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层次

2024-08-31

城市规划层次(共8篇)

1.城市规划层次 篇一

城市设计内容的宏观层次有哪些?

城镇分布与城市形象,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包括在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分布;城乡一体化规划与景观设计;城市的格局与形态、功能组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分区特色与舒适的环境、城市出入口、土地利用与活动场所等。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内容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更注重于城市的关键性特征与自然景观的构成;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文化或社会经济资源的物质的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在对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优美的城乡视野成为重要准则。包括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组织与利用,视觉特征物的适宜性和可视性,整体高度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传统景观的协调性等等。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的城镇布局。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重点发展地区的用地空间发展所作的规划。规划在宏观上充分考虑了炎陵县作为人文与生态旅游县的自然环境特色。

2.城市规划层次 篇二

城市电网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在城市电网规划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对于规划的综合评判决策分析使用的方法至关重要,曾经凭借专家的经验或者不完善的考察结果进行决策分析都导致了最后的一些失误,而当使用了区间层次分析法,城市电网的规划问题可以根据科学推理,对决策进行合理的优胜劣汰,最终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计划。

1 城市电网规划问题

城市电网的规划涉及到很多的决策制定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有三项,首先是变电站位置的选择以及容量的选择,其次是各个区域电压等级的选择,最后是负荷水平的选择。在以往的经验上,解决这三个问题一般通过综合评判决策理论,也就是对各个决策方案进行有效的筛选,并通过提出的问题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定,审核这些方案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尺度,最后根据各项指标最后完成决策。

同时城市电网规划中重要的问题就是,历史经验太少,由于过去的年代电力并不是普及到千家万户,也很少有研究这方面的相关专家,因此对于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参考文献少之又少,目前的方法都是通过近期长期的摸索与试验中得出的所谓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当中不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差错,所以城市电网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较慢。

1.1 区间层次分析法形成的基础

讲到区间层次分析法,就不得不先提它的前身,也就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在1977年由Satty率先提出的,它的全称为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为AHP,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一项事情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出具体的决策。这种方法由于科学性,灵活性以及简洁性而著称,因此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以及其他有关决策制定方面得出了广泛的应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关键在于将复杂的问题清晰化,条理化,这样就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开来,其次再利用专业的测度理论,然后通过其中的要素相互之间的比较,用相对标度将决策人员的判断进行合理化分析,并逐层建立判断矩阵,然后求解判断矩阵的权重,最后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并对其进行排序。

1.2 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形成

虽然层次分析法显得近乎完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层次分析法也显示除了它的美中不足,由于可能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对于相关的信息采集不是特别的全面,因此可能在进行元素之间的比较时会出现一些盲目的主观判断,缺乏事实依据,由于主观判断采用的是点值来表述结果,这显然对于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区间层次分析法应运而生,既然点值会对结果造成影响,那就换成是区间数来代替其进行表述。区间层次分析法简称为IAHP,I即Interval,区间的意思,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就是将从前的层次分析法与现代数学中的区间数学有机结合,用区间数来代替点值,从而构成判断矩阵,然后再去求解权重向量,通过区间数矩阵和向量一系列的计算从而得到区间数综合权重,最后再对其进行排序。这种方法的实现不仅能够避免层次分析法中点值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且当区间数上限与下限相等时,区间数就会化为点值,所以在层次分析法中所使用的点值也可以看作是区间层次分析法的一种特殊情况。

1.3 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实现过程与层次分析法一样,都是对数据先进行有效分解,再进行有机整合。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要建立层次结构,将数据进行逐层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化解难题,其次要建立方案属性的决策表,决策表要根据方案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要抓住决策的核心内容,这样做出的决策表才能够真实有效的对策,再次要形成判断矩阵,这个步骤比较简单,判断矩阵就是将决策表的内容化成一个框架的格式,然后再对形成的判断矩阵一致性进行校验,对判断矩阵的权重进行求解,最后要根据求出的数据进行综合权重计算以及排序。

针对上述步骤,必须有序进行,不可疏忽其中任何一步,因为在其中一个方面出现了失误,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决策的形成。

2 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分析

2.1 建立层次结构

对于城市电网的规划问题,该种方法主要根据可靠性,经济性以及占地与环境还有适应性进行分析,在这个层次结构中,相邻的两级具有从属性,因此下一级对于上一级的权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分析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求解基本要素的权重值比例以及比较几个决策的权重值大小。求最终的权重值之前,首先要求出层次结构当中的各个权重。而局部权重又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同级属性对于上一级的相对值,成为属性权重,也就是图中ABCD对于G的权重。另一部分是各个方案之间对于其中某种属性的相对优越性,这种被称作是方案权重。例如各个方案对于属性A1的优越性之间的比较。要想得出各个方案对于总目标G的最终权重,就要首先求得方案的各个属性的权重,而要想求得各个属性的权重,又不得不求得最底层属性的权重。按照以上的方法,最终就会得出各个方案的权重值以及对于某个属性的权重值。

