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活动信息

2024-10-22

干部下基层活动信息(精选10篇)

1.干部下基层活动信息 篇一

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和下基层活动

心得体会

根据镇政府和上级领导的安排部署,镇党委决定,从2月下旬到7月底开展为期半年的干部作风整顿及“五个集中整治”活动和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及“五个集中整治”活动是为了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为了解民忧、顺民意、帮民富、促和谐,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镇政府组织的干部作风整顿及“五个集中整治”活动和干部下基层活动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使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思想、学习、工作、组织纪律性,确保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迅速的进入自己的工作角色,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并针对自己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升思想境界,改观精神风貌,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镇干部下基层以“三问三解”(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解民忧 解民怨解民困)及“下访送”(下基层、访群众、送温暖)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我镇全体干部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就下基层工作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朋。

下基层活动为干部展示才能、提高自己搭建了舞台。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

2.干部下基层活动信息 篇二

1 基层走亲活动目标

基层走亲助推农业工作活动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基层走亲助推农业信息推广,解决农民群众切实关心的农业问题,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发展需求出发,向农民群众普及和推广更多先进的现代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2]。活动具体目标如下:

1.1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基层走亲活动的基础在于稳定粮食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了不断提高农业产品品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布局结构和产业结构,走亲活动会重点对畜禽养殖、水果、蔬菜、茶叶等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信息推广和农业技术指导。从而进一步加强农作制度的创新以及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宣传,促进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1.2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大力加强对农民农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合理分配农民培训项目资金,对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采取分门别类的职业技能、专项技术培训以及农业生产培训。为了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发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鼓励有一定资本积累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1.3 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综合实力

基层走亲活动,要切实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将财税、金融、土地以及经济薄弱村扶持政策落实执行,着力于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减轻农村集体负担,重点引导、帮助农村集体盘活闲置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保持投资平稳顺利运作。

2 基层走亲活动内容

2.1 开展基层干部“一走百”联系活动

根据当地实际,基层走亲活动每位街道干部均有百余户走亲户,积极主动同自己负责的走亲户联系、沟通,进行农业信息推广,可以定期组织走亲户交流活动,重点围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开展基层走访推广,努力拉近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面对面听取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意见,帮助解决其面临的实际困难。

2.2 开展“百名农技干部进千家送服务”活动

开展基层走亲活动,要求根据本地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切实做好各项基本服务工作,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1)优良技术到农家:根据本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特色,大力推广各种主导品种和种养生产技术,组织农技干部走入农村、深入农田、带领农民、抓点示范。同时,公开各基层走亲干部联系方式,方便农民进行信息咨询。农技干部要定期走访自己负责的走亲户,上门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支持,实地解决农业技术难题。

(2)科技培训到农家:可以在辖区范围开展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阳光工程培训等工作,帮助每一位农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了解现代农业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技能。采取实践教学培训方式,结合春耕生产,进行现场指导培训。针对性地开展短期的一事一训,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民,把科技培训送进农家,努力打造和培养农村劳动力品牌。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进行农业信息科普资料的讲解和宣传,引入农村信息报,鼓励农民发表农业生产技术感想,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学习环境。

(3)先进模式到农家:认真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验,加快创新农作制度。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等现代生产模式,宣传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统一育供秧、统一机耕植保等生产服务模式,推广农业清洁化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等生态循环理念的发展。

3 基层走亲活动工作要求

3.1 明确责任,提高认识

开展基层走亲活动,要始终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听取群众问题和意见,明确为群众改善农业经济生产现状的责任,帮助农村群众学习现代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提高全体农村文化知识水平。

3.2 周密部署,突出重点

开展基层走亲活动,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工作部署,并把握重点对象、重点内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顺应民意,为民排忧解难,多做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让群众更多的受惠于本次基层走亲活动。此外,要重点管理安排防汛抗旱、春耕备耕等农业生产活动,在农业信息推广上重点解决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3.3 联系实际,完成目标

开展基层走亲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关注工作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机衔接和紧密结合,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化发展。要根据当地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农闲季节积极开展相应农业信息推广服务和农业技术普及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农业信息交流、沟通,尽力将各项基本服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庭芳.山东博兴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J].农业工程技术,2016(8).

