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

2024-10-07

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9篇)

1.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 篇一

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足以见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及程度不及发达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且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目标重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渐趋于恶化。市场转型以来,虽然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建设的力度,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旧的影响因素尚未根除,而新的影响因素又凸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担忧,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严重的水污染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水体污染。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华北地区,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治理大气污染已经刻不容缓。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不得不让人反思,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可不容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许多政府官员追求经济的增长,惟GDP增长论英雄,虽然经济数据很好看,但是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并没有像数据那样增长,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得这种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显得没有说服力。绿色GDP,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我们需要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方针以及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的道路,是一条基于中国国情,不断探索不断适应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各不相同。要完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就要根据形式的需要与时俱进,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容。在当今环境资源挑战日益严峻、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确保我国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当今中国国情的重要体现。

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停留在纸面面上的一个口号而已,需要落实到现实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靠某一两个人活着一两个部门就能完成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就自然会实现。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基本政策,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不够完善,相信在新的环境保护法实行之后,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除了完善法律制度外,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领导干部身上,建立一支强大的执法队伍,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也是至关重要。在过去,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环境执法手段软,再加之目前的确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这些问题只有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彻底解决。

一个国家强不强大,不仅仅要看经济数据,军事实力,人民的幸福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美好的环境正是提升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蓝天、白云、绿水,这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对美好环境的基本印象,然而在我国许多地方,这些简单的事物却成了奢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也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重大的战略高度,相信在未来,蓝天、白云、绿水不会再是奢求。

2.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 篇二

1 古树名木的资源状况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登记在册古树名木1447株, 其中名木1株, 古树1446株。在古树中国家一级110株, 国家二级257株, 国家三级1079株。其中呈散生分布的491株, 呈群状分布38群955株。在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中, 共涉及树种28种, 其中:樟树 (小叶樟) 101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7%;小叶榕99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6.8%;高山榕 (大叶榕) 11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0.8%;楠木10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0.7%;枫杨14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1%;枫香195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13.5%;红椎51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3.5%;黄樟 (大叶樟) 12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0.8%;马尾松329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22.7%;杉木17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1.2%;鸡毛松11株, 占总调查株数的0.8%。此外, 占调查登记在册古树名木中比例较少的树种有:钩栲、红椎、 (南方) 枳惧、南酸枣、猴欢喜、锥栗 (毛椎) 、香椿、三角枫、山牡荆、牛筋树、马蹄荷、麻栎、栎木、长叶罗汉松、红豆杉、黄杉、铁坚杉。

2 古树名木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

3 提高古树名木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地位的措施

3.1 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

古树名木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 经历了世间各种沧桑, 并以其丰厚的底蕴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每棵古树名木还蕴藏着历史与自然故事, 从一个侧面反映并记录着历史变迁, 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因此, 在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建设中, 需在古树名木的周围设置一个解说牌, 将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及与之相关的传说刻在上面, 让居民或者游客了解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及经济价值, 实现弘扬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的目的[1]。

3.2 发展古树名木生态旅游

古树名木的形态各异且枝繁叶茂, 属于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景观。大力发展我县的古树名木生态旅游, 不但可以让游客了解古树名木的风采和文化内涵, 而且可以增加古树名木周围居民的经济收入, 让居民能获得保护古树名木的实惠, 进而自觉开始保护和爱护古树, 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创造极好的社会环境。

3.3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管护

(1)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专业培训, 提高其管护技能:需培养管护人员的管护技术, 使其能在古树名木的管护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旦出现气候和土质等变化, 且危及到树木的安全生长时, 需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对古树名木进行精心呵护; (2) 对古树名木加固防护:可禁止部分迷信者在古树的周围进行烧香拜佛等不良活动;对乡镇村屯的村头宅地、河边、桥边和荒野地带分布的古树名木, 需给予一定的保护措施;禁止游客及其他人在树干上进行乱写、乱刻和乱画的行为, 避免其对古树的生长造成伤害; (3) 组织森防类技术人员对生长衰弱或者长势较差、生长呈停滞状况的古树名木实施会诊, 寻找其病因, 及时对其实施防治, 如对树干的腐洞实施防治和修复, 对树身的倾斜加以支撑, 增加树木的抗大风及抗重压的能力。

3.4 建立古树名木档案

在对古树名木调查的基础上, 可利用GPS、GIS等技术, 定位和拍摄每株古树名木。对现有的古树名木实施逐一核对, 并实地勘察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 测量古树名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数据, 对每棵古树的树种、树龄、树高、胸径和生长情况及所处位置等进行登记, 并调查树木的生长环境, 将古树名木的图片、调查记录等相关资料通过现代化技术, 实施编号建档, 进行科学化管理。

