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2024-08-15

如何创建文明城市(共8篇)

1.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篇一

共青团在蚌埠文明城市创建中如何发挥作用

文明城市创建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形象、内涵等方面具有着突出意义。文明城市创建已成为提高蚌埠发展水平的强大动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形抓手。

蚌埠市作为连续三届的全省文明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的城市,要打赢文明城市创建的持久战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离不开全市上下全体市民、各职能部门、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共青团作为作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在蚌埠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责无旁贷,尤其是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明城市创建以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覆盖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内容涉及城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方面。不仅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达标,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等“软件”提出要求;不仅要整体文明,更要细节文明。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共青团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统一思想认识,找准共青团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定位。

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文明城市创建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可以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激发全市人民形成和保持争先争上的精神状态;文明城市创建尤其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既关系蚌埠未来的发展,更关系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

在这样一场顺民意、得民心的创建过程中,人人都是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共青团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摒除与本单位、与部门无关的“旁观论”。共青团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尤其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不但要清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更要主动作为,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4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热潮。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要主动发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找准定位,在文明 城市创建过程中创先争优,以志在必得、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为打赢文明城市创建的持久战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认清新常态下文明城市创建的新要求。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是我们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然影响政治、社会、生态、文化、党建等各方面建设发展。依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适应中央提出的新常态。扭转已经过时、不再管用、不利于发展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新机遇。

新常态下,广大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信息化快速推进,青年群体每天都在经受着改革开放的洗礼,感受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认同基础价值观的同时,其思想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青年群体的思想与以前的群体不太一样,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兼容并包的新特点。文明城市创建归根结底是人自身的文明城市创建,共青团要做好新常态下的文明城市创建就必须把握青年群体这些新特点。

长期以来,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了“下文件、考核、评比”三步走的工作方法,创建面不广,创建边际效益日益明显。面对新常态,必须从重考评转向重督导,提高调研和督导能力。在统一的规划、计划、目标下,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简报、督导等形式开展工作。加强事前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跟踪督察、跟踪问效、跟踪问责,切实使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文明城市创建是从“活动”起家,以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在参与中深化教育提高文明素质的。但在“新常态”下,开展活动的效果不如从前。我们须有创新精神,克服惯性思维,不能穿旧鞋走老路。新常态下,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把各类创建活动作为贯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要广泛开展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持续开展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大家动手、人人创文明的氛围。将传统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与共青团的主题团日、主题实践活动等载体相结合,以志愿服务行动为主体,组织志愿服务团队、青年、老年、党、团、妇志愿服务团队,带动文明,引领风尚,建设新文明。

在与新常态不期而遇的过程中,共青团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常 2 态,把握新要求,抓住新机遇,创建新文明,为我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发挥共青团自身优势,主动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文明城市创建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共青团在青年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共青团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如何发挥作用,关键看如何创新活动载体,发挥自身优势。

(一)、强化联系纽带作用。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青年群众是社会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文明城市创建尤其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攻坚战,离不开青年群众的参与和奉献。共青团发挥青年组织的优势,沟通并密切青年同党和政府的联系,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处理好文明城市创建中与青年有关的事务,调动青年的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性。

(二)、加强思想引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建党、五四、六一、十一、建队日等重要节庆日为契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举办主题教育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培育未成年人文明意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团队日活动,通过思想研讨、宣讲交流、主题团队日、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青少年领会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内涵实质。三是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探索建立法制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维权工作体系。

(三)、深化志愿者服务,营造文明和谐社会氛围。蚌埠市网上注册的志愿者达到10.2万人,但是实际参与者少。为真正让志愿者“动”起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志愿者服务。结合我市近期出台的《关于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常态长效和制度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志愿者服务顶层设计,探索志愿服务提供者、需求者和志愿服务项目三方的及时有效对接。在社区分别建立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激活志愿服务,发挥社区基层管理末梢作用,改变公益活动“一阵风”或者“一窝蜂”的现状。志愿服务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才能更加“接地气”和常态化。

共青团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要紧紧围绕我市党政工作大局,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投入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中,找准文明城市创建和共青团工作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共青团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我市的跨越赶 3 超提供青春动力。

四、增强大局意识,发挥突击作用。

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千头万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攻坚克难。可以说,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需要打持久战的坚韧也需要攻坚战的突击,是一项经常性和突击性的工作。

邓小平同志就经常性和突击性工作就说过——“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到经常性的工作方面。那么,还要不要发挥青年突击作用?青年突击作用还是存在的。可不可以提?可以提。当然,是不是经常提,也不必。比如一个工厂,为了完成一件急、难、新的事情,组织一个青年突击班,带头突击,我也赞成,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否定这一点。”青年人充满热情与闯劲,青年人的突击作用需要共青团来组织好、发挥好。

