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计算活动(共15篇)
1.小班计算活动 篇一
小班计算活动《大象过生日》
执教:蔡延真
设计意图:
大象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动物,结合本周的主题《有趣的小动物》,设计了这堂计算综合活动。《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因此这次活动设计不单单是对计算的教学,而是从中注入科学、社会等教育领域,综合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熟悉大象的外显特征,让幼儿认识大象。活动中心环节通过为象宝宝过生日的情境活动,让幼儿复习物体的几种排序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让幼儿体验到爱小动物,乐意帮助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复习按物体大小、多少等方式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规律。
2、让幼儿初步理解数字也可以按大小排序。
3、培养爱小动物的情感,乐意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图片(蛋糕、礼物、香蕉)、气球(红、蓝)大中小各三个,上面写上数字。
2、磁带(生日快乐歌)、大象绒毛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象的外显特征:
1、师: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腿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小朋友,你们说:“谁来了?”(大象)哦,原来是象宝宝来了。
二、通过操作,学习排序
师:象宝宝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是它的生日。
(一)挂气球 象宝宝想请小朋友用气球帮它把房间打扮一下!你们看,象宝宝带了几个红色的气球、带了几个蓝色的气球?(幼儿点数)对了,那我们把红色的气球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把蓝色的气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谁愿意试试。(请幼儿和老师共同完成),引导幼儿观察气球上的数字的排序,理解数字也是可以排序。
(二)摆礼物
森林里的小伙伴们也给象宝宝送来了好多的小礼物,瞧,有礼盒、生日蛋糕、还有香蕉,请小朋友们把礼盒摆在一排,把生日蛋糕摆在一排,把香蕉摆在一排,记住要摆整齐哦!(幼儿操作,引导幼儿说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及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排序)
三、结束
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站起来给象宝宝唱生日快乐歌,好吗?(好)请小朋友们起立,唱生日快乐歌结束。
2011年5月
2.小班计算活动 篇二
1.学会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地点数1个~4个物品, 并说出总数。
2.在感知、操作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
3.能积极参与活动,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钻圈4个 (可做山洞) 。
2.各种数量是4的小动物画片若干。
3.可正反面两用的教学板4块, 正面是大森林背景, 反面是4棵大果树。
4.废旧泡沫圈做成的果子若干 (果子可粘在果树上, 也可套在小朋友的手指上) 。
5.立体教具动物楼房一座 (楼房是4层, 每层有4扇小窗户, 有4个面可供幼儿同时操作) 。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钻山洞”学习点数 (本环节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点数)
1. 师:小朋友们, 今天的天气真好, 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放音乐, “开汽车”出发。)
2. 师:小朋友快停车, 前面几座大山挡住了去路, 你们注意安全, 我去探探路。 (“探路”回来神秘地告诉幼儿) 山上有山洞, 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山洞。 (老师提示幼儿伸出右手食指, 从左数向右, 点一个数一个, 不遗漏、不重复。) 同时鼓励幼儿勇敢地钻过去。
3. 幼儿钻山洞, 边钻边数, 一共钻过4个大山洞。
4. 钻过山洞后再次点数, 让幼儿记住山洞的总数是4。
5. 请几个小朋友自己去数一数, 教师个别指导。
二、自由发现, 点数物品 (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 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知数量是4的物品, 尝试自己点数。)
1.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汽车继续郊游 (让幼儿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游戏环节) 。
2. 出示4块大森林背景的教学板, 上面有各种可以取放的小动物卡片, 每种动物排在一起, 共有4只。
师:前面有一片树林, 风景真美, 咱们下车到那儿去玩吧。小朋友们去找找草地和树林中都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幼儿自由观察、点数, 教师适时指导。)
3. 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4. 出示立体教具楼房。
师:小朋友快来看, 前面有一座楼房, 我们来看看楼房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自由数楼房, 有几层, 每层有几扇窗, 再次练习点数。)
师:这座楼房是小动物的家, 我们把刚才在树林里发现的小动物送回家吧。 (要求 (1) 同样的小动物住在同一层楼; (2) 每扇窗口送一只数一个, 在进行点数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5. 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送进动物楼房并点数,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送回的每种小动物总数都是4只。
三、游戏“摘果子” (本环节再次巩固点数, 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1.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汽车继续郊游 (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游戏环节) 。
2. 出示四棵大果树 (果树上粘满了可以取下来的果子) 。
师:前面有几棵好大的果树呀, 小朋友快来数数有几棵。咱们一起摘果子吧, 注意每位小朋友只能摘4个果子。
3. 教师利用个别小朋友把果子套在手指上的现象, 引导其他幼儿把小手变成小刺猬, 把取下的果子套在4个手指上, 数一数小刺猬扎了几个果子。
3.小班常识活动 篇三
在“小花园”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幼儿了解“花草树木”。为了拓展主题内容,老师在墙面布置中增加了一个互动性的墙面——“花园里的秘密”,里面藏了各种小动物,小朋友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教学目标:
一、让幼儿认识花园里常见的虫宝宝,并说说它们的本领。
二、使幼儿感受到有朋友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重点:
了解花园里的动物,尤其是蜜蜂。
教学难点:
了解各个动物的本领,特别是蚯蚓的本领。
活动准备:
一、幼儿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昆虫,并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PPT);教学用录音。
三、游戏用的花朵贴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花园
(一)教师提问:“瞧一瞧,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以下画面,认识花园。
(二)引导幼儿对花园图片进一步观察:“花园里有什么?”