4 古树名木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其价值上, 古树名木的具体价值可见图1。

4.1 生态价值

古树一般会经历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的风霜, 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强, 并且枝繁叶茂, 根深蒂固, 占地面积极广。因此, 古树与其周围的气候、土壤、微生物等之间已经建立一套平衡的生态系统, 其树身和树冠等, 均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 其生态价值极高。古树夏季可遮风挡阳, 冬季可抵挡寒冷的湿气, 其树冠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不断释放出氧气, 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其根系可涵水固土, 保持古树旁的河流、小溪或者井水永不干涸, 形成较好的小气候。另外, 古树对研究千百年来的气候、水土、空气等自然变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是十分珍贵的“绿色文物”, 是活的化石, 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保护古树名木不单是出于生态环境的需要, 更是对一个地方古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保护。

4.2 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是自然环境中的“活化石”, 其本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迹, 并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古树名木常常与文化古迹、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挂钩, 具备丰厚的文化价值。对其进行保护, 就是保护我国的资源文化。

4.3 景观价值

古树名木经历多年的生长, 其枝繁叶茂且很稀有, 大多树身造型奇特, 或奇曲, 或庞大, 或笔直, 或古朴遒劲, 其枝叶繁茂, 或大如伞盖, 或古木逢春, 或一树两枝桠, 古树名木本身就是极美的一件艺术品, 极具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古树名木自身具备的“苍、古、劲、朴、奇”等特色, 是生态旅游的资源瑰宝[3]。

4.4 经济价值

古树名木一般都比较稀有, 因此其经济价值极高。由于古树的树干比较大, 树质较好, 可将其制成床、桌子、椅子等家具, 市值较高。因此, 保护古树名木, 就是为了预防珍稀树种灭绝, 保存其经济价值。

5 结束语

古树名木属于一种文化, 也是自然与人文发展的文化遗产。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 不但能保护树木本身, 预防珍稀树木灭绝, 而且能保护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 为弘扬我国的生态文化, 增强人们对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的认识等打下基础。

摘要: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是十分珍贵的“绿色文物”, 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 并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依据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古树名木资源及其特点, 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同时总结出古树名木所具备的生态、文化和景观等价值, 在加强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关键词:古树名木,生态文化,建设,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彩云.试论名木古树保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林业勘察设计, 2012 (2) :96.

[2]钟志华.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7) :147.

3.五大观念变革与生态文明意义 篇三

第一,人类生死观的转变。“人类毁灭”一直是古今时髦的话题,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原子弹的毁灭性威力,在20世纪50年代,有观察家预言未来人类可能死于世界核大战。但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则预言:人类可能毁灭于人类自己酿成的地球生态环境的灾难。这种人类生死观的转变,将影响我们时代发展的方向。“我们的命运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己做些什么,还取决于我们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球生物圈即‘盖娅做些什么”。如果我们使“盖娅”遭到危险,她将为了更高的价值而放弃我们。要改变这种困境,尽管有环境悲观论和乐观论、“环境神话论”和“工业救世论”以及可持续发展论等学说,也经过从1972-1992联合国环境规划暑举办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峰会”,还有不计其数的NGO的环保活动,已历经半个多世纪,“但是,环境问题仍然呈继续恶化的趋势,没有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全球生态危机的挑战进一步严重化,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出现这种状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世界的末日的主题,通过生态持续性和生态现代化的双重话语,已经被一种巨大的(然而是不应有的)生态乐观主义所代替。这种‘再循环利用所有正常的有利条件的方法已经有效地抵消了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把环境危害转换为常规计划和管理问题,似乎没有必要把环境危害提升到政治高度。事实上,“坎昆会议”的分歧是《京都议定书》利益分歧的延续,根源于“南-北问题”。我国在会议上坚持的对地球环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立场,本质上基于历史并尊重历史以及弘扬政治高度的伦理自觉,是正确的。这是在人类“要钱还是要命”这类生死观讨论的背景下人类整体利益的明智原则,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创造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不仅揭示先进文化发展的世界方向,刻画出符合生态的人类文明改革秩序,而且“生态文明”这一生态时代的“中国话语”正在作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新概念、新主题,成为人类生死观转变的新起点和新逻辑。