2.2 建立方案属性决策表

建立方案属性决策表主要是选择层次结构中的各个子属性,再从实际的调查结果当中提取各个子属性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定性数据,这种数据不具有精确性,只能用一定范围的数值进行表示,比如对于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建立变电站,这种子属性就无法用数值去表示,而只能通过一定的数值表示,比如0表示不适合,1表示比较适合,2表示适合,3表示很适合等等。另一种就是定量数据,这种数据就是有明确的数值表示,比如一个变电站损失的负荷占正常消耗负荷的比重,这是可以得出明确的数值的,因此数据是可以细化的。

2.3 形成判断矩阵

要对于各项权重进行两两比较,就必须形成判断矩阵,形成判断矩阵主要是通过对各个属性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两两比较,并得出各个属性对于G的权重,这个步骤就是形成判断矩阵。

2.4 判断矩阵一致性校验

在进行两两比较过程当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在形成判断矩阵之后就要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一一校验,以保证判断矩阵的精确有效性。

2.5 判断矩阵权重求解

由于在形成的判断矩阵元素都是区间数,所以也必须采取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权重求解算法,这种方法是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有所进展的,因此求解方法相对较少。主要包括随机模拟法,区间特征根法,迭代法等等。我们使用的就是迭代法求解权重。步骤大致就是通过求解最大特征根对应特征向量的迭代公式。具体步骤如下:

设A和B分别是区间1-9之间标度互反判断矩阵C的最大特征根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有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建立Guass-Sieder迭代公式,即

在上述公式当中,k+1为迭代次数,Ckmax是表示第k+1次迭代的权重向量。

Ckmax按第一个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

迭代的终止条件是B(k+1)—B(k)<E

E是一个实现给定的迭代误差阈值。

2.6 综合权重的计算以及排序

当得出各个属性的权重时,就要对各个子属性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G在各个属性的权重进行分析,从而根据权重值进行排序。

3 结语

区间层次分析法的使用,有效的化解了在综合评判决策分析出现的各种难题,能够将专家的丰富经验以及科学的计算有机的结合,不仅将专家的经验纳入到决策当中,同时也降低了决策的不确定性。这种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工作量也不是很大,在短期内能够轻松的得出合理的结论,在以后的城市电网规划中应该极力推广并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体系当中。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城市电网作为居民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也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当中。但是城市电网作为一项能源来说,有着与其他基础设施截然不同的特点,城市电网规划,需要考虑到居民生活条件的高低,电压等级的选择以及变电站位置的选择等等。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难解决这些难题,而区间层次分析法作为比较科学的,高端的分析手段却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区间层次分析法,城市电网规划,决策分析

参考文献

[1]吴玉华,诸为,高荣等.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J].天津大学学报,1995.

[2]卫兰.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以及其判别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3]黄武忠,钟丹红,吴杰,等.模糊综合判断在电网远期规划中的应用[J].供用电,2001.

3.城市规划层次 篇三

关键词:城市;层次分析法;用地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土地进行有偿使用的深化改革措施,土地利用逐步迈进一个崭新的阶段。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发挥了土地资产的巨大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切实保护耕地,我国城市规划土地前应该进行更合理的分析与制定策略。“层次分析法”是针对土地规划中系统多层次、多目标规划决策问题而提出的有效解决办法。土地利用的对策中,“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依据权重来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的策略,并进行有效实施。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分析

(一)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PH),是由美国的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来的[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指在没有衡器可以测量的条件下,通过两两对比分析,得出一组数据的重量比的判断。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应用,在城市土地发展用地策略中,可以通过引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因素作为对比、衡量的依据,度量城市土地发展用地的控制指标。最后根据对比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制定策略,有效实施,从而解决相关的城市占地规划问题。

(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要求建立从目标层、准则层到方案层的结构模型,要把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成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中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出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让专家对每一层次进行客观判断,后给出定量表示,再建立数学模式,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权重。结构模型分析的结果,为制定城市占地规划奠定基础。

