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阅读课

2024-09-30

怎样上好阅读课(精选9篇)

1.怎样上好阅读课 篇一

怎样上好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

摘要: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更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也就有了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学生课外阅读究竟读什么,怎样读;教师指导究竟导什么,怎样导,成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瓶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对“怎样上好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阐述。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价值取向、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更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也就有了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随着图书在各校配备的普及,许多学校开设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程”,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成了教学常规工作。然而,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说得多,做得少;想法多,务实少;借书多,读得少,形式多,效果少”的现象。学生课外阅读究竟读什么,怎样读;教师指导究竟导什么,怎样导,成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瓶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怎样上好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谈几点感悟。

一、上好读物推荐课,把握好价值取向

读物推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教师在上此类课前应充分了解图书室的

藏书情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推荐读物,将推荐目录打印提供给学生选择。推荐读物应注意:

(一)、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二)、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

(三)、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动活泼、规范;

(四)、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

(五)、选择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

新课标建议向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推荐的读物以“拼音读物、低幼儿歌、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向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推荐的读物以“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童小说,科普小说,普及型中国名著”为主;向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推荐的读物以“童话、寓言、故事,浅显的文言文,科普小说,普及型中外名著”为主。

推荐读物时教师要把握好价值取向(即发展方向),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萌芽阶段,可塑性很强,不可能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正面引导几乎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时,要教会学生辨别是非、辨别优劣、辨别正误,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自觉抵制不良读物。

二、上好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学习贵在方法,读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量和质,教师要教给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

喜欢看,可怎么就没有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一)、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等。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二)、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三)、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我想我们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四)、朗读和默读。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朗读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默读是

不出声地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广度大,阅读速度快。默读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阅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思考。学生在默读时,如果经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一)、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会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二)、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

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三)、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出黑板报。学生为了办好手抄报,大量阅读了有关书籍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画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四、上好课外阅读评价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保持持久的课外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愉悦,受到激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合理、客观、激励性的评价,让其课外阅读成果得到展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教师要抓好“两个”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评价,主要是将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阶段性地展示,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的评价,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及个性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形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以评价信息来调整新的阅读行为。终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性评价,一般在期末进行,对学生一个学期课外阅读的技能、目标要求

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行评价,对下一学期的课外阅读作行为指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使学生与文学作品产生心灵与心灵的呼唤,感情与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从而获得一种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怎样上好阅读课 篇二

一.两基过关, 力避硬伤

一次, 我做申报职称教师典型课例教学的评委。听几天课让我身心疲惫, 感慨颇多。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不扎实, “两字一话” (硬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 不过关。一些授课者基本教学能力欠缺, 或教学目标不明确, 或教法单调, 或缺少学法指导。上好公开课要苦练内功, 不断“充电”。

二.摒弃三满, 力避俗套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 (多媒体) 都不好。不搞大而全。应以生为本, 密度适中, 容量合理, 给学生咀嚼、品味和质疑的时间。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以学生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问得有价值, 有梯度, 有角度。问得过多, 或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就将答案和盘托出, 这种提问意义不大。多媒体在创设意境、增加信息量、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实现“三维目标”, 多媒体的使用密度不能太大。花里胡哨, 晕!

俗套一, 依赖名师教案。等于把名师的东西当“套子”, 自己做“套中人”, 不能因材施教。讲课时背名师的优秀教案, 循规蹈矩, 无感情投入, 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甚至叠用几位名师的教案而不会“割爱”。一节公开课或导语过长, 或面面俱到, 或蜻蜓点水, 或虎头蛇尾。越俎代庖, 喋喋不休, 自我陶醉, 极有可能导致拖堂, 而拖堂是上公开课最明显的失误。

俗套二, 依赖众人包装。学科组群策群力, 讨论出一个方案, 公推一人对外上公开课, 这本是好事。但过度“包装”, 甚至共同参与“掺假”就不好了。若提问什么, 提问谁, 答案是什么, 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 上公开课就失去了意义, 等于大家共建“空中楼阁”。有些授课者拘泥事先讨论好的板书设计。为了完成板书, 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思路, 屏蔽异议, 束缚思维。非要问到和自己事先完成的板书吻合为止, 这样做不好。

