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作业程序文件(共11篇)
1.仓库管理作业程序文件 篇一
仓库作业程序、目的
为避免不合格原料入库,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生产现场,不合格成品出库,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所涉及的所有人员均需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3、职责
3.1质量管理室负责对入库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对出库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出具《原材料入库报告》及《产品合格证》。
3.2仓库对入库的原材料进行感观检验,并对已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按合格品标示,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的非预期使用;对已经检验合格的成品进行合格品标示,不合格成品不出库。
3.3各班长在领用原材料时保证所领取的原材料是合格且正确的原材料。3.4各工序段的员工必须保证自己所用的原材料为合格品。
一.原材料入库程序
1.原材料入库时,供应商的送货单据先送到生产部,由购买人员确认签字后,再交给仓管员。仓管员接到单据后,通知质量管理室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检验。若检验合格,质量管理室人员在送货单据上签字,而后仓管员根据送货单据上的原材料明细,点数入库。若检验不合格,则不能入库。特殊情况下,若质量管理室人员不在,经请示上司同意后,可先将原材料收下方在仓库,待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手续。
2.原材料入库后,仓管员根据送货单据填写原材料入库单,签字后交给生产部、财务部。
3.作业流程图:
原材料到货单据 → 购买人员确认品种及数量 →
仓管员确认到货品种及数量 →
质量管理室人员进行原材料检验 →仓管员点数入库 →仓管员填写《原材料入库单》 → 将《原材料入库单》交生产部、财务部。二.原材料出库程序
1.原材料出库(到作业现场)时,由各生产线原材料领取人员根据生产通知填写出库领取单,而后交责任者签名,交给仓管员。仓管员收到领取单后,照单如实发货。发货数目由发货人员和领取人员双方共同确认。仓库发货人员务必将发放的原材料整齐地堆放在现场指定的地点。
2.原材料出库后,仓管员在出库领取单上签字后交给生产部、财务部。
3.作业流程图:
取得《生产通知》 → 班长按生产所需数量填写《出库领取单》→ 仓管员按《生产通知》确认《出库领取单》的内容和数量 → 仓库人员按《出库领取单》的内容和数量发货→ 班长确认所领取的原材料品种及数量 → 由仓库人员将原材料放置到现场
三.原材料退货程序 1.对仓库退货:在每月末,生产线各原材料领取人员将本月需退回仓库的品种、规格、数量用红笔填写出库领取单,注明退货原因。经仓管员确认后退回仓库存放。
2.对供应商退货:返品由现场退回仓库后,仓管员将返品合理存放在仓库,贴上标签。购买人员将需退货的返品先告知供应商,待供应商送货时,仓管员如实填写
退货单,注明原因,由供应商确认签收。而后将退货单交给生产部、财务部各一份。
四.成品入库程序
1.成品入库时由现场缴库人员如实填写当天生产的品种、规格、数量。经仓管员双方确认后在成品入库单上签字。成品分批入库时必须由缴库人员和仓管员双方确认后才能拉回仓库,不得擅自拉入仓库。
成品入库后,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将成品合理摆放在仓库。成品入库单经主管、财务部签字后交生产部、财务部各一份。
1.作业流程图:
成品 → 缴库人员确认入库成品品种及数量→ 填写〈〈成品入库单〉〉 → 仓管员确认入库成品品种及数量→仓库主管在〈〈成品入库单〉〉签字 → 交〈成品入库单〉〉到生产部、财务部
五、成品出库程序
1.根据汕头四洲的订单,生产出成品即按出库处理,填写成品出库单,注明编号,经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出库,而后交生产部、财务部各一份。出库的成品暂时放在明治仓库。待汕头四洲的客户来提货时,必需出具汕头四洲的提货单才能发货。
汕头四洲以外的客户订单,生产出成品后先存放在明治仓库,待提货时填写成品出库单,注明编号,经有关部门签字后方可出库,而后交生产部、财务部各一份。另出库单上必需有提货司机的签名。
2.根据质量管理室发出的产品合格证确认合格品,合格品出库必需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将旧日期的货先出,保证出库的产品均是合格品,不发没有产品合格证的产品。
3.作业流程图:
客户订单 → 填写〈〈成品出库单〉〉 → 签名 → 出库
六、清洁卫生程序
1.每周定期一次由公司委托的杀虫公司对仓库进行消毒、灭四害。
2.仓库物料保持先进先出的进出程序,避免物料过期变质。
3.每日上班Am 8:00-Pm 9:00,指定人员对仓库各个区域进行整理、清洁,之后各区域指定的卫生人员不间断地对各自区域进行整理、清洁,保持仓库的整洁、卫生。并定期考评。
仓库出入口设有防蚊蝇门帘和缓冲门,防止蚊蝇进入。
网址:http:///7c/1330$2.html
2.仓库管理作业程序文件 篇二
现代企业的建立要求实现标准化管理。各类标准 (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及相关文件资料的管理也需要采用标准化管理程序, 严格规范技术文件管理工作, 以保障正常生产、促进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 最终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现代企业。
本文简要剖析了北京京煤化工有限公司在技术文件管理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程序 (技术文件网状闭环管理法) 。
2标准化管理程序
2.1获取
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获取, 途径包括外购、下发、下载等。除正常公文流转所得文件资料以外, 还要多方面、多渠道的合法搜集与企业生产技术相关的各类文件资料。
2.2辨识
实行双重标准进行复合分类。首先按照文件来源, 将所有文件资料分为外来文件、集团公司文件、公司内部文件, 再根据文件内容将上述文件分为技术类、管理类和其他类。
2.3整理
用统一规格的标识对文件夹进行标注, 将文件按属性归入相应文件夹, 并按一定次序编号整齐摆放, 编制出详细目录, 要明确文件管理责任者并进行醒目标识。
2.3.1 外来技术标准
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将外来技术标准分类, 并按标准号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Ⅰ技术科现有国家标准主要分为:
(1) 产品标准
①炸药类 (工业粉状铵梯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
②火工品类 (工业电雷管、工业导火索、普通导爆索、工业火雷管、导爆管雷管)
③分类、命名、编号、术语类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民用爆破器材术语、工业炸药分类和命名规则等)
(2) 原材料标准
①炸药类 (硝酸铵、工业碳酸钠、轻柴油、磷酸、半精炼石蜡、尿素、工业亚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钾、工业硝酸钠、工业硫化钠、聚丙烯酰胺等)
②火工品类 (工业用氢氧化钠、工业用合成盐酸、工业用甲醇、化学试剂 重铬酸钾、化学试剂 乙酸、铅及铅锑合金管、铝粉等)
(3) 试验方法标准 (计数序贯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工业炸药爆速测定方法、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炸药作功能力试验用铅壔等)
(4) 安全类 (爆炸品保险箱、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等)
(5) 包装类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工业炸药包装、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危险货物及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标准基本规定等)
