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

2024-08-24

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精选8篇)

1.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 篇一

***局“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

联系群众制度工作方案

各科室、队、办: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密切干群关系,广泛凝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按照******等文件要求,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宗旨,以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以开展“四群”教育为抓手,组织全局领导和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抢抓桥头堡建设战略机遇,奋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区域性国际城市高品质中心城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二、目标任务

利用五年的时间,按照“把握规律、注重创新,改进作风、广泛参与,注重实践、解决问题,贴近实际,确保长效”的原则,通过挂钩联系点开展“四群”活动,将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全面落到实处。

(一)干部受教育。全局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教育,切实做到“一树立两提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筑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作风有改进。全局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实践,切实做到“三破解四形成”,主要是破解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三大问题”,形成机关、干部、文件、会议直对群众的“四种’’工作方式,建立干部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工作在群众中开展的机制,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三)发展上水平。全局领导、干部通过三个转化:即:把群众工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和谐发展的正确思路、跨越发展的有力措施,把政策落实到基层,把决策深入到实际,把宣传发动到群众,增强群众工作的整体合力,确保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

(四)群众得实惠。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根本,从本局职能出发,完善抗旱民生保障体系,有效解决群众利益现实问题,使人民群公平合理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五)社会更和谐。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做好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社会

1篇学习心得体会;二是中心组学习,局党组集中开展1次以“四群”教育为主题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是开展一次案例教育,组织干部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认真总结本单位本部门近年来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如何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每人撰写1篇案例教育心得体会。2.开展民情调研。迅速开展专题调研。全局干部要带着真情、带着真心、带着真意、带着责任、带着群众的期盼,着重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重分析研究影影响和制约全区及水务滇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调研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认真填写民情日记,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带动良好风气。

3.召开专题学习生活会。局党组要以“四群”教育为主题,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今年于3月下旬召开学习生活会,每位领导干部要撰写1篇“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制定整改措施,谈认识、找差距、查原因、抓整改,改变把文件、召开会议当成抓落实的工作模式,改变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

(二)有效构筑工作网络

1.落实民情责任区。按照五华区划分的“街道、社区、小区(小组)、居(村)民家庭”四级民情责任区,采取 “四

2.挂钩联户。以“六联六共六建”开展城乡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方式,以“一帮

一、结对子”形式,开展定点挂钩联户活动,深入城乡结对村组,开展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活动,按照全域城镇化的目标要求,结合西翥开发建设,深入到挂钩联户村组,以水资源为重点,以保民生为目标,按照“五个一”(“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批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帮扶内容,制定切买可行的帮扶方案,以扶志、扶田、扶技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送信息、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到结对村组,切实为钩联户村组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3.结对联户。深入基层群众中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领导干部每年提出1至2条有价值的工作建议,帮助所联系的居民小组和群众解决1至2个实际困难。一般干部以结对联尸的形式,按照“当一天普通群众、写一篇体验日记、过一回群众生活、搞一次民情调研,办一件为民实事”的“五个一”的要求,体验工作,体验劳动,体验生活,通过经常交往、频繁互动增进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每半年、一般干部每年撰写1篇民情分析调研报告。

4.建卡联户。一是建立《民情联系卡》,送达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二是建立《民情日记本》,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反映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

展。

3.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巩固和深化“84510”群众工作模式,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信访工作的始终,建立水务局领导接待日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正确对待和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缓和对立情绪,由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转变,由刚挂维稳向韧性维稳转变,由末端处臵向末端处臵与前端治理有机结合转变。

4.健全民情分类办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确保“四群”工作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建立以工作队员为主、领导干部参与的信息收集分类办理机制,整理反映各种民情民意、群众诉求、意见建议,及时将信息上报区委“四群”教育办公室及街道办事处。区委成立的21个群众工作专业工作组中我局作为饮水保障问题专业工作组的牵头负责单位和土地征用问题工作组的参与单位,要牵头协调解决好由防办、规划、水政联动配合,在我局职责范围内的,各科室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做到包调查、包处理、包疏导教育、包息诉罢访,重点解决好饮水保障等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5.建立党支部共建机制。以水务局党支部为载体,与挂钩社区小组党支部结对建立“手拉手、心连心”党支部,结

