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的记叙

2024-11-02

议论文中的记叙(3篇)

1.议论文中的记叙 篇一

[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

[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1、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

2、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

3、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

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结束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作业设计:

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效果]

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议论文中的记叙 篇二

一、开皇乐议的过程简介

隋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南北朝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初步的恢复, 文化也逐渐地达到统一和繁荣。在音乐文化的选择上, 隋朝继承了北齐、北周、北魏的音乐风格, 同时也吸纳了陈朝、梁朝、南朝的音乐文化, 所以导致了隋朝初期宫廷内部音乐风格的混乱, 而且由于外来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被吸收到了宫廷中, 使某些人产生了“戎音乱华”的印象。在当时的官员心中认为雅乐应当为政治服务, 应当歌颂统治者的丰功伟绩, 在庄严肃穆的宫廷音乐表演中不应该演奏胡声。在这种背景下, 隋文帝开始下诏要求一系列臣子重新修订雅乐, 这就是开皇乐议的由来。雅乐是产生于我国西周时期的一种维护国家统治的礼乐制度, 从国家和民族来看,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从宫廷生活来看, 它代表了一种礼仪规范;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来说, 它是维护神权统治的手段, 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和教化意义。在南北朝时期的雅乐音调方式有历代流行的雅乐、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中原民族的民间音乐, 其形式非常地复杂, 已经远离了雅乐典雅纯正的特点。隋文帝从北周的政治中建立了隋朝, 所以在开始阶段仍然使用了北周的雅乐, 到了开皇七年的时候, 宫廷在仍然在演奏北周时期的雅乐, 这违反了雅乐的政治意义, 这种雅乐方式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以需要进行改革。再加上中原地区的音乐和外来的音乐在融合的过程中, 发生了音调和音阶的混乱, 导致了对雅乐观念的不统一[1]105。

开皇乐议是隋文帝在开皇年间在皇宫中召开的一次关于声律学的辩论, 当时参加的音乐人非常多, 有何妥、颜之推、万宝常、牛弘、苏夔、辛彦之等人, 其中何妥、万宝常、牛弘等人为主要人物。为了解决声律问题他们发生了长期的争吵, 最后相互排斥, 演变为朋党之争。开皇二年, 颜之推向隋文帝提出了修正雅乐的建议, 随后隋文帝下诏命何妥、辛彦之、牛弘共同研究, 但是长久没有结论, 隋文帝又在全国寻找懂得音律的人士参与, 郑译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理论, 这种理论和苏夔与何妥的意见都有矛盾。

何妥, 字栖凤, 西域人, 其父亲曾经在梁朝做官, 后来经商, 成为了西州地区的大商人。何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 在少年的时候曾经学习过声律, 热爱读书, 隋朝初期为国子士, 经常向隋文帝发表奏议, 喜欢讨论前代的故事, 但是没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何妥非常精通音乐, 也是传统的古典雅乐的拥护者。根据文献记载, 在隋文帝时期, 宗庙的雅乐数十年选择的都是大吕, 而废弃了黄钟, 何妥深深地懂得古典雅乐的深意, 向隋文帝奏请使用黄钟来作为雅乐的演奏方式。在关于何妥传记的记载中有关于何妥对于音乐的看法:他认为三调、四舞都可以演奏, 虽然不够熟练, 但是也仍然有雅乐之声。如果让教练教习宫廷的乐工, 那么古老的雅乐就将得到了流传。然后选择其演奏的主要内涵, 选择其优点进行更新, 用来歌颂当今皇帝的盛德, 让雅乐能够流芳百世, 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2]48。何妥希望保留清商三调, 然后用来歌颂皇帝的伟业。何妥也向隋文帝表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 希望得到隋文帝的重视。他曾经说道, 他小的时候就非常地喜欢音律, 会管弦的演奏, 现在虽然年纪大了, 但是仍然对音律具有很深的印象, 在多年后仍然能够辨认出当时宫廷中演奏的音乐是梁朝的旧乐。何妥除了精通音乐之外, 在政治上也非常精明。认为黄钟是国君本人的象征, 而且雅乐应当为政治服务, 这种提议也正合隋文帝的心意。