三.设计创新, 灵活自如

“我行我素”, 不拘一格, 语文公开课应上得异彩纷呈。

我用我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把精读课文上成略读课是偷懒, 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招人烦。“五马分尸”式的讲解很无聊。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心中有法, 用法自如。要敢把名师的好法“拿来”, 更要挑选创新, 因地制宜, 我用我法, 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点突出有步骤, 难点突破有招数。关键在于激励兴趣和氛围, 优化提问, 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不断提升。公开课就是要看授课人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何开发潜力陶冶情操。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教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精彩的导入, 声情并茂的片段范读之后, 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阿长肖像的句子———“她生得黄胖而矮”, “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然后老师提纲挈领地提问:“生得不好看”的阿长有哪些“伟大的神力”?鲁迅童年时对阿长“发生敬意”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 讨论发言;老师及时点拨补正, 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这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资源, 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落实教学目标, 质优效高。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 注重学法指导, 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纠错无痕。心中有教案, 眼里有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态势灵活调整教读方案。一节课要上得一气呵成, 不能有明显的疏漏、断层和错位。发现问题, 巧妙补正。有一次听说课比赛。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诗《江雪》。课前我看了他的教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 方法得当。导入精彩, 题解精当, 又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教读结合理解诗意之后讲到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时, 他和我都意识到忘了介绍作者。这位老师从容应对, 机智设问: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渲染如此幽僻清冷的气氛呢?这肯定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处境有关。然后老师补充介绍作者, 着重讲了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孤独郁闷的心路历程。心境与诗渲染的氛围吻合, 纠错天衣无缝。

处变不惊。授课者要备教材, 备学生, 又要备环境, 积极应对临场变化。内蒙古一位特级教师到安徽省芜湖一中上示范课, 讲柳永的词《雨霖铃》。这位极富亲和力的语文老师用极具魅力的课文范读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课上得很有语文味。他让学生品味“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时, 一位漂亮的阳光女生突然举手示意, 要求上台和老师模拟表演这一动人的“情人话别”场景。听课的几百名语文教师都站了起来, 要看看这位授课的同行如何平息这朵突然涌起的“浪花”。只见这位老师喜出望外, 表扬女生的大胆创意。师生表演“短剧”, 惟妙惟肖, 准确地抓住了柳永词中人物的心态,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令同行们称羡。临时借班上课, 不可能“预设”这一环节。妙在授课者因势利导, 使这一师生互动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3.怎样上好主题阅读课 篇三

在主题阅读课上,我特别强调要关注倾听,尊重别人。演讲学生自评,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及时在自己的“课堂展示记录本”记录感受。我规定:每天一个小组轮流互评,然后抽签决定两名同学互评。

奖惩分明是主题阅读课走入学生心中的动力。如果演讲或评价精彩,我会奖励学生一个我亲手书写着名言警句的小笔记本。记得有位学生,第二次领到本子时,在日记中告诉我,他把本子送给了自己的爷爷,爷爷很喜欢那句名言。我很高兴,原来这个本子还可以传递知识。

当然,阅读展示,学生是不支持的,刚开始他们只能当成是一种负担。所以,课上不能脱稿的,甚至没有读主题文章的很多。我们老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怎么做呢?只有耐心、再耐心一些,等待学生心甘情愿并快乐地接受。

我是这样做的:学生可以要求不上台展示,每天进行文本展示。去年九年级一班的一名男生,坚持每天文本展示,直到去职业学校上学。当学生没有准备好,千万不可责骂。一定要微笑地同他说话,只让他继续准备,亦可通过同学、老师的帮助,到明天将文章展示到班级中就行了,也就是抄写一遍并再讲给同学听。