3.干部下基层活动信息 篇三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学习活动;基层

建设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始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会上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点在基层,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是我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宣传员和执行者,是我党农村工作的基础和中坚力量。那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则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多年来,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建设农村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研究现状做一述评。

一、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而建立的,真正面向农业、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以学习为主特征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模式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应当有以下特点:

1.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谈过:“共产党员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他们每天都是民众的教师,但又每天都是民众的学生。只有向民众学习,向环境学习,向友党友军学习,理解了他们,才能对于工作实事求是,对于前途有远见卓识。”②由此可见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才能日臻完善。

2.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基层党员干部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既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又要有眼前既得的成效。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能进一步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

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渊源与哲学基础

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渊源就必须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在他们的种种论述中,无一不透露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谈道:“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③“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④而研究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历史一再证明:革命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要用理论武装共产党人,用科学理论指引共产党人进行政党建设,进而才能更好地投身到革命实践中去。

崇尚学习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贯重视学习,从而使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党员由少到多,使我们的党组织不断壮大;在革命的洪流中,坚持学习,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模式;在新中国建设中,不断摸索学习,实施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壮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武装理论、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加强党组织自身的建设,而建设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决策水平,有利于和谐乡村的构建。”⑤

三、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学习内容不够、合理方式比较单调。“把学习作为权宜之计,把开会读中央文件作为组织学习活动的唯一形式。”⑥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对农村党员所急需的市场经济政策、科技知识、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

2.缺乏人才支持。农村学习型人才的匮乏。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有文化、有技术的党员干部和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农村人才的流失;受教育条件的制约,广大农村干部总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老龄化严重,这样就很难培养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技术的合格人才。

3.学习投入和学习氛围不足。“由于党员干部的学习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或者零投入,使得学习条件简陋,有的没有学习室,学习的场所安排在支书家中。”⑦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受农忙,外出务工等限制,缺乏基本的党员活动,无法有效激励党员的学习热情。

四、对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未来的展望

1.增强学习意识,强化学习理念。“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则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⑧“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⑨,通过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准确把握大局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开发学习路径,创新学习载体。从解决修路通水、就医上学、现代养殖等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入手。编撰一些适合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党员的可读性强的“口袋书”“半日书。”“利用小品、喜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用大众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激发农村党员的学习热情。”依托附近大中专院校资源,聘请专家学者下乡讲课,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

3.完善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管理机制、保障机制。

要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解决基层党支部的学习阵地问题,如宽敞的教室、电脑设备以及图书资料室,供党员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开展。

明确用人标准,拓宽选拔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在基层领导班子上选拔既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理论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带领村民致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还可能面临不同的困难与问题。只有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组织中发挥聪明才智与创造性思维,才能全面建设好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政堂:《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机制研究》,《党政论坛》,2011年02期。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9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5]曾永平:《新农村建设中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广西昭平县为例》,《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6]张纯,杨志昌:《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以黑龙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谈家水:《制约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障碍性因素》,《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8]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人民日报》,2009-10-15.

[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09-28。

[10]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组:《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北京:《党建》,2012年03期。

4.干部下基层活动日记 篇四

为了积极参与“全省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月”活动,今天,部机关组织干职工到仙溪镇山樟村开展下基层活动,每人联系一户特困群众开展“一+一”结对帮扶。

早晨6:30半起床,阴沉的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吃过早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山樟村的地界。刚到村口,坑洼泥泞的简易乡村公路就给我们来了一个“下马威”,我们乘坐的中巴车的速度一下子从80码减到了20码,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摇醒了熟睡的同志,摇歪了端坐的我。车窗外一晃而过的落后基础设施、几座破烂的小木屋、还有车下高低不平的泥巴路,让我的心就象这阴沉的天气,霎时变得有点沉重。

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来说,远离了喧嚣、拥挤、散发着钢筋水泥混凝土气味的城镇,来到这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还是有些许激动,无论是山上、田间精心劳作的农民,还是山间别致的农家小屋,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无论是带有泥土和农家气味的清新空气,还是萦绕在耳边的鸡叫和狗鸣,也给我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山樟村地处仙溪镇的南部,由原来的山樟、山茶和山江三村合一为山樟村,有600多户, 多人,全村人平纯收入只有800多元,全村人平负债120元,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小山村。

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早已等候多时的村支书率领一帮群众拉起了大红横幅了,放起了鞭炮,打好了香喷喷的擂茶,有几位村民还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握着村民们一双双粗糙的手、望着他们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从中读懂了他们对脱贫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时候,我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这个时候,对于一向将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泊的我,竟然也有了一点非份之想:如果我是一名大领导多好,就可以大笔一挥,改变整个村的面貌;如果我是一名富翁多好,就可以给他们每个人一些钱,让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但我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富翁,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我唯有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来抚慰我那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

经过简短的见面仪式,我们部机关19人都找到了自己结对帮扶的对象,大多数的对象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他们或因病致穷,或因经营失误而致穷,或因子女赡养不起而自己又年老丧失劳动力而致穷……

