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提高的贺信

2024-08-19

公司业绩提高的贺信(6篇)

1.公司业绩提高的贺信 篇一

尊敬的母校XX建筑大学:

XX校友欣闻母校XX建筑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暨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五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一重大喜讯,所有在深校友为此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标志,这一荣誉的取得体现了母校日益壮大的综合实力,是母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结出的硕果,是母校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祝愿母校的各方面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续创佳绩!

在此对母校XX建筑大学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祝贺!

XX建筑大学XX校友会

20XX年9月7日

特附小诗祝贺

礼献母校——祝福XX建筑大学“申博”成功

数年艰辛“申博”路终迎来今天

这一秒,沸腾了几代建大人的心

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

您的喜讯恰似一股春风

鼓舞了全校师生远济沧海的风帆

您的笑靥如一轮旭日

照亮了建大今后前进的脚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建校65周年的发展史上

迎来了“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荣誉!

是您的辛勤耕耘

春华秋实结出累累硕果

今天,让我们为您鸣炮庆祝

今天,让我们放飞五十六只白鸽

我们手拉手,不仅要唱《同一首歌》

我们还要唱《感恩的心》

我们庆幸是您的学子

我们自豪与您走过风风雨雨

祝贺您,我的母校

愿您的明天,更上一层楼

祝贺您,我的母校

愿您在盛世中国的画卷中再书华章!

2.公司业绩提高的贺信 篇二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负债 公司业绩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假设

基于权衡理论分析,债务融资比率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呈近似“倒U型”。在企业负债率低时,提高负债率带来的免税收益大于破产成本和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大于债务的免税收益,就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而,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最优的负债率,该负债率代理成本,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但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随企业债务增加而加速上升,在企业负债使得企业总代理成本最小化,而价值最大化。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上市公司负债比例与其经营业绩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负债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相关关系。

1.2样本及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从2007年到2009年的数据。同时,基于实证分析的要求,对数据进行了细致的筛选;最后得到的观察值为835个。(1)被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ROA。选用总资产收益率(ROA)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其中,总资产收益率=当年税后净利润/年初年末总资产的平均值。(2)解释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我们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债务比率的指标。具体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年初年末负债总额的平均值/年初年末总资产的平均值。(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公司成长性GR、行业哑变量D1。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文引入了上述控制变量。其中,我们用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规模;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性。由于样本中涉及的制造业公司大约占50%,因此我们把行业划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大类。若样本公司属于制造业,则D1=1;否则D1=0。

1.3 建立模型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建立以下回归模型:

2. 实证分析

2.1描述性统计分析

模型涉及的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比较低,为4.23%,且波动不大,最小值为-12.17%,最大值为61.84%;资产负债率的均值达到了52.16%,比重比较大,而波动范围也比较大,标准差为16.94%;在控制变量中,上市公司成长性(GR)的波动程度最大,标准差为458.7%;其次为公司规模(SIZE),标准差为109.68%。

2.2回归分析

对于公司债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1、2的实证分析结果见下表2。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DEBT与公司业绩ROA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值为-0.065,即资产负债率每增长1%,公司业绩下降6.5%。同时,控制变量SIZE和GR分别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且变量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因此,模型1的实证分析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业绩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研究假设H1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模型2的实证检验的是资产负债率DEBT与公司业绩ROA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上述回归结果来看,DEBT2与ROA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312,并且变量的t统计量是显著的;而其他控制变量也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公司业绩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非线性相关关系,即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最佳的负债比率,使得公司业绩最优。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最优负债比率,我们根据模型2的实证回归结果计算出二次函数的极值。当公司业绩ROA值最大时,资产负债比率为27.05%。而有上述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2.16%,远远大于27.05%;因此,可以推断出我国的上市公司业绩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债务并没有发挥积极的正面治理效应,而是公司债务治理呈现出无效性。可见,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对公司业绩并未发挥积极作用,债务整体上表现为软约束的特征。结合目前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具体现状,要使负债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债务约束机制和债权保障机制。首先,启动深层次制度变革,推进银企关系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其次,积极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再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起规范的市场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 Jensen,M. and Meckling,W.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r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15):305-360.