二、城市发展用地策略目标的确定

(一)城市发展用地利用的实施步骤以及战略目标

进行结构模型的分析后,可将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考查,将目标确定为以下五个步骤: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内涵挖掘、协调发展与提高效益。为保障这五个步骤的顺利进行,要求在实施步骤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一定的战略目标前进。战略目标的具体要求是:1.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合理安排各个行业的发展用地;2.合理布局城市占地,建立中等型生态城市环境;3.尤其注意城市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达到最佳效果;4.保护城市周边的耕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并力争提高城市农副产品的自给率。这四个要求是确保城市发展用地利用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

(二)实施城市发展用地规划战略的要求

发展用地利用的规划战略应从长远目标考虑。要求做到:1.在市区建立城市建设、工业基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范围,并明确区域发展的远景目标;2.建立必要的交通网,确保市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势头;3.建立沿江以及环城生态林区、经济林用地;4.建立供给相对充足的粮油、食品、蔬菜等生产基地;5建立供水系统,确保城市居民、工业、林业、商业的用水量。

三、优化城市发展用地的对策措施

为确保城市发展用地规划战略的实施与各方面的平衡发展,还需遵循从以下几点的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城市的人文素质与文明发展一致,使占地的情况与人口相协调;2.加大措施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鼓励个人和企业复垦废弃的土地,确保土地的优化使用;3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现非农建设用地的管理,合理开发资源,保留必要的耕地;4.充分利用利用城镇集聚效益,促进工业和人口的集中布局,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5.建立环城生态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改善城市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条件,以人为本,建设城市新貌;6.行修水利工程,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用水,以及农业的生产需要;7.有效改造受污染的企业,对新建项目进行环境质量预评,对违法的企业应当妥善惩罚、处理,以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干净、环保。

四、城市发展用地利用对策的层次结构

根据前面的层次分析,城市构成了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内涵挖掘、协调发展与提高效益等五个步骤,以及四个实现的战略目标。有实现战略目标的五个规划,确保目标实现的八个优化对策措施。根据中山市土地利用的对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建立土地利用对策的模型,经过专家对模型的综合分析,将每个层次上的因素按重要程度分为若干等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模型,经过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层次重要性的排序,再制定相关的策略及其措施。

五、结语

“层次分析法”是将基于系统论中的层次性原理建立起来,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将城市用地的复杂问题分解成为几个层次,再逐步进行有层次的比较,然后,把人的主观判断用数据的形式加以表达和处理,它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涉及的范围较大,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就通过建立数据库、数学模型库和专家知识库来确定各类参评因子的重要性。“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能较为清晰地解决城市发展用地对策研究中的各种目标与措施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时佶,罗振东.层次分析法在经济强县特征分析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2)

[2]时晓宇.层次分析法在业绩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中的应用[J].山东通信技术,2009(02)

4.城市规划层次 篇四

行动将带领我们笑傲那无怨无悔的日子,智慧将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晚年。

文/冷振峰

正如前文所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仅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养老保障途径,那么人到老年有什么途径确保幸福、快乐而有尊严呢?

多层次的养老规划

人们的养老保障应该有三部分组成:首先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其次是企业为员工准备的养老的企业年金,比例也为30%,第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资金,包括保险、基金、股票、银行储蓄、债券、房产、收藏品等,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其中商业养老保险占主要部分。目前国际上三种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1、完全基金制(智利、新加坡):不设统筹账户,只设个人账户,职工和企业缴纳,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管理,这种办法的缺点是抗风险能力较弱。

2、现收现付制(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职工和企业缴费全部进入统筹账户,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拨付,这种办法简便好管理,但容易让财政不堪重负,适用于人口少、经济发达的国家。

3、部分基金制(中国、瑞典):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分别放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付养老金是从两个账户中按比例分配,这种办法会让每个人的养老金有差异。

“缺口”谁来补?

从1月1日起,社会养老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纳的22.5%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不再进入个人账户,这项政策意味着年轻的和收入高的职工受到的影响最大。人们对仅靠社会养老保险维持晚年生活普遍缺乏信心,认为退休后生活水准很可能“大降”,加之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易辰昨日的黄花、通货膨胀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及意外、疾病、教育等不确定因素使老百姓只能把钱“捂”在银行里,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16万亿元,这叫“寅积卯粮”。社会养老保险无法给老百姓带来安全感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在职职工现在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支付给已退休无积累的“老人”,在为历史还债;个人账户空帐正以每年1000亿的规模增加,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养老金缺口更达2。5万亿元。

2、即使若干年后,能够按时足额兑付,但养老金数额与在职时也相差甚远,据估算,一个目前拿5000月薪的职工,缴纳社会养老金后,退休时能够拿到的养老金每月只有区区的1000元左右。

