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2024-10-05

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8篇)

1.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一

盐城师范学院2015年招生工作总结

2015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院党政中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2015年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实施招生阳光工程,2015年普高招生工作再创佳绩。

1.认真组织招生宣传工作。科学制定了我校《招生章程》、《招生宣传工作方案》和招生宣传材料,组织专门人员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在宣传理念、宣传手段、宣传媒体上做到了会场有人员,电视有形象,报纸有文章,网上有信息。先后在江苏教育台、中国教育在线、江苏教育厅门户网站、江苏招生考试网、江苏高等教育网、《现代快报》等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

2.精心组织普高网上录取工作。根据我省的招生政策,制订我校《2015年招生工作手册》、《网上录取操作规程》,精心组织网上录取工作,实施“阳光工程”。2015年普高录取新生总数5463人,比去年实际多录取142人,其中5月中旬到6月初录取专转本新生543人,6月中旬录取对口单招学生331人,7-8月份录取普高新生4500人,其中江苏省录取3607人,跨省录取893人,2014年我校录取的89名预科新生从宁夏大学学习一年后今年正式入学。另外我校2015年预科录取99人。

3.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我们专门制订了《2015年网上录取实施方案》、《招生现场工作纪律》和《网上录取操作规程》,坚持“严谨规范、公平公正、按时保质、廉洁守纪”的16字录取工作准则,每一项操作的执行都有领导审定同意,重大事项均由招生领导小组现场集体研究决定,坚持主动接受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全过程监督,确保

招生录取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廉洁招生。

4.做好普高招生录取数据统计及总结表彰工作。在录取结束后,及时向教务处提供新生数据,和档案馆做好新生电子档案移交工作,做好录取数据的统计、学生录取名册的整理归档工作、新生生源核查及普高招生总结工作。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奖励工作。

5.积极开展招生生源基地建设工作。学校招生部门部署二级学院全面做好优质生源基地建工作。

6.拓展招生途径,做好艺术类校考各项工作。学校招生工作部门,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协助二级学院做好艺术类校考的联系落实工作。今年继续开展江苏省内舞蹈学专业校考、山东音乐类校考、山西音乐类校考,还开辟了湖南音乐类专业校考、山东、山西、天津等三省市美术类专业校考。优化了生源结构,有利于选拔优质有特长生源。多渠道开辟招生渠道。强化了自主招生,丰富了招生形式。

2.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二

满怀期待隆重开幕森工系统第三届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讨交流会于2015年11月20曰在桦南林业局第四中学开幕。总局教育局、三江管局、生态学院基础教研部、21个林业局协作体成员学校150人参加了会议。

专家评委品质引领评委认真研课议课, 围绕参赛课题, 给参赛教师专业的指导和引领:, 针对高中学科教学中教师们的疑难问题提高有效的解决办法, 引导全体教师进行深度研究, 并总结经验, 分享成果。

3.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篇三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4.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四

2015年是学院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学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社局的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三严三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内涵、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奋力拼搏,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三大管理内涵更加丰富,实现了由“谋生存”向“谋发展”、由“招生促教学”向“品牌质量促招生”的两个重要转变,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上级领导更加关注、重视学院发展,温国辉副省长、黄旭华院士等领导先后莅临学院考察、指导。

——教职工实实在在分享到学院近年改革发展成果,2015年全体教职工薪酬、福利大幅增加,实现了全员调资,其中在编教职工实现政策内100%调资,教职工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全年招生人数再次突破4000人,2015年全年招生人数达到4030人,这是社会、家长、学生对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成绩的肯定,进一步坚定学院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争取省级专项建设资金工作有新成绩,在2014年 争取省级专项建设资金900万元的基础上,2015年共争取省级专项建设资金1400万元,为学院后续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与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沙街校区合作完成“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合作培养项目”,此项目是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打造,按照高标准、高规格设计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建设又一亮点。

——主动适应市委市政府“加快把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的定位,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2015年新报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航空服务(中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西式烹调四个专业,使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肇庆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学院实训条件好的比较性优势,按照“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开展与高校的交流合作,为下一步调整生源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引入民资500多万元对第一饭堂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满足就餐座位数从500人提升到1500人,硬件条件在粤西地区首屈一指,后勤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大力开展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构建完成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现新的校园办公系统已投入使用,校园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教研成果和派师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试行学生流失率控制奖惩办法,全年学生流失率控制在7%以内,学生“留得住”工作进一步加强。

——学生活动常态化,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健体”为理念,以文体、社团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充实学生在校生活。

——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并组建完成一支稳定、工作踏实、责任心强的宣传工作队伍,积极利用网站、微信平台为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其中学院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突破8000人,基本实现校园师生全覆盖。

