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2024-10-12

对国家发展的感言(通用8篇)

1.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篇一

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的摘要:科学技术是改变发展中国家命运的重要手段,而其加快实现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要实现科技发展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发掘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是经济模式转变的重要方面。

关键字:科技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民族科技发展战略与模式

现今世界,科技处于新一轮革命的前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拉动,知识和技术体系的内生驱动,科技和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科技呈现出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生动景象。

一、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是改变国家命运、开创美好未来、创造幸福生活必须依靠的强大力量。

(一)、科技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减少了发展中国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重复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技术,应用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上,降低能源与资源的消费,改善生态环境,使得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一定规模的开发。故而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能源使用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而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提高传统能源利用率,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大大减轻了传统的化石资源短缺所带来的问题。

(二)、科技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威胁

1、科学技术加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发展也给环境与人类带来了无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人类对自然界逐渐失去敬畏的心,使得对自然的干预力越来越大,科技创新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地球资源的匮乏,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重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的足迹扩大,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很多生物已可以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能源,但也可以在几秒钟就导致地球与人类毁灭;能源勘探与开发技术加快了人类对资源开发速度,掠夺式开发也使得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海洋开发技术与宇宙开发技术,可能又会造成海洋与宙生态灾难亦未可知;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基因物种、转基因物种作为物种,可能会破坏原先的生态平衡系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克隆技术给社会伦理观念带来挑战;化工技术与化工产品给生态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已经显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后果可能也是人类无法控制的。

2、另一方面,我们在生产与生活中使用科技产品越来越多,而许多科技产品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细胞、人体神经系统和循环与免系统造成极大伤害。有统计资料表明,电磁辐射可能导致癌症发生。另外随着科技发展,科技

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淘汰速度越来越快,例如家电、手机、电脑、复印机、打印机、各种办公电子设备等电子产品使用寿命都在10年左右,并且呈缩短趋势,而目前这些电子垃圾又没有实现科学地回收利用,由于很多电子产品制造中使用了镉、汞、铅、铬、砷等重金属,如果这些电子废弃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其所含的铅、汞等重金属就会渗透到土壤和饮水中去,不仅会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而且经过动植物和人的食物链循环、蓄积,又会引发中毒事件发生。

可见,科学技术使得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科学技术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建立低碳经济的进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以及国内外资源危机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的增加,转变生产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开发,能源与资源消耗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减少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以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立足本国国情和科技基础,适应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创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本国发展要求的科技发展模式,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要途径并重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将发展中国家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数量型增长使得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虽然技术引进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自身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全球化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发掘自主产

业的发展潜力,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换的必要手段。

此外,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是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国家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是时代的需求。

故而发展中国家要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制定明确的科技发展战略,根据发展需求确定科技战略重点,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加强开放合作,有目标、有重点地引进人才、智力、先进技术和管理,加强发展中国家科技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支持发展中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构的建立。为实现整个经济的现代化, 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进奠定了基础, 也促进了民族科学研究基础的形成。

2.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篇二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绿色物流的提出,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逆向物流, 很多的企业开始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体系。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未来我国也应该建立逆向物流体系。

1 发达国家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在一些发达国家, 逆向物流已经对他们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逆向物流已经成为了其国家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责任是属于生产者的, 要求其从源头上注重绿色环保, 在产品设计和产品使用阶段都需要注意保护环境。美日欧等这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较早, 也从很早开始就对逆向物流展开了探索和实践, 所以, 在逆向物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发展。

1.1 建立逆向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推动逆向物流稳步发展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推动逆向物流的长远发展,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1.1.1 美国逆向物流相关立法

美国是较早将逆向物流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国家。对属于逆向物流范畴的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美国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美国固体废物立法与管理已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环境立法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几十个法律、上千个条例组成的庞大、完整、严格的环境法规体系。该体系既有兼有纲领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家环境政策法》, 也有包括“污染控制”和“资源保护”两大类法律法规体系。

1.1.2 欧盟国家逆向物流相关立法

对于逆向物流相关立法, 欧盟各国经过多年的协调,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规, 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如1994年颁布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 强行指定了包装物及其废弃物的回收指标, 并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形成法律。为了更好地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欧盟要求到2020年时, 电力部门至少有20%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德国在逆向物流相关立法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它最早于1972年制定了以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为主要观点的《废弃物处理法》, 之后颁布了一系列逆向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了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的双轨制回收系统。英国于1993年成立了生产者责任工业集团, 推广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 英国政府还开征了垃圾掩埋税, 迫使企业改变废品处理的方法, 有效地促进了废弃物回收利用。

1.1.3 新加坡逆向物流相关法规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保护环境, 早在60年代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条例和相关标准, 比如《环境公共健康法》和《环境保护和管理法》等, 其中和废弃物管理直接相关的有《环境公共健康 (强制纠正工作) 管理条例》、《环境公共健康 (有毒工业废弃物) 管理条例》等。新加坡政府的环境保护立法强调法规的权责规定清晰, 条文内容详尽, 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新加坡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刑峻法”的原则管理社会, 在各项环境立法中都有对违法者处以刑事制裁的有关规定。严厉的处罚对破坏环境者有着极强的震慑作用, 有效地推动了逆向物流的快速发展。

1.2 积极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逆向物流企业发展

其实逆向物流是会赢利的黄金产业, 但是因为它的前期投入非常高, 很多的企业都不愿意投入回收产业。为此, 美国、德国等国家积极的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逆向物流企业发展。

1.2.1 税收优惠

美国对逆向物流的城市废物贮存设施等相关项目建设都给予了免税的优惠待遇。日本也在税收方面给予了一些优惠, 比如减免公害防治设施的固定资产税等。德国也是如此, 对排除或减少环境危害的产品只需要交纳所得税就可以了, 另外, 企业还可以享受折旧优惠。

1.2.2 财政补贴

从1978年开始, 美国的有关政府就开始对本国使用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对于那些投资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的企业日本政府会提供部分的财政补贴。德国政府会提供给那些投资兴建环保设施的企业其投资资金一个百分点的补贴。另外还有新加坡等很多国家都从财政补贴方面鼓励和支持逆向物流企业的发展。

1.2.3 贷款融资

在很多的发达国家, 国家都会对投资环保设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融资优惠, 其利率普遍低于市场利率, 并且贷款周期的利率一般都比较稳定, 贷款时间也比较长, 甚至在一些国家前几年是不需要偿还的, 还会在必要时给予补助。

1.2.4 荣誉表彰

各国对在逆向物流方面取得成就的企业给予鼓励表彰。为了推动逆向物流业的长远发展, 对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一些企业给予鼓励表彰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德国对能消减20%以上的污染物的污水处理厂, 三年内免交排污费;新加坡政府为宣传逆向物流, 定期举行回收周运动, 宣传和推进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 并对支持和促进回收事业的组织和个人颁发国家级奖励———3R年度成就奖。