第二,群众运动观的转变。历史上的群众运动主要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19世纪末,以《共产党宣言》为旗帜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红色”运动。20世纪上半叶,以反战为目的的和平文化运动——“蓝色”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风起云涌的群众性环境运动,则主要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这就是所谓“绿色”运动。这场运动,经历了以环境保护(1962-1992)、可持续发展(1992-2007)为特征的两个阶段,现在进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2007-)。其群众运动的特点,既体现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开展环境公共教育”的活动中,也体现在重整社会的生态秩序,推进文明的生态秩序的创造性群众活动中。特别是在我国,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主基调,彰显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行动,进而形成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支撑的强大的社会原动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第三,科技-经济发展观的转变。传统的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的正反馈发展。这种发展观建立在“无限论”的基础上,结果遭致大自然的“报复”。由此产生科技-经济发展观的生态转向,绿色科技、循环经济成为关键词。随着世界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壁垒以及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现象透射出更为隐蔽的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为,要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国内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对于改变“拼资源”“拼能源”和“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时代哲学观的转变。支配人类精神生活的哲学,以往主要关注人际形而上的研究。哲学即人学,但在最近25年来,公众的生态意识日益加强,生态哲学迅速发展,哲学的主流也开始在关注人的内心和社会关系的同时,急剧地转向荒野环境和人类生态领域。国际环境伦理学会第一任主席、美国著名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的代表作就名为《哲学走向荒野》。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的荒野生态与人类日常生活的人类生态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哲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仅就知识论而言,从传统的知识论转向生存实践论是一个必然趋势。“虽然詹姆斯强调‘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哲学知识却不能与‘这有限人生的实际世界完全分离”;罗蒂指出“一个信念之真,是其使持此信念的人能够应付环境的功用问题,而不是其摹写实在本身存在方式的问题。”还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概念,他们从西方哲学新趋向视角反映了时代哲学观的人类生态转向。

第五,文化观的转变。传统的文化视野局限于本土性、民族性的文化观,随着科技、经济革命的世界性扩展,现代性文化冲破甚至颠覆了地域性的、民族性的、阶级性的和国家性的文化束缚,其结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造成了本土文化的消减甚至流失,为此呼唤挽救民族文化成为一种文化观的转向;另一方面,造成全球生态危机,为此要求改变分立的传统文化走向整合的生态文化,成为文化观转向的另一种趋向。为此,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要发展专业教育,还要发展公共文化教育,特别是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支持创建绿色大学,积极培育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级人才。由此促进区域自治的政治文明与全球整合的生态文明相互交融,对于推动人类文化变革,走向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4.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 篇四

一、农牧区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牧区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农牧区草地生长的不均衡问题,导致牲畜没有足够的草料食用。第二个方面是农牧区出现草地退化的问题。第三个方面是农牧区在草业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使草业的发展落后。第四个方面是农牧区牧民大量放牧,导致草地过度被啃食。详细的情况看以下分析。

(一)农牧区草地生长不均衡

农牧区的草地主要依靠的纯天然的生长,需要阳光、水源的滋养,每个季节草料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导致农牧区草地生长不均衡。到了冬季农牧区的草地都被雪覆盖,没办法继续生长供给牲畜食用,使农牧区在冬季的草料储备不足。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的农牧区,在冬季牲畜仍需要大量的草料,缺少草料的供给会影响牲畜的生长,该牧民带来困扰。

(二)农牧区出现草地退化的问题

农牧区草业的发展除了受草四季生长的自然条件限制,还受到人为和动物的破坏。农牧区出现到底退化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农牧区牧民把大量的牲畜放到草原上,大量的牲畜食草超过了草原的承载力,导致草地不断的被啃食。有时候到了草地生长不旺盛的时期,牲畜就会挖掘草的根儿来食用,导致第二年草不能够正常的生长。农牧区出现草地的退化问题,需要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缓这一问题,提高农牧区草业的发展。

(三)农牧区在草业方面投入不足

我国农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资源比较丰富,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但是我国在农牧区的草地建设中的投入明显不足,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给农牧区的草业发展带来了问题。不合理的投入与产出,导致农牧区的草业进一步退化。

(四)农牧区牧民大量放牧

农牧区的牧民都会把牲畜放到草原上,让他们自己寻找食物,持续不断的吃草导致我国草地的生产能力在持续下降。随着我国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牲畜的养殖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牧区的草地带来了危害。农牧区集中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多严寒、暴雪,这样的自然天气给农牧业的养殖带来了困扰。如果出现恶劣天气,牲畜就不能够到草原上自己获取食物,很容易造成牲畜饿死,给我国农牧区草地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草业发展对农牧区科学生态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于草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农牧区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草业的发展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了解草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第二个方面是有关草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第三个方面是我国草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一)草业的基本概念