现将2015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学院致力于抓好教学日常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认真做好全院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落实及课表的编排工作,确保常规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大教学日常检查力度,对教学日志、班务日志、教案及作业的检查严格执行到位。

(二)完善监控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控,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二是进一步做好“学生评教”测评和科目统考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教 学巡查督导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籍管理条例》对本学期“缺交三分之一以上作业或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做取消考试资格的处理。五是就教学班级的晚自修管理和教室清洁卫生作出调整,编制各系交叉检查轮值表,以此不断完善教室管理。

(三)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教研成果。2015年全院上报中国职协2014—2015优秀科研成果共计论文42份、教案17份、课题3份、课件6份、案例1份、调查报告1份,荣获8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35个优秀奖。上报2015年中国职协第十四届全国技工院校实验实训设备类优秀成果5项,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015年第八届广东省技工院校优秀论文评选荣获2个三等奖。上报广东省职协2014—2015优秀科研成果共计:课题1个、论文6篇、教案1份。2015年肇庆市技工教研会技工院校优秀论文评比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一是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学生组个人一等奖一项、个人三等奖4项,教师组团体二等奖一项、团体银奖1项、个人银奖3项、个人三等奖3项、个人优胜奖6项。二是认真做好每年五月的学生技能竞赛。三是开展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展现个人教学风 采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完善专业设臵,加强专业建设。一是与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沙街校区合作完成“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合作培养项目。二是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2015年新报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航空服务(中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西式烹调四个专业。三是积极做好省市示范性专业申报建设工作。

二、抓好学生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一)做好系部考核工作。系学生管理工作考核制度自本年初实行以来,各系学生管理人员配臵到位,日常管理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二)试行学生流失率控制奖惩办法,系部单项考核更细化。学生流失率偏高成为困扰学校管理和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为此,学院在今年初制定学生流失率控制与奖惩办法,目的就是要从具体项目上细化指标,从学院生存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学生流失情况。今年试行以来,完成了全院学生流失率控制在7%以下的目标。

(三)学生活动常态化。今年各系部在学院统筹协调下,积极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各类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在系部活动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全院性学生活动。一是举办首届师生篮球赛。二是举办校园趣味长跑比赛。三是举办“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四是举办2015秋季开学典礼暨抗 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五是开展体育活动月活动。六是举办“校园好声音”歌唱比赛

(四)大型比赛屡屡获奖。一是汤立群老师代表学院参加全省技工院校班主任竞赛进入总决赛并荣获三等奖。二是我院健美操协会荣获市第二届健美操啦啦操比赛大中专组一等奖。三是我院学生男、女子篮球队分别获得市技工院校第十届学生篮球赛第二名、第一名。四是我院礼仪队荣获市技工院校“礼仪风采展示”比赛二等奖。五是我院学生在市技工院校“美丽肇庆〃和谐校园”书画摄影创作比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

(五)院系共同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学院在2015年11月成立了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旨在加强全院班主任的培训,通过讨论、学习等形式,让班主任增强责任感及业务能力。二是系部以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为主要形式,交流及讨论结果能够做到有效反馈。三是增加外出培训学习及参赛机会。本共派出约80人次到省内几所技校学习交流及观摩比赛。

(六)加强宿舍管理,切实保障学生重点。宿舍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管理制度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本进行了多次大型的安全检查(防火、逃生通道等)和不定期对管制刀具、危险品及大功率电器的排查。制定了宿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应急疏散,增强了管理人 员和学生的应急处臵能力。把《心理健康倡议书》、《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肇庆市技师学院学生手册>学生违纪处分实施规则》、《宿舍安全宣传栏》等内容制成宣传画册和广播内容,给予学生良好的行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

(七)心理咨询平台逐步上轨道。对两个校区的15秋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共计有2488人参加了测试,综合预警人数为88人。

(八)加强学籍管理、免学费及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我院按照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并将免学费资助工作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保证助学金的及时发放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发放。同时,认真做好学生银行卡的户名和账号的核对工作,落实到各班主任,落实到每个受助的学生。使广大农村贫困学生入学后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关心,满意学校的工作,从而能安心学习一技之长。

三、抓好后勤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一)引入民资500多万元对第一饭堂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满足就餐座位数从500人提升到1500人,硬件条件在粤西地区首屈一指,后勤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进一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将两校区直饮水系统改造项目和直饮水设备维护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引进民资 对直饮水系统升级改造,更换了老化的直饮水系统管网,在公共饮水点投入新的不锈钢饮水台,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

