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主要人物

2024-08-23

哈姆雷特主要人物(6篇)

1.哈姆雷特主要人物 篇一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生存还是死亡?

这个经典的命题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我们的文化并不太涉及它。儒家思想追求今生,讲究这辈子如何活得有意义;道家关注潜心修行,便可长生不死,都没有对生命本身的意义提出置疑。如果父母看见儿子的日记上写着:“活还是不活,这是一个问题”,一定会紧张得不得了,关心其最近是否有自杀倾向。

在西方,这个却是哲学上的核心问题。基督教义处处体现出对人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人在世间是个救赎的过程,人生存的意义在于死后对其一生行为的审判,善者进天堂,恶者进地狱。To be or not to be,又可译为“干还是不干”,对这个命题的思索贯穿于他们对每件事的价值思考。

提出这个命题的正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讲述了青年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这部剧作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把西方对于不可抗拒的命运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推向了极至,可以说是达到了文艺复兴文学创作的最高峰,同时几乎也是其终点。

被命运控制着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同时又感无力反抗,哈姆雷特在剧中处处体现了这种悲剧精神。以下仅就哈姆雷特的几段内心独白我谈谈对哈姆雷特这个形象的看法。

剧目一开始,三道打击就同时落到了主人翁哈姆雷特身上:父王的猝死,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一下把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梦想的年轻王子置于一个不堪的现实,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白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冶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

由于现实的打击,哈姆雷特一下想到了死亡,但是在那个中世纪的欧洲,这是与基督教的信仰相背的,所以在他死亡的念头一逝而过后开始诅咒这个不公的世界,本来美好的世界现在在他看来一切都是这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继而觉得这世界是个荒芜不冶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就从这里开始,他的世界观开始有了变化,对他原本童话般成长的地方他说出了“整个世界就一个监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牢房” 这样的话。仅仅在几天之内,他冥冥中感到了一种悲剧的命运,而这种悲剧的命运将伴随其一生,直至其死亡。

诅咒完世界,我们从哈姆雷特的独白中可以看到,对其打击最大的不是父王的死去,也不是王位的丢失,而是母亲的改嫁。哈的这段独白中有一半以上是对母亲改嫁而发出的愤慨,看得出这件事比另外两件更难以接受,为什么呢?300多年后的心理学分析专家弗洛伊德提出了种“俄狄浦斯情结”,即世上的男孩内心都有杀父娶母,女孩都有杀母嫁父的情结。但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这种说法并不可靠,首先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行为,是命运的安排,并不是受内心的欲望驱使,怎能说这是人普遍存在的内在情结?至少我是没有这种情结。但无论如何弗洛伊德某些观点无可辩驳,母亲是世上最亲的人,父母结合是天经地义的,但给另一个男人占有则令人心理有种特殊的刺激,实在忍无可忍,人人都是如此。所以哈姆雷特的愤怒也就不难理解了。哈姆雷特这独白里还有一句名言:“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句话几百年来有各种各样的诠释,的确男女因为生理构造上的差异,在心理上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的依赖性,对待事物上也没有男性坚定,这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暂且打住。

哈姆雷特在通过与父亲灵魂的对话中知道了父亲的死因进而开始了其复仇的过程,在情节的一路发展过程中,哈姆雷特处处体现了他性格中孤独多虑的缺点,因过多的思考而缺乏果断的行动力,导致多次错失了杀死克劳狄斯的良机。他总在行动前思考一些与复仇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例如这段著名的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对于类似敏感多虑的哈姆雷特性格的人来说,生活总是一成不变该多好,那样处于安全的状态下的他们,细腻的情感就是一种值得玩味的遐思,可以最大程度享受这种思维的快乐而不受其折磨。哈姆雷特这个小王子之前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丹麦童话之中。而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赋予他的使命是他难以接受也是不愿接受同时又不得不接受的。“时代整个儿脱了节,啊,真糟,天生偏要我把它重新整好 ”真糟,这就是哈姆雷特的想法,在一个脱节的世界中,理智遇到了无比绝望,命运的驱使令其要扭曲自己的性格,伟大的使命落到了一个无能为力的灵魂身上,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形成。