(6) 其他类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室内消火栓、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Ⅱ技术科现有行业标准主要分为:
(1) 产品标准
①炸药类 (煤矿许用粉状铵梯油炸药〈MT〉、粉状乳化炸药〈WJ〉)
②火工品类 (煤矿许用导爆索〈MT〉、塑料导爆管〈WJ〉、膨化硝铵炸药〈WJ〉、GTG起爆药〈WJ〉、起爆具〈WJ〉)
③分类、命名、编号、术语类 (工业雷管分类与命名规则〈WJ〉)
(2) 原材料标准 (工业梯恩梯〈WJ〉、双丁二酰亚胺分散剂〈SH〉)
(3) 试验方法标准 (雷管生产线静电电位测定方法〈MT〉、工业炸药密度、水分、殉爆距离的测定〈MT〉、工业电雷管发火冲能测试方法〈WJ〉、工业电雷管最小发火电流试验方法〈WJ〉等)
(4) 企业标准类 (技术科无此类标准的行业标准)
(5) 安全类 (烟火药生产防静电安全规程〈WJ〉、电火工品生产防静电安全规程〈WJ〉、爆炸物品库安全防范规定〈DB〉等)
(6) 包装类 (工业雷管包装用瓦楞纸箱〈WJ〉等)
(7) 其他类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等)
MT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WJ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行业标准, DB表示地方标准, SH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2.3.2 外来管理标准
外来管理标准主要是企业管理标准, 按标准号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依次为: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等。
2.3.3 外来文件按发文时间由近到远排列
2.3.4 集团公司文件按发文时间由近到远排列
2.3.5 公司内部管理文件按管理体系要求按文号顺序排列
2.3.6 公司内部技术文件
按产品品种分为:
(1) 工业炸药:①乳化炸药 (胶状) ②铵梯类炸药③多孔粒状铵油炸药④粘性炸药
(2) 工业雷管:①工业电雷管②导爆管雷管
(3) 工业索类火工品:①工业导爆索②塑料导爆管
2.4更新
由于技术类文件如国家标准等更新速度较快, 本操作法建立每季度一次的定期检查制度, 将过期废止标准清理整顿、归档或作其他处理, 并及时采购最新标准。对于获取的其他技术管理文件, 依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3操作要诀、技巧
此操作法类似地球表面形态 (见图1) , 以产品品种为经线、标准规程为纬线, 分为六区, 即外来技术标准、外来管理标准、外来文件、集团公司文件、公司内部管理文件、公司内部技术文件;从“两个结合”着手, 重新整理全厂工艺技术及管理体系文件, “两个结合”即以书面版与电子版相结合、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 以产品品种为纵向、以原材料标准、检验标准、安全规程等为横向, 形成全厂技术文件网状管理体系。
技术文件管理经过上述操作之后形成一个闭环 (见图2) , 从而实现技术文件资料的日常管理和应用, 技术科所有资料实现规范管理, 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准确获取相关资料。
4实效性 (见表1)
4.1未实施标准化管理程序
外来技术文件资料和公司内部各类企业标准, 其种类和数量是非常之大的, 而且随着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 各类文件和资料的更新速度也非常迅速。
在未采用标准化管理程序对技术文件实施管理之前, 全公司工艺技术文件没有统一存放, 外部获取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没有统一管理, 电子版技术类、管理类资料管理体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获取不够全面, 辨识不够清晰, 整理不够规范, 更新不够及时, 不仅技术科以外人员查找技术资料不太方便, 科内员工有时查找起来也会没有头绪。
4.2实施标准化管理程序
运用标准化管理程序 (技术文件网状闭环管理法) 对纷繁复杂的技术文件资料进行管理效果显著, 以书面版与电子版相结合, 实现了技术文件的日常管理和应用;将大量技术文件资料按产品品种划分其各类标准及规程, 简单扼要, 易于查找, 便于管理;外来技术标准、外来管理标准、外来文件、集团公司文件、公司内部管理文件、公司内部技术文件, 包括了技术科现存所有文件资料, 客观全面、科学有序;从文件资料的进入到输出、应用实现了闭环管理, 预防了疏漏遗失, 实现了对公司所有技术文件和标准化管理。
注:项目实际发生费用仅120元
5推广性
技术文件网状闭环管理法具有通用性, 分四个步骤操作 (见图2) , 简洁科学、客观有效, 可以在全公司全面推广, 对于公司文件资料及部门内部文件资料的管理都可借鉴应用, 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文件名称及分类标准稍作改动即可。
6结束语
3.仓库作业管理规范 篇三
1、目的
为便于本公司内部仓库规范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成品仓库及原辅料仓库的管理。
3、职责
3.1 仓管员负责各仓库环境的维护及物料的盘点及记录。3.2 相关部门协助仓库工作。
4、仓库作业程序
4.1 各仓库应有检测和调节温、湿度及通风设备、应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雨、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尘等设施、应有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每天定期对各仓库进行温湿度监控,温度控制在18-26℃之间,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
4.2 物资储存保管原则是:以物资的类别、型号、规格,根据仓库的条件分类、分区进行管理。仓库储存应明确划分合格区、不合格区、待验区,且标识清楚。4.3 物资堆放的原则是:堆放安全可靠合理,库存品标签面向通道、堆放满足先进先出的要求。
4.4 库管员根据其自然属性与产品特性,切实采取措施,严格做到“八防”,即:防尘、防潮、防混、防震、防锈、防霉、防蛀、防包装破损。4.5 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入库和出库
(a)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到公司后,库管员核对名称、规格、数量与送货单的一致性,核对无误时,在送货单上签字,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存入待检区。然后开具《请检单》,交品管部申请检验。
(b)品管部在接到《请检单》后,依据检验标准或规范,对原材料和包装材料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和结论,将检验结论反馈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c)仓管员收到反馈后,将原材料和包装材料放置规定区域,并做好入库记录。并对已入库的原材料记录在“原材料总帐”和“原材料出入库记录”,清析反应出每个储位所储存的物料、半成品。对于“原材料出入库记录”一个月就要汇总一次。对不合格品或验收中发现规格或数量不符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库管员应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域,并做好明确标记,通知采购员进行处理。
(d)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发放:仓管员收到领料单后,应坚持一审核、二发放、三办理的程序进行操作。一审核:即库管员审核领料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二发放:即根据领料单名称、规格、数量发放;三办理:库管员对发放的材料或半成品及时记录和登记入帐。4.6 成品的入库和出库