1.3 企业正积极地转变观念, 化被动为主动, 促进了逆向物流快速发展

为了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 很多国家的企业都把逆向物流战略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很多的知名企业都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强化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手段, 比如惠普公司采用翻新或改制的零件, 以不同的方式再销售其产品等。美国汽车行业非常重视零部件的回收, 如果按重量计算的话, 目前每辆车75%的零部件都已重新利用。

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入到逆向物流行业, 并取得了丰厚收益, 如美国前十大固体废物处理企业2003年的收入总和约为241.067亿美元, 这些企业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回收产品和副产品的销售收人;二是居民和商业机构交纳的废弃物处理费。

2 我国逆向物流发展与国外的差距

虽然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 有很长时间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物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逆向物流的发展仍有巨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逆向物流缺乏认识和重视

虽然政府已经对逆向物流宣传做了许多努力, 但国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偏弱, 再加上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废弃物问题也比其他国家更加棘手;国内的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 不知道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甚至认为它只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而一些从事逆向物流的企业在处理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时面临技术相对落后, 大部分还是手工劳动, 这样不仅工作效率非常低, 工艺流程落后, 也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2.2 逆向物流缺乏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行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数量多但是质量差, 废旧物资都是分散的, 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废旧产品回收制度, 对逆向物流缺乏规格化管理。逆向物流仍然处于一个没有规范管理的状态,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逆向物流的发展。并且还有一些不法之徒会以次充好, 把废品卖给消费者, 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一个不健全的回收网络, 可能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对废弃物进行低级加工, 如此不仅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

2.3 逆向物流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产品逆向物流发展到今天虽然已有20余年, 在发达国家已初步显示出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适用于逆向物流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法规体系, 产品逆向物流的发展仍处在无序状态。具体包括:缺乏纲领性的统一的法律法规、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不明确、政府对逆向物流的监管力度不够和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

2.4 逆向物流运行成本高, 经济效益差

在逆向物流管理中, 运行的效率不高, 经济效益还不理想, 与当前的实际大量需求不相适应。在现在的社会状况下, 废弃产品是很多的, 按常理说, 逆向物流应该是一个新兴的很有生命力、很有市场的一个行业。但是大多的企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利用目前的大市场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大部分都只是为了赚取差价, 对废弃物进行简单的回收和处理, 只有很少的企业会变废为宝, 对废弃物进行二次加工, 这严重的影响了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很多的逆向物流企业都还没有开始赢利。因此, 即使逆向物流市场潜力很大, 但由于成本和风险都很大, 多数企业还是不愿开展逆向物流业务。

2.5 逆向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 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如果缺乏人才, 就会使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造成在企业软硬件更新、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相对落后。而我国逆向物流业的现状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在我国的逆向物流从业者中大部分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物流知识培训, 他们都只是在进行机械的体力劳动。逆向物流行业的这种现状严重的阻碍了逆向物流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逆向物流的各项技术很难得到创新, 企业的业务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 并且影响了对逆向物流管理进行相关政策、办事程序、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的研究。

3 国外逆向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逆向物流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 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逆向管理的管理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3.1 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 明确生产者责任

分析国外发达国家逆向物流成功发展的经验不难发现, 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逆向物流取得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这个层面上讲, 尽管我国已经发布了一些相关法律, 但是仍然缺乏一些专项指导法, 比如电子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利用没有专业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指导。所以, 我国也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来保证逆向物流的发展。在这些相关的法律中, 必须强调企业在废弃物产生方面的源头作用, 必须明确企业在发展逆向物流中的责任, 即确立生产者责任制。同时, 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监督执行力度, 通过开设宣传网点, 设立回收利用日”等途径让逆向物流深入人心并遵照执行。

3.2 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从事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

逆向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推动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 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排放权交易、“押金-退回”规制、表彰奖励等政府举措扶植从事逆向物流的企业发展;同时要加强对从事逆向物流技术如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

3.3 企业要重视逆向物流, 加强对逆向物流的管理

我国大多数企业愿意在正向物流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相比之下, 企业管理层对逆向物流普遍不够重视。企业普遍认为逆向物流浪费资源, 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仅仅是为了应付环境法规不得已而进行的。尤其是当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发生冲突时, 往往会放弃逆向物流, 这是进行逆向物流的一个误区。但是不少国家和企业已从逆向物流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英国邮政公司推出了逆向物流服务, 帮助零售商节省上百万英镑的开支。因此, 企业管理层要重视逆向物流, 结合正向物流制定出有利于逆向物流实施的政策, 赋予物流部门足够的资源来实施逆向物流, 并要求其他各部门给予充分的支持, 使逆向物流运作顺畅, 提高逆向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惠生, 施慧聪.新加坡对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J].环境卫生工程, 2006, 14 (1) .

[2]王长琼.国外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初探[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 25 (8) .

[3]朱道立, 崔益明, 陈姝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5) .

[4]袁平红.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J].物流科技, 2006, 29 (2) .

[5]曾敏刚, 徐禾芳.废旧电子类产品的逆向物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8) .

3.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篇三

一、宁夏与穆斯林国家贸易的现状

经贸合作是中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正式建交后,双边贸易快速增长。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时中阿双边贸易额仅为7.89亿美元,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时达367.1亿美元,2008年更是达到1328亿美元,突破千亿大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阿贸易额为1074亿美元。但2010年上半年中阿贸易恢复快速增长,同比增长52%。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过去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而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主要是石油产品及其附属品。近年来,金融、旅游、航空、新能源等又成为双方合作的新领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自2005年开始,宁夏与穆斯林国家经贸合作开始加强,双方国际贸易呈上升趋势,2005年宁夏对穆斯林国家出口额为5037万美元,2008年增长到93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84.6%。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宁夏实现对穆斯林国家贸易额6900万美元,占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口总额的9.3%,其中对阿盟主要国家出口2535万美元,截止2009年,宁夏对世界穆斯林市场贸易已发展到27个国家和地区。

宁夏对阿盟出口的工业品有:硅铁、金属镁、碳化硅、增碳剂、活性炭、机床、轴承、轮胎、碳粉、钽丝等;轻工产品有:装饰用织物、玩具、伞类、箱包、鞋类、女衬衣、睡衣裤、针织帽类;农药和生物制药有:红霉素、抗菌素、氯霉素、赖氨酸脂、杀虫剂、除草剂;农产品有:鲜苹果、柠檬及酸橙、苹果汁、干扁豆等。