“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一再困扰着哈姆雷特,当然这里所述不仅仅是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而是连带着每件事的价值评判,到底做还是不做,去还是不去,牺牲还是不牺牲?理性的思维能够指导行动,但是过多的思虑就会延误时机,多虑的人内心往往是懦弱的,对后果太多的顾虑导致其不愿作出重大决定。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哈姆雷特又一次的想到了死亡,但他立即对死亡产生了顾虑,想到死后“我”是否还存在,想到死去将要到达之地是否比这里更要痛苦,想到死后将不能再回来。这就是典型的哈姆雷特似的思维,对事物犹豫不前的惯性不仅存在于行动上,也存在于其思考当中。提出一个A命题,又用B命题推翻A,在B即将水落石出时又匆忙转向C命题。无论行事或思维,哈姆雷特就是这样徘徊不前,往往在即将触及本质的时候又能很油滑地闪开。于是“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戏剧的末尾是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的决斗,雷欧提斯是莎士比亚在剧中引出的与哈姆雷特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他的行为全凭感性冲动的摆布。他在听到父亲死后马上就质问克劳狄斯:

“他怎么死的?我不是可以捉弄的。忠心,滚进地狱去!信誓,抛去送魔鬼!仁义道德,直落到无底洞里去!我不怕自己下地狱。我意志坚定,上天也罢,入地也罢,我不管,有什么尽管来什么,我只要为父亲痛痛快快地报仇!”

如果说哈姆雷特是被思考麻痹了情感理智压抑了意志的悲观主义者,雷欧提斯则是堂吉柯德似的理想主义者。他不受忠心、信誓、仁义道德等的约束,其所作为都是感性冲动使然。哈姆雷特多疑敏感,堂吉柯德热烈理想;哈姆雷特总是在思考,堂吉柯德总是在行动;在哈姆雷特有了麻烦却不能做决定又是装疯又是演戏时,堂吉柯德骑着瘦马架着一杆长枪就跟风车开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是这两类人的一种,或是思考型的,或是行动型的,甚至在我们人格之中也是这两者的对立与统一体。如何将堂吉柯德的感性冲动与哈姆雷特的生命沉思统一起来,是人类一个长久的也是说不完的话题。我很难说对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作出的心理分析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但无论如何,每一部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都是一个经过提炼过的抽象出来的形象,特别是像《哈姆雷特》这样矗立在人文之巅的作品,提供给人如此之多的思考,给于读者如此深刻的反思,其意义是无用多说的。

道不尽的人生悲喜,道不尽的哈姆雷特。

2.哈姆雷特主要人物 篇二

莎士比亚是一颗闪烁在世界文坛的璀璨明珠, 是英国戏剧史上的泰斗,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饮誉英国及世界剧坛的文学巨匠。他大胆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戏剧和文学传统, 打破了古代戏剧中喜剧和悲剧的界限, 使情节更加丰富, 从而从内容到形式都对戏剧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他在剧中大多以悲剧性的人物、事件为主, 同时也穿插了喜剧性的人物、事件, 使得悲剧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在一定层面上都反映出喜剧性。他把幽默风趣、诙谐滑稽的喜剧气氛融入庄重而严肃的悲剧之中, 形成了他特有的戏剧艺术风格。《哈姆雷特》在不损害悲剧基调的原则下把悲和喜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剧情发展的进程中, 让庄严中有轻松, 从而达到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艺术效果, 并使主题意蕴得以升华。他有意识地打破悲与喜的严格界限, 在悲剧的框架内表现出具有喜剧性的矛盾冲突。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中, 《哈姆雷特》堪称典范, 虽是一部复仇悲剧, 但剧中人物的喜剧性点缀却构成了该剧的主要独特之处, 从而将喜剧性的卡塔西斯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喜剧性成分穿插的理论依据

塞缪尔·约翰逊, 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是这样评价的:“莎士比亚不仅本人兼有引读者发笑和激起读者悲伤之情的本领, 而且能在同一作品里达到这样的效果”, 他认为“不可否认混合体的戏剧能给人以悲剧或喜剧的全部教导, 因为它在交替表演中把二者都包括在内, 而且较二者之一更接近生活的面貌。”英国浪漫派莎士比亚戏剧评论家、著名诗人柯尔律治和法国浪漫派莎士比亚评论家夏多布里昂也十分赞赏莎士比亚“悲喜对比, 相互交错”的艺术手法。美国著名评论家斯托尔认为:只有在大师手中, 喜剧和悲剧才能相互渗透而又无损于剧情的效果。由此可见, 在悲剧中穿插喜剧情节不仅无损于悲剧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剧情的发展, 使幽默风趣、诙谐滑稽的喜剧气氛融入庄重而严肃的悲剧之中, 使二者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