和我结对的是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叫周在山,支气管炎、肾结石、胃病......,一身的病,特别是内风湿性关节炎,使手和脚都变了型,平时靠一双拐杖行走,发病时几个月起不了床,靠药维持生命,每月的医药费至少在一百块钱以上,老伴一年喂一只猪,平时种点花生、黄豆卖掉做医药费。老婆蒋淑娥,74岁,身体也不好,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穷户。家中二间半房,儿女倒是有四个,但都比较困难,仅仅能勉强保证两个老人有饭呷。

在和周老的交谈中,我发现他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老头,他对自己的态度是在世一天就过好每一天;他对家庭的态度是尽量帮老伴减少一点负担;他对儿女的态度是希望他们过得比自己要好;他对村上的态度是渴望通过建设扶贫尽快改变面貌;他对党和政府的态度是自己还不村上最穷的,不增加麻烦,能关照一点就关照一点......。

多朴实的话语,多好的老人,和周老交谈的二个多小时我除了同情更多的是感动,为他的为人,为他的乐观,为他的那股人穷志不穷的志气。

当我离开周老家的时候,正好碰上他女儿一家提着棕子回来陪老人过节,在得知我的来意后,她向我保证:王主任,你和我爹结成了对子,请放心,我们会照顾好他老人家的。

看着周老一家团聚的喜悦,看着周老抱着小外孙高兴的神情,我的心情也由同情变成了羡慕。是啊,这就是我们农村老人的典型代表,有病自己诊,有困难自己克服,一家团聚,一家安康,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我想,这也就是“吃得亏,霸得蛮”的梅山文化的具体内涵吧。

这次的下基层活动,对于我这样一名在机关工作的干部来说,与其说是来搞民情调查的,还不如说是来受教育的。这次下基层活动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农民是纯朴的,但他们生活的条件是艰苦的,建设扶贫、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作为机关干部,不要忘了本,忘了我们的衣食父母,忘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要多下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5.干部下基层活动简报(一) 篇五

第1期

卫生党委“心连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2月23日

───────────────────────────────────────

“心连心、促和谐”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卫生党委坚持勤走动、常联络、多帮助的原则,认真开展对接帮扶工作。

在2月20日召开的党政班子会议上,研究通过了《五大连池市卫生系统“心连心、促和谐”干部下基层活动方案》和帮扶对接名单,确定了以党委书记、局长李贵君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活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工会主席王哲同志兼任。会后,活动办公室向参与帮扶的同志分发了《民情日志》、《人民领袖论群众工作》及其它活动相关材料。

2月21日至22日,李贵君、李朗、李景春、李晓晶、王哲、陈宇等同志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帮扶对象贾

红英、王伟、刘兴龙、李广发、张春生、付文英等人家中进行对接。在对接过程中,帮扶同志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并送上了慰问金。帮扶的同志在离开帮扶对象家之前,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帮扶对象随时联络。截至23日,卫生党委所有帮扶同志均完成了帮扶对接工作。

6.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总结 篇六

一、总体情况

按照盟委、盟行署的工作部署,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市选配后备干部下基层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干部下基层工作团,团长由市委副书记担任,工作团办公室主任由市委组织部长担任。为加大干部下基层工作力度,拓展服务领域,使我市后备干部尽可能在多领域实践锻炼,我市将三个街道也列入了干部下基层工作范围(街道和没有村的镇要重点抓好两个后进居委会工作)。并分别成立了干部下基层工作队,3个村又成立了干部下基层工作组。根据市的具体情况,选出8个局分别包扶5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从市直机关、镇街抽调14名干部下基层,其中,从五镇三街选派8名领导干部任镇街干部下基层工作队常务副队长,从市直机关选配6名科局级后备干部到三个村挂职,分别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挂职锻炼时间为二年并与原单位脱钩,从而保证每个村有2名后备干部。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同步联创。

我市处在林区,其居民都属城镇居民,宜农土地都是林间空地。长期以来,村民土地不均衡,种植结构单一,贫富差距较大,人口、党员相对较少且老龄化特别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下派工作组认真分析现状,确定工作重点,采取相应措施,为群众办实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达到了干部、村民双盈的目的。

二、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派干部到基层工作。

在干部下基层工作中,根据各镇、街的不同情况,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开展活动。一是对无村的3个镇和3个街,采取部门包镇街的方式开展帮扶工作,建立部门在镇街包扶点上的工作队,针对群众某一方面困难给予帮助和解决,如科技下乡、整修乡路、防汛治理、帮助就业、贷款等。二是对有村的2个镇,在采取部门包镇的同时,选派后备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安排他们直接到村委会或村党支部任职。这些后备干部都是综合素质较好,经单位推荐、组织部考核认定的,具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且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突出重点,协助基层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后备干部下基层工作,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我市下派的后备干部,到各地以后,为尽快熟悉情况,他们起早贪黑,克服重重困难,下户调查摸底,针对本地居民所反映的热点和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7.浅析如何做称职的基层干部 篇七

