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把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法制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多年来,我区经
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当看到,我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即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在征求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共青团、妇联主要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由党员无记名投票推荐初步候选人,再经街道党委根据推荐票数,按照组织程序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提交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支部委员。全区100%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由村党支部主持,选民推选选举委员会,经过两委联席会议提出选举委员会建议名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选举,确定选举委员会,再选村民代表。在此基础上,实行无记名和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候选人条件公开、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区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村基层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一般都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如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业,土地承包、企业承包、计划生育政策、宅基地使用方案、土地征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二种模式,一种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支委会研究并提出决策方案,由党支部召集主持村“两委”会议讨论,再由村民代表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决通过,最后由“两委”付诸实施,前所各村一般采用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两委”提出议案,然后将议案交由党员大会讨论,经讨论修改通过后再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最后由村“两委”付诸实施,三甲、下陈各村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三)民主管理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已有比较稳固的基础。据了解,全区农村大多数行政村都制订了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有些相当规范,把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工作规范等等各项自治制度进行汇编,装订成册发至各村民手中,如下陈街道下陈村、海门街道东方红村、前所街道前所村等。通过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四)民主监督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实行,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制度监督和人的监督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全区各村普遍实行了“两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确保落实民主监督。在制订各项制度,确保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基础上,把制度监督与村民监督有机结合,街道(镇)监督与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全区普遍实行村帐镇(街道)管的办法,统一了各村的财务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和力度,有力地纠正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各村都实行了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监督权利。
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村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也应清楚地看到,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通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
增强,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动远远少于城镇,尤其是村级自行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极少,对农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与市民相比较淡薄得多;二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
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三是村干部和村民遇事用传统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少,村民在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的少。
(二)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规范。从调查走访中看到,有的是按季公开,一个季度公开一次,有的是每半年公开一次,年中和年终各公开一次;也有少数行政村一年公开一次,在年终公开,并且是迫于制度不得已公开一下。二是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大多数村委会能够如实具体地将公开的内容按规定全部公开,但也有一些村委会将一些大的方面公开,而有关村财务一些关键性或比较敏感的内容不予以公开。三是各项规章不够规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个别村在制度整合、完善和落实上还不到位,甚至制订的村规民约还有罚款等违法条款的存在。
(三)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就全区范围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项制度完善,“四民主”、“两公开”搞得扎实完备,但有个别村则明显滞后,存在较多问题,如因村级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嫁居等引发的村民集体上访事件等热点、难点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具有全局意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围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建、注重法制实践与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也可以以会代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应承担起首要的责任,切实做好农村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要调动农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对农村干部的学法培训状况进行考试考核,把学法成绩作为基层农村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地处**市主城区,因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不少行政村渐渐被城市“包围”。由于土地被大量征用,村集体获得了可观的土地出让金,一些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外来人口逐渐增多,村情日益复杂。因此在实行民主选举,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以保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显得迫切,更为需要。要把在街道(镇)党工委(党委)领导下的农村党支部建设作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靠得住的“领头雁”,保证和监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强化基层农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要在现有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基础上,依法完善相应的村民自治和管理制度。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要村务、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干部工作守则,村委会干部责任制等。这些规章制度既管“村官”,又约束村民;既是村干部依章理事的依据,也是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有力保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促使村“两委”班子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既不唯上,又不唯我,而是面向群众。村务、财务公开要进一步规范。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务,如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划拨、最低生活保障等,应在确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或每季度向村民公开一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不满意或有疑问的公布内容,由村委会进行面对面的说明,并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及财务根据,以确保“两公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基层农村的社会稳定。热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困扰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单凭村干部是解决不好的,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可以解决的先予以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理由,消解热点中“热”的因素,为解决难点创造条件。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对后进村,要加大民主法治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对个别村还应做好帮扶工作,重点突破,彻底解决症结问题。