实整改责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改措施以及落实情况开展进行评议,对本部门开展“四群”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五)建立长效机制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实践突破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活动经验,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教育和引领全局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做群众的贴心人,成为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洁动成果。同时,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推动群众工作的有效做法制度化、先进经验长效化。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按照区委创建省级示范点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目标,全局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科学部署,把开展“四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全局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为联系单位实现跨越发展、收入倍增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工作队长为联系点直接责任人,工作队员为联系点具体责任人,民情联系人为联系户具体责任人,各自按工作要求落实责任,按时报送工作进展信息,即:周报(每周一前),月

011-

2.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 篇二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根本内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原理, 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思想的现实性及其历史发展, 必须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来探讨思想意识的发生、发展和改变的最终根源。马克思主义还把这一认识具体运用到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中, 并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 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 只能在既定的现存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有其历史继承性, 同经济基础并不总是平衡的,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3];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互相制约, 其中政治思想对其他意识形式影响最大, 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 往往成为经济条件与其他意识形式的中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或者促进社会进步, 或者阻碍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一旦被群众掌握, 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4]

基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统治阶级才极力鼓吹、宣传本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这种鼓吹和宣传本阶级意识形态的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原理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在一定社会中, 统治阶级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占主导地位的, “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也往往是指一国统治阶级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 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自然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定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变成全体社会成员意识的活动。所以, 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 还特别地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

二、历史发展合力论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生产力三要素中, 人是能动的、主导的因素。就是说, 人是有思想动机的、有主体能动性的, 这是生产力具有最革命、最积极特征的依据。恩格斯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产生出来的, 而其中每一个意志, 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 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 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 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 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 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 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 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 (或是他个人的, 或是一般社会性的) 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 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 一个总的合力, 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 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5]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在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交互作用的规律。这一论断, 肯定了人的意志 (即人的思想意识、行为动机) 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了转变人的思想、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机理

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 必须从外面进行灌输。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 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进程中自发产生呢?因为这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 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 一部分人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 他们根据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概括并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而这一阶级的其余成员“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7]。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限制, 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 提出其思想体系。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 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 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8]因此, 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 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以上理论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正是由于在社会分工中被剥夺了精神生产权利的、被压迫的社会阶级, 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反映本阶级利益需求的理论体系, 才客观上为生产统治思想的统治阶级对其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提供了可能;也正是由于被压迫阶级为了动员本阶级的力量, 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推翻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才产生了运用“批判的武器”即革命理论的需要, 产生了获得先进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在动力。它还阐明了统治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根据以上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分工理论, 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然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巩固自身的政治统治, 必然会运用反映本阶级利益和意愿的理论体系对其社会成员进行系统地灌输。从这个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 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灌输本阶级理论体系的政治诉求和主导作用。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我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我党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和动力, 只有动员群众, 依靠群众, 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无往不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源于群众, 是群众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抽象。也就是说, 用于教育群众的东西本身就是群众所创造的,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群众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即“将群众的意见 (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 集中起来 (经过研究, 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 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 化为群众的意见, 使群众坚持下去, 见之于行动, 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 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9]毛泽东曾经指出, 教育者在教育群众之前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政治教育应该是教育者与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 这就是说, 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 向群众学习, 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 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方法, 然后再告诉群众 (宣传) , 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 解决群众的问题, 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10]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某些政治家、理论家用自己个人的思想或者观点, 来对群众进行教育, 而是对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经验进行升华, 得到某些思想或者理论, 再把它传递给广大群众, 并受到群众的认可。因而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政治家和理论家向广大群众灌输的单向过程, 而是先向广大群众学习、吸取群众的经验, 并加以总结, 再用以引导群众的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整个教育过程是承担教育角色的“教育者”与广大的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密切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 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 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 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方式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 往往会适得其反。