结合幼儿的回答,小结:原来花园里有高高的树、绿绿的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真是美极了。这么美的景色很快就引来了许多新朋友。(引出花园里的小昆虫)
二、认识各种虫宝宝
(一)认识蜜蜂
1.教师放“嗡嗡嗡”的蜜蜂录音,引导小朋友:“听,第一位朋友唱着歌飞来了!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放花园中有小蜜蜂飞翔的图片,然后提示:“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蜜蜂长什么样呢?”
小结:小蜜蜂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飞起来还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提问:“你们喜欢它吗?”根据小朋友的回答丰富内容。
3.教师提问:“小蜜蜂的本领你们知道吗?”放录音:“我是小蜜蜂,我会采花蜜。”号召小朋友:“让我们一起飞去采花蜜吧!”进行体能游戏——“采花蜜”。
“小蜜蜂还有另外一个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放录音:“我是小蜜蜂,我会传花粉。”提示:“看看,你坐在什么颜色的花上了?”(老师事先在座位上放好了游戏用的花朵贴纸)进行游戏——“传花粉”。并在小朋友们做游戏时说:“小蜜蜂,飞啊飞,换朵花儿坐一坐;扭扭屁股,动动腿,我把花粉传给它。”
小结:有了小蜜蜂,花园里的花会开得更美,让我们欢迎它住进花园里吧!
请小朋友们一起说:“小蜜蜂,你真可爱,欢迎你住进我们的花园里。”
(二)认识蜘蛛
1.教师事先将蜘蛛模型放在小包内,说:“又有位朋友来了,它就躲在这个小包里。谁敢来摸一摸,猜猜它是谁呢?”老师先示范一下,然后鼓励孩子上前来摸一摸。结合回应,让幼儿知道这种小动物有八条腿。
如果幼儿猜不出,可用谜语提示:“八只脚,像螃蟹;一肚子,都是丝。”
将蜘蛛模型拿出,请孩子摸一摸,并观察蜘蛛长什么样。
2.提问:“你们愿意让蜘蛛住进花园里吗,为什么?”放录音:“我是小蜘蛛,我会织网捉虫子,请让我住在花园里好吗?”
引出问题:“蜘蛛的本领是什么?它捉的是什么虫子?”在小朋友给出各种回答后,告诉他们是蚊子、苍蝇等害虫。
小结:有了小蜘蛛,花园里就有了一个保护大家的小卫士,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它吧。
请小朋友们一起说:“小蜘蛛,真勇敢,欢迎你住进花园里。”
(三)认识蚯蚓
1.“这些朋友已经够了吗?想一想,如果你是花园姐姐,你还希望哪些虫宝宝住进来呢?”请幼儿自由讨论。
“瞧,为了让大家看得更仔细,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是放大镜。”
2.“现在让我们拿起放大镜在花园里找一找新朋友吧!”出示以下图片,提问:“你找到了什么?”(这幅图是由局部推断整体,难度较大)
出示以下图片,“放大镜放得太大了,我们把放大镜离得远一点,这回看清楚是什么了吗?”请小朋友们回答。
在得到较为统一的答案后,提问:“那我们刚才看到的是蚯蚓的什么部位呢?”
3.提问:“你们知道蚯蚓有什么本领吗?”请幼儿猜测。“让我们来听听吧!”放录音:“我是小蚯蚓,我会松泥土,请让我住进花园里好吗?”
小结:有了小蚯蚓,花园里的泥土会变得更松软、更健康,花园姐姐会留下它吗?