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近年来不断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连续三年的全省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经常性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去年,我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今年上半年我市启动为期三年的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工作。值此攻坚时刻,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正是发挥突击作用、大显身手的时候。

(一)、推进文明工程,树立青年典型。积极推进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深化“青年文明号”争创工作,指导窗口行业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我市“青年文明号”的服务水平。

(二)、大力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进行观念引导,增强青年就业创业意识。以“青年创业风云论坛”为载体,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成功的青年企业家,走进校园和青年中,与有创业意愿的青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继续积极联系本地企业,成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继续举办蚌埠市青年创业设计大赛,以比赛为载体,全市各级团组织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青年实际需求,广泛开展各类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促进青年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开展中介服务活动,为农村青年、下岗青年提供就业机会;通过扶持和培养一大批青年兴业领头人,拓宽青年再就业渠道;着力科技推广,带领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服务农村城市化发展。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动员令已经发出。共青团作为青年人的组织,需要增强大局意识,把青年挺到最前沿,突出青 4 年特点,发挥共青团的突击作用,奋力助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五、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

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团组织普遍反映活动开展难、活动形式陈旧、缺乏上级指导、与青年联系程度不高等问题。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的桥头堡,是上级团组织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组织。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如何决定了团工作的成败。

(一)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团建。发挥街道团工委的主体作用,指导和帮助社区团组织健全组织、充实人员,开展社区青年就业创业、志愿服务、预防犯罪、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建立健全活跃城市社区团的工作体系。

(二)强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团组织建设。鼓励机关事业单位通过联合建团、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形式,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群体的覆盖;加强与各大企业团组织的工作联系,强化对大企业团组织的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情感婚恋、心理健康等青年关注的喜闻乐见的团的活动,以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

(三)加强学校基层团队建设工作。加强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巩固各级少工委和少先队组织建设,开展好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做好初中生“团队衔接”和高中生“推优入党”工作,不断增强中学共青团组织活力,培养青少年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做好大中专院校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培养好共青团和学生会干部,开展好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等特色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学联、学生会的指导。

(四)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整体格局,着力深化党建带团建和工团联建工作,强跟踪指导力度,提升各领域建团力度和团建水平。

(五)加大基层团干部培训力度,鼓励基层团干部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开拓基层团干部的眼界,增长基层团干部的见识,提高基层团干部的素质。

(六)全面加强团的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团干部素养。进一步增强基层团干部的团队意识和文明城市创建意识,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 5 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正确的时间要做正确的事”,文明城市创建以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城市发展进步的过程,是当前我市着力要做好的事。共青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找准定位,把握要求,打好突击,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出最好的诠释。

2.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篇二

一、环境卫生现状

1.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较差、死角多。

一是商业区、火车站、汽车站、公园等人口密度大、流量多的地方, 水果皮、饮料瓶、宣传单、烟头、痰迹等污物随处可见, 即便有环卫工人进行清扫保洁, 但保持情况非常不好。二是公厕卫生质量参差不齐。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处的公厕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但一些小型饭店、旅店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厕却经常脏乱不堪, 气味刺鼻。三是露天烧烤、路边小吃等占道经营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环境, 同时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影响。

2.早市、夜市卫生情况差, 成为污染环境卫生的重灾区。

每当市场散去, 菜叶、果皮、塑料袋、包装箱等垃圾到处都是, 整个市场以及周边地区一片狼藉, 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卫生环境, 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给他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因基建施工、修路筑桥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虽然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垃圾处理问题做出过很多规定, 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 但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因建筑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乱堆乱放造成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

4.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 长期滞留;主要路段和背街小巷乱摆、乱设摊点现象较多, 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情况尤为突出;因乱倒污水、乱倒垃圾以及未能及时清理残雪等原因而形成的卫生死角, 成为老鼠、苍蝇、蚊虫等滋生和繁衍的温床。

5.城市“牛皮癣”现象仍然是污染城市环境卫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法广告、招贴等经常出现在居民楼道、小区院内以及电线杆、汽车站, 甚至是行人过街天桥、行车路面上。尤其是假证广告简直是无孔不入, 极大地污染和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乃至精神文明建设。

二、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1.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难以适应人口增长需求。

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而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与城市规模的扩大相适应。其中, 卫生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例如公厕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便溺现象;由于垃圾箱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因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 造成垃圾转运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等, 都是因环卫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了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的建设。