(a)成品入库时,仓管员应核对成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包装质量状况与入库单和“成品检验报告”的一致性,完全相符时,准予入库,并在入库单上签收。并对已入库的成品记录在“成品总帐”和“成品出入库记录”上,清析反应出每个储位所储存的产品名称。
(b)成品发放时,库管员应坚持一审核、二核对、三包装、四办理的程序进行操作。一审核:即库管员审核提货单的有效性;二核对:即库管员应核对帐面库存数与实物数的一致性;三包装:即仓管员对出库的成品有序摆放后打包发运。四办理:仓管员对发放的成品及时记录和登帐。对于“成品出入库记录”一个月就要汇总一次。
4.7 仓管员管理的库存品,若发现有包装破损、标识不清、标签内容错误等相关质量问题,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暂停出库。同时反馈给品管部,由品管部作出最终处理决定。
4.8 原辅料和成品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仓管员应建立好库存台帐,每天做到动态盘点,每半年全面盘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确保帐、物相符率达到100%。
4.9 仓管员每天对办公区域整理、清扫,以确保库房整齐、清洁。
4.物业公司仓库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篇四
------------------
1.0目的
1.1本规程规范仓库管理工作,确保对仓库物品进行安全、高效、有序的管理。
2.0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本部及下属各管理处的仓库管理工作。
3.0职责
3.1公司采购员负责物品的采购工作。
3.2仓库管理员负责物品验收、入仓、领用手续的办理和库存物品的保管。3.3公司财务会计负责物品的核算。
3.4公司财务部经理负责仓库管理工作的监督。
4.0管理工作要点
4.1库存物品的限额标准
4.1.1日常消耗物料的库存限额: a)一般为每月平均消耗量的1.2倍; b)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4.1.2常备的零件物品的库存限额: a)一般为每月平均消耗量的1.5倍; b)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4.2 物品采购的申请
4.2.1仓库管理员原则上应在每月25日前根据仓库实际库存量,编制下月物品采购计划。4.2.2当仓库物品低于规定的库存限额时,应及时填制所需物品的采购计划。4.2.3仓库中无储存的零星、应急物品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填制采购计划。4.2.4仓库管理员应在每月28日前将采购计划交公司财务部经理审核。
4.2.5公司财务部经理依据下列内容审核: a)仓库实际库存量; b)当月实际消耗量; c)库存物品的限额标准; d)下月预计消耗量; e)下月资金预算。
4.2.6财务部经理审核:
a)采购计划不合理的,应及时予以调整申购计划;
b)采购计划合理的,财务部经理应在财务审核栏内签署姓名、日期。4.2.7采购计划在每月30日前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4.2.8总经理审批同意后,交采购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
4.3物品的验收程序
4.3.1物品验证的要求:
a)每次采购物品单位数量少于10个的,要求100%抽样验证; b)每次采购物品单位数量多于10个的,要求10%-50%验证;
c)采购物品必须具备合格证,特别对批量购买的物品必须要验证物品的合格证,物品合格证由仓管员保存;
d)对目测无法验证的物品,必须使用相关工具协助验证; e)物品的规格、数量等必须与《采购计划单》上的内容相符;
f)仓管员应将常用物品的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及保修卡等资料在验证无误后交财务部保存、备查。
4.3.2物品验证的方法 a)物品包装的验证:
-物品外包装平整光滑,密封包装无裂缝、无渗漏、无污染或破损痕迹; -注意核对物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b)物品质量的验证:
-仔细检查物品表面有无擦伤、破损、无裂缝或扭曲变形; -验证铁制品时,应注意物品有无锈迹;
-转动物品连接部分,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大的磨擦声; -检查物品接口部分,看连接处有无松动、滑丝现象; -验证物品质地是否符合购买要求; -检查物品附属件是否齐全。C)物品性能的验证:
-应对物品的机械部分应反复试动,检查其灵活性、准确性;
-验收具有弹性的物品时,应对物品反复伸缩或弯曲,一般情况下,合格品应回复或基本回复原状;
-验收电器物品时,应使用万用表测试。
4.4物品的入仓程序
4.4.1物品的入仓程序:
a)采购员原则上应在物品采购回来的当日,将物品送交仓库验收,特殊情况不能在当日入仓的,应报财务部经理批准后另行处理;
b)如采购员通知物品供应商送货上门,采购员应陪同供应商一起到仓库验货; c)仓库管理员应对符合购买计划的物品进行验收; d)经验收合格的物品,仓库管理员应开具《进仓单》,登记仓库物品明细账,并将物品分类存放;
e)仓库管理员应根据当天的物品验收单,及时登记物品明细账;
f)仓库管理员应在每月6日、16日、26日,将《进仓单》汇总后,交财务会计进行账务处理。g)拔到部门或管理处直接使用的开具《物资直接单》,经使用部门经理签名后,由使用人直接领用。
4.4.2退回物品的入仓程序:
a)相关人员将未使用完的物品送到仓库; b)仓库管理员应根据核查结果,进行验收: —合格品,填写《进仓单》,在备注栏内填写“退回物品入库”字样,存入合格品存放区内; —不合格品,存放在不合格品区等待处理。
c)仓库管理员应在每日下班前,根据退回物品《进仓单》,登记仓库物品明细账,以10天为一期送财务会计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4.4.3设备工具的入仓程序:
a)新采购的工具按物品的入仓程序执行; b)以旧换新的设备工具入仓程序:
— 经办人应凭其所在管理处主任签名确认的《工具借领单》到仓库办理旧工具入仓手续; — 仓库管理员经检查无误后予以办理入仓手续,发给新工具,同时在使用《工具登记卡》上由经办人签名确认;
c)退还的设备工具入仓程序:
— 仓库管理员根据使用人的《工具登记卡》上的项目,逐项清点退还工具; — 仓库管理员对退还的工具进行验收;
— 仓库管理员应在《工具登记卡》上登记,并由使用人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存档。d)借用工具入仓程序:
— 工具借用人在工具送还仓库前必须把工具清理干净; — 仓库管理员根据设备工具的领用记录,进行验收; — 仓库管理员应及时在《工具登记卡》上登记。
4.5仓库物品的存放管理
4.5.1 物品存放仓库的自然条件: a)有通风设备; b)光线充足; c)面积宽敞。
4.5.2仓库物品的存放分类:
a)易燃、易爆与挥发性强的物品;
b)吸水性强、容易发潮、发霉和生锈的物品; c)常用工具、材料和配件等; d)易碎、易损物品; e)食品类。
4.5.3 物品存放仓库的区域划分: a)合格物品存放区; b)不合格物品存放区; c)待检物品存放区。d)处理物品存放区
4.5.4 仓库区域划分的方法: a)在货架上标识并隔离; b)划线挂标牌。
4.5.5 仓库物品的存放要求:a)易燃、易爆与挥发性强的物品应单独设置仓库存放,存放时应注意:
—周围无明火、远离热源; —摆放在地下; —配备灭火器; —保持包装完好;
—库房结构坚固,门窗封闭牢固; —库房门内开。
b)吸水性强、容易发潮发霉和生锈的物品存放时: —用经过防水处理的货架放置; —放在干燥的地上或货架上; —配备防潮通风设施。
c)常用工具、材料和配件等:
—不规则物品,用盒或袋装好后摆放;
—规则的物品整齐的摆放在货架或地上;
—体积较大、体重较轻的可靠墙上放或挂在墙上。d)易碎易损的物品:
—体积较小或瓶装物品,放置货架的底层、整齐的摆放在地上; —体积较大的,应靠墙立放,放置上方不悬挂物品; —放置位置有胶垫。e)食品:
—放置在经过防水处理的货架上; —配备通风、防潮设施。
4.6 仓库物品的领用管理
4.6.1 物品领用程序:
a)物品领用人应凭其所在管理处经理签字确认的《领料单》到仓库办理材料领用手续; b)仓库管理员根据《领料单》上所列品种,逐一发放;
c)仓库管理员根据《领料单》内容登记仓库物料发放明细登记;
d)仓库管理员以10天为一期,将《领料单》汇总后交财务会计核对,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4.6.2工具的领用管理:
a)工具使用人应凭其所在管理处经理签名确认的《领料单》到仓库领用工具;
b)仓库管理员应根据使用人《工具领用卡》的记录,核对原卡上的领用工具是否有重复现象:
— 如经核对,已有领用记录,但没有报废或其他处理记录,仓库管理员应拒绝发放;
— 如经核对没有该工具的领用记录,将工具发放给领用人后,并在《工具领用卡》上登记。c)仓库管理员以10天为一期,将《领料单》汇总后交财务会计核对,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4.6.3 借用工具的领用程序:
a)凡因工作需要借用工具的人员,应凭其所在管理处经理签名确认的《工具借领单》,到仓库办理工具借用手续;
b)仓库管理员根据《工具借领单》,与仓库建立的借用工具登记卡核对无误后发放; c)仓库管理员对借用的工具应根据规定的归还期限督促借用人按时归还。
4.7仓库物品报废的管理
4.7.1报废的标准: a)物品到有效期;
b)客观原因造成物品工具已无使用价值的; c)按其他有关规定需报废。
4.7.2 物品报废的程序:
a)报废物品经办人凭其所在管理处经理签名确认的《物品报废单》到仓库办理物品报废手续;
b)仓库库存的物品报废,由仓库管理员负责填写《物品报废单》; c)仓库管理员准备好报废物品的有关原始资料: —入库时间; —物品性能介绍; —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 —其他有关资料。
d)公司财务部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验证; e)报废物品交总经理经理审批;
g)仓库管理员根据审批意见,将报废物品的相关财务资料交财务会计核对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4.8 仓库物品的清点
4.8.1 每月25日前,仓库管理员应对仓库内物品进行逐一清点。4.8.2 根据清点结果,填写《库存物品盘点表》。
4.8.3 仓库管理员应将库存物品明细账的余额和盘点表上的实物余额进行核对:
a)经核对无误的,仓库管理员应根据当月发生的入库单及出库单,编制《库存物品进、耗、存表》,同时编制下月采购计划; b)如经核对有误:
— 实物多于账面余额的,报财务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 如实物少于账面余额的,原则上视具体情况依据公司相关规程处理。
4.8.4 仓库管理员应在28目前将当月《物品盘点表》、《采购计划表》报送公司财务部。4.8.5 公司财务部主管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于每月25-31日对仓库物品进行抽样或全部核对,并于当月31日前将核对结果报财务部经理。
4.9 仓库物品管理资料的保管
4.9.1 财务会计应在每月末将仓库物品的财务原始单据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簿,并进行账务处理。
4.9.2仓库物品管理的财务资料交财务部经理审核无误后,加密在管理处财务部长期保存。
4.10 仓库物品的管理情况,作为财务部相关人员、仓管员职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5.0 引用文件和记录表格 5.1 《物品报废单》 5.2 《工具登记卡》
5.3 《库存物品进、耗、存表》
5.销售计划管理流程程序文件 篇五
销售计划管理流程程序文件1? 目的:本程序用于规范制订销售计划的过程,从而形成较为科学的销售计划,用于对各区域的业务执行提供计划上的指导。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某某酒业公司销售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工作。3? 定义: 3.1 销售计划:销售计划主要包括年销售金额,销售量及两项指标在各单品之间的划分,渠道和终端客户的规划等内容,以体现公司销售业务发展的要求。4? 职责: 4.1 总经理:确定销售目标并审批确认销售部的销售计划。4.2 销售副总:对销售计划草案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4.3 销售部经理:审核大客户组和渠道维护组上报的销售预测并结合总经理下达的销售目标制定销售计划草案。在销售计划最终由总经理审批确定后分解和下达执行。4.4 财务部经理:对销售计划草案进行财务审核,并签署意见。4.5 销售部业务员(包括渠道业务员和大客户业务员):提交所辖区域销售预测,并按下达的任务指标执行销售计划。4.6 市场部专员:负责销售计划的归档工作。5? 内容: 5.1 提交区域预期销售指标:销售部业务员于每年12月1日根据所辖区域的实际和往年的完成任务的情况提出下一本区域的销售预测。5.2 审核:销售部经理于每年12月10日之前审核各销售部业务员上报道的销售预测指标并判定其合理性,如果审核通过则纳入销售计划草案中,反之则返回业务员处进行修改。5.3 销售目标:总经理每年12月10日将管理委员会确定的销售指标下达给销售部,由销售部经理制定较为详细的销售计划以完成销售目标。5.4 制定销售计划草案:销售部经理于每年12月20日前结合5.3和5.1中的销售目标和销售预测制定详细的销售计划草案,包括销售额,销售量,单品的分解指标,以及为实现计划所要进行的渠道和终端开发规划。如果可能可以结合历史信息将销售计划分解到月。完成后的销售草案交财务部经理进行财务审核。5.5 财务审核:财务部经理于每年12月25日前对销售部制定的销售计划草案进行财务审核和签署意见,并以此作为制定预算计划的参考。5.6 审核:销售副总于每年12月31日前对销售计划草案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将销售计划草案提交总经理审批;反之如果审核未通过,将和销售部经理协商,对销售计划草案做出修订。5.7 审批:总经理于每年1月10日前召开公司管理层会议讨论销售计划草案,并进行最终审批和决策,如果审批通过则正式作为销售计划下发执行;如果未通过,则发回销售部经理处进行修改和调整。
6.仓库管理作业程序文件 篇六
对已发生的不合格或不期望发生的情况应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持续改进。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已发生不合格所采取改进措施的控制。3 职责
3.1 工程部是本程序的归口部门,负责改进措施的跟踪与验证。
3.2 各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改进措施,配合工程部实施全公司性改进措施的实施。4 工作程序
4.1 工程部根据情况定期对产品不合格报告和顾客的意见(包括顾客抱怨)等与产品有关的不合格内容进行分析,对影响重大或反复出现的不合格,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责任部门。
4.2 责任部门接到整改通知单通知单后,制定改进措施实施计划,内容包括: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办法、步骤、负责人和完成期限等,改进措施计划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4.3 责任部门负责实施改进措施并记录实施过程及结果。
4.4 工程部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对于确实有效果的改进作永久性更改,对效果不理想的应重新制定措施直到满意为止。并负责将改进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4.5 内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由综合部负责组织跟踪验证。4.6 采取改进措施,应权衡利益、风险与成本。5 记录
7.仓库管理作业程序文件 篇七
一、1、(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评审的目的)、(评审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部门)
3、(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
4、(范围)、(目的)、(职责)、(方法)和(步骤)
5(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对测量结果计算)
6、(病毒检查)、(用户算法程序检查)、(外观检查)、(稳定性考察)、(版本有效性检查)
7、(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辅助设备)