请小朋友们一起说:“小蚯蚓,真努力,欢迎你住进花园里。”
教师叙述:“就这样,在蜜蜂、蜘蛛和蚯蚓的帮助下,花园里的花儿开得更多了,草儿变得更绿了,来到花园里的人也感到更快乐了。”
三、拓展和小结
“花园里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多了,你看……”出示花园里有很多虫宝宝的图片。
“又来了很多虫宝宝,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做简单的介绍。
小结:朋友多,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世界上的虫宝宝其实可多啦,你见过几种虫子呢?让我们也到花园里去找找吧。”
教学评析:
第一环节“了解花园”,简单地介绍花园并进入活动的主题。
第二环节“认识各种虫宝宝”,利用不同的方式与感官体验引入并了解这三个“朋友”。这样的安排也是考虑到了两点:一是花园的整体性与立体性,从天上到地上再到土壤中都有花园的朋友;二是从蜜蜂到蜘蛛再到蚯蚓,认知的难度层层递进。
(插图 土土人贝西 责编 叮 咛)
4.小班计算活动 篇四
2、思维拓展目标:(1)使幼儿初步建立对数量的认识,(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手口如一的点数出4以内的数量。
二、说准备: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为本次教学活动准备了,挂图,铃铛,幼儿操作材料等。
三、说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
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1、讲述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故事《耳朵,眼睛和嘴巴》,让幼儿知道耳朵,眼睛,的作用,来引发幼儿爱听的,爱看的目的。
2、运用游戏,进入主题,在这个环节这个中我利用游戏:《谁的耳朵灵》,让幼儿听声音说数量,感知4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视听能力。
3、指导观察,感知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挂图,让幼儿说出图中动物在做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让幼儿进一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运用游戏,加深对数量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从而进一步让幼儿巩固幼儿对4以内数的感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5.小班音乐活动反思小班音乐活动 篇五
这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和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为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演唱。
对立学习音乐小朋友们都喜欢,不过游戏他们就更喜欢了,学习起来也很容易掌握,那我们大家一起先来做一个幼儿听有节奏的口令,用手指做合拢、放开的动作。反复做几次,交换顺序。让幼儿知道合拢就是两手合在一起,放开就是把手分开放在两边,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想知道老师到底会发出什么样的口令。在老师发出口令后,宝宝们马上做了起来。有的宝宝还会跟着老师说合拢放开。游戏是小班幼儿的最爱,它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这一环节中,运用游戏的方式直接进入教学内容。接着老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在说说、做做中理解歌曲的内容,着个环节的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让幼儿熟悉了歌词,为后面的学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铺垫。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同时也提供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表演演唱使听众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6.六坝中心幼儿园小班计算教学总结 篇六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六坝中心幼儿园 哈玉莲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们班小班小朋友的年龄小见识少知识面窄,好玩、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事物,我抓住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时常变化形式多以有趣的游戏或故事来培养幼儿的兴趣。以玩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对于一些抽像的东西或事物就出示实物教具直观教学。
本学期的大部分活动我都是采取出示教具和实物来进行教学的,以小班幼儿的认知目标,我认为小班幼儿让幼儿直接通过看,听,闻,摸等各种感官接触认识,这样更加有效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等,并且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能主动探索周围生活常见的现象,让幼儿了解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很多科学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玩数学”,在愉快的玩耍中体会数学的奥秘,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数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幼儿掌握了有一定的数学概念,认识了数字1——10并理解数字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感知数量的多,少,一样多会用添一或减一的方法,按物体的特征分类,能在观察中比较和辨别异同,几个年龄较小的幼儿发展得不够全面,因为是有配套的蒙氏操作材料,幼儿的操作习惯非常好。现将教学总结如下:
一、提供实物环境,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
比如在活动“归类”中,教学材料的准备是:水果宝宝的卡片、彩色鱼的卡片,糖果宝宝的卡片这些准备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实物环境,我引导幼儿利用这些资源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经验。并且还能延伸到区域中,我还要求家长带幼儿去超市观察物品是如何分类摆放的。
二、通过操作,鼓励幼儿探索。
在教学中,我坚持幼儿忍受一份操作材料,让幼儿参与集体演示操作、分组操作和个别操作几种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被动进行指定性操作,这样不仅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对幼儿的评价及家园合作。
数学教育源自生活,尽管我们使用蒙氏教学但是我的活动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都是与新《纲要》所要求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活动中我注重对幼儿的评价,给幼儿具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和指导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我将蒙氏数学的操作册和作业纸发放回家,每周二次教学活动后我们就以温馨提示的形式告知家长我们的学习内容,并要求家长在家按照我们的要求带领幼儿完成操作册和作业纸上的作业,让幼儿很好的巩固和复习了。
7.小班综合活动:摸一摸 篇七
1.能用手感知物体软与硬、冷与热、光滑与粗糙等特征, 并尝试用语言表述。
2.能按教师的指令摸出相应物体。
3.有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兴趣 , 发展触摸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布口袋若干;绒毛玩具、积木、丝瓜筋、糖果盒、热水袋、盒装冰牛奶数量各一;网球、乒乓球、橡皮泥、竹板、核桃等, 人手一份;糖果、点心、冷果汁、热豆浆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猜游戏, 感知不同物体的特征
1.出示口袋一 (内装丝瓜筋和糖果盒) , 感知粗糙和光滑。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 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吗? 老师不给你们看, 请你们用手来摸一摸。摸后要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评析:教师运用“神奇的口袋”设置悬念,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2) 教师邀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 帮助幼儿准确表达触摸的感觉。
(评析:让幼儿感知、猜想、判断、表达, 凸显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
(3) 取出物品集体验证猜测, 并将物品拿给其他幼儿触摸, 说说感觉, 再请幼儿找找、说说活动室里其他粗糙和光滑的东西。
(评析:找找、说说给幼儿提供了迁移、拓展感知经验的机会)
2.出示口袋二 (内装冰牛奶和热水袋) , 感知冷与热。
师:神奇的口袋里面会装着什么呢? 悄悄告诉你们哦, 是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幼儿按教师指令分别摸出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热的, 哪些东西是冷的。
(评析: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 使得教学互动富有变化。说说生活中冷与热的东西, 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
3.出示口袋三 (内装绒毛玩具和积木) , 感知软与硬。
师:这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藏着什么呢?