3、社保基金的管理、运作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贪污、挪用频出,在空帐规模不断猛增的情况下,社会养老金的安全性、投资运营风险受到质疑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企业年金在中国正处在萌芽阶段,运作复杂,在企业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托管人、帐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等多方合作完成,况且国家税收政策尚未配套,同时企业会订立苛刻的附加条款,所以员工最终拿多少还是未知数。

商业养老保险成热点

个人资金为养老准备资金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安全,因为是保命钱,其次是保值,免受通货膨胀侵蚀之苦,再其次才是增值收益。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商业养老保险理应成为热点,因为商业养老保险不仅具有无风险、强制储蓄以及能够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如罹患重大疾病、遭遇意外事故等)的特点,而且投保人的寿命越长,所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量越多,这对平均寿命越来越长的现代人更是难以缺少的,与人的寿命相联系兼具保障,这又是其他投资工具所不具备的。

随着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改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规划,到保险公司咨询养老保险的电话铃声连续不断,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人们把存在银行里的保命钱挪到了更能解除养老困境的寿险公司,寿险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很多,有纯养老型的、分红保障型的、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万能型、无保底收益率的投资连结型的,个别产品带祝寿金、间隔返还等。

20之前的商业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纯养老型的,是固定利率的养老保险产品,主要是受到了保监会规定的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今年,寿险公司对养老保险产品作了修改,加入了分红或万能险的投资功能,将固定利率转变为浮动利率,实际分红和结算利率将视寿险公司的经营水平而定,不受2.5%的限制,不仅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并有可观的长期投资复利收益,满足了人们对养老规划的需求,受到追捧自然不足为奇!

投资商业养老保险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额度。投资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需养老金数量的25%-40%为宜。

2、注重保障功能。将投资收益和人身、重大疾病保障搭配设计,这样既不会因为意外和疾病的发生减少退休时养老金的水平,又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抵免保险保障消费的支出,称为“对冲式保险”。

3、注重保值,购买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万能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4、尽早投保,强制储蓄,利用时间为自己赚钱。

5.城市规划层次 篇五

转载日期:2012-7-17 22:39:00 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一、多层次区域发展中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尽管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并不一致,但认识在渐趋一致,笔者将城市群定义为: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单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心,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周边的中小城市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联系紧密的城市化空间与城市化区域。现代城市群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空间的相对集聚,这种强大的集聚效应驱动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现代城市群还具有全方位的动态开放、追求效率与效益的共存、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战略关系日趋复杂等特征。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一体化,有其自身的运行机理。但正如布坎南的“经济人”假设那样,城市群的各城市政府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面。因此,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一体化都离不开利益——这一运行的共同基础;城市群的协调互动及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群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也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共同利益机制是城市群一体化运行的内在动力。城市群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在合理分工和充分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又是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共同分享的,也是各城市政府所共同追求的。因此,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过程也是区域共同利益目标的探索过程和区域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过程,离开了区域经济共同利益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一体化就会受到影响。

资源优化配置是城市群一体化运行的经济目标。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在生产过程,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资源是有限的,某种产品生产所需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其他产品生产过程中这种资源投入的减少。从城市群一体化的运行来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生产要素等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也要实现最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总是具有取得最大效益的区位流动的动力和趋势,而这种高度的流动性则推动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市场与政府的博弈与合作是城市化运行的外在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市场的力量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发生以及其中的企业行为,并由此引发了人口的空间集聚,从而构成了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前提。此外,经济活动在城市群演进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使城乡矛盾逐渐突出,并最终打破城乡空间结构的失衡,形成城市群空间的外延扩展。对于市场与政府的合力而言,尽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要素能够在城市间,以及在城市群之间合理有序地流动,但是,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支撑体系作保证,没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绝大多数城市群的扩散主要沿交通干线进行,以及城市群内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也是自市中心沿交通干线呈触角式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和政府的合理机制愈显重要。政府作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政府对城市群的空间扩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等途径促进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手段来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和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二、城市群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指地理上具有临界性的区域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协调合作,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区域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取分工的利益,促进一定区域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而城市群一体化是在一个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或者城市群之间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彼此加强协调合作,实现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笔者认为,城市群一体化,在宏观层面表现的是多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是跨城市群经济体之间的日益融合的动态过程;在微观层面表现的是一个城市群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城市群一体化本质上是能够实现城市群内部以及城市群之间的市场和政策的统一,但这一过程是持续的、动态的,需要各个城市政府及企业等微观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在多层次区域发展视角下,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与泛区域之间的区域发展问题。因此,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一体化。这是城市群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两端,从经济活动的开始到经济活动的结束,就是要素投入和产品销售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没有一体化的市场,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第二,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中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形式和最终结果。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实现了最优化配置,必须对配置的最终结果进行检验,主要检验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是否合理。在经济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乃至负效率,并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三,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一体化。这是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实施路径。市场建设和要素流动都是以基础设施作为实施条件的,而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形成也是以基础设施作为依托的。因此,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要素流动的规模与水平,并最终影响到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此外,如果环境保护分而治之或缺乏必要协调,对要素流动的流向和流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第四,城市体系和城市布局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和实现载体。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和重要阵地,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和不同功能的城市构成了经济区域内的城市体系,并呈现出一定的布局状态。各城市之间,只有既分工合作,又功能互补,城市布局是科学合理的条件下,经济一体化才能变成现实。第五,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构架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规则下进行的,不同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经济一体化则要求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具有相同的或相协调的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第六,制度构架和政策措施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不同的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不仅导致各经济主体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性,而且直接影响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又对区域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一体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共8个城市,通过中心城市沈阳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与周围经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的地区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而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从辽宁城市群的经济空间联系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空间联系存在差异,究其原因是资源禀赋的差异、政策倾斜面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实现辽宁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城市群的制度创新,以及实施差别化的政策等措施。