一定要坚持,一定要耐心等待,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让孩子们多读点文章吗?他没读,再让他读一读;他没书读,给他一本书读;他有意见,和他谈一谈这样的好处。慢慢地,学生就会爱上阅读。爱上阅读与强迫无关,关键在于潜移默化。这个九年级五班也是大约在4周以后才步入正轨的。那是9月22日,郑文潇和王维康的精彩发言。当时的主题是“拨动心弦”,阅读感动人心的文章。他们俩,一个平时沉默寡言、一个沉默是金,没有想到都准备得十分充沛。记得当时我说:“感谢你们两个!因为这是你们一字一字背诵之后,又讲出来的故事!”9月23日,崔学文又给大家朗读了“雪橇犬的故事”,也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记得前一天,崔学文还在日记中和我说,一定不会抽到他的。结果第二天,就鬼使神差抽到了。也算是一件教学中我幸灾乐祸的事吧!从此,九年级五班就渐渐地习惯了课上的阅读展示,文本展示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

对于学生的互评,比起演讲来说更难习惯。一开始我一直强调要倾听,互评字数没有限制。倒也相安无事。同样是在9月22日,徐艺峤没有认真听,评得是乱七八糟。于是,我还是微笑地和他说话,只是让他再看看演讲者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第二天贴到书橱上。没有想到,他明天竟然写了400字左右的感受,前两段竟然是检讨。当时,我很震惊。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但告诉学生:自责是必要的。但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也只有这样,才会有老师的存在。倾听必要的,如果没有听清或者正在思考一个人生的重要问题,那课下再看看文章,写个简短的感受就可以了。哪有这么大的罪责呢?也许是我对学生的宽容吧,终于在一个月后,互评进入了炉火纯青的阶段。10月27日宗丽娜小组的互评相当精彩,记得当时重点评价了崔保平讲的一个富有禅意的小故事。尤其是练海亮的“有得必有失,我们要珍惜拥有”,更是让学生自动给他鼓起了掌。现在像是徐方濡、郑文潇、李宁等同学,经常语出波澜。

这个主题阅读展示课其实是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才成型的。2002年,我和初一的孩子利用作文课开始了双周一次的故事会,形式很简单,就是讲故事,给学生照个照片,讲完后贴出喜报。2006年,这级学生毕业以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思考自己的课堂,开始寻找自己的教学理念。就在此时,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开始研究如何让孩子快乐、幸福地学习语文,并能够幸福地读过自己的一生。于是,逐步对阅读展示且行且思,终于到2009年,我设计了一系列大阅读活动课的展示方案,主要针对于初一至初三学生,期间我及其他语文教师为之进行了教学实验(尽管有些费时,费力)。经过几年的沉淀,我初步设计了以上主题阅读展示的基本方式。

4.怎样上好安全课 篇四

只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了如何确保安全,防范各种风险,那么,我们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意想不到的风险来临,学生习得的逃生自救技能,也会尽可能地远离危险与灾难。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科学把握安全课堂40分钟,使其真正学以致用

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由于其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群体性等特点,因此,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特殊、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小学生又具有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好奇易动、安全意识淡薄、等特点,加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地域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

虽然公共安全课一度走进课堂,但大多老师在教学时一贯采取的是批评教育、严词厉语,抑或是照本宣科地强调该干啥而不该干啥。久而久之,讲者乏味,听者无心,学生安全事故依旧频发。

只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了如何确保安全,防范各种风险,那么,我们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意想不到的风险来临,学生习得的逃生自救技能,也会尽可能地远离危险与灾难。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科学把握安全课堂40分钟,使其真正学以致用。

一、寓教于乐

安全天天讲,时时讲,现在又拿到课堂上专题讲,难免有老生常谈、枯燥乏味之嫌。课前围绕安全编制一首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一曲优美动听的儿歌、表演一段三句半或相声小品、参与一个智力游戏等方法,这样既愉悦了学生的心情,又回归了安全的主题。例如:“小朋友们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红绿灯,仔细瞧,交通安全很重要„„”“你拍一,我拍一,玩游戏,远利器;你拍二„„”在教学饮食安全时,因多数小学生钟爱于“三无”麻辣小吃,殊不知其肮脏的生产流程,课堂上,我用一面团做道具,简单模拟制作了一小食品,操作过程中,不乏听到学生“啧、啧”之声,最后“产品”拿来在学生中“销售”,得到的是笑声与拒绝。一节不需要讲解太多的课,让学生在快乐中感知,何乐而不为?