2.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二
于田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贫困县, 全县辖13个乡、2镇、3场、1个开发区、2个街道办事处, 170个行政村。全县总户数80252户, 总人口277406人, 其中维吾尔族272214人, 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8%, 在人口构成中, 农业人口231547人, 占总人口83%。该县隶属于和田地区,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 属暖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 降水稀少, 春夏多风沙和浮尘等灾害天气。主要产业是以养羊、养牛、养鸡为主的畜牧业, 以大枣、核桃、杏、葡萄、大芸、红花、雪莲为主的种植业。于田县被称为“中国探险旅游之乡”、“中国大芸之乡”、“中国大叶紫花苜蓿之乡”、“中国玉石之乡”、“中国胡杨之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落后。
由于大量百姓长期生活在南疆农村, 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他们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很难接受新的思想。于田县少数民族高度聚居, 信教人数众多, 宗教氛围浓厚, 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最为严重的地区, 大部分农民不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导致他们就业困难, 而闭塞的环境也使得他们容易受到披着宗教外衣的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保守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束缚加之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于田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生活条件差, 发展受制约。
于田县受风沙、盐碱、干旱、洪涝、疾病等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 致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生产、生活、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特别是高寒山区及沙漠腹地的气候条件恶劣,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差, 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匮乏, 部分乡镇至今还存在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 有的村由于未接入电信网络, 全村至今没有安装一部固定电话, 有的村有卫生医疗室, 但设备、人员未能配齐, 农民需要异地就医, 以上困难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该县的经济发展。
3、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民收入增长受限制。
受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于田县农业生产方式仍很落后,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率不高, 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普及程度较低, 大多数农民至仍然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还有部分农民至今没有掌握已经推广多年的常规农业生产技术, 种植技术落后、效率低, 很多村子蔬菜大棚闲置无人使用, 冬季新鲜蔬菜批发供应需要前往和田市, 运输路途远, 成本高。
4、地少人多, 导致大批劳动力剩余。
于田县和新疆许多地区一样, 戈壁沙漠面积大, 可供居住生活的绿洲面积少, 人口密度比全国高20%, 人均耕地占有仅1.4亩, 受水土资源、土地承包政策、生存观念等因素影响, 大量初、高中毕业的80、90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苦于没有本领、没有平台, 在家无所事事, 不能自食其力, 反而容易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感染蛊惑。
5、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滞后, 扶贫工作难度较大。
该县地处沙漠边缘, 人均耕地占有仅1.4亩, 贫困群众致富渠道单一, 作为全疆最艰苦、最落后的地区,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滞后, 与全疆甚至南疆四地州其它县比较, 经济总量尤其是人均指标排名长期处于末位, 发展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首先必须落实好南疆十四年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先搞好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改善农村教学条件, 逐步提高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二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 增加农民科技知识, 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三是通过组织宣讲、开展活动、组建文体队伍等方式, 弱化群众近年来受极端宗教思想影响形成的错误理念和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思想新的新型农民。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以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交通建设, 构建乡村公路网络, 实现农村人流、物流畅通;加强农村通讯建设, 保障农村信息畅通。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搭建好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的通道, 保护好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 以实现国家引导、企业投资、群众受益的最终目标。
3、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 提高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成熟的农业技术, 比如农作物栽培技术、家禽家畜饲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推广方法上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施实验、示范, 培训农民, 建立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等形式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二是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大力推广小型农用机械, 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 完善农机服务机制, 组织好农机作业。
4、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难题。
于田县应从实际出发, 最大限度地促进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合理有序的外出务工。应组织引导当地劳动力参加农田水利、富民安居、乡村道路、生态环境、小城镇建设、摘棉花等短期季节性劳务创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 开展纺织、家政、缝纫、编制、刺绣等专项职业培训;依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 发展新疆特色劳务, 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加强农村基本建设,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5、抢抓机遇,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三
一、凌云县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从乡镇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配备现状、教师对课堂演示实验的处理方式及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到乡镇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际存在着如下问题:
1.实验仪器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足,实验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大多数乡镇中学物理实验仪器、设备比较缺乏。有些学校不管设计是否合理,还能否在课堂上演示,都是能用尽用。部分学校虽有一些仪器,但数量严重不足或不配套;甚至有的学校连在课堂上演示的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都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是很难开展的,更不用说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了。
2.教师对演示实验不够重视
从调查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物理教师对演示实验不够重视,认为课本上的实验图已展示得清清楚楚,最多利用黑板和粉笔就可以完成任务,往往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思想。某乡镇初中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坦言:“其实有很多教师不愿上实验课!为什么呢?怕麻烦,用时间多,实验功效低,也不好控制课堂纪律。”此外,就算做了演示实验,也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探讨实验结果等。
3.“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演示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的刻苦努力程度,但仍有不少教师更重视考试分数。绝大部分教师存在“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不管你采用什么教学方式,只要考试时出好成绩,你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甚至,有的教师还指导学生在考试中如何争“有效实验分数”。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也就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实验”教学。