后来, 隋文帝命何妥参与制定雅乐, 他反对郑译提出的十二律旋相为宫的主张, 反对使用七调, 主张用“黄钟一宫”。何妥本人性格急躁, 喜欢评论别人的是非, 而隋文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 何妥抓住了隋文帝的弱点, 向隋文帝建议认为黄钟象征了君子的德行, 这恰好符合了隋文帝的迷信思想。何妥也竭力反对郑译的理论, 认为应当坚持使用民间的清商三调。而且何妥担心隋文帝采用了别人的音乐理论, 就在宫廷中先进行了一次试奏, 只用黄钟一调, 并且公开地宣扬黄钟的声音象征了皇帝的德行, 以此来讨好和巴结隋文帝, 并且希望隋文帝能够采用“黄钟一宫”, 其它的宫调放弃不用, 这种主张最后得到了隋文帝的赞赏。隋文帝为了加强对隋朝江山的统治, 当然需要使用一切手段来巩固他的统治地位, 音乐也是其中的一种手段。隋文帝希望用“黄钟一宫”来统领其他的音乐演奏方式, 使其臣民能够在他的统治下恪守本分, 不僭越。

在开皇乐议的过程中, 郑译提出了有名的七声十二律旋相为宫八十四调理论, 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采纳。但是苏夔却坚决反对这种理论, 认为在传统的乐调中每一宫只能使用五种音调, 即宫、商、角、徵、羽, 由于苏夔在朝廷中有非常高的威望, 所以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苏夔的意见。由于不同官员关于音乐理论的看法不协调, 再加上官员的生活背景不同, 其音乐思想和看法都不相同, 造成的思想分歧比较大。开皇乐议延续了十几年的时间, 使其议题也越来越大, 其内容也越来越复杂, 再加上不同官员之间的长期争议和相互排斥, 逐渐成为了朋党之争, 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政治风波。最后, 隋朝的雅乐只采用了何妥的“黄钟一宫”, 在以后的乐工替代的过程中, 演奏雅乐的乐工业就只会黄钟的宫调, 转调则已经没有人会使用了。

二、“黄钟一宫”调在隋唐时期的应用和影响

开皇乐议是为了制定雅乐, 并且在礼乐上恢复华夏文化的正统地位。在这次乐议中出现了各种音乐主张。不仅反映出了他们对于雅乐不同的态度, 而且也同时反映出了隋朝内部的政治较量。

自从丝绸之路开通之后, 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 大量的西域音乐、舞蹈等艺术开始进入中原大地, 和我国古老的音乐形式进行了融合, 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但是在隋朝这种落后的观念的影响下, 不同音乐方式之间的融合受到了阻碍, 经历了曲曲折折的道路, 西域音乐和中原音乐在相互的碰撞的过程中不断的融合演变。隋朝初期的开皇乐议就是这样的一次碰撞过程, 其争论的过程表面上是关于音乐风格、观念和方式的选择, 和对待雅乐的不同认识, 其实质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识和接纳的过程。隋朝的统治者为了其统治的需要, 提出了要使用一种和梁朝不一样的雅乐方式, 但是人们在对待新的雅乐的方式上, 莫衷一是, 意见并不是非常统一[3]5。负责创建新的雅乐的官员非常不喜欢当时汉族民间的音乐方式以及外来音乐和少数民族的音乐。他们为了满足统治者个人的需要, 违反了音乐演变的规律, 脱离了民间音乐的传统, 凭着自己主观的想象, 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演奏方式。虽然这种新的音乐演奏方式——“黄钟一宫”在政治上给予了确认, 并且给予了很高的政治地位, 但是由于这是一种违反音乐演变规律的一种方式, 所以雅乐的日渐式微也是一种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这也是它最终的命运。

开皇乐议以讨论和制定隋朝雅乐为开端, 最后却演化成了一场政治风波。其实质上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隋朝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简单的“夷狄”之辩, 希望恢复华夏正统文化, 排弃外来的文化, 沿用陈朝的音律形式, 对于外来的塞外比周的雅乐则极端地排斥, 甚至否定了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旋宫转调, 这种陈旧的文化观念和愚昧无知的个人看法使隋朝的雅乐开始逐渐地没落[4]100。开皇乐议作为隋朝一次比较宏大的音乐辩论, 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 对于隋朝的雅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结果并没有促进雅乐的发展, 相反隋朝的雅乐却再也不会演奏旋宫转调了, 仅仅使用“黄钟一宫”的演奏方式, 这加深了雅乐的没落。