当然, 政治家或者教育当局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那只是桥梁和过渡的作用, 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 加以提炼, 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 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因而, 政治家的作用体现在集中群众的意见并提炼升华, 再用于引导群众, 他们自己并没有新的“发明”, 其作用不是根本性的。毛泽东指出:“革命的政治家们, 懂得革命的政治科学和政治艺术的政治专门家们,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的群众政治家的领袖, 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 加以提炼, 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 为群众所接受, 所实践, 而不是闭门造车, 自作聪明, 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来的, 不仅如此,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需要依靠广大群众, 进行群众性自我教育,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我军创造了解放战争时期新式整军运动的方式, 这是群众性自我教育的典范。随着网络的普及, 信息渠道来源的多样化和教育对象素质的提高, 教育者不一定掌握了信息优势, 读书自学、官兵相互教育, 人人参与教育, 人人当老师, 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我党坚持群众史观, 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正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优势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0-31.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8.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04.

[4]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839.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97.

[6]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17.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9.

[8]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17-318.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99.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933.

3.试析影响党校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 篇三

关键词:党校;教师;威信;影响;因素;教育效果;学员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五年间,在党校每年春秋季学期各两次开学典礼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2015年12月11日——12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讲话首次系统解读“党校姓党”。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对党校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要严格,用实际行动和带动学员。” 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重视,为党校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议题。拙文就议题之一——影响党校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师的威信作一粗浅探讨。

韩愈说:“闻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意为:古代圣人、学者,都不是生而知之的,而是要“从师”,即经过教师的教诲,才能有所成就。列宁也曾经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这些话都很透彻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对待教师提出的要求或批评意见,往往不是根据它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正确为依据,而是首先以这个教师在他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而转移的。这一规律,对党校学员也是适用的。所以,在党校教学活动中,党校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个人威信,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

威信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自己的领导、上级、教师、长者或者同事所持有的一种信赖而又尊重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则是教师的德行、学识、品格、能力、教育艺术等各个侧面在学员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反映态度。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威信的,这是以教师所具有的教育者的身份、地位所赋予的权力(即能够运用奖励或惩罚、表扬或批评、同意或否定等手段使学生的某些需要获得满足或受阻抑的力量)、权威(即能够作出左右学生意志和行动的决断力)和影响力(即能够运用教师自己的学识、经验、思想观点道德品格等精神力量,对学生进行意识渗透的教育艺术的能力)为基础的。然而,这只是属于开始阶段的教师威信,一般只具有自发或自然性质。

国外心理学根据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把教师分为四种类型:挚爱教育型、专治压抑型、教育控制型和宽容放任型。而我国心理学界根据教师的工作动机及实际表现,也把教师大体上概况为四种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对党校教师也基本上适用):

1.事业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计时间、报酬,整个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有如春蚕吐丝,不惜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2.创新开拙型——成就欲强,进取精神强,思想活跃敏锐,具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勇于探索研究,敢于开拙前进。

3.自尊型——成就、需要不突出,但不甘落于人后,有较强的自尊心、好胜心和荣誉感,力求使自己的工作附合要求,免受指责。

4.服从型——要我教书,不得不教,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照本宣科,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满足于过得去。

而教师的教育指导态度、工作动机,实际表现在心理学上,从来都不是单向流动的。在教学过程中,它总是表现在师生关系方面反馈信息的相互流动上。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政治观点、教育指导态度、工作动机及表现一经转化为学员的情感体验,学员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而教师又从学员的反应态度加以判断并表现出进一步的态度,如此循环往复地影响着、加深着相互之间的情感、态度和表现,由此形成或调节着种种形式的师生关系。而这些师生关系一经形成后,学员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心理态度。心理学上把这种先前形成的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之为定势现象。一般情况下,党校学员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对教师的尊崇往往以教师的德、才、学、识水平,特别又是以政治立场、知识水平为基础的。所以,教师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崇高的师德修养、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其思想观点、学术见解对学员的影响也就越强,学员也越容易对其产生尊崇心理,越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党校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与普通高校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以市级党校为例,其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是:(1)长期在党校工作,常常因需要而更换自己的课题。这部分人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着年纪偏大,知识老化,所选课题可能与自己专业不附的情况。(2)近几年从各个大学招聘进来的高学历人才,这部分人掌握最新知识,受过系统教育,但短期内又难以把握党校教育的特殊性。(3)因为工作需要,从各个部门调入党校的教师,这部分人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还上升不到高度。(4)聘请的各个级别、各个部门的领导或专家。(这部分人员,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由此可见,党校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相距较大。而每一个教师在学员心目中的威信,也因他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课堂上的实际表现的不同而高低不一。