(三)合理配臵资源,服务教学一线。一是增装60台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步满足教学对多媒体课室的需求。二是建成“植才华大师工作室”,用于教学课题研究和快速成形课题教学,提升了学院机械设计和高技术应用能力。三是新建机房3间和会计教学综合实训室1间,满足在校学生和社会各类职业鉴定的场地需求。

(四)认真做好物资采购工作。严格把好咨质和咨价关,货比三家,择优确定供应商。本已完成的政府采购项目有:1.教学用电子琴和教学用钢琴采购项目。2.体育用品采购项目。3.教学实操设备、网络多媒体设备、会计教学综合实训室设备采购项目。4.教学实训用立式钻铣中心设备采购项目。5.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设备采购项目。

(五)继续做好校园建设和美化工作。本,学院的基建项目和维修项目较多,工程量大,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抓工作落实,为师生积极营造整洁、卫生、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美化、绿化效果更加明显,成为吸引毕业生选择报读我校的亮点。

四、各项工作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学院综合实力

(一)党组织建设工作。学院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活动为主线,促进党组织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积极调动共产党员在学院教学、生产和管理等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

(二)招生就业及校企合作工作。一是学院按照 “全员招生”的理念,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完成招生人数4030人,超额完成全年招生任务。二是在在春、秋两季举办了多场就业洽谈会、校园专场招聘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肇庆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联合举办了“肇庆市2015年校园就业招聘会”,并选配与我院“门当户对”的企业对接,使学生真正能进入到专业对口,薪资福利较高的大企业、名企业就职,并有相当部分学生进入央企、国企,水电垄断企业就业。三是在与企业对接的基础上,进入深度校企合作,如与广东省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奥马设备高级班》,与珠海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签订了数控、模具专业的《润星泰数控高级班》,与广州白天鹅宾馆签订了烹饪专业的订单班,与中升集团汽车营销有限公司签订了雷克萨斯、奔驰、丰田等汽车维修专业订单班。

(三)培训鉴定和退役士兵培训工作。一是全年共完成4472人次的创业培训,有4338人通过了创业培训考核,合 格率达97%,争取创业培训补贴390万元。二是学生的技能鉴定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各工种的合格率从最初的式30%左右上升到70%~90%以上,全年共完成学生职业资格技能培训鉴定4565人次。三是全年共完成社会劳动力的培训1700人次,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合格139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12人。四是注重拓展,向多元化发展。组织协办了全市118人的考评员培训班,为广铁集团铁路保安服务公司培训保安员499人次,为安监部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证1861人次,为质监部门的特种设备人员培训考证288人次。五是全年完成347人的退役士兵招生工作,并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并承办了以“转变角色、促进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

(四)工会、妇女、计生、扶贫工作。一是积极为教工办好事实事。工会主要以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致力将学院党政的关怀送到教工的心坎上,使广大教工充分感受学校的幸福和温暖。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工会进一步完善送温暖活动长效机制,真心把学院、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学院的困难户及生病的职工、已退休的老领导,让大家感受到老有所依。三是开展学院文体活动。组织开展学生、教工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教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增强学生对学院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增进教工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召开肇庆市技师学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 员代表大会,促进了工会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五是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广东省出台“单独二胎”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之后,能够及时调整思路、了解政策,为职工提出的咨询给予恰当的解答和热情专业的服务。六是认真细致地做好为全院女职工的服务工作,今年组织全体女职工进行了妇女健康检查,并依据《广东省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帮助个别患病女职工取得了保障金,为患病女职工送去了温暖和关怀。七是积极配合市人社局开展扶贫工作,并组织发动了学院“630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

五、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少数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纪律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已制约学院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考勤、考核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特别是一体化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三)全院近300的退休人员负担较重,压力仍较大。

(四)教学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个别教师业务水平不高、钻研精神不足、备课不够认真、上课效果不够好、课堂气氛沉闷。部分教师还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照本宣科,没有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讲授法、演示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缺乏对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11 致使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甚至厌学,出现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

(五)流失率控制要更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在今年试行的基础上,探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考核数据。

(六)要更加重视学生安全问题,学生安全无小事。学生在读期间,主要会涉及公共区域(如宿舍、球场等)人身及财产安全、食品类安全、学院各类设备设施安全、学生校内生产实习安全及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安全等几大方面,牵涉到学生科、综合管理科、总务科、教务科、招就科等多部门,要更好明确责任,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七)宿舍管理模式有待完善。目前学院宿舍管理主要是教官担责,主要方法也是以控制学生不出安全事故为主。要逐步向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加强教育疏导功能。

(八)校企合作工作和省内其他技师学院相比还有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六、2016年总体工作思路