三、《哈姆雷特》中人物喜剧性的表现

莎士比亚赋予了哈姆雷特机敏聪慧的特点。哈姆雷特喜欢重复和使用双关语。双关语既是一种文字游戏, 又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常利用词语的音与义的关系, 同时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 产生“表”、“里”两重意思。在莎剧中双关语不仅用来插科打诨, 还用来表达各种严肃话题。莎士比亚的双关语既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历史渊源的肥沃土壤, 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第一幕结束时哈姆雷特就知道是叔父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他对其叔父在他父亲刚死不久之后就娶自己的母亲而大为不满, 所以先有“超乎寻常的亲族, 漠不相干的路人” (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的独白, 紧接着他叔父假惺惺地问:“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时, 哈姆雷特就用了双关语来回答他“不, 陛下;我已经在太阳下很久了。” (I am too much i’the sun.) 哈姆雷特在对克劳狄斯的反驳之中, 利用单词“sun”多义的优势, 既可表达自己“不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心情, 因为他此刻身穿丧服正为死去的父亲痛苦哀伤, 所以更愿隐蔽起来;同时也可表达哈姆雷特不想再见到国王的意愿, 因为‘sun (太阳) ’一词在传统上可象征‘王室、帝王’”。另外, 哈姆雷特在自己的回答中, 还利用了“sun”与“son”两词之间的谐音, 机智地“反驳并拒绝了新任国王将其称为‘儿子’的意图”。在这里, 双关语的使用很好地体现了哈姆雷特说话的用意, 利用“son”和“sun”的同音异义, 不温不火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极大地讽刺了其叔父的虚伪和不道德。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首次见面时, 便安排他们两人以双关语的形式针锋相对, 由此拉开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唇枪舌剑、斗智斗勇的序幕。哈姆雷特在剧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 如哈姆雷特捉弄大臣波洛涅斯说他是个“卖鱼的贩子”, 对其进行辛辣的讽刺。在第五幕第一场, 当哈姆雷特在墓地对掘墓人扔出的头骨进行了一番沉思与诘问之后, 接着又反问好友霍拉旭能否通过想象“追问亚历山大高贵的尸体是否就是塞在酒桶上的泥土?”当霍拉旭回答“那未免太想入非非了”时, 哈姆雷特首先以散文形式反驳霍拉旭的观点, 随后又即兴吐出了四句打油诗。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之口对所谓的伟人与帝王进行了戏谑性的蔑视与讥讽:恺撒———罗马帝国的统帅、君王, 人们常把他与亚历山大相提并论。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 先后征服过希腊、埃及与波斯, 并侵入印度, 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伟大的征服者。同时也以其长相英俊、体味芳香而出名。但他死后肯定也会是朽骨一堆、臭不可闻。尽管这是一部复仇的悲剧, 但剧中哈姆雷特的机智聪慧给读者带来了喜剧性的缓解和心灵上的安慰。

伪善、自吹是喜剧人物的重要特点。莎士比亚同样赋予悲剧中的反面人物这种性格。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当丑的东西装模作样力图装扮成美的东西的时候, 它就成喜剧性的了。”悲剧中的奸臣、伪君王及势利小人常表现出这种特性。《哈姆雷特》中的丹麦国王克劳狄斯, 御前大臣波罗涅斯便是这一类型的角色。克劳狄斯杀害其兄, 又娶其嫂为妻, 为掩饰自己的罪恶在众人面前却说“应该让全国都表示一致的哀悼”;称自己和嫂子的结合是“承袭我邦家大业的先王德配”, 把自己的丑行加以掩饰, 充分暴露出他那伪君子的嘴脸。把大逆不道的事情说得冠冕堂皇, 让人们认为他这种行径其实是为了整个国家, 可读者在明白了真相之后就会对他无比的痛恨, 他的行为举止无不透漏着讽刺的意味。读者对此嗤之以鼻。一方面他在第二幕第二场中的演讲只是告诉众人他已经和其嫂结婚, 但对他们的婚姻没有任何解释, 只是让人们知道为了国家的利益, 他不得不这样做, 从而获得众人的支持和理解。而另一方面对哈姆雷特倍感疼爱, 称其为自己的儿子, 但背地里却派人去杀他, 这样虚伪的面孔让读者对其深恶痛绝, 与此同时也觉得其行径极为可笑。波罗涅斯作为一个大臣, 其趋炎附势的特点也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在第二幕第一场作为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出现。接下来的这一幕让读者充分地看清其自吹自擂的嘴脸。在向国王和王后汇报哈姆雷特变疯的时候, 波罗涅斯口口声声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其之前却说了很多无关痛痒的话, 以至于王后让他“多谈些实际, 少弄些玄虚”。作为一个父亲, 他竟然派人去监视自己的儿子, 在常人看来这是不合情理的, 和他之前的所作所为正好相反, 从而更让读者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莎士比亚在剧中加入了小丑的角色也让这部戏剧的悲剧性有所缓解。有时会让小丑表现为明辨是非, 最通情达理甚至最高尚的人物。他们把一般人不敢说的话用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 既幽默, 又有理。在第五幕第一场, 奥菲莉娅死后, 两个小丑在掘墓穴时讨论奥菲莉娅的死, 唱着小调, 开着适合他们那一行的玩笑, 让人们暂时忘记了奥菲莉娅的死这个悲剧性的结果。莎士比亚旨在通过这些小人物来缓和悲剧的过分压抑感, 但在笑过之后, 他们看似玩笑的话又会让读者有所感悟。