二、宁夏发展穆斯林国家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国别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目前全世界有13亿穆斯林,38个伊斯兰国家。据测算,清真食品每年国际贸易额大约1500亿美元。宁夏对外贸易10大出口市场主要为:日本、美国、印度、意大利、韩国、荷兰、德国、比利时和香港、台湾,而穆斯林国家尤其是阿盟国家,一直未能占据主要贸易伙伴的位置。2009年我国对沙特出口89.8亿美元,宁夏仅有791万美元,占全国的0.09%;对阿联酋出口186.3亿美元,宁夏仅有969万美元,占全国的0.05%;对埃及出口51.1亿美元,宁夏仅有195万美元,占全国的0.03%;对叙利亚出口22.1亿美元,宁夏仅有123万美元,占全国的0.05%。

宁夏对穆斯林国家贸易额与全国有明显差距。2009年宁夏对阿盟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3%,同期全国对阿盟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6%;在清真食品用品出口中,宁夏所占比重更低,2009年未发生明显出口业绩,个别企业的产品仅靠出口代理完成。宁夏清真牛羊肉在2006、2007年有过小单出口,一些民族服饰用品也曾出现境外零星销售情况,但都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低、不适应市场需求、不能规模经营等问题,出口未能形成稳定的业绩。

(二)清真食品用品产业基础弱、缺陷多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产品对国内国外市场依赖性强;企业标准化程度低,市场开拓能力弱;没有形成产品供应链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存在运输上的“瓶颈”。政府和企业对穆斯林市场了解不够,研究不够,以及缺少战略规划,使得宁夏清真食品用品产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力量和单体企业规模,同全国相比均为较低层次。

世界穆斯林市场对清真食品需求量很大,但在质量、保鲜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宁夏牛羊肉产品储藏方式落后,保鲜库、保鲜车辆少,冷链系统建设落后,供货不均衡,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传统的经营方略,无法适应阿盟市场的需要,不能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实现高额价值回报的战略转变。据统计,2007-2009年宁夏清真食品用品在冷链物流、精细加工、高附加值研发产品方面的投资,不足总投资的10%。

三、宁夏发展穆斯林贸易的优势

(一)宁夏与穆斯林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早在伊斯兰教创立及大阿拉伯帝国形成前,中国就同阿拉伯国家地区有友好往来的历史。20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陆续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双方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发展。2004年9月14日中国与阿拉伯联盟签署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建立了与阿拉伯联盟进行双边合作的论坛机制,开始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长期、稳定的区域合作关系。在中阿论坛成立的五年多时间中,中阿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拓展,各层面的人员交流日益密切,合作成果丰硕。

宁夏回族群众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具有相近性和关联性,这些有利因素为我国回族开展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活动、发展本地区和本民族的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宁夏在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交流时有了更好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与阿拉伯国家的亲和优势积极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2010年“中阿经贸论坛”举办地永久落户银川,为中外客商走进宁夏、了解宁夏、投资宁夏,加快民族地区经贸发展,加强东西部合作,促进中阿双方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搭建了一个高效平台。

(二)清真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199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确定“清真食品产业”概念并列入工作计划,200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政策和措施,之后将“清真食品产业”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农业开发支柱产业之一。

2003年银川德胜清真食品工业园区、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工业园区相继建立,来自东部等地区的近百家清真食品企业在这里落户。目前,银川市初步形成了德胜工业园和永宁望远食品加工园清真食品加工集聚区、金凤工业园清真粮油加工区、兴庆区清真食品、保健品和清真餐饮特色区;吴忠市在金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了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工业园,在市区新月广场规划建设了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一条街。银川、吴忠两市清真产业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扩大发展规模形成产业化、集群化优势奠定了基础。

(三)宁夏与穆斯林国家的贸易环境

全国第一个地方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工作规范目前已发布实施。这一标准参考了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的成文标准,结合我国穆斯林实际,将世界穆斯林关于清真食品的文化规范和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理化标准融为一体,从文化和技术上解决了清真食品的规范标准问题。

2009年宁夏与马来西亚、新西兰签订了清真食品认证标准互认合作协议,为宁夏清真食品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清真食品认证标准互认对接会之后,将更有效的促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

宁夏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陆续建立了宁夏产品销售中心,有6户企业在穆斯林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其中宁夏贺兰山羊产业集团取得了牛羊肉在马来西亚销售的市场认证。宁夏两所阿语学校和一批以清真餐饮为主的职业学校,已培养出了一大批发展清真产业的语言人才和技术人才,为清真产品、穆斯林用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支撑。

宁夏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宁夏与穆斯林国家以及上述双方企业之间的经贸来往。国家商务部已经决定与宁夏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国家级、国际性、民族特色每年一届的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这将是继迪拜、马来西亚、中阿合作论坛及企业家大会之后第四个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国际性展会,必将成为推动宁夏与世界穆斯林国家经贸合作、使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四、宁夏发展与穆斯林国家贸易的建议

(一)加强清真食品、用品工业化发展基础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今后5-10年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用科学布局和专业化协作方式,组织沿黄城市带及周边地区清真食品各产业的衔接,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整合和改造清真食品企业,调整清真产业工业结构,培育功效有别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清真食品用品加工产业带和企业集群,发挥企业集群效益,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为达成国务院对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要求,宁夏政府应明确区域发展的主要任务、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利用供给量。以银川市和吴忠市两大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园为中心,加强清真食品产业工业化基地的建设,对其进行政策扶持,调动发展积极性,促进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迅速壮大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规模。

宁夏政府应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企业,引导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对种植和养殖业基地建设与清真畜禽屠宰加工业、清真调味品业、清真方便休闲食品业、清真保健食品业、清真粮油加工业、清真乳品饮料业、清真豆制品加工业的产业衔接;加强种植和养殖业、清真粮油加工业、清真畜禽屠宰加工业与清真餐饮零售业、主食加工配送业的供应协调;加强清真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工业食品与清真储运业协调发展,以此完善产业链,形成专业分工明确、生产标准统一的发展格局。

宁夏发展清真产业,必须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阿联酋迪拜已经建立空港物流,成为沟通欧洲、非洲重要的商品集散枢纽。宁夏银川河东机场已被国家批准为国际性机场,国际空港已开始运行,加快银川河东机场空港物流园区建设,联通宁夏—迪拜—欧洲空中航线,充分发挥宁夏空域资源优势,有利于缩短宁夏清真食品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为宁夏清真食品参与国家市场竞争在品质上提供了保障,也将大大降低宁夏清真食品的运输成本。