2016总体工作思路是:紧跟形势、调整结构、提高内涵、稳控招生、持续发展。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学院要紧跟大环境、大方向,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政策、新动向,主动作为,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积极谋划、准备升格高职的前期准备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认真做好调整、协调、准备工作,积极应对生源结构调整带来的供需性矛盾。要进一步做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三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三大管理”内涵。招生工作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继续积极开展招生工作,稳控生源。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团队,继续做好省市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继续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5.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五

这次比赛中我的成绩是三等奖。此前的一整个月,我都在为这个比赛做准备,熟悉教材,练习教学设计,制作课件以及训练讲课,每一个环节指导老师都严格指导,而我也不敢懈怠,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对自己很失望,但更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因此我仔细回想这段时间以来所做的准备还有比赛期间自己的表现,做了如下总结:

一、成绩不理想的缘由

(一)赛前准备的一个月里,指导老师给了很多思路和方法,但由于自己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没能完全参透,讲课内容较浅且缺乏新意。

(二)成绩不理想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个人天赋不足,例如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讲课要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性,深入浅出,教师要有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是我所欠缺的,生活中我是一个安静而不够活泼的人,语言表达也不够生动,即使指导老师一再纠正和指导我,但是效果也还一般,这也是在训练过程中我一直想要克服的困难。此外,我的声音偏低沉,不响亮,没有教师的气场,也很致命。

(三)比赛期间没能合理安排时间,是我这次没能做好的又一重要原因。教学设计部分,由于准备充分,完成非常顺利。但是说课和讲课部分,由于需要在一个晚上把课件全都做出来并且熟练讲课,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我过于纠结内容的取舍,导致第二天早上6点钟才正式把课件做完,加上前一天晚上我没怎么睡(我31号比赛),这时,我的体力已经很弱,早餐也没能好好吃,就匆忙联系,匆忙赶到比赛现场(早上7点30分),结果抽到第二个上场,没有多少时间训练了,导致比赛时有些紧张,声音偏小等问题。

二、对于今后学校参加此类比赛的建议:

(一)选人:选择比赛选手的标准,除了知识方面的充实之外,选手的身体素质(声音、健康状况等)也很重要。

(二)充分准备:比赛前的准备,例如教学设计、教材理解、讲课说课技能等等,选手一定要在赛前训练的相当熟练,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比赛期间,选手要合理分配时间,制作课件的时间不宜过久,要留足够的时间熟悉课件和讲课内容,保证上台从容发挥。特别提醒,抽到第二天比赛的选手,在第一天应该好好休息,不宜消耗过多体力。

6.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六

按照学校《关于做好2015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继续教育学院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结合目前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认真开展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目标完成情况:2015年,继续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部门工作目标,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齐头并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成人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稳步递增,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非学历社会培训健康快速发展,培训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扎实推进,培训人数和收入稳中有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省市年检,2015年鉴定人数为历年之最;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业务目标一:多措并举,成人学历教育稳步推进

1.招生录取工作成效明显。创新招生理念,坚持全员招生、全年招生、规范招生。与阜阳信息职业学校、滁州联通、康佳集团就联合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行商谈,并与滁州邮政局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加大招生宣传辐射面,跑遍滁州各县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职业教育中心和部分企业进行招生宣传,招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成教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为2750人,由于上级指标限制,最终录取2303人,占目标任务153.5%,开创了滁州学院成人教育开办以来招生报名录取人数双高。

2.完成了2015级1500名成教学员的入学资格复查和报名工作。征订、发放了教材;联系相关学院安排、完成了校本部及函授站各专业的成教面授工作;组织2013级成教学员参加学位外语和主干课程考试,有53人获学士学位。

3.根据市场需求及近年来各专业的招生情况,合理调整了招生专业。停招了部分专业,新增了金融工程专业并实现首年招生;完成了定远函授站成人高等教育的年审工作;

4.完成了2013级毕业班的学籍材料整理归档、论文答辩。申请学士学位学员的专业课程加试及相关材料的整理工作;完成了各专业教材费用的结算与清退。

5.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成人教育信息化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上报了我校参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专业及课程,并结合我校成教工作实际,制定了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业务目标二:开拓创新,非学历社会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

6.大力开展各类常规培训工作。2015年共开展各类培训17项,培训人数2530人。截止2015年12月15日,已到账培训收入1645916元,占目标任务126.6%。常规项目中,重点抓好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项目,从政策、人力和经费三方面加大投入,制定了《滁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师研讨活动,建立了主管部门监管、培训师主讲、辅导员担任班主任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运行新机制。