[2] Diamond,Douglas W.Reputation Acquisiton in Debt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

828-826.

[3] Myers S.C.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5):145-175.

[4] 杜瑩、刘立国.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率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2(12).

[5] 汪辉.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8).

[6]于东智.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1).

[7] 王一萱、徐良平、李信民.中国企业债券市场上市公司调查报告[J],证券市场导报,2003(4).

3.公司业绩评价及激励机制的建立 篇三

【关键词】 业绩评价;激励机制;方法与途径

一、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

(一)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业绩评价则是激励机制的前提与基础。三者紧密相连,倘若公司治理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激励机制未能对代理人的行为产生驱动和约束力量,业绩评价工作将会失去意义。激励机制和业绩评价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框架内才能成为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公司治理只有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恰当的业绩评价的具体操作下才能形成富有效率的制衡机制。

(二)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意义

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即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各部门和员工的目标,成为落实公司战略的手段。其次,绩效管理系统应贯彻指导、评价、区分、激励、沟通等管理措施,使管理有效。最后,绩效管理应着眼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员工不断进步,绩效持续改善。一个设计和联系都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和提高员工的业绩。通过绩效管理评价结果,能够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未来招聘选择、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的特定需要。绩效管理系统为薪酬管理提供了基础材料,使企业薪酬管理更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

二、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

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的演变上,其内涵变化也决定了激励机制主体与业绩评价主体的变化,并带来了其主要内容的转变。

(一)“股东至上”模式下的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

“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遵循的是“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认为物质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完全拥有企业所有权,公司治理的主体是股东,客体是经营者,治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导向的业绩评价主要是衡量经营者是否为股东的财富增值,关系到经营者的奖惩、职位升降等问题。能体现出股东财富增值程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是经济增加值(EVA)和修正后的经济增加值(REVA)。EVA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于1991年提出,衡量企业在业绩评价期内增加的价值,被定义为营业净利润(NOPAT)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在计算资本成本时,EVA不仅考虑负债资本的成本,且考虑了股权资本的成本。REVA是美国学者Jeffry于1997年提出,该指标以资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衡量,这两个指标都是将会计利润进行若干因素的调整后形成的,最大特点是它们都从衡量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了多少财富的角度出发,考虑了资本成本,真实地反映了经营者通过生产经营创造的新增经济价值,维护了股东的利益。

(二)“共同治理”模式下的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

“共同治理”模式的公司治理遵循的是剩余索取权应由利益相关者掌握的逻辑。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客体是经营者,治理目标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指标是在传统财务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的,即以非财务指标来补充财务评价指标的不足,典型代表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SC,Balanced ScoredCard)。平衡计分卡是与企业长远目标紧密联系、体现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所组成的一种业绩衡量系统。其业绩衡量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学习与成长”是核心,“内部经营过程”是基础,“客户”是关键因素,“财务”仍然是最终目标。平衡计分卡清楚地表明了长期的公司价值和业绩驱动因素的关系,所包含的业绩衡量指标兼顾了影响业绩的长期与短期的因素、财务与非财务的因素、外部与内部的因素等多个方面,能够多角度地为企业提供信息,不但综合地反映企业的业绩,从战略角度体现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思想。

三、我国构建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思路

(一)按绩效评价制订激励方案

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应当包括三个环节:设计指标体系、确定目标值、评价结果并进行激励。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报酬计划或者激励制度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高管人员的评价与激励;另一个是对企业基层员工的评价与激励。激励活动应当使管理者和员工朝着使企业总体目标实现的方向进行,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制度设计是企业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目前运用最多的是股权激励。理想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过程可以概括为:努力程度决定公司业绩,公司业绩决定公司股价,公司股价决定高管人员的报酬。股票期权的报酬计划与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的约束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企业高管人员对于企业长期利益以及长远发展的关注程度。基层员工奖励制度的设计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按照企业目标制定员工行为守则;鼓励对企业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在设定的目标中体现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尽量避免绩效评估的主观性和不平等性。