四、人物性格中的喜剧性意义

莎士比亚在剧中给各种人物以一定程度的喜剧效果, 目的在于以喜助悲, 加强悲剧的艺术效果, 其主要意义是深化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显而易见, 用喜剧成分从某一方面加强对悲剧主人公的刻画, 如哈姆雷特的装疯一定程度地表现了他的机智聪慧, 当得知自己的父亲被叔父害死后, 按照常理, 哈姆雷特完全可以直接去找叔父报仇, 可是他想得却是一步步揭开克劳狄斯的丑恶嘴脸, 用装疯的办法来保护自己, 使这部复仇悲剧没有想象中那么残酷。另一方面从克劳狄斯、波罗涅斯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他们的讽刺和讥笑。用反面人物的丑来衬托悲剧主人公的美, 如用阴险狠毒的克劳狄斯对哈姆雷特的衬托。另外, 莎士比亚还借助小人物来揭示出真理, 在无理中见真理。喜剧因素在人物性格中的体现是莎士比亚独特的写作手法, 在悲剧人物性格中进行喜剧成分穿插, 使戏剧悲喜交集, 以喜助悲, 以苦笑衬托悲剧气氛。这是一种悲喜交融、以谐助庄的艺术手法, 也正是莎士比亚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其高超的驾驭能力, 从而使得《哈姆雷特》这部戏剧在世界文坛中永不凋零。

参考文献

[1]Bradley, A.C.Shakespearean Tragedy:lectures on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and Macbeth.London:Macmil-lan, 1985.

[2]Coleridge, S.T.Shakespearean Criticism, London:Dent, 1960.

[3]David Wiles.Shakespeare’s Clown:Actor and Text in the Elizabethan Playhou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卞之琳著.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5]华泉坤著.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吴秀琼, 李其金.《哈姆雷特》的语体风格及喜剧效果, 郑州大学学报, 2007 (第40卷) , 5.

[7]杨周翰编选.莎士比亚评论汇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3.哈姆雷特主要人物 篇三

