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2024-08-29

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共9篇)

1.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一

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庆阳市委、庆阳市政府《庆阳市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的意见》精神,和区教体局《西峰区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优化我校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推进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区教体局《西峰区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目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主要任务

(一)抓学习,明确标线。结合班子会,教职工代表会,教职工大会、教研组会议,年级组会议,及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时段,组织教职工学习法律制度,师德标准,典型事迹,反面案例等主要内容,使广大教师明法理,知荣辱,守纪律,牢固树立可谓与不可为的底线意识。

1.学规章制度。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甘肃省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庆阳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办法》《西峰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西峰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处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

2.学师德标准。组织教师认真研修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和“四个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3.学先进事例。采取集中与分散、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时代楷模黄大年、全国优秀教师李芳、以及我区李兴赟、田巧荣、巩江波等10名最美教师学习,近距离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搜集主流媒体曝光过的典型案例,采取问题通报会、以案说法讲座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二)抓讨论,端正认识。要根据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有针对性的讨论主题,要做到不偏题,不跑题。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促使广大教师准确理解师德师风的内涵实质,全面掌握规范要求,从思想上端正认识,在行为上自觉践行。1.确定主题。重点围绕“教师如何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和要求时什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怎样建立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等主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开展讨论。采取举办座谈会、交流会、演讲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聚焦师德师风,从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层面,结合新时代师德师风新要求和教育发展新形势,积极深入思考,广泛探讨交流,形成普遍共识。

3.深化认识。通过学习讨论,让广大教师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职业道德,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增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三)抓排查,消除隐患。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紧盯“为教不端、为教不勤、为教不廉、为教不真”等现象,按照《西峰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深入自查、广泛互查、评议纠查,敢于揭短亮丑,见人见事见思想。

1.查思想。一查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是否坚定,教育情怀和工作热情是否缺失和弱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是否向学生灌输邪教文化和封建迷信等。二查是否存在“志当和尚不撞钟”、精神萎靡,工作懈怠、不思进取的问题和表现。

2.查行为。一查教师是否体罚学生或者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是否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二查教师是否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是否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是否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三查教师是否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内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四查教师是否在师表现象、个人品德、法律意识等方面不严于律己。

(四)抓整顿,建章立制。在学习、讨论、排查的基础上,坚持整改问题、树立典型、建章立制的原则,有效遏制违纪违规行为和师德失范现象,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建立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形成自觉抵制假丑恶,崇尚真善美的师德师风建设新常态。

1.制定整顿方案。根据学习、讨论的结果,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同时,把宣传学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作为整顿阶段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师德师风正能量,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查处违规行为。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即收即查,强化督办,做到有诉必应、有案必查、有错必纠,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人、查处一人,依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按规定严肃处理,引以为戒。

3.建立长效机制。紧紧围绕《西峰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西峰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处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师德师风监督、考核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西峰最美教师。

一要建立家校互动机制。构架“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格局,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互相配合、无缝对接。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召开2次家长会,校长家访次数不得少于10次,班主任家访次数不得少于20次,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与片区内工商、公安、食药监、乡镇(社区)等部门,联防联动,协作支持,构建育人共同体。

二要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培训、培养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对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予以特殊关怀,开展心理疏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帮助教师缓解教育教学压力,努力营造温暖的校园人文环境。

三要建立帮扶机制。教师要对学习困难和行为习惯不良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教育,帮助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习惯。学校要对工作生活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力所能及的帮扶,消减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四要建立师德考评机制。细化形成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加大考评力度。切实发挥师德考核结果实际效能,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

五要建立师德培育机制。学校要把教师的师德师风与专业素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同重视、同安排、同落实,通过国家、省市、区级培训项目和校本研修,加大对教师法律法规、制度文件、理想信念、职业精神等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师德修养。

六要建立榜样示范机制。学校要建立、完善“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先进个人推荐、评选机制,召开师德主题演讲,开展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为教师树立典型、做出表率。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师德正能量。

七要建立心理调适机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每年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检测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品质。要指导教师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克服职业倦怠,学会科学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仁爱包容、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活动步骤:

此次活动从7月中旬开始到12月底结束,按照学习、讨论、排查、整顿四个步骤,统筹安排,重点突破,协同推荐,整体提高,全面优化师德师风生态,提升西峰教育发展品质。

(一)学习提升阶段(7月15日—9月20日)。通过动员会议,宣传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规章制度、师德标准、事迹案例,转变师德理念,学校、教师同频共振、上下联动、紧扣主题,提高政治站位,建立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依法治校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剖析讨论阶段(9月21日—10月20日)。结合学校实际,确定能解决师德突出问题的讨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自我剖析、广泛交流,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广大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三)对号排查阶段(10月21日—11月20日)。按照《西峰区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要求,公布投诉电话、设立举报箱、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自查、广泛互查、评议纠查,查思想偏差、查行为失范、查制度缺失,查执纪松弛,梳理整理学区、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的为教不端、为教不勤、为教不廉、为教不真等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

(四)建章立制阶段(11月21日—12月20日)。学校要根据问题台账,制定整顿方案,查处违规行为,建立家校互动、帮扶跟踪、评优选模、师德考评、绩效工资发放等新机制,开展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师德考核等工作,对师德考核实行结果备案。学校将活动方案、问题清单、过程性资料及活动总结归档整理。

四、措施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整顿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与“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提高政治站位,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任务,分层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意义。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整体活动的协调指导。确保安排部署、学习讨论、问题排查、整顿教育、建章立制五落实。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学校要把端正师风、净化行风作为此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全区7月份开展的“寻找最美教师”活动,及9月份区委、区政府庆祝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等系列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活动,校长、党员教师、优秀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等走过场、搞变通、挂空挡的形式主义,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跟踪督查,强化追责。学校要成立相应督查机构,将本次活动的考评结果纳入教师师德档案,对于对活动重视不够、主体责任不清、师德师风问题没有根本性改变的部门和个人,学校,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

西峰区向阳小学 2018年9月3日

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长: 陈兴宇

副组长: 张

邱安秀

张虎年

成员: 薛晓英

库建盈

张海霞

陈轶东

吴振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左文博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安排相关工作。

西峰区向阳小学

2018年9月3日

2.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二

一、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首发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用“格局、融入、参与、创新”八个字来概括。

格局——首发集团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几年来, 从集团总部到二级单位, 从党政一把手到各级群众组织, 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自上而下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保障体系, 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融入——首发集团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把企业文化融入到业务工作之中, 打造了“适需服务, 畅行高速”的文化品牌。融入到“人文高速、科技高速、绿色高速”建设上, 提炼了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廉洁理念、安全理念、服务理念、环保理念、和谐理念;融入到集团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制度中, 制定并认真执行集团全体人员共同的行为规范;融入到广大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成立了员工社团, 做到活动开展上下结合、大小结合、经常性与临时性相结合, 营造了“健康首发”、“快乐首发”、“和谐首发”的良好氛围。

参与——在企业文化设计阶段, 开展企业文化问卷调查工作, 广泛收集员工意见, 广泛征集员工建议;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工作中, 发动广大员工在50多个方案中投票选择, 确定了新的企业标识;在企业文化理念的推广、应用中, 引导广大员工加深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 积极宣传企业文化理念, 连续多年开展企业文化故事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创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提出“适需服务, 畅行高速”文化品牌, 以品牌建设引领文化建设, 以文化建设保证品牌铸造。目前, 已提炼出企业核心价值观“对社会负责、让员工受益、与时代共进”, 提炼出“首发人”内涵:“敢于担当、奉献高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诚实守信”, 引导广大员工增强做好“首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为打造“百年首发”凝聚智慧, 贡献力量。

经过多年的建设, 首发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到了“四个一”, 即, 有一套较完整的企业文化识别系统, 有一套较完善的文化运行机制, 有一套较适应的文化建设载体, 有一套较显著的文化建设成果。实现了“五促进”, 即促进了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建设任务, 促进了提高通行服务质量, 促进了多渠道筹融资, 促进了产业经营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促进了职工的全面发展。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做法