8、(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量程)、(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
9、(计量特性)(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10、(时间间隔)。
11、(计量特性)
12、(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
13、(测量结果正确性)
14、(审核证据)(审核准则)
15、(核查标准法)、(标准物质法)、(传递量值法)、(仪器比对法)、(留样复查法)、(测量结果相关性分析)
二、1、作业文件: 是有关如何实施和记录作业任务的详细描述。是对某些操作或控制过程作出更加具体规定的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撑性文件。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控制规范、作业指导书等。
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测量设备)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与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三、1、测量过程持续受控有效的判断准则?(10分)
(1)通过监视结果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间的关系相比较,确定计量确认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2)测量过程只要要素,人员、仪器、环境条件、检测或检验依据的技术标准均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则测量过程持续有效。
2、不合格测量设备体现在哪些方面?(10分)
测量设备损坏、过载;可能产生与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误操作;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暴露在已有可能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如电磁场、灰尘)。
3、企业测量设备的配备应满足哪些要求?(15分)
8.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篇八
产品运输保密方法管理规定 介质销毁办法
保安业务管理规定
信息中心主机房管理制度 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罚规定 信息中心密码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人员考察与保密规定 信息开发岗位工作标准 信息系统访问权限说明 信息销毁制度(档案室)
可移动媒体使用与处置管理规定 各部门微机专责人工作标准 复印室管理规定
工程师室和电子间管理规定 数据加密管理规定
文件审批表
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档案室信息安全职责
法律法规与符合性评估规定 生产经营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监视系统管理规定
系统分析员岗位工作标准 经营部信息事故处理规定 经营部信息安全岗位职责规定 经营部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 经营部访问权限说明 网站信息发布管理规定
9.明火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篇九
1、目的
为保证企业的防火安全,加强对明火、动火作业的管理。
2、范围
本厂所有明火/动火作业。
3、动火审批的级别
动火审批分为三级:
3.1一级动火审批。
3.1.1一级动火的情况有:
3.1.1.1禁火区域内;
3.1.1.2油罐以及贮存过可燃气体、易燃和可燃液体和各种容器和设备;
3.1.1.3各种有压设备;
3.1.1.4危险性较大和高空焊割作业;
3.1.1.5比较密闭的房间、容器和场所;
3.1.1.6作业现场堆存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
3.2二级动火审批
3.2.1属二级动火的情况有:
3.2.1.1在具有一定火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性焊割作业;
3.2.1.2小型的油桶等容器;
3.2.1.3登高焊割作业。
3.3三级动火审批
3.3.1凡属非固定的、没有明显火险因素的场所,必须临地进行焊割作业都属于三级动火范围。
4、具体审批程序
4.1一级动火审批:由要求进行明火、动火作业的车间填写明火、动火审批单,交部门经理审核,并由生产副总审批后交行政部。由行政部召集焊工、消防安全小组等有关人员到场,据现场实际情况,议出实施安全的方案,明确岗位责任,定出作业时间,对危险性特别大的动火项目,由行政部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提出报告,经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动火作业。
4.2二级动火审批:由申请明火、动火作业者填写明火、动火审批单,交部门经理审核后交行政部。由行政部召集焊工、车间安全员进行现场检查,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动火作业。
4.3三级动火审批:由申请明火、动火者填写明火、动火申请单,由车间或明火、动火作业者填写明火、动火审批单交由行政部审核后即可进行动火作业。
5、动火作业的准备工作
动火作业工程不管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作业前都必须好准备工作。主要有:
5.1作业人员要明确作业任务,认真了解作业现场情况,如焊割件的结构、性能与焊割件连在一起的其他附件等。对临时作业现场要进行检查,察看现场的环境和具体情况,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在室外焊割时,要注意风力大小和风向变化,以防金属火星随风吹溅到邻近的可燃物上。
5.2对生产、储存过易燃易爆化学品的设备、容器和各种有油脂的焊割件,必须用热水、蒸气或酸、碱液体进行彻底清洗,才能焊割。作业前,应采用一问、二看、三嗅、四测爆的清洗,决不盲目焊割。
5.3对焊割工程较大、环境比较复杂的临时焊割场所,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安全操作方案,做到定人、定点、定措施,落实岗位安全责任。
6、作业中应实施的安全措施
6.1拆迁焊件。在禁火区内和易燃易爆场所,应把焊割件拆下来,迁到安全地方进行焊割。
6.2隔离焊件。对无法拆卸的焊割件,要把焊割的部位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密隔离。
6.3移走危险物品。即把焊割件附近的可燃物或易燃物品搬走。
6.4敞开设备。对焊割的设备,作业前要卸压,打开全部孔口、阀门等。
6.5加强通风。在有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房间内作业时,应先进行通风,待房间内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被排后,才能进行焊割。
6.6提高温度,进行冷却。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移时,可采用淋水的办法,把可燃物浇湿,使其增加耐火能力。
6.7备好灭火器。根据作业现场和焊割件的性质和特点,应备置相适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对大型工程项目或禁火区内的设备进行检修时,以及如果作业现场较为复杂时,可派消防车到现场进行保护。
10.仓库管理作业程序文件 篇十
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1目的规范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东厂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东厂所有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3职责