2.市容管理水平不高, 亟待改善。

首先, 对市容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认识程度不够, 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其次, 管理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意识, 不善于用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去决策和实施城市管理工作。再次, 监管不严格、不到位, 没有实行严管。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没有形成长效管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 经常没人管;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没有受到处罚;很多“脏乱差”现象经常发生在下班后或晚上, 而我们的巡查监管却未能打破常规, 没有实行全天候监管。

3.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最高荣誉, 而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就直接反映出整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水平。可以说, 在公共文明习惯养成方面距离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市民的公共道德、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还很淡漠, 没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在公共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陋习仍没有得到有效根治。种种不文明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公共卫生公德意识、城市主人翁意识差,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城市的文明素质教育的滞后, 法律意识薄弱, 文明观念淡薄, 而且自律意识差, 从而造成卫生环境治理难、难治理的困境。

三、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改善和提高城市整体环境卫生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从思想上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从行动上把这项工作落实下来, 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同时,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 充分认识争创文明城市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抓好这项工作, 从而使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 为创建适宜人居城市创造必要条件。

2.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否则就会回潮、反弹。为了确保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并长期保持下去, 必须大胆积极探索, 建立一整套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 将管理项目细化, 并把管理标准作为“硬指标”纳入各地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中,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以取得实实在在的管理效果。二是要按照全面高水平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 并将有关工作标准与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 使保洁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三是加强日常检查, 提高暗查、明查、数字城管等检查频率, 强化监管手段。

3.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与坏, 因此, 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公用设施, 都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要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 组织人力、筹措财力, 从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入手, 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当中。市、区两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做到专款专用。建设资金除政府投资外, 还可以采取贷款、引资、受益者集资和其他方式筹措。

4.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全社会良好氛围,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环卫意识。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市民的素质是城市的灵魂和最大品牌, 只有提高全民素质, 提升市民的环卫意识, 才能更好地杜绝和防范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因此, 政府要大力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监督的作用, 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 以人为本,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 对居民进行持续性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和城市管理意识, 营造“城市环境人人有责”和“人人参与管理、共建和谐城市”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 开辟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专栏、专题、热线等, 广泛宣传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重要意义, 反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有益成果, 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与互动,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 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组织市民参加城市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性志愿活动, 引导居民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规范, 敢于制止不文明行为, 形成“人民的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风尚。 (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市民投诉、曝光等方式, 加强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的监督, 形成一种人人唾弃和斥责不文明行为的氛围。

5.向新加坡、香港等先进城市学习, 严格管理, 从重处罚。

严管重罚是搞好环境卫生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如新加坡对破坏城市环境卫生的人, 一是进行现场教育, 二是当场填写传票, 三是自觉接受处罚, 四是法院判决。如乱吐乱扔者, 先由环发部执法人员送传票, 被传唤者即到处罚中心先看电视录相带教育片, 再处罚1 000元新币, 如不接受法院处罚的就穿劳改服劳动。通过这些严管重罚措施,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也同样如此。依照香港法律规定, 吐痰和乱扔垃圾一次, 分别罚款1 500元。在香港的街上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乱抛的现象, 连内地去的游客也能“入乡随俗”, 自觉遵守公共卫生。 可见,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恶习并非不治之症, 关键是管理要到位, 处罚要动真格的。

摘要: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市民居住和生存的质量,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的高低。因此, 抓住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有利时机, 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提高卫生质量, 这是建设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3.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三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4.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篇四

2005年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2005年,我们文化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培养市民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和跨越争先的拼搏精神为目标,以基层文化活动阵地为平台,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设高效优质的服务型机关为支撑,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中,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市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自觉性

创建文明城市,功在当今,利在大家,惠及后世,这是我们局上下的基本共识。我们认为,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文明城市的决定,是加快如皋自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着力提高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顺乎民心,合乎民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需求

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根本和核心。围绕这一根本,我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加强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了一些扎实具体的工作。

一是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如皋市社会事业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我们对各镇的阵地建设情况逐个进行认真分析,对情况较好的镇按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的标准要求他们予以新建、改建、扩建。在全市建立5个文化中心活动乡镇,要求阵地面积达1000M米以上,各类报刊杂志20种以上,活动项目不少于10项,图书藏书量达5000册以上,到目前为止,通过各镇文化站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林梓镇的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已落成,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磨头镇的“飞来磨”文化广场已竣工;石庄镇通过资源整合,将原储蓄所大楼改建为文化活动中心;雪岸、桃园两镇目前已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阵地;高明、白蒲、袁桥、江安、下原、吴窑等镇虽说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争取到文化活动阵地。