(二)加强国际认证标准互认机制

国际互认是清真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体系的有效通道。宁夏清真食品国家贸易认证中心于2008年1月批准成立,同年8月正式挂牌并开展相关工作,是全国唯一开展清真食品认证工作的机构。目前,宁夏已经与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等国家的认证机构达成了相互认证协议。宁夏通过认证的清真产品可以进入互认国家的市场进行销售,大大减少了过去由于得不到认证导致的出口问题。为了实现与更多穆斯林国际贸易增长,政府必须要进行与更多国家的国际贸易双边或多边的互认。

(三)加强品牌意识

品牌战略是产品质量提升的目标和手段。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我区清真食品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品质问题。一方面中东等地普遍使用欧盟、美国标准体系,对食品品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我区、我国的很多特色品牌,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推介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发展清真产业必须要有加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对企业来说,应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提高产品竞争力,加速企业的发展。通过实地考察与经贸交流加深对穆斯林国家市场的了解,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并加强在国际市场对企业的宣传与产品的推广。对政府来说,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统一协调领导,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此外,政府协助改造整合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跨区域、跨国规模发展,也将有利于宁夏清真食品、用品行业中支柱企业的发展。▲

[1]马晓玲.论中阿合作论坛为回族聚居区域带来的发展机遇,回族研究,2006年第4期,141-144.

4.国家助学金感言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迎着九月的骄阳,汗水流淌,心里如同水汽化为的雾一样充满了疑惑和迷茫。伴随着冬日的来临,温度骤降,寒风侵袭,但是同学们却感受到了冬日的阳光,正温暖着我们的身体,也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国家改革的春风,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关怀,更有千万学子们心灵的慰藉。

我是沐浴在温暖春风中非常幸运的一员。感谢学校为我校贫困学生争取到了国家助学金的名额,给我们贫困生带来了希望、慰藉和关怀。我很感谢所有的这一切,因而我才得以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一等助学金。

落叶飞扬的乐章,是树木对大地滋养的感恩;是白云对蓝天哺育的感恩;是落叶对树木养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么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我很幸运地来到这所学校,因为它不仅帮助我实现了大学梦,而且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学习,不必因为家里贫困的经济状况而为大学的生活费发愁,从而成为我学习的一个绊脚石。非常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关注,并且给予我们实际的帮助。在这深深的表示感谢,向学校及各位关心和帮助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能有机会走出农村来到城市里上学,原因有三:一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是我最大的学习动力和努力的来源;二是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他们是我得以继续学习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三是我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这是我得以坐进大学教室里接受再教育的基本条件.当然父母之恩大于天,这是自古如此。然而,我认为社会上那些好心帮助我们的热心人更是值得我们真诚地感谢。自古到今,滴水之恩定以涌泉相报,我不能很确定地说我以后一定会成为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多么杰出的人才,怎么样去回报一直以来帮助着我的社会,但是我想,我一定会努力,尽量让自己做得更好!让他们对我的付出认为是值得的,没有徒劳无功!社会在进步,去年的物价上涨好快呀,面对承担风险很小的低收入的家庭来说这是雪上添霜。人人都知道物价上涨意味着很多的人要付出更多。最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影响到了农村打工的父老乡亲,建筑业、运输业因经济不景气而停工停运,他们的劳务下降,收入减少使得他们的冬天也不好过,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面临的可能是退学或者休学„„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和学校对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我们的直接是人民币,这不仅仅是金钱,这更多的是代表国家和学校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的大学生,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学校和老师也是同样的关注。学校及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是学校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被遗忘在角落的垃圾。

当然金钱意味着我家里可以少给我一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可以从以前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钱去买一些学习及相关的物品。说实在的,我都大一了我真的好想去买一件礼物送给他们,可是当我送去的时候却是他们给我钱,对于我这样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如果外出兼职的话成绩更差。没有办法我只有等待,等待将来有一天,我有能力挣到钱了再去给他们买些礼物吧?

助学金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给予我们一种说不出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同时我更有自信,让我减少对生活费的忧愁。我可以安心地在教室里看书,我更有勇气去和老师谈谈我关心的科学问题。同时我更有信心,我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我努力学习,因为在我身边还有很多关心和关注我们的老师,他们是热情的。信心和勇气让我坚信我将来一定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做个合格的大学生。和勇气让我坚信我将来一定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做个合格的大学生。首先我要感谢国家,感谢国家为我们创造能上大学的时代,感谢国家的关爱,感谢国家的支持帮我家度过难关。让我能在大学连心和幸福的学习。曾经我很自私,我渴望考上好大学,渴望找到好工作,渴望拿到高工资,渴望自己不在贫穷,让父母不在吃苦和操心。让他们以后能幸福地生活。因为从小到大父母没有离开过我所以我和父母的感情也非常的深厚,就因为这样,所以我能够天天看到他们工作的样子。每天他们很晚才回来,汗流浃背,浑身没力气,我看着就心疼。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所以我从来就不关心国家大事。但是现下我不再这么想了,我不应该这么自私,我们中国人最讲知恩图报,它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已经在鲜红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了。我作为一个大学生又怎能不将它发扬下去呢?

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我们不仅仅要对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感恩,还要对国家和学校感恩。谢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我要感谢学校的各位领导,谢谢您们为我们争取机会,为我们奔波,让我们能有这次机会。如今,我是这个学校的一员,我有义务去维护这个学校的荣誉。但是我知道,学校领导的最大希望就是希望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长大长新,成人成才。每个大学生都能光荣的毕业。都能找到好的工作。虽然我不能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努力的学习,但我能保证自己。我会努力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更完美,光荣的从学校毕业,决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但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乞丐四处向人乞讨。获得他们想要的。但是他们必须出卖他们的尊严。所以,我觉得虽然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但这不是无偿的。我认为这是国家和学校在我们身上的投资。这里面有国家和学校对我们的期望。其实,这让我感觉像是在做梦,好不真实但是有好期待。

目前我只是一名大学生,或许还是一名不够格的大学生,所以我目前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使国家的资源不会两浪费在我身上。那么该怎么做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呢?