在莎士比亚的众多悲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悲剧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如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这是从古希腊悲剧沿袭下来的传统,但莎士比亚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发展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如在《哈姆雷特》中他不仅刻画了主人公哈姆雷特,也刻画了克劳狄斯、俄菲利亚、霍拉修、小福丁布拉斯以及伶人、掘墓人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可以说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各个阶层、各种类型、三教九流甚至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几乎都可以找到,而且莎士比亚也对剧中的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莎士比亚善于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展现人物的思想。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在德国威登堡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王子,所以从他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充满着格言警句,带有新思想,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展示给我们一个思想家的形象。哈姆雷特从德国回来以后,面对的是父王的暴死,母后改嫁给叔王,这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在宫廷进行早朝仪式时,他站在一边默默观察。仪表优雅、和蔼可亲的新王克劳狄斯在处理国家大事,满足各个人的需求,表现出一副明君的形象。但哈姆雷特敏锐地感触并明白了这一切的虚伪性。于是当国王对他说:“哈姆雷特,我的侄儿,我的儿……”(第一幕,第二场)时,王子就立刻道出一句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劈开了笼罩宫廷的虚假的宁静:“多一些儿亲,可少一些儿情”(第一幕,第二场)。面对母亲的改嫁,哈姆雷特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破灭了。这在哈姆雷特这样一个人文主义者看来,即使无情无义,亵渎了神圣爱情,也是荒淫无耻、败坏常伦的不道德行为,由此,他看出了人的堕落。“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第一幕,第二场)。这便是王子对人深邃的理解。另外,在第三幕第三场哈姆雷特说:“失财势的伟人举目无亲,走时运的穷酸仇敌逢迎!这炎凉的世态古今一辙;富有的门庭挤满了宾客,要是你穷途向别人求助,即使知交也要情同陌路”。(第三幕,第三场)哈姆雷特的这些语言无不闪烁着一个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对人生、对社会深刻的探索。由此,一个积极思考,有着新思想的哈姆雷特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对剧中的头号反面人物克劳狄斯的描写也是莎士比亚匠心独用的杰作之一。在剧中,克劳狄斯是哈姆雷特的敌人,他是一个贪婪无耻之徒,为了满足个人的野心和贪欲,他用毒药害死了自己的兄长,窃取了王位,占有了嫂子。进而想要把哈姆雷特用“慈爱”的糖衣炮弹包拢在自己的手中,发现行不通时,便要谋害他。在哈姆雷特刚从德国回来的第一次早朝中他便表现对哈姆雷特的“慈爱”。而且他还利用大臣波格涅斯去偷听,甚至利用俄菲利亚去打探哈姆雷特是不是真疯。在雷欧提斯为他死去的父亲冲进皇宫报仇时,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说:“现在你该把我当作朋友看了,害死了您高贵父亲的那个家伙,本来是想要我的命啊!”(第四幕,第七场)。由克劳狄斯的这些语言,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那阴险狡诈的性格。

与小说相比,戏剧因受形式的限制而造成一般的心理描写难以奏效。而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内心独白弥补了这一缺陷,使他笔下人物深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剧本获得了巨大的心理真实。在莎剧中最有名的独白大多出自主人公之口,这些富有戏剧性的独白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有的更具深刻的哲理性,表达作者对现实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哈》剧中,哈姆雷特有多处独白,而他关于“是生存还是毁灭”的深刻思索,是他最有名的哲理性独白。这段独白并不说明哈姆雷特想借自杀来逃避替父报仇的责任,而是表达了一个人文主义思想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在等待戏中戏上演的无事可做的期间,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权衡着生和死的选择,他想到每个人都掌握着自己生死命运,是拼一死和罪恶社会作战呢?还是消极地忍受世间的不平和痛苦?如何对待邪恶的问题,在他看来成了真正的生和死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为高贵?”(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考虑到拿起武器同罪恶的社会做斗争,采取行动替父报仇,都可能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因此,他想到了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死亡可以了却世间的一切痛苦,但死后可能还有来生,来生还会有更多、更可怕的痛苦等着我们。哈姆雷特从生死问题转向思索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思想是指导行动的,但想得太多却令人踌躇不前,误了大事,这是哈姆雷特对自己的忠告。在这段独白里哈姆雷特绝不是在宣传自杀,他所主张的是拿起武器和罪恶社会作战,是思想必须付诸行动,这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所极力主张的。

另外,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还善于刻画人物的行动来写活人物,这一点在《哈》剧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莎士比亚通过剧中人物自身的行为展现出他们个自独特的性格。典型的是在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同样面对父亲被杀,都有替父报仇义务的状况下,对三人不同的完成方式的描写上。雷欧提斯履行义务的方式十分简单,获悉父亲被杀之后,他不问情由,赶回丹麦,带领造反人群闯进皇宫,矛头指向国王。“上天也罢,入地也罢,我不管,有什么尽管来什么,我只为父亲痛快地报仇!”(第四幕,第五场)。体现出雷欧提斯的行动准则是以牙还牙,血债血还,面对为家族荣誉而进行的血腥复仇的要求,其他一切责任,甚至忠君的义务,都得退避三舍。

与雷欧提斯相反,小福丁布拉斯却放弃了复仇,当丹麦举国上下惊惶不安注视着挪威王子是否会兴兵侵犯时,他却出发攻打波兰去了,他忽视了复仇的任务,并给自己提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建立军功以恢复其父当年因不智的挑战所丧失的国土。