一、讲政治, 多学习, 做清醒官

“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是江总书记对广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读书不仅能使人明辨是非、提高修养, 而且也是领导干部增长知识和才干, 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的重要手段, 更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一名领导干部, 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就会出现精神和行动上的迷惘;如果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决策能力, 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就会使工作不得要领。就当今而言, 人们的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使我们的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带好队伍、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 掌握新知识, 适应新形势, 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干好本职工作积蓄能量。

二、讲团结, 多理解, 做明白官

团结就是力量。纵观目前大大小小、众多的领导班子, 绝大多数是团结的, 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但是不团结的现象仍然存在。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貌和神离型;二是暗中拆台型;三是公开对抗型。凡此种种, 究其原因, 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 这就是“私”字。有了“私”字, 就会心胸狭窄, 容不得人、容不得事、容不得不同意见;有了“私”字, 就会不思进取, 争名夺利, 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追求个人享乐。

作为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必须心胸开阔, 要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量。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求大同存小异。对班子成员要明确授权, 防止班子成员出现气不顺、心不齐的现象;班子成员则要本着对集体负责的原则, 有事摆在桌面上, 一旦集体做出决定, 对外只能一个声音, 齐心协力抓落实。另外, 班子成员之间要学习“换位思考”的方法, 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和立场考虑事情和问题, 切忌你吹你的号, 我唱我的调,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既不利于内部团结, 也使下属无所适从。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班子的凝聚力, 做到政令畅通, 从而使工作事半功倍。

三、讲正气, 多奉献, 做正直官

身不正, 虽有令也不能行:身正, 无令也从之。正气是领导着靠优良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它主要反应在政治觉悟、思想品德、才智学识、专业技能上。领导干部也要起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也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而以身作则带动人的作用, 基本上是靠两条:一是靠领导者的权威;二是靠领导者多作奉献的人格力量。因此, 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真理, 敢于直言, 敢于说真话, 摒弃那种因怕得罪领导或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必避重就轻、阴俸阳违、满天过海等所谓的政治成熟。充分发挥真理征服人、启迪人、感召人的伟大力量, 同时真正做到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为什么有的领导讲的话叫人心服口服, 并且能迅速地付诸行动, 而有的领导讲的叫人半信半疑, 甚至产生反感?这里虽有种种原因, 但是重要的一条, 在于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不同。几年前我们都听过李国安讲理想、徐虎讲奉献、吴金印讲事业的专题报告,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令多少人赞叹, 他们之所以讲得感人, 除了他们的道理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高尚的情操, 乐于奉献的人格魅力。

四、讲廉洁, 多自查, 做无私官

为官一时, 做人一世, 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干部的言行举止,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工作状况和精神风貌。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汇报中指出:“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模范遵守纪律, 自觉接受监督, 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 带领群众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基层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大事不糊涂, 小节要过硬;要耐得住清苦, 顶得住歪理, 抗得住诱惑,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时刻解剖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始终保持公仆的本色, 做一个心胸坦荡的干部。

8.透析基层干部“50现象” 篇八

50岁正是“知天命”时,然而,目前我国基层干部队伍中却存在着一种所谓的“50现象”。“50”对基层干部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意味着其步入阅历丰富、处事成熟的阶段,又无奈地遭遇了晋升的“天花板”困境。

“50现象”产生的原因

价值观偏差。从历史原因来看,基层干部“50现象”无疑是“官本位”思想作祟的结果。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官本位”思想潜移默化地给基层干部进行了“洗脑”,引导其把当官看作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并以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作为衡量其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标准。而且一些干部认为当官、尤其是当高官可以“封妻荫子”,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此,追求晋升几乎成为每一个干部的最大追求,而原地不动是所有干部的最大忌讳。然而,当基层干部处于“50”这一阶段时,由于基层干部基数大,职数少,很难再有发展空间。现实和意识形态的强烈反差使得“50干部”产生落寞和失望,工作的热情逐渐减退,产生工作倦怠。一些“50老干部”看到年轻干部得到“火箭式”提拔,心里就觉得不服;想到自己即将退休,曾经的名与利将逝去,心里就觉得不值;看到一些干部贪污腐败却没有落马,心里就“蠢蠢欲动”。于是产生一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在位时能捞一把是一把”的失衡心理。一些信念不坚、意志薄弱的“50干部”开始了小贪小腐,“不给好处不办事”,最后晚节不保。