大量的实践证明:事业型、创新开拙型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在学员心目中威信都较高,其教育效果都较好。因为这两类的教师政治立场鲜明,能自觉做政治上的清醒人和明白人,有政治意识、“看齐”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整个身心都扑在教育事业上,从课题选择起,到组织教学内容,制作课件,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精益求精,认真准备,力求做到完美、完善;另外,事业型、创造开拙型的教师,由于他们成就欲强,进取精神强,勇于在学术领域探索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学员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辨析,面对错误思想观点,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能够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并能自觉遵守课堂讲授纪律;同时,他们热爱学生,对自己培养教育的学员成才寄予很高期望。因此,他们的教育要求就可以较容易地转化为学员的需要,从而加强了学员在学习和培养自己优良品质上的积极性,同时,他们的表扬、肯定或批评、否定意见较容易唤起学员相应的情感体验,这表扬、肯定意见会对学员的正确行为起很大推动作用,从而巩固优点;而批评、否定意见则会使学员产生改正缺点和迅速提高自己的迫切愿望。虽然党校学员年龄较大,已近青年晚期和成年人阶段,但他们仍然有取得自己信任、尊敬的教师好感的心理需要。因此,学员对自己尊崇的教师(即有威信的教师)和尚未具有足够威信的教师的批评、否定和表扬、肯定的感受是很不同的。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肯定,能引起成人学员更大的愉悦、自豪和满足感,并使他们产生要学得更好和工作得更好的愿望。而他对成人学员极其轻微的谴责或否定,也要比威信较差的教师所作的较严厉的批评或处罚,更能引起学员的强烈印象和不安,他们深刻地感到有纠正自己缺点和尽快提高自己的必要。

因此,一般情况下,成人学员容易确信他们的讲授和指示是真实的和正确的,这就使成人学员有了较好的掌握知识和执行指导的主动性。同时,成人学员也把教师看做榜样,产生处处向教师模仿的意向。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这些教师的示范对学员起了更大的教育作用。

与上述两种类型相反,服从型的教师,由于自己凑合着干的工作表现及在学术上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在学员心目中威信都较低,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影响党校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很多,但最直接的因素是教师的威信。所以,每个党校教师都应该注意树立和保持自己在学员心目中的威信,并把这种威信提升到理性的程度上来,而不能满足于或停留在自发阶段上。著名教育家夸美斯说过:“教师应当具备他要培养的学生那样的品行。”党校教师只有从德、才、学、识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可能赢得学员的信赖和尊重,才能在学员心目中形成权威——尊敬——心服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性,以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

[2]《教育心理学》.李应龙.何祥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 篇四

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企业当前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能。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要是把好方向关、政治关和政策关,着重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本企业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开展工作;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领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工作,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正确处理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系,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明确党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职责权限,确保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行,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要正确处理好党管干部与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的关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出资人管人的体制和机制,继续探索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的有效途径,明确党委在企业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要正确处理好党委参与决策与董事会依法决策的关系,继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按照参与决策、带头执行、保证监督的总要求,制定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明确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责任;党委发现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应及时提出意见;重大问题决策作出后,党委要发动全体党员,团结带领全体职工,推动决策的实施。