3.1 机电科负责特种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联系外部法定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并落实检验;
各部门车间负责建立特种设备的资料和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名单;检查、指导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
3.2 安全科负责查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及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人员培训。
3.3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复审的需求申报。
4工作程序
4.1特种设备管理
4.1.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东厂现有压力容器(含气瓶)、锅炉、吊装设备以及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4.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a)特种设备必须有相应的资质的制造厂家生产(压力容器根据类别其制造、设计单位应有相对应的Ⅰ、Ⅱ类或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证书)。使用前,由机电科负责验收,办理相关使用证件后,方可投入使用。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b)安全科建立特种设备记录,在用的特种作业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验,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5日,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后保存检验记录。
c)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
次,并做出记录。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使用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d)特种设备的检修必须由持有相应资质的检修单位进行,检修完毕须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e)部门车间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报机电科汇总。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如下:①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②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③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④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f)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g)机电科建立全厂特种设备清单,联系外部法定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并督促各部门、车间落实检验。每月抽查各部门、车间特种设备的检验和维护保养情况。
h)凡外协使用吊车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吊车进行吊装前必须经分厂厂长、安全科、机电科,签字办理相关安全作业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进行吊装作业前,安全科、机电科及使用吊车单位相关负责人,应对吊装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查看,确保具备安全吊装条件后方可进行施工
i)吊装作业现场指挥及所有作业人员不得违章指挥,不得违规作业,吊装作业统一由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专人指挥。
j)超过20t的大型吊装或风险较大的吊装作业,必须有可行的吊装方案,吊装方案由使用单位负责编制,由安全科、机电科负责审核,并报分厂厂长审批签字。根据吊装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需要修改方案时,必须经方案编制人、安全科、机电科三方会同确认。
k)起重作业必须划定警戒区安排专人警戒,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4.2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4.2.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
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接工、锅炉工、铲车司机、特种设备吊装作业人员等。
4.2.2特种作业人员要求
a)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b)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c)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d)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e)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4.2.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4.2.4安全科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对需安排培训、取证、复审情况向公司申报,联系法定部门培训。
5相关记录
5.1 特种设备台帐
5.2特种设备使用证、定期检验报告
5.3 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11.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 篇十一
本文论述了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概念和作用,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和要求,澄清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误解,对编写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概念
作用
原则
要求
建议