首发集团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国有企业, 承担着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职能。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百姓的出行需求也不断提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首发集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 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展现了首发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是创办高速公路客户的“移动秘书”。96011是2012年2月6日正式开通的北京市高速公路24小时服务热线, 由16位声音甜美的女工向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客户拨打96011热线, 可以享受到各类求助、咨询、投诉等服务。

二是实现“速通天下”的ETC全覆盖。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该系统采用组合式联网电子收费技术, 具有高速公路通行费非现金便捷支付的功能。首发集团积极推广应用这一系统, 建成了412条ETC车道和1158条人工刷卡车道, 实现了ETC系统收费站点的全覆盖。截至2013年12月底, 累计发行电子标签110余万套, 电子收费通行比例达到30%, 高峰时段超过40%。ETC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共享, 进一步提升了高速公路的服务能力和运营信息化水平。

三是当好高速公路的“安全卫士”。路产巡视主要包括保护路产、维护路权、处理各类路损事件等11项管理职能。首发集团开展的“党员巡视车”品牌创建系列活动, 是树立窗口服务形象的一项创新实践, 有效提升了首都路产管理水平。“党员巡视车”以“尊重客户要真心, 文明服务要热心, 助人为乐要诚心, 排忧解难要细心, 化解矛盾要耐心”为服务标准, 自觉亮出党员身份, 严格兑现服务承诺,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了客户对首发集团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四是打造温馨美好的“秋子服务”。“秋子服务”是首发集团结合北京市劳动模范方秋子等一线员工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提炼出的一整套标准清晰、内容丰富、科学合理、适于岗上实操的品牌服务体系。运营单位将企业文化内容融入到“秋子服务”品牌建设里, 制定了《“秋子服务”品牌建设实施纲要》, 完善了标识识别系统, 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 编制了一套6册的《秋子服务》标准化教材, 搭建了党员岗位立功特色服务平台, 树立起高速行业崭新的社会形象。

五是建设个性化、人性化的“精品驿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附属设施, 承担着停车、加油、休息、餐饮和车辆维修等多项服务任务。首发集团对服务区进行了改建扩建, 实现了标识、外观、定价、管理和服务标准的五统一。通过加装自助路况查询机、手机自助充电终端、LED电子显示屏、WIFI无线网络等设施, 提升了服务区的现代化水平。

六是创建更优更精的“党员养护路段”。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文化管理创新和养护管理同步推进, 实现了精细化养护管理阶梯型发展。“党员养护路段”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 制定了养护“七全”图谱和道路“八无”养护标准, 为客户营造了更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高速公路行车环境。

七是践行不留空隙的“服务链理念”。基于高速公路行业特点, 首发集团推出了“服务链理念”, 即领导为员工服务、管理为生产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服务链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 实现了相关各方的有机链接, 形成了联系紧密、流转顺畅、结构完整的服务链条和网络, 提升了整体的服务水平。

3.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学校树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任务。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最为基础的阶段,更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在其教学过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今后的发展及成长意义重大。

一、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及时代精神与要求的重要理念,学校作为价值观的主要平台,应当将其融入到理论课程的学习当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理论课的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过程,也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过程。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理论学生中,能够促使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不但能够改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同时有助于学生完整的人格的形成。

二、结何不同学科的教学

小学教育课程中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尽管不同的学科承载着不一样的知识内容教育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整体上而言,各个学科之间是互有关联、互相促进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明白这个学科中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涵的价值观因素,从而实现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形成以及情感的升华。例如,小学在进行《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层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品德课程成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除此之外,不管是人文学科或自然学科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潜能。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通过阅读和表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故事能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认同。在科学、自然等课程中学习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探究世界的奥秘,促使科学素质得到提高,形成自由、民主与和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结合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价值观能够彰显出教育特色与理念,因此学校价值观应当坚持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则,既能够为培养人才作出贡献,同时可以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生命特性与成长过程。学校文化是凸显学校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标志,当学校价值观确立之后就应当通过学校文化表达出来,成为师生与教职工耳熟能详的价值标准,统一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小学教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主阵地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传播。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解说员,开展特色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例如展台、展板、黑板报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及作品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了解学校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价值观,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或者是将学生优秀的文化作品,在学校走廊等场地张贴能够显示人们优良品质的诗词语句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培养民族精神。