二、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党内民主建设。各企业党组织要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落实。坚持把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作为推进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完善民主决策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使党的各项决策在党内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又反对和防止分工不合作、班子软弱涣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有效行使监督权,使党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把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学习,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事项和企业科技、商业秘密外,企业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组织党员学习讨论,为党员行使权利提供必要条件。要健全党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党内事务公开的范围、时限、方式和程序,继续完善企业负责人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以及任前公示制度,重要事项及时向党员公开。要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强化党员对主体地位的认识,着力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切实理清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关系,努力把发挥党员主体地位作用贯穿于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全过程。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建立党委负总责、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工作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企业党建工作格局。要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认真制定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长远目标和具体措施,及时督促检查所属企业建立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每年应向上级党组织作一次抓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将此项工作列入考核党委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作为党委书记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在支部,支部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在提高效益、加强管理、稳定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党支部书记的配备要从实际出发,专兼结合,也可以交叉任职;规模大、党员人数多或工作性质特殊、人员分散的基层单位,应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要重视党支部成员的培养,定期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细化党支部各项工作,实现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组织形式,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进一步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企业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党员管理教育制度体系,实现对党员的分类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要认真制定党员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以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好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履行本职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使党员在企业改革改制、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维护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方式上要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充分利用生产经营过程和班前、班后等业余时间进行随机教育,努力使党员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工作业绩优于群众。要做好生产困难和关闭停产企业的党组织工作,认真掌握下岗职工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基本情况登记制度,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努力做到思想状况清、专业特长清、就业意向清、困难程度清。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党员,既要做好专业技能培训,又要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发挥带头作用。关闭破产企业的党员,在企业关闭破产程序终结后,没有就业单位或就业岗位不固定(在同一单位连续就业不满6个月)的,党组织要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居住地,确保党员处于党组织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中。

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把企业改革的重点、生产经营的难点和职工思想中的疑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落脚点,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培养企业精神、理顺思想情绪、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舆情信息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员思想情况分析制度、重大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和舆情信息工作总结汇报制度,确保维护企业稳定。企业主要领导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为党员上一次党课,董事长(总经理、厂长)每年至少为职工作一次形势报告,坚持每半年对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总结,把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情况一道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业绩的重要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六、进一步创新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要从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处理好企业各层面的利益关系。要紧密结合企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际,把解决好职工群众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摆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谋划考虑,通过研究制定扶贫解困措施、设立扶贫帮困基金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和扶贫帮困机制,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性问题的解决。企业在提出各项改革措施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兼顾大多数职工的承受能力,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党组织要把关心困难党员和弱势群体同维护保障职工权益结合起来,妥善解决困难党员和弱势群体的住房、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推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要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党员互助、党组织互助,帮助困难党员和职工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七、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为指导,加快建立健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要把对企业当年经营业绩、领导班子经营管理能力考核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稳定程度、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企业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考核相结合。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要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工作相结合。要把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与经营业绩评价兑现体系相结合,将党建工作考核的结果同企业领导人员的业绩评价、薪酬分配和提拔使用挂钩,进一步增强考核评价工作的激励作用。要进一步探索党建目标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有效途径,建立健全责任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实行跟踪改进,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同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有机融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八、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支持社区建设。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建设,建立与社区联系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对话会制度,定期走访社区,共议社区建设,融洽相互关系,携手共建和谐社区,共同推进社区建设。企业要积极参与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条件落后、复杂区域、城乡结合部的单位型社区做好管控工作。企业要在人、财、物上给予所在社区一定的支持,争取每年为他们做一些看得见的实事。企业职工聚居区的社区,企业改制后,应把社区组织使用的房产尽可能划转给社区组织;有条件的单位型社区,办公服务设施由所在单位提供社区使用;破产关闭企业在清理移交非经营性资产时,尽可能把公用场地等设施划转给所在街道社区,为巩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企业应有的作用。