1.政府层面的改革

(1)政府职能的转变。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彼得斯认为,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是市场式、参与式、弹性化和解制式的模式。新公共服务的理念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公务员日益重要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要求。辽宁城市群在发展中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体制接轨的制度,用制度和规划规范政府的服务职能和责任;用制度规范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和责任;用制度明确政府的角色及相应责任。弱化行政区经济职能,削弱行政壁垒,增强市场力量。

(2)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城市群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在城市群内部建立共同市场,以实现要素的合理流转和优化组合,一般情况下并不排斥或否认行政区划的存在。但是,要在观念上弱化行政区划的概念,通过市场运作,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拆除地方保护主义,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体化发展。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坚持法律先行,并以此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目前,在我国区域规划法缺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制定区域规划编制和管理条例,逐步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3)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在沈阳经济区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和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辽宁城市群已经初步形成了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合作进一步加深。但是,在目前行政区行政的体制下,辽宁城市群的各地方政府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应该重新审视政府间的关系,加强各个城市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和实行网络合作治理,从传统的政府间等级关系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

(4)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一般来说,完善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可以使区域的规划更具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可以尝试建立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并赋予相应的规划和调控权,由它来解决单一地方政府无力解决的问题。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问题都可以由该机构解决。同时,要赋予这一权威性机构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并使之法律化和制度化。

2.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创新

(1)制度创新。城市群的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仍停留在非制度化阶段。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迫切需要创建制度化的经济一体化协调组织,承担起协调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职能。目前,辽宁各城市成立了协作办公室,城市群内的市长联席会议等一些相关沟通渠道和机制也初步形成。但是,还需要在党政主要领导会晤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其他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对日常事务的联络、组织和协调。

(2)法律保障机制。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内各城市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存在很大差异,没有规范统一的法规。这个问题不解决,区域一体化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有必要制定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3)利益协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城市都在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及国家财政的有限性,城市之间是相互竞争的。但是,为了保证城市群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城市之间又是相互合作的。一个城市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优势,而且要考虑其他城市的决策。在城市经济合作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是手段,合作是目的。构建利益共同体,其本质就是确定一体化组织中各个利益主体分享利益的制度设计。

(4)合作与分工机制。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强调城市之间在经济上交往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在发展上关联互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以建立市场化条件下合理的区域分工为前提。经济市场化使市场机制逐步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要素和产品可以实现在区内的充分流动,并以其效率参与区际分工,在城市之间发挥经济互补作用,提高全省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实现区域分工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辽宁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复合行政,建立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多元复合行政强调跨行政区公共服务,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发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自发参与性,采取民主合作的方式形成良性互动。

(1)构建以省级政府为首的城市群一体化委员会。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无非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可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级设辽宁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协调委员会。这一机构可以从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解决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各自发展以及互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打破行政壁垒、条块分割,使产权、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且省委省政府可以凭借其权威性使省内的各种协调更有力度。

(2)构建城市群内部政府合作组织。从空间结构看,辽宁的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相互交织,构成了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格局。因此,有必要建立各板块内部的城市区域合作组织,协调板块内各城市以及板块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事务。当前,已有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联合体、沈阳经济区市长联席会等不同层次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但是,这种组织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应该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组建各个板块内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政府合作组织,尤其是辽西北不发达的城市更应该主动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合作组织。当沿海经济带与内陆经济腹地的互动协调发展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各个板块内的合作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再上溯到更高层次——省级政府的合作机构寻求解决。