随着国内企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企业的进一步合作,使得竞争以更加激励的态势展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局面,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管理规程缺乏,过程控制薄弱、流程接口不畅,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管理责任不清,员工质量意识不强,激励机制不健全,运营成本增大,安全事故频发,顾客满意率不高等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发展压力、竞争压力,如果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抱残守缺,死守旧套套、老框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旧可能坐失良机贻误发展。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未来的市场竞争是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竞争的核心表现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建立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规范管理,完善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1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1.1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一般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与改进活动相关的过程组成,可以理解为涵盖了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之前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一般以文件化的方式下发,成为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是描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套文件,是企业建立和保持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依据。1.2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法规,企业通过认真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是阐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确定了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企业内审的依据,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保障。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是为了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与权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项质量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使质量体系经济、高效地运行,以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需要,并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
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因而就需要明确对过程管理的要求、管理的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实施管理的方法以及实施管理所需要的资源,把这些用文件形式表述出来,就形成了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指明了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一个组织要确保所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规定和潜在的质量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就必须全面系统的编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并有效的付诸实施。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应包含质量体系中所有适用的要素。每一质量体系程序文件都应包括质量体系的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例如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要素或其中一部分,或一个以上质量体系要素中相互关联的一组活动。
质量管理科体系程序文件作为质量手册的下层文件,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系质量手册与现场操作规程的桥梁,应建立起质量手册要求与现场操作规程之间的联系。2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和要求
为了实现高增值的目标,需要开发和创造性劳动,需要在文件编制时遵从一些重要的原理和原则。
2.1 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A)符合性——应符合并覆盖所遵守标准或所选标准条款的要求;
质量体系文件应符合本企业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符合所选标准的要求;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B)可操作性——应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具体的控制要求应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度,而不是越多越严就越好。质量体系文件必须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这是文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该做到编写人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使用人员及时反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尽快改进和完善,确保文件可以操作且行之有效。
C)协调性----文件和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避免产生不一致的地方。针对编写具体某一文件来说,应紧扣该文件的目的和范围,尽量不要叙述不在该文件范围内的活动,以免产生不一致。
D)系统性——应该站在系统高度,着重搞清每个程序在体系中的作用,程序的输入、输出与其他程序之间的界面和接口,并施以有效的反馈控制。此外文件之间的支撑关系必须清晰:质量体系程序要支撑质量手册,急即对质量手册提出的各种管理要求都要有规定、有控制的安排。作业文件也应如此支撑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2.2 质量体系文件的文字要求
A)职责分明,语气肯定(避免用“大致上”、“基本上”、“可能”、“也许”之类词语); B)结构清晰,文字简明; C)格式统一,文风一致;
2.3 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一般包括如下方面: A)目的:说明为什么开展该项活动;
B)范围:说明说动涉及的产品、项目、过程、活动等的范围; C)职责:说明活动的管理和执行、验证人员的职责; D)定义:对于程序中需说明的常用词语进行具体描述;
E)
程序内容:详细阐述活动开展的内容及要求(必要时包括流程图); F)
质量记录:列出活动用到或产生的记录; G)支持性文件:列出支持本文件的下层文件;
H)附录:本程序文件涉及的附件,编号方式为附录
一、附录
二、; 3 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误解
3.1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越详细越好/越多越好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应针对质量管理手册所规定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说明和支持,是归类性的总结。主要应说明为实现目的所经过的流程和权责,明确流程流向和载体,对不能按照流程进行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规定。程序文件不是针对具体的操作过程,所以不要详述每个具体的操作过程。具体的操作过程可通过下发操作说明书的方式进行规定和明确。在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过程中,部分企业也容易出现编制很多文件来体现标准条款的情况。标准中的质量条款是“纲”,在设计质量文件时,所有的标准条款都应予以考虑,但不是所有的条款都要对应一份文件,所有的条款对应关系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和调整。对于所有条款都应在程序文件中做出“交代”,那些很难描述清楚,或流程较长的过程,可以考虑将流程拆分形成单独过程并形成的程序文件。3.2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越简单越好