二、释疑解难 《安全教育读本》、《安全知识手册》等教学宣传书籍普遍都是以生活常见安全问答形式出现的,如:“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如何安全用电?烫伤了怎么办?”等等。这些当然提的很好,也很全面,通常教师一节课下来就可以轻松解答很多的安全问题,如此照本宣科、包罗万象,学生的收获又有多少呢?正如吃了一次满汉全席,回头问哪道菜什么味道,却不知酸甜苦辣咸。我觉得可以让一至二名学生根据自身亲历,提出问题,然后师生用一节课时间共同来释疑解难。比如在一次安全课上,学生张××提出:“昨天我放学回家,差点被一路边的狗咬伤了。老师,狗为什么要咬人,万一被咬伤了该怎么办呢?”我让同学们分析了这只狗为什么要去咬张××同学。同学们各执其词,踊跃参予“案件审理”,时不时有淘气学生闹一俩笑话出来,弄得满堂欢笑,课堂氛围其乐融融。最后,老师结合狗的生理及咬伤病理作了详实解答,同时也灌输了诸类防范常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收获了认知。

三、细品案例

小学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根据这一个性特点,安全课上,用一两个真实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情趣,用一两个惨痛的影像来打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案例,让他们在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体会安全的重要性,领略人生的珍贵。“5.12”地震中遇难孩子散落一地的文具和书包,大火中无助孩子的哀嚎„„像这些事例,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安全事故常常发生于意料之外,安全防范却在我们的预防之中。安全工作应该从课堂抓起,从点滴抓起,从小事抓起。我深信:一节成功的安全课后,将会是一次惨痛事故的远离。

5.怎样上好班会课 篇五

2013年9月27日至9月30日,我校一行8人在吐逊古丽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参加了“2013年全国德育与班主任大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全国知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及班主任培训专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辅导讲座。

一、班级文化建设

二、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三、如何打造魅力班会课

根据我校的实际,从这个学期开始到期末,我们德育办和政教科要重点做好主题班会工作。要上好班会课,提高班会课的质量,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下面我将在杭州学习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共同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上好班会果。

班会课是国家规定的重要课程,在课程表上,每周一节,班会课的内容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需要,加强研究,精心设计,精心实施。

班会课的常见课型可以分为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

班级例会主要进行学校工作布置,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班级例会重在体现管理的功能,其特点为“就事论事”。

主题班会根据学校工作布置和班级具体情况召开。(例如,本学期学校安排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活动,班级是存在信教人群较多)

主题班会又可分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主题活动和以班主任讲述为主的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重在体现教育的功能。

不论班级例会还是主题班会的时间一般都是一节课,也可以互为组合。但是有一点,班主任不要将班会课变成或挪为“补课课”、“自习课”、“训话课”、“表演课”所以要认真研究怎样上好班会课。

一、写好班会课教案

要提高班会课的有效性,要加强 对班会课教案的研究,写教案,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1.思考设计背景。我们为什么要上这节班会课,班主任一定要做认真的思考。实践中概括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是班主任了解党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重要文件,根据有关教育文本思考,什么该做,什么必须做。“小处”是要认真研究学情,思考学生的特点,怎样做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拟定响亮课题。班会课本没有课题,我们要拟一个响亮的课题,让学生一听到这个课题,就产生好奇向往,拟课题时,就力求表达明确,新颖生动,上口易说,如:节约粮食教育——民以食为天;规章制度教育——定规矩,成方圆;励志教育——别说不可能;家校沟通——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3.明确教育目标。班会课应有明确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实在。教育目标的制定,通常有三种写法:

①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

②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③列数字1.2.3.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适合度,可操作性,不要过大、过空。例如:鼓励学生学习,可以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可以搜集名人传记故事,搞活动,字词接龙,猜谜语。

4.课前准备考虑要周全

课前准备一个简案,一个详案,把每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哪些事,一一列出。

详案是把这节课所有的步骤及主要内容写清楚,而且要注意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预设,都要认真细化。