开皇乐议是隋朝时期关于中西音乐演奏方式的一次大辩论, 其结果对于我国的雅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争论的过程中, 出现了不同的音乐理论, 虽然在对待音乐的观点上大不相同, 但是实际上是隋朝内部不同的政治势力的较量。在这次争辩过程中, 郑译提出的八十四调理论虽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但是它对于我国以后的音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从开皇乐议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不仅仅是其演奏风格的选择, 也具有政治功能。通过开皇乐议可以保证我们认识到其音乐的演奏理论和方式,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隋朝初期的政治形态, 帮助我国更好地认识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在我国的音乐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大规模的音乐交流活动, 每一次音乐交流活动都促进了我国音乐的发展, 带动了中原音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 拓展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形式, 对于我国的音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何妥,黄钟一宫,开皇乐议

参考文献

[1]郑祖襄.“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J].中国音乐学, 2001 (4) .

[2]徐荣坤.解读“开皇乐议”中的几个谜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籁) , 2012 (3) .

[3]李石根.隋代的一次声律学大辩论——开皇乐议[J].交响, 2001, 20 (1) .

3.本科教学评估:热议中的冷思考 篇三

因此,从对高校整体水平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下属学院(或系、所)的评估,是有效的应对之举。

“悖论”何生

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指责之一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齐整化,或者说大一统性。

对此,教育部有理由申辩,指标体系明明把办学指导思想列为一级指标,还兼顾了特色项目,怎么说是齐整化?更何况,与水平评估方案配套,2002年又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等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做出调整;2004年8月,对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进一步调整;200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

从纵向比较来看,2002年之前的评估实际上考虑到了各个高校的实力,并加以区别对待。始于1994年的合格评估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本科教育历史较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始于1996年的优秀评估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长、基础好、工作水平高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而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则于1999年开始采用了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和优秀评估都针对不同科类进行了分别评估,在考虑到各类高校实力的基础上,还兼顾了各类高校的特色。而在2002年的方案里,地方高校要与重点高校接受同一套指标体系的切割和审视。2006年9月,教育部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而此时,至少有412所普通本科院校已经接受了评估。

现行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是以2001年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的调整意见为基础,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而成。作为一个整合体,2002年方案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简单明晰,突出重点,适用于各类普通本科院校。应该说,这是试图简便高效地对本科院校做出评估的一种努力。出台该评估方案的现实背景,则是高校合并导致的综合化以及高校的趋同之势。后者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的趋同。尤其是高教扩招之后,随着办学资源日益吃紧,高校合并,趋同之风日烈。既如此,分科类分实力来进行评估似乎没有必要。

高校趋同带来的是高校无特色。可以说,高校趋同为评估指标体系的齐整化提供了现实背景,而评估指标体系的大一统性,无疑反过来强化了这种趋同。说到底,本科教学评估的落脚点应是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及其就业出路,而在现实操作中,评估却人为加剧了人才无特色化和平庸化,这不能不说是评估的一大悖论。

一种颠覆

如果我们低调地把评估的性质界定为合格评估,那么,它所遭受的指责可能会小得多。因为,优秀意味着在某个范围内的不平庸、少数和特色,这是一个个性化和相对化的概念。

如果要对全国700余所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优劣高下的评定,显然是目前所用的大体相同的标准无法胜任的。

200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接受评估的54所高校的评估结果:其中30所高校“优秀”、19所高校“良好”、5所高校“合格”。如此多的“优秀”,不仅与我们对高校现状的直观感觉有不小差距,更是对优秀内涵的篡改。

当评估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时候,随后被评估的高校所面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竞优已经从一决雄雌的决心,转变为对颜面不保的担忧,从对卓越的努力攀登,转变为翻越底线的苦苦掙扎。其结果必然让翘首以待的民众和高校失望——它似乎什么都没有说明,但另一方面,它似乎又说明了一切。当无法从评估结果中读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真实状况时,我们有理由比评估前更加困惑。