历时几个月的调查活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凌云县乡镇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仪器设备落后,且相对缺乏;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足;“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着实验教学。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1.客观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乡镇农村中学物理实验仪器、设施相当缺乏,主要是教育部门或学校关注程度不够或是投入的经费不够。我区农村初中生、小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偏低。
2.教师方面的原因
首先,乡镇中学物理教师实验素养参差不齐、实验技能技巧、设计实验的能力不强。
其次,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意经常开展实验演示。(1)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如做实验练习题”,教师会“把实验讲得滚瓜烂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2)认为做课堂演示实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3)认为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现象贴近生活、简单、司空见惯,没有重做演示实验的必要;(4)有些实验以前做过,演示的效果不够直观,所以教师不愿意设计新的演示实验。
3.学生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参与演示实验活动中,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有看热闹的心态。(2)个别学生虽然对演示的实验充满好奇,但还是存在畏惧心理。(3)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4)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5)传统的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坐在后边的学生。
总之,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当引起重视。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保证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以改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4.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研 篇四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研
机械
1213班 张迪
20123214 这个暑期,我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研”做了社会实践调查,这里我以我周围的辽宁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为调研对象。以下是我做的一些调查资料:沙尖子镇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部。沙尖子镇总面积28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05个居民组,总户数4680户,人口18124人,其中:农业人口16882人,非农业人口1242人。沙尖子镇劳动力总数6976人,其中:从事一产业3300人;二产业1193人;三产业2483人。
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村民自治。这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
一、在民主政治方面的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上层建筑,涵盖了除农村经济建设之外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民主选举:村委会选举实现了由“指定”到“海选”的跨越。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建立选举制度,决定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走向。最近一次的选举就因为某些候选人的原因而导致选举现在被搁置,希望上级部门强化职能监管,坚决要把这些在选举中作乱的人剔除,还选民一个良好的选举环境,更好的造福于广大人民。
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体的议事决策制度。村里小组的事情一般有小组开会决定,如果有涉及到整个村的大事则要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日常办公事务直接村委会内部开会决定,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政策法规、符合长远规划。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研
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了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过程中,致力于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学法、知法、守法,把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置于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之中。
从各地情况看,现行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基本上囊括了村民自治和村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有些村民自治理章程还增加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在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农村极力倡导大力发展经济,让一部分带头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批人致富,符合国家的发展政策。产业现状:受传统农业的影响,目前,我镇主导产业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种植业,农户从事粮食种植是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种植什么粮食品种全凭农户的经验来决定。另外,大部分农户养有少量的鸡,一般农户养有1-2头猪产业
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抗旱、排涝能力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第二,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处于分散的、小而全的经营状况,缺乏规模经营;传统产业模式仍占很大比重,而优势特色产业很少,缺乏对优势特色产业的精加工和深加工。第三,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和畜禽养殖都只停留在农户自产自销的基础上。第四,缺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对产业的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信息服务、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措施。
我村帮扶的对象为秋皮沟养鸡场,实时组织一批村民了解先进的技术,增长见识,饲养总厂也会派出重要骨干下村进行考察,在经济上也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建成存笼6万只鸡的蛋鸡养殖基地,引导带动我村20%以上的农户从事蛋鸡养殖这一主导产业,为我村农民提供一个比较明晰的致富门道,保证我村农民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研
三、推进中国特色民主道路有了诸多启示:
1)基层民主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2)坚持党的领导,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3)植根基层实际,是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
4)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
通过调查学习,我明白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给物质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积极响应党、国家的号召配合促成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可以肯定,随着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2013年8月15日
5.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篇五
一、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现状
近年来,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并且责成妇联等有关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农村妇女文化生活、丰富农村妇女文化生活载体、提升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层次。农村妇女文化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公共文化阵地建设达标村评创、文化阵地精品工程建设等活动,使镇、村两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得到提升。目前全镇村村建起了妇女儿童之家,镇(街道)文化中心、图书馆分馆全面建成。全镇村级公共文化阵地覆盖率超100%,建成精品示范工程2个、省级文化示范村 1个。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当前,以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点为重点的“三位一体”文化阵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有了这些相对健全的文化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与文化活动.