激励机制不到位。一是晋升机制不完善。片面理解干部年轻化,晋升年龄上“一刀切”。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片面理解干部年轻化,晋升年龄上采取“一刀切”“唯年龄是举”,例如35岁以上的就不再提拔进乡科级班子;40岁以上的不再提拔进县处级班子;县以下的正职局长、乡镇长52岁、副职50岁退居二线,目的就是为后面的年轻人“让路”。这种干部任用年龄上的“一刀切”,导致“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闲”现象发生,大批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超龄干部”无情地被剥夺了晋升的机会,被迫闲置起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面对“超龄”,一些优秀的中年干部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刘俊生教授就曾说过:“在选拔干部时,要防止在干部选拔上简单地以年龄划线,注重使用各个年龄段的干部,特别是多用一些熟悉情况、经验丰富、口碑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二是薪酬激励效果不足。我国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中工作最繁忙、工作量最大、最累的一个群体,但是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整体偏低,有些地方远远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很多基层干部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到头来仅仅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回报远远弥补不了付出。这必然会带来“50干部”心理落差和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

三是绩效考核难以发挥激励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但我国公务员实行固定薪级,工资与绩效挂钩不充分。他们包括工资在内的经济收入和其他福利待遇几乎都与行政级别相对应,这就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平均主义盛行,难以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

人文关怀偏少。众所周知,人的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引起行为,需要则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出发点和基础。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我国基层干部虽然年届五十,退居二线,但还是有着较强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希望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官不为民做主、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的不断涌现,使得公众越来越不相信政府,政府公信力下降。公众很可能会无限放大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事务中的瑕疵,不支持也不配合基层干部的工作。基层干部渴望社会大众关心和支持与基层干部“污名化”之间的矛盾无疑加剧了“50现象”的产生。

引导“50干部”走出困境的对策

第一,关键是完善公务员晋升机制和激励制度。继续完善从基层选拔干部的机制,让更多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基层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样不仅能提高行政队伍的整体执政水平,还能够提高干部的社会存在感。要广泛推行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机制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一些省份先后提拔县(市)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到省直厅局任职,一些地方从村官中选拔乡镇干部,就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正确理解并执行干部年轻化方针,打破晋升年龄上的“一刀切”。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当前干部队伍的整体倾向,但年轻化的本质是队伍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的与时俱进。如果在年轻化问题上搞“一刀切”,可能导致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影响年轻干部的成长和中老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采取灵活的晋升和激励制度,对于在某地或某一岗位连续工作很长时间的优秀基层干部可以通过“低职高配”制度来延长他们的“政治生命”。改革待遇与职务层层挂钩的模式,强化绩效考核机制,重视个人基层工作经历。如果能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注重考核工作结果,将考核项目进行科学的细化和量化以便提高可操作性,更加重视个人基层工作的经历,在绩效考核和个人工作资历的基础上考虑基层干部职务晋升和福利待遇问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将大大提高。

第二,强化行政问责制度,以党纪和法律鞭策基层干部,用刚性的规范引导基层干部的行为导向,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完善对干部的纪检监察机制。一旦基层干部触犯党纪国法,要严惩不贷。

第三,“50干部”自身要不断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创新思维方式,提高个人能力水平。“50干部”要摒弃“官本位”以及不健康的竞争思想,同时也得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第四,建立健全干部交流轮岗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干部要实行不同层次的轮岗交流,以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交流原则,做好党政干部、国企事业单位人员、高校科研人员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本着干部交流同领导班子调整、干部培养结合起来的理念,既要有机关和基层的纵向交流,也要有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如工作能力突出的基层干部可以去机关单位拓展视野;而工作懈怠、作风懒散的干部要从重要岗位交流到一般岗位;工作出现严重问题的干部要进行降职降级交流。

第五,许多基层干部一直坚守在党执政前沿,他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同时清正廉洁。对于表现优秀的基层干部,社会要给予充分肯定。这样不仅能够淡化“污名化”对基层干部的消极影响,也能引导部分“50干部”重新定位,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当前中国正处于政府向市场、社会、地方放权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多元化给基层干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基层干部处在党执政的最前沿,大部分拥有丰富的经验、勤政务实的作风和理性的思维信念,少部分在50岁上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但是通过正确的价值引导、制度规范和公众关注,“50现象”干部群体必然能走出困境,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9.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篇九

3月份,自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以来,我们物价局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制订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局机关副科以上六名领导干部深入到钟家沟村、南峁庄村、色草湾村、宣沟村、杜家沟村、郑家川村进行走访调研,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包抓领导入村后与村两委会成员、党员、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切实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一、具体做法