九、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各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执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自治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37号)关于“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纳入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按不低于企业职工总数的1%比例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规定,努力建立一支既熟悉经济工作,又能胜任党务工作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在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上,切实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党务队伍中来,人员宜兼则兼,宜专则专,保证党的工作正常开展。要重视党务干部的培养,积极推行党政干部交叉任职和轮岗交流制度,为党务干部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要认真落实党务工作人员的各项待遇,企业在制定党委领导人员和党务干部的薪酬、职称及住房分配等政策规定时,要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同等对待。企业党内活动经费纳入企业全年财务预算,由党委掌握使用。活动经费除了留存党费外,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按不低于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比例予以列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按不低于0.5%的比例列支,待生产经营正常后达到要求比例;停产关闭企业要通过企业自筹、结对帮扶、上级党组织支持等渠道筹集党建工作经费,保证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上述经费的使用应重点向基层党组织倾斜。

5.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 篇五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组织实施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三深入”活动,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区委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和“三深入”活动的实施方案》(五通[2011]24号)文件要求,我局于1月4日在全局召开了动员大会,并计划用一年的时间,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并制定本实施方案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推动跨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创新机制和方式方法,把重点任务、中心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区域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基本原则

开展此次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解放思想、服务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挥优势、扶困帮困;坚持双向互动、共同提高;坚持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三、基本要求

(一)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促进思想统一。采取调研座谈、专题学习、自学等方式,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交通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组织实施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三深入”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深入实际。按照这次活动的要求,调查研究要直接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八必访”活动,多走访社区群众、做到蹲点到位,采取“问基本情况、问困难问题、问干部评价、问工作建议”的四必问工作法,确实摸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撰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能解决问题的调研报告,积极深入实际,提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方法和建议。

(三)深入群众。春节前局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点虹山南路社区,开展“三亮四进”、“三深入”活动,坚持每个月到虹山南路与社区群众共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提出1至2条有价值的工作建议,帮助所联系群众解决1至2个实际困难,在调研工作中,真正做到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轻车间从,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要积极探索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到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全方位覆盖、零距离接触、点对点服务”的联系服务格局。

(四)严格要求,强化考核。领导干部“三深入”和“四群”活动的开展,要努力实现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结合职责职能,立足实际,严格自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交通队伍形象。

四、实施步骤及有关要求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2月26日至12月31日)

1、召开动员会,学习贯彻全县开展“三深入”、“四群”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对局开展“三深入”和“四群”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制定和贯彻落实《XX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开展“四群”工作的实施方案》。

3、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XXX、XXX 联络员:XXX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

1、统筹协调,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开展工作,局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余2个月。

2、开展“一帮一”活动,切实把帮扶做到户、到人。春节前局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点虹山南路社区,每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开展“一帮一”活动,了解困难户实际困难,制定确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做好工作日志,力争通过一年的“一帮一”活动困难户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

3、进家入户,真正掌握社区民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群众的心声,做好民情日记。深入群众家中倾听群众意见,帮助解决生活的困难,帮助解决群众在生活、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遇到的实际困难。深入到社区了解民情听取交通方面意见,结合区情制定区域交通科学发展规划。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2年12月)

对开展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并把结果作为创先争优、考核奖惩的重要标准,认真总结开展“三深入”和“四群”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并及时向区委、机关工委报告活动开展情况,对党员干部在活动开展中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对敷衍应付,没有成效的党员干部按照相关规定问责。

(四)建立长效机制阶段(2012年12月)

领导小组要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开展“三深入”和“四群”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支部联建、定期征求基层和群众意见、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等工作制度。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和有利因素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合力,为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贡献。

XX财政局

6.直接开平方法的教学反思 篇六

本节课我从实际问题切入向学生提出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问题探索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类比的学习方法、换元、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其中教学问题的设计围绕目标环环相扣,同时注重层次性与启发性;在反馈与检测中,注重突出重点,分层评价,既逐一落实了教学目标,又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7.教育心理学直接教学 篇七