2.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农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支撑。近年来,金城镇主要实施了“三项工程”,培育文化人才。一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下发了《金城镇基层宣传干部工作职责》,明确基层宣传文化干部的配备与使用。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培育工程。依托市文联所属各协会和市文化馆师资,对基层文艺队伍、业余爱好者开展专业培训。三是文化人才队伍引导工程。建立镇文化志愿者队伍,并开展星级文化志愿者评选,招募镇级文化志愿者123人。目前,全镇共有民间文体队伍13支、文体骨干523人。在文化人才队伍的带动、引领下,有效推动了全镇农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
3.文化品牌不断形成,为农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丰富了内涵。金坛文化底蕴深厚,老百姓有崇文重教、孝老爱亲的良好传统,金城镇加快建设文化名镇,充分调动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更极大地鼓舞了农村妇女的参与热情,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每年定期开展元宵灯会、社区邻里节、社区文化节、农民艺术节等文化品牌。除了全镇性的文化活动外,金城镇镇、村妇女组织定期开展才艺秀、文艺广场晚会等,专门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提升了农村妇女文化活动品味。其中腰鼓队、舞狮队、舞龙队、扇子舞队就吸引了300多名妇女参加。
二、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体上看,虽然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村与村之间文化建设较不平衡。金城镇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集中在城郊结合村,离城镇较远的村文化建设则相对落后,农村文化建设地区间不平衡的特点较为突出。
2.文体活动内容不够丰富。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妇女群众的生活方式已逐步与城市接轨。与此同时,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普及也将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送达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眼界更加开阔,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望值逐渐增高。目前,大多数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内容局限在文艺汇演、放露天电影等。文艺汇演只有在节日期间安排,无法满足农村妇女的日常文化需求。而露天电影,由于手法传统,对本地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妇女已失去吸引力。据上庄村的妇联主任统计,每次村里放映露天电影都只有七八十人到场观看,其中本地妇女仅占三分之一。
3、文化体制机制缺失。有的村没有把满足农村妇女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没有把保障农村妇女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民生重点,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文化工作也总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重点工程、农村稳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项目、保障等环节,没有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的问题;对农村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进程。
三、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妇女文化生活质量的几点思考
1.整合资源,使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均衡化。以镇(街道)文化站为龙头,以妇联组织为纽带,加强区域间的文化资源整合。通过各村妇女组织的互动合作,由文化建设强村与薄弱村结对,进行基础设施、文化人才共享,保障农村妇女享有平等的文化活动。组织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薄弱村的妇女进一步转变观念与方式,从“被文化”转为“要文化”。
2.注重特色,增强文化对农村妇女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载体作用,适时组织开展球类、棋类、牌类等比赛活动和龙灯舞、戏曲歌舞等表演活动,让每名农村妇女都能在传统活动中寻找到自己能参加的项目。同时要注重挖掘特色,创造出更多当地农村妇女喜欢的文化品牌。如翠园社区春节期间的写春联、猜灯谜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当地妇女心灵手巧的文化民俗。
6.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六
根据我院的要求和社会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鼓励广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企业,通过参观调研、访问实习等形式,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树立就业信心;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调研活动,广泛收集信息,为下一届的“大学生创业规划设计大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鼓励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服务百姓。
我就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生活状况影响的调研我在寒假期间我使用了网上调查的方式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成就 文化方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经济发展问题,也包括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问题。对于广大贫困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来说,“扶贫”不仅仅是经济上、政策上的扶贫,文化环境的营造,“观念的扶贫”也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发展的最深刻内涵,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而,要想让农民不断提高素质,就必须营造能够让农民素质得以不断提高的文化环境。只有农村文化环境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此次调研活动特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就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民的业余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1)、文化设施简陋
在于村民的交流中和自己的考察中发现,我家所属的村和旁边的几个村,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公共设施,没有图书馆,没有文化站,没有电影院,仅发现有一家书店,经营的主要是学生参考用书。村子中没有固定的电影播放时间安排,也没有自觉组织、参与广泛的文体活动。这种局面造成农民一年几乎看不到一部电影,也看不到什么文艺演出。
(2)、文化活动形式以看电视、打牌和闲聊为主
鉴于山区的缘故,这里的每家每户都装了卫星电视,农民每天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就收看的电视节目来说,儿童一般是动画片,中年妇女主要是有关生活的连续剧,老人为戏曲。由于经济状况的影响,家中有音响设备和影碟设备的农户很少,只有较富裕的家庭才能看影碟。宣传方面,当地没有报纸,仅有的是镇政府主办的宣传国家政策的宣传单。而宣传栏、黑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内容不够活泼,不能充分吸引人的注意。有的村中干脆就没有宣传栏及相关的宣传媒介。引人注意的是墙头标语在当地很盛行,“计划生育”“拒绝毒品”这些标语在村中随处可见,这也起到了政策宣传的作用。
闲暇时间,当地农民的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打牌,打麻将这些娱乐活动上。村中没有开设网吧,舞厅,KTV等娱乐设施。
(3)、文化形态淳朴,村民主体意识淡薄
与当地经济来源较少和家家自给自足的生活相适应,这里的文化形态也比较淳朴,当地邻里关系比较和睦,互帮互助、交流频繁。
但是,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来说,村民自觉意识不是很强,比如村中有很多在文艺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没有人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组成一个民团队,来传播地方特色的文化。(4)、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在很大范围存在,迷信与信仰区分不清
以祭祀、祈福和诵经等为主要内容的庙会是当地村民集体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每年观音的生日,庙里都会举行庆祝仪式,参与的村民较多。大部分信仰者为中老年农村妇女,也有少数年长的男性村民。在庙会的众多参与者当中,他们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消灾、祛难和祈福保平安上,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封建迷信。在庙会的仪式上也会有念佛诵经之类的法式,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他们并不明白迷信和信仰的界限。(5)赌博形式也在变换
