开辟阅览室,供利用者直接查阅利用档案的利用服务方式。错误

9、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的作用是指文件材料在现行使用阶段的作用,被称为现行作用。正确

10、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号唯一性意即一个档号只能对应一件档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 分值:2

组织机构分类法即按本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类别,对档案进行分类。正确

12、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档案的作用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经过归档,进入“保存阶段”后所发挥的作用。正确

13、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以档案信息为参照,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解答利用者提出问题的一种服务方式。错误

14、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准确率用于考核归档文件材料内容与其反映的客观对象一

致情况的一项指标。正确

15、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常见的企事业单位文件材料和档案有5大类。错误

16、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接收各部门移交归档的文件材料是企事业单位档案收集工作的次要途径。错误

17、题型:判断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求,对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正确

18、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分类目录编制打破全宗界限和库藏排架顺序。正确

19、题型:判断题 分值:2

在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既要防止档案实体散失,也要防止档案内容泄密。正确

20、题型:判断题 分值:2

文件材料的积累是指文件材料在其现行作用实现以前被集中保存起来的过程。错误

21、题型:多选题 分值:2

行政管理文件材料的构成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安全保卫、()和外事工作文件材料。选项1: 监察审计选项2: 人事劳资选项3: 文教卫生选项4: 后勤福利 答案错误

22、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有利于档案工作(14)。选项1: 机构稳定选项2: 职能发挥选项3: 要素落实选项4: 业务开展 答案错误

23、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阅览条件包括()等条件。选项1: 硬件条件选项2: 检索工具选项3: 规章制度

答案错误

24、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党群工作文件材料的构成主要包括()工作文件材料。选项1: 党务综合选项2: 组织纪检选项3: 宣传统战选项4: 群众团体 答案错误

25、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编研工作具有(234)和限定性等特点。选项1: 现实性选项2: 方向性选项3: 针对性选项4: 实用性 答案错误

26、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编研工作的一般程序包括()和审核。选项1: 选题选项2: 选材选项3: 加工编辑选项4: 总纂 答案错误

27、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利用的方式主要有档案阅览、()、陈列展览、咨询服务等。

选项1: 档案外借选项2: 电话查档选项3: 网络查询选项4: 复制供应 答案错误

28、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对象分类法适用于(1234)的二级以下类目设置。选项1: 产品档案选项2: 科研档案选项3: 基建档案选项4: 设备档案 答案正确

29、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登记的内容包括(134)和利用效果登记。选项1: 收进登记选项2: 移出登记选项3: 借出登记选项4: 借阅登记 答案错误

30、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鉴定全面性原则要求全面分析文件材料各方面特征,从()、外形等多方面综合判定档案价值。选项1: 本源选项2: 内容选项3: 时间选项4: 文本

31、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常见的企事业单位综合型档案工作机构的形式有(23)、档案馆和档案资料信息中心选项1: 档案处选项2: 档案科选项3: 档案室选项4: 档案办 答案错误

32、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全宗指南的全宗档案情况部分包括()、入库时间、整理情况、鉴定情况、保管情况、档案完整程度、检索工具等内容。选项1: 档案来源选项2: 档案数量选项3: 所属年限选项4: 分类方案 答案错误

33、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的(134)等无形资产权属依据记录被保存在产品档案、经营管理档案、生产技术档案和行政管理档案中。选项1: 品牌选项2: 商誉选项3: 商标选项4: 专利 答案错误

34、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常见的一次加工编研成果有(12)。选项1: 发文汇集选项2: 专题汇编选项3: 图样汇编选项4: 文 集 答案错误

35、题型:多选题 分值:2 档案检索工具具有()等功能。选项1: 存储功能选项2: 交流功能选项3: 介绍功能选项4: 查检功能 答案错误

36、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中记录和保存着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权属依据。选项1: 科研选项2: 产品选项3: 经营管理选项4: 生产技术 答案错误