现已落成使用的如皋大剧院,是由市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兴建的一座集演出、放映、会务、培训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档娱乐场所。占地面积2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大剧院拥有坐席1218座,院前广场停车场18000平方米。今年6月底至7月上旬,举办了落成庆典系列文化活动,邀请上海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爱尔兰踢踏舞蹈团、安徽黄梅戏剧院进行文艺演出,同时放映了部分国内外最新电影大片。

2市文化馆原为国家标准馆、省一级馆,为适应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近期正在对其进行重建,建设方案已经确定,新馆设计九层,建筑面积达4400平方米。建成后的文化馆,功能配套更为齐全。

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1、今年春节期间,各镇以及各文化单位按照两办“关于开展春节文化活动”文件要求,文化局进行了认真的统筹和安排,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不同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局与如城镇、广电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宏坝杯”电视声乐大赛;文化馆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市的家庭才艺大赛;图书馆举办了少儿讲故事大赛,木偶团也组织了送戏下乡演出活动。丁堰、搬经等镇组织举办了大型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文化馆也组织了多名专业辅导人员分别前去给予辅导和策划,并根据各镇不同的特点进行了调整和安排,力求做到既能体现特色,又能将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2、4—6月份,我们结合社区艺术节与如城镇联合举办了三场“雉水之夏”广场文艺演出,10月26日我们又组织了文化馆在文峰大世界举办了一场广场文艺演出,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广场文艺演出任务。3、8月1日,与市广电局联合组织编排节目到驻如空军部队进行了“蓝天情”专场慰问演出,受到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4、在迎接省文明城市创建验收期间,根据市创建办的要求,我们精心组织编排了一台只有8个节目的文艺演出,整台演出显得十分紧凑,而又让观众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还组织人员配合参加接待组的相关工作。5、9月底,我们与市场科联合组织了全市民间演出团体调演活动,参加调演的节目达30多个。

6、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结合如皋市第三届合唱节活动,配合宣传部联合组织供电局、公安局、如城镇等7家单位参加革命歌曲大联唱歌咏活动,既让全市人民得到艺术的享受,又让全市人民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

7、组织木偶艺术团编排节目参加海门、通州、海安等地的艺术节演出活动。11月份组织木偶团参加了张家港“长江流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这其中有如皋木偶展览活动,还有木偶演出活动。

8、全力以赴做好“如皋市第三届沿江经济洽谈会”的演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一会两节”组委会的领导下,我局制定了文艺演出的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作词、作曲,由南通市京剧团和如皋木偶团编排。

三大力发展民间艺人队伍。民间艺人队伍,规模大,演出剧种多,是我们如皋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举办演出业务培训班,开展交流研讨,创造宽松的环境等手段,使这支队伍逐步建设成为一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轻骑兵。他们常年活跃于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创业致富奔小康的新人新事,宣传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为人民群众奉献着一台又一台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10月份南通市文化局在我市召开了民间艺人队伍经验介绍会,我们挑选了一些质量高的节目为南通地区各县市的领导进行了演出。

三、加大服务管理力度,不断规范繁荣文化市场

创建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关系到一个城市、甚至整个社会的文明进展程度。我市现有十大文化市场,近千家文化经营单位,遍布城乡各地。文化市场的繁荣具有两重性特征,一方面,它起着传播知识,采集信息,丰富业余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管理不善,则可能成为精神垃圾的发源地,荒废主业、迷途丧志的葬身地。因此,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做到一手抓服务促繁荣,一手抓管理上规范。

一是扎实抓好机关“效能革命”,努力为文化经营单位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为了更好地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自2002年起,全局系统认真落实好“五条禁令”,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创造最佳办事环境;认真清理涉及文化、新闻出版(版权)等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创最佳办事效率;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创最佳发展环境;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端正服务态度,创最佳服务质量。今年,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又研究制定了“效能提速”十项制度,从政务公开、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否定报批、延时服务、AB岗、涉企检查、效能考评、勤廉公示等十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改善了投资环境,目前一批文化经营业主在我们筑巢落户。

二是扎实抓好经常性的市场整顿,规范文化市场。近三年来,我们分6次对民间艺人无证经营及不文明送葬行为和网吧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了专项治理,2003年,在东陈、袁桥、石庄等镇查处无证演出团体和违规演出团体27个,通过专项治理,有力地净化了社会风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扫黄”“打非”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目的,坚持开展集中行动,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坚决查处各类非法文化经营活动,打击走私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157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351家次,取缔非法店档、摊点53家,立案查处17家,其中音像3家,网吧8家,演出6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75691张(盒),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5125张,盗版图书5059册,其中64K“口袋本”260册;查处销售淫秽色情音像制品5起,收缴淫秽色情碟片204张;取缔黑网吧11家,没收电脑113台、游戏机9台,捣毁地下印刷窝点7家,责令停业整顿16家。进一步净化了全市文化市场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扎实开展星级评定活动,引导文化经营单位自觉参与文明创建。为进一步调动文化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提高文化经营单位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贡献份额。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年初,出台了《关于在文化经营单位开展星级评定活动的意见》,侧重从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对经营单位进行引导。力争通过星级评定活动这一载体,更多更好地激发各文化经营单位的荣誉感、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创建意识。