在前几年传来一股买马的风气虽然抓的较严格但是还是在农村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度一般农民在家没事就看马书买马甚至看电视也传言可以看出中奖的数字,这种情况在我们那边较为严重。(6)旅游文化欠缺
拉动当地经济的另一个因素是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村没有一个自然风景区,山水相间,风光秀丽的地方。旅游业不仅可以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使当地的文化事业有所发展。我发现当地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至少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发展文化事业。当地政府没有充分发掘农民的特长,也没有挖掘当地的特色民俗,没有很好的开发民间艺术,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原因分析
就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对农村的调研,我发现:与几年前相比,这些农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我们调研的资料,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经济落后,农村文化设施欠缺。经济落后,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就目前状况来说,这部分农村的文化建设发展受到经济落后的制约,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这些农村,农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了温饱的程度,可以说吃穿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我们所调研的村子中,都没有发现专门的农村文体活动设施。
2、政府的不重视。在农村的发展中,当地政府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经济指标为衡量发展状况大肆流行的时候,当地政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文化建设视而不闻,造成的“一手抓”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公共文化设施,但是政策并未落实,很多这方面的资金没有得到落实。政府一味的关注经济,撇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对农民的精神世界漠不关心,造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3、农村文化市场机制不健全。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而市场这个有效的机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严重的缺陷,特别在这三个村中,并没有依据当地文化资源,来进行市场机制的分配,文化产品供给贫乏,质量不高;政府也没有正确的引导,吸引全国各地的文化界来参与当地文化建设,同时当地政府没有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培育一批文化企业,造就文化品牌。比如当地的宗族文化就很有特色,还有当地有不少的文化古建筑,但是都被淹没了。
4、文化生活单调,农民发展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据了解,多数农民的空闲时间都集中在看电视、打麻将和闲聊上。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村民很少看电影,村子里也没有正规的网吧和可供定期阅读的报刊书籍,农村整体文化生活比较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到外地打工农民的增多,许多农民希望通过更为便捷的渠道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且大部分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表示能够得到专门的技术培训。由此可见,当地农村现有的文化设施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村民们自身发展的需求。
5、认识偏差,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意识不足。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多数农村居民都把时间集中在打工赚钱上,对文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当地农村的一个追掉会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以外,当地村民很少自觉的组织文化方面的活动。
6、衔接不畅,农民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政策宣传引导尚未有机结合。一方面,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传统,不能满足现代农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文化活动,农民的参与度却不高。这充分表明,在农民发展需求和政策的宣传引导方面还缺乏有效的介质来进行沟通,对于农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政策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引导。
7、教育落后,农民素质发展受局限。
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的小学,由于教师待遇低和生活环境较差,很难吸引高素质的教师人才。继续教育方面,教育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一,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农村青少年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之后,直接参与到劳动当中,导致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第二,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一定培训经费,并不是广大农村居民都能够承受的起。
8、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文化发展中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以祈福、祭天地、参拜神灵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会,是我们所调研农村集中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活动占据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行为。以这些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文化思想阻碍着当地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农村文化的发展。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村的调查走访,我们认为要想充分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考察农村实际,结合时代要求确立符合当前农村具体情况的文化发展理念。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顺应农民群众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对农村、农民文化发展需求进行充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立符合各地农村发展实际的文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物力和人力地投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基本设施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到位。首先要充分落实并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保证原有经费足额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和多种资源的共同筹措和整合,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基本设施的健全。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投入。一方面,可以吸引具备这方面素质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事业中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当中具备文化艺术素养农民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人才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活动小群体进行引导和规范,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文化社团。第三,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当前农村社会实际的文化建设制度。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现有文化生活处于自发状态,主要是村民之间的一种不定期的简单活动,没有固定的设施和组织形式。“三下乡”活动虽然对于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加强农村乡风文明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形式在下乡范围、程度以及周期上都有待加强,并形成一套规范和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制度。