(二)整合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途径

绩效评价是通过业绩计量及奖惩将企业价值目标转化为对经营者的激励。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构建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以经营者股权激励为主要方式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是整合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经营者只有实现了经济增加值的提高,才真正实现了所有者财富的增长,才能获得奖励。这种奖励又与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紧密相关,有效地克服了经营者粉饰利润的现象,也体现了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价值。

用一个实例来说明企业如何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某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进出口贸易等。该公司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该激励计划要求,按照公司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对象行权前一年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要达到或超过16%。行权前一年度公司扣减管理层提取的股权激励基金后的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要达到或超过12%。公司规定将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股票,有效期为7年,授予日为2年后,在满足生效业绩条件的情况下,期权按每年二分之一的比例生效。授予格按计划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收盘价和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股票的算术平均收盘价两者的高者为准。

公司将根据未来业绩达标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激励基金购置股票作为股票来源,按董事长和总经理各占0.06%、副总及三总师各占0.05%、总助理占0.04%、董事会秘书占0.02%、业务骨干各占0.03%的比例来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具体授予数量根据实际购置股票的数量决定。可以看出,这种股权激励计划充分体现了经济增加值的理念,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用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组合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经济增加值指标。

4.公司业绩不是绝对推手 篇四

业绩与股价相关甚弱

从A股整体看,股价指数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长期缺乏关联,甚至背道而驰。

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盈利,一度由1994年的0.32元下降到2001年的0.1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由1994年的14.20%下降为2001年的5.56%。而同期的上证指数由1994年末的647.87点,上涨到2001年末的1645.97点,深证成指则由1994年末的1271.05点,上涨到2001年末的3325.66点。

每股收益由2001年的0.14元增长到2004年的0.24元,净资产收益率由2001年的5.56%增加到2004年的9.84%时,上证指数却由2001年末的1645.97点,下跌到2004年末的1266.50点,深证成指则由2001年末的3325.66点,下跌到2004年末的3067.57点。

从行业层面看,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虽有显著差异,但并未反映在股价上。从个股层面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甚至与股价显著负相关。

但若剔除亏损股或绩差股,剩余公司的业绩对其股价的影响就显示出来了。对2000 2004年的所有A股,若剔除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为负的股票(实际剔除率占所有A股的50%以上),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对股价的影响显著提高。而对上证30成分股,公司的股价可以随其业绩,划分出由低到高的等级。

相关度弱源于炒作

理论上股价应受业绩的驱动,是基于上市公司会频繁、高比例派发股利的假设的。但中国股市股价与业绩无关,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是因为上市公司不派股利。其实派发股利的A股公司比例并不低,最高的1994年达到91.52%,最低的1999年也有45.26%,远高于美国1999年20%的水平;现金股利支付率平均达到41.12%,也远高于主要国际市场32.19%的均值。但是,长期以来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下,造成A股公司即使有派现积极性,却缺乏足够的派现能力。1994-2002年所有A股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为4.37%和8.67%,而美国上市公司1993-1998年这两大指标达到7.59%和12.04%。这导致投资A股公司的股利收益率不到1%。

股价与业绩长期不相关,与股利收益率过低、投资者不重股利重差价有关。投资者无法靠股利来获取高收益,就只能寄希望于炒作获取差价。A股作为新兴市场具有高投机性,炒作更是变本加厉。深沪两市年均换手率最高时曾达到1134.65%(1994年)和1350.35%(1996年),最低时也达到了198.8%(2002年)和214%(2002年),远高于美国纽交所75%的水平。炒作不需要关注业绩,或者需要的也只是虚假的业绩。股价吸收了太多的炒作成分,自然使股价与业绩呈现扑朔迷离的关系。