要找回评估已然失去了的严谨性和权威性,目前的本科教学评估应低调地回归到合格评估,将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结论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转变为通过、待考察和不通过三种。合格评估意味着对高校办学能力底线的判断,这种判断并没有阻止高校朝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其所产生的齐整化和去特色化的弊病要少得多。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将淡化评估作为官方排行榜的影响,减少高校的造假行为和形式主义之风。

考虑到目前我国高校现实,合格评估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在技术设计层面上加以推敲。随着高校合并、扩招及办学资源日益吃紧,多数高校纷纷上马热门专业。以传媒相关本科专业为例,2006年,设立新闻学的本科院校有229所,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高校有158所,设立广告学的高校有262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高校有127所。此外,新兴的交叉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录音艺术等不断涌现,这种高校内部各类专业交叉、衍生的现实,已经使任何一种分类显得含糊而笼统——无论是按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或者按学校功能特点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院校,或者按学校的实力和办学历史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这些分类,包括目前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类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小幅指标调整,都显得过于简单。

更可行的做法是,从对各个高校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的各个学院(或系、所)的评估。作为各学院(或系、所)的联合体,一所大学的水平,取决于学院(或系、所)的水平。从对高校整体水平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下属学院(或系、所)水平的评估,要求制订出学院(或系、所)的指标体系,组织相关领域的同行进行评估。由此取代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类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小幅指标调整。

对学院(或系、所)进行评估,是对目前高校评估方式的颠覆。这意味着评估工作量的加大——首先必须打破以高校为整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出高校各个学院(或系、所)的相应指标体系。

但是,此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有三:其一,评估指标体系的针对性提高,从而将原来的大一统性减少到最低;其二,每所学院的评估者是该领域的同行或专家,他们今日是该学院的评估者,明天可能就是该学院同行的评估对象,评估者自始至终都与评估对象密切合作与交流,保证了评估的专业性和互动性;其三,调动各个学院(或系、所)的积极性,使评估成为一种全校的共同价值的创造过程。另一个附带的好处是,它可以清除当前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学术山头主义和部门主义,优化学科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做好评估需权力下放

尽管本科教学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但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基本上还是政府和高校上层领导之间的互动。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学院(或系、所)本科教学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学院认证和专业认证。这也必然要求评估执行者具有专业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不是校长或教务处处长的行政权威,而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

从一开始,中国高校的教学评估就是由教育部牵头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2004年8月,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正司级行政性事业单位,其性质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1994年成立)一样,都是政策指导类机构。我们看到在教育部价值预设下安身立命的评估中心,并没有使本科教学评估摆脱中央管制的模式,也无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官方评估的利弊得失不可一概而论。至少,明智的校长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把官方评估作为提高办学质量、争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相反的情况似乎更加普遍。在评估过程中,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的严重程度有目共睹。

根据教高评中心[2006]1号文件规定,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针对教师教案的抽查,也以教师的当年教案为主;2007年4月份下发的《关于严肃评估纪律进一步提高评估工作实效的通知》(教高评中心[2007]2号),明确指出“不搞迎评演练等有可能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活动”,“保证教学数据与教学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性、不虚构、不编造。不得修改及补做以往的考试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这表明,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已是普遍现象,最后需要用正式文件进行约束。

这也说明官方主导的评估行为本身极容易遭受后现代式的攻击和逆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姿态主动与否,大学已经身不由己地陷入了只能依赖教育部准则行事的尴尬处境中。

事实已经无数次地告诉人们,仅靠行政杠杆根本撬不动中国高校这块巨石,不恢复高校原有的自组织能力,高校的事就不可能办好,而高校的自组织能力只能靠学者和学者社团自身力量一点一滴地复原,才有可能真正具有力量。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期待由政府主办转变为政府委托专业学会或民间团体来负责实际执行。评估的有效展开,有赖于评估中介机构的真正独立。

高校集资建立评估机构,至少在心理层面会使高校拥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而财团法人自给自足的运作模式,可以在现实层面上最大程度地保持自身独立性。这合乎世界范围内公共治理的分散化趋势。在世界银行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以及随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分散化的公共治理》(2002年)中,贯穿了一个共同的理念:适当下放部分管理权力给公共机构,能提高政府治理活力。

上一篇:马克思问卷下一篇:阜阳市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