第四,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充实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主要有: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这些形式有的在内容上比较充实,但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农民的生活实际和切身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并不能很好的深入人心。有的在形式上比较活泼,但是在内容上却不能紧扣主题,起不到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此外,受条件所限,这些形式并没有在农村完全展开。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对广大农民文化需求进行充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切身需要来丰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把“三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实完整,此外,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三下乡”活动基础上补充“送网下乡”、“送观念下乡”等新内容。
第五,充分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村文化氛围。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的发展,那么农村的落后面貌的突破口也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教育的进步。同样,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农民的教育问题。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收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缩小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的差距。在继续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对没有继续升学的那部分农村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并且根据各地实际,不同程度地缩小继续教育的成本。
第六,加强科普文化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思想。农民是中国迷信者主要社会群落之一,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经济相对贫困,信息渠道比较闭塞,比较容易接受迷信思想,另外,也比较因循传统落后思想,因此对于迷信思想的认同度也较其他迷信群体要高。如果对广大农村的封建迷信状况不采取相应抵制措施的话,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就难以建立起来,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科普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效抵制封建迷信思想。
以上是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需要补充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还需不断地发展经济,同时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强文化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建设出健康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才刚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应该怀着满腔的热血,去期待农村的发展。经济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我于2010年寒假,前湖南省岳阳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岳阳市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岳阳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岳阳市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共完成了6674个村庄的改水,受益人口达74.0246万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宽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公里。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后,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厕,而且无臭无味。农民说,用上这种厕所真好,又干净卫生,又能保证种田的肥料供应。
二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政府干部下来层层做工作,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改变。农民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以前乡镇干部下农村时,是“要钱要命”,而现在是“送钱送物”。岳阳市市农工部部长曾新方说:“现在去农村,农民会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节约了耕地。近一年来,全市共拆除破旧猪牛栏、厕所57648间,面积75万平方米。清理农民无序建房2925宗,共计345336.1平方米;其中占用耕地510宗,计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复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2004年岳阳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88元和255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034元和383元,属于欠发达地区。辖区内又属低山丘陵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岳阳市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却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低成本推进型的赣南模式,其具体做法在广大中西部低山丘岭地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便于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
(一)用人得当,领导先行
岳阳市岳阳市新农村建设,是岳阳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后发起的。其中,主要发起人岳阳市省委常委、岳阳市市委书记潘逸阳,是来自广东省的外调干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为《农民主体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调研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四)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六)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赣南市把发展新产业和“三清”工作全面启动,改水、改厕、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岳阳市市各地在铁路、国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线率先展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在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八)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岳阳市市31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了考核措施,并发挥部门的优势,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的“1+1”模式
三、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二)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
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岳阳市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1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岳阳市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岳阳市18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岳阳市岳阳市农村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例如,兴国县1年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兴国县4000多个村落,有能力搞示范的目前只有200多个,约占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资金缺口大,兴国县的交通经费只够建58公里,但已安排190公里的建设任务,政府补贴资金难以保证到位。