37、题型:多选题 分值:2

复制供应是通过()等方式,为利用者提供档案复制件的利用服务方式。选项1: 静电复印选项2: 晒印蓝图

选项4: 刻录光盘 答案错误

38、题型:多选题 分值:2 首次鉴定为档案的()打下了基础。选项1: 整理选项2: 保管选项3: 利用选项4: 统计 答案错误

39、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企事业单位文件材料与档案价值明显的原因在于价值实现的选项1: 条件现实选项2: 途径广泛选项3: 效果直观选项4: 简易便捷 答案错误

40、题型:多选题 分值:2

产品文字材料包括任务书、建议书、协议书、说明书、鉴定书、(124)、审查报告、运行报告和总结。选项1: 试验大纲选项2: 试验报告选项3: 调查报告选项4: 分析报告 答案正确

41、题型:单选题 分值:1

网络查阅是指利用者通过计算机(4)查阅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方式。选项1: 局域网选项2: 互联网选项3: 系统网选项4: 专 网 答案错误

42、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借阅情况登记是对利用者到档案馆(室)指定(4)利用档案的情况进行的登记选项1: 保管场所选项2: 展览场所选项3: 陈列场所选项4: 阅览场所 答案正确

43、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鉴定工作由首次鉴定和(1)鉴定构成。选项1: 定期选项2: 定时选项3: 定点选项4: 定向 答案正确

44、题型:单选题 分值:1

(4)分类法主要用于适用于综合管理性档案中的党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经营管理档案以

选项1: 型号选项2: 问题选项3: 对象选项4: 专业 答案错误

45、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库房内档案柜架的排列方向应与有窗户的墙面相(3)。选项1:平行选项2: 贴近选项3: 垂直选项4: 隔离 答案正确

46、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企事业单位档案鉴定整体性原则意即鉴定和分析档案价值时,应当坚持整体(4)。选项1: 价值观选项2: 价值量选项3: 价值额选项4: 价值性 答案错误

47、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案卷目录便于从多种(4)检索档案。选项1: 方面选项2: 角度选项3: 层面选项4: 方向 答案错误

48、题型:单选题 分值:1

(1)分类法适用于产品档案、科研档案、教学档案、病历档案等业务档案二级以下类目设置选项1: 专业选项2: 职能选项3: 选项4: 问题 答案正确

49、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是通过摘录、缩编、剪辑档案内容,并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组织整理,形成的(2)、介绍性材料。选项1: 概念性选项2: 概要性选项3: 概算性选项4: 概率性 答案正确

50、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检索工具是揭示档案内容与形式特征,查检和报道、交流档案信息的(1)。选项1: 工具选项2: 手段选项3: 途径选项4: 线束 答案正确

51、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图样汇编按专业将各种有关的(1)汇集成册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选项1: 图样选项2: 图形选项3: 图表选项4: 图案 答案正确

52、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一个立档单位档案全宗的代号叫(4)。选项1: 案卷号选项2: 分类号选项3: 目录号选项4: 全宗号 答案正确

53、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档案业务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1)部分。选项1: 整体选项2: 总体选项3: 主体选项4: 实体 答案错误

54、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根据资产与产权变动的不同流向,明确与之相关的各类档案的归属,依法合理处置档案,维护资产与产权(4)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选项1: 变动前选项2: 变动后选项3: 变动中选项4: 变动前后 答案正确

55、题型:单选题 分值:1

检索是指对档案进行著录与(4),建立档案检索体系。选项1: 标注选项2: 标点选项3: 标识选项4: 标引 答案正确

56、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年鉴具有性、资料性、权威性和(2)性。选项1: 应用选项2: 实用选项3: 使用选项4: 通用 答案正确

57、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便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对企事业单位档案的有效利用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根本(4)。选项1: 目的选项2: 要求选项3: 标准选项4: 原则

答案错误

58、题型:单选题 分值:1

分类目录以反映档案主题内容的分类号为检索(2)。选项1: 标准选项2: 标引选项3: 标识选项4: 标志 答案错误

59、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企事业单位档案鉴定全面性原则要求全面地把握被鉴定档案与其他档案的(2),全面判定档案的价值。选项1: 关系选项2: 联系选项3: 关联选项4: 联络 答案正确

60、题型:单选题 分值:1

上一篇:《我已经长大了》诗歌下一篇:用CorelDraw8.0制作一个精美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