二、主题鲜明,材料充实

如今多元化的社会、多元的思潮、多元的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学生涉世未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因此主题班会课的选题要恰当,要有及时性和针对性。班主任要加强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文

化,传承民族优秀的精神传统。班主任得保证经常看新闻联播,经常看时事要闻,经常看媒体信息,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主题确定后,要围绕主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材料筛选,力争材料充实,这个充实还包括材料新鲜、生动、丰富、典型,班主任要进行充分准备。

班主任一定要认真研究班情,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中的热门话题,难点问题,及时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课,如“学习一定有高招”“自信与成功”等话题。

三、立足教育,形式多样

主题教育课不仅要主题鲜明,而且要运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常用的形式之一是师生对话。班主任设计话题时要小一点,实一点,注意话题的递进性。比如“学会珍惜时间”,班主任可设计“你能介绍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吗?”“你知道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吗?”“你思考紧扣话题进行讨论,注意讨论的实效?”

常用形式之二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同桌,可以是四人小组。在四人小组讨论时要明确谁是小组长,要指导组长、指导同学紧扣话题进行讨论,注意讨论的实效。

常用的形式之三是情境思辨。班主任要巧设情境,用场景、图片、录像等,引发学生思考、辨别,甚至辩论。对高中生,还可编制正方、反方题,来调动学生勇者不惧的积极性。

常用的形式之四是课堂活动。班主任应根据需要,设计、开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如猜书名、拼图、十秒拍手等小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

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召开,所采取的形式应有所不同。如禁毒主题教育课,在小学高年级上时,应以知识讲授为主,辅以师生对话,在中学则以情境思辨为主。

由于主题教育课以班主任讲授为主,一定要制作好课件。课件文字要精练,图片要丰富,同时配以音频视频材料,来增强讲授的效果。

使作视频材料时,要注意选择,视频要贴近主题,可以做适当的剪裁,做到画面清晰。如果自拍视频,一定要考虑视频的质量和播放的效果,不能为有视频这一形式,而滥竽充数。

四、“三主”为主,互动交流。主题教育题上,班主任要担当起“三主”的重任,即做好主持、主讲、主导工作。

班主任是主题教育课的主持人。作为主持,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学生的细小的反应,皱眉、撇嘴、嘀咕、会心一笑,都应该引起班主任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主持,应穿针引线,承上启下;作为主持,要调节气氛,推向高潮;作为主持,要把握节奏,总结全课。

主题教育课班主任要“扛大梁”.班主任要精心设计,广泛选材,合理取舍,科学构架全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实质,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述时设身处地,贴心贴肺,使学生入情入境,入心入脑。

班主任要加强学习,研究班情,直面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困惑,走近学生,抓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是,或是思而不解的问题,给与积极的引导。如早恋、网瘾、学习缺乏动力、心理障碍等难题,导以方法,哓以道理,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是,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进步,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收到实效。

但“主导”并不等于“我说你听”,而是重在“引导”,在理服人,以语言魅力感动学生。

主题教育课要走进学生心里,一定要体现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思想火花迸发,碰撞,升华。

主题教育课虽要做到“三主”,但要避免老师的“一言堂”,避免老师的“独角戏”,可以问卷调查,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情境思辨,课堂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心灵之门敞开。

喀什师范学校德育办

6.怎样上好每一堂课 篇六

怎样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把我领悟到的和写下的文字在课堂中变成现实,也是我一直思考并正在试图解决的问题。而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把每一堂课上得都像美妙各不相同的艺术品,如宋祖英的舞台演出一样大气且绚美呢?这则是我刚刚开始思索并正在努力寻找答案的问题。相信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智慧的国度,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看完孔凡哲的《上好课有效技能》和赵国防的《有效备课:问题 探究 对策》、徐健 成剑的《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后,我对怎样上好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整理如下:

一、严明的纪律和浓郁美好的学习氛围

天行有常,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又有“秩序是宇宙的最高法则”这一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好的规矩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最快最好地发展,成为各级各类的人才甚至天才。严师出高徒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有纪律守纪律的课堂是上好一切课的前提条件。然后营造一种浓郁美好的学习氛围,把各种有益的美术信息源源不断地融入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自然而然地爱学习,爱运用所知所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进而美好世界。