(3)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在各板块、各城市结合自身竞争优势选择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行业间协会、各类民间组织。以此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在微观层面上的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民和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调互动。尤其是各类行业协会等组织,可以有助于形成跨区域主导产业链条和集群,从而使城市群产生内在的、不可割裂的经济联系,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产生自觉主动的互动发展的要求与行动。这将更加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的治理。

4.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再造联合体

6.如何分层次教学 篇六

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决定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学生分层次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教师要特别关注C层学生,通过耐心辅导,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多鼓励他们,尽量多提问简单的问题,多找闪光点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数学课的兴趣,及时完成作业。2、教学目标分层次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课标的情 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3、教学过程分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 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4、课堂练习分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作业分层次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 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6、测试分层次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可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与层次题的比分为4:1.7、评价分层次

7.城市规划层次 篇七

镇平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地区, 是河南省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县, 为能够有效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指导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及为村庄整治、迁村并点等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对村镇建设用地之间的平衡和节约土地, 以及城镇、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镇平县村镇体系规划概况

(一) 村镇体系现状

至2010年末, 全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 (涅阳、玉都和雪枫) 、11个镇 (石佛寺、晁陂、贾宋、侯集、曲屯、枣园、卢医、高丘、老庄、遮山和杨营) 、8个乡 (柳泉铺、彭营、安字营、郭庄、张林、马庄、王岗和二龙) , 计409个行政村, 2168个自然村。全县平均每个乡镇 (街道) 有100个自然村, 每个行政村平均有5.4个自然村、2112人, 每个自然村平均有394人。

(二) 村镇体系规划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状况和规划期发展趋势, 采用极核与轴带空间发展模式, 重点发展中心城区、重点镇和中部经济发展带城镇, 合理发展一般镇。遵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生态保护原则, 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配套为手段, 创造集聚条件, 集约利用镇区土地, 引导分散的居民点逐步向城镇和中心社区、基层社区集中。

根据镇平县域的发展条件, 影响城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与交通条件, 确定镇平县域将形成“一带两轴三点”的城镇和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组成的村镇体系空间等级结构。

“一带”即为县域中部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带, 包括县城、遮山、柳泉铺、晁陂、曲屯以及石佛寺、杨营等7个乡镇;“两轴”即为县域中部南北向的207国道沿线城镇发展轴和县域南部从彭营集镇到枣园镇区大体与中部城镇带平行的东西向沿县乡公路分布的城镇发展轴。包括老庄、石佛寺、县城、杨营、张林等5个城镇;“三点”即县域西北部的高丘、卢医镇区和北部的二龙集镇。

中心社区指现状基础好、村庄规模较大、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等优势条件, 规划要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确定全县中心村81个, 规划人口12.27万人, 占规划县域总人口的11.57%, 规划期末平均每个中心村1500多人。中心村建设要配套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服务于周边若干个行政村;“基层社区”是保留的规模较大的自然村, 一般现状人口规模大于200人, 并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和交通条件来设置, 以农民从住宅到耕作农田单次出行在半小时左右为宜 (今后农民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作为从事农业生产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则耕作半径将扩大) , 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集中居住地。根据镇平实际情况, 共设置670个基层社区, 规划期末基层社区人口约有37.44万人, 占县域总人口的35.32%, 规划期末平均每个基层社区500多人。

二、镇村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据上, 确定镇平县需要的撤并村庄多达1500多个, 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68.9%。将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步进行撤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撤并自然村, 加强中心村和基层社区建设, 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配套建设, 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从镇平县的实际出发, 按照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 并根据河南省和南阳市城镇建设标准进行调整, 对城乡居民点和农村社区建设标准从规模和设施配套建设等两方面提出规划原则和实施策略。

按照国家《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 》和《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 》将镇平县的村镇分为5个等级, 即县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

规划期末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118平方米, 按照国标规定的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应控制在100~110平方米之间。

石佛寺、贾宋和侯集3个重点镇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在2.4~3.6万人之间, 其中石佛寺和贾宋为大型镇、侯集为中型镇。其余11个建制镇区人口在0.7~1.8万人之间, 其中晁陂、卢医、柳泉铺—遮山、曲屯和杨营人口超过1万人, 为中型城镇;其余皆为小型城镇。各城镇应按不同等级标准进行建设。