四、积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不断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舞台上,我们文化局始终尽心尽力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用自己的精品力作去感染群众,启迪观众。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文化局也毫不示弱,为市委中心工作献计献策,不断鼓舞士气,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围绕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积极呐喊助威。春节期间,为配合市政府的团拜会,组织木偶团等单位进行了文艺演出;我们围绕全民创业、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全市农村奔小康及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活动编排了大量的节目,在全市各镇、各村巡回演出,大力宣传政府的新政策、新思想,不断增强群众爱党爱国的思想、培养创业致富的理念。二是围绕环境大整治,积极参加社区共建。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文化局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改善文化单位外部形象; 一手抓软件建设,积极参加社区共建,美化社区环境。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 “万人进社区” 的大力号召,我们文化局工作人员紧抓先进性教育契机,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在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与社区群众共同营造清洁、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

三是围绕富民兴农,积极参加各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为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局的招商引资任务,我们在局机关编制人数少,人手缺的情况下,仍然抽调一名同志常驻昆山,定点招商,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今年市下达给我局10万美元招商引资指标,我们由于动手早,抓得实,全年完成了143.7万美元任务。

常青镇蔡炎村是我局挂钩负责的帮扶单位,围绕富民兴农,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排除各种困难,一手抓扶智,一手抓济贫,与村领导一起研究发展规划,通过抓产业结构调整、安排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与特困户结对等一系列形式,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村级和农户的发展。

以上情况只是我们创建工作的一些片段,距离创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发挥文化部门的优势,为我市文明创建工作再作新的贡献。

5.争做文明市民 创建文明城市 篇五

2008年5月22日,奥运圣火在我市进行了传递,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现在,宁波这个浙江唯一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大考”。能不能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事关我们宁波市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发展,事关人居环境和民生改善,事关市委市政府“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战略实施,事关江东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奋斗目标的加快实现。文明城市的创建,必将为我市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生取向是每一个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应努力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勇于进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乐于奉献;讲究卫生,遵守公德,文明做人;待人诚恳,言而有信,踏实做人。总之,我们要勤学守纪,志存高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好公民、好孩子。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建设从家庭开始。创建文明城市,营造美好家园,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共同参与和自觉行动。为此,作为一名学生和一名小公民,我们在这里向所有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从我做起,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学习文明礼仪,践行文明规范,塑造一流的市民素质。

从我做起,人人维护公共秩序,处处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摒弃公共场所的不文明陋习,形成一流的公共秩序。

从我做起,微笑面对他人,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精神,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一流的社会风尚。

从善如流、上善若水。希望用我们稚嫩的小手,拉起所有家长的大手,共同托起我们宁波这座城市湛蓝清澈、文明谐和的天空!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努力把江东建设成为“优美、繁荣、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为宁波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尽一份社会责任。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创造和谐环境

共建文明城市”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知书达理,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必须从小培养。为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创造和谐环境

共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号召,我校已大力开展了相关工作。在此,我们倡议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做一个讲文明有素质的家长,改正自己身上的一些不科学、不文明、不健康的陋习,争取做孩子的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活动环境。以下工作希望得到您的配合:

1、为维持校门口的正常秩序,接送孩子请到校门两侧的指定接送点。

2、为建立武汉市民的良好形象,请家长不要在校门外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3、进入校园,请衣着整齐,不大声喧哗,不抽烟,不说脏话。

4、穿越马路,请不要翻越栏杆,自觉走人行横道。

5、不参加黄、赌、毒及封建迷信等活动,自觉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6、请家长和孩子一同自觉遵守“文明出行承诺书”。

感谢您对我校学生的关心爱护、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让孩子们以我们家长为榜样,从小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

二、活动安排

(一)举办“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倡议书、授旗仪式、家长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领导讲话、签名仪式等多种形式,全面启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