二、用心准备

在上课前,认真备好课,给学生设计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心智,产生各种奇妙的答案。同样,预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探索。及时把生活中的新的有益的美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融进美术教案,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世界和视野;学生也在用心地做着相关准备,并且总能找到他们发现的相关美术知识和资料融入学习环境中来。课前都能做到自觉地收集相关材料,自觉带全美术课材料。师生都非常清楚地知道美术的真正价值所在,能正确使用手中的画笔。平时闲暇时光喜欢画画,能自得其乐。喜欢欣赏美好的事物,也善于运用身边一切事物创造美好,美化自己和生活以至世界。

三、感悟美创造美

恰当地运用标签效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心理暗示下都成为一个好学生。经常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努力进步,天天向上。在课堂上,用语措辞优美恰当富有启发性,善于运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暗示,调整学生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并且彼此尊重对方人格。课堂上,教室里,充满了灵气,我能清楚地知道学生在感悟,在领悟中创作。即使在静默运笔的宁静中,师生都能对美术知识领悟更多,画面美好有趣还充满智慧。学生在创作是,都能既着眼大局,又紧扣细节。心中想整幅作品的大构想,手中运笔画好每一点细节;先画好大轮廓,再完善美好细节。课堂上,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思想都是美好的,每一堂课都像美妙各不相同的艺术品一样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四、收获和喜悦

7.怎样上好英语复习课 篇七

关键词:英语复习课,多媒体,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那么如何在英语的复习课中体现这些教学理念呢?

所谓复习, 就是通过一定形似的教学活动, 将学生已经获得的零散的英语知识, 通过分析、归类, 有机地串联起来, 从而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的传授转化为能力的培养,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

1. 优化课堂复习

复习课不同于上新课, 如果教师只是重复知识点, 炒剩饭, 学生听起来无味, 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实只要掌握中专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 巧妙安排, 合理设计, 上出特色, 上出风格, 上出水平, 使复习课趣味性大, 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轻松地接受知识。例如:在复习arrive和介词in, at的搭配时, 我举了两个例子:Jim arrived in China.My father arrived at YanChi.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到达大地方用in (in China) , 到达小地方用at (at YanChi) 。

在复习课文时, 我采用多种方法, 例如, 在复习短文“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时, 我给出几个时间,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自由发挥, 尽情想象, 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 必须因材施教, 争取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把简单的问题让那些稍差一点的学生回答, 及时给予鼓励、赞扬, 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增。

2. 以课本为主、以练习为主的复习

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复习,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 在复习时, 教师应当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习。根据近几年英语试题的特点, 在复习时, 必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 又要突出重点, 所以, 我把课本与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二者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从课本中获得基础知识, 从练习中掌握技能、技巧。在复习时, 给学生多做练习的机会。练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提问、可讨论、可做游戏, 等等, 练的内容既要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又要有利于培养能力。

在复习时, 我制订了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 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例如:在复习被动语态时, 打破书本上以单元为主的学习, 对被动语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可分语态的种类、被动语态的结成、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的方法, 多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例句, 让他们自己分析, 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课后再针对上课复习的内容进行练习, 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被动语态。这样既带动了知识的掌握, 又促进了能力的提高。

3. 分类归纳, 加深记忆的复习

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 往往都零散地、孤立地存在于记忆中, 而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进行知识归纳时, 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不是由老师归纳好以后让学生背, 而是先要求学生自己归纳不全面的地方, 老师再给予补充。例如, 在复习look时, 我让学生用look短语填空, 通过填句子, 边练边讲, 学生通过训练、改正, 可熟练地掌握有关相似词组的不同用法。

总之, 在进行归纳复习时, 要始终让学生参与, 挖掘他们的潜力。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 运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进行复习

情境有助于学生组织思维, 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和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境不仅适于授新课, 对于复习课也相当重要, 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课堂气氛, 避免因为内容、形式单一、枯燥而产生厌倦。而电教媒体的引入, 则提供了图、文、声、像, 使学生置身语言环境中, 产生一种需要应用英语的欲望。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际, 多媒体的声、像、图、文信息大大丰富了英语复习的表现力, 有利于信息加工和语言习得。