四、结合文化教育活动

小学学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开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下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出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的文化活动。例如,针对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文化教育活动,活动的内容尽可能与各年级的特点相贴近,强化文化教育活动的可行性。

例如,在国庆前后开展“爱学习、爱祖国”的活动;在植树节前后开展“爱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与社区义务时间劳动等,促使学生了解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少先队入队仪式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等。通过丰富的活动能够寓教于乐,学生的参与性更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更易于接受。确保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为小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成为其自觉的行为。

五、结合家庭教育

首先,让家长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积极的理念,并做好能量的传递工作。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积极应用网络媒体等开展家庭教育和宣传,向学生家长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整体上来说,家庭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最为基础的途径,学校应当引导父母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言传身教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六、结合社区教育

学校多与社区联合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艺术团体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表演、竞赛等活动中,将高雅的文化推进社区当中,为社区群众提供精神营养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适当向社会开放图书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加强对社会发展主旋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文化品位。加强对于社会公德、美德及个人品德的教育,鼓励学生关爱社区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家庭的评选,促使学生形成相互关爱、和谐礼貌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小学生是人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是促进学生吸取精神营养、推动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通过各种措施培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进步做出自身的贡献。

4.在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在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想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离开人世之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你!那么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站在时代的前沿,有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有对社会承担责任的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高校教师,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里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只有首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

我是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非常重视创新,实验教学关键

是创新实验设计理念。实验创新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设计巧妙,科学合理,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即能演示实验原理,又不为课本中已有实验的重复或简单再现,还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开发微型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利用微型实验仪器使课堂人人动手做实验成为了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进行实验并容易观察实验现象,改变了过去的“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满足学生希望做实验的愿望,使学生有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变为“主动”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果,节约了时间和实验材料,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观察和思维的交融中产生创造的火花。“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因子。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不是成绩,更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对,而是唤醒。唤醒学生心目中的真、善、美,唤醒学生向前进的动力,唤醒学生完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前行,教师也在前行,或许在这一路上,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风景,走近了学生,也就走近了他们,唤醒了学生,也就唤醒了自己的心。

5.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五

驻马店实验小学王入玉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好教师,在平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教育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党的十八大给了我们最响亮的回答。在十八大报告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犹如一盏启明灯,照亮了共和国改革前进的道路。

涓流汇海、积土成山。社会中的每个人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立足公民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做一名敬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事实证明,真正的敬业者必然有爱业情怀。具备了爱心的教师, 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育人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教师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说来惭愧,我在执教《图形的运动》这一节课时,孩子们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环节,孩子们告诉我:老师,风力测向仪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我有点

意外,我的知识储备当中并没有“风力测向仪”这个概念,它长什么样?如何运作?我全然不知。于是,下课后,我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去操场上找到了两个风力测向仪,观察到了它们的旋转现象。孩子们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对知识“吐故纳新”,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诚信友善,为人师表,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延伸。诚信者赢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实践证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经过“十二修炼”:修炼自己的声

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动,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犹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迈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6.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经过几千年来的社会洗礼,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要重视小学教育,从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成长抓起,从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一、弘扬爱国主义,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是前提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秉承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十分重要。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应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早晨迎接学生进校、课间十分钟休息和课间操的引导及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放学扫除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有利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应在每一学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队会、集体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时机,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应在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时机,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培养文明礼貌、诚信友善的品格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引导推动学生潜移默化内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寓教于乐,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

文明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只有环境整洁优美,生活才会健康科学,社会才能更加文明进步。校园到处可见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早晨,老师和同学穿戴整洁,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学楼,而教学楼前,总有文明岗的值班同学站姿标准的夹道欢迎师生们,每次下课时,同学们都会自觉的带走身边的垃圾,在办公室和功能教室,总会有学生帮忙打扫卫生。把教室、课堂打扫的干干净净,营造一个洁净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走在校园里,不时有学生的热情问候,同事间的亲切交流„„