我国农牧区的草业是一种建立在草地资源充分开发基础上建立的。农牧区草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三种产业方式。三种产业方式如下:一是生态产业。建立生态可持续化的农牧区草业。第二是经济产业。农牧区草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水平的提高。第三是社会效应。农牧区草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就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理论对其进行结合。草业的发展是农牧区发展的基础,只有草业的基础打好了,才能促进农牧业的发展。草业发展的基础是具有草原的资源,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农牧区的牧民可以向相关人员进行学习,通过牲畜的养殖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建立起符合农牧区草业科学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综合管理的能源循环产业。

(二)农牧区草业的相关理论

对于农牧区草业的发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对其进行过相应的阐述。对于农牧区草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二是对农牧区进行实地考察。把二者进行结合,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农业知识体系。钱学森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绿色农业,一种是蓝色农业,对二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绿色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农业,第二种是林业,第三种是草业,第四种是沙业,由此可见,草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于蓝色农业的定义是指海业。钱学森先生认为,在农牧区草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遵循草业发展的相应规律,使我国的草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三)我国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牧区草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畜牧业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帮助牧民致富。除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外,农牧区草地的发展可以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系统,美化我国的环境,有利于我国的绿化,草业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建设绿色环保型社会。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草地的发展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农牧区草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弥补我国农牧区草地的退化,发展我国的草地建立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体系,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有关草业科学发展的建设

(一)农牧区草业发展的内容

对于农牧区草业的发展,首先就是要制定相应的发展内容。草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自然条件,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草业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业,要想草业能够发展就需要运用合理的科学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理。草业发展的内容:是要对草业进行分级管理,先要组织草产业,对其进行合理的经营,学会利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管理。为了使草业能够更好地发展,需要建立生态草业,从而建立草业系统的工程。

(二)农牧区草业发展与要实际情况相结合

农牧区草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草业的发展需要利用当地的草地资源,草地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所以在对草地的培植方面要注意该草补充养分。要根据当地所养殖的牲畜,培育出适合牲畜食用的草。农牧区的草业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资源,人们会被美丽的草原风光所吸引,进而拉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在牧草的养殖上,要对草原的土壤进行改良,保持水分便于牧草的健康生长。牧草的用处有很多可以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可以作为原料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草业的发展很重要,需要人们理论联系实际。

(三)建立健全农牧区草业科学发展生态体系

为了更好的建设农牧区,需要建立健全农牧区草业科学发展生态体系。对于草业系统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草业生产体系,有足够的资源去生产草业。二是要对草业进行管理,适当的对当地的草业进行调整。三是要科学的经营草业。农牧区可以实行牧民承包草地的责任制,国家和当地可以对其进行有偿补偿,调动牧民保护建设草地的积极性,参与到草业科学发展生态体系的建立中来。对于农牧区草业的发展,可以对其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带动牧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设相应的公司对其进行草地建设、农产品的加工等,促进我国草业的科学发展。

四、结语

5.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意义 篇五

征服自然的人:生态危机的制造者

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主体性哲学确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纯粹的思维(即意识)视为人的本质。这种对人的理解确立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我”是绝对的主体,“我”以外的世界都是客体,并且主体拥有对客体的绝对优先地位。这种思维模式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成为被人征服、统治、奴役的对象客体。这是一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这种人将自然当作可以任意索取的客体。近代主体性哲学认为有意识的人只可能对和他一样拥有人类意识的主体负责任,没有为无意识的自然界负责的道德义务,无意识的自然界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的客体。笛卡尔说过,“我们在认识了火、水、空气、诸星、诸天和周围一切其他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以后(正如我们知道我们各行工匠的各种技艺一样清楚),我们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一切用途下,因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1]于是乎,在自然界中,人类把自己看做可以凌驾一切的暴君。人类可以恣意地驾驭奴役自然中的飞禽走兽、花鸟草虫,非生命体的矿物资源更是可以被人类任意征用。人的眼中只有自然的有用性,生态独立自存的内在价值被完全忽视。