(二)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通过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不断克服不足,完善自我。加强文明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好身边的环境卫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做文明的表率。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悬挂一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开展一次以“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小手拉大手,礼仪我先行”、“小手拉大手,共唱环保歌”“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内容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举办一次征文,举行一次演讲比赛,组织一次签名活动,征集一批文明格言,组织一次文明事迹征集活动,组织一支文明小分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建设文明家庭系列活动。一是学校印发《“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告家长书》,由学生带回家,将文明和谐的理念传播到家庭、社区,倡议家长学习文明守则,改正不良习惯,做文明的宝鸡人;二是开好“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向家长捎句话”文明行动主题班队会,引导、组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与家长一起学习文明公约,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与家长“手拉手”共建文明家庭;三是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亲子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共同走上街道、社区捡拾白色垃圾,打扫公共卫生,解决“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随手涂画”等问题,以学生的行为影响家长,将学校教育逐步延伸到社区、家庭,实现“共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的目标。

6.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 篇六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班主任: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们班将举行“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队会活动,下面请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活动。

(二)、展开主题

1、主持人开场白: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展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下面班会正式开始。

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粉.多少个清晨,驼背的身影朦胧在乳白色的薄雾中,为校园,为我们默默辛勤地耕耘着.我们不应只听着老师的箴言,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需要我们做一群文明的小学生,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

那么我想问大家,你们文明吗到底什么是文明,那么,我们就先来谈谈我们身边存在着有哪些不文明现象.2、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3,小品表演《碰撞以后》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站在窗前欣赏校园风景,悠闲得很.b走过身旁时,正好a转身,无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逊,后厮打起来.此时,班长瞧见,批评双方,才得以……

(三)、创建文明城市 我班在行动

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1、文明学习。做到不旷课,不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不睡觉或吃零食;在教室里杜绝大声喧哗、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诚信考试,不作弊。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3、合理分配时间,科学上网。

4、争创文明班级。维持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

5、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发现损坏的公物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6、养成热爱祖国、关注时事的思想。非“闭门”而“造车”,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树立崇高理想,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7、养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品质,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8、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作一名自强自立自主的大学生,作一名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学生”,有赖于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切身履行,让我们携手努力,争当校园文明先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争做文明的小学生,共同创造文明校园,展示我校风采!

四、签名活动

主持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投身各个领域的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倡导文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普及。让我们人人争当“活雷锋”,人人争做志愿者,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共同来绘就威海和谐宜人的美好画卷。请加入“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签名活动。

7.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篇七

一、提炼名人文化, 宣传淮安美名

开国总理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诞生于淮安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淮安现有周恩来故居,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有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地周恩来纪念馆, 在淮安市中心还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这些场馆成为淮安百姓乃至全国及世界友人凭吊瞻仰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纪念地, 也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伟人周恩来, 崛起江淮作表率”的实境课堂, 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光辉人格;学习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淮安另一世界级人物, 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在淮安区河下打铜巷12号, 座落着吴承恩故居, 国家AAA级景区, 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孙悟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历经千山万水, 终于在西天取了经, 这一形象深受世人喜爱, 也揭示了一个颠补不破的真理, “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 人要有一颗上进之心, 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要始终坚信:“天道酬勤, 爱拼才会赢,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兵仙、汉代三杰淮阴侯韩信, 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一代伟业, 也说明一个道理:宽容之心是成就大业的美德, 韩信为了感激漂母施粥之恩, 建起了漂母墓, 也弘扬了“知恩图报”的优良品德, 我们感谢大自然, 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生存之本, 我们感谢身边所有的人, 因为他 (她) 为我们的成人成材成长提供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热情关怀, 只要人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处处充满阳光和谐。淮安还曾诞生过巾帼英雄梁红玉、虎门硝烟的名族英雄关天培, 为我们培养一代又一代淮安爱国人士起了前赴后继的激励作用。淮安的河下古镇, 在明清两代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 有“进士之乡”之称,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所以才成就今天淮安人好学上进的良好学风, 故现代淮安产生了戏剧大家陈白尘,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 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 作品有《暴风骤雨》、《智取威虎山》、《早春二月》、《海霞》等, 著名作家吴强, 代表作《红日》, 著名写实作家张贤亮, 代表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牧马人》等, 京剧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 淮剧泰斗肖文艳、马秀英、王志豪, 现代诗人赵恺等。淮安还产生与李时珍齐名的中医大师吴鞠通, 他所作的《温病条例》在中医史上独树一帜,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救死扶伤, 造福于民。今天还涌现了当代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许嘉璐等一批淮安名人。淮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 文化名城, 为今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德育之源。