对待复仇,他们有着不同的对立的态度。但他们的行动十分的果敢,做出决定来并不费事,并不沉湎于思虑之中。

哈姆雷特却并不如此,他热爱父亲,憎恨克劳狄斯。在哈姆雷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潜在的力量”,王子在履行复仇前,毕竟耽搁了很多时间。他虽然经常指责自己怯于行动,处处犹豫不决。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如去城堡同鬼魂对话弄清父亲被杀的真相,亲自导演戏中戏,以此来窥探克劳狄斯。海盗船上遇险,临时设法脱身。说明他还在考虑怎样行动。并且敢于同恶势力势不两立,表现出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尽管疑虑一刻也没有离开哈姆雷特,他却从未放弃过斗争。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不仅长于思考,而且他也是全局最积极主动的行动者。

4.简述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 篇四

论文题目:简述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

专业:汉语言文学艺术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07年10月29日

目 录

引言-—-—-—-—-—-—-—-—-—-—-—―――-(1)

一、激烈的内心冲突――――――――――――――――――-(1)

(一)理想与现实的自相矛盾―――――――――――――――(1)

(二)沉闷、忧郁的特征――――――――――――――――――()

(三)精神危机与行为上的迟疑、延宕―――――――――――-()

二、外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身不由己的行动―――――――――――――――――――()

(二)谨慎思考与不知所措的内心相交织

三、对女性的误解―――――――――――――――――――――()

四、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焦点人物,他对社会现实善于观察和思考,并曾经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和他无法解脱的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综观他的一生经历,其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激烈的内心冲突;外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对女性的误解;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本文依照这一思路,对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做一详细分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人物形象,简析

简述哈姆莱特人物形象

作者 ***

引 言

《哈姆莱特》是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坛上掀起的传世剧作。俄国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从一位尊贵的丹麦王子,经过理想与现实的颠覆,再到一个平凡臣民的情节变化。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造成悲剧的焦点什么?本论文对此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哈姆莱特的本身性格

哈姆莱特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一半清醒一半疯,有人说是聪慧,有人说是坚强,还有人说是忧郁,甚至说是软弱,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他从小养尊处优,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王国未来的君王;在他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直到,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这一系死反常的乱伦事情,几乎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忧郁的一幕出现。可见他不是天生就忧郁,是理想与现实的颠覆,使他从尊贵王子转变成了凡夫俗子,是报复、还是等待机遇呢?在我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坚强、聪慧的文人主义。

(一)理想与现实的颠覆,在哈姆莱特的一生中充满矛盾,他本来是一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他女友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这其实是每个人的理想与渴望,更是哈姆莱特的渴望,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这种“阴森”突如其来,触目惊心,矛盾从而开始。

那么他的理想转为现实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呢?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悲剧也从而上演了他以后的生活。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的伪善。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和他无法解脱的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他又一次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尊贵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二)沉闷、忧郁的个性特征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

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兄霸嫂、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王子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三)精神危机与行为上的迟疑、延宕。

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为父复仇容易,重整王国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他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是干还是不干?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王子的思想而存在。这是他全部行动的关键,包括迟疑与延宕原因。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相结合,在复仇上,他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这就是外力推动下的力不存心,身不由已。

二、外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身不由已的行动

现实要求哈姆莱特的是行动,但他却迟疑不决。从哈姆莱特的忧郁沉思性格我们可以找出他延拖复仇行动的理由。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他父亲的亡魂那里找到答案。哈姆莱特的主动行动很少,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两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

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

哈姆莱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父亲被害时他不在现场,所有事实的真相由其父亲鬼魂转述,缺少直接证据。至于母亲与叔父的婚礼更是仓促,根本不容他反对。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之下,哈姆莱特拿出了“装疯”的杀手锏,来侦察事件的真相。但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是他的叔父杀兄篡位。其叔父正站在权力的颠峰,对于整个世界公正与合法制秩序作出挑战,正是他扮演了哈姆莱特的对手。可他发现家庭中的不幸只是万恶之中的一件,现实与他想象中的更为残酷,他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和社会,不敢轻举妄动。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因此,此时的个人复仇任务变成了社会责任,这样的想法驱使着哈姆莱特的进一步行动,承担起艰巨而严酷的现实重负。由此,哈姆莱特在行动上体现了凡夫俗子和尊贵王子矛盾结合。

(二)谨慎思考与不知所措的内心相交织

善于思考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从中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他看到了一个伟大目标,却时时感到无力承担,不知所措。然而这直接决定了他的命运是悲观的。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机会。他身不由己,更是不知所措。哈姆莱特的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结果,在哈姆莱特错杀波洛涅斯后,克劳狄斯杀毕露,哈姆莱特从主动转到了被动。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由于他“软弱性,缺乏魅力”,其实是“延宕”造成了哈姆雷特缕次错失为父复仇的良机,不过,由于克劳狄斯不肯亲自动手,想借英王之刀杀人。