这是一种机关算尽的人。为了精确地把握世界,这种人采取了数学的计算方式,“这种确证性必然是一种计算,因为只有可计算状态才能担保要表象的东西预先并且持续地是确定的。”[2]精于计算的人将自然界的事物看成纯粹的数量关系,本真的物性被冷冰冰的数字所遮蔽。这样,人就不会对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与无机物产生移情或者通感,只要在计算后承担最小的付出就可以了。在社会领域,这种人被简化为追求个人私利的“经济人”,社会文化论文《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意义》。经济人遵从的是经济理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努力使成本最小化。经济理性确实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类财富的急剧增长,但是理性经济人总要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把大自然的馈赠视为免费的午餐,试图以零成本或者最小化的人力付出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然后把生产出的垃圾不经处理就还给不能与他讨价还价的大自然。

这种人欲壑难填。马尔库塞把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区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两种。真实需要是指满足与人的生命紧密相关的需要和有意义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如在一定文化水平上的营养、衣着、住房等。“虚假的需要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3]在虚假需求的诱-惑下,人们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把消费当做自我满足的手段,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乐趣。所以,再多的财富也不够多、不算多。这种虚假的需求成了当代消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致使“经济自我扩张”从来就没有上限。这意味着人永远会肆意攫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永远不可能与自然“和平共处”。

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文明的哲学根基

人不是自然之主。帕斯卡尔认为人仅是浩瀚宇宙中的一棵苇草,一滴水也能置他于死地。人完全没有资格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支配者,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对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有体悟。张载在其名文《西铭》中讲到,“乾称父,坤称母,于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4]他的“民胞物与”思想将天地万物与人统一起来,物即为予,予即为物,从而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交融。马克思更为直接地论述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5]确实,人们无时无刻不与大自然保持物质能量的交换。人类呼吸着大自然的氧气,饮用着大自然的清水,吃着大自然的果实,又将人类二氧化碳等所有排泄物交换给大自然。人无法脱离自然生存,人和自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6.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篇六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各个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物质的循环性。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7.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 篇七

农村社区也就是由一定的人群、地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管理机构以及社区成员的认知感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在特定的区域内, 由从事农业生产的非密集人口, 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的农村区域社会。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 又不同于城市社区, 它是以农村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另一种社区类型。

新型农村社区, 关键体现在一个“新”字, 和传统意义的农村社区相比, 它更多具备促进农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城市基本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型农村社区,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经过统一规划, 按照统一要求, 统一建设居民住房和公共设施, 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 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它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 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

2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2.1 具备一定的规模性

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应当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性, 这就要求新型农村社区, 必须具备相当人数规模, 如果社区人数过少, 为社区提供服务的私营超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幼儿园、物业公司等社会服务机构因客源少, 将无法长期持续盈利, 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新型农村社区也无法长期健康发展。

2.2 居住环境优美, 各项基础设施完备, 公共服务覆盖全面

新型农村社区注重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 娱乐休闲设施齐全;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之一。新型农村社区的供电、供水排水、道路、购物、电脑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生活设施齐全, 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具备城镇社会服务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改变以前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分散, 薄弱等问题。就业、社保、社会治安、教育、法律、卫生、文化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 便利村民群众生活。实现垃圾三化、路灯亮化, 建设学校、商业设施、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甚至公交站点, 使社区农民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

3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

3.1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 农村产业结构从单一农业生产结构向农业生产基础上的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 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据有关机构估计, 当前农村劳动力和半劳动力合计超过5亿人, 其中农业仅需要1.2亿人, 在沿海和城市打工的有2.5亿人, 有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成为新市民, 一些农村成了“空壳村”, 留下妇女、老人、儿童, 出现了农村社会治安等许多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部分, 因为农村新型社区建成以后, 人数规模少则几千, 多则几万, 一个现代化的成熟农村社区, 已经具备了城镇所具备的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功能, 农民在现代化的社区里能够享受到各种生活便利, 规模大的农村社区已相当于小的城镇。

3.2 利于改善改善居住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节约土地资源

农村新型社区, 无论是住房还是配套的供水、供电、绿化、路灯、道路、广场都按照较高的质量标准建设, 环境整洁卫生, 十分优美, 社区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由于是集中规划, 合理布局, 楼房必须达到四层或五层以上, 共享公共配套设施, 所以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

3.3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更有利于党和国家对农村社会的管理, 新型农村社区同样需要建立党总支、农村社区居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经济文化协会、老年协会等组织, 因为村民集中居住, 便于完善加强社会管理。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际情况, 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经验, 总结出以下几种模式。

4.1 村庄合并多村联建模式

将以前分散的多个自然村或者行政村统一合并组建新型社区, 原来的行政村或自然村消失, 新的农村社区诞生, 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并将周边村庄整体拆除复垦。在集中新建住宅楼的同时, 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和医院、幼儿园、超市等服务设施。在村庄合并过程中, 应根据各个村庄社会经济情况和地理位置进行合并, 以方便未来社区农民的生产生活。