幼儿摸出一个物体后, 说出软或硬的特征, 并在身上找一找具有相应特特征的东西, 如软软的皮肤、硬硬的牙齿。
(评析:幼儿在自己的身上探究、感知, 既方便又有趣, 体验也充分)
小结: 刚刚我们摸到了软软的玩具, 硬硬的积木;热的热水袋, 冷的牛奶;光滑的盒子, 粗糙的丝瓜筋, 小朋友的感觉真灵敏。
(评析: 对三对操作材料的特性进行总结, 便于幼儿准确获得事物特征的关键经验)
二、集体操作, 巩固已有的感知经验
1.听指令摸物体。
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神奇的口袋, 就藏在你的椅子底下, 把它找出来吧。
幼儿按教师指令取出相应物体, 如:请小朋友摸出和老师手上一样的东西 (网球) , 说一说网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请一位幼儿从袋中取出一物, 发出指令, 要求同伴摸出和他手上一样的东西。
(评析:听指令摸、说, 是对前面经验的巩固运用, 同伴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听语言描述摸物体。
师:请把这些东西都藏到神奇的口袋里, 我们玩个更难的游戏。老师说, 你们摸, 看谁摸得又对又快。神奇口袋东西多, 伸出小手摸一摸, 摸出一个光滑的、硬硬的东西, 是什么呢? (是一块竹板, 听语言描述继续游戏)
(评析 :该环节难 度加深了 , 适度的挑战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小结: 小朋友从神奇的口袋里摸出了硬硬的、光滑的竹板, 硬硬的、粗糙的核桃, 软软的、毛毛的、粗糙的网球, 你们真厉害。
(评析:总结是对幼儿经验的再一次提升, 利于幼儿的准确表达, 同时也能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与成功体验)
三、自选食物, 体验生活中的美味与快乐
师: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很棒,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美味的食物, 每人上来选一样, 告诉老师和旁边的小朋友, 你选的食物是软软的, 还是硬硬的;是冷冷的, 还是热热的。
幼儿享用美食, 体验生活的快乐。
8.新小班美工活动初探 篇八
一、活动的趣味性
3岁左右的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是随意和短暂的,机械的学习活动很难吸引他们。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引发他们活动的兴趣,在美工活动时,我经常给孩子们“变魔术”,作为活动的前奏游戏。我有一个百变魔术箱,为了吸引幼儿,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我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挥动着神奇的魔术棒,变出一本书、一枝花、一个玩具、一块糖果;有时为活动需要,我会变出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游戏。如活动“颜色找朋友”,当魔术棒在空中环绕三圈,指向室内某一角落,孩子们的眼神追随过去后,我快速地变出装有不同颜色的两个瓶子。当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再次集中在我身上时,我把一个瓶子的颜色倒入另一个瓶中,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了变化,变出了不同于前两种颜色的第三种颜色。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真好玩”。
二、活动的丰富性
新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典型的拟人化特点,即把什么都看成有生命的就像他们自己。而表现情绪的方式也简单、直接,对植物、动物都赋予一定的情感。
例如把手掌画的内容改编成游戏“手掌树”,活动以童话的形式展开,布置背景“春天的森林”。在音乐“春天的序曲”陪伴下,幼儿排成两行,由教师带领,开始“郊游”。红的花、绿的草,棵棵大树枝繁叶茂,引导幼儿发现背景图中有一棵光秃秃的树,还流着泪;提示幼儿这棵树为什么哭了?启发幼儿大树没有枝叶就像我们没有手,很多事不能做,真可怜!我们能不能帮助他长出新枝叶?让他重新有自己的手?孩子们天真善良的心性被感动。在教师的倡导下,由此展开“救助行动”:即幼儿用手掌蘸绿色颜料,在树杆的上方纷纷盖上自己的小手印。一只只小手印仿佛伸向四周的枝叶,密密地、绿绿地,大树似乎有了生机。教师在树杆上画出笑的表情,孩子们高兴地喊起来,哦!大树笑了。在这里幼儿不仅学会了手掌印画,也证明了凭自己的力量可以帮助别人,同时增强了自信心,为以后在美工活动中大胆动手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的生活性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只能回忆起日常的生活情况,所以活动内容要贴近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更要符合三岁幼儿所积累的生活经验。