7.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大力拓展非学历培训新途径,在校内公开征集培训师资和项目,实施“菜单式”和“定单式”项目管理,初步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培训师资项目库;加强与校外企事业单位联系,先后与全椒、明光、定远、凤阳地税部门达成了地税系统干部培训协议,完成了4期税务干部培训工作;承担了滁州市教体局中学校长培训班和滁州市中小学音体美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稳步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空间。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类软硬件建设,滁州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于2015年暑期顺利通过省市部门组织的年检。本着“面向社会、服务学生”的工作宗旨,组织开展2015年我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经努力,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项目5个、鉴定规模400人次。

9.主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受市教体局委托,暑假期间,选派14位老师承担滁州市2015年小学教师招录制卷、阅卷工作;承担市教体局教研员招录考场安排、考务组织及阅卷工作;为市教体局、人社局2015年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动员会提供会场、做好会务服务;主动与市建委和省建干校联系对接,将2015年安徽省建筑系统施工员资格考试考点设在我校。来自马鞍山、滁州的3000多名考生来我校参加了考试,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也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共性目标:爱岗敬业,服务至上,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了提升

1.加强学习,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部门建设。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实质,紧紧围绕“提升办学理念,深化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坚决克服“成教工作做出不了大成绩,不做也不会有大问题”的惰性思维,努力提高服务事业发展和广大师生的能力水平。

2.建章立制,巩固“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及时修订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院招生宣传、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流程,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努力营造“想干事的给机会,会干事的给平台,干成事的给奖励”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效提升了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效能。

3.专题调研,认真探索继续教育管理改革路径。一是校内调研,围绕学校继续教育运行机制、规范招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拓展等专题,深入到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二是校外调研,采用书面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宿州学院、皖西学院、蚌埠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等省内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分成方式;三是专题研讨,制定对策。对调研过程中各方面反映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修订了《滁州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滁州学院继续教育经费收益分配暂行办法》等制度上报学校会议研究批准。

4.深化部门作风建设。一是坚持单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职能科室负责人会议,积极探讨阶段性工作任务,及时制定部门工作要点、每周工作安排,切实做到“工作实施有目标、完成时间有节点、执行具体到科室、责任落实到个人”,进一步提升了部门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牢固树立“服务至上”工作理念和全院一盘棋思想。要求全体人员遇人遇事主动面对,热情服务,决不拖拉推诿,进一步明确了部门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能。

5.高效开展各项事务性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准确把握继续教育有关政策,依法实施继续教育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完成了部门二级网站的全面改版升级,不断加强网站更新维护,建立和维护“继续教育工作QQ群”、“创业培训工作QQ群”,简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路径,切实增强网络服务效率,提高继续教育办学效益;三是按照学校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部门综合治理、档案管理、固定资产清理等工作。

7.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七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包含信息技术素养和人文信息素质两个层面。具体而言,我们将信息素养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主要方面。在本次调研中,从网络调研问卷的设计到数据分析整理,都围绕着这三个主要方面展开。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定

教育部在2000年1 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纲要》中对小学阶段要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做了以下六个模块的规定: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选修)、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纲要》颁布于15年前,从具体的内容来看,其所规定的内容相比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涉及内容也较为狭窄。

2.学校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4~5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两学年共计68课时。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基础模块即《纲要》所规定的六个模块,拓展模块对“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网络的简单应用”进行重点拓展,同时增加了“计算机语言编程”模块。

我们期望通过本次调研,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了解我校学生综合的信息技术素养程度。第二,了解新时期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第三,探究学校信息技术课所发挥的功能与价值。

3.调研设计

(1)调研对象:东北师大附小3个校区所有3~6年级5008名学生,其中自由校区1 1 12人、繁荣校区2492人、中信校区1404人。

(2)问卷设计。从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道德、基础设备及网络使用四个维度出发,设计了1 4道自然信息题、59道客观题,共计73道题。其中,72道为封闭式问题,便于被调查者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行回答。考虑到问卷答题的连贯性,我们将四个维度的题目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在网络问卷试测时,重点对题目的接续性和允许多选的情况进行了调适,以保证题目适合不同的被调查者,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3)问卷发放与数据处理。本次调研是基于网络进行的,网络调研的优点是效率高、快捷方便、节约成本。为了更好地进行这次网络调研,我们使用PHP语言和MySQL开源数据库搭建立了网络问卷管理和发布的平台。在搭建的过程中,使用了开放源代码的LimeSurvey的大量组件,使这个平台具有丰富的管理功能和较强的稳定性。

问卷试测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全体参与,问卷设计了班级和年级的选项,可以快速统计每个班级学生的答卷情况,保证了每个班级都有足够的学生参与调查。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我们还统计了每份答卷的完成时间,以此来判断数据的可靠性。