一、教研活动的内容

一方面,教学主要有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七个主要要素,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要素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体育教师要处理的。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同普通教学一样都有其教学规律,我们体育教师要想办法掌握运用它。教研活动就是组织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体会、说课、评课等一系列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方法进入理论—实践—经验—创新—理论的循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得到了提高,锤炼了业务能力,促进了观念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教研活动使教师具备了融洽各教学要素的能力,把握了体育教学的规律,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二、教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学必须由教师来完成,体育教师要圆满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关键在于自身的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创新。”这说明科学研究已被列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素质。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学习的楷模,甚至把教师作为崇拜的偶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和评价能力的增强,他们能逐渐地认识教师,较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教师。所以要想成为大学生学习体育的教师,体育教师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也说明了教书育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规律,教师不以一定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影响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教师也不例外。所以,在教研活动中,应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要求学生。体育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 业务素质全面发展。

加强业务学习是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精通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尤其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去进行这样或那样的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才能使自身的业务知识、教学技能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当前现代化体育教学的需要。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应组织教师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学习杂志、报刊上发表的教学论文、教材教法研究等有关文章。通过学习,教师不但能够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促进观念更新,而且能够学到很多科学的教学手段与经验。

还应开展实践教研活动,把一些好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经验,及时在教学中推广,让教师在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教研活动让学生实现主体地位,体育课程教学走向民主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体育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主张“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提出体育应该培养人格,使健康教育更加充实,在健康科学的基础上,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体育观念的更新发展只有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

1. 构建教与学有机统一体,生成学生主体地位。

体育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中最关键、最活跃的两个因素,教师的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要上好每堂体育课,备好课是关键。备好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不论教龄长短,业务水平高低,要上好课,都必须认真备好课,才能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交流体会等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还应既备课又备人,针对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进而改变体育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和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的客体地位。正是一次次创新型的教研活动整合了教学各要素,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新的好的模式得到运用推广,师生积极互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得到培育和发展。

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走向民主化。

在教研活动中,老教师学识渊博,专业基础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应帮助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主动热情,搞好传帮带;青年教师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

大学体育教学如何选择相应的指导方式

李远红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影响体育教学指导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教师教学指导方式的选择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指导方式的三种类型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陈述,发现各种教学方式均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和作用,关键是教师指导方式应与学生水平相契合,要随着学生水平和心理变化采用相应的指导方式,旨在能够找到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方式选择

1当前大学体育教师指导方式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1教师为主型。

其特点是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几个阶段,以学习“三基”为主要目标,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强调教学中教师主体和支配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控制下进行。教师规定教学的目标、任务、要求、练习时间、速度和频率并进行评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接受教师的命令和要求。其优点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获得了充分全面系统的知识技能,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不足之处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培养学生个性、体育能力和体育兴趣不利。其基本特征为包揽、控制和命令。

1.2师生合作型。

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常见的主题教学、处方教学、能动教学、选择教学、学导式教学是其主要内容。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包括体育教师、学生、教法、教具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推动体育教学有规律地进行。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把握运动特性,去组织体育教材,去考虑教学方式,尽量满足学生的愿快,有朝气,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老教师应虚心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互帮互敬、团结友爱的良好关系,使教师团结友爱,亲密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体谅,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在素质教育新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密切联系学生,与学生谈心交友,使学生学风浓厚,建立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展现,教学相长,体育教学效果显著。

四、教研活动让教师把握体育教学规律,促进事业发展

任何事物都受一定的规律制约。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只要体育教学现象存在,体育教学规律就存在。体育教学在任何状况下都受到自身规律的制约。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认识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等体育教学规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正确把握运用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就要利用教研活动不断学习望,最终形成自发自主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能力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其优点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因材施教。不足之处是难度大,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其基本特征为商讨、协助和指导。

1.3学生为主型。

该型强调学生中心地位,并自发、自律、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差异进行教学指导,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体育能力可概括为认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自我锻炼和评价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这些能力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不同的练习中,形成不同的结构。由于结构的不同,形成了体育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只有把握住这种差异,以活动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教育、引导和辅助作用,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锻炼、学习,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功效。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发展学生个性和体育能力有好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不足之处是对学生体育基础和能力水平要求较高,教学组织形式比较“散”,学生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其基本特征为“放”。