二、传播淮扬美食, 感悟德理之源

天下至美——淮扬菜, 近日赴日参加“文化中国·中华美食”的交流活动。这是淮扬菜集团第一次走出国门, 不仅带去了舌尖至味, 更传递了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让总理的故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展示, 极大地提高了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淮扬菜以其取料广博 (就地取材) 、制作精美、注重火候、擅长炖焖 (软烂嫩滑) 、急炒速烩、清淡入味、咸甜适中、色调雅丽、兼容善变等特点, 在世界美食交流中一枝独秀, 赢得各方赞誉。从淮扬菜的特点来看它充分阐释哲理, 体现道德理念。如:就地取材——体现敬重自然、因地制宜;注重火候——体现做任何事要适度, 千万不要忽左忽右;擅长炖焖——体现在饮食上尊老爱幼;清淡入味、咸甜适中——体现中庸之道 (如周恩来同志在我国外交政策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伟大构想) , 制作精美、色调雅丽——体现了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思想;兼容善变——体现了包容、创新的理念。另外淮扬菜擅长用普通低档食材做出高档水准 (土菜精做) , 朴素而典雅, 体现了党中央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敬重。如以“平桥豆腐”为例, 是将极普通的豆腐片成瓜子大小, 再配以小鲫鱼脑子或虾仁、蛋白浑然一体。制作淮扬菜通常材尽其用, 绝不浪费, 又比如用一条黄鳝可以做出108道菜, 脊背前部“炒软兜”, 脊背后部“炝虎尾”, 腹部“煨脐门”, 血和肠子“蒸小鱼”, 骨头做“挂霜龙骨”……, 再比如“淮安蒲菜”又称淮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就提到了淮安的蒲菜饺子, 因梁红玉曾挖蒲根充军粮, 自南宋后又称“抗金菜”, 现也成为淮安新开发的一道名菜, 即“开洋蒲菜”, 为充分发掘淮扬菜的文化内涵, 淮安设立了淮扬菜文化产业园, 打造了中国淮扬菜集团, 建成了首家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 并启动淮扬烹制技艺“申遗”工作 (如“淮点三绝”:文楼蟹黄汤包、淮饺、烫面饺) 。

8.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篇八

一、规划先行、避免盲目

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城市环境精细管理常态化的首要环节。泉州着眼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找准影响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环境建设经验,突出顶层和全过程设计,制定出符合泉州特点、具有泉州特色、体现泉州特征的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全市有总体规划统领,县(市、区)有区域规划统揽,以及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完整实用的规划体系。

中心市区市容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外貌,又是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的窗口。所以,市容专项规划应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泉州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常常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来替代市容专项规划,给城市的容貌景观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或不足。如:道路网络和路灯、绿化等道路附属设施,以及道路两侧建筑设施之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不预留停车位和小区绿化空间而占用慢车道、人行道,道路两侧建筑设计风格和主色调不和谐;市容景观缺乏统一谋划,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广场、雕塑、喷泉和游乐休闲等人工景观设施,以及草坪、丛林、河流等自然景物,与城市地貌特征、建筑设施、风土人情不和谐;市容“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私家车哪里停?小商贩哪里摆摊?小商业广告哪里发布?这些细微的民生问题考虑不周,以致造成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贴乱写等“顽症”。

因此,泉州从城市市容实际现状出发,进行市区景观大道规划、主干道两侧建筑设施景观更新改造规划、城市内沟河两侧风光带规划、市区户外广告景观设置规划、市区主干道广告灯箱设置规划、楼宇亮化景观规划和临时摊点群设置规划和改造等,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容管理的全局进一步拓展市容专项规划的深度、广度、规模和范围,以发挥市容专项规划在市容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掌握城管工作的主动权。市容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市容进行整体布局和通盘考虑的专业规划,它包括建筑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政公用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容管理设施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户外广告及标识设置规划等五个部分。其中,前两项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市容专项规划经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乡村是生态文明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泉州非常重视中心市区的边界规划控制,以及郊区和乡村的规划控制,并当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规划实施中,泉州坚持长远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的思路,在产业布局方面尽量考虑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型,有选择地招商,把低碳、环保、可循环、高附加值的产业招进来;增强规划的法律意识,非按法律程序办理修订的一律不准变更规划。

二、突出重点、精心创建

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住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精心推进。几年来,泉州重点实施项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快市政道路设施配套建设

确保城市道路主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窨井等附属设施的完好,实现道路综合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对老市区主干道存在小区出入口多、人车分流疏导组织差、人行道和慢车道混杂等问题,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堵住部分小区出入口,并实施人行道和慢车道的改造,解决了人车分流、车辆起步距离小问题,以确保畅通;对新市区的道路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既考虑车行问题,又考虑人行问题,保证不留后患。