2010年末建制镇建设用地1439.02公顷, 平均每个镇建设用地130.8公顷, 建制镇区总人口12.03万人, 人均119.6平方米;8个乡政府驻地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83公顷, 平均每个乡47.88公顷, 总人口3.25万人, 则人均117.9平方米, 乡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18.75平方米, 属于《镇规划标准》中的三级指标, 可以调整的范围为减0~10平方米/人, 确定建制镇镇区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100~120平方米。

规划中心社区平原地区在1000人以上, 按特大型村庄标准进行建设;丘陵山区一般在500~1000人之间, 按大型村庄标准进行建设;规划基层社区一般在200~1000人之间, 按照大中型村庄标准进行建设;丘陵山区部分村庄小于200人, 但不低于100人, 按照小型村庄标准建设。

全县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为12585.69公顷, 约有2168个自然村, 共计65.49万人, 则人均建设用地为192平方米, 规划期中心社区按100~120平方米/人控制, 基层社区按照100~110平方米/人控制。

各城镇、村庄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有一定控制标准, 根据标准, 规划期末镇平县村镇建设用地达到一定总规模 (见表1、表2) 。将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 城镇建设用地大量增加, 预计要新增用地25.05平方公里, 其中县城要占将近69.2%。而村庄顺应城镇化进程经过撤并整合, 其用地锐减71.79平方公里, 总计可以节约46.74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这其中有村庄人均用地指标降低的原因, 现状村庄人均用地多达192平方米, 减少至人均106.2平方米;也有村庄人口减少的原因, 乡村人口从现状的86.37万人降至规划期末的50.88万人, 村庄人口净减约35.49万人。顺应发展趋势, 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村庄整治, 可以有效地调整出城镇建设需要的大量用地, 还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独立工矿用地建设项目, 以实现集约土地、节约土地的目标。

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标准

村镇公共设施配套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两大部分, 乡村的公共设施配套明显落后于城镇, 要加大村镇居民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力度, 力争实现城乡比较均等化的公共设施服务。

(一) 公共基础设施

村镇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 (公路、城镇道路和站场等) 、供排水设施、供电通信设施、环卫设施等, 是全县村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络,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与镇平交通需求协调匹配、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形成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有机衔接。城镇区内部道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建设, 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一般建制镇镇区要有二级公路通过, 中心社区通三级公路、基层社区通四级公路。

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应设长途汽车站、水厂、污水处理厂、高等级变电站、电信局 (支局) 、邮政局 (支局) 、天然气站、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一般乡镇应设乡村客运站、水厂 (水塔) 、简易污水处理设施、35千伏以上变电站、电信所、邮政所、燃气供应站、中型垃圾中转站等设施。

乡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电信、环卫设施等, 这类设施应根据村庄规模、区域位置以及村庄的类型等条件进行合理配置, 以满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一般平原地区中心社区、规模较大基层社区和邻近城镇的农村社区应通过城镇水厂供应自来水;农村社区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点选择排水体制。新建农村社区宜采用有污水排水系统的不完全分流制, 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采用雨污水排水系统的完全分流制。靠近城区、镇区的村庄污水宜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特点, 确定污水排放标准。结合周边电信、邮政交换中心和局所的位置及主干光缆的走向确定村庄光缆接入模块点的位置及交换设备容量, 合理配置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邮政、电信代办点。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结合, 采用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广播电视技术手段, 提高广播电视农村综合覆盖率, 实现所有规划基层社区通电视广播。

乡村生活垃圾收集应实行垃圾袋装化, 按照“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和中心镇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 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生活垃圾收集点和收集站位置、容量。结合村庄公共设施布局, 合理配建公共厕所。1500人以下规模的村庄, 宜设置1~2座公厕, 1500人以上规模的村庄, 宜设置2~3座公厕。公厕建设标准应达到或超过三类水冲式标准 (见表3) 。

(二) 公共服务设施

城镇和乡村应按照不同的人口规模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根据相关规范和镇平县的实际情况, 镇平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3~16%, 人均14~17平方米, 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设施等7类用地,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应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重视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的需要。县城应规划建设为整个县域服务的行政中心、商业金融中心、综合性医院、疾控中心、图书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科技馆、大型综合市场、社会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也要建设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居住区 (片区) 级和居住小区 (组团) 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科教文体卫和商饮服务等各个方面。