(四)资源整合困难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兴国县副县长欧阳巧文说: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五)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
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易突破省政府规定的上限
岳阳市市通过“以物代扶”、“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农民投身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例如修路,农民只有在铺好路基的时候,政府才会去修建路面。岳阳市省规定的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农民为铺好路基所花的费用往往超过此限额标准。农民自愿的行为与省内现行政策规定相冲突,以致许多时候农民自愿筹资筹劳被视为加重农民负担。以兴国县长迳村为例,该村通硬化路待建费用需77万元,政府资助42%,农户分摊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负担为106元,远远超过省里规定的标准。
四、政策建议
(一)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如在岳阳市岳阳市市。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二)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四)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
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六)进一步完善并尽快实施农民筹资筹劳管理新办法
7.强化审计监督服务新农村建设 篇七
一、强化审请监督, 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李金华审计长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 国家将为此投入巨额的财政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资金安全有效审计机关责无旁贷,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财政资金“点多、面广、线长, 政策性强”的特点更加明显。因此, 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服务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使命。
1. 强化审计监督,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审计机关责无旁贷地要通过强化审计监督为之服务。为了保证新农村各项建设落到实处, 着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 财政涉农支出总额逐年增加。如何用好管好这些涉农资金, 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是各级政府和财政等部门应该高度重视, 切实抓好的一件大事, 也是审计机关的工作职责。
2. 强化审计监督,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审计工作自身的需要
审计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 肩负重要职责。一是要通过检查涉农资金的分配和拔付情况, 促进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二是要通过监督涉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促进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三是要通过揭露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 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四是要通过对审计情况的研究分析, 积极提出审计建议, 促进完善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农民富裕了, 农村经济发展了, 整个社会就应把政府关心、社会关注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作为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重中之重的宗旨, 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审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3. 强化审计监督,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需要
审计机关在各项涉农审计中, 要密切关注涉农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注意从机制上、制度上、管理上分析研究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为本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涉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近年, 审计反映的许多重要情况都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 先后完善了多项涉农政策。如针对审计发现支农等专项资金拔付环节多, 滞留、截留、挪用屡禁不止以及资金投放“撒胡椒面”, 效益低下等问题, 政府采纳审计建议, 制定了涉农专项资金“捆绑使用, 直达项目”的管理办法。党委、政府许多农村改革重大措施出台前, 都要求先审计后决策。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审计工作的现状及重点
近年来, 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 不断加大涉农审计工作力度, 在促进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涉农资金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对涉农资金审计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支农资金不支农, 一定程度上被改了“姓”, 被挪用作他用;另一方面是支农资金效益审计滞后, 存在着管理不善, 资金被滞留截留、损失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再一方面资金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缺少明确的管理分配办法和应有的惩戒措施。管理上的不规范, 必然导致资金在使用上的浪费。
2. 审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涉农项目
一是要加强国土资金审计, 揭露和查处违法批地, 乱占滥用耕地, 擅自转让土地使用权, 压低价招商引资以及挤占挪用土地出让金, 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 促进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农民耕地。二是要加强水利建设项目审计, 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虚假招投标, 虚报工程造价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 促进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三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审计, 摸清全省中小学负债的真实情况, 揭示负债过高的原因, 提出对策建议, 供党委、政府宏观决策参考, 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四是要加强县、乡 (镇) 两级财政审计。摸清财政改革政策落实及效果效率发挥情况, 揭露和查处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执行各项财政改革政策不到位, 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等问题, 促进深化财政改革, 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财政保障。
三、强化审计监督几点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审计署提出的审计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精神, 强化审计监督, 增强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并针对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结合县乡实际和开展农业审计的工作经验, 认为目前审计工作尚需在以下方面加强:
1. 审计人员要做到贴近农民、熟悉农业、了解农村
要从账面审计工作中走出去, 要加大审计调查的力度, 跟踪资金流向, 深入实际了解各地在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区别对待。如为了促进加强涉农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组织对高速公路征迁补偿、工业项目占地补偿等专项资金, 以及部分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审计;为了促进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组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资金、农村电网改造, 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和危房改造、农村养老保险等专项资金进行审计。