4.2 以中心村为核心, 强村吸收弱村,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鼓励以经济强村为核心 (中心村) , 通过合并周边经济欠发达村,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将先进村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致富经验, 引入到相对落后村, 先富带动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以中心村为中心, 在社区中心村设立服务中心, 为周边数公里村落的群众提供政府公共服务, 中心村规划出集中居住区, 安排其他村民前来聚居, 从而形成新型农村社区。

4.3 园区带动模式

以产业聚集区、经济开发区为依托, 在聚集区周边农村建立新农村社区。这样做的好处是, 园区周边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学校、幼儿园、超市等社区服务设施, 能为产业聚集区的企业和工作人员提供就近的生活服务, 同时社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有效破解“三农”难题,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例如河南南阳镇平县的玉雕产业全国闻名, 是全国玉器加工中心之一, 他以玉雕产业为依托, 建设园区带动模式的新型农村社区。

4.4 城郊型农村社区模式

这是从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相对位置所做的分类, 城郊新型农村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内, 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 布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城郊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可以服务城镇为途径。

因为各地农村实际经济情况、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不尽相同, 优势特色产业也各有千秋, 所以以上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并非绝对, 甚至实际上是几种模式的综合。但是无论哪种模式, 让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就近享受周到的公共服务, 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 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参考文献

8.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八

【关键词】 领导干部官德建设

毛泽东曾在建国之初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并强调德才兼备时德居第一位,有才无德的干部决不能用。

胡錦涛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为什么要把官德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上呢,因为无数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能力上,而是出在道德上,无论玩忽职守还是以权谋私,都与官德的缺失相关,所有中央在短时间内接连出台的官德治理举措中就包括官德轮训,有人称之为 “史上最大规模的官德轮训”,不过,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治理官德并非新鲜事,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开始,这项工作就几乎一直没有停歇过,时至今日,仍然是重中之重。在中干考评指标中,“德”占20%,“能”占25%,“勤”占15%,“绩”占35%,“廉”占5%。

官德不仅仅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它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包括个人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可以说是领导干部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

一、加强官德建设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执政能力既包括才能又包括德行。德与才是什么关系呢,有才的人未必有德,古代的许多奸佞之臣如蔡京、高俅都有才但是无德,所以祸国殃民,遗臭万年。但有德的人往往体现为有才,因为道德的自我约束性要求领导干部勤政务实,如果碌碌无为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有德。正如人言: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者是危险品。

我国自古讲究道德,孔子在《礼记.大学》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就是从政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良心。要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威。想提高执政能力,让下级信服就必须要从官德入手。

二、加强官德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机关公信力

国家机关公信力往往是抽象的、举足轻重却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所有人都不可否认的就是,公信力是由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官德所组成的,如果官员不守官德,欺上瞒下、掩盖真相,必将导致千辛万苦建立的公信力顷刻而损,所以官德是公信力的根基。

在西方,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曾长期担任执政官和保民官的塔西佗曾断言“当一个政府或部门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被称之为塔西佗陷阱。当今社会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诚信危机,领导干部失信于民的种种事件导致国家机关公信力的急剧下滑,有的国家机关出面澄清某件事,结果百姓不但不相信甚至会反面理解。公信力的苍白脆弱预示着塔西佗陷阱越来越大,而填平这个陷阱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只有官德的细心呵护才能保证政府公信力屹立不倒。

三、加强官德建设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自古以来廉政建设就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无论是宋太宗石前宣誓的温和政策,还是明太祖剥皮填草的严苛政策都不是行之有效的遏制贪腐的良策。到底该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一直存在着争议。事实上这两者缺一不可,但德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德治的基础。如果没有法律世界将是一片混乱,如果没有道德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从检察机关近五年的办案情况看,仅贪污受贿案件就达226万件,立案查办的党政机关干部近25万人,2011年4843名县处级以上官员被查处。根据2011年12月1日全球性公民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全球廉洁指数来看,中国大陆得分仅为3.6分,对与10分的满分而言,我们还远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同中国香港的8.4分相比我们是值得反省的,同时这些数字也说明我国廉政建设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有许多反腐机构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法规,但再完善的法律也存在漏洞,不可能天衣无缝,尤其是某些失德的官员,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去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法律制裁。所以反腐倡廉仅仅靠法律是不够的,更应该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为道德自觉,让人们不仅仅惧怕法律的威严,而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腐败的可耻,法律让人们不敢腐败,而官德让人们不想腐败。与其事后惩治腐败,不如事前就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这个源头就是从思想上拒绝腐败,所以官德建设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自身抗腐能力,有助于廉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官德建设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