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我们紧密围绕工作重点,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狠抓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宣传,注重民情民意的调查,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衷心的拥护。

1、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

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使中央1号文件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会议宣传。通过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小组长和党员会,加大了宣传力度。二是媒介宣传。通过在交通要道、人流集中处设立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在村内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上门 1

宣传。为避免宣传工作留死角,上门宣传,释疑解惑重点讲解等方法作为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家喻户晓。

2、深入调查了解民情民意

我们将这次下基层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围绕着重解决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工作作风的问题,采取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农村老党员、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二是全面了解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全面了解各个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农民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发现了一批致富带头人,确定了一批特困户。走访特困户、灾病户、养殖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退耕还林、低保、五保、救济、救灾、种粮补贴、家电下乡、农田水利等涉农专项资金的发放兑现情况;详细了解了村里的农网改造、农田基建、通村公路、人畜饮水、春耕生产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村委会领导班子构成、村级党建、党员结构、村务管理等村级基层组织的建设情况;有的了解镇村关系、干群关系、党员议事、村民之间矛盾与纠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3、抓住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为将此次下基层活动落到实处,我们抓住了工作重点,牵住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牛鼻子”。一是理清村级发展思路。扶贫帮困只是“输血”,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为农村“造血”,帮助农村理清村级发展思路。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确保正常顺利开展工作。三是化解困扰发展难题。为使下基层活动收到实效,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重心。四是扶贫帮困献爱心,捐资6000元走访慰问了全乡12户困难户,让他们选购好化肥、农药、种子等春耕农用物资,尽我们的微薄之力。

二、几点体会

1、目标明确是前提

要做到 “三个结合,三个到位”:一是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确保规定的动作和程序落实到位;二是与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支农扶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三是与加快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和建设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排忧解难促发展工作落实到位。

2、抓住工作重点

活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帮困工作,重点在“六个一”工作内容上下工夫、求实效:一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寻找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二是关注民生,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三是化解矛盾,排查解决一批纠纷隐患。四是

构建和谐,探索一个群防群治确保农村平安的工作机制。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一套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六是认真总结,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服务基层的调研报告。

3、作风务实是保障

这次下基层活动,我们的干部严守工作纪律,注意工作方法,维护自身形象。一方面,在纪律上严格要求。所有工作队员严守“六不”要求:即不大吃大喝、不接受礼品礼物、不打牌赌博、不做违法违纪的事、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无故请假离队。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掌握了策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工作队员既认真负责,敢于负责,又注意了方式方法,把握了分寸,解决旧矛盾的同时没有留下新问题。

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我局虽然做了大量帮扶工作,但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关心钟家沟村等六个村的发展,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真正推进包抓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榆阳区物价局

10.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

驻点村:杨柳镇笕冲湾村 工作队: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队员:陈质彬

通过为期二个多月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当中学不到的东西,也使我对该活动由来更深入的认识,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决策。

(一)“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利于增强与群众沟通能力、为群众办实事能力。

省委提出的“万名干部下基层”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农村发展经济,让农民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过上文明、民主、富裕的生活。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帮助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和在群众中开展智力扶贫,解决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和群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扶贫造血”的作用。否则又会出现“工作组一走,集体经济项目跟着跑,群众贫穷继续有”的怪现象。因此,我们驻村工作组一到,就把发展集体经济和开展智力扶贫作为驻村工作的最终目标来统筹规划,一件件来认真抓好落实,并沿续下来。工作人员按照责任分工到所负责村庄进行调查,采取现场提问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并认真的填写。主要是针对党和政府制订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借助这次机会,与农民朋友们面对面、心连心、手拉手地进行沟通,倾听农民朋友的心声和期盼。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推动下一步工作有效开展。

(二)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利于掌握农村一线情况

这次下基层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身入”,而是饱含感情和责任的“心入”。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期盼,为改进工作、解决干部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困难积累经验。在下基层过程中,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零距离”的交流,聆听他们朴实的语言,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最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盼。

与群众的交谈过程中,我细细地品味群众质朴的话语,用心记录大家谈到的问题。村里穷、路不好,盼望新农村建设早日解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村小学校舍虽然修建了,但教师力量不够,教学设备简陋,盼望暑假后增添师资力量,解决娃们的上学问题。

(三)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是有利于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这次“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重要内容就是宣讲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把近几年来中央出台的农资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文件进行汇编,并将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各项普及百姓的民生政策一起编制印发给群众,做好解释和宣传,让群众掌握政策。二是有利于培养起群众的法律、法制观念与意识。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民事案例,给群众讲法律,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条例,让更多的群众知法懂法。