比如:在学习画直线时,我设计了填画:“过马路”。幼儿对过马路的概念模糊,所以活动前由家长带领幼儿过马路走人行道,作为幼儿的经验准备。在活动时,以角色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师扮演交警,指挥交通,并告诉行人,要走人行道。基于前期的经验,由幼儿扮演的行人,一个个走过游戏场景中的人行道。教师强调这些线直直的,从一端起到另一端结束,并要求幼儿跟随教师用右手食指在空中模仿画直线。重点指出笔顺为从左到右画线,随后才开始在画纸上填画。孩子们大胆动笔,画了一条又一条的线,尽管线条不直甚至非常密集,但他们在重复画线的动作和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寻找到宽松、自由的感觉。
四、活动的多变性
为了让新小班幼儿更投入地参与到美工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感,我力求在内容上求新求变。例如:不同阶段的活动内容有所变化。刚人园时,以“彩色世界”为主题,感受色彩的美丽;接着进行涂鸦练习、手掌印画、瓶盖印画、印章画、棉签画等。当幼儿兴趣将尽时,转到另一个主题。如“多变的世界”主要是玩泥,培养揉、搓、团的技能,捏各种圆形或球状的物体。接下来是搓绳、团纸、撕纸、粘贴。之后为“快乐的世界”,主要是图形线条游戏、填画、简单的手工。
新颖的内容更能打动幼儿的心。如“车轮蘸色滚印”,是用玩具小汽车的车轮蘸色滚印,看哪个宝宝的车轮印最好。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会寻找自己的车轮印,并学说“这是我印的”。又如“染纸”,让幼儿尝试简单的染纸方法,培养他们大胆使用美术材料,提高操作能力,感受色彩的美丽。还有“吹画”,即用吸管把摊在纸上的颜料吹成想象中的事物。尽管新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想象力弱,不能说出吹的具体事物,但传递了勇于尝试,大胆操作,体验乐趣,自由表达的情绪。
五、活动的重复性
小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动作、语言声响多次与长时间重复而不觉厌烦。同样在美工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定期的重复,像播放一部经典影片一样,孩子们照样喜欢,乐此不疲。如团纸活动“我们的糖果”(一):用小长条皱纹纸,团成纸团,投放到实物糖果瓶中,孩子的兴致很高,要求再次团纸。于是我又设计了“我们的糖果”(二):即把团好的糖果粘贴在已绘制好的图片糖果瓶中。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孩子们兴趣依然。晚上离园时,拉着家长的手寻找自己粘的糖果。之后我又安排了活动“丰收的葡萄”,满足了幼儿的需求。
六、活动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在活动指导时,首先,示范画或作品色彩鲜亮,特征明显,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范画尽量多幅,以便让幼儿积累绘画语汇和表现经验。其次,小班幼儿理解能力有限,明确、简单、直接的指令便于幼儿理解。第三,鼓励幼儿,支持创作,不限制作品像与不像,提倡自由表达。善用欣赏的语言鼓励幼儿,用“惊奇”的态度赞赏有特点的美工作品:“哎呀,看到楠楠的‘苹果’真想咬一口”,“东东画的小花被真漂亮”。第四,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美工习惯。如作品干净、整齐;学习收拾美工用具;棉签画后,不要把一种色彩的棉签放进其他色彩的盘子中;手掌印画后,注意帮幼儿清洗手脚,注意环境的整齐。
9.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活动方式》 篇九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各种小动物的活动方式敢兴趣。
2、尝试用肢体动作模仿动物的活动方式。
3、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并保护大自然,为小动物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参观过动物园,知道常见的动物。物质准备:动物活动挂图,动物图片。
重点:知道动物的活动方式,走,跑,飞,游,爬。难点:按小动物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动物进行曲》。
师:“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请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小朋友想去吗?跟着音乐一起去吧!”
二、引出活动内容:
1、出示挂图,引导孩子观察图片里的动物,师:森林到了,请小朋友坐下来吧。一起来看看,来了哪些小动物?请小朋友来说说。它们在做什么呢?
2、讨论:这些是怎么活动的?
师:小朋友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也起来学学它们走路。
3、师幼共同小结:这些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活动方式,有走的,跑的,跳的,飞的,游的还有爬的,真多。
三、请幼儿打开礼物包,并介绍自己图片上小动物活动方式。
师:小动物还送了小礼物给小朋友,打开来看看吧。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小礼物是什么?