今年3月由20多位著名学者共同完成的《中国伦理道德报告》指出,“伦理道德方面最让人不满意的群体”政府官员以74.8%位居第一,接下来才是演艺娱乐界48.6%”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干群关系有待加强。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决定水到底是载舟还是覆舟的关键就在于领导干部的这个德字。官德兴则民与之,官德衰则民非之。近年来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冲突时有发生,甚至不少群体性事件都与相关领导干部的官德缺失有关。有的领导干部缺乏人情味,工作简单粗暴,在涉及百姓身家性命的大事面前,仍然态度蛮横,没有基本的“人性”道德底线,这些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改善这一现象的最有效途径就加强官德建设。

五、加强官德建设有利于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

13亿人口的道德建设并非易事,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地沟油、小悦悦事件、毒胶囊事件都让人们忧虑社会道德的滑坡。领导干部作为整个社会的表率,他们的官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呢?

春秋末年的大夫季康子曾向问孔子问政:“如果杀掉坏人来使百姓从善,怎么样?”孔子听到后反问道:“你治理政事,为什么要杀人呢?”紧接着,孔子告诫季康子,治政者不应该以重刑慑众,而应该以良好的德行影响百姓。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用现代语言翻译,其意思是,你只要以善来治政,百姓自然会跟着一齐好起来的。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风的力量越大,草倾向的幅度也越大。按照孔子的观点,领导干部的官德就是“草上之风”,它可以决定草“偃”的方向。所以要想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必须先从领导干部的官德抓起。

以上仅是从五个方面阐述官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因为只有把官德建设在各个层面的重要性分析透彻,我们才能端正态度,狠下决心,研究对策 可以说这是加强官德建设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著《做合格的公务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编写组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通用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3]白钢,姜文明《公务员职业道德通用教材》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4]梁衡,《官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9.工商文化建设重要意义 篇九

近年来,工商系统围绕“如何建设工商文化”,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培育了一批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启发了一些思路。本文旨在总结近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认识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工商文化建设,作一个粗浅的探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工商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工商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自身职能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统括而言,工商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建设好工商文化,对工商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推进文化发展,建设文化长廊,红方块文化长廊的设计理念,秉承整体主题大把控,细节小处做文章。以工商法治文化为主线,分区展示了法治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工商局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几大展区包含了法治文化概述发展历程、工作指导方针、忠诚履职光荣事迹、文化建设成果展示、领导关怀等多个模块,内容充分详实系统,形式美观多样实用。制作上采用了最新德国技术速捷文化展具,铝型材轻便坚固,质感细腻。并融合浮雕壁画工艺,视觉上更加立体化且有吸收噪音,兼顾了美观和实用。安装方便灵活,可拆卸组合重复利用,工期可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极大的减小了施工过程中对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能为工商行政管理活动作出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正确决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好工商文化,能够增强工商部门的凝聚力,促进工商干部个人价值观与工商行政管理价值观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关系,而且红方块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深的工商系统的信任和推崇。红方块展览展示作为第一批成为商务部许可的具备国际展览主办资格的专业展览服务公司。从事文化建设、展览设计行业十五年,公司秉承“以市场为导向求创新,以创新为思路谋发展,以发展为使命共成长”的经营理念。殊荣卓著,业务遍布全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激励每个干部为共同目标而积极努力工作。

三、建设好工商文化,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有规范与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工商队伍整体素质,能够将工商行政管理价值观、精神内涵等转化为具体的准则,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从而有效引导和约束工商干部的行为,及时规范和校正干部个人活动,使干部个人行为符合工商部门整体的价值标准和工作需要。

四、建设好工商文化,能够为工商部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提供前提和基础,进一步融洽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努力建设符合时代特征、富有工商特色的工商文化:

一、要建设工商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精神导向。

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突出核心价值观,强调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尤其要以人的教育、人的素质提高为核心内容,以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根本目的,从而达到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要符合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把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工商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广大工商干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形成积极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规范干部的工作行为。

三要符合工商工作精神的要求。以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提出的“忠于职守、执法如山的敬业精神,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公仆精神,顾全大局、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自律精神”等“五种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全面实现“四高”目标,认真落实“五求”要求,不断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充分展示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新形象、新面貌。