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把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视为己任。从思想上提升自己,从行动上高标准要求自己,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品格。

四、修炼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情怀

淡泊名利的人,他们的言行一定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他们行为一定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

教师这一伟大职业被冠以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名和许多美丽的光环。这些光环不仅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而且要求教师时时为人师表、处处为人示范。但是教师往往是清贫的,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金钱和权利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眼睛向内、超越自我,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弘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献身教育、服务学生、回报社会的思想基础。教师要珍爱教学岗位,潜心育人,潜心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体魄,以教师高尚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要严谨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做到“严师出高徒”,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问题,探讨新思路,研究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学情,无愧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因材施教,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尊重个性和特长,少空谈,多实干;少形式,多务实;说实话,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

我们的事业关乎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我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党和国家的期盼。为此,做为教师,我们要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励,切实担负起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模范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以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报效祖国和社会。

西柴沟小学

杨辉

7.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七

一、在高校师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而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高校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所以,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一) 在高校师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

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 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特点, 只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 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才能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才能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 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起点上,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 在高校师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营造的是和谐文明的全局氛围, 是社会的时代特征, 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 如果要将这一价值观嵌入人们的头脑, 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就必须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 借助校园文化这一载体进行培育和践行。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当代的大学生, 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只有将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 把个人今天的刻苦学习和祖国明天的伟大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学生的理想之花才能结出硕果。大学生要做忠诚的爱国者, 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报效祖国, 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刻苦学习, 掌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大学生只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崇高理想追求,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塑造文明道德风尚, 才能健康成长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 在高校师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教育组织, 高校师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检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的最高标准,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二、在高校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一)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现状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提法非常同意的占97%, 不同意的没有, 说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非常同意的, 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中非常重要。在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时, 很了解的只占8%, 说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一大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在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渠道时, 思想政治理论课占72%, 可见高校的思想理论课很重要, 但也不能忽视新闻媒体的作用。

(二)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态度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88%、83%、81%的大学生选择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说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度很高。在调查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怎么做时, 93%的学生选择了刻苦学习, 将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做贡献, 说明了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密不可分。

(三)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非常赞同。95%、90%的大学生认为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可以义无反顾地为祖国而牺牲自己, 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调查大学生看到别人遇坏人行凶抢劫时, 69%的大学生选择了绕道而行, 说明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挺身而出管别人的事, 社会道德责任感不强。在调查大学生如何处理自己的困难时, 71%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说明大学生普遍赞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表现了一定的创新时代精神, 但也不能忽视部分大学生不愿动脑, 求别人帮忙或不去处理, 缺乏创新的积极性。

(四)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同感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为人们判断得失, 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具体价值标准。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大学生有非常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同感。87%的大学生认为“八荣八耻”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81%的大学生认为在公交车上毫不犹豫地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传统美德。对考试作弊现象, 认为是耻辱的为98%, 认为凭考试作弊获得奖学金的人是被别人瞧不起的, 说明了大学生普遍崇尚良好的社会道德。

三、在高校师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 有些高校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高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象包括学生、教职工等。目前不是高校中所有成员都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制度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涉及也不是核心部分。大多高校评价教师或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往往是以成绩或考试分数的多少为依据和标准, 很少看其平时的做事、做人的表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等等, 这些就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基础较薄弱。事实上, 如果没有正确、可行的价值观做支撑, 高校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甚至可能成为对国家民族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人。

(二) 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 主流价值观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大量社会思潮涌入我国, 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种思潮的交融碰撞, 人们的价值信仰也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化并存发展, 主流价值观呈现弱化趋势。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个人会利用这个时机制造一些反动言论来混淆人们的视听, 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师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产生质疑, 于是个人追求私利、轻视奉献意识抬头, 价值观扭曲。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使一些价值观缺失、道德水准低下的师生精神支柱缺损,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泛滥, 出现了信仰、信念和信任危机。