2. 做好审前调查和业务交流, 编制好审计方案
审计人员要深入到具体项目的审计工作中去, 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汇报会等形式, 使一线审计人员能够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解决新农村建设可能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8.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有力的基础[1]。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农村,重点在于农村,难点也在于农村,只有农村真正的实现小康水平,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农村经济经管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1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强农业设施的建设,转变农业生产的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就要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结构,让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提高,实现农产品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倡导节约型农业[2]。要坚持并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前提、同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项法律法规,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通过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村。
1.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集体资产管理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如何管理这些项目资金和对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已经成为农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工作,要切实落实完善的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3]。
2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开展工作会涉及向农民筹资筹捞、使用集体资金、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督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向农民筹集资金开始,到资金的拨付、集体资产的形成和监管等问题都应当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而农村经济经管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关注民生的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把农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影响到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只有农村达到小康了,整个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小康。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不断解决农民的问题,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党中央目前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2.2 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充分体现我党的先进生产力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代表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提供制度的保障,切实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加快新农村的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
3 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具体措施
3.1 全面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深化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农业部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物资、档案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及其操作规范流程,要从体制上去规范农村的财务管理。同时,要结合当地的财务基础状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方法,规范基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要做好农村财务人员、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素質,为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的武器。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加快实现建设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3.2 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为了更好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运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重点是要抓住四项基本工作。一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程的行为中,要做到合法规范,禁止出现“改变土地用途,损坏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行为出现[5]。二是建立健全规划化的土地承包流转管理工作制度,重点实施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制度和备案制度。三是积极开展流转服务,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各项服务人员要安排到位。四是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及时解决流转纠纷,如调解不成则走法律程序办理。
3.3 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其次,要建立冲裁机构,加大执法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顺利进行。建立了一套“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职责明确、体系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新机制,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最后,要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维护好当事人的利益,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4 结语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而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完善和创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各项体制机制,就要适应形势的要求,不断深入基层工作,对重点问题进行开展研究,勇于开拓思路和创新思维方式,为上级领导的决策做强有力的参谋,寻求工作中的突破口,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永厚.浅谈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8(7).
[2]国办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R].2012.
[3]陈潇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族自治县政府自治权实施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5]窦祥铭.现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调查报告08-19
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11-01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10-18
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06-20
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研报告08-30
大冶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10-10
强化审计法制建设07-28
强化班组建设 激活三基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