二、建设工商文化,必须坚持多层面、稳步推进。

1、打造统一规范、特点鲜明的形象文化。从大量的实践来看,特定且统一、规范的单位标识、办公秩序、办公环境等,有利于体现单位精神、理念,启迪干部思想,规范干部行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当前,要进一步推进落实cis的设计理念,从牌匾、标识、指示牌,到信封、信纸、名片,全部采用统一的背景、色调、字体、标识进行设计;从办公场所的布置、宣传栏的设计制作、工商车辆的外观形象,以及其他办公场所的零星点缀,凸显工商特有的形象标识,体现工商部门的文化氛围;统一规范干部的着装规范、服务模式、文明用语等等。要通过抓好形象文化建设,充分展示新时期工商部门的崭新形象,以更富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升华工商部门的文化底蕴,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工商队伍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打造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的品牌文化。工商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象文化的层面,而应以工商职能的充分履行和队伍形象的持续提升为抓手,赋予工商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鲜明的部门特点,并使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高度赞誉的一种行政文化。推进品牌文化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要树立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部门形象。注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认真履行好法定职责,树立秉公执法、高效执法的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树立优质服务、文明服务的形象。要通过有为有位,使工商部门真正成为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代名词”。其次,要打响富有鲜明工商特色的工作品牌。这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核心,当前要紧紧围绕工商部门服务、监管、维权三大职能,着力打响服务、监管、维权工作的品牌。其中,打响服务品牌,要着力在落实优惠政策、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上下功夫;打响监管品牌,要着力在突出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效能、促进执法规范上下功夫,当好“红盾卫士”;打响维权品牌,关键要提升“12315”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推进维权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维权合力、提升维权实效。三要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素质精良的工商队伍。按照“三个过硬”、“四个忠于”的要求,大力推进各级班子建设、机关建设和基层工商所建设,持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三项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创新、高效廉洁、文明和谐的工商队伍,使工商部门始终在当地保持一流的形象。总而言之,在部门形象、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工商部门都要拥有响当当的“名片”,为打造工商部门特有的品牌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打造充分体现和反映工商文化精髓的制度文化。工商文化重在借助文化的力量,运用共同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这些都需要以制度文化作为依托和支撑。制度文化建设,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突出管“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规范、高效、有序”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业务工作、队伍管理、内部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管人管事,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比如,要按照“四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的工作行为;尝试制定干部《个人工作手册》,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流程、标准、要求,做到因岗定责、因责管人,确保每一工作岗位、工作环节,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要突出管“人”,优化干部使用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优化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完善选拔和任用优秀干部的工作机制,做到“能者上、弱者下、平者让”,为工商事业发展提供优裕的人才保障。三要突出“管理”,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强化“管制度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工作激励奖惩措施,着力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以高效、有序的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建设工商文化,必须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和形式。运用适当的文化载体和形式,是新时期工商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一要创新载体。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直接、刻板的单一化文化形式,大力倡导诱导式、间接、生动的多样化文化形式,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工商文化建设的活力和感染力。比如,可以通过举办315文化节、举办演讲比赛、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召开系列研讨会、座谈会、举办主题书画摄影展、举办“红盾杯”系列文体活动等形式,不断赋予工商文化新的表现方式。同时,要注重内部环境的营造,可以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科室”、举办兴趣小组、征集“金点子”、廉政书画上墙等活动,不断丰富工商文化创建的内涵。二要注重宣传。进一步在宣传观念、媒介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力求创新,更加突出工商特色、更加重视主题策划、更加强调集中宣传,充分展示工商文化的先进理念和丰富内涵。比如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阵地,开辟工商之窗、红盾在线等专栏,加大对工商工作的专题宣传力度。同时,还要积极拓展户外媒介和互联网媒体的宣传空间,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要典型引路。在学习、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同时,更加注重从系统内部发现典型,培育典型,以干部群众身边鲜活生动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促使工商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加快转化为干部的内在性格和习惯。充分重视和发挥工商干部在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工商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干部队伍。同时,只有广大干部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工商文化才能富有生机活力,并发挥其作用。

一要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学历教育、业务培训、鼓励自学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夯实文化基础、完善知识结构、健全人员梯次,不断提高队伍的理论、业务水平。同时,要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敬业奉献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培育团队精神。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上下级之间、干部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解、消除隔阂,发挥好工商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要重视培育和发扬团队精神,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引导全体干部参与管理等各种途径,促进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切实增强整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结合干部的能力和特长,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做到科学选人用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上一篇:浅谈中职体育篮球训练的有效策略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