(三) 校园文化引领作用不到位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一些诸如价值取向偏移、品位不高、管理不善等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不但需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同时还需要有学生群体的主动参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数量、形式多样, 但参与人数不多, 整体活动质量不高, 教育引领作用不明显。

(四) 价值观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已经明显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生活实际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精神支柱, 发掘创造潜能。价值观教育如果脱离了实际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起不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等新的文化资源便利渠道的增加, 人们接触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广、越来越多, 包括在校师生, 都是受新的社会文化普遍影响的广大人群。而一些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仍然沿用以往的内容、方式及方法来教育学生, 这就使得教育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精神发展的要求。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教育为本, 师德为先, 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如何, 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作为高校的主体之一, 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 也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目前, 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大学生思想引领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素质及人员、经费上保障不够, 对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到位。同时, 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忙于事务性工作, 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及研究, 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四、在高校师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高度转变为现实的可操作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该理解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 我们既要从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 又要切实重视具体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价值观念不应该是理论、通知和文件, 更不应当是宣传标语。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紧密联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本质, 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1.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从理论体现到现实中来。作为一种思想引领, 要更多的号召广大师生身体力行, 以自身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2.高校师生要在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和各项活动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当立足本职, 本着爱岗、敬业的价值理念教育学生;学生应当秉承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去对待同学。师生应当抓住二十四字中可实践、可操作的项目认真去做。

(二) 师生共建,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育学生转变为教育师生和员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全社会和全体公民做出了规范, 因此, 高校在此方面的教育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育学生层面, 应当扩展到师生共同教育的高度。

1.学校应加强全员教育, 首先使每名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人才和践行者。除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党团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高校应当要求全体教师担负起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 并成为表率。

2.全体教师应当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 主动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责。谨言慎行、自我约束, 在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传播社会正能量, 身体力行, 走在学生前列。

(三) 校内校外相结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师生扩展到学生家长和社会

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专门人才聚集和培养的重要场所, 对社会、地方乃至学生家庭有着非常强的思想辐射作用, 高校师生应当勇于通过自身传播的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师生应当走出校园到所在地方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社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投身社会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更贴近社会和群众的方式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各种方式和学生家长取得有效沟通, 将学校思想教育内容和成果告知家长;要让学生将校内的榜样事迹传递给家长和社会。

2.学校应当形成社会和学生家庭共同教育的新局面, 将周边先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请进来, 利用新生入学、学生毕业的契机把学生家长带入校园, 请他们对高校教育及广大师生提建议、讲心得, 从而使广大师生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了解不同人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方式。同时, 高校也应当要求每个学生家庭担负起教育学生的共同职责, 形成学校和家庭思想教育的合力。

(四) 占领新媒体阵地,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从传统的校园活动阵地扩展到网络新媒体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历来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各种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正在迅速占据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面对这种局面, 高校理应在此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占领新媒体阵地。

1.广泛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广大师生了解相关内容的同时还要引导师生传播和扩散积极向上的价值和观念。

2.要采用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和网络宣传阵地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 鼓励师生举办和参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将活动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出去, 使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占领新媒体。

(五) 树立新典型,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既要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又要狠抓在社会上反映强烈的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 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德行要求, 因其内涵的丰富和层面的全面也可称之为全体公民的道德标准。这样一幅宏伟的道德画卷需要每个公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去用心描绘。

1.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高校一方面要为广大师生树立模范典型、思想教育先锋、道德践行榜样;另一方面扎紧制度的篱笆, 狠抓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 惩恶扬善, 使崇德向善、知礼守义的道德风尚日益浓厚。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优良道德的引领者和榜样。

2.要通过“寻找最美”等方式树立起一大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典型, 并作为思想引领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和宣讲, 从而达到感染和教育全体师生员工的作用。

3.全体师生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 检查对照不断提升净化自我, 把牢党员底线, 坚持群众路线, 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的校园氛围, 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于广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 (2) .

[2]卜立平.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 2015 (4) .

[3]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研究, 2013 (3) .

[4]李纪岩.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 .

[5]陈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1 (4) .