第一,前提是要学好各科知识,学好自己所选的专业。

第二,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的扩大知识面,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经常去图书馆、未及时查阅资料,搜获信息,了解国内国外的时事,是自己不与世界脱轨。

第三,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现在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我们的动手能力,我们要把我们所学习的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第四,要主动的和人交往,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将来我们是要步入真正的社会的。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必须学好怎样与人相处,这样我们才能在真正的社会上立足。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那么就需要别人的帮助,有时家人不在身边就只有找朋友了。要团结同学、友爱同学、尊敬老师。

第五,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至少我们不应该做危害国家和学校的事。同时要同危害国家和学校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六,将国家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将国家的文化传播下去。

第七,维护社会的稳定,尽力去做力所能及事,想一些志愿活动、公益活动,这都是我们能做的。让社会的一个角落也可以和谐稳定。

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更是一种境界。我要用心灌溉着一颗心,我会用心经营着一颗心,使之在我的内心深处成长开花,将此传递下去。我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直面人生,发现人世间更多的美好;我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给昏睡的心灵以触动,让趋于麻木的神经以清醒,使冷硬的神色显温情。学会感恩懂得感谢,感激一切美好与相助,感激......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心声,努力学习,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打下基础,是自己变得更成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思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希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那些给予我关注的学校和老师。国家助学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实现了我的梦想,而且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我会合理运用这些钱,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感谢你们,感谢国家和政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国家助学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报效我的祖国和学校,以及社会中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此致 敬礼

体育学院11103班

5.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篇五

内容提要】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国家信息实力,并针对我国国家信息实力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国家信息实力的对策。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1  国家信息实力的概念和特点

1.1  国家信息实力的概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及产业以其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及其机构,国民收信、传递、利用控制信息的能力之和,其核心是信息创新和信息物化。从整体上考察,一个国家的信息能力既是其国家原“硬实力”,也是其国家的“软实力”。从“硬”的方面看,国家信息实力包括整个国家的信息资源总量,信息技术装备,信息人才数量、质量,信息产业总值等;从“软”的方面看,包括国家的信息政策,信息环境,国民的信息观、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等。[1]

1.2  国家信息实力的特点

国家信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点:①综合性:国家信息实力包括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化人才等多方面的实力因素,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信息实力,必须综合考察各个因素,这样才能最后得出整体的实力水平。②动态性:国家信息实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是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还是从各国信息实力的相互比较来看,它都是变化的。③渗透性:国家信息实力的强弱能广泛影响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它具有对各行各业强大的渗透力,因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④共生性:一般来说,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都注重信息实力的发展,而信息实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具有共生性。

2  美、日国家信息实力的比较分析

2.1  政府的支持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而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两国政府在促进社会信息化方面的风格也是不同的。

美国政府的支持主要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一般不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美国运用战略引导的手法,先后制订了NⅡ和GⅡ计划,从宏观上,为国家信息实力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为平衡各个大企业的利益,政府也制定了信息法律,以法律来约束企业。美国政府创造的一个重要环境就是市场环境,以市场来带动国家信息实力向前发展。由于信息化带来广阔的市场,美国鼓励私营企业也加入进来,参加  R&D项目,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并给这些企业以税收、信用担保等多方面的优惠。可以说,完善的市场体制是美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色。

日本则不同,与美国相比,日本政府的干预程度要高一些。这是由日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日本土地狭小,资源有限;信息技术开发水平在时间上落后于美国。政府只有进行积极的干预,有效地配置资源,才能迅速提高本国的信息实力水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化战略,如1986年通过“科技政策大纲”,1992年推出了新的“科技政策大纲”,公布了“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启动了《新纪元工程》等,这些为日本信息实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如此,日本政府也注意直接干预。以筑波为例,筑波在性质上类似于美国的硅谷,属于高科技开发区,政府对筑波进行了长期的扶植与保护,但另一方面,筑波研究的项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规划和指令计划,而不是遵从于市场的需求。这是与美国不同之处。

综合比较以上两种风格的政府支持,显然,前者更适合信息实力的发展。日本政府所采取的积极干预政策在信息化初期很有成效,但是,当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基础,进入正轨之后,日本仍坚持原来的模式,结果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时应及时转换体制,减少干预,以提高信息技术企业的竞争力,这样更有利于信息实力的发展。

2.2  信息资源建设

美国和日本都是信息资源大国。据我国学者测算,美国是信息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信息资源丰裕指数为3.4768,属于信息丰裕度的超级大国。日本次于加拿大,排名第三,信息资源丰裕指数为2.8515,属于二级信息资源强国。[2]

美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两个特色:第一,政府信息资源丰富。联邦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收集者,其产生的信息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是政府、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市场价值。除了联邦政府外,州和地方政府也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提供者,收集关于健康保健、社会秩序、劳动力、运输、教育等方面的信息。第二,商业化程度高。以数据库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数据库产业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大部分数据库由美国政府生产,到80年代以后,美国数据库生产以企业和商业界居多。据统计,1995年,生产数据库的政府机构只有13个,而商业、企业发展到77个。[3]其产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有偿服务为主,把盈利当作最终目的。目前,全世界商用数据库三分之二为美国生产。[4]

日本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国家干预和统筹管理为主。在数据库产业方面,日本虽然在发达国家中具有竞争力,但与美国相比,还显得不够强大。截至1995年,全球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有5000多个,占69%,日本约只占全球的20%。[5]因此,日本政府主要是扶持那些被认为有前途或有潜力的企业,以它们为先锋,逐渐占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为了支持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日本于70年代就已创造了“数据库预备金制度”。从数据库的构成来看,1982-19,日本国产数据库的个数逐年增加,而海外数据库的数量升中有降,1998年,国产数据库的比例达到49.5%。日本数据库国产化的均势日益明显,这与日本政府的干预不无关系。

2.3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决定一个国家信息实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实质上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在这一点上,美国与日本又有鲜明的不同之处。

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成熟的市场体制、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广大的应用商场。美国重视耗资高、费时长、风险大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从基础研究开始,经过开发研究、市场开发环节,实现从信息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信息技术开发的优良环境。美国的信息技术创新机构包括联邦政府的科研机构、私营企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这三者分别交叉承担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课题。美国的信息技术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其实验室主要从事科研与开发工作,对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就诞生在贝尔实验室。

日本信息技术的总体实力不如美国,但是,

在信息技术的消化吸收、加以改造方面,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其信息产品因为价廉物美、方便实用而畅销。如果说美国的信息技术模式为“长线”模式,即从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到市场开发,日本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是“短线”模式。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很薄弱,大部分技术只经过了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这些技术是引进而来的。据统计,1950-1980年,日本共引进3.6万项技术。[6]日本凭借这些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加以吸收和局部改良,迅速提高了国家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信息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日本也逐渐认识到不可能永远依赖别国的信息技术。80年代初,日本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的方针,形成了“官、产、学”合作的科研体制,即由政府专门研究机构、企业开发机构和大学这三部分组成的技术创新体制,正逐步走上信息技术自主开发的道路。

2.4  信息化人才的状况

美国拥有数量多、水平一流的信息化人才。美国的信息人才优势得益于其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利用机制。美国为了使本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后继有人,历届政府,从里根、布什到克林顿,都很重视教育,加大了教育的投资。布什曾将教育支出大幅度增加到3530亿美元,超过了国际预算的数额。美国的信息教育从中小学就开始了,中小学全部上网的目标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另外,还有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这些为美国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除了培养国内人才外,美国还积极引进外国人才,通过移民、留学、增加签证额等形式吸引了大批信息化人才。美国90年代兴起的H-IB签证计划所规定的签证名额不断提升,从6.5万增加到目前的20万,其中,中国和印度的信息化人才被美国所看好,仅,美国就为我国办理签证达5600多人。[7]

