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画

2024-07-11

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画(共2篇)

1.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画 篇一

1.即使朋友热情劝酒,同学以语相激,必须做到守口如“屏”。

2.高品如山不可移,勿因杯酒失威仪。

3.祸根万种皆由醉,醒后方知恨也迟。

4.戒酒——幸福美满久久久。

5.即便领导以高官厚禄作为筹码,让我代饮也不就范。

6.无可奈何健康去,似曾相识烟酒来。

7.合欢解闷何方泄,人类沽名切莫痴。

8.戒酒时间:发布此宣言之日即刻生效直到生命截止。

9.戒酒防三高,常跑常笑身体好。

10.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11.酒是害人的毒药

12.君子慎酒持戒有德。

13.以大吃大喝为耻,以滴酒不沾为荣

14.一杯酒,悲一生。

15.要想长寿,先戒烟酒。

2.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画 篇二

1对象

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符合CC-MD—3酒依赖的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均为男性。年龄:28~46岁,平均36.8岁。职业:农民2例,工人25例,干部1例,个体无业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1例,初中15例,高中13例,大学及其以上1例。饮酒史8~24年,平均14.6年。饮酒量125~600克/日(折合成纯酒精),平均325克/日。饮酒种类:单纯饮白酒21例,单纯饮啤酒1例,二者合饮8例。饮酒方式:空腹饮酒18例,饮酒时进食12例。有家族史8例。30例首次戒酒年龄28~47岁,平均35.6岁。住院戒酒次数1~2次,平均1.1次。其他辅助检查:颅脑CT提示脑萎缩者18例,EEG异常4例,转氨酶升高8例。

2方法

戒酒合剂是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采用中西药科学配方研制而成。西药主要成份为呋喃唑酮。整个戒酒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戒酒阶段,巩固阶段。

2.1准备阶段:患者突然戒酒会出现幻觉、妄想、痉挛发作、震颤谵妄等严重的戒断症状,因此在此阶段我们采用安定替代疗法,控制戒断症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对于伴有精神症状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2戒酒阶段:采用厌恶疗法,建立条件反射。

具体方法:给予患者口服戒酒合剂1号(内含呋喃唑酮0.2克/每剂)。初服0.2克/日,逐渐增量,第5~6日加至0.6克/日。待药物在其体内蓄积达到一定有效浓度(一般在第7日)后,患者少量饮酒,一般为30~50毫升,并给予一定的语言暗示。大多数患者在数分钟后出现头晕、面色潮红、心慌、恶心、呕吐等反应,从而对饮酒产生厌恶。少数患者数十分钟或几小时后出现呕吐反应。如患者反应轻微,可在第2天继续酌情增加酒量,直至患者对酒产生明显厌恶为止。通过以上方法,建立饮酒和上述不适反应之间的条件反射,使患者产生对酒的厌恶甚至恐惧的心理反应,以达到戒酒的目的。同时,配合相应保护性治疗。

2.3巩固治疗:经过系统的戒酒治疗后,给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或是进行家庭治疗帮助病人建立不饮酒的生活模式,制定不饮酒的社会娱乐活动计划,教育家庭成员要理解酒滥用是一种疾病,使病人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能以正常人的心理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持续戒酒。

3疗效判定

出院时对酒产生恐惧或厌恶心理,且半年后随诊没有复饮者为痊愈。出院时不想饮酒,半年后随诊复饮,但能自我控制饮酒量,且较入院前减少1/3~1/2者为显效。复饮且不能控制酒量者为无效。

4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痊愈,7例显效,3例无效。在治疗期间其中两例出现震颤谵妄外,其余28例均未出现荨麻疹、药物热、哮喘和多发性神经炎等药物不良反应。

5讨论

近年来我国酒依赖相关问题协作研究组采用系统的工具和诊断标准,初步确定我国酒依赖的患病率为37.27%。有研究发现酒依赖与高离婚率、暴力犯罪、交通事故、自杀明显相关[1]。据1993年国内五城市的饮酒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以上男性、女性饮酒率及总饮酒率分别为87.3%、31.5%和61.1%。男性、女性酒依赖及总酒依赖患病率分别为6.197%、0.044%和3.183%[2]。因而酒依赖的治疗不仅对患者,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吕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酒依赖的治疗方法进展,列举了行为疗法、戒酒硫替代疗法、阿片受体拮抗剂、5—HT回收抑制剂等六种疗法,但目前国内外对呋喃唑酮的报道很少。

呋喃唑酮为呋喃类抗生素,主要用于肠道感染。服用呋喃唑酮期间和停药后5日内饮酒或含酒精饮料,可引起类似戒酒硫样反应。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心悸、焦虑等反应。近几年有报道将其作为酒精增强剂用于戒酒治疗。但在临床一直未广泛应用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有28例患者戒断症状及精神症状得到控制,躯体状况恢复,并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后,短期口服呋喃唑酮,达到一定量的体内蓄积,再次少量饮酒患者产生不同程度一系列不适感,甚至濒死感。从而引起患者对饮酒的厌恶,甚至恐惧感,达到了戒酒治疗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除2例外,其余28例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提示呋喃唑酮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并且安全性较高的戒酒治疗方法。但我们在临床治疗观察中发现有2例病人躯体状况恢复、精神症状未完全消失的情况下,进入戒酒治疗阶段。其中一例在入院后12天、口服呋喃唑酮第五天,另一例在入院后20天、服用呋喃唑酮第六日,口服呋喃唑酮用量均在0.6毫克/日,再次小量饮酒后,次日出现震颤谵妄。我们对2例病人进行全面分析,其共同之处为精神症状未完全消失进入戒酒治疗,故精神症状未完全消失是否可以进入戒酒治疗,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药物间确切的相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27~541

[2.]郝伟.酒依赖及相关问题[A]见: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8.246~252

上一篇: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下一篇:酒宴祝酒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