初三的复习教学,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习习惯, 而且要发展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和个性差异。教师可以多复习内容, 进行动态的组织修改, 还可以因人而异地调节进度, 促进学生踊跃参与训练,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潜能。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 在老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 让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究, 注重给学生思考的内容、机会和方法, 使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如复习有关天气的内容, 我设计了一个旅游者从中国的最南到最北的旅游线路, 经历了不同的天气, sunny, rainy, windy, cloudy, snowy, 从spring到winter, 温度从above zero到fall below zero。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讨论了我国不同地方的天气、地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变化, 加深了爱国主义教育。再让学生讨论日益升温的出国旅游, 在异国风光中, 学生不仅探讨了different coun try, different weather, 增长了处理旅游中突发事件如ill, lost something, asking the way等的能力, 而且发展了如何与人交往的能力。

5. 复习课应注意的几点

5.1 让学生进行Duty Report, 这样能从一开始就营造良好的英语气氛,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5.2“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要重视指导复习方法。方法的指导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如做单项选择:可用排除法、句意判断法、语法分析法等。

教师应该合理地安排有限的时间, 全面创新教学方法, 周密计划,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 有效运用多媒体, 建立知识网络, 让学生在网络的巨大空间中自由驰骋, 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让复习课生动、有趣;让复习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英.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怎样上好一堂课 篇八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它有知识的基础性、示范典型性,所以要注重吃透文本教材。而“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要求教师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个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以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关注相关知识体系,明确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认真钻研教材后,教师应组织处理教材也就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浓缩简化——让学生易学。所谓浓缩简化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即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便激活他们的经验,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提高学习效益。所以,针对书上的知识点,我一般会寻找1——2个较简明、较典型的实例。这些实例应尽量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讲到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期、分泌期时,让同学们联想增生期子宫内膜增厚就像播种前犁地使得土地变塇增厚;分泌期子宫内膜有许多腺体和动脉就像犁地时撒肥料让土地更肥沃,为种子生长做好准备。再如讲到前置胎盘概念时,让学生们联想打烧饼时如果烧饼贴在炉子下面靠近炭火时烧饼会糊,因为位置太可下了,而胎盘的位置太可下了就是前置胎盘。总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反复地钻研教材,才能够将学科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

二、精心课堂导入

要想一上课就抓住学生,教师就应注重精彩的课堂导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导入法有:

问题导入:例如讲到孕妇的变化时,给学生设置疑问: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孕妇和非孕时期的人有什么不同呀?

案例导入:例如讲到妊娠高血压病人护理时,给学生一个妊娠高血压的案例。

多媒体视频导入:例如讲到正常分娩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三维分娩模型”视频。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丰富其感知、激发其求知欲,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知识更新讲解时,教师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在教学中主张民主教学及多种教学方法。

民主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在于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个性张扬。

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经常变化教学活动形式。例如讲到异位妊娠时采用的是角色扮演法,讲流产时由于这个内容学生们通过电视网络接触较多,所以我尝试让尖子生查找资料,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上课,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医的学生都会遇到被亲戚朋友咨询的事情,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将所讲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妇產科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可以使学生所学习的东西得到实际的运用,让他们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个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四、情感激励学生

通过情感评价让学生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学会自己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学习内容,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及检验理解情况,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保持适当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寓批评与表扬中,通过告诫、谅解、宽容、补偿等手段,给学生以内疚的心理体验,诱发学生悔改的动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艺术的批评,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批评的最佳境界。

五、积极反思教学

学生反思:知识是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反思而形成的,没有反思学习就会成为重复自己的机械劳动。有的题课堂上讲过,练习中也做过,但学生遇到类似题目仍不能顺利解答,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注重让学生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训练。