相比之下,在信息化人才上,日本要落后于美国。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日本的职工队员强调的是爱国精神、刻苦工作、知识资源共享,客观上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这势必抑制了信息化人才的创造性的发挥,削弱了竞争力。他们所面对的环境是趋向保守的,与美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很大不同,因而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创新。第二,信息化人才在数量上的不足。即使日本国内的失业率为4.6%,几年来,到日本的外国工程师(包括IT工程师)大量增加,1991年为3400多名,大约有15700名。很多日本官员认为,日本需要更多的熟练的IT工程师。对于日本而言,它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应付由于信息人才短缺所面临的问题。[8]

2.5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993年9月,美国率先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计划用投资4000-5000亿美元建立由通讯卫星、计算机,数据库及电子产品组成的网络,为用户提供大量的、统一标准的信息服务。在美国提出兴建高速公路之后,日本立即作出反应,制订了建设日本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20以前要在日本各主要区域建设光纤网,覆盖20%的人口;到,覆盖60%的人口;到,在全国建立起宽带光纤网络,并连通全日本每一个家庭。

从实际的发展来看,美国要领先于日本。据统计,19,每千人个人计算机拥有数,美国为510.5台,日本为286.9台;2000年,每万人Internet主机数,美国为2419.86,日本为269.25,美国是日本的8倍多;1999年,每千人电话主线数,美国为664,日本为558。[9]互联网的使用方面,截至2000年12月,美国互联网用户达1644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59.86%,同期,日本有用户4708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37、2%。[10]无论是人口的绝对数量,还是使用互联网的比例,美国都要高于日本。与美国相比,日本网络建设的特点表现为小网络所占比例大,并且彼此分立,同国际联网的也不多。

2.6  信息法规环境

信息法规环境是一个国家信息实力的重要因素,它为国家信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随着国家信息实力的提高而不断完善。

美国和日本都比较重视信息立法工作。美国是世界上信息立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美国于1966年制定了《情报自由法》,并经过了三次修订。它规定政府文件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除了九种例外情况,政府文件都应公开,一切人都具有了解政府文件的权利。之后,美国又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内容涉及计算机软件保护、电信、电子通讯、因特网、电子商务等。除了国内的法规外,美国与其他国家一道,积极制订国际性法规。例如,在底的WTO部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信息技术协议》,主张取消信息产品的全部关税。193月,代表着世界上92.5%的信息产品市场的39个国家代签署了这项协议。[11]

日本信息立法较突出的成就是《信息公开法案》的正式出台。制定信息公开法有利于推动日本向竞争社会转变,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日本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日本也制定了《日本高度信息网络基本法》、《关于禁止不正当存取信息行为的法律》等法规。这些都有力推动了日本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日本的信息实力水平。

3.中国的国家信息实力及发展对策

3.1  中国的国家信息实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与美、日、澳大利亚相比,中国的国家信息实力明显落后。据测算,美、日、澳大利亚信息能力指数得分分别为71.76、69.97、65.59,中国得分为6.17,仅为美国的8.6%,这说明我国与上述国家在国家信息实力方面确实有很大差距。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对全球的冲击,许多国家都注重提高国家信息实力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科学技术网(SCTnet)、中国公用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金桥网(CERnet)于1997年6月实现了互联;“金卡”、“金关”、“金税”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得到大力实施。这些使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得到了加强。但是,我国在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信息资源建设薄弱。表现在资源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由此引起重复建设、分散建设、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等一系列问题。仅以数据库为例,据有关专家的估计,中国现拥有数据库1000多个,是世界数据库的1/10,但中国数据库容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100,其产生的社会价值仅占世界信息资源总量的1/1000。这与数据库数量多、规模小、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有关,更深一层来讲,就是轻视信息资源的建设。②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商品化脱节。一方面,我国信息技术创新速度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我国信息技术商品化程度不高。过去我们发展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了军事需要,保卫国家安全,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的使用应着眼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否则,不但影响经济发展,还会使我国的信息技术总是走在发达国家的后面。③信息人才的缺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人才是决定一个国家信息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人才的流失就意味着信息技术的流失。在我国,由于教育欠发达(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我国大陆地区只有约3.6%的人口接受过大学教育),在信息人才培养方面有些落后;再者,国际上对信息化专门人才的竞争又十分激烈,有些发达国家通过优惠的移民政策、高薪聘请等方式,从我国挖走了大量高素质的信息人才,使得我国出现了信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④我国信息实力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信息实力有相当差距,中、西部的滞后影响了我国整体信息实力的提高。

尽管面对重重困难,我国党和政府还是高度重视社会的信息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随后,国务院根据《建议》精神,并经过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批准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其中第二篇“经济结构”中专门论述了“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

3.2 发展我国信息实力的对策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责。笔者认为,在提高我国信息实力的进程中,政府主要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包办一切。其履行的职责应包括: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协调,对重大的资源建设项目实行强的有力的领导;注重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对政府自身产生的信息资源实行严格管理,并要注意开发利用;制订相关法律,提出信息资源建设,规范信息利用、开发行为,促进资源共享;适当投资,如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的开发,这些因为有社会公益性,但投资大,需要政府注入一部分奖金才能顺利完成;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

・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市场化并举。我国要迅速提高自己的信息实力,不能只依靠信息技术的引进,而重点是在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这是必由之路。要加大R&D投资,鼓励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开发,并兴建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除了信息技术的开发外,我们也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市场化。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技术的市场化是信息技术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没有信息技术的市场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外来的信息侵略。在信息时代,信息侵略表现在拥有强大信息实力的国家对信息实力弱小的国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霸占、控制和破坏。信息安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信息主权问题,无信息安全的国家就无信息主权,而信息主权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的扩充,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现状令人担忧。在因特网把全球联成一体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也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我国的软件业跟不上,许多软件产品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这些产品可能隐含有木马程序,必要时就会发作,破坏或盗取数据,或使系统瘫痪,所以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自主开发;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检查进口产品,发现问题,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是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表现,它能优化企业管理,搞高经济效益。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实体,其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提高各类企业的信息实力,我国的国家信息实力才有物质保障。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信息实力与经济实力的协调发展,以信息实力带动经济实力的发展,用经济实力促进信息实力的增强。

・积极据推进西部信息化进程。中国信息实力的迅速提高有赖于广大西部地区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可用加大投资、在政策上扶持等方式来支持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利用其后发优势,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提高全国信息实力的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宋雅范