程序文件应对质量手册中指明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规定,对于目标实现所经历的过程流向、节点等都应有明确规定,不能直接摘录质量手册或标准中的条款,应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细化的说明,说明应至少包括过程的触发时间、必要的输入条件、输出物、步骤、方法、载体等。程序文件的建立应依据过程,一般一个过程一个程序文件,可以多,但不能少。
3.3 其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的比较好,拿来就用;
所有企业的程序文件都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程序文件约束了本企业在程序实现过程中的要求,仅对本企业使用,其他企业不能直接拿来使用,会“水土不符”,造成管理的混乱。如果觉得其他企业程序文件写得好,应仔细分析和学习文件的编制方法,并研究程序文件中规定的工作思虑,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和修改本企业的对应文件,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3.4 审核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直接编在程序文件中;
在审核过程中,基本上不可避免的会发现本企业在质量体系文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文件本身编写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或编写人员对于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估计不足造成的。审核的问题都是有针对性的,有可能仅是一个项目的特殊规定,不一定全部项目都适用,因此应针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应实际问题实际分析,不能“简单粗暴”的修改或新增文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究竟是什么层面的问题,找出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针对性修改,达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3.5 过程运行不畅,直接删除程序文件;
企业在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的过程中,会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编制必要的程序文件。这些程序文件或是针对公司的特定过程,或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因此,不能随意的删除某分程序文件,要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有目的和范围的增删文件。当过程运行不畅时,应首先停止该过程的活动,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了解,收集和总结与程序文件相关的各部门对程序文件的反馈,针对发现的问题对过程进行修改和明确,使程序文件重新适应本企业的实际需求。程序文件应实行动态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针对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完善和修改。如果直接删除则该过程就没有了程序支持和管理,这对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说是不可接受的。3.6 文件有就行,可以不执行;
质量体系文件是公司的法规,需要认真和严格的执行和遵守。程序文件在编制完成后,应对文件所覆盖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培训和宣贯,并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以验证文件的可执行性,并找出文件中不适用或不明确的部分,针对文件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使之不断满足质量体系运行的需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7 有文件就可以,记录表格可以随便增加和删除
在程序文件设计和编制过程中,需根据符合性和追溯性的需要,编制必要的记录表格。记录表格的作用就是跟踪和证明过程的符合性和可追溯性。记录表格是质量记录的载体,是公司的“程序文件”。因此必须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清晰、准确的记录相关信息。记录表格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过程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需记录的信息,确保质量手册、引用标准和客户需求的信息得到记录。当需求记录的信息发生改变时,可以更新、新建或删除表格,但在更新、新建或删除表格时,应充分考虑表格需求,做出适当的处理。4 编写文件的建议
企业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时,要切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用现有的东西去套用标准,甚至为走捷径而将别的企业文件直接套用。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运行控制要求,识别各类运行过程,确定文件的多少和详略程度、结构和形式,全面覆盖,突出重点。要考虑文件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编制遵循“三性两符合原则”,即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符合质量手册、符合引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明确表述每一岗位、每一环节、每一层级、每一系统的职责和权限、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方法,确保企业管理和生产“有章可寻、有据可依”。
在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可以遵循5W1H的原则,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目的))、Who(谁来做)、When(何时做)、Where(在哪里做)、How(如何做)。
为保持文件的系统性,应遵照统一的要求来编写,而不能各行其是,百花齐放。在内容安排及说明文字中,要符合逻辑规律,不能前后矛盾或说法不一。如果把质量活动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看做是主流的话,那么不正常的少数、特殊情况则是支流。支流往往易被误认为正常的,支流下的产品易失控而造成质量问题。例如紧急放行、转序、不合格、标识丢失或部清,在质量体系文件中,对“支流”问题应有充分的控制措施来预防其失控。文字表达应准确、顺畅、简练,注意文字表达“规范性”。准确就是表达清楚,避免歧义;顺畅就是要语句通顺,易朗朗上口;简练就是要简介和明了。
文件要实现动态控制管理,从顾客的质量要求,到体系文件和质量活动都应该着眼于动态控制。实施动态控制,要求不断跟踪情况的变化和运行实施的效果,并及时、准确反馈信息,调整控制的方法和力度,从而保证质量体系具有针对性,能不断适应质量体系环境条件的变化,持续有效的运行。5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