二、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煅炼和提高。

一是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为了做好“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我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乡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五老”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让我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常言说得好: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只要我们真正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就能得民心、受民敬。下基层空喊口号,老百姓很反感,下基层哪怕是做一件实事,老百姓一辈子都感激你!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深入基层 感受基层

----笕冲湾村民情走访入户调查心得体会

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石柱

带着公司领导的期望和寄托、带着任务和信心、带着真心和感情,我们来到了杨柳镇笕冲湾村进行走访民情。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会议精神,公司认真按照要求,选派干部到基层,扎实做好进村入户活动,按照整个活动时间节点,迅速进入笕冲湾村,不知不觉,投身“三万”活动已有两个月,作为驻村工作组的成员,随队驻村入户走访工作紧张、忙碌。闲下来时突然问自己:辛苦吗?是的,的确很苦、很累。然而扪心自问、静心思量,作为年轻人能得以到群众中获取“真经”的机会和过程,又觉苦中含甜、累中有乐。

谈到农民粮食直补时一位村民说:“种了一辈子的田,交公粮交了不少,后来负担越来越重,种田亏本,公粮不交又不行,不然的话要捉人,真没想到如今政府竟取消了交公粮,还给我们补钱,在原先,这事想都不敢想呀,党和政府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是的,我们要感谢党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培养和关怀,因为有扶贫帮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这样的活动,才让我们有机会真正接触现实农村、真正感知老百姓的所盼所需所想。同时,我们也深知公司党委和领导对我们工作组的厚望和信任,期待和关怀。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深入笕冲湾村,沉下身子当好入户调查的“潜水员”,努力做到不仅“身”要下,而且“心”要下,更要耐得住寂寞,把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真正让我们年轻干部受锻炼,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让老百姓得实惠。

提到村干部的问题时,他说道:“现在的村干部作风真不错,原来收公粮时,又搬东西又骂人,现在态度好多了,经常下基层访贫问苦,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我隔壁这家父子俩都有病,生活过不来,老房子快要垮了,村干部积极向上报告,争取了镇民政部门不仅让他们吃低保,还出钱给他们建房子,很多干部都来帮忙,现在的干部真不错。”

看到农民感激党的惠农政策时的微笑。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免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当向村民询问这 3

些政策是否得到落实时,他们都不住的点头,表示对中央的政策很满意,也很感激。笕冲湾村二组村民更是伸出大拇指对我们说到:“真没想到,现在种地不要钱,而且还给补助,感谢政府、感谢党!”从这些感激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农民已经从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我们想他们以后的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

这份乐来自于与村民打成一片时的欢畅交流和无限信任。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真正设身处地的与他们沟通,就很容易在情感上被他们接受。同样,村民也将我们这些队员看作知心朋友和亲人,敞开心扉,将家里的困难和对政策的建议如实向工作组娓娓道来。在这个双向互动、增进感情的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民生活还很艰辛,只有沉下身子,了解农民所需、所盼,才能无愧他们的信任和期许。

作为公司一名职员,与农民打交道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进入“三万”活动之初紧张、忐忑。但在连续多日的入户走访中,从农民那里了解到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方向,从村干部那里学到了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从基层农技站那里了解了第一手资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亘古不变,所有自认为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将“心”真正沉入村里,将“情”真正烙在村民身上获得的,而一点一滴的收获也正在逐渐积累,成为日后工作中的无价财富,为此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这次的走访民情,入户调查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笕冲湾村只是广大农村贫困村当中的一个缩影。对于无劳动力、有心无力改变现状的贫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关怀。希望政府福利、社会保障部门能够把阳光播洒到这些角落,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更多的深入基层,实地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掌握我们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情况,有代表性,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进而提升我们的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方胜利

此次“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我受益良多,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党中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我们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进驻调查村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在调查的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干部下基层一定要要带着“真感情”去,一定当好“服务员”,要说实话、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决不能走过场、摆花架子、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千万别把自己当“客”,一定不能坐在车里“体”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里面听汇报,如此一来,不仅不能帮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