【参考文献】

[1]、[4]刘昆雄,李慧玲.论国家信息实力.人大复印资料G9,2002.12:135-139

[2]黄重阳.信息资源管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2273

[3]赵翊.中外数据库发展阶段及特点.现代情报,2001(5):18-19

[5]张安珍,张翔.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01  2:431

[6]何亚琼,王大洲,左美元.美日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比较及启示.情报学报,2000(6)

[7]韩正忠.美国是如何建立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的.成人教育,2001(2):58-60

[8]曲世忠.美日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较量.广东科技,2000(11):11-14

[9][10]中国信息年鉴(2001).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01

6.国家励志奖学金感言 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一名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荣幸地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非常激动。因为我知道这是学校领导,系领导及老师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步入大学,学校的美好氛围使我对未来充满憧憬,国家开展励志奖学金活动,使我重新坚定刻苦学习的信念,使我重新振作精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感谢校领导对我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及学习上无私的支持,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给我的温暖,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大学生寄予的希望和期待。

这次获奖代表的不只是一项荣誉,也是学校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关怀,这一切都将激励我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很感激国家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的这项奖学金制度,对于我们广大学生来说,这是对于在学习热情度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而且可以资助自强的学子继续学业。

我相信只有努力付出就有成功的希望,父母身上的勤劳、善良、朴素的优良作风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所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从大一开始,就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正确处理自己的生活,不乱花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我认为要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首先必须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目标是指引走向成功彼岸的必要条件。所以,我分别给自己在生活,学习,思想上定了一个初步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顺利的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目标。

在学习上学年总成绩班级排名第一,综合测评成绩班级排名第一。我知道: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到懒惰者的身上。只有锲而不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一定收获。机会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就会抓住成功。读书是为了自己。这句简单的话,只能通过学习时间才能慢慢体会其中的深奥,在学习上遇到不懂时就认认真真听老师讲课,再不懂就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课后认真对待自己的各科作业,这样才会加深印象,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当然,除了学习之外,我还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大学校园生活丰富而充实,作为年轻的大学生中的一员,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多次主持迎新、送老、元旦晚会等,也两次参加校朗诵比赛并取得不错成绩,而且在第四届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齐鲁软件大赛中获得最佳完成奖,这些使得自己交际和处事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虽然有的成绩不是那么理想,但我也不会气馁,相反加倍努力,以期获得更好的成绩。在思想上,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一时我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大二学期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积极配合团委的一系列活动,并主动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动态,同时用党员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来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我知道即使取得了一点成绩,也不能骄傲,要保持平常的心态,继续努力。即使在一些事情上处理的不好,也不能失落急躁,自暴自弃。相反,我积极总结,调整心态、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正确处理同学室友的关系,不仅可以使自己生活在良好的氛围中,而且同学之间相互友好的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人的交往能力,处理社会事物能力的一种表现。

胜利是属于永远坚持不懈者。跌倒了就在爬起来。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生来具有这样优秀的品质,但可以学习养成这种品质。逆境相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发掘我们的智慧,我们也要感谢逆境,同时迎面而上,踏平坎坷。成长的路是漫长而痛苦的,充满艰苦与辛酸,途中布满荆棘与坎坷,从无平坦大路可言,但是若想要成功,就不可能选择坐以待毙或是另辟蹊径,我们只有无所畏惧的长大,这才是我们必须经过的轨迹。

我知道今后的压力很大,要想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生存就必须要在大学里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也是必须在这个阶段去完成的,虚度光阴绝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在大学里,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无可挑剔的。

我知道得到励志奖学金并不是我奋斗的终点,而是点亮生活自信与希望的开端,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不骄不躁、百折不挠的韧劲。我会用诚实和勤奋,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给予我的困难。我很感谢老师同学们的支持与厚爱,感谢他们对我的信赖和肯定,给我这次得到奖学金的机会,展望明天,我仍然会带着感恩的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直面一切坎坷,倾力为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努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获奖真的让我很开心,获奖的荣誉是对我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将来勇敢生活和增长知识的鼓舞。不管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只代表着过去。不能因为一时取得好的成绩而骄傲,也不能因为成绩一时不理想而气馁。所以,心中应该要有更高的追求,才有继续向前的动力。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才能创造更美好的将来。以后我会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能获得真正长远的进步,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期待。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黄朝霞

7.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篇七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机化,启示

1 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考察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 对农业、农机的补贴力度越大。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量农机具, 特别是一些价格昂贵的大型农机具, 仅靠农民个人购买往往有些吃力, 必须依靠国家补贴予以扶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美、欧等经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可以达到20-40%, 而我国还达不到1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直接补贴农产品的做法表示不满, 面临这种压力, 发达国家转而采用更委婉的政策补贴农业, 典型的如美国、日本、欧盟将传统的直接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的方式向农机具补贴的方式转变, 巧妙的实现了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又促进农机相关产业发展, 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前行。

美国是当前世界农业生产力最发达, 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重要国家, 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与出口国, 农业也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竟争力的产业之一。其不仅在玉米、小麦等普通农作物的生产与收获方面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 而且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方面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大量先进技术广泛使用在众多种类农业机械中, 引领世界农机化的发展潮流。

美国农机化的高度发达得益于历届政府对农业持之以恒的高度重视, 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重视法制建设, 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美国的农业机械化法律体系非常完善, 从19世纪初, 美国就开始制定农业方面的法律。摩里尔法、汉奇法、史密斯和利弗法等三项法案奠定了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1917年, 美国政府根据《国家农业贷款法》成立了农业信贷总局, 专门为农民购买机械提供各项贷款。2002年, 美国实施的新农业法更加有力的促进了农场主向农业机械投资。[1]

2)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比如所得税抵扣, 低息、长期限的优惠贷款、财政补贴等。

3) 重视农民技术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美国农民通常不仅接受12年基本义务教育, 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也达到近40%, 各类大中小型农业机械均能够熟练操作。

法国的农机化发展具有自己国家的特色;一是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在世界久负盛名的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居马即是其中的代表;二是为便于农业机械化推广, 国家有意识的成立土地流转公司进行土地集中, 将收购的一家一户农民出售的小面积土地整理建设后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和农场主, 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

德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所有的家庭农场, 通常单个农场的面积偏小, 存在大型农机具使用率较低, 农机效益不高的情形。德国政府有针对性的采取多项措施:一是积极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的集中, 推进规模化生产;二是建立以农机环为代表的各种农机合作组织, 发挥联合体的优势, 降低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 提高使用效益;三是强化具有德国特色的农机使用与管理规定, 一方面培养农机合作组织负责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每隔一段时间将这些负责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提升他们的能力, 另一方面,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在上机之前必须就近去专业的农机培训学校学习, 掌握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安全规程等方面基本知识后, 经考核合格方能正常使用。