8.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八

一、案例描述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将德育及养成教育作为双休日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

首先,每年下半年学生业余党校将大多数活动安排在晚自习及双休日进行,学生团员团组织活动也安排在双休日进行。聘请优秀思政课老师给学生讲党史,组织学生学习十八大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院党支部、团总支的关心下,双休日成为学生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学习的主要时间。

其次,汽车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汽车学院“农机家电维修服务队”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本禹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经常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学校附近社区开展志愿维修服务,每年的三月学雷锋“送科技下乡”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已经坚持15年有余,受到当地政府及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再次,汽车学院特别重视利用双休日成长工程,为那些勤工助学,希望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提供机会,同时为那些通过勤工助学,改善生活拮据状况,减轻一些家庭负担的大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联系汉光科技,带领学生走入汉光科技,参观并参加他们的生产,我们联系多家汽车维修4S店,分批次将学生送进去学习、实战。通过有组织的勤工助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对员工道德品质、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与己对比,发现自己达到这方面要求所欠缺的东西,尽快地在今后的学习中调整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各方面技能,通过勤工助学的实践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以能力为本,促进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双休日成长工程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新载体,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使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需求。

汽车学院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各类实训设施,合作的品牌汽车4S店,驾驶培训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双休日成长工程”学生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培训活动计划》,由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教练员等分别对学生分批次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学生获得比如中级电工证、中级汽车维修证、驾驶证等各种技能证书,提高技能水平。将优秀学生的培训重点放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依托汽车爱好者协会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选拔优秀人才参加省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省级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随着这一系列的培训计划的实施,学生能力显著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3.开展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健全人格,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方面。现代高技能人才首先应该是有着健全品格、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其次是所在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对大学生的培养首先是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成才”。

促进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和内涵建设的渗透与融合,是汽车学院一贯坚持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汽车学院的专业都是工科专业,知识比较枯燥、繁琐,难以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对专业的孜孜不倦的求知欲非常不容易。学生极易在每天辛苦的学习中感到疲惫和彷徨,心理压力大,如果不及时排解,时间久了就容易集中爆发,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汽车学院充分利用“双休日成长工程”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团体活动,发掘学生潜力,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培养。比如,从人文艺术上入手,培养学生的高雅的兴趣爱好;从各类体育训练、比赛入手,锻炼学生体魄和意志。汽车学院团总支和学生会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书画摄影大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微电影比赛、自行车竞速比赛、体能训练、篮球比赛,等等。各班班主任还带领学生完成10公里徒步活动。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体现学院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讨论和建议

汽车学院双休日成长工程目标就是做好学生双休日的引导、管理工作,使他们在双休日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将十八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双休日成长工程中,并且不断地做细、做小、做实。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从这个活动项目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但也发现许多不足。

1.引导更多学生领悟双休日的内涵,科学地利用和安排好时间。

汽车学院双休日成长工程已经实施了一年有余,但现实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值得注意,有少数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一直采用躲避的方式。寻找问题的原因,我们发现少数高职学生由于受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进入大学依然还没有真正理解双休日的这一真正内涵。少数学生的双休日是在盲目游荡、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少数学生钻进教室或图书馆“啃起”几本教材,为考试的高分数而苦读,意义也不大。下一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双休日的真正内涵,引导他们合理地科学利用和安排好双休日,使他们的双休日生活过得愉快、充实而有意义,这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2.克服社会的负面影响,加强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工作。

学校实行双休日,为那些勤工助学,希望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增长才干、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机会,同时为那些通过勤工助学,改善生活拮据状况,减轻一些家庭负担的大学生创造便利条件。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商品大潮的冲击,对于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尚未完全定型,自律能力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仍有片面性、主观性、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极易在勤工助学这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中,经受不住社会的负面影响。目前,学校的一些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中已显露出苗头,如片面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承担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一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必须重视加强学生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工作。我们应当成立双休日学生勤工助学的管理机构,为学生联系合适自己专业的勤工助学的企业单位,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遇到的各方面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共同引导和管理好双休日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坚持克服社会负面影响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的影响,使双休日勤工助学活动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到应有积极作用。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休日校园文化活动。