调研共回收有效数据问卷4339份,问卷回收率为86.64%。问卷回收后,使用phpMyAdmin对MySQL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导出处理,之后采用了两种处理方式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是导出为Excel文件,对每道题进行百分比统计。二是使用SPSS 17.0版本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调研结果及分析

1.自然信息:“两多一好”

被调查的学生自然信息呈现出了“两多一好”的趋势,即男生多、独生子女多、家庭背景良好。被调研的学生中,男生比例占52%,女生48%,男生高于女生。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其比例接近75%,仅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

从家长的情况来看,家庭自然状况良好。第一,家长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东北师大附小家长的年龄结构主要以30~40岁年龄段为主。其中父亲年龄主要以40~50岁区间为主,母亲年龄主要以30~40岁区间为主。第二,家庭收入结构,单方万元以上比例高。家庭月收入普遍较高,月收入结构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父亲超过了一半,母亲接近40%;万元以上收入,父亲超过了25%,母亲超过了12%。第三,家长中高学历者比例高。其中父亲研究生以上学位比例超过了23%。第四,家长职业结构,以政府、科教文卫、商业贸易从业者居多。

2.信息技术能力统计及分析

(1)学生家庭电子信息设备拥有及使用情况

①电子信息设备拥有率高,但是家长管控严格,尤其是对手机的使用。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家中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分别为74.07%、76.35%、79.21%和95.69%,拥有率较高。但与高拥有率相对应的学生电子信息设备使用频率却并不高。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对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的使用频率分别做了调查。如图1所示,学生偶尔使用电子信息设备的情况最多。

另外,调查表明,我校18.55%的家长从不让学生使用手机。这一比例较禁止孩子使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的8.39%明显偏高。说明我校家长普遍认识到使用手机对于孩子的成长危害更大,对学生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并不放任和随意。

②独生子女使用电子信息设备的概率更高。有趣的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频率上也有所不同。独生子女“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比例较非独生子女高,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比例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所有学生每天使用的电子信息设备中,手机所占比例最高。

从使用频率来看,每周使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独生子女比例要高于非独生子女。每周使用手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基本持平。

③托管班、保姆等对学生使用电子信息设备趋于放任。调查发现,学生日常看护人的管理方式对于学生使用电子信息设备的频率有较大影响。经过数据分析发现,“父母”对学生电子信息设备使用的管理最为严格。图2为选择“没有时间上的规定,想用多久都可以”的不同看护人的对比图。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管理上,保姆最为放任;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管理上,托管班最为放任。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三种类型的电子信息设备使用管理中,祖父母的管理放任程度都排在第二名。

(2)学生拥有哪些信息技术能力

①学生主要具有上网、看电影或视频、使用社交软件、听歌、游戏等以娱乐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在被调查的12项技能中,学生习得率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上网找资料94.51%、看电影或视频93.48%、使用QQ或微信92.69%、听歌91.54%和打游戏86.7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与网络和娱乐有关的技能习得率更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日常生活相关。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得到的能力,即使在学校不特意教授,学生的能力也很高。

②以基础性的娱乐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通过自学与家长指导获得。我们对排在前5位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了习得途径的分析,发现这5项技能的习得主要依靠学生自学和家长指导。如图4所示。

③较为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获得。我们分别对用计算机画图、用Word打字、多媒体制作、计算机语言编程、上网找资料等较为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了习得途径分析,见下表。

通过分析发现:第一,从数据上来看,对于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有78.72%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习得了“上网查资料”这项技能。同时,数据显示有31.34%的四年级学生和32.64%的五年级学生是通过信息课习得此项技能的。这表明信息技术课进行“上网查资料”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是需要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的现实。用差别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取得进步。第二,从数据上来看,“计算机语言编程”这项技能的习得率偏低,这和十几年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重实践应用,轻程序设计”的课程理念息息相关。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对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培养逻辑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社会呼唤创新精神的“创客时代”,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亟需加强。第三,用Word打字、制作多媒体作品、用计算机画图习得率逐年上升。这与信息技术课开设相关内容有关,成效较好。通过两年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学生的习得率都呈现出了较好的增长趋势。到了六年级,八成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此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

④独生子女信息技术能力普遍略高于非独生子女。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12项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中,除计算机语言编程外,其余1 1项能力的习得率独生子女均略高于非独生子女。

(3)学生信息意识较为积极、正面

①学生对上网持积极的态度。当今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网络是他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调查发现,我校3~6年级只有6.36%的学生从不上网,其余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网络生活。85.53%的学生在家上网,每周使用网络1~2次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调查发现,29.45%的学生非常喜欢上网,53.88%的学生表示喜欢上网。从性别比较来看,选择“非常喜欢”和“喜欢”的男生比女生更多,男生似乎对上网更加热衷。