2 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 对农业、农业机械化发展采取了众多有力措施, 农业甚至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 不仅满足自身需要, 还在农产品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可以在多方面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完善农业机械化立法, 以法律手段、法律意识统领农机化发展全局。许多发达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法制建设青睐有加,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法律体系的建立、完善是农机化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 创新补贴方式。目前, 购机补贴已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过多方面努力, 2014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 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自2004年以来,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截至2015年, 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143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

国家应当允许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开展大型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和创新农机信贷服务的政策, 支持农民多渠道、多形式购买农机、使用农机。此外, 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农业机械使用燃料进行补贴的相关优惠政策, 我国也可以作为参考, 出台对作业的农机实行直接补贴或者燃料优惠的政策, 降低农机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调动农民购买农机积极性,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3) 创新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从发达国家经验看,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 土地适度的规模经营是农业机械发挥优势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土地的集约整理, 发挥土地连片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优势, 降低单位农田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收益, 让更多的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土地流转中, 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4) 政策支持, 强化农机合作化组织建设。伴随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 规模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应当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指导, 坚持农民自愿、成员互助、管理民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和运营农机合作组织,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 政府可以采取诸如贴息或低息金融贷款、税收减免等扶持措施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士国, 张道功.发达国家农机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机化, 2010 (3) .

8.对国家发展的感言 篇八

关键词:人才;创新;驱动

一、 实行人才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首先要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冲破定式思想使学生标新立异,打消因循守旧的困扰。除此之外也要继续坚持毛泽东的人才观思想,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人才工作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毛泽东在他的人才观思想中明确的指出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培养人才创新潜能的重要性。对于现在我们的启示就是在选拔人才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品格。

其次,“活学活用”培养专业人才。要想培养出“活学活用”的人才就要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观念。大胆的尝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调皮捣蛋思维活跃的孩子,老师不要扼杀,努力发现他们头脑的灵活性以及个性张扬的品质。对于此类孩子,鼓励发散思维和冒险精神,但最重要的是培养有素质、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青年。这也响应了胡锦涛对于创新型国家的讲话中的号召。他指出“尽快地通过建立“创造力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材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样邓小平的人才观指出:“破除论资排辈,大胆破格提拔,尊重知识和人”。他明确地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要素。整个社会人才的利用大致趋于合理化。

最后“记忆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力量的壮大。人才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却无法将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节与配置,这样一来我们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中使人才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我们今天却是想壮大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年轻人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我们也响应了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思想。他主要就是指出“科教兴国的实质就是要进行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推动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江泽民的人才思想大大的为人才的开发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又对人才的选拔提出额更高的要求。作为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讲,江泽民的人才观念为我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全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

首先,要灌输国民创新素质的概念,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培养起全民对“素质创新”的兴趣,不断鼓舞人们的创造力思维,发掘具有创造技能、体能的独特人才。逐渐使这种创造意识慢慢涉及到生活领域,真正使创造力在生活中奏效。虽然现阶段我们的国民素质无法满足创新型国家中所需要的高度,但是我国正逐渐的通过各种活动和鼓励的途径来实现素质提升。全民的素质重点在于“全民”, 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我们从自己出发,个人素质的逐步提高,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其次,我们要针对人才进行创新型教育。古代有“因材施教”,通过不同才华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今天我们则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基础教育的开放式。鼓励孩子从小参加科技手工课程,从小培养对思维的敏锐性,成人之后则赋予实践。为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最后,所有的猜想都要赋予实践工作,就是倡导每个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家庭,每个团体开始,只有每个团体的逐渐提高素质了,才能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点

一片庄稼长得好与坏要看孕育它的这片土壤,“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就是要看“创新环境”是否良好。分析我们国家的“创新环境”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被家长溺爱着,运用自以为是的方式纵容孩子,使孩子始终处于被保护的状态,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一切不自立大学生。连自已的饮食起居都照顾不好,遇事情没有主意,这样的环境就使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越来越严重,直到失去依赖时才慌慌张张不知所措,由此看来“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全国的教育环境来看,为了使孩子能够考进好的学校,千方百计的走后门,受贿等灰色的行为。

“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环境却是在各大校园宣传“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中倡导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精神;通过各大媒体、报纸和节目去宣传创新的新信息;各个阶层干部将创新的概念通过教育通俗化、实用化让老百姓明白。在这种大的环境熏染下,每个人按照大家所预想的“创新环境”的要求去做,虽然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为了我们“创新型国家”的顺利建成,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为“创新型国家”孕育一片沃土。

四、建立“鼓励机制”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首先,在事实上来说中国的创新人才泛滥,研究出来的结果都没有新奇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章有很多都是没有什么学术性,对于某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在吸取各个的结果而总结出来的,缺乏学术性的谨慎的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国家对于学术上研究的保护不是很健全,经常出现抄袭、作假、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这样的问题大大打击的人们研究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对于研究成果的申报或者发表也存在问题,申报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大家赖于惰性而不去研究。

最后,对于研究成果的奖励机制不够“诱人”,事实上学术上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是该被重视的。中国现在能做的就是制定一套完整、规范、的秩序加大对创新成果和知识文化产业产业的宣传,最好会有法律制度的保护,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大力打击抄袭、假冒伪劣的行为。拥有良好的“鼓励机制”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我国的知识产业链条更加夯实。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存在的问题

纵观这些年国内有关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很多,但是将人才观思想融入在里面的少之又少。也不难发现,有关人才问题在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的研究是一个空缺。首先,我国学者对创新型国家的提出、内涵、特点、途径等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但是对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研究仍然还处在起始阶段,对于人才的发展的目标、内容、构建途径等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其次,在研究人才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人才观本身的含义也是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概念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对这些概念缺乏有效和深入的探讨,会导致概念的滥用和误用,还会使以这些概念为基础的研究变得毫无意义。再次,现如今,人才观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对生命课堂的研究涉及面很广,研究的问题也比较分散,导致对有些方面的研究浮于表面不深入。最后,人才的发展实施途径与方法有待继续探索,提出的有些建构人才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方法可操作性不强,使学者抓不住主线,最终使其流于形式。

(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鉴于我国对于人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明确方向把握住重点。首先,人才观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需要借鉴古今中外和中西方研究经验,进一步挖掘关于人才观的资源,研究和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善理论方面的探索。其次,如何实现由“培养人才”向“培养专业人才”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点。生命课堂的构建途径与方法有待继续探索。希望通过探索,推动人才观的改革实践。最后,如何使学者在这种新的人才观领域中既能学到一些知识又能发现和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9.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55~689.

[4] 胡锦涛:中国2020年要成为创新型国家 .中国网络电视台 [引用日期2012-07-11]

上一篇:IT公司招投标项目实习期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年推普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