9.在师德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在中国梦贵州篇章中绽放

五四,是把燃烧不息的火炬;青春,是个朝气蓬勃的字眼。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弹指一挥间,我加入共青团也十年有余,算得上是青年团员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是啊,回首历历往事,心中就会想起那面鲜艳夺目的团旗,她如同一支号角,催征我奋发前行;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方向;她仿佛一种力量,激励我奉献青春。作为新时期的贵州青年党、团员,我要用奋斗谱写美丽青春,用实干绘就中国梦贵州篇章,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贵州篇章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作为一名在共和国太阳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政法干警,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虚无、也不高深,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展露在社会的丝丝缕缕,体现在我们行动的分分秒秒。我们更应该向那些彪炳史册的爱国先驱致以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96年前,浩浩荡荡的“五四”爱国运动激荡中华大地,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风起云涌。融进亿万中华儿女血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青春乐章。成为始终照亮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光辉火炬。96年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为贵州青年的我们始终坚持后发赶超,用青春、汗水和热血谱写永远跟党走、与祖国共奋进的壮丽华章。96年后,历史接力棒传到新一代青年手中,在深化改革、推动现代化进程中,贵州青年用奋斗书写美丽青春,坚持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省委书记赵克志来到贵州理工学院调研,与青年师生共同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赵克志说,2011年5月9日,总书记视察我省时,专程到贵州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对广大青年学生立志成才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我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精神为之一振、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推动了全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赵克志书记强调,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对其精神的最好传承,就是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在党的领导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书写好实现中国梦的青春篇章。

当前,我们贵州正处于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定当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勇当跨越先锋、绽放青春力量。历史的担当激励我们奋勇前进,时代的责任促进我们奋发有为,总书记的勉励凝聚起我们青年的力量,让我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誓做一个信仰坚定的爱国者,做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做一个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做一个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内涵,这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为之点燃激情和梦想,在创业创新中绽放青春,让梦想引航,以实干贵州,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同绘就恢弘壮丽的“中国梦”贵州篇章。具体而言:

一、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当前,我们正处在思想价值多元的时代,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正如总书记所言,“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注入一股浩然正气。

二、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创造是青春的标志,创新是青年的灵魂。用创新迎接未来,是历史的抉择、时代的方向,更是加速转型、加快贵州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贵州青年的我们要发挥特有的朝气、锐气和活力,冲破一切束缚精神枷锁,以更开明的眼光、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在解放思想中提升境界、在转变观念中拓展思路、在与时俱进中寻求突破,主动投身贵州司法体制改革的火热实践,争当法制进步的推动者、司法改革的领军人。我们还要要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做创业创新实践的勇敢探索者、开拓者,让青春在创业创新中闪光,让人生在拼搏奋斗中升华。

三、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做志存高远的逐梦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希望与梦想的实现,需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要珍惜青春年华,树立远大理想,敏于求知、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知识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吻合的能力结构,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和应对竞争与挑战的能力。同时,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笃志力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被名利所诱,不为困难所惧,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国家为我们青春梦想搭建的舞台上,只要把梦想化为责任与担当,平凡的坚守和积极的进取定会化为青春的激扬!行动起来吧,莫负了这大好时光!今后,我们相信贵州会营造一种共同呵护、支持青年,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宽松环境。比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支持青年成长,帮助青年成才。教育部门、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大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引导青年学生心灵,开启青年学生智慧。全省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成才发展、支持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条件。从我们青年人切身需求出发,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身心健康、创业就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各方面困难,在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中加深与青年的感情,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我们青年朋友吹响“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时代号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奋成才。

最是青春奋斗时,不负年华好韶光。让我们这些贵州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是我们新生代青年的正确方向。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是党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作为新时期的贵州青年,我们要用奋斗谱写美丽青春,用实干绘就中国梦想,把我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贵州篇章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为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全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做贵州工业发展坚挺的脊梁。

赵世伟

上一篇:未来的汽车优秀作文下一篇:教师个人师德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