三、对女性的误解 哈姆莱特在身不由己的行动过程中,感受到了周围世界的冷寂和孤独。为什么他会对“人”产生怀疑呢?为什么会对女性产生偏见呢?母亲的改嫁使他怀疑亲情,朋友的背弃使他不信友情,情人的刺探使他远离爱情,严酷的现实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斗士。是这一切销蚀了哈姆莱特原有的对“人”的美好理想,给他以致命的打击。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想化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地把自己关于人、人生、以及善与美的理想,集中体现在女性身上。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

哈姆莱特对女性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母亲对他的伤害,年轻的哈姆莱特开始时对女性带有唯美的幻想色彩,贞洁、善良、真诚。由于母亲对家庭的背离,父亲刚死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嫁人。因此,“哈姆莱特以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助和依恋,母亲背叛自己的这一决绝行为,让哈姆莱特在情感上极度震惊和痛苦,他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越是怀疑就越陷入困境,越是陷入困境就越以一种尖锐的方式祈望再次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可是哈姆莱特却意识到,他的母亲作为女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最为可疑的变数。”哈姆莱特似乎绝望地洞悉了女人的全部秘密,意识到母亲是受情欲的摆布,“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成为“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那个人,他发出了至今仍被一些人赞同的话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对于哈姆莱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可以说哈姆莱特在一瞬间丧失了童年记忆中所有的母亲形象,而获得对女性的重新评价”。此时的哈姆莱特完全按他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其母亲,“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使得哈姆莱特对于女性既鄙视又亲近,既暴戾又哀伤。”

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祭品。别林斯基这样地评说过哈姆莱特:“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象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撕毁了他和那纯洁、美丽的女子间的神圣关系,而那女子曾是全心全意地、天真地把一切交给了他,他呢,也曾深深地、温存地爱过她。他无情而粗暴地侮辱她这样一个柔顺、温和,象是稀薄的空气、光线和和谐的音乐所造成的女性,好象他要赶快抛弃世界上使他想起幸福和善良的一切。”只因为奥菲利娅在王权斗争中无意之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她轻易地被人利用了,充当了刺探。于是,奥菲利从哈姆莱特心中的女神,“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而他对女人的嘲弄更充满了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

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她们也处在被杀戮和被损害的位置,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透彻地理解她们的爱和意志。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人的美质在她的观念中毁灭了。在这一点上,是哈姆莱特在尊贵王子向凡夫俗子的倒退。

四、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

陷入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戏要明确要不要复仇的问题,又要选择复仇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复仇还是不择手段只求目的复仇?这就使得他的良心天平在善恶两极的道德法码上左右彷徨。“他既看到现实人类的天性的伟大、崇高,也看到了人的渺小,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既把人誉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把人贬为从‘泥土提炼出来的玩意儿’”。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伦,情人被迫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对流血复仇却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哈姆莱特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于他的道德显微镜之下,作为他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

哈姆莱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站在哈姆莱特的立场上,二人的确该死,因为二人是罪恶之首克劳狄斯的帮凶。但对于哈姆莱特对人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求证,还有期待树立一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王形象而存在,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哈姆莱特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愤怒的喊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他道德取向善的一面,表明哈姆莱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把个人的苦难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苦难,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乾坤巨人的证明。他斥责政客是“偷天换日的好手”;揭露律师的手段是“玩弄刀笔,颠倒黑白”;认为地主“比牲口聪明不了多少”;嘲笑罗森格兰兹这类弄臣是“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讥刺波洛涅斯这类奸臣为“鱼贩子”、“水苍蝇”;他列举活在这种世上的痛苦有:“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小人的鄙视”。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批判,证明了他的美善同情及正义。

总之,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其一生都伴随着成长的痛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等等,把尊贵王子与凡夫俗子的矛盾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始终没有满足于个人的复仇,以他那好问的头脑,在与社会邪恶和自身人性弱点的斗争中,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自身人性的完美。最后,莎士比亚让他在比剑中结束他悲壮的一生,圆满的完成了他复杂而完整性格描绘的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笔。但哈姆莱特没有白白的倒下,身后留下了一个如何不与罪恶妥协的榜样。从此,尊贵王子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获得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