9.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 篇九

摘要:口语交际是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上好口语交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落后,口语交际课常常遇到尴尬,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到底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许多老师认为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方法可学,有些老师甚至把口语交际课上成阅读课。为了提高口语交际课堂的有效性,掌握口语交际课的课堂基本模式,上周我校举行了一节口语交际研究课。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明确口语交际课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有这样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学会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文明地进行沟通,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如果口语交际课大部分同学没有得到口语的训练,这就不是成功的口语交际课,这就不是有效的口语交际课。

2、明确每一次口语交际课的要求,然后在课堂上能够围绕这一次的话题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尽情地发言。

3、了解口语交际课的三要素:

1、话题,2、语境,3、互动。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好话题,要选让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也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交际话题;第二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交际氛围,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扮好角色,尽情交流;第三,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只有几位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这不是交际课,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要有大部分学生交流、互动,这才是交际课。

4、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交际课上,教师不仅仅是把要求告诉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要善于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

5、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口语交际往往跟单元习作联系在一起。这样,老师更应该重视口语交际课,更应该上好口语交际课,为习作打基础、做准备,做到先说后写,说写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和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课便成为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农村学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课堂上要么不肯交际、无人发言,哑巴课,要么远离目标,漫无边际。很难达到目标要求,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呢?在教学中,我认真分析和总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想”说,“想”交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激发兴趣上下工夫。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教师描述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一课,上课伊始,我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勤奋好学,各项活动总出类拔萃,从不轻易犯错误,可是他做了错事,总不承认,爱撒谎,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学生一听帮老师解决问题,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许多见解。这样一下子进入了问题情境,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

2、运用教材创设交际情境。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在口语交际课中只要抓住这些材料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上《找秋天》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传悄悄话好吗,现在我们采用开火车的形式传,看一看谁把老师的话听得最清、传得最准,说得最响”,顿时,同学们高兴极了,个个争着抢着要上来传话,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交际的欲望。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要让你们当一次售货员,看谁的商品卖得最多,你们要争着介绍,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扮演售货员,分小组进行。我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我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同学们愿意猜一猜吗?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隔山隔水不见面,两人说话听得清。同学们很快就猜出来了。在我们遵义电话已经进入了农村家庭。小朋友们,我们不但要认识它,还要学会正确使用它。今天,我们一起上一堂口语交际课—打电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小伙伴练习打电话,、看谁愿意上台表演一下,比一比谁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强。

3、再现现实生活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要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现实生活。如《第一场雪》的教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放在大雪纷飞的校园中,让学生通过对雪的亲身体验,自由畅谈,从而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加深作者对雪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理解。二要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享受着课余生活的快乐时光,他们的创造精神也往往会在这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带入课堂。如:习作《啊!我发现了„„》的教学,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边进行实验的演示,边解说实验的过程,并与大家共享偶得的快乐。这样,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自然会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爱护,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激发,“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体现。

二、贴近儿童生活,让儿童言之有物

根据儿童已知的知识、经验背景选择好话题并设计好交际的情景,使学生主动投入,言之有物。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环境布置、动作、实物再现等,将人际交往情景引进课堂。比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邻居间借东西,同学之间借学习用品,问路、上学、回家途中、过马路、坐车、买东西、道别„„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让学生在情趣中交际。训练时,可以由点到面,让一组学生进行示范交往,然后“滚雪球”的方法进行操练,允许学生自由结合,自由会话。我在上《有趣的游戏》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请一位学生去找他的好朋友,小伙伴自由组合,一起商量,怎样做才有趣,在这段时间内,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一组交际完后,再请其他组进行交际,老师只需帮助他们安排交际的顺序和给予适当的词汇提示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交际空间,儿童在活动中就会主动地交流,逐步学会交际的本领,口语交际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三、突出交际主体,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口语交际》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1、要让所有学生确立交际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以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

2、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殿堂,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口语交际教学就变成了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四、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锻炼交际能力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师生和组织生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一要有意识地设计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如口语交际《当小记者》的设计,应当注意两点:一要做到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全体学生为被采访对象,记者进行现场示范采访。二要做到生生互动。学生既充当记者,又扮演被采访对象,在全班范围内开展生生交流活动。在教师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互动设计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

五、课外延伸、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上一篇:滑轮的启示 作文下一篇: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