业绩相关度正在强化

对股价和业绩相关性的静态考察似乎令人沮丧,但动态考察的结果说明,两者的相关性正随时间的推移得到加强。1995-2000年,上交所所有A股的净利润增长率与股价的相关性虽一直不显著,但在向显著靠拢。从2001-2003净资产收益率与市净率相关性的变化看,两者负相关的公司比重,从2001年的81.85%降至2003年的50.63%;2003年仍负相关公司的复相关系数绝对值,也显著下降2002-2004年,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对非绩差A股股价的解释能力日益加强。

2005-2007年股价随业绩增长的一路上扬,也佐证了两者相关性的日益强化。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盈利,由2005年末的0.216元上升到2006年末的0.24元,2007年已披露中报的344公司中,213家中期业绩同比增长超过30%。同期的上证指数,也由2005年末的1161.06点,上涨到2007年8月14日的4820.06点,深证成指则由2005年末的2863.61点,上涨到2007年8月14日的16116.61点。

显然,股市的投机性正在随股市的成熟有所弱化,使得股价——尤其是绩优股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得到加强。基金等以中长期投资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引导个人和整个市场逐步向以业绩和成长性为基础的价值投资转移。投资者的理念变迁和监管的日益成熟、加强,也迫使操纵者开始更多地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中长线投资,推动上市公司股价向其内在价值回归。

投资者不可只看业绩

A股股价长期与业绩相关甚弱的事实,提醒股民在在新兴的A股市场选股和选时时,均不可将业绩作为唯一甚至是最核心的因素。股民需要关心和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但宏观和行业政策、市场面是否认同等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可与业绩等量齐观,甚至更重要。1973-1974年美国漂亮50股价出现30%-50%的狂跌,2001~2005年政策与市场面双重打压致A股蓝筹股投资者损失惨重的历史,永远都不应该被忘记。而基本面的内涵,也远不止于报表上显示的业绩,投资公司是要买公司的未来,公司的治理结构、股票的流通性状况等基本面因素,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同样不容忽视。

5.上市公司的并购业绩承诺太不靠谱 篇五

最近百圆裤业(002640.SZ)公告拟收购外贸电商环球易购,而环球易购的业绩承诺令人侧目。

据百圆裤业定增预案,2013年环球易购净利润为3149万元,但2014年—2017年,环球易购的业绩承诺分别不低于6500万元、9100万元、1.26亿元、1.7亿元。这意味着未来4年业绩要翻近6倍。

业绩描画是美好的,但事实上,企业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要说预测三年,有时预测一年都恐怕拿不准。当然有关主体业绩承诺放卫星,在资产出让时就可要高价。

只是,业绩不达标时,要让交易对手进行补偿并非顺顺当当,有的施“拖”字诀,有的施“赖”字诀。

比如,金利科技(002464.SZ)在2011年底以总价3.7亿购买康铨所持有的宇瀚光电100%股权,收购增值率约416%,彼时,康铨承诺:宇瀚光电2011年至2014年业绩若未达到,康铨优先以认购的股份进行补偿,不足时进行现金补偿。

现实中,2013年宇瀚光电业绩剧降,根据补偿承诺,金利科技拟以总价1元的价格定向回购并注销康铨持有的公司的665.93万股;但康铨已将其持有的529万股质押给东海证券,未质押股份只有530万股,小于2013年度应补偿的665.9万股。

虽然金利科技多次催促,但康铨不配合办理股份质押的解质手续,导致公司回购注销无法及时按法定程序继续实施,只能起诉到法院,但法院判决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判决结果是否能够执行也存在不确定性。

有关方面对并购资产作出业绩承诺及其补偿方案,或许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方便股价炒作,是为了在二级市场获取巨大差价。

因此,在有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持股快要解禁的时候,并购运作也就不期而遇,有了并购资产的业绩承诺这块画饼,炒家更是可以放肆将股价直线拉抬。