下基层真的很累很苦,尤其我连续几次上乱山子回来后腿都要疼了两、三天;无论在烈日下,还是阴雨天,我仍坚持去走访农户。两个月来,我走访了大部分农户,受到了群众的赞扬,我认为县上开展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很有必要很及时,尤其能够锻炼一部分干部的意志,增长他们的才干,能够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能够检验出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成效,能够增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尤其当你真正地放下臭架子近距离与农民朋友拉家常为他们服务的时候,才能深刻体会到群众是多么渴望我们干部能够经常下去看看他们,多么需要我们的干部能够为他们真心办一些事实好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即使没有给他们争取到资金和项目,但只要尽力了,只要与群众心连心,带着真情去看望他们了,只要耐心倾听了他们意见、建议和批评,大部分群众依然是高兴的欢迎的赞扬的。尤其在我第一次入户的时候,在群山环绕的小路上遇到一位70岁的老人,并与他亲切地拉起了家常,没想到那位老人得知我一人冒雨还要坚持上那么远的农户去,他竟这样称赞我说:“你真是好干部!”的时候;当我在要吃锅里的锅巴粥,69岁的老大妈竟不让我吃,非要给我重做的时候;当我一人冒着烈日去3组农户查看旱情,一位60多岁的老人竟主动为我带了半天路的时候;当我去看望一老农因病卧床年余,老人被感动的落泪的时候„„多么善良多么朴实多么热情多么辛苦多么可怜的老百姓啊!此刻,我为我所做的一切感到无比自豪!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虽然我没有权没有钱没有关系,只是去看望了群众,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但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牵挂群众,时刻牵挂民生,时刻倾 5

听群众呼声,时刻把人当人看,把事当事办,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情办,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做任何事情都要对的起天地良心,对得起所领的工资,对得起老百姓的养育之恩。因此,今后不管我将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都不会失去信心,都不会放弃,我都会做好战斗的准备,都会一如既往地搞好工作。

“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即将结束了,今后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我决心都要继续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继续发扬“三苦”精神,继续深入群众,力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用真情架起一座座“民心桥”,用一流的工作作风做出一流的工作成绩。

我建议每个党员干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应拿出一定的资金,下决心真正去帮扶一户困难户;及时下到困难户中去,帮助他们出主意找门路,指导那些智力低下、老弱病残的特困户搞好生产,真正把那些困难户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要真帮而不是走过场,不脱贫不罢休,并纳入年终干部考核,连续几年仍没脱贫的应追究责任,不得提拔重用,还应扣发一月的工资用于扶贫等。同样,那些事业干部和领导人员也应纳入帮扶困难户之列。如果谁真的太忙而没有时间去,那完全也可以出钱。因为困难群众缺的就是钱,有了钱才能发展生产,才能生活。

总之,万名干部下基层很有必要,关键要捧着精神去,种下和谐回;要带着真情去,带着实情回;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假;多一些深入,少一些轻飘;多一些实际,少一些浮躁;有关部门要多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少搞一些花架子。只有这样,才能把有关活动做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下基层工作的苦与乐

驻村:杨柳镇笕冲湾村 工作队: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队员:肖本新

转眼之间小轿车的已经开展快三个月了,作为一名工作队员,到基层锻炼是一个挑战,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都说“基层是个小政府,居民的事由它管”,我和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入户摸底,让我走近了基层、走进了居民。更是让我看到那些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基层干部,感受到了他们的敬业与执着。

笕冲湾村位于杨柳湾镇东北部,所辖11个村民小组,553户,1703人,其劳动力800人。全村面积4.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89.4亩,林地1000亩。除了基层的日常工作,走家串户是基层工作者每日必做的功课。大家把基层比做一块农田,基层工作者好比是在农田上耕作的老黄牛。顶着似火的骄阳,穿行在基层里。从东家长到西家短;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农民增收、农民工就业,到帮助寻找就业岗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样样离不开基层干部,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动。

入户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一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务,但是真正通过入户以后,才知道基层干部,为了掌握居民的详细资料,基层实行错时工作制、全程代办制,帮助农户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下午利用下班时间,我跟着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始了入户,他边和农户们打着招呼,边告诉我,基层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入户调查,入户可不是简单地一家一户敲门,要讲究方法,既要等大家下班回家,又不能影响人家休息,因此,晚8:00-10:00是基层工作者最忙的时间段。最头痛的是一些外出户,入户时不是扑空儿,就是吃闭门羹,而且需要不断回访。

“有怨气就让他们讲,等气消了我们再做工作”。刚刚入户的我碰到了一件事。当我们敲开一家的门后,出来一位妇女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人,每周都要来,烦不烦。”当时我就感到很委屈,书记耐心地给她进行了解释,然后告诉我,“碰到这种事情,先让他们把怨气撒出来,然后我们再解释。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服务群众,帮群众排忧解难,消除群众的不满。不光是不被理解,不被信任,随着基层矛盾纠纷增多、直接面向基层农户的基层干部,往往就成了群众的撒气对象。”

通过下基层、入户使我真正懂得了,走出机关、潜心基层,与群众面对面而感同身受,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在这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与群众心贴心而信念坚定,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就在这里。只有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才能把百姓的忧苦当作自己的忧苦,基层工作有苦也有乐,真诚地向基层工作者们致敬!

上一篇:第一节饭店的概念下一篇:为了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