四、针对手中的小图片进行分类,粘贴。
师:小动物说,动物太多了很乱,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分类,走的动物放一起,爬的动物一起,游的动物一起,飞的动物一起,跳的动物一起。
五、游戏:模仿动物的活动方式。
师:小动物真高兴,谢谢小朋友的帮忙,现在小动物要请小朋友玩个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模仿小动物走路,然后其他的小朋友来猜。
六、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模仿小动物走路真厉害。小动物就想请小朋友也来参加它们的运动会。现在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10.小班计算活动 篇十
连连看看(认识长方形)
连连看看(认识长方形)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
游戏宝库:
《小动物找家》
目的:复习几何图形
准备:在场地上布置四种小动物的家,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表示,每一位幼儿一个几何图形的项链或胸卡。
玩法:老师扮“老狼”幼儿扮“小动物”。告诉小动物老狼在5点钟要来抓它们,然后“大舅灰狼”往前走。“小动物”一边喊“老狼来啦”一边模仿动物走路。灰狼从1点钟开始回答,按顺序报到5点钟时,就回头抓“动物”。“小动物马上按图形找自己家。找促家的小动物被大灰狼抓去,停止游戏一次。
游戏建议:
1.幼儿可以换图形
2.“大灰狼”也可请幼二来扮演
《摆火柴棍》
目的:
1.摆三角形,四角形。2数火柴根的根数(或用棉签代替)
玩法:
1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知道三角形用三根火柴,正方形用四根火柴
2.摆各种有趣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等并数出火柴的根数。
.另附儿歌:神奇口袋
11.小班探究活动同样精彩 篇十一
关键词:主题性;兴趣点;实效性
一、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形成探究活动内容
兴趣是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原动力。小班幼儿的探究活动也应源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与直接经验,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与作用。
教师是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发现者和引导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协调的组织能力,抓住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内容,扶持孩子生成的新萌芽。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共同探索,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活动充满生命力。
实录一:李颖(化名)拿着一根演唱会的棒进来,孩子们都把目光从区域材料上转移到了她的大棒上,纷纷议论开了。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我不禁想到:既然孩子们对棒那么感兴趣,而且“棒”中也孕育着不少符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那何不将“棒宝宝”作为我们的主题呢?于是我就与孩子们一起收集材料,开展了“有趣的纸棒”“多变的纸棒”“管子”“有趣的传声筒”等活动,孩子们探索了解了棒的不同功能等,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二、根据活动发展需要,挖掘一物多玩方法
小班幼儿的年龄虽然小,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不经意中的暗示、提醒,为孩子探究兴趣的提高发挥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实录二:在“有趣的传声筒”活动中,我请孩子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看他们是怎样玩的。孩子们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我又请孩子们拿纸棒去找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话?孩子们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对着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幼儿的好奇心倍增,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的玩法。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我还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
三、关注幼儿活动主体,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玩”中探索并发现知识的,在相互交流中丰富自己的认知,形成新的经验和体验。我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变化做出价值判断。
实录三:在活动“汽车”中,第一环节:以疑激趣。请孩子动手玩,看,说,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第二环节:交流讲述,共享发现。你玩的车是怎么样的?它什么地方最有趣?这辆车的名字呢?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我注意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兴趣,对幼儿的发现给予适当的激励性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第三环节:游戏“红绿灯”。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组织活动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始终不减,在幼儿描述时自然地融入了点数、颜色等,体现了活动的有机整合,重视了小班孩子大胆讲述能力的培养。
总结在小班进行的探究活动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1.探究活动的内容要适宜。小班的孩子对身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我们的主题要在适合小班幼儿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探究学习,只有主题小而浅,才能有效激发。
2.探究活动的时机要把握。小班的幼儿好奇心强,但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都是短暂的,我们要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探究到更多的常识。
3.探究活动的环境要宽松。让主题墙能“说话”,让游戏活动与主题互动,让幼儿园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习探索的殿堂。
4.探究活动的材料要丰富。小班探究材料尽可能取自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从材料中感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富有针对性的材料促进和支持幼儿的探究学习。
与小班的孩子在开展探索活动的历程中,我总有惊喜的发现与感动的片段,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在活动探索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汪荃.小班游戏课程[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12.小班科学活动:冰中取糖 篇十二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 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袋、热水, 内含一颗糖果的冰块若干 (同幼儿数)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大冰块, 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 初步感知冰块的特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 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手持冰块让每个小朋友先摸一摸, 进行初步感知) 你们能看见大冰块里有什么呢? (糖果)
2. 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 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颗糖。
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 (幼儿自由发言, 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介绍工具
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 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重点介绍电吹风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
三、幼儿尝试
1. 幼儿自己取冰块,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 进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 (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 幼儿取工具, 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 (对已经取出糖的小朋友进行鼓励, 请其再拿一块冰换一种工具进行尝试。)
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
1. 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 你们都吃到糖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
13.小班主题活动快乐的活动教案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理解分享是快乐的。
2、有积极的分享行为,感受分享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通知幼儿带一些食物或玩具来园。(如一包饼干,一只橘子等)
2、把故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3、在操作区投放一些心形叶子,供幼儿制作情绪树用。
活动过程:
一、 快乐的欣赏活动: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教师:“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全送给了别人,猜猜它的心里会怎样想?”“可是它却很快乐呀,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欣赏动画故事《小兔真快乐》。”
2、放映多媒体课件,分段欣赏和表演,理解分享是快乐的。
重点:理解两种不同的分享型快乐。
(1) 理解:有了好东西和别人一起吃,会更快乐!