注:表中●应设项目, ○可设的项目, ×一般不设的项目。

根据《镇规划标准》将公共设施按其使用性质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规划重点镇和一般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控制在12%~20%、10%~18%, 人均分别为15~20平方米和13~18平方米。一般镇应建设银行、信用社、商业网点、科技站、文体中心、初级中学、完全小学、中心幼儿园、体育场、卫生院 (包括保健站) 、敬老院、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和广播站等设施, 中心镇除了要建这些设施外, 还要设置高中或职中、标准体育场馆、中心卫生院等设施, 同时银行、工商、税务和商业网点规模都应比一般镇的标准要大些, 镇级公共设施应考虑周边村庄和镇域的需求。

乡村公共设施包括村委会、商服网点、科技服务、小学、幼儿园、全科医疗站、文体活动站等, 应根据村庄人口规模和产业特点确定,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在村民方便使用的地方 (如村口或村庄主要道路旁) 。根据公共设施的配置规模, 其布局可以分为点状和带状两种主要形式。点状布局应结合公共活动场地, 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带状布局应结合村庄主要道路形成街市。中心社区一般应配置完全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站、全科医疗站、农贸市场等设施;一般人口规模在300人以上的基层社区应配置幼儿园、卫生室、文体活动室、商服点等设施 (见表4) 。

四、小结

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节约利用土地和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均等化, 在此大背景下, 村镇建设的重点是公共设施水平, 村镇的公共设施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反映其整体经济实力、建设管理能力, 也是体现地区良好居住环境、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村镇建设面临着地区财力还不够雄厚的重大问题, 应当最优化、最大化地进行公共设施大规模的建设, 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 明确政府定位

分析公共设施项目和该领域的投资规律, 可以将公共设施划分为:纯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政府可以分别采取不同行动方案参与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是:总体规划者、法规政策制定者、补贴资金提供者、行业监管者。

(二) 进一步发掘资金来源, 多元化、多渠道引进投资资金

加快改革公共设施项目的投资管理体制, 打破垄断, 实现可经营项目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同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承担风险, 真正建立对投资风险的约束机制, 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 融资渠道多元化和商业化, 利用好政府直接投资和民间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手段。

(三) 合理安排公共设施项目建设

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其规模应依据地区实际需求, 就近地区可实现共建共享。公共设施的选址布局应最大化的符合公众的利益, 符合大多数人利益。集中力量建设县城、重点镇等大型公共设施项目, 优先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较高投资回报的项目, 从而带动其他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3]金兆森.农村规划与村庄整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刘继斌, 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研究[J].经济地理, 2011 (10) .

8.城市规划层次 篇八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實施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大力拓宽引才渠道,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注入创新动力

(一)依托核心竞争优势,构筑平台引才。充分利用多机遇叠加、多区域合作的独特优势,依托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区级开发区,2家区级人才小高地、10家市级小高地,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引才。仅南宁留学人员创业园就吸引了来自美、英等10多个国家的海外创业人才近百人,转化高新科技成果30多项。

(二)紧贴产业发展需要,实施项目引才。坚持以领军人才领衔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团队建设。坚持促进项目合作与智力引进一体化。坚持以创新政策激励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探索管理股和技术股,实行股权、期权分配政策,给予核心专家、科研技术骨干股份激励,有力地凝聚了创新团队。

(三)着眼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多元引才。一是根据发展需要,招聘引才。二是坚持竞争择优,公选引才。三是强化定向联络,挂职引才。四是利用人脉资源,以才引才。此外,还开辟了短期服务、承包经营等多种渠道,引进了大批“候鸟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积极搭建用才舞台,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增添创造活力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的做法是:

(一)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攻关作用。高层次人才站在学术技术最前沿,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探索“1名领军人才+5名左右科研助手+100名左右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模式,组成创新团队,开展科研攻关。2004年以来,先后实施国家级科研项目178项,助推南宁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试点。

(二)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争取课题中的助推作用。我们落实扶持政策,强化信息服务,支持高层次人才领衔申报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比如,灵康赛诺公司引进的6名高层次专家,都是人事部批准归国定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他们在两位院士的率领下,创造性地开展了灵长类动物实验基地建设,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863”项目1000多万元专项资助。

(三)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引进一名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培育一个优秀团队、催生一个重点产业。横县“茉莉花专家大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带领下,汇集相关领域专家500多人次,推动了茉莉花种植、防病、加工的一系列新突破。目前,全县花茶产量占全国60%以上。

(四)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重大决策中的智囊作用。高层次人才对重大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科学论证和前瞻判断能力,在推行重大决策前听取他们意见,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在推进“中国水城”建设、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推进首府“三基地三中心”建设中,我们都邀请知名专家出谋划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努力营造留才环境,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集聚发展优势

上一篇:中国教育梦学习体会下一篇:关于动作描写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