其实,并购资产业绩是否作出承诺并不重要,补偿或者不补偿也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对收购资产进行业绩承诺并提出补偿方案的玩法,根本就不应该允许存在。

如果并购资产的评估值可以随便浮夸、业绩承诺可以随便放卫星、业绩没有达标后补偿责任又可随便逃避,那么这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

相反,如果上市公司发布的并购重组信息比较真实,资产估值实事求是,那么业绩预测根本就不重要,而且也难以预测,至于补偿更是不应该,投资者自有判断能力,可以对并购资产的价值作出判断,自然这其中的投资风险也应该由投资者来承担。

事实上,最近征求修改意见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取消了向非关联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门槛要求和相应的盈利预测补偿强制性规定。

笔者认为,这是正确决定;不仅如此,对属于关联交易的资产并购,也应取消盈利预测及补偿强制性规定,这并非允许向大股东等进行利益输送,而是为了防止大股东等借机进行股价炒作获利,大股东等即使对并购资产进行业绩承诺及补偿,但这些不靠谱的业绩预测,不要也罢,其从中炒作获得的巨大差价,显然远远超过其作出的业绩补偿。

6.上市公司业绩是“基石” 篇六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怪圈”。即在我国股市中,只要政策一放松,就会出现暴涨,导致股市过热;股市一过热,监管者就要推出从紧的政策来调市;政策一收紧,股市就暴跌,导致股市的低迷;当股市低迷时,监管者就采用放松的政策来托市;而政策一放松,股市又会出现暴涨。我国经济改革初期的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在我国新世纪的股市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我国股市就只能处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往往复复,产生极大的危害。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2001年6月,当股市(沪市)炒到2245点的高位时,股市过热,大盘市盈率高达70倍左右。管理层为了抑制股市风险,消除股价泡沫,采取了查资金与查违规等加强监管的措施。沪市在半年的时间里,连续下跌了906点,投资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国股市重新陷入低迷之中,迫使管理层不得不再次推出救市政策来托市。

值得深思的是,我国股市在大幅下跌之后,其市盈率反而比下跌之前的市盈率更高。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消除股价泡沫的同时,上市公司业绩的泡沫被消除得更快,因此,在股市价格大幅下降过程中,股市的风险却没有同比例下降。

可以说,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消除股价泡沫只能治表,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大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才能治本。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基石不稳,证券市场这一大厦必然存在巨大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要想健康发展,股市要想良性运行,就必须做好上市公司的工作,使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不断提高。只有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提高,才能为股市的上涨提供坚实的基础,股市的市盈率才不会过高,市场风险才不会过大。如果在股市不断上涨的过程中,而上市公司业绩却普遍滑坡,出现了背离现象,那么必然导致股市很高的市盈率,造成证券市场非常大的风险(参见下图)。

在图中可以看出:1990-1993年,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平均每股收益)水平由0.0145元猛增至0.3439元,股市也出现了暴涨行情,股市与上市公司业绩水平同向上行;1993-1996年,因宏观政策从紧,经济增长滑坡,上市公司业绩也逐渐下滑,股市与上市公司业绩水平同向下降;1996-2001年6月,股市受宏观政策放松的推动,出现连续上扬的行情,沪市涨至2245点,而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大幅滑坡至0.1336元,股市与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不正常的反向变动,股市的上扬背离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基础,造成极大的市场风险,股价必然要向上市公司的业绩合理复归。

笔者认为,要想改变我国股市发展的被动局面,最重要的是上市公司总体业绩能够明显提高。使人欣慰的是,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业绩普遍回升的局面,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趋势。据年报统计,2002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43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75%,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15%和3.98%;2002年沪深两市1236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是当年GDP增长速度的两倍,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7.0%上升到18.6%。相应地,这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总额也达到38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净利润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8.9%; 上市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4.1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0%。正是因为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才使2003年的股市出现了一轮逐波上扬的行情。

上一篇:机关效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下一篇:高傲的反义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