欣赏第1、2两节故事。
教师:“小兔把萝卜送给羊妈妈和小猪时,羊妈妈和小猪说了什么?小猪是怎样说的?”“小兔把萝卜都送掉了,可是它为什么却很快乐?”
(2) 理解把快乐的事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会感到快乐!
欣赏课件的后半部分。提问:“小兔回家后,对妈妈说了什么话?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复述小兔和兔妈妈的话,一起表演他们快乐的样子。
提问:“妈妈听了小兔的话,为什么很快乐?”
二、快乐的分享活动:
1、分享快乐情感
教师:“老师有一件快乐的事要告诉你们:南南小朋友以前总爱把积木抢到自己的面前,不许别人碰。可是昨天老师看到他和东东一起看书,玩得可好了。老师看到他进步了,觉得很快乐。你们听了一定也很快乐吧?那你们有没有快乐的事,也说出来给好朋友听听?”(幼儿互相说后,请两位幼儿上来说。)
2、分享食物。
教师:“小兔把好东西分给别人吃,你们也带来了许多好东西,你们准备怎么做?”
(让幼儿相互共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3、表达分享情绪。
请幼儿把分享后的感受说给老师和同伴听;或到操作取去给新形叶子涂上颜色,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建议:
1、课前和幼儿一起谈谈关于分享的话题,对幼儿无意中出现的分享行为进行表扬,使幼儿对分享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2、课后与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强化分享意识;并用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和图书等建成“快乐城”,巩固分享行为。
活动反思:
14.幼儿小班活动教案 篇十四
一、来园活动: 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玩钻圈圈游戏,鼓励他们多人有秩序进行。
2、带领幼儿动作有力,有节奏地做好早操。
3、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出汗情况和活动量情况,及时提醒幼儿擦汗和调整活动量。活动准备:
1、早操音乐
2、钻圈圈所用到的道具 活动引导:
1、检查幼儿衣服、鞋子等情况,为活动做准备。
2、引导活动,放松关节
转转转,我们小手转起来;扭扭扭,我们身体扭起来;跳跳跳,我们小脚跳起来;跑跑跑,大家一起跑起来!
3、教师领操,引导幼儿有精神动作有力,合拍做操。
4、随机练习个别做得不到位的操节。
5、引导幼儿排好队进行钻圈圈游戏。
6、提醒出汗的幼儿用纸巾小毛巾擦汗,减少活动量。
7、鼓励幼儿介绍并演示自己玩了什么新花样。
二、生活活动(盥洗、喝水)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洗手。
2、引导幼儿喝水时要慢点不要呛到。活动指导:
1、幼儿盥洗:观察幼儿洗手情况,是否手心手背搓干净,是否在水槽中将水甩干等等,并随机指导。
2、幼儿喝水:观察幼儿喝水情况,及时指导个别幼儿喝水要慢点,不要撒出来或者呛到。
三、活动名称:自由活动 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自选玩具、自由结伴,玩自由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小玩具
2、幼儿园提供玩具 活动指导:
1、观察幼儿与谁结伴,玩怎样的游戏。
2、引导幼儿玩健康的、安全的游戏。
3、鼓励个别较内向的幼儿与其它幼儿交往,并学说简单交往语:我们交换玩具好么?我们一起玩好么?等。
4、简单讲评:根据幼儿实际游戏情况简单讲评。
四、集体学习与游戏(一)学习活动:快乐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 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
“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
“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
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二)健康活动:圆圆的脸上有什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头部的外部形态,知道五官的名称和功能。
2、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知道不把异物放在嘴、鼻、耳中。
3、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三张、香水、铃鼓。活动过程
1、歌曲:《找五官》。认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用唱歌的形式请幼儿指一指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师:今天呀,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个“指五官”的游戏,老师说什么,小朋友就指什么。准备好了吗?(鼻子、耳朵……)现在老师的速度要加快了,看看谁指的又快又准确。小耳朵竖起来,听仔细了(眼睛、嘴巴……)小朋友真是聪明,难不倒你们,这样吧,我们交换一下,你们说,老师来指,好不好?(鼻子、嘴巴……)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五官的功能。
用五官了解桌子上有那些东西。
师:小朋友真不错,老师在桌子上准备了一些东西,请小朋友看一看,玩,然后举手告诉老师:桌子上有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幼儿操作后,提问:桌子上有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本领真大,眼睛能看到了篮子里有很多的东西,鼻子能闻出了毛巾、清新剂是香的,耳朵能听出了八宝粥瓶子里有东西,小球能够发出声音来。那么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呀?(可以吃东西、讲话),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本领真大,它们各有各的本领。