(二)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

在解决好以政府独资建设的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以各种筹资方式投资建设的垃圾处理焚烧厂的基础上,加大垃圾清扫机械、道路清洗机械和收集转运车辆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降低人工清扫负担面积,提升城区清洁率,确保主次街道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扬尘污染。同时,重视如厕难问题,改造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厕所,尽可能人性化地配置设施(包括除臭、音乐、洗手设施等)和蹲位(包括残疾人专用蹲位);对无法进行新建厕所的老城区域,购买添置一些移动公厕。

(三)开展绿化行动

开展以“护绿、增绿、提档、特色”为主题的绿化行动,实现城市绿化全面上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道路绿化带建设、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街道休闲绿地建设、内河岸边绿化带建设、行道树补栽补植工作,大力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实施绿化行动时,做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内涵、突出管养”和“注重绿化、注重美化、注重花化、注重生态”,努力营造青山绿水、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达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园、绿树成荫”的绿化效果。

(四)管网综合改造

实施排水排污管道和内沟河的综合整治,保证暴雨道路不积水、污水排放入管和内沟河水质碧波荡漾。在前几年截污纳管、管道疏浚的基础上,对雨水管道不畅的地段和污水直排内沟河的居住区进行雨污水管道改造,以及实施对河底泄水改造、河墙清洗等,以解决局部路面积水、污水管网不完善和城市河道水系不畅,造成内沟河黑臭,影响市民出行和人居环境的问题。

(五)背街小巷整治

进行老旧街面和背街小巷建筑物的整治,使城市建筑物容貌焕然一新。对老旧街面建筑物的外立面有计划、分阶段实施清洗、粉刷和外装修,精心打造高低错落、远近互衬、色彩协调的建筑物立面景观;对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既做好保护各街巷的历史文化,房屋改造做到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又精心设计,尽量做到管线敷设下地,并有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营造街巷优美环境。

nlc202309010544

(六)夜景工程建设

推进夜景工程建设,勾画动态、飘浮、神秘而又美妙的泉州夜城。充分利用城市的江河,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夜景,在沿江、沿河的堤岸上布置高杆灯,在堤内绿化带布置草坪灯,在城中大桥头配置适当的霓虹灯、旋转灯、投射灯,在公园、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动感音乐喷泉。

三、强化服务、创新管理

泉州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第一、发展第一、队伍第一”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城市,高标准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彩化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创新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一)以市容考评为抓手,推进精细化城管

首先,根据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排水排污、广告设置和公园景区的管理规范,制定常态化专项考评考核标准,实施考评考核;其次,围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好各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再次,按照“强化日常管养,强化落实责任,强化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及时快速地落实整改考评中发现的管养问题,实现市政设施完好无损、市容整齐有序、路平街美、环境舒心的效果。

(二)以为民惠民为目的,推进社会化城管

通过“114”电话投诉举报热线,启动举报有奖制度;结合月度考评、年度总评,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等经费核拨机制;组织社会监督员对社区、道路、公厕和住宅区等进行常规现场考评和暗访,定期抽评车站码头窗口单位、公交候车廊、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成立以人大政协老领导牵头的市容市貌观察团,定期观察市容市貌情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市容市貌问题;鼓励引导社会志愿服务者参与城市管理;开通市政政务微博,及时将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发布上网,主动回应公众诉求,接受市民的咨询、建议、投诉与批评;加强与媒体互动,强化正面引导,曝光市容市貌问题。

(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推进现代化城管

首先,建设管理网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城市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并按照工作职能和任务明确职责,即: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分别设立信息指挥中心和信息监督中心,负责信息采集接收、复核、立案、协调处理(派遣任务)、督查和销案归档等工作;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及派驻社区城管人员和协管员为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区域、定时限”完成城管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并负责处理结果情况反馈。

其次,建立工作流程。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购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设施设备,即:“数字城管”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采集传输—任务案件立卷—任务调度派遣—任务案卷处置—处理情况反馈—现场核实结案—系统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的“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相应建立“任务接收—立案—派发—现场处置—反馈—结案”等六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再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对所有城管信息,按照轻重缓急处置原则要求,划分为三类:一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数字城管”分派任务指令时,工作人员必须在30分钟(白天)、50分钟(晚上)以内到达现场处理;二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处置任务;三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七天内完成处置任务。

通过“数字城管”,增强问题发现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效能,达到最大程度赢得广大市民对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赞成、拥护和支持,努力凝聚民心,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营造生态风尚,推进生态文明城市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李利)

上一篇:汪国真诗歌《选择》下一篇:朋友圈秋天第一杯奶茶是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