(2)《性格悲剧·崇高·人》,(《外国文学研究》,1985.3)(3)《世界文学中悲剧性格的两极和两座高峰》,(《外国文学研究》,1991.1)(4)《关注人的命运·探索人的奥秘》,(《莎士比亚研究》)(5)《向上帝要回思想的巨人》,(《外国文学研究》,1996.3)(6)《莎士比亚全集》(7)英国·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朱生豪译、吴兴华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北京第二版,2000年5月北京第一次出版印刷。

5.《红岩》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篇五

《红岩》主要内容

《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小说所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48年底到1949年之间。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但是,从故事发生地点重庆来说,当时这座山城还被国民党反动派所盘踞。他们设置秘密监狱,疯狂逮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特别是在中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些人间地狱里,黑暗势力正以百倍的疯狂残酷地迫害着每一个革命者。这就是说,从全局来看,革命力量处于优势;而从局部来看,革命力量还处于劣势。这在小说里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小说正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要内容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岩精神是具体指什么

红岩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就是: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对真理的坚持。红岩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红岩精神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红岩精神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红岩》的主要人物

1、江姐

江姐是《红岩》中比较丰满的艺术典型。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警惕。在重庆的朝阳码头,她看到甫志高穿着西装给她掮行李,当即识破了甫志高好表现的心理,表现了她高度的党性。

在赴华蓥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头颅,悲痛欲绝,但她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并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担负起丈夫未竞的事业。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

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将就义,她神态平静,举止从容,梳理头发,整理衣衫,吻别“监狱之花”,始终带着胜利的笑容。“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一席话,充分展示了江姐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生死观。

2、许云峰

许云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地下党的领导者,在他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才干、品质和气魄。

他在作品中一出现就是一个坚定、勇敢、老练、机智的地下党领导者。他一到沙坪书店,发现书店有两个来历不明的人,立刻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于是当机立断,撤销联络站,转移人员,掩护革命同志,一切处理得有条不紊。

许云峰坚强勇敢,毫不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园碰头,叛徒甫之高带领特务突然袭击,许云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沉着掩护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狱。表现了革命者的高风亮节。

许云峰足智多谋,立场坚定,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局势的才能。在狱中,他巧妙地引导徐鹏飞作出错误的判断,承担《挺进报》的领导责任,保护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惊心设计的酒宴,随机应变,戳穿了敌人的阴谋,把筵席变成了揭露敌人的讲台,机智地引出特务头子毛人凤出场。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无敌力量。

许云峰具有压倒任何敌人而不被敌人压倒的大无畏气概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在狱中,他与徐鹏飞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赤手空拳以顽强的毅力挖通了监狱通向狱外的洞口,并把它留给了战友,自己带着必胜的信念从容就义。

3、成岗

成岗真名陈然 ,1939年春天在湖北宜昌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起参加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不久重新入党,任《挺进报》特支书记。

1948年4月在工作间被捕,先后关押于歌乐山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1949年12月28日在重庆大坪刑场被公开枪杀,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6岁。

以下是陈然在编辑《彷徨》杂志时撰写的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散文的摘录: 在平时能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能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之下能坚定信念,为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于江苏邳州,1949年9月在重庆被杨钦典害死,遇害时年仅8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小的战士。

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就随父母被带进了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再加上营养跟不上,七八岁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

在革命胜利前夕,小萝卜头被敌人残忍杀害。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5、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是著名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因善使双枪被誉为双枪老太婆。其人物原型为陈联诗。

陈联诗(19~1960年),女,又名陈玉屏,四川广安岳池县人,川东华蓥山游击纵队的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多次参与并领导华蓥山武装起义,为中国近代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6.六下主要人物 篇六

学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

顶碗少年: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他是一个强者。李大钊: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凡卡:深受剥削之苦,命运悲惨。

郝副营长:具有勇于献身精神。

鲁滨孙:他雄心勃勃,克服了悲观绝望情绪,用自己的双手,靠着智慧,克服无数困难。

周总理:反映了周总理废寝忘食,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生活俭朴,工作劳苦的品质。

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卖火柴的小女孩:遭遇悲惨,愿望希望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居里夫人:她淡泊名利,对科学执着追求、坚定不屈,有着可贵的献身精神,视名利如粪土。

怀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课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勇于向权威挑战和对科学的怀疑精神。(教学方法独特)

上一篇:市农业产业化情况工作报告下一篇:加强基层地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