3、观察操作卡,知道要保护自己的五官。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的一张好看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想)出示操作卡一;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肚子痛?(师:对了,这个小朋友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所以肚子痛了。)师:老师这里还有二张好看的图片呢?你们想不想看?(想)那先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等老师数到三再睁开来。出示操作卡二、三;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医生为什么要帮小朋友看耳朵和鼻子?(因为他把东西塞到了耳朵和鼻子里,结果怎么样?结果只能上医院去找医生帮忙拿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学他们,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不能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不能把东西塞到鼻子和耳朵里。我们的眼睛呢?你们知道不知道应该怎样来保护它呢?(不能用脏脏的手揉眼睛,不能看很长时间的电视,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15.小班计算活动 篇十五
一、与主题内容直接相联系, 生成活动
很多老师总觉得生成活动太困难, 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进行生成活动。其实生成与主题内容直接相关的活动是生成活动的很好办法。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 细细留心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变成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例如, “好吃的水果”主题中生成活动:语言“咔嚓咔嚓”。“好吃的水果”主题, 在以水果为情境脉络的各种活动中, 获得与真实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水果是孩子很喜欢吃的, 这一主题的活动都受到孩子的青睐。水果题材对孩子是具有吸引力的、适宜的内容, 本次语言活动的材料源于《东方宝宝》附赠的绘本《咔嚓咔嚓》。孩子们虽然经常都能够见到水果, 但是, 大家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水果的内部长什么样子。对于“水果切开来像什么”, 大家都很好奇, 于是结合主题我们设计了语言活动“咔嚓咔嚓”, 活动目标:通过对蔬菜、水果切开前、后的仔细观察, 尝试用“咔嚓咔嚓, XX切开来, 变成……”的语句来概括。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猜测与想象。在活动前我的预设是这样的, 先让孩子仔细观察绘本封面:橙子。让孩子观察水果颜色、形状, 然后猜测水果切开后是什么颜色、形状的。翻开绘本第二页, 看看橙子切开后真的和幼儿猜测的一样吗, 切开的橙子像什么。在翻看其余的水果蔬菜时, 先观察切开前的水果蔬菜, 后猜测, 最后观察想象切开的水果蔬菜像什么。活动过程也是以此设计的。在活动中, 孩子对“咔嚓咔嚓”很感兴趣。其实孩子都挺希望像大人一样, 拿把刀把水果“咔嚓咔嚓”给切开来的, 在切的过程中, 孩子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这是孩子们喜爱的, 高举的小手真像是在切开大西瓜般。活动中我们切开了西瓜、橙子、火龙果、洋葱、花菜等很多大家常吃到的东西, 发现水果蔬菜切开的秘密, 让大家一起发挥想象, 说说自己觉得XX切开来像什么。有些孩子还把同一种切开的物品, 想象成好多种事物。从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活跃的表现来看, 本次生成活动算是比较成功的。孩子能够融入活动环境, 直接感受、体验知识, 孩子们积极自觉地学习, 在整个活动中都有所体现。由此可见, 根据主题内容生成活动是可以有效实施的。
二、模仿主题教学活动, 生成新的教学活动
许多老师觉得要自己设计一个活动很困难, 无从下手, 有时有了活动材料却止步于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应如何层层递进, 又如何紧紧抓住学习者的兴趣所向呢?这一连串的疑虑让我们害怕生成活动, 害怕活动结果与预设相差甚远。其实, 模仿是我们少走弯路的最佳路径。模仿主题教学活动的活动过程, 会让我们在生成活动时, 减少“拦路虎”, 活动也会更顺利地组织。例如, 这次主题活动“小不点儿”中的生成活动:音乐“开心农场”。这一活动是外出听课听到的。活动取材很好, 农场里有很多动物在唱歌, 用各自不同的叫声演唱。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 只是如何将这一活动融入这一主题中?如果照搬活动, 就显得有点硬生生的。正巧, 本主题活动有一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 感受音乐强弱带来的大雨小雨的变化。借助这一活动, 我生成了符合这一主题的“开心农场”。目标:能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 能够根据动物的大小唱出响亮和轻柔的歌声。能够创编歌词, 发展幼儿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幼儿体会动物和幼儿一样也是慢慢成长, 由小到大的, 声音也会因为大小产生强弱的变化。活动过程:带领幼儿一起来到“开心农场”,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词:小猪的演唱“猪儿在农场噜噜, 猪儿在农场噜噜, 猪儿在农场噜噜噜, 猪儿噜噜噜。”然后根据猪儿的大小, 唱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大猪唱得响亮些, 小猪声音唱得轻一些。熟悉歌曲后进行创编活动, 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大小不同的动物。活动的进行与预设情况相符, 孩子们积极投身于活动中, 用活泼、诙谐的声音唱出了大动物小动物的演唱。在创编过程中孩子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知道的小动物填入了歌词中, 孩子们始终都很喜欢唱这首歌。如此看来, 活动的选材、活动的设计都挺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的。本次的生成活动也算是较成功的。
【小班计算活动】推荐阅读:
小班计算活动摘苹果教案及反思10-24
小班计算活动小鸡捉虫教案11-01
提高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总结06-29
小班亲子活动总结07-13
小班活动:欢迎歌08-08
小班艺术活动:春天08-22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09-04
小班语言活动三10-23
小班《全日活动流程》10-28
小班女神节活动方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