学生对于上网给自己学习带来的影响是这样认识的:41.95%的学生认为上网“有利于学习”,32.84%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没有影响,只有5.88%的学生认为上网“使我的学习退步了”。

②学生上网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数据显示,我校45.01%的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玩游戏、看电影、听歌、看小说等,其次是看新闻、找资料,再次是聊天、收发邮件等,这一排序并无性别差异。

(4)网络道德方面,大部分学生具有网络信息筛选意识

对于网上的信息,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甄别和筛选”,说明学生相对具有较好的信息甄别意识。对于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6%的学生有厌恶的情绪,19%的学生认为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也有14%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持无所谓的态度。

结论与建议

总体看来,我校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环境背景良好。因此,学生都普遍拥有较为丰富的电子信息设备资源。在家庭环境中,保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管控较为宽松,父母的管控较为严格。在课外班中,可能出于管理便利的目的,对设备的使用非常宽松。

学生的总体信息技术素养较好,以上网娱乐的信息素养为主。这些素养主要通过自学或者家长的指导获得。但是,诸如用Word打字等较为专业的信息技术素养,还是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获得。这说明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对学生掌握较为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促进作用。

学生具备了初步的信息道德意识,对上网的认识也较为积极、正面,富有正能量。我们有如下建议。

首先,学生家长要增加对独生子女的关注程度。可能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内缺少社会交往,尤其是同辈交往的机会,因此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更容易与电子信息设备为伴。我们建议家长对独生子女在家中使用电子信息设备予以更多的关注,更多地为独生子女创造社会交往的机会,使得学生从独处的环境中走出来,防止对电子信息设备的沉迷。

其次,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我校在四、五两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课程的内容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第一,有些内容需要做“减法”。学生以娱乐为主的五个方面能力主要的习得途径是靠自学、家长教。因此,对于学生已经习得的内容,课堂教学应偏向巩固和提高,注重学情前测和差别化教学。第二,有些内容需要做“加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更多的前沿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来,如3D打印、云技术、硬件创客等,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内容需要及时补充到课程内容体系中来。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内容必须及时更新,目的是让68课时开得更有效率,而不是更多的重复。

8.师范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 篇八

惠州:多措并举,确保2015年《源流》订阅数增至2500份

2014年惠州全市订阅《源流》1932 份,居茂名、梅州之后,排名第三。2015年度订阅工作开始了,惠州市老促会把订阅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想方设法提高大家做好老区宣传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着重分析了全市各县(区)2014年的订阅情况,发现存在很不平衡的现象,即有的县订了500多份,有的却只订了100多份。大家认为,订得少的县只要思想认识到位,安排得当,完全有增加订阅数的可能。为此,市老促会采取多项措施,以确保实现2500份订阅目标。

市老促会带头增加订阅量,在今年的200份基础上再加300份,总数为500份。通过这一行动,提升市老促会的号召力。将2014年订阅数较少的县(区)作为工作的重点,与他们一同商量如何挖掘潜力,迎头赶上,使2015年的订阅数有新的突破。

市老促会还根据各县(区)的实际情况,把省下达的订阅数分解到各县(区),并改变过去只是把分配表分发下去就“万事大吉”的做法。首先由市老促会的主要领导亲自联系县(区)老促会负责人,征求对增加订阅数的意见。然后于10月和11月分别到各县(区),当面确定订阅数。

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仍未成立老促会,对开展老区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市老促会正积极到这两个开发区宣传成立老促会对做好老区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目前,计划已得到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有关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有望于11月份在这两地成立老促会。老促会成立后,即可订阅《源流》杂志,这对于全市确保完成2015年2500份订阅数,将起到极为重要作用。

在惠州市老促会一系列努力下,截至目前,惠州市2015年度《源流》订阅工作已深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各县(区)老促会都已表态,要一同努力,完成2015年的订阅数。(李文忠)

云浮:抓好宣传工作 确保《源流》订阅量有所提升

为了让社会更多人了解和支持老区的工作,云浮市老促会始终把老区宣传工作作为老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好云浮市委宣传部印发的《云浮革命老区宣传工作方案》的落实,发挥云浮革命老区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县新闻单位等通联人员作用,宣传报导当地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宣传革命老区的新面貌、新气象。在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真实客观地反映革命老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引导全社会力量关心革命老区、帮扶革命老区,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二是采取奖励措施,提高稿件数量和质量。为鼓励各级通联工作者多写稿、写好稿,市、县老促会对积极向《源流》等报刊投稿并被采用的给予奖励。三是抓好老区宣传刊物《源流》的订阅和发行工作。通过争取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发动社会单位、企业捐资赠阅,单位订阅等形式,确保全市订刊数量只增不减,保证全市、县分管老区的领导、老促会领导和老区镇、老区村以及老区小学都至少订阅有一份《源流》。(冯耀华)