2如何选择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方式

2.1根据学生年级、体育基础知识和心理差异选择教学指导方式。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采用教学指导模式,动态地把握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我们认为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年龄、年级、体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增强,呈现剪切式的变化,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不会主动自觉地学习、锻炼,教师的责任在于建构学生的体育基础。这时我们强调的是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体育水平和体育能力的增强,学生主体能动性增强,教师的主体作用明新知识,总结新经验,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往复过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把理性认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使教学、科研双丰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过去的许多工作方法、教学思路都需要结合新的知识和手段进行,教育工作踏上了科学育人之路。现代体育事业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学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因此,广大体育教师无论是为学校体育教育还是自身的发展,都应该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不断实践,努力进取,为开创体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郑岩平,朱雅敏.怎样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2]彭鹰,高欢.论高师体育生的能力结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4.

8.直接与间接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篇八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36—01

词汇教学应当是启发性的,根据具体的词汇,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对比法、直观法、同义近义辨析法、图表法等。教无定法,教师可视具体词汇,灵活运用。

一、直接情景教学法

把词汇放到具体情景中进行教与学,让学生通过情景来体会和理解词的意义,掌握词的用法。

(1)实物教学。教师可把实物带进课堂,在展示实物的同时,尽量用英语来讲解,学生很容易把实物与英语单词联系起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pen”一词时,教师可先手持钢笔,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边出示钢笔,边念“pen”。接着,再让学生跟着念,直到学生能准确地读出“pen”。这种直观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图画、简笔画教学。画是实物教学的补充。有些实物不便于直接带进课堂,就可以用画图来替代。如panda,sandwich和bird等词。而简笔画比图画更显得简单与快捷,几笔几画就能勾勒出来,大大增强了语言的直观效果和感染力。

(3)体态语教学。体态语言能传情达意,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准确、自然地运用面部表情、嘴形、手势以及其他形体动作进行词汇教学,可增强语言教学的表现力与影响力。如通过面部表情认识happy,sad,angry等词,用跑、跳、推、拉等动作,可以引出run,jump,pull,push等词。

(4)诱导教学。利用诱导的方法介绍新词汇。如:老师指着眼睑问What about this?Look,I can open and close them.They are……学生答“眼睑”。老师接着板书出eyes。这样诱导的优点是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这个新词上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猜谜教学。单词游戏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有极强的教学目的的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猜谜和文字游戏,给学生在枯燥学习之后一个放松或消遣,学生愿意利用此机会自由地运用语言。

二、间接词汇教学法

通过阅读和听说等教学活动,能间接地达到扩大学生词汇量的目的。真正使学生获得准确理解和使用词汇的能力,必须强调在交际中学习词汇。根据词汇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掌握词汇的用法,就显得十分重要。间接词汇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阅读教学。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讲究速度。初一、初二阅读速度应为每分钟20~40个词,初三阅读速度每分钟可达80~100个词。教师可在阅读前,做好文化背景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难度就越低,阅读速度就越快。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一系列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学生将多次见到重复出现的单词,单词在各篇文章中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对该单词的识记。另外,在不同的文章里面见到同一单词,还可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单词的多种不同含义和用法。

(2)听力教学。在初级阶段,主要侧重培养指代关系、多义词的句中词义和生词悟意能力以及对词句间逻辑联系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教师采用听、写法进行教学课文和听力课文的听力训练。可以先组织简短的词汇和语法讲解,以排除听力理解上的过多困难;也可以事先不组织专门的词汇和语法讲解,让学生在听的过程运用推测能力和听力技巧解决问题。

(3)说话教学。说话训练对学习词汇也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很快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教学要以扩大学生的语言流量为主。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和听读、听写、背诵、会话等训练。如果没有足够的有效语言流量训练,语感无法产生,词汇无法由被动变为主动,交际能力也无法提高。

上一篇:高速监控员岗位职责下一篇:诗歌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