阳江:积极做好《源流》订阅工作,充分发挥其宣传老区作用

近期,阳江市老促会紧锣密鼓地把订阅《源流》作为一项宣传老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市老促会领导分工分别深入到各县(市、区)发动对《源流》的订阅工作。为此,杨大欣会长主持召开订阅工作会,并决定连续用四天时间到各地做发动工作,让老区主流媒体《源流》更好地发挥宣传作用。

这次下乡调研,按照部署,要思想先行,力求水到渠成。发动订刊方式采取面对面了解、分析思想认识、解决资金筹集的办法。10月21日,市老促会领导杨大欣、林恩葆、梁王焱、梁远均,到阳春市老促会共商订阅事宜。阳春叶均盛会长,分析了市、镇、村以及中小学订阅情况,决定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订《源流》150份。22日,关则敬、梁王焱等到阳西调研,与阳西县老促会领导贺石明、刘振荣洽谈征订工作,充分了解和分析了以往订阅分布情况,研究了筹措资金事宜,确定订阅单位意向,决定增订《源流》100份。23日至24日,市老促会领导杨大欣、关则敬,前后两天分别与卓立新、许方林副会长,到阳东县、江城区老促会做调研,鼓励他们克服资金困难,为宣传老区做好工作。两地决定各增订《源流 》100份和50份。在阳东、江城,还调研了办公场所 、人员配备和经费“三有”情况。

经过深入调研,掌握了整体情况。市老促会于29日召开全市各县(市、区)老促会会长暨秘书长订阅工作专门会议,参加人数22人。会上,杨大欣会长重点阐述了订阅《源流》对宣传老区的重要意义。会议对各县(市、区)老促会提出统一要求:做到中小学校各一份,老区镇党政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各一份,县、区有关领导和外地驻市有关单位领导各一份。与会人员通过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方向,决定2015年全市比上年增订《源流》450份,共订1295份。(阳江市老促会)

肇庆:认真抓好《源流》订阅工作 确保稳中有升

搞好老区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老区,让老区走向社会,让更多的干部群众了解、关心、支持老区,关爱和帮助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是肇庆市老促会一贯坚持的为老区服务的宗旨。

为使更多干部群众从《源流》了解到各地老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促进老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吸取《源流》提供的宝贵食粮,市老促会领导除在全市老区建设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县(市、区)加大老区宣传工作力度,增加《源流》杂志征订量外,还利用到基层调研的契机要求各地老促会下一年度订阅《源流》杂志份数要有所增加。同时,请市扶贫办、市老建办发动各地有关单位订阅。各地老促会除不辞劳苦积极发动有关单位订阅《源流》外,还千方百计动员热心支持老区建设的乡贤捐资,发动企业家、老促会理事单位等订阅。

2014年,肇庆订阅《源流》数量为1678份。2015年,市老促会将加倍努力,争取订阅《源流》数有新突破,做到稳中有升。(赵根树)

潮阳区:发挥《源流》这个老区干群良师益友的作用

汕头市潮阳区老促会十分重视订、读、用《源流》,从开始每年仅订几十份到2014年的210份,数量有大幅提升。目前,潮阳区党政分管区老促会工作的领导,镇(街道)党政第一把手、镇老促会会长、办公室、老区村等都订阅了《源流》。区老促会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走访有关部门做工作,争取全区有关部门都订阅《源流》,此外,积极动员乡贤、企业家订阅《源流》,使潮阳区2015年订阅《源流》数量有所增加。

潮阳老促会每年都会积极收集干群读、用《源流》的动态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措施,落实《源流》订阅工作。潮阳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老区建设,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潮阳区老促会将进一步促使《源流》真正成为老区绝大部分干群的良师益友,指导老区工作,推动老区宣传的发展。(郑会侠)

老游击战士:情系老区订《源流》

2014年10月15日上午,广东省老促会理事黄振,不顾自己90岁的高龄,由儿媳妇陪同亲自来到源流杂志社,拿出1340元为阳山县老干局订阅2015年全年20份《源流》杂志。黄老说,过去在阳山县打过游击,对老区山区有感情,现在过上好生活了,应该反哺报恩,“为老区建设奉献一份微薄之力”。据笔者目睹,黄老已连续两年掏钱为老区订《源流》,他的行为让人十分感动!(小 莉)

上一篇:幼儿园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策划书下一篇: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